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电影记得全程都是用特效还是后期特效软件制作的我忘了叫什么名字

有一部电影、、、我忘了叫什么名字了、、、、_百度知道
有一部电影、、、我忘了叫什么名字了、、、、
、、其中一对都是医生、反正我只记得结局、貌似还有一个画面、、就是两对新人的伴郎团伴娘团打起来了、他们就用伞搭起了一个临时接生的棚子、、我还记得一个画面、好像是有两对要结婚的新人,第二次好像是由两个小天使模样的女孩把他们带到快要生的女人那、是一个老太太、然后忘了、、老太太手里拿着好多电话、我忘了叫什么名字了、、然后有一部电影、就这些了吧、最后他们两对就结婚了、、、、然后、另一对好像是在礼堂里吧、、他们在大街上帮同一个人接过两次生、、、一对在草地上、
提问者采纳
《最爱女人购物狂》
提问者评价
孩纸,太谢谢你了~~~购物狂,就是这个关键词!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一部电影的相关知识
其他7条回答
好熟悉,好像是一个关于医生的戏,是TVB的
我也很熟悉啊、、、、
你还记得男主角是哪个吗?
最爱女人购物狂 张柏芝演的
天生购物狂
《天生购物狂》张柏芝,刘青云,古天乐主演的爱情喜剧
最后逃过一劫这部电影我在电影院看的,叫什么名字我忘记了 是不是《、《空头支票》,是由著名的好莱坞华人导演吴宇森指导,由本·阿弗莱克Ben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调色】专访《后会无期》后期DI,DIT制作,探访国产电影后期制作流程
【调色】专访《后会无期》后期DI,DIT制作,探访国产电影后期制作流程
韩寒导演的《后会无期》上映以来,因为导演本身的名气,引发了巨大的讨论,但是话题都在纠结于票房以及电影台词上,对于这个电影圈称为“新思维”的电影,在电影本身上很少进行讨论。作为一个新人导演,其实要克服多重的困难与压力,影视工业网从工业流程上,还原《后会无期》的拍摄现场,看一个新人电影如何能够取得成功。
影视工业网专访《后会无期》后期DI,DIT流程。“电影调色不是镜头画面看起来有多艳丽有多浓重才算调色,其最大的成功是紧跟随故事剧情发展,人物内心情感走势,在微妙的不经意间,用色彩感染观众,用色彩左右观众的情感,控制观众的内心,无意识地就吸引你的眼球,而且坚决不喧宾夺主,一切以电影本身出发”。Image Forestt北京画林映像艺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电影技术服务制作公司,主要以电影前期DIT、后期DI画面影像制作为主
后期DI部分(调色总监 朴相洙/调色师 张剑):
《后会无期》的色调方面,起初片方的要求是什么呢?
在我们观看了全片剪辑小样以后,脑海中就已经开始构思,大致描绘出了影片全片的色彩,对影片调性即有了初步的分析。电影《后会无期》重头戏的场景(地)有的是东极岛、旅馆、台球厅、沙漠等,刚开篇的东极岛交代故事主人公,是一种比较放松的状态,影像色调以乡间田野海边的幽美、漂亮为主;当来到了旅馆,尤其是陈柏霖与王珞丹的相遇,影像色调随人物情感变化而显得浓郁,似夜晚的慵懒;沙漠戏冯绍峰与陈柏霖孤独走在无边无际的沙漠中,影调是颓废沉闷的;而“后来”,当陈柏霖再次回到东极岛,海风呼啸漫天飘雨,画面随着心中的感慨是沉稳压抑的。
电影调色不是镜头画面看起来有多艳丽有多浓重才算调色,其最大的成功是紧跟随故事剧情发展,人物内心情感走势,在微妙的不经意间,用色彩感染观众,用色彩左右观众的情感,控制观众的内心,无意识地就吸引你的眼球,而且坚决不喧宾夺主,一切以电影本身出发,这也是画林一直以来所坚持的调色理念。
相比其它类型的电影,《后会无期》在调色上有没有一些不同表现的手法?
电影《后会无期》从调色角度讲,是一部有画面段落划分,影像风格布局明显,色彩逻辑关系强烈的一部电影。公路片的拍摄最难设定的是时间与空间,调色师自身对于颜色与电影故事本身的概念认知来帮助影片“设定”时间、“划分”空间,过度日夜交替空间变幻,帮助此公路片性质的电影逻辑关系更加清晰明朗。
能否说说宾馆那场戏的调色过程,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王珞丹与陈柏霖在宾馆的那场戏,首先开场需要为王珞丹营造一种神秘,凸显浪漫的感觉,调色师特意将画面构图近处,靠近王珞丹的灯光单做图层抠出调至暖光提亮,画面构图远处的灯光单做图层抠出调至冷淡变暗,再局部细节分层调色朦胧处理,使得整体画面有了明显的亮暗暖冷对比,凸显主人公的同时,又一定程度的烘托了这场戏神秘浪漫的气氛,帮助剧情发展促使男主人公陈柏霖对王珞丹暗生情愫,对其充满无限异性幻想。
台球厅那场戏的色调也很特别,是为剧情需要调成那种色调吗?能否说说这一场戏的调色过程,导演和摄影指导有在现场一块参与吗?
在台球厅那场戏,袁泉除了要配合摄影指导的现场调度,还需要时刻爬台桌上击打台球,同时还要讲台词交代出人物间的故事关系。这场戏本身的拍摄难度就很大,对导演、对摄影指导、对演员都是很大的挑战,并且互相配合需要超高的默契度才能很好的配合完成。而这场戏的调色难度同样也很大,首先台桌上的台泥是绿色,除了自然光线、现场打光、台桌上还有顶光直射,当袁泉随着弯腰角度的高低趴在台桌上时,她面部的光线会实时变化,与台桌靠得越近,反射在人物面部的绿色光线就越多;由于这场戏本身的拍摄难度大,前期拍摄的时日光线自然不会一直统一,那么后期就需要调色师将这场不同时日所拍摄的同一场镜头,调成同一时间段所拍摄的光线色调都相同的画面,同时还需要随时处理人物面部的光线,高光暖,暗部绿,调性要“持平”。
电影里有很多的大场景镜头,这会给调色师增加调色上的难度吗?有没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相比电影人物镜头、静物镜头、运动镜头等,大场景的镜头才是最显调色师功力、最难调色的镜头。例如影片多次展现,男主人公驾车驱使在空旷的田野间、公路间、沙漠间等,这些大场景的天空需要按照不同场景,调出不同情景的天空,有的天空还会分好几层来调色,加强画面层次感与厚重感,甚至远景山间与天空的细微衔接处,都有摄影指导的小心思在画面调色时显现;森林山野间的绿色有时会过于鲜艳,影响画面主体,要由近至远分层调色处理;影片多次出现的公路,被赋予的意义不同,还需单独抠出公路跟踪调色,契合画面叙事,甚至公路边的水池塘,我们都参考景深构图做了精心的抠图分层调色处理;沙漠戏的影像风格化凸显,摄影指导把所有的绿色几乎都抽掉了,在几乎没有绿色的情况下,同时要把天空、人物面部、沙漠的颜色单独画遮罩分层调色处理,有的大场景画面镜头沙土颜色呈现比列很多,调色师还给予局部沙土的补光,加强画面层次,能够显得沙漠的大场景宏伟壮观,让画面看起来避免单薄。
结尾处“后来”那段戏,色调上应该就是这样还是和导演及摄影师商量制定的?
电影最后一本的“后来”戏,区别于前段的沙漠戏,以主人公陈柏霖为叙事主线,讲述公路行的这些人物后来的命运归属,天气阴冷海风吹着漫天的雨滴飞落,影调相比之前那场沙漠戏,整体影像风格色彩偏向蓝色,有点冷峻也有点压抑,所以会感觉影片色调相比之前有明显的差异,这是围绕故事的叙事发展,人物内心情感变化,并与摄影指导廖拟一起商讨,导演韩寒最终确定的结果。
《后会无期》有自己的DIT组参与前期的工作,有没有给后期DI部门节约更多的时间成本和更多的发挥空间?
前期拍摄一定时间后, DIT组会提前先拿回一部分原始拍摄素材,可以说画林是紧跟随前期现场的拍摄同时预览到影片的原始拍摄素材。
参与前期拍摄现场的DIT组会随着每日的拍摄,即时进行原始素材的管理与备份,画林映像有自家专门的一整套数据管理及交接方案,每份素材文件都会按要求分日期、A/B机组、分机器、分存储卡等等分门别类,经过我们自己的DIT组给原始拍摄素材进行转码制作,转码过程中画面素材会套入的画林映像专属的颜色LUT预值以使画面色彩的颜色恢复基本正常,同时交付剪辑师的剪辑素材都有序对接,工作流程的系统化使得我们大数据量的原始拍摄素材更加安全,素材查找更加便捷、清晰明了,同时为后续的剪辑回批工作提高了成功率,为片方有效地争取更多的后期制作时间。
能否总结一下《后会无期》的调色工作,像这种类型的电影在调色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我们平常的电影画幅比一般都是2.39:1,而电影《后会无期》的摄影指导廖拟对画面有他自己独特的考究,希望画面呈现出更宽广的视觉效果,所以特意拍摄了2.54:1的画幅比尺寸影像。这对于ARRI摄影机来说,技术角度没有任何问题,但对于航拍的RED摄影机来说机器本身没有这种画幅比,导致拍摄时候影像四周的边缘会因镜头而出现暗角,后期调色需要针对RED的航拍镜头做暗角的处理。
能否说说和韩寒导演合作上的感受?《后会无期》的后期DI共花了多长时间?
韩寒导演对于后期DI画面制作,本身就有自己独特审视的眼光,他想要的处理手法很大胆,很有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不拘泥规章,思维有时会很发散,力求完美。摄影指导廖拟是个很有才华的艺术家,除了摄影技术的精湛,在画面调色方面的功课做的也特别多,时常会跟我们一起探讨画面影像调色,会特别注重细节的处理,果真应了那句“细节决定成败”。
《后会无期》最终后期DI时间共进行了15天左右。
=========================================================
前期DIT(执行总监 崔力明/ 技术总监 魏海鹏):
电影《后会无期》都用到哪些设备拍摄?拍摄格式是什么?
摄影设备:两台ARRI ALEXA XT / RED EPIC (FLYING CAM)
拍摄格式:RAW / R3D
拍摄分辨率: /
总素材量约为50T
在前期有做测试吗?是否会和后期DI部门、特效部门一起进行前期测试?有在现场就进行色彩管理吗?
画林映像拥有前期DIT组和后期DI组,在新的电影项目开机前,都会与片方一起进行专业细致的画面测试工作。前期DIT组在测试拍摄现场会根据不同摄影机型规划出对应的数据流程管理,将拍摄的原始数据提供给后期DI组进行画面调色测试。电影《后会无期》是经过多次后期测试后才进入正式开拍的。在电影拍摄期间画林前期DIT团队还会专门为剪辑组出嵌套有画林映像专属的LUT转码小样,便于导演及跟组剪辑即拍即剪即看。
DIT部门都用到了哪些设备?
画林映像DIT组会根据电影拍摄现场条件、拍摄现场环境,即时定制出灵活机动的多重现场跟组方案。电影《后会无期》公路片的拍摄涉及很多场景的转换,光是转场就多达十几回。此次画林映像前期DIT组为电影摄制组配备了英国设备Codex Vault 2 和 Codex Dock,以及配合Codex设备使用的苹果Retina15寸Macbook pro和苹果IMAC台式一体机,数据存储有多套备份机制,专业的管理软件、磁盘阵列及裸盘、UPS稳定电源等配套设备相互匹配进行数据备份。
能否说说画林是如何参与到《后会无期》前期DIT工作去的?前期DIT进组应该要增加不少的制片费用,是如何说服制片方的?
首先《后会无期》的劳雷影业制作团队非常专业,他们向画林提出拍摄现场需要DIT全程跟组的要求,同时画林本身于2013年初即成立了专业的DIT团队并购置了顶级DIT设备,因此两个专业的团队即刻达成了此次的全面合作。真正专业的片方是能够理解RAW文件原始拍摄素材的意义以及其拍摄质量的,尤其对于RAW文件拍摄素材的前期管理与安全保管,由此所带来的后期工作优势以及后续宣传保密性工作的保障,当然专业的片方也会听取专业电影制作公司提出的建设性参考意见。电影《后会无期》公路片的拍摄转场多、周期长、现场拍摄的自然环境复杂多变,这对原始拍摄素材的保管将带来更多的挑战。所以综上考虑《后会无期》前期DIT的工作是必然且明智的。
后期前置在国内影视制作工业里已经占有了一席之地,能否谈谈后期DI参与到前期DIT的重要性?
在片方有上映压力,后期制作周期时间又短的情况下,通过我们前期DIT组的参与,使得原始拍摄素材从源头把控,输出给剪辑方、特效方的素材得以规范统一管理,这不仅是后期工作效率的提高,也是为各个部门省略了不必要的麻烦,后期剪辑组和特效组将不会再烦恼担心于RAW或R3D庞大文件的繁琐转码和颜色上的问题,这是对素材的管理和安全性强大的保障。而前期DIT组对后期全流程的素材规范把控,对最后后期DI组调色、后期电脑特效的合成制作,都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后期前置,全程现场跟组DIT势必成为日后电影制作的趋势。至今画林映像已购入了目前世界上管理RAW文件最先进的两套Codex DIT设备,除了高端设备,相应的DIT专业人员的选拔以及周期长达半年的专业培训,都让画林在行业内得到了应有的承认。
能否以《后会无期》为例说说前期DIT的具体操作步骤?从前期准备到跟组实操?
根据不同的项目、不同的摄影机、不同的工作要求,画林映像DIT组会为片方专门定制相应的工作流程。前期准备期间,我们有时会跟摄影指导一起探讨摄影机和镜头的选择,共同研制出相对应的适宜片方的后期技术制作工作流程方案,按照公司的实际操作流程,配合摄影组、剪辑组、特效组,尽量在全方位都配合的高效与便捷。经过开机前的多次测试工作后片方才会正式开拍。
DIT工作组的素材是如何管理和分配的?
画林映像前期DIT组,是做到了每个项目都有前期DIT项目负责人与DIT技术人员的全程现场跟组,画林在现场的人员管理,拍摄素材的文件管理,素材交接的书面管理以及工作汇总的电子文档管理,都经过了严格的培训,甚至素材文件的格式命名规范都有严格的规定,并时时刻刻做好与各个部门的有效沟通,出现问题时会互相配合即时沟通解决。
能否总结一下这次的DIT工作,有哪些地方需要大家共同推进提高的?
这次DIT组是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全程完美的解决了很多问题,给后期制作带来了很多时间。而DIT组是剧组联通前期与后期的纽带与桥梁,这就意味着,DIT组的管理工作需要十二分严谨,绝对不能出现任何的漏洞与问题,在工作流程基础上发现不足之处,要即时沟通补充不足,并及时的做经验总结。
来源影视工业网,原文链接 /stream/53355/
转载请保留链接: /4761.html
Copyright (C) 2014&&Powered by一部电影除了拍和剪,还需要经过哪些步骤才是我们看到的样子?
——探访电影《太平轮》后期全流程制作如果你有兴趣,可以看看未来即将上映的电影片单:《钟馗伏魔》、《寻龙诀》、《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三体》等视效大片。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影视特效大片已经成为华语电影的“标配”,而这种趋势对国内后期制作的要求就越来越高。现在国内的后期制作技术已经不是问题,更多关注是在制作,市场以及专业度的认识上。而正是因为这些认识度不够,才制约着后期制作的发展。吴宇森导演新片《太平轮》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项目,他的制作规模庞大,相信关注电影的影迷都很清楚。本期影视工业网探访了电影《太平轮》后期制作监理公司天工异彩,和《太平轮》电影后期制片经理申远聊一聊《太平轮》的后期制作流程,申远同时担任了《太平轮》后期全流程制作的监理执行工作,负责督促整个电影后期环节的生产。这次非常详细地和大家分享了电影《太平轮》在后期全流程制作的一些细节,以及遇到困难是如何解决的。内容非常实用有料,是影视制作者以及影迷必看文章,也是了解认识中国电影发展以及后期制作的起步访谈。影视工业网:开始介入《太平轮》这个电影项目的时候,电影已经进行到什么程度了?申远:《太平轮》我们接触到的时候,是在今年七月份。当时,电影已经基本拍完,还有部分场次在补拍,已经有了一个基础的剪辑版本,影片已经开始进行到了后期制作阶段。影视工业网:在电影《太平轮》这个项目主要负责哪些?申远:其实在电影《太平轮》的合作上,我们主要负责两部分工作:一个是对影片后期整体制作的监理工作;另外一个就是直接参与部分战争戏的后期制作。监理工作,主要是对项目整体的周期、环节、质量、费用等综合的情况进行控制和监督,首先我们根据项目已有的情况规划了电影整个后期项目以天为单位的制作周期表,让制片方能够在确定好的档期内预知他们需要完成的工作,然后根据具体的工作内容,确认参与公司和团队的资质和能力,风险程度,并根据整体的周期综合的安排每个时间点环节的进度,并在每个环节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风险分析和提出解决方案;影视工业网:因为这个电影项目不是整期介入的,刚进入时有没有碰到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的?申远:《太平轮》在我们参与前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的工作,所以我们必须考虑到已有工作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已经进行的工作设计出一套符合片方客观条件的可执行方案,比如整体的工作需要在导演工作室完成,并需要尊重已有的工作室工作习惯和方法,我们就必须考虑到素材的交互和管理,同时这个项目涉及到很多的制作公司,由于项目周期比较紧张,所以在电影的剪辑版本进行完成粗剪后我们就必须开始进行后期制作的工作,由于是粗剪版本,后期反复调整了几个版本,对工作室本身的镜头管理压力非常大,由于在我们进行进入前,VFX的镜头已经基本上给到各家公司,所以随着剪辑版本的变化,后期的镜头也产生变化,这就要求镜头管理必须第一时间给到各家公司更新,尤其是由于初期抢进度造成一些镜头编号到后期版本会有出入,就会造成后期工作的制作混乱;当我们参与到这个项目的后期制作监理时,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当我们在操作中发现已经出现了这个问题后,就马上召集片方和所有制作公司的项目负责人、总监进行第一次工作会议。这个会的目的就是帮大家梳理现在每家公司在做哪些具体镜头,然后我们根据电影最新剪辑版本,和每个制作公司进行统计梳理,这个工作属于在项目开始前VFX环节的第一步,直接影响的是剪辑、视觉效果、DI的工作数据流,在工作最繁忙的时候我们大概三位视效制片、两位视效剪辑、以及工作室的剪辑助理都在进行这项工作,并通过内部的数据库系统软件完成了VFX镜头总表,之后在电影后期制作与执行的同时,对整个《太平轮》上部的镜头进行管理。影视工业网:具体帮助协调了后期制作的哪些部分?如何做的?申远:《太平轮》我们实际上安排了整个电影的后期制作,从剪辑开始,然后到后期混录,视觉特效、2D转3D、调色、IMAX物料,最后到打包输出的时间计划,其中要规划出各个需要完成的时间点,还有终审的节点,上映的节点,等等。首先,我们第一个工作就是把《太平轮》后期制作所需要的时间周期,根据它上映的档期给制定规划出来。因为只有非常详细的规定好工作任务,并把它排列成可视的详细日期,这样才会有一个非常直观的工作计划,才能知道在什么时段完成什么工作。如果时间不够,需要延期的话,通过这个表格也可以看出我们还有多少富裕时间,这样就能够掌握整个的工程量。我们是通过倒推的方式来制定整个计划周期表的,项目制作周期基本上可以依靠节点来判断。首先我们要看电影的上映时间,当时《太平轮》已经拟定了上映时间就是在12月2号。如果要保证它正常上映的话,根据这个项目的实际情况需要预留一个月的时间来提交成片,以此来安排制作的周期。我们确定好结束日期之后,往前推算日程:一部片子在院线上映,需要大量的拷贝和递送硬盘的工作,根据递送物料及进行物料制作的公司情况进行沟通,根据对方的信息确认安全的时间,我们预留了大约半个月的时间。然后,就是技术审查,在进入审查之前,实际就是电影公司成片的成片声音画面字幕等打包工作;打包之前,需要完成画面的最终调色、3D、2D字幕制作、作曲及混录制作;周期再往前,就是2D转3D、和视觉特效的画面制作、混录、录音、作曲的声音制作、基本对白字幕制作等等,在之前就是剪辑。实际上就是根据电影的上映时间节点,提前按照整个电影后期制作规律所需要的时间进行排期。《太平轮》电影比较复杂的戏有两个部分,一个是战争戏,另外一个是沉船戏。因为《太平轮》上集主要是战争戏,所以我们就提前和剪辑师进行沟通,让剪辑师优先处理出这部分。等战争戏的主要镜头基本上定剪之后,我们就开始安排后期特效的制作。这样做,能为后期特效制作多争取半个月的时间,所以电影再去补拍,调剪辑的时候,视效其实已经开始工作了。等确定了电影最终剪辑的版本时,我们再去和视效制作公司进行沟通,告诉他们哪些部分是电影已经调整过的,给到他们最新的剪辑样本。这样可以保证很多东西是在电影需要的制作周期内进行的,如果没有这个调整,必须等到最终的剪辑版本出来之后才能开始工作,制作周期就会非常紧张。因为视效完成之后,电影还需要进行2D转3D,DI等各个环节,如果视效占据大部分时间,就会压制其他制作环节,最后你向客户交片的时间就得往后延,这样的话,就会出现很多麻烦。影视工业网:《太平轮》后期制作安排顺序是什么?分别的周期呢?申远:电影《太平轮》的后期制作顺序,其实和其他电影的后期制作顺序没有太大差别。电影只有剪辑完成之后,你才能推动下一个环节,因为没有人知道最终的电影会是什么样。8月初的时候开始剪,9月初完成第一版剪辑,之后又进行了一些调整,9月20日左右出了第二版剪辑,然后再次进行了调整,到10月1日的时候剪出了最终版本,主要改了三版。三版分别是158分钟,140分钟,和128分钟。因为片子剪辑的时候,又进行补拍,补拍往后推迟之后,剪辑的时间也相应往后顺延,每个版本也会经过内容审查等环节,所以最后的剪辑完成是在十一假期左右。 电影剪辑完成之后,马上可以给到作曲跟混录,然后是2D转3D,视觉特效,最后给到DI这边。当然他们有一个先后顺序,混录跟作曲相对而言,它是可以同时进行的。给到他们小样之后,混录就去做演员的配音,进行声效的制作;作曲可以去写他整个曲子的旋律。2D转3D的这个时间,基本上是从七月份就开始沟通,因为那个时候电影的最终剪辑还没有完成,所以这个环节也是提前开始的。2D转3D真正集中制作的时间,也就是一个半月到两个月,当然对于工作时间来说也是很紧张的。最终将定剪之后的画面拿到DI部门开始工作,首先要回批所有剪辑素材,回批完成后,DI就可以开始进行2D版本调色。2D版本调色的时候,我们会让摄影指导和导演看一下整体的色调和基调,看过之后,他们可能会和调色师一起讨论画面颜色问题,整个画面调色的时间是根据摄影指导和导演的时间同DI公司沟通后确认的。最后就是3D调色,3D调色是2D转制成3D之后才能开始的,《太平轮》调色及各种物料的工作差不多是一个多月的时间。视觉特效这边就会复杂一点。首先不可能单纯地给视效安排一个比如三个月这样的制作周期。《太平轮》这部电影,实际上我们在八月初,也就是电影补拍戏开始之前,我们就拿到了初版的电影剪辑小样,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已经把需要视效制作的电影镜头类型划分好,镜头量也进行了大概的统计。起初只有少部分公司在8月中旬拿到电影的制作物料,大部分公司还是在第一版剪辑完成之后才拿到的物料,因为电影在中间又进行了少量删除的修改剪辑,所以,制作公司需要再次调整他们的制作物料。最后差不多在10月1日的时候上交了所有的制作物料。视效这块也是有一个质量审查,导演和摄影指导,都需要对这个效果的整个质量做出把控,因为中间一直有在修改的部分镜头,所以直到10月20日~25日才完成质量审查。 影视工业网:后期制作的每一个环节周期是怎么判断的?申远:其实第一点,就是必须要了解每个环节的制作规律和方法和所需的物料,并同每个环节的制作人、团队进行沟通,尊重客观的事实,并在此基础上充分的利用资源;VFX方面不同的制作方法就会有不同的制作要求。要根据这个要求,来判断正常的制作周期。比如说沉船戏,要把船沉下去,可能你只实拍了船的这部分戏,现在你要它沉下去,你船的场景是用实拍的部分,但沉船的画面就要用到CG的部分。在制作的时候,要去考虑他的衔接是不是需要建设数字角色?比如有人会掉到海里,要不要设定一些特定的浪花以及船的模型等等。像这样的镜头,不花费三个月的时间,是很难完成的。然后,在真正制作的时候,必须考虑到项目的客观条件,我们会提前取出一批镜头,就是在视效技术上比较难处理的画面,要求剪辑师先尽可能的定剪这部分,然后把这些镜头发给制作公司,让他们提前开始做。像模型、数字绘景,这些都会尽可能得提前做,这样到后期制作时,两个月的制作周期就可以都放在制作方面,不用再准备其他的工作。即使在后期修改剪辑时剪掉一些镜头,那前期多做的这些工作也是值得的,因为通过这种方式,交片时间就能控制在制作周期内完成。在其他环节,主要需要提前同各个环节的负责团队进行沟通,明确对方需要的制作周期和档期以及考虑到他们的实际生产规律,然后结合我们整体的而后期周期表,在剪辑完成第一版标准工作小样之后,开始安排下游环节的生产,那么给DI、3D公司、作曲公司、混录公司的物料都有专门的要求,他们反馈的周期和在每个环节上的需求会与我们沟通,我们统一对整体的制作进行协调和安排执行;影视工业网:《太平轮》后期特效做了多少个镜头?申远:大概是700多个镜头。上集的制作重点主要是几场战争戏,下集主要是沉船戏。影视工业网:《太平轮》的后期制作涉及到了多少公司?申远:特效公司参与的稍微多一些,基本上在八家左右。作曲是在日本,然后混录是在北京和台湾做的,最终的终混是在台湾。DI和3D都是在北京完成;影视工业网:这么多制作公司,包括台湾,日本。你们怎么进行沟通交流?物料又如何进行交接?申远:为了能够给导演看到非常直接的效果,剧组和我们公司的几个工作人员,临时组建了一个工作室,这相当于一个系统。然后一些特效公司制作的物料,可以直接上传到工作室,因为工作室配备了所有需要用到的硬件和软件设备,导演只要在工作室就可以看到所有的成果。我们主要用两种方式进行交流。一种是安排工作和沟通工作,主要是邮件跟电话。物料这一块其实是比较麻烦的,需要我们通过网络传给他们。比如说DPX,这些都是很大的东西,它需要我在最快的时间内传送给他们。当时天工异彩为了把控好整个项目,给工作室去执行的所有同事,开通了一个Aspera帐号,然后通过这个软件,上传给我们的制作公司。Aspera其实就是一个软件,专门用来上传下载的,它可以达到我们最快的速度去上传,接收方那边只需要用我给到他的网页和ID密码,就可以看到我给他的物料,并且中间都是有加密保护的,所以安全性是有一定保障的。还有一种是在北京当地的,就是直接进行的面对面的交接。视效这边几乎是每天都在沟通,在北京这边,我们会请各公司的制作总监或者其他相应的工作人员,直接把他们做好的镜头,来工作室直接进行沟通。大概是控制在每天有两到三批次镜头来在工作室审核。剩下的可能会直接上传到工作室,由工作室人员直接给导演看,再把信息反馈到制作公司。物料到达工作室后,我们会有两步审查。第一步就是所谓的艺术效果审查,在整体大方向上做一个检查,看看这个效果是不是导演这边想要的,能不能达到导演的预期。然后在艺术效果通过了之后,特效公司这边再把DPX提交,这种高清的物料提交上来之后,我们会直接在天工异彩提供的一个2K的审片室观看所有的效果。两次的审查之后,保证没有大的瑕疵,再交到DI公司进行调色。 影视工业网:怎么制定制作标准?申远:每家公司都有质量负责人,制片方现场也会有视效指导在,这样一个视效指导会面对七八家制作公司的质量负责人。这时视效指导要统筹整个项目的制作标准跟制作要求。每家公司都有他自己完整的审核体系,他给我们的镜头,我们可能更多的是提一些对艺术上的要求,比如说,指导这边需要加一个爆炸,或者是加一个坦克,加在什么位置,这些可能是由视效指导来提出,然后他们去做。当然,每家公司可能接到的时间和素材是不太一样的,也会出现有些公司是需要我们多去跟他沟通,告诉他哪些细节是需要再修的。影视工业网:《太平轮》制作最难的地方在哪里?申远:《太平轮》这个项目天工异彩在实际操作其实介入的比较晚。我们加入时,《太平轮》的后期制作已经成型了,它的工作流程我们内部只能进行优化,所以其实是我们去适应它的流程,然后再套入我们的流程。去帮它完成整个后期制作。所以《太平轮》更多的是我们跟工作室配合,然后我们适应工作室的工作方式。制作这部戏最大的挑战还是时间太短,就是怎么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而且剪辑一直在修改的情况下,把这些画面镜头全部做完,这是一个挑战。影视工业网:理想模式下,《太平轮》这类投资级别的片子,后期如何准备,对电影会比较有利?申远:一个完整的项目,按照我们内部的标准流程,当导演剧本完成的时候开始,实际上后期公司就可以介入了。在剧本阶段,我们都会给导演提供一些能够帮助他拍摄的方案和后期制作方案,和预估价格。比如说,有一些故事板已经画完了,那我们可以把它做成动态的故事板,然后给导演看整体节奏,接着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会再去跟导演沟通,来制作三维的动态预览,就是Previs制作。当Previs完成之后,实际上我们就已经清楚,整个的故事比较重要的这几场戏的制作内容是什么。然后我们就可以提供一个后期制作的大概预算,给到导演和制片方这边。这样他们就会清楚这部戏的整体架构,后期大概需要怎么投入,能提前做一些准备。到了实拍阶段,你拍摄东西是有依据可言,就不会发生片子开拍的时候,临时拉一个视效指导在现场指导的这种情况,视效指导在现场只能是查缺补漏,做一些执行工作,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他是起不到真正辅助导演创作的作用。在拍摄现场我们会提供一支专业的团队,收集所有跟后期相关的数据。回到公司我们会建立一个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它可以完成现场的数据管理工作,比如现场所有摄像机的报告,包括一些视频,参考图片等,这些数据被整合在一起成为数据库,在制作的时候,就有依据可言。我们从剪辑那拿到所有物料之后,就会把所有的数据环节跑完,对所有视效制作的物料进行规整,重新进行编号和命名,这样就能很清楚地知道我们要做的每一个镜头,和它的制作要求,同时制作人员也可以第一时间看到,然后去生产。做完视效镜头之后,我们会约导演到DI厅进行审查,观看2K的最终物料,这样能有一个直观的判断。导演通过之后,我们会交到DI部门,他们调完色之后,就直接走到成片这个环节。影视工业网:做了这么多项目积累下来,对于全流程认识,有没有什么可以分享的?申远:对于一个完整的项目,其实全流程操作绝对不是所谓1+1=2的这种概念,不是说我能做预告、视觉效果、DIT、DI、剪辑、3D立体就可以叫全流程。全流程是要经过大量积累去打磨的,天工是在每个环节都都有大量项目经验和技术积累的基础上,重新把每个环节的数据流和内部管理流程进行整合优化,形成了自己内部独立的理念和流程管理方法及工具,这是我们“数据中心”的概念,其本质就是要求我们对各环节统一对待,进行软硬件搭配,同时包括人员素质的提升等。当你形成一个完整体系的时候,内部环节能够有效的整合到一起,当项目进来之后,整个公司其实就是一个部门。这样你才有可能真正达到全流程的效果,不然的话,其实你内部的效率对客户而言,就是剪辑、视效、调色三个不同的公司,你内部并没有形成一个很好的沟通,客户只是省去了与多家公司沟通的时间,但实际上并没有在成本和时间上起到很大的帮助。无论是《太平轮》这样的项目也好,还是国内其他的大型的项目也好,未来的趋势实际上就是整合合作,我们倾向于在相对完整的数据中心的安全模式管理下进行统一制作管理,在可控及安全的范围内,有效的利用行业内各方面优秀资源及团队为影片进行服务。通过项目天工与同行业内很多合作伙伴保持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定期分享项目学习制作及项目经验,这样就能形成一个比较良性的合作机制。对于视效大片而言,国内的制作趋势其实是处于一种公司与公司之间的合作。只有行业内的公司发展起来,经过更多的项目的考验和学习,各家公司意识到如果想要完成未来更复杂的项目,在管理、软硬件配套、研发、人员素质、理念都需要完成不断的提升,更规范、安全、高效、行业人员素质及生存环境越来越成熟,才能真正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后期生产工业链,我们就能解决越来越严格、复杂的电影项目,那样,越来越多未来的项目,就能够被市场消化掉,也能够达到预期的素质,这样就会有更多想法的项目产生,导演及制片方的信心才会更足,这样整个行业不断优化进步,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本文为作者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stream/59201/
扫一扫,快速分享到微信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帖
21:46:19 个中坚信,只有影视人自己知道啊!
11:31:07 票房一般, 大制作可惜了
13:35:42 挺好的一份资料排版排成这样,负责人谁,给我邮箱我把我对这篇文章的排版摘要发给你看看。
13:49:59 你可以直接发表出来,我来推你的。点击发表文章即可
======================================
@浮力森里 :挺好的一份资料排版排成这样,负责人谁,给我邮箱我把我对这篇文章的排版摘要发给你看看。
作者:个人VIP会员[]
伪影迷一枚
人气:2243595
作者的其它文章
扫一扫,即可添加影视工业网为微信好友.
还可添加微信账号:Ilove107cine QQ号
加我们为微信好友
今日热销产品
【京公网安备16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众脸影视后期特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