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梦西游3手机版游戏造压力给那些没有目标

凉山市县:
您当前的位置:&&>&&
扶贫故事:一个重庆摄影师与6个大凉山孤儿的新家
手机看新闻: 短信看新闻:
&&& 华龙网8月10日9时50分讯(首席记者 张雅萍 实习生 张一帆 通讯员 熊迪)八月,正值大凉山地区的雨季,盐源县棉桠乡,通往大山深处的小路常常被雨水淹没,重庆籍摄影家吕继林的匆匆脚步并没有因为雨水的泥泞慢下来,这是他第四年走在这条山路上,山的深处,有他帮扶的六个孤儿,这一次,他是来帮六个孩子搬新家的。  六个孩子之前居住的旧房子。通讯员 熊迪 供图  幸福三代之家因病致贫  盐源县隶属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青藏高原东南缘,雅砻江下游西岸,是西昌到泸沽湖的必经之地。  这是一个本该幸福享受天伦之乐的三代同堂家庭,年近70的老太太膝下三个儿子都陆续成了家,并为她和老伴添了7个孙辈,日子虽然不富裕,一家人夜生活得其乐融融。  变故发生在几年前,先是老伴和两个儿子、一个儿媳相继病逝,紧接着另一个儿媳受不住打击上吊自尽了,最后小儿媳在贫困潦倒的生活和巨大生存压力下带着女儿离开了这个家,一个15口人的大家庭,只剩下老太太、小儿子杨医生和他两个哥哥留下的六个孩子。  吕继林帮扶的大凉山贫困家庭。通讯员 熊迪 供图  重庆摄影家采风结缘 为六个孩子千里造梦  把吕继林与这个家庭联系起来的,是四年前的一次摄影创作采风活动。吕继林第一次到这个小山村时,这里还没有通水电,照明的是黑夜里一盏微弱油灯,饮水浆洗全靠老天爷“赏雨”。破旧的房子处处残垣破壁,起风时透风,下雨时漏雨。  “虽然家里很贫穷,但他们都团结而顽强地面对着生活扔来的‘厄运’”,小儿子杨医生在附近的一所小学打工养活全家八口人,六个孩子最小的9岁,最大的才14岁,却格外地懂事,相互帮衬着照顾年迈的奶奶,共同将各类家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在他们身上你全然看不见城里孩子的撒娇任性,有的只是同龄孩子不具备的成熟干练”。  看着这彼此依靠、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一个念头在吕老师心中萌芽――他要在盐源县棉垭乡他们原住址的不远处给他们建造了一个美丽的家。  在同行摄影师的支持和关注下,尽管缺水少电,各种条件也不具备,吕继林一点点克服各种困难,让计划慢慢得以实现。  今年,新房子终于修好了,孩子们就要搬进新家了。四间卧室,可以让奶奶、杨医生、男孩、女孩分室而居,增加了洗澡间和卫生间,还在门口的小树上建了图书室,陈列了3000册图书供周边孩子阅读。  吕继林等摄影人为六个孤儿修建的新家。通讯员 熊迪 供图  独善善不如众善善 这群摄影人自掏百万扶贫  在这四年里,吕继林和他的摄影家朋友们做的可不仅仅是为六个孩子修新房子。在他的带领下,一大帮摄影人参与到扶贫事业中来,他们的足迹踏遍了盐源的各大山头。  截止目前,他们已在盐源大草乡、棉桠乡小学捐赠书包1800个,校服1800套,学校餐厅桌椅数十套,再加上购买的服装鞋子、书本文具和赠送的现金,耗资上百万元。此外,他们还带动行业爱心人士资助十个贫困孩子上学直至大学毕业。  在关爱孩子们的同时,吕继林还为当地40个贫困户送去种子、树苗和1600只小鸡仔,并给六个孤儿家种了12亩花椒树和杜丁等药材,想让贫困村民通过劳动致富,真正实现自给自足。  吕继林连续四年来到大凉山深处的和这个小山村。通讯员 熊迪 供图  摄影家有个公益目标 要在大凉山建“艺术教室”  “吕老师是做任何事都追求极致完美的人,做摄影是这样,做公益更是如此”,同行摄影师告诉我们,吕继林作为中国人像摄影“十杰”,其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得大奖,是行业里人人敬重的摄影大家,但更为人所敬佩的,是他热衷公益事业并积极参与的“善心善举”。  “我只是想尽一个摄影人的本分,用影像记录和唤起”,这些年,吕继林光是自掏腰包,就在这片土地上花费了40万元,而他在公益事业上投入的,可远不止这4年和40万。在关爱留守儿童这条路上,他已经走了30年。  吕继林告诉记者,帮助这六个孩子是不够的,他们正在向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积极申请立项“艺术教室”公益项目,准备在全国建立艺术教室20个,如果项目能够实现,第一个“艺术教室”他想建设在大凉山。“国家正在精准扶贫,我们摄影人也能出一份力,我个人的力量虽然有限,但是我相信我们摄影人联合起来,这里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原标题:
编辑:本网编辑
| 法律顾问 |扎克伯格:有目标感的人,天生具有影响力
来源:职场学习类微信号“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
作者:李刚
扎克伯格在2017年母校哈佛的演讲中提到:自己做Facebook,并不是为了创造一家伟大的公司,所以,当所有人都想买下这个22岁男孩的公司时,这是Facebook最艰难的时刻。
他拒绝了,因为他的目标是——连接更多的人。
扎克伯格:仅有目标是不够的
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在给哈佛大学2017届毕业生做了毕业演讲中,讲到一个他最喜欢的故事:
约翰·肯尼迪访问美国宇航局太空中心时,看到了一个拿着扫帚的看门人。于是他走过去问这人在干什么。看门人回答说:“总统先生,我正在帮助把一个人送往月球。”
扎克伯格以“目标感”为这次演讲的主题,他认为:“光你自己有目标是不够的,你必须为身边的人创造目标感。”(But it's not enough to have purpose yourself. You have to create a sense of purpose for others.)
很多人觉得,“为身边的人创造目标感”是企业管理者的事,跟自己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很多人在职场两三年后,就具备了影响他人的能力,甚至有些人天生就是去影响他人,而不是被他人影响的人。
如果他们不发挥出这种能力,在人际关系上,反而会有很强的受挫感。
目标感的第一要素:
足够清晰,足够单纯
目标不等于目标感,职场中大部分人是没有“目标感”的。
你今天的目标是完成一个PPT,但做到一半时,发现有很多数据还有待确认,你开始怀疑自己今天是否能完成这个目标,并盘算是不是把这一部分含糊过去,这叫有目标,而无目标感。
你在聚会中看到一个让你心动的女生,你想主动跟她搭讪,但接下来你并不确定想干什么,你觉得能上床也行,能留个号码也行,反正走一步算一步吧,这也叫有目标,而无目标感。
你提出了一个技术思路,并得到了团队成员的认可,但在执行中,为了让能力稍差的团队成员跟上项目节奏,你降低了其中的一些标准,这同样是没有“目标感”的行为。
目标感的核心,不是“目标”,而是“感”。就是经常能感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并能以此为行动指引。
为什么说大部分人都缺乏目标感呢?因为作为一个普通人,总有很多目标,但每一个目标又都不够强烈。
马化腾在回忆腾讯成长经历时说, OICQ(QQ的前身)在开发时,他设定了一个重要的目标——体量小,别人都是1M多,他要做到200多K,因为当时上网速度就是10几K。
这个小小的差别让OICQ在众多即时通讯软件中拉开了第一步的差距。
以前做广告时,我手下的文案常常想从客户的只言片语中,揣摩他们的意图。我对他们说,客户永远是善变的,你们的专业是把握消费者的想法,以此去影响客户的目标。要平常心,错了大不了重来一遍,动机不纯、偏离目标,你会永远纠结下去。
什么都想要,那不叫目标,那叫“表决心”,决心表多了,就变成了“决心婊”,我们大部分人都是缺乏目标感的“决心婊”,所以万一遇上一个目标感很强的人,这个目标就很容易影响所有人,成为一群人共同的目标。
这个世界上,有目标感的人,走到哪里都会被一眼认出来,哪怕你是一个新人。这就是马云当时一没有钱,二没有资源,却能在湖畔花园让十八罗汉紧紧地跟随他的原因——当然,这里还有另一个原因:
很多目标感够强的人,仅能指导自己的行动;只有像马云这样能清晰、生动地向遇到的每一个人,描绘这个目标的人,才能产生影响力。
描绘你的目标,
你就是“意义塑造师”
香港或英国的律政剧里,法官总是顶着一头怪异的假发,为什么?其实它的目的就是让你一眼就看出这是假发,以塑造一种非人化的感觉。
因为法官操纵了生杀大权,必须要创造出与普通人的距离感,人们才能对他足够信任、足够畏惧。
这就是法官通过一顶假发描绘的目标感——代表一种神圣的力量。
大部分人目标感弱的另一个原因是“生活缺乏意义”,因为真实的生活本身并没有明确的意义,所以有一句话叫:“眼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这辈子就过去了。”
但人又是极度追求生活意义的物种,哪怕是一个非常虚幻的意义。
“屡战屡败”,这四个字没有什么意义;“屡败屡战”,这就是个励志故事。故事就是在普通事件上,赋加了特定的人生意义。
我们爱看故事,因为我们需要别人赋予自己生活的意义。
为什么马云要把公司搞出金庸小说的感觉?为什么很多大公司过一段时间就要折腾出一个新目标来?为什么资本市场从不间断地创造新概念?
就是为了给失去了“生活的意义”的人们,创造新的目标感。
一个目标感很强,而且能清晰、生动地向身边的人描绘出来的人,管理学上有一个称呼,叫“意义塑造师”,你可以把他们想像成《盗梦空间》里的“造梦师”。
马斯克坚持把特斯拉电动汽车的“空气过滤系统”称为“生物武器防御模式”,他还想建立从太阳能电池板直接获得能量的超级充电站,目的是“在爆发丧尸危机后,可以依靠超级充电网络周游全国”。
马斯克用这种他自称是“傻里傻气的荒诞幽默”,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他异乎常人的目标感,并告诉大家:“我跟他们不一样,我不是造汽车的,我会把你们带到未来”。
不过,“目标感”给你带来的影响力,并不一定正面的。
为什么你的“目标感”让人反感?
有一次,我在一家商场收银台结帐,队伍很长,好容易要轮到我了,偏偏前面的那位女士结完账后,如老僧入定一般,开始精心整理自己的物品:
仔细核对收据,把硬币放进零钱袋,把信用卡放回证件包,再将两个小包和收据塞进皮包,再检查一遍包,再检查一遍柜台……完全不在乎身后还一列排队的人。
很明显,这是一个目标感很强的人,她的心里只有自己想要做的事,她有强大的气场,好像天生就有这权力,让我敢怒不言敢。
但可以肯定,她在日常交往中很可能不太受欢迎,就像大部分目标感很强的人一样。
他们的目标感给了自己巨大的行动力,却让周围不想有目标的人,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我的一位朋友在上司提升他做部门经理后,却提出了辞职,就因为总经理是个目标感很强的人,给人的压力太大,以前有部门经理作为缓冲,现在自己顶上了这个位置,这种心理压力让他好几天睡不好觉,干脆辞职算了。
“目标感”到底是吸引力,还是排斥力,取决于你身处什么状态的公司。
一个自我运转良好的组织,靠得是每一道流程的“目标管理”,而非每一个人的“目标感”。一个“目标感”很强的人,时刻都能感受到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冲突,不适合待在这类公司。
相反,一家公司,竞争环境恶劣,业务不确定性强,员工们对第一项任务的理解总是有很大的差别,基于流程的“目标管理”往往跟不上形势。
这时,一个“目标感”很强的员工,通常很容易冲锋陷阵,成为大家的行动共同“目标”——反正没有人知道对错,先干了再说。
另一个让你的“目标感”引起别人反感的原因,是言行不一。
为什么跟着马云马化腾没日没夜的加班,就叫做追寻理想,而跟着某些老板加一点班就成了被剥削呢?
因为那些老板想光让员工背一点公司理念“改变世界”,工作中全是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这种“目标感”就是一种骗术。
只有你的价值观很独特,并身体力行,别人才有可能忍受这种“目标感”带来的压力。
所以,乔布斯在挖百事可乐的斯卡利时,才有底气说那句很名的话:“你是想卖一辈子糖水,还是跟着我们改变世界?”
扎克伯格的目标
扎克伯格在演讲中说,他创办Facebook的目标感,并不是想创造一家公司。所以,“当所有人都想买下这家公司时”,他拒绝了。
他说这是Facebook最艰难的时刻,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当时的管理层几乎都走了,顾问们告诉他,如果他不同意,会后悔一辈子。
他也怀疑过自己的决定:“我在想是不是我错了,一个22岁的小孩,都不知道世界是怎么运转的。”
正如我们后来知道的,他还是拒绝了,因为他的目标是:连接更多的人。
是的,他做到了——除了在中国。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当前位置: >
马斯克称特斯拉将以每股420美元私有化退市 各方质疑其动机
来源:DoNews、华尔街日报
其次,我希望所有员工都继续是公司股东,就像SpaceX的情况一样。如果我们,员工可以定期出售股票并行使期权。随时间推移,你们的努力工作,你们可以继续分享公司持续成长创造的价值。
第三,私有化的目的并不是推动SpaceX和特斯拉的合并。两家公司将继续有着独立的所有权和治理结构。不过,设想中特斯拉的结构在很多方面与SpaceX类似:外部股东与员工股东每6个月就会有机会出售或买入。
最后,这与我本人加强控制权无关。我目前拥有公司的约20%股份,我并不认为在任何交易完成后这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基本上,我正在努力实现这样的结果:特斯拉可以以最佳方式去运营,尽可能不受干扰和短期思维的影响,同时我们的投资者,包括全体员工,都尽可能少地被迫做出改变。
这项私有化提议最终将由我们的股东投票来决定。如果这个过程以我预期的方式完成,那么对我们所有人来说,私有化的特斯拉最终将是个巨大的机会。不管如何,未来非常光明,我们将继续为实现我们的使命而奋斗。
市场的质疑
而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已就发推文一事发询问函,调查他的私有化表态是否属实、为何选择在推特上披露,以及是否符合投资者保护规则。
询问函的消息发布后,特斯拉股票应声而跌,刷新日低367.12美元,最终收跌2.43%,报370.34美元,距离420美元的私有化目标价差距逾13%。
而特斯拉2025年到期、票面利率5.3%的企业债价格则跌至91.50美分,周二因为私有化消息曾涨至92.37美元,创6月中旬以来最高。
市场各方也就此纷纷发表看法。
券商Baird坚定看涨特斯拉的分析师Ben
Kallo表示,股东或要求私有化价格高于420美元,从目前股价和公司债的表现看,市场显然认为私有化存在结构性问题,投资者大部分依旧充满了疑虑。
一向支持特斯拉的风投Loup Ventures董事合伙人Gene
Munster也表示,虽然他认为从马斯克个人角度出发私有化特斯拉&非常合理&,但预计只有1/3的成功可能性。
股价迟迟达不到420美元收购价格也令不少卖空者大呼质疑。
Mainstay Capital Management首席执行官David
Kudla对彭博社称,马斯克的可信度被一系列事件消磨了,市场根本不相信他,否则股价应该更接近420美元。马斯克曾在愚人节称公司破产,结果又说是玩笑。
投行Evercore ISI分析师George
Galliers则指出,私有化引发质疑的一个关键问题是,马斯克从未披露杠杆收购(LBO)进行私有化的资金来源,却又在推特上信心十足地表示&融资都确保了&。
有分析甚至怀疑马斯克在确保收购资金上说谎,也没有与律师讨论推特发表私有化声明的可行性。
而美国证监会SEC规定,只要有私有化意图,就要申报13E-3文件,并为公司股东提供必要的信息披露。
看来,马斯克有可能违反了这个规定。
网友@ElonBachman更是发表长文,公开质疑马斯克的动机。他的疑点如下:
为何设定420美元为收购价?马斯克在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上承诺,特斯拉将转向永远盈利,为何需要私有化来终结&空头的负面宣传&?马斯克称LBO过程不会产生绝对控制权的股东,又说融资已经确保,说明是跟银团借贷人签署了协议,但700亿美元的史上最大LBO规模,势必涉及多家银行、很多律师、很多公司董事,为何至今没有任何一方确认了款项事宜?转向私有化需要钱,为何在一级市场拒绝发新股给沙特主权财富基金PIF这个大&金主&?为何马斯克推特口吻是私有化&板上钉钉&,很晚才发布的员工邮件却说&只是个意向&?为何特斯拉在马斯克个人推特发布一小时后才申请暂停股票交易,为何很晚才发布员工邮件,而不是官方声明?马斯克积极买入公司股份、讽刺空头会遭遇&世纪轧空&时,是否已有了私有化意向?&&
因此他高度怀疑私有化不是真的,很多被称为&便士股票&的垃圾股遭遇流动性问题时都会&出此下策&,就跟赌博一样。特斯拉确实是面临流动性和可能引发的监管与法务诉讼纠纷。他担心这只是马斯克的一个招数,来继续为粉丝造梦,最后会被空头和监管&扇脸致死&。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前主席Harvey
Pitt则指出,如果马斯克发表的言论只是为了让股价变动,可能会涉嫌操纵股价或证券欺诈。因为,使用特定价格进行潜在的私有化交易是前所未见的
有意思的是,周二特斯拉股价收涨近11%,至379.57美元,较总额23亿美元可转债的转股价格359.8676美元高出了5%。这代表,持有这批可转债的投资者可以直接转成持有特斯拉股份,获利会更好,而手上只有22亿美元现金余额、自由现金流为负的特斯拉也不用现金支付这批债主。
路透社和《华尔街日报》都指出,2019年3月将有9.2亿美元的可转债到期,2021年3月将有13.8亿美元的可转债到期,按照当前股价,特斯拉不用支付现金偿付,无疑令现有债务高达95亿美元(净债务88亿美元)的特斯拉松了一口气。
而特斯拉发行的18亿美元高收益债券,在周二私有化消息传出后价格涨至92美分,创6月中旬以来最高,此前因穆迪将公司信用评级降至垃圾级跌至86.25美分。这些债券的收益率为6.75%,低于4月初的7.7%,代表特斯拉高收益债券的偿付压力也有所缓解。DoNews、华尔街日报 
活动地点:中国·威海
活动地点:安徽省合肥市皇冠假日酒店
活动地点:广东 广州o中心皇冠假日酒店
活动地点:威海
活动地点:河南·郑州探秘港版101:没钱也能造梦_手机新浪网
探秘港版101:没钱也能造梦
在与港版101《全民造星》的主创的对话中,我们看到,这档节目的异军突起,既是香港电视新力量在大台垄断下的一次奋力突围,也折射了香港新生代偶像的困境。
  在内地网综繁荣的当下,一档来自香港的选秀节目《全民造星》成为了许多内地网友的快乐源泉······没有错,真的是“快乐源泉”。
  这个节目一点也不适合做下饭综艺,因为随时会爆笑喷饭。
  节目赛制并不复杂,先是海选出99人,经过漫长的淘汰(真的,几乎每个人的表演都是完整的,因此这阶段就放了好几集)之后,剩下的50强再分组接受星级导师的特训,然后再选出10位去美国受训,直到产生一位终极偶像,夺得100万港币的奖金。
  几期下来,节目因制作规模小而槽点不断,选手采访间迷之像“试衣间”,导师挤在小屋子、围着一张四方桌坐着,犹如随时要开始打麻将;同时节目极具冲突性的设置又相当吸引人,比如它会把瘦高个选手和肥仔选手单拎出来比较,质问他们“你们凭什么觉得自己可以成为明星”;节目组还会把长得好看但努力程度一般的人排在前面,制造不公平环境,去看每个人的表现,甚至会把有人买票作弊的事情公布给所有人。
  选手们一开始也饱受争议,内地网友笑他们土味“Tony风”,香港观众弹选手的质素参差不齐,连评委也皱眉头到怀疑人生。然而正所谓官方吐槽最为致命,这些都不及节目的“旁白君”文卓森犀利,他的吐槽总是恰到好处、自带喜感,成为观看节目的快乐来源,被内地网友们一致pick“C位出道”,人气甚至高过选手们。
  节目组“至高无上的监制大人”花姐,与以往选秀节目导演的“老好人”形象不同,她表现直率,对选手的批评一针见血,而选手也报之以real,在节目中公开挑战她,哭诉“有黑幕”。
  见惯了华丽大制作,这档看来槽点颇多的节目,令许多网友真情实感地爱上了。
  前不久,新浪娱乐前往香港,探访了《全民造星》的彩排现场。作为第一家造访该节目的内地媒体,我们不仅见到了传说中的监制花姐与“旁白君”文卓森,还与目前人气相对较高的选手姜涛、江熚生(Anson Kong)和应智越聊了聊。
  在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看到,这档节目的异军突起,既是香港电视新力量在大台垄断下的一次奋力突围,也折射了香港新生代偶像的困境。
弹幕群众求出道的幕后网红
  走进香港新界的邵氏片场,往前直行几百米,就是《全民造星》的录影棚。
  一下车,我就见到了在录影厂外的监制花姐,当时她与其他工作人员站在一起,气场强大但并不会很凶。在她所站位置的大概三米开外,有两位选手在认真练习舞蹈。
  旁白君的出现则令人措手不及,当时我正在化妆间门口的走廊和工作人员商量采访,只见一名斯文的青年男子突然站到了对面,典型的香港男生外形,尽管双手插袋,却不觉得有距离感,发际线高过少爷占,眼睛大过林海峰与陆永,经工作人员介绍,才知道原来他就是网友们pick的“旁白君”文卓森!
旁白君文卓森舞台C位照
  尽管节目并不在内地播出,但通过弹幕网站,《全民造星》已经成了小众爆款。
  见有内地媒体到访,正在台上彩排的选手们散开,让“旁白君”文卓森站在舞台中央拍照,工作人员贴心地把场灯打开,欢呼声不绝于耳。几位受访的参赛者还围绕在文卓森的身边,让他在我们镜头里“C位出道”。
  文卓森是传理系的毕业生,大学时代,室友当中有个北京人。毕业之后,他在香港一家电台工作四年,其中三年是做主持,负责两档节目,一个是星期一至星期五傍晚的直播,聊生活,说话风格从这个节目开始建立,此外他还有一档音乐节目,已经有确立的形象,类似于在《全民造星》的旁白风格,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好贱格,好夸张”。
  电台做到第二三年的时候,就有人向文卓森要电话,说他可以做“平价少爷占”或是“少年林海峰”,“如果他们两个都推了的工作,可以打给我,平价给我做”。少爷占和林海峰都是香港有名的电台主持人,文卓森也是听着他们的电台节目长大的。
  后来电视台结业了,文卓森就去了Viu TV,面试的时候,编导们都知道他有声优的背景。到了《全民造星》的后期制作时,原本负责出外景撰稿的文卓森,就被花姐选去做了“旁白君”。
  花姐以前是TVB的编导,曾制作过很多大型的选美节目,“那些节目很中规中矩,导演要很公平地对每一个参赛者都很好,观众一直看这些节目。我作为制作人就觉得,我们都已经看了十几年的这些了,我想拍些年轻的东西。”
我可不是好脾气的花姐
  成立之初,Viu TV就把真人秀作为主线发展,吸引了一批年轻人。稳定之后,Viu TV开始慢慢地把内容多元化,《全民造星》正是在年轻群体的基础上,力求争取更多元化观众的一次尝试。
  来到Viu TV之后,花姐做过几档真人秀,也用到了旁白的方式,这次选到文卓森,她很是满意:“他真的是很合适,因为他很熟悉那些参赛者,录音的时候,我们不用解释这个人的背景是怎样,他一看到就知道这个人的特色,而且他是幕后人,讲话不会有包袱,不会怕得罪人。”
  花姐坦承没有预料到内地网友对《全民造星》的喜欢,“可能内地观众看到的,都是很华丽的舞台、很靓仔的选手吧,大家看惯了一些包装的事情,或者规模的事。而我们很穷,就随意一些。”
  “这次弹幕令我们很惊讶,原来内地都会看粤语节目,想不到他们很了解,不知道旁白是我的时候,也会觉得像少爷占或是林海峰。”文卓森说。他会认真去看每一集的弹幕,记下哪些地方反响较好,哪些地方不够好。因为两地的网络语言不同,最初他还要去搜索什么是“C位出道”,什么是“23333”。
旁白君的官方吐槽和内地网友弹幕
  在他看来,两地观众对节目的反应也有所不同,内地网友似乎更喜欢这个节目,而在香港,节目的收视虽然好,但评语大都是在骂节目,或是骂选手,旁白君的关注度也没有内地那么高。
  节目的整体收视走高,给他们带来了冠名赞助商,而内地网友的评语,将来会和香港观众的评语一起放进节目里,花姐说:“让参赛者知道观众有什么回响,参赛者会及时回应。为什么会有呢,希望不好的评语,慢慢地变得不同,参赛者有转变,评语也有转变,这也是真人秀的意义所在。希望观众知道,你的评语可以改变节目。”
  《全民造星》在内地又被称作“港版101”,面对内地媒体,花姐势必要回答一个问题:《全民造星》与《创造101》或者是《偶像练习生》有关系吗?
  “完全没有关系,这个只是我们卖创意给老板时的说辞。我们心里知道,这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101’的他们是一班很完美的人,他们的目的是造星,然后拍他们怎么努力。然而我们想告诉别人的是,其实有一班大家觉得不太好的人,他们有梦想,我们试下帮他们。整个过程,我们不是想看到他们是不是拿到100万,我们是看他们怎么成长,对一些事情的反应是怎样的。大家目标不同。”
全民造星的主舞台
  花姐的初衷是做档选秀节目,但她很明白,香港的资源不如内地,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
  《全民造星》租的录影棚在邵氏片场,那是TVB的主场。场地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小,但也相当精简,除了节目组的导播间,一个主要的录影大厅加上一个化妆间、一个服装间就是全部了。
  99进40时期,台前有五位评审决定选手去留,台后则有四位导师坐在一个紧凑的小房间里,狭窄的空间被内地网友吐槽“他们是来打麻将的吗”,实际上,这个“麻将间”就是服装间。至于导师们为什么总在紧张的关头,在厕所门前合议,因为,那个房间的隔壁就是卫生间······
狭窄的房间坐着四个导师:他们是来打麻将的嘛?
  此外,录制现场的八十年代灯光、收音设备也成为内地网民的吐槽点。
  至于赞助商,文卓森坦言近期有多起来,但远没有《中国好声音》每个环节都有的程度。目前《全民造星》有了冠名赞助商,会在节目开头强调一下。
  花姐说:“我们Viu TV是刚刚开始的免费电视台,没有很普及,我们都是很艰难、很努力去做一件事,香港人是很固执的,他们看这个电视台,就一直看这个电视台的了,我们很希望可以用时间去改变。”
  其实《全民造星》的制作对TVB来讲,只是普通规模,但是对成立仅两年的Viu TV来说,已经是大型的节目。
  “从整个香港来讲,都没有试过有这么大型的九十九个男子一起参加的节目,都是第一次。”花姐说,这个“第一次”也暴露出,相比硬件上的不足,人的资源更捉襟见肘。“香港本来就不是很多人,条件比较好的已经有发展了,签了公司,或者去了内地发展。”
  花姐坦承,相比内地节目可以请到吴亦凡、张艺兴这样的偶像做导师,《全民造星》请不到这样的艺人,比如目前在内地发展得不错的香港艺人陈伟霆。
“豪华”的评审阵容
  “我们就算找到陈伟霆,他也不会来,内地请一个人,给很多钱的,他们已经回不了头。我的预算只能给梳头化妆钱的时候,他会不会回来呢?我有机会都回去内地赚,我为什么要帮你?我们很难找嘉宾,能够给我们做嘉宾的人,都是有心的,所以不会跟我们计较,但不是很多艺人会这样想的。我不是说陈伟霆不好,但是陈伟霆赚钱重要一些。”
  “张学友是在香港唱歌,但是也有很多时候在内地唱歌,因为市场大嘛。人都走了,剩下的人是不是不好呢?其实他们也不是不好,因为内地有很多钱去包装艺人,台湾也有,K-pop的人就更完美了,为什么要喜欢这些很本地的人、没什么钱包装的人?”
  “剩下的人,未必是完美的人,但不代表他们没有梦想的嘛。我们的卖点,可以很接地气,很真实,这是我们Viu TV可以做到的。我们就想利用香港的特色去做这件事。”
  花姐和她的团队对目标选手很明确:“我们要找一些很想做艺人的人,只要他想要,我们就给他机会,我们反而不想要太好的,太好了就不需要我们造星啦。”
简陋的评审席
  有了这样的人物基调,《全民造星》的节目定位也明确了,正如花姐常常跟人说的,《全民造星》不是选秀节目,不是比赛,“只不过我用选秀做背景,我是希望这个节目是看到参赛者、工作人员、导师、观众的真人秀,赛果是怎样的,不重要。因为都只是想有真人秀的味道。”
而真人秀的核心,就是真实——努力制造的真实
  前传有两处设计,选手哭诉“有黑幕”没剧本
  《全民造星》共有七名撰稿员,在内地综艺节目里,他们被称为编剧。每个人负责跟着五名参赛者,发生什么事情都会记下来,然后汇总给花姐,花姐和另一名编审就会组织内容,判断有哪些值得剪辑出来,并制定出大约的方向。
  剪辑之时,导演会预留一些位置给旁白,有时导演还会有指导音轨,即预先录了声音,说他在这里想说些什么,文卓森再加感情下去撰写旁白稿,面对不同的选手,他会有不同的感觉。花姐不会干涉文卓森太多:“我很开放的,如果这个人令他有感觉,比我逼着他说一些不想说的效果要好,他是代表观众的,我觉得现在的效果是他投入了感情,所以观众有共鸣。”
  至于花姐骂人的镜头,也不在原先的设计里,而是源于花姐拍真人秀的经验。
  “如果我很真实地跟他们说话,他们就会听我讲,就会很信任我,什么都讲给我听,这次我也是用的这样的方法,不好就直接说,想不到节目播出后,剪了我骂他们的镜头出来,效果很好。”
  除此之外,节目中的选手采访总是在楼梯上,也是有原因的。“楼梯其实就是练舞室的外面,如果我等到打好灯,他就没有那个感受了,所以我要马上拉他们出来,马上讲。不可以思考要不要过滤一下、会不会得罪人,我不会给你时间,我把机器怼上去,你就要讲,效果就会很真实。”
迷之小黑屋的采访间
  还有被吐槽是“迷之小黑房”的采访间,也有它的用意。花姐说,节目组有意设计成密闭空间,只放了一台摄影机在那里,没有节目组的人提问或引导,发挥类似告解室的功能。
  那么,一些大事件有剧本吗?花姐说,前传有两次重大的设计,但后面选手指责花姐、有人“造马”买票,都是没有剧本的自然事件。
  《全民造星》前传阶段,第一集就有很高的讨论度。在那一集里,节目组先是在香港街头来了一次严肃的采访,得出了香港近年已经没有新晋偶像的结论,整个画面很灰,情绪也很灰。正当人们以为,节目大幕拉开后,一群热血青年会誓师改变此种气象时,却发现剧情急转直下,“旁白君”说:节目组发现,具有偶像实力的人,竟然一个都没有!
  然而节目组决定重新振作,他们硬着头皮选出了九十九个人,这批初选入围者的亮相充满了黑色幽默。对着这群看上去素得不能再素的普通人,“旁白君”悲壮地说:“既然没有偶像,那么节目组就要制造一个。”
  这次转变看起来是穷途末路的不得已而为之,但实际上是早已经设计好了的,花姐说: “一开始我们就很清楚,就算我们有100万奖金,也没办法找到天王巨星素质的人。但是这个节目,未必想要的是那样的人。”
  除了这一处框架设计以外,第一次集训也有他们的设计。
  花姐特意把一些外形出色的靓仔摆在前排,然后在一旁观察哪些人觉得不公平,接着就把他们拉出房间,在楼梯上里聊真实的感受。
  “我摆一些靓仔在前面,有些人就觉得不公平。我们就是真实地告诉你,娱乐圈就是有这件不公平的事,你们参赛者接不接受?他们最后为了梦想,都会接受这件事的,我很委屈,我跳得好,但是不靓仔,但是我要接受这件事,娱乐圈就是这样的。我觉得我们就要真实地告诉观众,告诉他们。”
  在分组比赛中,选手与花姐之间发生了冲突。当时有A、B两组人比赛,评审判A组赢,谁知道刘美君导师跑出来说评审判错了,应该是B组赢,于是评审改判B组赢。此时B组却不开心了,他们认为为什么可以结果是可以更改的呢?于是B组的选手应智越跑到花姐面前,认为她安排了刘美君前来抗议,从而影响了赛果,指责节目“做黑幕”,哭了。
  花姐说:“在电视史上,我们不会将这些事情拿出来。但既然发生了,应该给观众知道一个比赛后面有那么多事情。”
花姐节目里指点选手
  比赛进行到后面,节目中出现了选手买票作假的事情。
  节目组只告诉了大家有这件事,却并不打算就此去查处谁。“我们没有去查,我都不知道真的假的。我会跟大家报告有一件可能觉得不公平的事情发生,看大家的反应,作为制作团队,我不需要告诉人,这件事真不真实,我们不会去判断这件事,做决定,只是告诉大家有这件事。”
  花姐继续说,“我们的规则没有说你不可以做什么,我们的规则只有告诉你,多票的就可以入围了。我们做这件事的时候,已经估计到,这班人,不算是靓仔,为什么有人投票?都是朋友。本来这个娱乐圈,人的关系重要,你自然就入围了,这个就是娱乐圈不公平的事情。”
  “不公平不是现在总是发生的吗?这个世界就是不公平的了。”
香港偶像的困境
  “如果最后造不了星,我们会坦白对观众说:对不起,选不出”
  《全民造星》为我们找来了江熚生、应智越、姜涛三位参赛者受访,都是有话题的选手,也有一个共同背景:都参加过内地的选秀节目。
江熚生、应智越、姜涛
  三人之中,江熚生(Anson Kong)是最典型的港男外形,深色皮肤,简单发型,化妆讲求轮廓的深浅,穿着最显身形的背心。四年前,他去韩国当了练习生,当时是日本、韩国、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五地的练习生组成了一个组合,但训练半年之后,公司突然放弃这个计划,江熚生只有回家了。后来他一直在电视节目、演唱会里当舞蹈艺员,一直在等一个机会。
  去年,湖南卫视的“快乐男声”在港澳台地区选拔,江熚生参加了,但并没有被选上。当时十八岁的姜涛去到了内地的赛程,但没有走得很远,姜涛说:“发现自己有很多不足,外形条件还有观念都跟内地差很多,香港本身的演艺可能也比较没有那么好吧。”
  姜涛目前还在上学,参加《全民造星》的出勤率并不高,花姐可以理解他,但是其他的选手会觉得他参与度很低,也会因此而不高兴。
  这其实是节目矛盾冲突的一种,也是《全民造星》的一大特点。参赛之前,节目组有跟选手说明“尽量”参加彩排和录制,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控制权,节目中也出现过不少缺席率较高的选手,大部分都是为了上学和上班。花姐对此表示理解,她还透露有选手因为工作请假太多而没有了一个月的工资,钱包里只剩五百港币。
  文卓森说,到了节目后期,很多人已经辞掉了工作:“他们不是为了钱,而是追求机会,希望被唱片公司或者电影公司选中,是赌博,是年轻人的热血,那团火,我们这个节目就是这样。”
  应智越之前曾经在韩国读书,同时也是练习生,后来大环境变化,他就回到了国内,参加了爱奇艺的《偶像练习生》。结束后,香港的朋友告诉他Viu TV有选秀节目在找人,于是就参加了。
旁白君文卓森与江熚生、应智越、姜涛合影
  从韩国练习生体系出来的应智越,因为“韩韩哋”,被花姐骂了好几次。刚到节目组,跟人打招呼是九十度鞠躬,惹得花姐嫌弃:“做什么呢你!”应智越习惯了韩国的化妆流程,在节目里自带化妆品,花姐也觉得不入眼,还认为他的粉底色号太白了。
  除了这些之外,花姐还觉得应智越的唱歌跳舞都太韩范儿,至今都没有找出个人特色。
  连做采访时,花姐也会忍不住说一句:“你不要跟人家讲一些官方的话。”很显然,在追求真实、勇于吐槽的《全民造星》里,如果都是“官方”的表现,分分钟可能都没有镜头。
  “参加《偶像练习生》,做得不好,幕后团队会教好他,但不会把教的那一部分剪出来,给人的感觉一下子就是很好的,这样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而这边总监骂你哪里不好就会直接剪出来。”应智越坦承地说。
  听到这番话,花姐“质问”:“不好吗?”
  应智越补充:“内地节目有时候,说实话,就是做华丽。因为参加过节目之后,有时候唱完现场,如果练习生唱得不好,节目马上都先修好了,这边就完全不修,就很真实。相对我觉得真人秀的话,这边当然会相当服气。我们这边都是素人,那怎么可能可以短时间之内做到他们那么好?硬要做肯定是什么都不像,那所以索性这个节目就做得很真实。”
  他还记得,当时朋友说起《全民造星》:“香港现在要打造香港的偶像。”
录影厂门口练习的选手
  但“香港的偶像”,是什么样子的?
  节目的评审与导师,几乎都是很资深的行业前辈。香港的黄金时代在花姐、导师、评审们的骨骼里,还有网友说,难怪了,评审之一的余安安可是周润发的前妻,经历过那样的巨星时代,怎么会理解这群深受外埠潮流影响的新生代审美?这会不会是压在香港新生代肩头最沉重的压力?
  “不会,因为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十九岁的姜涛斩钉截铁地说,连花姐也感叹“要不要这么直接”,姜涛接着说,“可能你去学生当中问,有些人已经不认识周润发了。”
  除了有着标准港男外形的江熚生,应智越、姜涛都被指身上的韩范儿太重。在节目里,好几位参赛者的落选,都被明确指出与他们身上的“韩范儿”有关。
  对此,花姐表示节目组没有特别讨厌韩国流行偶像风格,她希望强调的是香港特色。
  “我的儿子十几岁了,手机里面没有香港的歌,完全是韩国的歌,华语歌有内地和台湾的。我以前觉得要听张国荣、谭咏麟,现在觉得好可惜,我不是不喜欢K-pop,我是觉得你喜欢K-pop的同时,可以做回香港特色,我们的乐坛没有其他选择给年轻人了。你完全模仿那些人,为什么我不选韩国人,而选你?”
  评审当中,除了余安安是红极一时的演员,其他的是化妆师或者摄影师,在观众中未必有权威性。而幕后的导师阵容里,有导演火火、卓韵芝,音乐人郭伟亮,歌手刘美君,但都已经不太年轻。
  有声音说,这些人已经不能代表年轻人的口味了。
  “对的。”花姐承认,“但是我找他们是因为他们的经验,可以教参赛者在娱乐圈的技巧,怎么做人,也可以让这班年轻人告诉导师,现在流行什么。对大家来说,是互相教导的事情。”
  除了深受外埠风潮影响,香港明星还有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我问他们:你们三个就算是在这个香港节目里红了,应该也是会到内地发展吧?
  “其实我想带着香港的东西······”姜涛说。花姐很快打断了他:“你们讲大话,你们最后还是会选内地的。如果给你们选的话,如果要签你们,你们会要求去内地,就算我捧红了你们,还是会去内地。吸收韩国的文化,带着香港的东西去了内地,就说是自己的东西吗?”
  姜涛说:“吸收好的东西,很多东西确实是好,所以要去学。这么多年,香港还是不太可以去融入,还是比较坚持自己的立场。我是蛮想改变的啊,蛮想融合两者。”
  江熚生则认为,从香港出发,在香港打好地基,再去内地,这是新的香港偶像需要走的路径。
  在花姐的心中,她希望每个走出去的香港偶像,都保有香港的东西,譬如用香港的排舞师,唱歌一定要保有过去香港歌手唱live的潇洒风格。但始终,她觉得这些选手们走出去的前提,都是找到自己的风格。
  《全民造星》的计划中,会有公司挑选有潜能的艺人,“不会逼着一定要选,讲真,要在这一堆人里面选这样的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我已经打定输数了,如果评判出的冠军,那些唱片公司觉得不行的话,最后造不了星,我们会坦白对观众说:对不起,我们选不到。”花姐说。(阿辉/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造梦西游3手机版游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