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为什么不属于太阳系九大行星图片

冥王星为什么不再是太阳系中的一大行星?
冥王星为什么不再是太阳系中的一大行星?
09-06-01 &
&pre&今后原来九大行星中的冥王星将不再位于“行星”之列,而属于矮行星。 太阳系天体分三类 昨晚与会代表、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通过电话介绍,超过80%的代表投票同意更改最后草案,就行星和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定义达成共识。 最终决议把行星和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定义为三类,即行星、矮行星和“太阳系小天体”。原九大行星除冥王星外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八个行星依然被称为“行星”;在20世纪之后陆续发现的冥王星、谷神星、齐娜星被称为“矮行星”。 冥王星是不是大行星,几十年来天文学界一直存有争论,由于冥王星比地球甚至比最小的太阳系行星———水星都小很多,且旋转轨道为不规则的鸭蛋形“过山车”状,和其余八大行星近似圆轨道不一样,更多专家倾向于认为冥王星和其他八大行星不一样。 这次决议把彗星等不满足行星、矮行星定义的天体,暂时被称为“太阳系小天体”,包括绝大多数的太阳系小行星、绝大多数的海外天体其他小天体。 12行星草案未获通过 按照新定义,“行星”指的是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并且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 即便前两个条件满足,但还没有清空自身轨道附近区域的天体就不叫行星,而起新名字为“矮行星”;矮行星定义特别指出,矮行星也不是一颗卫星,故此前专家推测的冥王星卫星———卡戎星没有列进矮行星行列。 朱进介绍,在分决议草案中,还建议在八颗行星前面加上“经典”二字,以区别其他行星,该建议未获通过。 昨日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等专家介绍,在决议最终通过前,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曾提出过将太阳系行星由9个升级为12个的草案,将谷神星、齐娜星和卡戎星也包括在行星行列,该草案同意率仅1/4,专家们辩论后又由联合会提出修改后的草案,以绝大多数票最终通过。 &/pre&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从目前讨论的情况看,大多数天文学者都赞同冥王星‘降级’”。昨天,正在布拉格出席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的北京天文馆馆长、《天文爱好者》杂志主编朱进博士在接受上海东方早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根据决议(草案)的内容,与八大经典行星相比,冥王星将被归为一个新类———“类冥行星”。而且从目前看来,决议(草案)的通过似乎已成定局。  当地时间24日晚,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第26届大会表决将可能会决定是否今后太阳系将只有8颗经典大行星,而把冥王星和不久前发现的被有些人称为第10颗大行星的“齐娜”都正式归类到“海王外天体”。  现场学者争执不下  “当前的观测正在改变 们对太阳系的了解,重要的是, 们对天体的命名需要反映 们目前的认识”,朱进表示,“会上的争吵比较激烈,分歧也很大,学者们为说服对方都会拿出一些新的证据。”  据介绍,iau行星定义委员会共有7名成员,他们不停地深入到各国学者中去“游说”,希望能够支持由其起草的《协议》。  朱进表示,如按照这样的定义,则谷神星可划分为行星,但由于历史原因(一般叫做小行星),可以将其称为“矮行星”(dwarfplanet)。  “从通俗的角度看,给行星下定义的标准可以说是形状和引力性质标准”,朱进介绍,在讨论比谷神星还大的塞德娜星时,由于该星“长相”不圆,所以学者们也有了“圆脸派”和“长脸派”之分,“圆脸派”认为该星不属行星。  多数学者赞同“类冥行星”  按照新提出的“行星”定义,实际上冥王星也是行星,但与八大经典行星相反,叫做“类冥行星”。  朱进向上海东方早报记者表示,“以此角度看,冥王星实际上就不属于八大经典行星了,所以它降级了”,可以理解成恢复了19世纪“八大行星”的说法,“在此方面,有中国学者力争,嗓门比麦克风还大”,朱进表示,中国学者认为冥王星目前并没有被航天器实地探测,对其了解甚少,因此现在下结论显得过早,而这点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  也有部分天文学者依然主张保留冥王星作为太阳系的经典行星。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探测和太阳系天体研究团组原首席科学家李广宇研究员昨天接受上海东方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鉴于冥王星其历史地位和多年来的天文影响,应将其保留为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之一,“冥王星被发现时,人们以为它比地球大,所以将其作为大行星去研究的,而天文界其实并没有确切的大行星概念,只是当时为研究方便而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  据了解,现任该研究团组首席科学家马月华研究员也前往参与本次大会,而她的观点也是建议保留。  李广宇认为,尽管目前人们对太阳系天体的认识在不断进步,但理论上存在突破认知的可能性无法避免,“从太阳系天体的成分上去划分归类可能是目前最好的方法。地球、金星、水星、小行星等,是由岩石组成的,可叫做岩石类天体;土星、木星等由气体组成,可划为气体类天体;冥王星、齐娜、彗星等主要成分是冰雪,称为冰类天体。”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因为它太远了。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1978年冥王星的一颗卫星被发现,天文界才将其直径确认为2270公里。原来,冥王星是个“小个子”,只有月亮质量的1/3。 而且,冥王星的轨道偏心率大,轨道倾角大,其公转轨道与其他八大行星似同心圆的旋转路径明显不同,甚至能深入海王星轨道以内。不仅如此,它的物质成分类似彗核,既不像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这四颗“类木行星”,也不能归入另外四大行星组成的“类地行星”。“小弟”在“九大行星家族”里,显得越来越“不合群”。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不是海王星,是冥王星:冥王星.因为冥王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离开太阳最远、最小的一颗行星。它于1930年被发现。这和罗马神话中的冥王普鲁托所住的地方很相似,因此称为「Pluto」。而中国於1933年开始以「冥王星」命名,日本於1930年仍使用「Pluto」音译,至1943年采纳中文汉字名称,越南则使用「阎王星」作汉字名称。冥王星於日通过近日点(下次为日)、日过远日点(上次为日)。漫长的公转冥王星是离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59亿千米,是地球离太阳平均距离的40倍,它绕太阳运行的速度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运行速度又慢,因而要花上248个地球年才能围绕太阳「走」完一圈。冥王星的轨道是一个非常扁的椭圆,在远日点约有74亿千米;近日点也有44亿千米,而且轨道偏心率较大之关系,这时冥王星比海王星离太阳还要略近一些(例如在1989年~日),但由於冥王星轨道倾角很大,故不会与海王星相交而碰撞(近日点时冥王星在海王星轨道以北公转,两颗行星之间的距离在3.78亿千米以上)。日,冥王星刚好运行到一颗恒星的前面,根据恒星被遮掩的时间,天文学家们测定冥王星直径约2344千米,比月球还要小,其质量也只有月球的五分之一。所以冥王星是个小小的世界。冥王星离太阳极其遥远,因而在冥王星上看到的太阳,也只是一颗普通的恒星而已。即使是最靠近太阳的时候,它所获得的太阳光也只有地球的九百分之一,所以冥王星那麼寒冷(从&#℃到&#℃)。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今后原来九大行星中的冥王星将不再位于“行星”之列,而属于矮行星。 太阳系天体分三类 昨晚与会代表、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通过电话介绍,超过80%的代表投票同意更改最后草案,就行星和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定义达成共识。 最终决议把行星和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定义为三类,即行星、矮行星和“太阳系小天体”。原九大行星除冥王星外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八个行星依然被称为“行星”;在20世纪之后陆续发现的冥王星、谷神星、齐娜星被称为“矮行星”。 冥王星是不是大行星,几十年来天文学界一直存有争论,由于冥王星比地球甚至比最小的太阳系行星———水星都小很多,且旋转轨道为不规则的鸭蛋形“过山车”状,和其余八大行星近似圆轨道不一样,更多专家倾向于认为冥王星和其他八大行星不一样。 这次决议把彗星等不满足行星、矮行星定义的天体,暂时被称为“太阳系小天体”,包括绝大多数的太阳系小行星、绝大多数的海外天体其他小天体。 12行星草案未获通过 按照新定义,“行星”指的是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并且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 即便前两个条件满足,但还没有清空自身轨道附近区域的天体就不叫行星,而起新名字为“矮行星”;矮行星定义特别指出,矮行星也不是一颗卫星,故此前专家推测的冥王星卫星———卡戎星没有列进矮行星行列。 朱进介绍,在分决议草案中,还建议在八颗行星前面加上“经典”二字,以区别其他行星,该建议未获通过。 昨日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等专家介绍,在决议最终通过前,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曾提出过将太阳系行星由9个升级为12个的草案,将谷神星、齐娜星和卡戎星也包括在行星行列,该草案同意率仅1/4,专家们辩论后又由联合会提出修改后的草案,以绝大多数票最终通过。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网友们看到这一幕,心头涌起一阵怜爱,呼吁多谅解。
露天公厕四面透风,只遮住重要部分,让人膛目结舌。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曾经,太阳系有九个大行星,但是冥王星因为不够格而被开除,降级为矮行星,结果就变成了八大行星,但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科学家们现在已经有了“确凿的证据”,可以证明太阳系确实有真正的第九大行星。
  这个神秘行星可以叫做“Planet X”,或者按照加州理工学院两位理论天体物理学家Brown、Konstantin Batygin的说法“Planet 9”,据信是一个巨型气态行星,几乎有海王星的两倍大,但轨道距离海王星有数十亿公里,需要花上1-2万年才能绕太阳一圈。相比之下,冥王星的公转周期也不过248年,海王星则是164.8年。
  Planet 9和它吸引的六个遥远天体
  根据数学和计算机模型,预计这颗行星可以在5年内被观测到。
  研究人员是根据六个已知遥远天体的古怪聚集中“找到”这颗新行星的。这种聚集有0.007%的几率是巧合,而其他可能就是一颗质量相当于10个地球的大行星,将它们纳入了自己的椭圆形轨道。
  那它为何离太阳这么远呢?科学家认为在45亿年前太阳系形成初期,一大堆岩石等物质被踢到了外围区域,并被气体所拖累,在大约40一年前形成了Planet X,并走上了一个极为遥远的椭圆形轨道,就这么潜伏在那里。
  Planet 9附近遥望太阳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权威、有趣、贴近生活的互联网科学传播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您的位置: &
太阳系重现第九大行星 不是已被除名的冥王星
日 11:34字体: |
太阳系真的有第九大行星?
美科学家称太阳系边缘可能有第九大行星 公转一周需1万到2万年
新行星运行轨道示意图(右边)。
  曾经太阳系有九大行星的说法,随着2006年冥王星被降格为“矮行星”后而只剩八大行星。不过,美国科学家、“冥王星杀手”迈克尔·布朗和康斯坦丁·巴特金20日宣布,有“充分的证据”显示,在太阳系边缘可能“潜藏”着遥远而巨大的第九大行星。
  第九行星?
  来自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迈克尔·布朗和康斯坦丁·巴特金发现,太阳系边缘柯伊伯带中的6颗天体出现了“奇怪的”运行轨道,它们就像6块以不同速率运转的钟表,但无论何时去看,这些钟表指针都在相同地方。天文学家认为,这一现象碰巧发生的可能性为0.007%。在排除其他可能性后,两人推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一颗真正的行星”在发挥引力作用。
  两名科学家认为,这颗昵称为“行星九”的星体质量约是冥王星的5000倍,因此,其引力足以影响位于太阳系边缘几个“矮行星”的运行,对太阳系边缘柯伊伯带中的天体运行产生根本性的“干扰”。巴特金说:“我们发现了潜藏在太阳系边缘‘行星九’的引力信号。”布朗说:“我们感觉到了这个引力的干扰作用。”
  系巨行星!
  在美国《天文学杂志》20日刊载的报告中,布朗和巴特金说,目前未能直接观测到“行星九”,但他们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推测它的存在,并认为“行星九”属于气态巨行星。
  “这颗行星的质量约是地球质量的10倍,在太阳系遥远之处沿着一个奇特和拉得很长的椭圆轨道运行。”研究人员在一份声明中说。计算机模拟显示,如果这颗神秘的星体真的存在,其运行轨道与太阳的距离约为地球运行轨道与太阳距离的50多倍。“事实上,由于非常遥远,这颗行星绕太阳运行一周需要1万至2万年的时间。”声明说。
  是否存在?
  布朗和巴特金说,目前,许多天文望远镜已被用来观测“行星九”,他们期望在接下来的5年内可以一睹其“真容”。
  来自美国卡内基科学学会的斯科特·谢泼德表示,两年前,自己曾和同事发现,可能存在一个巨行星,而布朗和巴特金的最新研究结果将他们的发现“推进了一个层次”。“这个新的研究非常令人激动。”谢泼德说,“这使这颗遥远行星存在的可能性由50%提高到了75%”。
  不过,关于第九大行星的存在,一些专家也提出了保留意见。“新视野”号项目负责科学家艾伦·斯特恩说:“每过几年就会出现这种预测,目前,没有任何预测变成最终的事实发现……如果布朗和巴特金的预测能够成为例外,我会很高兴。但我们需要等待,毕竟预测不等同于发现。”
  英国皇家天文协会的负责人罗伯特·梅西也表示,过去以来,一直有关于新行星存在的猜测,但“最终都没有变为真实的发现”。“如果真的可以找到第九大行星,我会很激动,但现在,这只是一个推测,”梅西说。
  很有信心!
  面对质疑,布朗和巴特金表示,他们对自己的预测“很有信心”。
  “虽然一开始我们也很怀疑第九大行星存在的可能性,但随着我们继续研究太阳系边缘天体的运行轨道,我们越发确定了它确实可能存在。”巴特金说,“这是150年来,首次有确凿证据证明太阳系内人类对行星数量的普查是不完全的”。
  布朗则称,“我们完全可以在接下来5年的时间里静静地自行观测,但我们希望有人能够更快地发现‘行星九’”,这就是他们选择现在发表这个研究报告的原因。“我想尽快看见它,我想看看它长什么样子,想知道它具体在哪里,我认为发表这份报告会对我们有所帮助,”布朗告诉美联社记者。
  刘曦(新华社专特稿)
  有关“行星九”
  星体质量
  约是地球的10倍,约是冥王星的5000倍
  距日距离
  运行轨道与太阳的距离约为地球运行轨道与太阳距离的50多倍
  绕行时间
  绕太阳运行一周需要1万至2万年的时间
文章关键词:
/ 11月20日 18:00
/ 11月03日 13:33
/ 10月27日 10:25
/ 10月14日 00:04
/ 08月04日 16:02
/ 07月17日 12:24
/ 07月08日 16:27
/ 05月15日 06:01
【免责声明】 中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中金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C)
中金网 .cn 沪ICP备号-1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冥王星杀手称,太阳系里存在第九大行星!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冥王星杀手称,太阳系里存在第九大行星!
天文学家发现了有力证据,暗示在海王星轨道以外,可能还存在一颗差不多同样大小的行星。图片来源:Caltech/R. Hurt (IPAC)
( 编译)太阳系似乎拥有一颗新的第九大行星。今天,两位科学家公布证据表明,一颗大小接近海王星却仍未被看到的天体绕着太阳旋转,公转一圈要花15000年。他们说,在45亿年前太阳系的幼年时期,这颗巨大的行星被推出了太阳附近的行星形成区。早期太阳系里的气体减缓了这颗行星的速度,使它最终进入一条遥远的椭圆轨道,在那里一直潜伏到今天。
尽管对海王星以外所谓“X行星”的搜寻已经持续了几个世纪之久,今天作出的申明却是其中最强有力的一次。对“X行星”的搜寻一直深受困扰,证据不是太过牵强,就是完全不足为信。而这一次,新的证据来自两位备受敬重的行星科学家,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康斯坦丁·巴特金(Konstantin Batygin)和麦克·布朗(Mike Brown)。对于不可避免会对此提出质疑的人们,他们准备好了对偏远天体细致的轨道分析和长达数月的计算机模拟。“如果你说,‘我们找到了X行星的证据’,几乎任何一位天文学家都会说,‘又来了?这些家伙显然是疯了。’我自己也会这么想。”布朗说,“为什么这一次会不同?因为这一次,我们是对的。”
没有参与这项研究的其他科学家说,他们的计算站得住脚,并对结果表达出谨慎和兴奋之情。“如果这被证明是正确的,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大写的‘如果’,我想象不出还有什么发现会比它更加重要。”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行星科学家格雷格·劳克林(Gregory Laughlin)说,“令人兴奋之处在于,这颗行星是可以被探测到的。”
巴特金和布朗是从海王星轨道以外6颗已知天体奇特的聚集方式中推测出了那颗行星的存在。他们说,这样的聚集仅仅是巧合的概率,只有0.007%,或者说大约1/15000。相反,他们说,是一颗质量相当于地球10倍的行星看管着这6颗天体进入到了奇怪的椭圆轨道,与太阳系的轨道平面相倾斜。
这颗被推断出来的行星的轨道也同样倾斜,它到太阳的距离也将远远超出先前的太阳系概念。它到太阳的最近距离也要比海王星远7倍,即200个天文单位(1个天文单位就是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大约为1.5亿千米)。X行星最远时可能达到600到1200个天文单位,远远超出柯伊伯带的范围。(柯伊伯带一片充斥着是较小冰质天体的区域,始于海王星轨道,也就是距离太阳30个天文单位。)
布朗和巴特金说,如果X行星就在那里,天文学家应该会发现更多倾斜轨道的天体,它们都受到了这颗隐藏巨行星的引力影响。但布朗知道,没有人会真正相信这一发现,除非X行星本身在望远镜的取景器中现身。他说,“除非直接探测到这颗行星,否则这就只是一个假说——哪怕这是一个有着非常好潜力的假说。”这个研究团队掌握着夏威夷一台大型望远镜的观测时间,适合进行此项搜寻,他们希望其他天文学家也加入进来一起寻找。
巴特金和布朗昨天(1月20日)将这一结果发表在《天文期刊》(The Astronomical Journal)上。法国尼斯天文台的行星动力学家亚历山德罗·莫尔比代利(Alessandro Morbidelli)对这颗论文进行了同行评议。在一份申明中,他说巴特金和布朗提出了“非常坚实的论据”,说自己“差不多被说服相信存在一颗遥远的行星”。
太阳系曾经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正是因为麦克·布朗的发现而被拉下行星宝座,成为了一颗矮行星。图为去年7月新视野号探测器飞掠时拍回的冥王星及其最大卫星——冥卫一卡戎。图片来源:NASA
对于布朗来说,提出一颗新的第九大行星具有某种讽刺意味,因为他更被人们所熟知的身份是行星杀手。2005年,他发现了阋神星(Eris),一颗大小几乎与冥王星相同的遥远冰质星球。这一发现表明,冥王星并非太阳系最外侧的行星,只不过是柯伊伯带里许多类似天体中的一颗。天文学家后来提议,将冥王星降级成为矮行星。这一传奇故事,被布朗写进了他的书中,那本书的名字叫作《我如何杀死了冥王星》(How I Killed Pluto)。
现在,他加入到了持续数百年对新行星的搜寻之中。他的方法是依据鬼魅般的引力作用推测X行星的存在,这一方法有着一个体面的历史纪录。比如,1846年,法国数学家奥本·勒维耶(Urbain Le Verrier)预测,存在一颗巨行星影响着天王星轨道的不规则运行。德国柏林天文台的天文学家就在预期的位置上发现了这颗新行星,即海王星,引发了媒体的轰动。
天王星轨道其余的不规则运行让科学家认为,可能还存在另外一颗行星在施加影响。1906年,一位富豪帕西瓦尔·罗威尔(Percival Lowell)在他新建的天文台开始搜寻他所谓的“X行星”。1930年,冥王星现身——但它实在太小,无法对天王星施加明显的影响。半个多世纪之后,基于旅行者号探测器的测量所作的最新计算表明,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轨道本身就已经完美了,不需要X行星施加额外的影响。
然而,X行星的诱惑力仍在持续。例如,上世纪80年代,科学家提出一颗看不见的褐矮星可能会触发彗星齐射,导致地球上发生周期性的灭绝事件。上世纪90年代,科学家用太阳系边缘一颗木星大小的行星,来解释某些古怪彗星的起源。就在上个月,还有科学家宣称,他们利用位于智利名为阿塔卡马大型毫米波阵(ALMA)的巨大天线陈列,检测到了大约300个天文单位以外一颗特大号岩石行星发出的微弱微波。(许多人对这一发现提出了质疑,布朗也是其中之一,他指出ALMA的狭小视场使得它发现这样一个天体的机率几乎为零。关于那次争议,详见。)
对于当前的发现,布朗在2003年得到了第一个暗示。当时,他领导团队发现了赛德娜(Sedna),一颗比阋神星和冥王星略小一些的天体。赛德娜古怪而又偏远的轨道,使得它成为当时太阳系中已知最遥远的天体。它的近日点,也就是距太阳最近的位置,离太阳也有76个天文单位,超出了柯伊伯带,也远远出了海王星的引力影响。言外之间很明显:在海王星外必定存在某个大质量天体,将赛德娜拖到了这条遥远的轨道上。
这个天体不一定非得是行星。牵扯赛德娜的引力有可能来自于一颗过路的恒星,也可能来自于太阳系形成之时幼年太阳周边诸多其他恒星托儿所中的一个。
自那时以来,太阳系里拥有类似轨道的其他冰质天体被发现得越来越多。通过比较赛德娜和其他5颗类似的古怪天体,布朗说,他已经排除了不可见的影响来自于恒星的可能性:只有存在一颗行星能够解释这些古怪的轨道。在他所作出的三大发现(即阋神星、赛德娜和现在潜在的X行星)当中,布朗认为最后一个才是最为轰动的。“杀死冥王星很有意思。找到赛德娜在科学上也挺有意义。”他说,“但这一次的发现,重要性要远远超出其他所有东西。”
布朗和巴特金挑选出了6颗古怪的天体,它们的近日点不仅都在黄道面附近,而且本身在空间中的位置也相对聚集。可能是一颗未被发现的行星导致了这一现象。数据来源:JPL;BATYGIN AND BROWN/CALTECH;图片来源:A. CUADRA/SCIENCE
布朗和巴特金差一点被人先下手为强。多年来,赛德娜一直是海王星外存在引力扰动的唯一孤证。然而,2014年,斯科特·谢泼德(Scott Sheppard)和乍得·特鲁希略(Chad Trujillo,曾是布朗的研究生)发表了一篇论文,描述了VP113的发现。这是另外一颗从来不会靠近太阳的天体。美国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的谢泼德和夏威夷双子星天文台的特鲁希略都深知这一发现的言外之义。他们开始审视这两个天体以及其他10个古怪天体的轨道。他们留意到,这些天体在近日点时都非常接近于地球环绕太阳所在的轨道平面,也就是黄道面。在一篇论文中,谢泼德和特鲁希略指出了这种特殊的聚集方式,并提出了这种可能性,即一颗遥远的大行星驱赶着这些天体来到了黄道面附近。然而,对于这一结果,他们并未更进一步。
那一年的晚些时候,巴特金和布朗在加州理式学院开始讨论这一结果。巴特金说,把这些遥远天体的轨道绘制出来之后,他们意识到谢泼德和特鲁希略所留意到的模式“只是故事的一半”。这些天体的近日点不只是靠近黄道面,在空间中也有聚集成团的倾向。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二人悄悄讨论着这种模式,讨论着这一模式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简单的合作关系,因为两个人的技能彼此互补。巴特金,29岁的计算机建模高材生,因为喜欢海滩并有机会加入一个摇滚乐队,而选择了加利福尼亚圣克鲁兹大学。不过,他在那里作出的成绩是,建立了计算机模型来模拟数十亿年间太阳系的命运,并且证明在某些罕见的情况下,太阳系是不稳定的——水星可能会投入太阳的火海,或者与金星相撞。当时与他共事的克劳林说,“对于一名大学生而言,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布朗,50岁的观测天文学家,有作出重大发现的天赋,也有与此相匹配的信心。他喜欢穿短裤和凉鞋上班,喜欢把脚翘在他的办公桌上,活泼的外表之下隐藏着雄心壮志。他设定好了一个程序,一旦某台大型望远镜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公开观测数据,他就能从中筛查X行星。
他们的办公室只隔了几道门。巴特金说,“我的沙发更舒服,所以我们倾向于在我的办公室里作更多的讨论,而在麦克的办公室里更多地去查看数据。”他们甚至结成了运动伙伴,在2015年春天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举办的铁人三项比赛中等待下水时,还在讨论他们的想法。
首先,他们从谢泼德和特鲁希略研究的十几个天体中挑选出了6个最远的天体——它们是6项不同的巡天观测中利用6台不同的望远镜发现的。这就使得它们的聚集不太可能由观测偏差引起,比如望远镜都指向天空中的某一特定区域。
巴特金则在他的太阳系模型里开始“播撒”不同大小和不同轨道的X行星,看哪种情况能够最好地解释那些天体的轨道。有些计算机持续运行了好几个月。从这些模拟中,他得出了X行星最合适的大小,介于地球质量的5-15倍之间,还得出了一条最合适的轨道:在空间中与那6个小天体对齐,使得它的近地点与那6个天体的远地点处在同一方向。6颗已知天体的轨道应该会穿过X行星的轨道,但穿越轨道的时候这个大家伙不能出现在附近,因为这会破坏已知天体的轨道。最后的顿悟出现在2个月前,当时巴特金的模拟表明,X行星还应该塑造出一些轨道,使得那些天体几乎垂直于黄道面,从上方或者下方穿越太阳系。“这触发了我的记忆,”布朗说,“我以前见过这样的天体。”事实证明,自2002年以来,人们已经发现了5颗高度倾斜的柯伊伯带天体,而它们的起源在很大程度上仍无法解释。“它们不仅存在,而且恰好处在我们预测的位置上,”布朗说,“正是在这个时候,我意识到,这不仅是一个有趣的好主意——它还是千真万确的!”
提出X行星存在新证据的两位科学家,左边这位是行星杀手麦克·布朗,右边则是康斯坦丁·巴特金。图片来源:华盛顿邮报
谢泼德和特鲁希略一样,也怀疑存在一颗没有被看见的行星。谢泼德说,巴特金和布朗“把我们的结果带上了一个新的水平。……他们深入到了动力学过程当中,这是我和乍得都不太擅长的地方。正因为如此,我觉得这个结果实在令人兴奋。”
其他人,比如发现了柯伊伯带的行星科学家戴夫·朱伊特(Dave Jewitt),则更为谨慎。这6个天体纯粹因为巧合而聚集在一起的概率为0.007%,使得这颗行星的存在在统计显著性上达到了3.8个标准差——超出了严肃对待通常所需的3个标准差,却还达不到诸如粒子物理学领域所要求的5个标准差的水平。这让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朱伊特有些担心,他见过太多3个标准差的结果后来都消失不见了。他说,巴特金和布朗把分析的对象从谢泼德和特鲁希略的十几颗缩减为6颗,实际上削弱了他们的结果。“我担心,只要多发现一颗不在此群中的新天体,就有可能破坏整个分析体系。”朱伊特说,“这是一场只有6棒的接力游戏。”
乍一看,另一个潜在问题来自于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广域红外巡天探测者(WISE)。这颗卫星已经完成了全天巡天,能够搜寻来自褐矮星的热量,也可以搜寻巨行星。按照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天文学家凯文·卢曼(Kevin Luhman)2013年发表的一项研究,WISE已经排除了距离太阳10000天文单位以内比土星更大的行星存在的可能性。不过卢曼指出,如果X行星只有海王星大小,甚至更小,就像巴特金和布朗所说的那样,那么WISE也有可能会漏掉它。他说,在另一组WISE数据中还有一丝希望能够检测到它,这组数据的观测波长更长,对更低温的辐射更加灵敏,但只覆盖了20%的天空。卢曼现在正在分析那些数据。
就算巴特金和布朗能够说服其他天文学家相信X行星是存在的,他们还将面临另外一项挑战:解释它为什么会出现在距离太阳如此遥远的地方。在这样的距离上,尘埃和气体构成的原行星盘很可能已经太过稀薄,无法为行星的成长提供原料。而且,就算X行星找到了一颗星子作为立足点,在它那条巨大而又松散的轨道上,它的移动速度也会太过缓慢,无法吸收到中够的物质变成一颗巨行星。
相反,巴特金和布朗指出,X行星形成于更靠近太阳的地方,就像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一样。计算机模型显示,早期太阳系是一个动荡台球桌,有几十甚至上百颗地球大小的行星构建原料在其中弹来撞去。一颗胚胎巨行星很容易在那里形成,只待另一颗气态巨行星借助引力踢出一脚,把它踹出太阳系。
更难解释的是,为什么X行星没有再绕回到它原本的位置,或者为什么没有干脆离开太阳系。不过巴特金说,原行星盘中残留的气体可能会施加足够的拖拽力,使得这颗行星的速度减慢到仍然留在太阳系中,却只能在一条遥远的轨道上绕着太阳旋转。他说,如果踹飞它的那一脚发生在太阳系形成仅300万年到1000万年之间,在原行星盘中的气体全部散失到太空中之前,这个过程就有可能发生。
美国西南研究院的行星动力学家哈尔·利维森(Hal Levison)同意,必须有什么东西来产生巴特金和布朗已经发现的这种轨道聚集模式。不过他说,他们提出的X行星,以及为了解释它而提出的踹飞然后被气体减速的事件,加在一起就成为了“一件低概率事件”。其他科学家则更加正面。劳克林说,他们提出的方案是可行的。“通常这样的申明都是错的,而这一回我真的很兴奋,”他说,“这要比抛硬币好多了。”
这一切意味着,X行星仍将被搁置,直到它被真正发现为止。
对于到哪里去寻找,天文学家已经有了一些好主意,但发现一颗新的行星并不容易。由于在长椭圆轨道上运行的天体靠近太阳时移动速度最快,因此X行星几乎不会在200个天文单位处待上多少时间。而且,如果它现在就在近日点的话,布朗说,它会非常明亮,天文学家大概早就已经发现它了。
相反,X行星很可能会花大部分时间待在远日点附近,在距离太阳600到1200个天文单位之间缓慢移动。有能力在这个距离上看到一颗暗淡天体的大多数望远镜,比如哈勃空间望远镜或者夏威夷10米口径的凯克望远镜,视场都极其狭小。用这些望远镜来寻找X行星,就像通过一颗吸管去干草垛里找一根针一样困难。
夏威夷口径8米的昴星团望远镜,是搜寻X行星的最佳工具。天文学家大约要花5年时间,才能把X行星有可能藏身的大部分区域搜寻一遍。图片来源:Subaru Telescope, NAOJ
不过,还有一台望远镜可用,那就是位于夏威夷、由日本所拥有的8米口径昴星团望远镜。它拥有足够巨大的集光面积,能够检测到这样一个暗淡的天体,而且拥有巨大的视场,比凯克望远镜大了足足75倍。这使得天文学家能够在一个晚上扫描大片天空。巴特金和布朗正在使用昴星团望远镜来寻找X行星——他们正与以前的竞争对手,谢泼德和特鲁希略,携手合作,共同加入到了昴星团望远镜的搜寻中来。布朗说,这两个团队大约要花5年时间,才能把X行星有可能藏身的大部分区域搜寻一遍。
如果搜寻获得成功,太阳系家族的这个新成员该起个什么名字好呢?布朗说,现在考虑这个问题还为时过早,而且应该尽量避免现在就提出种种建议。目前,他和巴特金称它为“九号行星”(Planet Nine,而在过去的一年里,他们非正式地称它为行星Phattie,这是上世纪90年代的俚语,意思是“酷”)。布朗指出,不管是天王星还是海王星,这两颗近现代才被发现的行星,最终都没有由它们的发现者命名,他认为这大概是一件好事。他说,这不是任何一个个人的事情,“这就有点像是地球上发现了一块新大陆。”
然而,他确信,X行星与冥王星不同,值得称之为一颗行星。太阳系里一颗像海王星那么大的天体?连问都别问。“没有人会怀疑它不是行星,就连我都不会。”(编辑:)
更新:推特名就叫“冥王星杀手”(@plutokiller)的麦克·布朗在采访中还说:“为冥王星被开除出行星队伍难过的人们可以高兴啦:太阳系里真的还有第九大行星。这样,我们就能去寻找它,让太阳系重新拥有九颗行星。”……如果你是冥王星,你还高兴得起来吗?
《科学》杂志网站,Astronomers say a Neptune-sized planet lurks beyond Pluto
你可能感兴趣
行星X:我觉得有刁民想害朕。
冥王星:说好的X行星呢?说好的童话里都是骗人的呢?谢耳朵:我立的flag,我的锅,我来背
他说,巴特金和布朗把分析的对象从谢泼德和特鲁希略的十几颗缩减为6颗,实际上削弱了他们的结果。“我担心,只要多发现一颗不在此群中的新天体,就有可能破坏整个分析体系。”我也感觉有些东西被有选择性地忽略了。 但如果再发现的那个新天体正好能够被他们的模型拟合,这人就真成了带有某种使命赋予的人物了,先弑旧主,再拥立新王登基啊。这之间的爱恨情仇……
显示所有评论
全部评论(31)
行星X:我觉得有刁民想害朕。
这厮已经走火入魔了吧,一定要发现一颗行星的感觉……忘记冥王星,不可能的,阿兰史腾就在你隔壁。
另外,这货怎么感觉和尼比鲁一个调性……
话说一定是颗行星吗,有没有可能是个微型黑洞。 不管是天王星还是海王星,这两颗近现代才被发现的行星,最终都(没有)由它们的发现者命名。....neither Uranus nor Neptune—the two planets discovered in modern times—ended up being named by their discoverers
专业级业余天文爱好者
引用 的话:话说一定是颗行星吗,有没有可能是个微型黑洞。....neither Uranus nor Neptune—the two planets discovered in modern times—ende...已改正:)微型黑洞的话,可能性更低吧…… 因为形成就更难以解释了。
他说,巴特金和布朗把分析的对象从谢泼德和特鲁希略的十几颗缩减为6颗,实际上削弱了他们的结果。“我担心,只要多发现一颗不在此群中的新天体,就有可能破坏整个分析体系。”我也感觉有些东西被有选择性地忽略了。 但如果再发现的那个新天体正好能够被他们的模型拟合,这人就真成了带有某种使命赋予的人物了,先弑旧主,再拥立新王登基啊。这之间的爱恨情仇……
冥王星:说好的X行星呢?说好的童话里都是骗人的呢?谢耳朵:我立的flag,我的锅,我来背
X行星。。。你们总想搞个大新闻。。。不过,不管怎么说,有总比没有好玩。。。
-------------------------------------------------后悔当初没把课跟完,不然现在好歹也能算是他学生...==推荐这门课,Caltech同步版本 + 段子手老师,今年要是开课论坛肯定炸开锅...
以前就想过,柯伊伯带和奥尔特云之间这么大的空洞,很可能是一个或几个大家伙清扫出来的。现在看来还真像呢。
Plant X 2蛋12
请务必在“太阳系与9大行星”这句已被习惯成自然的话被淡忘之前把它找出来,这样就不用8大9大的换来换去了。累不累人啊!
人类今天已经可以观测无数遥远的天体,还能发现无数系外行星,却连自己的恒星有几颗行星都搞不清楚,人类的科技树真是个奇怪的东西
引用 的话:感谢。
暗物质也要计算质量啊,考虑了吗?
看完文章还是觉得不太看好X行星的前途啊概率太低了
是不是样本数据有问题,再增加一点样本呢?
只能用光学望远镜去找吗? 贵州那个500米的射电今年就盖好了,会不会用的着了呢?
我更希望是更奇葩的引力来源,那样或许能推进理论物理
X行星被发现之后,证实是个被废弃很久的太空堡垒。。。。。。。。。
15000年的周期长的让人无法理解。
引用 的话:X行星被发现之后,证实是个被废弃很久的太空堡垒。。。。。。。。。确定不是银河帝国的巨型空间站 死星?来自
引用 的话:确定不是银河帝国的巨型空间站 死星?死星不是被炸掉了么???????嗯,也可能是其废墟。。。
引用 的话:死星不是被炸掉了么???????嗯,也可能是其废墟。。。死星既然是人造的,银河帝国就可以制造第二个,或者批量生产来自
网上估计又要有人发神论说当这个行星进入近地轨道要影响地球了
引用 的话:已改正:)微型黑洞的话,可能性更低吧…… 因为形成就更难以解...我不太懂,提个问题别见笑,我记得霍金的一本书里(可能是时间简史,果壳,大设计中的任何一本,哪本忘了)提到一个叫“太初黑洞”的东西,好像和暴涨模型有关,说可能在太阳系边缘就可以发现一颗。
求冥王星心理阴影面积。来自
reddit上到处在讨论“我们把这颗新行星命名为冥王星,然后假装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冥王星表示日狗
显示所有评论
(C)2015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阳系九大行星图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