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南塘老街街在哪里

当前位置: 〉
南塘老街:尝尝正宗宁波街巷小吃
  来到这里,市民们不仅可以在这里品尝到代表甬地餐饮文化的饕餮盛宴,还可以淘到纯正的宁波街巷小吃。来到这里,独自怡然走在悠悠的石板路上,跨过高高的宅院门槛,一颗汤团,一碗馄饨,一块年糕,每一口都能唤起老宁波人儿时的回忆。
  基于南塘河所固有的深厚历史底蕴,南塘老街的规划改造,刻意突出了其历史文化商业街区的定位。同时秉承宁波文化之本,以“宁波传统文化之窗口,南塘河江南水乡之特色,袁氏文化之区域”为主题,通过完整保留500多米的江南传统街巷,再现百年来宁波人经商交易、日常生活的浓厚风气。
  据考证,南塘老街拥有文保单位一处,文保点6处。南宋“淳熙四先生”之一袁燮及其后代世居于此,此外还有著名电影艺术家袁牧之的故居、古明州通向浙南和浙西的咽喉要道甬水桥、建于清光绪年间的永善亭,以及关圣殿、同茂记、余氏宗祠、多处石砌的河埠头、众多的沿街店铺作坊等众多城市人文历史古迹。
  宁波城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着手开发改造南塘老街,起于2009年。整个项目南至新典路,北临尹江岸路,西起南塘河,东到规划路、鄞奉路,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分二期实施开发。其中本月15日正式开张迎客的为一期,南至祖关山路,北临尹江岸路,西起南塘河,东到规划路,占地约4.9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3.8万平方米,规划设计停车位约400个。南塘老街一期在业态规划上,着重采用了以餐饮美食为主体的休闲服务业。与其他时尚休闲服务街区不同的是,南塘老街的服务业,主要定位于宁波民俗文化,立足老宁波传统风味。
  在前期的规划招商过程中,南塘老街有意扶持引入宁波老字号商业品牌。目前,该街区已经正式引入的商家中,除宁波一副、赵大有、汲浭斋、草湖食品等多家知名传统餐饮老字号外,另外还汇聚了宁波本地及周边县市区极赋地方特色的传统美食小吃,如宁海五丰堂、余姚黄鱼面、慈城四季香年糕、慈溪豆酥糖、奉化牛肉面、东钱湖十六格馄饨、鄞州全丰记等。
扫一扫二维码 加“微观上海”微信号谁说城市里过年没年味 今年南塘老街给你惊喜
10:00 &&&&
编辑:陈晰 &&&&
喜气洋洋的灯笼墙、造型多变的悬挂灯、传统文化中的十二生肖灯,结合新增的天幕上的中国结,昨天,在历经近一周的雨水天气后,南塘老街的过年美陈终
工人在南塘老街挂灯笼喜气洋洋的灯笼墙、造型多变的悬挂灯、传统文化中的十二生肖灯,结合新增的天幕上的中国结,昨天(1月31日),在历经近一周的雨水天气后,南塘老街的过年美陈终于基本布置完毕,农历猴年的步伐离我们也越来越近了……在众多市民忙着收账、扫尾、总结一年工作时,南塘老街企划部的张仁健,从一个多月前,就已经进入过年节奏了。灯笼、花灯、酒坛、竹梯、鞭炮……工作人员详述老街每年的年味点缀廿三祭灶,廿四掸尘,廿五做豆腐,廿六割肉,廿七宰鸡,廿八做金团,廿九送年,三十晚上守岁……宁波人的传统“年事”不是吃,就是图个喜庆的气氛,对于张仁健来说,在年前把老街打扮得有过年的味道,是他的头等大事。记者见到他那天,是本周一,气温-6℃,因受boss级寒潮影响耽误了进度,张仁健坐不住,来到老街2期,督促工人们安装天幕上的灯带。“对,这边再高一些,灯带与灯带之间务必要衔接好了。”“来,这里的树木也要点缀一些灯带,夜幕降临后效果就出来了。”与前几年1期时的布置风格略略有些不同,张仁健说,今年最大的特点是2期开业后,商户的业态更加现代化了,所以在美陈方面,除了具体的宁波特色年味外,还做了部分现代创意类的装饰,强调南塘老街的特色——“穿越百年的街市”。回顾往年,从以中国风结合红色的灯笼、以四明南词为元宵主活动的老街开市第一年,到以黄金树和花灯为主的第二年,再到去年被众多宁波市民刷屏,感慨“宁波市区过年最值得去的地方”,南塘老街在年味儿的营造上,一直是市民的首选。“去年2期还没有营业,我们突出‘家门口的春节’这个主题,以此造景,给所有商户贴上了窗花,以老街的门做背景,做了很多酒坛子、竹梯子、对联和鞭炮等传统人家春节的景象,其中酒坛子代表年味儿,竹梯子寓意年年有余,这些都象征着来年红红火火。”张仁健说。各种各样的年货吸引不少市民来采购过年期间还有送吉利、讨好彩头等活动宁波人常说,过年过年,还不就是吃嘛!南塘喷喷香的汤圆,赵大有金团、祭灶果,宁波第一副食品商店里儿时的糖果、蜜饯,浙江省老字号“草湖食品”的花生糖、油果,甬城老字号名店梅龙镇的水晶油包、蟹壳黄酥饼……相比平时,过年期间这些名店的销售量也大了不少,络绎不绝的行人徜徉于老街,左手右手拎满了东西,还不忘跟喜庆的过年气氛来个合照。为了让商户们开心,也为了讨个好彩头,张仁健他们还会贴心地安排一些活动,比如每年正月初五的开市日,装扮好的福、禄、寿、财神都会挨家挨户给大家送吉利;天气好的话,初三、初四、初五还会有“好戏连台”的演出;到了元宵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象山渔灯还会跟市民们见面。“在元宵节的时候,我们还会邀请宁波老艺人表演四明南词、宁波走书、相声曲艺等传统特色文化项目,重现南塘河畔船舶争集、余音绕梁的盛景,带领市民和游客进入到另一个时空的宁波。”张仁健说,相比现在年味儿越来越淡的城市生活区,南塘老街本身就更具有老宁波的味道,但过年就是要让市民从视觉、味觉、触觉和听觉上感受到喜庆和欢乐,给来年带来一个好兆头。“细心的市民肯定发现了,老街2期刚开业时,挂上了很多五颜六色的伞,那是开业装扮;然后圣诞节,有不少天幕、灯光;那么这次的春节和元宵,最突出的就会是整个街区尾端广场上的灯笼墙。”张仁健告诉记者,作为中国过年最传统的点缀,灯笼象征着国泰民安、美满幸福。昨天,记者见到这些刚挂上去的大红灯笼时,它们一排排地罗列在老街D区大广场,整齐、有序,就像一排排跳动的红色音符,让原本就古色古香的老街整体风格,有了更多喜庆的气氛。灯笼那些事最初是用来照明的现在有喜事都会挂灯笼而关于灯笼,还有不少值得说道的。鄞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彩灯扎制的代表性传承人钱元康介绍,灯笼最初是用来照明的。钱师傅现在在鄞州横溪做灯笼,鄞州非遗馆里挂着的不少灯笼正是出自他的手,从十多岁开始做灯笼,到现在已有50多年了,“最早的时候,因为没有手电筒,晚上走路就需要用灯笼。那会儿里面还是蜡烛,外面是一层油纸,用来防风防雨,最外头用一根1.2至1.5米的杆子吊起灯笼,像钓鱼竿那样用来照明,杆子做得长,也是为了把路照得更远。”在钱师傅小时候,灯笼又有了一种用法。那是在每年正月十四,乡下有一种要赶老鼠的习俗,小孩子会手持一盏20至30厘米杆长的灯笼,照明后去赶走老鼠,用来讨好兆头。“每个地方都不一样,像温州乐清,他们的元宵灯在每年的正月十三上灯,正月十八下灯,下灯之后就需要烧掉,用意类似于祭祀,所以要像祭祀用品一样烧掉……”钱师傅说。早在过去,灯笼一般在元宵期间才会用,现在的话,结婚了、过年了、有喜事儿了,都会挂灯笼,钱师傅告诉记者,现在过年家里挂的都是大红灯笼,一般不是从市面上买的,就是网购的,价格很便宜,手工做的数量不多,而且手艺人越来越少了,“我做的一般是走马灯、宫灯、十二生肖灯等等,造型上也结合了现代的LED灯等高科技,有人要买了,会来家中取,有的则挂在鄞州非遗馆里。说到底,中国人挂灯笼一般就是象征着吉祥喜乐、国泰民安。”(通讯员张黎升 张蕾 记者朱琳 实习生 陶倪 摄影记者 高远)
(原标题:谁说城市里过年没年味 今年南塘老街主打灯笼墙)
来源:现代金报 &&&&
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浙ICP备号-2
2版权所有 宁波纽米地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02-,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塘老街二期在哪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