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认识的哥哥got7有去吗曲耀光的吗

第25卷第12期
—————————————————————————————————————————————一。
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再生利用分析
李梅。黄廷林.王晓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5)
2003年l2月
摘要:结合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地域特点、水文特征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分析论述了该地区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加剧这一
矛盾所决定的西部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及其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认为水资源的再生利用是解决西部地区水资源危机的一条
有效途径。以城市污水为再生水源,根据该区域特点,提出了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再生利用的研究内容。
关键词:水资源;污水再生回用;城市污水;干旱半干旱地区中图分类号:X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141(2003)12—0022—03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范围内淡水资源的需求和消耗不断增加。同时,大量的生活污水、生产废水未经处理或处理未达标就排放水体。造成水体的严重污染、水质恶化.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许多国家和地区相继出现了“水资源危机”…。我国属世界12个贫水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400m3,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_2_…,全国有近80%的城市缺水,每年因缺水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200亿元。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尤其在西部地区.其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决定了该地区的水资源更为短缺.特别是在城市.水资源已经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可替代的作用。水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命脉,解决好水的问题.经济腾飞才有保障。水资源危机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进入21世纪.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到2010年.全国缺水约为13.7%.水资源紧缺已严重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一方面,缺水直接影响了居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水资源短缺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估计.我国因缺水而减少的工业产值达1200亿元/an“…。由于水资源的短缺和水污染的加剧.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已经非常严峻.水资源危机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制约西部开发的关键因素。在西部大开发中.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问题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西部干旱地区水资源特点及其开发利用状况
西部干旱地区水资源特点
在我国的西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约占我国总面积的1/4,
3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的再生利用
根据西部地区水资源开发潜力有限的特点.水资源的再生利用则是一条解决西部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而且符合“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原则。水资源的再生利用比远距离引水投资低.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它还减少了城市对天然水资源的耗量,解决了污水排放问题,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带来了可观的环境和社会效益…。“。按建设部规划.到2010年,全国回用水量可达:{o亿m3。这一回用量相当于全国城市缺水量的一半.而且再生水量还有增加趋势.对缓解水资源危机将发挥重要作用口“.有利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再生水资源包括污水(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及建筑小区生活污水)资源和降水资源。
是我国水资源最为贫乏的地区n],水资源有以下特点卜““:①
降水量小,时空分布不均匀。西部平原地区降水量最少.一般年降水量在100~300mm左右;②冰川发育较广泛。冰川是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高山冰川的总面积达到3.2万km2;⑧水资源总量较小.地域分布极不平衡。1.2西部干旱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
西部的水资源特点决定了西部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有限,西北干旱地区地表水资源的平均引水率已高达56%,远远超过我国的平均水平(我国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19%,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说明该地区可供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已经很有限了,过渡的开发不仅会引起水环境的恶化,还会造成下游地区的沙漠化、地下水位下降导致的地面沉降等地质环境问题.影响社会的可持续性。
城市污水水质稳定可靠.只有0.I%的污染物质.而且就近
可得,易于收集¨““.是理想的再生水水源.在水资源的再生回用的研究中.应以城市污水为重点。
2水资源及其再生利用对社会经济的制约
水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在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具有不
收稿日期:2003
02—11
污水资源的再生回用与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等许多因素有关,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污水资源的回用与再生技术方法、措施、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水环境污染状况、城市人口规
作者简介:李梅(1968--),女、内蒙古包头市人,工程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水资源保护,水处理及微污染控制。
模等一些客观因素有关n…9;此外.由于再生水是一种特殊的水资源.是将城市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后回用到适宜的位置.人们的思想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再生水的认识上还存在误区.
梅等: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再生利用分析
————————————————————————————————————————————————————————————一
所以,它还与回用水用户的接受程度、政府的支持鼓励政策及管理体制等一些主观因素有关。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水资源的再生回用的研究应重点考虑以下内容。
3.1.1
再生回用水质标准
污水作为再生回用的前提是提供适合于回用的水质,根据水的再生回用途径、利用方向,制定回用水质标准。城市回用水有以下几个利用方向:工业用水,城市杂用水,农业灌溉.其中工业是回用水大户。制定建立适合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实际情况和经济特点的工业冷却水和工艺用水.城市清洁、绿化、冲厕、洗车等用水,或城市景观用水,河湖、地下水的补水以及农灌等各种再生回用水水质标准。有了相关的标准,就可以根据回用水水质要求选择相应的处理技术和方法。3.1.2再生回用水的处理技术
随着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能达到一定水质要求的水处理技术还是比较成熟的,城市水处理的二级出水在经混凝、沉淀、过滤、消毒作为再生处理是常规的处理方式,而膜处理、活性碳吸附、反渗透、离子交换、电渗析等方法能获取好的出水水质。但处理费用较高E
2“。根据我国国情,针对目前污水深度处理回
用流程长(常规处理+深度处理),存在重复处理环节的问题.研究高效能组合技术,以最短流程使污水一次化处理达到回用水水质标准;因此,常规污水处理工艺的强化、组合及高效低能处理技术、自然资源和廉价资源的开发利用n“,能耗、物耗和二次污染最少化的污水新工艺[22]都是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污水资源化技术方面研究的主体。
针对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日照充足,干旱少雨,多风,冬季低温,地域辽阔的特点和经济相对落后的现状.探索水再生回用处理系统的高效节能措施,在系统中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利用闲地、荒地;土地处理和稳定塘可以作为该地区的处理方案。
土地处理是利用土壤一微生物~植物组成的生态系统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一系列的物理~化学一生物净化过程,是一种高效节能、经济并符合生态原理的废水处理利用系统H3];稳定塘基建投资小,耗能少。运行费用低,但占地面积大[2“,西北地区有可利用的闲置土地,可以满足这一条件。合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净化功能,发展低成本、低能耗的城市废水处理技术,使城市污水通过一次性处理能达到回用水要求.所以土地处理和稳定塘等自然净化处理技术是适合西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特点的污水再生利用的处理技术,可作为该地区的污水回用方案。
3.1.3再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城市污水的再生回用,主要包括再生和回用两个环节,再生是解决水质问题.回用是解决水量的分配问题。水质是通过再生技术和再生水项目的投资来实现的。现阶段全国污水回用率平均达到10%,西部地区可能还低于此值,随着城市污水处理率的提高和缺水程度的加剧,再生回用水量将会增加。
一定的再生水量如何在市场经济模式中实现最优配置并产生最大的综合效益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由于西北地区气候干旱、自然降水稀少、蒸发速度快,该地区相对南方而言,自
然生态、景观、绿化、浇洒道路等用水量大.这几方面的用水可以用再生水替代?具有较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的再生利用中.对再生水回用于不同部门、不同用途进行合理配置.以获取环境、经济和社会的最佳综合效益;对再生水资源和其他形式水资源在质和量两方面进行合理配置.与社会发展状况和自然条件的相适应:在市场机制条件下.用经济杠杆、竞争机制来实现再生水合理的使用.依据利润最大的均衡原理.确定相应最大利润下水资源再生的最佳投入[。‘25];寻求再生水资源回用的优化配置模式.以适应该地区发展规划。与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3.1.4再生水资源的价值
运用经济手段管理水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可持续发展重要内容之一,研究水资源等自然资源价值体系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不可逾越的过程。再生水是水资源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的价值是再生水资源经济管理的核心.是进行再生水资源核算及将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关键。再生水资源价值的研究对再生水资源走向市场、促进节约用水与污水资源化、加强市场行为和经济杠杆作用具有积极的作用和重要的意义。
再生水资源价值的研究中.以现有的水资源价值理论为基础,运用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生态价值论,对再生水的价值理论进行研究;以现有的水资源价值模型为基础.以影子价格模型、边际机会成本模型、供求价格模型、模糊数学模型等为基础模型。根据再生水资源的特殊性.建立再生水资源价值模型。同时既要重视水量的供需状况.还要重视水质对价值的影响;不仅重视再生水的正价值.还要重视它的负价值心“”-.建立合理可行的价值模型。
3.1.5民众对再生水的接受程度
污水回用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人们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再生水的认识不深。认为使用再生水有风险性,还没有认识到污水的再生回用除了作为一项公益事业,它还能够带来可观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其问接效益和长远利益更是难以估量的,所以在西部干旱地区.还需加程科普知识和环保意识的宣传力度。
除了主观上的意识,用户对再生水的接受程度还受几方面因素的影响:再生水水质给人的感官舒适度、再生水回用的风险性心8’2…、再生水的价格、城市的缺水程度和民众的素质。其中在风险评价的研究中.根据再生水回用方向,提出反映地区特性的再生水使用风险评价指标。例如,用于工业的再生水.对产品质量、设备寿命的影响;回用于城市杂用的再生水.水与人体接触的可能性和危害性,进行人体健康的风险评价;用于浇洒道路、绿化、景观用水的再生水可能有些污染物、细菌挥发到大气中对空气质量造成的影响;用于农灌的再生水对土地、粮食作物造成的影响;以及再生水的回}日过程中.对局部地区带来的二次污染等等。用户对再生水的接受与否~定程度上有主观意识作用,应该重视民众的心理感受.这是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方面[30]。推广污水回用.需给回用水用户一个客观可信的水质保证,在价格上与自来水相比,也应具有明显的优势;低廉的
庆环境科学
———————————————————————————————————————————————————————————一。
价格将会促进用户对再生水的使用。
研究中可运用模糊数学、统计方法等理论与方法对不能定量的因素进行分析.给出城市对再生水的接受程度。3.1.6国家和地方政策
再生水回用项目需政府支持.要研究制定符合城市特点的法律措施、社会规范和经济政策。首先,政府应根据西部地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水资源费、自来水水价、再生水水价,排污收费标准等;制订适度超前的再生水标准、规范∞“”】;规定再生水的回用行业与回用方向;对使用回用水的单位,给予优惠政策;建立国家专项节水基金.支持、鼓励污水回用项目.国家、地方政府积极配合解决再生水项目建设投资渠道‘3…。
要大规模推广再生水回用,政府加强科普宣传、公共意识教育。出台支持性政策,必要时采取行政措施,鼓励支持再生水的回用项目。
3.1.7管理体制
再生水资源的管理体系是再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环节,是众多因素和谐统一的系统工程。要对再生水资源的管理体系进行研究.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明确管理的职责和范围。例如。工程管理机构负责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和建设过程;行政管理机构负责法律法规的制定、监督工作;经济管理机构负责再生水价格的制定、效益的分析;技术管理机构负责再生水水质的提高和水量的合理分配等等,其管理核心是综合管理【26
在城市范围内对水源、供水、污水处理、水回用、工业用水等进行统筹规划,成立城市水规划研究设计机构.进行再生水资源的产权、开发权、使用权、经营权明确的规定,并进行统一管理.提出再生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模式[31_”]。3.2降水资源
在西北地区,降水资源以雨水为主。通常雨水水质较好,雨水在触到地面或与污水相混合之前进行收集,雨水中只有淋洗空气截流的污染物,是比较清洁的,经简单的沉淀和过滤的方法处理就可回用于低质用水标准的各种用水之处n”,比污水回用方便、经济、易行。但在城镇,由于不透水地表所占比例高,雨水收集困难.需要庞大的收集贮存设施.花费大,而且由于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时空分布不均匀、降水资源稳定性差,所以在该地区水资源的再生回用中,暂不考虑降水资源。
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再生水回用是解决城市缺水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再生水回用愈来愈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在干旱缺水国家,水资源再生利用最为出色的是以色列,该国家再生水主要回用于农业,并已产生巨大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值得我们效仿。
再生水资源包括污水资源和降水资源.根据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少、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降水难收集以及城市污水水质和水量稳定、易于收集等特点,把城市污水作为主要的再生水资源。在水资源的良性社会循环的基础上,针对西部干
旱半干旱地区的地域、社会特点以J}l乏再生水资源的特殊性.提出了水资源再生利用的研究重点:蛩探索再生回用的高效低耗技术、回用水的优化配置,同时.还耍重视公共意识、再生水的环境风险性、水质指标、政府的支持股系统的管理模式。寻求适合西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资源再,仨利用模式.这将推动我国城市污水资源化研究的进展.促进陌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
5参考文献
杨鲁豫.王琳.王宝贞.我国水资源污染治理的技术策略.给水排水.2001.27(1):94~101.
2张杰.水资源、水环境与城市污水再牛回用.给水排水.1
998.24(8):
李晶原.我国城市“双管”循环生态节水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7,10【3):49~51.
4李国欣,李旭东.污水资源化利用技长现状及其应用实例.给水排水,2001.27(5):15~18.
5杨淑英.张增强.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州题与对策.环境保护.1998.5:
张春园.关于解决西部地区水资源问题的建议.中国水利.2000.8:33~35.
曲耀光.“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与中国西北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干旱资源与环境.2001,(15):2~10.
8武吉华.中国北方资源开发与环境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9冯尚友.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0刘昌明.我国西部大开发中有关水资源的若干问题.中国水利.
2000,8:23~25。
11茹继平,李大鹏.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新模式的探讨.中国给水排水.
2001,1
7(5):33~35.
12周彤.城市污水回用的技术研究与[程实践.给水排水.1994.20
(1):2l~23.
Haruvy.Wastewaterreuse—rt?gional
andeconomicconse—
derations.Resource,ConservationandRecycling.1998.23:57~66.
HePinjing,I。.Phan.Gu
Guowei.Re【’laimedmunicipalwastewater—a
potential
water
resource
China.WaterScienceand
Technology.
200l,43(1):5l~58.
P.Xu,F.Valette.Technical—economk’modellingofintegratedwater
management:wastewater
reuse
FIancc
island.Water
Scienceand
Technology,2001,43(10)±67~74.
16鲍宪枝等.大旱后对城市缺水的思考.给水排水,200l,27(3):1
17杨复生等.污水资源化水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基本战略和对策.城
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6.9(4);33~:;7.
18顾传辉等.可持续城市及其生态可持续性辨识.重庆环境科学.
2001.23(4):16~18.
19崔凤军.杨永慎.产业结构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中国环境科
学,1998,18(2):166~169.
20王占生.城市污水再用于工业的研究.环境科学.1990.t1(2):72~
(下转第29页)
看过本文章的还看过。。。
维普资讯 http: 第2 5卷第l 2期 重 庆 环 境 科 学 月 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再生利用分析 李梅,黄 廷林 ,王晓昌 ( 西安.........
干旱半干旱区界定 干旱半干旱区界定通常,将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区称为干旱......
‘ : 户 f 了 中国干旱 、 半干旱地区 的分布及其主要气候特征西北 农学 ......
湿润区 半湿润区 干旱区 半干旱区划分标准 ( 10:25:37) 转载 标签: 杂谈 ▼ 分类: 地理教学 湿润地区 我国干燥度<00 的地区。降水量一般在.........
干旱半干旱地区_高三政史地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知识点 区域地理专题——干旱半干旱地区 主讲人:杨柳(五年教学经验) 新东方优能中学.........
干旱、半干旱沙质土 使沙化土地连片发 壤地区 展 水资源利用不当 内陆河流及山麓冲积 河流下游地区荒漠 扇地区 化 开矿、工程建设 过度农垦 河西走廊应抓好以下.........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位 置和范围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人口、 民族和习俗农业矿藏和工业城......
维普资讯 http: 第l 8卷 第 3期 干 旱Ⅱ研 究 v 18 no 3 sep 年 9月 arid zone research 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 问题 易.........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_高考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
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分布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生态问题---土壤盐渍化 ? 土壤盐泽化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水资源匮乏,降雨、 灌溉和蒸发的交替 作用使盐分在非.........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文......
第 11期 吕 妍等 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 67# 5e , 新疆南部、 青海个别地区气温略有下降。 3 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 21世纪初我.........
的 干旱 区 , 他把世界的干旱地区划 分成三 类 半干旱 干旱和 极端 干旱 其面 积列 于下表 : 表一干 旱分级 按气候分类的世界千早区面积面积 ( km 2 .........
二、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专题中国地理分论部分全国分为东部季风区, 全国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
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高二地理备课组 彭创生 一、教学目标: 以西亚、中亚等区域为例,学会分析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特色、条件、可能产生 的环境问题和.........
在我国,天然河道中多年平均河水矿化度大于 1gl的河段都在干旱区和半干旱区。 4 干旱地区降水、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之间 的关系干旱地区山前平原的年降水量.........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_天文地理_自然科学_专业资料。西北干旱与半干旱区 一、位置......
1999 年第 4期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 41· 干旱、 半干旱地区水文地质研......
论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恢复的限制因素及调控措施_农林牧渔_专业资料。近自然林业维普......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农业生产中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问题的分析 作者:肖成瑜 高杨 朱哲 来源:《吉林农业· 下半月》2014 年第 07 期 摘要:我.........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灌溉农业以色列灌溉农业对中国西北农业发 展的启示 中国西北农业的......
■ 热门推荐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建筑书籍]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实务操作手册.pdf 1889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xe600;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1------------------------------第一篇
!!!!!!!!!!!!!!!!!!!!!!!!!!!!!
水资源可持续
利用与管理制度
!!!!!!!!!!!!!!!!!!!!!!!!!!!!!
2 3------------------------------
水资源及可持续利用战略
人类对水资源的认识和关注程度是随着水资源的日渐紧缺及生态环境的日渐恶化 而不断增强的。水不仅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实现可持 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而且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经济社 会、文明发展的战略资源。因而,探讨水资源的涵义,认识水资源特性是管理水资源的 基础,把握水资源供需局势是加强水资源管理的必然要求,树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观, 既是水资源管理的方向,更是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的 战略与措施保障。
水资源涵义及特性
为了探索水资源学科和水资源管理工作领域的任务和内容,很有必要理清水资源 的基本涵义。水资源涵义在国内外的有关文献中有多种提法,至今没有形成公认的定 义。以下摘录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以下简称《水法》):本法所称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 水。
《中国大百科全书大气科学 ·海洋科学 ·水文科学》:水资源是指地球表层可供人 类利用的水,包括水量(水质),水域和水能资源。一般指每年可更新的水量资源。
《中国水利百科全书》:水资源是指地球上所有的气态、液态或固态的天然水。人 类可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指某一地区逐年可以恢复和更新的淡水资源。
&##& 年,《水科学进展》编辑部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对水资源的定义和内涵,进行了 较为深入的笔谈,提出了如下的观点:
贺伟程:水资源主要指与人类社会用水密切相关而又能不断更新的淡水,包括地表 水、地下水和土壤水,其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
陈家琦:作为维持人类社会存在并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的水资源,应当是可以 按照社会的需要提供或有可能提供的水量,并有可靠的来源,且可以通过自然界水文循
4------------------------------环不断得到更新或补偿、可以由人工加以控制,水质能够适应人类用水的要求。
陈梦熊:一切有利用价值,包括各种不同来源和形式的水,均属于水资源范畴。
刘昌明:从自然资源的观点出发,水资源可定义为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有关的天然水 源。
黄万里:人类所利用的水资源包括农业用水、工业和生活用水,河槽水流是工农业 用剩的水量,不应误作全国水资源。
曲耀光:水资源是指可供国民经济利用的淡水资源,它来源于大气降水,其数量为 扣除降水期蒸发的总水量。
施德鸿:不能把降水、天然水或地表水称之为水资源,犹如不能把海水、洪水、气态 水当作水资源一样,(要)把具有稳定径流量、可供利用的相应数量的水定义为水资源。
张家诚:降水是陆地上一切水分的来源,但降水只是一种潜在的水资源,只有降水 量中可被利用的部分才是真正的水资源。
《不列颠百科全书》:整个自然界中各种形态的水,包括气态水、液态水和固态水的 总量。
《水资源评价活动———国家评价手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世界卫生组织编写): 可被利用或可以被利用的水源,具有足够的数量和可用的质量,并能在某一地点(区) 为满足某种用途而被利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气象组织(!&## 年):作为水资源的水应当是可供利用或 有可能被利用,具有足够的数量和可用的质量,并可适当地为某地对水的需求而能长期 供应的水源。
《水与人类》(前苏联,
$% &% 斯宾格列尔):所谓水资源,通常理解为某一区域的地 表水(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和地下淡水储量。水资源分为更新非常缓慢的永久储量 和年内可恢复的储量两类,并指出在利用永久储量时,水的消耗不应大于它的恢复能 力。
对于水资源概念及内涵的认识与理解不尽一致的主要原因在于:水的类型繁多,具 有动态特征,各种类型水体相互联系,相互转化;水资源包含质和量两方面,并在一定条 件下可以改变:水的用途广泛,不同用途对水量和水质具有不同的要求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认识严广臣的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