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煤田技校不想说话那里有钱好看这么有钱路过凤阳玩还天天去哪里?去哪里

第一篇宿州市概述宿州市位于安徽省北部。东与江苏省淮阴市毗邻,南与蚌埠市相接,西与河南省商丘地区和我省淮北市为邻,北与山东省菏泽地 区及江苏省徐州市交界。京沪、陇海两大铁路贯穿境内,总面积为 9786 平方公里,辖墉桥区、萧县、砀山、灵璧和泗县一区四县。依据历史记载,远在春秋时期,这一地区为宋国地。其中有两个附属于宋国的附庸小国,即宿国与萧国。关于宿国的情况,最早 的编年史《春秋》记载“(鲁)庄公十年,宋人迁宿”。由于《春秋》记事简略,没有给后人提供更详细的情况,以后的注释家告诉 我们,此处所指的“迁”并不是说宋国灭掉宿国而迁其民,而是指移其国于国中以为附庸,因此《明嘉靖宿州志》在宿州建置的沿革 中说:“庄公十年,宋人迁宿移入封内,以为附庸,始国于此。”古代的宿国是西周初期的封国,风姓,伏羲氏之后,原在山东东平 县境。宿国在封国初期仅是一个男爵的小国,鲁隐公元年(公元前 722 年) ,鲁国与宋国曾会盟于宿,这时的宿国还是属于周天子 而介于宋、鲁两个大强国之间的弱小国家。周庄王十三年(公元前 684 年) ,宋泯公并其土地,而将其民南迁入宋地,建立宿国作 为附庸。南迁后宿国的确切位置究竟在什么地方?目前还说不清楚,从江苏省的宿迁到安徽省的墉桥区都有宋人迁宿的记载。 《明 嘉靖宿州志》认为南迁后的宿国在以后宿州的辖区范围, 《元和郡县图志·河南道·宿迁县》则说宿迁是宋人迁宿之地。看起来南迁 后宿国的位置在历史上尚有争议,我认为从宿迁到宿州(古宿州包括今灵璧、泗县)在地理上是邻近地区,南迁后宿国的位置大 致在宿州至宿迁一带,应该是讲得通的。南迁后的宿国成为宋国的附庸。所谓附庸, 《礼记 ·王制》解释说:“附于诸侯曰附庸。” 郑玄注“小城曰附庸。”从引申的意义看,附庸当是附于诸国的小国,因此南迁后的宿国是属于宋国统治范围内的小国。南迁后的宿 国为此后宿州得名的由来, 《元和郡县图治·河南道·宿州》在介绍宿州建州的背景时说:“取古宿国为名”。为什么要取古宿国为名, 当然因为这一带是古宿国之地,正如同许多地方是沿用古地名得名一样(如巢县得名于古巢国) 。今天的宿州市在春秋时除了有古 宿国以外,在今萧县境内还有一个萧国, 《汉书·地理志》说“故萧叔国,宋别封为附庸也。”《括地志》说:“徐州萧县,古萧叔之 国,春秋时为宋国附庸。”按:萧叔为宋徽子裔孙,春秋时宋封徽子启裔孙大心为萧邑宰。周庄王十五年(公元前 682 年) ,宋将 南宫长万弑宋泯公 ,宋群公子出奔萧,萧叔大心率五族之众败南宫长万,迎公子御说即位,是为宋桓公。桓公因大心有平乱迎立 之功,升萧邑为萧国,以大心为国君,附庸于宋。春秋时的萧国故城在今萧县西北十里。今天的宿州市在在战国时期属于楚,楚本为江淮间大国,经过与秦国的长期战争,其政治中心逐渐被迫自西向东转移,两淮之间 成为其最重要的根据地,所以这一地区在战国时受楚文化的影响颇深。秦统一六国后在今安徽、江苏的淮北一带置泗水郡,本地 区大部分属于泗水郡,只有西北一隅的砀山属于砀郡。现在这一地区可考的秦置县有:位于今墉桥区境内的符离县(治所在今墉 桥区东北) ,蕲县(治所在今墉桥区南蕲县集) ,位于今灵璧县境内的取虑县(治所在今灵璧县东北高楼乡潼郡村) ,位于今萧县境 内的萧县(治所在今萧县西北十里) ,位于砀山境内的夏邑(治所在今砀山县城东) ,位于泗县境内的僮县(治所在今泗县北骆庙 乡潼城村) 。秦末大泽乡农民起义的骨干将领中,有很多是属于这一带的人。 (见《史记·陈涉世家》 ) 。刘邦建立汉王朝后,在秦朝 郡县制的基础上,推行郡、国并行的地方政制。汉初国的辖区较大,以后在景帝、武帝时逐渐缩小,国的辖区相当于郡。依据《汉 书·地理志》的记载,今天的宿州市分属于沛郡、临淮郡、楚国、梁国等郡、国地,其中属于沛郡的有符离(治所在今墉桥区东北) 、 竹县(治所在今墉桥区老符离集) 、蕲县(治所在今墉桥区南蕲县集) 、萧县(治所在今萧县西北十里) 、夏丘县(治所在今泗县城 东) 。属于楚国的有甾丘县(治所在今墉桥区北支河集)。属于临淮郡的有僮县(治所在今泗县北骆庙乡潼城村) 、取虑县(治所在今 灵璧县东北高楼乡潼郡村) 。属于梁国的有夏邑县(治所在今砀山县城东) ,杼秋县(治所在今萧县西北老黄口) 。西汉末年,王莽 篡夺政权,建立短命的新朝,滥设行政区划,乱改地名。例如改符离为符合,蕲县为蕲城,竹县为笃亭,夏丘为归思,杼秋为予 秋,甾丘为善丘,夏邑为下洽等。东汉时郡国名称有所调整,例如沛郡改为沛国,楚国改为彭楚国,临淮郡改为下坯国,梁国依旧不 变。其各郡、国在本地区内所辖置县大体与西汉相同,唯夏丘国由原属沛郡改属下坯国,杼秋县由原属梁国改属沛国。东汉末年, 原来由西汉武帝时开始设置的十三州刺吏部逐渐由监察区转变为大行政区,成为郡国以上的一级政权。到三国时,州、郡、县三 级制就固定下来。三国鼎立时期,今宿州市在魏的统治下,分别属于豫州的梁国、谯郡、沛国及徐州的下坯郡,其中谯郡县是在 东汉建安年间分沛国及汝南郡地所置。 谯郡在这一地区领有竹邑县 (原西汉竹县东汉改竹邑在这一地区领用) ; 符离 (治所同两汉) 、 蕲县(治所同两汉) 、萧县(治所同两汉) ;沛国在这一地区领有杼秋县(治所同两汉) ;梁国在这一地区领有下邑县(治所同两汉) ; 下坯郡(东汉建安年间改下坯国为下坯郡)在这一地区领有夏丘、僮县、取虑三县(治所均同两汉) 。西晋统一中国后,仍旧推行 州、郡、县三级政权,在这一地区的行政建制基本上与三国魏时相同,唯下坯郡复又改名为下坯国,原属谯郡的符离、竹邑(按 竹邑西晋改竺邑,后废) 、萧县划入沛国辖区范围,其余不变。至东晋时期,北方各少数民族的统治阶级,逐鹿中原,战乱不休, 本地区先后沦为赵、前燕、前秦的占领地区。北方流民大量南迁,侨置州郡混乱,政区的建置变化很大。南北朝时期本地区先后 在北魏拓跋氏王朝及北齐的控制之下,但由于南北战争不断,形成拉锯战形势,疆界变动频繁,错综复杂,政区混乱,侨置州、 郡、县日益增多,形成侨实不明,治地难考的状况。此时的州郡范围缩小,原来的郡要领一二十县,现在的郡平均仅管两三个县, 例如今宿州北部东魏就置有睢南郡领斛城、新丰二县,南济阴郡领顿丘、定陶二县,政区的混乱,可想而知。因而《清光绪宿州 志·舆地志》说:“按此时疆场之邑,一彼一此,虽统数郡,多不过一两县,县不过数百户,仅存其名而已。”公元 589 年隋统一全国,结束了自西晋以后经历东晋南北朝二百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从而结束了政区混乱情况。隋文帝开皇三 年(公元 583 年)改郡为州,全国实行以州统县的二级地方行政机构。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 607 年)将全国所置州县加以省并, 并改州为郡,推行郡县二级制,本地区分属于彭城、梁、下坯诸郡之地,所设置的县有符离(治所在宿县东北) 、蕲、萧等县(治 所同汉) ,属彭城郡。原北魏所置安阳县(今砀山县境内)改为砀山县(治所在古下邑县城) ,属梁郡,夏丘县(治所在今泗县城) 属下坯郡。唐代沿隋初建置体制,改郡为州,实行州县二级制。贞观以后分全国为十道以监察州郡。开元二十一年(公元 733 年) 分全国为十五道。安史之乱后,节度使掌握道的军政实权,此后道就成为州以上的一级行政单位。在唐代前期,今宿州市属于河 南道的徐州、宋州、泗州辖地。其中符离(治所在今墉桥区老符离集) 、蕲县、萧县属徐州,砀山县属宋州,虹县(唐初析夏丘地 区置虹县,后废夏丘,移虹县于夏丘故城)属泗州。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 809 年)为防御淮西叛藩的割据势力扩张及保护汴河 的漕运,于汴水的咽喉埇桥置宿州,当时划旧宿州辖区范围的有徐州的符离、蕲县及泗州的虹县等三县,并配置徐州兵一千四百 人以镇之。元和九年(公元 814 年)又划入亳州之临涣县(县濉溪县西部) 。至唐文宗大和三年(公元 829 年)徐泗观察使崔群向 朝廷建议:宿州初建主要是防御淮西叛藩的窜扰,是为临时应变措施,现海内平静,临时设置的行政区划应予撤销,各县归还原 属建制,抽调的部队调回徐州。朝廷接受崔群的建议,于大和三年撤销宿州,但以后由于考虑到汴河交通线的安全,于大和七年 (公元 833 年)复置宿州于埇桥(今宿州市) 。从此宿州的建制一直沿袭清末未变。宿州的最初州志《新唐书·地理志》说:“初治 虹,后徒治符离。”根据历史情况判断,“初治虹”只是很短的时间。所“谓徒治符离”实际上就是继治埇桥,因为元和四年确定置宿 州时,曾强调埇桥有“ 舳 捘之会,运漕所历、防御是资”的特殊战略地位,然后才确定置雄州以镇之。当时的符离县在古邑县城即 今老符离集,在汴河北近二十里,镇汴的宿州决不会置于河北二十里之地,唯一的可能是朝议确定在埇桥置宿州以后,符离县治 于元和年间也迁来宿州,从此宿州即治符离县。这一观点《辞海》的“符离条”编者也有相同的看法,原文说:“唐贞观初移治今宿 县北符离集,元和中又移今宿县治。”从此宿州与符离县治即在一地。而原符离县治(今老符离集)仍还保有符离的名称,元金元 素有诗云“州是符离旧县基”即指此。后人不察,每把宿州与符离县治强为二地,以致有些问题解释不清。宿州建置后一直发挥其战 略地位的重要性,并于宗咸通三年(公元 862 年)在此设立宿泗等州都团练观察处置使以镇之。在公元十世纪的五代十国期间, 中国再度陷于南北分裂的局面。本地区除虹县(今泗县)在吴、南唐的控制下(五代末入于后周) ,其余宿州各县和徐州的萧县、 宋州的砀山县都在后梁、后唐、后晋、后汉的中原封建王朝的政权统治下。梁太祖朱温在唐末曾上表请求将其家乡砀山建置辉州, 因此砀山一度属辉州,后来改属单州(治今山东单县) 。北宋统一全国后,在行政区划方面实行路、州(府、军)县三级制,本地 区分属于京东西路及淮南东路两大行政区,符离、蕲县、灵璧『宋元佑元年(公元 1068 年)改虹县灵璧镇置』虹县属淮南东路的 宿州,萧县砀山县属京东西路的徐州及单州。开宝五年(公元 972 年)为加强宿州的军事地位,设置保靖军节度。此时宿州的全 称为宿州符离郡,宿州为正名,符离郡为宿州的别名。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宋室南渡,偏安于南方。公元 1141 年,金、宋双方 订立绍兴和约,东起淮水,西以大散关为界,淮北之地尽入于金,今宿州市成为金国的南部疆土,南宋爱国诗人杨万里在《初入 淮河》 一诗中说“中流以北即天涯”, 不了解历史沿革的人是不容易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悲愤心情的。 金代基本沿用宋代路、 府 (州) 、 县三级管理制,本地区分属南京路及山东西路。其中宿州及符离、蕲县、灵璧,泗州的虹县,单州的砀山(金兴定中因河患迁虞 山南保安镇) ,属南京路,萧县属山东西路的徐州,以后砀山县因与单州往来有黄河阻隔,改属南京路归德府。元代统一中国,结 束长期南北对峙的局面,在在地方政权建设方面实行省、路府、州县三级政权制,本地区分属河南行省归德府与淮安路及中书省 济宁路,其中宿州(元初符离、蕲县临涣均并入宿州) 、灵璧、萧县属河南省归德府,虹县属河南行省淮安路的泗州,砀山(元砀 山县治在今砀山县东三里)属中书省济宁路。明代废行省制设立两直隶区及十三布政使司,本地区都属于南京直隶区的统辖范围, 其中宿州、灵璧(为宿州属县)虹县均属南京直隶凤阳府,砀山、萧县(明万历年间砀山、萧县县城均迁今址)属南京直隶徐州。 清初沿明制,南京直隶区改为江南省。康熙六年(公元 1667 年)撤销江南省分为江苏、安徽两省。宿州、灵璧均属安徽省凤阳府, 泗州为安徽省直隶州(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 年】因淮水倒灌,州城陷于洪泽胡,寄治盱眙县,乾隆四十二年【1777 年】移州 治于虹县,省虹县入泗州) 。砀山、萧县两县则属江苏省徐州府。 辛亥革命后,民国成立,省以下各级机构力求简化,废道、府两级,改州为县,县均直属于省。1912 年改宿州、泗州为县,今宿 州市的墉桥区(宿县) 、灵璧、泗县均属安徽省。砀山、萧县则属江苏省。民国三年(公元 1914 年)恢复道制(道为元、明、清 时设置在省、府之间的监察区,为省派出机构,不算一级地方行政区)墉桥区、灵璧、泗县属安徽省淮泗道,砀山、萧县属江苏 省徐海道。国民党政府统治期间最初实行省、县两极行政区划体制,但由于一个省所管的县太多,1932 年各省设行政区,区置行 政长官,1935 年改行政区为行政督察区,区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作为省的派出机关。今宿州市的墉桥区(宿县) 、灵璧、泗县 当时属安徽省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泗县,砀山、萧县属江苏省铜山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徐州。抗日战争期间本地区 各县均已沦陷,1944 年日伪曾在苏皖北部置淮海省。抗战胜利后,宿县、灵璧、泗县均属国民党安徽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区,专 员公署驻宿县。砀山、萧县属江苏省徐州专区。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今宿州市为皖北行署区宿县专区。当时的宿县专区辖宿县、灵璧、泗洪、泗县、五河、怀远、砀山、 萧县、永城九县,专员公署驻宿县,不久宿西县改为濉溪县,宿县专区共辖十县一市,专署驻宿州市。1952 年撤销皖南、皖北两 行政公署,合并建安徽省,宿县专区所属萧县、砀山划归江苏省,永城划归河南省。1953 年撤销宿城市,其原行政区并入宿县为 城关镇,专员公署驻宿县城关镇。1955 年将宿县专区的泗洪县划归江苏省的萧县、砀山划属宿县专区。 1956 年宿县专区与蚌埠 专区合并为蚌埠专区 。1959 年撤萧县、砀山两县合为萧砀县。1961 年恢复宿县专区,萧砀县撤销,恢复萧县、砀山两县,宿县 专区仍辖宿县、灵璧、泗县、五河、怀远、濉溪、砀山、萧县八县。1964 年以宿县、灵璧、五河、怀远各一置固镇县,属宿县专 区。1971 年宿县专区更名为宿县地区。1977 年濉溪县划归淮北市。1979 年析宿县城关镇及附近郊区置宿州市,为地辖市、行署 驻地。1983 年将怀远、五河、固镇三县划归蚌埠市。古城宿州是一方人文荟萃的热土。这里“民务农桑,厚风俗,重学问”,一大批“峨冠博带”的“饱学之士”应运而生。如闵子骞、嵇康、 刘伶等;这里是被文化部命名的书画之乡,文化底蕴深厚,培育了雕塑大师刘开渠,国画家梅雪峰、梅纯一、王子云、朱德群、 卓然、吴燃、萧龙士,书法家李百忍,表演艺术家李炳淑、杨在葆等;古城宿州是钟毓灵秀的山川,凝聚成一个又一个古迹:涉故台、皇藏峪、虞姬墓、老海寺、古符离、流沟寺、砚洗台等;这里有“徐 南形胜”、“萧砀风情”、“宿州八景”、“砀山八景”、“泗滨浮磬”、“虹桥八景”、“萧县八景”,吸引了众多诗人,留下不朽的篇章,如 李白、韩愈、白居易、皮日休、苏东坡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具备最高级五级资源 3 处,四级资源 8 处,自然景观 33 处,人文 景观 163 处。古城宿州是一片鲜血浸染的土地。这有里有陈胜、吴广在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声呐喊,留过刘邦、项羽推翻秦王朝的震天撼地的足 迹,埋藏着彭雪枫四师健儿们的忠魂,刻印着刘邓大军纵横驰聘的铁骑。古城宿州文化底蕴十分丰富。乐石砚、钟馗画影响深远,书画、剪纸艺术别具风格。墉桥区马戏享誉全国,被命名为“全国马戏之 乡”。萧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书画艺术之乡”。砀山被命名为“武术之乡”。泗州戏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灵璧奇石 位列中国四大名石之首,清乾隆帝御封为“天下第一石”,灵璧磬石制作乐器演奏的“东方红”乐曲,伴随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遨游 太空,响彻宇宙。古城宿州物产十分丰富。这里是全国著名的粮棉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连片水果区,灵璧、泗县和墉桥区为全国畜牧业大县。地 下矿产丰富,“北煤南气中煤东石”。煤储量约 60 亿吨,黄口石油储量约 20 亿吨,宿南煤层气已探明储量 3000 亿米。大理石储存 量居全国之首。这里有驰名的特产,砀山酥梨,萧县葡萄,夹沟的香稻米,符离集的烧鸡。今日的宿州,正立足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内外合作与竞争,为推进综合经济实力跃升和人民生活水平跃升,实现在皖 北地区的崛起而努力奋斗。(有些内容参照《宿县地区地名录》 )墉桥区 墉桥区,原名为宿县,位于安徽省淮北平原的东北部,历史悠久,原区域幅员广大。清代同治三年,即公元 1864 年,拨西南十九 集归新建的涡阳县。复于一九五 0 年分原县属的西部置濉溪县,一九六四年,再拨湖沟等四公社入新置的固镇县,今面积为两千 七百九十三平方公里。墉桥区东邻灵璧,西靠濉溪、萧县,南连怀远、固镇,北接江苏省铜山。京沪铁路纵贯南北,是徐(州) 、蚌(埠)间的咽喉。枕 山带河,位置十分重要。古代墉桥区境内主要为淮夷等少数民族部落居住。周初大封诸侯,墉桥区为宋国辖属(春秋时今墉桥区境内有“宿”、“竹”等小国, 战国时有“符离塞”、“竹邑”) ,宋灭,归楚。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今墉桥区境内置有“竹邑”、“符离”、“蕲”三县,属泗水郡。西汉时,属沛郡,东汉属沛国。三国时,入魏,属谯郡。西晋时,竹邑、符离,属沛国,蕲则属谯国。东晋时,因墉桥区地区沦为战场,故苻离等县先后撤销,侨置、增置区划日渐增多,蕲县侨置今安徽省巢湖地区。南朝,刘宋,萧齐时,蕲县仍属谯郡,北齐废入符离。北魏增置南济阴郡(今古符离集) 。南梁,改蕲县为蕲城县,增置蕲城郡。 另置淮阳县(今墉桥区解集) ,东魏改称斛成县,北齐废。东魏复侨置顿丘县(今墉桥区灰古堆) 。后魏置定陶县(今定陶山下) 。 东魏武定六年置新丰县(今墉桥区夹沟新丰) ,同时置广平县(今濉溪临涣东北) ,复将苻离县改为雎州雎南。隋朝统一中国,隋设墉桥镇,设符离县,并改蕲城为蕲县,皆属彭城郡。唐武德四年,即公元 621 年,符离县仍属徐州。贞观元年,即公元 627 年,并诸阳县(在今濉溪县诸阳山下)入苻离,并移治竹 邑城(在今濉溪县古饶集附近) ,蕲仍属徐州。显庆元年,即公元 656 年,并谷阳(今固镇县)入蕲县,改治谷阳城,后迁回故治。 天宝元年,即公元 742 年,改属彭城郡,乾元元年,即公元 758 年,复归徐州。唐宪宗元和四年,即公元 809 年,割原徐州属之符离、蕲,原亳州属之临涣,原泗州属之虹县,建宿州,治甬桥镇。咸通四年, 即公元 863 年,设州郡团练处置使。唐末水毁州城,曾一度移治于符离,后复旧治。所属符离、蕲当今墉桥区境内。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旧制未变。北宋初年仍为宿州(辖符离、蕲等地) 。开宝五年,即公元 972 年,建保靖军节度,属淮南路。熙宁五年,即公元 1072 年,改属 淮南东路。南宋建炎元年,即公元 1127 年,宿州入金,伪齐于此设招受司。后为宋将王德收复。绍兴十年,即公元 1140 年,再次入金,遭 屠城,建制未变。元至元二年,即公元 1265 年,撤临涣、苻离、蕲三县入州,属河南行省归德府。元末为张士诚占据。明洪武四年,即公元 1371 年,宿州归属中都临濠府(次年称中立府) 。七年,即公元 1374 年,中立府改称凤阳府。 清顺治二年,即 1645 年)属江南省。康熙元年(公元 1662 年)属安徽省,先后归凤阳巡抚,凤颖淮泗道分辖。民国元年(公元 1912 年,改宿州为宿县(俗称南宿州) ,直属安徽省。三年,即公元 1914 年,属安徽省淮泗道。二十一年, 即 公元 1932 年,属安徽省第六专区。二十七年,即公元 1938 年,墉桥区沦陷,日伪、顽、抗日人民政府三方政权同时并立。抗日 人民政府设蒿沟集。二十八年, 即公元 1939 年,抗日人民政府以津浦铁路为界,分宿县(今墉桥区)为宿东、宿西两县。又于 三十年,即公元 1941 年,一度与邻县联合成立“宿灵”、“宿永”、“宿萧”、“宿铜”等边区县抗日政府,不久取消。三十四年,即公元 1945 年,日本投降,墉桥区收复,国民党政府划属安徽省第四专区。三十七年,一 即公元 1948 年,恢复宿东县属江淮解放区第 三分区,宿西县属豫皖苏行署第三分区。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十六日解放宿县城,二十日,置宿县市,属江淮解放区第三分区。一九四九年三月二十五日,宿西县亦划归江 淮解放区第三分区。同年四月二十一日,宿东、宿西合并,仍称宿县。宿县市撤销,并入宿县,属皖北行署。一九五 0 年,析出 宿县西部置濉溪县,另划宿城市。一九五二年,拨入原江苏省的褚兰、桃山两区归属宿县。一九五三年,宿城市撤销,并入宿县, 隶属安徽省宿县专区。一九七九年析出宿县城关镇及城郊、城西两公社之大部分置宿州市,一九九九年撤宿县,设墉桥区。墉桥区现设二十九个乡镇.,八个办事处,人口约有一百二十万。墉桥区北为残丘,南是平原,为古战场。楚王负刍四年,即公元前 224 年)秦伐楚,其将王翦破项燕军于蕲。二世元年, 即公元 前 209 年,陈胜率戌卒九百人于大泽乡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汉高祖十一年,5 公元前 196 年,淮南王黥布反, 刘邦亲征,败叛军于会 甄 (蕲、大泽乡、会 甄 ,均在今墉桥区境内) 。唐咸通九年,5 公元 868 年,庞勋率起义军于宿州大败官军。广明元年,即公元 880 年,鲁景仁于宿起义反唐,兵占宿州,后加 入黄巢起义军。宋绍兴六年,即公元 1136 年,韩世忠奉命抗金,曾引兵渡淮,军驻符离。绍兴十年,即公元 1140 年,金占宿州,宋将张浚檄统 制王德收复之。绍兴和议后,宿州入金。隆兴元年,一 即公元 1163 年,宋出师伐金,双方激战于宿州。因宋将李显忠、邵宏渊 不和,故师溃符离。明建文四年,即公元 1402 年,成组朱棣南征,破宿州,败惠帝军。清嘉庆七年, 即公元 1802 年,白莲教徒王朝名于宿州发难反清。咸丰六年,5 公元 1856 年,捻军首领张乐行等曾攻宿州。民国元年,即 1912 年,孙中山于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张勋大举南犯。宁粤军挥戈北上,于墉桥区(原宿县)大败“辫子兵”。民 国二十七年,即公元 1938 年,徐州会战,墉桥区(原宿县)亦为其战场的一部分。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十六日墉桥区(原宿县)解 放,奠定了淮海战役胜利的基础。以上事实,足证墉桥区的风云变幻,多成为徐淮地区战局的关键。故宿地古称“符离之塞”,其北部山口,昔名为“百战道”。墉桥区昔当汴渠要津,又为南北交通之孔道。复有陴湖、武里、流沟、大泽乡诸胜,故历代均有著名文人寓居于境内的符离一带。 如王绩、韩愈、白居易、皮日休等,皆与墉桥区之山水结下不解之缘。 《史记》作者司马迁为写《陈涉世家》 ,曾不远千里,亲来 现场实地考察,足迹遍及大泽乡。墉桥区的沃土佳壤,亦孕育了不少俊才名士:秦有葛婴、朱鸡石(陈胜部将,均为符离人) ;唐有鲁景仁(黄巢部将) ;明有马皇 后(朱元璋夫人) 、康茂才(蕲县人) 。至于民国以来,诸如吴可、王效白、王恒赵、常俊婷等英雄人物则数不胜数。据考:墉桥区亿万年前地处海洋浅滩,沼泽众多,灌木丛生。因临近大陆,其河流带来之泥沙,逐渐将其覆盖于地层中。年深日 久,碳化成煤。故今墉桥区境内的芦岭、朱仙庄、桃园、蕲县、符离等处地下,皆有煤炭埋藏,总称宿县煤田,并汇濉溪煤田(临 涣、童亭、百善、海孜等矿) 、淮北煤田(相山、刘桥、朔里等矿)为一体,合称“淮北煤田”,为我国重要煤炭基地之一。墉桥区因自然条件优越,故盛产小麦、大豆、杂粮、薯类,为我国主要粮食基地之一。境内之夹沟所产“香稻米”闻名全国。此外,墉桥区符离集烧鸡,以其特有的色香味赢得人们的喜爱,远销国内外。符离集(俗称黄山头)车站,现为上海与济南两铁路管理局之分界点,是濉阜铁路及符夹铁路的中转站,淮北矿区之大门,位置 十分重要。建国 58 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墉桥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制度改革,形成了“四 园一线”的工农业体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文化事业蒸蒸日上,解决了民生、民权问题,人民生活日益提高,衣、食、住、行等发 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墉桥区人民正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昂首阔步走向光辉的未来。 第二篇 雁山仙 山 秀 水有首小诗,向世人表白心迹:聚也是梦/散也是梦/梦成一组彩色的晶莹/古时的延续/至今更梦寐/泯灭不了的冲动/荟萃一种风情/ 雁山脚下/把日月化解成凄美的结局/昭示人生。我说应该把雁山化成一曲凄凉悲婉的恋歌,来昭示人生。距宿州市城北 50 公里处的墉桥区曹村境内,有座美丽的小山,人称雁山。雁山,顾名思义,它以“雁”而得名。相传在很久以前, 彭邑南有一座皮州城,城郊有一皮家庄,皮家庄有一皮员外。这皮员外膝下一直未有儿女,到了四十八岁,妻子夜里做了个梦, 梦见有神人送她两朵莲花。神人说:“吃了吧,会有好处的。”妻子吃了。一觉醒来,她发现自己怀了孕,十个月后,生下一对孪生 姐妹。皮员外非常高兴,搬书取名为大雁、小雁。大雁、小雁自幼生得乖巧,聪明伶俐,千娇百媚。恰巧,皮家庄有户贫苦人家, 姓申,生一对双胞兄弟,取名大全、小全。也是天缘凑巧,大雁、小雁与大全、小全,是同年、同月、同日生。这样两家往来更 密切,几乎是皮家离不开申家,申家离不开皮家,两家如同一家。两对男女,自幼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两家自幼定了婚约。不 几年,大雁、小雁已到十八周岁,出落成如花似玉的大姑娘。这时村里有一恶少,为讨好诸侯王,奏说:“皮员外有一对孪生女儿,貌若天仙,何不选进宫中。”诸侯王听罢,非常高兴,立即传旨,封大雁、小雁为王妃。大雁、小雁宁死不从,皮员外一向把女儿看成命根子,况且自幼就把 她们许配给了大全、小全,哪里肯让女儿进宫。那年农历九月初九,诸侯王带着一群衙役家丁,闯进皮家抢亲。皮员外想去阻挡, 被爪牙们打翻在地,妻子去阻拦,被他们一脚踢开。他们死拉硬拽,把大雁、小雁塞进花轿,大雁、小雁拼命挣扎,哭声震动着 皮家庄,也惊动了神灵,只听天空一声巨响,一股浓烟腾空而起,大雁、小雁升空,飘飘欲仙。接着,一群鸿雁由北向南飞来, 大雁、小雁立即加入它们的队伍,鸿雁立即排成“人”字形,向南飞翔。“人”字形鸿雁的影子,印在淮北大地上,墉桥区的大地上立 刻出现了一座“人”字形的大山,因此,人们称它为“雁山”。大全、小全见不到大雁、小雁,相思之苦难以忍受,无奈之中,他们找到了算命先生,算命先生说:“大雁、小雁已居住在雁山的 深林里,可能永久不与世人见面了。”大全、小全听了,心里十分难过,为了寻找大雁、小雁,他们倾尽家产,买了两匹白马,骑 着向雁山方向寻找。他们走啊,走啊。一日两,两日三,半个月,十五天。路上他们碰见一位老者,老者说:“大雁、小雁离不远,大全、小全心不甘。”说毕老者不见了。大全、小全觉得奇怪,犹豫半天,思忖半天,终于坚定信心,继续往前走,又走了一天一夜,终于又碰见老者, 老者唱道:“人转头,马转弯,抬头就是无影山。无影山,万丈高,只到雁山半老腰。”唱着唱着,又不见了。大全、小全继续走,走啊走,翻 过千山万水,历经千难万险,说破千言万语,饱尝千辛万苦,直走到黑发变成白发。一天早晨,两匹白马一转弯,转脸一看,一 座“人”字形大山耸立面前,极目远眺,只见山头上两个泉眼,晶莹耀眼,斗大的字镶在石头上——“女儿泉”。大全、小全弃马上山, 他们以极快的速度来到了山半腰泉眼旁。泉眼里荡着清波,亮晶晶的,就像大雁的两只大眼,流出的泉水,像是大雁眸子里射出 的泪花。大全、小全感动了,哭泣了,眼里流出滚烫的泪水,那泪花像晨露,滋润着雁山的一草一木,那泪花像珍珠,滚落在泉 眼里……潺潺的泉水伴随着那思念、真挚、纯洁的泪水向四面八方流去,流过高山,经过平原,最后不知流向何方。大全、小全面对大山, 哭道:“大雁、小雁,你们在哪里?”空寂的山林中,发出长长的回声,像是大雁、小雁在呼唤:“大全、小全,你们在哪里?”两对 童男童女,以真挚的爱情,流出了真挚的泪水,和着女儿泉的青波,构成一曲悲壮凄婉的恋歌,时刻回荡在大山之中,震荡着雁 山。 从此,有了雁山,有了雁山那悠悠的泉水,葱茏的树木。灵鹫山灵鹫山位于符离东部,为符离境内主要山脉,山不大,南北延伸着,像条土龙。因此人们传说,明太祖朱元璋统一天下后,路过 此地,见这里群山沸腾,九龙摆尾,认为必有真龙天子出现。为保住明朝天下永久万代,随命军师刘伯温,烧断这里所有的龙脉。 刘伯温在这里支起炉灶,大烧了三个月,觉得还不能根除,就在山下建一座寺庙,起名为灵鹫寺,寺里塑一只巨大的灵鹫鸟,眼 瞅着龙山,只要龙一出现,鸟马上去啄,这样龙就不会出现了。因此,老百姓说:“刘伯温,扯吊蛋,天下龙脉都斩断。”从此,这里有了灵鹫山,灵鹫寺,也有了灵寺村。灵寺村是个自然村,也是个集镇,位于墉桥区符离镇东北部,津浦铁路东侧,灵鹫山麓。东连顺河乡、夹沟镇的鹤山,西和南接 符离镇黄山,北靠褚庄集,距墉桥区政府所在地 15 公里。据这里的老年人回忆:原来灵鹫山相当美丽,山上长满了枣树、桃树、杏树、石榴树,山下坡,是方圆十几里的石榴园,尤其是 黄花洞附近,果树有合抱粗,遮天影日,鸟语花香,风景宜人;山脚下,是一望无际的芦苇荡。春天,山坡上杏花灿灿,桃花似 锦,百鸟争鸣,山下石榴园,万花齐放,火红如海;夏天,从山上到山下,绿荫荡漾,郁郁葱葱;秋天,山上层林尽染,瓜果飘 香,山下芦花起伏,一片银白,仿佛是山涧飘落的晨雾。灵鹫庙是座古老的庙宇,解放前香火很旺盛,解放后,寺庙改为小学。如今仍是小学,校园内遗留方石一块,上刻“灵鹫寺”三个大 字,有古柿子树一棵,岁逾数百年,合抱粗细,依然生命旺盛。它们都是古灵鹫寺的见证。灵鹫山山川灵秀,物华天宝,东北半腰,有著名的古迹黄花洞,灵鹫山的主峰有灵寺山、马山、吕山、乾山,四峰组成北峰。乾山地处夹沟、顺河、符离三镇交界,山上有老猫洞、乾婆祠、行宫庙、皇姑墓、云窟、神泉等名胜古迹。老猫洞位于大乾山南麓,相传古有仙人居住,内有石桌、石椅、石床,洞深莫测,无人敢入。1929 年,周寨村秦庄有一个叫秦东 的人,看破红尘,来此洞中居住。秦东在洞边躬耕山野,吃斋念佛,与世无争。他说:“人逢乱世三件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王井涯村有个地主,发财心切,趁时局动荡时,购买田产。秦东劝他说:“你太糊涂!当今乱世,房要小,财要少,丑妻薄地破棉袄。金钱虽好惹是非,有钱就是罪,无钱则安然。地多罪多,钱多命少, 妻美伤身,高墙大院必有灾难。你要悬崖勒马,扒房卖地,散财济贫。不然,悔之晚也。”他认为乾山就是灵仙胜地,一心要脱离 红尘。在一个大雾的清晨,他突然感到精神大振,浑身有仙气缠绕,他站在悬崖上,紧闭双目,念念有词,随大雾成仙而去。乾婆祠最为有名,遗址位于乾山脚下,为四合院,正厅塑有乾婆奶奶。当地老人们说:乾婆家在顺河乡杨套村,是一位超龄姑娘, 自由聪明好善,乐于助人,经常给人卜卦算命,消灾治病。一次,她在过河时,误入贼船,被贼人掀入河里溺死。过了一段时间, 有人在河里打鱼,打到了一尊石像,怎么也拖不动,渔人惊讶,问:“你是谁?” 石像不说话。正好巡天御使太白金星走到这里,见是乾婆,传玉帝口御:“你是乾婆,此处有山,风景秀美,玉帝封你为乾婆奶奶,为山之神,你愿意吗?”话刚落音,渔人便一网把石像拉倒了乾山脚下。人们一看是乾婆,选择 3 月初 6 日,喇叭号子,红毡铺地送乾婆,并在此盖庙, 供奉石像。从此这里风调雨顺,百业兴旺。人们为纪念乾婆,便给山起名为乾山,山上盖座奶奶庙,并规定每年的农历 3 月初 6 为香火大会。当地人说,香火大会很隆重,方圆百里的人们都来赶庙会,商人在几天前,就着手准备,他们租地皮、抢房子,摆 摊设点。到了那一天,山坡上戏台高筑,锣鼓喧天,高跷、狮子、坠子、花鼓、杨琴、丝弦、大鼓书,四邻八乡的善男信女们都 来给乾婆奶奶烧香磕拜,有求平安的,有求财富的,有拴儿子的,山坡上下人群涌动,少男俊女对对双双,他们在攀登高峰,有 的三步一叩,十步九拜,向行宫挪动;黑白棚下,包子、啥汤、油条、烧饼各种小吃形成一条临时街道;日杂百货,儿童玩具, 农贸市场鳞次栉比,叫卖声不绝于耳,鞭炮声响彻云霄,喧闹声震惊数十里。如今,旧的乾婆祠已不复存在,新建的已基本落成,每年仍有一次香火会,为宿州市一著名景点。云窟在乾山西侧,半山腰,直径约有 1 米,黑黑的望不到底,用石子投入洞内有断续声。有人传说,此洞通东海,也有人说,从 这里放只鸭子,可以从灵鹫山的黄花洞出来。每当大雨来之前,窟中出云。当地人说:云窟出云不用问神;乾山云戴帽,大雨就 要到。神泉位于乾山南麓,她的神奇主要是,无论旱涝天气,她始终不受气候影响,水晶莹剔透,熠熠闪光,潺潺地流入皇姑墓前,随 即消失,从不远流。由于其行为若君子,因此人又称“君子泉”。龙脊山龙脊山的位置很特殊,东、南连宿州市的符离区、夹沟五柳风景区,西、北接淮北的濉溪区,整个风景区呈椭圆形。从西门进来,是一条约 2 华里的水泥路,两边雕塑着十二生肖。水泥路的尽头是一个椭圆形的大湖,湖边树个牌子,上有“龙吟湖” 字样。湖水清澈,四周青松成行。看来是人工栽植的,并没有奇特处。但使我想不通的是:这儿为什么叫龙脊山?又为什么叫龙 吟湖?进门想了第一个问题,现在又想第二个问题,终不能明白,以为是故弄玄虚。所以丢在一旁,继续走路。两边的树多了起来,青松渐少,杂木渐多,主要有:马尾松、棠梨子、枸杞等。小路的尽头,立着八仙之一的张果老,面前有几 条小路:一是土路,向东通密林,阴森森的有种神秘感;一是水泥路向南,呈弧形再向东,通大方寺,由大方寺向西北,通观龙 台;一是碎石路向北,通向老龙脊,再向东通大方寺。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踏向了水泥路。水泥路很窄,两边不时的有石桌子、石凳子,给人以安闲清爽感。走不多远树层多了起来,但树都不太高,多是些:枸杞、算盘 子、小枸杞、黄荆条、山胡椒之类,偶尔有棵黄连木、椴树、棠梨子,算是出类拔萃了。约 2 华里后,有片“灵芝林”,开始出现野 山花,知名的和不知名的,杂居着向行人微笑,使人爽心悦目。特别是刺槐,花刚形成,一嘟嘟,一串串,犹如白色的珍珠。不 由使我想起两句古诗来:“人间四月芳芬尽,山寺桃花时正开。”此间虽没有桃花,山野花也足够迷人的。小路一会儿高,一会儿低,弯弯曲曲,起起伏伏,让人捉摸不定,但总体是上升的。到了“菠萝林”,树木越来越密,越来越高大, 原先是黄连木、麻楝、山麻秸、川栋,进而是山榆、橡树、银杏,中间还夹杂着许多名贵树种,如杜仲、桂花、油树等。鸟儿并 不多,但叫声特别悦耳,主要是黄鹂、山雀、画眉、斑鸠等,偶尔可见到一只野鸡。导游说,我们来的不是时候,如果在早晨 6 点钟前,就能听“百鸟朝凤”了。 小路终于在我们的脚下消失了,天突然暗了下来,我们钻进了一片翠绿的林海之中。这是青檀密集的地方:整个上空被树叶掩得 严严实实,宛如一顶翠绿的帷幔,下面布着一樽樽青檀,有的独股,威武雄壮;有的双股,风雨同舟,至死不渝;有的三股,天 下三分,各展雄姿……最惹人注目的是那棵“九股檀”,檀生九股,岁逾 1700 年,枝蔓三亩之多,根盘九分之地,老树新枝,雄姿 勃发,使人望而生慕。青檀树下,既无杂草,也无矮棵藤蔓,一片细软状似流沙的黑土。青檀林间,掩映着一座古刹,它就是大 方寺。座西朝东,依地势而建,东边为龙脊山的最高点,人称“老龙脊”;西边为山凹,山幽谷深,藏龙卧虎;南为高阜,杂木丛生; 北为群峰,层峦叠嶂。可惜庙已破落,只存寥寥几间房屋,从旧的痕迹上看,当年的庙宇非常宏观。老和尚说,这里从清末就被 土匪霸占,一直到解放。庙毁于土匪。出了大方寺向西北,约一华里,我们来到了观龙台。观龙台是龙脊山风景区的中心点,四周山谷,中间为一座孤峰,峰上有一巨 石,石上用繁体字刻有“观龙台”三个大字,旁边有一行小字曰“辛巳年杏月”。我们知道刻字日期为:蛇年二月,但距今有多少年, 不得而知。我们在清风荡漾中,登上了观龙台,我这才恍然大悟,不由想起苏轼的诗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整个景区是在 一道山脉的环抱之中,山脉像一条盘起来的巨龙,头伸向北,尾甩向西,首尾相接处,正是我们进入的大门。龙的嘴唇处,便是 那一池静水,犹如龙在饮水,使我明白了龙吟湖的来历。龙脊起伏不断,趁着春天的热气,像是在漂浮,又像是在流动,使我明 白了龙脊山的来历。整个景区呈椭圆形,依山而下,蓊蓊郁郁。只有西门可以进出,余者皆为悬崖峭壁,易守难攻,是古代屯兵 的好地方。使我明白了为什么土匪占据的原因。但最使我明白的是一个颠扑不破真理:做任何事情,决不能走马观花,否则,永 远不能得到它的真谛。鹤山宿州市墉桥区夹沟镇,镇政府南三里许,有一道古老的山脉。东南西北走向,连绵起伏,悠悠荡荡,白云下,苍山青翠,群鸟争 翔。让人看了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感。鹤山就是其中的一个。鹤山是个古老的名字,相传很久以前,山上长满了葫芦,葫芦秧爬满了山峰山谷,可就是不结葫芦。看山 老人急得不知所措。过了很长时间,终于在山的顶峰结了个紫色的葫芦。可把看山的老人乐坏了,天天在那里看管,渐渐的葫芦 长大了,老人发现:葫芦长得特别好看,特别大,浑身上下毛茸茸的。一天,山下来了位风水先生,老者请他看葫芦。风水先生说:“这葫芦不是一般的葫芦,它是把开山钥匙。从地形上看,这山里有一批宝藏,隐藏在这几千年了。没缘分的人是很难得到的,看 来咱们俩是有缘人。”“那怎么能得到呢?”看山老人听罢,急切地问。“好办,”风水先生慢条斯理地说,“等到一百天后,我来把它摘下来,绕山转三圈,山就会自动裂开,然后再把葫芦放进山裂处, 用葫芦撑着,这样就可以下去拿财宝了。”风水先生说罢,扬长而去。看山老人天天在那儿等,每天都心急如焚。急不可待地数着:“一天,二天,三天……”到了九十九天, 老人实在等不下去了,也不等风水先生来,就把葫芦摘下,按照风水先生说的,绕山转三圈。山果然裂开了。老人把葫芦放进去 撑着,自己进入山里。一到里面,发现里面的金银财宝太多了,堆积如山。老人又忙地抓金子,又忙地抓银子,又想拿玉器,搞 得手忙脚乱的。就在这时,只听“咔嚓”一声,山合上了,老人被挤死在山里。原来葫芦不到百日,硬度不够,经不住山的压力,所 以葫芦被压扁了。于是人们便把此山叫做“合山”,又因“合”与“鹤”同音,后来人们又把它叫做“鹤山”。 也有另种说法:在很久以前,这里是陴湖沿边的一座山,山上经常有成群的白鹤栖息,飞起来遮天影日,因此人们叫它鹤山。也 有说这里的山形象鹤,人们才叫它鹤山的。雪花山宿州市墉桥区辖内,有个蕲县镇,蕲县镇是个古老的城镇,传说是明朝康茂才的封地。因为康茂才被封为蕲国公,儿子康铎又世 袭蕲国公,所以蕲县出名。但最出名的还是秦朝的陈胜、吴广大起义。因陈胜、吴广起义所以留下很多值得回忆的地名,如:涉 故台、鱼腹天书湾、篝火狐鸣处、隐王庙等,还有一处常常被人们遗忘的,那就是雪花山。雪花山距涉故台只有三华里,说是座山,其实不是,眼前只不过是个两丈高的土堆。但老百姓说它是雪花山。相传,雪花山是陈胜的妹妹雪花姑的坟墓。陈胜在大泽乡起义,雪花姑也从阳城来到大泽乡。陈胜在前方打仗,雪花姑在后方做 些周济贫苦农民的工作。由于她心地善良,颇受百姓们的爱戴。起义军失败后,秦将章邯率兵攻入大泽乡。雪花姑率当地起义军奋力抵抗,终因寡不敌众,雪花姑不幸阵亡。秦军残忍的把她的 尸首挂在一棵大树上,告示百姓,收敛者斩。是夜,大雪纷飞。天明,雪花姑的尸首不见了,挂雪花姑尸首的地方,出现了一座 五六丈高的雪山。秦军闻讯赶来,挥舞斧凿,企图把雪山扒掉。但雪山坚硬无比,如钢似铁,更奇怪的是,雪山被斧一凿,发出 振天巨响,火星乱飞,电闪雷鸣,吓得秦军连忙退去,再也不敢近雪山半步。两千多年过去了,雪花山已很模糊,但人们仍然不忘记雪花姑,并相互传说雪花姑显灵:附近的百姓遇到婚丧嫁娶,便到雪花姑 墓前烧香,以求杯盘碗筷以用,事后在如数送还,无不灵验。如此沿袭了很长时间。后来村里有户贪财人家,为了儿子的婚事, 也跑到雪花姑墓前焚香借用具,并保证用后即还。但由于此人贪财,留下了银碗一只,银筷一双。惹怒了雪花姑,此后再焚香, 也没有出现杯盘碗筷等用具。这虽是个传说,但从另个方面也说明了人们对雪花姑的眷恋。火唐山宿州市墉桥区栏杆集南五里,有座山,山势陡峭,绿荫覆盖,人称火唐山。山前有台,人称点将台,山后有沟,人称逃界沟。点 将台在山中部,距山下平地有百余丈;逃界沟深达几十丈,宽约十多丈,沟内能容万人。相传此地为北宋名将杨继业招亲之处。杨继业,尊号老令公,山西太原人。由于战乱,自幼居住萧县,二十岁从军,在刘崇帐前当兵。杨继业武艺高强,英勇善战,使 一口金背大砍刀,有万夫不挡之勇,深得刘崇的信任。刘崇是五代后汉高帝刘知远的弟弟,奉刘知远的将令,在火唐山练兵。火 唐山南,即今天的宿州市墉桥区路村集一带,有个彭家村,彭家村有个员外,姓佘名起。佘起膝下有一女,名叫佘赛花。佘赛花 长得亭亭玉立,娇媚无比,自幼练得一身好武艺,十八般兵器样样皆通,尤其善使长枪。一天,杨继业率领人马围猎,一箭射中一只兔子。那只兔子带箭奔逃,杨继业随后追赶。不想兔子跑进了一家花园,杨继业没有 多想就追了进来。抬头一看,花园里有一女将,骑着枣红大马,手持长枪,带着一群丫鬟正在练武。杨继业见了刚想退出,不料 那女将大怒起来,喝道:“大胆贼子,竟敢闯我花园!不要走,吃我一枪!”说着拨马奔杨继业而来。杨继业上前施礼道:“小姐息 怒,小将确实不知小姐在这里,多有冒犯,请小姐海涵。”佘赛花一见杨继业身长八尺有余,生得眉清目秀,唇红齿白,心中便有 爱慕之意,但不知武艺如何,存心想试试杨继业的武功。只见她竖起柳叶眉,大喝一声:“要走也可以,能接我几招否?”说罢,双 手紧握枪杆,把马一磕,一个白蛇出洞奔杨继业而来。杨继业也大怒,随声也道:“哪里来的野丫头,这等无礼,我岂怕你不成!” 把刀往怀中一揣,来个怀中抱月,“当啷”一声将枪架过,然后催马上前,双手举刀,一个沉香劈山救母之势,搂头就剁。佘赛花二 郎担山架过。两人来来回回,在花园中大战了五十多个来回,不分胜败。佘赛花暗暗佩服,杨继业啧啧称奇。佘赛花心中暗想:“这 小将武艺道好,符合做我郎君的标准,就是不知他姓什名谁,待我问他一问。”想毕,用枪架住刀,问道:“小将且慢,俺枪下不死 无名之鬼,请报上姓名。”杨继业道:“大将行不改名,坐不更姓。俺乃山西人氏,火山王杨衮之子,杨继业是也。”佘赛花心中暗 喜:原来是将门虎子,看来他是我的郎君无疑了。想罢,拨马便走,口里说道:“敢跟我来否?”杨继业一看,心想:要走?念你是 个女子,俺不追了。但听佘赛花这样一说,不由气冲丹田,随口说道:“哪个怕你?”催马举刀便追。两匹马出了彭家村,直奔村后的小树林。进了小树林不远,有座小庙,庙前是块空地。佘赛花回马大吼一声,回枪奔杨继业而来, 杨继业双手握刀,刚要架枪,不料那马失了前蹄,“噗嗵”一声栽倒在地,把杨继业掀了下来。杨继业双眼一闭,心想:完了,必死 无疑。但出乎意料的是,那女将并没杀他,而是下马将他扶起,一双杏眼含情脉脉地望着他道:“将军请起,小女子多有得罪,请 将军海涵。”杨继业大为感动,随口说道:“小将误闯花园,还请小姐海涵。”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相互敬让着来到庙前,抬头一看庙上有字为“七子庙”。望着“七子庙”,佘赛花道:“将军将门虎子,武艺超群, 令小女子羡慕。请问将军有家室吗?”杨继业一听心中欢喜,望着佘赛花道:“自幼飘落未有家室。”佘赛花脸一红道:“如果将军不 嫌我脚大身丑,愿为将军持笤。”杨继业道:“承蒙小姐高看,小生高攀了。”随后两人就在庙中,借香炉拜了天地。佘赛花道:“咱俩在七子庙拜天地,我定为将军生七子。”后来夫妻二人投奔了宋朝开国皇帝 赵匡胤,成了名冠历史的名将,杨继业就是后来的老令公,佘赛花就是后来的佘老太君。他们共生七子,又收个义子,共八个儿 子,所以才有后来的七郎八虎闯幽州之说。老子鞭山宿州市栏杆区,有个林湖庄。林湖庄是个美丽的村庄,村里树木葱茏,道路平直,民风淳朴,所以,这里年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村民们安居乐业,是个名副其实的现代化的小康村落。这里的传说却 更令你流连忘返。战国时道家的创始人李耳,字老聃,人称老子,后来成了神仙,专门负责在下界体察民情,为民解忧。一天,老子骑着青牛,驾 着祥云,来到彭城国南,就是今天的栏杆、褚兰一带。见这里非山即水,全无田地,百姓们衣不蔽体,食不裹腹,人畜多病。便 问是什么原因?当地人说:原来这里是一片肥美的土地,后为山神、水神强占,没了土地,因此这里不但没东西吃而且也缺少衣 服。老子闻言,不由得怒火中烧,热血沸腾,举起钢鞭,向群山赶去。为了解救一方百姓,老子决心把群山赶入东海。只见钢鞭 像一条巨龙,在空中飞舞着,晴天霹雳,周天摇撼,山神惊恐万状,忙率群山一顺头地向东南奔去。这时一个农妇的哭声惊动了 老子:“刘小山,刘小山!……”原来这个农妇唯一的儿子刘小山,在山里打柴,母亲正翘首盼归。忽然间见群山奔腾,天崩地裂, 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怕儿子在山里遭受不幸,故而惊呼。老子尤重民意,误以为农妇要求“留小山”。于是便喝令群山停止前进,就 地下缩。就这样,在今宿州市北部留下大小三百多个山头,且都变成现在的半山残丘,都为东南走向。因刘小山而得名的村庄, 就叫刘小山子庄。在今宿州市栏杆区境内,许多村里仍有大小不等的明石裸露在地表,人们称它为“无影山”。由于群山下缩,导致 临近的湖水被挤走,人们便在这里植林种田,筑房集居,渐成庄落,互为邻里,因此称林湖庄,从古沿用至今。今天,科学发展了,农民富裕了,但人们仍不忘记那些古老而又美丽的传说,也许这些传说,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欢喜之故吧, 所以人们代代相传,永无穷期。 打鼓山符离北去有打鼓山,打鼓山有个古老的传说:北宋末年,金兀术大举进攻中原,抗金名将岳飞被害,金兀术占领了北宋都城开封, 宋军节节败退。著名抗金将领巾帼英雄梁红玉,兵少将寡,被困打鼓山。梁红玉临危不惧,夜半击鼓,金兵以为宋军援兵已到, 溃散而逃,后人便把此山命名为打鼓山。此系传说,并无考稽,却为打鼓山增添了不少美丽的色彩。《可爱的宿州》载:打鼓山下,有元朝刘湛建楼一座,取名望先楼。刘湛,字青浦,号打鼓山人。元朝时任广平太守,死后葬于 打鼓山下。打鼓山因此有名。清朝有人题诗,赞打鼓山望先楼云:百尺高楼接碧天,刘家世泽久绵延。至今剩有残碑在,四面青山绕墓田。又有元人《望先楼记》一篇,记载当时盛况:出自彭城南门三百余里,有三峰依天,名曰鼓山。山中有声,如鼓自鸣,岁则大熟。其东北岭有二泉,下可灌田数十亩,其西北 谷有泉南流,复折而东,为长沟,会于南河,以入于濉。泉水北涯,三峰之中有莹焉,是为刘氏之阡。而刘氏之居在其南涯,盖 数百岁矣。其居有望先楼,望其父祖而致其思也。楼之前三峰横陈,与鼓山相高,冉冉如画,可以坐见。楼之东有山曰“东山”,山多岩洞,皆 神人真士所居,有跌坐一洞数十年不出山者。西有山曰“磨旗山”,樊哙磨旗之处。盖彭城南至宿州百四十里,群山绵延,毓胜于此。故刘氏聚卒千百,历数百岁而不替益蕃。惟其德之积,山川之会,钟其蕴灵所 至然也。今广平太守湛,扬声著实凡数十年,登楼而望,松楸在目。日月出矣,而思定省之无期,寒暑易也,而念温净之不再。 抚泉渊之深远,知福泽之有本,览山岳之崇时,见积累之有基。于此而望其先,当何如其心也,然望直愈切,不如善继善述;求 之愈至,不如寡悔寡尤。或出或处,顾瞻在前,或作或息,倏忽左右。曰:何以无怍于己,何以不辱其先,何以垂于后,然后望 之之实,庶不负于斯楼也。广平公,字清甫,今子贤守也。子渤,方为翰林都事,亦有名焉。可见当时打鼓山是座风景秀美的山脉,史载:打鼓山多岩洞,传说是神人所居。西有磨旗山,为汉朝开国大将樊哙磨旗之处,相 传楚汉战争时,樊哙率军在此打过仗。燕王征北在此屯过兵,公元 1399 年,明太祖朱元璋病死,其孙允炆继位,史称建文帝。为 了争夺皇位,朱棣率军南下,重过打鼓山,当地人说:就在那一年,东海飞来一只仙鹤,口含金鱼,飞至打鼓山上空,对山长鸣 三声,围山旋转三圈,丢下金鱼翱翔而去。山顶有一块巨石,形状如鼓,被金鱼坠落打击后,发出击鼓之声。四周居民每每闻之, 由此,打鼓山便因金鱼打鼓而得名。又传:明朝时,打鼓山下有个陈庄,陈庄上住着几户人家。一天几个老农起早下湖,因起得太早,加之地里有雾,看不清地梗, 便蹲在地头说话。忽然,从天上飘来一位老者,对一位老农说:“烦你帮我送封信到打鼓山上,山半腰有一石门,你到石门前这样说:?石门开,石门开,南京有人送信来。?一定有人给你开门。哪 位老兄愿走一趟?”其中一位说:“我愿意去。”于是,这位老农拿着信到了打鼓山半腰。果然见半山腰有石门,他对着石门说:“石门开,石门开,南京有人送信来。”石门果然打开,里面走出一个仙童,把老农迎进去。洞内果然非凡,桃李飘香,楼台殿阁,一片世外桃源景象。凉亭上两个老者 正在下棋,生得童颜鹤发,面相古怪,五绺长髯飘洒胸前。他们看了信后非常高兴,叫童子送老农一杯香茶。老农一边品茶,一 边观棋,只见院中石榴叶,一会黄一会青,一会落叶一会发芽。过了一会,老农要告辞了。老者说:“谢谢你,你要点什么?” 老农见一匹黄膘马,正在拉磨,磨上的黄豆,色黄粒大。就说:“你这黄豆很好,送我几粒留做种子吧。”老者顺手抓了一把,送于老农。老农出了洞口,惊呆了:洞外全变了样,来路已无踪迹,牛和犁及他几个同伴也不存在了,一切都变了样。他想回村看个究竟, 可是村容村貌都变了样。看看自己原来的房子也没了,四邻皆不认识。他问邻居:“清早起来我去打鼓山送了封信,回来怎么家也变了,人也变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村人说:“你这老头可恶,想占我们的便宜,那送信的老者是我们的祖宗,这都是几百年的事了,怎么会是你。我还是听我爷爷说 的哪。”老农说:“那送信的确实是我,我只在洞里待了一小会。不信你们看,这是洞里长老给我的一把黄豆。”说罢,手一扬,黄豆洒落在地,老农飘然而去。众邻人低头一看,见是金黄豆,很是高兴,知道祖先已成仙而去,忙跪地叩头。 从此陈庄的几位陈姓农家便兴旺发达起来。如今,望先楼已经消失,打鼓山、刘湛墓依然存在,供后人怀念。老汪湖在我的记忆里,老汪湖非常神奇,是个名人辈出风景优美的地方,明朝有户部员外郎的张体乾;民国有抗日名将方先觉;今有大 书法家李百忍。从地理位置上讲,她位于宿州市的东北部,那里确实有个湖,总面积十万多亩,蓄洪量 1.1 亿立方米,是宿州市唯 一的一座蓄洪湖。可能是地名因湖名而得,因此人们统称那里为老汪湖。老汪湖横跨墉桥、灵璧两县,北起墉桥区的褚兰和栏杆的东南半山残丘,南抵时村镇梁寨大坝,东和西有沿湖迤圩。解放前湖里 有大面积的明水,湖里芦苇水草丛生,鸥鹭成群,叫声嘈天。老汪湖,名籍史册是清同治八年,即公元 1869 年。 《同治徐州府志》载“……界灵璧,据同治八年萧县知县顾景廉勘送县图云:“张 山(今栏杆张山集)东五里九顶山为灵璧界山,南五里大庙圩迤,南有青冢湖,西岸也有湖,南接老汪湖,中有洲曰曹家楼,东 里许有三界碑,东北有灵璧,东南有宿,西为萧也。”看来这里当时是灵璧、宿县、萧县的交界处。经考察,老汪湖水域,原为陴湖的一部分, 《铜山县志》载:“宿、徐之界有陴湖,周数百里”。明嘉靖《宿州志》载:“牌湖堤唐书 注云宿州东北九十里,有隋堤灌田五百顷,显庆中修复,金史作牌(陴)湖。”《水经注》中“陴湖”又作“牌湖”。 《新唐书·地理志》 中把“陴湖”作“牌湖”。 《古今图书集成·方舆编》载:睢东与陴湖水会上承甾丘县之陴坡,南北百余里,东西四十里,东至朝斛亭(今 栏杆一带) 。从上述记载和图标,结合现在地貌,陴湖大概是绕夹沟群山,栏杆一带条山下低凹地,经时村的刁山后,延伸至贡山 北的青冢湖、成山湖。 《铜山县志》载:“城东南有青冢湖、成山湖、泥沟湖。旧志云,成山湖在城东南七十里,相连着为青冢湖, 凡四十余里,下流入沂河相近为泥沟湖下流河双沟”。往东北进入泗水大清口入淮。宋、元时,黄河南侵,泗水淹没,这些湖变成 死湖。 《宿州志》载:“宋太平兴国八年九月,宿州睢水溢浸田六十亩”,“元大德六年、七年、八年,连岁大水”,“万历二十一年秋, 河决虞城符离堤桥坝俱溃,州北半境为泽国”。清雍正四年至嘉靖十九年,88 年间先后发生洪水 15 次。州北田庐尽没,成为黄泛 冲积平原。水系被打乱,河湖相通,连年灾害。明万历十八年,即公元 1590 年,徐州大水,年余不退。明朝河道总督潘季训受命 开凿奎河,从徐州奎山前南下如今宿州市墉桥区的尹桥、杨庄、时相、柏山直插时村镇入睢河。这样把陴湖切成两半:奎西一半, 陴湖先后通过开挖欧河、方河、斜河等大小不等的沟渠,引放积水,依次形成如今的康湖、潘湖、鸭湖、路湖、田湖、吕湖等, 这些小湖先后干涸后,人们垦荒种植,择岗穴居,后行成以湖为庄的村名;奎东一半,陴湖西南、西北、东北大部环山,东南临 奎堤,圈成死水湖,故前人形象地称她为老汪湖。老汪湖境跨古代的吴鲁两国,有很多名人轶事,古盟台就是其中之一。古盟台为春秋鲁哀公与吴王夫差的会盟处:春秋时吴、鲁 两国为临国。一天鲁国营地军马脱僵跑越国界,到了吴国的夏路吴庄,吴国营地巡边士卒把马逮去杀了。从此,吴鲁两国关系紧 张起来,各自集结军队,严阵以待。在这关键时刻,鲁国外交官子贡,主张先礼后兵,于是双方预约在鲁境会盟。鲁国在云台山 前筑起盟台,子贡凭着自己的才能,用三寸不烂之舌,促使吴国不得不割夏路吴庄,赔偿鲁国军马。从此,夏路吴便更名为夏鲁 吴。两千多年过去了,庄名沿称至今,古盟台也流传至今。古盟台依然存在,就坐落在今安徽省宿州市解集乡前,台呈斗形,上 小底大,东西长约 60 米,南北宽约 50 米,高约 4.5 米,面积约 3000 平方米。台上树木葱茏,松柏滴翠,实为宿州市一景。湖南侧有吴国驻军的鸡山,即现在的刁山。山下有吴王城,明朝天启年间,空城犹存,后为纪念吴王在这里垦荒种田,筑城守边, 当地人建吴王夫差庙。湖西奶奶山前,有鲁国营地,今称鲁营集。马头山下,有鲁吴庄,是吴国的边陲庄,当时称下吴庄,因吴 割地与鲁,后改名为下鲁庄。庄名已延续了两千多年,为宿州市最古老的村庄。老汪湖边有子贡山,因子贡久居而得名。子贡在鲁国做官时,经常在山上晒书,晒书的巨石如今还在。相传有一天,子贡把书放 在阳光下沐浴,自己在树下乘凉,忽而暴雨急至,子贡赤背以身遮书,从人说:“书淋湿事小,身体出病事大。”子贡说:“书是知 识的宝库,知识如人体之血液,人没有知识,好像没有血液一样,书应是大事。”清周承缙题子贡山诗云:“山以名贤著,秋来叠翠 深。数年劳梦想,落日自登临。月送孤雁影,风声老树音。悠悠尘外境,谁识晒书心。”如今留下地名很多为:子贡庙、贡山村、 贡山集等。老汪湖北岸,有子张山,为孔子的弟子子张来这里讲学而得名。汉朝时在子张山南麓,建有子张庙,庙上香火很旺,民国年间庙 毁,今尚有遗址。张山集因此而得名。张山集后有青冢湖,楚汉战争,项羽从彭城败走,到了灵璧,其爱妾青姬自刎,后人为纪 念青姬,在她死的地方建墓为青冢。于是便有了青冢湖的名字。当年湖上客运达下邳、宿迁等地,顺治年间,有一太子来此游山, 夜宿张山集东天门寺,后为巡检司高隆凯立石作记,今石碑的下半截还在,以供游人参观。解放后,宿州市人民政府对老汪湖着手治理,沿边筑圩打坝。1950 年兴建柏山分洪闸,小李庄分洪闸,把明水面限制在最小的范 围内,变死湖为活湖,有洪则蓄洪,无洪则耕种,免除了奎河两岸的灾害。如今,老汪湖已成为宿州市最大的湖泊,三面环山一 面湖,小洲滴翠入画图。碧波荡漾,环境优美,成为宿州市一大风景区。陴湖陴湖是宿州市古代的一座大湖,湖面相当宽广,是宿州市最大的湖泊。东到灵璧,西到夹沟山,南临东林草堂,北依栏杆山。据传陴湖风景很好,湖内碧波荡漾,四周山清水秀,夹沟香稻米,就产于此湖。唐朝白居易青年时常居于此,大诗人韩愈也常携 友泛舟,游于湖上。白居易有诗云:“秋灯夜写连句诗,春雪朝倾暖寒酒。陴湖绿爱白鸥飞,濉水清怜红鲤肥。”说的就是陴湖。《宿县志》载:陴湖,位于宿县东北 70 里,即夹沟集东 18 里之甾丘县城东。 《水经注》载:“……南北百余里,东西四十里,东至 朝斛亭,西届甾丘县之故城东(王莽建新朝时,改为善丘矣。 )”《魏书.地形志》载:“斛城有五丈陂,西有陴湖。”《铜山县志》 载:“宿徐之界有陴湖,周数百里。”如今,陴湖早已堙没,主要是黄河改道所至。由于陴湖的原因,宿县有许多低洼湖泊,自北向南,自西向东,河沟纵横。后来, 由于不断受山洪冲击,泥沙在潮水的顶托下,逐渐沉积,随着岁月的流失,湖泊面积逐渐缩小,最后淤为平地。陴湖就是其中之 一。但陴湖在《中国历史地图集》仍有标志,其中心包括:康湖、潘湖、吕湖、路湖、鸭湖等,这些地方,每逢雨季,仍可看见 幅图辽阔的陴湖湖影。 据《太平广记》载:唐朝天佑中,即公元 905 年至公元 906 年,当地有一渔民,在陴湖边打鱼,捞得铁镜一面,镜面光滑可照人 影,镜阔五六寸,渔人遂携回家。忽然,有一天一僧人到渔民家,问渔民曰:“你有一奇异物品,能不能拿出观赏?”渔民答曰:“没 有。”僧人曰:“听说你扑鱼得一面镜子,就是此物。”渔民把镜子拿出,僧人曰:“现在你拿镜子再到获得此镜的湖边照照看,看能 看到什么。”渔民照着僧人所说,拿着镜子来到湖边一照,只见湖中有无数甲兵。渔民大骇,遂将铁镜抛入湖中。再看僧人时,已 不见了踪影。关于陴湖的传说很多,这里不过录其一二 。总之,陴湖是宿州人的骄傲,也是宿州人值得怀念的地方。汴河墉桥区有汴河镇,汴河镇起源于汴河。汴河自古有之,有新旧之分。旧汴河源远流长,战国时称为鸿沟; 《史记》有荥阳济渠之说;汉治河专家张民,几次疏凿修复,称为济渠,汉王景治汴,命名为 浚仪;三国时称为官渡(是否是官渡之战之官渡,无可考证)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称阴沟。旧汴河有两条:一条起自东都洛阳,引谷水、洛水,东循阳渠故道,由洛水入黄河,复由板渚引黄河水,东经中弁循狼汤渠至开 封,从开封市东循汴水、获水,至江苏徐州东北与泗水合成一道,即所谓的汴泗交流。汴水、泗水沿黄河故道东南至清江市,从 清江市西南清口入淮河,从而代替了狼汤渠南下颖水、涡水的水运,合起来统称汴水。隋朝开通济渠后,开封以东称汴河。元太 宝初,黄河复行故道,徐州以东汴河全流为黄河所夺,汴河不再畅流。清咸丰五年,即公元 1853 年,黄河北迁,汴河被泥沙淤平, 失去了作用。另一条开挖于公元 605 年,即隋大业元年,堤上有御道。为了南北行人方便,在十字路口修一座桥,当时称墉桥。由于御道,墉 桥之侧设立驿站,两侧安居着往来行人,后来逐渐形成一座军事、商业重镇。唐元和四年,设宿州市。可见汴河当时的繁荣鼎盛。公元 1127 年,宋朝被金逼迫南迁,丢失了淮河以北的大好河山,汴河荒芜。公元 1142 年,即高宗绍兴十一年,宋金和议,划淮 为界,由于频繁的战争,汴河逐渐湮没。至今宿州市城区东至大店公路仍循汴河故堤,下游江苏泗洪一段仍称汴河,至今还起作 用。古汴河干涸了,但两岸人民的泪水没有干涸,年年岁岁,自古汴河上游——中州平原上奔涌而来的河水,使宿州成为泽国水乡。白 居易有诗云:“汴河无景思,秋日又凄凄。地薄桑麻瘦,村贫屋舍低。旱苗多间草,浊水半和泥。最是萧条处,茅城驿向西。”明清 至解放前夕,淮河一直泛滥,宿州地区洪涝灾害严重,达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新中国成立后,公元 1966 年冬,为彻底治水,解决内涝,经豫、皖、苏三省协商,国务院批准重新开挖汴河,人称新汴河。新汴 河国家投资一个亿,当地自筹两个亿,设计为复式断面,滩地行洪,排涝标准为十年一遇,防洪标准为二十年一遇。新汴河全长 137.8 公里,河底宽为 90—115 米,河深为 4—5 米,集水面积 6467 公里,是目前流经宿州市境内最大最长的河流。新汴河是淮北平原上人工平地开挖的河道,是总结淮北地区治淮工程的治水经验而设计的,力图用洪涝分排的治水方法,改造濉 河湍潼河及豫、皖、苏的全局,使上游洪水得以畅泄,中下游得以外排。新汴河在戚子截沱河,经宿州市墉桥区、灵璧县、泗县 至江苏泗洪县付圩子入漂河洼。新汴河干流堤防在我省境内 222 公里,保护耕地 200 万亩,人口 160.8 万。是我省治淮水利系统 的重要枢纽,对宿州市排涝、防洪、浇灌、人畜饮水起着至关重大的作用。千年汴河千年情,无论是旧汴河还是新汴河,对淮北地区来说都是母亲河,她一直萦绕在淮北人民的心中,浇灌着两岸的沃土, 培育着两岸的生灵。白居易有诗曾云:“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始方休,月 明人倚楼。” 濉河濉河流经老符离,是一条古老的河流,发源于砀山废黄河故道,流经萧县、濉溪、墉桥区、灵璧至泗洪入洪泽湖。濉河是淮北地区主要河流之一,流域面积 381.3 平方公里,在墉桥区境内长 34.9 公里,流域面积 232.2 平方公里。符离闸上显示 水位:多年平均水位,最低年份为 26.83 米,最高年份为 29.5 米。濉河上有著名的“符离晓渡”遗址。明洪武二十四年,即公元 1391 年,在符离古县城的中心濉河上建永济桥,人称符离桥。由于桥 几经风雨,坍塌数次,修复数次。至清朝乾隆三年,即公元 1783 年,宿州知州尤拔世,把坍塌桥改为浮桥,不久浮桥坍塌。知府 张开仕修驿路,设桥兵,用船渡行人。由于符离桥当时为官道,来往行人特别多。每当清晨,雄鸡报晓时,两岸万人争渡,车马 喧闹。朝霞映在濉河里,照着行人的影子,行人沐浴在朝霞里,影子映在水里,在两岸苍翠欲滴的树林映衬下,和着近村的鸡鸣, 构成一幅美丽壮观的水墨画。人称“符离晓渡”。清朝乾隆皇帝过此,曾亲题碑匾,在符离桥的旁边,一直有碑上刻“皇恩浩荡”字样, 直到“文革”碑匾被毁。清朝宿州知府李心锐有诗云:“谁唤符离渡,苍茫送客舟。野烟低水面,初日上滩头。两岸人声聚,中流浪 影浮。前村鸡唱晓,黄叶一鞭秋。”足见当时盛况。濉河上另一古迹为白居易故居——东林草堂。史载:宿州市城北二十里有濉河,河南有一高台,台上树木茂盛,野草丛生,人称“白 堆 ” 。 当 地 人 说 是 唐 朝 大 诗 人 白 居 易 故 居 —— 东 林 草 堂 遗 址 。 东 林 草 堂 所 在 村 唐 朝 称 毓 村 , 现 在 称 东 菜 园。沱河沱河是条天然河,距今约有三百年历史,流经宿州市城区北部,穿过宿州市政府所在地,河岸有滨河公园,夏日两岸郁郁葱葱, 是乘凉避暑的好地方。沱河有两条:一条在宿州城南,人称老沱河。一条在宿州城北,人称新沱河,或北沱河,简称沱河。史载:老沱河位于宿州城南部,清朝初年,开始命名。发源于宿州城南二十里,主要用来渲泄古汴堤以南平原积水。古汴河自宋 朝南迁,宋金划淮为界,失去原有航运意义,后历经数朝,洪水冲击,逐渐淤塞,原经古汴河东流水之西部客水,便改道宿州城 南入运粮河、老沱河,分两路:一路向南,一路向东南,分别入浍水,汇合后流入淮河。由于老沱河河床浅而狭窄,不堪承纳宿 州四周的涵闸洞口流入的客水,因而每逢汛期客水久存不下,积水成涝,城河水迅速上涨,威协宿城安全。清朝中期,把沱河源 头移向古汴河北堤南侧,开凿水道,拦截西来客水,避开宿州城,弯曲向东至五里徐,折向南流入八里集。1951 年,治淮委员会 决定以保麦标准治理沱河,由于治理标准偏低,没有达到防洪排涝的目的。如今老沱河依然如故,河道狭窄,成为一个排水大沟, 源头自宿州城东南后陈营,穿过凌家桥,向南入新沱河,全长八公里。新沱河发源于河南省虞城县西北,自宿州城西北进水闸后,在墉桥区境内,由桃园镇前傅村、阎店村入境,流经前傅、东二铺、 水池、二郎庙、芦岭、丁桥、八里集,流域面积 1184 平方公里,流经墉桥区长 38.1 公里,流域面积 893 平方公里。沱河的下游 为沱湖,沱河经墉桥区向东至五河,在五河流入浍河,由浍河进入洪泽湖。沱河在 1966 年以前,是墉桥区行洪排涝的主要河道,开挖新汴河后,上游从威岭子入新汴河,上游落水由新汴河排出,以至于现 在的沱河,只用来排除内涝。由于工业的发展,沱河污染严重。目前政府正在想法设法治理,已出台了一系列措施,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它将成为宿州市一个 美丽的公园。 四眼井从古代一直到七十年代中期,宿州市居民饮水一直用浅水井。城市多用砖砌井,农村则挖土井。一般人家挑水吃,富有人家则雇 人挑水吃。因此,宿城就有很多水井。有甜水井、苦水井之分,我市的水井多为苦水井。旧宿州有很多四眼井,据老年人说,城内大的有四口:城西北拐泰山庙里一口,一人巷东一口,白衣阁前一口,墉桥区党校南一 口。白衣阁前的四眼井同一人巷东的四眼井,人称南四眼井、北四眼井。这几口井均为苦水井,只有泰山庙井为甜水井。南北四 眼井毁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其余的毁坏更早,如今只有墉桥区党校南一口井在用。四关的四眼井有:南关的燕窝池,即今天 的酱品厂附近;北关的小周庄,即今天勘探队附近;西关的草祠泉,位于今天的三监狱附近;也有人说在今天的大泽酒厂院里。 惟东关没有四眼井。以上三关的四眼井,均为甜水井,含碱量及其他杂质少,煮出的茶水,甘甜爽口,人称“甘泉”。四眼井顾名思义,就是井口有四个眼。据目睹者讲,宿州城过去很荒凉,没有自来水,人们为了吃水,就集资打井。为了使水够 用,井打得很大,因为当时吃水都用桶提,水桶的把上拴个绳子,从井里往外打水。又因井口大,经常有些牲畜、家禽,有时甚 至人夜行,不小心也会掉进去。这样不但弄脏了井水,也给居民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所以人们便想了个点子,用块石头或木 板,上面凿了四个眼,将井口盖上。这样既方便提水,也保持了卫生,因此就有了“四眼井”这么一说了。四眼井也有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宿州市是个很小的城镇,居民的收入来源,不光靠商业,主要的还是农业。所以一到午季 人们便把收上来的麦子,放到场上用石磙脱粒。因为当时石磙很少,居民们成天为石磙争抢。这样谁起得早,谁就能抢到石磙, 谁就能先打场。有个懒汉,天天睡到日上三竿,起床后人家的场上已经响起石磙的“吱吜”声。晴天还好,遇上阴雨天,他算倒了大 霉,因为他场上的麦子全都生了芽。急得懒汉团团转。懒汉也有个优点,就是力气大,力能扛鼎。这天懒汉想了个点子,晚上等 人们都睡觉时,他把四个石磙全部抱来,头对头地攒在井口上,然后去睡觉。第二天,懒汉又睡到日上三竿,起来后发现:井边 聚集了好多人,大家都七嘴八舌地埋怨着。但谁也不敢动,因为他们力气小,一是搬不动石磙,二是怕石磙掉进井里。懒汉很得 意,洗把脸对众人说:“哈哈,这井怎么一夜变成四个眼了?你们怎么不把它搬开?”人们才恍然大悟,知道是懒汉在捣鬼,但谁也没办法,只得求助懒汉。懒汉说:“要搬也不难,得答应我一个条件,每年的场得我先打。”众人说:“行,只是你得早起,改掉你睡懒觉的毛病。我们不但让你先打,而且还帮你打。”懒汉一听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从此后便改掉了睡懒觉的毛病。还根据四个石磙的原理,用石块凿了四个眼,放在井口上,来方便 众人。从此宿州市便有了四眼井。不管传说的真假,宿州市确实有四眼井,而且在解放前还起到相当大的作用,致使有很多人怀念它。解放后,宿州市发生了翻天 覆地的变化,电灯、电话、自来水已经是很平常的很落后的。现在是:高楼大厦林立,宽敞漂亮的公路重叠,信息化、网络化布 满了宿州……四眼井这个时代的产物,当然也是毫无可惜地退出历史舞台。但它毕竟在一定时期起过一定的作用,所以至今成为人 们茶后饭余的一个有趣的话题。龙泉湖风光龙泉湖,又称龙涴潭,位于墉桥区五柳风景区,处在群山环抱之间,古属闵子乡新丰里,这里山川灵秀,人文荟萃:二十四孝 之首的闵子骞,东汉桓潭, 三国时徐州太守陶谦,晋朝竹林七贤的刘伶、嵇康,唐朝诗人王绩、白居易、韩愈、皮日休,宋朝苏 轼,明孝慈皇后马秀英等。他们或出生于此,或定居于此,给这里带来了光彩,带来了灵气,造就了这里的青山绿水,物华天宝。龙泉山庄龙泉山庄与银沱山庄不同,龙泉山庄只有山没有庄。半山腰一溜小瓦房,房前是个面积不大的停车场,你可在此停车小憩。东面 一条精致的水泥小道,直通龙泉湖,两边布满了青松、鲜花,青松鲜花的两边是两块梨园,约有 300 亩;北面是茂密的森林,穿 过可到仙女泉;西边是望不到边的青山,直达符离的尖山;南边是梨园。若是春天这里山花烂漫,姹紫嫣红,莺歌燕舞,是个踏 春的绝妙去处。但最热闹的还是秋天: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梨园里一片金黄,梨是新品种无污染,袋装的,去袋后黄中带白, 白中透亮,脆甜可口,你可自己摘,也可买现成的;南瓜也是这里的一大特色,无论林中、梨园、沟坡、山凹,到处是南瓜,长 的、圆的、青的、黄的,应有尽有;鱼是天然塘里的,鸡是天然场里的,标准的无污染食品。沿龙泉山庄西行上山,便可见到很多野生植物:野枣是最常见的,树不高,最高的也不超过两米,霜降过后,野枣变得紫红,花 生米大小,满树通红,摘后凉干,泡茶对人身体大有好处;野石榴是最好看的,鸭蛋大小,青中带红,色泽美好,粒虽小,晶莹 剔透,甜中有酸;另外还有:野梨、野山茶、野山楂、野葡萄等。动物以野鸡最多,有时单飞,有时成群,雄野鸡最美,浑身艳 丽,飞起来像美凤凰;野兔次之,偶尔在你眼前跃起,使你魂飞胆颤的 ……疲劳之余,到龙泉山庄,观赏风景,钓鱼打牌,吃点野味,体验一下田园生活,也是人生中的一大乐趣。龙泉寺遗韵出了龙泉山庄,沿着水泥路向东,越过小桥流水,几经缦回廊腰,可到湖中心的龙泉寺。寺庙早就湮没了,只有遗址:几处成方的石头墙基,隐隐可看出当年的规模来,但多数已沉没水底。水是清的,泛着清波,像是 一切都纯属寿终正寝。岸上能勾起回忆的东西已为数不多:半块断碑,半爿旧石磨,一个旧石鼓,一个断了头的赑屃……一个砍柴 的村妇告诉我:这儿就是龙泉寺。以前寺庙非常宏伟,几进几出的大院,中间有大雄宝殿,殿内塑有如来佛祖、药师、神农、南 海观音……四周来朝拜的人络绎不绝,有求子的、有求财的……特别是每年四月初八的盛会,那场面真让人难忘。院里那棵被人称 为影照四十里的大银杏,尤其显眼,不幸的是被人用炸药炸了,说是为了破四旧。老和尚就吃龙泉的水,现在龙泉的水比其它地 方的水都清都凉都甜,若在夜雨绵绵的时候,还能听到老和尚的木鱼声……我没有看过关于龙泉寺的记载,不知道龙泉寺的过去, 但就龙泉寺的遗址看来,位置相当好。四周群山环抱,松柏掩映,苍翠欲滴。也许是历史的原因,亦或是生命的轮回,龙泉寺在人间消失了,留给后人的只有哀叹、惋惜……或许龙泉湖的碧波、杨柳、竹影、 松涛,就是龙泉寺在人间的另种表现吧。但愿人们能爱护她,保护她,使她青春永驻。仙女泉沿着泉水溪流逆流而西,穿过银杏园,约二里许,一块东西长约三十米,南北宽约十几米的水塘凸现眼前:四周依次环绕着无数 棵楸树、杨柳、广玉兰,像层层丝绦把水塘围住。泉里的水深有几许,清冽透明,净目爽心。透过清亮的水层,泉底的石头,如 耀眼珠玑,粒粒可数,毛茸茸的青绿苔鲜,如薄薄的绸缎轻轻地铺在水底,仿佛轻纱般的雾,铺在人心里,让人有种清爽感。水 面看来很平静,忽而,水底深处,十分畅然冒出一串水珠,先如鱼目大小,悠悠然徐徐上升,泡儿越来越大,如珍珠锃亮耀眼, 一旦露出水面,亮光一闪,水泡破灭,化成一圈小小的涟漪,复而又平如镜面。紧接着这一处那一处,水泡儿轮番出现,整个水 塘如释放出无数水晶礼花,令人目不暇接。这就是东汉徐州太守陶谦修过亭,明皇后马秀英砍过柴,千百年来被人们誉为圣地的 筛子泉。又因为泉的体态东西竖卧,形状极像卧着的仙女,所以又叫仙女泉。据当地人说,龙泉湖方圆几十里的水面,浇灌着几 百顷香稻米的水源,就来于此泉。 鉴池仙女泉的东面,有一方呈圆形的池塘,便是鉴池。在蓝天白云的映照下,鉴池像一颗熟透的葡萄,晶莹透明,镶嵌在雏凤山下。 它西连仙女泉,东接龙泉湖,南靠竹林,北依良田。当春天早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树林,照到鉴池的时候,池水像个甜梦刚醒 的少女,微睁着惺忪的眼睛,那样的平静、温柔。一览无余的水底,映着偶尔飘过的白云,既便是最微小的沙粒落到水面上,也 能溅起一朵美丽的小花。此时你若站在池边,池水可以把你的周身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你把自己打扮个够。鉴者,镜也。鉴池开挖于东汉末年,徐州府有个太守,叫陶谦,字恭祖,为人憨厚谦逊。他看到当时庙堂之上朽木为宫,殿阶之 下禽兽食禄,以至于贪官横行,生灵涂炭。为了不同流合污,便开挖了鉴池。他给自己订了个规矩:每天必到此站一个时辰,面 对明静般的池水,检讨自己,反省自己,并以此命名为鉴池。元朝末年,皇后马秀英,自幼生活在这儿,她经常到鉴池洗脸梳头, 借鉴池自省自律。后来她帮朱元璋实现了统一全国的理想,成为一代贤后。鉴池不但可以让人观光风景,陶冶性情。还可以让人自警自省自律,假如每一个干部都能每年来此一趟,在鉴池边照照自己,作个 自我鉴定,远胜于在述职报告中的装腔作势,粉饰太平;假如手握重权在重要部门的经济工作者,能每年来一趟,真正的反省自 己,很可能会少了许多经济案件,国家及人民的财产也很可能会少受损失;假如握有生死大权的法官们,能每年来此一趟,衡量 一下心中的天平,百姓心中也会少了许多的怨气……鉴池听雨鉴池也是吃饭的最好去处,尤其是夏季雨天。我那次去的时候正好是中午,吃饭的时候空中已是细雨蒙蒙。老板在大柳树下的石 桌子上已摆出了四碟小菜,几瓶啤酒。由于下雨,桌子上面罩着一把大伞,吃饭的人便可无所顾忌地在雨中一边喝酒,一边赏景 了。鉴池里碧波荡漾,潺潺而动;四周垂柳依依,枝可及地;西部仙女泉从高处飞流而下,形成瀑布;远处群山苍翠,松涛咆哮……雨 儿渐渐地大了,由原来的纤纤细细,变成现在的稠稠密密;风大了起来,鉴池里掀起了碧波,如无数鱼儿在欢跃;刚才文静的杨 柳,此刻暴怒起来,左摆右动,一会儿似舞女的裙在绕树旋转,一会儿若无数条钢鞭在无情地抽打;周围的松涛,乘着雨势更大 了,如万马奔腾,万弩齐发,像辛稼轩笔下的古战场,有“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之感;远处青山淹没,水帘处处,云遮雾 障……一会儿,雨停了,风小了,山渐渐地清晰起来,水珠羞羞答答地从树叶上往下流,像少女幸福的眼泪,越发显得翠绿、妩媚。太 阳从西边云缝里露出几道斜光,照得东边的山银光闪闪。近处的一切都恢复了先前的平静。山上的水,竹林的水都往鉴池里流, 鉴池的水往龙泉湖里流,哗哗声、淙淙声、汩汩声,交织着,形成了一曲优美的古旋律,萦绕在龙泉湖畔。看花沟宿州市城北八里许,今汇源电厂东北,有许多南北渠沟,沟内菱藕茂密,春夏时,菱花怒放,芰荷映日,绿波荡漾,别有一番风 味,因此人称看花沟。据光绪年间《宿州志》载:“看花沟又名嫁女沟,南股河起,行至莲花池,又东折至塌桥集。”“莲花湖即莲花池,在宿州东北八里。 池宽多菱,松竹映户清幽。州人周钺、王永康、王永寿、卜梦熊诸名士尝肄业于此,今废。”据说,在隋朝时,这里就有一条花沟,沟岸鲜花灿灿,沟内清水潺潺,流入花池。池内植莲花,沟畔有垂柳,沟旁有关帝庙一座, 为纪念关羽而建。庙内香火非常旺盛,香烟缭绕,终年不散。这里的景色宜人,名闻遐迩,招徕不少名人游客。公元 608 年,隋 炀帝去扬州看琼花,顺汴河乘龙舟东游,到墉桥县,在地方官的指引下,游览看花沟,游戏莲花池。被看花沟、莲花池的景色所吸 引,在此留恋多日,因此看花沟、莲花池更加出名。据传,隋炀帝去江都看琼花,乘龙舟路过汴河,曾用稷子拌香油铺在河底, 两岸八百童男童女拉纤。 《唐宋运河考察记》载:“泗县枯河头在公路北二里处,系一马鞍形的高坡地。由于地高水浅,舟行困难, 据说隋炀帝路过这里时,用稷子拌香油铺在河底,两岸八百童男童女拉着,龙舟才划过去,所以当地流传着?隋炀帝下江南稷子拌 香油?的民谣。”1956 年治理濉河时,曾于枯河头南岸挖出稷子数石,说明此事不是妄传。但真正使看花沟出名的则是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看花沟的北头有个许家庄,庄上有个许大力士。此人为人狡黠,生性贪婪, 任官在外少不了鱼肉百姓,因而积累了一些钱财。后来许大力士受弹劾而丢官回家,便把贪污的钱财用来治地,不几年便成了当 地有名财主。但最让许大力士高兴的还是他那九头黄牛。这九头黄牛是他的发家根本,平时犁耕耙拉,打场种地,闲时跑运输, 全借它们的力。所以许大力士非常疼爱它们,每天让长工们牵它们到看花沟里饮水洗澡。过了一段时间,发生了一个奇怪的事情: 就是每当牛饮水洗澡上岸时,九头牛就变成了十头牛,第二次十头牛变成了十一头。这样长期下去,许大力士更发了,不久便骡 马成群,牛羊满圈。草房变成了瓦房,瓦房变成了小楼,成为当时远近闻名的暴发户。俗话说:贪心不足蛇吞象,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许大力士为了赚更多的钱,每天让长工们把牛群往看花沟里赶无数次。搞的长工 们非常疲惫,心中很是不快。一天,外地来位风水先生,对长工们说:“每次饮牛牛就增加了,是看花沟里的花神在起作用。如果 你在牛角上拴朵红花惹怒花神,情况就不同了。”于是长工们便按先生所说的去办。果然每次饮牛洗澡上岸时,牛就少了一头。如 此数日,许大力士发现了,但不知到是什么原因,就去找风水先生,问问吉凶。风水先生说:“你不要怕少,你可以把所有的家产 都卖掉去买牛,就这样赶下去,等到只剩下一头牛时,你就要发大财了。我敢保证你富比陶朱。”许大力士听了非常高兴,就命人 卖了所有的家产,都买黄牛赶往看花沟。几个月过去了,只剩下最后一头牛了,许大力士高兴得一整夜都没合眼。谁知最后的一 头牛赶下去就再也没有回来。瞬间许大力士变成了不名一毛的穷光蛋,只有跳楼的份了。这说明为富要仁,心不可太贪,否则是 没有好结果的。看花沟位于莲花湖西侧的一段,至今仍在,成南北走势,口宽约 2 丈,底宽约 1 丈,深约 5 尺。春末夏初,仍是繁华似锦,风戏 芰荷,使人们流连忘返。车家湖车家湖方圆百余里,位于宿州市墉桥区大殿镇南沱河岸,距大店镇政府八里地。相传是汉丞相田千秋的府邸。田千秋,西汉武帝时丞相,因功大,朝廷特许乘车上朝,因此人称“车丞相”,他的府邸被称为车家湖。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一生功绩桌著,名贯千秋,但晚年却疾病缠身。有一天,汉武帝在宫中午睡,忽然做 了个梦,梦见很多人持杖击他,顿时惊醒,心中余悸未平。正好江充入内问安,汉武帝把梦中之事说与他听。江充武断地说:“这 是巫蛊为祟。”于是,汉武帝就下令让他查办。江充便率领胡巫,挨家挨户搜查,有的地方甚至掘地三尺,只要发现木偶,不论良 贱一律逮捕,酷刑招供。此事本属子虚乌有,哪里能查到木偶呢?江充为了能在汉武帝面前有个交代,于是想了个栽赃陷害的办 法:在指定的地点,预先把木偶埋下,然后再让人挖。这样先后有数万人遭殃。更阴险的是,江充本于太子不和,怕太子登基于 己不利,便想乘机加害太子,在搜查两宫时,事先把木偶埋在宫内,并藏有预先写好的忤逆帛书。挖出后,扬言要将此事奏明汉 武帝。太子闻言大惊,忙召大臣石德商议。石德已知江充有图谋不轨之心,大怒道:“皇上方养病甘泉,不能理事,奸臣竟敢这般 妄为,若非从速举发,岂不蹈秦扶苏覆辙?”太子一听,乱了方寸,顾不上考虑后果,便假传圣旨,调集武士,捕捉江充。由于江充没有防备,结果被太子拿着。太子气愤已极,喝令左右将江充斩首。当时武帝不明真相,下令缉拿太子。太子率领家小 逃到湖县,藏在湖县的泉鸠里,只有二个儿子相随。后被奸人告密,新安县令率兵夜里围住泉鸠里,太子走投无路,自缢而死, 儿子拒捕死于乱军之中。 一年后,汉武帝省悟,令田千秋追查此事。田千秋不负使命,查清事情的原委后,冒死上书,竭力为太子平反,并说:子弄父兵, 罪不过笞,皇子过失杀人,且被杀者乃大奸大恶之人,不应有罪。为了使汉武帝相信,他说这些都是他梦中的白头翁神仙教他说 的。汉武帝大为感动,立即召见田千秋,见田千秋身长八尺,体貌俊丽,飘飘有神仙之姿。特别是在陈述太子冤情时,句句珠玑, 声泪俱下。汉武帝为太子冤死而大为悲伤,说:“父子责善,人所难言,今得君陈明冤枉,想是高庙有灵,使来教我也。”汉武帝追 悔莫及,便在湖县建思子宫,宫中设有望思台,表示哀悼。同时迁田千秋为大鸿胪,数月再迁为丞相。田千秋为相二十年,两袖清风,刚正不阿,政绩卓著,誉满当朝。汉昭帝因他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特准乘小车上朝,号为“车丞 相”,其子孙即以车为姓。田千秋被封为“富民侯”,食邑蕲县。如今,车家湖依然存在,只是不再为丞相府邸,随着社会的变迁,时代的进步,它已经溶入了大店镇的万亩良田之中,年年为大 店人民贡献着柴米油盐。草祠泉由于宿州北部多山,因此宿州市的泉多,著名的有:呵泉、筛眼泉、珍珠泉、龙泉、拔剑泉等,这些多是在山的腰部或坡上。然 而平地上能自动流水的泉也不少,草祠泉就是其中的一个。草祠泉,原名草泉,当地人称“神泉”。老年人讲,在秦朝以前,宿州市的西关大街是一片草地,有股清流从草丛中流出,水质清澈 透明,甘甜可口。顺着清流找去,发现一泉眼,如斗大,汩汩清水从地下冒出,汇成小溪流出草丛。人们便就地取材,利用清水 浇灌土地,人蓄饮用。这样引来了很多人,大家聚在一起,垦荒造田,渐渐集聚成村。隋朝时,隋文帝开挖汴河,从西关大街经过,致使水位下降,草祠泉不再自动流水。但人们不能忘记这里的好水,就在草祠泉的 旧址,打了一井,井水仍很旺盛,水质甘甜如初。公元 809 年,唐朝把墉桥镇改为宿州,当地政府在草祠泉处建一祠堂,名曰“东 岳祠”,把草祠泉囊括在内。东岳祠地理位置很好,招徕了很多人,因此香火很旺盛。烧香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都喜欢 喝草祠泉的水。这样便有人在草祠泉附近建了个小酒厂,产品名为“小药酒”。酒味醇厚,当时很受欢营,因此很畅销。到了北宋, 山西来了个找子,是个酿酒专家,在东岳祠开了个酒坊,以草祠泉水酿酒。专业的技术加上草祠泉的上等水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神府煤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