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拳的诗》如何买到该书?

内功修炼太极拳【临清医友吧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30贴子:
内功修炼太极拳
内功修炼,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内家拳的精华是内功修炼,否则都是花架子。其实他们内功修炼的核心部分是相似的,即混元劲。只是太极偏柔,形意偏刚,八卦善旋转,这都是相对的。
其实太极拳的精华部分和最有趣的地方是浑圆劲,是内三合,也就是神意气主导下的内劲修炼,不是一般人以为的光是把拳架撑好就可以的,那是外三合的部分。也不是一些练气功的,只是停留在精神方面,毫无实物。浑圆劲是在精神意识主导下的(肌肉不用力)身体内部关节各部分之间、以及身体与外界环境之间产生的相吸相斥的劲,是事实存在的东西,自身可以体认,也可以让别人有感受。
内功修炼得道得人,一定会痴爱她,会终生追求不止。练出混元劲的人,全身各部分能在意识指导下互相合劲,坐卧行都可以,这种感觉很奇妙,让人觉得很强壮,感觉力大无穷,似乎不怕击打,注意我用的是似乎,不是真的刀枪不入。与人推手,遇到劲整的人,能随时合住对方的劲,让对方觉得不可思议。来实的让人觉得你就是个树桩,推拽不动,来虚的一下子又无影无踪。1、太极行功法太极行功,功在调合阴阳,交合神气,打坐即为第一步下手功夫。行功之先,犹应治脏,使内脏清虚,不着渣滓,则神敛气聚,其息自调。进而吐纳,使阴阳交感,浑然成为太极之象,然后再行运各处功夫。冥心兀坐,息思虑,绝情欲,保守真元,此心功也。盘膝曲股,足跟紧抵命门,以固精气,此身功也。两手紧掩耳门,叠指背弹耳根骨,以祛风池邪气,此首功也。两手擦面待其热,更用唾沫偏摩之,以治外侵,此面功也。两手按耳轮,一上一下摩擦之,以清其火,此耳功也。紧合其睫,睛珠内转,左右互行,以明神室,此目功也。大张其口,以舌搅口,以手鸣天鼓,以治其热,此口功也。舌抵上颚,津液自生,鼓漱咽之,以润其内,此舌功也。叩齿三十六,闭紧齿关,可集元神,此齿功也。两手大指擦热摺鼻,左右三十六,以镇其中,此鼻功也。即得此行功奥窍,还须正心诚意,冥心绝欲,从头做去,始能逐步升登,证悟大道。长生不老之基,即胎于此。若才得此太极拳法,不知行功之奥妙,挈置不顾,此无异炼丹不采药,采药不炼丹。莫道不能登长生大道,即外面功夫,亦绝不能成就。必须功拳并练,盖功属柔而拳属刚,拳属动而功属静,刚柔互济,动静相间,始成太极之象,相辅而行,方足致用。此练太极拳者所以必先知行功之妙用,行功者所以必先明太极之妙道也。
太极行功歌一两气未分时,浑然一无极。阴阳位即定,始有太极出。人身要虚灵,行功主呼吸。呵、嘘、呼、 春嘘明目木滋肝,夏至呵心火自闭。秋哂定知金肺润,冬吹惟要坎中安。三焦嘻却除烦热,四季长呼脾化食。切忌出声闻口耳,其功尤胜保命丹。三肝若虚时目睁睛,肺知哂气手双擎。心呵顶上连叉手,吹肾还知抱膝平。脾症呼时须撮口,三焦客热莫生惊。仙人嘻字真玄秘,日日行功体渐宁。四肝本青龙旺在春,病来还觉好酸辛。眼中赤色兼多泪,嘘法行功效若神。肺生咳嗽作痰诞,胃膈烦焦喉舌干。却病急行哂字诀,上焦火降肺安然。心神烦躁急须呵,此法通灵更莫过。喉病口疮并热痛,行之渐觉体安和。肾为水府是生门,保命藏精养蒂根。眉蹙耳鸣兼黑瘦,吹之精气返昆仑。脾家属土太仓名,饮食成痰湿热生。泻痢脾鸣兼吐水,调和四季得和平。三焦火症报君知,静坐蒲团须用嘻。此法通玄传上古,清凉三部是良医。
太极打坐法修炼不知玄关,无论其它。只此便如入暗室一般,从何下手?玄关者,气穴也。气穴者,神入气中,如在深穴之中也。神气相恋,则玄关之体已立。古仙云:“调息要调真息息,炼神须炼不神神。”真息之息,息乎其息者也。不神之神,神乎其神者也。总要无人心,有道心。将此道心返入虚无,昏昏默默,存于规中,乃能养真息之息,得不神之神。初学必须从呼吸下手,此个呼吸,乃是离父母重立胞胎之地,人能从此处立功,便如母呼亦呼、母吸亦吸之时,好像重生之身一般。大凡打坐,须将神抱住气,意系住息,在丹田中宛转悠扬,聚而不散,则内藏之气与外来之气,交结于丹田。日充月盛,达乎四肢,流乎百脉,撞开夹脊双关而上游于泥丸,旋复降下绛宫而下丹田。神气相守,息息相依,河车之路通矣。功夫到此,筑基之效已得一半了,总是要勤虚炼耳。
调息须以后天呼吸寻真人呼吸之处,古云:“后天呼吸起微风,引起真人呼吸功。”然调后天呼吸,须任他自调,方能调得起先天呼吸,我惟致虚守静而已。真息一动,玄关即不远矣。照此进功筑基,可翘足而至,不必百日也。《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二句可浑讲,亦可析讲。浑言之,只是教人以入定之功耳。析言之,则虚是虚无,极是中极,静是安静,笃是专笃,犹言致吾神于虚之间而准其中极之地,守其神于安静之内必尽其专笃之功。
学道以丹基为本,丹基既凝,即可回家躬耕养亲,做几年高士醇儒。然后人山寻师,了全大道。彼抛家、绝妻、诵经、焚香者,不过混日之徒耳,乌足道哉?保身以安心养肾为主,心能安则离火不外荧,肾能养则坎水不崩,火不外荧,则无神摇之病,而心愈安。水不外崩,则无精涸之症,而肾愈澄。肾澄则命火不上冲,心安则神火能下照。神精交结,乃可以却病,乃可以言修矣。凡人养神养气之际,神即为收气主宰。收得一分气,便得一分宝。收得十分气,便得十分宝。气之贵重,世上凡金凡玉虽有百两不换一分。道人何必与世人争利息乎?利多生忿恚,忿恚属火,气亦火种,忿恚一生,气随之走,欲留而不能留。又其甚者,连母带子,一齐飞散,故养气以戒忿恚为切。欲戒忿恚,仍以养心养神为切。功名多出于意外,不可存干禄之心。孔子曰:“学也,禄在其中矣。”修道亦然,不可预贪效验。每逢打坐,必要心静神凝,一毫不起忖度希冀之心,只要抱住内呼吸做功夫。炼心之法,自小及大。如今三伏大炎,一盏饭可也,再求饱不可也。一片凉可也,再求大凉不可也。数点蚊不足畏也,必求无蚊不能也。自微及巨,当前即炼心之境。苦中求甘,死里求生,此修道之格论也。学道之士,须要清心清意,方得真清之药物也。毋逞气质之性,毋运思虑之神,毋使呼吸之气,毋用交感之精。然真精动于何时,真神生于何地,真气运于何方,真性养于何所,是不可不得明辨以皙者而细言之也。凡下手打坐,须要心神两静,空空寂寂鬼神不得而知,其功夫只宜自考自信,以求自得,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诚于中自形于外,是以君子必慎其独也。打坐之中,最要凝神调息,以暇以整,勿助勿忘,未有不逐日长功夫者。凝神调息,只要心平气和。心平则神凝,气和则息调。心平,平字最妙。心不起波之谓平,心执其中之谓平。平即在此中也,心在此中,乃不起波。此中即丹经之玄关一窍也。
4、打坐歌初打坐,学参禅,这个消息在玄关。秘秘绵绵调呼吸,一阴一阳鼎内煎。性要悟,命要传,休将火候当等闲。闭目观心守本命,清静无为是根源。百日内,见应验,坎中一点往上翻。黄婆其间为媒妁,婴儿姹女两团圆。美不尽,对谁言?浑自上下气冲天。这个消息谁知道?哑子做梦不能言。急下手,采先天,灵药一点透三关。丹田直上泥丸顶,降下重楼入中元。水火既济真铅汞,若非戊己不成丹。心要死,命要坚,神光照耀遍三千。无影树下金鸡叫,半夜三更现红莲。冬至一阳来复始,霹雳一声震动天。龙又叫,虎又欢,仙药齐鸣非等闲。恍恍惚惚存有无,无穷造化在期间。玄中妙,妙中玄,河车搬运过三关。天地交泰万物生,日饮甘露似蜜甜。仙是佛,佛是仙,一性圆明不二般。三教原本是一家,饥则吃饭困则眠。假烧香,拜参禅,岂知大道在目前?昏迷吃斋错过了,一失人生万劫难。愚迷妄想西天路,瞎汉夜走入深山。天机妙,非等闲,泄露天机罪如山。四正理,着意参,打破玄关妙通玄。子午卯酉不断夜,早拜明师结成丹。有人识得真铅汞,便是长生不老丹。行一日,一日坚,莫把修行眼下观。三年九载功成就,炼成一粒紫金丹。要知此歌何人作,清虚道人三丰仙。5、太极早功法日将出即起,面对太阳光,吸气三口,即将口闭。提起丹田之气到上,即将口闭之气与津液咽下,然后将身往下一蹲,两手转托腰眼。左足慢慢伸直,三伸,收转左足。又右足伸直三伸,收转右足。将头面朝天一仰,又朝地一俯,伸起腰,慢立起,两手不用就拿开。立起之时,将右手掌慢慢向上三伸,亦往下一耸。又左手慢伸,将掌向上三伸,亦往下一耸(松),然后一步一步作一周围,一步步完,将两足在圈圈内一跳,静坐片刻,取药服之。6、太极午功法正午,先盘膝坐,两手按膝,腰直起,闭目运气,一口送下丹田,念曰:“本无极之化身,包藏八卦真因。清通一气精其神,日月运行不息。阴阳甲乙庚辛,生克妙用,大地回春。扫除六贼三尸,退避清净。开天河之一道,化玉之生新。圆明有象,净彻无垠。养灵光先在顶,三慧照于三清,不染邪崇之害,不受污秽之侵,水火既济,妙合地、天、人。学道守护五方,主令元神,四时八节,宰治之神,养我魄,护我魂,通我气血,生育流行,天罡地煞,布出元精。二十四气十二辰,妙应灵感,观世音,太上老君,道祖吕真人,一一玉清真王长生大帝,化作太极护法神王,日月普照来临。”(念七遍)开目,运动津液,徐徐咽下。将左手按腰,右足伸出,右手按腰,左足伸出。伸出后将两足并合,往前一伸,头身后一仰,立起。将两掌擦热,往面一擦,擦到两耳,左右手各按其耳,两手中指上下交,各弹三下,往项下一抹到胸。左手擦心,右手在背腰中一打,然后两手放开,头身往下一勾,再以右手往前头一拍,抬起腰身,左手腹中一抹,然后前足换后足,往前跳三步退三步,口中津液,作三口咽下,朝西吐出一气,复面东吸进一气,闭鼓气一口送下,此导阴补阳也。7、太极晚功法面朝北,身立住。左右手,捧定腹,两足并,先提起一气,运津液,待满口,一气咽下。两手左右一伸如一字,掌心朝外竖起,将少蹲作弯弓之状。左手放前,对定心。右手抬过头,掌朝上,四指捻定,空中指直竖,右掌朝下,捻大小指,中三平竖。两手相对,如龙头虎颈抱合之相。头于此时侧转,面向东,往前一起一蹲,起七步,立正,将两手平放,以右手抱左肩,左手抱右肩,蹲下。头勾腹胸前、两目靠臂膀中间,呼吸一回。将两目运动,津液生起,以舌尖抵腭,上下齿各叩四五下,将津液徐徐咽下。两手一抄,踪起一步,右手向上一抬,放下。左手往上一抬、放下。轮换三次。左足搭右足,往下一蹲,立起,右足搭左足,往下一蹲,立起,将腰扭转一次。乃呵气一口。收转气,两手在膝上各捻两三下,左边走至右边,右边走左边,共八十步,此要对东北走,东北对西南走,完,坐下。略闭神一会,将两手对伸一下,站起,再服晚药。以清水漱净口,仰众到寅,再住,翻动睡之,此通养神功,收魂聚魄也。
8、太极走功法迈步如猫行,轻捷似鹤立,灵脚神鹿意;起步活跃莫抬高,行时如风才逍遥。昂首舒步,眼平视含而非露;身形要活,胸心开张;放松两臂,两手轻握,微屈肘垂肩下。心指腰意,精力集脐下,气实丹田中;腰引胯动,股引小胫,腿灵脚活,脚落要轻,脚底低平;先脚跟着地,存想涌泉穴,时抓十指,顺理呼吸,以神驭气,神气混凝,气运双腿,与丹田之气上下循环呼应,让血脉流通,而不伤筋,使意达松活,且微轻灵力。集中存思小腹丹田或脚底涌泉而健步不知疲倦也。9、太极睡功法若习睡功玄诀者,不拘于日间及夜间,或一阳来复之时,叩齿三十六通,以集身中诸神。然后松宽衣带面侧卧。闭目垂帘,舌抵上腭,并膝收一足。十指如钩,一手掐子午诀,掩生门脐,一手握剑诀,屈肱而枕之。以眼对鼻,鼻对生门,合齿,心目内观。要如鹿之运督,鹤之养胎,龟之喘息。要虚静自心,勿为一毫虑念所扰,绵绵呼吸,默默行持,以至虚极静笃。至人之睡,留藏全息,饮纳玉液,金门牢而不可开,土户闭而不可户。苍龙守乎青宫,素龙伏于西室。真气运转于丹池,神水循环乎五内。呼甲丁以直其时,召百灵以卫其室,然后吾神出乎九宫,恣游青碧。履虚如履实,升上若就下,冉冉与祥风遨游,飘飘其闲云出没,坐甚昆仑紫府,遍履福地洞天。咀日月之精华,观烟霞之绝景,访真人问方外之理,期仙学为异域之游。看沧海以成尘,提阴阳而舒啸。兴索欲返,则足蹑清风,身浮落景。故其睡也,不知岁月之迁移。古传之睡功之法,用五龙蟠体之形,面南背北,首东足西,侧身而卧。左掌劳宫穴紧贴左耳(劳功穴为心经窍穴,耳为肾之外窍),右手劳宫穴贴于腹部神阙穴,神阙穴亦是肾经之俞穴。如是,上下皆致心肾相交。右足微伸,左足卷曲,置于右足之上。息念(呼吸与意念)注于神阙,以神阙吸气,毛孔呼气,乃至人之息深深,无声之中独闻知也。静察出人之息,有声则听,无声则守,不即不离,如疏雨滴梧桐,有意无意,如微云浇河汉。寄心于耳,寄耳于息,心息相依渐人心息两忘。至于大定之境,及至静极而动,恍然一阳生,蒸薰如醉,睡功之大成也。10、张三丰《蛰龙吟》睡神仙,睡神仙,石根高卧忘其年,三光沉沦性自圆。气气归玄窍,息息任自然。莫散乱,须安恬,温养得汞性儿圆,等待他铅花现。莫走失,有防闲;真火候,运中间,行七返,不艰难;练九转,何嗟叹;静观龙虎战场,暗把阴阳颠倒。人言我是朦胧汉,我欲睡兮未眠,学就了,真卧禅;养成了,真胎元,卧龙一起便升天。此蛰法,是谁传?屈肱而枕自骊山。乐在其中无人谙,五龙飞跃出深谭。天将此法传图南,图南一脉俦能继,邋遢道人张三丰仙。11、太极四季功《张三丰太极炼丹秘诀》卷三载:“《真诀》曰:凡春三月肝气旺。肝旺者,以父母真气,随天度运而在肝。若遇木日,甲乙克土,于辰戊丑未之时,依时火起炼脾气,余日兑卦时,损金以耗肺气,是时不可下功也。坎卦时,依法起火炼肾气,震卦时,入室,多入少出,息住为上,久闭次之,数至一千息为度。当时内观如法,一任冥心闭目,青色自见,渐渐升身以入泥丸。自寅至辰,以满震卦(一千息以上优佳,以息息渐微为度,如息佳不须连数)。凡夏三月心气旺。心旺者,以父母真气,随天度运而在心。若遇火日,丙丁克金,于兑卦时,依法起火炼肺气,余日坎卦时,损水以耗肾气,是时不可下功也。震卦时,依法起火炼肝气。离卦时,入室依前行持,赤色自见,渐渐升身以入泥丸。自已至未,以满离卦(一千息以上尤佳,其说如前)。凡秋三月肺气旺。肺旺者,以父母真气,随天度运而在肺。若遇金日,庚辛克木。于震卦时,依法起火炼肝气,是时不可下功也。巽卦时,依法起火炼脾气。兑卦时,入室依前行持,白色自见,渐渐升身以入泥丸,自申至戌,以满兑卦。凡冬三月肾气旺。肾旺者,以父母真气,随天度运而在肾。若遇水日,壬癸克火。于离卦时,依法起火炼心气,余日辰戊丑未时,损土以耗脾气,是时不可下功也。兑卦时,依法起火炼肺气。坎卦时,入室依前行持,黑色自见,渐渐升身以入泥丸。自亥至丑,以满坎卦。《道要》曰:凡行此法,不限年月日时,一依前法,以至见验方止。其气自见,须是谨节不倦,弃绝外事,止于室中,用意测其时候,用两个纯阳小子,或结交门生,交番往复,供过千日,可了一气。一以夺一,一百日见功,五百日气全,可行内观,然后聚阳神以入天神,炼神合道,入圣超凡。炼气之验,但觉身体极畅,常仰升腾,丹光透骨,异香满室。次静中外观,紫霞满目,顶中下视,金光罩体,奇怪证验,不可备记。”
12、道要秘诀歌道要歌,道要歌,不知道要必遭魔。看玄关,调真息,知斯二要修行毕。以元神,人气海,神气交融默默时,便得一玄真主宰。将元气,人黄庭,气神和合昏昏际,又得一玄最圆明。一玄妙,一玄窍,有欲观窍无观妙。两者玄玄是要机,异名同出谁知道?看玄关,无他诀,先从窍内调真息。神恬气静极自然,妙自无生现太极。古仙翁,多半语,恐泄真机无妄举。或言有定在中央,或言无定自领取。到而今,我尽言,此在有定无定间。有定曰窍无曰妙,老君所说玄又玄。指分明,度有情,留与吾门作赏音。遇而不修为下鬼,为圣为凡随乎人。初下手,最难行,离了散乱又昏沉。大丈夫,有真学,必将神气分清浊。先天神兮最清明,后天神兮乃浊物。扫除浊物守清明,闭塞三宝居灵谷。这灵谷,即窍儿,窍中调息要深思。一息去,一息来,息息相依时相偎。幽幽细细无人觉,神气团冲九窍开。照此行持得窍妙,昏沉散乱从何来?13、大道歌君今洗耳听吾言,道有先天与后天。后天渣质为无用,先天一点号真铅。昧真铅,迷本性,此是修行第一病。玉清殿上少人行,吾今指破神仙境。命要传,性要悟,入圣超凡由汝做。静功悟性动取药,内有龟蛇颠倒缩。一阳发动便行动,斡转天关须猛烈。阴生在午阳坎中,卯酉行持要从容。斗柄拨轮来紫府,笑迎仙子客黄公。黄婆宫中会姹女,姹女婴儿自相配。要筑基,须炼已。炼纯熟,明采取。蒙师指我一段功,先将九窍关门通。九窍原在尾闾穴,先从脚底涌泉冲。涌泉冲起渐至膝,膝下功夫须着力。释氏即此号芦芽,又如虫行又如刺。过膝徐徐至尾闾,有如硬物来相抵。方行最上一切功,三段功夫有口诀。从此三关一撞开,泥丸顶上转将来。金锁关穿下鹊桥,重楼十二真奇哉。重楼即名绛宫室,绛宫黄庭有端的。黄庭一室须要精,精在中间一点灵。切莫糊涂为隐秘,黄庭便是真玄关。不识玄关端的处,真铅采来何处安?君不见,悟真诗,须凭玄牝立根基。真精既返黄金室,一颗明珠永不离。又不见《参同》书,状似蓬壶比不诬。下闭称无上闭有,两孔穴法气相须。从今讲道谈玄理,除此为之都是虚。关已开,功已积,制剑要明真消息。镆铆尚且铁为之,何况我剑本来直。天为炉,地为冶,金水相停切莫野。子午行功要铸成,能钢能柔能取舍。剑已全,采真铅,采取鸿朦未判先。若还采得后天气,只是将他命苟延。二七时,有真机,神州赤县当求之。法财两用若求得,就好切思细详别。粉红云,野鸡色,唇若涂朱肤似雪。聪明智慧性温良,神光漆采发纯黑。气清视正步行端,方用中间算年月。五千四八生黄道,杳杳冥冥生恍惚。依时采取定浮沉,不可毫厘令过越。此际须明三日弦,妙在西方庚辛白。慧剑灵,内心诚,敲竹相通始鼓琴。天梯宜用不可缺,密密深机哪个能?海底巨鳌休乱钓,恐惊去了不回程。炉莫损,候要别,采过后天延岁月。一个时辰分六候,只于二候金丹就,尚余四候有神功,妙在心传难泄露。真铅来,发神火,西到东来先觅我。运我真汞一点红,相迎相迓成一颗。过三关,升泥丸,下得重楼入广寒。又不痴,又不慧,又不醒兮又不醉。若非遍体便精神,怎得夫妻成匹配?丹即定,心喜幸,屯蒙两卦朝昏应。也知沐浴在其中,卯酉之时不宜进。守城垣,罢战功,增得灵砂满鼎红。如斯十月功夫足,器皿丹房一撒空。入深山,抱元一,万事俱空不费力,寒暑饥劳不可侵。巍巍九载面墙壁,朝来北海暮瀛洲。忽然功行齐完日,水府三官算寿年。一封丹书下瑶天,青鸾白鹤舞翩翩。直至通明封拜罢,永作长生不老仙。
五倒卷黄河一派通,养来柔弱似婴童。世人若问长生路,笑指蓬莱碧海东。一更里,修行要仔细,休教意马走东西,走东西。猿猴锁在方寸地,这青牛老子能骑(重句,下仿此)。金丹花儿勾一,宝剑插在炉里。龙虎交,会坎离,水火颠倒成即济。金丹花儿快乐,念念上一声佛,南无混沌世界佛,南无花开叶儿落(花开叶落比阳生阴尽之时,若是凡花,则花开叶亦生矣。余仿此)。一更里,修行提正念。十字街道炼金丹,炼金丹。不用水火不用炭,只要悟,打坐参禅。金丹花儿勾二,黄婆引去婴儿,上泥丸,透玄关,婴儿姹女两团圆。金丹花儿快乐,念念上一声佛,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花开叶儿落。二更里,修行要团圆,姹女婴儿在两边,在两边。黄公黄婆为媒眷,将二家结就姻缘。金丹花儿勾三,说起生死不难。说不难,却又难,不在身边在那边。金丹花儿快乐,念念上一声佛,南无西方如来佛,南无花开叶儿落。二更里,修行要心专。手提一根无影剑,无影剑。六贼赶至魔王殿,将三尸斩首目前。金丹花儿勾四,我今遇着明师,与咱指一条路,时时刻刻用功夫。金丹花儿快乐,念念上一声佛,南无大肚弥勒佛,南无花开叶儿落。三更里,修行要防危,休将六届贼搬弄你,般弄你。聚气凝神总不移,烧纸钱,送将出去。金丹花儿勾五,我今得了功夫。采先天,补后天,滚出云门天外天。金丹花儿快乐,念念上一声佛,南无接引准提佛,南无花开叶儿落。三更里,修行莫漏机。黄河倒卷上天梯,上天梯,玄关站定青牛蹄,颠倒颠,取坎填离。金丹花儿勾六,狮子炼成火猴。我今想去云游,翻过甲子到瀛洲。金丹花儿快乐,念念上一声佛,南无十八罗汉佛,南无花开叶儿落。四更里,修行要用心。双树林中点慧灯,点慧灯,照见世尊,他去极乐园,门前等一等。金丹花儿勾七,空中有人提携,马车青牛,过玄关,炼颗金丹圆又圆。金丹花儿快乐,念上一声佛,南无燃灯古老佛,南无花开叶儿落。四更里,修行要用功,须看西南起巽风,起巽风。水火即济颠倒用,将药火齐入炉中。金丹花儿勾八,婴儿姹女赴龙华。主人翁,认得他,打成一片是作家。金丹花儿快乐,念念上一声佛,南无大鹏金翅佛,南无花开叶儿落。五更里,修行金鸡叫。迷人不是这条道,这条道。铁树开花蕊不少,完满了,自有根梢。金丹花儿勾九,说起人从皆有。说起有,却又无,说无说有永不休。金丹花儿快乐,念念上一声佛,南无孔雀明王佛,南无花开叶儿落。五更里,修行太阳红。须防火候一场空,一场空,霞光万道金莲涌,完满了,自然成功。金丹花儿勾十,我今来在家里,见主人笑嘻嘻,我问真人在哪里?金丹花儿快乐,念念上一声佛,南无长耳定光佛,南无花开叶儿落。念罢五更到天明,正东闪上小桃红(叶横)。小桃红,东生西落催人老,躲三灾,报答恩师。金丹花儿勾十一,我今来在深山里,搭一座,草茅庵,降龙伏虎自然置。金丹花儿快乐,念念上一声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花开叶儿落。念罢五更一坦明,一道红光是至真。黄龙透出三关顶,到今日跨鹤飞升。金华十二一齐开,玉皇老子丹书来。穿仙衣,坐莲台,炼就金身全不坏。念念上一声佛,南无无量受福佛,南无花开叶儿落。
15、上天梯金虎吐铅,月之圆,存乎口诀。时之子,妙在心传。采先天之功,全凭戊己。夺后天之气,龙虎初弦。青龙白虎相争战,玉兔金乌一处搏。防只防身中无慧剑,怕只怕急水滩头挽不住船,等只等黄婆勾引,候只候少女开莲。此事难言。五千日内君须算,三十时辰暗里盘,子前午后分明看。铅阳未动,癸现于前,真铅真阳随后边。药到临炉,此时休怠慢,急速下手擒入关,随后用六百抽添。十月胎圆,婴儿出现。面壁九年,独露真诠,才做个阆苑蓬莱物外仙。 16、积气开关说其端作用,亦如前功。以两手插金锹,用一念归玉府,全神凝气,动俾静忘。先存其气,自左涌泉穴起于膝胫,徐徐上升三关,约至泥丸,轻轻降下元海。次从右涌泉穴,俾从右升降,作用与左皆同。左右各运四回,两穴双升一次,共成九转,方为一功。但运谷道轻提,踵息缓运,每次须加九次,九九八十一次为终。其气自然周流,其关自然通彻。倘若未通,后加武诀,逐次搬行。先行狮子倒坐之功,于中睁眼三吸,始过下关,后乃飞金精于肘后,掇肩运耸,自升泥丸,大河车转。次撼昆仑,擦腹搓腰八十一,研手摩面二十四,拍顶转睛三八,止集神叩齿四六通。凡行此功,皆缩谷闭息。每行功讫,俱要嗽咽三分,方起摇身,左右各行九组。此为功法。可配静功,互为运行,周而复始,如此无间,由是成功。上士三昼夜而关通,中士二七以透彻,下士月余关亦通。功夫怠惰,百日方开;若骨痛少缓其功。倘睛热多加呵转。一心不惰,诸疾无侵。其时泥丸风生,而肾气上升。少刻鹊桥瑞香,而甘露下降。修丹之士,外此即诬。若非这样开道,岂能那般升降而炼己配合也哉?17、玄关一窍歌玄关一玄通真诀,乾坤辟破蓬壶阔。黄庭有个元翁客,抱琴侍守天边月。二水清兮三水浊,金花开,兑头缺,峨媚山上紫霞飞,霞飞化了红炉雪。龙吟逼,虎啸迫,灵龟吸尽金乌血。骑龙挂剑醉归家,运转三关朝北阙。18、金丹歌金丹一粒重一斤,世人知得永长生。筑基扫尽尘间事,炼己只是养元神。黄庭土釜先天汞,万虑皆空绝世情。离了己身不是道,执著己身也是空。我今泄漏天机理,说与学道诸英雄。目前现有长生路,千万凡夫迷本宗。扫尽灵台无一念,身闲清净运玄功。呼吸虚无神守舍,百脉归源如水清。身中自有真铅现,一颗红光似月明。玄关往来无定位,阴阳升降有时辰。年中取月月取日,中秋现出月光轮。三旬只在家里坐,时刻不离紫微星。南面对观北斗柄,正是日午打三更。西北安炉炼灵药,东南立鼎法神功,鼎炉相对真做手,慧剑挂在水晶宫。黄婆勾引为媒聘,灵龟入炉深更深。醍醐灌顶真橐龠,采取先天一气真。一息一纽天谷穴,河车搬运上昆仑。过了鹊桥入华池,降下重楼十二层。尾闾夹脊三关过,金公归舍入黄庭。铅来投汞猫捕鼠,汞去投铅兔见鹰。九转神丹入金鼎,十月胎完造化成。寒暑不知真造化,体变纯阳是真金。尘中积行三千满,白日飞升朝玉京。19、金液还丹破迷歌还丹诀,还丹诀,吾今仔细与君说。旁门小术路三千,除此金丹都是僻。万般渣质皆非类,真阴真阳正栽接。阴阳交,铅汞接,婴儿姹女空中烈。龙虎上下转升腾,海底灵龟弄星月。长黄芽,飞白雪,水中金露先天诀。真黄婆,真橐龠,金丹就是长生药。先筑基,后进药,百日功夫牢抱着。若追二气归黄道,三家相见仙胎结。性要炼,命要接,休在人间虚岁月。若将铅汞归真土,添汞抽铅永不灭。乌八两,兔半斤,二物同入戊己村。两头武,中间文,四大擒来一处烹,十月功勤火候足,纯阳炼就寿无穷。换鼎移胎三五载,九年面壁出阳神。玄是祖,牝是宗,先天先地万般根。点天透地通天眼,翰转天关斗逆行。窍要开,气自通,雷转斗柄声正轰,海底云汲龙翻浪,泥丸风生虎啸声。若会阴阳颠倒法,乾坤造化立时成。讲悟真,说参同,此理原来是一宗。此药虽从房中得,金丹大液事不同。饶服气,空炼精,闭尾闾,望飞升,不得金丹总不成。乌兽类,知全形。龟纳鼻息能调气,鹿运尾闾亦炼精。又有鹤胎常稳抱,夜半云松静养神。畜生倒有千年寿,为人反不悟长生。遍世人,贪名利,不怕阎罗鬼薄情。人有生灭畜有死,三寸气断鬼为邻。先天药,后天药,此是阴阳真妙物。先天药,能超脱。后天药,延命壳。世人若会裁接机,长生不死还大觉。性要修,命要全,采得先天种泥丸。童儿修,精气全,静里一气口升天。只有无为身不破,才是修真大罗仙。幼年间,丧了阳,半路出家性颠狂。乾爻走入神爻里,变成离卦内虚张。取将坎位中心实,返本还原复作阳。真水火,配阴阳,世人莫要乱思量。饶你无为空打坐,不免亡生葬北邙。习静功,守中黄,到老差殊枉一场。纵然明了真如性,阴魄投胎入鬼乡。延命药,返魂浆,金丹就是药中王。若将一粒吞归腹,返老还童寿命长。又休妻,又绝粮,持斋说法往西方。任你旁门千万法,除斯同类总成狂。我把天机都泄漏,还丹端的是仙方。累代神仙从此得,脱离尘世上天堂。我劝后来学道者,休听邪师说短长。若得口诀金丹药,延年住世寿无疆。以此修出长生路,报答师恩谢上苍。著斯诀,作慈航,行满功圆感玉皇。破迷金液谁人作?万古流传元化张。
20、龙虎还丹指迷歌饶君到处问仙梯,一阳初动始称奇。水淹昆仑翻碧海,虎啸岩头是祖基。直指逍遥捷径处,一轮明月照须弥。水中虎,火中龙,八卦五行显耀中,捉得龙兮生紫雾,伏了虎兮金光露。二象何缘立道根?只因久假曹溪路。男配女,阴配阳,交媾分明战一场。戊己土,作黄房,神气清兮是药王。炼得紫金丹粒就,跨鹤乘鸾朝玉皇。虎藏碧海伴儿眠,龙自扶桑日里旋。待等一阳春意动,虎放金光龙吐涎。腰悬宝剑收龙雾,虎见龙归自其潜。二物相随归戊己,一炉真火慢烹煎。子至午,火候严,卯酉加临莫放闲。吞祖气,啖琼浆,色内真空哪个详?炼之只在生身处,十殿冥王共此方。速顿悟,莫痴贪,休道老人说异端。饶尔翻谈三藏法,不悟无生也是闲。打破这个铁馒头,自在逍遥亿万年。21、太极长生法《张三丰太极炼丹秘诀》卷三载:“《真诀》曰:坎卦阳生,当正子时,非始非终,艮卦肾气交肝气,未交这前,静室中披衣握固,正坐盘膝,蹲下腹肚,须叟升身,前出身而微偃头于后,后闭夹脊双关,肘后微扇一二伸腰,自尾闾穴,如火相似,自腰而起,拥在夹脊,慎勿开关,即时甚热气壮。渐次开夹脊关,放气过关,仍伸面脑后,紧偃以闭上关,慎无开之,即觉热极气壮,渐次开关入顶,以补泥丸髓海。须身耐寒暑,方为长生之基。次用还丹之法,如前出胸伸腰闭夹脊蹲而伸之。腰间久不起,当静坐内观,如法再作。以火起为度,自丑行之,至寅终而可止。乃曰肘后飞金晶,又曰抽铅,使肾中气生肝气也。且人身脊骨二十四节自下而上三节,与内肾相对,自上而下三节,名曰天柱。天柱之上,名曰玉京,天柱之下,内肾相对尾闾穴之上,共十八节,其中曰双关。上九下丸,当定一百日,遍通十八节而入泥丸。必于正一阳时,坎卦行持,乃曰肘后飞金晶。离卦采药,乾卦进火烧药,勒阳关始,至艮卦方止。自离卦采药,便心肾气相合,而肝气自生心气,二气纯阳,二八阴消,薰蒸于肺,而得肺液下降也。含真气曰得黍米之珠,而及黄庭,方曰内丹之材,即百日无差,药力全。凡准卦采药用法,依时内观转回精细,若乾卦进火烧药,勒阳关自兑卦为始,终在乾卦。如此又一百日,以肘后飞金晶,自兑卦至震卦方止。离坎采药之时,法如旧,以配自坤至乾卦行持,即二百日无差,圣胎坚。勒阳关法,自坤卦至乾卦方止。如此又一百日足,泥丸充实,返老还童,不类常人。采药就,胎仙完,而真气生,形若弹圆,色同朱橘,永镇丹田,而作陆地神仙。三百日后行持,至离卦罢采药,坤卦罢勒阳关,即行玉液还丹之道。故至冬至后,方曰行功,三百日胎完气足而内丹就,真气生。凡行此法,方为五行颠倒,三田返复。未行功以前,先要匹配阴阳,使气液相生,见验方止。次要聚散水火使根源牢固,而气行液住,见验方止。次要交媾龙虎,烧炼丹药,使采补还丹而锻炼铅汞,见验方止。十损一补之数足,而气液相生,见验方止。上顶行持,乃小乘之法,自可延年益寿,若以补完坚固,见验方止,方可中年择月。冬至之节,月中择日,甲子之日,日中择时。坎离乾卦,三时为始,一百日自坎至艮,自兑至乾,二百日后,自坎至震,自坤至乾,凡此下功,必于幽室静宅之中,远妇人女子,使鸡犬不闻声,臭秽不入鼻,五味不入口,绝七情六欲,饮食多少,寒热有度,虽寐寤之间,而意恐损失,行功不勤,难成乎道,如是三百日看应验如何。”22、太极超凡法《张三丰太极炼丹秘诀》卷三载:“真诀曰:超者,超出凡躯,而入圣品;脱者,脱去俗胎,而为仙子。是神入气胎,气全真性,须是前功节节见验正当,方居清静之室,以入希夷之境。内观认阳神,次起火降魔,焚身聚气,真气升在天宫,壳中清静,了无一物。当择幽居,一依内观,三礼既毕,平身不须高升,正坐不须敛伸,闭目冥心。静寂朝元之后,身躯如在空中,神气飘然,难为制御。默默内观,明明不寐,山川秀丽,楼阁依稀,紫气红光,纷纭为阵,祥鸾绿凤,言语如簧,异景繁华,可谓壶中真趣,而洞天别景,逍遥自在,怡然不知有尘世之累。是真空之际,其气自转,不须用法依时。若见青气出东方,笙簧嘹亮,旌节车马,左右前后,不知多少。须臾南方赤气出,西方白气出,北方黑气出,中央黄气出,五气结聚而为绿云。乐声嘈杂,喜气熙熙,金童玉女,扶拥自身,或跨火龙,或乘玄鹤,或跨绿鸾,或骑猛虎,升腾空中,自下而上,所遇之处,楼台观宇,不能尽陈,神祗官吏,不可备说。又到一处,女乐万行,官僚班列,如人间帝王之仪,圣贤毕至。当此之时,见之旁若无人,乘驾上升,以至一门。兵卫严肃,而不可犯,左右前后,官僚女乐留恋不已,终是过门不得。轩盖复面,自上而下,复入旧居之地。如此上下不厌其数,是调神出壳之法也。积日纯熟,一升而到天宫,一降而还旧处,上下纯无滞碍,乃自下而上,或如登七级宝塔,或如上三层琼楼,其始也。一级而复一级,七级上尽,以至顶中,辄不得下视,恐神惊恋躯不出。既至七级之上,则闭目便跳,如寐如寤,身外有身,形如婴儿,肌肤鲜洁,神采莹然。回视故躯,亦不见有所见之者,乃如粪堆,又如枯木,憎愧万端。辄不可顿弃而远游,始乎一步二步,次二里三里,积日纯熟,乃如壮士展臂,可千里万里而行神壮大,勇气坚固,然后寄凡骸于名山大川之中,从往来应世之外,不与俗类等伦。或行满而受天书,骖鸾乘凤,跨虎骑龙,自东自西,以入紫府,先见太微真君,次居下岛,欲升洞天,当传道积,行于人间,受天书而升洞天,以为天仙。凡此行法,古今少有成者。盖以功不备而欲行之速,便为此道。或功验为证,止事静坐,欲求超脱。或阴灵不散,出而见仙,人不见形,来往去住,终无所归。止于投胎就舍,而夺人躯壳复得为人,或出入不熟,往来无法,一去一来,无由再入本躯,神魂不知所在,乃释子之坐化,道流之尸解也。故行此道,要在前功见验正当,仍择地筑室,以还一切,腥秽之物,臭恶之气,往来之声,女子之色,不止于触其真气,而神亦厌之,既出而复入,入而不出,则形神俱妙,与开地齐年,而浩劫不死,既入而复出,出而不入,如蟑脱脱,迁神入圣,此乃超凡脱俗,以为真人仙子,而在风尘之外,寄居三岛之洲者也。《道要》曰:“不无尽法,已灭息矣。”
25、太极合道法《张三丰太极炼丹秘诀》卷三载:“《真诀》曰:此法合道,有如常说存想之理,又如禅僧入定之时,当择福地置室,跪礼焚香,正坐盘膝。散发披衣,握固存神,冥心闭目,午时前微微升身,起火炼气,午时后微微敛身,聚火炼丹,不拘昼夜,神清气合,自然喜悦。坐中或闻声莫听,见境勿认,物境自散。若认物境,转加魔障。魔障不退,急急向前,以身微敛,敛而伸腰,后以胸微偃,偃不伸腰,少待前后,火起高升,其身勿动,名曰焚身。火退魔障,自散于躯外,阴邪不入于壳中。始此三两次已。当想遍天地之间,皆是炎炎之人,火毕清凉,了无一物,但见车马歌舞,轩盖绮罗,富贵繁华,人物欢娱,成队成行,五色云升,如登天界。及到彼中,又见楼台耸翠,院宇徘徊,珍珠金玉,满地不收,花果池亭,莫知其数。须臾异香四起,妓乐之音,嘈嘈杂杂,宾朋满坐,水陆俱陈,且笑且语,共贺太平。珍玩之物,互相献受。当此之际,虽然不是阴鬼魔障,亦不得认为好事。盖修真之人,弃绝外事,甘受寂寞,或潜迹江湖之地,或循身隐僻之隅,绝念忘情,举动有戒,久受劬劳,而历潇洒。一旦功成法立,遍见如此繁华,又不谓是阴魔,将谓实到天宫。殊不知脱凡始,在顶中自己天宫之内,因而贪恋 上夫功夫下手,不可执于有为,有为都是后天。今之道门,多流此弊,故世罕传真。亦不可着于无为,无为便落顽空。今之佛门,多中此弊,故天下少佛子。此道之不行,由于道之不明也。初功在寂灭情缘,扫除杂念。除杂念是第一着筑基炼己之功也。人心既除,则天心来复。人欲既净,则天理常存。每日先静一时,待身心都安定了,气息都和平了,始将双目微闭。垂帘观照心下肾上一寸三分之间,不即不离,勿忘勿助,万念俱泯,一灵独存,谓之正念。斯时也,于此念中,活活泼泼。于彼气中,悠悠扬扬。呼之至上,上不冲心,呼之至下,下不冲肾。一阖一辟,一来一往。行之一七、二七,自然渐渐两肾大蒸,丹田气暖。息不用调而自调,气不用炼而自炼。气息既和,自然于上、中、下不出、不入,无来无去,是为胎息,是为神息,是为真橐龠、真鼎炉,是为归根复命,是为玄牝之门、天地之根。气到此时,如花方蕊,如胎方胞,自然真气熏蒸营卫,由尾闾穿夹脊,升上泥丸。下鹊桥,过重楼,至绛宫而落于中丹田。是为河车初动。但气至而神未全,非真动也,不可理他。我只微微凝照,守于中宫,自然无尽生机,所谓“养鄞鄂”者,此也。行之一月、二月,我神益静,静久则气益生,此为神生气,气生神之功也。或百日、或百余日,精神益长,真气渐充,温温大候,血水有余。自然坎离交媾,乾坤会合,神融气畅。一霎时间,真气混合,自有一阵回风,上冲百脉,是为河车真动。中间若有一点灵光,觉在丹田,是为水底玄珠,土内黄芽。尔时一阵来复,恍如红日初升,照于苍海之内,如雾如烟,若隐若现,则铅火生焉。方其乾坤坎离未交,虚无寂灭,神凝于中。功无间断,打成一团,是为五行合配。至若水火相交,二候采取,河车逆转,四候得药,神居于内,丹光不离,谓之大周天,谓之行九转大还也。此时一点至阳之精凝结于中,隐藏于欲静情寂之时,而有象有形。到此地位,息住于胎,内外温养,顷刻无差,又谓之十月功夫也。
下夫静功在一刻,一刻之中,亦有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之功。夫在内不独十月然也,即一时、一日、一月、一年皆然。坐下,闭目存神,使心静息调,即是炼精化气之功也。回光返照,凝神丹穴,使真息往来。内中静极而动,动极而静,无限天机,即是炼气化神之功也。如此真气朝元,阴阳反复,交媾一番,自然风恬浪静。我于此时,将正念止于丹田,即是封固火候。年、月、日、时久,久行此三部,功夫不但入圆十月也。故曰:运之一刻,有一刻之周天。运之一时、一日、一月、一年,即有一时、一日、一月、一年之周天也。然一刻中,上半刻为温、为进火、为望、为上弦、为朝屯、为春夏,下半刻为凉、为退符、为晦、为下弦、为暮蒙、为秋冬。一时则有上四刻、下四刻之分,即一日、一月、一年皆同,此之谓攒簇阴阳五行。一刻之功夫,夺一年之气候也,到此乃是真空真静。或一、二年至十年、百年,打破空虚与太虚同体,此为炼神还虚之功也。前功十月即满,须时时照顾婴儿。十步、百步、千里、万里,以渐而出。倘或放纵不禁,必致迷而不返。仙经曰:“神人气成胎,气归神结丹。”所谓“一点落黄庭”是也。但人杂念少者得丹早,杂念多者得丹迟。此法简易,奈人不肯勇猛耳。若能恒久行持,必然透金贯石,入水蹈火,通天达地。再行积行累功,服炼神丹大药,必然形神俱妙,白昼飞升,全家拔宅。此又在功德之浅深如何耳。设或不服神丹,只顾阳神冲举,回视旧骸,一堆尘土,夫亦白日羽翰,万劫长存,可与宇宙同泰者矣。
内功是太极拳技的核心,它可以增强人的体质,提高拳艺水平,增加技击力度,亦可强化人体抗御外力的能力。这诸多功能均来自于“内气”锻炼,以及“气动”与“体动”的完美结合,而内功的独立修为则是前提。
大多数习练太极拳者都知道“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其实,这就是内功训练的总体内容和行拳要求。所谓“以心行气”就是指用意识引导内气,并按人的意志循经运行;所谓“以气运身”就是把内气运送到身体的某一部位或某几个部位去,产生所需要的“内劲”,进而提高拳技。这种“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的修为目的:一是需要“意识”能动地参与,并作为内气的向导;二是需要用逆腹式呼吸(吸气时收腹,呼气时掤腹)作为引子启动内气运动;三是要练就的功夫是“内气”的细、慢、深、匀地运行和有秩序地开合。其具体的训练内容、技理和程序,可做如下表述:一、以心行气,自然循经
这里所说的自然循经,并不是按着经气在经脉中的自然流注规律,周而复始地进行气血流注循环,而是按着十二正经的走向循经。即按《灵枢·逆顺肥瘦篇》记载的“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的规律循经。
自然循经的方法是:首先,要在身静、心静的基础上,把意念放至两脚底部,内观隐白、大敦、涌泉穴,然后由意念引领,由上述三穴吸气上行,过内踝,沿腿内侧(足太阴、厥阴、少阴经)上 行,连属脾、肝、肾,上行之内气聚于膻中穴与手之三阴经交接,此吸毕。手三阴之气由肺、心包、心呼出,出腋下,沿臂内侧(手太阴、厥阴、少阴经)前行直达少商、中冲、少泽穴,此呼毕。经气交接于商阳、关冲、少冲穴,沿手臂外侧(手阳明、少阳、太阳经)上行,连属大肠、三焦、小肠。上行经气过肩胛,达头面,内气聚于百会穴,与足三阳经交接,此吸毕。 经气由百会穴呼出,入足三阳经下行(足阳明经入缺盐穴,从身体正面下行过膝,足少阳经经身侧线,足太阳经由背后下行),连属胃、胆、膀胱。下行内气直达厉兑、窍阴、至阴穴,此时毕。内气交接于隐白、大敦、涌泉穴,进行下个循环。循环遍数自定,最后意念放回脚底。
这一训练内容的目的有三:一是温通经脉,二是摩荡内脏,三是进一步深度静心。二、以心行气,充实带脉
带脉的“带”字含有腰带的含义,它是人身经脉中唯—一条横向围身一周的经脉(其它经脉均为纵向)。其主要功能是“约束诸经”,即循行于躯干的所有阴阳经脉均受到带脉的约束。另外,《灵枢·经别》中说:“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这说明带脉的起点是命门穴(即在脊骨由上向下数第十四椎,亦即现代医学所说第二腰椎棘突下),亦即带脉同足少阴肾经在命门穴处相联属并出自督脉,行于腰腹,而腰腹部是冲、任、督三脉脉气所发之处,故带脉与J任、督、冲三脉有着密切关系。
充实带脉的方法是:用意念引导由涌泉穴吸气,循少阴经上行至会阴穴再转向臀后,过督脉长强穴,使内气提至命门穴,此为吸为合。然后,内气由命门穴发出,沿腰两侧向任脉神阙穴及小腹运行,并使内气扣合,此为呼为开。之后内气按原路收回“命门穴,此为吸,为合,不再放至足下。下一个循环即内气从命门穴发出达腹前会合,复又收回命门穴,即如此进行一开一合之运行。开时,腹掤起(不是鼓肚子);合时,腹放松。训练次数可自行掌握。
这一训练的技理和目的是:训练腰部的掤劲,使腰成为人身之强有力的机枢,从而成为全身运动的主宰,即拳论所说“腰为第一主宰”,同时训练了腰部的内气鼓荡,亦即经梧先师所说,把自己的腰练成一根“铁轴”(即如磨盘之铁轴)。三、以心行气,丹田内转
丹田内转的方法是:以意念为引导,由涌泉穴吸气,内气经前述路线上提至命门穴。稍加停顿,内气由命门穴经腹内压向神阙穴,此为呼为开。这股内气在腹内形成一个以“下丹田”为球心,以命门、神阙穴连线为直径的气球。该球体具有三维运动的枢轴,即上下之纵轴、前后之横轴、左右之横轴。首先,以意念引导此“气球”在前后之横轴上向左徐徐旋转三十六圈,意念中,此球越转越大,其球面外缘上达膻中穴,下达中极穴;然后向相反方向缓缓旋转二十四圈,意念中,此球越转越小,其球面外缘缩到小于“丹田”。尔后,此球再在左右横轴上,先向前再向后各旋三十六圈和二十四圈;接着,此球又在上下纵轴上左、右旋转同样圈数,意念中球体大小变化同前。还可以把纵轴旋转到四隅方向,进行“丹田内转”训练。在整个“丹田内转”过程中,带脉始终为起始状态,口鼻呼吸自然。做完此功,内气复归命门穴为之吸为合,带脉放松,内气按原路放回脚底。
这一训练的技理和目的:训练内气的阴阳既济和内气充盈,逐步达到“劲由内换”的目的。四、以心行气,贯通二跷
“跷脉之‘跷’字,有足跟跷之义。其具有疏通一身阴阳之气,调节肢体运动的功能,故能使下肢灵活。卫气的运行主要是通过阴阳跷脉而散布全身”(孙国杰主编《中医药高级丛书——针灸学》第73页)。阴跷脉起于足跟,沿内踝上行至头面;阳跷脉亦起于足跟,沿外踝上行于头面,二跷交接于面部睛明穴;阴阳二跷主肢体两侧之阴阳,阳跷主持阳气,阴跷主持阴气(同前)。
贯通二跷的训练方法是:意念由足心移至足跟,由内踝下至照海穴(又名阴跷,在内踝尖下凹陷处)吸气,内气沿大腿内侧,进人前**,然后沿腹部上行人胸内,入缺盆穴(锁骨上窝处)向上出人迎穴(喉结两旁颈动脉搏动处)前,达于鼻两旁,终于眼角下睛明穴,此吸毕,为合。内气由意念引领由睛明穴发出为呼,沿鼻旁下行过嘴角地仓穴,下行至肩颈交界处,沿肩行身侧,绕肩肿后侧,沿身体侧线下行至髋骨尖后,继续下行至足外踝下申脉穴(足外踝下凹陷中)此呼毕,为开。过足跟底,通申脉、照海穴,进行下一循环。做此功次数自定。
这一训练内容的技理与目的:通过贯通二跷,可锻炼下肢运动的灵活与矫健敏捷,增强“劲起于脚跟”的力度亦增加下盘的稳定性。五、以心行气,抓闭命门
以心行气,抓闭命门,是李经梧先师太极内功的核心功法之一。其训练方法虽简便易行,但却是内功修为的根本性环节。其训练方法是:身体在太极式基础上,膝部慢慢向下弯曲,身体重心下降,并使腰脊呈弓形,虚领顶劲。此时两手在身体两侧,五指张开,指尖朝前,手心向下,松肩松肘,达呈半蹲状。由意念弓;领内气,自脚心涌泉穴吸气,沿足少阴经上行至会阴穴,转向臀后,过长强穴,达命门穴。两手从吸气开始,抓气上提(手臂未动),手指的收拢与内气运行同步,内气达命门穴时,两手攥成实拳,拳心朝内,同时十趾抓地。此时,命门穴掤起,带脉亦跟随掤起。用意念把命门穴掤起之状保持住,即摒住内呼吸,口鼻之外呼吸正常进行而不影响腰间掤劲。此时,意念专注命门穴,保持若干时间(长短根据自身身体情况和内功之深浅自行掌握。但应该是越练保持的时间越要加长才好)。之后,把掤劲松开,意念引领内气按原路径放到脚底,两拳随内气下行而慢慢松开。稍停后,再进行下一次抓闭命门训练。训练时的抓闭次数可自行掌握,最好不少于五次。
这一训练的技理和目的是:以“后天之气”滋养“真元之气”,以水谷之精辅佐先天之精。使之固本培元,强腰健肾,进而充盈骨、脊、脑三髓,达到“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素问·灵兰科典论》)的目的。六、以心行气,太极循经
所谓太极循经,就是对内气进行循经训练。其训练方法是:在太极式基础上,意念放于两脚底,内观足太阴、厥阴、少阴三经脉之井穴:隐白、大敦、涌泉穴;由意念引领此三穴同时吸气,内气沿三脉各自上行。其中足少阴肾经过照海穴时,意念带动阴跷脉气动,一齐上行;足少阴经过筑宾穴时,意念带动阴维脉①气动上行。此五经脉内气并行于大腿内侧,达前**,交于会阴穴。此时,意念带动督脉、冲脉②气动,内气转向臀后,分为两股,其中一股沿冲脉别入脊柱内上行(此即为气敛入脊骨);另一股过长强穴,沿督脉上行,内气共达命门穴。此吸毕,为合,为蓄,为阴(全部走阴脉,督脉除外)。稍加停顿,内气由命门发出,上行经大椎穴,内气分别由手、足三阳经、阳跷脉、阳维脉③冲达四肢末端各经脉井穴和脚跟;与此同时,内气推动脉外之卫气,气达体表,毛发攻起,四肢末端掤起(不加拙力)。在内气由命门发往四梢时,亦由命门发向神阙穴,带脉同时掤起,即为“气沉丹田”。此呼毕,为开、为发、为阳(全部走阳脉)。内气交接于各阴经井穴。接着吸气,内气沿各阴经脉收回体内,手三阴经气聚于“上气海”(膻中穴);足三阴经脉聚于“气街”(中极穴至关元穴),尔后上、下两股内气沿任脉人神阙穴,过“下丹田”(亦为气沉丹田)达于命门,此时带脉松开,此吸毕,为合、为蓄、为阴(全部走阴脉)。内气再由命门发出进行下一循环。需要明确的是,内气合时应缓、深、细、匀,而开时应迅速达于四梢。这就是《黄帝内经·灵枢·动输第六十二》所说“气离脏也,卒然如弓弩之发,如水之下岸”。
这一训练之技理已含文中,其训练目的只有一个,即为太极拳带功行拳或推手积蓄内在气机。
注:①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筑宾穴(足少阴经),沿大腿内侧上行到腹部与足大阴经相合,过胸部,与任脉会于颈部。
②冲脉,起于小腹内,出会阴穴(任、督、冲脉为一源三歧之经脉,均过会阴穴)向上行于脊柱之内,其外行者,经气冲穴与足少阴经交会,沿腹部两侧,上达咽喉,环绕口唇。其为十二正经之海。
③阳维脉,起于足跟外侧金门穴(足太阳经),向上过外踝,沿足少阳经上行髋关节部,经肋后侧,从腋后上肩,至前额,再到项后,合于督脉。七、以心行气,太极看手
太极看手式,又称活步川字桩。是李经梧先师内功中的重要训练内容。其训练方法是:在无极式基础上,左(或右)脚开步与肩同宽,两手自然垂于身侧,含胸拔背,百会穴向上虚虚领起。意念放至两脚底涌泉穴。由意引导内气,由涌泉穴吸气,沿足少阴经提至会阴穴,转向臀后,循冲脉人脊骨,同时循督脉提至命门穴,此为合、为吸、为蓄。与提气的同时,两手握拳,手臂缓缓抬起,躯干半面向左(或右)转,左(或右)手在前举起与眼同高,并由拳变掌,掌心斜向前,为实;另一手提至前手肘弯里侧,亦由拳变掌,其“小鱼际”朝前下方,为虚;与此同时,左(或右)脚向前上半步,全脚掌落地为虚,后脚为实。意念引导内气由命门穴发出,沿手足三阳经发至四梢各经脉井穴;此时手指、脚趾掤起,前手与后脚为实且内气呈对拉之势;后手与前脚为虚,内气助推实手、实脚;眼神由实手中指尖放出去。此为呼、为放、为开。但内气不外泄,掤在体内,外呼吸保持自然,不可憋气,内气在实手、实脚间反复涌动:实脚内气下沉,则实手亦助推出,反之即收回,眼神亦随之放与收。如此反复涌动三至五次后,再换另一侧,从头练习,惟方向相反。
这一训练内容的技理与目的是:根据太极拳推手,两相对待时的要求,训练接劲和内气的虚实变化。同时也训练了内呼吸同外呼吸的两相分开。八、以心行气,身备五弓
“一身备五弓”,是太极拳行拳和推手过程中,使内劲与身形合一,产生八面弹性劲的技术要求。即躯干为一张主弓,上、下肢各为一张与身弓联属、联动,并可各自发出弹性劲的分弓。以心行气,训练备五弓的方法是:在太极桩基础上,内气沉入两脚涌泉穴。意念引领内气由此穴吸气上行。与此同时,身体整体下降,成马裆步,两手渐握成拳,收于腰侧,拳心向上。内气过会阴穴达命门穴,为吸、为蓄。内气由命门穴上提至大椎穴,发往四梢。与内气下沉同时,双拳渐变立掌,掌心朝前,沉肩坠肘,向前推出,与眼同高;内气同时到达脚跟、脚趾(脚心虚起,五趾抓地)和指根、指端,手心含住。此时,命门穴后吐,带脉掤起,尾闾前翻。此为呼、为发。稍加停顿,内气慢慢收回命门穴,收气时,双手回收。但指根、指端仍保持前掤之意;脊背掤劲不丢,两脚心由虚渐实。下一循环,内气仍由命门穴发出,重复上述运行,身形动作同前,配合一致。当两腿酸软难以支撑时,可把内气放回脚底,缓慢起身,调整片刻,再继续训练此功。此功亦可做单臂、单腿,即拗对之臂、腿的训练,只是需要前手领转腰脊拉弓,而另手按于胯旁;相应之腿则相配合转踝、旋膝。还可以做两臂同时向身体两侧之拉弓训练,行气如前。
上述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的训练,是单独的内功修为,既需要凝神贯注、意念集中,又不要使意念过重,要平心静气地体悟内气的运行。这个训练既可一整套全部进行,又可以把某一或某几项抽出来单独训练。当内气训练得充盈时,即可带功练拳架;当正气不足时,再练内功,然后再去带功打拳。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带功打拳时,就不要再去内视穴位和内气流向,而是用意识指挥内外合一,使意到、气到、劲到。如果带功打拳过程中仍然意在内气的流动,则必然神滞、气滞、动作也滞,而成为行拳之大忌。
太极内功心法---《一丝不挂练太极》解守德
李和生内功讲座(整合版)(一) 李和生内功讲座(二)
杨健候秘传内功心法述真(魏树人等)
杨氏太极拳内功修炼八法
三.太极行功
太极拳术之体用在乎精、气、神。太极行功,功在调和阴阳,交合神气。行功走架当以拳论“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为首要之要诀。陈公微明师祖曰“以心行气者,所谓意到气亦到,意要沉着,则气可收敛入骨,并非格外运气也。以气运身者,所谓气动身亦动,气要顺遂,则身能便利从心”。并非意随气走,乃是意为向导气随行!拳论所谓“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林师也曾说“眼为身先,意到则气到”。学者慎之,慎之!
大道以虚无为皈真之本,太极拳亦复如是。太极拳术功夫之下手,在于丹田气与内劲的运用,绵绵不断,周而循环复始,无有穷际。太极拳术功夫之下手切不可执于有为,有为皆为后天,亦不可着于无为,无为便落于顽空。凡下手行功,务以心行气,缓纳于下丹田,用意使气稍存,久之渐能宿气。夫下丹田为炼气之初基,能蓄气,则全身屹然而不易撼倒。进而言之,能松腰,则气自能下沉,两足增力,桩法稳固。此杨家所谓家传口诀“不倒翁”者是也。
太极拳术之进退变化,皆由腰部转动来支配而得机得势。盘架子总以微明师祖所著太极拳之十要、炳尧先生之太极拳十三字诀为学太极拳术之不二法门。故盘架子时心与意合,即所谓杨家家传口诀“主人翁在家”;意与气合,即杨家口诀“磨转心不转”;气与劲合。果能如拳论所谓“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中正而内外相合,则应敌时无不得心应手矣。
拳论所谓“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即太极拳势之动作,皆以腰来带动四肢之运动。凡手不由腰主宰带动而自动者,则可断定此非太极拳之势也。故太极拳势不自动手,一切变动其根在脚,皆有赖于腰而形于手指,乃能周身上下完整一气。如混元之圆球而能随意运转,则太极拳之攻防,全身皆能以松柔之弹劲而吞吐含化。此太极内家拳术精妙之处,岂关学力而有哉?
行功走架能全身松净,即为沉也。然究其竟何为“松”?林师尝曰:“所谓‘松’,关键在于全身筋络松开”。噫!林师可谓一语道破个中消息矣。故松者,须心意静笃,全身筋络松开。筋能松开,只剩骨与皮肉,辅之以柔,全身焉能不松乎?所谓柔者,微明师祖尝曰:“求其柔者,所以使全身能撤散而不连带也”。故松柔为太极拳术之灵魂。能松沉,能柔若无骨,其余皆成末事耳。太极拳之体用皆由松柔而生,且松柔能使人之重心下降。林师之教余,每日必曰松、柔二字,又曰“能松透,则体自沉,能长太极内劲,真太极拳柔中寓刚、棉里藏针之功夫”。师门相传内劲由于筋而能达乎四肢,无形而灵敏沉聚,疾如闪电,一发即收,其主要在于精神耳。
微明师祖云:“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义”。拳论又曰:“处处总此一虚实”。太极拳虚实变换,不外乎阴阳之交织。林师尝曰:“以一贯之劲而论虚实”,如此而已。所谓一贯之劲,即左脚与右手、右脚与左手耳。如左脚与右手为实,则右脚与左手为虚也。
太极拳法之运用,无非是阴阳相济之法,即拳经所谓“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是也。夫阴者,有老阴、太阴、少阴、中阴之变化。而阳者,亦有少阳、太阳、老阳、中阳之变化。太极拳技击之道,即太极阴阳圈之变动,阴阳乃虚实变化。太极拳法千变万化,随机应变,然总不出堋、捋、挤、按、采、列、肘、靠,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也。意到劲遂,随机应变;顺人之势,借人之力;以静制动,后发先至;不丢不顶,以柔克刚。
十要中所谓含胸拔背者,林师尝曰:“微明先生曾经特别关照过我‘含胸拔背’应为‘舒胸顺背’。能舒胸顺背则气能沉丹田”。所谓舒胸者,即为松胸也。能松胸辅之以虚灵顶劲,自能顺背,则道家气通尾闾、玉枕、泥丸三关,炼精则化炁,炼神则化虚是也,何虑太极拳之道不成哉?
太极拳之妙在乎于劲之用。每见数年纯功不能发劲者,皆不能松腰以腿脚松弹之沉劲修炼拳架。故太极拳修炼的是柔活、有弹性的劲,而不是硬性、无弹性的力。惟有从腰腿上找出松柔之弹劲,进而求全身松沉劲,以达到轻灵劲,最终臻至虚无劲之境界。就能使全身之太极劲如微明师祖所言“如常山之蛇,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其背则首尾俱应,夫然后可谓之轻灵矣”,才能真正得太极拳攻防之术也。
四.修炼程序
太极拳之修炼在大松大柔中求轻灵虚无为首要目的。每每盘架子时,林师必嘱之余曰“习练太极拳之姿势务以中正安舒为功用,惟有立身中正,才有利于气沉丹田”。故太极拳术上能虚领顶劲,下能松腰守重心,即腰胯以上以顶劲往上领,腰胯以下以松劲往下沉,则自能中正安舒,一切姿势纯任自然,平稳和顺,支撑八面矣。
太极拳之精意,在乎于拳架开展中求紧凑而舒长。得太极拳术之功夫者,虽同一师承,拳架之姿势则略有差别,此皆是先生因材施教之故也,然察其精、气、神则毫无差异,于太极之意则一也。微明师祖尝曰:“架子为最要之基础,久久练之,身体方能重如泰山,轻如鸿毛。”林师亦尝嘱之余曰:“练架子务求体松、气固、神凝,则太极拳架中正安舒,内外相合,始能周身一体”。故太极拳之拳架务先须开展而后求紧凑,则一身之劲练成整劲,直至由轻灵内劲转为精神之修炼,达到虚无之境界。
盘拳架以微明师祖所云“总以神凝、气静、中正、安舒、从容、大雅、绵绵不断为准则。看似轻灵而又极沉重;看似动宕而又极安静,凡太轻浮流动,或过于剑拔弩张之态,皆未得其精意也”为准绳。故练习时当以神行,松开架子,顺乎自然。神气能提得起,灵敏松轻,则拳势闪展腾挪、吞吐含化中攻防兼备,攻即是化,化即是攻矣。又太极拳练至极精处,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所不动,觉得没有响声,功夫到此程度,心中觉得清清明明,空空洞洞,即所谓庄周梦蝶,人蝶不分矣。若练太极拳时无意识,拳和意脱节,此非太极拳,仅叫做练拳。即杨家家传口诀“太极不是肉架子”也。
林师教余杨氏太极拳之初,始练桩功,每日必反复嘱之曰松、低二字。松即全身松透,底即站桩步须蹲低。桩功以不失太极拳之规矩为准,必要气静神凝,调匀自然之呼吸,采天之气,接地之力,日积月累,则腿劲日长而脚下生根,丹田气海发动矣,即拳论所谓“其根在脚,发于腿”是也。所谓采天之气即泥丸虚领顶劲,则精神能提得起。接地之力即脚底之涌泉贴地,久之则脚下生根矣。气沉丹田而直养之,如林师所云“气沉丹田即有利于气血畅通,有利于发劲”也。故泥丸、丹田、涌泉三穴,尤为太极拳登堂入室至关重要之关键,学者于此尤须注重焉!
林师复教余练习太极拳各势单式练法,左右反复连绵不断,每一势务求正确。一势娴熟复教下一势,务求水到渠成。此种教法,林师尝称之曰“慢功出细活,贪多嚼不烂,欲速则不达”。微明师祖尝曰:“若不练架子,虽多推手,身体仍有不稳之时,易为人所牵动”。挨太极拳各单式习练娴熟而正确无误后,先生遂将太极拳各单式串联起来,教以杨氏太极拳全套架子,自始方准许每日盘架子矣。然盘架子之始终,林师总是反复嘱之曰“盘架子时必须势势相承,架子务须浑圆饱满而连贯无隙”,并详解每一势之体用及其变化,务求内外相合而不失其松柔沉稳;中正安舒、凝神气静而反听于内,心神合一以练出周身混元之劲,即太极拳之整劲为要也。
按林师之教授规矩,须盘推架子有一定之基础后,始传杨氏太极拳之推手。然推手亦有一定练习之程序,先教以俩人各左、右单推手,挨单推手操练自如至一定之基础,复教以单人双推手之练习法,曰“引、按、挤、堋、捋”是也。如此五个基本动作周而复始练习娴熟始传太极拳俩人之双推手,此为四正推手法。推手之步法为不动步推手和动步推手两种,林师阐其精意而分述为顺步、拗步、动步、踏步、走步。四正推手纯熟,林师复授以大捋之法,即采、列、肘、靠之四隅推手法。
太极推手是由着熟而阶及懂劲之法。先生教以沾连绵随、舍己从人、不丢不顶、阴阳开合之轻灵以求懂劲,每每嘱之曰“轻灵变化即懂劲”。真懂劲者,全身皆能听敌之来劲,则进退转换主动权在吾而弗在彼,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也。如微明师祖所云“听劲功夫先练习两臂,久而久之全身皆需练习听劲。粘在何处其处皆有知觉,皆能懂劲。敌掌或拳挨近吾身,皆能化去其力,使之落空。方能谓之真懂劲也”。夫沾劲者,林师尝嘱之余曰:“沾劲是极轻灵地挨着,就如露珠沾贴在渗透在树叶上一样。其应用在太极推手上,如吾之手臂极轻灵地稍微相接触挨贴彼之手臂,勿使彼手臂之皮肤起皱”。故能附着在彼手臂上,听敌之来劲舍己从人之,而勿使彼手臂皱皮,轻致空空无有。如捕风捉影而使彼落空,是谓真沾劲也。
林师尝嘱之余曰:“以柔软劲练习太极推手”。夫太极推手训练以绵柔为首要下手功夫,能柔软则沉劲备矣。在练习太极推手时,要以心意带动内气走化,以腰胯领之而使身心内外相合、上下相随,久之全身知觉灵敏,应敌时则得心应之而周身无处不可发、拿、打、化矣。尤其是腰腿的松沉功夫,用心意导之,主动权在于我,则能够运化自如,一经接触,彼一挨我皮毛,我意已入彼骨矣。故发劲时得机得势、专主一方,沉得越好,则可将彼发得越远。
关于太极推手之劲练习程序,林师教余太极推手之初,先学沾劲,次学化劲,再学拿劲,最后才练习发劲。林师尝嘱之余曰“初练太极推手,须先学吃亏,吃亏就是讨便宜”。先生之意在于初学者先学化劲后学发劲也。然学推手之化劲,首先须使两臂在不丢之松柔轻灵中练习沾劲,劲断意不断,意断神不散,滔滔不绝,久之两臂知觉敏捷,一触即觉。
其次在粘劲之基础上才能练习化劲,林师尝嘱之余曰:“由沾粘劲和走劲而成化劲”。所谓走劲者,即不顶之劲,其枢纽在乎腰腿。化劲者,即是以松柔轻灵劲不丢不顶而走化敌之进攻;化劲首以松腰坐胯,以腰松沉之转动为主。太极拳以柔克刚,引进落空为致用,尚巧劲而不尚拙劲。化处无处不是攻,攻处则无处不是化,发即是走,走即是发也。
其三练习推手之拿劲,微明师祖云:“太极之拿,并非用大力按住使之不能动也”。太极拳之拿劲非以手抓握,而是用沾粘劲知法而拿之。夫拿者,专借巧劲得机得势截止敌方攻击而制敌之法,旨在择敌易受制之处而拿之,即拳论所谓“牵动四两拨千斤”是也。
其四推手练习发劲,微明师祖云:“发劲之时,必须全身松净。不松净则不能沉着,沉着松静,自然能放得远”。故发劲时须有折迭,尤须全身沉着松净。即腰腿往后弓着,用松弹之劲,则发劲如弓上放箭似地,即拳论所谓“得机得势,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
先生之教导,余不敢私隐其善。惜余愚而仅能约略述其大概之万一,或可为后贤学者不失太极功夫之本,则师门之幸甚也。
。。。。。。太极拳之所以称为内家拳,就是因为讲究内劲。本文概述了太极内劲的特点。   “炁”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读音同“气”,在实际使用中也常常写作“气”,但它和肺呼吸通过练功感觉到它的存在,但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于是就把这股潜在能量叫做“元气”、“正气”。这股能量存在于人体的内部。为了同肌肉外力相区别,传统武术界又把它叫做“内气”、“内劲”等。传统太极拳界认为:只有练到这股“内劲”出现,功夫才算正式入门,只有掌握并能使用这股“内劲”,功夫才算达到定的境界。太极内劲的第一个特点是流动性。  当太极拳练到一定程度的叫候,内功由“量”的积累达到了“质”的突破,实现了太极拳功夫修炼的第次飞跃,在某一天的某一时间太极内劲豁然贯通。内劲贯通后的第感觉是身体内部出现股新的力量,这股新的力量随着意念和动作在体内不停地涌动、流行,流到哪里哪呈都很舒畅,此时练功者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追求的内劲出现了。此时练功者心情豁然开朗,有一种拨云见目的感觉。从内劲贯通后的体验看,流动性是它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前人把内劲的这个特点描述为“浑灏流行”。太极内劲的第二个特点是完整性。  内劲初步贯通后,再继续努力修炼段时日后,就会感觉到内劲在不断增加、质量在不断提高,逐渐形成中间以丹田为核心、上至双管双手、下至两腿两足的一股整劲,一动俱动,一静俱静,节节贯穿。发劲时,练功者能清楚地感觉到内劲“起于足、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的完整劲路,正如经典拳论所讲“由脚而腿而腰,总需完整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由此可见,完整性是太极内劲的重要特点。太极内劲的第三个特点是轻沉兼备。  内劲贯通后,练拳时能清晰地感觉到内劲以丹田为核心在全身的四肢百骸开合聚散,时轻时重,轻沉兼备。肢体时而如充满氨气的气球飘然欲起,时而又如灌满水银的袋子分量极沉,真是“轻灵沉重兼而有之”。太极拳界的前辈曾将内劲的这个特点描述为“轻如杨花,坚如金石”。太极内劲的第四个特点是刚柔相济。  不了解太极拳的人看到慢悠悠的太极拳,总认为练拳的人是柔软无力的,其实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事实上,“柔”是为了“刚”,“极柔软然后极坚刚”。内劲贯通的人都能清楚地感觉到太极拳是外柔内刚、刚柔相济的。杨澄甫讲“臂膊如棉裹铁”,太极拳乃“绵里藏针之艺术”。武式太极拳开派宗师武禹襄则讲得更加到位,他说“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九曲珠”讲出了太极内劲“柔”的一面,“百炼钢”讲出了太极内劲“刚”的一面。而且,太极拳在推手、技击中的“柔化刚发”也清楚体现了太极内劲“刚柔相济”的特点。太极内劲的第五个特点是渗透传导。  练太极拳内劲贯通后,随着内劲质量的不断提高,会逐渐感觉到内劲具有明显的渗透和传导的特性。手握剑柄时,会清楚地感觉到内劲由剑柄传至剑身,直达剑尖,剑的分量瞬间增加,宝剑舞动时浑厚沉稳、震弹有力。平时随手拿起一个物件,比如竹竿,稍沉气,竹竿霎时就会变得沉甸甸的。与人推手时,搭手后内劲迅速渗透传至对方体内,对方会感到脚下发飘、重心不稳、身体失衡,很容易被牵动。
内家拳漫谈;第一节  内家拳一词最早出现在《王征南墓志铭》,作者是一代文宗黄宗羲。黄宗羲学识渊博,无论经学,史学,天文历算皆有建树。他的儿子黄百家拜师于王征南,所以在王下世的当年便为他写了墓志铭。文中开头写道:”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以乘之。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内家。盖起于宋之张三峰。” 文中说张三峰是宋代道士。当时徽宗信道,召三峰觐见。张三峰在进京的路上”道梗不得进,夜梦玄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后人见到此文,往往觉得不可思议:一是夜梦授拳不可思议,二是以一杀百不可思议。不管这段描述如何,张三峰应是内家拳始祖。该拳百年后流传于陕西,后来又流传于江南,具体经过墓志铭中有详细记载,文中不再赘述。明朝士大夫秉承宋朝士大夫的观念,对武人瞧不大起。但王征南却让黄宗羲刮目相看。黄宗羲在墓志铭中写道:”征南未尝读书,然与士大夫,则蕴籍可喜,了不见其为麤人也。”说王征南虽未读过书但是言谈举止却不像粗人。王征南最后生活穷困潦倒,但是终不鬻技,最后只剩孤坟一座,甚是凄凉。不想百年后却名闻天下。这篇墓志铭定义了什么是内家拳:一是犯者即仆。现在在内家拳里叫搭手即飞。就是我和你一接触,你就要飞出去,没有拖泥带水。二是以小力胜大力。墓志铭中提到王征南比武都是一开始对手瞧不起王,但是一交手就分出胜负。而且有一个对手臂力很强,”四五人不能掣其手”。但是”稍近征南,则蹶然负痛。”所以内家拳并不是一般人以为的只要拳法中有练气的法门就算内家拳了,而是凡是符合上述两个条件的拳法都是内家拳。内家拳后来在清末的时候发展出了:形意拳,八卦掌和太极拳三大内家拳。但是如今练这三大拳的名家又有多少能做到上述的两个标准呢?甚至许多人提出了”要想四两拨千斤,自己先有千斤力”这种混合了外家拳的观点。这恰恰是当初王征南耽忧的:”今人以内家无可眩。於是以外家搀入之。此学行当衰矣。”  内家拳易学难成。非天资高者不得成就。非有明师指导者不得成就。练内家者,首重天资。这个天资并不是指智商。在内家拳里,天资就是对身体的控制力和身体的协调。内家拳的用力方式有别于外家的用力方式。练内家的人把人发出去的时候自己是觉得没用什么力。有这种感觉不是因为自己的力气比别人大;大部分的内家高手你让他去拎个10公斤的东西他都费力,但是和别人搭手,把人发出去能玩一上午。为什么,因为他发力的时候用到的肌肉和关节和外家拳的是不同的。而且使用这些肌肉和关节的时候,全身需要高度协调。也就是拳谱上说的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所以如果对身体的控制力不行,注定成就不了内家拳。(当然也成就不了其他的运动)但是古人也有办法提高对身体的控制力,那就是桩功。不仅仅是内家拳的三体式、浑圆桩,马步也是。有人单纯的以为马步靠增加腰力腿力来稳固下盘,其实增强腰力腿力是副产品。若是马步真是靠增加腰力腿力来稳固下盘,那为什么咏春拳把四平大马改成二字钳羊马后也是高手辈出?现在的人认为下盘稳固是因为腰力腿力够强。其实腰力腿力不是下盘稳固的主要因素。主要因素有二:一个是身弓,一个是内裆劲。身弓好掌握,就是身子稍稍前倾。(但是前倾时不要挺胸)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一下:站好马步后,先保持身体笔直让人推你胸口,再把身子稍稍前倾后让人推你胸口。看一下哪种更稳定。内裆劲是什么?这就比较难说清楚。勉强说的话就是你站桩的时候感觉身体的重量是放在大腿和脚掌内侧。从实战角度来讲内裆劲比身弓重要。咏春拳的祖师就是掌握了内裆劲后,把四平大马改成二字钳羊马。这样一来二字钳羊马不仅使下盘稳固而且步伐灵活更适合活步发力。学武人就要这么比较着学:为什么当初要这么改拳,研究里面的身体结构的变化。不是简单的听个结论:”女人站四平马不好看”就行的。包括为什么李洛能把蹲丹田改成了三体式?为什么杨露禅把陈式太极拳改成了杨式?这些问题的答案绝不是什么防止真传外传或是什么八旗子弟娇气这种见识狭窄的答案。要真能把里面的关节弄清楚了,你就真能成就了。但是这种自己能研究出来的人少之又少,这个时候就需要个明师了。  明师不仅要告诉你怎么练,还要告诉你为什么这么练。比如说形意拳里校二十四法,一个明师不仅要告诉你什么叫沉肩坠肘还要告诉你为什么要沉肩坠肘?不沉肩坠肘的后果是什么?不这么告诉你的师父要么就是不想说(或许觉得你暂时还听不懂或者想捵练你一下)要么就是他自己也不会。有的时候师父一句话,就能让你功夫大涨。但是师父不说,永远隔着一层窗户纸。若是资质高的人兴许就自己捅破了,但一般人就得靠师父了。其实这层窗户纸是一个盲点,明师一看就知道。自己就很难看轻了。那么怎么样挑个明师呢?就是试手。试手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要用力气。(但是不是让你不择手段和穷凶极恶)如果你是个什么都没练过的人,这个师傅还不能轻而易举地胜你,那你可以直接走人了。若是你是个练过的人,那你就自己要有眼力见。如果这个师傅在和你试手的时候有你没有的东西,哪怕你能赢他,最好还是给他留些面子。要向他虚心请教。如今要找个绝世高手当师父很难,大多数武师只得了一些东西,比如有的人整体力好,有的人步法灵活,但是不全面。但是只要他的东西是你没有的,就值得你和他学习第二节  内家拳到底内在哪?我以我的心得说说,考据派莫要拍砖。其实研究出内劲是什么,也就知道内家拳是怎么来的。现在言内家者,必言丹田力。言丹田力,比言及打坐啦,内气啦什么的。我可以负责任地说现在说这些言论的都是胡说八道。内家拳的内劲是从外三合来的。(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练内家者先通过外三合出内劲,再通过内三合保证在迎敌时能正常发挥。只是前辈们当时是用当时他们理解的词汇来形容拳里的东西,所以用了些我们现在看上去比较玄的词汇。但是现在的人还用原先的词汇,要么就是他不愿说所以故弄玄虚,要么就是他完全不懂所以只会鹦鹉学舌。  当你做到外三合后,身体出来的力对于对手来说是十分巨大的,不可抗拒的。但是你却觉着你没有用力;感觉就像是挥挥手一样。所以王芗斋说发劲不过手腕一转。有的时候,若是出手快一点对手会觉的心脏被直接打了一下。而且这股力是能穿透一般的护具的。绝对不像别人说的带上拳击手套内劲就出不来了。古人因为不能用现在的词汇来形容这种力所以就叫它内劲。  那什么又是丹田力呢?在发力时,手脚一动需要身子配合。而只要丹田一动,身子就能动起来。这就是用丹田力了。但是现在练的人往往只是肚子前突,身子其他部分根本没有动所以根本发不出劲。这种人要么对内家拳失去信心转而攻击内家拳要么就是拼命的练小肚子。更可笑的是还以能练出肚子能把重物弹起来的这种杂耍技艺为丹田劲。真正的内劲在发劲的时候根本不用发身,憋气,把脚震得震天响。真正发劲的时候就合常人走路差不多,所以拳谱上说打人如走路第三节:说说无极桩  三大内家拳必以无极桩作为开始,然后无极转太极,太极转三才。民国时期的武术书都是以一大堆道教词汇来解释什么是无极什么是太极,无极如何转太极。讲得详细点的还把周敦颐的太极图拿出来帮助读者了解。但是如果真有读者靠书里讲得悟出了无极转太极的真谛,我绝对佩服您的聪明才智。其实无极、太极一点都不玄,只是古人对重心变化的形容。若是有聪明的读者看到上面的那句话应该就能悟了。我和师父学拳之初,师父教我无极桩和太极桩只用了10分钟。首先,他让我双脚与肩宽就这么站着,然后拿手轻轻地推了我一下,我立时就觉得站不稳了。我当时已经学过形意拳,也曾站过40分钟的三体式,没想到被师父轻轻一指头就戳得站不稳。当时我惭愧得抬不起头,没想到师父说了两句话我就能站稳了。第一句话是把脚脖子松下去。第二句话是把身体向前倾斜一点,不要挺胸。接着他再拿手指推我胸口我就能站稳了。师父接着说,以后练拳身弓始终要这样,不能挺胸抬头。然后接着就不推我胸口,而是推我的左肩窝,然后说:"把重心调到左边。" 我调到左边后,身子也就稳了。然后对我说这就是太极桩。其实无极桩就是内家拳最基本的身姿,而太极桩练得则是最基本的重心转化。这就是无极桩、太极桩的奥妙了。古人把已知的东西套在玄虚的话上自己是看得懂,可是外行参一生都未必参得出来。这也是为什么一般人觉得拳谱上什么都没讲,但是等他练成了却又觉得拳谱上把什么都讲了的原因。另外师父在推我的时候用的力是不大的,如果力再大上去就要变换身形和脚步了。练内家拳的最忌讳一招用到死,因为是招总能被破。只有练到懂劲后才能突破招式的限制。第四节:说说内家拳的基本桩功  这里说说内家拳的基本功。其实不论蹲猴桩也好,三体式也好,甚至八卦掌的夹马桩,其实要求都一样,都得校二十四法和达到六合的标准。只是各个桩表现出来的侧重面不同所以会让外行以为不一样。像蹲猴桩其实就是侧重于裹。形意拳老三拳:裹、践、钻,裹最重要。没有裹,你的力就外抛,别人自然而然地就和你顶上了。就算你能把人打出去,那也和内家拳没啥关系。内行一看,还是个练死力气的。所以蹲猴桩侧重的就是个裹字。你真要能做到这个裹了,后面的五行十二形你一天就能全弄明白了。但是还是要练,不是说你一明白就是绝世高手了。那为啥这个桩又叫蹲丹田呢,因为这个裹是靠两侧的腰肌向里收完成的(我的感觉上是如此,个人的感觉会不一样,所以有没有做到要靠师父指点和师兄弟之间的互相印证)。李洛能得了真传,就把三体式作为入门桩了。三体式更侧重于迎敌的时候要守中用中,所以在裹字上就表现的不明显了。而八卦掌的夹马桩更侧重于练习内裆劲所以表现形式又不一样。到了大成拳的浑圆桩,它每个点都侧重了,却每个点都不明显了。所以千万不要说哪个桩最好。你认为的最好,是因为你适合这个桩。内家拳的桩出来的东西是一样的。你程度到了,就不会有门派之见了。而站桩则是要实验。有的人一站两小时,其实别人稍稍一碰你就站不稳了。而有的人力气大,站三体式前胳膊可以架个人,但是碰到懂的轻轻一搭手也站不稳。这都是没明白站桩要站出个什么东西。站桩要站出个六面浑圆劲。怎么说呢,就是有人往前推你拉你,往两边拉扯你或是站在你后边推你你都要能站稳。这就是六面浑圆劲。但是你能站稳不是靠一动不动站在那,而是靠身弓的变化和重心的调整来实现的。所以说站桩要站活了,不要站死了。不要以为站桩是一动都不能动的,真这么以为你站再长的时间也出不了高功夫。站桩就是要站到对身体和重心的控制能完全随心所欲。这才是站桩的目的。
第五节:说说力从脚起  内家拳常说不要用手打人要用身子打人。什么叫用身子打人?那就是用脚。用脚一是为了步伐,二是为了发力,三是为了能在移动中发力。大多数内家拳练习者往往站在原地发力很漂亮,但是你让他在移动中发力他就发不出来了。这也是为什么练内家拳的实战不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会在移动中发力。内家拳的人哪怕到了懂劲的的阶段或者说你练到了暗劲或者化劲阶段想要实战也要经过专门的实战训练,不然上台一样被人打。发劲是内家拳最难练的,师父也往往在这个时候设个坎或者留一手。不过这里先不讲发劲,先讲个练习发劲的入门级的东西:怎样体会到力从脚起。  一说到力从脚起,最多的人就是用腿猛蹬,结果在推手中往往被力气大的人给按住,怎么蹬都蹬不了腿。几经打击后只好苦练力量,若干日后能和力气大的人顶顶牛了于是感慨果然还是力量重要,要想四两拨千斤先得有千斤力。可是你想想,杨露蝉体型不大。他在京城中肯定和摔交高手切磋过。蒙古摔跤手那体型哪有小的,可是人家为什么就赢了。因为人家根本就不是用腿猛蹬。内家拳里有两个式子最能体会这个,一个是心意六合拳里的鸡形大劈,一个是太极拳里的走猫步(本人走猫步都是直接走得杨氏太极拳的搂膝拗步)。我当初见我师父的时候,师父要试试我的程度。他教我做了个鸡劈。我们的鸡劈是拗步,要求左肩和右膝在一条垂直线上,左腿膝盖蹲下后顶在右小腿肚中间。当我做好这个姿势后,他把手放在我的左肩上说:你出来嘛。(意思就是让我起身)在那种身子拧成那种姿势下当时我感觉全身没有可以用力的地方,怎么也出不来。师父就说:你看过跑步选手是怎么起跑的吗?我听了以后身子稍微前倾(其实就是调整身弓力)同时在后面的左脚掌一蹭地,身子就起来了。师父就是这样认可的我。他认为我一听就能做出来(但还不算功夫上身),是属于可以练出来的。后来师父说你身体比较胖蹲着练太幸苦,心意拳你把主要的几个招数的劲路搞清楚就行还是和我练太极拳吧。后来我就主要练习太极拳。我练太极拳,师父让我先练习走猫步。但其实用的是搂膝拗步。搂膝拗步也是做到后腿弓前腿伸的那个动作时,师父让我停在那,然后用双手按住我两边的腰胯部位。然后说:你出来嘛。结果是我出不来。师父说:你后腿直接就一蹬那就是和我顶了,你本身又是处于背势,当然出不来了。你要先把身体移进来再蹬腿。于是我先保持后腿不蹬,前膝向前弯曲的同时前脚踩,带动身体前移后再把后腿伸直这样就出来了。有时候试这个动作,别人会把手按住你的手,这个时候如果你手上使劲或者你手什么劲都不用那你也出不来。前一种情况我们叫顶,后一种情况我们叫丢。如何体会初步的不顶不丢呢?你只要像解放军拼刺刀那样拿根棍子,让人拿手顶住拿根棍子。你下身像猫步那样一动,手臂只要维持你持枪的动作,你的手臂自然会做到不顶不丢。细细品味其中身体的运动细节,你自然会了解到怎么做到不顶不丢。第六节:太极拳论  这节我会就我习拳的心得讲讲太极拳论。王宗岳和张三丰的都会讲到。先讲王宗岳的。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古人说得话我们往往觉得玄而又玄。练拳的人往往为了一个太极这个名词都能成为国学大师。其实拳就是拳,古人得了东西就借用当时的语言说了出来。那太极为什么是动静之机,阴阳之母呢?这就要说内家拳的技击技术了。常见到有人讲在推手中应该怎么制住对手。其实那都是有人配合才能做出来的。真正的推手中,对手是不会给你思考时间的。你只能用本能反应。这个词是我师父一直强调的,应该是见于王芗斋的书里吧。本能反应人人都有。只不过我们在交手中往往不是软就是硬,本能反应出不来了。在推手中,你有了本能反应,身体就会跟着对手自动调整,根本不用你去想。那个时候,对手越用力,你越舒服,把对手发出去得越远。所以四个字可以注脚动静之机,阴阳之母,就是一触即发。太极拳乃至整个内家拳就是靠本能反应打天下。  下面从动之则分一直到而理唯一贯,就是对本能反应的描述。无过不及,讲得是掤劲。掤劲是太极拳里最难练的。因为在推手中你一接手就要掤住对方。怎样是掤住对方呢?比如对方往下按你的手。他往下按多少,你就随他多少。要不丢不定。丢就是对方按多少,你比他下得多这就丢了。顶就是你没他下的多甚至你还往上。但是刚才说的都是形容,不是练法。形容就是告诉你怎么叫掤。练法上不是这么练得。所以理唯一贯,这个一贯的理就是本能反应。  从招熟而渐悟懂劲到不能豁然贯通焉事讲练出本能反应的步骤。先要招熟。招熟不是能做出动作就行了。招熟是每一招的劲路你都完全清楚,能走得出来。等到招熟了,就已经有基本的听劲了。听劲就是对方的力怎么来的我是知道了,但是怎么应对却不知道。这个阶段就要把拳招的劲路用活了。比如挤劲,拳架里是两手在一起的,在推手中你能两手不在一起也能做出挤劲那你就往懂劲的路上走。懂劲其实就是完全掌握了本能反应,到了懂劲对你就没招式了。你怎么做都是对的。懂劲后就越练越精。越往后,你一搭手就知道对手的劲路在哪,重心在哪,空档在哪。但是你要练到懂劲非有明师不行。有明师了还要看天分看努力。而且内家拳是挫折教育。有时你感觉懂劲了,第二天又不行了,而后怎么练都不对。可是歇了几天后,感觉又来了。所以拳论说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  从虚领顶劲到退之则愈促是讲得推手时的要领。首先自身要做到虚领顶劲,气沉丹田。虚领顶劲就是虎豹头,下颌微微内收。气沉丹田其实一种形容。真能做到气沉丹田,本能反应立马出来。怎么做到气沉丹田其实重点在脚腕上。脚腕一松,全身自然而然地随脚腕下沉而下沉。别人来推你,把力集中在脚上使用。而不是平常的我哪里受力哪里紧张。做到这个,就是气沉丹田了,本能反应来了。不偏不倚,忽隐忽现是在交手时要变化重心,但重心的分配始终是三七开。对方的力从左面来我就把重心调到右边,左边就虚了。他到右边了那我就调到左边。身子一活,接下来就容易了。他的力要往上抬,那就再让他往上一点。他要按我下去,我就还要再让他往下一点。他突然往前推我,那我还要把他的力拉长点。他退了或者烂掉了,那我也不客气直接就脚踏中门不落空了。  最后几句话不能漏过。不要以为只是单纯的赞扬。所谓羽不能加,蝇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是点出内家拳临场状态。前半句是点出松的特点。什么是松?就是别人一搭你手然后马上拍你的胸口,如果你的手完全没反应过来或者说是慢半拍去格挡了,那你就不是松。人家一搭你的手想要再动,你的手马上能附着对方的手动才是松的标准。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则是要懂劲后得到本能反应。英雄所向无敌就是靠的本能反应。
第七节:张三丰的太极拳论  如果说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是对太极拳的形容描述,那么张三丰版的太极拳论则是讲怎么练习太极拳。当然这也可以应用在其他内家拳上。  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穿。  什么叫轻灵?首先身体要轻灵。身体轻灵的标准就是我上一节讲得松的标准。其次是要精神轻灵。精神轻灵就是你的对抗意识要强:对方一动,你就要有应对。何为贯穿?在练拳时和技击中,做动作要节节贯穿。由脚到膝到胯到身子再到肩肘手腕手指。说是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炼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