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首页人类x萝卜带感合体,一直没一本书弄懂风水pdf这到底怎么玩。是怎样形式去晃手机呢?能说明一下吗😂

&b&「未经本人允许,禁止一切形式转载,谢谢」&/b&&br&这是我读了《断舍离》后原创的读书笔记,希望有帮助(*/ω&br&&img src=&/v2-414fdd79af1256abe404ccc5ea37e0c5_b.png& data-rawwidth=&1032& data-rawheight=&161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32& data-original=&/v2-414fdd79af1256abe404ccc5ea37e0c5_r.png&&公众号id:betteruiber
「未经本人允许,禁止一切形式转载,谢谢」 这是我读了《断舍离》后原创的读书笔记,希望有帮助(*/ω 公众号id:betteruiber
&p&本回答从 2015 年 9 月 2 日到 2016 年 7 月 18 日 18:00,点赞超过 66K,累计收藏 210000 次,是知乎上首个收藏数突破 21W 的回答。感谢大家支持,欢迎在评论里补充。&/p&&p&顺便安利各位看看 &a href=&/p/& class=&internal&&知乎上「被收藏最多」的 Top 100 回答 - 小正说事 - 知乎专栏&/a&&br&推荐关注 &b&&a href=&/appsos& class=&internal&&App 指南 - 知乎专栏&/a&&/b&&/p&&p&—————————更新记录——————————&/p&&p&2015 年 9 月 4 日 20:50 更新 (增加了第 10 点,哈哈哈)&br&2015 年 9 月 4 日 23:00 更新 (增加收藏次数)&br&2015 年 9 月 5 日 09:40 更新 (修改错别字,更新收藏次数)&br&2015 年 9 月 6 日 21:40 更新 (更新收藏次数)&br&2015 年 9 月 7 日 00:10 更新 (在第 1 点中,新增四个「参考问题」链接)&br&2015 年 9 月 7 日 00:33 更新 (增加了第 11 点,因为在评论里,有其他知友补充)&br&2015 年 9 月 7 日 18:30 更新 (增加了「网友评论」整理版块,方便互动交流)&br&2015 年 9 月 7 日 22:11 更新 (更新收藏次数,新增配图一张)&br&2015 年 9 月 14 日 11:10 更新 (更新收藏次数)&br&2015 年 9 月 15 日 20:45 更新 (增加了第 12 点,源自知友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bad0a3f3d6da6a0b809fd& data-hash=&bad0a3f3d6da6a0b809fd& data-hovercard=&p$b$bad0a3f3d6da6a0b809fd&&@墨风&/a& 的补充)&br&2015 年 9 月 27 日 00:05 更新 (更新收藏次数)&br&2015 年 9 月 28 日 23:40 更新 (增加了第 13 点,源自自己最近新的感悟)&br&10 月 11 日 12:00 更新 (优化排版,有知友在评论里提出应该把更新记录放在最前面)&br&10 月 16 日 12:40 更新 (删除某些内容)&br&11 月 17 日14:40 更新 (新增一个非常便捷的搜索工具 ,以及更新搜藏次数)&br&2016 年 1 月 27 日 13:40 更新 (更新回答中列举的某些数据)&br&2016 年 5 月 6 日更新 (更新某些数据以及优化排版)&br&2016 年 5 月 13 日更新 (补充了一个新技能,详情见答案末尾,优化排版)&br&2016 年 6 月 7 日更新 (更新数据)&br&2016 年 6 月 13 日更新 (更新收藏次数以及部分数据,新增了推荐链接)&br&2016 年 6 月 18 日更新 (更新收藏次数以及部分数据,新增个人微信公众号推荐,进一步优化排版)&br&2016 年10 月 7 日更新 (新增一个高效的聚合搜索平台:&a href=&///?target=http%3A//byr.wiki/&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Byr.wiki&i class=&icon-external&&&/i&&/a& )&/p&&p&—————————分割线——————————&/p&&p&&br&&/p&&p&&b&1,如何有效的利用搜索引擎。&/b&很多人打开浏览器的第一件事儿,就是百度、谷歌,但是真正知道有效利用搜索引擎的不多。&/p&&p&同时推荐一个答主自己做的聚合搜索网站:&a href=&///?target=http%3A//byr.wiki/&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Byr.wiki&i class=&icon-external&&&/i&&/a& (一个框,全能搜),谁用谁知道。&/p&&p&参考如下: &/p&&ul&&li&&b&&a href=&/p/& class=&internal&&一个框:如何优雅、高效的在网上找资源 - 小正说事 - 知乎专栏&/a&&/b& &/li&&li&&b&&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求推荐好的网址主页? - 互联网 - 知乎&/a&&/b& &/li&&/ul&&p&&br&&/p&&ul&&li&&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如何正确高效地使用搜索引擎? - 谷歌 (Google)&/a& &/li&&li&&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如何更高效地利用知乎获取优质信息? - 学习&/a& &/li&&li&&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网上搜寻资料的能力严重不足,有何实用经验和方法? - 搜索&/a& &/li&&li&&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有哪些特殊的搜索引擎? - 调查类问题&/a&&/li&&/ul&&p&&br&&/p&&p&&br&&/p&&p&&b&2,如何写一封合规的邮件。&/b&在职场,每天的工作基本都离不开写邮件,写好一封得体的邮件还是有必要的。能够把邮件写好的人,在其他方面的写作,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参考如下:&/p&&ul&&li&&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怎样写一封得体的电子邮件? - 职场&/a& &/li&&li&&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工作邮件有何写作技巧和礼仪? - 职场&/a&&/li&&/ul&&p&&br&&/p&&p&&br&&/p&&p&&b&3,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b&不得不说,当前大部分人对于法律的了解度甚少,包括我自己,知晓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对于维护自身权益,终归是好的。参考如下:&/p&&ul&&li&&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普通人应该知道哪些法律常识? - 调查类问题&/a& &/li&&li&&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知道哪些法律上的小常识可以保护自己? - 法律咨询&/a& &/li&&/ul&&p&&br&&/p&&p&&br&&/p&&p&&b&4,一些基本的性知识。&/b&性本身并不是洪水猛兽,国人对于“性”存在着太多的误解,尤其是某些不具备科学性的说法。参考如下:&/p&&ul&&li&&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所谓的性知识是错误的? - 性生活&/a& &/li&&li&&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在青春期,你因无法熟练驾驭暴涨的荷尔蒙做过哪些在成年后看起来“匪夷所思”的事情? - 成长&/a&&/li&&/ul&&p&&br&&/p&&p&&b&5,一些基本的电脑操作知识。&/b&用好工具事半功倍,网页打不开了、开不了机、无法调用输入法、电脑木有声音等等问题,其实你都应该学会自己解决,包括路由器如何配置。参考如下:&/p&&ul&&li&&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关于电脑操作,有什么高效的方法工具? - 编程&/a& &/li&&li&&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一般要掌握哪些基本的计算机技术? - 信息技术(IT)&/a& &/li&&/ul&&p&&br&&/p&&p&&br&&/p&&p&&b&6,一些正确的生活常识。&/b&这里的生活常识,其实比较广义,很多方面的内容都涉及,总的&i&建议&/i&是,要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参考如下:&/p&&ul&&li&&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有哪些过时的生活常识? - 冷知识&/a& &/li&&li&&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普通人应知的理财常识有哪些? - 理财产品&/a& &/li&&/ul&&p&&br&&/p&&p&&br&&/p&&p&&b&7,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求生知识。&/b&如何保护好自己,比什么都重要,尤其是女生,当然在一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面前,知道一些基本的逃生、生存技能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参考如下:&/p&&ul&&li&&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在暴动中如何最有效地自救? - 恐怖袭击&/a& &/li&&li&&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假如地铁出现意外险情,应该如何逃生? - 安全&/a& &/li&&li&&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发生火灾后,住在高层有哪些可行的逃生措施? - 生活常识&/a& &/li&&li&&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在高层建筑的低层时发生地震怎么办?如何逃生? - 结构工程&/a& &/li&&li&&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野外生存必备品有哪些? - 野外生存&/a& &/li&&li&&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如何在野外获得干净的饮用水? - 生物学&/a& &/li&&/ul&&p&&br&&/p&&p&&br&&/p&&p&&b&8,一些和自己、家人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的小常识。&/b&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但是很多人都是在身体出现了异常后,才能感受到它的重要性,不是每一次感冒,多喝开水都能解决的。参考如下:&/p&&ul&&li&&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经常加班至深夜,怎样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 熬夜加班&/a& &/li&&li&&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整天对着电脑眼睛酸涩,有哪些缓解视疲劳的方法? - 手机&/a& &/li&&li&&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有哪些健康方面的常识问题是被大众误解扭曲的? - 调查类问题&/a& &/li&&li&&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普通人应该具备哪些用药常识? - 健康&/a& &/li&&/ul&&p&&br&&/p&&p&&br&&/p&&p&&b&9,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这个真的很重要!&/b&互联网确实已经融入了大家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人以为电脑上和手机上装一些安全维护软件就 OK 了么?实则不然,人肉搜索的根基就是源自你在网络上留下的种种痕迹。网络安全其实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参考如下:&/p&&ul&&li&&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养成哪些上网习惯可以避免泄露重要的个人隐私? - 网络安全&/a& &/li&&li&&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有哪些鲜为人知的网络冷知识和技巧? - 计算机网络&/a& &/li&&li&&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如何完全抹除自己在互联网上的痕迹? - 信息技术(IT)&/a& &/li&&li&&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透过公共 Wi-Fi 热点上网可能会面临哪些安全风险?如何保障安全? - 网络安全&/a& &/li&&/ul&&p&&br&&/p&&p&&br&&/p&&p&&b&10,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为之坚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保持积极向上生活态度,这也是一种“能力”。&/b&现实生活中,无数的人活在混沌中,浑浑噩噩,每天都是在重复,日子久了,会产生很深的消极、烦躁情绪,这个时候,就应该及时的调整,在问题出现之前,让自己内心变得更强大。多刷知乎,不是为了看鸡汤,也不是为了羡慕他人的生活,丰富自己的三观,让自己活得更真实,更像想象中自己。参考如下:&/p&&ul&&li&&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你有每天都在坚持做的东西吗?为什么而坚持呢? - 坚持&/a& &/li&&li&&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如何克服懒惰并且更投入地学习感兴趣的东西? - 职业规划&/a& &/li&&li&&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知道很多事情就算自己多么努力也无法改变现状,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一直坚持? - 努力&/a& &/li&&li&&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什么叫做内心强大?怎样变成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 生活&/a& &/li&&li&&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你生命中最艰难、痛苦的一段日子是如何度过的? - 生活&/a& &/li&&li&&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人生中你经历过哪些顿悟? - 调查类问题&/a& &/li&&/ul&&p&&br&&/p&&p&&br&&/p&&p&&b&11,要有一些归纳、分析、总结、更新迭代( 学习 )的习惯和意识。&/b&这点说起来容易,但去做并且坚持下去实属不易,在工作中,可能因为上班需要,写日报、周报等;在个人生活中,可能就并没有这方面的习惯和意识,个人觉得还是有必要的,这对于自我各方面的成长、提升是有帮助的。并且不断的去优化、改进、迭代,可以让你随时保持一种最新的状态。参考如下:&/p&&ul&&li&&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如何分类、整理资料? - 收纳&/a& &/li&&li&&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整理收纳的经验? - 收纳&/a& &/li&&li&&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如何提高自己的归纳总结能力? - 演讲&/a& &/li&&li&&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单身职场人士如何利用晚上十点到十二点这段时间自我提高? - 成长&/a& &/li&&li&&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如何构建自己的笔记系统? - 知识管理&/a&&/li&&/ul&&p&&br&&/p&&p&&br&&/p&&p&&b&12,一些经济学常识、原理。&/b&个人认为这点其实算是补充技能,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时间和精力看《资本论》,但是懂一些基础的经济学常识终究是好的,在有余钱的时候,可以投资理财。随着了解的深入,会对生活中的很多经济现象,产生有趣的认识。参考如下:&/p&&ul&&li&&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有哪些我们觉得荒谬的事,却有着合理的经济学解释? - 经济学常识&/a& &/li&&li&&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如何评价《魔鬼经济学》这本书? - 书籍评价&/a& &/li&&/ul&&p&&br&&/p&&p&&br&&/p&&p&&b&13,能够让自己的日常生活变得有趣、和有让生活变得美好的信念与动力。&/b&不要觉得这很微不足道,或者是不足以重视,但实则不然,这种能力可以说是慢慢培养、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感悟习得的。如何让原本单调重复的生活变得不一样些?或许换个发型、换一首单曲循环的歌、改变一下出行的路线、关掉手机发现以前原本没有注意的路人、又或者放慢脚步,在路上一个人试着和自己对话,慢慢的,你会发现,原来还可以这样。参考如下:&/p&&ul&&li&&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如何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短暂的人生? - 心理学&/a& &/li&&li&&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什么样的能量才能支撑一个人走过人生的低谷和迷茫? - 生活&/a& &/li&&li&&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十分钟就能学会并可以终生受用的技能? - 社会&/a& &/li&&li&&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如何布置独居小房间能惬意地生活? - 空间布置&/a& &/li&&li&&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有哪些有创意的旧物改造? - 设计&/a& &/li&&li&&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现实可以有多美好? - 生活&/a&&/li&&/ul&&p&&br&&/p&&p&———————分割线———————&/p&&p&以上所列举的知乎回答链接,都是精选的关注用户较多,回答中有高质量的问题,可以直接关注。同时,如果觉得本答案对你有所帮助,可以先【收藏】抽空慢慢看。&/p&&p&&b&看到很多人都收藏了这个回答(目前已超过 21000+ 次收藏),还是由衷的希望,各位收藏了的小伙伴,抽空都能把文中贴出的问题链接,点击进去把前十的回答都看下。&/b&&/p&&img src=&/86a3cf6134aaa8d579ba972d6c37812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13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86a3cf6134aaa8d579ba972d6c378121_r.jpg&&&p&&br&&/p&&p&感谢知乎官方微博帮忙推介了这个回答。&/p&&p&———————这里是分割线———————&/p&&p&个人知乎专栏,欢迎关注 &a href=&/xiaxiaozheng& class=&internal&&小正说事 - 知乎专栏&/a&&br&贴一个之前回答某些个问题时的答案,安利给大家&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了让自己更优秀,你坚持做了哪些事情? - 知乎用户的回答&/a& &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你认为在我们的周围有哪些很重要却一直鲜为人知的事? - 夏小正的回答&/a& (主要是关于 WiFi 安全的,目前已有 6000+ 多赞同啦)&br&———————————————————&/p&&p&———————&i&广告&/i&分割线———————&/p&&p&个人微信公众号:小正说事(xikexuezhang)。分享更多日常。&/p&
本回答从 2015 年 9 月 2 日到 2016 年 7 月 18 日 18:00,点赞超过 66K,累计收藏 210000 次,是知乎上首个收藏数突破 21W 的回答。感谢大家支持,欢迎在评论里补充。顺便安利各位看看
据说世界上有一群聪明的小孩会思考问题,他们有一个秘密武器——Thinking Map思维导图。常常有人说到美国的老师不仅仅教授知识,更会培养孩子的思维模式。那么这种玄乎的“思维模式是如何教授的呢”?事实上,现在美国有很多学区推广给老师做Thinking Map的培训,而小绿老师的学区就组织了这样专业的训练。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给大家分析这个很有意思的逻辑训练的工具。&br&&br&在美国的小学里面常常有各种帮助孩子思考的图表,之前我之前也一直把Graphic Organizer 和Thinking Maps 弄混淆。后来在小绿老师参加了一系列专业的Thinking Map的培训后提点了我—— Graphic organizer 也叫作组织图,是用图形的方式帮助理清楚事实(Facts)、概念(Concepts)或者思路(ideas)的方式。例如给一个四个圈圈的网状图,那么孩子就会在圈圈里填入四个答案。如果给一个有两块面包片、一块肉、一片绿叶的汉堡包,孩子就会在面包片、肉和绿叶中填入答案。&b&Graphic Organizer是一种用框框把文字塞入不同空间的整理方法。更像是已经有一堆写好的文字,像填空一样归类填入已经制作好的图表里。&/b&小杨老师在网上能查到的Graphic organizer就至少有700种——包括KWLchart, Sandwich,Web, Spider Map 等等。&br&&br&&b&而Thinking Maps而且只有8种。这八种思维导图都是有版权的。&/b&发明这八种思维导图的人叫做Dr. David Hyerle,他当初发明八种思维导图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现在在美国很多学校都会买专门Thinking Maps公司的人员来给老师培训,这样的培训是需要授权的。它跟Graphic Organizer则是一个不同的概念,它体现的是一个从零开始的思考过程。&br&&br&例如老师让学生对比两个故事主人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b&这时老师不会给出一张双泡图,甚至不会说我们要使用双泡图。&/b&孩子会从自己大脑里收集的八种图标思维方式中抓去出最适合这个任务的思考方式——双泡图,因为这个图就是表达了对比和比较的概念。所以说思维导图更注重的是思维的方式,而不是图标填空。&br&&img src=&/6c8833ffdfa8c2abf88ca5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8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6c8833ffdfa8c2abf88ca5_r.jpg&&&br&今天要重点讲的Dr. David Hyerle的思维导图是一种有趣的思考方法,它也是让记忆和笔记不再无聊的思考模式。在美国的小学课堂里,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用思维导图来教英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八种思维导图有:&br&&br&&b&· Circle Maps &/b&- Defining in Context
圆圈图,定义一件事&br&&b&·
Bubble Maps&/b& -Describing Qualities
泡泡图,描述事物性质和特征&br&&b&·
Double BubbleMaps&/b& - 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双重气泡图,比较和对照&br&&b&·
Tree Map&/b& -Classifying 树状图,分类&br&&b&·
Flow Maps&/b& -Sequencing 流程图,次序&br&&b&·
Multi Flow Maps&/b& - Cause and Effect 多重流程图,因果关系&br&&b&·
Brace Maps&/b& -Part-Whole 环抱图,局部和整体&br&&b&·
Bridge Maps&/b& -Seeing Analogies 桥状图,类比&br&&br&&b&1.Circle Maps 圆圈图&/b&&br&&img src=&/002cdf171fad2c52ee22010abb9f8407_b.jpg& data-rawwidth=&3861& data-rawheight=&39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861& data-original=&/002cdf171fad2c52ee22010abb9f8407_r.jpg&&&br&最常用的Brainstorm(头脑风暴)的武器,在写作开始的时候我常常让孩子自己做头脑风暴的工具之一。&br&圆圈图有两个圈——里圈和外圈。里圈用文字、数字或是图画定义核心主题,外圈则用文字或者图画对主题进行描述和反馈。&br&&br&&u&应用场景——一个写作的好方法&/u&&br&&br&有的孩子想到写作文总是大脑一片空白,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不知道我要些什么…”我曾经在四年级的作文课上用过circle map。当时我们在写一个关于蝴蝶的作文。里圈是蝴蝶。在开始的时候我让孩子头脑风暴出蝴蝶的各项特征——有带鳞片的翅膀、会飞、有四个生命阶段等等,然后把这些特征都写到外圈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思维完全是发散的,任何关于蝴蝶的定义都可以!&br&&img src=&/eab2c4a867f8d8cdb6567f2c_b.jpg& data-rawwidth=&320& data-rawheight=&31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0&&&br&等他们全部想完以后,我把所有点子写在大圈中,然后把他们的点子利用graphic organizer中的树状图归类为三类,这样就是一篇作文中的三个自然段落。例如可以分为外貌类(带鳞片的翅膀,翅膀上有规律的形状,有棒形的触角),习性类(吃花蜜,有的会迁移过冬),生命周期(卵,幼虫,蛹,成虫)。这样子,一篇文章的构架就做好了!&br&圆圈图也可以用来拓展词汇。&br&&img src=&/74db1f22ae932dd2c52b_b.jp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74db1f22ae932dd2c52b_r.jpg&&&b&&br&2. Bubble Maps 泡泡图&/b&&br&&img src=&/7d2f70f9fb8aece2b2d2d_b.jpg& data-rawwidth=&3861& data-rawheight=&39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861& data-original=&/7d2f70f9fb8aece2b2d2d_r.jpg&&&br&想要描述一个主题的属性?泡泡图最合适不过了!泡泡图可以增加孩子对事物描绘的深度和多样性。泡泡图顾名思义,是由很多泡泡组成。中间的泡泡是主题词汇,周围有很多属性泡泡环绕。我曾经用泡泡图来教过节日的属性。当时正是中国新年,我带着小朋友贴窗花、剪纸、包饺子还看中国动画片。一番体验过后我拿出一个圈圈,让孩子们想一想,中国新年是什么样子的呢?把那些特征用泡泡写下来吧!&br&&br&&u&应用场景——十美分硬币的属性&/u&&br&&img src=&/5a9e12d31d_b.jpg& data-rawwidth=&270& data-rawheight=&3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0&&&br&主题泡泡:十美分&br&属性泡泡:金属制作(Made of metal)、是银灰色的(Silver/Gray)、正面图案是前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D.Roosevelt)、边缘粗糙(rough edges)...&br&&br&&b&3. Double Bubble Maps 双重气泡图&/b&&br&&img src=&/db44fef5c9ab_b.jpg& data-rawwidth=&3861& data-rawheight=&39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861& data-original=&/db44fef5c9ab_r.jpg&&&br&双重气泡用来做比较最合适不过。两个泡泡图放在一起,可是中间却有重叠的气泡,那就是他们的共同点。在教写作的时候,我曾经让学生写过一篇作文“我的爱好”。他们需要先选出两个自己的爱好,然后进行比较和对比——这两个爱好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不仅仅老师平时用来教学,在美国SBAC统一州考中也曾经出现过关于两个科学现象的对比,当时就要求老师先用双重气泡图跟学生做发散性练习,然后学生再读文章考试。如果当时学生能很容易理解双重气泡图,那考试必然是不难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也说明美国教育局也是很推崇使用这样的方法帮助学生思考。&br&&br&&u&应用场景——沙漠和水&/u&&br&&img src=&/290d55f1_b.jpg& data-rawwidth=&564& data-rawheight=&4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4& data-original=&/290d55f1_r.jpg&&&br&左边是沙漠生态圈系,右边是水生态圈系。&br&相同点——&br&都有沙子和泥土(have sand&dirt),有一些植物(have a couple plants)…&br&不同点——&br&沙漠生态圈系:干(dry),热(hot),少有植物和生物(little plant&life)&br&水生态圈系:潮湿(humid),很多植物(lots of plants),很多动物(lots of animals)&br&&br&&b&4.Tree Map 树状图&/b&&br&&img src=&/08bfd1ddd30e1_b.jpg& data-rawwidth=&3861& data-rawheight=&39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861& data-original=&/08bfd1ddd30e1_r.jpg&&&br&Tree Map是学会分类思考的最佳方法。它就像一棵树一样可以分门别类地将物体有条不紊地列出来。Tree Map的上方是树干,下方密密麻麻的是它的树根。&br&&br&&u&应用场景——科学的分类&/u&&br&&br&以下这些图片都是巫老师给美国双语(中文英文)浸入式小学幼儿园学生设计的海报。每个图片都是可以撕下来再贴上去的。巫老师是在美国出生,在美国上学的亚裔老师。她在小学的时候就常常见到老师使用Thinking Maps里的图案来教学,所以当了老师也自然而然按照这种从小培养的思维方式来设计自己的教学海报。在一个课程的开始,巫老师会先取下“树根”部分,让孩子自己思考。例如在学习物质的时候,先让孩子想一想有哪些物质?然后把物质分为固体、液体、气体。再找出分别属于这三类状态的物质。&br&&img src=&/45b21a35c2313105dda68e7b51eefacb_b.jpg& data-rawwidth=&1269& data-rawheight=&11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69& data-original=&/45b21a35c2313105dda68e7b51eefacb_r.jpg&&&img src=&/511df039fbaecf3e44a3eac_b.jpg& data-rawwidth=&1275& data-rawheight=&9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75& data-original=&/511df039fbaecf3e44a3eac_r.jpg&&&br&英文老师也常常用来教科学。&br&&img src=&/ce24f7fcf6_b.jpg& data-rawwidth=&470&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0& data-original=&/ce24f7fcf6_r.jpg&&&br&&br&&b&5. Flow Maps 流程图&/b&&br&&img src=&/a3d3e6f5099219afea009_b.jpg& data-rawwidth=&3861& data-rawheight=&39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861& data-original=&/a3d3e6f5099219afea009_r.jpg&&&br&&br&&br&Flow Maps就是流程图,孩子们可以利用流程图去分析事物的发展、内在逻辑。所以按照1,2,3…这样顺序形成的步骤都可以使用流程图。&br&&br&&u&应用场景——动物的生长过程&/u&&br&&br&幼儿园的教学中,流程图可以清晰地表述动物的生长过程,帮助幼儿理解顺序的概念。比如说狗:小狗-大狗-老狗。&br&&img src=&/5271205eaeebedd_b.jpg& data-rawwidth=&1245& data-rawheight=&10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5& data-original=&/5271205eaeebedd_r.jpg&&&br&&br&&b&6. Multi Flow Maps 多重流程图&/b&&br&&img src=&/bfaa1d83d69ca43df44f_b.jpg& data-rawwidth=&3861& data-rawheight=&39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861& data-original=&/bfaa1d83d69ca43df44f_r.jpg&&&br&这个也可以叫做因果关系图,可以帮助孩子来发现事物发生的原因和它导致的结果。中间的格子是发生的事件。左边的格子是事件发生的原因,右边的格子是事件发生的结果。&br&&br&&u&应用场景——教育孩子为自己行为负责&/u&&br&&img src=&/79be0d4471aeafd99e5d7_b.jp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79be0d4471aeafd99e5d7_r.jpg&&&br&看看这个老师贴在墙上的因果关系图把!美国老师常常用这个来激励孩子。夹子上面写了每个孩子的名字,根据他们的行为夹子会移动到对应的位置,在这个表中,绿色是表现好,黄色是需要改进,红色是表现不好。下面看看这位老师怎么使用因果图的——&br&因为我不听话(Not listening)?导致了,我需要改进(I need to fix it)? 结果,没有奖励(No rewards)&br&因为我听话(Follow direction)?导致了,我有好的行为(I have good behavior)? 结果,我有贴纸(Stickers)。&br&&b&&br&7.Brace Maps 环抱图&/b&&br&&img src=&/7d48c5e758dd325dcdf1_b.jpg& data-rawwidth=&3861& data-rawheight=&39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861& data-original=&/7d48c5e758dd325dcdf1_r.jpg&&&br&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也是我们平时用的最多的一个图。包括做笔记的时候也常常用到。左边是整体,右边是局部。&br&&br&&u&应用场景——身体部位&/u&&br&&img src=&/828aed309e43163dfcc9b84c72d96158_b.jpg& data-rawwidth=&1284& data-rawheight=&11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4& data-original=&/828aed309e43163dfcc9b84c72d96158_r.jpg&&&br&&b&8. Bridge Maps
桥状图&/b&&br&&img src=&/e8706dcea8d65e58c9ae33a_b.jpg& data-rawwidth=&3861& data-rawheight=&39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861& data-original=&/e8706dcea8d65e58c9ae33a_r.jpg&&&br&桥状图用来描述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和相关性。图的左边描述主题,右边分别列出各个相似主题的名称和特性。&br&&br&&img src=&/cd473c1d24ce89c1d3a7c7cea9285e78_b.jpg& data-rawwidth=&564& data-rawheight=&3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4& data-original=&/cd473c1d24ce89c1d3a7c7cea9285e78_r.jpg&&&br&&br&&br&&u&应用场景——数学&/u&&br&&img src=&/afcf19e4cbae33d26b086d4_b.jp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6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afcf19e4cbae33d26b086d4_r.jpg&&&br&图的左边:阐明主题:Repeated Addition(加法)&br&图的右边:上下两条线用了同样的方法,但是上面是加法,下面是乘法。&br&&br&&br&看完这些图,是不是发现生活中其实也有类似的做法呢?这一套方法在美国的运用已经经过了几十年的推敲,到现在也在各大学区老师中间大力推广,说明它的确能帮助孩子锻炼思维能力。&b&通过一系列的训练让熟练掌握这八种思维的技巧,当遇到一个事物,能立马从脑海里蹦出一个图来梳理这些结构,能自然而然的用树状图分类,用流程图来阐述一件事情,用泡泡图来比较,就说明真的吸收到了这种思维方式啦。&/b&
据说世界上有一群聪明的小孩会思考问题,他们有一个秘密武器——Thinking Map思维导图。常常有人说到美国的老师不仅仅教授知识,更会培养孩子的思维模式。那么这种玄乎的“思维模式是如何教授的呢”?事实上,现在美国有很多学区推广给老师做Thinking Map的…
!!!!!!多图预警!!!!!!&br&!!!!!!多图预警!!!!!!&br&&br&!!!!!!多图预警!!!!!!&br&&br&心疼流量 &img src=&/4eb811d8e1ab9_b.jpg& data-rawwidth=&502& data-rawheight=&56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2& data-original=&/4eb811d8e1ab9_r.jpg&&&br&&br&&img src=&/359fae838a83a3415a8fdd57f7d75a4f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47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359fae838a83a3415a8fdd57f7d75a4f_r.jpg&&掌握知识体系化技能之一方法......&br&&br&&br&----------------更&br&前天和朋友一起复习,&br&她有一句话很老套又很在理:&br&有三种学霸:&br&一个是不停的背着记&br&一个是不停的抄着记,&br&世界上没有聪明的人,&br&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善于总结........
!!!!!!多图预警!!!!!! !!!!!!多图预警!!!!!! !!!!!!多图预警!!!!!! 心疼流量 掌握知识体系化技能之一方法...... ----------------更 前天和朋友一起复习, 她有一句话很老套又很在理: 有三种学霸: 一个是不…
看完变大神第二部。耗尽我全身功力,键盘上全是血。&br&&br&&p&&strong&在我的回答“&/strong&&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长时间高效学习?&/a&&strong& ”里,给大家提供了一套方案。但很多人私信我,说自己不知道怎么长期坚持下去。作为一个曾经毫无上进心,被家人称为烂泥扶不上墙的少年,跟朋友聊天只是一个嗯,连加个句号都嫌累的超级懒骨头,照样能奋进,相信你也能做到。&/strong&&br&&br&&/p&&br&&p&信息量比较大,请好好消化。&/p&&br&&p&关于理念:强大的内心可以自我治疗。这就是为什么要读理念。有些事,就是心病。&/p&&p&关于方法:效果显著。可若是不明白理念,哪天还得打回原形。如果你觉得自己懂的不少,可以直接去看方法。&/p&&br&&p&认知自我:&/p&&p&自我认知是一个极关键的东西,他是一切成功的基础。&/p&&br&&p&认知自我分为两个层面:&/p&&br&&strong&一.了解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strong&&br&&br&&p&人类靠释放多巴胺,来建立一个奖赏系统。比如,吃,喝,胜利,性。这都是我们生存的基础。虽然说要稳定获取这些资源需要长期的奋斗,但人们还是只顾着眼前的快乐。学习,奋斗,这是个长期获取的途径,但因为没有直观的感受,大脑会判定这事没意思,不值得奖赏。这和我们便捷的获取途径有关,吃喝(长期不缺)胜利(天天游戏更直观)性(毛片具有不间断的刺激性)。所以人类很难选择长期获取快乐的生活方式。&/p&&p&(人类更喜欢眼前的快乐)&/p&&br&&p&人类爱捷径,这本是个好事。只是一般人走的不是捷径,走的是邪门歪道罢了。真正的捷径是通过最便利的方法让你达到效果。神经心理学家Stanislas Dehaene提过一个叫神经再利用的东西,意思就是当你遇到一个问题时,不是要适应它,而是改造成适合自己的模式。至于邪门歪道嘛,是个人认知出现了问题。你给自己的大脑编了故事,才会相信那么无稽的东西。&/p&&p&(人类都喜欢走捷径)&/p&&br&&p&人类的识别能力是有限的,很多地方都在使用一个区域,并非人们所想象的人类的大脑极其厉害,什么都可以做。也许所有人类的大脑加起来可以这么说,然而对于个人并非如此。有个研究证实过这个观点&em&(science&/em&
DOI: 10.1126/science.1194140),而生物社会学的著作里也提及了生物进化过程中是靠牺牲其他部分来构造新功能,我们想要有翅膀?好吧。那肯定没胳膊。&/p&&p&(大脑资源是有限的,面部识别和阅读能力呈相关,少看点电视节目吧孩子,别看傻了。)&/p&&br&&p&在认知问题上,大脑还会出现偏见性选择。也就是说,你会过滤掉你不喜欢的信息,观点,甚至避开某个文字。这也说明了为什么较为传统的人搞不了艺术。艺术过于大胆,他们的大脑中会避开比较大胆的思想和词汇。1979年,明尼苏达州大学的Mark Snyder和Nancy Cantor做过一次实验,证实了该问题。所以如果一个人要去学习,至少要认为学习是好的,否则你会避开。同理,一个人如果认为自己不好,也会避开自己。&/p&&br&(避开讨厌的事是人类的天性)&br&&br&&br&&p&此处小结:&/p&&p&正如喵星人所说,愚蠢的人类!跪下吧!&/p&&br&我常常跟人说,别看成功学,别看知乎谁谁谁怎么有钱,更别看别人的成功史。越是看这种东西越是容易失败,你的思维形成了一种观念,这种人很完美,这种人优秀,被外星人改造了基因,他们拥有强大的意志力,而自己是个彻头彻尾的废物,怎么会那么没有上进心。我跟你说,他们不比你强大。你经历过的东西他们都经历过,你所受的折磨,这帮人都受过,你犯过的错误,他们一个都不会少。他们的大脑和你一样,也会受诱惑,也会想走捷径,有局限,会逃避。&br&&br&而他们的成功源自于,正视问题,不会责怪自己,知道这就是生活,和自己达成和解,才能快乐的走下去。&br&&br&&p&卡片:&/p&&br&&img src=&/0d48dabab943cc143de8_b.jpg& data-rawheight=&177& data-rawwidth=&5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5& data-original=&/0d48dabab943cc143de8_r.jpg&&&br&&br&&br&&p&&strong&二.找到我们的内心&/strong&&/p&&br&&p&一个人要解决自身问题,就得真诚的面对自己。做不到这个,也就是说你其实在骗自己玩。而且这个游戏玩的越久越危险,你等于给自己的大脑编了个故事,越走脑洞越大。一旦这故事出现和现实对立的地方,人就会异常痛苦。这就为什么大多数人面对模糊问题时,还要站队,还要非此即彼,或者说出一套自己的理由,因为人类的大脑天生讨厌矛盾,矛盾让人类焦虑。&/p&&br&&p&但问题的关键是,如果你是在骗自己玩,你就会觉得自己的想法是真实的,而现实让你不得不觉得真实。这就让一个人不可避免的出现无法调和的矛盾。此时人的大脑为了保护自己,打开了一个逃避机制,因为总是这样大脑它老人家受不了,感觉要崩溃了。这时的你就走向了一条不归路,用一切逃避的方式面对生活,懒,信邪门歪道,得过且过,能拖就拖,爱幻想。&/p&&br&&p&成功的人是努力的人?是的。但没有那么简单。根据马斯洛说,自我实现者能够客观的审视环境,认知自己和世界的客观关系。而有的人则是按自己的愿望来看待世界,一旦愿望和现实无法统一,这种人就会焦虑,愤怒,恐惧。他很含蓄的说,这种人叫心理不健康患者。说白了就是我前面所指的,一个自我欺骗者,脑洞专家,一旦感受到现实和他脑袋里的东西发生冲突就开启逃避机制。&/p&&br&&p&焦虑,恐惧,愤怒,抑郁都是自我欺骗者的生理反应。毕竟逃避机制不是万能的,我们的大脑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它很难过,很烦,为你这个不懂事的孩子感到寒心。只是人的思想行为和大脑活动是分开的,所以自我欺骗者还是可以继续骗自己玩,在焦虑中拖延,在抑郁中骗自己明天起床好好读书。你知道焦虑,恐惧,愤怒什么意思吗?那是大脑在自救,在提醒你该吃药了。&/p&&br&&p&荣格说“逃避产生了一种内心的习惯,使人以为可以靠幻想过日子。”这个幻想具体所指就是自我欺骗者的内心世界,也就是说,这种人以为不去努力,也能好好过日子。忽视了努力本身的价值,以及努力带来的身心愉悦。表现极端的开始寻找一些歪门邪道的方法,比如每天烧香,赌博,传销,参加各种安利大会。比较轻的患者就是以为自己有梦想就能成功。而这个代价很简单,只要以为有就行了。以为梦想跟他爹一样,会背着他往前走。(越是美好的词,你付出的代价就越高)&/p&&br&&p&此处小结:&/p&&p&人只有了解自己,才能知道怎样面对客观世界。知道为了目标,你要付出什么代价,而别人跟你一样,也会付出这样的代价。这是每个人人生经历的一部分。很多人看了成功人士的神一般的经历,觉得自己不行,别人都是大神,自己是傻逼。实际上你不比他们差。你只是不愿意做自己,你愿意做的那个人,是你从书上,电影里看到的虚构的神。在他们面前,你觉得做自己很丢人,他们浪漫,牛逼,爱思考。而他们的成功,也不过只是做了自己。&/p&&p&卡片:&/p&&img src=&/5479bfee53d65afe3443_b.jpg& data-rawheight=&299& data-rawwidth=&6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0& data-original=&/5479bfee53d65afe3443_r.jpg&&&br&&br&&p&在这里我说句鼓励的话。没有任何夸张成分,完全是生命的真理,这是我用作死的一生为大家换来的:“努力比逃避要快乐的多”。&/p&&br&&br&&p&改造自我:&/p&&br&&p&&strong&一:别让大脑玩了你&/strong&&/p&&br&&p&想要感受到学习带来的长期快乐。还是靠自我认知,这事没有药物可救。更可悲的是,大脑并没有进化出自动调控适可而止的能力。因为这种进化完全没有必要,大脑已经进化出了让你分辨好坏的思维能力。它不会干多余的事情。&/p&&br&&br&&br&1.强化自我意识&br&多巴胺长期奖励(学习,奋斗)怎么建立呢。只有一个正确方式。强化自我意识。而像一边撸管一边学习这种方式是没用的。大脑不会因此形成一个行为偏好,你只会越来越爱撸管,学渣还是学渣。所以你只能对大脑进行说服教育,让它认识到这确实是一个大大的好事。&br&&br&例如你可以每天告诉自己,学习后,走向人生巅峰(大把的交配机会),引起所有人的佩服(真正的生活赢家),永远吃不完的美食(让食欲达到最大的满足,永远不会忍受饥饿)。不过这样的事除了去想,还有别的办法吗?有。我给大家用图说明。&br&&img src=&/da3dc0c6a8babb432b18a_b.jpg& data-rawheight=&566& data-rawwidth=&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da3dc0c6a8babb432b18a_r.jpg&&&br&假设一千公里之外有1000万,而路上充满了诱惑和困难,你很难走到。你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路太远,你害怕。&br&&br&&br&&p&&img src=&/9495bcd4e3e8a0d3eb23efe_b.jpg& data-rawheight=&566& data-rawwidth=&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9495bcd4e3e8a0d3eb23efe_r.jpg&&&br&但是。如果是这样呢?你还会受诱惑吗?很明显不会了对吧。&/p&&br&&br&所以处理方法如下:&br&&br&&img src=&/44af7bff153b92ddcd92_b.jpg& data-rawheight=&566& data-rawwidth=&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44af7bff153b92ddcd92_r.jpg&&简介:&br&第一步:你可以买一个玻璃罐,找一些球体,上面画上钱数。&br&第二步:核算你努力后将来会得到多少报酬。&br&第三步:核算后估算现阶段努力的回报。&br&第四步:努力一阶段后,将代表金钱的球体或珠子放到罐子里。&br&其他:当然你也可以再加上别的元素,比如对象,现在以你的身份能找到什么水平的,然后在球体上贴上类似的照片,相信你肯定想努力把更漂亮的换进去。&br&&br&备注:这个设计就是将长期奖励转换成可以看见的模式。玻璃罐的大小和球体的选择很重要,要让自己知道,一步步的在往目标前进。我的建议是,玻璃灌可以装20个球。&br&&br&2.和自己和解&br&&br&我记得一个新闻。说的是手淫青年的故事。这位小青年,多年撸管,一天N次。曾经外出打工,可是打工怎么能好好撸管呢。于是回到家里,进行专职撸管。后来记者来采访,只看到这位同学站在走廊上,骂自己变态,用右手甩着铁栏杆:“我要废了我这只手!”然而毫无卵用。因为愧疚感,自责,不会让你戒掉坏毛病。反而会加深这种状况。&br&&br&原理就是——自责会让大脑逃避痛苦,逃避会更倾向于获取多巴胺短期奖赏满足自我,获取短期快乐导致更加自责,更加自责导致逃避的更深,然后就更倾向于获取短期的快乐。没错,这就是个死循环,而且病情会越来越重。这就需要你和自己和解。&br&&br&这样看来,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就是和自己达成和解。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弱点,都会犯错,都有矛盾和痛苦的时候。哪怕这个人站在神坛,他也和你一样,经历过你的那些痛苦,陷入自责和迷茫。只不过这个人原谅了自己,走了出来。&br&&br&我可以跟大家分享我的故事。我们家遗传性的抑郁症。我的两位亲人,一个表亲一个直系,都是自杀而死,他们都很富有,就是不想活了。我母亲有一年差点没救活,我哥哥有次制作炸药包要炸死自己。我姐姐抢救的时候我看了她一夜,我自己也喝过敌敌畏,吞服过安眠药。告诉你我们家人的特征,埋怨自己。恨自己。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我怎么会是个这样的人!&br&&br&现在,我过的很开心,希望每天都有事做。虽然现在并不富有,也痛失所爱。我就是想,我已经够可怜了,我不能指望别人宽恕我,我应该宽恕我自己。我是个混蛋?是的。曾经是的,我原谅了那个自己,那时候他不懂事,家人也没有足够的关心,我不再恨他,我还要感激他的坚强,我现在活着正是他当年的勇气。&br&(唉呀妈呀,是不是写太伤感了,那什么。。主要是帮助大家理解,作了一辈子死,必须给大家换来点真东西,妥妥的人生体验家。)&br&&br&&br&3.自满的游戏&br&人不要自满,并不是出于品格来评判。而是说这也是个多巴胺陷阱。让你觉得,哎哟,我干的不赖,我这里做的不错,我今天拿了好成绩,这个时候大脑就会判定你这事没啥重要性了。行,到此为止吧。反之,如果你喜欢玩网络有戏就该知道,一旦达到你所满足的水平,一旦你觉得我玩的真好,就是你不玩的时候。&br&&br&在这里我建议大家从内心里认识到,自己才刚刚开始,刚懂一些,还需要学习。是出自内心的谦虚。但我也不建议你抱着老子要走到最巅峰这种心态。我建议你只寻找上一级难度,在你的上一级面前谦虚,一步一步走,认识到眼前问题的难度,一个一个攻克。既感到有成就感,又能马上进入下一个目标,因为你知道这个目标马上就能实现(人只顾眼前的快乐)。&br&(我比较反对长期规划,只有一个人真正懂得自律,在生活中实践出符合实际的路线时,才有必要做这种规划)&br&示图:&br&&img src=&/4f79c65e31b25a924a8d9d69b488b9a8_b.jpg& data-rawheight=&644& data-rawwidth=&9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73& data-original=&/4f79c65e31b25a924a8d9d69b488b9a8_r.jpg&&&br&&br&&br&&br&&p&&strong&二:学习就是最佳的捷径&/strong&&/p&&br&&p&人们都爱走捷径,而且走的非常好,这是人类的伟大智慧。社会也是这样,也在走捷径,它毕竟也是人参与的。为了能让社会进步的更快,现代大学发明了,现代知识体系建立了。对,这就是天才们干的事,他给所有人提供了一个捷径,而且是目前为止最快的捷径。&/p&&br&&p&国家通过大学不停的向社会输出人才,个人凭着努力,一个个都走向了中产,资本阶级。过去的人想要奋斗到社会中上层,是各种钻空子和呕心沥血,而且概率低到爆棚。科举虽然是个不错的制度,可看看清朝就知道每年平均下来不过200来个人,想想我国现在每天奔向中产以上水平的大学生也绝不会指这么多的数。所以,你还要不好好学习吗?这可是最快的捷径。&/p&&br&&p&有一句话说的好。当一个智能产品被普及以后就没人再叫它智能产品了。就像智能手机一样,智能这个词将来也会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而彻底消失。学习也是一样,时间一久就被人忽视了重要性。过去求学很糟心,花重金请老师那都富二代干的事,农村的读个私塾,有的连私塾都读不上,女性更别提了。到晚晴想学点现代文化都得跑国外。&/p&&br&&p&十九世纪现代大学概念提出之前,求学的门槛也是比较高的。而且和职业挂不上钩,总的来说,那时候的大学不是服务现代社会,学习的东西也没有专业性,就是说,你出去工作用不上。可以说,主要服务两种人,贵族的下一代(含礼仪),专门搞学术研究的。然而大学到了现在,除了最底层的人,谁都可以去上,就算一些专业性不强的学生,也可以短时间内培养就业技能。&/p&&br&&p&现在一个人就是不读大学,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向社会上层。网上那么多公开课,收费课,数不胜数。书的价格廉价到惨不忍睹。过去都是手抄本,私人藏书都是在贵族的书房里。你普通人想找本书来看看都难。而现在随着工业的进步,书本的价格低到乞丐三伸手。互联网带来的革命更不用说了,廉价的电子书,免费的知识,快捷的获取方法。那么牛逼,可是你却不懂珍惜。&/p&&br&&br&&br&&p&此段结语:&/p&&p&通过努力学习,就是世界上最快的上升捷径,最起码,就现在的社会,对绝大多数人是这样。别说什么某某靠着姿色当上了什么什么总裁。那付出的代价和辛苦,比学习多的多。作为一个黑暗人士,我对这方面有十足的把握,学习都学不进去的人,根本干不了这活。&/p&&br&&br&调整心态小贴士:&br&每当你看着别人莫名富起来的时候,想想这样的人有几个,按他那条路子走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只有他一个?说白了,特例,也就是说,这些人比你付出的代价,多的多,才有那么一个出头的,其实是蛮笨的。&br&&br&&br&&br&&strong&三:让大脑保持最佳状态&/strong&&br&&br&人类不能自大。首先要明白我们的大脑有它的局限。在一部分上用功,在别的地方上就会差一些。如果有几个特别突出的优势,那么必然存在几个极其大的缺陷。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人,人和其他动物一起,都是靠牺牲一部分来完成另一部分,所以一个人的选择,相当重要。只去专注做一件事,沉下心来,你会追上所有人,他们跑的也并不快。&br&&br&关于我熬夜我没事,我天生能熬这种心态,最好别有。这也是对大脑功能的自大。也许睡眠不佳不会影响一个被迫做重复工作的劳工,或消遣。但是会影响一个上升期,并且处在自由状态的人。PanSci上的一篇研究指出,睡眠不足的人会造成自控力差,更容易在工作中刷网页。那什么叫睡眠不足呢。少于七个半小时就叫睡眠不足。不过我建议大家八到九个小时。&br&&br&很多人的日常生活中浪费大把的时间在无聊的节目,刷朋友中。那么大的信息量,大脑根本没有资源处理其他事情。有些人觉得这是放松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学习。不过这个概念是错误的,做这事更消耗脑力,你正在把自己变成傻子。这会产生一个恶性循环,越去做这些事情,越影响睡眠,睡眠越差,越去做这些事情。所以调整睡眠,是第一大事。&br&&br&(人的大脑有自动过滤没用信息的能力。然而如果不停的刷朋友圈,大脑会误判此事更为重要,接收的信息更为重要,从而导致熬夜,看书记不住东西,狗血新闻倒是记住不少)&br&&br&&p&此段结语:&/p&&br&&br&人不但精力有限,而且脑力更有限。要把大脑想成一个资源有限的蓄水池,睡个好觉能让你的蓄水池灌满。你可以拿大部分灌溉种子,也可以往天上撒着玩。资源有限,想想严重性吧。&br&&img src=&/99cfece559cd_b.jpg& data-rawheight=&566& data-rawwidth=&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99cfece559cd_r.jpg&&&br&&br&处理方法(看下面图片):&br&&br&&img src=&/296d47a13e67d899f871ff98c9bda110_b.jpg& data-rawheight=&774& data-rawwidth=&12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2& data-original=&/296d47a13e67d899f871ff98c9bda110_r.jpg&&&br&&br&说明:&br&睡觉:一天睡八到九个小时睡眠,能够保证前脑区域正常。前脑负责着完成困难任务的决心。上篇介绍了很多关于睡眠的知识,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去看一看。总之,睡眠乃人生第一大事。你想想它占用我们多少时间就知道了。大自然妈妈就是想告诉你,这才是最重要的。&br&&br&为什么运动,冥想,按摩?&br&答:有助于睡眠,鉴于大家都有失眠的状况。这是改善的最好方式。还有就是晚上关灯,白天见光的事。可以在开头的链接里找。&br&&br&现实快乐:上篇也已经说明这个问题了。一个人的生活环境比较愉悦,会减少成瘾性。也就是说,可以让你的注意力更集中。&br&为什么参与现实游戏,或者看美剧要邀请朋友?&br&答:增加门槛。另一方面是朋友散去了你也会散去。养成这样的习惯,不但增加了娱乐,而且会形成一种只有朋友参与才好玩的心态。玩法就不介绍了,想玩高端的请移步A站B站。&br&&br&拒绝大量信息:大量的信息本来就会诱导你堕落,人类喜欢新鲜信息。只是没什么用罢了。还有就是上面所说,人类的大脑使用能力有限,请珍惜。&br&&br&为什么记住更少的脸,为什么不看综艺?&br&答:如上所述,脸部识别和阅读呈相关。综艺节目就是拼脸。他们找的人,要么帅,要么脸非常具有识别度。会降低你的阅读能力。&br&为什么玩QQ刷知乎不能同时?&br&不要觉得这是省时间。实际上你是在玩你自己。就是没事聊QQ,本质上都没什么问题。做这一件事的时候总会给你带来思考的时间。只要保有理性,你还能正常生活。假设你一边QQ,一边知乎,一边看新闻。你的大脑就等于进入自嗨状态,停不下来。我自己以前也这样,渐渐的养成只做一件事的习惯后,发现没啥意思。。看书吧。&br&&br&增加执行力:人的脑额叶负责忆、判断、分析、思考、操作。如果想让自己专注一件事情,努力做下去。就要改善这里。&br&为什么要现实中交朋友?&br&答: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发表的研究表明,交更多的朋友有助于提高脑额叶功能。然而文章所指的是有交集的朋友,能交流,能谈心,能分享,能一起玩刷。我知道很多人都很宅,和朋友也不怎么联系,也不结交新的朋友。我建议大家勇敢尝试,获得一个朋友真是件大快人心的事情。&br&为什么吃健康食品?&br&高糖食品会损害大脑记忆力。健康的饮食习惯可以帮助你大脑保持健康。为什么推荐运动饮食呢。因为大脑也是身体的一部分啊。什么补脑餐啊。健身餐就是最好的补脑餐。而深海鱼油富含Omega3,这才是真正的健脑王牌。核桃就是含这个Omega3才被认为补脑。但是核桃好贵,含量又小,推荐屌丝直接买Omega3的成品,食物的话也可以补充,很多蔬菜里面都含有,比如生菜。有兴趣的去查查。&br&(Omega3不但健脑,而且改善情绪,我是遗传性抑郁症,用这个代替药物的)&br&&br&调整良好心态:我一直强调,调整好心态。大家一定要记住。很多人就因为心态不好,翻过来覆过去的,一个睡眠都整不好。这都不算事好吗。一步一步来。&br&&br&&br&&p&&strong&四:热爱你的工作&/strong&&/p&&br&&p&我跟一个想当小说家的姑娘讨论过这个问题。有次她问我为什么看到某些作家那么有才情。而她写的东西那么干瘪乏味。我跟她说,你的思想不够大胆。她问我啥意思,啥叫大胆啊。我说假如你认为杀人不好,极其避讳。你就不会写杀人的情节。假如你认为性有不道德的因素,你就不会描写性,就是描写了,也是不堪的,你潜意识里压根就不想表述这些东西。&/p&&br&&p&世界名言说,干一行爱一行。也就是说,你想在哪里领域发展,首先得抛掉偏见,去真正热爱它。一是对知识,不抱有偏见,二是对你所学的专业,所做的事情不抱有偏见。我知道有的人,选了某个专业并非自己所想,干的工作也不称心。我劝你,要么就从头再来,换掉。没这个条件的。认真面对眼前的学习工作,学着去爱它。人这辈子不能选的太多了,不要纠结,这就是生活。&/p&&br&&p&所以,你还奇怪那些一直抱怨工作,却一直干不好的人吗?这种人就是偏见性选择的受害者(社会原因)。自己对一件事有了偏见,大脑就会回避与之有关的事情,他们可能觉得自己挺辛苦,挺忙,怎么就不给加薪升职,甚至做都做不好,不如个笨蛋。是的,也许别人没你聪明,但因为热爱,没有偏见性的选择,就能看到更多的问题。&/p&&p&(热爱你的工作不是热爱你的公司。不是一回事哈。)&/p&&br&&p&偏见性选择本来是好事,大脑帮助我们更倾向喜欢的东西。我当然希望大家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物,我也知道有些事是社会结构的问题,或者他人的问题。然而,这不是篇讨论真理的文章。这里说的是,人在此种境遇里,该怎样长期努力。该怎样去处理不得不面对生活。&/p&&br&&p&此处小结:&/p&&br&热爱是努力的大前提。没有热爱就会萎靡不振。这个社会还需要改革,还需要前进,然而这和你努不努力毫无关系。&br&&br&&p&处理方法:&/p&&img src=&/cb93a92b4_b.jpg& data-rawheight=&586& data-rawwidth=&11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13& data-original=&/cb93a92b4_r.jpg&&&br&&br&&br&五:&strong&了解自己的内心,拒绝逃避&/strong&&br&&p&逃避机制是动物生存所必须的东西,有一些是成熟的。比如自我安慰,自嘲(或批判自己),压抑自己不需要的欲望。而不成熟的就是,过度的安慰自己(幻想自己不努力也可以成功),过度贬低自己,不去爱也不去生活。如果你自信看就能发现。成熟和不成熟的逃避机制区别在于:“前者是随时调整自我,而后者将自己置于不可改变的境遇”。&/p&&p&&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精神分析的防御机制一共有多少种?&/a&(逃避机制就是心理防御机制)&/p&&br&&p&我在这里无意探讨更多这方面知识,关于心理的防御机制一直是比较大的课题。大家有兴趣的去了解下,没兴趣的也不必纠结,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知道,大部分不去努力,逃避现实的人。正是对自我的内心世界没有了解。从而丧失了奋斗的理由和勇气。有一个观点是这样的人脆弱,我承认人在心理承受能力上有差异,但不至于很大,除了特殊疾病,仅仅是心理问题。&/p&&br&&p&有人说刘邦的成功在于会用人,而秦始皇是心狠手辣。然而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他们知道自己是谁,自己要什么,为此要付出什么代价。很多人穷其一生也未必了解自己,到死才说出了内心话。有些话,别留在最后说。要说就现在对自己说。唯有诚实的面对自己,才能获得幸福。(幸福不一定是要多有钱,我劝大家也别老想着钱,幸福是拥有自我,在自己选择的路上越走越远。)&/p&&br&&p&首先你要明白的是你最在乎什么。知道剧本的写作规则把。主角出现,主要有个目标,主角要为这个目标付出代价,主角成功或失败。总而言之,你是自己生活的主角,你得知道你最想要的是什么,你生活中最不可缺少的东西,或你最不愿放弃的事情。知道这个你就会去付出代价。&/p&&br&&p&再者你要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找到你开启逃避机制的因由。现在我国社会很不在意心理健康这事,总感觉这是件很不光彩,也没啥用的东西。过去人们区分内心很简单,扭曲的,肮脏的,干净的,听起来像厨房用品。尽管现在社会进步很多,可心理问题还是被大家所鄙视。&/p&&br&&p&我希望大家正视这个问题,不要把心理问题看成丢人的事,也不能毫不在意。这事很正常。每个都会有,有的人运气好,走了出来。没走出来的那就自救,效果一样的。有一个小女孩,我的干妹妹,有天躺在床上说,我觉得我心理变态。我问她咋变态了。她说,我竟然喜欢闻你的臭味道。我说你这不是变相讹人吗?她一下就笑了。这事,她想通了。&/p&&br&&p&她想通的是,她想跟我在一起。原来装逼,非要做我干妹妹,借着喝酒跟我上床,完了装成将错就错。其实她早就想这样。被我那么一说,她才意识到自己多可笑。虽然后来没走到一起,现在见了面谈起这事,她还会笑,有时候还要自嘲一番,这是好事。自嘲说明她长大了。&/p&&br&&p&人啊,有一些自己不敢面对的东西,把这事摆在台面上,就会一笑了之了。如果不当回事,久而久之就会忘掉,变成了另一个人。有一些失忆症患者就是这种情况。被人甩了以后,轻的把人忘了,重的,连自己都不知道是谁了。可是伤痛还在你脑子里,只是你想不起来而已,伤痛是后遗症滴。很多自我欺骗者就正是这样,不敢面对现实或不敢面对曾经受过的伤害。&/p&&br&&br&&p&此处小结:&/p&&br&&p&人要干掉自己的心理问题,把潜意识里最不想知道的东西挖出来,看看是什么鬼玩意。如果还是不能自嘲,可以去找找相关经历的幽默故事,应该能帮助到你。&/p&&br&处理方法:&br&&br&&img src=&/dcc639c91f7eaab0f770f5c73d5e5856_b.jpg& data-rawheight=&629& data-rawwidth=&9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17& data-original=&/dcc639c91f7eaab0f770f5c73d5e5856_r.jpg&&&br&说明:请认真的去做这件事情。去看清自己现在的状况,去原谅自己的缺点,最后就是要去爱自己。你爱一个人会为这个人付出,你会为一个不爱的人心甘情愿付出吗?想想这个问题,怎么样才算是爱一个人,你愿意原谅对方的缺点,愿意帮他走出困境,告诉他一切都会好起来的,鼓励他勇敢一些,每个人都有困境,最后还是一样走出来了。&br&&br&这就是我说的心态的重要性。你恨自己的无能,埋怨自己的过错,对自己狠心。假设你对别人这样,你会为这样一个被你鄙视的人付出哪怕一点点吗?想想吧。&br&&br&&br&&p&爱幻想处理方法:&/p&&br&&p&跟一个朋友聊天,他说他有一些困扰。大概是说,读书的时候总是幻想,将来干一番大事业,成为霸道总裁什么的。以此,我设计了一个处理方法,希望对这类逃避方式的朋友有所帮助。不过,大家一定要记住,不要对自己这种行为有什么成见,爱幻想是人类的天性,只是你还不懂怎样更好的去利用它。&/p&&br&&img src=&/68a9ac16e750c726cceaf94aba029245_b.jpg& data-rawheight=&810& data-rawwidth=&117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71& data-original=&/68a9ac16e750c726cceaf94aba029245_r.jpg&&&br&&br&&br&&br&&br&&br&最后跟大概谈下我关于时间管理的理念。我知道很多人对这个很感兴趣。&br&&br&&strong&时间管理只对自律的人有用,它的作用只是提醒自律的人该做什么。&br&提醒对不自律的人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微信叮铃一声你就看了,闹钟再响还不是能多睡会多睡会。&br&时间管理的第一个条件是以睡觉八小时为基点,睡觉八小时是以第二天几点必须起床为基点。&br&时间管理不是一下形成的,它是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它必须根据你的生活现实为依据。&/strong&&br&(好的习惯是一步步建立起来的,并不是你模仿了别人的时间安排就有效了。没人是神,大家都要走这样的过程。)&br&&br&&br&&br&结语:&br&从人类固有的缺点,到我们逃避的内心。方法,理念,心态,我该说的都说了。只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老子日: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一个人要是对自身没有了解,难免稀里糊涂,整日昏昏沉沉,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解自我,才能自我治疗。毕竟没人能写完你一生的问题。&br&&br&现代社会各种攀比,压力也非常大。很多人因此心理得了病。老子还日:“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一个人要超越自己,才能真正的做到强大。只在自己的基础上,一步步走下去,无需看别人的成就,也无需渴望超越谁。就我接触的成功者,从未听说过什么我要超过谁,想有多少钱,他们想要做的更好而已。&br&&br&现在的一些个文章,很不负责。某些人当了大人物,说起话来牛逼的不得了。就给你一句话,你不努力。简直丧心病狂。而大家并非不想努力,只是没有找到自己,没有找到可以为之努力的方法。希望大家对身边的人多一些鼓励和了解,对自己也要这样。&br&&br&最后说到金钱,我劝大家不要胡思乱想,这不代表成功。大部分人这辈子也超越不了聪聪的财富。人只求做到问心无愧,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把自己该做的,能做的,都做了,到时,你该为自己骄傲。如果顺便还把想做的也实现了,那就更好。我希望每个人都能过上好的生活。共勉。&br&&br&&br&&p&&p&&a href=&///?target=http%3A///r/zUSchL7EMONPrfrn9xH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r/zUSchL7&/span&&span class=&invisible&&EMONPrfrn9xHf&/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二维码自动识别)&/p&&strong&公众号建立了,小手一扫,改变人生。我爱你们。&/strong&&/p&
看完变大神第二部。耗尽我全身功力,键盘上全是血。 在我的回答“ ”里,给大家提供了一套方案。但很多人私信我,说自己不知道怎么长期坚持下去。作为一个曾经毫无上进心,被家人称为烂泥扶不上墙的少年,跟朋友聊天只是一个嗯,连加个…
&p&由于工作原因,平时和很多求职产品经理的小朋友打交道,之前对于这个问题进行过解答,今天在这里着重再强调一下。产品经理的思维关键有三种:&b&体验思维、逻辑思维和数据思维&/b&。接下来我会详细向大家解读如何将这三种思维应用到产品工作当中。 &/p&&img src=&/v2-ccbbfc_b.pn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3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v2-ccbbfc_r.png&&&p&&b&一、&/b& &b&产品经理的体验思维&/b&&/p&&ul&&li&&b&用户体验定义&/b&&/li&&/ul&&p&用户体验思维是研究人在特定场景下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在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完整流程中,全名得用户能够以最小的成本(包括时间 、金钱或情感的投入)来满足自己的需求。&/p&&p&总之要让用户——爽。&/p&&ul&&li&&b&体验思维的指导思想及准则&/b&&/li&&/ul&&p&用户的特点是“笨”、“懒”、“急”,所以在考虑用户需求时要听到用户的真实心声,那就是“别让我想、别让我烦、别让我等”。&/p&&p&满足用户体验的五大准则:&/p&&p&(1)视觉焦点的移动足够顺畅 &/p&&img src=&/v2-eaceac9c9ac2_b.pn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3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v2-eaceac9c9ac2_r.png&&&p&例:&/p&&p&QQ分享左侧选人时,用户视觉焦点是集中在左边,而选择结果是在右边呈现。&/p&&p&此时增加一个“飞入”动画,可以让用户的视觉焦点顺畅地移动到右边。 &/p&&p&(2) 表意易于理解&/p&&p&所有能点击的地方,都要让用户有所感知,且有所预期,预期不需要让人思考。&/p&&p&例如,有时候文字比Icon更能让用户理解。&/p&&p&(3) 所有操作必有反馈&/p&&img src=&/v2-afbcd57ade90f6aee7e8a1_b.png& data-rawwidth=&387& data-rawheight=&68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7&&&p&例如,在手机键盘输入的时候,给用户反馈点中了哪个键。&/p&&p&(4) 尽量不允许错误发生,如果发生,必有解决方案&/p&&p&(5) 好的体验大部分都会让人觉得“简洁且巧妙”&/p&&ul&&li&&b&如何改进用户体验&/b&&/li&&/ul&&p&改进用户体验可以从两个方面出发,一种是从利用同理心(主观),从自我出发站在他人角度上进行思考,另一种是可以通过科学研究手段(用户研究),防止将“改进体验”变成“主观自嗨”。
&/p&&p&&b&二、&/b& &b&产品经理的逻辑思维&/b&&/p&&ul&&li&&b&什么是金字塔原理&/b&&/li&&/ul&&p&以结论为导向的论述过程,以下面的对比论述举例说明。&/p&&p&普通论述:受众接收并理解每一句话,找出逻辑关系概括,进而理解你的观点。&/p&&p&金字塔原理:经过概括的结论先行,一层层逻辑清晰的论点。 &/p&&img src=&/v2-3a6e75adae8ba108c362ef44_b.pn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2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v2-3a6e75adae8ba108c362ef44_r.png&&&ul&&li&&b&序言结论先行&/b&&/li&&li&&b&不同论点纵向关系&/b&&/li&&/ul&&p&(1)自上而下法 &/p&&img src=&/v2-6e8d99ef3d_b.pn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3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v2-6e8d99ef3d_r.png&&&p&(2)自下而上&/p&&img src=&/v2-aeafbde2b1d02dede7cedeb0fcf7778f_b.pn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2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v2-aeafbde2b1d02dede7cedeb0fcf7778f_r.png&&&ul&&li&&b&同级论点横向关系&/b&&/li&&/ul&&p&表述必须具有明确的归纳或演绎关系,但不可同时存在。在组织思想时,归纳和演绎是仅有的两种可能的逻辑关系。&/p&&p&(1) 演绎关系:大前提+小条件,然后得出推论&/p&&p&例如:腾讯的员工都很关心互联网行业,小A是腾讯的员工&/p&&p&经过演绎就可以表达为:小A很关心互联网行业&/p&&p&(2) 归纳关系:对不同部分进行概括,推理出结论&/p&&p&使用归纳关系进行梳理可以按照三种顺序进行:流程(时间)顺序、结构顺序、程度顺序。&/p&&ul&&li&&b&金字塔结构的四个规则&/b& &/li&&/ul&&img src=&/v2-1ac9c6d4ee3b4eae2f01aa3_b.pn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37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v2-1ac9c6d4ee3b4eae2f01aa3_r.png&&&p&&b&三、&/b& &b&产品经理的数据思维&/b&&/p&&ul&&li&&b&四种基本的数据类型&/b& &/li&&/ul&&img src=&/v2-debe425fcee_b.pn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2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v2-debe425fcee_r.png&&&p& (1)定类尺度&/p&&p&定类尺度(Nominal Measurement),又称为名义尺度。对事物的类别或属性的一种测量,按照事物的某种属性对其进行分类或分组。仅代表了事物的类别和属性,仅能测定类别差别,不能比较各类之间的大小,即各类之间没有顺序或等级。&/p&&p&如:性别、地区、职业&/p&&p&(2)定序尺度&/p&&p&定序尺度(Ordinal Measurement),又称为顺序尺度。对事物之间的等级或顺序差别的一种测量,代表事物之间的顺序差别。不仅包含类别的信息,还包含了次序的信息,因此可以比较大小和排序,但定序变量并不能具体表达顺序之间的准确差值,即具体的计量数值并不能进行算术运算。&/p&&p&如:学生成绩评级(优良中差)、未来的参展意愿(一定会来,考虑会来,可能不来,一定不来)&/p&&p&(1) 定距尺度&/p&&p&对事物之间的间距的一种测量,代表事物之间的具体差距。如,摄氏温度。&/p&&p&(2) 定比尺度&/p&&p&对事物之间比值的一种测量,代表事物之间的具体差距和比例。&/p&&ul&&li&&b&漏斗模型的使用&/b&&/li&&/ul&&p&例:如何提升群查找加群量&/p&&p&(1) 梳理群查找加群的环节&/p&&p&进入查找页面-&点击查找进入查找结果-&点击进入群资料卡-&点击“申请加群”-&加群成功&/p&&p&(2)收集整理每一环节的数据 &/p&&img src=&/v2-aaa80dffe312323_b.pn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1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v2-aaa80dffe312323_r.png&&&p&(3)画成漏斗,根据数据计算每一环节的转化率&/p&&img src=&/v2-18d6f27ecc4c_b.pn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1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v2-18d6f27ecc4c_r.png&&&p&(4) 分析问题,思考解决方案&/p&&p&不是单纯看每一步转化率的大小,而是综合评估每一步的提升空间&/p&&p&查找结果-&点击进入群资料卡,转化率62.5%,可能原因:&/p&&p&结果为空&/p&&p&结果不是用户最想要的&/p&&p&结果可参考的信息不足&/p&&p&结果呈现方式不好&/p&&p&点击引导不足&/p&&p&……&/p&&ul&&li&&b&用户流动模型及系统化思维&/b&&/li&&/ul&&p&(1)用户流动模型&/p&&p&用户流动模型需要与具体的时间周期(日、周、月)与具体的行为结合,分为三个指标(以“日”、访问APP为例)&/p&&p&日新增:以前从未来过,今天第一次来&/p&&p&日留存:昨天有来,今天也有来&/p&&p&日回流:以前来过,昨天没来,今天有来&/p&&p&新增、留存通常看“日”,回流通常看“周”和“月”&/p&&p&新用户留存具体看“次日留存”和“7日留存”
&/p&&img src=&/v2-1d37ae43d9ab242e1a3a84c84c96e81a_b.png& data-rawwidth=&414& data-rawheight=&12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4&&&p& (2)系统化思维&/p&&p&使用流程图/鱼骨图梳理产品内各模块的相互影响 &/p&&img src=&/v2-c01a815ba11bbbfb8dd15ec445ead685_b.pn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3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v2-c01a815ba11bbbfb8dd15ec445ead685_r.png&&&p&使用流程图/鱼骨图梳理产品内各模块的相互影响 &/p&&img src=&/v2-cf8bd726ca9758cbcea0_b.pn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2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v2-cf8bd726ca9758cbcea0_r.png&&&p&构建一个产品的数据体系:&/p&&p&1、定义核心指标&/p&&p&2、定义影响核心指标的因素和模块&/p&&ul&&li&&b&常用工具&/b&&/li&&/ul&&p&(1)记录工具&/p&&p&1、原理:通过部署追踪代码的方式获取用户行为数据&/p&&p&2、可收集的数据&/p&&p&3、使用场景&/p&&ul&&li&分析推广渠道效果(标记不同渠道流量)&/li&&li&监测线下活动效果(扫码,标记活动二维码)&/li&&li&分析转化漏斗&/li&&li&分析功能/内容是否受欢迎(时长、目标页面访问量、关键按钮点击、A/B测试)&/li&&li&查看用户行为(关键页面和按钮埋点、查看访问和点击率)&/li&&li&用户获取成本(监测推广渠道带来的用户量、平均获客成本)&/li&&/ul&&p&4、常用工具&/p&&p&第三方工具:&/p&&p&常用:Google Analytic、百度分析、友盟(Web/APP都可以)&/p&&p&IO类:Growing IO、诸葛IO&/p&&p&(2)分析工具&/p&&p&Excel:最常用数据透视表&/p&&p&SPSS:多用于跑问卷数 &/p&&br&&p&&b&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欢迎有求职困惑或想进互联网行业的同学们与我讨论交流~!&/b& &/p&&img src=&/v2-02bb471c9fddfeddad00beb_b.png& data-rawwidth=&468& data-rawheight=&4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8& data-original=&/v2-02bb471c9fddfeddad00beb_r.png&&
由于工作原因,平时和很多求职产品经理的小朋友打交道,之前对于这个问题进行过解答,今天在这里着重再强调一下。产品经理的思维关键有三种:体验思维、逻辑思维和数据思维。接下来我会详细向大家解读如何将这三种思维应用到产品工作当中。 一、 产品经理的…
&p&干货长文,良心作答。建议收藏本答案,过几天会继续更新,补充大量干货。再次更新时,会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提供思路。&/p&&p&第一次更新是一个实际案例分析,可落地可实操。以下是第一次更新的答案。&/p&&p&————————————————&/p&&p&我们确实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自己的决策能力,但是要找准训练的方向。即,我们要理解,决策能力的影响因素是什么。&/p&&p&让我们进入一个案例情景:&/p&&p&&br&&/p&&p&公司老总让一个中文系毕业的女生接手打理一个微信公众号,因为上一个负责人离职了。这位新入职的女生,她的每天主要工作就是从各种渠道(其他公众号、网站、博客等)寻找搜集文章、判断文章的价值、对文章进行适当的编辑然后发布——简单说,就是选择以怎样的形式发布哪些的文章。&/p&&p&公众号每天更新,女生每天都在做决策。她的决策结果会有迅速的反馈——后面两天的流量说明了她的决策是否成功。流量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微信是公司的主要影响力和销售平台,公司会在微信的文章末尾挂广告,卖微店产品。&/p&&p&&br&&/p&&p&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位女生一路上会遇到哪些问题?哪些东西在影响她的决策水平?&/p&&p&&b&一、&/b&&/p&&p&最开始的几天,老总发现公众号的流量低于正常值,产品卖不出去,于是老总掏出手机一一查看每天发布的文章,最终得出结论:流量低是因为这些文章的质量确实不高。&/p&&blockquote&老总便把女生叫过来谈话:“你对这几天的流量有什么看法?”&br&女生有点尴尬,扭扭捏捏,不好意思的说:“……比较低……”&br&&br&“那么,你认为流量低的原因是什么?”&br&女生想了想,说:“其实我自己也觉得文章的质量不是很好,所以流量比较低。”&br&&br&老总继续追问:“那为什么不选一些质量高的文章呢?”&br&在这样的追问下,女生终于把她的真实困难反应了出来:“我当然想要选择质量高的文章啦,可是就是找不到啊!”&br&&br&“怎么会找不到呢?”老总顿了顿,突然想起了什么,说:“我问你,你每天的信息来源是什么?你关注了多少个其他公众号?”(微信号嘛,大家都知道,不同的号相互转载来转载去的,原创的比较少)&br&&br&女生说:“主要是从其他微信号转载过来的,我每天大概要翻阅十几二十个同行业的公众号呢。”&br&老总听了立刻就笑了:“什么!才十几个?怪不得说找不到好文章呢!你的浏览量太少了,根据之前运营人员的经验,每天浏览其他公众号至少是80+才行,而且不能忽视其他渠道,像知乎、搜狐、新浪博客等,都要适当关注。”&br&&br&于是女生恍然大悟:哦,原来是接触信息少了!于是女生回去按照老总的建议进行修正,果然,选择文章的质量和相应流量就恢复到了原来的正常水平。&/blockquote&&p&&b&现在,我们已经发现了影响决策水平的第1个因素了:信息数量&/b&。&/p&&p&类似的,一个股票短线交易员,每天要浏览几百几千条经济金融信息;公司老总,每当重大决策时都要纵观全公司所有部分信息;选择一个研究方向时,要查阅所有前人的已有研究报告;找工作投递简历时,也要对比尽可能多的公司然后才选择。&/p&&p&&br&&/p&&p&&b&二、&/b&&/p&&blockquote&女生的工作开始进入平稳期,每天刷大量公众号,寻找优秀的文章。如果看平均水平,确实是比以前好了,但是老总的眼光非常敏锐,他经过仔细观察,觉得偶尔还是会出现低水平的文章,这个“偶尔”的概率还是偏高了。一旦出现个“偶尔”,公司的产品销量就会降低。&br&于是他继续找到女生,询问相应原因。&br&&br&女生说:“你说的哪些公众号和网站我全都关注了,每天都查看了啊!”&br&老总说:“但是有时候,我发现,某个公众号上出现了一篇好文章,明显是会带来高流量的,你没有选,反而选择了另一篇质量一般的。这是为什么呢?”随后,老总举了几个例子。&br&&br&女生愣住了,很委屈的说:“这个公众号我也是每天都看的,可能偶尔不小心漏掉了吧。但是我确实是很认真的在做事情,只是不可能每天都保持完美状态一个不漏啊。”&br&&br&看起来,女生的话很有道理,毕竟每天刷80+公众号的文章,已经达到人的脑力极限了,这种高压高疲劳情况下,想要保持完美状态实在是不可能的。&br&问题无解了吗?&br&&br&老总一句话就点破关键问题所在:&br&“那是&b&因为你没有监控信息质量,没有按照信息质量进行权重排序。&/b&有十几二十个公众号,他们的质量明显高于平均水平,所以在查找信息的时候,如果你的精力顾不过来,你就应该优先查找他们,而适当放弃部分低质量的信息源。”&br&&br&女生又恍然大悟,回去按照老总建议,选出十几个稳定高质量的公众号,按照信息质量分配精力,如此,公众号的文章质量和流量又有一定上升。&/blockquote&&p&现在,我们发现了&b&第二个影响决策水平的因素&/b&:&b&信息质量&/b&。&/p&&p&一个股票交易员,当他查阅某条信息的时候,会优先去翻阅&br&人民网、工信部、国务院新闻发布中心等高质量核心信息源,其次才回去看新浪网、东方财富等渠道,最次是股票论坛、贴吧等;做学术研究,主要是看大咖、大牛的学术报告和书籍,精力有剩余才去看二流的研究成果。&/p&&p&核心的高质量信息渠道很重。每个行业都有对应的行业网站,从中选优去差,保证自己的信息质量是一件重要的事情。选择所看的书也很重要,有傻白甜美女朋友圈曝自己的书单,尽是《心理学重要的XX条原理》《别让xx类型的朋友害了你》《通往成功的XX社交原理》之类的伪心理学和鸡汤——你觉得这位美女的日常决策水平会怎样?&/p&&p&&br&&/p&&p&&b&三、&/b&&/p&&blockquote&女生运营公众号的水平变得更加稳定了,不过,一段时间后,老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总发现,虽然日常流量稳定,但是缺乏爆款,缺少10万+的文章。他又去找女生谈话。&br&&br&老总问道:“小李啊,你觉得最近工作怎么样?”&br&女生回答:“我觉得现在工作比较顺了,毕竟比较符合我的专业。我本来就是学中文专业的,每天看看文章,编辑一下文章,还挺顺手的。”&br&&br&学中文的做微信编辑,是不是很专业对口呀?&br&老总听了一下子就着急了,立刻说:“小李,千万不要有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想法!你觉得专业对口,这只是一个表象!要做好微信,不仅仅是文学性的遣词造句而已,更重要的是心理学、传播学、营销学!你在这些领域里缺乏专业知识,是不可能做得好的!”&br&女生又愣住了。&br&&br&“你有没有注意到,现在微信每天流量平稳,但是却极少有10万+的爆款?我仔细研究了你选的文章,发现你的决策里面缺少专业性的传播学和营销学元素。&/blockquote&&ul&&li&比如,微信朋友圈的社交币原则,你有没有听说过?有没有在刻意使用过?&/li&&li&比如,如何给文章取标题,你有没有研究过?有没有一个基于心理学和营销学的常用标题套路?&/li&&li&甚至更高难度的,把广告做成产品内容,让内容本身成为广告,这样的方式有没有研究过?&/li&&/ul&&p&这些才是做好微信决策的真正专业必备知识。”&/p&&blockquote&女生听的云里雾里,回去猛补心理、营销和传播学的课,希望能够满足老总的高要求。&/blockquote&&p&到此,我们发现了&b&影响决策水平的第3个因素&/b&:&b&专业知识&/b&。&/p&&p&专业知识和前面提到的信息质量有重合的部分,但又有显著差异。信息质量可以再找到关键来源后快速提升,但是专业知识需要长期积累和深度理解。&/p&&p&&br&&/p&&p&&b&专业知识是影响决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很多时候是刚性要求,无法通过信息质量、数量和思考能力(稍后会讲到)来补足&/b&。一个世界顶级的程序员,你给他提供最全面和高质量的金融信息,他也无法做出一个优秀的金融投资决策。&/p&&p&我认为,&b&大部分的决策困境,就是被卡在了专业知识和专业水平的坎上面&/b&,尤其是那些影响巨大的重要决策上。比如,衡量一个生鲜投资项目时,在物流、农产品行业事务上的专业有欠缺,就会让你的投资决策就会做的异常艰难且风险很高;考虑从3种昂贵的抗癌药物中选一种,你就不得不求助于最专业的癌症医生。&/p&&p&&br&&/p&&p&顺带说一句,我一直认为,跨界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对大部分人来说跨界基本就代表了不专业),是一件在物联网时代被夸大了作用和被轻视了风险的事情。尤其是个人职业发展和学习,乱跨界是要吃亏的。&/p&&p&&br&&/p&&p&&b&四、&/b&&/p&&blockquote&我们的关注点继续回到那个运营微信公众号的女生上面。这一次,她无法快速解决问题了,她的学习进度很慢。比如,她查阅了关于社交币 原则的很多资料,但是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常常不得要领,感觉理论使不出来。老总暗暗旁观,在犹豫是否要再次约谈。&br&&br&正在犹豫的时候,女生捅了个大漏子——在头条上放了篇观点有明显纰漏的文章。文章大致是说,中国某高考状元能力低下、心理扭曲,在国外杀了个人,由此推出,中国高分考生大多高分低能,最终强烈呼唤教育改革,放开民办教育政策。&br&老总忍不住了,决定新账旧账一起算。&br&&br&“先说说今天早上发的头条吧。你怎么看这篇文章?”&br&女生没有反应过来,说:“我觉得还可以吧,观点明确,有个性,应该可以涨一些粉。”&br&老总心里一疙瘩,说:“你觉得它的观点怎么样?”&br&&br&女生又说:“我觉得比较合理吧。我查过,确实有这么一个高考状元,他也确实是在美国杀了个人。另外,中国的应试教育高分低能大家都知道,而且文章主要是呼唤教育改革和放开民办教育,这个主张也是合理的,所以我觉得总体还可以。”&br&&br&老总的听得一愣一愣的,仿佛一万只乌鸦从头上飞过,一会儿排成S形,一会儿排成B形。良久,叹了一口气,说:“一个观点,观点本身是合理的,并不代表它的论证是合理的,教育当然需要改革,民办教育当然需要放开,但是这个结论并不能由某个高考状元的心理变态来推导出来,这个个案不具有代表性。即便论据属实,这种论证本身也是不合理的。这篇文章的论证太弱了。”&br&&br&老总叹气总结道:“你缺乏批判性思维的能力”&br&女生继续愣着。&br&&br&老总看她的样子好像一时反应不过来,就转换到另一个话题上:“对了,之前叫你学习传播和营销的,怎么样了?那个社交币的原理,弄懂了吗?”&br&女生回过神来,透露了自己遇到的难题:“理论上弄懂了,但是实际上使用的时候总感觉差点劲儿,用不出来。它要求我们帮助目标群体说话,达到朋友圈的社交表态效果,但是我不是很确定知道目标群体想要表什么态……”&br&&br&老总:“我就知道你会卡在这里,这和你平常表现出来的特质是类似的——缺乏换位思考的能力。你应该换位思考,就把自己当做目标群体,你就是他们,你想想,他们身边都是怎样的人?他每天在做些什么事?哪些是他喜欢的?哪些是他不喜欢的?他的利益在哪里?局限在哪里?你这样设身处地的去思考,其实很容易就能明白,他想要对什么人表什么态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弄懂 英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