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香农信息论的主要内容内容要点

地图信息论
cartographic information theory
中文名称: 地图信息论
英文名称: cartographic information theory
定义: 研究地图图形显示、转换、传递、存储、处理和利用空间信息的理论。
应用学科:
地理学(一级学科); 地图学(二级学科)
以上内容由 全国科学技术
基于12个网页-
cartographic information theory
cartographic information theory
&2,447,543篇论文数据,部分数据来源于
作者利用信息论的原理对地图上的这几种信息的量测法进行了探讨。
Using the principle of information theory, author studies the method for mea…
作者利用信息论的原理对地图上的这几种信息的量测法进行了探讨。
Using the principle of information theory, author studies the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se information on the map.
用信息论方法确定地图分级,可提高地图设计质量,使地图的分级信息达到最大。
Using the method of information theory to determine map classification, the quality of map design can be improved, and the in formation content of map can be enriched.
研究以地图图形显示传递转换储存处理和利用空间信息的理论 具体来说对地图信息可从数量差异与质量特征两方面进行分析评价也可区分为第一信息直接信息和第二信息间接信息地图信息论输出信息通常大于输入信息用图者读图获得的信息可超过编图者制图时所利用的信息计算机辅助制图过程即地图信息输入处理输出过程机助制图为大量快速处理地图信息提供了条件它把地图上所有点线和各种符号以数字方式点的xy坐标及其特征码输入计算机经过加工处理输出图形产品故地图信息论是机助制图的理论基础
以上来源于: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研究以地图图形显示、传递、转换、储存、处理和利用空间信息的理论。
  具体来说,对地图信息可从与质量特征两方面进行分析评价。也可区分为第一信息(直接信息)和第二信息(间接信息)。地图信息论输出信息通常大于输入信息,用图者读图获得的信息可超过编图者制图时所利用的信息。计算机辅助制图过程,即地图信息输入、处理、输出过程。机助制图为大量快速处理地图信息提供了条件。它把地图上所有点、线和各种符号以数字方式(点的x、y坐标及其特征码)输入计算机,经过加工处理输出图形产品。故地图信息论是机助制图的理论基础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3次
参与编辑人数:3位
最近更新时间: 16:21:59
申请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数字地图制图理论方法与应用_文库下载
1亿文档 免费下载
当前位置: &
& 数字地图制图理论方法与应用
数字地图制图理论方法与应用
地 球 信 息 科 学N o 12
June, 2003
数字地图制图理论方法与应用
于冬梅 董罗海 张力果
(青岛大学, 青岛266071)
摘 要 计算机辅助地图制图使地图学产生了深刻的技术革命, 数字制图技术使地图从阅读、分析、处理、使用, 到表现形式、制作出版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全球定位系统、数字摄影测量、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又使数字地图制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论述了数字地图制图的理论基础、技术方法与传统地图制图的关系和数字地图制图的应用及发展前景。关键词 数字地图, 数字制图, 数字地球中图分类号 P 28; P 209
  计算机辅助地图制图使地图学产生了深刻的技术革命。随着全球定位系统、数字摄影测量、遥感技术等的发展, 以地理信息为载体, 融入其他专业知识的地理信息系统, 促使数字地图制图技术快速发展。在地图制图领域, 高俊院士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 就提出了从平面地图扩展为三维地图, 从静态地图发展为动态地图, 从模拟地图发展到数字地图, 从实地图扩展为虚地图的崭新观点, 指出了地图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广阔前景。
环境进行认知和信息加工, 并弄清地图设计制作的思维过程及其描述的理论。
制图综合理论:研究地图制作概括取舍的理论与方法。
它们是指导地图制图的主要理论基础。也是计算机辅助制图的基本理论。
(2) 数字地图制图的技术方法。数字地图制图使地图制图技术实现了现代化, 其技术支持:
计算机将数据信息处理、生成和显示为图形的研究, 是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内容。其从图形数字化、建库、制图概括乃至多媒体网络制图, 需实施一系列新技术。它们包括:
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是进行数字处理的重要工具。建立地图数据库, 不断进行数据更新和处理, 可以及时提供现势性强、科学性强和实用性强的地图。制图综合技术:建立计算机辅助的地图综合系统, 开发相应的软件进行综合, 对重复建库和数据库更新是至关重要的。
图像处理技术:是对图像信息的获取、传输、存储、变换、显示、理解与综合利用的技术, 可输出图像、有关数据和资料, 用于数字制图。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数字地图制图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多媒体技术:使得计算机不仅能够处理数字、文字等信息, 而且能够存贮和展现图片、声音、动画和活动视频图像等多媒体信息, 为用户提供各类空
1 数字地图制图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1) 数字制图的理论基础。用现代地图学理论
的观点研究数字地图制图是推动数字制图的重要基础。其基本理论有:
地图信息论:研究地图图形的表示、转换、传递、存贮、处理、应用等方面的技术与理论。
地图信息传输论:研究地图信息传递过程和方法的理论。
地图感受论:研究地图视觉感受的基本过程和特点, 分析用图者对图形感受的心理、物理因素和地图感受效果的理论。
地图符号论:研究作为地图语言的地图符号系统及其特性与使用的理论。
地图模型论:用模型来认识地图的性质, 解释地图的制作和应用的理论。
地图认知理论:研究人类如何通过地图对客观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于冬梅(19612) 女, 副教授, 198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 获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地图与遥感和环境保护的教学与科研, 已
发表论文十余篇。
Word文档免费下载:(下载1-3页,共3页)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 年第 06 期 摘要:近年来,GIS 的发展带动了测绘行业...GIS 软件系统的应用也极大的方便了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因此数字地图制图在未 来......分析和图形输出的理论方 法和技术工艺,模拟传统的制图方法,进行地图的设计和编 ...第一节 数字地图制图技术基础一、技术基础 1.计算机图形学:是研究如何应用计算机......《计算机地图制图原理与方法》第2章 地图与数字地图基础_工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关于数字地图制图理论方... 暂无评价 3页 免费 计算机地图制图原理与方... 6......分析和图形输出的理论方 法和技术工艺,模拟传统的制图方法,进行地图的设计和编 ...第一节 数字地图制图技术基础一、技术基础 1.计算机图形学:是研究如何应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 3.数字图像处理 4.多媒体技术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8章 数字地图制图 1.计算机图形学 (Computer Graphics) 研究应用计算机生成、处理和显示图形的学科 。......采用数据库技术和 图形数字处理方法,实现地图信息的...计算机技术之所以能够应用于地图制图, 计算机技术之所以...第二章 计算机地图制图的理论基础 1、点线侧位关系......第九章 数字地图制图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电子计算机技术引入地图学领域,经 过理论探讨、应用试验、设备研制和软件发展,已形成地图 学中一门新的制作地图的应用技术分......10.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输为中心,研究地图的理论、制作技术 和使用方法的科学...48.数字地图制图的硬件配置包括哪些? 计算机硬件系统、地图数字化输入设备、地图......》一、基本理论知识部分 1、名词:(1)计算机地图制图 ) 计算机地图制图(Computer-Aided Cartography,简称 CAC)又称数字化制图、计算机 辅助制图等,简称为机助制图。......数字地图制图 6页 2财富值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投影的理论和方法, 地形图及其应用 第一节 我国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概述 一......地图群组目标描述与自动综合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地图群组目标描述与自动综合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地图群组目标描述与自动综合
书 名: 地图群(组)目标描述与自动综合作 者:闫浩文 王家耀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9年08月ISBN: 9开本: 16开定价: 50.00 元《地图群(组)目标描述与自动综合》把地图空间的群(组)目标分为点群、线簇、线网、离散面群和连续面群五大类,本着算法与描述并重的原则分别阐述了各类目标的描述方法和综合算法。《地图群(组)目标描述与自动综合》适合于地理、地图、测量、规划、城建等领域从事地理空间多尺度问题研究的广大研究人员和技术工作者阅读参考,也可作为高校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研究生、本科生的教学用书和相关专业选修课的教材。前言第1章 绪论1.1 地图自动综合: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一个国际难题1.2 地图空间目标描述与自动综合算法研究现状分析1.3 本书论述的主要内容、限定条件及相关说明1.4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2章 点群目标描述与自动综合2.1 基于地图信息论的点群描述2.2 点群状分布要素综合的已有算法2.3 基于Voronoi图的点群综合算法2.4 对基于Voronoi图的算法的评价2.5 实验与讨论2.6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3章 线簇目标描述与自动综合3.1 等高线的概念、性质及其自动综合概述3.2 等高线簇的空间关系构造:等高线树3.3 借助等高线提取地性线的方法3.4 等高线簇的综合方法3.5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4章 线网目标描述与自动综合4.1 线网目标的表现形式4.2 道路网的描述与综合方法4.3 水系网的描述与综合方法4.4 境界线网的描述与综合方法4.5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5章 离散面群目标描述与自动综合5.1 居民地的研究现状5.2 居民地综合中的算子5.3 居民地综合中的全局约束条件5.4 地块内居民地的聚群与综合算法5.5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6章 连续面群目标描述与自动综合6.1 连续面群目标的类型6.2 连续面群目标的描述方法6.3 土地类型地图综合的原则6.4 连续面群目标综合的方法6.5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7章 结束语……
相关分词:大一 测绘学概论论文-博泰典藏网
典藏文档 篇篇精品
大一 测绘学概论论文
导读:欧洲进行的大规模三角测量和地形图测绘,进行了国家规模的地图测绘,改变了地形图测绘生产过程,工程测量学的主要任务是为各种工程建设提供测绘保障,2.6海洋测绘,海洋测绘即以海洋水体和海底为对象所进行的测量和海图编制工作,海洋测绘大致可分3个阶段:①20世纪30~50年代中期,广泛应用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于海洋测绘中,随着对测绘得深入了解,我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成为一个合格的测绘人,家G.墨卡托对地图家 G.墨卡托对地图制图学的发展起过重大的推动作用。17 世纪以后, 欧洲进行的大规模三角测量和地形图测绘,促进了地图制图学的更快发展。在中国,从清代开始, 进行了国家规模的地图测绘,编制成带有近代性的《皇舆全图》和《大清一统舆图》 。20 世纪初 兴起的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改变了地形图测绘生产过程,加上照相平版彩色胶印技术的应用,为 地图的大规模编绘和印制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促进了地图制图学现代体系的形成。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地图制图学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其主要特点和趋势为: ①地图制图学作为区域性学科,其重点已由普通地图制图转移到专题地图制图,并向综合制 图、实用制图和系统制图的方向发展。 ②地图制图学作为技术性学科,正在向机助制图方向发展,有可能逐步代替延续几千年的手 工编图的作业方法。 ③随着地图制图学同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产生了一些新的概念和理论。例如,以地图图形 显示、传递、转换、存储、处理和利用空间信息为内容的地图信息论和地图传输论;研究经过地 图图形模式化建立地图数学模型和数字模型的地图模式论;研究用图者对地图图形和色彩的感受 过程和效果的地图感受论;研究和建立地图语言的地图符号学,等等。
2.5 工程测量学
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空间(地面、地下、水下、空中)中具体几何实体的测量描绘和抽象几 何实体的测设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它主要以建筑工程、机器和设备为研究 服务对象. 目前国内把工程建设有关的工程测量按勘测设计、 施工 建设和运行管理三个阶段划分; 也有按行业划分成:线路(铁路、公路等)工程测量、 水利 工程测量、桥隧工程测量、建筑工程 测量、矿山测量、海洋工程测量、军事工程测量、3 维工业测量等,几乎每一行业和工程测量都有相应的著书或教材。 由 Hennecke,Mueller,Werner 3 个德国人所编著的工程测量学,主要按下述内容进行划分和 编写:①测量仪器和方法;②线路、铁路、公路建设测量;③高层建筑测量;④地下建筑测量; ⑤安全监测;⑥机器和设备测量。 由于工程测量的研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发展变化也很快,因此写书十分困难。目前国内外 没有一本全面涉及工程测量学理论、技术、方法和实际应用的现代专著或教材。 工程测量学的研究领域既有相对的固定性,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笔者认为,工程测量学主 要包括以工程建筑为对象的工程测量和以设备与机器安装为对象的工业测量两大部分。在学科上 可划分为普通工程测量和精密工程测量。工程测量学的主要任务是为各种工程建设提供 测绘 保 障,满足工程所提出的要求。精密工程测量代表着工程测量学的发展方向,大型特种精密工程建 设是促进工程测量学科发展的动力。
2.6 海洋测绘
海洋测绘即以海洋水体和海底为对象所进行的测量和海图编制工作。主要包括海道测量、海洋大地测 量、海底地形测量、海洋专题测量,以及航海图、海底地形图、各种海洋专题图和海洋图集等的编制。海 洋测绘大致可分 3 个阶段:①20 世纪 30~50 年代中期,开始对海洋进行地球物理测量,包括海洋地震测量、海洋重力测量等。这阶段利用回声探测数据绘制海底地形图,揭示了海洋底部的地形地貌;利用双折 射地震法获取大洋地壳的各种地球物理性质,证明大洋地壳与大陆地壳有显著的差异。② 年, 实施了国际地球物理年()、国际印度洋考察()、上地幔计划()等 国际科学考察活动,发现了大洋中条带磁异常,为海底扩张说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揭示了大洋地壳向大 陆地壳下面俯冲的现象,观测了岛弧海沟系地震震源机制。③70 年代以后,广泛应用电子技术和计算机 技术于海洋测绘中。
测量方法主要包括海洋地震测量、海洋重力测量、海洋磁力测量、海底热流测量、海洋电法 测量和海洋放射性测量。因海洋水体存在,须用海洋调查船和专门的测量仪器进行快速的连续观 测,一船多用,综合考察。基本测量方式包括:①路线测量。即剖面测量。了解海区的地质构造 和地球物理场基本特征。②面积测量。按任务定的成图比例尺,布置一定距离的测线网。比例尺 越大,测网密度愈密。在海洋调查中,广泛采用无线电定位系统和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海洋测量的基本理论、技术方法和测量仪器设备等,同陆地测量相比,有它自己的许多特点。 主要是测量内容综合性强,需多种仪器配合施测,同时完成多种观测项目;测区条件比较复杂, 海面受潮汐、气象等影响起伏不定;大多为动态作业,测者不能用肉眼通视水域底部,精确测量难 度较大。一般均采用无线电导航系统、电磁波测距仪器、水声定位系统、卫星组合导航系统、惯 性导航组合系统,以及天文方法等进行控制点的测定和测点的定位;采用水声仪器、激光仪器, 以及水下摄影测量方法等进行水深测量和海底地形测量;采用卫星技术、航空测量以及海洋重力 测量和磁力测量等进行海洋地球物理测量。 海图编制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手段,同陆图编制相似。
相信在日后的学习中,随着对测绘得深入了解,我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成为一个合格的测绘人。在此,再次感谢各位院士和教授再次感谢各位院士和教授的谆谆教诲。
包含总结汇报、计划方案、表格模板、农林牧渔、求职职场、自然科学、高中教育、初中教育以及大一 测绘学概论论文等内容。本文共2页
相关内容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农的信息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