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图

正确教育旗下网站
题号:1125048试题类型:解答题 知识点: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柱体、椎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更新日期:
一个多面体的直观图,前视图(正前方观察),俯视图(正上方观察),侧视图(左侧正前方观察)如下所示.(1)求AD与平面A1BCC1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求点A1与点C的连线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大小;(2)求此多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难易度:中等
必须在注册登录后,才可以查看解析!
中心投影:
光由一点向外散射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其投影的大小随物体与投影中心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
平行投影:
在一束平行光线照射下形成的投影叫做平行投影。在平行投影中,投影线正对着投影面时,叫做正投影,否则叫做斜投影。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得到投影图,叫做几何体的正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左面向右面正投影,得到投影图,叫做几何体的侧视图;从几何体的上面向下面正投影,得到投影图,叫做几何体的俯视图。几何体的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统称为几何体的三视图。 注:正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长度; 俯视图反映了物体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侧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宽度。
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的区别和联系:
①平行投影的投射线都互相平行,中心投影的投射线是由同一个点发出的.如图所示,&②平行投影是对物体投影后得到与物体等大小、等形状的投影;中心投影是对物体投影后得到比原物体大的、形状与原物体的正投影相似的投影.③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都是空间图形的基本画法,平行投影包括斜二测画法和三视图.中心投影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虽然改变较多,但直观性强,看起来与人的视觉效果一致,最像原来的物体.④画实际效果图时,一般用中心投影法,画立体几何中的图形时一般用平行投影法.
画三视图的规则:
①画三视图的规则是正侧一样高,正俯一样长,俯侧一样宽.即正视图、侧视图一样高,正视图、俯视图一样长,俯视图、侧视图一样宽;②画三视图时应注意:被挡住的轮廓线画成虚线,能看见的轮廓线和棱用实线表示,不能看见的轮廓线和棱用虚线表示,尺寸线用细实线标出;D表示直径,R表示半径;单位不注明时按mm计;③对于简单的几何体,如一块砖,向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作正投影,就能真实地反映它的大小和形状.一般只画出它的正视图和俯视图(二视图).对于复杂的几何体,三视图可能还不足以反映它的大小和形状,还需要更多的投射平面.
常见几何体的三视图:
侧面积和全面积的定义:
(1)侧面积的定义:把柱、锥、台的侧面沿着它们的一条侧棱或母线剪开,所得到的展开图的面积,就是空间几何体的侧面积.(2)全面积的定义:空间几何体的侧面积与底面积的和叫做空间几何体的全面积,&
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公式(c为底面周长,h为高,h′为斜高,l为母线)
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
多面体的侧面积与体积:
旋转体的侧面积和体积: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定义:
①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有三种:a.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一条直线与平面α相交,但不和α垂直,这条直线叫做平面α的斜线.斜线与α的交点叫做斜足,过斜线上斜足以外的点向平面引垂线,过垂足与斜足的直线叫做斜线在平面α内的射影,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b.垂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则它们所成的角是直角。c.一条直线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则它们所成的角为00.②取值范围:00≤θ≤900.求斜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思路类似于求异面直线所成角:“一作,二证,三计算”。
最小角定理:
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角(即线面角),是斜线和这个平面内的所有直线所成角中最小的角。
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方法:
(1)找角: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一般过程:①通过射影转化法,作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②在三角形中求角的大小.(2)向量法:设PA是平面α的斜线,,向量n为平面α的法向量,设PA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θ,则
相关试题推荐
1、 若将函数的图像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后,与函数的图像重合,则的最小值为A.B.C.D.
2、 设满足约束条件 则的最大值为 .
3、 现有8名奥运会志愿者,其中志愿者通晓日语,通晓俄语,通晓韩语.从中选出通晓日语、俄语和韩语的志愿者各1名,组成一个小组.1、求被选中的概率;2、求和不全被选中的概率.
4、 i是虚数单位,若,则乘积的值是(
)A.-15B.-3C.3D.15
5、 若集合则A∩B是(
)A.B.C.D.
6、 设<b,函数的图象可能是(
7、 下列选项中,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的是(
)A.p:>b+d , q:>b且c>dB.p:a>1,b&1, q:的图象不过第二象限C.p: x="1," q:D.p:a>1,q: 在上为增函数
8、 在ABC中,,
sinB=.1、求sinA的值;2、设AC=,求ABC的面积.
9、 设x是实数,则“x>0”是“|x|>0”的 (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0、 函数f(x)=的最大值为 ( ) 1
(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如图,已知抛物线与圆相交于A、B、C、D四个点。(Ⅰ)求r的取值范围(Ⅱ)当四边形ABCD的面积最大时,求对角线AC、BD的交点P的坐标。
12、 将函数y="sin2x" 的图像向左平移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所得图像的函数解析式是A.B.C.D.
13、 已知α,β表示两个不同的平面,m为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则“⊥”是“⊥”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4、 在区间[-1,1]上随机取一个数x,的值介于0到之间的概率为A.B.C.D.
15、 已知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满足,且在区间上是增函数,若方程f(x)=m(m&0)在区间上有四个不同的根,则
16、 (本小题满分12分)等比数列中,已知(I)求数列的通项公式;(Ⅱ)若分别为等差数列的第3项和第5项,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项和。当前位置:
>>>已知正三棱锥V-ABC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1)画出该三棱锥的侧..
已知正三棱锥V-ABC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1)画出该三棱锥的侧视图和直观图.(2)求出侧视图的面积.
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由题意,此物体的直观图如图.(2)根据三视图间的关系可得BC=23,棱锥的高在底面上的投影是底面的中心,其到点A的距离是底面三角形高的23倍底面三角形的高是23×32=3,故高在底面上的投影到点A的距离是2由勾股定理知,棱锥的高为42-22=12=23,∴S△VBC=12×23×23=6.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已知正三棱锥V-ABC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1)画出该三棱锥的侧..”主要考查你对&&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中心投影:
光由一点向外散射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其投影的大小随物体与投影中心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
平行投影:
在一束平行光线照射下形成的投影叫做平行投影。在平行投影中,投影线正对着投影面时,叫做正投影,否则叫做斜投影。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得到投影图,叫做几何体的正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左面向右面正投影,得到投影图,叫做几何体的侧视图;从几何体的上面向下面正投影,得到投影图,叫做几何体的俯视图。几何体的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统称为几何体的三视图。 注:正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长度; 俯视图反映了物体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侧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宽度。 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的区别和联系:
①平行投影的投射线都互相平行,中心投影的投射线是由同一个点发出的.如图所示,&②平行投影是对物体投影后得到与物体等大小、等形状的投影;中心投影是对物体投影后得到比原物体大的、形状与原物体的正投影相似的投影.③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都是空间图形的基本画法,平行投影包括斜二测画法和三视图.中心投影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虽然改变较多,但直观性强,看起来与人的视觉效果一致,最像原来的物体.④画实际效果图时,一般用中心投影法,画立体几何中的图形时一般用平行投影法.画三视图的规则:
①画三视图的规则是正侧一样高,正俯一样长,俯侧一样宽.即正视图、侧视图一样高,正视图、俯视图一样长,俯视图、侧视图一样宽;②画三视图时应注意:被挡住的轮廓线画成虚线,能看见的轮廓线和棱用实线表示,不能看见的轮廓线和棱用虚线表示,尺寸线用细实线标出;D表示直径,R表示半径;单位不注明时按mm计;③对于简单的几何体,如一块砖,向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作正投影,就能真实地反映它的大小和形状.一般只画出它的正视图和俯视图(二视图).对于复杂的几何体,三视图可能还不足以反映它的大小和形状,还需要更多的投射平面.常见几何体的三视图:
发现相似题
与“已知正三棱锥V-ABC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1)画出该三棱锥的侧..”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73519877841811194783667327520851945求地球自转的俯视图和侧视图_百度作业帮
求地球自转的俯视图和侧视图
zhangying00E75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侧视图是左还是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