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战三国志大战我不小心把我的戒指弄没了怎么办

我的戒指不小心掉进家里烧火的火盆里。找了好久都找不到。是不是化了?我都急哭了。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的戒指不小心掉进家里烧火的火盆里。找了好久都找不到。是不是化了?我都急哭了。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不会化的,除非是塑料的
我的戒指不小心掉进家里烧火的火盆里。找了好久都找不到。是不是化了?我都急哭了。
不能化,能变黑,好好找一找吧
仔细找找一定能找到
最好用铁棍一边敲打一边找
盆里都是灰
仔细听声能好找些
找一块空地把灰倒出来一部分能好找些
现在烧了一个小时了。也不知道在火里还是灰里。在火里就完了。
在火里也没事,不会烧坏的
温度达不到戒指的熔点
这火能炒菜做饭!!不到?
慢慢找,总会找到的
谢谢你,。。我等会看看,因为火盆不是我家的。我不好弄
尽量早点找出来
采纳率:39%
什么样的火盆?银的熔点是九百多度,一般家里生火达不到吧。除非你那戒指不是银,是合金
烧柴的那种
火炉还是火盆?我没见过你说的火盆是啥东西不过感觉应该没那么高的温度。仔细找找,找不到就说明是合金,你花多少钱买的?
这样的。看到没有?
是79买的。是银店。假一赔十。
这样的啊,是有点不好找,掉进去会被灰糊住你可能没看见,仔细翻翻吧,这东西一看温度就不高
怎么可能把银熔化掉
能炒菜烧水的。。
都是用来炒菜烧水。帮忙分析下。
我要急死了
不好意思刚才在做家务
我要怎么帮你呢?你只能把火盆里的灰全部倒出来,一点一点找。看你这么急我都想给你买一个
其实你长大后就知道了没人把银当做首饰的,毕竟还是廉价而且容易变黑(多问一下你的戒指有没有变黑过?然后擦一擦有变亮了?)ps.你现在还是中学生吧?真的没必要为它伤太多心,大不了用压岁钱再买一个
合金才可能化掉,但是重新凝固后还会是一坨,只是形状变了,那样你更不必心疼因为说明不是银银在这个小盆里不会化
那就一定能找到,倒在空地慢慢翻,或是把灰倒在水里,从沉淀里找
钻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只有一种情况钻石会变黑,碳元素在较高的温度、压力下会成为石墨,而石墨是黑色,如果只是掉在火盆中是不会变黑的,拿到珠宝店清洗一下就没事了。
如果是黄金戒指,不超过几千度的高温,绝对是不会化掉的,就算化掉也是软液体黄金,还是能找到的,除非是掉到火盆外边了。不然你的戒指可能是其他物质做的,不耐高温或许在大火中已经化成灰了。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银的怎么办
是银子的话,会产生化学反应,变成氧化银,变黑不纯了,金子可以烧,因为银子比金子较活泼,所以更易氧化!如果真变黑了或变黄了,试着用牙膏刷一刷,不然就要用洗银水了。
我已经找不到了。。
怎样呀?没变黑吧?
盆里都是灰。我根本晓不得啊。还有碳。我要怎么找!
哎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在去买枚新的,新年就要新气象嘛。
那就不必找了,一定要找的话,就把盆子里的东西全倒出来,慢慢找吧,你的东西,应该知道轮廓的。
这枚戒指很重要吗?
亲,银子又不太贵,在去买一枚吧
那没办法了!
你把火用水浇灭,仔细找找肯定不会烧化的。
是银的。我都哭了。听说高温会融化。
找没找着呀?
即使烧化了也从这个盆里出不去
即使烧化了也从这个盆里出不去
那我也找不到了啊
盆里都是灰还有柴。
都倒地上。
火盆不是我家的,我不好弄啊
你把手放你里头找
你把手放里头找
不会的,倒掉慢慢找。
是银的。我都哭了。听说高温会融化。
用水泼,然后慢慢找。没事的,回头让老公重新买个。
其他25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火盆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斗战三国志隆中对答案》_优秀范文十篇
优秀范文《斗战三国志隆中对答案》日期:
范文一:隆中对三国志隆中对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诸葛亮亲自耕种田地,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与管仲、乐毅相比,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这一点。只有博陵崔州平,颖川的徐庶徐元直跟他交情很好,说是确实这样。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当时刘备驻军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是卧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吗?”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到他那里去拜访,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门来,您应当屈身去拜访他。”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大,而智太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于是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共去了三次,才见到。刘备于是叫旁边的人避开,说:,汉朝的天下崩溃,奸臣窃取了政权,皇上逃难出奔。我没有估量自己的德行,衡量自己的力量,想要在天下伸张大义,但是自己的智谋浅短、办法很少,终于因此失败,造成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还没有罢休,您说该采取怎样的计策呢?'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篡权以来,各地豪杰纷纷起兵,占据几个州郡的数不胜数。曹操与袁绍相比,名声小,兵力少,但是曹操能够战胜袁绍,从弱小变为强大,不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制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的确不能与他较量。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了三代,地势险要,民众归附,有才能的人被他重用,孙权这方面可以以他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荆州的北面控制汉、沔二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连接吴郡和会稽郡,西边连通巴、蜀二郡,这是兵家必争的地方,但是他的主人刘表不能守住,这地方大概是老天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难道没有占领的意思吗?益州有险要的关塞,有广阔肥沃的土地,是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形势险固的地方,汉高祖凭着这个地方而成就帝王业绩的。益州牧刘玲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人民兴旺富裕、国家强盛,但他不知道爱惜人民。有智谋才能的人都想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您既然是汉朝皇帝的后代,威信和义气闻名于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想得到贤能的人如同口渴一般,如果占据了荆州、益州,凭借两州险要的地势,西面和各族和好,南面安抚各族,对外跟孙权结成联盟,对内改善国家政治;天下形势如果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名上等的将军率领荆州的军队向南阳、洛阳进军,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出击秦川,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来欢迎您呢?如果真的做到这样,那么汉朝的政权就可以复兴了。'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刘备说:,好!'从此同诸葛亮的情谊一天天地深厚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关羽、张飞等人不高兴了,刘备劝解他们说:,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一样。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什么了。'关羽、张飞才平静下来。 成语:如鱼得水: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适合的环境。挟天子以令诸侯: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天府之国:现多指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富庶之地。箪食壶浆: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鼎足之势: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三顾茅庐: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思贤如渴:也作,求贤如渴'像口渴思饮一样访求贤士。形容罗致人才的急迫。 度德量力:度:估量;德:德行。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能够服人,估计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胜任。不可胜数:胜:尽。数也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 历史背景:东汉末年,由于东汉王朝的残酷压榨和自然灾害的猛烈袭击,广大的农民家破人亡,颠沛流离,无以为生,被迫铤而走险。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在张角兄弟的领导下,爆发了著名的黄巾起义。起义军用黄巾裹头,呼喊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义军到处,,所在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川黄巾起义的浪潮迅速席卷了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沉重地打击了东汉豪强地主的反动统治。面临灭顶之灾的东汉王朝为了维护风雨飘摇的统治,急忙调兵遣将,向农民起义军疯狂反扑;各地的豪强势力也趁此机会招兵买马,加入镇压农民起义军的行列。 经过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东汉王朝已经是奄奄一息,名存实亡了。而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豪杰并起,跨州联郡者不可胜数。'各地的军阀势力纷纷拥兵自重,割据一方。经过十多年的火拼厮杀,公孙瓒占据幽州;公孙度占据辽东;袁绍占据冀州、青州、并州;袁术占据扬州;曹操占据兖、豫二州;刘表占据荆州;孙策、孙权占据江东;韩遂、马腾占据凉州;刘焉、刘璋父子占据益州,唯独刘备没有固定的地盘,率领部队辗转四方,先后依附于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到许都,政治上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并先后率军消灭了吕布、袁术、袁绍等割据势力,占领了冀、幽、青、并等州,平定了北方,大有一举平定南方,一统华夏的趋势。诸葛亮出身名门氏族,少时就才华横溢,超群出众。史称其,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珪,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郡丞。亮早孤,从父诸葛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诸葛亮就是在东汉末年的战乱年代出生成长起来的,他亲眼目睹了战乱给百姓造成的家破人亡的痛苦。特别是诸葛亮随同叔父诸葛玄南下过程中,沿途那种,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凄凉悲惨景象,更是在年青诸葛亮的心灵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同时也为后来诸葛亮立志消除分裂割据,统一天下奠定了思想基础。公元197年诸葛玄病逝,年方十七岁的诸葛亮就开始了独立生活, ,躬耕陇亩'于南阳中,诸葛亮度过了十个寒暑春秋。诸葛亮高卧隆中,,躬耕陇亩'的十年,过的也并非是与那种世隔绝的世外桃源生活。在隆中,诸葛亮认真研读史籍,总结历代兴亡的经验教训;密切注意当时的政治形势,冷静地观察与分析各个政治集团实力的消长和斗争的成败。并且经常与当地及因避战祸而流亡到荆州的名士司马徽、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纵论时局变换,交换政见,畅谈未来。 他最佩服春秋时期齐国的名相管仲和战国时期燕国的名将乐毅,并,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立志要像管仲、乐毅那样,干一番有益于天下统一的事业。为此,诸葛亮高卧隆中,静观天下风云变幻,等待时机,期遇明主,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宏伟抱负。 怎样才能够实现自己的鸿鹄之志呢?综观其时军阀混战的结果,到赤壁战前,只剩下了曹操、孙权、刘备、刘表、刘璋、公孙度、韩遂、马腾等人。那么,为什么诸葛亮不投靠已经平定了北方,并,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或是已,据有江东,已历三世'的孙权,而要为四处奔走,无固定的地盘的刘备出谋划策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虽然曹操实力最强,政治上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并先后率军消灭了吕布、袁术、袁绍等割据势力,占领了冀、幽、青、并等州,平定了北方,大有一举平定南方,一统华夏的趋势。但诸葛亮深知,曹操的手下有荀彧、郭嘉等一批贤才谋士,如投其帐下,难以其施展才能。同时东汉王朝虽已名存实亡,但在汉末士人中仍有较大的影响。在许多汉末士人的眼中,曹操名为汉臣相实为汉贼。道不同不相为谋,诸葛亮自然不肯为其出谋划策。 2.孙权虽据有江东之地已历三世,但其缺乏统一天下的雄心,而诸葛亮志在结束分裂割据,完成统一大业。况且孙权承继父兄基业,属下早已有张昭、周瑜等一批元老重臣。诸葛亮深知如到孙权之处,同样难以施展其盖世之才。因此,在张昭荐亮于孙权时,诸葛亮不肯留下,人问其故,诸葛亮曰,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3.刘备在当时虽无立足之地而依附于荆州刘表,但自起兵以来,虽屡经挫败,壮心不已,为时人所敬重。就连曹操也认为: ,今天下英雄,唯使君(刘备)与操耳。'诸葛亮审时度势,认为刘备可以夺取荆州、益州作为立国之基,效法高祖刘邦,成就帝业。同时刘备身边一直缺乏真正的谋略之士,诸葛亮认为自己辅佐刘备,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实现其抱负。因此,当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欣然应允出山辅佐刘备。《隆中对》踌躇满志,定天下三分和北伐战略 东汉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的好友徐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而此时刘备正依附于荆州牧刘表门下,尽管刘表以宗室之谊对刘备待以上宾之礼,让刘备所部屯兵新野(今河南新野)。但刘备作为一代枭雄并不甘心寄人篱下,急切地盼望壮大实力,以求能实现其逐鹿中原的大志。刘备对诸葛亮其人是早有所闻,据《襄阳记》载:,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因此,当徐庶力荐诸葛亮时说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四十七岁的刘备便迫不及待地冒着隆冬的严寒和大雪,三往隆中,向年方二十七岁的诸葛亮请教统一天下的大计。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将,三顾茅庐'描述成了一段十分精彩的故事。诸葛亮认为刘备是与他志同道合,可以信赖的明主,便把自己对当时社会形势的观察与分析和盘托出,并且针对刘备集团的处境,向刘备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三分天下,建基立国和北伐中原的战略方针,这便是著名的《隆中对》。攻刘璋,诸葛亮与张飞、赵云等将兵溯流定白帝、江州、江阳诸地。 建安十九年 从《隆中对》中我们可以看出,《隆中对》是诸葛亮对当时政局的看法,并且针对刘备集团无根据地的处境提出的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方针。概括起来,诸葛亮《隆中对》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当时的形势是,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而荆州和益州乃用武之地,应利用荆州刘表、益州刘璋不能守成的机会, ,若跨有荆、益,'取代割据荆、益的刘表、刘璋,建立起可靠的根据地,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 2.在夺取荆州和益州的同时,利用,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的声望,招揽人才,,内修政理',逐步增强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 3.在益州要妥善处理好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关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解除以后北伐时的后顾之忧。 4.在荆州要,外结好孙权,'与孙权建立抗击曹操的联盟。待,天下有变,'再分兵两路,,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如果这样的话,刘备,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综观后来的历史进程,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对当时形势的分析,基本上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为刘备集团制定的战略决策,大体上也是行之有效的。诸葛亮认为霸业可成,兴复汉室应该采取哪些策略? 1.取代割据荆、益的刘表、刘璋,建立起可靠的根据地,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 2.在夺取荆州和益州的同时,利用帝室之胄的声望,招揽人才,内修政理,逐步增强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在外交上妥善处理好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关系,并与孙权建立抗击曹操的联盟; 3.待天下有变,再分兵两路,命一上将率领荆州之军攻击宛城、洛阳,刘备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攻打秦川。 ,对',对策。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
范文二:隆中对答案九年级上册:《隆中对》-----陈寿一、词语解释 亮躬耕于陇亩( ) 好为《梁父吟》( ) 每自比于管仲( ) 时人莫之许也( ) 谓为信然( )( ) 屯新野( ) 先主器之( ) 谓先主曰( )君与俱来( ) 此人可就见( ) 不可屈致 ( ) 宜 枉驾 顾之( )( )( ) 先主遂 诣亮( )( )凡三往( ))( ) ( )( ) 欲信大义( ) 遂用猖獗 ( )( ) 然志犹未已 ( )( ) 君谓计将 安 出 ( )( )( ) 自董卓已来( ) 非惟天时( )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 ) 抑亦人谋( )挟天子 ( ) 因之以成帝业 ( ) 若跨有荆益 ( ) 此 诚不可与争锋 ( )( )( ) 利 尽南海( )( )此可 以为援而不可图 ( )( )( ) 帝室之胄( )此殆天所以 资将军( )( )( ) 岂有意乎( )( )民殷 国富而不知 存恤( )( )( ) 总揽英雄( ) 外结好孙权( ) 命一上将 将荆州( )( )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 ) 百姓孰敢箪食 壶浆 以迎将军( )( )( )( ) 诚 如 是( )( )( )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 愿君勿复言( )( )二、翻译1.时人莫之许也。2.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于是先主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3.孤不度德量力 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4.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先生认为该采取怎样的办法?5.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这大概是上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将军是否有(夺取它的)打算呢?6.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百姓谁敢不用箪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浆来迎接将军呢?三、关键问题1.文中提到的诸葛亮和刘备各有何特点?A.的的政治和军事才能。B.2.文中刘备的一个“善”字意味深长,请写出“善”字的内涵: “善”是对诸葛亮对策的高度评价,对诸葛亮的由衷敬佩,请诸葛亮出山的坚定决心,对兴汉事业的必胜信念。1
范文三:隆中对答案一、1.(1)逃亡 (2)去、往 2.扶苏因为屡次劝戒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3.直接原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4.答案要点:(1)士兵对陈胜的敬畏 (2)起义爆发前夕人心躁动、紧张而兴奋〔3)陈胜善于斗争和他的组织领导才干 5.答案要点:(1)对当前形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2)做事周密细致;(3)有很强的组织领导才能。 二、1.C 2.①误了期限,按照(秦朝的)法律,都要被杀头。(意对即可) ②全国百姓苦于秦朝统治已经很久了。(意对即可) ③士兵们(或:士兵中)到处谈论(晚上发生的事情),都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意对即可) 3.A 4.①号称天下的百姓反抗秦朝的统治,会得到很多人的响应。②《陈涉世家》中这段文字侧重写起义的原因和策划(谋划)的经过;《过秦论》中的这段文字侧重写起义的影响和起义引发的结果。(意对即可) 三、1.(3分)D 2.(4分) (1)指代平民 (2)估计、揣测 (3)适逢、恰巧遇到 (4)应当 3.(4分) 偶然性:因暴雨断道而误期限(2分) 必然性:秦朝统治法峻刑严,“天下苦秦久矣”。陈胜等误了期限按秦法都要斩首,这迫使他们为求生,不得不转戈反秦。(2分)(意思对即可) 四、1. ①素:向来 ②比:等到 ③将:统帅,率领 ④亡:逃亡(2分,每解释对两个得1分) 2. ①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使军官恼怒,让他们责辱他,(借此)来激怒士卒。 ②我听说先动手可以制服对方,后动手就被对方所制。(4分。每句2分,不要求文字一致,翻译正确,无语病即可) 3. 甲文中记叙了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过程。乙文写项梁夺取郡守之位的兵变过程。(4分,各2分) 4. 陈胜是一个富有谋略,机智果敢,并有一定组织和领导才能的人。项梁是一个沉着老练(或老谋深算、阴险狡诈等)做事迅速果断,善于随机应变的人。(4分,各2分) 五、1.D 2.D 3.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行吗? 4.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六、1.(1)及,等到(2)有人(本题2分。每小题1分) 2.(1)陈涉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知道天鹅的志向呢!”(2)众多陈涉的老朋友、旧相识都各自离开,因此再也没有亲近陈涉的人了。(本题4分。每小题2分,译错1处扣1分,扣完为止) 3.反映出他不满现状、渴求改变命运的心态及对富贵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与穷朋友同甘共苦的心愿。(2分,只答后一句也可) 4.①得人心成功,失人心失败。(1分)②人心向背是成败的关键。(1分) 七、1.西 史学 文学(本题2分,对两处得1分,1处0.5分) 2.屡次 一伙人、一班人 发动,发起 难道(本题2分,每词0.5分) 3.即使仅能免于死刑,然而守卫边关而死去的本来也有十分之六七。(本题2分,借第令、固等关键词语必须译出。) 4.①感激拥戴陈胜吴广,愿为其用。②形势所迫(失其当斩),不得不反。(本题2分,每条1分)5.大泽乡 天下苦秦久矣(本题2分,答对一处得1分) 八、1.(1)等到 (2)有的(有的人) 2.B 3.(1)陈胜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2)陈胜的许多老朋友都主动离开了他,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亲近他的人了。4.(甲)陈胜率众起义,深得民心,建立了政权(乙)陈胜起义建立政权后丧失民心,丢失了政权。 5.(1)顺从民意,深得民心;违背民意,丧失民心。(2)答题不要求面面俱到,能从某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如: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以人为本、人不要忘本、要讲诚信、做人要懂得珍惜感情等均可。 九、1.4分。①A;②C;(各2分)(C、A也对)。 2.2分。即使仅能免于斩刑,但是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或:即使仅能免于斩刑,但是戍守边疆而死的人,本来占十分之六七。(错、漏译关键词:如借第等,一处扣0.5分,扣完为止。) 3.2分。有远大抱负(或有建功立业思想),有敢于反抗的精神,有卓越的宣传组织能力。(能体现其中两方面的意思,给两分;只答一方面,给1分。) 十、1.C 2.(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尉的头祭天。 3.(1)抓住时机;(2)故意使自己受辱(使用激将法);(3)激怒众人。每一个要点1分。4.(诸郡县)苦秦吏 十一、(一)1.(1)去;往(2)无义 (3)结构助词相当“的”字(4)你 2.假如有一日我们做官发财了,可不要忘记了我们穷哥们 3.说明陈涉青年时期的伟大抱负。(二)4.(1)去,到(2)累次,一再 5.陈涉违背了当初“苟富贵,无相忘”的诺言,背弃原来兄弟,丧失人心,所以失败。 6.客人在宫里进进出出,越来越放纵,常常谈论陈涉贫困的故事。 十二、1.D 2.D 3.项梁捂住项羽的嘴,说:“不要说狂话,要被灭族的。”项梁因此觉.......得项羽是个奇才。 4.①陈涉对暴秦的统治不满,有追求平等的理想;②项羽对秦充满仇..恨,有灭秦的豪情壮志;③刘邦对秦皇帝充满羡慕之情,流露出对富贵功名的世俗追求。 《隆中对》中考题集锦·参考答案【一】2004o山西省12. 先帝 13.Zhòu; 亲自 不长庄稼(的地方),意思是荒凉的地方14、恢复汉室一统霸业(或:“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兴复汉室”“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等) 15、“天下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16、有关典故如:初出茅庐:火烧新野:借东风;空城计;失街亭;气周瑜等等有关成语如:三顾茅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等有关名言警句如: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世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等等有关俗语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等【二】2004o兰州市28.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29.A 30.①此诚不可与争锋②西和诸戎,南抚夷越【三】 2005o黄冈市9.(1)通“以”(2)而且(并且)(3)挟持(控制)(4)物资(4分,每处1分)10.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筐(竹篮、竹筒)盛着食物、用壶装着水(酒水)来迎接将军你呢?(2分,如关键词漏译或错译,酌情扣分)11.(1)夺取荆、益二州,作为“霸业”的根基(2)外结孙权,内修政理,与西南少数民族和睦相处(3)联吴抗曹,并从荆、益二州出兵(3分,每小题1分,答题顺序可颠倒,意同即可)12.(1)①曹操“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②孙权“贤能为之用”⑧刘备“总揽英雄”(1分,可选其中一例回答) (2)当今世界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要善于发现人才,珍惜人才,用好人才(2分,意同即可)【四】2005·荆门市3.B 4.C 5.这大概是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将军难道没有这个意思吗?(本题要注意“殆”、“资”及反问语气,翻译意思对即可)6.兵力(或“军事”、“军队”)人才、民心(只答一词亦可)、物产(或“物资”)7.天命观 (或“唯心主义”,意思对即可)【五】2006·天津市16. (2分)充乎天地之间 称其气之小大(每句1分,有错漏不给分)17.(2分)①去拜访 ②以,,,,为耻辱(认为,,,,是耻辱)(每词1分)18.(2分)左右皆笑之(多写不给分)19. (2分)家中贫寒,常作为受官府雇佣的抄书人来谋生(供养家庭)或:家中贫寒,常被官府雇佣抄书来谋生(供养家庭)20.(2分)通假字:研 本字:砚(各占1分)21. (4分)相同之处:两文都有对人物的正而描写和侧面描写,如甲文开头的话和乙文的大部分文字都属正面描写甲文除开头的正面描写外,均为侧面描写;乙文的“左右皆笑之”,也是侧而描写不同之处是,甲文以侧面描写为主;乙文以正面描写为主或:甲文的正面描写有对行为的描写和对外貌的描写;乙文的正面描写既有对行为的描写又有对语言的描写,但无对外貌的描写甲文的侧面描写既有对行为的描写又有对语言的描 11写;乙文的侧面描写只有对行为的描写 (从两种不同的角度分析均可)【六】2006·安徽濉溪市15、(1)拜访 (2)到,,,,去,这里有“去拜访”之意 (3)身份低微,出身鄙野16、(1)因为 (2)总共 17、(1)我原来是平民,亲自在南阳耕种,只希望在动乱的年代中苟且保全生命,不要求在诸侯中做官扬名。 (2)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和乐毅,当时一般人没有谁同意他这种比附。 18、(1)三顾茅庐、临危受命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如正面写诸葛亮隐居时的不平抱负,侧面写徐庶的推荐【七】2007·兰州市9.(3分)D 10.(4分)(1)争强、争胜(2)资助、给予(3)兴旺富裕(4)招致、罗致 11.(4分)对曹操“不可与争锋”(1分);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1分);劝刘备先取荆、益二州,等待机会,然后进取中原(2分)。【八】2009·甘肃省兰州市8.(3分)A 9.(5分)(1)可是(我)智短谋浅,因此失败,直到今天这个地步。(大意2分,关键字“猖蹶”1分。) (2)这大概是上天用来资助将军的。(大意1分,关键字“殆”1分。)10.(4分)孙权的政权,已历三世,政权巩固;(2分)孙权占据的江东,地形险要(地理条件优越),人才众多(人心归附)。(2分) 11.(2分)司马光 《资治通鉴》(有错别字不给分)【九】2009·湖北省孝感市8.C(2分) 9.C(2分) 10.B(2分) 11.示例:运用贤能 体恤百姓 加强民族团结 改善睦邻关系 对内革新政治等(也可用原文作答,答出3点即可,3分)【十】2009·四川省资阳市1.卑鄙:低微鄙陋 顾:拜访 以:把 由是:因此 (2分,正确一处0.5分)2.效忠刘氏父子的一片赤胆忠心。(2分)3、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3分)4.①我本来是个平民,亲自在南阳耕地,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自己,不想在诸侯中扬名做官。 ②(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的人都不认同他。(4分,每小题2分,如“躬、于、闻、达、遂、许、驱驰、每”以及宾语前置等词语、句式落实不够,酌情扣分。) 5.《出师表》《后出师表》《隆中对》(2分,每空1分。如将《出师表》写成《前出师表》也给分。【十一】2011·四川泸州市4.(共4分)屏:命人退避 信:(通“伸”)伸张 日:一天天 愿:希望5.(3分)A (A项均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分别为并列关系、修饰关系的连词。C项分别译为“凭借”、“于是”。D项分别为“同”、“在”。)6.(共6分)(1)这个人值得到他那里去拜访,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军您应当屈尊亲自去拜访他。(3分,就见1分,枉驾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2)将军亲自统率益州大军从秦川出击,百姓谁敢不用竹筐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水来迎接将军您呢?(3分,“出于秦川”1分,“箪食壶浆”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7.(3分)A(应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12 《隆中对》中考试题一、2005黄冈(12分)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自董卓已来 ( ) (2)名微而众寡 ( )(3)挟天子而令诸侯( ) (4)利尽南海 ( )10.翻译下面文言语句(2分)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译文:11.问题探究:诸葛亮认为“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应该采取哪些策略?(3分)(1)(2)(3)12.简答:(3分)(1)诸葛亮在对前景的分析中,反复强调“人谋”的重要性,请从文中任举一例说明(可用文中原句回答)(1分) (2)联系实际,谈谈“人谋”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2分) 二、2005荆门(共13分)今操已拥百万之众,,,,,将军岂有意乎?3.下面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挟天子而令诸侯 挟:挟持,控制B.利尽南海 利:利用C.国险而民附 附:归附D.时先主屯新野 屯:驻扎4.下面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贤能为之用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B.①而其主不能守 ②舍生而取义者也C.①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②以是人多以书假余D.①今操已拥百万之众 ②辍耕之垄上5.句子翻译(3分)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译文:6.填空(3分)选文中诸葛亮对三方形势的分析十分准确:分析曹操,指出他具有政治和 优势;分析孙权,指出他具有地理和 优势;分析刘表,既指出他具有交通和 优势,也指出了他软弱无能的一面,此为刘备争霸天下定下了大计。7.简答题(3分)选文中“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一句,反映了诸葛亮什么样的思想? 三、2006安徽濉溪(13分)(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乙)亮躬耕陇亩,,,,,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隆中对》)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3分)(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2)由是先主遂诣亮 ( )(3)先帝不以臣卑鄙 (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2分)(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 )(2)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17、翻译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4分)(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18、回答下列问题(4分)(1)甲文段着重记叙了刘备和诸葛亮的哪两件事?表明作者高洁志趣的句子是哪句? (2)乙文段在写作上的主要特色是什么?请作简要说明。 四、2007兰州市(11分)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9下弼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以弱为强者 贤能为之用B、曹操比于袁绍 信义著于四海C、此用武之国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D、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⑴ 此诚不可与争锋 争锋:⑵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资:⑶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殷:⑷ 总揽英雄 揽:11.诺葛亮在隆中对策中是如何“三分天下”的?请根据文段内容简要概括(4分) 五、2009湖北省孝感市(11分)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8、下面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2分)A、此诚不可与争锋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B、国险而民附 益州险塞C、利尽南海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D、将军岂有意乎 将军岂愿见之乎9、下面语句用现代汉语表达,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A、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不仅是时机有利,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B、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这方面可把他结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C、此殆天所以资将军——这完全是上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D、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百姓谁能不用箪盛饭,用壶装酒来迎接您呢?10、对选段理解或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选段隆中对策,层次清晰。先论“不可争”与“不可图”,次论“可争”与“可图”,最后写“争”与“图”的步骤和规划,层层阐述自己的见解。B、谈到建立“霸业”根基,诸葛亮先集中论述了占据荆州、益州的必要性,再紧承论述占据两州的可能性,条分缕析,论证严密。C、作为人物传记,选文是对主人公的正面描写,与隆中对前、隆中对后的侧面烘托相得益彰,人物形象丰满突出。D、选段语言“言简而意丰,文省而深刻”,具有鲜明的史书特点。11、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同。说说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分别是什么?用精炼的语言加以概括。(2分)①曹操: ②孙权:③荆州、益州: ④诸戎、夷越:12、“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结合选段内容,说说隆中对策中哪些策略对治国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简要概括三点即可。(3分) 六、2009四川省资阳市(13分)【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臣不胜受恩感激。【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先帝不以臣卑鄙 ( ) 将军宜枉驾顾之(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由是先主遂诣亮( )2、(2分)甲文中带线句子“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是3、(3分)甲文中与乙文所叙的事情相关的句子是 4、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5、阅读成都武侯祠内的一副对联,回答后边的问题。(2分)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对联中“两表”指的是 ,“一对”指的是 。七、2011四川省泸州市(16分)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羽、飞乃止。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因屏人曰 屏 (2)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3)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日 (4)愿诸君勿复言 愿5.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 犹鱼之有水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B. 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C.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D. 曹操比于袁绍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6.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1)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3分)翻译:(2)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3分)翻译:7.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在B. 诸葛亮以高祖刘邦在益州成就帝业为例提示刘备可以将益州作为建立蜀汉大业的基地。C. 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既论及地理、经济、军事等因素,又提到了恤民和用贤的重要。D. 文章通过隆中对策这一核心事件,突出展示了诸葛亮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远见卓识。《隆中对》中考题答案一、2005黄冈(共12分)9.(1)通“以”(2)而且(并且)(3)挟持(控制)(4)物资(4分,每处1分)10.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筐(竹篮、竹筒)盛着食物、用壶装着水(酒水)来迎接将军你呢?(2分,如关键词漏译或错译,酌情扣分)11.(1)夺取荆、益二州,作为“霸业”的根基(2)外结孙权,内修政理,与西南少数民族和睦相处(3)联吴抗曹,并从荆、益二州出兵(3分,每小题1分,答题顺序可颠倒,意同即可)12.(1)①曹操“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②孙权“贤能为之用”⑧刘备“总揽英雄”(1分,可选其中一例回答)(2)当今世界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要善于发现人才,珍惜人才,用好人才(2分,意同即可)二、2005荆门(共13分)3.B 4.C5.这大概是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将军难道没有这个意思吗?(本题要注意“殆”、“资”及反问语气,翻译意思对即可)6.兵力(或“军事”、“军队”) 人才、民心(只答一词亦可) 物产(或“物资”)7.天命观(或“唯心主义”,意思对即可)三、2006安徽濉溪(13分)15、(1)拜访 (2)到,,,,去,这里有“去拜访”之意(3)身份低微,出身鄙野16、(1)因为 (2)总共17、(1)我原来是平民,亲自在南阳耕种,只希望在动乱的年代中苟且保全生命,不要求在诸侯中做官扬名(2)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和乐毅,当时一般人没有谁同意他这种比附18、(1)三顾茅庐、临危受命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如正面写诸葛亮隐居时的不平抱负,侧面写徐庶的推荐四、2007兰州市(11分)9.(3分)D10.(4分)(1)争强、争胜(2)资助、给予(3)兴旺富裕(4)招致、罗致11.(4分)对曹操“不可与争锋”(1分);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1分);劝刘备先取荆、益二州,等待机会,然后进取中原(2分)(意思对即可)五、09湖北省孝感市(9分)8、C(2分) 9、C(2分) 10、B(2分)11、此诚不可与争锋 可以为援 夺取、占领 和、抚12、示例:运用贤能 体恤百姓 加强民族团结 改善睦邻关系 对内革新政治等(也可用原文作答,答出3点即可,3分)六、09四川省资阳市(13分)1、卑鄙:低微鄙陋 顾:拜访 以:把 由是:因此 (2分,正确一处0.5分)2、效忠刘氏父子的一片赤胆忠心。(2分)3、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3分)4、①我本来是个平民,亲自在南阳耕地,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自己,不想在诸侯中扬名做官。 ②(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的人都不认同他。(4分,每小题2分,如“躬、于、闻、达、遂、许、驱驰、每”以及宾语前置等词语、句式落实不够,酌情扣分。)5、《出师表》、《后出师表》 《隆中对》(2分,每空1分。如将《出师表》写成《前出师表》也给分。七、2011四川省泸州市(16分)4、(共4分)屏:命人退避 信:(通5、(3分)A (A项均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分别为并列关系、修饰关系的连词。C项分别译为6、(共6分)(1)这个人值得到他那里去拜访,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军您应当屈尊亲自去拜访他。(3分,就见1分,枉驾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2)将军亲自统率益州大军从秦川出击,百姓谁敢不用竹筐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水来迎接将军您呢?(3分,7、(3分)A(应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范文四:隆中对答案《隆中对》检测题(120分)一.基础知识1. , 朝 家。5分) 2.给句中加点字注音并解释(6分)由是先主遂诣亮(yì) 拜访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dài) 大概因屏人曰(bǐng) 命人退避 将军既帝室之胄(zhòu)后代度德量力(duó) 估量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dān ) 用箪盛饭 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12分)接近、趋向 )总共 ) 非惟天时(不仅) 遂用猖蹶(因此)(失败 )挟天子以令诸侯(挟持、挟制)然志犹未已(仍、还)(止、罢了)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谋取 )利尽南海(物资 )( 全部取得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资助、给予 ) 总揽英雄( 广泛 )( 招致 )天府之土(富庶肥沃之地)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兴旺富裕)(爱抚、爱惜) 4.(14分)))) “伸”,伸张) ))威信 )答应 )于是 ) ) 就 )才 ) 通“以” ) 终于)才 ) 已经 )就)“……未能远谋 喜好) ) 友好 )确实 ) ……说) 5.挑出句中的通假字,写出所通的字后,解释(2分)欲信大义于天下通假字( 信 )通( 伸 ),可翻译为(伸张 )自董卓已来通假字(已 )通( 以 ),可理解为“表时间的界限” 6.下列句中加点字分别含有与示例相同的语法现象,请仿照示例分别加以解释(10分)示例:“山”是(名词)做(状语),翻译为 沿着山 “缟素”是(名词)做(动词用),翻译为“器”是( 名词 )做( 动词 ),翻译为 器重、重视“外”是( 名词 )做( 状语 ),翻译为 对外“日”是( 名词 )做( 状语 ),翻译为 一天天地 “箪”是(名词)做(动词),翻译为 用箪盛“壶”是( 名词 )做( 动词 ),翻译为 7.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古义与今义(4分):古义( 于是,就 )今义,如意“遂心”;成功“所谋不遂” 把 )今义( 表示可能、许可 ) 而且 )今义( 压抑、抑制)用来……的 )今义(表结论的连词) 8.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其句式上的特点(14分)“您和他一起来吧。” 9.翻译句子(24分)这个人只能到他那里去拜访,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门来,您应当屈尊去拜访他。 于是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 我没有估量自己的德行和力量,想要在天下伸张大义,但是自己的智谋浅短、策略很少,就因此失败,造成今天这个局面。 但是我的志向还没有罢休,您说该采取怎样的计策呢? 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 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了三代,地势险要,民众归附,有才能的人被他重用,孙权这方面可以把他作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 人民兴旺富裕、国家强盛,但他不知道爱惜人民。 从此同诸葛亮的情谊一天天地深厚了。 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一样。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什么了。二.课文理解10.填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表现了诸葛亮年轻时的 。“谓为信然”一句从侧面证明了 诸葛亮的才能 。这和下一段徐庶语言中的一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话相呼应,共同证明了诸葛亮的 才能 。第6段刘备讲“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说明了 诸葛亮对刘备很重要 ,也从侧面烘托了诸葛亮的 才能 。(6分)11.刘备曾投靠过公孙瓒,后又相继投靠陶谦、曹操、袁绍、刘表,此时屯兵新野。文章第3段中刘备总结自己前半生经历的一句话是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大,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其中“智术浅短”分句是他的教训,表现刘备问计于诸葛亮的 诚恳 态度。(3分)(2分)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3分)地理条件优越“国险”;国内团结“用贤民附”;统治稳固“已经三世”(2分)霸业可成,汉室可兴(5分)(8分)战略方针: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 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依据:①北方的曹操,政治上、军事上有优势,不可能与他争锋;东边的孙权,地理条件优越,国内团结,统治稳固,与曹操有矛盾,可以看作是反曹的同盟者。所以刘备不具备向北、向东发展的可能性。 ②西边荆州的刘表、南边益州的刘璋均“不能守”,两地军事、政治、经济上均极为重要,刘备有夺取其地盘,作为建立自己霸业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所以刘备应该向西、向南发展。③一旦夺取荆州、益州后,一方面要整治政治,团结边疆少数民族,建立巩固的战略后方;另一方面要联合孙权,孤立曹操,形成三足鼎立之势。④天下形势一旦发生变化,则可分路出兵,建立霸业。
范文五:11.12.8隆中对答案《隆中对》参考答案:一、基础。1.2.常常 器重大概 带领说是 接近、趋向亲自 屈尊通“伸”,伸张 后代3.D4.D5.A6.《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陈寿 承祚 《三国志》 魏 蜀 吴7.则名微而众寡 非为天时,抑亦人谋也二、(一)1.①zhòu ②róng ③dān2.①戎:古时对我国西部各族的称呼 ②夷越:泛指我国南部各族3. 割据 险要 归附 不仅 而且 兴旺富裕 爱抚、爱惜4. B5. 亲自;躬6. ⑥③①⑤②④⑧⑦7.成霸业,兴汉室8.①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②果真能够做到这样,那么称霸的大业可以完成,汉王朝可以中兴了。 ③这确实不可以和(他)争强。④这大概是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将军是否对它有意呢?⑤(孙权)这(方面)可把(他)结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⑥老百姓谁敢不用箪盛饭,用壶盛浆来欢迎将军呢?⑦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这一点。9.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10. .①不可与争锋②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③取而代之④西和犬戎,南抚夷越。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而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二)1. ⑴①好为《梁父吟》 为:唱②谓为信然 为:是③以弱为强者 为:战胜④贤能为之用 为:被⑤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为:结为⑵①先主器之 之:他,代徐庶②今操已拥百万之众 之:的③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之:它,代益州④先主解之曰 之:他们,代关羽、张飞⑤孤之有孔明 之:取消句子独立性⑶①因屏人曰 因:于是②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因:凭借⑷①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于:把②欲信大义于天下 于:在③曹操比于袁绍 于:把④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于:从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3. 官渡之战 曹操 2万——10余万 歼7万余人巨鹿之战 项羽 2万——40万赤壁之战 周瑜 5万——20余万 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淝水之战 谢玄 8万——97万 苻坚至洛阳,仅剩10余万虎牢之战 李世民 3500——10余万 歼灭窦建德浑河之战 努尔哈赤 4人——800 奇迹鄱阳湖之战 朱元璋 20万——60万 水战,全歼陈友谅4.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如此,刘备于是就亲自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5. 从曹操、孙权、荆州和益州的地理位置、民心所向及刘备的“思贤如渴”等方面分析了当时的形势。 补充(从他隆中对中对天下形势的冷静客观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他是一个有真知灼见,而且眼光长远的人。一个极有才能,富有战略眼光的政治家!)6. 霸业可成,汉室可兴7. 太精彩了!孔明真是神人啊!真乃天助我也!有了孔明,不愁我大业不成!8. 表现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态度9. ⑴概述形势,对“奸臣窃命”深表愤恨,对汉王朝命运表示深切关注 ⑵申述自己的抱负和处境,表示以兴复汉室、铲除奸恶为已任⑶表明几次相访的诚挚心意。三、1.诸葛亮 出师表2.成都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3.D四.古今异义词。1.将军宜枉顾之 (顾 古义:拜访 今义:照顾)2.凡三往 (凡 古义:总共 今义:平凡 )3.孤不度德量力 (孤 古义:王侯自称 今义:孤独)4.此殆所以资将军 (殆 古义:大概 今义:危险)5.遂用猖獗 (用 古义:因此 今义:使用)6.遂用猖獗 (猖獗 古义:失败 今义:凶狠而放肆)7.抑亦人谋也 (抑 古义:而且 今义:压抑)8.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可以 古义:可以把 今义:表示许可)五.写出两个出自本课的成语。三顾茅庐 箪食壶浆 挟天子以令诸侯 如鱼得水 度德量力六、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1.倒装句 莫之许:“莫许之”,宾语前置2. 倒装句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状语后置3. 省略句 君与(之)俱来4. 省略句 然(余)志犹未已5. 省略句 此诚不可与(之)争锋6.判断句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7. 判断句 此用武之国。8. 被动句 贤能为之用(被)七. 本文是怎样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来刻画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的?试结合课文举例分析。开头一段写诸葛亮隐居,从正面表现其抱负不凡的特点;徐庶向刘备举荐,则是侧面表现。刘备与诸葛亮问答的过程是从正面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物;事后关羽、张飞的不悦,则是间接表现诸葛亮在刘备眼里的重要性。 1.C 2.①常常 ②器重、重视 ③大概 ④亲自 ⑤确实这样 ⑥接近、趋向3.D 4.A【基本能力达标学习】.A 3.略4.“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5【理解运用探究学习】 ①礼贤下土,收罗人才;②安抚边境各民族;③广布“仁义”;④结好孙权,搞好外交;⑤巩固荆、益基地;⑥利用帝室之胄的身份,打出“正统”旗号;⑦选择时机,两路出兵北伐; ⑧ 搞好内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梦三国三国志大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