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关多肉植物种类图鉴的代表

【提问】关于多肉植物,市场上卖的种类是来源于哪里的? | 自然控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1093806人加入此小组
如题。想知道它们是从哪里的野生种驯养杂交而来?园艺栽培观赏植物和野生物种感觉完全是两码事,在植物志网站上找不到淘宝卖的各种多肉植物的来龙去脉……1、千佛指2、观音莲3,别人送的,不知道叫什么1和2百度有但是学名不知道是什么,百度乱七八糟的。p了个s,上传个图片如此艰难,我后面都放空间相册去传链接了……
+ 加入我的果篮
黄丽...像不像?
貌似此类植物很多都可以无性繁殖,所以和野外的物种应该区别不是很大~也没有太久的人工培育历史吧?当然各种杂交嫁接什么估计还是有的
最后一个不知道是不是姬胧月~好吧我脸盲~仅供参考~多肉可以叶插~就是把叶子掰下来放土上,过半个月又是一大片~我已经插了一盆了~其中一片叶子还长出了并蒂的双胞胎2333
你这些属于景天科原产地在南美和南非看地方植物志是不行的要看分类图鉴来自
我只知道国内野生的有瓦松
(C)2016果壳网&&&&&京ICP备号-2&&&&&向日葵族[植物分类] -
中文族名: 向日葵族 向日葵别称: 朝阳花、转日莲、、望日莲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 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目: 菊目 Asterales 科: 菊科 Asteraceae 属: 向日葵属 Helianthus 种: 向日葵种 H. annuus 分布区域: 原产北美洲;世界各地均有栽培 果实: 葵花籽(瓜子) 果实类型:
花语: 沉默的爱,爱慕
向日葵族[植物分类] -
向日葵族、金鸡菊亚族、大丽花属
G.边沁(1873)首次将菊科分为13个族:①斑鸠菊族(Vernonieae),②泽兰族(Eupatorieae),③紫菀族(Astereae),④旋覆花族(Inuleae),⑤向日葵族(Helian-theae),⑥唯心菊族(Helenieae),⑦春黄菊族(Anthemi-deae),⑧千里光族(Senecioneae),⑨金盏花族(Calendu-leae),⑩Arototideae族(中国无此族),(11)菜蓟族(Cyna-reae),(12)帚菊木族(Mutisieae),(13)菊苣族(Cichorieae)。后来一些学者对菊科族一级的划分作过某些小变动。 菊科13个族中,向日葵族最大,有221属,主要分布在和;最小的一族是,仅有11属,主要分布南美洲;这两个族在中国全部为引种栽培或归化。向日葵族 Heliantheae Cass.    1. 米勒菊亚族 Milleriinae &     065.  Sheareria S. Moore    2. 豚草亚族 Ambrosiinae     066.  Xanthium Linn.     067. 豚草属 Ambrosia Linn.    3. 黑足菊亚族 Melampodiinae     068.  Acanthospermum Schrank.     069.  Parthenium Linn.    4. 百日菊亚族 Zinniinae     070.  Zinnia Linn.     071. 蛇目菊属 Sanvitalia Gualt.    5. 马鞭菊亚族 Verbesiinae     072. 豨莶属 Siegesbeckia Linn.     073. 属 Enydra Lour.     074.  Eclipta Linn.     075.  Rudbeckia Linn.     076. (属) Blainvillea Cass.     077.  Wedelia Jacq.     078. 属 Tithonia Desf.     079.  Helianthus Linn.     080.  Spilanthes Jacq.    6. 金鸡菊亚族 Coreopsidinae     081.  Synedrella Gaertn.     082.   Linn.     083.  Dahlia Cav.     084. 秋英属 Cosmos Cav.     085. 鬼针草属 Bidens Linn.     086. (属) Glossogyne Cass.    7. 亚族 Galinsoginae     087.  Galinsoga Ruiz et Cav.     088. 羽芒菊属 Tridax Linn.
向日葵族[植物分类] -
向日葵名称由来
向日葵又叫朝阳花,因其花常朝着太阳而得名。英语称之为sunflower却不是因为它的这一特性,而是因为它的黄花开似太阳的缘故,虽然sunflower也多少带着“向日”的含义。sunflower一词是16世纪~17世纪从拉丁语flos solis过来的。向日葵的和意大利语名称tournesol,girasol同汉语名称一样,也是基于“向日”这一特性来命名的。美国堪萨斯州因盛产向日葵有Sunflower State的别称。   
(1) 生日花:向日葵(Sunflower)花语:太阳(The Sun)向日葵具有向光性,人们称它为「太阳花」,随太阳回绕的花。在古代的印加帝国,它是的象徵。因此就是-太阳。受到这种花祝福而诞生的人,具有一颗如太阳般明朗、快乐的心。他是许多人倾慕、仰赖的对象,也因此他始终无法安定下来,并认真的接受一份感情,具有晚婚的倾向。   
(2) 生日花:野生向日葵(Perennial Sunflower)花语:投缘(Affinity)野生向日葵的用途很广:种子可以做成点心、还可以提炼食用油、叶片是家畜喜爱的饲料、花可以做成染料等。它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可是息息相关的,是一种和人类相当投缘的植物。因此,它的花语是-投缘。受到这种花祝福而生的人是理想的情人,更是最佳的终生伴侣。为了让你的他(她)早日出现,请主动积极一点。   
(3) 光辉、高傲、忠诚、爱慕   
(4) 向日葵的花语是勇敢的去追求自己想要的   
(5) :爱慕、光辉、忠诚 ,也有假高利贷的意思   
(6) 向日葵的花语是——沉默的爱。向日葵又叫望日莲,一个很美的名字。
向日葵族[植物分类] -
1年生草本,高1~3米。(对于杂交品种也有半米高的。)茎直立,粗壮,多棱角,被白色粗硬毛。叶通常互生,心状卵形或卵圆形,先端锐突或渐尖,有基出3脉,边缘具粗锯齿,两面粗糙,被毛,有长柄。头状花序,极大,直径10~30,单生于茎顶或枝端,常下倾。总苞片多层,叶质,覆瓦状排列,被长硬毛,夏季开花,花序边缘生黄色的舌状花,不结实。花序中部为两性的管状花,棕色或紫色,结实。瘦果,倒卵形或卵状长圆形,稍扁压,果皮木质化,灰色或黑色,俗称葵花籽。性喜,耐旱。原产北美洲,世界各地均有栽培。
向日葵族[植物分类] -
本族主要特性
(一)生育期和生育时期向日葵族
向日葵的生育期是指从出苗到种子成熟所经历的天数, 一般为85~120天以上。长短因品种、播期和栽培条件不同而有差异。向日葵整个生育期分为幼苗期、现蕾期、开花期和成熟期四个生育时期。
1. 幼苗期 从出苗到现蕾,称为幼苗期。一般需要35~50天,夏播28~35天。此时期是叶片、花原基形成和小花分化阶段。该阶段地上部生长迟缓,地下部根系生长较快,很快形成强大根系,是向日葵抗旱能力最强的阶段。   
2. 现蕾期 向日葵顶部出现直径1厘米的星状体,俗称现蕾。从现蕾到开花,一般约需20天左右,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也是一生中最旺盛的阶段。这个时期向日葵需 肥、水最多,约占总需肥水量的40%~50%。此期如果不能及时满足对的需要,将会严重影响产量。   
3. 开花期 田间有75%植株的舌状花开放,即进入开花期。一个花盘从舌状花开放至管状花开放完毕,一般需要6~9天。从第二天至第五天是该花序的盛花期。这4天开花数约占开花数量的75%。花多在早晨4~6点开放,次日上午授粉、受精。未受精的枝头可保持7~10天不凋萎。 向日葵自花授粉结实率极低,仅为3%左右;异花授粉结 实率高。但如果气温高,雨水多,湿度大,光照不足,干旱等,结实率会大大降低;因此,调节播期,适时施肥、浇水,防治病虫害,以及采取放蜂或人工辅助授粉等措施,可提高结实率。   
4. 成熟期 从开花到成熟,春播25~55天,夏播25~40天。不同品种有差异。开花授粉盾15天左右是子粒形成阶段。 比期需天气晴朗,昼液温差较大和适宜的土壤水分。 (二)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1. 温度 向日葵原产热带,但对的适应性较强,是一种喜温又耐寒的作物。 向日葵种子耐低温能力很强,当地温稳定,在2℃以上, 种子就开始萌动;4~5℃时,种子能发芽生根;地温达8~10℃时,就能满足种子发芽出苗的需要。发芽的最适温度为 31~37℃,最高温度为38~44℃。 向日葵在整个生育过程中,只要温度不低于10℃,就能正常生长。在适宜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发育越快。   
2. 水分 向日葵植株高大,叶多而密,是耗水较多的作物。它的吸水量是的1.74倍。但因其生长发育多与当地雨热同步,水分供求矛盾不突出。 向日葵不同生育阶段对水分的要求差异很大。从播种到现蕾,比较抗旱,需水不多,仅为总需水量1.9%。而适当干旱有利于根系生长,增强抗旱性。现蕾到开花,是需水高峰,需水量约占总需水量的43%。此期缺水,对产量影响很大。此阶段恰逢雨量较多,基本上能满足向日葵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要。如过于干旱,需灌水补充。开花到成熟需水量也较多,约占总水量38%。如果水分不足,不仅影响产量,而且还降低油 脂含量。   
3. 光照 向日葵为短日照作物。但它对日照的反应并不十分敏感。在天津市的日照条件下,无需特殊处理,都能正常开花成熟。向日葵喜欢充足的阳光,其幼苗、叶片和花盘都有很强的向光性。日照充足,幼苗健壮能防止徒长;生育中期日照充足,能促进茎叶生长旺盛,正常开花授粉,提高结实率;生育后期日照充足,子粒充实饱满。   
4. 土壤 向日葵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在各类土壤上均能生长,从肥沃土壤到旱地、瘠薄、盐碱地均可种植。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 (三)向日葵的抗逆性1.耐盐性 向日葵有较强的耐盐性,在0.4%能出全苗。现蕾期,0~5cm和5~10cm土层含盐量分别为0.42%和0.445%时,向日葵仍能生长正常。向日葵不仅具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而且还兼有吸盐性能。据化验,向日葵茎秆含氯化钠高达0.5%左右,因此,它是盐碱地生物治碱作物之一。   
2.耐旱性 向日葵具有较强的抗旱性。据测试,开花前后近40天的干旱,0~20厘米、20~40厘米和40~60厘米土壤含水量分别为8.8%、15.12%和19.6%,向日葵仍生育正常。   
耐旱原因一是根系发达入土深,能吸收利用深层土壤中的水分;二是茎秆内充满海棉状的髓,能贮存较多的水分;三是茎上密生刚毛,叶面有腊质层,能减少水分的蒸腾。 此外,向日葵耐涝能力也很强。据验证,从现蕾期开始,在水淹状态下(地面积水50厘米)生长40天,90%以上植株不死,仍有收成。这是因为和茎通气组织发达,遇水后增生新根能力相当强,5天新根增量相当于总根量的21%。
向日葵族[植物分类] -
向日葵的组成部分
向日葵的植株由根、茎、叶、花、果实五部分组成。   
(一) 根 向日葵的根由主根、侧根和须根组成。主根入土较深,一般为100~200厘米;侧根从主根上生出,水平方向生长;侧根上长有许多的须根。侧根和须根上着生根毛。向日葵根系发达,在土壤中分布广而深,其中60%左右的根系分布在0~40厘米土层中。 向日葵根的生长一直比茎快,花盘形成前后根生长最快,到种子开始成熟时,根不再生长,以后便逐渐枯萎。此外,在适宜条件下可长出大量的水根(似玉米的气生根)。   
(二) 茎 茎秆圆形直立,表面粗糙并被有刚毛。茎由皮层、木质部和海绵状的髓组成。生育后期,茎秆木质化,而茎内的髓部则形成空心。向日葵的胚茎有、淡紫、深紫等,是苗期识别品种的重要标志。 茎的高度,不同类型的品种差异较大,同一品种,株高受播期及栽培条件的影响,差异也很大。茎的生长速度以现蕾到开花最快,此时生长的高度约占总高度的55%,以后生长速度减慢,仅占5%左右。 向日葵的分枝性,一种是由遗传性决定的后一种是环境条件引起的。   
(三) 叶 向日葵的叶分为子叶和真叶。子叶一对。真叶在茎下部 1~3节常为对生,以上则为互生。真叶比较大,叶面和叶柄上着生短而硬的刚毛,并覆有一层蜡质层。叶片数目因不同而异,早熟种一般为25~32片,晚熟种为33~40片。茎下部叶片在开花前制造养分,主要供给根部生长,到开花时其功能基本结束。中上部叶片制造的养分主要供给花盘促使种子形成。   
(四) 花 向日葵为头状花序,着生在茎的顶端,俗称花盘。其形状有凸起、平展和凹下三种类型。 花盘上有两种花,即舌状花和管状花。舌状花1~3层,着生在花盘的四周边缘,为无性花。它的颜色和大小因品种而异,有橙黄、淡黄和紫红色,具有引诱昆虫前来采蜜授粉的作用。管状花,位于舌状花内侧,为两性花。花冠的颜色有黄、褐、暗紫色等。   
(五) 果实 果实为瘦果,习惯称为种子。果实包括果皮、种皮、子叶和胚四部分。食用型种子较长,果皮黑白条纹占多数,果皮厚,约占种子重量的40%以上,千粒重100~200克。油用型种子较短小,果皮多为,皮薄,约为种子重量的20%~30%,千粒重40~110克。
向日葵族[植物分类] -
本族生长习性
向日葵皆可,主要以夏、冬两季为主。花期可达两周以上。向日葵除了外型酷似太阳以外,她的花朵明亮大方,适合观赏摆饰,她的种子更具经济价值,不但可作成受人喜爱的,更可榨出低胆固醇的高级食用葵花油。向日葵的品种可分为“一般观赏用”品种或“食用”品种,一般观赏用品种特征为植株较矮小,通常不超过半公尺,因此适合栽种于盆栽中;食用品种则植株较为高大,种于一般露天苗圃土壤中,可长至2公尺以上。向日葵生长相当迅速,通常种植约两个月即可开花,其花型有单瓣、重瓣或单花、多花之分,花期相当长久可达两周以上。
向日葵族[植物分类] -
1.繁栽要点以种子方式繁衍后代,播种时以泥炭土为宜。向日葵对光线要求度较高,对温度则忍受范围大,适合温度15~30℃,但仍以夏季生长较为迅速。由于光线需求度高,新陈代谢快,因此水份需求度高,宜经常灌溉浇水,保持土壤之潮湿,可每天浇水。以有机肥拌入培养土中为最佳之方式;除此之外亦可视植株状况追加化学肥料。   
1年生草本,高1~3米。茎直立,粗壮,圆形多棱角,被白色粗硬毛。叶通常互生,心状卵形或卵圆形,先端锐突或渐尖,有基出3脉,边缘具粗锯齿,两面粗糙,被毛,有长柄。头状花序,极大,直径10~30厘米,单生于茎顶或枝端,常下倾。总苞片多层,叶质,覆瓦状排列,被长硬毛,夏季开花,花序边缘生黄色的舌状花,不结实。花序中部为两性的管状花,棕色或紫色,结实。瘦果,倒卵形或卵状长圆形,稍扁压,木质化,灰色或黑色,俗称葵花子。性喜温暖,耐旱。   
向日葵的播种时间:3~4月   
播种的适宜温度:18~25℃   
出芽时间:5~7天   
:点播,覆土约1CM 播后50~80天左右花 因品种不同各项略有差异 2. 病虫害防治向日葵病虫害发生率较低,主要病害为白粉病、黑斑病、细菌性叶斑病、锈病(盛行于高湿期)和茎腐病。白粉病发病时叶片开始生白色圆形粉状斑,扩大后连成一片,以后白粉层上又生褐色小点,植株生长停止。黑斑病发病时,叶片生大小不一的深褐色或浅黄色病斑,后发展成褐色斑,病斑相连成大斑块,使叶片变黑枯死。可以通过对基质的消毒、合理浇水、增加空气流通、间歇喷洒保护性杀菌剂等方法进行预防。感病后,清除病叶和残株,集中烧毁;在发病初期,可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或用等量式波尔多液防治。   
危害向日葵的害虫有蚜虫、盲蝽、和金龟子等,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73%克螨特乳油1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喷杀。 3. 切花采收当外层的舌状花开放时即可采收。在水中或保鲜液中瓶插夏季为6~8天,冬季可达10~15天。一般在采收包装中把叶片去掉,留顶部1片叶为宜。切花可在2℃~5℃下贮藏1周左右。   
切花分枝长度要达40cm以上。花期从6月下旬开始,选枝长60~70cm的花枝采收,进行预处理,然后10支1束,花头用软纸包裹,装箱上市。
向日葵族[植物分类] -
本族药用价值
&成分:种子含油量极高,味香可口,可炒食,亦可榨油,为重要的油料作物。有食用型、油用型和兼用型3类。花托、、果壳、可作工业原料等。   
性昧:甘、平,无毒。   
功用:平肝祛风,清湿热,消滞气。向日葵一身是药,其种子、、茎叶、茎髓、根、花等均可入药。种子油可作软膏的基础药。茎髓为利尿消炎剂。叶与花瓣可作苦味健胃剂。果盘(花托)有降血压作用。   
葵花子葵花子性味甘平,入大肠经,有驱虫止痢之功。《采药书》言其“通气透脓”,《福建民间草药》言其“治血痢”。葵花子含脂肪油达50%以上,其中亚油酸占70%,此外,尚含有磷脂等,有良好的降脂作用,对实验性动物的急性高脂血症及慢性高胆固醇血症有预防作用。葵花子中的油剂,特别是亚油酸部分,能抑制实验性血栓形成。葵花子及油还有润肤泽毛之效。盛产葵花,维吾尔族姑娘的辫子又多又长,乌黑油亮,据说与姑娘们爱吃葵花子有关。但葵花子炒后性温燥,多食后易致口干、口疮、牙痛等“上火”症状,故应注意。   
花盘有清热化痰,凉血止血之功,对头痛、头晕等有效。葵花盘研末,取5克,黄酒送服,每日3次,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花盘水煎服,可治疗哮喘,花盘水煎加红糖饮服,可治疗痛经。   
茎叶可疏风清热,清肝明目。向日葵茎叶5克,10枚,水煎服,每日1剂,连续5~7天,可治疗高血压。鲜向日葵茎叶适量,水煎服,可治疗眼红目赤,泪多。   
茎髓可健脾利湿止带。向日葵茎内白髓适量,水煎服,可治疗白带清稀,腰膝酸软。20克,灯芯、竹叶、通草各5克,水煎服,可治疗淋症、前列腺炎。   
根可清热利湿,行气止痛。向日葵根适量,水煎服,可治疗淋症尿频、尿急、尿痛。向日葵根30克,白术10克,水煎服,可治疗胃脘疼痛。   
花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向日葵花适量,酒水各半煎服,可治疗乳痈。向日葵花适量,捣烂外敷或烘干研末,麻油调敷,可治疗疮痈疖肿、。
向日葵族[植物分类] -
关于向日葵族的18个典型特征
善于发现微小幸福在“向日葵”族的概念里,敏感与细腻不完全代表着多愁善感,对微小快乐的敏感其实是幸福的来源之一。并不是每个人的生活都能比戏剧更精彩,蕴藏在平淡里的小幸福才更值得珍惜。 没有太大野心“知足常乐”一定是他们信奉的座右铭之一。他们相信欲望越少,越容易。无法掌控的事情,带来的压力只能选择承受;可以掌控的事情,他们往往不会主动给自己加压力。 对负面情绪的钝感力悲观、抑郁、、焦虑、生闷气……这些工作、生活中常常出现的负面情绪不容易感染他们。 适当放低生活标准不会顽固地迷恋大品牌,喜欢轻松随意的着装,偏好素面朝天,对物质生活的要求适可而止。&选择喜欢的职业愉悦感是比金钱更重要的选择的标准。喜欢的职业可以让人觉得活得很值得充实,每天忙碌着的状态会让八小时外的时间更美妙。&抗压力耐打击他们是实实在在“煮不烂的铜豌豆,打不死的小强”。在他们眼中,天塌下来当被盖,什么都可以看得开,快乐也是单纯而自然的。&随时随地发泄压力他们会在生气时一个人在房里狂吼几声,前提是墙壁的隔音效果够好,或者健身、泡澡、、吃顿诱人的甜品……不记隔夜仇的“向日葵”族,同样不会让压力过夜。 感恩的心态他们懂得感恩。一份工作,一杯咖啡,一个朋友,一个恋人,都是上天赐予的礼物,因为感恩才会懂得珍惜和把握,懂得捕捉生活中的美好。 张弛有度的生活节奏工作即使可以忙碌,但决不能占用整个人生,业余生活可以丰富多彩,但决不能落得个游手好闲。他们喜欢张弛有度的生活节奏,而且更享受这种对生活的掌控欲。 相互赞美的心态算计别人而达到自己目的的“”不是他们的兴趣所在。适度赞美在他们看来是一种善良的心情与省心的社交工具。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的闪光点。 对生活充满热情的阳光天性像向日葵始终追寻着阳光的方向一样,他们最根本的特点,就是永远对生活保持着高度热情,兴致高昂,勇于改变,对新鲜事物有足够的好奇。 适当健忘的头脑选择性遗忘是他们独有的能力。对于那些不开心的事情,他们忘得比谁都快,健忘让他们学会保护自己,也让生活更加轻松。 善于自嘲习惯用自嘲保持心理平衡,化解尴尬局面。在人人都粉饰自我的时代,他们的自嘲是被当做宣泄积郁、打破隔阂的良方,当然有时也是反嘲别人的。&适当的精神胜利法一件漂亮的衣服,价格太昂贵,想想看,也许并不适合自己便也释怀。这样小小的精神胜利法使得人生更有乐趣,苦短的岁月何必非要过得苦大仇深。&八小时外有所寄托辛勤工作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八小时之外的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可以在兴起时去酒吧晃晃,也可以在家邋遢随意地跟朋友们小聚。可以拿上画笔重温儿时的梦想,也可以自拍DV假装梦工厂。&嘴角习惯性上扬15度嘴角上扬15度,是“向日葵”族不用每天刻意对着练习而自然流露出的表情,内心的宽容乐观完整诠释出“相由心生”的道理。&拥有丰富的内涵成为向日葵一族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有时让人觉得有些没心没肺,其实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绝非中看不中用的花拳绣腿。正所谓上山能打虎,下水能擒蛟,交给他们的任务,一定是拿得起,放得下,完全符合向日葵经济农作物的身份!
向日葵族[植物分类] -
经典传说故事
传说一关于向日葵,曾有一个凄美的传说。(Clytie)是一位海洋女神。她曾是太阳神赫利俄斯()的情人,但后来赫利俄斯又爱上波斯(Persia)公主琉科托厄(Leucothoe)。怒火中烧的克吕提厄向波斯王俄耳卡摩斯(Orchamus)告发了琉科托厄与赫利俄斯的关系。俄耳卡摩斯下令将不贞的女儿活埋。赫利俄斯得知此事后,彻底断绝了与克吕提厄的来往。痴情的克吕提厄一连数天不吃不喝,凝望着赫利俄斯驾驶太阳车东升西落,日渐憔悴,最终化为一株向阳花(向日葵)。 传说二向日葵——俄罗斯国花。前苏联人民热爱向日葵,并将它定为。现在俄罗斯把国花仍定为向日葵“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向日葵,向往光明之花,合人带来美好希望之花,它全身是宝,把自己无私地奉献给人类。关于向日葵,历史上有一美妙传说。古代有一位女儿名叫明姑,她憨厚老实,长得俊俏,却被后娘“女霸王”视为眼中钉,受到百般凌辱虐待。一次,因一件小事,顶撞了后娘一句,惹怒了后娘,使用皮鞭抽打她,可一下失手打到了前来劝解的亲生女儿身上,这时后娘又气又恨,夜里趁明姑熟睡之际挖掉了她的眼睛。明姑疼痛难忍,破门出逃,不久死去,死后在她坟上开着一盘鲜丽的黄花,终日面向阳光,它就是向日葵。表示明姑向往光明,厌恶黑暗之意,这传说激励人们痛恨暴、黑暗,追求光明。这向日葵便繁衍至今。 传说三关于向日葵,曾有一个凄美的传说。 是一位水泽仙女。一天,她在里遇见了正在狩猎的太阳神阿波罗,她深深为这位俊美的神所着迷,疯狂地爱上了他。可是,阿波罗连正眼也不瞧她一下就走了。克丽泰热切地盼望有一天阿波罗能对她说说话,但她却再也没有遇见过他。于是她只能每天注视着天空,看着阿波罗驾着金碧辉煌的日车划过天空。她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的行程,直到他下山。每天每天,她就这样呆坐着,头发散乱,面容憔悴。一到日出,她便望向太阳。后来,众神怜悯她,把她变成一大朵金黄色的向日葵。她的脸儿变成了花盘,永远向着太阳,每日追随他,向他诉说她永远不变的恋情。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5次
参与编辑人数:5位
最近更新时间: 10:02:06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植物分类学家王文采:摸清祖国植物家底
9:43:00 来源:中国科学报
人物介绍:
王文采,植物分类学家,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日生于山东济南。194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从事植物分类学、植物系统学和植物地理学的研究。对被子植物的一些重要的大类群,如毛茛科、苦苣苔科、紫草科等进行了深入的分类学与系统学研究,共发现20个新属,540个新种。在深入研究许多植物现代地理分布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植物区系中的16个间断分布式样。根据对我国96个科植物分布区的分析、研究,发现了一些重要分布式样和3条迁移路线,并提出了“我国云贵高原一带可能是被子植物的发展早期在此形成了发展中心”的论断。王文采主持的、全国共有130位专家编著的《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和《中国高等植物科属检索表》荣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还获得了中科院等部门多项奖励。共发表论文100余篇,著作10部。
■本报记者 陆琦
中国的近代植物分类学研究,始于上世纪20年代。在不足百年的时间里,我国植物分类学家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比如:经过40多年、四代人共同完成的80卷巨著《中国植物志》,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具有科普及研究价值的工具书《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在这两项工作中,有一个人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就是投身植物分类学研究60余年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文采。
只要一和人说起植物,说起出外考察的经历,这位86岁高龄的老人就兴趣盎然。尽管早已没有了科研任务,可他仍割舍不下倾注了一生心血的专业,“除了一周去趟标本馆,其余时间都在家研究,希望多少做点工作”。王文采说。
两位恩师功不可没
1945年,王文采从北平第四中学毕业,考入北平师范大学(现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他对植物分类学产生兴趣,是源于大三时上的植物分类学课。
“大三开植物分类学这门课,由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林镕先生任教。那时候,我还没对分类课特别有兴趣,就觉得他讲得挺好。”王文采现在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还历历在目。
林镕讲课的时候,一手拿着植物标本,一边讲,一边在黑板上绘图,讲述有关植物的科、属特征。
1948年5月初,林镕第一次带全班同学到玉泉山野外实习。那一次的实习给王文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开花的紫花地丁、蒲公英……林老随手采起开花的标本,讲这个植物所代表的科属特征、花的构造。我特别佩服林老,什么植物他都认识。”
受林镕影响,王文采常在暑假独自到郊外跋山涉水,八达岭、门头沟、西山……采集了许多标本,并就地绘出许多植物的外形图和花部构造图。
王文采采了不少灌木、草本植物的标本,遇到问题就跑到林镕家里,请他鉴定标本。“我去的时候,他正在编写《福建植物志》,壳斗科、樟科等科的文献、笔记都是手抄的,一大堆。画图、写字都很漂亮,我非常钦佩他,是他将我领入植物分类学这一研究领域的。”
如果说林镕把王文采领入了植物分类学的大门,那么胡先骕先生将王文采真正引入了植物分类学的研究之路。
王文采大学毕业以后,留在了北平师范大学生物系,担任动物分类学、生物技术和普通生物学三门课的助教,而非他最喜欢的植物分类学。
1948年,静生生物调查所所长胡先骕从内地回北京,同时任北平师范大学生物系的兼任教授,担任他助教的恰巧是王文采的师兄王福全。王福全知道王文采对植物分类一直很感兴趣,他热心地将王文采介绍给胡先骕。
1949年初冬,胡先骕把王文采找去了。当时的场景,王文采还清晰记得。
“胡先生说话有点儿结巴,他说:‘我听说你对植物分类学有兴趣,你帮我编一本《中国植物图鉴》,你觉得怎么样?’我听了特别高兴。胡先生还让我找静生生物所标本馆负责具体事务的总管夏纬琨先生领稿纸,还派景天科专家傅书遐先生把5000种植物的一个名录给我送到师大。”
其实那时候,王文采只有大三时植物分类那点儿知识,还没学过植物学拉丁文,植物分类学的文献看不懂,考证的方法也不懂,《国际植物命名法规》也没学过,根本没有编一本《中国植物图鉴》的能力。但是,他就是有兴趣,硬着头皮到静生生物所看标本。
不久,中国科学院成立,静生生物调查所的植物部分、北平研究院植物所和上海生物科学社植物部分合并为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在胡先骕的极力推荐下,王文采从北平师范大学调到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从事植物分类学研究,开始了植物分类学的研究生涯。
野外考察乐在其中
作为一位植物分类学家,在60余年的学术生涯中,王文采一直致力于野外考察工作,先后到过广西、云南、四川、湖南、江西等省区,曾深入到许多人迹罕至之域,获得大量第一手研究资料。
“第一次去野外调查、采集标本是在1950年。”王文采记得当时刚调到植物所,所里决定编写《河北植物志》,为了编写此志需要采集早春开花的植物标本。1950年至1951年间,王文采曾先后到上方山、百花山、小五台山、雾灵山、六里坪子等地采集。
1953年,全国范围的综合大考察开始了。1953年4月到11月,王文采和李世英等人组成广西队到广西西南部考察橡胶宜林地。
“参加广西队考察,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南下过长江到达华南,在汉口下火车乘渡轮过江,那时武汉长江大桥尚未修建,看到清澈东流的浩荡江水,不胜激动;到广西后见到甲天下的桂林山水,真是高兴;最使我高兴的是在龙州大青山山谷中,第一次见到了茂密的热带雨林,令我兴奋不已。”现在回想起来,王文采还很兴奋。
在那次考察中,王文采要协助队长李世英搞好宜林地调查,并负责撰写报告,还有不少植物群落调查工作,任务繁重,但他还是尽量找时间,解剖一些热带植物科、属的花,并尽力绘图。
1954年,王文采又到江西武功山进行采集和植物群落样方调查工作。“这次在武功山考察,如同在广西龙州大青山首次看到热带雨林植被一样,我第一次看到我国亚热带中山地带的以樟科、壳斗科植物为优势种的常绿阔叶林,眼界大开。”
1955年,中苏云南联合考察团成立,两国科学院的动植物研究人员合作考察云南的生物区系。植物区系调查区域选择在云南东南部屏边大围山一带。
“看到这么丰富的植物区系,我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绝大多数树种以及灌木、草本都不认识。”王文采向记者描述,山谷中的热带雨林极为茂密,其林层结构和植物种类,比1953年在广西大青山看见的丰富复杂,低山山坡上散生的高大的董棕,形成了一种独特景观。在雨林中,多数高大乔木都有光滑、浅绿色的树干,枝下高度很大,很难攀援,向上望去,不要说花、果,就是叶子的形状也不容易看清楚。后来到大围山,一天夜里大雨倾盆,在全队下山途中,经过来时走过的一段二三百米的山谷,只见原来茂密的森林已全部被冲到山谷中,树干杂乱地覆盖了整个山谷。看到这种景象,对大自然的巨大威力,大家感到一种未曾有过的恐惧。
“野外考察很多时候是非常危险的。”1958年11月,在云南勐腊热带雨林考察中,王文采不幸得了恶性疟疾,连续高烧,只好返回昆明,住进昆华医院。到12月,他病势越发严重,多日高烧不退,吃药不见效。在这危急时刻,昆明植物所四名青年同志为王文采输血1600毫升。“这一大罐血输到我体内后,体温才逐渐降下来,也把我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
从1950年春开始野外调查,数十年间,王文采多次到达我国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考察植物区系,尤其在西南山区看到不少能挺过冰期孑遗下来的活化石种类。“我没有去过新疆天山、内蒙古,很想去看看那里的植物区系,但现在身体不允许了,实在遗憾。”王文采说。
学术研究志向不变
1953年,由植物所分类室主任汪发瓒提出编写《中国主要植物图说》,以解决全国鉴定标本的需要,并决定先编豆科和禾本科服务农业。汪发瓒和唐进两位单子叶植物专家放下了兰科、百合科等科的研究任务,亲自领导豆科的编撰。分类室的全体人员都投入到此项工作中。与此同时,全国搞禾本科的专家都集中到南京大学,由禾本科专家耿以礼牵头编写《中国主要植物图说》的禾本科部分。
“那时候大家都是全力以赴,尤其是汪发瓒和唐进两位老先生做的工作最多。但1956年,两位老先生离开了分类室领导岗位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就流产了。”
王文采补充道,1955年《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出版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的蕨类部分单出了一本,1958年出版了《中国主要植物图说·禾本科》,共出版了三本。
1958年,商业部和中科院联合开展全国野生经济植物大普查,还有一些大学教授提出在10年内完成《中国植物志》的编著。随后,中科院成立了中国植物志编纂委员会,全国从事分类学研究的专家都投入到《中国植物志》的编写工作中,包括王文采所在的分类学室。
“实际上,编写植物志需要长期的积累,《中国植物志》的多数科都很复杂。像秦仁昌先生编写的第一卷,那是多少年的积累。”王文采说,“分类学有两个基础条件——文献能否收全、标本能否收全,都不容易做到十全十美,而且分类学有不少类群难于区分,困难的问题是不容易在短时间内解决的。”
1965年初,植物所分类室抽出10个人,脱产编写《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王文采和崔鸿宾、陈心启组成领导小组,由王文采负责。“他们俩主张采用图鉴的规格;我主张采用图说的规格,就像植物志,附检索表,好找区别特征。争论了好久,最终我妥协了,就用了图鉴的规格。”
就这样,10个人从1965年5月开始编写工作。“那时候大家都三十八九岁,干劲很大。”到1966年6月,第一卷和第二卷的一半多都编完了。可是,“文革”来了,编写工作也就停止了。
1969年,由于珍宝岛事件,我国和前苏联关系紧张,毛主席号召“深挖洞,广积粮”,开始备战。同年11月,王文采等编写了《江西中草药》。紧接着,《广东中草药》、《湖南中草药》、《湖北中草药》等也都编写出来。
“全国掀起了中草药运动,各个地方陆续将鉴定不出来的标本寄到植物所,这使大家又认识到《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编著的重要性。所以,从1971年起,因‘文革’而停工的《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又恢复了。”
1971年,汤彦承组织了编写图鉴的五人领导小组,老中青“三结合”,包括汤彦承、王文采、曹子余、吴彰桦、邢公侠,实际管事的是汤彦承和王文采,全分类室都参加了进来。“把第二卷没写完的补上,很快就把两卷的稿子写出来了。出版社也很支持,当时他们工作人员都下放五七干校了,我就到通县印刷厂当校对。”
王文采告诉记者,前两卷出来后,向全国征求意见。主要有两点反馈:不少大属选种太少,比如,柳树有200多种,只选了20种;另外,没有检索表,近缘种类间的区别特征没有说明,难于鉴定。“可是第二卷已经出了,只能出补编来弥补不足之处,就是补充第一、二卷的大属的种类。这一增加,除了补编二卷,正编四卷变成了五卷。”王文采说。
到1983年,《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共出版了正编5册,补编2册,收载我国高等植物近15000种,其中9082种配有墨线图,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植物图鉴类著作。在王文采看来,《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是个普及的工作。在全国,不光是对分类学,对农林、轻工、资源植物利用等方面,以及植物学教学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1987年,王文采作为第一主持人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对此,王文采只是淡然一笑,“它是全国合作的一个产物,我没做什么事,主要担任了组织工作。”
在《中国植物志》完成后,王文采一直强调研究视野要开拓到世界范围。“为什么欧洲有那么多志书?就是因为他们200多年来一版一版地进行修订,一次比一次进步。而我们现在,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还有大量的工作要深入去做。”
不过,近几年,我国的植物分类学似乎陷入了低谷,各个省区的植物所分类学的研究力量有所减弱,高校生物学专业的植物分类学的课时正在一点一点地被蚕食。这令王文采既担忧又无奈,“我都不知道怎么办好了”。王文采说,“中国那么大,东西南北中,总要有些人把分类学这方面的工作搞下去,地方植物志的修订,地方植物区系的研究,需要研究的问题不少,工作量不小,总要一点点搞下去。”
《中国科学报》 ( B2 人物)
9&3&1&&4&:&
上一篇:下一篇: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南京中山植物园 版权所有 单位地址:南京市中山门外前湖后村1号& 邮编:210014电子邮件:&&&&网站备号:苏ICP备号& :网端科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说话不代表我不知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