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万富翁到吸毒的人是魔鬼魔鬼

吸毒,让他从百万富翁变成穷光蛋(图)
14:52:09来源: 内蒙古晨报作者:刘雅婷 武慧 薛菲责任编辑:杨苏雯
&嗯嗯,肯定戒。你放心&&&电话这头,挂了电话后的王某低头沉默不语。记者看到,他的泪水在眼里打转却没流出来。
记者了解到,日,市公安局百日禁毒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在全市公安民警的辛勤工作、紧密配合下,查获了不少涉毒违法人员。截至目前,全市共查获涉毒人员180余人。昨天,记者走进巴彦淖尔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采访了吸毒14年之久的王某。他向记者讲述了这十几年来,因为吸毒,他从百万富翁到倾家荡产,生活美满到妻离子散的这一段痛苦、悔恨的经历。
曾经,他是个百万富翁
据悉,每个月的29号是巴彦淖尔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里打亲情电话的日子,这天戒毒人员可以与家里人通电话。王某的亲情电话打给了他70多岁的老父亲。
打完电话后,王某低头不语似乎在沉思什么。他的两只手垂放在大腿内侧,一直用指甲狠狠地掐着手指。记者不知道电话那头,王某的老父亲是用怎样的心情去&唠叨&对儿子这份深深的爱。但从王某不断应承的话语中可以知道,老父亲在电话那头非常挂念儿子。
据家住巴彦淖尔某旗县的王某介绍,2000年以前,他踏实地做着小买卖。卖过衣服,收过羊绒、苇子等。多年的汗水与辛苦,让王某有了近百万元的家产,一家三口过着富足的小资生活。每天回家后,妻子热腾腾的饭菜端上桌,等着他享用,女儿蹦蹦跳跳地围绕在他周围。那时他的父母亲脸上也总是洋溢着慈祥而满足地笑容,一家人生活美满幸福。
他拿起了手中的海洛因,从此走上吸毒的道路
然而,2000年夏天,王某在前旗农村有个朋友家里操办白事宴,让王某过去帮忙。王某放下手中的生意卖力地穿梭在事宴上。王某不仅是个朴实的生意人,他还是个讲义气的好哥们,所以尽心尽力。就在事宴接近尾声时的一个下午,平时和王某偶尔出去玩的几个朋友们在一起喝酒,兴起之时有个人给了他一包粉末状的东西。&来点哇,一次不可能成瘾。&朋友说。王某考虑再三,听朋友说一次不会上瘾,再加对这个东西好奇,于是王某拿起了手中的海洛因&&
欢迎加入“99街”微信报料,微信公众号:nmg_99jee
新闻热线:
今日内蒙古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如因转载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请于作品发布日期后30日内进行。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
电话:、 | E-mail:
视频内蒙古湖南常德:百万富翁吸毒倾家荡产 后贩毒害人害己终落网
新华网长沙6月16日电(记者帅才)湖南常德津市市一名百万富翁崔某因吸毒倾家荡产,散尽数百万家产,还因贩毒被警方抓获。记者15日从湖南省津市市公安局获悉,通过两个月的缜密侦查,警方近日破获了这起贩卖毒品案件。
落网后,崔某对自己来往于广东贩卖毒品海洛因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立功心切的他,还向民警检举了其他吸毒人员的犯罪线索。  据崔某交代,从去年8月以来,他先后20多次前往广东贩卖毒品海洛因和麻古等2000余克,不仅供自己吸食,还贩卖给10多名吸毒人员。
据了解,今年54岁的崔某,家住汪家桥街道新村社区,因吸食毒品受到过公安机关打击处理,还吸光了做生意赚来的数百万元家产。从去年8月以来,崔某便会每隔20天一次,独自一人前往广东。由于在商界摸爬滚打30多年,崔某行踪十分诡秘,居无定所,具有较强的反侦查经验。
今年4月下旬,湖南省津市市公安局禁毒大队民警在走访中得知线索,崔某有贩卖毒品的重大嫌疑,隔三差五便会前往广东,且行踪诡秘,近期将会有“大动作”。得知线索后,津市市公安局禁毒大队迅速成立专案组,展开前期调查取证和案件核实工作。经过两个多月的苦心经营,在常德市公安局禁毒支队的大力支持下,津市市公安局禁毒大队民警经过连续3天2夜的架网守候,终于将刚从广州贩毒回来的崔某抓获。
目前,犯罪嫌疑人崔某已被刑事拘留,案件仍在进一步审理之中。
】【】【】吸毒男从百万富翁到一贫如洗
10:10:13来源: 正北方网-北方新报作者:白忠义
慧责任编辑:丛龙慧
&我肯定戒呀,爸,你放心吧&&&7月29日,记者在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看到,刚刚与74岁的老父亲通过电话的王某低下了头,泪水在他的眼里不停地打转。当日,为了深入了解强戒人员的内心世界,记者走进戒毒所,与强戒人员王某面对面,听他讲述从百万富翁到一贫如洗的吸毒经历和发自内心的悔过。
做生意挣下百万家产
2000年以前,家住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的王某一直做着小生意,卖过衣服,收过羊绒、苇子等,靠自己的劳动,王某的家产达到上百万,一家五口过着富足的生活。每天回家后,妻子就将热腾腾的饭菜端上桌,女儿蹦蹦跳跳地围绕在他的周围,父母的脸上也总是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一家人其乐融融,令人羡慕。
但是,美满幸福的生活并没有维持多久。2000年夏天,乡下有个朋友家里操办白事宴,让王某过去帮忙。身边的人都知道,王某不仅是个朴实的生意人,还是个讲义气的哥们。听到朋友有事,他放下手头的生意,赶紧过去帮忙。就在事宴接近尾声的一个下午,平时和王某偶尔出去玩的几个朋友在一起喝酒,兴起之时有人给了他一包粉末状的东西说:&来点吧,提神的,一次不会上瘾。&王某考虑到这可能是毒品,推托着,但在朋友再三要求下,加上好奇心理,他第一次吸食了毒品。
王某说:&其实当时我还不知道吸的就是海洛因,后来第二次吸才知道。&&那你第二次吸时已经知道是海洛因了,为什么还吸?&记者问。&因为吸上这个东西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就想着一两次不可能成瘾,总是想着再尝试一下,就又吸了。其实每次吸之前心里都很纠结,吸完就后悔。&王某回答。
王某告诉记者,一开始都是朋友请他吸,后来他也&请客&。就这样,不到半年的时间他就有了毒瘾,从此走上了吸毒的道路。
染上毒瘾倾家荡产
&我听老父亲说,我闺女今年考上大学了。&王某说着,又一次低下头沉默了很久。他说,多年来,女儿没有主动跟他说过一句话。
说起自己的家庭,王某一再忏悔。十几年来,为了买毒品,他不仅花掉了家里全部的积蓄,还卖掉了房子,有时候还偷父母的钱,&自己的上百万再加上偷我爸妈的钱,估计有近200万了。&
2012年,因王某吸毒屡教不改,无奈之下,妻子与他离婚,带走了女儿。王某说,现在他真的是一无所有了。
家人捆绑他戒毒
王某从开始吸毒到现在,已经有近14年之久。期间,他曾被公安机关查获3次,每次被拘留后,公安机关都将他送进戒毒所,出去后他还是忍不住复吸,&哪能戒了,只要朋友圈里有人吸,根本戒不了,出去后这些人老来找我。&
据王某讲,他吸毒第一次被公安机关查获,送进戒毒所戒毒出来后,又开始吸食。有一天,家里人发现他还在继续吸,就下决心帮他戒毒,从外面叫了几个人将他绑起来。除了吃喝拉撒睡,什么也不允许他干。半个多月里,毒瘾多次袭来,每到这时,他会难受得打喷嚏,还感觉身上又疼又痒,浑身不自在,有时还感觉骨头疼,严重时甚至会吐绿水。&毒瘾好戒,心瘾难戒。&王某说,其实毒瘾戒一个礼拜后身体就好多了,但是心里老想着这个东西。
王某说,多年来由于吸毒,亲戚朋友都开始嫌弃他了,就连他的亲妹妹每次来家里,只要看见他在,都让母亲把包放在柜子里。&可能是怕我偷钱。&他说,这么多年来,只有他的父母一直关心他。说起老父亲,王某再次流下了悔恨的泪水,&有一年冬天,我父亲赶早上5点的火车到临河来看我,给我送来一罐我母亲炒的肉酱,下午坐火车又回去了。我对我父亲说咋不晚点来,我父亲说赶火车能省十多块钱,坐汽车得二三十块。每次父亲来,都会反复说着两句话&戒呀不?必须改&。&
真心悔过想从头再来
今年43岁的王某的话语和动作里,明显透着一股生意人特有的气质。虽然吸毒多年,但他的身体仍然那么壮实,从外表看,根本不像一个吸毒人员。交谈中,王某抓起自己身上的衣服说,他以前也爱穿爱打扮,如今成了这样,真的很痛恨毒品。
在强制隔离戒毒所里,王某一直表现不错。据工作人员说,前几天,王某的一名室友绝食,砸玻璃要自伤自残。见此情形,王某起身一把抱住这名室友,还对他讲了很多大道理,制止了室友的冲动行为。对此,工作人员特意对王某进行了表扬,并且考虑是否让他早日度过强戒期,脱离戒毒所。
采访结束时,王某坚定地说,这一次他是真心悔过,再也不沾染毒品了,&想想自己的老父老母,这么多年都没有好好孝顺过他们。出去后,我就离开家乡,去外地打工,远离先前那群朋友,从头再来。哪怕再苦再难,我也要戒掉它。&
欢迎加入“99街”微信报料,微信公众号:nmg_99jee
新闻热线:
今日内蒙古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如因转载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请于作品发布日期后30日内进行。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
电话:、 | E-mail:
视频内蒙古鄂州戒毒学员的故事:百万富翁因吸毒妻离子散_荆楚网
鄂州戒毒学员的故事:百万富翁因吸毒妻离子散
  荆楚网消息(记者毕军)所谓毒品:“一杆烟枪打得妻离子散,一张锡纸烧得倾家荡产”。这个沾满了罪恶和让人们深恶痛绝的东西,不知毁掉了多少人的躯体,不知夺走了多少家庭的幸福。却还是不断有人接近它,吸食它,陷入深渊不能自拔。等到幡然醒悟的时候,却也只能借助戒毒所来重塑人生。
  经特殊许可,6月24日,国际禁毒日到来前夕,记者一行走进了住有40多号戒毒学员的鄂州戒毒所,与几名吸毒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哭声、苦笑声、叹息声不绝于耳,而“惋惜”是我们对这些受害者发出的最大感慨。
  曾经的“百万富翁”到现在的妻离子散
  在强制戒毒所内,记者看到七旬母亲和老婆儿子前来看望41岁戒毒学员陈新(化名),陈新表现的异常感动和开心,同时也对前4年来所走的歪路对自己和家人造成的伤害感到内疚。
  2010年之前,家境小康的陈新在父母帮衬下从事建材市场生意。陈新回忆道,当时主要从事沙、石子生意,由于他勤奋肯干,一年下来赚30-50万元对他来说不算难事。为此,他也从中赚了200多万元。可是从2011年起,在工作中,他结识了不少生意上的朋友。在赚到大笔资金后,他慢慢产生了享乐主义。因此,在朋友的带领下他时常前往嗨吧娱乐。
  一次娱乐中,他在朋友的引诱下吸食了摇头丸。“当时觉得摇起来特别嗨,再加上喝了酒,后来还吸食了麻果”,随后他变得一发不可收拾,经常瞒着家人在外吸食麻果。陈新至今回忆起都觉得痛苦万分。
&&&&&& 据陈新介绍,由于后来他的毒瘾越来越大,吸食毒品后的他逐渐失去理智,常常将生意放下跑去赌博,生意随之慢慢失去市场。“4年下来,在吸毒、赌博上至少花了200万余元。”
  吸毒对他和家庭的打击也是沉重的。陈新原本身体健康,体重有100余斤。因为吸毒,他先后染上了乙肝和胃溃疡,体重降到80斤左右。
  “儿子以前和我关系很好,可以用能同穿一条裤子形容。”陈新说,自从他沾上毒瘾后,儿子的情绪逐渐冷漠。妻子曾不下十次劝说他戒毒,可他就是无法摆脱。今年年初,心中一度绝望的妻子通过法院向他传达离婚申请通知后便带着儿子离开了家。
  让陈新欣慰的是,虽然他在去年12月开始强制戒毒,但70岁的母并未对他放弃。每逢有探视机会,白发苍苍的老母都会来勉励儿子坚持戒毒。
  强制戒毒半年来,陈新在驻所医生的精心治疗下,病情也有所好转。通过康复训练和主动配合戒毒,他的脸上笑容变多了,体重也增加了10多斤。
  19岁少年5年毒龄 曾让母亲想自杀
  19岁男孩谢军(化名)站在28名戒毒学员中显得格外稚嫩,他是里面最年轻的,也是较早受他人影响走上毒瘾之路的“瘾君子”,曾经为了吸毒,他将家里的拆迁补偿费和借高利贷的钱用于吸毒,最终还是与她相依为命的母亲为他的毒瘾买单。
  14岁那年中考完,谢军就没读书了,因父亲过世,他便和当老师的母亲相依为命。
  谢军说道,毕业后他喜欢泡网吧玩游戏,因此也交了不少年纪比他大很多的朋友。彼此熟悉后,他和这些朋友开始进入KTV娱乐场所玩耍。
  “我记得第一次吸食完两条K粉,完了就吐了。”谢军回忆道,后来他也开始接触其他类毒品,“说实在,吸毒对我的胃伤害特别大。”
  谢军称自己记性特别好,自从染上毒品后,一件小事到了第二天他就记不住了,记忆力开始出现大幅下降。
  吸毒需要经济来源,由于谢军家每月有2000元的拆迁安置过渡费。每次钱打到母亲卡上后,他便从母亲手中将钱要来用于毒品吸食。
  长期大手大脚的用钱习惯,母亲也开始察觉到他的异样。看到儿子年纪轻轻就染上毒瘾,谢母曾因伤心过度以自杀向他威胁,希望儿子及时悬崖勒马,可谢军之后的举动愈发让母亲失望。有一次,谢军借了别人1万元的高利贷(高息),后来别人催债逼得没办法,他干脆向母亲撒谎称自己打牌输钱了,母亲最后也只好无奈将“漏洞”填上。“5年来,花在吸毒上的钱估计有20余万元。”谢军告诉记者。
  今年5月27日,谢军因第三次吸毒被抓并要求强制戒毒。
  戒毒一个月以来, 谢军明显感到身体好多了,但他坦承晚上偶尔还是会想吸。“出去后我就会换手机号,和那些还在吸毒的朋友斩断联系,以后如果谁还劝我吸毒,我会举报。”谢军认真的对记者说,戒毒期满后,他想去学挖掘机赚钱,好好孝顺母亲。
  培养坚强的意志是成功戒毒的基础
  鄂州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所长张建国告诉记者,安排戒毒学员们参与跳兔子舞和亲情互动等环节,较大程度上是为了让他们感受亲情温暖和加强团结互动,减少社会冷漠感,从内心上主动远离毒品。
  此次活动还采取了毒害知识宣讲、悬挂横幅、散发宣传单、设立咨询台等形式,紧贴群众生活,有效地吸引了广大群众前来参与禁毒活动;从而达到把毒品的危害传授给群众,让群众相互了解,拒绝毒品、远离毒品的目的。
(作者:毕军&&编辑:王淳)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荆楚网(cnhubeigw)、最武汉(zuiwuhan01)官方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吸毒的人是魔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