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阔成说的红岩魂陈列馆好吗!

评书红岩魂_袁阔成评书红岩魂在线收听MP3全集打包下载_酷听网
酷币:113.0
&>&&>&&>&评书红岩魂
评书红岩魂
作品提供:
正在加载播放器...
序号 时长 状态 操作
反选 酷听移动应用下载购买
非常感谢您在线收听评书红岩魂有声小说,评书红岩魂有声小说是 袁阔成 演播,作者是厉华。评书红岩魂是一本非常好的作品,情节动人,文笔优美,目前评书红岩魂有声小说全部更新完成 .全球最大的听书网站酷听网致力于提供最新最好的有声小说、有声读物、搞笑笑话、戏曲名段、儿歌童谣及有声小说在线收听免费全集下载,同时还支持mp3下载到手机中.若您在线收听评书红岩魂有声小说过程中发现什么问题或有发现评书红岩魂有声小说的最新章节而酷听网没有及时更新,请通知我们,您的关注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讲述了革命先烈们在“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里英勇斗争的故事。它深刻反映了黎明快要到来时,光明与黑暗的最后决战。作品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如齐晓轩、许云峰、李敬原、华子良、江雪琴、成岗等革命英雄人物。
评书红岩魂相关作品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杨家将评书
杨家将2评书
杨家将3评书
听了它的人还听了
频道人气排行> 查看版本
历史版本:28
编辑时间: 09:55:01
内容长度:10528字
图片数:10个
目录数:9个
修改原因:1
评审意见:感谢您的编辑,期待你的再次参与!
袁阔成&-&人生经历
袁阔成先生出身评书世家,伯父袁杰亭、袁杰英和父亲袁杰武号称“袁氏三杰”,以擅说而著名。
自幼随父习艺,后拜为师,并得到陈士和的指点。14&岁登台,长期在唐山、天津、哈尔滨、营口、北京等地献艺,18&岁即以《十二金钱镖》、《施公案》享名。就传统书来说,袁阔成功底扎实,各体皆能。除《三国》这样的讲史之外,他的公案书《彭公案》、短打书《水泊梁山》、《封神演义》等都脍炙人口,百听不厌。 1949年后带头说新书。新中国成立后的"新书"即革命题材书,袁阔成更有开拓之功。《红岩》、《赤胆忠心》、《暴风骤雨》和《林海雪原》等一系列新书,成为几代人的精神享受。在艺术表现上,袁阔成率先撤掉桌案全身表演,借鉴话剧、电视、音乐等多种艺术,丰富了评书的表现力,为探索古老的评书艺术在现代生活中的道路作出了可贵实践。1952年在唐山说《吕梁英雄传》和《二五长征》等新书,政府曾奖励其一面锦旗。1958年参加营口市曲艺团。参加全国第一届曲艺汇演时,表演的《舌战小炉匠》深受欢迎。1963年表演的《许云峰赴宴》等新书,轰动一时,被誉为“说新书的带头人”。期间,先后在电台播讲演出了《烈火金刚》、《林海雪原》、、《赤胆忠心》、《野火春风斗古城》等现代题材的新评书。1979年在北京“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大会”上,表演的受到文化部的奖励。从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他久居辽宁营口市。 1981年,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之邀,录制长达三百六十五讲的,1985年播出后受到好评,先后被陈云、王震、薄一波等中央领导同志接见,鼓励他说好评书,弘扬民族文化。评书荣获辽宁省人民政府1983年优秀文艺创作奖。1985年调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工作。1988年以来先后为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长坂雄风》、《西楚霸王》和为北京电视台录制《红岩》,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像出版社录制了《十二金钱镖》等。其作品《》入选《中国十大传统评书经典》丛书。日,第四届中国金唱片奖揭晓,袁阔成获曲艺类演员奖。2005年9月,在大地评书研究所,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袁阔成先生的倡导下,大地评书研究所启动儿童评书工程。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曲艺家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曲艺界最高奖——评奖结果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授予袁阔成终身成就奖。2007年1月,中国广播音像出版社全国广播评书节目发行网成立,袁阔成担任艺术顾问。日,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袁阔成先生在京逝世,享年八十六岁。
袁阔成&-&出版评书作品
袁阔成1、《三国演义》(上集,云南人民)2、《赵子龙》(百花文艺)3、《大闹大名府》(黑龙江人民)4、《大闹》(黑龙江人民)5、《巧破乾坤楼》(中原农民)6、《燕青打擂》(春风文艺)7、《水浒外传》(春风文艺)等。
袁阔成&-&袁阔成作品一览
出版评书作品:《三国演义》(上集,云南人民)、《赵子龙》(百花文艺)、《大闹大名府》(黑龙江人民)、《大闹神州擂》(黑龙江人民)、《巧破乾坤楼》(中原农民)、《燕青打擂》(春风文艺)、《水浒外传》(春风文艺)等。&  1&红岩魂&  2&水泊梁山(水浒外传)&  3&东周列国-商鞅变法&  4&水浒&  5&施公案&  6&创业史&  7&彭公案-三河断奇案&  8&艳阳天&  9&十三妹&  10&薛刚反唐&  11&碧眼金蝉&  12&长坂雄风(包括在三国演义)&  13&过海插旗&  14&林海雪原&  15&三国演义&  16&赤胆忠心&  17&暴风骤雨&  18&烈火金刚&  19&西楚霸王&  20&敌后武工队&  21&十二金钱镖&  22&吕梁英雄传&  23&新英雄儿女传&  24&山(包括在野火春风斗古城)&  25&特殊身份的警官&  26&福尔摩斯探案&  27&乾隆与纪晓岚&  28&十二金钱镖&  29&转战陕北&  30&李自成-义送摇旗&  31&李自成-谷城会献&  32&舌战小炉匠(包括在林海雪原)&  33&李自成-刘宗珉跳江&  34&许云峰赴宴(包括在红岩魂)&  35&(包括在三国演义)&  36&封神演义&  37&李自成-红娘子救李信&  38&举火招贤&  39&&  40&二五长征&  41&常山赵子龙&  42&大闹大名府&  43&巧破乾坤楼&  44&燕青打擂&  45&大闹神州擂&  46&桃花庄&  47&神州擂&  48&三声笛&  49&旋流&  50&彭公案&  51&野火春风斗古城&  52&青春之歌&  53&保卫延安
袁阔成&-&评书特色
袁阔成先生“古有柳敬亭,今有袁阔成”。袁先生的评书也象他的名字一样,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继承的基础上,他博采众长,吸收话剧`电影`戏曲,以及相声等艺术形式之长,形成自己的风格。说表并重,形神兼备,绘声绘色,以形传神。袁阔成在继承传统评书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勇于创新,从现实生活中提炼新的表演方法和艺术技巧,汲取了、电影、、戏曲、等姊妹艺术的精华,借鉴其创作方法和表演手段,融会贯通,不断丰富并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风格。他的表演说表并重,静动互存,神形兼备,绘声状形,以形传神;表演细腻感人,语言生动幽默,人物形象鲜明,具有“漂、俏、快、脆”的特色。袁先生的现代评书,可以说内容新、风格新、语言新,给听众流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他也是评书艺术改革的带头人,他勇跃雷池,首先撤掉书桌,使评书由高台教化的半身艺术,变为讲究气、音、字、节、手、眼、身、法`步的全身艺术,为弘扬民族文化艺术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袁阔成说书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因人说书。所谓因人说书,就是说袁阔成先生善于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特点,来选择说书的书目。该说什么书不该说什么书,都是根据自己的条件来取舍的。袁阔成的评书艺术可以划分为三个明显不同的艺术时期:早年时期、中年时期、万年时期。 
袁阔成&-&早年时期
袁阔成从网上流传的书目上看,评书(除去红岩魂);水泊梁山以及一些小段都是袁阔成早年的作品。作为评书这门艺术来说,其可以从内容上分成两个部分:一为叙述部分,也就是所谓说书人叙述故事情节以及评讲的部分,二为表述部分,也就是所谓书中人物心理所想,口中所说的部分。要想说好一部评书,这两部分内容不仅各自都要说的足够好,而且要相互结合的好。在这方面,袁阔成早年的现代评书堪称范本,而尤以书中人物说话为一绝。
现代评书克服传统评书的缺点,在第一方面细腻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以袁阔成的为例。政委,队长,小战士,知识分子,拉大车的,地主恶霸,地主婆,狗腿子等等诸多人物,嗓音特点均恰如其分,完全根据人物不同的身份、性格设置人物的语音且非常细腻。听完一部《暴风骤雨》,就好像看了一部电影一样。第二个方面,就是通过语言来表现各种人物不同的情绪。在这当中,堪称范本。比如汉奸被枪顶住后腰的惊慌,比如伪军被打以后的沮丧,都被袁阔成的语音刻画的惟妙惟肖。如袁阔成《水泊梁山》,吴用让李逵装哑巴,结果出去以后李逵要说话,吴用用压低的语调和李逵说话。如果音域不够宽广,压低语调的声音难以发出。袁阔成模仿人物说话的能力高超,是当时的创作环境决定的。当时的文艺界,要求演员深入生活,“到生活中去”就成了文艺创作的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深入生活,到生活中去学习人物的语言特点,然后经过艺术加工,创作出来的形象必然栩栩如生。同演员闭门造车、凭空捏造人物的语音相比,自然要高明。袁阔成模仿人物说话声音的能力是最高的,一直到评书《水泊梁山》,袁阔成还在运用这种方式。但从评书《三国演义》特别是以后,袁阔成似乎放弃了这种刻画人物的方式。
袁阔成早年的评书中,除去现代评书以外,还有一部《水泊梁山》不可不提。袁阔成以说短打书起家,在流传的评书中,《水泊梁山》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在这里,通过同单田芳最著名的作品,另一部短打名书《白眉大侠》对比,来分析一下袁阔成和单田芳的短打书在人物塑造方面的不同。如果说现代评书是工笔画的话,那么传统评书就是写意画。听一部好的现代评书,就如同看一场电影一样。现代评书和电影艺术有着很强的共通之处。同理,传统评书和戏曲也存在着很深的渊源。翁偶虹先生曾经说过,京剧应该从袁阔成,李鑫荃等人的评书中吸取营养。袁阔成先生对比《水泊梁山》和《白眉大侠》,就会发现袁阔成和的重大不同,单是以奇用兵,袁是以正取胜。看《水泊梁山》所塑造的两个主要人物时迁和燕青,在京剧中分别以武丑和短打武生应工。再看《白眉大侠》所塑造的两个主要人物徐良和房书安,徐良当然是武丑,但房书安的形象有争议,这样的形象似乎更应是文丑应工,就好似京剧《甘露寺》中的贾华。作为短打武生和武丑来说,其样板形象就是京剧《三岔口》中的任堂惠和刘利华。燕无疑问就是任堂惠型的一个角色。而时迁和徐良虽同为武丑,但只有时迁是刘利华型的一个角色。这一部分武丑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机警伶俐。从脸谱上来区分,这一部分武丑都只勾鼻梁那一点。如《盗甲》中的时迁,《盗钩》中的朱光祖,《三盗九龙杯》中的等,都是这样的形象。还有一部分武丑,他们的特点不是机警伶俐,而是面相极其丑陋,从脸谱上说,这一部分武丑是整张脸全勾,比如中的徐良(还要唱山西梆子),就是这样的角色。也就是说,时迁和徐良这两个形象,虽同为武丑,但时迁是样板武丑,徐良就有些偏了。而房书安这样的形象则更偏,京剧里很少出现类似的形象。所以说,对比《水泊梁山》和《白眉大侠》这两部书,《水泊梁山》属于比较正统化的短打书,其实,只要注意考察的短打书就会发现,这些书绝大多数以短打武生为。同时,《白眉大侠》则是剑走偏锋的短打书,单田芳的嗓音条件决定了他正统化的路子此路不通(在《白眉大侠》中,白云瑞这个人物就非常失败)。单田芳因此聪明的选择了一条以奇以怪取胜的路子,取得成功。还是说《水泊梁山》,这部书的胜处除了细腻的人物语音模仿比如时迁的尖嗓子(这里插一句,时迁这个形象语音的设置明显参照了京剧,这种语音是反映人物性格的;这和徐良的语音只能说明他是山西人明显不同)以外。就是袁阔成以极快的语速(堪称评书之最)营造了一个“短打环境”,如果我们看过京剧比如《连环套》等等,我们就会发现,《水泊梁山》所体现出来的美感,和《连环套》是一样的,那真是干净利落,一派侠气。单从这部书来看,袁阔成堪比京剧界的杨小楼。应该说,袁阔成早期的评书,每一部都是精品。网上所流传的《肖飞买药》《黎明之前》《桥头镇》等更是不朽杰作,是曲艺宝库中的明珠。
袁阔成&-&中年时期
袁阔成袁阔成中年时期的作品以《三国演义》为代表,包括《西楚霸王》等等书目。《三国演义》是袁阔成的第一部评书。袁版《三国演义》有两个重要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他的知识性,《三国演义》这部书历来重视评讲,袁《三国》也不例外。在这一版三国里面,除了几句话的短评以外,还有很多很好的长评。比如在说到诸葛亮去世的时候,袁阔成用了整整一回书的篇幅来评价诸葛亮的一生。在这些评价当中,对周瑜的两点评价,其一是说周瑜并不是私人嫉妒诸葛亮而是出于对江东的忠诚。其二是说周瑜是个音乐家。正是由于这两个特点,才使该书成为现代评书史上艺术水平最高的评书。袁阔成的文史功力在《三国演义》中得到了充分的显现,这当然并不仅体现在对人物的评价上。在袁《三国》中存在一些很有意思的扩展。比如大家所熟知的,每当故事中出现一个典故,袁阔成总要把他的来龙去脉解释清楚。但这还不算绝,因为毕竟这些典故已经在故事中出现,只需要按图索骥就可以搞清楚其是怎么回事。袁三国中最绝的是《三国演义》原书中根本没有提到的内容,也被袁阔成有根有据的扩展了一番。仅举一例以作说明。比如孔融被杀的情节,在原书当中写得非常简略。孔融长叹被郗虑听到,郗虑因此到曹操跟前告密,并说孔融经常反对你的政策。于是曹操大怒,下令杀孔融。在袁《三国》当中,通过郗虑和曹操的对话增加了两个小典故,其一就是禁酒和禁婚,而第二个小典故最有意思,袁阔成是这样说的:郗虑对曹操说,您还记得您在破袁绍的时候,公子曹丕收了袁绍的儿子袁熙的夫人甄氏,孔融曾经给您写过一封信,信上说到了武王伐纣把纣王的宠妃妲己赐给了自己的弟弟周公旦吗?孔融的意思是什么呢?他的意思就是说,武王把妲己赐给了周公,其实是他自己看上妲己了。但是是妲己毁掉了纣王的江山,是一个不祥之物,如果武王自己纳了妲己,传出去影响不好。所以武王在名义上把妲己赐给了周公,其实暗地里是自己把妲己给纳了。因为只要把妲己纳进自己家里来,那人家家里什么事外人就不知道了。现在您破了,把甄氏赐给了公子曹丕,其实是您自己把甄氏纳了。”如果和正史比较的话,袁阔成的这个典故有所发挥。历史上真实的情况是,曹丕纳了甄氏,孔融就给曹操写信,信中提到武王伐纣以后把妲己赐给周公的故事。曹操不知道这个故事,他就问孔融,你这个故事有出处吗?孔融回答:我是从你的做法上推出来的。这其中也没有郗虑什么事。袁阔成所讲到的这个小典故有两绝。一绝是有所本,其实像这样的小故事凭空捏造一个并不困难(瞎编没有意思),但要有所根据的话,难度就要增大很多。因为这要求改编者必须首先知道这个故事。二绝在发挥的巧妙。如果故照本宣科的话,一点意思也没有。但经过袁阔成巧妙的艺术加工,这个小典故变得妙趣横生。袁阔成先生评书《三国演义》尤其是北派三国的说法,一定程度的扩展自然是需要的,但不要在[情节]上大差大离,要把握好一个扩展的火候问题,这事实上也是对祖国文化遗产的一种尊重。在这方面,袁版《三国》做的还是相当好的(冰心喜欢袁三国很大的原因就在于袁三国没走样)。袁《三国》这套评书最重要的成就是其第二个特点,那就是他的形式美。应该说,注重形式美是袁派评书最显著的特点,在早年的时候,其评书就被认为具有飘俏脆帅的特点。袁阔成的这些特点经过不断的发展,在三国演义评书中得到了最大的发挥。袁阔成的嗓音比较正,堪称字正腔圆,颇符合中正平和的中国传统美学审美要求。虽然也夹杂有少量方言读音(不是口音)。但发音吐字不倒不瘪。在袁阔成录制电视评书《三国演义》的时候,由于年老已经不能再现当年电台版《三国》磅礴的气势。袁阔成对嗓音的控制能力很高。其原因可能是袁阔成由说现代评书起家。现代评书对演员嗓音的控制能力要求较高。不信大家可以去看王刚的电视剧,其对嗓音的控制能力要高于一般演员,这些都要拜早年其说现代评书所赐。袁阔成同样如此,正因为袁阔成对嗓音的控制能力较强,可以自由的控制声音的轻重缓急,从而可以让语言变得抑扬顿挫,富于韵律感,就像唱一样好听。袁阔成善于对气息的运用。比如在其和田连元合作的节目《难题》中,袁阔成有这样一段话:(小王)一踩油门,噌,跑了。这个描述声音的象声词“噌”,就是用气托着出来的。充分体现了袁阔成用气的特点。正因为袁阔成善于气息的运用,《三国演义》听起来特别俏皮。袁《三国》所给予人的这种美感,就和颠一个极富弹性的小球所给予人的感觉一样。袁阔成还有一项绝技,就是对口技的运用。对于评书这门艺术来说,口技有两种使法。一种是使得像,这种口技适合于比较贴近生活的表演风格,比如田连元学汽车刹车,学开门的声音,那真是像极了。袁阔成改说传统书以后,并没有把现代评书的这一特点带到传统书中来(是想保持传统评书的气派),完成这一任务的是田连元。口技的第二种使法是使得俏,也就是艺术化了的。这种口技适用于比较写意化也就是传统书(田连元除外)的表演风格。比如袁阔成的《三国演义》三英战吕布一回,开头是这样说的:“关云长温酒斩了华雄,他手捻着长髯微合着二目走进大帐,腾咕噜噜噜,把华雄的首级扔在了帐内。张飞一看哈哈大笑,我二哥可算得了。”就这几句话被袁阔成说的波澜起伏极富韵律感,在这当中就用到了一处口技扔人头的声音“腾咕噜噜噜”,袁阔成在这个地方所运用的,其实就是艺术化了的口技。所谓艺术化的口技至少应该起到两种作用,其一就是描音烘托气氛,这是口技的最基本的要求,其二就是夹杂在语句当中,让语句听起来更加富有韵律感,更加跌宕起伏。还有一些口技可以起到京剧里锣鼓(当然,锣鼓也有烘托气氛的作用)的作用,这一点还应细细体会。本文前面提到,评书《水泊梁山》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袁阔成用极快的语速营造了一个短打“环境”或说“气氛”。其实这是袁派评书的一个重要特点,袁阔成善于给不同类型的书定基调。如果我们去听袁阔成不同类型比如长袍短打现代神魔评书,就会发现这些不同类型的评书气氛都不相同(或说不同类型评书气派不同)。只要艺术修养足够深厚,袁派评书可以完全不听故事的内容,只需去感受袁阔成给整部评书所营造的整体气氛,你就可以准确说出,这是长袍还是短打,是现代还是神魔。《三国演义》当然也不例外,袁阔成充分发挥自己深厚的功力,通过嗓音的控制,气息的运用,并间杂口技等等把一部三国说的大气磅礴、跌宕起伏极富史诗般的韵律美。这也是袁版《三国》最成功之处。袁阔成先生就整部书而言,袁阔成的评书就是如此。若要纠缠细节,袁阔成又可以给不同的情景营造不同的小气氛,于是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三英战吕布的铁马金戈和紧张的气氛,也可以体味到走麦城的悲凉。以上所说的是袁《三国》形式美的重要特点。评书共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讲故事,所谓生书熟戏听不腻的曲艺,对于绝大多数听众来说,听的就是故事。第二重境界是知识性,这样的评书听了以后有收获。这前两重境界都是针对评书内容而言的,可以总称为评书艺术的内容美。而评书的第三重境界则是他的形式美。仅以一部三国而论,单田芳的《三国》在第一重境界(单田芳老师也不以这个著称),连阔如的《三国》可以达到第二重境界,袁阔成的《三国》则达到第三重境界。袁版《三国》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成功,原因就在于它在这三重境界上都得到了充分的扩张。除去少量口误以外,袁《三国》可算得上一部完美的作品,是中国语言艺术的一座里程碑。最后附带一个问题,有一些资深书迷虽然承认《三国演义》的成就,但认为《三国演义》毁了袁阔成,袁阔成把他的全部评书才能耗尽在《三国》身上。具体的说,袁阔成说三国造成了三大危害,首先,为了营造《三国》史诗般的宏大气氛和表现一些人物的粗犷,袁阔成多用横音。结果把嗓子毁了,从此以后袁阔成的嗓音不再清醇,第二,出于尊重祖国文化,为了《三国》的严肃性起见,袁阔成把模仿人物说话这一评书的重要表现手段舍弃而且是永远舍弃了,第三,《三国》评书以评讲见长,导致袁阔成在其后的书目中,总想加进自己的一点见解,因此经常跑题。其实,只要听过袁阔成早年的评书《水泊梁山》,就会发现在这部书中,袁阔成照样多用横音,甚至有时还学京剧中花脸的哈哈大笑和打哇呀(准确的说是“护食”)。这种说书方式当然毁嗓子,但其并不是从三国开始的。其实,袁阔成的嗓子从说三国的时候就已经不再清醇了,这其中也有年龄的因素。很可能就是出于这样的原因,袁阔成才决定放弃短打和现代书的路子,改说三国。这也正是本文开头就指出的,袁阔成是一个善于因人设书的评书演员。当然,在这个时候,袁阔成改说三国也具有了一定的优势条件,那就是深厚的艺术积淀。至于后两点,我倒认为袁阔成的失误不在说三国,而是在说三国之后,仅仅又说了《西楚霸王》一部长袍书,就又捡起老本行,去说短打和现代书。结果可想而知,60多岁的袁阔成再也说不出《水泊梁山》和《暴风骤雨》那样高水平的评书了。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说《金钱镖》《彭公案》这些书的绝对水平低(相对水平肯定比不过《水泊梁山》),我知道很多人,尤其是很多听书上水平的人喜欢袁阔成的这些书。我的意思是说,袁阔成仅仅说了两部成功的长袍书以后,就放弃了这种书路,实在是评书的一大损失。不管是从年龄,还是经验,90年代的袁阔成更适合说长袍书。 
袁阔成&-&晚年时期
袁阔成代表袁阔成晚年风格的书不多,只有《封神演义》和电视版《三国演义》两部。其中,电视版《三国》由于年事已高,已不复当年电台版《三国》之勇,但却更有一点座谈三国的味道,风格反倒类似于连三国。总之,电台版和电视版《三国》,是两套风格不同的评书。当然,就此二者而言,肯定是前者更佳。需要重点一提的是袁版《封神》这套书。据说,这套书是袁阔成75岁高龄时所录。由于录制时年事已高,这套书成为袁阔成所有评书中口误最多的一套书,这当然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但正所谓瑕不掩瑜。这套书是袁阔成进入晚年以后的代表作,是袁阔成评书艺术的又一高峰,同时也是所有《封神》版本中风格最正统,水平最高的一部。总的来说,比较著名的《封神》版本共有三个,也就是王文玉版、单田芳版和最新的袁阔成版。单就单版和袁版来说,如果仅从细节去讨论,则你说你火爆,我说我幽默,永远也比不出个优劣好歹来。事实上,单版和袁版封神有一个重大的质的区别,就是对这部书的定位不同,单田芳把这部书定位在了长袍书,而袁阔成把他定位在了神魔书或说神怪书。只从《封神演义》的内容来看,袁阔成和单田芳的定位都没有错,因为这部书确实存在武王伐纣和斩将封神两条线,是既可以看做长袍书,也可以看作神魔书的。但比较而言,袁阔成的定位更加准确和高明,这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说明。首先,这部书的名字叫《封神演义》而不叫《武王伐纣》,这部书故事的主体应该是斩将封神,武王伐纣只是故事的载体。这就好像种黄瓜一样,黄瓜架只是载体,而黄瓜藤才是黄瓜的本体。因此,从这层意思上说,袁阔成把这部书定位为神魔小说,比单田芳长袍小说的定位更为准确。其二,传统评书所谓长袍短打,长袍书的书目特别的多,而神魔书的书目却相当有限。单就目前来看,说神魔书的几乎没有。袁阔成把封神演义当作神魔小说来说,本身就占了一个物以稀为贵的优势。所以说,相比于单田芳,袁阔成对封神演义的定位更加高明。而对于一部书来说,定位是否准确是其成败的关键所在。这就好比两个版本的电视剧《西游记》,后面补拍的15集尽管特技做得更好,武打更加精彩,但却远远比不上老版的经典。其关键的原因就在于,后补的西游记拍的像武侠,没有捉住西游记神话故事最本质的特点。关于这个问题,评书和电视剧的道理是一致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单田芳的封神演义说得不好,作为一部长袍书来说,单版封神水平还是很高的。而王版《封神》和袁版一样,也是把其当成神魔小说来讲的。王文玉本来主要是说相声的,因此封神演义说的诙谐好听。只是毕竟评书功力不足,水平比不上袁版。综上所述,袁版《封神》是目前所有封神版本中风格最正统,水平最高的一部。袁阔成先生作为神魔小说来说,一个最重要的要求就是诙谐幽默。袁阔成在《封神》中多次说到这句话:“(这件事)可能吗?您瞧要不神话呢,他好玩啊。”也就是说,对于这种类型的评书来说,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好玩。事实上,袁阔成的评书艺术,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幽默,这一点在中体现的最为清楚。比如哪吒闹海一节,哪咤杀了李良,龙太子带领虾兵蟹将出来报仇的时候,袁阔成这样说:“哪咤一看可乐坏了,这哪来得这么多海鲜啊,这回我可来着了”。还有同样的哪咤闹海一节,东海龙王要亲自到陈塘关问罪,他手下的军师就说:“您就这样出去不把别人吓个好歹?说您是龙灯吧又没人举着您。”等等很多地方都非常有意思,可以说袁版封神是一部非常好听的书。说到幽默,这个东西是高度智慧的体现,他和滑稽是不同的概念。对于比较典型的幽默和滑稽,大家可以很容易的辨别。但如何准确的区分幽默和滑稽两个不同的概念,则一直少见相关论述。事实上,幽默和滑稽可以通过“曲”和“直”的不同组合结构来区分。封神演义里面讲到,姜子牙在磐溪用直钩钓鱼,当别人笑话他的时候,姜子牙说道:“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不为锦鳞设,只钓王与侯。”所谓幽默,他的结构就是“直中曲”或说“正中谐”。他的本质是俏头;而所谓滑稽,他的结构则是“曲中曲”或说“谐中谐”,他的本质是噱头。 相对于来说,袁版封神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编。其中存在一些失误的地方比如著名的九曲黄河阵没有发挥什么作用,但更多的则是成功。比如原著当中,女娲娘娘派轩辕坟三妖前去毁坏成汤江山,完全是出于个人的愤怒。而袁阔成版的改编则更加合理。袁版封神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人性化,比如三仙岛的三霄尤其是云霄娘娘,本来没有什么大的过错,在战斗当中,对昆仑山12弟子也是手下留情,但在原著当中,却被元始天尊二话不说置于死地。而在袁版封神当中,则改为了寿星苦苦相劝三霄不听,南极老寿星不得已才下手,而且保存了云霄娘娘的性命。其实,《封神演义》原著是一部非常失败的作品。很多人看过原著以后对故事的正义一方阐教极端厌恶,相反对邪恶一方截教却特别同情。袁版封神经过较大幅度的改编,基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事实上,目前所流行的所有《封神》的改编版本都比原著强,比如袁阔成的评书,比如90年代初期的电视剧《封神榜》。评书《封神演义》是袁阔成评书艺术的又一高峰,是炉火纯青而又返璞归真的一部名作。它集中反映了袁阔成在神魔评书领域里的成就。联系上文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在长袍、短打、现代、神魔这评书艺术的四大题材类型中,袁阔成都有最好的作品。我们又提到,袁派评书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不同类型的评书可以体现出不同的气派。曾经有人根据中国传统文化五行的知识,区分袁阔成几部风格不同的代表作品。也即:暴风骤雨:属木水泊梁山:属火三国演义:属土肖飞买药:属金封神演义:属水这五部书,也正是本文所重点提及的几部,其中除去肖飞买药和暴风骤雨同属现代评书以外,各部评书所属的类型均不相同。从中也可见袁派评书的博大精深之一斑了。袁阔成,少年成名。早年的评书富于朝气,中年转入沉稳大气,晚年则返璞归真。但一个共同的特点却贯穿早中晚年,那就是帅美飘逸。袁阔成的评书风格极类似京剧大师马连良(单从音色考虑,袁阔成早年嗓音清醇,倒很像马连良的徒弟张学津。当然,应该说张学津的嗓音像袁阔成,因为张学津要小袁阔成12岁。到了中年,袁阔成的音色转向苍劲,和马连良相当一致),袁阔成堪称“评书界的马连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岩魂话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