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 核弹头 弹道导弹速度过高会对弹道附近产生影响吗

改变也会随之增大。
霍多尔龙君斯基
什么情况?
就是这么回事。
简单明了。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同意铁马的回答,但关于的你问题:其实穿透力和侵彻力是相反的,大口径重弹和合适的重心会提高穿透力,也就是类似于穿甲弹,但小口径轻弹和不稳定重心加长螺距会加强侵彻力...
弹道导弹的弹头一般都为圆锥体,早期的与弹体分离后是完全靠惯性,现在的中远程及洲际导弹在再入阶段,出于提高生存率的考虑,弹头自带的发动机还要再次点火,进一步增...
大家还关注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81942',
container: s,
size: '1000,60',
display: 'inlay-fix'  一万公里射程,30~45分钟飞完,自己算吧。我没算过,只是记得实际速度比标题的还要高。
楼主发言:3次 发图:0张
  真的佩服,连算术都不会,国观文科生就敢发贴。
  就别出来丢人现眼了  
  。  
  回复第2楼(作者:@玉座制压 于
20:59)  就别出来丢人现眼了  [来自Android手机客户端]  ==========  哪有问题  
  人家诸葛亮可是算卦的高手,算卦说到底还是个“数”。楼主加强学习。
  楼猪今天接了几个客人?还需要润滑油么?我可以再给你邮一箱杜蕾斯过去!  这么跟你说吧 第一宇宙速度23马赫左右  对于洲际导弹来说 超过这个速度意义不大 与其用宝贵的荷载提高速度 不如增加弹头来得划算   再说你算的鸡巴啊?你怎么算出来的20-30? 就按你的30分钟来算也得不出来啊!
  文科生真多  
  9号那个是平着飞的,10倍音速  直接往下砸的话,20倍
  你知道啥叫马赫吗!?丢人呢
  口算不过来,还有笔和纸呢?你就不能查查音速是多少,计算过了再发帖么?  
  嘿嘿,我只笑不说话  
  回复楼主,@我本南阳布衣  一万公里射程,30~45分钟飞完,自己算吧。我没算过,只是记得实际速度比标题的还要高。  -----------------------------  直接飞出地球?  
  外太空20倍音速和平流层10倍音速的区别是啥,知道不?
  1马赫大约为340米/秒,合1224千米/时  如果洲际导弹半小时飞1万公里  那一小时就飞2万公里  除以1224千米/时  是16马赫  请问楼猪 你咋算出二、三十马赫的?
  @aappaapp1 14楼
04:58:52  1马赫大约为340米/秒,合1224千米/时  如果洲际导弹半小时飞1万公里  那一小时就飞2万公里  除以1224千米/时  是16马赫  请问楼猪 你咋算出二、三十马赫的?  -----------------------------  首先不确定这个10000公里射程是否是两点间的直线距离。  如果是,那么导弹的轨迹是一个抛物线,这个抛物线实际长度远大于直线距离(射程),倒是有可能达到20马赫以上的速度。  并且,上升段和下降段速度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就局部来讲,平飞或下降时肯定更快。  当然,以上计算只是基于10000公里30-45分钟到达这一数据。
  @aappaapp1
04:58:52  1马赫大约为340米/秒,合1224千米/时  如果洲际导弹半小时飞1万公里  那一小时就飞2万公里  除以1224千米/时  是16马赫  请问楼猪 你咋算出二、三十马赫的?  -----------------------------  @米大公子 15楼
13:12:01  首先不确定这个10000公里射程是否是两点间的直线距离。  如果是,那么导弹的轨迹是一个抛物线,这个抛物线实际长度远大于直线距离(射程),倒是有可能达到20马赫以上的速度。  并且,上升段和下降段速度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就局部来讲,平飞或下降时肯定更快。  当然,以上计算只是基于10000公里30-45分钟到达这一数据。  -----------------------------  同意大公子的说法。
  速度超过23马赫就直接奔太空了,不会再回到地球上。
  楼主不见了。。  真想看看他有啥反应
  洲际导弹是你朝天上扔个石头,这次这个是你扔个纸飞机  
  10马赫那个是在大气层内,以巡航导弹的飞行的方式滑行。  弹道导弹20马赫是从外太空直直的砸下来时达到的速度。
  @aappaapp1 14楼
04:58:52  1马赫大约为340米/秒,合1224千米/时  如果洲际导弹半小时飞1万公里  那一小时就飞2万公里  除以1224千米/时  是16马赫  请问楼猪 你咋算出二、三十马赫的?  -----------------------------  我就补充一下,1马赫相当于一倍音速,但音速在不同高度是不一样的,近地可以按340,高空没这么高:u=(331.3+(0.606c))m/s (c=摄氏气温),所以通常算飞机的速度一般是1126千米/时。
  哎,楼主是来炫耀的  第一宇宙速度就23马赫了,没这速度火箭都发射不了,弹道导弹的再入速度也会超过15马赫,如果是激光发射器,那就是光速,别谈马赫了  但这和土工前几天发射的那玩意两回事,不能抹杀他的意义  另外楼上有人说直线平飞,放屁!直线平飞能赶得上激光发射器的威力?
  回复第14楼,@aappaapp1  1马赫大约为340米/秒,合1224千米/时   如果洲际导弹半小时飞1万公里   那一小时就飞2万公里   除以1224千米/时   是16马赫   请问楼猪 你咋算出二、三十马赫的?  --------------------------  还有啊,他说的速度已经超出第一宇宙速度了,要飞出地球了  
  本帖最后由 静谧 于
09:59 编辑  中国东风21D导弹五大优势 一次就可摧毁美航母  /observation/9721.html  2013年年底,美国《空中力量》杂志刊文介绍所谓中国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对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的威胁,文中详细分析了东风-21D各项性能指标与作战使用,并称它“ 是冷战后第一种有潜力阻止美军海上力量投射能力的武器”。近年来,中国新式武器层出不穷,为什么美国唯独对所谓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如此关注? 要搞清这个疑惑,我们首先要从航母的价值谈起。  认清航母的价值  航母是美国海权思想的终极体现,它的战略价值要远远高于战术价值。认为航母致胜论的人无限夸大了它的战略用途,而航母无用论的拥趸则只看到了它的战术用途。  想要成为航母战斗群的打击目标,首先必须满足一些条件。尽管全世界88%的人口和80%以上国家的首都,都位于距海岸线1000公里的美国航母舰载机的打击半径之内,但可被列为航母打击目标的却寥寥无几。  在攻击作战中,航母的战场效率远低于战略轰炸机、潜射巡航导弹、美军驻海外基地起飞的陆基战机,甚至美国陆军的M1坦克都能完成它无法完成的占领任务。   在防御作战中,十几艘军舰组成的庞大编队,以及30节左右的“龟速”,使它成为了最好的靶子。虽然它的防御层次够多,防御半径够大,可摆在海上任凭别人实施饱和攻击,把希望都寄托在拦截手段上始终是兵法上的大忌。   航母战斗群的组建思想与构成便注定了它的战术劣势与战略优势:在战术上,它拥有多种作战模式,对舰、对空、对陆作战,可谓是战场多面手,也正因为它的“多面”,让它成了“样样行、样样松的万金油”。   在战略上,航母战斗群有着与生俱来的优越性,即让对手心颤的存在感。三位一体的核打击力量虽然也是一个国家的终极战略武器,可它们有一个致命缺点:见光死。任何国家都不会把战略核潜艇或陆基核导弹的发射阵地公开,所以它们属于隐形的威慑。在近些年的国际冲突中,一些中小国家和地区甚至选择了无视它们的威慑,航母战斗群恰恰在这一点上有足够的震慑作用。   在与别国的冲突中,美国总统第一句话就是“我们的航母战斗群在哪里?”可见美国的国际战略中对它的依赖。  美国航母战斗群对于中国这样的地区性军事强国来说,最大的作用便是战略威慑,这从历次美国海军与日、韩、菲等国在中国周边海域进行的军演就可看出。每当美国对中国不爽了,就派遣它的航母战斗群在中国面前“怒刷存在感”。   对此,著名防务专家乔良表示:“对美国来说,其最强大的武器是美元,航母只不过是摆设。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前国防部长温伯格就说过,航母就是飘在海上的一口浮动的‘活棺材’,现在世界各大国都有击沉航母的能力,包括中国。美国若将航母开进中国附近海域,它的一举一动都会在中国的监视下,为中国军队提供了一个练兵的机会和活靶子,这种虚张声势是可笑的。”   而针对美国航母战斗群对中国的战略威慑,所谓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的反威慑作用将显得更为重要。   打击航母难度大   反舰弹道导弹主要用于攻击海上目标,因为它的最大速度可达10马赫,所以目前尚没有有效的防御手段。   上世纪六十年代,苏联研制了世界上第一款反舰弹道导弹SS-NX-13,射程700~1100公里,主要用于攻击航母编队。SS-NX-13的研制一直到1974年才结束,并没有装备服役。   反舰弹道导弹在研发与制造中的最大难点在于末端制导系统。在相同的制导水平和干扰条件下,2马赫的超音速反舰导弹的末端制导时间比0.8马赫的亚音速导弹要少60%左右。而反舰弹道导弹对末端制导系统要求更高。   当再入大气层时,由于受到巨大的空气阻力,弹头速度会迅速减小,因而过载较大,可达数十个重力加速度。导弹的末制导系统属于高度精密传感器,它能不能承受过大的过载是一个难题。有专家指出,让反舰弹道导弹的制导系统适应数十个重力加速度的工作环境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或许也是不可能完成的工作。   美国某网站2009年1月刊登的一篇名为《超视距雷达与反舰弹道导弹》的文章称:反舰弹道导弹系统打击航母的第一步便是侦察卫星用雷达确认目标并不间断地提供发射反舰弹道导弹的方位数据。   海上的航母一直处在运动之中,反舰弹道导弹在进行射击诸元装定时,只能将瞄准点选在航母活动范围内的某一确定点上。待导弹到达目标区域上空后,再依赖导弹自带的末制导系统寻找目标。   导弹的末制导导引头的探测距离一般为20~60公里。反舰弹道导弹能否将弹头送到距航母60公里以内甚至更近的区域,成为攻击航母的关键。   以SS-NX-13为例,假设导弹飞行速度4马赫,那么导弹抵达1100公里最大射程处的时间约13分钟;再假设航母以30节的速度航行,在这段时间内的航行距离为13公里左右。   相比反舰弹道导弹的飞行速度,航母的这段航行距离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理论上只要侦察系统一发现目标就立刻发射导弹,那么导弹就完全有可能击中航母。   可现实并非如此。毕竟从侦察卫星发现目标到反舰弹道导弹发射需要时间,这些时间加起来比导弹从发射到飞抵目标区的时间要长得多。   同时,要将弹头送到距航母有效末端制导范围内,反舰弹道导弹必须具有中段弹道修正能力,并根据航母的运动情况,调整飞行弹道,使弹头更靠近攻击目标。为了实现此目标,SS-NX-13在研制过程中采用了全程惯性制导,在末段飞行时使用雷达导引头对目标进行自动寻的。   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   《空中力量》杂志认为,中国东风-21D的最大优势有五点:一是射程远,发射平台机动化。二是导弹飞行达到高超音速,航母编队预警时间短。三是末端高速机动突防,美国航母编队尚无有效拦截手段。四是威力大,命中一枚基本可使航母丧失战斗力。五是通常采用多枚、多型号导弹齐射、饱和攻击战术,航母编队防不胜防。   美国海军学会的研究报告认为:东风-21D威力很大,携带的弹头能够对一艘巨型军舰造成相当大的破坏,从而使中国具有一次打击就可摧毁美国一艘航空母舰的能力。   对抗威慑的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反威慑。著名防务专家罗援说:“有些美国人表面上对我们的东风-21D不屑一顾,实际上他们对这型导弹非常重视。有一位美国评论员曾表示,自从东风-21D出现后,美国在亚太地区耀武扬威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因此,所谓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能否有效攻击美国航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美国人知道,他们的航母战斗群不再安全。
  普及一下:所谓的音速是指在一定的气压、温度下声音的传播速度。随着压力、温度的变化,音速也是变化的。通常所说的音速340米/秒,是指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常温时的音速。马赫=速度/音速。试想在真空中的音速是多少呢?在真空中引用马赫是错误的。不适用。  弹道导弹(远程的,不是几百公里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真空中飞行的(通常认为离地100公里以上)。所以不能用马赫来评价。因为在真空中音速=0,在大气层中飞行的飞行器适用马赫来评价。  另外:第一宇宙速度是指围绕地球的切线速度,当达到这速度后,离心力=万有引力(地球引力或重力),就掉不下来啦。
那些不讲速度方向,一概强调达到第一宇宙速度就跑啦的人,是根本不知道第一宇宙速度是咋回子事。
  回复第15楼,@米大公子  @aappaapp1 14楼
04:58:52   1马赫大约为340米/秒,合1224千米/时   如果洲际导弹半小时飞1万公里   那一小时就飞2万公里   除以1224千米/时   是16马赫   请问楼猪 你咋算出二、三十马赫的?   -----------------------------   首先不确定这个10000公里射程是否是两点间的直线距离。   如果是,那么导弹的轨迹是一个抛物线,这个抛物线实际长度远大于直线距离(射程),倒是有可能达到20马赫以上的速度。   并且,上升段和下降段速度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就局部来讲,平飞或下降时肯定更快。   当然,以上计算只是基于10000公里30-45分钟到达这一数据。  --------------------------  你知道第一宇宙速度吗?  
  这个东西最重要的是弹道不可预测,而不是速度比现在的弹道导弹快。
  弹道导弹回大气层后由于重力加速度并不是均匀的坠落,速度能有多少哪位给个数儿?  
  @bias110  速度超过23马赫就直接奔太空了,不会再回到地球上。  。。。。。。。。。。。。  你真是弱智的可以,学个半吊子,还出来显摆,谁规定大于第一宇宙速度就一定会飞出地球?  
  @书香门楼  你真弱智,你这半吊子别装逼行不,我最看不惯你这种人,谁规定大于第一宇宙速度就绝对飞出地球?你这弱智是不是还认为飞出地球必须要大于第一宇宙速度?你这智商怎么读完高中的,我难以想象。  
  @naomimi 8楼
21:40:12  9号那个是平着飞的,10倍音速  直接往下砸的话,20倍  -----------------------------  還是有區別,如下:  美国空军战略武器专家马克·史托克斯将这种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称为“助推—滑翔导弹”,依靠弹道导弹的固体火箭发射升空,助推到非常快的速度,然后在地球上空近99公里处滑翔。史托克斯引用了中国军方的一份报告,称中国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将从太空边缘以8至12倍音速飞行,也就是以时速9791公里至14688公里。他认为,这将对美国目前的导弹防御系统形成挑战。  /14/IMGH8V000014AED.html  一架B52H战略轰炸机(即“同温层堡垒”)携带着X-51A起飞至约15000米的高空,然后将其释放。X51-A飞行器连接着一个固体火箭推进器,并在其推动下飞行。当二者的速度达到4.8马赫的时候,X-51A飞行器与固体火箭推进器脱离,并点燃了自己的超燃冲压发动机。在240秒之内,发动机内的燃料就已耗尽。流线形的X-51A飞行器之后又滑行了几分钟,然后按照预定的计划坠毁在太平洋中。美国空军称,X-51A的飞行距离超过了230海里,并获得了370秒的飞行数据。  /tech//c_.htm
  @江湖平民嗷嗷嗷 25楼
16:03  普及一下:所谓的音速是指在一定的气压、温度下声音的传播速度。随着压力、温度的变化,音速也是变化的。通常所说的音速340米/秒,是指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常温时的音速。马赫=速度/音速。试想在真空中的音速是多少呢?在真空中引用马赫是错误的。不适用。  弹道导弹(远程的,不是几百公里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真空中飞行的(通常认为离地100公里以上)。所以不能用马赫来评价。因为在真空中音速=0,在大气层中飞行的飞行器适用马赫来评价。  另外:第一宇宙速度是指围绕地球的切线速度,当达到这速度后,离心力=……  -----------------------------  就是,看着真头疼  
  @江湖平民嗷嗷嗷 25楼
16:03  普及一下:所谓的音速是指在一定的气压、温度下声音的传播速度。随着压力、温度的变化,音速也是变化的。通常所说的音速340米/秒,是指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常温时的音速。马赫=速度/音速。试想在真空中的音速是多少呢?在真空中引用马赫是错误的。不适用。  弹道导弹(远程的,不是几百公里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真空中飞行的(通常认为离地100公里以上)。所以不能用马赫来评价。因为在真空中音速=0,在大气层中飞行的飞行器适用马赫来评价。  另外:第一宇宙速度是指围绕地球的切线速度,当达到这速度后,离心力=……  -----------------------------  真空中是声音无法传播,但马赫只是个速度单位吧,跟光速一样,这样好理解而已,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和空气中还不一样呢。。。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弹道学 总结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弹道学 总结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弹头速度过高会对弹道附近产生影响吗_百度知道
弹头速度过高会对弹道附近产生影响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导弹在空中才会发挥全速,是有影响的,就是高温了。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子弹需要以多大的速度穿过人头,才能只留下两个洞?而不是轰掉半个头? 这种情况真实存在吗?
如题,对于子弹规格参数我也不懂,请答主设定即可。
按投票排序
子弹速度越快越容易炸掉一个脑袋,越慢越好,你可以想象电钻 。
子弹要只留两个洞而不是一个窟窿的话,那子弹得足够稳定,就是让子弹更细长,转速更快,就像一根高速旋转的长细针,这样才不至于翻滚。还有一个就是子弹穿过人体摩擦是体内液体汽化膨胀产生空腔,要减小这个是要子弹更快还是更慢啊?这样大概能行。。。
@好奇实验室
大多数电视剧电影都是假的,为了不那么血腥。子弹打到头部,前面可能真是一个孔,后面至少拳头大的窟窿吧,尤其是速度快的子弹。前面后面都一个小孔现实应该不存在吧,子弹飞行过程遇到障碍物,轨迹就变化,一般整个子弹开始在身体里面翻滚,要想轨迹不变化,要多大的动量啊
我记得军训射击的时候,教官告诉我很多子弹打到东西会增加破坏力的,不会只留下弹头直径的弹道,而会是一个大血洞所以子弹速度是一个关键因素,弹头设计也是一个因素
不一定是速度的问题。步枪因为其枪管长,子弹在出膛前经过足够膛线旋转加速,同时弹头长且尖,利于在空中稳定飞行。击中物体后也有可能平稳射出。手枪因为枪管短,弹头钝,空中飞行并不稳定,碰到物体后容易翻滚,从而造成瞬时空腔和永久空腔,达到杀伤的目的。所以之后出现了上图所示之“尖头弹”,通过使弹头中心后移,进入人体后快速翻滚,造成重大杀伤。所以之后出现了上图所示之“尖头弹”,通过使弹头中心后移,进入人体后快速翻滚,造成重大杀伤。打中头不算,啥弹基本上都必死。如果打中腹腔,被步枪打中,要是你小子运气好,对方枪法太水,可能就没什么大碍。要是被手枪打中,子弹本身的威胁不大,但那玩意进入人体后翻滚形成空腔挤压你其他内脏,你基本就白白了~——————————————————————先让我们了解下子弹杀伤的机理。 1)侵彻力 子弹侵彻力又被称作贯穿力或者穿透力,是指弹头钻入或穿透物体的能力。其大小主要决定于弹头质量、弹头的截面密度以及命中物体时的速度,通常以穿透一定物体的深度来表示。现代步枪弹的侵彻力一般都比较强,例如北约7.62x51(7.62代表子弹的口径,51代表弹壳的长度,单位是毫米)子弹可以在100米内贯穿6毫米厚的匀质钢板。 2)停止力 停止力是指弹头命中目标后,令目标失去活动能力的效力。停止力越强则目标失去活动能力的时间越多,停止力越弱则目标失去活动能力的时间越少。由于人体的结构比较复杂,命中不同部位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停止力与侵彻力不一样,无法用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衡量。 一般而言以下几个指标有助于客观认识停止力的大小: 达能效应---- 达能效应,顾名思义,就是弹头射入人体后能量释放到达人体的效果,理论上来说达能效应越高,则弹头本身能量作用于人体的比例越高,那么停止能力就越好。 瞬时空腔和永久空腔------ 子弹进入人体后由于冲击波和自身动能的剪切作用,往往会形成一个大于弹头体积本身的空腔。由于人体的肌肉是有弹性的,在子弹通过之后肌肉就会收缩恢复,因此子弹通过瞬间所形成的空腔被称为瞬时空腔,而子弹穿透人体后所形成的创伤空腔则被称为永久空腔。一般来说瞬时空腔越大则停止力越大,而永久空腔越大则造成的人体伤害越大。空腔试验是研究弹头杀伤力的重要试验依据,在试验中一般射击明胶、肥皂、泥胶等与人体肌肉介质接近的物品来判定瞬时空腔的大小,因为此类实验物本身不具有弹性,射击后形成的空腔即为瞬时空腔。而要判定永久空腔,则需要使用猪、狗一类活体实验物进行试验,可以通过试验动物的创伤来判定子弹造成永久空腔的大小,以及对肌肉骨骼的伤害程度。 侵彻力和停止力的关系------- 侵彻力和停止力之间往往相互矛盾,如果侵彻力过强则可能在射中目标后穿透目标身体,并带走大部分能量,然而过度追求停止力则可能导致侵彻力下降严重。所以在设计子弹的时需要平衡两者的关系。 把理论完美运用的经典例子就是达姆弹达姆弹的原理:是削掉弹头前端被甲露出小部分铅芯,这样较软的弹尖部在进入肌体后会比较容易膨胀变形,这种软尖弹式的设计其实跟原来无披甲的铅弹类似,利用铅容易变形的特性,使枪弹有效地把能量传递给人体。 你想想这玩意打中你的头?——————————————侵删。
子弹只要保证他不翻滚,速度应该不用很快,太快了进入是产生的压力会把脑袋季报掉。
子弹初速大,,头部距离近。。就像抗战时的三八大盖,,近距离开枪会穿透人体
伤害反而小
以前看过科普节目,大致如下1弹头要细长形,2头固定住,3子弹速度不能快,差不多是手枪的射速,4子弹材料,滑膛线也有要求。全凭记忆,具体请大神回答
把头固定死,子弹速度慢一点大概一秒一厘米吧,应该就可以的,当然越慢越好,但是如果是问轰掉头的临界速度值,我也真不知道,但是跟各种子弹的规格关系肯定也紧密的多
LZ什么动机………………
已有帐号?
社交帐号登录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朝鲜 核弹头 弹道导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