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信条大革命中亚克的组织领袖在哪

|  |   |
 |  |  |   |
|  |  |  |  |  |
|   |  |
&>&&>&&>&正文
《刺客信条:启示录》全角色介绍
16:59:48 来源:wikia 作者:未知 编辑:迦偌 
Alta&r Ibn-La'Ahad(阿泰尔·伊本·拉阿哈德)()是游戏《刺客教条》系列中的主要角色。
Masyaf,叙利亚
1257年(享年92岁),Masyaf
中世纪中期
真实世界信息
刺客教条 刺客教条2(客串) 刺客教条:启示录 刺客教条:血缘 刺客教条:阿泰尔历代记 刺客教条:秘密圣战(小说)
Francisco Randez
Philip Shahbaz简介
阿泰尔是生活在十字军第三次东征时代的一名阿萨辛刺客、刺客组织曾经的首领。他是戴斯蒙德·迈尔斯的祖先。
阿泰尔自小就被作为一名刺客培养,在25岁时得到了刺客大师的头衔。但是在1191年,他从罗贝尔·德·萨布莱手中夺取「伊甸苹果」时任务失败,并且导致了罗贝尔带领圣殿骑士攻击马斯亚夫——刺客组织的总部。为此他被降职为新手(novice),被赋予一系列任务以赎回自己的阶级。
他的任务是消灭圣地中一支由9个人组成的圣殿骑士的队伍——刚开始他对此并不知情。在长达一年时间的任务过程中,阿泰尔逐渐改变自己的行事作风,将王国从那9人的腐败统治中逐步解放。但是随着任务的进行,阿泰尔发现了比这一切更令人担忧的更为险恶的阴谋。
在完成杀死9人的任务后,他杀死了背叛组织的他的导师兼阿萨辛首领阿尔莫林,后成为新的领袖,带领刺客组织向全新、隐蔽的方向发展。
藉由研究伊甸碎片「苹果」,阿泰尔改变了刺客组织的形式和他们的生活方式;同时写下手札留给他的家族后人。他的名字在刺客组织中流传而下,并极大地改变了他的子孙后人的生活。人物简介 早期生活
阿泰尔的母亲是基督教徒,父亲则是穆斯林,他们均为刺客。在童年时代,阿泰尔由阿尔莫林训练和抚养长大,很快便在同龄兄弟们中崭露头角,完全不逊色于他的老师甚至更进一步得到了刺客大师头衔。由于组织的规定和他的常年训练,阿泰尔的父母从未对他表露出任何关爱,尽管他觉得这种被压抑的感情是应该存在的。最终他的父母离开了马斯亚夫,这是阿泰尔最后一次听到他们的消息。(待修正)第三次东征
当圣地陷于第三次东征的战火中时,阿泰尔​​和他的两名刺客同伴,马利克及他的弟弟卡达尔被阿尔莫林派往位于耶路撒冷的所罗门神殿的地下墓穴,夺取圣殿骑士正在寻找的一件神器。在地下墓穴的行程中,阿泰尔因为过于自信自己的本领,违背了应遵守的两条信条。最后他遭遇了刺​​客组织的宿敌罗贝尔·德·萨布莱,阿泰尔试图杀死这位圣殿骑士首领,但是却被他轻易压制推出神庙,留下马利克和卡达尔与圣殿骑士陷入苦战。
返回马斯亚夫后阿泰尔将他的未能取得圣殿骑士的宝物的失败告知阿尔莫林,遭到了阿尔莫林的痛斥,这时马利克拖着受伤的手臂和取回的宝物独自返回。圣殿骑士开始进攻马斯亚夫,占领了村庄,屠杀村民并围攻要塞。阿泰尔潜入圣殿骑士后方,放下预先准备机关粉碎了圣殿骑士的军队。
袭击过后,阿尔莫林当众审判了阿泰尔。阿泰尔违背了刺客应遵守的全部三道信条,未能取得圣殿骑士的宝物,造成一名兄弟死亡另一人重伤,并且引起这次袭击,他应为在这次灾难中所有死去的人负责。为此他被视为组织的叛徒,阿尔莫林用匕首刺向了他的腹部。
阿泰尔从「死亡的沉睡」中醒来后向Al Mualim表示了自己疑惑,对此他首领只是回答「(阿泰尔)看到的只是(阿尔莫林)想让他看到的东西。 」
阿尔莫林剥夺了阿泰尔的位阶和装备,并给予他一个赎回自己的机会,让他作为一个新手重新来过。首先他要做的是查出将圣殿骑士放入马斯亚夫的叛徒的身份。任务成功后阿泰尔返回阿尔莫林身边,被重新赋予袖剑和长剑。阿尔莫林给予他一个交换条件,让他夺取九条性命来换自己的一条命。九个目标
阿泰尔的9个目标:
大马士革黑市商人塔米尔 富商王阿布尔努库德 萨拉丁的首席学者朱巴尔·阿拉·哈基姆
阿卡医院骑士团团长加尼耶·德·纳布卢斯 阿卡的摄政者蒙费拉的威廉 条顿骑士团团长西布兰特
耶路撒冷奴隶商人塔拉勒 摄政王马吉德·阿丁 圣殿骑士首领罗贝尔·德·萨布莱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阿泰尔逐渐改变了自己以往自负的行事方式,但是同时他的疑惑渐渐加重,他向阿尔​​莫林质问这些人之间的关联。阿尔莫林告诉他这9人皆为圣殿骑士的成员,而马利克从罗贝尔那里夺回的被称作「伊甸碎片」的宝物有着控制人心的力量。
阿泰尔前往耶路撒冷面对最后的敌人圣殿骑士首领罗贝尔·德·萨布莱,他潜入马吉德·阿丁的葬礼却遭到了圣殿骑士的伏击,圣殿骑士已经料到阿泰尔会来此。结束战斗后阿泰尔摘下罗贝尔的头盔,却发现自己眼前的并非罗贝尔,而是一名女人替身圣殿骑士玛丽亚·索普。从她那里阿泰尔得知罗贝尔已经前往阿尔苏夫,计划说服萨拉丁和理查德王联合起来对抗刺客。阿泰尔放走她后返回联络处,将情况告知马利克——马利克之前因为阿泰尔失去了弟弟和一只手臂对他愤恨不已,现在已经因阿泰尔的改变而原谅了他。马利克建议他返回马斯亚夫将情况告知阿尔莫林,而阿泰尔却拒绝了,阿泰尔r认为阿尔莫林对他们有所隐瞒,希望马利克能对此进行调查。随后争分夺秒的赶往阿尔苏夫,阻止罗贝尔的计划。
阿泰尔在阿尔苏夫一路奋战前往前线,直到狮心王的营地,被误以为是要行刺理查德。阿泰尔否认了这些,将罗贝尔的背叛告知理查德和他的士兵。理查德决定藉由上帝之手,以决斗来辨别真相。阿泰尔击败了罗贝尔和他手下的圣殿骑士。临死的罗贝尔向阿泰尔揭露了阿尔莫林是一名圣殿骑士,他是在利用阿泰尔以便自己独占伊甸的碎片「苹果」。
阿泰尔返回马斯亚夫,发现村民都处于一种诡异的催眠状态。到达要塞脚下的阿泰尔陷入围攻,被迫杀死多名已经被苹果的力量控制的刺客同伴,及时赶来的马利克和未被控制的几名刺客向他伸出了援手。阿泰尔进入要塞,独自面对正在静候他归来的阿尔莫林。
面对自己从前的老师,阿泰尔质问阿尔莫林的目的,阿尔莫林承认自己用苹果控制人们的思想是为了使他们绝对的服从,以此实现绝对的和平。阿泰尔之前的任务是为了扫除剩下的圣殿骑士首领以结束圣战。阿尔莫林告知阿泰尔,那些所谓的神迹都只是苹果制造的幻觉,他也曾试图用苹果控制阿泰尔却并未成功。阿尔莫林制造出阿泰尔所杀死的9个目标的幻影攻击阿泰尔。在陆续击倒他们之后,阿泰尔又面对的阿尔莫林的多个幻影。但是最终,阿泰尔杀死了这位曾经教导自己,却又背叛了组织的首领。
苹果从阿尔莫林手中滚落,阿泰尔面前出现了地球的全息图像,那是标志其它伊甸碎片所在位置的地图。作为刺客组织的领袖
阿尔莫林死后,阿泰尔成为了刺客组织的新领袖。为了记录下他的经历,他开始编写手札,记述了他的人生。
麻烦事并未就此结束,圣战仍然在进行,圣殿骑士也并未被击败。他们在阿尔芒·布沙尔带领下逃往塞普勒斯。在进攻城市的过程中,阿泰尔救下了曾经为罗贝尔做替身的女子圣殿骑士玛丽亚·索普。在与阿泰尔一起行动的过程中,玛丽亚因自己的所见逐渐相信圣殿骑士的行事方式并非正义。
在将塞普勒斯从圣殿骑士手中解放后,阿泰尔原本想将苹果封印在利马索尔,但是最终还是决定将苹果留在身边,并多次研究它。从苹果中,他得到了大量的知识,并将他们写入手札:关于新的刺杀技巧,新的装备和「先行者」。
阿泰尔和玛丽亚有至少两个儿子,并将训练他们成为了刺客。
数十年后,阿泰尔怀疑东方的成吉思汗迅速崛起是和伊甸碎片有关,于是带领家人前往东方。遗产
在塞普勒斯时,阿泰尔​​开始编写手札。藉由从伊甸碎片中获得的知识,他完全改变了刺客们的行事方式。他升级了袖剑的设计,将火枪合并其中,并制作出了传给后人的铠甲等等。
1259年,阿泰尔的手札传入马可·波罗手中——从忽必烈手中得到的。圣殿骑士得知了手札的情报,聘用了一队海盗从准备将手札带往西班牙的刺客但丁·阿利吉耶里手中夺取它。但丁的徒弟,一名叫多梅尼科的刺客——才刚得知自己继承的刺客身份不久——出海运送手札。遭到袭击时,多梅尼科将手札拆散藏了起来,却未能救出自己的家人。
最后多梅尼科和他的儿子以奥迪托雷之名在蒙特里久尼建造了奥迪托雷别墅,在地下他们建造了刺客的圣堂,将阿泰尔的铠甲放置其中。这套铠甲最后传入阿泰尔的另一位后人,埃齐奥·奥迪托雷手中。
数个世纪后,21世纪的圣殿骑士组织阿布斯泰戈公司绑架了一名叫戴斯蒙德·迈尔斯的男子,阿泰尔的后人,为了通过他的「读取」阿泰尔的记忆。藉由阿尼穆斯,在沃伦·韦迪克博士和他的助手的露西·斯蒂尔曼——一名卧底的刺客的监视下, 戴斯蒙德探索了阿泰尔的记忆,寻找关于伊甸碎片的一段特定的记忆,以达成圣殿骑士「创造一个新世界」的目的。特色和个性
Altair在Masyaf的刺客组织要塞中长大,他所拥有的惊人的出色本领让他在组织中迅速晋升。一度成为在组织中位居第二,仅次于首领Al Muliam的高阶刺客,是Al Muliam的得意门生。
但是同时Altair也非常叛逆,浮躁,过分自信,自大,缺少耐心,甚至曲解信条的意义在任意妄为,导致了他在所罗门神殿任务失败。在那之后Altair因违背信条而被Al Mualim降职,并被派去执行杀死9名目标的任务,在这过程中Altair逐一聆听了他们的临终之言,这些话给了他启示,令他不断思考,关于他们的行为,他们的目的和意义。在任务过程中,Altair的态度逐渐发生了改变,他逐渐明白刺客的信条并不是给予自己任意妄为的理由,信条本身就是一种智慧。在一切结束后,Altair完全收起了自己的傲慢和自负,成为了一个冷静,专注,谦虚,耐心的聪慧之人。在成为组织的领袖后,Altair意识到变化的世界可能无法在容下刺客们以往的存在方式,带领刺客们走向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尽管Altair生性冷淡,但是并非无情之人,他至少有过两个恋人。其中之一是Adha,不幸死于圣殿骑士之手,Altair曾为此追杀圣殿骑士为她报仇。然后是Maria Thorpe,她原本是名圣殿骑士,且是Altair的第九名目标Robert的替身,后来成为Altair的伴侣,并与Altair有两个儿子。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
文章内容导航
第4页:阿泰尔·伊本·拉阿哈德
没有任何记录
游戏制作:育碧
游戏发行:育碧
游戏平台:PC/Xbox360/PS3
上市时间:
游戏特色:
--游民指数
没有任何记录
没有任何记录
单机游戏下载
综合热点资讯“西毒”欧阳锋竟来自
“史上第一个恐怖组织”? - 今日头条()
“西毒”欧阳锋竟来自
“史上第一个恐怖组织”?
作品/神州日知CEO 日知祗舍欧阳锋原型是谁金庸《射雕》等几部小说中刻画了“西毒”欧阳锋这一角色,可谓用心良苦。我们知道,金庸小说中的大多数人物历史上都有其原型。但是,根据笔者目前所掌握资料,对于“西毒”欧阳锋这一角色的原型,并没有可靠的说法。网上有人说“西毒”欧阳锋的原型是秦穆公,西毒住西边,春秋五霸住最西边的就是秦穆公;具体来说西毒住在白驼山庄,巧了秦国也到处都是山区,所以经济一直不景气。还有人说,欧阳锋的原型就是《西游记》中的赛太岁金毛吼。虽然都有一定道理,但是金庸给欧阳锋绰号“西毒”,显然“毒”是其最显著特征和标志,仅就这一点,以上说法难以自圆其说!日知君在前几天撰写的《”史上首个恐怖大亨“!金庸早就告诉您了!他是谁?》的一文,经过文献考证,指出金庸《倚天屠龙记》中所写人物霍山,其实就是目前可查、最接近现在恐怖概念的“史上首个恐怖大亨”。既然金庸对“史上第一个恐怖组织”如此熟悉,同时,也经过进一步查找史料,翻阅《草原帝国》、《十字军时代阿拉伯的史学家 Arab Historians of the Crusades》、《A history of the Crusades》、《大马士革历史之补充》、《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军东征The Crusades Through Arab Eyes》以及维基百科等网上资料书籍记载,虽然金庸在小说中没有明确说明,日知君有确凿证据告诉您,《射雕》等几部小说中刻画的“西毒”欧阳锋,的确来自“史上第一个恐怖组织“阿萨辛派”!至于他是“阿萨辛派”何人,还需进一步考证。目前所知,“阿萨辛派”这个组织最早见诸于13世纪大马士革编年史学家阿布·沙玛(Abu Shama)《两花园之书Livre des deux jardin》中的组织;英语中assassin(刺客)的词源。有兴趣的童靴可据此进一步研究。主要依据如下:时间契合在笔者前几天的撰写的《“明教之祖”:“史上首个恐怖大亨”?光明顶现在那》一文中指出,“阿萨辛派”后来分两个方向传播,而向东的一支由宋元时期传入中国,并与摩尼教等于中国儒释道等融合,成为明教。而金庸小说的时间大致也是这个时间,所以,“阿萨辛派”教徒这个时期来到中国是很正常的,欧阳锋是其一或者是他们的代表中的人物而已,金庸吧他们这个全体写入了小说。“西毒”实指“阿萨辛派”资料表明,“阿萨辛派”的历代领袖都以“山中老人”为号,手下有一批专门训练过的狂热盲从的杀手信徒,名为“斐达伊”。据史料,这些斐达伊们特别擅长淬毒匕首,其研制的毒药更是当时世界数一数二的名牌,连遥远东方的中国人都知道来自西方的毒药厉害,称之为“西毒”。这就是“西毒”的最初来源和意思,所以“西毒”最早指的是“阿萨辛派”。而金庸正是以此为依据,演化出《射雕》等作品中一大擅长使毒的武林高手欧阳锋来,并封他为“西毒”。“阿萨辛派”崇尚白色颜色是一个宗教最鲜明的特色和标志,而在这点两者非常一致。金庸小说中描写欧阳锋身材高大,身穿白衣,并指出,西方尚白,西毒长居白驼山,他本人和侄儿部属皆作白衣装。历史上,阿萨辛派教义崇尚光明,白红色成为教派最爱使用的颜色,着装也以白色为主。白驼山在那?(十字军东征时期阿萨辛派一度的势力范围(中部白色标注处),图片来源:wiki)金庸书上讲,白驼山在西域。他虽然没有明确讲明在哪?但是,他的描述与阿萨辛派的巢穴极为相似。金庸在书中这样描述白驼山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白驼山位于西域大漠深处,周围是滚滚黄沙和一望无际的戈壁沙漠;然而在大漠深处却出现一个绿树成荫、绿草如画,水草肥美且风景如画的地方,远处昂昂白雪化作清澈的河水流经这片草原;草原周围是一大片浓密参天的原始树林,因其山高林密及面积庞大让人感觉置身于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迷宫当中。另外,白驼山奇峰逸出、山势险峻,十分适合依山建造超级庞大规模的宫殿城堡住宅群体;山上各处险峰易守难攻,可设立用于防守的关卡及防御工事。在山峰顶上向远处山脚下俯视,当真有气吞山河的气势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魄。建立在山顶白驼峰上的组合式城堡建筑群大气磅礴,十分雄伟壮观,可容纳近百人在此居住生活。在山脚下欧阳锋建立了无数支来往于西域与东方和西方的陆上商队,为其在山脚下的村庄市集提供生活所需;在不远处的大道上建立驿馆,并提供相应的人才为来往东西方之间的官员、商旅和游客提供运输、引导等需要的服务。为了防止被到处流窜的强盗劫匪或残余部队抢掠劫杀,欧阳锋还建立了无数支强大的陆上部队,按需要分成了好几支兵团驻守在白驼山周边地区;以及往来于西域通往东西方的交通要道上,保护旅客不受骚扰。通过多年的苦心经营,白驼山庄在欧阳锋的领导下已显露出强劲的实力;无论是财力、物力方面还是人力方面,都已经稳居西域地区的头把交椅位置。其影响力除了覆盖西域广大地区,还远播至西藏等边远落后的地区。兵库里放满了马鞍盔甲、兵器弓箭,足够装备无数支强大的部队。而据史料记载,阿萨辛派创始人哈桑·萨巴赫,也即金庸小说里的霍山,首先来到可疾云城,在今伊朗德黑兰西北,今名加兹温,安顿下来,并派遣传道师前往德里姆地区。据《草原帝国》,其地应在今伊朗里海西南岸之吉兰省左近,称为马赞德兰地区,有别于今日伊朗的马赞德兰省],宣扬易司马仪派教义,信徒日众,哈桑遂自往Deilim地区,居于阿剌模忒(Alamout)城堡附近。后来,哈桑又派人前往库希斯坦(Khuzistan)传教。该地在阿富汗赫拉特-伊朗内沙布尔-伊朗伊斯法罕-伊朗亚兹德四城之间的广大荒漠地区,今天的卡维尔盐漠和加恩山脉地区,在此也据险设堡——两地都成了半独立的王国。由此看,白驼山极有可能就是库希斯坦,都在大漠深处。极很可能是金庸读到这段历史,把它写进小说,以此为原型杜撰出了个白驼山。行事方式极为相似阿萨辛派坚信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在中、近东一带大搞恐怖主义,在当时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腥风血雨。不管是伊斯兰还是基督教国家的达官显贵,只要触犯了该派或是被其认定为敌,那“定点清除”可谓防不胜防。因此,当时的中东各国,上至哈里发国王埃米尔,下至贩夫走卒要饭的,听到阿萨辛派的名号,无不闻风丧胆。而欧阳锋可以说是金庸笔下的最大恶人,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邪恶力量。他的行事方式与阿萨辛派属下的恐怖分子几无差异!他的所作所为,简直令人不齿。小说上写到:欧阳锋下手狠毒,毫不留情,坏事做尽,杀江南六怪,投到完颜洪烈那儿想抢夺武穆遗书,不择手段千方百计想搞到《九阴真经》。虽然洪七公在海上曾对他援手相救,黄药师也曾有意将黄蓉许给他的侄儿,但他在中原并无朋友,倒有很多仇敌。王重阳都快死了,还要把先天功传给段王爷,用来克制他。欧阳锋城府极深,行事诡秘,寻常时间,喜怒不形于色,太富心机,只在肚中九曲盘旋,此人最后竟精神错乱,此当为城府极深人之前车之鉴。他擅长驯养毒蛇,能驱蛇为阵,武功阴险毒辣,更是以绝世的功力,依照郭靖、黄蓉乱背乱解的假《九阴真经》竟能真的「倒逆经脉」,练成一门独特的骇世神功--逆练神功。这门武功也成为白驼山派的秘传绝学。结论最后,从动机看,欧阳锋一直没有说出自己来中原的真正目的。按常理,从大老远的西域跑到中原,不会没有任何目的。如果仅为争天下第一,哪得了天下第一也就回去了,待着还干嘛呢?中原也没人待见他!如果没有崇高目的和使命,待的下去吗?再说,作为白驼山主人,难道家里的事不用管吗?像我们现在参加比赛,得了冠军就回国了,何必老待在他国呢?如果我们回到当时正是阿萨辛派向中土传播的历史,或许欧阳锋其实是个传教者。历史上,宋元时已有西方人频繁往来东西。中亚中东其实历史上一直就有往来。如果,我们看看金庸后来的描写,欧阳锋也起来了变化,如他收了杨过为义子,后在华山绝顶上与洪七公互较武学,过程中并教杨过破打狗棒法三十六招的杖法,最终和洪七公一同耗尽真元,临死前终于想起自己是谁,与洪七公相拥大笑而逝。这是不是隐喻阿萨辛派、摩尼教与儒释道等的相互融合呢?郭靖心想,“你是武学大师,竟使这些卑鄙勾当”,此语一招点中欧阳锋穴道,是不是也暗示啥?后人也有演绎欧阳锋为刺客出身,或许是有先进之明啊!
深扒古今事,搞笑说新闻,幽默传真知。关注日知新,抢先看独家。纯干货等您,无厘头乐您。约女神,上日知!
尼玛阿萨辛!刺客信条都让小编整出来了!
(C) 2016 今日头条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公司名称: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中亚伊斯兰教新思潮及其动向&|&发布日期:&|&nbsp浏览()人次&|&&|&&]马景  苏联解体后,中亚建立新的共和国,在宗教方面,各国摆脱了苏联时期的宗教政策和无神论教育,实施新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国内外伊斯兰思潮的影响和推动下,伊斯兰教在中亚再次复兴。宣教组织(塔布里厄者玛提,Tablighi Jamaat)就是其中的思潮之一。本文拟就该组织在中亚的传播与发展及中亚各国的态度作初步的探讨。
&  一、问题的提出
  中亚是伊斯兰教发展史上的文化重镇之一,自8世纪以来,伊斯兰教已经传入该地。14世界最大的苏非教团奈格什班迪教团就诞生在今天乌兹别克斯坦境内。19世纪以来,中亚地区基本出现伊斯兰化。苏联成立后,中亚各国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由于苏联实施了科学无神论的主导思想,除了政府支持的官方伊斯兰教外,非官方的民间伊斯兰教成为批判和打击的对象,致使处于地下发展。苏联解体后,官方伊斯兰教随着苏联的倒台失去存在的基础,最终被民间伊斯兰教所代替,成为中亚伊斯兰教复兴的主要力量。伊斯兰教在中亚的复兴背景复杂、思想来源多样化,既有来自伊斯兰世界的思潮,比如瓦哈比派的改革思潮、伊斯兰解放党(即伊扎布特)的政治思潮,也有中亚本地的思潮,比如起源于乌兹别克斯坦的政治派别伊斯兰运动(简称乌伊运)、塔吉克斯坦的伊斯兰复兴党等。伊斯兰教在中亚的复兴被学者称为“再伊斯兰化”。[2]然而,受前苏联官方意识形态的影响,中亚诸国新领导人对来自国外的伊斯兰新思潮持否定态度,并人为地夸大其对政局的潜在影响。有学者指出,中亚的伊斯兰复兴伴随着三种形式,即宗教性性质、宗教政治性性质、极端政治性性质。[3]从现有的情形来看,后两种形式一直是政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而真正的宗教性性质的复兴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从一定的层面来说,后两者的研究已经偏离或超越宗教学研究的范畴,属于国际政治学研究的范畴。有学者指出,中亚伊斯兰教复兴受土耳其、伊朗和沙特阿拉伯的影响较大。[4]从中亚现有的伊斯兰思潮来看,除了这三个国家外,产生于印巴次大陆的宣教组织(塔布里厄者玛提,Tablighi Jamaat)在中亚得到快速的传播与发展。近年来,中亚各国就该组织的合法性存在争议,迄今为止,除吉尔吉斯斯坦外,中亚其他各国先后禁止该组织在各自国家的宗教活动,引发了广泛的争议。
  国外学术界对该宣教组织的研究较多,不同国家、地区和不同背景的学者对在该组织的研究并不一致,学者将该组织被描述成为“跨国的伊斯兰信仰复兴运动”、[5]“伊斯兰复兴运动”、[6]“信仰运动”、[7]“新苏非主义”、“社会运动”;[8]而反对者、政府官员和情报部门将其定为“伊斯兰原教旨主义”、[9]“新伊斯兰原教旨主义”、[10]“伊斯兰主义网络”、[11]“神秘的圣战军团”,[12]等等。正是因为这种定位,该组织在全球范围内也有不同的处境。本文就该组织在中亚的传播与发展及中亚各国的态度作初步的探讨。
  二、宣教组织的起源及主要思想
  宣教组织的名称有种形式,诸如“塔布里厄者玛提”(Tablighi Jamaat)、“塔布里厄”(Tablighi,宣传)、“者玛提”(Jamaat,组织,团体)、“坦合里克”(Tahrik,运动)、“尼扎目”(Nizam,制度)、“塔兹姆”(Tanzim,组织)、“坦合里克伊玛尼”(Tahrik movement,信仰运动)等。[13]塔布里厄本身就是宣传的意思,类似于阿拉伯语的“达瓦”(Dawah,宣传,宣教),者玛提是团体、组织的意思。国内有的学者将其翻译为“达瓦宣教团”,[14]有的翻译为“宣教组织”,[15]有的直接音译为“泰卜里厄哲玛提”、[16]“塔布赖哥&贾马特”[17],有的误译为劝教党。[18]
  该组织最早于20世纪20年代起源于印度北部拉杰普特人居住的梅瓦特地区,创传人是穆罕默德&伊利亚斯(Muhammad Ilyas,)。被认为是英国殖民统治后,穆斯林政治权利丧失、印度民族主义兴起,穆斯林为了回应印度教徒号召已信仰伊斯兰教的印度人重回印度教的冲击下,重新唤起南亚穆斯林回归信仰运动。
  伊里亚斯及其发起塔布利厄组织提出六项重要的原则,至今仍然为塔布里厄成员所遵循。第一,强调坚定的伊斯兰信仰;第二,要求穆斯林坚守每日的礼拜及其它拜功;第三,学习伊斯兰教知识;第四,尊重和善待周围的穆斯林;第五,虔诚的动机和意念;第六,走出去向人们传达伊斯兰教。[19]
  宣教组织规定,每个穆斯林可以利用闲暇的时间一个月外出宣教3天,一年40天,一生4个月。宣教组织强调,宣教的对象是穆斯林,不针对非穆斯林或其他信仰者宣教。对于外出宣教,宣教组织解释说,外出宣教首先是针对自己,通过外出宣教,感受不同地区穆斯林信仰的差别,通过学习和交流,强化自己的信仰,通过自我的信仰提升和改造,进而影响其它穆斯林。最终目的是让穆斯林成为真正的穆斯林,而不是名义上的穆斯林。
  宣教组织产生于印度复杂的宗教、民族、政治背景下,注定其有自身的特点,该组织特别强调远离政治,不参与、不干涉任何政治事件;不谈论伊斯兰教法和教派问题,不谈论有分歧的事,不探讨或论及其他人或其他组织的是非等。[20]
  宣教组织将主要目光集中在宗教内部,远离政治的主张不仅得到政府当局的容忍,而且有利于避免与其它宗教信仰者之间出现不可预知的矛盾与冲突,这为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20世纪40年代后,宣教组织逐渐走出印度,向世界各地传播。其网络已经遍布全球,从北美到英国,从欧洲大陆到非洲,从中东到中亚,从东南亚到亚太。到2007年为止,该组织已经传播到了世界213个国家和地区。现在世界上大约有1亿至1.5亿穆斯林是该组织的成员[21],其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2010年1月在孟加拉国举行的宣教集会中,有来自世界各地400多万穆斯林参加了此次大会。穆斯林集会人数之多,已经超过了每年赴麦加朝觐时的人数。宣教组织正式传入中亚的时间是苏联解体后的1991年。
  三、宣教组织在中亚的传播与发展
  宣教组织最早进入中亚可追溯至20世纪60、70年代的苏联时期。虽然当时苏联实施反宗教的策略,但扶持和利用官方承认的传统伊斯兰教,以抵御非官方的信仰体系和组织。为了培养既红又专的宗教管理人才,苏联当局允许官方伊斯兰教机构与中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交流计划。这样在印度、巴基斯坦留学的中亚穆斯林青年间接的接触到宣教组织的理念和思想,同样来自印度和孟加拉国的少数学生利用他们在中亚学习的机会,将宣教组织的文献传播到中亚。[22]冷战时期,苏联与印度保持了良好的政治、宗教领域的外交关系,继续发挥宗教在外交中的作用。[23]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教育交流计划的规模较少,宣教组织首次移植中亚的可能性非常有限,同样由于苏联当局严格控制官方伊斯兰教机构及穆斯林的宗教活动,也不具备大规范宣传的机会和基础。直到苏联解体后,中亚的新国家建立后,当地穆斯林宗教处于真空的时刻,这为国外各种伊斯兰思潮进入中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其中包括宣教组织。
  苏联解体后,印度次大陆与中亚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这为该组织传入中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地理位置来看,宣教组织进入中亚的第一个国家应该是塔吉克斯坦,因为该国与巴基斯坦直接接壤,然而,这方面的资料和研究都很少,无法得知具体的情况。根据吉尔吉斯斯坦穆斯林宗教管理局宣教部的第一任主席艾布贾巴尔(Abjapar)的说法,比什凯克周围的穆斯林对来自巴基斯坦的宣教小组如此冷漠或惧怕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是国外穆斯林。从外形来看,这些宣教成员穿着巴基斯坦长袍,留着大胡子,与中亚的穆斯林的外形特征略显不同;从伊斯兰教的基本情况来看,巴基斯坦的伊斯兰教与当时中亚各国的伊斯兰教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从国内国际因素来说,当时时值苏联解体不久,中亚各国刚刚成立,在对待伊斯兰教的态度上,人们还受苏联时期宗教模式的影响,对来自外国的宗教组织和团体持谨慎或怀疑态度,公然接待数名来自国外的穆斯林,而且允许其在本国从事宗教演讲存在很大的风险。
  虽然来自巴基斯坦的宣教小组在比什凯克受到冷遇,但是巴雷克奇的几个年轻人被宣教小组的真诚和宗教知识水平所感动。同时,他们从宣教团体成员身上并未发现任何危险的因素,亦未听到他们的任何政治主张,只是看到他们专注于个人的精神体验。宣教实践模式被介绍到中亚的吉尔吉斯斯坦后,被当地一些穆斯林接受后,作为巡回宣教,他们一般选择前往巴基斯坦。由于两国之间的距离较短,宣教人员一般是乘车前往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宣教团体早期的历史被骨干成员描述成为艰难期或者牺牲期。这个时候宣教成员不熟悉宣教的程序,人们时常对宣教人员充满敌意,包括清真寺的伊玛目。
  几年过后,宣教在吉尔吉斯斯坦北部首都比什凯克以及北部的费尔干纳盆地越来越盛行,在某些方面已经制度化。同时,他们又以此为中心,向北部的哈萨克斯坦、西南部的塔吉克斯坦辐射。费尔干纳盆地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三国的交界区,不仅穆斯林人口占据多数,而且由于位于边界地区,各国当局对此地的宗教控制不严格,客观上有利于宣教组织开展宣教活动。[24]在宣教人员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宣教组织,几乎没有清真寺拒绝接待宣教小组。至2000年前后,吉尔吉斯斯坦的宣教组织无论从参与的人数还是社会的认可度方面都达到了高潮。宣教组织的兴起和发展引起世俗力量的反对,同时也引起政府安全部门的高度关注。“9.11”事件后,受美国反恐政策的影响,巴基斯坦停止向中亚国家发放签证,中亚的宣教人员将目光转向印度。
  印度是宣教组织的发源地和总中心,最大的宣教团体之一是来自前苏联国家,这个类型的宣教群体被称为俄国宣教团体,因为他们大部分来自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以及前苏联时期的其他国家或地区,基本能够说俄语。通常来自前苏联国家的宣教团体被分为两组,一组是说俄语的群体,一组是说吉尔吉斯语和哈萨克语。来自俄国宣教团体中,吉尔吉斯斯坦的宣教者人数最多。然而,到了2005年以后,印度驻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大使调任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他之前严格限制给哈萨克斯坦宣教团体发放签证,而新任的驻阿拉木图大使不再限制,办理签证非常容易。随着新大使的到任,吉尔吉斯斯坦宣教者很难得到前往印度的签证,他们将目光转向了周边的孟加拉国。
  孟加拉国是来自全球宣教者前往的另外一个宣教中心。该国不仅穆斯林人数占据多数,而且参与宣教的穆斯林也占多数,当地政府容忍当地和来自国外的宣教者。每年来该国达卡参加宣教集会的人数已经多达300万,是继朝觐之后,穆斯林的第二大聚会。正是因为有大量的当地人口参与宣教实践,进而影响了该国宣教的方式。虽然吉尔吉斯斯坦没有达到像孟加拉国这样的多地参与者,但是他们所取得的稳定性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动员期和参与期已经过去,吉尔吉斯斯坦的宣教者已经获得很多经验包括印度经验,他们现在强调宣教工作的规范、稳定和品质。[25]
  中亚穆斯林宣教者前往印巴次大陆的三个国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各类不同的知识和宣教经验。当获得这些经验和知识后,他们在本国宣教的同时,将宣教的范围扩展至俄罗斯、乌克兰、阿塞拜疆、蒙古、韩国和土耳其等。他们前往这些国家是经过印度尼扎木丁中心许可的,因为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宣教工作是非法的,人们对宣教工作非常敌视。这就要求只有经验丰富的宣教者才能前往这些国家和地区宣教,经验不足者不被许可。因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复杂性,宣教工作具有不同的方式。在印度次大陆,宣教工作采取麦地那的方式,是公开的方式,就如同当年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公开宣扬伊斯兰教一样。在不受欢迎的国家从事宣教,一般采取麦加的方式,就如同穆罕默德当年在麦加宣教一样,当时很多人非常敌视穆斯林,甚至迫害,只能采取秘密的宣教方式。一般而言,采取秘密的宣教方式,不要求宣教者居住在清真寺,不公开演讲活动。相反,他们一般住在当地宣教成员的家里,进行宣教交流,动员当地穆斯林参与其中。他们只去清真寺参加礼拜,并不举行其它活动。前往这些国家和地区宣教是有风险的,时常他们会遭遇逮捕、殴打,甚至被驱逐出境。
  宣教组织作为一种伊斯兰新思潮,自苏联解体后,成为中亚地区伊斯兰教复兴的一部分,在民间社会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受前苏联固有思维模式以及中亚本地政治宗教等因素的影响,中亚国家当局对宣教组织采取的是另外一种政策。
  四、中亚各国对宣教组织的态度和策略
  中亚各独立国家建立后,伊斯兰重新走上复苏的道路,由于受前苏联时期宗教政策的影响,后苏联时期中亚各国政治、宗教等复杂因素以及“9.11”事件以后美国的全球反恐政策的影响,中亚各国家高度关注宣教组织。迄今为止,除吉尔吉斯斯坦以外,其他中亚国家将该组织列入非法组织,禁止其活动,并以法律等手段严格限制宣教人员,予以取缔。
  乌兹别克斯坦自建立以后,该国总统卡里莫夫抛弃了苏联的宗教政策,重新扶持苏联时期被禁止的非官方(民间的)伊斯兰教,受打压的苏非教团不仅成为合法宗教,而且成为该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被加以扶持。相反,作为伊斯兰改革派的瓦哈比派被视为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并予以取缔。同样,为了消除国内政治反对派乌兹别克斯坦伊斯兰运动组织的影响,该国对宗教活动严加管制。2004年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简称集安组织)会员国一致同意,将宣教组织定为“恐怖组织”[26]。乌兹别克斯坦第一时间做出表示,将该组织列入黑名单,以所谓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而禁止其活动。对此决定,塔什干的前总穆夫提穆罕默德&萨迪克(Muhammad Sadik)正式声明该组织是一个虔信的、远离政治的、非极端的运动,但是,在当地一些伊斯兰主义者和一些科学家的支持下,乌兹别克政府相信该组织具有追求长远政治的目标。[27]不久,受到禁止的宣教组织转入地下发展,并转移至费尔干纳盆地一带的城镇,在该地他们以经商为手段,从事宗教宣传。
  邻国塔吉克斯坦对待宣教组织充满了自相矛盾,政府当局认可伊斯兰复兴党存在,但是宣教组织的命运并不比乌兹别克斯坦好。2006年,在经历长时间的容忍和自由行动后,塔吉克斯坦政府禁止该组织传播,原因是:政府听信专家的意见,认为该组织是极端的,其目标是推翻国家法律秩序。许多宣教者因非法从事宗教活动被逮捕,并投入监狱。由此该国宣教组织处于地下发展,他们仍然在一些地区积极活动。2009年4月,塔吉克斯坦国家安全委员会在首都杜尚别的一座清真寺逮捕了124名宣教人员,并长时间盘问,当场释放120名,其中4名被扣留。7月,哈特隆地方执法部门以“公开宣扬极端行为”为由逮捕了宣教成员46名,经审讯后,释放23名,关押23名。8月10日,塔吉克斯坦最高法院以“暴力推翻共和国宪法罪”判处5名宣教人员有期徒刑3年至5年。[28]2010年塔吉克境内的拉什特河谷发生动乱,塔吉克斯坦政府将动乱的源头指向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和伊斯兰激进主义,而宣教组织也被列入黑名单。同年3月20日,塔吉克斯坦最高法院判处宣教组织成员56名,其中23名判处3到6年,另外20名接受罚款。这次的理由是:“宣教组织并不召唤建立伊斯兰教法为基础的政府,但与其它恐怖组织有一定的关联”。[29]5月10日,地方法院判处23名宣教人员有期徒刑3年至5年,33名成员判处3索莫尼。[30]5月20日地方法院判处36名宣教人员有期徒刑。[31]日,哈特隆地方法庭判处2名宣教成员5年监禁,5名成员3年监禁。
  哈萨克斯坦对宣教组织与国家当局的关系非常模糊,最终由原来的容忍转变为镇压。由于没有合法的地区和合法的等级,宣教组织在该国公开宣传,不讲究宣教策略。他们穿着印巴穆斯林的服饰,戴着无边毡帽,留着大胡子,通常在清真寺或者市场宣传。据研究者的调查,在首都阿拉木图周围,位于宗教事务局旁边的中央大清真寺以及罗凯塔地区郊区的许多清真寺都是宣教人员的集中地。许多人因非法礼拜和宣教罪,定期的被逮捕并被判刑入狱。尽管如此,宣教组织仍然在该国全境从事宣教。2010年,哈萨克斯坦开始禁止宣教组织的活动,并将其定为非法组织,理由是该组织未在国家注册。根据该国的法律,任何未经注册的宗教组织禁止从事各种活动。因此,本国的宣教人员被罚款,而国外的宣教人员被驱逐出境。2011年哈萨克斯坦执法部门曝光了31名宣教成员,其中22名外国宣教人员被驱逐出境。[32]该国政府当局的理由是,俄罗斯和其他一些国家已经将宣教组织定为极端组织,并禁止其活动。在经过两年的围追堵截后,日,哈萨克斯坦最高检察院正式发布声明,重新将宣教组织定为极端组织,并认为该组织在哈萨克斯坦国内的一切活动是非法的。该检察院的理由是:近年来,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已经禁止该组织的活动,2012年,塔吉克斯坦已对多名宣教者判处有期徒刑3到5年。[33]
  土库曼斯坦接近土耳其,历史上,该国内伊斯兰教受土耳其影响较大,宣教组织在土库曼斯坦并未获得很大的发展。尽管如此,俄罗斯和中亚兄弟国家的影响,土库曼斯坦将宣教组织定为非法组织,严格限制其在该国的传播与发展。事实上,土库曼斯坦非常担心国外伊斯兰教思潮的影响,为此,该国严格审查朝觐人员。据有研究者认为,该国“当局担心在土耳其或巴基斯坦受过伊斯兰教育的穆斯林在国内传播伊斯兰信仰真相,会对国内居民产生影响,敦促他们要求公正、自由、和平。从上至下钦定的朝觐名单,要经过安全部门的政治审查,凡是对政府有不忠诚言行的人,一律没有资格去朝觐”。[34]
  吉尔吉斯斯坦是中亚地区宣教组织唯一合法的国家,宣教组织很好地被融入国家的宗教共同体中。吉尔吉斯斯坦相对的民主化以及宗教信仰自由为世界各地的各宗教组织移植该国铺平了道路。宣教组织传入该国之初,虽然不被广泛接受,然而经过长年的努力,宣教组织最终获得合法的地位以及自由活动的权利,于是他们在全国各地开展宣教。对于该国当局容忍宣教组织的原因,有研究者指出,在经历苏联时期70年的宗教压迫后,吉尔吉斯斯坦的第三代人受苏联的影响,已经变得越来越世俗化,除此之外,该国是一个半游牧民族国家,他们只有表面的伊斯兰化,事实上,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保留了大量萨满、腾格里以及皈依伊斯兰教之前的宗教实践。在许多情况下,宣教组织再度伊斯兰化当地的民众的行为是国家认可的,这有助于国家构建一种建立在语言、文化传统以及伊斯兰遗产基础上的国家认同,以抵抗俄罗斯的东正教。2010年,宣教组织的知名领袖马克萨特&托克托姆舍夫(Maksat Toktomushev)被任命为比什凯克大清真寺的穆夫提,这使得他成为继吉尔吉斯斯坦总穆夫提兼宗教事务局的领导之后的第二位有影响的重要宗教领袖。[35]虽然宣教组织被整合到吉尔吉斯斯坦国家伊斯兰教中,这毫无疑问是国家当局的鼓励和支持,但是一些消息闭塞的警务人员仍然视他们就像极端的赛莱菲和瓦哈尼派那样的“危险分子”,一些地方民族主义者、国际问题观察家、政府官员向政府提议或施压,希望仿效俄罗斯和周边国家,将组织定为非法组织。事实上,宣教组织受国家当局和官方伊斯兰领袖的容忍并不意味着全面支持宣教组织将所有的思想移植到该国。虽然宣教组织的领袖在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具有很好的地位,但是政治当局仍然高度关注宣教组织的动向,并加紧整合宣教组织的人员,并将其制度化,以便将他们牢牢地控制在政府的手中。除了政府容忍和默认宣教组织合法之外,宣教组织本身的努力也非常重要。吉尔吉斯斯坦除了国家宗教事务委员会之外,还设有穆斯林宗教事务局,该局下设有宣教部,主要负责国内的宣教。一直以来,该宣教部的领导由宣教组织的成员担任。由于该组织是一个半民间半官方的性质,因此有一定的自主权,该部真正发挥了普通穆斯林与政府之间的中介作用。一方面,该部严格规范宣教组织的宣教活动,该部规定宣教人员外出宣教必须得到当地伊玛目、地方警务机构和家庭的许可,否则不能外出宣教。另一方面,该部密切关注政府部门、地方民族主义者、其他派别穆斯林对宣教组织的不满或批评,并结合实际情况及时作出调整。比如,针对外界批评宣教人员穿巴基斯坦式的长袍、留大胡子、大量使用阿拉伯语或乌尔杜语的宗教词汇行为,宣教部责成地方宣教组织者及时作出调整,尽量本土化,使用吉尔吉斯斯坦的语言、服饰等,以便为本国人士所接受。从一个层面来说,宣教组织在吉尔吉斯斯坦已经接近本土化或者某些方面正在本土化,这是政府当局能够容忍的另外一个原因。同样,国家宗教事务委员会的人士不满宣教组织一家独大,他们感受到宣教组织对地方伊斯兰教格局的影响,曾试图限制或禁止该派的活动。然而,他们也明白,宣教组织已经在吉尔吉斯斯坦本地化、规模化,如果贸然限制或者禁止其活动,势必会引起宣教组织内部的反弹,造成不可预知的矛盾和冲突。[36]
  五、结语
  宣教组织作为一个跨国的宗教组织网络,在苏联解体的同时,作为一个来源于印巴次大陆的伊斯兰思潮,迅速传入中亚,并在该区域的伊斯兰复兴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作为一种远离政治的宗教组织,该组织在印巴次大陆乃至欧美都是合法组织,却在中亚的土地上面临着截然不同的待遇和命运,除了吉尔吉斯斯坦以外,中亚其他四国和俄罗斯等以破坏国家法律、公开宣扬宗教极端思想,将其列入极端组织、恐怖组织加以严格限制和打压。该组织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待遇,一方面与“9.11”事件以来的反恐宣传有直接的关系,另一方面,受前苏联时期宗教政策的影响很大。苏联时期在宣扬科学无神论的同时,在宗教方面扶持官方所认可的伊斯兰教团体,以打压或限制民间的非官方伊斯兰教。在官方的文件和调查报告中,充斥着对民间伊斯兰教的蔑视和批判。将民间伊斯兰教的课程定为“非法的宗教课程”、“地下的经文课程”,将未注册的教职人员被称为“假毛拉”、“罪犯”、“狂热分子”、“骗子”、“寄生虫”,等等。[37]苏非教团成员被视为“罪犯”、“反革命分子”、“土匪”、“持异议者”、敌视苏维埃政权和经济制度的“恐怖分子”。[38]中亚四国对宣教组织的打压和限制,与俄罗斯也有一定的关系,2004年、2010年,以俄罗斯为首的集安组织曾两次将宣教组织定为恐怖主义。[39]这种定位直接影响了中亚四国对宣教组织的态度。中亚是民族宗教极为复杂的区域,伊斯兰教各派别和组织绝非官方所看到的那种非红即黑、非官方即地下的格局。俄罗斯学者在研究北高加索地区的伊斯兰教发展与俄罗斯的关系时指出:“伊斯兰在当代北高加索各国中占有重要地位,积极填补着当地意识形态领域的空白。而热点地区大大小小的新旧冲突中,我们也总是看到伊斯兰的影子。对于这些,我们无疑应该清醒对待。很多时候,伊斯兰往往只是冲突各方掩盖真实目的的一个幌子。”[40]这种认识和看法同样适用于中亚地区,伊斯兰教问题可能会引起中亚局部地区冲突,但不是冲突的全部,在社会转型时期,中亚各国面临着各种社会问题,正在考验着各国执政者的政治智慧和容忍度,而任何将社会问题都归结于伊斯兰教无疑有政治风险。同样对于伊斯兰教各派别和组织也要加以规范和引导,而不是乱扣帽子,甚至打压,这方面,吉尔吉斯斯坦似乎已经走在前面,当然该国也正面临着来自周围“邻居”所施加的压力。
  注释:
  [1]本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创新工程项目“当代伊斯兰教热点难点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
  [2]Johan Rasanayagam. Islam in Post-Soviet Uzbekistan:The Morality of Experie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1.
  [3]王智娟:《可能并非“瓦哈比”问题——中亚伊斯兰复兴现状透视》,《西北民族研究》2000年第1期。
  [4]沈翼鹏:《中亚五国的宗教问题及其对政局的影响》,《东欧中亚研究》1994年第3期;黄陵渝:《试论中亚地区伊斯兰教的发展趋势》,《新疆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5]Muhammad Khalid Masud, Travellers in Faith, Studies of the Tablighi Jamaat
as a Transnational Islamic Movement for Faith Renewal, Leiden:Boston Koln, 2000.
  [6]Jan Ali. &Islamic Revivalism:The Case of the Tablighi Jamaat&, Journal of Muslim Minority Affairs, Vol.23, No.1, April 2003.
  [7]Haq M. Anwarul. The Faith Movement of Mawlana Muhammad Ilyas, 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 1972.
  [8]Msa Rao. Social Movement in India, Manohar 1979.
  [9]Appleby Scott, Fundamentalisms observed,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4.
  [10]Olivier Roy, Globalized Islam:The Search for a New Ummah.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4.
  [11]Nicholas Howenstein, Islamist Networks:The Case of Tablighi Jamaat, 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 Oct, 2006.
  [12]Alexiev Alex, Tablighi Jamaat:Jihad&s Stealthy Legions, Middle East Quarterly, Winter, 2005.
  [13]John L. Esposito, The Oxford Encyclopedia of the Modern Islamic World,
Volume4,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165.
  [14]钱雪梅:《达瓦宣教团研究》,《国际政治研究》2009年第2期。
  [15][20]王根明:《南亚宣教组织的产生及运行机制》,见丁士仁主编:《伊斯兰文化》第1辑,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07-225、210-211页。
  [16]马强:《泰卜里厄哲玛提研究述评》,《世界宗教研究》2012年第2期。
  [17]刘军:《塔布赖格&贾马特概述——当代伊斯兰教传教组织个案研究》,徐以骅等主编:《宗教与美国社会》第6辑,时事出版社,2009年版,第227-244页。
  [18]苏畅:《中亚国家独立19年:中亚宗教极端势力的发展变化》,中国与中亚国际论坛,(北京&2010)。
  [19]徐以骅等主编:《宗教与美国社会——当地传教运动》,时事出版社,2009年版,第231页。该书中对塔布里厄组织的六项原则的翻译方面存在问题,笔者根据相关资料进行了重新表述。
  [21]Sameer Arshad, &Tabligh, or the enigma of revival&, Times of India, 22 July, 2007.
  [22]Bayram Balci, &The rise of the Jama&at al Tabligh in Kyrgyzstan: the revival
of Islamic ties between the Indian subcontinent and Central Asia?&, Central Asian
Survey, Vol.31, No.1, 2012.
  [23]贾付强:《将宗教带回冷战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日。
  [24]&Pakistani Islamic group sets up in Central Asia&, http://www.isn.ethz.ch/Digital -Library/Articles/Detail.
  [25]Aksana Ismailbekova and Emil Nasritdinov, Transnational Religious Networks
in Central Asia:Structure, Travel, and Culture of Kyrgyz Tablighi Jama&at.
Transnational Social Review&A Social Work Journal, vol.3, 2012.
  [26][39]&Russia:The Supreme Court prohibits the activity of Tablighi Jamaat&,
  [27][35]Bayram Balci, &The rise of the Jama&at al Tabligh in Kyrgyzstan:
&the revival of Islamic ties between the Indian subcontinent and Central Asia?&
Central Asian Survey, Vol.31, No.1, 2012.
  [28]&Tajikistan convicts five Tablighi Jamaat activists&, http://.
  [29]&56 Tablighi Jamaat members convicted in Tajikistan&,
&http://.
  [30]&Over 50 Tablighi Jamaat Activities Sentenced in Tajikistan&, Central Asia
General Newswire, 20 may, 2010.
  [31]&Tablighi Jamaat Followers Convicted in Tajikistan&,
Central Asia General Newswire, 10 may, 2010.
  [32]&Work of 200 Tablighi Jamaat Missionaries Stopped in Kazakhstan&,
Central Asia General Newswire, 19 Oct, 2012.
  [33]&Kazakhstan Ban Tablighi Jmaat as Extremist Organization&,
Kazakhstan General Newswire, Feb 26, 2013.
  &Kazakhstan Bans Islamic Group&, Radio Free Europe Documents and Publications,
Feb 26, 2013.
  [34]《土库曼斯坦政府严审朝觐者》,http:///?viewnews-13793.
  [36]Kanatbek Murzakhalilov and Mirajiddin Arynov, &Tablighi Jamaat in Kyrgyzstan:Its Local Specifics and Possible Impaction on the Religious Situation&, Central Asia and the Caucasus, Vol.11 no.3, 2010.
  [37]Alexander Bennigsen and S. Enders Wimbush, Mystics and Commissars:Sufism in the Soviet Un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p.87.
  [38]Alexander Bennigsen S. Enders Wimbush, Mystics and Commissars:Sufism in the Soviet Union,p28-30.
  [40]阿&亚尔雷卡波夫著,齐昕编译:《高加索的伊斯兰教及其对俄罗斯地区冲突的影响》,《俄罗斯文艺》2013年第4期。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
&(编辑:孙燕)[字号:
]前一则: 后一则:
热点理论新闻
推荐理论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刺客公会领袖标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