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版老板西游记演唐僧的人的唐僧为啥换了三个?

82版《西游记》三换唐僧的背后
&唐僧是一个可爱可敬的人物,但是这个人物没有吸引住他的扮演者,唐僧的演员居然换了三个!
&第一个是汪粤。
&我到戏剧学院和电影学院去挑演员。电影学院正放年假,学生都不在,他们拿出了表演系毕业班的学生照片给我挑选。我看中了其中的汪粤。
汪粤进了剧组。我让他到北京的法源寺去学习体验生活。要求他尽量多地学习佛教的礼节和知识,回来好教给大
家。汪粤非常用功地体验生活,他剃了光头,整天穿着唐僧的僧衣。但是他在法源寺住了十天就跑回来了。这使当时的副导演朱小峰很不满意。骂他不能吃苦,当了逃兵。汪粤委屈地告诉我:“蚊子咬的受不了了,不只咬身上,还咬光头!和尚们不许打蚊子,说不能杀生。”
&汪粤给我看一张他在寺里与方丈一起照的照片,照片的背后有方丈赠给他的佛教的两句偈语:“务实----言行相应,不怀自大
。有恒----有所为作,而不中舍”。我告诉汪粤:“这两句话很重要:希望你凡事要说到做到,不要半途而废!”
&但是,汪粤在试集里的表演不理想:一幅苦相,不够大方,许多人建议换人。但我认为这一集里大家都还没有找到感觉,应该再给他一次机会,对一个刚出学校的年轻人,不应该一棍子打死。以后,汪粤又演了《祸起观音院》、《偷吃人参果》、《三打白骨精》。他比较成熟自信了,尤其是《三打白骨精》的结尾,他眼望悟空远去时目光中流露出的痛心、无奈、表演得十分到位。但是,拍完了《三打白骨精》,汪粤却提出了一个要求:有一个电影要他去当主演,他很想利用空余时间去拍。我告诉他:“既然你更重视电影,那就去吧!我这里不能当作填空的补丁!”汪粤虽然心情矛盾,但还是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剧组。走的时候,他眼中含着泪。那是日。我为他惋惜:“他没有做到偈语上的要求,还是半途而废了!”
&这个“逃兵”的离去,有着他的社会原因:那时的电视剧是刚上马不久,影响远不如电影,汪粤是电影学校毕业的,他更向往大银幕的电影主演。我只有让他离开了。
第二个唐僧:徐少华。
&我转而找寻下一个唐僧。我看过电影《精变》,想起了其中的魏慧丽,她娇弱灵巧,演高小姐很合适。同时,那个疯少爷比较清秀,可以试试小白龙。他叫徐少华,是山东话剧团的演员。于是,约好6月16号,他和总政话剧团的一个参选唐僧的演员一起来试妆试戏。定演员时,副台长阮若琳也参加。化上妆以后,发现那个总政的演员演唐僧不够儒雅大方,演小白龙,又不够英武。而参选小白龙的徐少华演小白龙又觉得太瘦,但气质甚好。阮台长当时决定:“不如让他来演唐僧!”于是,徐少华就接过了汪粤的衣钵,进了剧组。
&徐少华出演了《困囚五行山》、《猴王保唐僧》、《计收猪八戒》、《坎途逢三难》、《智激美猴王》、《大战红孩儿》、《夺宝莲花洞》、《斗法降三怪》等。徐少华扮演的唐僧以他清秀的外貌,赢得了许多观众的喜爱。但他这时提出:要上山东艺术学院念书,拿文凭!他希望剧组出面与学校交涉,让他不上课或少上课却能拿到文凭。我怀疑:“剧组哪有那么大的面子,能够左右学校?”但徐少华耍赖皮:“倪萍就不用上课拿到了文凭。”
&徐少华临走时我把下面的日程和时间安排告诉了他:十月30日,在苏州拍《趣经女儿国》。眼看出发日期到了,徐少华却没有来!我打电话到山东话剧团,才知道他已经和他爱人一起去上学了!我又打电话到山东艺术学院,他们说:“我们这儿没有这个人”!我一怒之下,找到学校的教务长,要他叫徐少华立即到剧组拍戏。
&徐少华到剧组来了,但心里很不痛快。他勉强拍完了《趣经女儿国》。这是唐僧的重头戏。《女儿国》拍完后,三个徒弟和林志谦都极力劝说他留下来。但他听不进去,头也不回地回到学校去了。临行时我派了个制片主任跟他一起到济南去找他的学校联系,希望学院能够照顾一下,让他以拍戏为主,到时照样给他文凭。但制片主任从济南来了电话:校方领导问过徐少华:“学业和拍戏你以哪个为重”时,徐少华明确表态:“当然以学业为重!”我把这事向副台长阮若琳汇报了,她爽快地说:“那就换人!演员有的是,谁穿上那身衣服,谁就是唐僧!”。
&他的离去,除了个人原因外,还有社会原因:那时社会上刮起的文凭风:震晕了许多年轻人,没有文凭就没有前途!于是,徐少华就朝着文凭奔去了!那是1985年的11月初。
第三位:迟重瑞。
&唐僧的人选,与紧锣密鼓地做1986年春节播出的《西游记》十一集的后期工作同时进行,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
&1986年的四月,眼看大队马上就要到浙江拍《孙猴巧行医》,却没有唐僧!真是“无巧不成书”!那天我结束了剪接工作,和场记于红一起下楼。天已昏暗,我和一个正在上楼的人擦肩而过。模糊中我看到那个人个子魁梧,气质也不错。我急忙叫住他:“哎!你,站住!”这一声把他吓了一跳,他回过身来:“您叫我?”我问:“你是哪儿的?”他彬彬有礼的回答:“我是广播剧团的!”我又问:“你叫什么名字?”于虹在一边插话:“他叫迟重瑞!是我们剧团的演员!”楼道里的光昏暗,看不太清楚,我把他叫到剪接房,开了灯,才看清楚。他相貌堂堂,温文尔雅,我对他的外貌已经认可,又是剧团的演员,就更放了心,但还是:“好,那你马上到广播剧场后台去,叫他们给你试妆。”
&小迟试妆的结果很好,除了稍胖些,需要减减肥外,没别的毛病。我心头的一块石头落地了。事后我向老阮汇报,她听说是迟重瑞,也挺高兴:“好!好!是我们剧团的人,不会开小差!”这次“擦肩而过”的经历,成就了《西游记》里第三个,也是最坚决最虔诚的唐僧。迟重瑞热爱唐僧,兢兢业业,心无旁骛地走完了最后的取经路,取到了真经。
&想起来挺有意思:三个徒弟,不论是动不动就要分行李的猪八戒,还是大闹天宫不服管束的孙悟空,都能够踏踏实实、有始有终地完成自己的角色,获得了成功。而应该是最坚决的取经人唐僧却恰恰没有能够坚持到底。他们有的更重视电影,有的更重视文凭,都离开了取经路,半途而废!只有这在楼梯间偶然相遇的最后一位,却把取经任务进行到底,和这个电视剧一起成功!也许,这就是“缘分”吧!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世界观都要倒塌了…  为啥我小时候一点都没看出来?
楼主发言:6次 发图:0张
  有人说《西游记》里唐僧最好演,因为只要不喜不怒,装出一幅慈悲心肠就可以了。对于上世纪80年代拍摄完成的央视版电视剧《西游记》来说,剧中的“唐僧”的确给人慈眉善目、手无缚鸡之力的感觉,但是要知道,该剧的唐僧曾经换了三次演员,三位演员能在同一部剧中把同一个角色演绎得风格一致、感觉相 同,那也实在是难能可贵。在三名演唐僧的演员中,迟重瑞是最后“取得西经”的一位,他宽广、白皙、圆润的脸庞也符合了很多观众对于原著中唐僧的理解。  [来自iPhone客户端-贝客悦读]
  第一任唐僧——汪粤  当时还在上电影学院,得知导演选中他演唐僧后既高兴又紧张,汪粤表示,因为当时社会上流传着一个非常恐怖的词,叫“奶油小生”,但导演却给了他“有佛气、有俊气、但不女气”的评价,让他增加了不少信心。由于《西游记》的拍摄周期过长,年少清高的他为了能多尝试一些新的人物而离开了剧组演电影去了。  第二任唐僧——徐少华  一共在剧组拍摄了两年5个月,后来由于自己考上大学而离开了剧组。徐少华在现场表示,当时最痛苦的事莫过于增肥了,剧组特意找来一名武打演员看着他,每天吃了睡睡了吃,一个月下来就长了20多斤。他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汪粤在和他交接班的时候花了40元钱请他吃饭。  第三任唐僧——迟重瑞  迟重瑞是在《西游记》已经播出了11集以后才接手出演该剧的,由于前两任唐僧的变故才使得他幸运地成为最后取到真经的一位唐僧。1989年移居香港经商。1998年,《西游记》续集拍摄之际,他主动回来参加了拍摄。  [来自iPhone客户端-贝客悦读]
  徐少华:4、5、7、8、11、12、14、15、16集(困囚五行山\猴王保唐僧\计收猪八戒\坎途逢三难\智激美猴王\夺宝莲花洞\大战红孩儿\斗法降三怪\趣经女儿国)  汪粤:6、9、10集(祸起观音院\偷吃人参果\三打白骨精)  迟重瑞:13、17、18、19、20、21、22、23、24、25集(除妖乌鸡国\三调芭蕉扇\误入小雷音\孙猴巧行医\错坠盘丝洞\四探无底洞\传艺玉华州\天竺收玉兔\波生极乐天)  徐少华(西游记续集1-8集)、迟重瑞(西游记续集9-16集)  谁能来几个图啊???  [来自iPhone客户端-贝客悦读]
  很来就很明显啊
  好伤心 大家都知道啊  [来自iPhone客户端-贝客悦读]
  我也可能看错标题了,,,,,,,,,,,,,还以为楼主说的其他3人是一个人演的呢
  很明显。我还记得演女儿国的那个唐僧是三个中最帅的  
  我也傻傻分不清楚  
11:50:18  很明显。我还记得演女儿国的那个唐僧是三个中最帅的  -----------------------  小时候看了那么多重播居然完全没发现 我眼是有多拙啊  [来自iPhone客户端-贝客悦读]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版西游记有几个唐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