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中仙 电影怎么转家族

“家族故事”作文导写
&&“家族故事”作文导写
一、作文题目
每一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渊薮;每一段故事,诉说自己的血脉渊源。
请你拿起笔,讲述一段你的家庭或者你的家族中那些鲜为人知的真情故事,从中可以折射出处于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与变化。这是家谱文化的表达与创新,也是城乡社会变迁史的传承与记录。
请以“家族故事”为主题,题目自拟,体裁不限,字数800字左右为宜!
二、写作导引
1、命题目的
选这个题目作为课堂习作的练笔,目的有二:一是扣合高一必修一的语文教材第一个专题“向青春举杯”。步入青春固然值得举杯庆贺,但如果能认清家族的历史、社会的变迁,这对我们广大学生在如何珍视青春、在青春之计给自己的人生定位等问题上会有所裨益;二是了解家族,进而了解一段社会历史,便于我们把青春置于一定的背景下,有利于塑造我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必修一“向青春举杯”专题,《沁园春·长沙》、《相信未来》、《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有一定的时代跨度,了解一段历史也许有助于理解这些文章的情感。
2、写作方向
& &从题目要求来看,写叙述类的文章比较好,小说、戏剧、散文等体裁均可。但结合题目“真情故事”的要求和高一学生的写作实际,还是写记叙文比较方便、快捷、稳妥,或者写人为主,或者叙事为主。
&如果是以写人为主来构思全文的话,可以是写家族中的某一个人,也可以是以某一个人为主,其他一位或多位人物为辅,用一个人物带动多个人物,在人物的活动中再现家族的故事。如果是以叙事为主的话,涉及到的人物只是一个故事要素,是不必作重点刻画的,而所叙之事,可以一个片段,一个事件,也可以是影响几代人的连贯之事,如何取材,这要看事件对家族影响的意义大小。
&对事件的选取,要围绕历史上对家族产生影响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事,一般是“大题小做”、大事小写,把大的社会性事件作为写家族小事的背景,在写家族小事的过程中折射社会大事件,从而凸显家族历史的发展与变化,或者反映社会的变迁。
家族的事,可以写积极的、兴旺的、正面的,也可以是消极的、衰落的、负面的,也就是说,无论好与坏,都能“促使”家族当时或后来的发展,都是家谱文化上的大事。同样,如果写人为主的话,所选之人,可以是为家族做出积极贡献的,也可以是阻碍或延缓家族发展的,只要带着一颗反省的心。应该说,从负面着手,可能更能写出个性、写出特色、写出深情,而从正面着手的话,可能是大流,稍不注意可能就容易大、假、空。
三、范文示例
1、听爷爷拉家常
&高一(14)班 &&&陈蕾
&&一盏暗淡的节能灯斜斜地照着,把爷爷映在墙上的影子拉的好长好长,我们一家静静地坐着,听爷爷讲着我家的故事。
&“那个时候的条件十分艰苦,兄弟三人冬天里就盖一条被子,不是谁的脚露出来就是谁的手臂伸出来,总会大半夜冻醒。粮食也不多,有个红薯吃已经算是好事,更别提现在多得去的大米了。尤其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我吃过榆钱,吃过柳叶,至今还记得柳叶的那种苦涩感。后来我长大了,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我遇到了你奶奶。”说到这时爷爷抿了一口茶,嘴角扬起了一抹微笑。我转过头望向奶奶,奶奶那张瘦小的脸上似乎有了一层红晕,却还板起脸对爷爷说:“提那些陈年往事做什么。”满眼却是遮不住的笑意。
& &爷爷沉浸在回忆中,笑而不语,又接着说:“结婚之后我就与你奶奶搬出了那栋老房子,盖起了一栋矮平房。那时是合作社期间,每天我就与你奶奶到队里耕种,我还会偷偷溜出去下河摸鱼捉虾,你姑姑和你爸爸从小就吃这些东西。再后来政策好了,日子过上去了,我捉起了黄鳝,这些东西从前不算什么,很多,现在少见了。我们家渐渐开始有了积蓄,盖起了二层小洋楼,也算是你爸妈结婚用的新房子。虽然盖房子的事很苦,我却干的倍有劲儿。你妈嫁过来后,在家里凭着自己的手艺做起了衣服,远近邻居都知道你妈的手艺,总是找她做衣服,现在那台老式的缝纫机还呆在储藏室里。你爸爸因为没有好好学习,只好学了一门技术,现在只能凭着劳动吃饭。还是那句话,知识改变命运,你可一定要好好学习啊。”说着抚摸着我的头,乐呵呵地,就像是捧着一块宝。&
“我还记得你出生,那时正是农忙,听到消息时我和你奶奶,外公、外婆着急得往医院里跑,你奶奶用围裙抱着刚刚出生、粉嫩嫩的你,我们一大群人笑得合不拢嘴。我们就想,家里又多了一个宝啦。”爷爷爽朗地笑了出来,“现在生活好了,你爸也不用我操心了;你也大了,知道关心我们了。我啊,老喽,不过,看着这个家一点点地成长,我内心有说不出的高兴,哈哈。”家里人都笑了。
星空中点点繁星俯视着大地,晚风徐徐吹过。它似乎是想告诉我,明天,我的家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带着期盼,我向美好而又未知的明天招手,我的心又开始了新的旅程。
文章借爷爷之口来展开叙事,折射了历史,反映了家庭的变化,扣合了主题;这样叙事形式灵活,利于贯通历史,形成对比,凸显变化,同时也塑造了家族中的爷爷这一形象。景物描写富有画面感,细节刻画生动,特别奶奶“板起脸对爷爷说”而“满眼却是遮不住的笑意”,很有生活韵味,有很强的老一辈人爱情的时代特征。)
&2、皂荚树
&高一(2)班
老太奶挪着她那三寸金莲,一步一步丈量着一生的苍凉。门前的那棵老皂荚树在风中微微颤着,将老太奶的喜怒哀乐尽收眼底。
遥想当年,年纪尚小的我也是很顽皮的,时常绕着门前的皂荚树一圈又一圈疯狂地奔跑,让风将衣衫鼓起,哗哗作响。而坐在树旁的老太奶则会扯下一根枝桠,动作笨拙地在地上敲打,满口怒气:“跑!让你跑!”看着老太奶抽搐的嘴角,我便知,老太奶对我是没有欢喜的。
现在想来,当时老太奶那么对我是有原因的。这还要从她年轻的时候说起。
那时,老太奶年方二八,正值青春年华,刚刚嫁进老太爷家。两只大眼睛顾盼生辉,脸颊红彤彤的,纤弱的双手揉搓着衣角,有些不知所措。同样血气方刚的老太爷却不满意父母亲给他安排的婚事,在新婚的第二天贸然离家,徒留老太奶倚在门前的老皂荚树上,泪水漪漪。老太奶明白,这是自己的命了,此后便整理了心情,一点一点的操持起了家务,虽然这样的日子比吃了黄莲还苦。
当初任性离家的老太爷中途曾回过一次家,任凭父母怎么劝,还是执意要走,甚至以死相胁。瘦弱的老太奶躲在房内默默听着,当指甲在床沿上划下第一条印痕后,老太奶咬着嘴唇哭了。后来的后来,有从外地回来的村民告诉老太奶说,老太爷在一次事故中走了,尸体都没有找到。这时的老太奶已然不是当初那个柔弱的小媳妇了,多年的劳苦使她变得坚毅,她并不恨他,可她到底没流一滴眼泪。
直到现在,老太奶最常说的一句话便是“女人是腊月里的白菜,可怜呦”。我知道,老太奶是在感慨自己荒凉的命运。
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男女地位日趋平等,像老太奶那样不公的经历也极其少见了。但门前的那棵皂荚树还在,老太奶坐在树下凝视远方的场景就如一张发黄的照片植入了我的记忆。&
皂荚树是“老太奶”生活经历的见证,以它为题,抒情味浓,带有历史的沧桑感;而且首尾呼应,深化了女性地位得到提高的主题。
而且用倒叙来展开老太奶的经历,让结构紧凑,叙事集中;对老太奶动作、语言的刻画很是生动,展示了吃苦耐劳,坚强、不屈服命运的传统美德。
&&3、爱,只增不减
&高一(14)班
家族,延续爱——爱,只增不减。
我的家,由爷爷、奶奶和孙女我组成。三人组合的家庭很多,而爸妈同时都不“参与”的很少。爸爸妈妈呢?他们在两年前,携手去了一个很美很美,摆脱了尘世间一切繁琐事务的殿堂。我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有两年了。两年,我感受到爸妈一直就在我身边,所以,我不会悲伤太久,虽然心在痛,在血泪中挣扎,但我会笑着走下去,因为,我还有更重要的人需要我——我的爷爷奶奶!
两年,我已经习惯了和爷爷在一起的生活,学会在他身上寻找父亲的影子。
爷爷常会坐在电视机前唠叨说:电视里的人是疯子,坐在电视机前的是呆子。我总会问爷爷:那是疯子好还是呆子好?爷爷也会一本正经地冷不丁冒出一句:傻子最好。我总会一笑而过,可是,在那一瞬间,我似乎看到了爷爷脸上被尽力隐藏起来的一丝哀伤和思念。原来,若是傻子,便不会感受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哀与切肤之痛;若是傻子,便不用如此累得活着。一手拉扯大的孩子,却一句话不留“丢下”自己的女儿交给他这个老人。
爷爷承受力太多太多,他这一生很辛苦,很累,因为我,爷爷无法安享他的晚年,而是静静地坐在电视机前,满脑子想的却是如何把我教育好,如何保护我这一个孩子的利益,让我不受到伤害,才能对得起他的儿子和儿媳妇,——我的爸爸妈妈。
爷爷总会在想不通的时候着急,急得让自己的哮喘又发作了,每每这时,我总会赶忙递上水,看着爷爷从口袋中掏出随身携带的药,我的心就像被拧成一团,药可是万病之源啊!想到这儿,我就会在爷爷面前没心没肺地笑,很大声地笑,笑得连眼睛都眯得看不见了,爷爷会看着我摇摇头,无奈地笑起来。而我,只是为了掩饰眼底因为对爷爷的尊敬与愧疚而涌出的泪……
原来,笑着哭,心却很痛,痛得似乎要掉到地上了。
两年,这个家承受了太多太多,可爷爷始终支撑着,用他那愈来愈驼的背支撑着整个家,撑起我心中的整个世界……
以前的家,是小家,3个人,我拥有爸爸妈妈的爱。
现在的家,还是小家,依旧是3个人,我享受着爷爷奶奶的关怀,却也受到爸爸妈妈的庇佑。
未来的家,我会怀揣着这4份无尽的爱,去爱更多的人,因为世界——这个大家族,需要爱。这里的爱,只增,不减!
&&4、过去的事
&高一(2)班&
寻常人家,琐碎的往事。酸甜苦辣,生活的滋味。
我的家庭很普通,所以没有什么特别的历史,有的只是长者口中讲述的过去的……
爷爷已经七十多岁了。他生于1930年,成长在一个大家庭中,他有五个兄弟。而在那个时期,像这样的家庭,生活是非常艰苦的。听爷爷说过,那个时候,家里很穷困,没有粮食吃,只好到田里挖野菜吃,更困难的时候,只能啃树皮。这样的生活,对于现在不会太珍惜粮食的是我无法想象的,更是体会不到的。因此,每当我挑食或浪费粮食的时候,爷爷总会用他小时候的生活来劝诫我。
爷爷年少时经历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可以说是和新中国共同成长起来的。因此,爷爷就特别崇敬毛泽东。至今,他还收藏着那个时候的徽章和毛泽东的像章,现在爷爷的房间里还挂着一幅大型的毛主席画像呢。爷爷还非常喜欢看中央新闻,每天他总会准时守候在电视机前面。毕竟,他也见证了新中国的成长,亲身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爷爷时常感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好啊!
爷爷还告诉过我,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那个时候的生活水平还没有太大的提高,买粮食要粮票,做衣服要用布票,卖肉要用肉票……而且还是限量的。因此不常有肉吃,只有逢年过节才吃一点。不过,那个时候河水清澈,河里的水产品很丰富。只要大雨过后,河里的鳖、虾、田螺等,就会爬到河边的枝条上。每当那个时候,爷爷就和他的兄弟们一起下河捉虾等。捉来的虾,一部分家里吃,其他就拿去卖了。日子倒也很有乐趣。而如今,由于水污染,农药化肥的利用,河里已经见不到虾的踪影了……
记忆中最深的,莫过于爷爷和奶奶之间最初的那段故事了。他们的缘分,在我看来,是一场最美的意外。听奶奶说过,那个时候,做媒的人把她带到一个村子里,在经过一户人家时,看见他家门口挂了些萝卜干,而其他人家没有。她便天真地想,嫁到这户人家一定不会太苦。后来,她真的嫁到这户人家了。于是,两个人这样戏剧性的走到了一起,然后携手度过了之后几十载的风风雨雨。
听爷爷讲过去的事情,我仿佛在接受岁月的洗礼。我明白了,过去的生活虽然艰苦,却能磨练人的意志,更能时刻提醒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我们要好好珍惜。
过去的事,是现在的回忆,也是那个年代的印迹。就让过去的事飘向未来,在将来还能听到属于我爷爷的那段过去的事……
5、妈妈的奋斗史
高一(2)班 & 景苏徽
闪烁的星星调皮地眨着狡黠的眼睛。晶亮的月华被窗子切割成一块块密集的斑块,装饰着大理石的地板,柔和而神秘。
妈妈和我躺在被窝里,对我讲起了她的从前。
初中毕业后,妈妈就去广东打工,只身在外,无依无靠,还因为是外地人而被别人瞧不起,但是妈妈都坚持下来了。说到这里她顿了顿,明亮的眸子暗了下去,好像陷在回忆里拔不出来。缓缓地她叹了一口气,又继续说了下去。
她做过饭店里的服务生,每天负责端盘子并且清理餐桌。有一次,饭店老板过来检查,随手摸了一下桌子,手上的灰迹和油渍让他大动肝火,把我妈妈找去狠狠地训了一顿,说:“你这样工作连二分钱都不值。”妈妈叹了一口气,一脸认真地对我我,你要认真一点,爸爸妈妈在家教育你是天经地义,要是外人教训你那是多么的羞辱!妈妈说完笑了笑,戳了戳我的额头,眼睛划过一丝喜悦。
妈妈说她还在一个制鞋厂里粘过鞋子,那里的工友都是从十几岁开始打工的“老师傅”,手指翻飞效率高得不得了,因为那是流水作业,所以在下一个鞋子来临之前要把手中的鞋子刷完,否则将会耽误下面的工作。妈妈的手不像工友那么灵活,开到最大马力也有“漏网之鱼”,但好心的人总是很多,那些打工妹总是帮助妈妈刷几只,因此她总是怀着感恩的心与人相处。
后来,妈妈在家里开始养养。头一年,妈妈把她之前从来没有碰过的农活摸了个遍,当她遇到非常大的困难时,总是不说话,现在我才知道,她是怕哭出来。后来她用卖小羊的钱来发展她的养猪大业,即使在行情最不好的时候她也没有放弃,咬着牙坚持下去,因为她相信老天不会让一个大活人饿死。
每天清晨天还朦朦亮时就起床,开始她陀螺一般的生活,从养蚕室到猪圈她忙得井井有条。虽然她起初十分地排斥那臭烘烘的猪粪,但后来由于每天的重复也就习惯了,只是偶尔调侃一句:“我们赚的都是臭钱。”
妈妈的奋斗史还在继续,敢闯敢拼与认真已经融入到了生命之中,相信明天会更好。
(点评:用妈妈奋斗史的“点”再现了当年的“打工潮”的“面”,反映了社会的发展。能用景物来营造氛围、烘托环境,个别语言也很优美;但如果把妈妈的讲述变成第一人称“我”来叙述,可能更亲切。)
&6、苦,甜
高一(2)班
我相信,在漫长的苦后,总会有甜的!
我的家庭很小,很普通。相对于“家族"这个陌生的词,我更爱称它为家庭,应为“家庭”这个字眼总能给人更多温暖的感觉。
24年前,那是一段艰苦的岁月,而我的家庭更是步入了最低谷。那时,由于爷爷过度操劳,不幸中暑去世了。这根家庭最大的支柱倒塌,给家人以无比巨大的打击。但人总是要活下去的,于是我的父亲站了出来,接过了这沉重的担子,挑起了整个家庭!而那时,他只有十七岁!
我奶奶说,在爷爷去世时,父亲的脸色冷若冰霜,却没掉一滴泪,他说了一句:“我是这个家唯一的男人了!”那时候,村里很多人都对我家不抱多大的希望,连村主任都唏嘘不已:“老钱家的老钱走了,恐怕这个家从此就要没落喽。”要强的父亲偏偏不行这个邪,他发誓要让这个家站起来。于是,品学兼优的他早早的辍了学,跟着村里人外出学艺。瓦匠,木匠,他都会,并比别人做得更好!于是从此以后,父亲每天都起早贪黑的外出打工,有时天还没亮,他就出了门。奶奶劝他,何必把自己逼得那么的那么苦呢?父亲说:“我相信,在漫长的苦后,总会有甜的。”
父亲的积蓄慢慢多了起来。终于有一天,父亲数了数自己的钱,又向奶奶要来了爷爷留下的为数不多的积蓄,然后再高兴地把钱数了一遍又一遍,奶奶说半夜都能听到他幸福的鼾声。
第二天,父亲激动地宣布,我家要盖一座大瓦房了。在那茅草屋遍地的时代,盖一座瓦房是很了不起的事尤其对于我们这样的没落家庭来说。房屋很快动工了,我家房屋的地基太矮,需要靠填土来提高地基。父亲没有说什么,默默的,一人到我家的田地里挖土,并用那时代特有的独轮车把土推回家。几天后,我家的地基神话般地提高了一米,但代价是父亲磨破了两双鞋外加我家的那块田比别人家的低了好多……
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我家的大瓦房高高地耸立起来了。父亲看着房子像个孩子般笑了,说:“不错不错,这才像个家嘛。”房子的建成,给村里人很大的震惊,很多人对父亲刮目相看,连那个村主任也连连称赞:“好!好!这个小钱还真能干,比老钱还牛,硬是把这个家撑起来了。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奶奶也很高兴的说:“甜的日子来啦。儿啊,你也不小了,屋也盖起来了,该讨个媳妇啦。”后来,母亲被娶进了门,再后来就有了我,后来的后来,奶奶红着眼给我讲了这故事……奶奶说,有这么个儿子,她很自豪,真的很自豪!
而现在,全家人的目光都转向了我。我明白,父亲即将把他身上的重担一点点移交给我了,毕竟,他接下整个家的时候,也就我这么大。还记得有次,他半开玩笑地对我说:“儿子,你老子创起了这个家,你可别给我败光喽,那就丢你老子的老脸了。你呀,要好好把这个家发扬光大,知道不?”话有些粗野,但不禁让我感到身上的重担。
我也是这个家庭中的一个男人,终会成为一家之主,但我是否已经读懂了父亲那份坚信甜蜜终将在苦难后到来的信念呢?若已懂,又是否能继承下去呢?也许,我现在还只能红着脸发出一声……
不禁又想到父亲那句话,我相信,在漫长的苦后,总是会有甜的!
&7、忆族中一桩“小事”
& &高一(14)& 许慧敏
“你三舅爷的病总算是治好了,这下子终于不用再担心这担心那了。”凉凉的夏风一阵阵的吹来,柔柔地抚过鼻梁,掠过眼眸,最后不紧不慢地将奶奶那句载着欢欣与愉悦的感叹鼓进耳膜。
我窝在藤条编织的摇椅里,冲着繁星眨眨眼,眼神随着淡淡的云飘忽起来。淡淡的声音再次在空气中飘扬,缓缓地扩散着,仿佛是在讲述一个悠远朴实的故事。我便这样于半梦半醒间聆听着,仿佛世界只剩下我们俩人和那些偶尔怪叫的夏虫了。让现在的我回忆起那个夜晚,竟觉得如此不真实,只留下一段家族的往事,深深地感染了曾经少不更事,不能理解的我。这,是敬佩?是感动?是怀念?连我自己都不清楚了,不过多多少少都应该掺了一些吧。
我三舅爷在他家中排行老三,上面有两位哥哥,自小体质便弱些,吃过不少苦头。现如今他已年过四十,最近总是常常心悸,头昏,胸闷,工作也因此而暂停。在辗转几家医院后,一个噩耗去晴天霹雳般陡然轰炸在家族众人的头顶上,呼吸不再均匀,心脏的跳动在惊讶与担忧中狠狠地漏下一拍。
“心肌炎……心脏病……”爷爷兀自念着,断断续续的,让人捉摸不透,如雪般的眉头紧皱着,似乎是无论如何也抚不平的。额间的褶子在此时也显露出来,看似又苍老了几岁。我平日里很少看到爷爷如此颓败的样子,爷爷爷是家族中辈分最大的长辈,虽然满头花甲,但每天仍乐滋滋过着自己的日子。
“心脏搭桥手术,六七万。”爷爷眉头一拧,似乎下定了决心,做下了某番重要的决定似的。
一日后,爷爷便召集了族中所有人,聚集在三舅爷家里。爷爷清了清嗓子,深邃的眼中闪着光芒,严肃地望向众人:“大家现在都知道他的情况了吧,既然他现在有难,那我们这些流着相同血液的人就该帮他一把。我就直说了吧,他现在的病情,已不容再拖。大家依个自的能力帮衬些医药费,还有些话,我不得不说,你们自己都要有拿出的钱可能还不回的心理准备,毕竟手术是有风险的……”这些质朴的话语缓缓流进每个人心里,让众人开始沉思,权衡抉择。
族人们是齐心的,也是心善的。三日后,三舅爷坐上了前往上海的火车,在医院检查完一切之后,便被推进了手术室。
上天总算是眷顾他,眷顾我们这个家族的,手术以及术后疗养都很顺利。
当我从奶奶口中无意得知这件逐渐被岁月掩盖的家族“小事”时,爷爷在我心中的形象变得伟岸起来,那颗善良朴素的心将我打动,当然对族人们亦是如此。
我想,生命中总埋伏着无数劫难,对一个家族而言,只有团结一心,乐于奉献,才能始终保持着它坚不可摧的凝结力量,与那让人幸福生活的温暖……
&8、&姑姑和我的一家
&高一(2)班
每次听见有人在耳边说那些唠叨的话语,我便想到了我的姑姑。今年是她待在我家时间最长的一年。
前几年与姑姑见面的时间特别少,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见面。有时我竟会忘了有姑姑这样一个人。而今年她来我家的时间特别多。她现在没有工作,就到我家来帮忙,中考前一个晚上,下了晚自习,我左顾右盼也没等到爸爸来接我,忽然看到路灯下一个熟悉又带一丝陌生的身影。但天太黑,终还是看不清楚,只知道是个妇女。忽然她向这边招着手,我便走近了。呀!是姑姑啊!微弱的灯光映出那熟悉的轮廓,但脸是看不太清楚的。她带我去一家电信点。我们坐了下来。长久不见,倒也没变多少。只是眼角多了几丝鱼尾纹,头发稀少了些。我们聊了很多关于我学习的话题。她看出了我对中考的紧张,拍拍我的肩膀说:“别紧张,只要自己尽力就行,考多少随便你!我们不强求。另外复习要讲究效率,不懂的要问……”这些话我早已听腻了,但我还是很愿意听。
中考后,姑姑见我总是心神不宁,明知道我可能考得不好,但还是坐下来语重心长地说:“已经考完了,担心也没用啊,而且我相信你一定考的很棒!”说完便竖起了一个大拇指。虽然姑姑脸上泛着笑意,对我持着肯定的态度,但从她的眼神和眉宇间,我读出了紧张与担忧。姑姑那几天总是念叨着:“今天有分数差了没啊,怎么还没能查……”后来得知我考上了所期待的学校,没有谁比她更高兴了。
姑姑在我家待了差不多一个暑假,平常爷爷奶奶干的活她全揽了。早上刚五六点钟,我就被她洗衣服的声音吵醒了,但我没有埋怨。午饭是奶奶做的,因为姑姑知道自己做的饭菜不合大家的胃口。饭后奶奶要洗碗,而她却拦住了奶奶,自己坚持要洗,一边刷着碗一边指向房间的方向说:“妈,你去午睡吧。”当然姑姑对爸爸也是非常疼爱的。听奶奶说,姑姑只比爸爸大一岁,小时候大人给她一块糖,她都会带回家给爸爸吃,自己舔舔糖纸上的那么一丝甜味,就够了。而我们每次吃饭的时候姑姑总是给爸爸夹菜,叫他多吃点。爸爸的厂子很忙,家务事都做完了,她就去爸爸的厂里车间帮忙,尽心尽力。爷爷奶奶很心疼的对她说:“丫头,歇歇啊。这样哪吃得消啊!”而姑姑却总是淡淡一笑:“没事儿,我不累啊……”
暑假结束之际,要军训了。姑姑来学校帮我铺床。后来爸爸告诉我,姑姑在我军训期间常常追问爸爸:“孩子打电话回来没,军训苦啊。”
开学后姑姑离开了我家,上次军训完回家没看见她,心里总是有点空空的,也许是有点想念了,也许是有点不习惯。姑姑和我们一家,以后可能会见之甚少了。但我,一定会去看她的!
9、记忆中的温暖
& & 高一(2)& 生明月&
当冬夜渐暖,当冰雪消融,春天已在不知不觉中喊醒了万物,门外的桃树开出了粉红色的花,将周围的一切都染红了,散发出一股甜蜜。
那棵桃树是爷爷亲手栽种的,爷爷是它为宝贝一般,亲自为它捉虫,浇水,施肥,树一天天长大,爷爷一天天变老;树干一天天挺拔,爷爷的背一天天弯曲;树叶一天天繁密,爷爷的头发一天天稀少……而现在,树还在,爷爷却已不在。
还记得那个下午,爸爸载着我从学校回来,一路上,街边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卖桃子喽,不甜不要钱……”“家里的桃子也应该成熟了吧。”我充满了期待。
刚从路口转弯,便发现一人站在树下,朝这边观望。当车驶近的时候,那熟悉的衣服使我一下子认出爷爷,看到我,爷爷满脸喜悦:“快下来!快下来!”声音中带有一丝激动和迫切。
放下书包,准备好好的休息一下时,那熟悉的声音进入了我的耳朵:“丫头,快出来,给你一样东西。”“什么呀?”我刚走出房门,爷爷便一把拉住我,从袋子里掏出了两个圆溜溜的东西,那熟悉的淡粉色一下子抓住了我的眼球:“是桃子啊!”
“快吃吧。”爷爷一把将两个桃子塞到我手中,一股暖流迅速的透过皮肤,经遍我身上的每一个角落,最终汇集到我的心里,散发着能量。看到这诱人的色泽,我的心情立马变得好起来。
很明显,爷爷将两个桃子放在袋子里已经很久了,桃子这么大,这么红,一定是爷爷精心挑选放在一边的,长辈总是将最好的留给晚辈,也许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隔代亲”吧。
桃子已经熟透了,我很轻易的撕开它的表皮,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浓郁的果香迅速席卷了我的口腔,还有,那丝温暖,渗入了我的血液,是爷爷的体温,令人感到舒适。
“甜么?”他的神情中透露出一种期盼。“恩,我就知道,爷爷种的桃子最好吃了,外面卖的哪里比得上自己家里种的,一点都不甜。”爷爷脸上的皱纹迅速挤成了一堆,在夕阳的照耀下,仿佛是一个年代已久的工艺品,发出了古铜色的光芒。
“我特意挑出来留给你的,塞在袋子里好久了,又怕会弄坏。”爷爷不经意的一句话好像一把锤子在心头猛击了一下,随之而来的满眶的泪水,眼前仿佛出现了爷爷小心翼翼护着桃子的情景。
剩下的一颗“汗水的结晶”仍然在我的手里散发着它的热量,温暖着我的心田,我希望这温暖能全部融入我的心里,可是悠悠一丝的不舍,想要将这温暖永久的保存,时刻温暖着我,永不消逝。
有人说,祖孙情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最真挚的,不带半点虚假的情感。在我看来,这温暖是对这句话最完美的诠释。它,是爷爷对孙女浓浓的爱,是爷爷对孙女的关怀、珍惜,是爷爷对孙女的无私奉献……
门前,花开花落,树上的果实也一年年上演着它们的舞台剧,泥土还渗透着爷爷的汗水,站在窗前,向远处眺望,树下仿佛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在辛勤的劳作……
& &10、戏缘
& 高一(2)班 张媛媛
思念被雨滴打落,随着祖母那不成腔圆的曲调一同归向山坳。
祖母自幼学习京剧,那张精致的小脸似是为戏曲而生的。一双丹凤眼,一对柳叶眉,一副天籁般的嗓子,将那戏子的多彩人生演技得淋漓尽致。小胡同里特有的叫卖声随同祖母的戏曲一同绽放了十五年。祖母曾以为,她这辈子是注定与戏曲相伴,直至终老的。
十八岁,祖母随祖父南下,义无反顾。纵有伤感,只留于心中。祖母稚气未脱的脸庞上写满了偟然,但始终忍住了眼泪,转过身,坚毅离去。抛弃了胡同里的吆喝,抛弃了沾满锈色的铁索,抛弃了她相守十五年的戏曲。来到南方这孕育了无数玉人的地方,祖母却日益苍老。日夜操劳压弯了祖母那瘦小的肩膀,可是祖母却不抱怨。因为那份执念一直存于心中,终有一日,祖母会重回故土,去触摸那深灰色的屋瓦,欣赏那被翘起的四角勾勒出来的天空。祖母的哀伤从不诉说,只是密密地将它们缝进那戏服之中,密密的针脚缝住了过往,缝住了欲望,一针一线中浅藏着祖母的戏曲天堂。
时间如此安静,喧嚣流淌。日子愈渐富裕起来,可祖母却花了一半发丝。眼角的皱纹开始肆意绽放,那张画中仙般的美人脸也已开始干燥枯黄、暗淡无光。可是,祖母断断续续的咳嗽声中还时不时的抢出几句不成调的戏曲来,虽已无了字正腔圆的韵味,但却充斥着无限的渴望。祖母这辈子,确是注定要与戏曲相伴终老的。
祖母已辛劳了大半辈子,去年春节,我们全家去了北京。重登故土,祖母却没了昔日的倔强,像个孩子般痛哭起来。那是她日日夜夜思念的地方啊,那里有她日日夜夜思念的人啊,怎是能轻易遗忘的?泪水湿润着她湿润的脸庞。祖母轻轻走过去,握住了祖母的手,然后走进了久违的胡同。还是那样的青石板路,还是那样飞翘的屋角,只是隔了半个世纪,昔物旧人已不是原来,但那古韵还是弥漫着每一个角落,不曾改变。我们就那样走着,顺着祖母记忆的藤蔓向前摸索着,倏地发现了胡同尽头的那家戏馆。祖母慢慢地走进了进去,竟遇见了昔日的戏友。原来,国家为了保护并弘扬国粹,在北京新设了许多戏馆,供人们欣赏与学习。祖母听到这里,舒心的笑了,深陷的皱纹却显得如此动人。“啊……啊啊……”不是是谁先提了个嗓,祖母也开始唱了起来。那般的眉眼,那般的姿态,我似乎看到了祖母年轻时被称为“玉花旦”的俏样。那旋律似有一股舒心的情愫蕴含其中,在空气中慢慢荡漾开来。我知道,祖母的心,终于得到了安放。
即使隔着旧时的风,戏曲,也是祖母唯一的心灵归宿。
&11、那些花儿
& 高一(14)班& 陈丽华
那些年,那些岁月,如花默然开在时光的角落,摇曳出自己的芳香。
那是一个贫困年代,大家都是一起干活,生产效率低下,只能勉强糊口,吃的最多的也便是野菜,萝卜。空气中似乎都弥漫这野菜,淡淡的苦涩味儿,光阴似乎也是暗淡的。
外公是个孤儿,外婆体弱多病,干不得重活,孩子又多,所以一大家子只能靠我外公养家糊口。大队分粮时,因为劳动力少,所以分到的粮食酒更少了,吃不饱饭十常事了。
村里有个老人查出有病,怕拖累离家里,大年三十就上吊自杀了。有几个家里孩子多的,日子实在过不下去,要么失踪要么喝药死了。有这些是发生后,家里更是一片愁云,惶惶不可终日。
有一天,天已经很暗了,外公还没有回来,外婆心中更是担心,拖着病体去找外公。找到时才发现外公在洗今天的晚饭——藤菜。淡淡的菜汁混合在水总流出来,苦涩味儿似乎也随着汁水慢了一地。外婆看着,泪水差点就出来了,担忧与喜悦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外公发现了外婆,看出来她异样,说:“你怕什么,放心我不会像村里那些人一样,阎王不会那么早叫我过去的。”
后来,果真像他所说的那样,“阎王不会那么早叫他过去的,即使病痛缠身,他也没有放弃过生命。后来,他玩笑般的讲起这段岁月,也是令人心酸的。但是,外公在面对异常困苦的岁月里的坚强,盛开出一朵娇艳的花,开在岁月中,永不凋逝。
生活那样一点点好起来,外公有了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平时帮村里看东西,还是有点油水的,但是一直到他不再看东西,也没有拿到一丝一毫的东西。
有一天,我问他原因,别人都拿了,也没有什么关系,他为什么不要,他只是说:“我拿了一根萝卜,还会想要一斤米。还是一开始什么都没拿的好。”
欲望是无止境的。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想要的实在太多,我们为这些想要的不断付出,总有一天会被你得到的压垮。想要少一些,生活也能自由些。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面对雨天,相比别人想要雨伞,马匹,更满足于所有的竹杖,芒鞋。这份自由与洒脱,我们更应该学习。
外公虽只是大千世界渺小的一份子,但是,他面对欲望懂得克制,让自己想要的少一点。这份智慧,如一朵花,不悔不灭。
在那些艰苦的岁月中,有太多无奈与不堪,正因如此,那些美好的品质,那些美丽的花儿,才如此珍贵,如此娇艳。
有些时候,地狱即是天堂。
& &12、别惹我父亲
&&我的父亲是一个很普通的农村人,但他在我眼中却是极不平凡的。
父亲出生在72年,听爷爷那一辈说,当时我们家经济状况很不好,父亲的出生无疑让这个家庭的情况更加“雪上加霜”。不过,爷爷却告诉我说,父亲小时候非常聪明,但却因为家里的经济原因而没有继续上学,去改学一门手艺,为家里改善状况。爷爷的话语中充了自豪以及对父亲的愧疚。
父亲说我的出生揭开了我们家历史崭新的一页。我想,是的。
虽然我是一个女孩子,但年幼的我非常调皮。母亲对此总是恨铁不成钢,不知说了我多少遍,最终还是无可奈何。而父亲知道后不但听知任之,还说小孩子不顽皮点儿又怎么能叫孩子呢。有了父亲的“强力支持”,我就更加无法无天。
有父亲的童年是快乐的,却也让我产生了一丝畏惧。
那是一个傍晚,父亲一反常态地将我叫到他身边,很严肃地对我说:“今天你推了小胖,做的对不对?”
我望着父亲脸上失去了往常的笑容,心里顿时没了底儿。在父亲锐如利剑的目光下,我嘘若寒蝉,断断续续地回答道:“我-——我错了。”
“那错在哪儿?” 父亲再一次发问了。我只好回答说“不-——不知道。”
“不知道?”父亲的声调猛然拔高,“不知道!那你认什么错!”啪的一声,随着父亲在桌子上猛地一拍,我的身体明显的颤抖了一下。“是小胖要借小红的玩具,小红不借,小胖就骂小红,我看不过就推了他一下”我在一旁解释道。“那你刚才为什么认错?”父亲听了我的话,声音明显的平缓下来了。我只好又解释道:“你刚才太吓人了,我怕。”啪的一声,我的话还没说完,脸上就狠狠地挨了父亲一巴掌。他不顾我眼眶中闪烁的泪花,恶狠狠地对我说:“给我想清楚我为什么要打!” 你说完就走了。
晚上,我躺在床上,抚摸着挨打的脸颊,却越发觉得父亲打得对。我们的确不应该因为惧怕而丢失自己应该坚持的正确的事情。第二天,父亲很深沉地看了我一眼,一言不发。我们俩好像都将昨天的事情忘了一般。
在我长大的时光里,父亲对我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我想,或许是父亲的经历促使的,他希望我将来的前途会一片光明。父亲每天都按时接送我上学、放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仿佛这一成了他一项神圣的使命。
深沉的父亲不善言语,却无言的承担了家庭的重担,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我的父亲虽不是世界上最高大的父亲,也不是世界上最博学的父亲,但他在我心中,却是我心中最崇敬可亲的人,他身上的财富值得我用一生去学习。我的父亲是我用一生与仰视高度。
&13、菜品人生
& 高一(2)班&&&&&
俗话说: “民以食为天”。咱家个个都很会做菜。
说起做菜,那就不得不提曾是厨师的外公了。
一个大灶台,一个大铁锅,一把大铁铲,外公便可以开始他的“才艺表演”了。由于有外婆帮助,洗菜,切菜等东西外公
都不需管,因此,外公可以尽情地挥舞铁铲。别看外公身材有点胖,可当他掀起铁锅或用勺子取料时,那有模有样的动作咋一看,还真像位大厨呢。不过动作是次要的,菜怎么样那才是重要的。你先看菜色:有红有绿,搭配得当。再闻菜香:清香扑鼻,令人垂涎欲滴。来,让我们尝一尝:口味偏咸,唇齿留香。色、香、味俱全,看来外公的实力是不容小觑的。外公做菜,除了口味好,最大的特点就是多。种类多,花样多。(在以前,讲究面子与排场,就算菜是玉米、花生,也可作盘凉菜),每次妈妈带我回外婆家,外公总会摆个大圆桌,冷菜,热菜,汤,水果,甜点一样不少。妈妈总嫌外公浪费,可外公却认为:人生百态,只尝一种味道是不够的,酸甜苦辣一样都不可少,这才是精彩的人生。
如果外公做菜属第一,那第二便非老妈莫属了。(大概是得了外公的真传)。妈妈不会像外公那样煮很多菜,可她却会做很多菜式。(大概是由于身为家庭主妇的原因),每天三顿,顿顿不同。时荤时素,时凉时热,时汤时菜。大概在老妈看来,人生五彩,各不相同,要充满惊喜和新奇。
老爸长期在外,偶尔回家,却也小露一手。
说来也怪,老爸不爱用煤气灶,却喜欢烧灶台。他常常烧一大锅水,有时买2块钱面条煮青菜,有时用疙瘩汤加咸菜,有时干脆直接煮一大锅豆荚饭或青菜饭。(小时候,大概老爸是与兄弟姐妹一起吃“大锅饭”的缘故),因此老爸烧菜他总喜欢找很多亲朋好友来分享。在他看来,好东西需分享,人生需要朋友。
说来惭愧,我吃了这么多年菜,唯一会做的就是水煮挂面。
早晨,我早早起床,用煤气灶烧上一小锅水,用酱油,盐,味精,芝麻油作汤料,待水沸腾后,将面条放入水中,用筷子搅一搅让它完全浸入水中,让水沸一会儿后,转成小火,再盖上盖儿,过一会儿就熄火,闷一会儿后,一道美味的早餐便完成了。说实话,这面条我煮了四年了。(其实现代人都讲究效率与快捷,所以水煮挂面是我不二之选)依我愚见,人生需要坚持,要有恒心与耐心。
咱家不是厨艺世家,却人人会做菜;咱家不是哲学世家,却能从菜中品出人生。
& &14、那段岁月
&高一(14)
常听人说“三世同堂”,而我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家中。生为第三代的我,从未想过早几十年前的那些辛酸往事。不知哪一天心血来潮,搬一张小凳,坐在小巷中,向奶奶追问起她与爷爷的相识。于是在夏日沉闷的晚风中,我随着奶奶的叙说,回到了那个遥远的年代。
奶奶生活在一个普通家庭中,他有一个哥哥。和大多农村女人一样,由于家中贫穷,她不能上学只能努力干活,等待着有一天,有一个男人会接她去另一个家。这一天,很快到来了,怀着憧憬,她踏进了新家,开始了新的人生。憨厚的丈夫虽不是那么的讨喜,但对他也不错,婚姻的开始还不错,她也几乎以为这一辈子就这么平平淡淡的过了。只是有一个问题,一个千古难题慢慢出现了,那就是婆媳问题。我的太奶奶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不是很清楚,但从奶奶的描述中,我仿佛见到了一个在麻将桌前两眼贪欲的老人,她输了不少钱。待牌友走后,她的烦闷透过四处乱飞的麻将,转到了我奶奶的身上。而我爷爷,是个孝子,他选择了冷眼旁观。正值农村搞大生产,爷爷和奶奶俩人每天都要忙到很晚才能回来,就为了赚几个工分。即使-回带了家里,奶奶仍不能结束一天的辛劳,“伺候”完太奶奶她才能睡几个小时。当天还未亮时,他又得起床做早饭,伺候太奶奶,自己来不及吃,就急急急忙忙赶去干活。
再后来,有了我妈妈的出生,奶奶的处境更加不好了。只因为她没有给老刘家生一个带把儿的。爷爷对她日渐冷落,在那时而言婚姻只是俩人在一起相互忍耐着,勉强在一起过日子罢了。为了这个家,为了满足太奶奶的口欲,奶奶每天拼命干活,汗水滴在农田里,转眼不见了踪迹,生产队的晒谷场上,红旗整日的飘着也不知是为何而飘。希望再次来临,奶奶的肚子渐渐又大了起来,她期待着期待着,如果是个男孩,婆婆是否会对她好一些------没有很好的补品,即使是怀孕,她所吃的也不过是胡萝卜煮粥,零星的萝卜小丁,可以照出人面的粥,还是隔壁家媳妇好心给他送的,没人照顾她,他只能听着不远处的麻将声入睡。分娩的时刻终于到了,婆婆馋,到亲戚家去吃好的了,丈夫又做工未回。他被疼痛折磨着,凄惨的叫声在夜空中回荡着,带着期待,害怕与不安。总算有人发现了他要生了,手忙脚乱,忙了好久,最终还是生了个女孩也就是我的姑姑。听到生了个女孩。奶奶晕过去了,他似乎解脱了,却远远没有。第二天,太奶奶回来了看见是个女的,拂袖而去。不用说也知道,往后的日子,还能好吗?
听了奶奶的故事,透过夕阳的余晖,我看见她的脸上带着回忆过后的“奇怪”表情,也许我知道那表情代表着什么,也许我不知道。奶奶说我妈妈9岁就已经会洗衣做饭,而我直到如今也只会刷刷碗。
我为奶奶悲哀,她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如果不坚强,很难想像:我为妈妈悲哀,她的童年怎会有幸福可言;我为自己和我妹妹感到庆幸,我想我会把握住幸福的,因为与前人相比这是真正的,难得的幸福。
& 15、台灯下的温暖
&高一(14)班 & 谢道荫
&&爱的种子在黑夜悄悄萌芽。
夜,那么的寂静。我躲在被窝里,时不时探出头向外看一下,又立刻缩了回去。只是一片的黑暗,却让我感到那么的害怕。
最近在学校宿舍,晚上熄灯睡觉后,同宿舍的室友们为了在学习之余找点刺激便讲起了鬼故事。刚开始我只是有点好奇,就认真地听了起来。当听见某些特别恐怖的情节时,顿时毛骨悚然,躲进被子捂住耳朵不敢再听下去了。在学校宿舍里有几个人陪伴并不害怕,可是回到家里却觉得夜是那么的让人恐惧。
吃晚饭时,与妈妈闲谈。妈妈好像忽然想起来了什么对我说:“你什么时候开始睡觉不踢被子了,反而捂得那么紧,不嫌热呀?”唔,这么丢人的事怎么就被我妈发现了,该怎么说呢,我心里犹豫着。妈妈看见我犹豫不决的样子说:“还不好意思说啊?”我无奈的说:“唔,哪里是不好意思啊,只是晚上有点怕而已,就躲在被子里睡了。”“哈哈,这么大的人了晚上睡觉还会怕。”妈妈说。“哪有,只是最近在宿舍听他们讲了几个鬼故事才有点儿害怕嘛……”
又是一个星期五,“呼!”我躺在自己的床上呼了口气。无意中发现床头多了一个东西,拿过来一看,原来是一盏台灯。联想到上周吃晚饭时和妈妈的谈话,一定是她不想我晚上睡觉时害怕为我买的了,心里顿时暖洋洋的。
晚上睡觉时,打开床头的台灯,暖暖的灯光充照亮了房间的每一个角落。心中的恐惧顿时全都消失了,不只是因为这灯光,还有妈妈那温暖的爱。从此以后,每晚有了暖暖的灯光和温暖的母爱的陪伴,我再也无惧黑暗了。
一件家庭琐事,凝聚了浓浓的母爱。一件家庭琐事,增进了母子之间的感情。一件家庭琐事,让这个家庭充满了爱。
感谢妈妈的爱,让我更加珍惜这浓厚的亲情。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画中仙歌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