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要塞炮一个基数的弹药是多少基数是多少?

列车炮_百度百科
列车炮(Railway Gun)为一种架设在铁轨上的大型炮种。通过在装甲列车上装置,能够令这些本来不便运输的大型火炮可以在上快速移动。很多国家也曾经建造过这类列车炮,当中较著名的有德国在1930年代建造的重型古斯塔夫,(它被用家族的“”名命名)该炮以由生产商承建。(根据克虏伯公司买一送一的营销策略,1942年,德国花费300万帝国马克购买了多拉巨炮。它以设计师妻子多拉的名字命名然而,随著科技的进步,列车炮亦已经淡出历史的舞台,而渐渐被火箭、导弹等远程武器所取代。
士兵与列车炮
列车炮的概念最早源于1850年代,在英国人(Anderson)的作品《国防》(National Defense)中提出。1860年代以后,俄罗斯亦有著相同的概念。而最早使用列车炮的国家则是美国。在期间,联邦军(北军)为了围攻邦联军(南军)据地(Petersburg),首次采用搭载了无盖列车的十三英寸臼炮进行轰击,这是世上第一款的列车炮。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亦开始以列车炮作为轰击要塞及堑壕的武器,把列车炮的使用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间,德国使用了射程一百三十公里的“巴黎大炮”(Paris-Geschütz)轰击法国巴黎。因此,在战后拟定的中列明德国禁止使用列车炮等重型武器。虽然如此,但1935年重整德国军备后,列车炮再次面世。第二次世界大战间,德国制造了很多不同种类的列车炮如重型古斯塔夫、K5E列车炮、K12E等。这些列车炮的口径比较大,由150毫米至800毫米不等,其炮管亦较相对长,所发射出来的炮弹射程有数十公里。
虽然列车炮火力巨大,射程远,并能够在没有战场制空权的情况下对敌方纵深和坚固目标予以毁灭性打击,但由于列车炮过于笨重,并且在移动中要进行复杂的拆卸,加上制造成本高,大口径火炮寿命短(如800mm的古斯塔夫只有100发的设计寿命),实际使用中并不理想。并且二战后期V1、V2两种导弹的出现,使列车炮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
第一门K5于1936年正式服役,之后一直持续生产直到1945年。最终产量不确定,但估计在25门到28门之间。从各方面来讲,K5的设计都很经典,简洁的载具,杰出的弹药搬运设备和装弹机构,又细又长的炮身。
K5从生产到使用一直处于高度保密中。K5以其优异的性能受到前线部队的好评。1940年,刚刚配备了GR35
式榴弹的两门K5列车炮被秘密运到法国多佛尔海峡沿岸,向海峡对岸的英国本土射击,对岸的英国虽然也有超过300毫米的列车炮和海岸炮,但是以他们的射程根本够不着K5,只能干挨打,没有任何办法。在大西洋壁垒,K5被海军部队使用来阻止预想的盟军穿越多佛海峡的行动。直到1944年盟军登陆一直留在那里。有一门炮甚至被藏到了码头附近的美术馆里。尽管这样,还是躲不过盟军的侦察和轰炸。在另一些地区,出现了一些为K5建造的混凝土碉堡车库。
1944年的意大利是K5发威的一仗,两门K5火炮在安齐奥的铁路隧道里躲避轰炸,轰炸过后就跑出来攻击正在登陆的盟军士兵和装备,给盟军士兵带来了极大的伤亡和恐慌,于是K5便有了另一个绰号“安齐奥特快”。
北非战役后期曾有计划运送至少一门在意大利的K5去突尼斯。可以说“哪里有德军,哪里有K5”。铁道车拉着一门或两门K5和弹药车以及居住车厢的情景在欧洲占领区内经常可以看见。同其他的列车炮的命运一样,K5不是被盟军摧毁就是被自己人摧毁。
今天,现存的K5有两辆,一辆在法国大西洋壁垒博物馆,另一辆在英国阿伯丁供人参观。[1]
重型古斯塔夫列车炮
1942年夏天,苏德之战进入最紧张的阶段,德国第11集团军包围了克里木上的重镇要塞,但是久攻不下。这座城市在19世纪中叶的克里木战争中曾经顽强阻挡了英法联军的多次攻击,德军指挥官曼施泰因将军一筹莫展。德国最高统帅部了解曼施泰因的处境,为了尽早夺取这座苏联重要的港口城市,希特勒命令将重型武器调往前线,支援攻城战斗。这种武器就是纳粹德国所制造的最骇人听闻的超级大炮———800毫米巨型列车炮重型古斯塔夫。
这种超级武器原本是用来对付防线的,但是德国装甲部队在西线迅速取胜后,它就失去了用武之地,
重型古斯塔夫
希特勒正好拿它来对付苏联人。
为了把火炮顺利运送到克里米亚前线,德国人特地设计了三辆车厢编组构造特别的巨型运输列车,由于沿途的桥梁都无法承受这样大的重量,列车只好绕过很长的弯路而行驶。为了预防苏军飞机轰炸,阵地四周部署了高炮部队和警戒飞机,大量步兵、巡警和警犬在周围10公里范围内日夜巡逻一旦发现有苏军飞机轰炸,立即由化学兵施放掩护。参加指挥、操作、警卫的总人数达到4000人以上,它的炮弹也是骇人听闻,每一枚穿甲弹重7.1吨,一枚高爆弹重4.8吨,推进燃料重约1.8吨到2吨。
当时,驻守塞瓦斯托波尔的苏军决心进行持久防御,筑起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和地下弹药库,其中弹药库是动员数千军民经过长期苦战建造起来的。为了防御敌机轰炸或炮火袭击,弹药库建在地下30米的深处,上面覆盖有厚厚的钢筋混凝土,里面储藏了大量武器弹药。不过,它仍然没有抵抗住“古斯塔夫”列车炮的轰击,弹药库被直接命中后摧毁,连锁爆炸导致近千名苏军伤亡,可是当时苏联人并不知道是什么武器造成这次灾难的。有人分析是德国JU—87轰炸机扔下了巨型炸弹,有的说是德国间谍蓄意破坏。直到战争结束后很长时间,在清理建筑废墟时发现有个直径特别大的弹坑,苏联人才意识到是德军使用超重型火炮发射的巨型炮弹击中弹药库,引起连锁反应弹药爆炸,毁灭了这座无比坚固的建筑。
在参加完塞瓦斯托波尔战役后,该炮被运往列宁格勒,用以夺取令希特勒恼火的这座城市。但是它也无法改变德军遭到惨败的命运,为免被缴获,超级武器又被匆匆运回。1944年时,“多拉”列车炮又会同一些巨型臼炮对起义者进行了无情的镇压,将华沙全城夷为平地。1945年4月,德国人为免它被缴获,将“多拉”拆毁,盟国军队缴获了这门巨炮的一些部件,并在德国希尔雷本发现过一根炮管和几发炮弹。后来盟军为了熔化这门炮整整用了七天七夜。
二战结束时,“大多拉”炮成为苏联红军的战利品,以后又被运到盟军占领区,成为盟军研究巨炮的样品。最后,这座空前绝后的超级巨炮被盟军拆解,结束了它短暂而奇特的—生。[2]
.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百度百科[引用日期]军事史上威力最大的火炮是怎样的?
按时间排序
原子炮目前世界上最威力最大的火炮。
【多图侵删】巴黎大炮、多拉、原子安妮之类的大炸逼都被说了的话…我就只能补充一些黑科技了…说第三帝国那种渣渣拥有最大口径火炮的粗来!我拿着帝国主义之板砖914mm口径的小戴维和你谈笑风生!利托尔.格维特迫击炮是二战时期制造的最大口径火炮,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盟军正面攻破德军齐格非防线而秘密设计和制造的。该迫击炮的炮筒重65304公斤,口径为914毫米,炮座重72560公斤,发射的弹头重约1700公斤。有一个长4.8m 宽2.7m 高3.0m的底盘,以及高低,方向瞄准器构成。这个箱型底盘首先通过斜面,从车上卸下安放在事先掘好的土坑内,再进行加固。尔后在由M26改装的特制牵引车拖曳来的炮身沿着基础部的滑轨固定于基础部,便完成了安装。炮弹的重量达1640kg,其中包括700kg的炸药以及970kg的抛射药。由炮口装填。炮重60吨,射程达10,000米,战时仅建成1门,没有来得及投入实战。说原子安妮那种280mm小口径渣渣的粗来!我让你看看社会主义之惩戒!吃我大苏维埃406mm“聚光器”核加农炮!为了和“原子安妮”火炮对抗,苏联争锋相对,于1955年,由 格拉宾设计局 在 T-10 坦克底盘上完成了271工程的设计制造,即“Конденсатор(聚光器,又名电容器)-2Р ”406毫米重型自行火炮 —— 制式编号2A3。其中 2A3 的主炮使用了特别设计的 SM-54 406.4毫米加农炮,即计划流产的“苏联”级战列舰 B-37 406mm 主炮的减压版。为了和“原子安妮”火炮对抗,苏联争锋相对,于1955年,由 格拉宾设计局 在 T-10 坦克底盘上完成了271工程的设计制造,即“Конденсатор(聚光器,又名电容器)-2Р ”406毫米重型自行火炮 —— 制式编号2A3。其中 2A3 的主炮使用了特别设计的 SM-54 406.4毫米加农炮,即计划流产的“苏联”级战列舰 B-37 406mm 主炮的减压版。当然这货有升级版,420mm的奥卡核火炮。你们这些资本主义的渣渣,在政委的核铁锤下颤抖吧!当然,美帝国主义也不是纸老虎。1953年,美海军就着手研制用于“衣阿华”级战列舰上406毫米火炮的核炮弹,1956年开始列装,并命名为“mk23/w23”核炮弹。它和美国陆军的核炮弹一样,为内爆式核弹头。但是,这些装备核炮弹的美军舰艇于1955年相继退役。这样,mk23核炮弹一直未能在实战中使用,直到1959年退出现役。新华网的图 前面是原子安妮的280mm核炮弹 后者是mk23型460mm核炮弹想象一下下面这个怪物发射核炮弹的场景…最后,你们啊too naive,不要总是想搞个大新闻,打个卫星有什么了不起的啦?我们中华联邦还有反导大炮呢!(自行百度640工程)ps:
我很开心我没有活在那个疯狂的年代
而且这才是人类未来的方向
多铆蒸刚,炮塔至上!
亿万炮塔,亿万荣光!——————————————————突然想起来一个下马的项目来补充一发XM2001十字军战士自行火炮“十字军战士”自行榴弹炮采用56倍口径身管155毫米火炮,最大射速10-12发/分,发射榴弹时射程为40公里,发射增程弹时最大射程为50公里。战斗全重55吨,单位功率27马力/吨,最大公路行驶速度67公里/小时,越野速度48公里/小时。乘员3人;供弹车可自动向自行榴弹炮的弹舱补充弹药,不需要人力,补充一个弹药基数48发仅需10分钟。自行榴弹炮和补给车通过战术火力控制系统联为一体。“十字军战士”能在接到命令之后的15秒后开始射击,60秒内发射10发炮弹,90秒后转移到750米外新的阵地,再过30秒开始新的射击。仅仅3辆“十字军战士”就可以在20分钟内实施180发炮弹的攻击,相当于18辆M109A2或者9辆M109A6“游侠”的威力。与此同时 美帝有155mm的W82型核炮弹(想想如果允许使用战术核武器 20分钟有180发核弹落在头上每分钟9发 真想做一个悲伤的表情)
据说二战时期德军的列车炮威力很大。还有就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没良心炮‘威力也不小,炸药包放在汽油桶里,适合近距离的攻击。
巴巴多斯大炮?1960年代由传奇的吉拉德·布尔博士(非常传奇)主持研制的一种能够发射人造卫星的超级大炮。因其试验场位于加勒比海的巴巴多斯岛而得名。它曾经以2100米/秒的初15000g的过载将190千克的炮弹打到180千米的太空。这个身管火炮的世界记录至今无人能够打破,今后恐怕也不会被打破了。在布尔博士1990年被谋杀后计划停止。当时为了节省研制时间,布尔博士将美国海军的两门战列舰16英寸主炮镗大口径,头尾对焊起来,同时增加类似那样的炮管支撑衍架,最后制造出一门长达36m、口径424 mm的巨炮。为了进一步增加射程,他还设计了这门大炮专用的火箭助推增程弹丸。后来的模拟计算表明,这门火炮理论上能够将100 公斤重的炮弹发射到4000千米远的地方,发射214 公斤重的火箭增程弹时射程达到2570千米,重量稍轻一些的载体垂直发射则可以被送到250 千米以上的太空!
中华大加农(zhonghuadajianong)为先行者跨下的超强力武器,威力极为可怕,是先行者的最终武器,为光束系的武器,又作「中华加农炮」。  革命先行者是中华民国湖南省长沙市研发的一种超强的人形兵器。  超「屌」的攻击方式 - 中华大加农,能使敌人动弹不得。  目前世界上没有任何兵器足以打败他。  谣传使用嘴炮可以溶化他,不过这点我们无法证实。  由于他超强的零件通用性及简单的结构,任何人都能控制及维护他。  而且他身上的磁性动力炉为他提供了源源不绝的能量,使其成为了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最终兵器。  男子汉光束  乃革命先行者用尽全身精力发射而出,拯救世界的光束。由于发射的部位关系,被称为男子汉才可能发射的光束,简称男子汉光束,学名大中华加农炮。这项技术始源于德国。
标签: 性能专用于发射核炮弹,所以又有“冷战魔炮”之称。“冷战魔炮”的正式名字叫280毫米A型炮。其口径为280毫米,射程32公里,以水压装弹,其爆炸威力相当于美国投到广岛的原子弹的1/4。“原子安妮”的性能:口径280mm,倍径46倍,全炮重量 85 吨,射程为29公里(发射272.4公斤的核炮弹时)和32公里(发射常规榴弹时),炮身长12.2米,射击准备时间15分钟。原子安妮“原子安妮”炮的身管长,其后坐力巨大,因此必须预设阵地。拖车采用前后各一式的双牵引车型,不需要转向既可前进后退;拖车上装有液压千斤顶,可将炮从拖车上卸下。操控采用液压式控制,利用装弹机装弹。M65炮系统庞大,转换时间很长。试炮实验日由美国陆军第867野战炮兵营进行第一次射击试验,32千米外蘑菇云腾空而起。美军在内华达州进行的M65型原子炮的第一次射击试验,发射一枚280毫米核炮弹,这是M65发射原子炮弹唯一的一次。其后不久,它就出现联邦德国的莱茵河地区。美军在那里部署了一个战术核炮营,辖3个连,每连编配2门M65原子炮、4辆牵引车和8辆运送核炮弹和人员的卡车。但是这种原子炮核安全系数并不高。即使是没有发射,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280毫米272公斤核炮弹根本做不到完全屏蔽核材料的放射线,连炮手的健康都受到核辐射威胁。封存,停止使用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订。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后将280毫米核火炮运抵南朝鲜,并和南朝鲜军队在军事分界线附近举行核突击军事演习。原子安妮核火炮因为自身缺陷,到1963年作为预备兵器封存停止使用。
.16:49修改古斯塔夫大炮与多拉大炮。 17:14添加卡尔臼炮、超级大炮、利托尔.戈维特迫击炮、沙皇大炮 16:53添加乌尔班巨炮、大和号战列舰主炮多图预警大炸比1号:巴黎大炮口径:210mm口径:210mm炮管长:36.1m炮弹重:120~126kg系统重:375吨(炮身加炮膛重125吨)最大射程:131km(设计时推算的理论值是120km,备注:全射程需要180kg的推进火药)生产数量:7门制造厂商:克虏伯(这真不是法国人的大炮,是因为轰炸过巴黎才叫巴黎大炮)大炸比2号:多拉大炮(又名古斯塔夫大炮)口径:800毫米炮管长:32.48m炮高:12m系统全重:1350吨最大仰角:65度有效射程:47km制造厂商:克虏伯一号炮:古斯塔夫
二号炮:多拉。炮弹:榴弹重4.81吨,射程47公里
混凝土破坏弹重7.1吨,射程38公里。靠铁轨移动,其日常运作团队1720人。其发射的炮弹大小。这里有两种说法:一种说古斯塔夫式800毫米列车炮,克虏伯制造出来的时候以克虏伯家族的前缀古斯塔夫命名,而纳粹德国将其购买之后,以工程师的妻子命名为多拉,所以其实是一门炮第二种说法是古斯塔夫式800毫米列车炮一共造了两门,一门叫古斯塔夫,一门叫多拉。我更倾向于第二种说法,原因是我找到了两门炮不同的服役记录(但是并非是正规史料记载,还在找,如果知道可以告诉我)古斯塔夫炮服役记录:目标:海岸炮(coastal gun),距离25,000m,共射击8发。目标:斯大林堡垒(Fort Stalin),共发射6发。目标:莫洛托夫堡垒(Fort Molotov),共射击7发。目标:白色峭壁(The White Cliff);一座位于塞汶那亚湾(Severnaya Bay)海平面下的弹药库,距离海平面30米深,由厚达10米的混凝土墙保护,历经发射9次后成功击毁引爆弹药库,同时击沉一艘湾岸内的船只。目标:对西南方面攻击矛头的步兵与以火力支援,目标为一偏远强化防御工事;共发射7发。目标:西伯利亚堡垒(Fort Siberia),共射击5发。目标:马克沁·高尔基堡垒(Fort Maxim Gorki)岸防炮阵地,共射击5发。多拉炮服役记录:1942年8月中抵达斯大林格勒以西15km处进入默认的阵地准备进行战备部署,战备于9月13日完成,不过又很快地撤除并且离开阵地,原因是苏联部队的合围圈即将完成(9月19日,罗马尼亚第四兵团全面崩溃,苏联军于9月23日在喀拉赤完成合围。见:天王星作战。),德军竭尽所能不让这个大家伙沦入苏联手中。(引自百度百科)另:该炮的运输并非是铁轨直接铺到战场,是先拆解成部件,然后运送到战场,在炮阵地铺设铁轨,建造一个100+吨的龙门吊,然后组装,实际作战中组装花去了三周时间。大炸比3号:卡尔臼炮谢谢@赵工 提醒让我想起了它。全长 : 11.15m宽 : 3.16m高 : 4.78m重量 : 124吨最高速度: 10Km/h最大射程 : 40Km口径 : 600mm炮管长 : 5m炮重 : 28.4吨* 重磅炮弹重量 : 2.2t射程 : 3,260 - 4,320m* 轻炮弹重量 : 1,575Kg射程: 6,650m没错,又是德国人造的,德国莱茵金属公司先后生产了六门,并分别起名为:一号“亚当”、二号“夏娃”、三号“多尔”、四号“奥丁”、五号“洛奇”、六号“迪沃”。没错,又是德国人造的,德国莱茵金属公司先后生产了六门,并分别起名为:一号“亚当”、二号“夏娃”、三号“多尔”、四号“奥丁”、五号“洛奇”、六号“迪沃”。大炸比4号:超级大炮没有详细的资料,因为这是我朝的炮。国外猜测可能是电磁轨道炮,或者用于反卫星实验。(原来我朝也有大炸比啊,这张图不一定对,我总觉得这张图像巴比伦大炮)大炸比5号:利托尔.戈维特迫击炮(小戴维)这才是真正的火炮嘛,二战时最大的火炮该迫击炮的炮筒重65304公斤,口径为914毫米,炮座重72560公斤,发射的弹头重约1700公斤。有一个长4.8m 宽2.7m 高3.0m的底盘,以及高低,方向瞄准器构成。这个箱型底盘首先通过斜面,从车上卸下安放在事先掘好的土坑内,再进行加固。尔后在由M26改装的特制牵引车拖曳来的炮身沿着基础部的滑轨固定于基础部,便完成了安装。炮弹的重量达1640kg,其中包括700kg的炸药以及970kg的抛射药。由炮口装填。炮重60吨,射程达10,000米,战时仅建成1门,没有来得及投入实战。大炸比6号:沙皇巨炮1586年制造1586年制造口径为915毫米,炮身长为5.18米,炮身重达40吨,整炮全重80吨;铜制弹膛长1.74米,直径440毫米,发射的空心球形生铁弹重达2吨。应该是最大的滑膛炮了吧。大炸比7号:乌尔班巨炮谢谢 提供该炮是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第七代皇帝穆罕默德二世率大军,总攻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时使用的,网上只找到这张图,应该是炮管吧。详细参数也只有口径:889毫米,炮弹270公斤。大炸比8号:大和号战列舰主炮谢谢@白羽(谁能告诉我@怎么翻页,找不到啊) 没错,就是那个在战场上打了打酱油,然后被美军300架飞机多波次轰炸,最终被击沉的大和号战列舰。大和号被击沉时的照片大和号被击沉时的照片大和号搭载9门460毫米口径巨型主炮,是当时最大的战列舰主炮。(当然还有其姊妹武藏号,同为大合级战列舰)单炮身重165吨,一座炮塔内三门火炮总重为1,720吨,加上炮塔装甲(790吨)和弹药的重量,单座炮塔的旋回部的重量总重为2,774吨。(这个重量已经相当于当时大型驱逐舰的排水量了。)炮塔防护盾前面650毫米,侧面250毫米,顶部270毫米,底座两侧560毫米。奈何当时海军已经具备现代海军雏形,以航母搭载战机,配合潜艇,对海面目标进行全方位打击,再也不是大炮对轰的时代。大和号和其姊妹武藏号的沉没,也标志着巨舰大炮的时代的结束。(有兴趣可以看一部电影--《男人们的大和》)
百度巴黎大炮一个基数的弹药是多少?_百度知道
一个基数的弹药是多少?
每门炮的弹药基数一般都在0.75左右,最大量不得超过1.5个基数。而经此次准备,我军每门炮的弹药都达到了3个基数以上。一门122榴弹炮的一个弹药基数的重量是5040公斤。1个基数的弹药是150颗子弹。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美国军事学院(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又称西点军校(West Point)是美国陆军的一个军事学院,曾经也是陆军的军事堡垒。该校位于纽约州西点(哈德逊河西岸),距离纽约市约80公里。学校占地1万6千英亩(约6千5百公亩)。
西点礼堂从该军事学校毕业的学生将获得科学学士,毕业后的军衔是陆军少尉。毕业生必须在军队中至少服役5年和3年的后备役。
军事学院的运动队历史上一直被称为“海德逊黑骑士”(The Black Knights of the Hudson),不过现在已经被缩写为“黑骑士”(Black Knights)。美国的媒体有时也将西点军校的运动队称为“军队”(Army),这种叫法也已经成为正式的称谓。
西点军校的校训是“责任、荣誉、国家”,该校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军事学院。它曾与英国桑赫斯特皇...
弹药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炮兵、步兵弹药的一个或几个“基数”是什么概念?_百度知道
炮兵、步兵弹药的一个或几个“基数”是什么概念?
所谓弹药基数是弹药供应的一种计算单位,而基数量是对单项装备规定的一个基数的物资数量或重量。其标准由军队最高领导机关根据国家工业生产水平、部队携行能力、武器的战术技术性能和一般的消耗规律统一规定。例如规定7.62 毫米半自动步枪的一个弹药基 数量为200发枪弹,一枝冲锋枪300发枪弹,一门82 迫击炮120发炮弹,一辆解放 C A10 运输车一个油料基数为161公斤,100人份的战救药材一个基数量为9公斤等。这是一个计 算单位,对枪炮来说就是一个弹药基数。 规定弹药基数可以给指挥和保障带来很大方便。它既便于上级下达命令、指示和其他行文,又便于各级军械部门计算弹药数量和向上级、首长报告弹药保障程度。使用弹药基数,既能使庞杂的数字简单化和规范化,又利于计算、供应、记忆和保密。所以在储备、请领、报销、补充弹药时,往往都以基数来表示。通常看到的多为一个整数,也有时用小数表示,如1.5个基数、3.0个基数或0.2个基数。 基数是物资的计算单位。不仅弹药,油料、战材都使用基数作为计算单位,即弹药基数、油料基数、战材基数。 不同武器装备,其基数标准不同。 但同一武器装备,其单枪、单炮基数与团基数、师基数的标准也不一样。 就炮兵而言,弹药基数以连为单位,以美军一个大口径榴弹炮连为例,一个连装备155 mm大口径榴弹炮8门,一个弹药基数为400发,需要8辆卡车运输,射击间隔时间不定,到目前为止,世界军队战争史上,发射最快的记录是在朝鲜战争期间,三所里阻击战中,由于美军及联合国军被我志愿军截断退路,发动了殊死的反击,支援火力的炮兵连创造了每分钟8发榴弹炮的世界最高记录,这个记录一直保持到现在! 回答如满意,请选为最佳答案 再有疑问,请重新开帖!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谓弹药基数是弹药供应的一种计算单位,对枪炮来说就是一个弹药基数,一辆解放 C A10运输车一个油料基数为161公斤,其标准由军队最高领导机关根据国家工业生产水平,100人份的战救药材一个基数量为9公斤等。例如规定7.62 毫米半自动步枪的一个弹药基数量为200发枪弹、武器的战术技术性能和一般的消耗规律统一规定,一门82 迫击炮120发炮弹。这是一个计算单位、部队携行能力,一枝冲锋枪300发枪弹
简单说,炮兵、步兵弹药一个“基数”就是正常条件下 一天的消耗量
枪械一般是指一个弹夹能装的最多弹药数!象56式冲锋枪所指的一个基数就是30发,炮弹就不清楚了好象是每分钟发射的炮弹数为一个基数的!
弹药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个弹药基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