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月17日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弹药保障照片

解放军对越攻击图曝光 对越自卫反击战珍贵影像
来源:网络 
16:46:21 
摘要:这些都是1.7老山战斗中牺牲的战友,以及其他相关照片。 非本人原创,乃转载,再次向为祖国牺牲的烈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真实的枪伤 这是一群发小,都参加了对越反击战,左边是他们出征前的合影,但后来回来的只有一个,右边就是剩下的那个多年后为纪念战友,
这些都是&1.7&老山战斗中牺牲的战友,以及其他相关照片。
非本人原创,乃转载,再次向为祖国牺牲的烈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真实的枪伤
这是一群发小,都参加了对越反击战,左边是他们出征前的合影,但后来回来的只有一个,右边就是剩下的那个多年后为纪念战友,按照当年的位置完成了一个人的&合照&
摘要:自卫反击战战略示意图 解放军报为大战前鼓舞士气 人民日报刊登批评越南挑衅的报道 解放军进行战前动员 冒枪林弹雨将补给和弹药送前线的军工 对越自卫反击战,又称中越战争,狭义上是指日-日
自卫反击战战略示意图
解放军报为大战前鼓舞士气
人民日报刊登批评越南挑衅的报道
解放军进行战前动员
冒枪林弹雨将补给和弹药送前线的军工
对越自卫反击战,又称中越战争,狭义上是指日-日中国、越南两国在中越边境爆发的战争。广义的中越战争,是指从1979年到1989年近十年间的中越边境军事冲突。其中包括1979年中越边境中方自卫还击作战,1981年中国收复扣林山、法卡山之战,1984年中国收复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之战,中国对越拔点作战、两山轮战、对越坚守防御作战等。
对中国来说,越南在南方蚕食中越边境,又在1978年入侵中国南方盟友柬埔寨,这是赤裸裸的地区霸权主
邓小平访美(1979年)
义,是对中国周边安全的严重威胁。当时的中国,主要压力还是在东南台海一线和北方中苏边境。
再则由于国内刚刚结束十年动乱,而且军队自1962年以来已经十多年没有打过大仗了(仅有1974年海军收复西沙群岛),中央军委决定以多击少,用牛刀杀鸡。日中央军委召开会议,并于8日下达了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决定和命令。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邓小平任命东线广西边防部队总指挥为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上将,他颁布&不前者,杀!临阵怯逃者,杀!延误战机者,杀!投敌叛变者,杀&&&的《十杀令》军规[1]。调曾经在越南抗法战争中作为中国军事顾问援越的武汉军区司令员杨得志上将任昆明军区司令员,担任西线云南边防部队总指挥。人民日报关于开战的报道我军战役部署:以第41军、第42军、第43军、第54军、第55军和第50军(缺149师)为东线兵团,由许世友指挥,从广西方向出击;以第11军、第13军、14军和第50军149师为西线兵团,由杨得志指挥,从云南方向出击。我军之战役决心:有限时间,有限纵深,集中优势兵力,迂回包围,速战速决,歼敌速回。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转一组(60幅)回顾1979年对越反击战的照片
昨天,是中国对越反击战三十五年纪念日,在新浪网上看到这组照片,把记忆一下子拉回到了那个年代和那场战争。很多照片都是当年看不到的。
中国军队多少年没有打过仗了,看看那时中国在与小小的越南交战时战场上打得那么艰难,想想如果现在中国在与邻国发生战争时该是个什么局面呢?军队只靠把被子叠成“豆腐块”儿、甩正步,或者靠已经事先就导演好的红军必胜蓝军的战斗演习恐怕是不中用的。战场上讲的是整体军事实力和后勤保障而不是花拳绣腿。
很多参与这场战争的军中所谓“越战帮”的当年连职或者班长,如今肩章都是将星闪烁,可他们毕竟参与过刀兵相见的战场,有的甚至是拿生命换来的,总比起那个胖头胖脑的只会研究他“爷爷思想”满哪“签名留念”的“肥球将军”要强百倍。
当年那些为国捐躯的战士们他们的家属如今还好吗?那些在这场战争中参战和伤残战士们,他们是否得到了政府应有的抚恤与关怀?作为中国的普通百姓的感觉,对这些当年战场上下来的官兵们,政府多给他们一些优厚待遇相信大家都会百分之百赞同的。相比之下,那些贪官污吏、养尊处优的所谓“老干部”们,他们有什么资格去享受特殊的待遇。
这组照片,尽管反映的不是那场战争的全貌,但是也有着一定的代表性,实属珍贵。在此转发与朋友们分享。
感谢“浪浪”,感谢这位当年的战地记者李永安。
日拂晓,炮火映红天空,中国人民解放军从东西两线同时向越南展开反击,长达近10年的南
疆战事自此打响。曾几何时,反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歌曲、影视作品红遍大江南北,但时光的流逝冲淡了
人们的记忆,又到"2-17"了,让我们再次缅怀英烈,重温共和国战史!
在这场战争之前,越南由于苏联支持而与中国交恶,敌视华人,许多在越华侨遭到秘密逮捕杀害,越南同
时对中越边界提出了主权要求。1978年5月下旬,共有7万多名华侨被驱赶,财产被搜刮掠夺一空,有消息
称越南当局甚至在华侨回国途中开枪扫射。图为越南当局驱逐华侨(资料图)。
另一方面,美国谋求在亚洲地区实现平衡,同时对苏联进行遏制。而这一点,中美利益惊人一致,共同的
利益使中美一拍即合,双方迅速接近。日中美建交,邓小平随即与1月29日─2月5日访美,期
间被问及对越政策时,胸有成竹地说:“小朋友不听话,该打打屁股了!”(资料图)
日,新华社、人民日报奉命发表奋起还击保卫边疆的声明和社论。其中人民日报头版刊发《
是可忍,孰不可忍》的社论,被看做是打响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信号弹。
早在日上午,中央军委就曾下达作战命令,称“无论战果如何,我军攻克高平和谅山后不得
恋战,即行撤回”。同时,沈阳军区、北京军区、兰州军区及乌鲁木齐军区均进入临战状态,这也反映出
当时中国认为主要的威胁是苏联,因此对越南投入的仅是次要兵力。(资料图)
战争分别由中国的西线云南和东线广西两个作战方向。西线作战由时任昆明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指挥;东线
作战由时任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指挥。总共动用了9个军29个步兵师,其中真正攻入越南境内的解放军
兵力在22万人左右,越军以6个步兵师总兵力约正规军10万人以及民兵15万人应战。
广州军区于1月8日上午完成战术准备:4个野战军、3个地面炮兵师等全部进入待命地点。昆明军区则于1
月10日凌晨完成战役展开,2月9日深夜完成了作战准备。另空军高炮和地空导弹部队也完成部署;南海舰
队集结各型舰艇120余艘和战机170余架。图为尖刀排出发前作战前动员。
中国解放军东线4个军10余万人在许世友指挥下分14路进入越南境内,3小时后,北集团突破莫隆,向通农
县前进,41军122师从广西平孟方向攻击朔江,41军123师368团进攻茶灵。同日,西线3个军约10万余人在
张铚秀指挥下,从云南边境攻入越南。战争正式爆发。图为55军当时使用的作战地图。
2月17日凌晨,中越边境群山中万炮齐鸣,地动山摇。一发发炮弹撕裂长空,一齐射向越军阵地。一队队
士兵从广西云南越过边界,向越军阵地发起进攻,骤然响起的枪炮声震动了整个世界。对越自卫反击作战
拉开序幕!(资料图)
2月18日,东线解放军占领清水,越军在高平战线以坑道顽抗。西线解放军与越军于老街激战,越军被迫
退守黑河南岸。19日,东线突袭占领河鹿县,西线攻克谷柳、保胜。图为李永安所在的九连前线备战练兵
,左二是连长张崇福,看地图的是副连长张运合,两人在后续战斗中牺牲。摄影/李永安
2月20日,西线解放军进抵瓜姚、登朱一线。东线解放军攻占同登。中越于包乐激战。21日,东线解放军
占领高平。22日,东线解放军占领朔江。中国军队占领包乐,越军开始抽调驻柬埔寨与老挝精锐正规部队
回防,试图对高平发动攻击,莱州解放军展开反击,越军反被歼灭。摄影/李永安
2月23日,东线谅山附近的高马山爆发激烈攻防战,中国军队占河江。西线解放军另有两个师在空军掩护
下,进攻芒街、禄平。11军攻占巴沙山口,13军分两路对柑塘构成钳形攻势,39师坚守代乃阻击越军增援
,越军316A师发动多次猛烈进攻,无法突破解放军防线。图为489团副政委在前线指挥。
2月24日,越军反击,与中国部队在高平、老街发生激烈巷战。东线解放军42军占领越南高平省省会高平
市。同日,55军165师占领越南谅山省的同登,全歼越军。拿下同登后,我军迅速向谅山逼近。图为同登
作战前沿阵地上举行军事民主会,商量进攻办法。摄影/李永安
2月25日,东线部队稍作休整,并对同登战役进行了总结表彰。西线解放军13军同日攻占越南黄连山省省
会柑塘。26日起东线部队向越南谅山省省会逼近,战情胶着。28日起55军开始攻打谅山北部越军的“战备
库”石砬子山,直至3月1日才完全占领。图为我军官兵在法国楼工事上。摄影/李永安
3月1日,东线谅山爆发激战,越军自河内增援精锐的首都防卫军第308师向谅山展开反击,并使用化学武
器。解放军集中300门火炮,30分钟落弹几万发,前线战况惨烈,许世友愤而下令:“拂晓攻击开始后,
谅山一间房子也不能留。”参战中国军队士气亦受到鼓舞。图为炊事员向前线运送食品。
3月2日,54军师攻占越南高平省广渊。3月3日,西线解放军11军攻占封土,50军占领越南黄连山省省会沙
巴。14军攻占铺楼、郭参。东线,41军攻占茶灵,54军攻占脱浪。3月4日,东线55军打过奇穷河,进攻谅
山南市区,越军308师遭我两个师突袭。3月5日,解放军攻占谅山南市区。摄影/李永安
3月6日起,解放军以交替掩护,边清剿边撤退的方式,于3月16日全部军队撤回中国境内。我军在撤退路
线上铺设地雷,以火箭与长程炮火掩护撤军。越军无大规模追击行动。日22点20分,最后一
辆军车回到中国领土。图为我军谍报员在前线战壕发报。摄影/李永安
解放军展开了异常艰苦的挺进,电影《高山下的花环》已经非常形象地做了展现。事实上,穿插部队饱受
的磨难有过之而无不及。越军的防线十分坚固,解放军采用了步兵配属坦克突击的作战方法。越南人想不
到中国人会在这样的地貌上使用坦克,对坦克的出现估计不足。摄影/李永安
客观的讲,越军对我传统的中间突破,两翼迂回包抄战术的理解决不亚于我军。战争暴露出解放军在历经
文革后,战力受损毁的问题。邓小平借此机会,于此战后大刀阔斧改造军队。中越之战告诉中国军人,光
不怕死并不能战胜敌人。图为同登战役中我军坦克部队。摄影/李永安
西方军事观察家称,中国军队没有将初期胜利的势头保持下去,其原因与其说限制冲突扩大的政治考虑,
不如说是后勤供应不足所致。落后的后勤供应也是造成中国军队没有发挥传统的战术优势的原因--“没
能够把轻装步兵偷袭战术与已证明有缺陷的后勤供应大队结合起来。”摄影/李永安
越军刚经过越战洗礼,全民皆兵,使中国人民解放军损失惨重。越军用以退为攻的战术、当中国部队撤退
时越军进行小规模反击战、这使中国部队伤亡人数增加。图为同登古炮台歼灭战中,喷火兵马海泉和他的
战友们。摄影/李永安
战后西方点评称,越南军队最大限度的利用了中国军队战术上的弱点。中国军队的战术不但受到缺乏物资
供应的限制,而且受到传统理论的束缚。这一点在其杰出的步兵战术中表现得最为突出。解放军曾尝试发
动一些联合兵种进攻,但由于训练、协调、后勤跟不上,终于没能成功。摄影/李永安
初期,解放军仍然依赖队形密集的步兵,即用“人海战术”冲击敌人的阵地。这种战术在越南付出巨大代
价,外电称中国军队在越南学到“这条传统军事准则的真谛:缺乏机动性的密集队形不可能轻易或迅速地
到达战争的目标。”图为我指战员正在商量炸毁越军法国楼的方案。摄影/李永安
为了拿下五号高地主峰,七连干部战士付出了更大的代价,全连指战员只能在敌方密集的飞蝗般的弹雨中
全力冒死向五号主峰冲击。一战下来,七连人员伤亡过半。大家通过商议,决定先用火攻,等到民兵运来
大量炸药后直接炸毁炮楼。摄影/李永安
在以巨大牺牲夺取地堡表面后,部队开始组织对地堡里敌人的清剿。营部立即请求上级调来了喷火兵,工
兵。先用喷火器喷烧,我军士兵趁夜接近炮楼,用“堵鼠洞”的办法一五一十地对付敌人。图为法国楼炸
毁后景象。摄影/李永安
喷火兵用喷火器对炮楼发射孔进行喷火袭击封锁,致使敌人不敢靠近墙壁和火力发射孔;紧接着,战士们
迅速接近墙壁,将准备好的碎石块塞进墙壁上的发射孔里,直至把发射孔堵地严严实实。最后灌入炸药汽
油点燃。图为一个越军上士爬出来向我军投降。摄影/李永安
后来有解放军指战员在谈到这次战争时说,它“比我们过去打过的任何一次战争都要更接近于现代战争,
就次而论,这是一次值得大力广泛研究的宝贵经历”。(资料图)
攻下法国楼后,7连士兵在碉堡前合影。他们的正副连长都在此役中牺牲,他们前面摆放的是驻守越军的
轻重机枪。出发之前,163师在边境给自己挖了600口墓穴,挖出的黄土把春天刚长出来的绿草苗都压死了
。师长边贵祥和政委吴恩庆指定有两个是给他们自己准备的。摄影/李永安
自法国炮楼被我军拿下后,整个战线前移,枪炮声远去了,硝烟淡然了,同登战场平静了下来,大部队已
经能自由的在战场上来回的调动,生活几近回到寻常的状态。图为缴获的越军武器。摄影/李永安
一些观察家认为,妨碍解放军在越南取得更大成功的因素是缺乏现代化的装备。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对越作
战中使用的是50,60 年代的技术和已被实践证明不适用的苏式装备。图为越南军队使用的苏联产AK-47和
榴弹。摄影/李永安
整个攻击法国炮楼的战斗一气哈成,进行得酣畅淋漓。法国炮楼战斗的结束,为同登一期作战阶段性的胜
利画下了一个成功的分号。图为同登战役时缴获的一些越军轻武器。摄影/李永安
部队二十多年没有打仗,广大指战员尤其是基层指战员缺乏实战经验,一些中高层指战员面临新情况新问
题,囿于传统战法,思想不够解放,出现了许多“不适应”,在作战过程中暴露许多问题,付出了巨大的
代价。图为55军9团在山涧的丛林里组织召开战地杀敌立功表彰会。摄影/李永安
战争已打了十一天,随着对越作战整个进程的发展,谅山战役的序幕拉开了。谅山作战是对越自卫还击
作战的最后一仗。攻克谅山,越军将无险可守,将标志自卫还击战的胜利结束,其意义十分重大。图为28
日清晨,战士们开始向谅山进发。摄影/李永安
中国将后方炮兵师拉至前线进行压制即拼刺刀。解放军3月1日9时30分集中300门火炮,30分钟落弹几万发
,当时许世友愤而下令:“拂晓攻击开始后,谅山一间房子也不能留。”图为我军炮兵阵地。摄影/李永
东线谅山爆发激战前,越军自河内增援精锐的首都防卫军第308师向谅山展开反击,并使用化学武器。解
放军55军攻入谅山北市区。图为我军从弄怀村炸开围墙投入战斗。摄影/李永安
西方军事专家点评称解放军训练的重点是拼刺刀和投弹等士兵的基本军事技能。他们的训练是为适应步兵
战术和游击战开展的。中国军队训练的目的是培养战士而不是指挥员,尽管作为个人他们英勇善战,但指
挥官们缺乏现代化指挥理念。摄影/李永安
军队指挥和控制问题,如果不是由于靠不住的战术通讯所引起的话,装备的缺乏肯定更趋严重。同样,解
放军后勤供应不足,机动性能差,可能与缺少运送军需品和人员的卡车有关。假如装备有进行反击所必需
的现代化自行火炮或远程大炮,越军火炮造成的威胁无疑会大大减小。摄影/李永安
也有外媒评价称,但在对手同样坚强的意志力面前,兵力的不足最终决定了战斗的胜负。图为163师副师
长李万余(中)在攻打谅山前线与战士交流。他曾亲自带领尖刀营执行穿插任务,歼敌七百余人,立一等
功。摄影/李永安
3月3日,西线解放军11军31师攻占封土,50军149师占领越南黄连山省省会沙巴。14军攻占铺楼、郭参。
东线,解放军41军124师攻占茶灵,54军161师攻占脱浪。图为163师副师长宋宝顺、师副政委李盛福、团
政委王欲信在前线指挥。摄影/李永安
石砬子山(二清洞和三清洞)是越军在谅山外围的最强防线,也是越南重要战备粮仓。据说这里储存的优
质的大米和白面够得上整个越南坚持打三年仗。3月1日,163师489团1营受命强攻石砬子山。图为我军炸
毁二清洞。摄影/李永安
奇穷河铁桥是进入谅山南区的必经之路,夺取奇穷河大铁桥就意味着取得了谅山之战的胜利。我第3团2营
6连刚刚冲到北市区奇穷河桥头,突然与2辆敌坦克、1辆装甲车遭遇了。敌坦克和装甲车开足马力,想向
南岸逃。副班长黄炳培眼明手快,端起火箭筒对准坦克屁股,一炮正中油箱。
装甲车眼见逃脱不掉,企图顽抗。这时,新战士叶木火一把从班长手中夺过了火箭筒,大吼道:“我来收
拾它!”一扣扳机,“轰”的一声,连车上的高射机枪都被抛上了半空。为了加快夺桥速度,部队调集了
强大火力群压制对岸的火力点。战士们趁着烟尘遮挡勇猛地地向前冲去。摄影/李永安
尖刀七连的尖刀排,终于率先冲过南桥头,顷刻间,人流疏通,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涌向南市区。谅山大
小和我国的县城差不多大。进入谅山后,我军与驻守越军展开了激烈巷战,参战老兵回忆越南抵抗比较顽
强,整个攻打谅山的战斗持续了6天。摄影/李永安
谅山作战是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最后一仗。谅山省是越南北部山区与河内平原区的分界,攻克谅山,越军
将无险可守。我军坦克部队可以在几日内直取河内。图为解放军62式坦克开进谅山市区。摄影/李永安
越南重镇谅山,北临山岳,南接平原,是越南北方的战略要地。北距我国广西友谊关18千米,南距越南河
内130千米。越南当局自恃谅山地势险要,气势汹汹地叫嚣要在这里“决一死战”。他们命令越军“王牌
”第3师,沿谅山城外的山岳一线摆开,妄图阻止我军乘胜进击。摄影/李永安
敌方早已作好了在谅山与我军决战的准备。他们布置了十分周密的交叉火网,控制着谅山所有的铁路、公
路、交通要道以致各个角落。越军轻重火炮有规律地进行着拦阻射击,炮弹准确地落在山丫口及所有他们
预测好了的各个战略位置上。图为我方坦克进入谅山。摄影/李永安
六时正,一发炮弹由北向南划破谅山上空灰色的铅云,落在谅山市区,发出震撼山河的巨响,谅山南区的
围歼战打响了!顿时,万炮齐鸣,枪声四起,空气都被撕裂得急剧的颤抖着。图在谅山市区被我军炮兵击
毁的越军T-34坦克。摄影/李永安
一门门火炮猛轰谅山,一发发炮弹倾天而泻,30分钟之内落弹几万发。刚刚盖起的敌军营房顿时化为平地
,城内坚固的军事目标、弹药仓库,顷刻间房倒屋塌,连续爆炸。图为被击毁的越军坦克。摄影/李永安
战斗的推进十分艰难,敌人凭借市南区各制高点用各种火力疯狂阻击我军的进攻,我军伤亡非常惨重。由
于部队慌于进攻,加之后续的后勤保障队伍跟不上,牺牲的烈士和伤员暂时只好弃在河南岸。图为伤员被
快速抬离战场。摄影/李永安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428、391和文庙三个高地全部落入我边防战士之手。当我军战士冲上敌阵地时,
敌火的炮还热着,上了膛的炮弹没来得及打出去,堆放的弹药竟达五卡车之多。叫嚷要与我“决一死战”
的敌人,大概没想到他们竟会覆灭得如此之快。摄影/李永安
日,李永安在谅山省委大楼拍下了这张著名的《攻克谅山》,当天授命连夜赶回国内,新华
社、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新闻单位记者都在前线指挥部等着他,照片通过传真机传回北京。邓小平也正
是看到这张照片,于3月5日下令撤军。摄影/李永安
谅山战役结束后,越南当局还编造谎言,称“中国军队过不了奇穷河……,西方一家电台也给越南打气:
“中国军队还在谅山北侧的山地蹒跚……。”《攻克谅山》发出后,许多国家考证了拍摄位置,结束了中
国军队是否拿下了谅山的争议。图为我军民一同围坐分享胜利喜悦。摄影/李永安
“谅山要塞”全线崩溃。这时,我边防部队指战员火速兵分两路,快速向南追歼残敌。敌人已经毫无招架
之力,急不择路,拼命逃窜。滚滚浓烟笼罩下的谅山,南北市区到处是一堆堆废墟。街头巷尾到处堆放着
越军丢下的武器弹药、军装和各种食品。图为谅山省府大院的汽车。摄影/李永安
敌人扼守河内的屏障被我军攻占后,河内门户洞开,我军造成了雄师威逼河内之势。攻克谅山后,我军在
敌军的一些阵地上看到,所有的日历都没有翻到2月28日的,有的翻到了2月27日。可以想见,他们刚把日
历翻过26日那一页,就被我军打得丧魂落魄,再没有往下翻了。摄影/李永安
日谅山攻防战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大量使用了重型加农炮和榴弹炮,战后,根据谅山的实际面
积和我军发射的炮弹数量进行比对,谅山的炮弹落点数量为3枚/平米,可以说,谅山的战术,完全是中国
实践苏军大炮兵主义理论的样板。图为我军在谅山市的防炮击坑。
自卫反击战结束后,从阵亡战士的统计名单中发现,牺牲的烈士中有很大部分是连队里的班长和排长。
487团2营5连一仗牺牲了6个班长和排长,488团3营7连在探垄阻击战中就牺牲了5个班长。489团在自卫反
击战中牺牲了29个班长。图为民工向谅山前线输送弹药。摄影/李永安
谅山战役后,解放军准备撤军,外电称北京制止了它自己鼻子底下的“东方古巴”,从而教训了苏联。西
方军事专家说,不管怎么说,中国军队毕竟还是打进越南境内纵深达五十公里,占领了好几个省会,其中
包括河内以北仅一百三十公里的重要据点谅山。摄影/李永安
谅山之战,解放军战绩辉煌,3月5日,我国发表声明,惩罚越南的目的已经达到,我们不要越南一寸土地
。由于这样纵深突破越南重兵把守的一千三百公里边界,使得邓小平能够宣布:越南不可战胜的神话再也
不可信了。摄影/李永安
日至3月16日,我军约有6954名指战员在越南牺牲,14800多人受伤。中国人民解放军2月17日
至28日共击毙越军15,000人,2月28日至3月16日击毙越军37,000人,预计越方总死亡人数超过80,000人。
图为谅山战役后胜利撤退,我军告别边民。
战后,中国的军政领导认真地接受了在对越作战中取得的教训,并下令行动起来弥补军队的缺陷。军队缺
乏训练是在这次战争中暴露的主要问题之一。中国领导人发现,要战胜现代化的敌人,不能再依赖“革命
化战胜现代化”的公式。图为许世友接见参战官兵,许司令和李永安握手。
1979年邓小平、华国锋等接见英模报告团。从左至右分别是方毅、乌兰夫、汪东兴、华国锋、邓小平、王
震、韦国清。出席报告团,但限于篇幅未出现在照片中的还有纪登奎、吴德、张廷发、陈永贵、陈锡联、
胡耀邦。后排左起第4个为李永安
1979年开始的这一场战争,重塑了中国南部的复杂地缘政治格局,深刻改变了中国军队的战争思维。它为
从南部开始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契机,为随之而来的军队改革奠定了基调。图为李永安战后获得的军功章和
一等战功证书。
&&&&&&&&&&&&&&&&&&&&&&&&&&&&&&&&&&&&&&
李永安近照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979年2月17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