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旅变天山遁卦详解

国际易学联合会―[戴习为: 读经偶得]
&|&&|&&|&&|&&|&&|&&|&&|&&|&&|&&|&&|&
国际易学联合会是各国、各地区与易学有关的学术团体、研究机构联合组成的国际学术组织。
本会的宗旨在于倡导以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现代人文理念,推动易学原典研究和应用,从事各种易学学术活动,弘扬易学文化中的优秀传统,探讨易学思维与当代科学相结合的途径,促进人类文明建设。
戴习为: 读经偶得
作者:戴习为&&来源:美国&&访问次数:2965&&更新时间:
《周礼》 ― 孔子之前的儒学
韩非子的悲剧
遗失了的DNA墨子
儒法道佛四位一体
文艺复兴?
求祈天地的巫术或许是早期人类文明发详的一个最重要源泉。《易经》是一本源于华夏占卜的书。《易经》也是华夏文化流传至今最古老的一本书。易,有人说是日月合称;有说是变化;也有人说就是容易…。"文王拘而演周易"《》,司马迁把《易经》算作商末周文王姬昌在监狱中的著作。所以有人便直呼"文王八卦"。但后代学者,如宋欧阳修,认为或许是多人所著。
占卜来自远古。相传"三皇五帝"时代,氏创造了先天易,也叫先天,神农氏创造成了连山易,也叫连山八卦,轩辕氏创造了归藏易,也叫归藏八卦。甲骨文中的商史不妨就叫占卜史。周易的诞生应该是上述占卜文化的继续与总结。是华夏文化的承前启后。也为儒,道两家的问世做好了铺垫。
周文王姬昌(假设易经作者就是他)总结了前辈占卜的方法与理论,规范为一种八进制数字语言符号系统(后人称之为"文王八卦"),并对这个八进制语言的前64个状态数字(占卜术语称作"卦")给出了一一对应的占卜解释(称为卦辞)。文王姬昌的贡献分作两块,第一块是这个符号系统本身;第二块是对应系统中每一个状态的卦辞。这两块被称作为"经"。在《易经》书中也包含称作"传"的另一部分,这是后世众多学者,包括孔子在内,对"经"文部分所作的解释。由这两部分编织起来的《易经》框架奠定了三千年来整个华夏文化的思想基础与方法论。
十七世纪,西方数学家莱布尼兹第一次读到文王八卦,感慨中国早在三千年前便诞生了二进制系统。没错。虽然文王八卦的每一卦都有特定的汉字名称(比如,等),但每一卦更是由三位二进制数组成。且三位数字的变化才真正反映每一卦要对应的万物的变化。"爻"是文主八卦中二进制的最基本单位。每一爻以一条长的横线"―"代表阳(即1),称为"阳爻";或以两条断开的横线"--"代表阴(即0),称为"阴爻"。一"阴"一"阳"建构了《易经》的万千变化。所以庄子说:"易以道阴阳"《庄子?天下篇》。"爻者,言乎变者也。《易?系辞上》,"道有变动,故曰爻"。《易?系辞下》"爻"就是变化,是描述变化的最基本单位。《易经》就是一本从阴阳谈变化的书。
下面图表(从《维基百科》抄来)描绘了八卦,并对应,从最底的爻算起, 1 代表阳,0 代表阴,列举了每一卦与人类社会其些被关心现像的对应关系。以及卦像中爻的变化所引起卦像的变化。
人们关心的事务远不止这些,如果八个卦像不足以描述事务的复杂性,就再增加一维,变成64个卦像如下图(从《维基百科》抄来),再不够再加,永无止境,这便足以对应想描述的任何事情。
←上卦↓下卦
26.山天大畜
9.风天小畜
34.雷天大壮
14.火天大有
61.风泽中孚
54.雷泽归妹
36.地火明夷
63.水火既济
37.风火家人
13.天火同人
21.火雷噬嗑
25.天雷无妄
28.泽风大过
64.火水未济
62.雷山小过
,23.山地剥
作为二进制单位,东方的"爻"与西方的bit有着完全相同的意义。但是易经中的爻与英文单词bit却有着完全不同的视角。"爻"代表阴阳,代表乾坤,总之大得不能再大的事务。英文单词bit却表示小得不能再小的东西。爻数的增加代表着乾坤天地在衍生世间万物。bit数的增加代表着简单细小事务构筑大而复杂的事务。几千年来作学问,东方人习惯从抽象大处着眼,从天地阴阳开始,习惯于走从上而下的思维方式(Top-Down);西方人习惯从具体小处着手,习惯从底层作起(Bottom-Up)。以黄帝内经为基础的中医学和以生理解剖为基础的西医学便是其中很好一例。
虽然莱布尼兹读出了爻的数学意义。但华夏的先贤,更关心阴阳变化。更关心体现这些变化的64段卜辞。老子,孔子都强烈地受到易经的影响。不难看出老子喜欢其中的阴柔。孔子更多地承继了阳刚的倾向。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虽然,许多现代人都不一定读过《易经》。但这两句话相信大多数人都比较熟悉,它们分别出自《易经》第一卦与第二卦被称作传的部分。《易经》是二十世纪前华夏仕人的必修书。《易经》也依旧从正反两面影响着华夏今天的生活与思维方式。
《易经》今天依然是本占卜算命的书。尽管它有着宏大的格局,却也始终甩不脱来自先天的尴尬。
《周礼》 ― 孔子之前的儒学
姬旦,周文王姬昌的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周成王姬诵的摄政叔叔,姬旦历史上更为人熟知的称谓是"周公"。这一对父子堪称华夏文化史上的一对传奇
周公是推翻商周革命中的重要人物,他更重要的是革命之后八年摄政王生涯替年幼的侄子周成王姬诵确立了周朝的统治(周武王仅在位两年)。这八年他创立了华夏历史上诸侯分封与井田制,影响深远。他宣示的"德"政,是华夏儒家思想史上的"原创"。如果"尚书"或者"史记"等史籍上记载还靠得住的话,他也许是唯一一位有机会真正施过儒家"仁政"的奴隶主。周,是华夏历史上唯一一个维系了近千年寿命的封建王朝(商五年年,其它华夏王朝的生命周期,最长者大约三百年左右)。而由周开创的诸子百家竟相争鸣的盛况,为人类的东方文明奠定了基础,其思想的深刻与广阔至今都没有超越。
在夺得商政权之初,镇压敌我双方武装叛乱的同时,力排众议(如姜太公般重量级人物主张的大规模"镇反运动"),在武王配合下,周公旦及时安置了殷商的遗民,全盘接受了殷商的精英分子,迅速地化解了各种矛盾。与以后三千年内华夏历史每次政权更迭的巨大破坏与震动相比,这些举措使商周交接成为是一次社会成本极低的武装革命。
将华夏禹以来的政权世袭制规范化,规定了嫡长子继承权,他开创了诸侯邦国的分封制,化解了宗亲贵胄与胜利者内部的利益争夺,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权拱卫体系。这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交通,通讯等各种条件下,不失为维修一个三千年前"超级大国"的创举。
世袭与分封这些基于血亲的宗法体制,其中包含了一个基本的内涵:人生而不平等!仅用刀枪维系这种不平等是不够的,周公旦创造了一套"礼乐"制度。其实远古以来,人类的各种重大活动都少不了占卜,祭祀,歌舞,庆典等各种礼乐仪式。周公旦巧妙地把它升华为一种定制,去配合邦国制内的各种官僚阶梯。用形式的差异去巩固社会地位的差异,与祭祀庆典音乐舞蹈相关联,各容易求得内心里的"和谐"与承认。
一不小心,这套"礼乐"制度几乎成为了华夏社会的法外之法,成为儒家学说的核心容内。
"君权神授",或者"君权天授",从远古就开始了的理论,是任何一个掌握了"神器"的华夏君王所信奉或倡导的。商政权虔诚无比凡事都占卜问神却被神放弃,赶下王位。看来,"君权神授"是有条件的。为了给商周交替找到一个合法的解释,更为了警示后代君王,周公旦为"君权天授"作了新的诠释:"天命"是流动的,"君权"只能授予有"德"之人。周公的话叫"以德配天"《尚书?召诰》。
&&&&&&& &&&&德字由甲骨文到现代字的演变
周公对"德"的本意(对"道",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理解)附加了新的政治内涵,既"敬天、敬宗、保民"。周公说,“敬德保民”,“明德慎罚”《尚书?康诰》,“王以小民受天永命”《尚书?召诰》,…周公第一次明确地为今后三千年华夏统治者的合法性置定了一个必要条件:保民!
简述商周革命后周公旦的作为,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位周公会成为孔子,司马迁等一干人的楷模。周公开启了华夏历史上以"德"治国的先河:
l&&&&&& 首先,周公以为,"贵贱有序"是构成华夏社会的根本原则。一个完备的社会一定是由男女老少,君臣父子等各色人等组成。生理不同职能不同是社会成员间的固有特性。承认不同,维系不同,才使社会成为有效运转的有机体。后世儒家称作和谐。尊重这个不同,甚至强化这个不同,保有秩序的贵贱,是一个理想社会的必要条件。周公规范了华夏的"官本位"制度。制定强化这种"贵贱有序"的礼乐制度。
l&&&&&& 使一个贵贱不同的社会具备"合法性",成为和谐社会的更为根本的条件是要施德政。"以德配天":敬天、敬宗、保民。敬天敬宗,就是从君王开始要诚惶诚恐做好本职工作。君要像君的样子,臣要像臣的样子…,五百年后孔子归纳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保民,按后世儒家说法就是施"仁政",或就是"仁爱"。君爱民,民拥君。用"仁爱"去填满贵贱之间的沟壑,"仁爱"才是儒家理想国的本色。(靠"仁爱"就可以治国吗?五百年后,儒墨,儒法都有过一场场大争辩。可是,除了周公旦,三千年华夏儒家历史,包括以后的孔孟,董朱等等人,再也没有儒家人物能站上权力的最高峰。这个问题只有在梦中请教周公。)
l&&&&&& 坚持"礼,乐"正面教育,慎用负面刑罚。(五百年后孔子又为一个"贵贱有序"的社会定义了一个不分贵贱的位置"君子"。"人人皆可为君子"。成为君子的手段是不间断地修身,"有教无类"。一本"论语"就是一本君子修身手册。儒家的理想国就是一个"君子国"。在一个人人都是君子的国度里难道还需要刑罚吗?)
公元前551年秋天,在鲁国昌平乡鄹邑(今山东省曲阜县东南)鄹邑大夫家中,孔纥老年再得一子。虽然已有九个姐姐,和一个腿带残疾的哥哥,但这回终于是一位健康的男婴。正是这位健康的男婴引出了中国儒家两千五百年的故事。
男婴出生在中国春秋时代。之前华夏已走过了远古蛮荒,穿越了三皇五帝的传说,又经历了夏,商,西周三朝,进入了东周。男婴的出身地鲁国是东周帝王中央政权分封的几十个地方诸侯国之一。春秋时代铁器开始在中国使用。农耕技术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社会进入了民间也养得起专业知识分子的阶段(这对男婴未来的从业当然是十分重要的)。生产力的发展又使以血缘氏族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崩溃瓦解,社会面临着大变革。
说不清中国的第一本书出版在何年何月("河洛图"?)但文字(甲骨文和钟鼎文)到春秋时至少也使用近千年了。礼乐在宫廷里传承,虽然有衰落之势,但诗歌在民间还是广为传唱。天文,气象都已有了严格的记载。对后世华夏文化影响巨大的一些重量级著作,如周公整理的《周易》也已问世多年。兵学,历史,更是各国研究的重中之重。华夏文化的喷涌,蓄势待发,基于文化认同的"华夏"民族共同体也正在形成之中。此鲁国男婴生逢其时。
鄹邑大夫孔纥只是鲁国的一个官阶不大的武官。祖上是商代贵族,在鲁国仍享有封地鄹邑。男婴出世孔纥己72岁了。母亲颜氏却是18岁的少妇。后来太史公司马迁说"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 《史记? 孔子世家》 。按今天的说法:72岁的孔纥与18岁的颜氏乱搞男女关系而生出了孔子。孔子是这位男婴后来的尊称。出世时头上有个坑,于是老爸便起名孔丘,字仲尼。孔纥共有三个老婆,九个女儿,两个儿子。孔丘是最小的一位。所以后世,有人想骂孔丘时,便喜欢直呼孔丘为孔老二。&&&
三岁,老爸孔纥就过世了,17岁,母亲颜氏也中年早逝。孔丘的青少年时代过得并不轻松。孔丘虽为贵族也作吹鼓手,婚丧礼主持人,仓库管理员等一系列工作来养家糊口。依他后来的回忆,青少年时,他是吃过许多苦头,也领略过不少白眼。估计此时的孔子,人生态度应该是"君行健,自强不息"《易传》吧。
孔丘一生对各种场合的礼乐都充满兴趣,相信与他早年的职业生涯息息相关。他研究礼乐,发现周礼传到春秋时节已呈"礼崩乐乱"之势。这真令他对现实大失所望,对周礼更充满无限崇拜。为穷其周礼究竟,年轻孔子还专门从鲁国跑到东周首都洛阳去请教时任国家图书馆长的老子。当时,这还只是一位学子向学术前辈的一次探讨求教。可日后看来,这是华夏文明史上两位思想巨人唯一一次面对面。自然好奇。从司马迁到鲁迅,对这此"高峰会议"都有过各种不同版本的描绘与猜测。可倒底这两位说过些什么呢?都不得其详,留下许多想象空间。这不久,老子便骑青牛出函谷关,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若不是函谷关长的灵机一动,怕一部《道德经》也不曾留下。
除占卜术外,充满"变"与"不变"哲学思辩的《周易》一定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必读教科书。孔子当然读,并编纂补充了其中的《易传》。这一整理就将其一部占卜经典,提升为了哲学著作。(《易传》也成为以后儒家所谓的六经之首。)孔子因此对《周易》更早的编纂者,周礼乐的制定者,周武王的弟弟"周公"充满钦佩。奉为终生楷模乃至于要"梦中时常相见"。
踏踏实实地学习与研究,使孔子在30岁以后便在鲁国小有名气。孔子自己的孩子出世时,鲁国君还送来两条鲤鱼祝贺,这足以证明孔子已在鲁国赢得了自己的初步位置。于是也有一批最初的弟子开始聚集在他的周围。
但是孔子的理想还不是只作学术研究。贵族出身,孔子志在作官。在赢得初步社会地位之后,孔子也找到机会在鲁国开始了仕途。官由小及大,甚至代理过三个月鲁国"相"职。似乎是一个不错的开始。可孔子没多久便在鲁国官场政治斗争中败下阵来。虽再经多年努力都再无缘官场。若干年内只得赶着牛车,带着逐渐多起来的弟子们在中原大地历尽辛苦,国与国间四处奔走游说,鼓吹孔氏从政理想。这个求官过程,回头来看,倒更像孔子办了一所流动大学。日后那本《论语》中的论述与探讨,及《论语》中许多故事均发生在师徒们这些年的颠沛流离之中。一本儒家经典诞生在求官路途,倒像是无心插柳了。
孔子的从政理想也就是他日后在儒家学说中反复阐述的"仁德"治国的理想。尽管令各国君主排手叫好,可那都是表面文章,直到年近70,弟子巳有三千,贤人也有七十二,国家也游历了不少,但孔子求官之路无论在那一国都一无所获。最终孔子(现在可以称"子"了)还是被迎回故乡,叶落归根,尊为"国公",得以专心编纂古籍,教诲弟子。又五年,慨然长逝。
仅以成败看孔子一生的故事,活着不外乎一位失意的政客与与一位成功的民间教育家。当然还是一位孜孜不倦的学者。但是死后仅数百年,由他开创的儒家学说却在更多后续学者的演绎之下变成为统治华夏文明,长达两千年之久,虽历经天灾人祸,朝代更迭,异族入侵,战乱无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直至公元1949年都未曾动摇与间断过的儒家经典,成为了华夏的"国教"。&& 如此这般,想想当初"惶惶不可终日"的四处游说,孔子在天之灵至少不应该再慨叹:"逝者如斯夫"了!
生活中的孔子还不是日后那尊神。他只是个努力的人,是个讲究实际的人。他在《论语》中讨论的都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他不喜欢胡思乱想,"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 。孔子当然是个热衷学习的人。
成年后的孔子身高1米75以上,身材伟岸,仪表堂堂,不是"二等残废",喜欢音乐,诗,歌的同时,对驾车射箭也颇有研究体会。孔子说 《礼记》。孔子从不否认自己是位"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的美食家。至于"窈窕淑女"当然"君子好逑"啦。孔子似乎也是一位性情中人。
孔子一生也颇有几件让后人难也定论的争议。比如其一,代理鲁相仅七日,便以"妄臣"的名义诛杀了与自己在办学上争夺过生源,颇有竞争关系的对手少正卯。现有的史料未见少正卯有过那些"恐怖行为",孔子的宣判词中,少正卯似乎也只是个"思想犯"而已。看来,孔子除了书本上的"仁德"之外,也是位在官场中动过刀子的人啊!
活着的孔子,虽官场不甚得意,一生还是颇"潇洒"。孔子评价自己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其实,孔子七十以后,长须飘逸,鹤发童颜,不再求官,弟子簇拥,自然也就"从心所欲"了。&
&&&&&&&&&&&&&&&&&&&&&&&&&&
《论语》其书
华夏历史上最成动的语录本
传孔子编纂过《易传》,注释过《春秋》,收集整理过《诗经》…,等等,但孔子主张"述而不著"《?述而》。专家们说,《论语》可能是唯一一本靠得住的孔子口述由学生们回忆整理而成的书,其它许多以孔子名义的典籍,都不排除是后世子弟假孔子之名的著述。《论语》是儒家四书五经中的第一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本。
《论语》共二十篇短文。形式大体是与弟子间的问答。每篇以篇首几字为标题。多则二三十句,少则三五句。内容随机排列不分先后,每段也互不相联。大到经世济国,小到独善其身,读书养性,朋友家庭,…,总之,除了神鬼,触及了当时社会的的方方面面。《论语》就是本孔子语录(我猜想,两千五百年后,林彪编辑毛主席语录,定受此形式启发)。然而就是这本语录对华夏文化的发展,华夏社会结构的变化,华夏政治生态的演变,其影响的深远与广阔,两千五百年来无出其右。
始于"礼",终于"仁"
《论语》以孔子求官路上与弟子们的对话为基础,如何从政?如何才能从政?成为《论语》最大的字面特色。这与其它经典,如老子《道德经》明显不同。而且不管孔子后两千多年,儒家流派如何演变,积极入世,学而优则仕,始终贯穿儒家思想。后世就有人干脆将儒学归纳为是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问。
孔子寻求做官从政,寻找一个政治舞台去实现政治抱负。他的政治理想,政治纲领,政治口号是"天下归仁"《论语?颜渊》。或者说,让世界充满爱("攀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实现这个理想的必由之路是"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
孔子年轻时曾以礼乐仪式主持人为生,学术上大体也是一位致力于研究"礼,乐"的学者。在他的学校里,安排课程似乎也是"礼,乐"为中心的"六艺"。他尊崇的前辈正是归纳与创造了西周礼乐制度的周公旦。从事礼乐是孔子人生的出发点。
但是《论语》中所阐述的礼,不仅是公共场合中的仪式。不仅是人际往来的的行为规范。孔子将"礼"打造成通往"仁爱"世界最重要的道路桥梁。"礼"如何才能担当其如此重任呢?"礼"如何才能造就一个让天地充满爱的世界呢?这是《论语》花了很大篇幅要说的话。
"贵贱有序""和而不同"
孔子对自己所生时代极不满意,称之为"礼崩乐乱"。研究周礼后,孔子主张“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 《论语?尧曰》,并以此作为向诸侯求官面试的重要提案。孔子心中的"绝世灭国"就是距孔子也至少千年之久,传说中的尧舜时代。那究竟是"新石器"时代?还是已走进了"青铜"时代?到今天也说不清楚。总之是个美好时代。孔子的历史观基本上是人心不古,今不如昔。
君臣的社会定位肯定不平等。父子连伧理上也不会平等。古今中外,从出世那一刻人世间的地位就不是平等的。对这种不平等的任何挑战,无非是下一轮不平等的开始。如,君臣的易位。在孔子看来,恰是追求能享有与旧贵族"平等"权力的新兴地主造成了春秋时代的"礼崩乐乱",更不必说底层的"盗拓"之流暴力造反给社会稳定带来的破坏。《论语》强调了孔子不赞成追求平等的趋同心理。孔子明明白白地说"小人同而不和"。追求"同"是小人的技俩,只会给社会带来"不和"。
在又一次面试中,孔子又向用人单位"齐景公"给出了另外八个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孔子说,君像君的样子,臣像臣的样子,…。各居其位,各司其职。)这八个字非常简练成功地描绘了孔子心中的社会结构。关键是称职和有序,称职和有序便可作到和谐。"君臣父子"再用"仁爱"串起来,那是一串又甜又酸的糖葫芦!孔子一路上卖的就是这串糖葫芦。
"仁爱"与"君子"
理想的仁爱社会由理想的人组成。构成"仁爱"社会的人是"君子"。一个"仁爱"的社会就是个"君子国"。整部《论语》也像一本"君子手则":
"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不器。"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信,无以知人也。"&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这只是出自《论语》关于君子的一小部分语录。联同《论语》中对"仁者"的论述,占据了书中的绝大篇幅,也充满了孔子个人的昧力,吸引了那个时代,寻求入世,努力上进的年轻学子的心。《论语》问世,便成显学,与这些论述不无关系。君子,进可以构筑一个仁爱的君子国,退也可以个人独善其身修身养性。
孔子在《论语》中不否认自己对实际生产知识的匮乏。却也没有多少遗憾。生产技术,科学发展,都不是"君子"关心的范围。经商有"为富不仁"《孟子?滕文公上》和"小人喻于利。"的嫌疑。军事,孔子直言不懂。"君子"的形象从其诞生之日就带有争议。《论语》记载了当时农民对他们的质疑: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微子》
"正名","为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治国三策
孔子一路面试,总要被问到,具体的施政办法。孔子的答辩大体可归纳为以下三策。
做过鲁国司法部长,甚至以法律的名义杀过少正卯。孔子却不主张刑法是治国的有效手段。"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u。"《论语•为政》认为"刑政"只会使百姓变得更加没有羞耻而已。执法惩处只会进一步催残人的尊严。"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孔子更强调正面教育。
"正名"就是首先要占领与论阵地的置高点。"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使自己的意图处于"合理合法"的位置之上。为政府准备实施的政策扫清一切与论障碍。建立强大的与论导向。孔子两千五百年前就认准了这一招。"正名"首先要为贵贱有序正名。儒家"正名"最成功的范例,莫过于"三纲五常"在华夏社会中神圣地位的确立。
名正言顺以后,再兴礼乐,"为国以礼"《论语?先进篇》。以程序化的礼仪方式来维系和固定社会中的等级和贵贱关系。"齐之以礼"《论语•为政》。使内容存在于形式之中。不断重复突显等级的礼仪,纳入内心的修炼与认同。"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君王礼贤下仕,臣为知己者死。看起来很"和谐"。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孔子等于在说,"无礼"一切免谈。"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找八个人跳舞,超过了官职级别的规定,孔子忍无可忍"。《论语•八佾》《?八佾》通篇讲的都是关于"礼乐"的各种小故事。孔子确实没忘自己礼仪官的的老本行。
主张正面关怀为主,"为政以德"《论语?为政》。而不是使用反面的刑罚惩处,作为治国的主要手段。孔子认为坚持以德治国就能最终将社会导向称作为"仁"的最高境界。"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
孔子游走在诸侯各国之间。自我推荐,信誓旦旦:“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论语?子路》。&然而没人用他为官。不过,两千五百年后再看,制定等级森严的官僚制度;对与论导向的充分控制;强大不断的正面宣传。应该都是有效的统治之术。紧紧抓住"笔杆子",儒家也并非那么"酸腐"。
"有教无类"搭一座贵贱之间的桥梁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学而》《论语》开篇第一句讲的就是学习。类似这样的话,如"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比比皆是。《论语》通篇都在鼓励人学习。这里罗列的片语,有些就是白话,让你觉得亲切熟悉仿佛出自己内心。其文言也像是两千五百年来,佩带在中国文人腰间那一块块佩玉,早已被摸索得如此的园熟与温润。这是整部《论语》中最令人温馨的部分。
孔子一生都亲身实践着民间教育,他提出"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的口号,从理论上开劈了华夏的民间教育。诸子时代,生产较前发展,物资较前丰富。专职知识分子阶层已经出现,民间教育迎合了社会需求。教育已不再仅是贵族的专利。
贵贱分明的社会,必然激发对富贵的想往。儒家没有否认对富贵的追求。“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儒家同时告诉你,"有教无类","学而优则仕"《?子张》。受教育才是通往富贵,欲望和理想的金光大道。才是贵贱之间的一座桥梁。试想,在一个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没有了这座桥梁,不必说"和谐",就是"稳定"都难以维系。"有教无类"是儒家思想系统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惠及华夏民族两千五百年之久。
生前,儒学叫好不叫座
孔子艰难的求官路多少也反映了那些权柄在握的各家诸侯对他学说的看法。春秋时代的诸侯们大多贵族出身,"六艺"和礼乐修养属于"童子功",自然没必要反对。"贵贱有序",诸侯"贵"臣民"溅",也不难接受。但孔子还主张以早就大权旁落的"周天子"为贵。大家就只有笑而不答了。凭什么他有"九鼎"之尊,我只能用"五鼎"呢?
"仁爱",是现今人类的"普世价值"。丛林时代,用别族的人头来祭祀自己的祖先,自然不能叫爱。如今,对异族,异教,或者"阶级敌人",更多的也还是"圣战"。在人类社会里,"爱"是以不违反个人以及包括个人在内的某个群体利益为前题。就孔子而言,且不说对"盗拓"必须镇压,"少正卯"要砍头,就是"女人与小人"孔子也要慨叹"难养"也!诸侯们自然明白,不妨将"仁爱"当作王旗高挂城头,但凭"仁爱"可以称霸诸侯吗?&&
虽然《论语》关于修身养性的精彩论述,确实受人追捧,但正在兴起的各路诸侯,寻求更多的财富,更大的疆土,个个都有欲与周天子"试比高"的"雄图大志"。这就注定了铁器上市,农耕发展,全民求变的春秋时代孔子的政治命运。其实,大小诸侯都明白,夺天下,求霸权,最重要的还是"要钱,要枪,要子弹"《沙家滨•胡传癸》。找到那只能抓老鼠的白猫或者黑猫,才是诸侯们朝思暮想。抓不到"老鼠",何来"仁爱"?
《论语》不愿多谈的话题
离商周祭祀占卜文化还不算久远。论语一书已不再谈鬼神。全书提到"天"仅有一处。即"五十而知天命",指的还是个人命运的把握。"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如果和同时代,人类别处文明做个比较,这是个非常有趣的事实。儒家文化为华夏社会未来的宗教走向定下了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基本的调子。
虽然儒家没有否认发展生产的重要,但"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论语?卫灵公》从孔子开始,儒家不愿谈农耕生产,对军事也毫无研究。对商业的论述更是充满诡异。这些倾向从儒家诞生日开始,在华夏文明发展过程中始终争议不断。在儒学取得了对华夏文明的主导地位后,这种倾向又非常明显地影响着华夏文明发展的走向。使近代中国社会饱尝恶果。
《论语》塑造"君子"形象的同时,也塑造了"小人"的模型。对"小人"除了慨叹"难养"以外(暗示"仁德"教育也很难奏效)毫无对策;行"礼"是儒家最重的国策。对"非礼"儒家也只是,"勿视,勿听,勿言,勿动"。就像一只将头埋在沙中的鸵鸟。《论语》对法律条文公示于钟鼎之上持完全负面的看法,儒家虽没有否定法律于社会中的功效。但将法制与德政对立起来的倾向性也非常鲜明。如此以来,"仁"制便意味着人制。这也是儒家政治中一个根本性问题。
《论语》标志着儒家的诞生
儒,本是春秋之前古代社会贵族所受教育中,(智、信、圣、仁、义、忠),(孝、友、睦、姻、任,恤)、(礼、乐、射、御、书、数)的,,一,个统称。孔子在民办大学里也设置了以上的课程,也称作儒。但《论语》使儒具有了根本性的变化。《论语》更关注社会实际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在人内心中产生的折射与应对。正因为《论语》关心的是人生与社会,小到独善其身,大到经世纬国,针对个人家庭社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出了一,整套系统的理论,与几乎同时代诞生有着同样巨大影响的《道德经》相比较,《论语》更显积极入世。《论语》吸引了广大的力求在社会变革时期有所作为的年轻学子们的注意。《论语》迅速传播,一个最终成为华夏社会主流思潮的儒家学派应运而生。
这一天,老子,倒骑青牛一路向西,出函谷关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一走两千五百年。谁也说不清他去了那里。行至函谷关下,大门紧锁。老子只好与守城关尹作了一笔交易,仓促写下了五千字,作为交换求得放行。这五千字后人分成两卷,命名《道经》,《德经》合称《道德经》。写这五千字非老子原计划欲为的事情。但《道德经》却成就了华夏民族文化的又一个经典。故事听起来有些传奇,却是记录在权威的"史记"上。
老子,连出生年月都说不清楚的神秘人物。只知道他生在孔子之前于当今河南省周口县。他曾担任过周朝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其间孔子曾登门拜访求教。司马迁的史记里对老子的人生所知似乎就这么多。
与儒家"入世有为"对应,老子强,调"出世无为"。《道德经》中老子说世界本是无中生有("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老子又说世界皆源于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这或许是道家名称的来历。老子虽认为道无法用语言描述,"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经》,但是"道法自然"《道德经》。老子将自然的法则放在了宇宙万物的最高之处。包括天地在内的宇宙万物,均依自然法则而生。遵循自然法则是道家思想的源泉。遵循自然法则也就是道。
既然"有生于无",那么与其追求外在的有,不如追求内心的无。老子在《道德经》中讲述了一个三无世界,"无欲,无为,无争"。世人总不忘高官厚禄,总不忘锦食玉衣,不就是为了追求"幸福"生活吗?那何必不直奔心中幸福而去呢?虚其心,才会得其有!这才是三无世界的真髓。在《道德经》末尾,第八十章,老子为这个三无世界勾勒了一幅风景,言简生动:"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德经》。或许出函谷关后,老子要寻找的就是这个"小国"。
同样,先后,强弱,刚柔,虚实,盈亏,福祸…,等等等等。一对对看似矛盾的两面。剖析了其中得以转化的道理。老子便主张:展其柔亦可克其刚;后发亦可先置;示其弱并非畏其强;否极泰来;祸福相依…。老子以水为例,作了生动地描述:"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道德经》孔子曾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老子却对水情有独钟,其因就是它的无往而不胜。水是生命的源泉。
老子欣赏柔弱。他说,"天下之至柔,驰聘天下之至刚。" 《道德经》"弱者道之用。"《道德经》(兹生万物的道,其最有利的武器便是柔弱)。柔弱远胜刚强。女人寿命远比男人长。
老子告诉世人,万物总在那里运动,矛盾也不断在转化,否极泰来,祸福相依。身外的幸福不过瞬间,只有身心的自由才是最大的快乐,才是最值得追求的!这一观点被他的学术继承人庄子在《逍遥游》中发展到极致。
老子是位活人,也食人间烟火。虽然移民"关外",却还是在最后一刻把思想留在了关内。紫气东来,紫气也西去。他选择倒骑青牛,就是为后人读懂他的五千字留下一把钥匙,就是人生之路要"以退为进"!"无为"也恰是为了"有为。
据说近两百年来,《道德经》被译成100多种文字出版,全球发行量仅次于圣经。看来,幸福的真谛不分民族与国界。
韩非子的悲剧
当孔,孟在努力寻找着自己的政治舞台时,另一批政治家已经在各诸侯国内拥有了自己的阵地,已经在各自岗位上服务着各自的君王。他们认为,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是他们的首要任务。一套赏罚分明的制度措施法律去调动人的积极性,去刺激生产,才是实现上述目标最有效的途径。与主张"克己复礼归仁"的儒家相对应,他们被称为法家。这批政治家中卓有成效的优秀分子如齐国的管仲,郑国的子产,秦国的商鞅,都依靠自己的理论与实践为各自的国度做出显著的成就。战国后期,法家成为诸侯各国最受追捧的思想家。"发展才是硬道理"受到诸侯的普遍认同。
韩非子(约前280-前233)本是韩国一位皇室公子。他有条件读遍丰富的皇家藏书,也使他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宫廷的密纬。最初他师从儒家的荀子。荀子是当时与孟子"性善"论相反,是主张人生而自私"性恶"论代表人物。学生韩非不仅继承了荀子性恶论。更进一步认为天下百姓的欲望,以及政府去适从这些欲望的政策才是春秋战国的万恶之源。这超出了老师荀子仍要以"礼"去约束"性恶"百姓的儒家底线。韩非踢破了儒家的山门,自立了门户。
韩非子完全不相信儒家的"仁德"。只用了一个字"蠹"去嘲笑他过去的师门。韩非子主张对生性恶劣的天下百姓要集"势,术,法"三位一体去统治才是对国家最有效的治理。("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韩非子.难势》)"势",君王权势,社会走势;"术",对官员臣下的控制之术,政治技巧计谋;"法",一套赏罚分明的刑法制度与系统。韩非子的"势,术,法"三位一体,核心在"法"。赏罚之间,重点在罚,主张"以刑止刑" 《韩非子.定法》 ,强调"严刑" ,"重罚"。韩非子指出性本恶的人世间无非是"畏诛而利庆赏"《韩非子.二柄》而已。
韩非子对儒家的"天命"也不认同。他更看好老子的"道"。他认为"道"产生在"天地"之前("天得之以高,地得之以藏,维斗得之以成其威,日月得之以恒其光。” 《韩非子.解老》)“道者万物之所成也,理者成物之文也。” 《韩非子.解老》。万物自身的规律"道理"便是韩非子"法"的依据("因道成法" ),与"天命"无关。不存在"刑不上大夫",韩非子主张"法不阿贵"。这无疑是对战国时代旧贵族阶层的一个打击。用今天的话讲:(除皇帝以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椐说,韩非子口吃,不善言语。但其文章读起来确是犀利无比。他的著作里,反对复古("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 ),崇尚现在与未来("世异则事异");以客观存在和发展变化为基础去分析观察事物("事异则备变"《韩非子?五蠹》);以把握矛盾双方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都特点鲜明,入木三分。今日读来仍充满快感!这些论述充满道家,墨家,及儒家学说中吸收的精髓,熔为已用。这样一位天才大家,近在咫尺的韩国王室却无人识得,读到他著作的秦王政,却惊叹"嗟乎,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秦王政为此发动战争,逼韩国将韩非送到秦国。得到韩非子的秦王却又担心韩非对韩国的忠诚,并未委以实用。韩非子最终在自己同门师兄李斯的谗言诋毁下毒杀在秦国狱中。只有法制才是最有效的富国强兵之策。韩非虽死,他的理论却在秦王与李斯的实践下成为了秦国法制法典的基础。最终统一了中国。
韩非的著作里虽不否认"贤者","仁者","圣人"的存在,却把人性看得过于灰暗与绝对。这使得他的全部理论失去了终极目标。包括富国强兵在内,他所论述的一切只为服务于君王。这点非常自觉,他说:东西南北中,君王才是领导一切的("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物权》)。他虽主张"法不阿贵",但绝不包括君王。君王始终超越于他的法律系统之外,这成了华夏法家理论数千年里直至今日的最大悖论,也是与西方法制比较最大的不同。至少从"君主立宪"开始,西方宪法最朴素的功用就是瞄准君王与政府,限制其权力。二千多年来,华夏法律,只是君王指向臣子与民众的一把利刃而已!近代中国社会,法家最有力的推崇者毛泽东先生就不只一次称自己"和尚打伞,无法无天"也是对中国的法家做了最好的诠释。
《韩非子》后人汇集成册,文章55篇之多。不知现代人有多少读过。但他那"自相矛盾","","","","老马识途"…,等等故事却一定并不陌生,都会引来大家的会心一笑。
遗失了的DNA,墨子
"墨子,宋国人,善于防守,主张节俭,生活在孔子时代,或者稍后。"( “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关于墨子,司马迁所记仅一句而已。他的生平更显神秘。
墨子最初也师从儒家(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淮南子?要略》),但不久墨子就对儒学不以为然,与儒家展开了激烈地辩论。争辩中形成了自己的学派,并与儒家并列为当时的显学。墨子或许也有贵族背景,但他本人或许生活在当时手工匠人之中,他的学说明显带着"蓝领"阶层的视角,和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对周边事物的兴趣。这不仅在先秦时代独树一帜,就是华夏两千多年的思想文化史中也绝无仅有。
墨子对"天"的认识与先秦儒家相比(先秦儒家基本上还属"无神"论者,董仲舒后另当别论),更富宗教倾向,更富神话色彩,更富神格。在此基础上,承"天"的意志,"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 《墨子?法仪》 ,用"兼爱"("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孟子?尽心上》)平等的爱,去取代儒家贵贱有序的"仁爱",是墨家的主要政治现点。这反映了更多平民色彩。墨家同样认为诸侯的兴起与相互兼并是春秋时动乱之源。"非攻"是墨家团体另一个重要政治主张。历史曾记载墨家团体协助宋国防守楚国进攻的故事。墨家不仅主张,而且身体力行!
最令人感兴趣的是墨家对力学,光学,几何学,数学,军事守城学,和逻辑学的种种论述,在先秦时代都独树一帜。比如对杠杆原理,小孔成像,正方形定义,十进制系统等题目的分析,除用古文外,非常像现代教科书中的表述。而不是那种"黄帝内经"式的传统。让人能实在地感觉到那种木匠,铁匠,或者建筑师在实践中所积累经验的升华。接下来也会好奇,这样接近现代科学做学问的方式方法怎么会在秦汉以后就逐渐消失了呢?直到清朝,当学者重读时方大吃一惊。
墨家着布衣,讲节俭,重实践。墨家团体有较强的组织性纪律性和一定的神秘感。有点象华夏土地上最早的社团或党派的雏形。这些都与儒家君子不党针锋相对。
秦汉以后,曾经显极一时的墨家逐渐消失了。毛泽东选集里未读到过有关墨家的评说。但"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这句文革中的最高指示,却好象有点墨儒相争的味道。墨家其实是溶解了。
墨家文字,确实晦涩难懂,要为"工农兵"服务,却对文章如何让"工农兵"读懂考虑得不多,这或许是它逐渐式微的原因之一。
孔子之后,儒家如何看待人性,追随者出现了两大派别。一派以为人生来是自私的,要靠不断地改造方可获得新生,即所谓"性恶派"。荀子是其中代表人物。而荀子的学生,韩非子,李斯则进一步演变成与儒家完全对立的法家代表人物。协助秦始皇在思想上消灭了各路诸侯,在政治上统一了中国。
另一派则以为,人生来本性是善良的。长大成人的过程,来自社会不同的诱惑,各人才会走向不同方向。这一派主张,人都有成为君子的潜质,人也皆可成尧舜。孟子是这一派中最为出色的代表。
&&&&&&&&&&&&&&&&&&&&&&
孟子,名孟轲,出生于诸侯争霸兼更为剧烈的战国时代。晚孔子一百八十年(―)。孟轲同样生在山东。同样少年丧父。但孟轲有位极贤明的母亲。为营造少年孟轲成长环境,三易其家的故事,在民间编成戏剧(孟母三迁)搬上舞台,广为流传。后,孟子师从子思(孔子名下七十二贤人之一),潜心儒学。孟子也曾仿效孔子领门徒游说各国。也不被各国接受,也不得不退隐与弟子一起著述。孟子有代表作《孟子》七篇。《孟子》更加突显了先秦儒家"以人为本"的鲜明特性。充满阳刚。读《孟子》让人激情澎湃。
"人皆可以为尧舜"
人心是善良的,这是《孟子》所有论述的出发点。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对儒家追求的最终目标"仁",孟子以为,它恰好是出自于人与天具来的善良之心。君子与小人的差异就在于是拾起还是丢弃自己的仁义之心?孟子的说法举重若轻。君子并非高不可攀,小人也并不难养!无非一念之差而已。孟子进一步提出"圣人,与我同类者"。《孟子?告子上》,"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这无疑鼓舞着每个人洁身向上的勇气。与他的前辈相比,孟子看到了"人"更多的灿烂与光辉。
生命就在自己手中
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孟子?尽心上》。孟子认为,人不仅生性善良,而且上天在你出世之时,已经赋予了你应得的一切。这一切就在你心中。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寿不E,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孟子认为,"尽心"、"知性"就可以"知天"。"事天"的途径就是修养心性,绝不自暴自弃。孟子的这些说法实际上是在两千三百年年前就告诉华夏的每一个人:何必怨天尤人,生命就在你手(心)中!孟子对"知天命"的定义,比孔子更为积极。孟子告诉大家,每个人的"天命"其实就在你脚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艰难与挫折是实现天命的必由之路,是增益其所不能。两千三百年前孟子告诉你,贵贱完全可以依靠不懈地努力去改变。
"贵贱"之上更有"浩然之气"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上》。没有读过《孟子》的人大多对上面这句话也耳熟能详。华夏社会的精英,无论何家何派,都该承认,正是这股"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造就了华夏历史上数不尽的英雄,也至今维系着华夏民族的魂魄。一个社会一定要有一股浩然之气充塞天地之间。浩然之气既出自个人的"心",又超越了个人的"心"。是"仁者"赖以生存的"气场"。"浩然之气"和对"义"的进一步引述与开拓是孟子对儒家的又一贡献。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仁爱"被《孟子》发扬到极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是《孟子》中最惹人注目的论断。这无疑对儒家"贵贱有序"的学说做了最好的注脚。相信皇家对此总是耿耿于怀,孟子儒家中的地位直到一千三百多年后的宋朝元丰六年(1083年)才被皇家确认,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但是,孟子关于社稷与皇帝的定位,即使到了明朝,还让明太祖朱元璋耿耿於怀,几次想把孟子清出儒家圣殿。朱元璋说:"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耶"《鲒瓮ぜ肪35(这小子如果活在今天,非收拾他不可)敢于公开把皇帝放在小三的位置之上,还能呆在"亚圣"的庙堂之中达千年之久,孟子算是运气不错。
德法相兼才是治国之道
孟子又说:"徒善不足以檎椒ú荒芤宰孕校睹献?离娄上》仅靠"以德治国"或仅靠"以法治国"都不足以治好国家。对"德"与"法",孟子的态度比孔子要和缓许多。关系也准确了许多。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儒学。《孟子》代表了儒学对人性最大的期许。孟子在儒家的殿堂里被尊为亚圣是恰如其份。
六国毕,四海一。秦军事帝国的诞生,铸就了法家的第一个里程碑。商鞅,韩非,李斯,或许还应加上秦王政都用尽了生命为其奠基。秦史,为如何调动举国之力去完成统治者的欲望作了最好的诠释。今天,登上万里长城,漫步都江堰,或腑瞰骊山之下庞大的地下兵甬,震撼之余或者骄傲之余,可曾有人还记得那几代秦人百姓的苦痛?法家在充分证明了自己统治理论行之有效的同时,也把自己的学说撒上了抹不掉的鲜血。
你方唱罢,我登场。秦亡汉立,儒家等来了自己的春天。汉继承了秦的疆土,秦的文字,秦的体制…。汉有最深刻的体会,是什么导致一个超级军事强权的轰然倒塌。虽然道家"无为"首先被汉选作与民休息的理论。但是华夏一统的若大疆土,连全民皆兵的秦王朝都无法把刀剑架在每个人的脖子之上,如何使天下心里臣服中央?一个叫董仲书(前179―前104)的人呈上了恰逢其时的思想武器《天人三策》。这三策解决了汉武帝的苦恼,也从此改变了儒学的命运。
《天人三策》首先将道,法两家都主张的"道生天",改成"天生道"。用神格化了的"天",取代先秦儒学的"天命"。董仲书改变了先秦儒学天与道的位置,"道源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天人三策》。天有自己的意志与喜恕哀乐,人世间的运转完全是天的按排。江山一统,皇帝确立,正是这种天道的意志。人世间的灾祸,是天对皇帝行为的批评警告。皇帝若屡教不改,天也有可能换个皇帝做。前半截汉武帝听着高兴,后一半差点要了董仲舒小命(宋江"替天行道"也源于此)。
其次,董仲舒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用三纲对孔孟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做重新解释。这也是董仲舒对先秦儒家的重大修改。
《天人三策》自觉地做了一件事:在思想上,心理上,道德层面上,为封建集权的大国设计一个稳定的刚性结构,并为这个结构提供一套完整的理论解释。皇权天授,君为民纲,这两条足以打动任何一位皇帝的心。汉武帝欣然接受了这套设计。号令天下: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其中最大一句潜台词就是要普天之下独尊皇权。从此华夏封建社会就像一个汉堡包:上有天,下有民,中间有皇帝。谁也啃不动的汉堡包!
儒家开始占椐华夏思想的主流地位。代价是"民为贵"改成"君为纲";儒家的核心价值"以人为本",开始滑向"以天为本"(以君为本)。又一千年,待到南宋程朱兴起,这个趋势最终演变成"存天理灭人欲"时,试想,"人"也好,"民"也好,当"欲"都灭了的时候,那就只剩"驯服工具"了。孔孟虽然还供在庙里,儒学已经变了味。
理论上实践上都摆明为君王服务的法家,君王是不会随意放弃的。短时期内兴起又垮台的秦王朝,是法家一个难得的实体标本。正反双面的历史效应触目惊心。汉以至于汉以后的各个朝代都继承了秦的制度,造就这套制度的法家理论当然活在这套制度之中。只不过它有时必须再披上一件儒家外套而已。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几乎所有以富国强兵为己任的君臣无不是法家理论与实践的承继者。和秦不同的是,他们城头所挂,往往是另一面旗帜罢了。这成为两千年一脉相承的"中国特色"。这一传统只到毛泽东先生的"评法批儒"为止。
被"独尊"的儒术其实也在挣扎。如果把华夏社会比做一张大网,先秦儒家的关注往往还是网上一个个节点"人",君臣父子无不是人,他们研究人性善恶,因势力导,反对小人,成就君子。再用仁爱将一个个节点连成一个和谐社会;汉后儒学走向以天为本。人被淡化了,网中节点不再重要,取而代之是节点间的连系,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导出"三纲五常"。继而再有人喊出"灭人欲"的口号时,儒家礼教多少也变成了以礼杀人的刀子。当"君为民纲"成为儒家第一位的价值观时,忧其民还是忧其君?华夏精英分子心中也需时时不断地平衡选择调整。
此外,无论先秦还是汉后,在儒家学说的框架里,对实践和体力劳动的渺视,假装看不到生产发展对社会变革的推动;科学技术沦为奇技淫巧。对中庸摸棱两可的诠释。义与利道德上的对立。整日里慨叹人心不古的,使得"儒"或多或少都被当作"酸腐"的代名词。
不过,孟子依旧值得推崇,因为他把人性灿烂阳光的一面作了尽情的渲染。他给所有不甘平庸的华夏子弟提供向前奋斗的勇气与信心。即便汉后,两千多年来,从封疆大吏到一介匹夫,几乎所有华夏英雄豪杰的灵魂中都能读出其中的影子。他代表了儒家精英中最健康的力量。
"儒法道佛"四位一体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存活了千年之久王朝(周以后没有一个王朝的寿命超过300年)。周曾向东迁都一次,并以此为界分作西周东周。东周时期,周天子对自己分封的各个诸侯国控制力已十分薄弱。每一诸侯国有作为的君主无不朝思暮想,如何壮大自己,兼并对方,进而取代周天子。寻求人才与策略是诸侯们的当务之急。一时间,群雄竞起,礼崩乐乱,九洲大地,各路人才,从鸡鸣狗盗刭圣贤豪杰,都不难找到各自的市场与机会。春秋战国是华夏三千年文字史上思想最活跃的时期。一个令人难以忘却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管制最宽松的时期。
从约3000年前仅有甲骨文字,到2500年前,尤如火山喷发一样几乎同时出现的诸子百家,老子,孔子,墨子,庄子,孟子,孙子,韩非了,鬼谷子,屈子…,等等等等,从祈天的巫术开始,到华夏文明基础框架的全面奠定,只用了500年,华夏民族尤如一夜之间长大成人。留下了无数想象空间。此次喷发如此的灿烂辉煌,2500过去,华夏文明当然在发展,可始终没能逾越那一代人为我们设立的高峰。这同样给人留下了耐人寻味的暇想。
先秦诸子,最富戏剧性的是儒家。先秦孔孟并不受诸侯赏识,秦时还享受了"焚书坑儒"的特殊待遇。但到汉却被祭上了"独尊"的殿堂。一尊就是两千年。两千年来直至今日(在台湾),孔子的直系后裔依然享受着纳税人的供奉。如果这种说法属实,这或许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家族。作为交换,儒家以及修正了的儒家思想维系了两千年华夏封建制度的超级稳定,为华夏民族扮演了甚至还在扮演一个不可替代的角色。
但秦始皇的出现,华夏的统一,却偏偏是法家的胜利。先秦法家是第一个把发展当作压倒一切是硬道理的思想家。是第一个自觉明确为帝王服务的思想家。他的成功同时造就了他的失败。但是它依旧活得很滋润。汉初掩护它生存的是黄老道家,后来轮到儒家,再后来一泻两千年…,甚至马列主义。汉后,舞台上最被脸谱化的法家人物是曹操。最享有盛名的法家人物是诸葛亮,为法家翻案正名最不遗余力的人物要数毛泽东。法家中最让人动容的还是那位悲剧天才韩非子。
道家思想或许是华夏民族最古老的思想。道家思想无处不在,却又少张扬。始终保持着"润物细无声"的本色。中国皇帝从来不喜欢仅做"小国寡民"的君主,但每一次朝代更迭,新皇帝又都会记起道家的"无为",维持一段与民休息。道家的循世,也永远为那些在积极入世的奋斗中暂遭挫折的华夏精英们开启一扇保持心理平衡的后门。亦儒亦道,进可攻退可守,始终都是两千年来仕大夫们的"中国特色"。道家也衍生出华夏唯一本土宗教道教。道家追求人类与自然保持一致的核心价值观,也始终为华夏文化保持着一缕清新的空气。
曾为显学的先秦墨家在汉后被彻底地溶解了。他们的平民化立场,自行结社的倾向,他们的"兼爱""非攻"从未获得任何一位集权专制皇帝的支持。古今中外,儒法道佛,耶稣基督,穆罕默德…,如果从未获得过统治者的认可与支持恐怕也早已消失了。儒家的兴起,基督教的兴起,墨家的溶解…,都是很典型的例子。然而抬眼东望,大海另一边,日本民族的节俭,工作的认真,对纪律自觉地尊守,传统中的"忍者"形象,都能让人看到其中墨家的影子…。
西汉始,随着"丝绸之路"的通畅,走阿富汗,经敦煌,大同云岗,洛阳龙门,穿过魏晋南北朝,经鲜卑"五胡"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溶合与中介,来自印度,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宗教佛,走进了华夏,填补了"儒,法,道"世俗倾向留下的真空。终于,四根支柱,互相盘绕,撑起了汉文明的基本框架。
"文艺复兴"?
当我们在追寻祖先的思想脉络时,其实我们也是在不断的问:我们今天是谁?一九四九年以后接受教育的中国人,除少数文史哲专业学生,并没有太多机会去学习"四书五经"。取而代之的是西方的马列主义。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新思想指导下,几乎所有一九四九年前的文史哲出版物都沦为了"封资修"毒草系列。这是一场我们亲身经历了的"焚书坑儒"运动。再上溯到五四运动,经过百年的"大破大立"的思想革命之后,我们今天再读到论语,道德经,易经,等著作,你仍会发现,要想彻底铲除血液中流了几千年的DNA不仅对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一般人不容易,就是对推行"大破大立"的统治者本身也不容易。问题是经过一百年的"折腾",当"以阶级斗争为纲"也被统治者放弃时,我们民族的灵魂中倒底还留下了什么?当我们的经济不得不走上全球一体化的时候,人类的其它文明又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当我们回望祖先的遗产时,什么才是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儒法道佛"呢?有待华夏精英的再探索。
国际易学联合会版权所有
国际易学联合会.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变卦火山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