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德云色恐怖游戏戏?

你是如何在打游戏时一次次被吓到?恐怖游戏这 20 年发生了什么_游戏_好奇心日报
社交账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上传头像拖拽或者缩放虚线框,生成自己满意的头像预览 忘记密码
设置新密码
游戏你是如何在打游戏时一次次被吓到?恐怖游戏这 20 年发生了什么
2014 年的 8 月中旬,几乎所有关注游戏的人都以一种矛盾的心态盯着屏幕上永无止尽的走廊,或是握着手柄手心出汗给自己打气,或是屏住呼吸看别人操控,并为玩家不是自己而谢天谢地——至少他们可以随时捂住眼睛。每打开一扇门都是精神折磨,每转过一个拐角都担心会看到绝对不想看到的东西,明明怕得要死却还是要走下去(或者看游戏主播走下去),即便拥有坚定的意志力,它也很可能在瞥见高个幽灵 Lisa 的那一刻化作“我放弃”的尖叫。
P.T.(Playable Teaser)甚至没给自己取一个正经标题,只是作为《寂静岭》的互动宣传片段供免费下载,就造就了当年乃至现在无数玩家的噩梦。这种心灵折磨也让人意识到,恐怖游戏仍然存在巨大的挖掘潜能。
走到 P.T. 的这条路其实很长。有那么一会儿,人们以为再也没什么游戏能吓到人了。
古早的生存恐怖游戏始于黑暗中的眼睛。
在 1982 年雅达利 2600 游戏《闹鬼的公馆》中,玩家只是一双眼睛,在黑漆漆的房间里寻找一只瓮的三块碎片。在三层楼房和一个地下室中,他们必须避开一只蝙蝠、一只蜘蛛和主人的鬼魂,划亮火柴以发现道具。被击中 9 次算失败,拿到瓮逃离便成功。
它被认为是最早的恐怖生存游戏,尽管现在看来它一点都不可怕,甚至有点可爱,不过当时的游戏杂志《Electronic Games》评价道,“虽然画质很粗糙,诡异的氛围却很到位”。
之后将近 15 年的时间里,并没有多少恐怖游戏能摆得上台面。它们更多借鉴了 B 级片的主流元素,用血腥和暴力诠释恐怖。1986 年让玩家有折磨受害者机会的《Chiller》、1989 年改编自《十三号星期五》的同名游戏、1993 年世嘉出品的自带真人影像的互动“电影”《Night Trap》,很容易被列入“史上最糟糕的 XX 部游戏”,它们看起来十分廉价,似乎是为满足特殊口味的人群而诞生。
幸好这不是恐怖游戏最终的定位。回头看,所有人都会发自内心地感谢一个日本人——三上真司。
1996 年的《生化危机》开启了生存恐怖的新篇章。调查一起失踪事件、被一群恶狗在森林里追逐、进入一个神秘洋馆、解答谜题开启一扇扇背后隐藏着机关或怪物的门、发现埋葬更深的阴谋……对于不少 80、90 后来说,挤在一起看别人打《生化危机》壮胆是童年回忆的一部分。也是从这部游戏起,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丧尸”的可怖。
开创了现代丧尸电影先河的是美国人乔治·罗梅罗,早在 1968 年,那部《活死人之夜》就为丧尸类型片设定了框架。然而 B 级片的影响力有限,美国之外的观众还远没接触到这个概念。而且,“观看”和“操作”完全是两种体验,看一部恐怖片和亲身经历一部,被证明区别很大。
三上真司就把自己对丧尸片的感情投注到了必须需要人操控的游戏里——他对 1979 年一部名为《丧尸》的电影十分失望,因此想在游戏里弥补电影的错误。这个决定最终导致全世界玩家都不得不亲自对付这些活死人,因而造成了大批玩家幼年的心理阴影。
可以肯定的是,那只丧尸从残缺的尸体上抬起头、回身与屏幕那边的玩家对视的那一刻,足以被载入游戏史的珍藏瞬间。而技术进步又让一切变得比 2D 像素游戏更逼真:3D 建模的人物和道具、预渲染的背景、可怕的怪物脸部特写、缓缓逼近的敌人……所有这些都为玩家带来了强烈的沉浸性,你不是旁观者,你就是主角,是你在危机四伏的房间里对付不死敌人。你的死亡会比之前的任何一款游戏都有冲击性。
1996 年这只和玩家对视的丧尸。12 年之后,在《恶灵附身》里,三上真司致敬了自己
得益于游戏在欧美本土化后的推广,《生化危机》的原初版卖出了 270 万份,是卡普空第一个销量过百万的游戏,也是 PlayStation 第一部大获成功的作品。之后它陆陆续续的重制版加在一起卖出了 850 万份,是卡普空至今的销量冠军。卡普空也就此开始了 20 年的依赖生化危机之路。
所有人都承认,《生化危机》重新定义了生存恐怖类别,就像丧尸片先驱《活死人之夜》一样,它为这个类别设置了一个基础的框架,机制和设计上的诸多元素被后辈们无数次借鉴。
自它开始,丧尸奠定了它们在恐怖生存游戏里的关键地位,在日后成百上千的游戏里,这群致命的活死人兢兢业业地承担着吓人或送经验的角色;开发者们在制作恐怖游戏时,也会不自觉地拿之作参考,自问如何在不同关卡挑战玩家、如何塑造恐怖氛围、如何利用恰到好处的音效渲染气氛、如何让玩家时刻提心吊胆。
部分答案可以具象化为阴暗压抑的环境、让人浑身不自在的音效,以及最关键的——你永远没有足够的资源。游戏给了你对抗邪恶的武器,给了你治疗的药草,但是永远不够多,它仅仅供你精打细算地使用。而且本该游刃有余的精英主角们,却只会站桩射击,射速让人着急。在生化危机的开发团队里,有人曾质疑这种设定,,“一切都是有原因的,你可以射一个丧尸一次,但它们仍然会扑上来,在你第二次按下扳机之前,对方说不定已经咬了你。我就要玩家感到这种恐惧。”
在以后三上真司负责的生化危机游戏(1-4)里,这些经典的元素得以保留。尽管背景越来越宏大,从洋馆到浣熊市到跨国任务,主角们仍然资源紧缺,并且要合理安排(永远狭小的)背包空间以放进更多道具,在保留和舍弃间做抉择。
只是在差不多 10 年之后,这些守则逐渐被卡普空自己摈弃了,那又是后话了。
与《生化危机》并称为“最重要的两个恐怖游戏”的另一个,仍然是一部日系游戏,也是开头的 P.T. 的起源——1999 年科乐美的《寂静岭》。
历代评价最高的《寂静岭 2》
如今提起这个名字,很多不玩游戏的人也能瞬间回忆起那部还算不错(甚至可以称之为最好)的游戏改编电影里令人震惊的剧情,以及几首耳熟能详的音乐:《Promise》和《Room of Angel》。这大概也是《寂静岭》系列最让人印象时刻的特点之一——它不但成功创造了惊悚的氛围、拥有极具艺术气息的环境、独特的机制和怪物外……还呈现了一个个让玩家和非玩家动容的故事,附带完整的世界观设定和种种奇妙的隐喻。
在这个系列里,主角基本是被卷入事件的普通人,没有《生化危机》角色们强大的能力,因此和后者杀出一条路略有不同,该系列的动作戏其实让位于步步探索中的心理恐怖和曲折的剧情。它受到大卫·林奇的迷幻悬疑风格以及惊悚片《异世浮生》的影响,用大量的雾气和黑暗增加了神秘感,让人恐惧于未知和潜藏的威胁。
剧情方面往往会展现最深层的邪恶和人性阴暗面,却又附之以悲伤而隽永的情感表达,与配乐透出的凄美相得益彰。所以它一边让玩家紧张地驻足不前,一边又让人在某些时刻产生与恐怖作品不搭的别样情感。每作的几种结局也会让玩家加倍努力,为主角们打出一个幸福的好结局。
与《生化危机》系列相比,它具备更普世的艺术价值,因此往往能让非玩家也深陷其中,他们甚至只需要听几首配乐。能达到这种效果的恐怖作品,应该仅此一部了。
当生存变得越来越简单
有 Top 2 作为榜样,之后的游戏开发团队迅速跟进,做出了借鉴其经典元素的作品。只是他们之中鲜有作品能达到真正的恐怖效果,更多靠着血浆和怪物数量取胜。
丧尸不再是新鲜事,从最初吓到你尖叫,到沦为割草游戏中的道具,不过也就用了 10 年。在《求生之路》和《丧尸围城》这类风靡一时的作品中,玩家可以实现花式虐丧尸。有子弹,有道具,有队友,孤身涉险的恐惧一去不复返。
一切道具皆武器的《丧尸围城》是个让玩家发挥想象力的狂欢游戏
这也是整个生存恐怖类别的缩影。在 3A 游戏流水线逐渐成熟的
年,几乎所有的游戏都在变得更大、场景更恢弘、视觉冲击力更强,剧情更“时髦”,道具更亮眼。这对恐怖游戏来说其实不算什么好事,因为上述种种都和“恐惧”本身无关。而在整个产业日益膨胀的野心和动作类游戏的崛起风潮下,与恐惧沾边的作品,往往都成了动作大作。诸如《毁灭战士》和《生化奇兵》这样的射击游戏,重点非常明显在于“制敌”。
自然,玩家的阈值提高是另一个他们不会再被轻易吓到的原因。开发者没法再用单只丧尸或怪物惊吓观众,也不是所有团队都有心去渲染气氛,在成熟的制作体系下,加大怪物的数量和灾难规模是保证产出高效的方法。然而,这也让怪物们显得不再那么特别,而玩家知道他们是可以被杀死的,游戏也为他们准备了厉害的武器。因此基本在死过几次之后,就再也没什么好怕的了。
最典型的例子是《死亡空间》。它在 2008 年初次登场时,用太空飞船禁闭的环境和匪夷所思的怪物设计让玩家吓破了胆。但是在后两部中,适应了游戏氛围的玩家很快精通了游戏,让主角以一敌百成为了“宇宙最强工程师”。
在惊悚氛围的营造上,《死亡空间》也是类别中的佼佼者
甚至连《生化危机》都转型了。三上真司离开卡普空后不再监督 2009 年发售的第五部,这让 5 的风格突变——尽管 4 已经主打动作,但仍然保留着三上的风格(氛围压抑、补给缺乏、压迫感的声效),而 5 却实打实成了第三人称射击游戏,主角在非洲的光天化日下与感染人群枪战,场景时而是宏伟的古代遗迹,时而转为地下实验室或海上游轮,剧情十分“好莱坞”。可以说它是当时的动作游戏缺陷集大成者:无脑、浮夸,能让玩家舒爽地通关。这已经与恐怖游戏的本源背道而驰。
不过,那 10 年也不是一片黑暗。在这段时期接近尾声之时,有人找到了一条新路,更确切地说,是一条返璞归真之路:削弱主角,并保持画面黑暗。
在 2010 年的《心灵杀手》里,主角是个体力差劲的作家,他在双峰镇似的小镇遭遇了神秘事件,所有居民都被感染了黑暗,被反派操纵着追杀他,只有灯光才能暂时让感染者们退却。当玩家们操控着主角在黑漆漆的森林里躲避着多人围攻时,他们发现这位作家冲刺两步就要减速大喘气,所以几乎不可能一口气跑到安全的路灯下,这让半路被截杀的几率飙升。
更妙的是,它还实现了《生化危机》和《寂静岭》的融合。在动作戏和物资缺乏的设计上像极了三上掌控下的前者,但是阴暗邪性的氛围又在向后者致敬,尤其是小镇的白天和黑夜是两副面孔,仿若里外世界转换,能让玩家的安全感瞬间归零。同时,游戏还拥有一个令人拍案叫绝的故事和片尾曲。
在这个黑暗的游戏里,非核能的手电筒是你最强力的武器
这部完美结合了恐怖、动作、叙事三要素的游戏,被《时代》杂志评为 2010 年最佳。
现在回头去看,会发现当下很多流行的恐怖游戏都沿用了《心灵杀手》里的这些元素。它们要激发的恐惧其实用一句话可以概括:无能的人类在黑暗面前无处可逃。
提起这个主题,那么也该谈到当年的另一部恐怖佳作《失忆症:黑暗后裔》,它可能比《心灵杀手》更贴合这句话。这个全程需要玩家轻手轻脚的独立游戏说了一个洛夫克拉夫特风格的故事。玩家在古宅内探索,如果在黑暗中待久了或者是目睹了匪夷所思的事件,san 值(sanity,理性值)就会下降,会产生幻觉并吸引怪物的注意力。所以你得时时让主角保持理智。而在被怪物发现时,主角没有任何反抗能力,只能逃跑或在黑暗中躲起来,同时承担着 san 值的损失。
“你最好找地方躲起来,没有武器供你自我防御”
评测者们评价道,“现在市面上有那么多所谓的恐怖游戏,但我告诉你,这款不是在开玩笑,你没多久就会鬼哭狼嚎。” 在 2017 年,GamesRadar 将其评选为最佳恐怖游戏第三。
而“完全剥夺反抗能力”这点,我们也在近年的作品中看到了它的延续。
回归本源,同时想想新的吓人法
2010 年之后,自称恐怖游戏的那些作品都学乖了。开发者们很敏锐地意识到,在这个游戏主角个个是精英、人人皆武器专家的年代,玩家们最会为何而害怕,这也是前辈们为他们总结的经验——让主角变得无能。
2012 年的《瘦长鬼影》、2013 年的《逃生》、2014 年的《异形:隔离》……在这类游戏里,多数时候玩家只能跑路或躲藏。当开发者剥夺了玩家的反抗能力后,无助感往往让人不知所措。纵使你在别的动作游戏里所向无敌,但到了这些游戏的场景中,可能仍会尖叫地像个孩子,缩在躲藏点迟迟不肯出来继续游戏。
另一方面,一些创新机制的加入也让玩家对该类别的期待更高。2014 年《玩具熊的五夜后宫》缔造了全球网民共赏游戏的盛况。这个做工粗糙、机制简单的游戏里,玩家在一家儿童餐馆值夜班,但是要随时盯着摄像头防止巨型动物玩偶接近自己。你无法躲藏,无法逃跑,能做的只有在电量减少的情况下挨个查监控、抓好时机关上房门以熬到白天。它让主角的“无能”达到了一个新境界。
在你看着动物的时候,它们也在看着你
业界称赞它的地方还在于,它把玩家们平时熟悉的地点和熟悉的物件(连锁快餐店和动物人偶)变成了噩梦,尽管机制简单,但是玩起来仍然需要技术。手段含蓄,靠悬念吓人,但总是让人高度紧张。
它可能是近五年最具影响力的恐怖游戏。这在很大程度要归功于兴起的社交网络和游戏主播。在 YouTube 三大游戏博主 PewDiePie、Markiplier 和 Jacksepticeye 的合力推广下,玩具熊形成了规模惊人的粉圈。他们影响着开发者 Scott Cawthon 在一年之内开发了四部续集,速度之快入选了吉尼斯纪录。这也让世界看到了恐怖游戏的潜能。
也是在玩具熊发售的几天之后,P.T. 面世了,于是出现了文章开头的全民试胆。
P.T. 后因制作人小岛秀夫离开科乐美公司而被取消,让无数玩家扼腕叹息,在它下架后,装载 P.T. 的主机在 ebay 上被炒到了天价。不过,这也给了其他的开发者一个机会——所有人都想看到 P.T. 被做出来,所以他们有了一个特定的方向。
在之后的几个月,Allison Road, Visage, Ghost Theory 等“走廊”探险游戏的试玩视频层出不穷,个个都称自己是 P.T. 的精神传承。在“被取消”这一层面上,它们中的一些确实做到了精神传承,至于其他那些,让我们承认吧,再也没什么走廊闹鬼游戏能像 P.T. 一样心惊肉跳了。但我们仍该感谢深受 P.T. 影响的借鉴者们,它们让这个类别回归了真正能吓到人的心理恐怖。
Visage 在 上众筹了 12 万加币,是目标资金的 4 倍,一个月前刚刚出了又一段 20 分钟的试玩
当年回归本源的另一部作品是《恶灵附身》,作者是立誓要让其呈现“生化系列本该有的样子”的三上真司。这是三上成立的 Tango Gameworks 的处女作,它也确实像极了生化危机……可能太像了,处处都是对生化系列的致敬。从本质上而言,它没有什么新东西。游戏界认为,三上大概是太想做恐怖游戏,因此在作品里堆砌了太多的恐怖片陈词滥调,显得格外浮于表面。
而卡普空内部也开始了对《生化危机》回归原初的策划。经历了动作大片似的《生化 6》,今年的《生化 7》明显变成了 P.T. 式的探秘,走了“主角无能、补给缺乏、打不过得跑”的经典老路,收获了一波老玩家的赞誉。
业界新玩具 VR 则成了它的又一个噱头。VR 设备面世后,配合它出产的游戏并没怎么惊艳到观众,倒是很多恐怖片用它做观众互动宣传,其沉浸感自然无需赘言,也让游戏玩家身临其境的恐惧加倍。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VR 设备的销量远远不及主机们的零头,从眼下的情况看,它仍然是个锦上添花的设备,供核心玩家赏玩。它并不是恐怖游戏可以倚重的未来。
年这场回归与创新的试验中,值得注意的还有《直到黎明》。它最早的先驱是前文提到的1992 年游戏《Night Trap》,后者的噱头是真人出演,剧情十分 B 级,玩家扮演一位特别探员,在女生宿舍里利用陷阱保护女孩免受坏人伤害。《直到黎明》同样取材自好莱坞恐怖青春电影,把一群青少年放在了暴风雪山庄模式下。心理疾病、印第安传说、废弃疗养院、经典杀人狂等各种恐怖桥段大杂烩,玩家在每章里扮演不同角色,做出选择以触发不同的分支剧情。在近几年的叙事类游戏中,这款覆盖全面的恐怖游戏算是独树一帜了。
另一款带来惊喜的游戏是《知觉》。在这个今年 5 月面世的游戏里,玩家仍需探秘一个废弃住宅,但主角是个盲人,得依靠回声定位看世界。
在可见的未来,我们还能看到的创意点子还包括“恶心美学”。同年公布预告的《Agony》和《Scorn》,前者呈现了地狱实景,后者则带领玩家步入太空,探寻一个“异形”似的文明。它们的游戏画面视觉冲击力极强,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恶心”,但你不得不承认,这些艺术设计又具有邪性的美感。
为什么要害怕这些虚拟的东西?为什么害怕还要玩下去?
,“因为我们身在其中,它感觉起来更加真实。即便有时那些内容是像素化的,或者根本看着就不真,但我们不需要那么想,玩家在那个时刻不会有视其为假的想法,在当下,它就是真的。”
而即便玩家清楚地明白屏幕上的不是现实,他们的肢体仍会做出反应,这是人类大脑长期进化造就的结果,“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种进化就本质而言不会让我们特意区分屏幕上下的内容,只要我们感觉自己身处其中,被暴露在那些内容下,大脑就会把它当成真的,产生自主响应。”
从游戏开发者的角度而言,玩家之所以感到恐惧,是因为“它们把玩家直接扔到受害者的位置上”。2002 年经典恐怖游戏《无尽黑暗》的作者 Bran Furminger 说,这是游戏和其他媒介相比非常独特的地方。书籍可以通过读者们的内心独白做到一点点,电影则会让观众产生辨认演员造就的延迟,这就导致了“断连”。而真正手握一只手柄,就让整个体验更加私人,“游戏里的角色把命托付给我们,相信我们能护他们周全,尽管这只是个虚拟角色,但你仍然感觉自己手握着别人的命。”
在这种境况下,如果能将游戏通关,即便你全程都在害怕,也是了不起的成就。根据 Lynch 的说法,很多人享受恐怖游戏的原因恰恰在于“这让他们变得勇敢”。
在一个 中,人们将之与坐过山车时的兴奋联系在一起。紧张、危险、肾上腺素分泌,但是不会对人构成真正的危险。这些终究会化作“乐趣”。——在一场恐怖体验结束后,人体会被物理性地唤醒(aroused),这种兴奋将转化为加剧的放松体验。换言之,他们享受的并不是害怕的感觉,而是恐惧过后强烈的积极情感。
《生化 7》的导演 Koushi Nakanishi 则简单地称之为“成瘾”。“当我们恐惧时,大脑释放出化学物质助我们生存,它是成瘾性的,他们说尝过一次这种滋味的都想再尝尝。恐惧就是合法地‘嗨’。”
题图来自 P.T.,Silent Hill
喜欢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每天看点不一样的。
没有更多啦
好奇心微信公众号这是恐怖游戏吗?《羞辱》新截图曝光 胆小勿进
来源:游迅网编辑:Cherry
&&& Bethesda日前为我们带来了潜入冒险游戏《羞辱》的全新截图。
&&& 这次的截图似乎来自同一段任务,名为&Boyle女士行动&,你需要潜入一个化装舞会中,杀死主要对手的情人Boyle女士。
&&& 在你往下看前,小编提醒一句,务必做好被吓到的心理准备。看看那些诡异的面具,夜半的狼嚎和可怖的人脸,只看截图的话,你一定会认为这是一个灵异恐怖游戏&&《羞辱》在18禁方面已经给了我们惊喜,现在恐怖感也不落人后,真是个元素齐全的好游戏啊!
&&& 此前外媒CVG在科隆展上曾试玩过&Boyle女士行动&,他们给出了以下评测:&如果游戏中的每个任务都像这个一样的丰富、精细、有趣,那么《羞辱》将是本年度最刺激最新颖的游戏。&
&&& 《羞辱》将于今年10月11日登陆PC、PS3和Xbox360平台。
&&& 截图欣赏(点击查看大图):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
游戏类别:
游戏平台:/暂未公布/
开发商:Arkane Studios
发行商:Bethesda Softworks
发行时间:暂未公布
游戏介绍:《羞辱3(Dishonored 3)》是动作冒险游戏《羞辱》系列新作,由Arkane Studios制作、Bethesda Softworks发行。据官方报道,本作将会是一个全新的故事以及一批全新的角色。更多《羞辱3》资讯,敬请关注游迅网!
育碧作为全球知名的游戏大厂,经常会发一些福利来回馈粉丝玩家。这不刚刚进入11月,育碧就开始给大家们送福利了,PC版初代《看门狗》游戏免费送。
《绝地求生大逃杀》最近非常火爆,那么在这款游戏中,用哪些武器最好呢?下面,笔者就为大家盘点了五大最强吃鸡武器,第一名绝对实至名归。
一款游戏的存在无非是希望给玩家减压或者是带来乐趣。但是下面这九款游戏却有点奇葩,因为真的太无聊了。能坚持玩下去的,肯定是牛人。下面,一起来看看,不知道你是否在玩呢?
蓝洞旗下的《绝地求生大逃杀》虽然仅售98元,但是每个月30元的“月供”让玩家们苦不堪言,玩三个月就能重新买款游戏了,花钱买加速器也就算了,服务器还经常爆炸,饱受玩家诟病,因此玩家们都期望《绝地求生》的国内代理能早日到来。但是近日有网友发现,直连亚服居然不卡了!最后发现原因,绝地求生亚洲服务器已经从韩国搬迁到了香港了!
现在的游戏越做越好,游戏里的城市也是越做越宏伟。就拿《巫师3》里的诺维格瑞来说,真的太棒了,让人印象深刻。今日,笔者就为大家列举十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游戏城市。不知道你心中的第一名是谁呢?
虽然广电总局对“大逃杀”类游戏持“否定”态度,但是已成气候的《绝地求生》却仿佛丝毫未受影响,火热程度日益高涨。不过随着“吃鸡”火爆,游戏里的外挂问题也是越来越严重。
蓝洞因《绝地求生》的大火而广为人知,他们在该作中收获了巨额的利润,所以开发一款全新的游戏自然也毫无压力。日前,蓝洞公布了全新的游戏作品《A:IR》,并宣布本作于12月开启测试。
今日,《绝地求生大逃杀》官博公布了“反作弊机制更新说明”,开头和以往一样,先是向玩家们道歉,然后表决定。官方的态度很明确,那就是尽全力打击作弊行为,他们将从今天开始启用“异常用户检测验证”的新机制。
“年货”系列新作《使命召唤14:二战》已经正式发售,近日,国内玩家4r7hur 通过截图记录下了游戏战役关卡中的精彩场面,“电影级”画质带来极致视觉盛宴,一起来欣赏这部“战争大片”吧(画面有剧透,请谨慎观看)。
近日,以打造哟徐主题机箱闻名的民间组织Tech Modified推出了他们的最新作品——《绝地求生》主题机箱,搭载双GTX 1080,模型神还原,颜值、性能一样不缺!
48小时热点资讯
热门手游推荐本站提供: 好玩的单机游戏,是大型基地网站
Copyright &
跑 跑 车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编号:湘ICP备号-1收藏的论坛
这是吓到失禁的节奏?史上十大恐怖游戏佳作
1  很多人喜欢看恐怖电影。既然恐怖电影能被大家接纳,恐怖游戏的成功就成了顺利成章的事。虽然动作游戏在电子游戏界大展拳脚,但是有很大一部分玩家喜欢节奏慢点的,有恐怖元素的游戏。  很多恐怖游戏会在视觉上给玩家造成极大的冲击;还有一部分恐怖游戏则是通过营造恐怖的氛围,制造玩家心理的恐慌。不管怎么样,下面小编就带大家回顾下本世代10大恐怖游戏  10.《毁灭战士3》(Xbox 360、、PC)  显然《毁灭战士3》不如前几年那么热销了,但是倒退几年,它可是市面上最具视觉冲击射击游戏。科幻背景的射击类游戏在本世代平台上得到了复兴。令人毛骨悚热的走廊、拐角处传来的呼啸声、地狱般的环境为游戏成功的营造了恐怖的氛围。令人庆幸的是,你在游戏中有足够的生命值和足够的武器自保。2  9.《永恒的黑暗:心灵悲歌》(任天堂GameCube游戏机)  《永恒的黑暗》是那种让你很难忘记的游戏。或许你根本不想说起它,因为一说到它你就觉得一些可怕的回忆又回来困扰你了。很少会有游戏像《永恒的黑暗》一样用可怕的小把戏糊弄玩家。既然能成功吓着玩家,其中当然有很多合理性,这些都是游戏给玩家下的套,游戏中的小把戏会慢慢把玩家逼疯。孩童的哭泣、流血的墙壁还有电视机不听的开关,一系列诡异的现象造就了让人难忘的《永恒的黑暗》。  8.《2》(PS、世嘉Dreamcast、任天堂64、任天堂Gamecube)  似乎《生化危机》系列可以整体划为一类,但是《生化危机2》却是与众不同,因为它是百里挑一的恐怖游戏。在游戏中,街道上满是丧尸,Leon或者Claire需要尽全力逃离满是怪物的浣熊市。当人们说到恐怖游戏的演变史时,《生化危机2》是他们无法绕开的话题。游戏中缺乏弹药的绝望感使得玩家更彻底的感受游戏的恐怖氛围。 3  7.《鬼来电》(任天堂)  Wii上的恐怖游戏不多,但是就有这么一部神作。这部作品采用Fatal Frame式的设定,玩家在游戏中身处令人毛骨悚然的环境。游戏本身亮点不多,但是它很成功的结合了Wii平台,充分发挥了Wii遥控器的作用。游戏中的互交式电话是贯穿游戏的道具,但是你也会因为它不寒而栗。我想在电子游戏中没有比用控制器和一个亡灵交谈更恐怖的事情了。  6.《死刑犯:罪恶起源》(Xbox 360)  这款游戏使玩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游戏整体采用黑色基调。这种色调使得游戏中的很多场景都变得模糊。正是这种视觉风格很好的衬托出了游戏惊悚、悬疑、紧张的氛围。玩家在游戏中扮演一个犯罪现场调查员的角色,主要负责追查连环杀手。游戏中大量运用心理学,不管是游戏场景或者是故事剧情都能给玩家内心深处带来恐惧。& & & 4  5.《极度恐慌》(Xbox 360、、PC)  《极度恐慌》是一部独特的游戏,它既有着传统恐怖游戏的精髓又结合了现代军事射击游戏的表现形式。和《毁灭战士3》不同,《极度恐慌》中的恐惧感充斥着整个游戏。本作的亮点就是其给玩家心理恐惧感的感染力。不得不说《极度恐慌》初代在这方面做得最好,几乎没有玩家能正定自若的玩完这部游戏。5  4.《死魂曲:血之诅咒》()  这款游戏可以说是PS上的绝对经典。《死魂曲:血之诅咒》绝对是那种能吓得玩家睡不着觉的恐怖游戏。玩家在游戏中可以扮演几个不同的角色。但是每个角色都必须和被邪教僵尸化的居民战斗。《死魂曲》有着丰富的恐怖机制。有限的弹药和物资、还有满是僵尸的村庄&&几乎所有恐怖游戏该有的设定,这部作品里都有。6  3.《死亡空间》(Xbox 360、、PC)  它可以被归为一款恐怖生存游戏。《死亡空间》的故事发生在一艘的大型太空飞船上,飞船内的通道与空间相对狭小,房间与过道充满阴冷诡异的气氛,伴随而来的是隐藏在黑暗中的恐怖异形。主角艾萨克&克拉克(Isaac Clarke)将时刻面临死亡威胁,主角需要尽一切力量挑战无尽的死亡空间,并逃出生天。游戏对恐怖的刻画十分细致。首先是各种看不到的敌人在舱内爬行是发出的金属声,就让人毛骨悚然!特别是在光线不好的地方,实在是让人进退两难。其次,船舱内经常会发出各种意外的声效,电子元件突然的短路放电的吱吱声,失控的门不停开关的碰撞声,时不时传来的人的尖叫声,甚至若隐若现的女人的歌声等等。让玩家时时刻刻都把神经绷得紧紧的。就怕什么地方会突然钻出来一个可怕的怪物。7  2.《零:红蝶》()  《零》系列本来就以换细致、氛围营造成功著称。这款作品可以说是前作的加强版。想象一下,你被困在一个百年老屋中,而且你能用的只有一个。感受一下周围随时可能扑上来的恐惧感吧。这款游戏是典型的的日式恐怖游戏。游戏地点设定恐怖不堪、敌人游走不定。玩家扮演的小女孩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一步步踏进这不属于现代的世界,与异世界的怪异现象搏斗。相比与前作,《零:红蝶》中新增了&精神力&系统,让玩家面对灵体时能多点缓冲的时间,趁机收服敌人。当玩家受到鬼魂的攻击时,精神力将会成为主角的护盾,可消减灵的攻击;不过,万一受到复数鬼魂的连续攻击,将可能造成精神力来不及恢复的状况。玩家会被很快带入游戏世界,而且会陷得很深。  1.《2》(PS2)  &三角头&!怎么样,一说到《寂静岭2》,你立马想到的就是这个吧!玩过《寂静岭2》的玩家都知道我说的是什么。这款游戏以营造压抑和恐怖的气氛见长。&三角头&使得游戏给玩家带来的恐惧感急剧上升。不用多说,&三角头&的存在,使得《寂静岭2》必须排第一!89
近期游戏热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甜蜜的家恐怖游戏攻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