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姑娘们会对拣麦穗赏析充满幻想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语文教学改革的严重误区——以张洁的《拣麦穗》课堂实录为例谈(粤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网.
下载积分:800
内容提示:语文教学改革的严重误区——以张洁的《拣麦穗》课堂实录为例谈(粤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网友来稿)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3:15:08|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语文教学改革的严重误区——以张洁的《拣麦穗》课堂实
官方公共微信答案:解析:
  1.引发读者无穷的想象,使人欲罢不能,要看个究竟。
  2.景物描写的句子“月残星疏的清晨”“在那夜雾腾起的黄昏,趟着沾着露水的青草”。
  作用:这些景物描写表明当时生活是那样的艰辛,可在姑娘们的眼中生活是美的,因为她们心中有个美好的幻想。
  3.在姑娘们的眼中那一颗颗的麦穗就是未来美好婚姻生活的希望,所以她们才如此不辞辛劳、如此执著,年复一年的“拣”。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3年四川省资阳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
这辈子最爱的人
  我的家在一个偏僻的山村,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我有一个小我3岁的弟弟。
  有一次我为了买女孩子们都有的花手绢,偷偷拿了父亲抽屉里5毛钱。父亲当天就发现钱少了,就让我们跪在墙边,拿着一根竹竿,让我们承认到底是谁偷的。我被当时的情景吓傻了,低着头不敢说话。父亲见我们都不承认,说,那两个一起挨打。说完就扬起手里的竹竿,忽然弟弟抓住父亲的手大声说:“爸,是我偷的,不是姐干的,你打我吧!”父亲手里的竹竿无情的落在弟弟的背上、肩上,父亲气得喘不过气来,打完了坐在炕上骂道:“你现在就偷家里的,将来长大了还了得?我打死你这个不争气的。”当天晚上,我和母亲搂着满身是伤痕的弟弟,弟弟一滴眼泪都没掉。半夜里,我突然号啕大哭,弟弟用小手捂住我的嘴说,姐,你别哭,反正我也挨完打了。
  我一直在恨自己当初没有勇气承认,事过多年,弟弟为了我挡竹竿的样子我仍然记忆犹新。那一年,弟弟8岁,我11岁。
  弟弟中学毕业那年,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同时我也接到了省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那天晚上,父亲蹲在院子里一袋一袋地抽着旱烟,嘴里还叨咕着,两娃都这么争气,真争气。母亲偷偷抹着眼泪说争气有啥用啊,拿啥供啊!弟弟走到父亲面前说,爸,我不想念了,反正也念够了。父亲一巴掌打在弟弟的脸上,说,你咋就这么没出息?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你们姐俩供出来。说完转身出去挨家借钱。我抚摸着弟弟红肿的脸说,你得念下去,男娃不念书就一辈子走不出这穷山沟了。弟弟看着我,点点头。当时我已经决定放弃上学的机会了。
  没想到第二天天还没有亮,弟弟就偷偷带着几件破衣服和几个干馒头走了,在我枕边留下一个纸条:姐,你就别愁了,考上大学不容易,我出去打工供你读书。
  我握着那张字条,趴在炕上,失声痛哭。那一年,弟弟17岁,我20岁。
  我用父亲满村子借的钱和弟弟在工地里搬水泥挣的钱终于读到了大三。一天我正在寝室里看书,同学跑进来喊我,梅子,有个老乡在找你。怎么会有老乡找我呢?我走出去,远远地看见弟弟,穿着满身是水泥和沙子的工作服等我。我说,你咋和我同学说你是我老乡啊?他笑着说,你看我穿的这样,说是你弟,你同学还不笑话你?
  我鼻子一酸,眼泪就落了下来。我给弟弟拍打身上的尘土,哽咽着说你本来就是我弟,这辈子不管你穿成啥样,我都不怕别人笑话。
  他从兜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个用手绢包着的蝴蝶发夹,在我头上比量着,说我看城里的姑娘都戴这个,就给你也买一个。我再也没有忍住,在大街上就抱着弟弟哭起来。那一年,弟弟20岁,我23岁。
  我第一次领男朋友回家,看到家里掉了多少年的玻璃安上了,屋子里也收拾得一尘不染。男朋友走了以后我向母亲撒娇,我说妈,咋把家里收拾得这么干净啊?母亲老了,笑起来脸上像一朵菊花,说这是你弟提早回来收拾的,你看到他手上的口子没?是安玻璃时划的。
  我走进弟弟的小屋里,看到弟弟日渐消瘦的脸,心里很难过。他还是笑着说,你第一次带朋友回家,还是城里的大学生,不能让人家笑话咱家。
  我给他的伤口上药,问他,疼不?
  他说,不疼。我在工地上,石头把脚砸得肿得穿不了鞋,还干活儿呢……说到一半就把嘴闭上不说了。
  我把脸转过去,哭了出来。那一年,弟弟23岁,我26岁。
  我结婚以后,住在城里,几次和丈夫要把父母接来一起住,他们都不肯,说离开那村子就不知道干啥了。弟弟也不同意,说姐,你就全心照顾姐夫的爸妈吧,咱爸妈有我呢。丈夫升为厂里的厂长,我和他商量把弟弟调上来管理维修部,没想到弟弟不肯,执意做了一个修理工。
  一次弟弟登梯子修理电线,让电击了住进医院。我和丈夫去看他。我抚摸着他打着石膏的腿埋怨他,早让你当干部你不干,现在摔成这样,要是不当工人能让你去干那活儿吗?他一脸严肃的说,你咋不为我姐夫着想呢?他刚上任,我又没文化,直接就当官,给他造成啥影响啊!丈夫感动得热泪盈眶。我也哭着说,弟啊,你没文化都是姐给你耽误了。他拉过我的手说,都过去了,还提它干啥!
  那一年,弟弟26岁,我29岁。
  弟弟30岁那年,才和一个本分的农村姑娘结了婚。在婚礼上,主持人问他,你最敬爱的人是谁,他想都没想就回答,我姐。
  弟弟讲起了一个我都记不得的故事:我刚上小学的时候,学校在邻村,每天我和姐都得走上一个小时才到家。有一天,我的手套丢了一只,我姐就把她的给我一只,她自己就戴一只手套走了那么远的路。回家后,我姐的那只手冻得都拿不起筷子了。从那时候,我就发誓我这辈子一定要对我姐好。
  我说,我这一辈子最感谢的人是我弟。台下一片掌声,宾客们都把目光转向我。在我最应该高兴的时刻,我却止不住泪流满面。
(选自《时文选粹》有改动)
1.选文通过叙述弟弟________、供姐念书、________、迎接姐夫、照顾父母、受伤住院等几个感人至深的事例,表现出弟弟________的品质。
2.文中写弟弟在他婚礼上讲述的“那个我都记不得”的故事有着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反复述说我和弟弟的年龄,其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会下列句中加粗词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他从兜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个用手绢包着的蝴蝶发夹,在我头上比量着,说我看城里的姑娘都戴这个,就给你也买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2届北京市朝阳区初三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山中少年今何在》,完成小题。(共15分)山中少年今何在铁凝① 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写过一个名叫《意外》的短篇小说。②小说大意是:北方深山里的小村子台儿沟,很少有人出去照相,去趟县城跋山涉水来回五百里。谁家要是挂张照片,半个村子也会跟着热闹几天。主人公山杏在南方当兵的哥哥来信要张“全家福”照片,于是山杏一家换上过年才穿的新罩衣,搭了五十里汽车,走了二百里山路,第三天才来到县城。在照相馆,他们甚至来不及惊叹,照相就结束了。半个月后,他们接到一张陌生姑娘的照片。山杏家挂出了这张照片,有人问这是谁,山杏说那是她未来的新嫂子。  ③那时我是杂志的编辑,有时会在深山农村短暂地采访。在一个名叫瓦片的村子里,我在“山杏”家里住过。那一带交通不便,村子很穷,白面特别珍贵,家里有人生重病时,男主人才会说一句:煮碗挂面吃吧。我却被当成贵客款待,他们为我煮挂面,煎过年才舍得吃的腊肉。当我临走把饭费留下来时,他们全家吃惊地涨红了脸,好象这是对他们的侮辱。在这个家庭,我见到了土墙上挂着的唯一一张城市年轻女性的照片,就是我写进小说里的那一张。有位德国作家说过,变美是痛苦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他们对这照片的态度,就是把痛苦变成了美吧?还有善良。④二十年后,瓦片村已是一个著名旅游风景区了。铁路和高速公路铺了过来,更多的外来人发现这里有气势磅礴的百里大峡谷、清澈明丽的拒马河……村民大多开起家庭旅馆。一部电影的拍摄需要农户的院落,我毫不犹豫地向导演推荐了“山杏”家。制片主任问我场地租金怎么算,我很有把握地说:“你就随便给吧,他们不会计较。”但事情并不似我的预料,“山杏”爹总是向我申诉摄制组付他报酬的不合理。他说,摄制组用墨汁把新房的白屋顶刷成了黑色,大灯把院里一棵石榴树烤成了半死……这都是钱啊,可都没给。我帮助他向摄制组要钱,心中却时有恼火:要是没有车呢?一切不是单纯得多吗?⑤交通和旅游业带来了财富,在进化着乡村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扮演了催生欲望的角色。瓦片和周边的村子都富裕了,也就渐渐出现了相互比赛着快速发财的景象,于是就有了坑骗游客、出售伪劣商品等各种为钱而起的事件。如果没有现代化和市场经济的入侵,贫苦的“山杏”们的思维逻辑将永远是宽厚待人。 ⑥可是,谁有权力不让“山杏”们利用大山的风景富裕起来呢?谁有权力不许一个乡村老汉投诉亏待了他的摄制组呢? ⑦我想起一个深山里的少年。上世纪90年代,我在一个名叫小道的村子里,顺着雨后泥泞的小道走进一户人家,看见在堆着破铁桶和山药干的窗台上靠着一块手绢大的石板,石板上歪歪扭扭地写着三行字:太阳升起来了,太阳落下去了,我什么时候才能变好呢?⑧问过院子的女主人,她告诉我这是她九岁的儿子写的。那三行字迹歪扭的诗打动了我——我认为那是诗。那诗里有一个少年的困境,愿望,他的情怀和尊严,有太阳的起落和他的向好之心。那天我没有等到孩子回家,但我一直记着他。⑨今天那个少年早已长大,或许还在小道种地,或许已经读书、进城。假如在今天,把他的诗改动一个字,变成“太阳升起来了,太阳落下去了,我什么时候才能变富呢?”,我还会认为这是诗吗?  ⑩贫穷让人陷入困境,而财富可能让人解脱某些困境,但也有可能让人陷入更大的困境。今天,我们的生活水准不断提高,我们的欲望也一再扩大。为什么我常会怀念以前的山杏一家?我想说,虽然我愿意赞美现代化带给人类的所有进步和财富,但我还是要说,巨大的物质最终并不是我们的全部,它从来都该是更大的精神和道德力量的陪衬。?“太阳升起来了,太阳落下去了,我什么时候才能变好呢?”——人,什么时候,怎样才能变得更好呢?(有改动)【小题1】在文章第③-⑤段,作者写了二十年前后瓦片村的变化及自己的感受。阅读相关内容,填写表格。(4分)&生活状况对待外来人作者的感受二十年前①②感动二十年后富裕③④【小题2】请结合文章,说说结尾句中的“更好”指的是什么。(4分)【小题3】作者为什么一直记着山中的少年?以“山中少年今何在”为题有何目的?请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不超过150个字)(7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学年北京市朝阳区初三中考二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山中少年今何在》,完成小题。(共15分)
山中少年今何在
① 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写过一个名叫《意外》的短篇小说。
②小说大意是:北方深山里的小村子台儿沟,很少有人出去照相,去趟县城跋山涉水来回五百里。谁家要是挂张照片,半个村子也会跟着热闹几天。主人公山杏在南方当兵的哥哥来信要张“全家福”照片,于是山杏一家换上过年才穿的新罩衣,搭了五十里汽车,走了二百里山路,第三天才来到县城。在照相馆,他们甚至来不及惊叹,照相就结束了。半个月后,他们接到一张陌生姑娘的照片。山杏家挂出了这张照片,有人问这是谁,山杏说那是她未来的新嫂子。
  ③那时我是杂志的编辑,有时会在深山农村短暂地采访。在一个名叫瓦片的村子里,我在“山杏”家里住过。那一带交通不便,村子很穷,白面特别珍贵,家里有人生重病时,男主人才会说一句:煮碗挂面吃吧。我却被当成贵客款待,他们为我煮挂面,煎过年才舍得吃的腊肉。当我临走把饭费留下来时,他们全家吃惊地涨红了脸,好象这是对他们的侮辱。在这个家庭,我见到了土墙上挂着的唯一一张城市年轻女性的照片,就是我写进小说里的那一张。有位德国作家说过,变美是痛苦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他们对这照片的态度,就是把痛苦变成了美吧?还有善良。
④二十年后,瓦片村已是一个著名旅游风景区了。铁路和高速公路铺了过来,更多的外来人发现这里有气势磅礴的百里大峡谷、清澈明丽的拒马河……村民大多开起家庭旅馆。一部电影的拍摄需要农户的院落,我毫不犹豫地向导演推荐了“山杏”家。制片主任问我场地租金怎么算,我很有把握地说:“你就随便给吧,他们不会计较。”但事情并不似我的预料,“山杏”爹总是向我申诉摄制组付他报酬的不合理。他说,摄制组用墨汁把新房的白屋顶刷成了黑色,大灯把院里一棵石榴树烤成了半死……这都是钱啊,可都没给。我帮助他向摄制组要钱,心中却时有恼火:要是没有车呢?一切不是单纯得多吗?
⑤交通和旅游业带来了财富,在进化着乡村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扮演了催生欲望的角色。瓦片和周边的村子都富裕了,也就渐渐出现了相互比赛着快速发财的景象,于是就有了坑骗游客、出售伪劣商品等各种为钱而起的事件。如果没有现代化和市场经济的入侵,贫苦的“山杏”们的思维逻辑将永远是宽厚待人。
⑥可是,谁有权力不让“山杏”们利用大山的风景富裕起来呢?谁有权力不许一个乡村老汉投诉亏待了他的摄制组呢?
⑦我想起一个深山里的少年。上世纪90年代,我在一个名叫小道的村子里,顺着雨后泥泞的小道走进一户人家,看见在堆着破铁桶和山药干的窗台上靠着一块手绢大的石板,石板上歪歪扭扭地写着三行字:太阳升起来了,太阳落下去了,我什么时候才能变好呢?
⑧问过院子的女主人,她告诉我这是她九岁的儿子写的。那三行字迹歪扭的诗打动了我——我认为那是诗。那诗里有一个少年的困境,愿望,他的情怀和尊严,有太阳的起落和他的向好之心。那天我没有等到孩子回家,但我一直记着他。
⑨今天那个少年早已长大,或许还在小道种地,或许已经读书、进城。假如在今天,把他的诗改动一个字,变成“太阳升起来了,太阳落下去了,我什么时候才能变富呢?”,我还会认为这是诗吗?
  ⑩贫穷让人陷入困境,而财富可能让人解脱某些困境,但也有可能让人陷入更大的困境。今天,我们的生活水准不断提高,我们的欲望也一再扩大。为什么我常会怀念以前的山杏一家?我想说,虽然我愿意赞美现代化带给人类的所有进步和财富,但我还是要说,巨大的物质最终并不是我们的全部,它从来都该是更大的精神和道德力量的陪衬。
?“太阳升起来了,太阳落下去了,我什么时候才能变好呢?”——人,什么时候,怎样才能变得更好呢?
(有改动)
1.在文章第③-⑤段,作者写了二十年前后瓦片村的变化及自己的感受。阅读相关内容,填写表格。(4分)
对待外来人
作者的感受
2.请结合文章,说说结尾句中的“更好”指的是什么。(4分)
3.作者为什么一直记着山中的少年?以“山中少年今何在”为题有何目的?请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不超过150个字)(7分)
科目:初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2013年资阳)
(一)这辈子最爱的人(11分)
我的家在一个偏僻的山村,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我有一个小我3岁的弟弟。
有一次我为了买女孩子们都有的花手绢,偷偷拿了父亲抽屉里5毛钱。父亲当天就发现钱少了,就让我们跪在墙边,拿着一根竹竿,让我们承认到底是谁偷的。我被当时的情景吓傻了,低着头不敢说话。父亲见我们都不承认,说,那两个一起挨打。说完就扬起手里的竹竿,忽然弟弟抓住父亲的手大声说:“爸,是我偷的,不是姐干的,你打我吧!”父亲手里的竹竿无情的落在弟弟的背上、肩上,父亲气得喘不过气来,打完了坐在炕上骂道:“你现在就偷家里的,将来长大了还了得?我打死你这个不争气的。”当天晚上,我和母亲搂着满身是伤痕的弟弟,弟弟一滴眼泪都没掉。半夜里,我突然号啕大哭,弟弟用小手捂住我的嘴说,姐,你别哭,反正我也挨完打了。
我一直在恨自己当初没有勇气承认,事过多年,弟弟为了我挡竹竿的样子我仍然记忆犹新。那一年,弟弟8岁,我11岁。
弟弟中学毕业那年,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同时我也接到了省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那天晚上,父亲蹲在院子里一袋一袋地抽着旱烟,嘴里还叨咕着,两娃都这么争气,真争气。母亲偷偷抹着眼泪说争气有啥用啊,拿啥供啊!弟弟走到父亲面前说,爸,我不想念了,反正也念够了。父亲一巴掌打在弟弟的脸上,说,你咋就这么没出息?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你们姐俩供出来。说完转身出去挨家借钱。我抚摸着弟弟红肿的脸说,你得念下去,男娃不念书就一辈子走不出这穷山沟了。弟弟看着我,点点头。当时我已经决定放弃上学的机会了。
没想到第二天天还没有亮,弟弟就偷偷带着几件破衣服和几个干馒头走了,在我枕边留下一个纸条:姐,你就别愁了,考上大学不容易,我出去打工供你读书。
我握着那张字条,趴在炕上,失声痛哭。那一年,弟弟17岁,我20岁。
我用父亲满村子借的钱和弟弟在工地里搬水泥挣的钱终于读到了大三。一天我正在寝室里看书,同学跑进来喊我,梅子,有个老乡在找你。怎么会有老乡找我呢?我走出去,远远地看见弟弟,穿着满身是水泥和沙子的工作服等我。我说,你咋和我同学说你是我老乡啊?他笑着说,你看我穿的这样,说是你弟,你同学还不笑话你?
我鼻子一酸,眼泪就落了下来。我给弟弟拍打身上的尘土,哽咽着说你本来就是我弟,这辈子不管你穿成啥样,我都不怕别人笑话。
他从兜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个用手绢包着的蝴蝶发夹,在我头上比量着,说我看城里的姑娘都戴这个,就给你也买一个。我再也没有忍住,在大街上就抱着弟弟哭起来。那一年,弟弟20岁,我23岁。
我第一次领男朋友回家,看到家里掉了多少年的玻璃安上了,屋子里也收拾得一尘不染。男朋友走了以后我向母亲撒娇,我说妈,咋把家里收拾得这么干净啊?母亲老了,笑起来脸上像一朵菊花,说这是你弟提早回来收拾的,你看到他手上的口子没?是安玻璃时划的。
我走进弟弟的小屋里,看到弟弟日渐消瘦的脸,心里很难过。他还是笑着说,你第一次带朋友回家,还是城里的大学生,不能让人家笑话咱家。  
我给他的伤口上药,问他,疼不?  
他说,不疼。我在工地上,石头把脚砸得肿得穿不了鞋,还干活儿呢……说到一半就把嘴闭上不说了。  
我把脸转过去,哭了出来。那一年,弟弟23岁,我26岁。
我结婚以后,住在城里,几次和丈夫要把父母接来一起住,他们都不肯,说离开那村子就不知道干啥了。弟弟也不同意,说姐,你就全心照顾姐夫的爸妈吧,咱爸妈有我呢。丈夫升为厂里的厂长,我和他商量把弟弟调上来管理维修部,没想到弟弟不肯,执意做了一个修理工。
一次弟弟登梯子修理电线,让电击了住进医院。我和丈夫去看他。我抚摸着他打着石膏的腿埋怨他,早让你当干部你不干,现在摔成这样,要是不当工人能让你去干那活儿吗?他一脸严肃的说,你咋不为我姐夫着想呢?他刚上任,我又没文化,直接就当官,给他造成啥影响啊!丈夫感动得热泪盈眶。我也哭着说,弟啊,你没文化都是姐给你耽误了。他拉过我的手说,都过去了,还提它干啥!
那一年,弟弟26岁,我29岁。
弟弟30岁那年,才和一个本分的农村姑娘结了婚。在婚礼上,主持人问他,你最敬爱的人是谁,他想都没想就回答,我姐。
弟弟讲起了一个我都记不得的故事:我刚上小学的时候,学校在邻村,每天我和姐都得走上一个小时才到家。有一天,我的手套丢了一只,我姐就把她的给我一只,她自己就戴一只手套走了那么远的路。回家后,我姐的那只手冻得都拿不起筷子了。从那时候,我就发誓我这辈子一定要对我姐好。
我说,我这一辈子最感谢的人是我弟。台下一片掌声,宾客们都把目光转向我。在我最应该高兴的时刻,我却止不住泪流满面。
(选自《时文选粹》有改动)
12.选文通过叙述弟弟&&&
▲&&&&& 、供姐念书、&& ▲&&&&&&
、迎接姐夫、照顾父母、受伤住院等几个感人至深的事例,表现出弟弟&&&&&&&&&&&&
▲&&&&&&&&&&&&
的品质。(3分)
13.文中写弟弟在他婚礼上讲述的“那个我都记不得”的故事有着怎样的作用?(3分)
&&&&&&&&&&&&&&&&&&&&&&&&&&&&&&
▲&&&&&&&&&&&&&&&&&&&&&&&&&&&&&&&&&&&&&&&&&&
14.文章反复述说我和弟弟的年龄,其目的是什么?(3分)
&&&&&&&&&&&&&
&&&&&&&&&&&&&&&&&▲&&&&&&&&&&&&&&&&&&&&&&&&&&
&&&&&&&&&&&&&&&&
15.体会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表达作用。(2分)
他从兜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个用手绢包着的蝴蝶发夹,在我头上比量着,说我看城里的姑娘都戴这个,就给你也买一个。
&&&&&&&&&&&&&&&&&&&&&&&&&&&&&&&
▲&&&&&&&&&&&&&&&&&&&&&&&&&&&&&&&&&&&&&&&&&拣麦穗,捡麦穗,拣麦穗 阅读答案,拣麦穗读后感,拣麦穗 张洁,拣,拣麦穗ppt,拣麦穗教..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2014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拣麦穗》教学实录及反思
下载积分:800
内容提示:2014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拣麦穗》教学实录及反思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5:59:48|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2014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拣麦穗》教学实录及反思
官方公共微信欢迎来到高考学习网,
免费咨询热线:400-606-3393
今日:2691套总数:5340209套专访:3042部会员:226765位
当前位置:
& 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拣麦穗》讲解与例题 粤教版必修1
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拣麦穗》讲解与例题 粤教版必修1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粤教版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42次
资料类型:
文档大小:16.42M
所属点数: 2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2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11 拣麦穗
杜 甫迟日①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②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①迟日:指春天。②泥融:春日来临,冻泥融化,又湿又软。
赏析:这首短小的绝句极其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色,美丽如画。前两句对大好的春光作概括的描写。短短的十个字囊括了阳光、江山、春风、花草及其香味,调动了读者的多种感官体会,感受、联想春天的美好。后两句则集中笔墨写燕子和鸳鸯。燕子围着暖融融的春泥高低飞翔,衔泥筑巢,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飞燕子”、“睡鸳鸯”描摹两种鸟儿,一动一静,它们分别与“泥融”、“沙暖”搭配,意蕴更加丰富。全诗语言充满口语化色彩,读来令人感到非常亲切,而饱经离乱漂泊之苦的诗人在春天感受到的由衷的快乐也跃然纸上。诵读时应该以轻松愉快的口吻读出。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课文纯净朴素的语言风格及写景的作用,提高对散文的审美赏析能力。
3.分析对比、反衬、象征手法,体会作者深层的思想内涵。
简历:1937年出生于北京,当代女作家,中共党员,原籍辽宁抚顺。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到第一机械工业部工作。翌年加入中国作协。1982年加入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并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赴美国参加第一次中美作家会议。1992年被美国文学艺术院选为荣誉院士,国际笔会中国分会会员,中国作协第四、五、六届全委会委员,第七届名誉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为国家一级作家、国务院授予的有特殊贡献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市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政协委员。
代表作:小说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中短篇小说集《祖母绿》,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无字》等。
课文背景:张洁早期散文创作,往往直接追求呼唤“爱”与“美”。她的作品以浓烈的感情笔触探索人的心灵世界,细腻深挚,优雅纯美。在以童年生活为主的“大雁系列”中,作者描述了一个憨直纯朴的女孩“大雁”追逐美好的人与事的故事。《拣麦穗》就是其中的一篇。
主要事物(本体)与陪衬事物(衬体)有相反的特点或不同的情况,用衬体从反面衬托本体,叫反衬。就是利用与主要形象相反、相异的次要形象,从反面衬托主要形象。毛宗岗所说“写鲁肃老实,以衬托孔明之乖巧”即是。
本文写“我”听到老汉去世的消息时,“我仍旧站在那棵柿子树下,望着树梢上那个孤零零的小火柿子。它那红得透亮的色泽,依然给人一种喜盈盈的感觉”便是反衬,以乐景衬哀情。其他反衬写法示例:
①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②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熏熏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鲁迅《祝福》)
上面例①中,用“悬崖百丈冰”衬托“花枝俏”,把梅花(真正的马列主义者)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形象地表现出来;例②中,用描绘鲁镇除夕“祝福”的气氛和声响,强有力地衬托出祥林嫂的悲惨命运。以上这些衬托都是以旁体事物从反面来衬托本体事物。
★字音识记
麦穗(suì)    遐想(xiá)田埂(ɡěnɡ)
积攒(zǎn)
歪歪趔趔(liè)
戏谑(xuè)蹒跚(pán shān)
山坳(ào)
步履(lǚ)
喜盈盈(yínɡ)
丑陋(lòu)
★字形辨析
★词义辨析
体形·体型 “体形”,人或动物身体的形状。也指机器等的形状。“体型”,人体的类型(主要指各部分之间的比例)。
※健身项目有很多,而且现在也出现了不少健身新花样,这些新花样能让你塑造完美体形。
※1月6日,记者听到了一个好消息,合肥野生动物园将从德国汉堡引进6只体型巨大、面容奇怪的“大猴子”山魈,这六只“大花脸”有望在“五一”之前同合肥市民见面。
嗜好·爱好 “嗜好”一般用作名词,“爱好”除作名词外还可以作动词。“嗜好”是指特殊的爱好,因此,词义比“爱好”重,而且常含有贬义。
※各大势力在残酷的较量中,胜者留存,败者灭国,剩下来的高级玩家们再无挑战,各种变态嗜好逐渐展现了出来。
※摄影作为一种迅速普及的兴趣爱好,它不仅是一种简单的休闲和娱乐,重要的是它能让人们停下脚步,用摄影的方法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用全新的角度来欣赏生活。
★熟语积累
门可罗雀:大门前面可以张网捕雀,形容宾客稀少,十分冷落。
※昨天,在市房地产交易大厅,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寥寥无几,门可罗雀。
前仰后合:形容身体前后晃动(多指大笑时)。
※宋小宝扮演一位入室抢劫的小偷,砸破窗户、头上套着丝袜,观众一看到他就笑得前仰后合。
“拣麦穗”,动宾短语,交代了农村常见的劳动场景,人物呼之欲出。题目平俗易懂,简约而有深意。
在农村长大的姑娘谁还不知道拣麦穗这回事。
我要说的,却是几十年前的那段往事。
第一部分,第一段开门见山,点明题目,交代“拣麦穗”的主人公。
第一段开门见山,点明题目,交代“拣麦穗”的主人公。
第二段承上启下,转入下文对拣麦穗的回忆。
或许可以这样说,拣麦穗的时节,也是最能引动姑娘们遐想的时节。
在那月残星疏的清晨,挎着一只篮子,顺着田埂上的小路跟着割麦的人走去拣麦穗的时候,她想的是什么?[1]
等到田野上腾起一层薄雾,月亮,像是偷偷睡过一觉重又悄悄地回到天边,[2] 她方挎着装满麦穗的篮子,走回自家那孔破窑的时候,她又想的是什么?
唉,她还能想什么![3]
假如你没有在那种日子里生活过,你永远无法想象,从这一颗颗丢在地里的麦穗上,会生出什么样的痴想。
她拼命地拣呐、拣呐,在割麦时节或许能拣上一斗?她把这麦子卖了,再把这钱攒起来。等到赶集的时候,扯上花布、买上花线,然后她剪呀、缝呀、绣呀……也不见她穿,也不见她戴,谁也没和谁合计过,谁也没找谁商量过,可是等到出嫁的那一天,她们全会把这些东西,装进她们新嫁娘的包裹里。[4]
不过,当她们把拣麦穗时伴着的痴想,也一同包进包裹里的时候,她们会突然发现那些痴想全都变了味儿。多少年来,她们拣呀、缝呀、绣呀的是多么傻;她们要嫁的那个男人,和她们在拣麦穗、扯花布、绣花鞋时所想象的又是多么不同……[5]
但她们还是依依顺顺地嫁了出去,只不过在穿戴那些衣物的时候,再也找不到做它、缝它时的情怀了。[6]
这又算得了什么?谁也不会为她们叹上一口气,谁也不会关心她们曾经有过的那份痴想,甚至她们自己也不会过分地悲伤,顶多不过像是丢失了一个美丽的梦。有谁见过哪个人会死乞白赖地寻找一个丢失的梦呢?[7]
第二部分,直接入题,叙写农村姑娘拣麦穗时的幻梦以及幻梦破灭。暗示了世俗婚姻的愚昧,哀叹人生美好事物的易逝。
当我刚刚能够歪歪趔趔地提着个篮子跑路的时候,就跟在姐姐们的身后拣麦穗了。[8]对我来说,那篮子未免太大,老是磕碰着我的腿或是地面,时不时就让我跌上一跤。我也少有拣满一篮子的时候,我看不见地里的麦穗,却总是看见蚂蚱和蝴蝶。而当我追赶它们的时候,好不容易拣到的麦穗,还会从篮子里跳出来,重新回到地里。
有一天,二姨看着我那稀稀拉拉盛着几个麦穗的篮子说:“看看,我家大雁也会拣麦穗了。”然后又戏谑地问我:“大雁,告诉二姨,你拣麦穗做啥?”
我大言不惭地说:“我要备嫁妆哩。”[9]
二姨贼眉贼眼地笑了,还向围在我们周围的姑娘、婆姨们眨了眨她那双不大的眼睛:“你要嫁谁呀?”[10]
是呀,我要嫁谁呢?我忽然想起那个卖灶糖的老汉,说:“我要嫁给那个卖灶糖的老汉。”
她们全都放声大笑,像一群嘎嘎叫着的鸭子。[11]笑啥嘛!我生气了。难道做我的男人,他有什么不体面的吗?
卖灶糖的老汉有多大年纪了?不知道。他脸上的皱纹一道挨着一道,顺着眉毛弯向两个太阳穴,又顺着腮帮弯向嘴角。那些皱纹,为他的脸上增添了许多慈祥的笑意。当他挑着担子赶路的时候,他那尽显旧时遗风的齐颈白发,便在剃得如半个葫芦样的脑袋后面,随着颤悠悠的扁担一同忽闪着。[12]
我的话,很快就传进了他的耳朵。
那天他挑着担子来到我们村,见到我就乐了。说:“娃呀,你要给我做媳妇吗?”
“对呀!”他张着大嘴笑了,露出了一嘴的黄牙。他那残留在半个葫芦后头的白发,也随着笑声一齐抖动着。
“你为啥要给我做媳妇?”
“我要天天吃灶糖呢。”
他把旱烟锅子往鞋底上磕了磕,说:“娃呀,你太小哩。”
我说:“你等我长大嘛。”
他摸着我的头顶说:“不等你长大,我可该进土了。”[13]
听了这话,我着急了。他要是死了,那可咋办呢?我那淡淡的眉毛,在满是金色的茸毛的脑门上拧成了疙瘩,我的脸也皱巴得像个核桃。
他赶紧拿块灶糖塞进我的手里。看着那块灶糖,我又咧着嘴笑了:“你莫死啊,等着我长大。”
他笑眯眯地答应着我:“我等你长大。”
“你家住在呵哒?”
“这担子就是我的家,走到呵哒,就歇在呵哒。”
我犯愁了:“等我长大上呵哒寻你去呀?”
“你莫愁,等你长大,我来接你。”[14]
这以后,每逢经过我们这个村,他总是带些小礼物给我。或一块灶糖,或一个甜瓜,或一把红枣……还乐呵呵地对我说:“看看我的小媳妇来呀。”
我呢,也学着大姑娘的样子,让我娘找块碎布给我剪了个烟荷包,还让我娘在布上描了花。我缝呀,绣呀……烟荷包缝好了,我娘笑得个前仰后合,说那不是烟荷包,皱皱巴巴地倒像个猪肚子。我让我娘给我收了起来,我说了,等我出嫁的时候,我要送给我男人。[15]
第三部分回忆“我”童年拣麦穗的幻梦以及得到的关爱,和“我”要嫁卖灶糖的老汉的梦。
我渐渐地长大了,到了知道认真拣麦穗的年龄了,懂得了我说过的那些话,都是让人害臊的话。卖灶糖的老汉也不再开那玩笑,叫我是他的小媳妇了,不过他还是常常带些小礼物给我。我知道,他真的疼我呢。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倒真是越来越依恋他。每逢他经过我们村子,我都会送他好远。我站在土坎坎上,看着他的背影,渐渐地消失在山坳坳里。
第四部分,我渐渐长大,卖灶糖老汉也不再开玩笑,但他仍然疼“我”,“我”也“越来越依恋他”。
年复一年。我看得出来,他的背更弯了,步履也更加蹒跚了。这时我真的担心了,担心他早晚有一天会死去。
有一年,过腊八节的前一天,约摸着卖灶糖的老汉那一天该会经过我们村。我站在村口一棵已经落尽叶子的柿子树下,朝沟底下的那条大路上望着,等着。
那棵树的顶梢梢上,还挂着一个小火柿子。小火柿子让冬日的太阳一照,更是红得透亮。那个柿子多半是因为长在太高的枝子上,才没有让人摘下来。真怪,也没让风刮下来、让雨打下来、让雪压下来。[16]
路上来了一个挑担子的人。走近一看,担子上挑的也是灶糖,人可不是那个卖灶糖的老汉了。我向他打听卖灶糖的老汉,他告诉我,卖灶糖的老汉老去了。
我仍旧站在那棵柿子树下,望着树梢上那个孤零零的小火柿子。它那红得透亮的色泽,依然给人一种喜盈盈的感觉。[17]可是我却哭了。哭那陌生的,但却疼爱我的卖灶糖的老汉。[18]
后来我常想,他为什么疼爱我呢?无非我是个贪吃的、因为丑陋而又少人疼爱的孩子吧。[19]
等我长大以后,总感到除了母亲,再没有谁能够像他那样朴素地疼爱过我——没有任何希求,也没有任何企望的。
我常常想起他,也常常想要找到我那个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可是,它早不知被我扔到哪里去了。[20]
1979年12月
第五部分,卖灶糖老人的离去,“我”渴望爱的幻想破灭。
①遐想:悠远地思索或想象。痴想:不能实现的痴心的想法。合计:盘算、琢磨。死乞白赖:纠缠个没完。戏谑:用有趣的引人发笑的话开玩笑。大言不惭:说大话而毫不感到难为情。贼眉贼眼:形容神情鬼鬼祟祟。灶糖: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两天,中国民间都有用纸马、饴糖送灶王爷上天的习俗,民间称之为送灶。送灶时用的糖就叫做“灶糖”。呵哒:方言词,意即“哪儿”。前仰后合:形容身体前后晃动(多指大笑时)。[1]这一段写了什么内容?结尾的问句有何表达效果?
这一段写姑娘们出发拣麦穗的时间,“月残星疏”;拣麦穗的情形,“挎着一只篮子”走在田埂上。我们看不出姑娘们的辛苦,却感到了她们内心的憧憬与诗意。作者最后一句“她想的是什么?”照应上一段的“遐想”,激发读者探究的兴趣,引人入胜。
[2]对月亮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月亮升起仿佛是隐秘的、羞涩的,犹如少女拣麦穗时的心情。这样写不仅赋予景物以灵性,而且也烘托了姑娘们朦胧而美丽的梦。
[3]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言外之意?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一个“能”字,反问的句式告诉我们其实姑娘们没有什么太高的奢望,命运也不会允许她们有太高的奢望。表现了作者对农村女孩命运的叹惋。由此,给前面作者那些拣麦穗的美好轻松的描写蒙上了灰暗的色彩。
[4]这一段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口语化。“拣呐”、“扯上花布” 、“剪呀”、“缝呀”、“绣呀”、 “也不见她穿”……细致入微地写出了姑娘们兴致勃勃的劲头和内心对幸福的纯朴期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姑娘们命运的叹息,那是一份隐隐的痛惜。
[5]写到农村姑娘拣麦穗时的梦,它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①为故事提供了一个背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这是一个广阔的大背景,在这个表面美好,实则灰暗的背景下,作者不仅巧妙地暗示了世俗婚姻的愚昧和广大农村妇女在爱情婚姻方面的不幸,更哀叹了人生美好事物的易逝——连自己都不自觉地就放弃了,就像那些农村姑娘一样。这也是全文的情感基调(令人伤心、惆怅)。②总领全文,并贯串全文,为下文写“我”儿时幼稚、纯真的梦作铺垫。
[6]如果去掉“依依顺顺”,表情达意有什么不同?作者在这里流露出怎样的感情?
“依依顺顺”有这样的意味:梦幻破灭就破灭吧,认命吧。这里有对现实的无可奈何、屈服和认同。作者对她们依依顺顺的出嫁有否定,更多的是同情和理解。
[7]你能体会在这一段里作者的感情吗?
梦想的丢失,别人不会同情,更为可悲的是,连自己也不会在意,作者的苦涩与悲凉是显而易见的。
[8]这一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由前面写农村姑娘的梦过渡到写“我”的经历和梦想。
[9]如何理解“大言不惭”在这里的含义?
“大言不惭”指说大话而毫不感到难为情。在这里表现了“我”的懵懂。
[10]为什么要写“二姨”?
“二姨”的贼精和“我”的童言无忌形成对比,突出了“我”的天真懵懂。
[11]“像一群嘎嘎叫着的鸭子”,这个比喻有什么含义?
形象地写出了“她们”笑的声音和样子,表现了小姑娘讨厌她们对自己的不理解和嘲笑。
[12]对卖灶糖老汉的肖像描写有什么特点?
抓住老汉最有特点的皱纹和白发来描写,写皱纹“弯”的形状,写白发“忽闪着”的动态,表现了老汉的慈祥,也透着“我”对老汉的“喜爱”。
[13]老汉真的希望“我”给他做媳妇吗?
“摸”字表现了老汉对“我”的慈爱——那是隔辈人的慈爱,并不是真的想让“我”给他做媳妇。
[14]怎样理解这些对话?
这些简短、质朴的对话,既刻画了“我”的童真无邪,更是不显山露水地交代了卖灶糖的老汉的悲苦身世——无儿无女,孤身一人,无家无业,居无定所,四处漂泊,随处为家。这样一个白发苍苍的、已近乎乞丐的老人,却向“我”说了那么多的“蠢话”,这种人世间的至爱、大爱,怎能不使我们动容!
[15]纵观本部分,怎样理解“我”的梦想——嫁给一个卖灶糖的老汉?卖灶糖的老汉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①正因为“我”天真烂漫,幼稚纯真,才会有那样天真的想法。“我”的梦想和一般的农村姑娘的梦想不同,更让人同情,“我”也因此得到老汉的爱护。②卖灶糖的老汉是一个十分慈祥和善的人,以卖灶糖为生,勤劳而乐观,对“我”很好,并非是真的想要娶“我”。
[16]“小火柿子”在这里有什么象征意义?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小火柿子”在这里象征了自然界中那些生命力顽强的美好事物,它们历经风雨,不改本色。寄托了作者对卖灶糖老汉的依恋和喜爱,寄托了作者对人性美、对人与人之间纯真感情的赞歌,寄托了作者对理想的人生形式的执着追求。
[17]这里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运用了反衬手法。用“红得透亮的色泽”、“喜盈盈的感觉”反衬“我”听到卖灶糖老人离开人世时极度悲哀的心境,这里以乐景写哀景,使悲哀的感受更痛彻肺腑。
[18]文章中“我”为老汉的死哭得很伤心,为什么却又说那“疼爱我的卖灶糖的老汉”是“陌生”的呢?
之所以说老汉是“陌生”的,是因为居无定所的老汉与“我”,只有在他经过我们这个村子时才能见上一回,联系他们的“纽带”只是一句所有人都不当真的小孩稚语。但老汉却为了一个“贪吃的、因为丑陋而又少人疼爱的孩子”付出了他“没有任何希求,也没有任何企望的”爱,因而有此一说。
[19]设问的形式有什么表达效果?
强调了老汉疼爱“我”的原因,表现了老汉的善良和“我”对这份“爱”的珍惜。
[20]把“常常”换成“很”,好吗?“像猪肚子一样的”用词既不美,又与前文重复,删掉也不影响句子表达,那么可否删掉?最后一个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①“很”表明感情的程度深, “常常”指从那时到现在思念频率之高,过去的经历,和老汉之间纯真的情意从未忘怀,表达了“我”对逝去的美好事物仍抱有不灭的怀念与追求。②“烟荷包”虽然粗糙、丑陋,但它饱含了作者对老汉所给予的那份朴素的疼爱的回忆,作者想找到它,就是想找到生活中朴素的关爱,这种关爱是作者一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③最后一句传达出作者对美好感情和美好事物逝去的惆怅与感伤,与作品开头营造的淡淡的哀愁的感情基调相一致。
这篇叙事散文,以童年女孩“我”的天真单纯的视角,记叙了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小女孩的失落的梦,同时向人们展现了一个充满爱与美的童年世界。小女孩失落的梦与农村姑娘们幻灭的梦对比,还表现出作者对扭曲的人生形式的否定,对理想的人生形式的执着追求。《拣麦穗》是一曲对人性美、对人与人之间纯真感情的赞歌。
1.以内心独白的方式刻画小女孩的心理,心态描写真切细腻,感情真挚朴实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倒真是越来越依恋他。”“这时我真的担心了,担心他早晚有一天会死去。”这是一种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方法。以内心独白为基础,夹以穿插人物的活动,交代故事的进程,造成通篇散文发自心灵的淡淡的忧伤气氛。
2.寓意的深沉含蓄
从表面看,文章记叙的是儿时平常的往事,但不管是歪歪趔趔提篮跟在大姐姐身后的行动,还是二姨贼眉贼眼的戏谑,或是老汉对“我”的疼爱,以及“我”对老汉的依恋,其间却潜藏着作者对人世间真情的感念和成人后对人与人之间往往缺乏沟通、缺乏关怀的哀愁。这哀愁似乎是起因于某种孤独感,某种对于人世间的冷漠和粗糙的敏感,因此作者才格外珍视那卖灶糖的老汉的疼爱,因此,渗透在这一平淡故事之中的,恰恰是作者对人间真情的强烈呼唤。也许作者的哀愁中也包含了一丝对于理想本身的困惑,所以作者才尽力以通达的口吻来谈论那些农村姑娘和童年幻想的破灭。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这含而不露的哀愁赋予了整篇散文一种内在的和谐,也正是这哀愁加强了作品那从容舒缓的叙述文体的抒情意味,使它能在不知不觉中拨动读者灵魂深处的心弦。
3.语言自然朴素、明净清丽
“修辞立其诚。”全篇的语言仿佛是从作者肺腑里流淌出来的、晶莹透明的心泉之水,选字炼词、组句成话,均发自内心的一片至诚。而且,作者在语言色调与韵味方面,注意以童心写童真。如写“我”拣麦穗的感触:“那篮子未免太大,老是磕碰着我的腿或是地面,时不时就让我跌上一跤。”再如,在大雁眼睛里写大人对她那句“嫁老汉”傻话的反应:“她们全都放声大笑,像一群嘎嘎叫着的鸭子”等等。对这些语言的艺术锤炼,作者能够进入“我”——大雁的思想与语言的“角色”,因此拟态逼真、浑然天成,颇具儿童的心理感觉色彩。
1.作者为什么要写旧时农村姑娘拣麦穗的特定风情?
提示:通读全文以后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个表面美好、实则灰暗的背景下,作者不仅巧妙地暗示了世俗婚姻的愚昧和广大农村妇女在爱情婚姻方面的不幸,更哀叹了人生美好事物的易逝——连自己都不自觉地就放弃了,就像那些农村姑娘一样。这也是全文的情感基调。
2.本文主要采用儿童视角来叙述,你认为有什么好处?
提示:在儿童的眼中,一切都是美好的、新奇的、充满期望的。采用儿童视角更能挖掘出常人不注意的内容,叙述显得更为真切、感人,就本文来说,还能形成一种在欢快的表面下蕴含着淡淡的悲哀的特殊风格。
3.怎样理解文中对“烟荷包”的描写?
提示:“烟荷包”是文中的一个重要细节。它既是“我”学着其他农村姑娘的样子编织梦想的开始,是“我”纯真幼稚的梦想的寄托,又是梦想破灭时,“我”心中仍然不灭的对至真、至善、至美的人间情感孜孜以求的信念的寄托。那个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虽然找不到了,但是,对比那些忘记了梦想,不再梦想的农村姑娘,“我”还有“梦”。真的“烟荷包”不知丢到哪里去了,然而,“我常常想起他”,可见,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纯朴的感情,“我”还有留念,不曾忘怀。而这种纯朴的情感,不正是当初“我”缝制“烟荷包”时寄托在其中的感情内核吗?因此,在全文中,“烟荷包”不仅是“我”的情感寄托的前后呼应,它还是“我”梦想犹存、追求仍在的一个象征,是“我”与其他农村姑娘相比,没有成为一个悲剧的重要区别。在文章的最后, “烟荷包”中所寄寓的情感内涵已远远超出了一个农村小姑娘的幼稚幻想,它既代表了作者对自己纯真童年的缅怀,也代表了作者对人类美好情感和美好事物终究会逝去的惆怅,还代表了作者对于逝去的美好的一切仍然抱有的不灭的怀念与追求。
文章的开头部分,就像是一幅娟秀的风景画,在月残星稀的清晨,满怀幻想的女孩挎着空篮去拣麦穗。田野上腾起薄雾,月亮偷偷地睡了一觉。诗意的画面突然掺进了一声轻轻的感叹,一旦想到现实生活的贫困和将来未知的命运,美丽的梦幻顿时变了味儿。在气氛的渲染中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状态,是这篇散文的一个特点。这篇散文在时间上有一定跨度,但作者衔接得自然流畅,行文的过渡扣住了事情的前因后果,详略得当,显示了作者艺术的“剪辑”水平。由于作者是小说家出身,她对人物外貌的塑造,对人物神态举止和语言的刻画,无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充分体现了人物的性格、年龄特征,具有至深的艺术感染力,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选自《中国现代散文欣赏辞典》)
张 洁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小的时候,我是那么馋!刚抽出嫩条还没打花苞的蔷薇枝,把皮一剥,我就能吃下去;刚割下来的蜂蜜,我会连蜂房一起放进嘴巴里;更别说什么青玉米棒子、青枣、青豌豆啰。所以,只要我一出门儿,碰上财主家的胖儿子,他就总要跟在我身后,拍着手、跳着脚地叫着:“馋丫头!馋丫头!”羞得我连头也不敢回。
我感到又羞恼,又冤屈!七八岁的姑娘家,谁愿意落下这么个名声?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我饿啊!我真不记得什么时候,那种饥饿的感觉曾经离开过我,就是现在,每当我回忆起那个时候的情景,留在我记忆里最鲜明的感觉,也还是一片饥饿……
吃那些没收进主人家仓房里的东西,我还一次也没有被人家抓到过。倒不是因为我的运气格外好,而是人们多半并不想认真地惩罚一个饥饿的孩子。可有一次,我在财主家的地里掰玉米棒子,被他的大管家发现了,他立刻拿着一根又粗又直的木头棒子,毫不留情地紧紧向我追来。我没命地逃着。我想我一定跑得飞快,因为风在我的耳朵旁边呼呼直响。不知是我被吓昏了,还是平时很熟悉的那些田间小路有意捉弄我,为什么面前偏偏横着一条小河?追赶我的人越来越近了。我害怕到了极点,便不顾一切地纵身跳进那条河。
河水并不很深,但是足以没过我那矮小的身子。我一声不响地挣扎着,扑腾着,身子失去了平衡。冰凉的河水呛得我好难受,我几乎背过气去,而河水却依旧在我身边不停地流着,流着……在由于恐怖而变得混乱的意识里,却出奇清晰地反映出岸上那个追赶我的人的残酷笑声。
我简直不知道我是怎么样才爬上对岸的。更使我丧气的是脚上的鞋子不知什么时候掉了一只。我实在没有勇气重新回头去找那只丢失了的鞋子,可我也不敢回家,我怕妈妈知道。不,我并不是怕她打我,我是怕看见她那双被贫困的生活折磨得失去了光彩的、哀愁的眼睛。那双眼睛,会因为我丢失了鞋子而更加暗淡。
我独自一人游荡在田野里。太阳落山了,琥珀色的晚霞渐渐地从天边退去。远处,庙里的钟声在薄暮中响起来。羊儿咩咩地叫着,由放羊的孩子赶着回圈了;乌鸦也呱呱地叫着回巢去了。夜色越来越浓了,村落啦,树林子啦,坑洼啦,沟渠啦,好像一下子全都掉进了神秘的沉寂里。我听见妈妈在村口焦急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只是不敢答应。一种比饥饿更可怕的东西平生头一次潜入了我那童稚的心……
说过了这些,人们也许会理解我为什么对荠菜有着那么特殊的感情。
经过一个没有什么吃食可以寻觅、因而显得更加饥饿的冬天,大地春回、万物复苏的日子重新来临了!田野里长满了各种野菜:雪蒿、马齿苋、灰灰菜、野葱……最好吃的是荠菜。把它下在玉米糊糊里,再放上点盐花,真是无上的美味啊!而挖荠菜时的那种坦然的心情,更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享受:提着篮子,迈着轻捷的步子,向广阔无垠的田野里奔去。嫩生生的荠菜,在微风中挥动它们绿色的手掌,招呼我,欢迎我。我再也不必担心有谁会拿着大棒子凶神恶煞似的追赶我,我甚至可以不时地抬头看看天上吱吱喳喳飞过去的小鸟,树上绽开的花儿和蓝天上白色的云朵。那时,我的心里便会不由地升起一个热切的愿望:巴不得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像荠菜一样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解放以后,我进了城。偶然,在大菜场里,也可以看到人工培植的荠菜出售,长得肥肥大大的,总有半尺来长,洗得干干净净,水灵灵的。一小扎,一小扎,码得整整齐齐地摆在菜摊子上,价钱也不贵。可我,总还是怀念那长在野地里的荠菜,就像怀念那些与自己共过患难的老朋友一样。
多少年来,每到春天,我总要挑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带上孩子们到郊区的野地里去挖荠菜。我明白,孩子们之所以在我的身旁跳着,跑着,尖声地打着呼哨,多半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有趣的游戏——和煦的阳光,绿色的田野,就像一幅优美的风景画似的展现在他们面前,使他们的身心全都感到愉快。他们长大一些之后,陪同我去挖荠菜,似乎就变成了对我的一种迁就了,正像那些恭顺的年轻人,迁就他们那些因为上了年纪而变得有点怪癖的长辈一样。这时,我深感遗憾:他们多半不能体会我当年挖荠菜的心情!
等到我把一盘用精盐、麻油、味精、白糖精心调配好的荠菜放到餐桌上去的时候(小的时候,我可是做梦也没有想到我那可爱的荠菜会享受到今天这样的“荣华富贵”),他们也还是带着那种迁就的微笑,漫不经心地用筷子挑上几根荠菜……看着他们那双懒洋洋的筷子,我的心里就像翻倒了五味瓶,什么滋味都有。因为我知道,这种赏光似的迁就,并不只是表现在对挖荠菜这一桩事情上,它还表现在对我们这一代人的一些见解和行为上。在他们看来,我们的有些见解和行为,都像陈列在博物馆里的出土文物——离他们的现实生活太远了,不顶用了。自然,我也并不认为我们的见解和行为就完全正确。只要他们不觉得厌烦,我甚至愿意跟他们谈谈我们在探索人生方面曾经走过的弯路,以便他们少付出一些不必要的代价。我真希望我们之间不要成为隔膜很深的两代人,而是心灵相通的朋友。
孩子,让我们多谈谈心吧,让妈妈多讲讲当“馋丫头”时的故事给你们听吧。想想你们妈妈当年挖荠莱的情景,你们就会珍爱荠菜,珍爱生活。你们就会懂得什么是幸福,怎样才会得到幸福。
攻读点:《挖荠菜》是《拣麦穗》的姊妹篇,文风从容简洁,情感真挚,连同其中蕴含的那种淡淡的忧伤,给我们带来一种春风般的情思。当熟悉的风贴上脸颊,当青青的荠菜舒展在广袤的田野上时,让我们挎上篮子,去体会一下父辈小时候的人生,去理解什么是幸福吧。
★有关“梦想”的名言
我宁可做人类中有梦想和有完成梦想的愿望的最渺小的人,而不愿意做一个最伟大的、无梦想、无愿望的人。——纪伯伦
不要放弃你的梦想。当梦想没有的时候,你还可以生存,但是你虽生犹死。——马克·吐温
梦想就是创造、希望,就是呼唤;制造幻想就是向现实挑战。——雨果
青春的梦想,是未来的真实的投影。——济慈
没有伟大的愿望,就没有伟大的天才。——巴尔扎克
★一个青年问老者“我怎样才能成功地攀登到梦想的山巅?”
老者微微一笑,从地上捡起一张纸,叠只小船放入身边的小河中,小船不喧哗,不急躁,借着水流,一声不吭地驶向前方。途中,蝴蝶、鲜花向它搔首弄姿,它不为所动,默默前行……老者说:“人的一生,金钱、美色、地位、名誉诱惑太多。选定了奋斗目标,途中因思谋金钱而驻足,因贪恋美色而沉沦,因渴求名誉而浮躁,因攫取地位而难眠,故难以像小船一样,不为诱惑所动,向着既定目标默然前行。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做事往往半途而废的原因。”年轻人恍然大悟,打点起行囊,迎着风向山顶爬去。
拒绝诱惑才能登上梦想的巅峰。
★谦虚的莫言
莫言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他表示,“听到获奖的消息,我很高兴。但是我觉得获奖并不能代表什么,我认为中国有很多优秀的作家,他们的优秀作品也可以被世界所认可。接下来我还是会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新作品的创作上。我会继续努力。”
尽管作品在世界文坛的影响和声望足以让莫言骄傲,但他仍然常常怀疑自己配不配得上“作家”这个称号。有时候,他会说自己是个写小说的,他甚至不太愿意用小说家这样的
字眼。他的谦虚不是表象更非伪装,只有对自己、对他人有充分认识和了解的作家才会有这样谦和又自信的胸怀。莫言曾说:“不能因为名声大一点就目空一切,应该对别的作家、别人的作品持有尊敬的态度,不是伪装,而是发自内心。只有看到别人的长处,你才有可能进步。如果把自己的作品看得比谁都好,那这个作家也就到此为止了。”
感受乡村(节选)
浙江一考生那是一方朗朗的天空,不论距离有多遥远;那是一种真实的渴望,不论岁月有多悠长。
乡村是单纯的。在现代的都市内,繁杂喧嚣,阳光似乎全都浸透着金子般的光亮。乡村却不是这样,每一缕阳光都很亲切,迷人,脱俗。我喜欢乡村,就因为它保持着原始的纯朴,山野乡村的生活仿佛让人感觉不到岁月的痕迹。最可爱的是那安详的与泥土为伴的乡亲啊,几千年守着那寸土地,那寸滋养着一代代生生不息的生命的土地。外公那长满厚茧的双手,那布满皱纹的脸庞,成了我抹不掉的甜蜜记忆。多想永远生活在乡间,与那群单纯的人相伴一生,去寻找生命最初的善良。
乡村是安静的。不知从何时起,岁月悄悄将我带离安静。那本是我生命依赖的故土,那本该是我终其一生都要潜心修养的地方。有时候,我沉浸在简陋的小屋里,一个属于我的安静的位置,刚刚告别了喧嚣的城市,回到了久违的安静的村庄,享受在城市任何一个角落都无法使耳根清净、心灵宁静,而只有乡村才能拥有的、安静的美妙时光。春天我听到流水细细划过的声音,心如止水,安静透明;夏天我看到那柔柔的月光,近在咫尺,却思念向往;秋天啊,望着大地上飘飘洒落的枯叶,我才明白我们的先人为什么会落叶归根;冬天,寒冷的季节唱响了一曲清丽的恋歌,跨过所有的障碍,告诉了你生命源于安静而回归安静。
点评:内容充实,中心突出。既有对乡村的整体的感知,又有细微的感受。既有对事物的感受,又有对人物的感受。全文形成了一种全方位感知的效果。大量运用排比,具有散文的形式美、音韵美。如写“乡村是安静的”用排比句描绘春、夏、秋、冬四季的感受,句式整齐,干净利落。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其他相关资源
友情链接:
客服总机:400-606-99777 业务传真:010- 客服邮箱:Copyright &2006 - 2015 高考学习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100390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拣麦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