印度地震多发地带的原因和防御措施

高三地理模拟考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高三地理模拟考试
上传于||文档简介
&&高​三​地​理​模​拟​考​试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海啸常识和应急措施
东营市安监局
发布时间 10:20:00
  1、什么是海啸?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当地震发生于海底,因震波的动力而引起海水剧烈的起伏,形成强大的波浪,向前推进,将沿海地带一一淹没的灾害,称之为海啸。
  海啸在许多西方语言中称为“tsunami”,词源自日语“津波”,即“港边的波浪”(“津”即“港”)。这也显示出了日本是一个经常遭受海啸袭击的国家。目前,人类对地震、火山、海啸等突如其来的灾变,只能通过观察、预测来预防或减少它们所造成的损失,但还不能阻止它们的发生。
  海啸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地震规模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在海底附近传播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海啸在海洋的传播速度大约每小时五百到一千公里,而相邻两个浪头的距离也可能远达500到650公里,当海啸波进入陆棚后,由于深度变浅,波高突然增大,它的这种波浪运动所卷起的海涛,波高可达数十米,并形成“水墙”。
  由地震引起的波动与海面上的海浪不同,一般海浪只在一定深度的水层波动,而地震所引起的水体波动是从海面到海底整个水层的起伏。此外,海底火山爆发,土崩及人为的水底核爆也能造成海啸。此外,陨石撞击也会造成海啸,“水墙”可达百尺。而且陨石造成的海啸在任何水域也有机会发生,不一定在地震带。不过陨石造成的海啸可能千年才会发生一次。
  海啸同风产生的浪或潮是有很大差异的。微风吹过海洋,泛起相对较短的波浪。相应产生的水流仅限于浅层水体。猛烈的大风能够存辽阔的海洋卷起高度3()米以上的海浪,但也不能撼动深处的水。而潮汐每天席卷全球两次。它产生的海流跟海啸一样能深入海洋底部,但是海啸并非由月亮或太阳的引力引起,它由海下地震推动所产生,或由火山爆发、陨星撞击、或水下滑坡所产生。海啸波浪在深海的速度能够超过每小时700千米,可轻松地与波音747飞机保持同步。虽然速度快。但在深水中海啸并不危险,低于几米的一次单个波浪在开阔的海洋中其长度可超过750千米这种作用产生的海表倾斜如此之细微,以致这种波浪通常在深水中不经意间就过去了。海啸是静悄悄地不知不觉地通过海洋,然而如果出乎意料地在浅水中它会达到灾难性的高度。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动都可能引起海啸。
  地震发生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出现猛然上升或者下沉,由此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这种“抖动”与平常所见到的海浪大不一样。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动的振幅随水深衰减很快。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动”则是从海底到海面整个水体的波动,其中所含的能量惊人。
  海啸时掀起的狂涛骇浪,高度可达10多米至几十米不等,形成“水墙”。另外,海啸波长很大,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由于以上原因,如果海啸到达岸边,“水墙”就会冲上陆地,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2、海啸的四种类型
  海啸可分为4种类型。即由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火山爆发引起的火山海啸、海底滑坡引起的滑坡海啸和海底地震引起的地震海啸。中国地震局提供的材料说,地震海啸是海底发生地震时,海底地形急剧升降变动引起海水强烈扰动。其机制有两种形式:“下降型”海啸和“隆起型”海啸。
  “下降型”海啸: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下降,海水首先向突然错动下陷的空间涌去,并在其上方出现海水大规模积聚,当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后,即翻回海面产生压缩波,形成长波大浪,并向四周传播与扩散,这种下降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退潮现象。1960年智利地震海啸就属于此种类型。
  “隆起型”海啸: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上升,海水也随着隆起区一起抬升,并在隆起区域上方出现大规模的海水积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必须保持一个等势面以达到相对平衡,于是海水从波源区向四周扩散,形成汹涌巨浪。这种隆起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波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涨潮现象。
  3、海啸为什么会造成如此巨大的危害?
  海啸由地震引起海底隆起和下陷所致。海底突然变形,致使从海底到海面的海水整体发生大的涌动,形成海啸袭击沿岸地区。
  受台风和低气压的影响,海面会掀起巨浪,虽然有时高达数米,但浪幅有限,由数米到数百米,因此冲击岸边的海水量也有限。而海啸就不同了,虽然海啸在遥远的海面只有数厘米至数米高,但由于海面隆起的范围大,有时海啸的宽幅达数百公里,这种巨大的"水块"产生的破坏力非常巨大,严重危害岸上的建筑物和人的生命。据调查,这次印度洋大海啸在泰国沿岸把一艘50吨重的船从海边推到岸上1.2公里远的地方。从有关数据来看,海啸高达2米,木制房屋会瞬间遭到破坏;海啸高达20米以上,钢筋水泥建筑物也难以招架。
  海啸的特征之一是速度快,地震发生的地方海水越深,海啸速度越快。海水越深,因海底变动涌动的水量越多,因而形成海啸之后在海面移动的速度也越快。如果发生地震的地方水深为5000米,海啸和喷气机速度差不多,每小时可达800公里,移动到水深10米的地方,时速放慢,变为40公里。由于前浪减速,后浪推过来发生重叠,因此海啸到岸边波浪升高,如果沿岸海底地形呈V字形,海啸掀起的海浪会更高。
  在遥远的海面移动时不为人注意,以迅猛的速度接近陆地,达到海岸时突然形成巨大的水墙,这就是海啸,人们发现它时再逃为时已晚,因此,一旦发生地震要马上离开海岸,到高处安全的地方。
  4、目前国际上有没有预防海啸的预警机制?
  目前全球已建立了国际海啸预警系统。该系统是1965年开始启动的,此前的1964年阿拉斯加一带海域发生了里氏9.2级的地震,地震引起的巨大海啸袭击了大半个阿拉斯加。海啸发生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开始启动这一研究。后来,太平洋地震带的一些北美、亚洲、南美国家,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法国和俄罗斯等国都先后加入。
  据介绍,国际海啸预警系统一般是把参与国家的地震监测网络的各种地震信息全部汇总,然后通过计算机进行分析,并设计成电脑模拟,大致判断出哪些地方会形成海啸,其规模和破坏性有多大。
  基本数据形成后,系统会迅速向有关成员国传达相关警报。而一旦海啸形成,该系统分布在海洋上的数个水文监测站会及时更新海啸信息。
  5、海啸的预测和自救
  海啸前
  1、地震海啸发生的最早信号是地面强烈震动,地震波与海啸的到达有一个时间差,正好有利于人们预防。地震是海啸的“排头兵”,如果感觉到较强的震动,就不要靠近海边、江河的入海口。如果听到有关附近地震的报告,要做好防海啸的准备,要记住,海啸有时会在地震发生几小时后到达离震源上千公里远的地方。
  2、如果发现潮汐突然反常涨落,海平面显著下降或者有巨浪袭来,并且有大量的水泡冒出,都应以最快速度撤离岸边。
  3、海啸前海水异常退去时往往会把鱼虾等许多海生动物留在浅滩,场面蔚为壮观。此时千万不要前去捡鱼或看热闹,应当迅速离开海岸,向内陆高处转移。
  4、通过氢气球可以听到次声波的“隆、隆”声。
  发生海啸时
  1、发生海啸时,航行在海上的船只不可以回港或靠岸,应该马上驶向深海区,深海区相对于海岸更为安全。
  2、因为海啸在海港中造成的落差和湍流非常危险,船主应该在海啸到来前把船开到开阔海面。如果没有时间开出海港,所有人都要撤离停泊在海港里的船只。
  3、海啸登陆时海水往往明显升高或降低,如果看到海面后退速度异常快,立刻撤离到内陆地势较高的地方。
  经典事例:2004年圣诞节,10岁的英国女孩蒂莉。史密斯在印尼海啸发生时所做的事情就是一个例子。当天早晨,史密斯与家人在海滩散步,当看到“海水开始冒泡,泡沫发出咝咝声,就像煎锅一样”时,她凭借所学的科学知识,迅速判断出这是海啸即将到来的迹象。在她的警告下,约一百名游客在海啸到达前几分钟撤退,幸免于难。
  被视为英雄的蒂莉3日在联合国总部受到了国际减灾战略机构的欢迎。这个设在瑞士日内瓦的联合国机构现在正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增强人们应对灾害的反应能力。
  在去年发生的南亚大地震中,巴基斯坦和印度众多学校被摧毁,许多儿童因此丧生。“蒂莉的故事提醒我们,教育攸关生死,”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会见蒂莉前说,“所有孩子都应当接受减灾教育,这样他们就能知道,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应该做什么。”
  6.海啸来临时如何逃生?
  海啸与海底地震有关,可引发高达30米的巨浪,在沿海地带会造成巨大破坏。
  感觉强烈地震或长时间的震动时,需要立即离开海岸,快速到高地等安全处避难。
  如果收到海啸警报,没有感觉到震动也要立即离开海岸,快速到高地等安全处避难。通过收音机或电视等掌握信息,在没有解除海啸警报之前,勿靠近海岸。
  不是所有地震都引起海啸,但任何一种地震都可能引发海啸。当你感觉大地发生颤抖时,要抓紧时间尽快远离海滨,登上高处。不要去看海啸---如果你和海浪靠得太近,危险来临时就会无法逃脱。
编辑:程梦
26日雾霾逐渐消散后,元旦前将不会再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过程。
市场价格信息
价格搜索:&&&&
灾害名词解释我国是世界地震多发国家,这是什么原因_百度知道
我国是世界地震多发国家,这是什么原因
提问者采纳
  环太平洋地震带、直辖市)、川、宁夏、尼泊尔: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发生在这里的地震占全球地震的15%左右、贵、天山南北麓.  对于地震带有规律的分布、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台湾地区,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阿留申群岛、菲律宾、震源浅.1900年以来、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造成27万余人丧生;1949年以来,穿过太平洋抵达大洋洲东边界附近,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也把大陆和海洋分隔开来:是地球上最主要的地震带;④华北地区,环绕太平洋一周、福建等地、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再经过大西洋中部海岭到印度洋的一些狭长的海岭地带或海底隆起地带,它像一个巨大的环,遍布除贵州,从印度尼西亚开始;③西北地区,回到美国的阿拉斯加.  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沿北美洲太平洋东岸的美国阿拉斯加向南、阿富汗,经加拿大本部:又名“横贯亚欧大陆南部、藏地区.  欧亚地震带[1].  中国地震活动频度高.有的认为地震带与板块构造运动有关,房屋倒塌达700万间,1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一直还伸到大西洋的亚速尔群岛、山东中部和渤海湾、汾渭河谷世界上的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三大地震带上.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构成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经中南半岛西部和我国的云,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分布广、西北地区、非洲西北部地震带”.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以及印度,然后从智利转向西、日本列岛、土耳其到地中海北岸,在新西兰东部海域折向北,再经斐济.这五个地区是,主要是西藏.20世纪以来、“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印度尼西亚.  我国处在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即、美国加利福尼亚和墨西哥西部地区、伊朗,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欧亚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⑤东南沿海的广东、云南,有的认为世界主要地震带与年青褶皱山脉有关、青海、自治区:是从西伯利亚北岸靠近勒那河口开始、琉球群岛,并有一分支穿入红海和著名的东非裂谷区、西南地区、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华北地区,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是多地震的国家之一,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②西南地区:环太平洋地震带,我国台湾省.  海岭地震带,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阴山-燕山一带、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受太平洋板块、强度大,地球上约有8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四川、青、巴基斯坦、秘鲁和智利,有各种不同的解释,穿过北极经斯匹次卑根群岛和冰岛、新疆.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直辖市,到达南美洲的哥伦比亚.中国地震带的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 初中课件 &&
&& 中考试题 &&
教学设计 地理备课
学年高考地理自然灾害的救援专题测试(含答案)
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以下是自然灾害的救援专题测试,请考生认真练习。1.下列属于个人或家庭防洪准备的是( )①训练爬高能力 ②预备钢制家具 ③听汛期天气预报 ④暴雨季节不去山区郊游 ⑤学会游泳 ⑥学习救生演习的知识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④⑤⑥2.下列洪水应急方法错误的是( )A.登上大树 B.爬到电线杆上 C.抓住木板等漂浮物 D.尽量跑到高坡上3.下列洪水互救方式不正确的是A.向落水者抛救生圈 B.对溺水人员施行人工呼吸C.划船、游泳去救人 D.等洪水过后再去救人4.当地震来临时,我们要抓住一切机会逃生。下列避震措施中正确的是①如果正在上课时发生地震,应抱头、闭眼、蜷曲身体,迅速躲在课桌下 在行驶的汽车内避震,应抓牢扶手,等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在户外避震时,应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避震,应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用随身携带的物品挡在头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5.有关室内避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室内伏而待定避震法只适用于城市,不适用于农村B.选择室内空间大的房间躲避C.门、窗边、阳台、厕所、走廊都属于死亡线,应该避开D.尽量蜷曲身体,降低重心6.有关室外避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行驶的汽车上,应迅速下车躲避B.桥梁一般比较坚固,可以躲到桥底下C.在百货商场,选择结实的柜台和柱子边躲避D.高大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好,可以选择作躲避的场所7.地震发生时,选择合理的避震方法非常重要,下列避震方法正确的是( )A.住在现代高层建筑里,应乘电梯迅速跑到室外B.若在室外,应迅速往家跑C.若正在街上行走,要迅速跑到高层建筑下躲避D.住在现代高层建筑里,可以采用就地躲避的方法8.地震时,若不幸被压埋在废墟下,下列自救方法正确的是( )A.不停的大声呼救B.通过睡觉来减少体力消耗C.用毛巾、衣袖等捂住口鼻,谨防烟尘呛闷窒息D.不停的祷告9.下列自救方法正确的是( )A.在野外遇到龙卷风,可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B.龙卷风来时,应紧闭门窗C.遇到泥石流时,要向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D.台风强风过后,出现风平浪静,此时可以外出活动日,北京时间凌晨3点42分53秒,中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7.8级强烈地震。地震波及天津、北京,共造成死亡24.2万多人,重伤16.4万多人。据此回答10~13题。10.地震发生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地中海海区盐度为一年中较大时 B.北印度洋海区洋流为顺时针方向C.我国黄河流域进入汛期 D.天山上的雪线达一年中最低11.下列有关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A.等震线是指同一次地震烈度相同的点的连线B.同一次地震,震中距不同的地方,烈度肯定不同C.震级增加两级,地震释放的能量增加60倍D.震级相同的地震,震源越浅,震中的烈度越小C.地震震中就在唐山市区 D.地震发生前没有一丝异常现象13.地震发生时,下列采取的避震行动较为合理的是( )A.在室外可以躲在过街桥、立交桥上下B.在家里时,应立即从窗户或门跑出,到开阔地带C.在室内时,应就近躲在床下或桌子下,并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D14.日本东京地震防灾计划一直是以1923年发生的8级地震来制定的。整个计划既包括地震体制、组织机构、信息收集、指挥通信和震害预测,又包括各项地震救灾对策。回答:(1)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 。(2)东京地震防灾计划属于( )A.救灾应急预案 B.灾后恢复预案 C.工程性防御措施 D.非工程性防御措施(3)制定东京地震防灾计划的目的是 。15.一个地区短期内连降暴雨,河水会猛烈上涨,漫过堤坝,淹没农田、村庄,冲毁道路、桥梁、房屋,这就是洪水灾害。发生了洪水,如何自救呢? 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等处转移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移。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容易暴发山洪。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伤害。洪水过后,要服用,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避免发生传染病。 读图回答:(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西南地区是地震和泥石流多发地区,在川、滇、黔交界处,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导致该地区三种地质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___________(地质灾害)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是造成________(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14.(1)日本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壳活动频繁(2)A、D(3)在灾害突发的情况下,使救灾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高速高效15.(1)山坡、高地(2)坚固建筑的屋顶、大树、山丘和高坡(3)山体滑坡、泥石流(4)预防流行病的药物16.(1)该地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震级高;山体中断裂发育,造成岩石破碎,风化严重;暴雨集中,促使滑坡、泥石流灾害突发(2)泥石流 滑坡 (3)非工程性防御措施(4)持续暴雨 暴雨(5)垂直于泥石流前进 谷地排洪的通道,以及河道弯曲、汇合处自然灾害的救援专题测试及答案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查字典地理网最新内容。
与"学年高考地理自然灾害的救援专题测试(含答案)"相关文章
网友最近关注
地理学习资料推荐内容
地理学习资料热门排行榜分析菲律宾地震多发的原因,地震可能产生的次生地只灾害及防御措施_百度作业帮
分析菲律宾地震多发的原因,地震可能产生的次生地只灾害及防御措施
窝窝圣战470
菲律宾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所以多火山和地震.防御措施? 为什么要防御? 震垮了他们算了!免得他们来抢我们的岛屿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地震多发季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