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唯我独尊为什么我80圈才一秒她是5秒呢

&p&间歇性禁食能:&/p&&br&&p&1. 降低心血管系统疾病和糖尿病风险&/p&&p&2. 调节胆固醇水平,促进身体利用脂肪作为能量来源&/p&&p&3. 显著增加生长激素分泌,促进代谢&/p&&br&&p&本文由Mike Ling翻译。原文附下或请见&a href=&///?target=http%3A//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1-04/imc-sfr033111.php&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eurekalert.org/pub_re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ases/2011-04/imc-sfr033111.php&/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很多宗教,减肥方案,和政治抵抗里都用到禁食。最新的Intermountain医学中心心脏研究所的研究表明周期性的禁食有益健康,特别是心脏健康。&/p&&br&&p&今天,美国犹他州Intermountain医学中心心脏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报道:禁食不仅降低冠心病和糖尿病的风险,还能显著改变血液胆固醇水平。众所周知,胆固醇是导致冠心病和糖尿病的重要风险因素。&/p&&br&&p&这个新的研究在已经发表的2007年的基础上为禁食降低冠心病提供了新的证据。在美国,冠心病是男性和女性的第一死因。新的研究里表明:短暂禁食能降低心血管系统风险因子:例如甘油三酯,体重,和血糖。&/p&&br&&p&这个最新的研究发现在2011年四月三号新奥尔良的美国心脏协会年会上发表。&/p&&br&&p&这项研究的主要负责人和Intermountain医学中心心脏和遗传流行病学研究所主任Benjamin D. Horne博士说:“这些新的研究表明我们以前的研究发现并不是偶然。这些在不同组群的病人的研究证实了禁食对降低这些常见疾病的作用,并为我们的研究提出了新的问题:禁食只是降低疾病风险还是禁食本身就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p&&br&&p&与该小组以前的研究不同的是:这个新的研究记录了人体对禁食期的生理反应。研究对象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坏”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好”胆固醇)分别同时增加了14%和6%。总胆固醇有所提高-这是研究人员所没有预料到的。&/p&&br&&p&Horne博士说“禁食导致饥饿或应激,做为反应,身体释放更多的胆固醇,并允许身体利用脂肪来代替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有利于降低身体的脂肪细胞的数量。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脂肪细胞越少,身体越不容易产生胰岛素抵抗,或糖尿病。”&/p&&br&&p&最新的研究也证实了以前观察到的禁食对生长激素的反应。生长激素是一个促进代谢的蛋白质。生长激素保护肌肉和促进代谢平衡,禁食能诱导并促进生长激素的这些作用。在禁食的24小时里,女性生长激素的水平增加了13倍,男性增加了20倍。&/p&&br&&p&在最新的这项试验里,研究者观察了禁食对200名Intermountain医学中心的病人和健康志愿者。同时有另外一项试验观察了禁食对30名病人的影响。这些病人在24小时内只喝水,没有进食其他任何食物或饮料。禁食完后,这些人又进食常规饮食并被监测另外24小时。血样标本和其他体检指标被采集用来评估心血管系统疾病风险,代谢性疾病风险,和其他健康指标。&/p&&br&&p&尽管这些研究的发现另研究人员惊讶,现在就推荐周期性禁食还为时尚早。身体对禁食的反应和禁食对健康的影响还有待更多的研究来证明。Horne博士相信,周期性禁食有可能有一天被纳入预防糖尿病和冠心病的治疗方案。&/p&&br&&p&&a href=&///?target=http%3A//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1-04/imc-sfr033111.php&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eurekalert.org/pub_re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ases/2011-04/imc-sfr033111.php&/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 &/p&&p&谢谢你的关注,你的支持是我创作原创健身信息最大的动力。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有些用,请与你的朋友分享,一起科学健身。&/p&&p&获得最新的科学健身信息,欢迎关注我的新浪微博 @MikeLingFitness_凌云健身 和FitTime即刻运动官方&b&微信公众号:FitTimeNow &/b&,回复“Mike”获得更多干货文章;回复“&b&知乎礼包&/b&”还可获得FitTime免费会员和7天低脂食谱一份。&/p&&p&你的网上教练,&/p&&p&Mike Ling&/p&
间歇性禁食能: 1. 降低心血管系统疾病和糖尿病风险2. 调节胆固醇水平,促进身体利用脂肪作为能量来源3. 显著增加生长激素分泌,促进代谢 本文由Mike Ling翻译。原文附下或请见 很多宗教,减肥方案,和政治抵抗里都用到禁食。最新的Int…
随着年岁增长,&学霸“这个词,跟我脑门上的发迹线一样,在我的生活中渐行渐远了。
&br&&br&不过,我依然清晰的记得,20年前那个下午,那通电话。
&br&&br&- “兄弟,” 电话这头的我略带紧张的问道:“怎么样?多少?”
&br&- “不是太好,才861......你多少?”
&br&- “我......我856......&
&br&- “哇,恭喜恭喜,这么高分!”
&br&- “滚犊子!”
&br&然后两个人在电话里没心没肺的笑了。
&br&&br&第二天的报纸上,公布了广州市当年高考状元榜(上古时代特热衷搞这套玩意儿)。小陆同学总分第五名。我紧挨着他,第六名。&br&&br& 如果,高考有以同桌为单位的双打比赛,那我们应该是本届的全省冠军了。
&br&&br&不过,我们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选手,走着不同的道路。正如我们的人生,只在高中三年的课桌前,有了一点交集。
&br&&br&&img data-rawheight=&1125& data-rawwidth=&750& src=&/fce4e8e427a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fce4e8e427ae_r.jpg&&&br&-----------------&br&&br&初中,同级不同班。令人惊奇的是,在那三年里面,我们彼此竟从未见过面。&br&&br&他从入学起便是受人瞩目的学科明星。早早通过奥赛在我们这所市重点中学里面树立了江湖地位。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外语,除了体育,几乎所有学科的竞赛他都要掺一脚。
&br&&br&我则是.....nobody。初中入学,路人甲一枚。成绩稳定在班10多名开外,年级百多名。身体还没长开,连体育都有挂科的项目。窝在角落里,用着不起眼的书包文具,穿着发型毫无特点,老师不会注意,同学们也不太爱搭理。&br&&br& 假如说,我多少还有点与众不同之处,也许就是性格上特别的骄傲自大了。不时会说出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自夸的话,在一个所有评判标准都唯考试成绩而论的环境里,只会惹来周围人士的嘲讽讪笑。&br&&br&哦,差点忘记了,因为会画些小画,被班主任分配去出墙报。&br&&br&“老师,我可以不做这个么.....我想多花一些时间在学习上面.....”&br&&br&“什么?集体分配给你的事情,你都不愿意做么?”&br&&br&看着老师严厉的目光,我只好默默接受了这个任务。&br&&br&对于一个才华欠奉的人来说,那绝对是苦差事。每当同学们放学回家,才是我开始干活的时候。跟三两同学把桌子在墙报黑板前拼好,爬上去,擦干净上一期的内容,画画,套用着平庸的模板,写着乏味寡淡的文字。有时候要几天才能完成一次任务。回家之时,已是华灯初上,骑着破单车,行走于夜幕之中。然后......迎接第二天大家的评头品足,或者,什么都没有。&br&&br&&img data-rawheight=&1125& data-rawwidth=&750& src=&/95cca5fd606ce03f287efb945d302b5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95cca5fd606ce03f287efb945d302b51_r.jpg&&&br&一个阴冷的下午,自习课。许是课室里过于吵闹,班主任走进来怒喝,骂了几句。可能那天我的造型看起来比较温顺,她突然指着我说:“大家好好看看大头,他虽然学习一般,出的墙报普普通通,但起码他知道做好自己!我不指望你们像隔壁班小陆那样,你们本本分分学会做好自己就够了!”&br&&br&课室里忽然变得鸦雀无声,仿佛空无一人。然后,在某个角落里,传来不知谁的低声嗤笑。&br&&br&这算是在夸我么?我的存在感,难道就只是课室后面那两周一版,无比蹩脚的墙报么?&br&&br&小陆?已经有我这么个路人甲躺枪不是够了么,为什么还要拉一个全明星球员来垫背?&br&&br&所以,我就需要甘于自己平庸的天资,去接受这样的位置,对吧?&br&&br&好的,我明白了。&br&&br&我应该感谢班主任的这番话,因为它帮助我开启了人生的另一种模式,一种我从来不知道自己拥有的模式:&br&&br&认真去研究规则,然后,找到漏洞,战胜它。&br&&br&在这个地方,这里的规则,至少我所理解的规则,就只有一条:你只有凭着考试成绩冲到最前面去,才能获得与别人谈笑风生,平起平坐的资格。&br&&br&我依然不善言辞,没法在短时间里面提高自己的语文技巧和写作能力;我对外语兴趣欠奉,始终不得其门而入;对于数学,我依旧无可奈何,这似乎也不是短时间能够解决的问题......&br&&br&可是,考试总分的评定,还包括一门:政治。&br&&br&没有任何人会喜欢这门课。老师照本宣科,同学草草应付;考试题目乏味,答案千篇一律。谁都知道它不在会考范围内,所以没人会在上面浪费时间。可是,不知是否出于教育局的规定,期末总分统计排名时,却会把这门毫无意义的课程,一并的计算进去。&br&&br&只要排到年级前12名,便可以获得奖学金——13元,等于该学期的学费。&br&&br&我花了点时间,研究了一下考试题目与课本,得出一个结论:只要我在考试的时候,把课本完整的抄一遍,是的,只要抄对章节,就可以获得满分。&br&&br&当然,我不会真的拿课本出来抄,那是做弊。我抄的是脑海里的课本。&br&&br&于是,在不为人知的时候,我把整本政治课本一字不漏的背了下来。靠着这个粗暴简单不讲道理的办法,我让自己的总分足足涨了近20分。在接下来的期中考试, 其他科目没有大起色的情况下,居然大大咧咧的杀进了全班前五名,离获取奖学金资格已经非常接近了。&br&&br&在这种变化刚出现的时候,其实没有引起多少人的关注。路人乙丙丁们多半只是说:政治满分哦,你是有多爱这门课啊?&br&&br&&img data-rawheight=&1125& data-rawwidth=&750& src=&/edfbcdde85941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edfbcdde859410_r.jpg&&&br&而我却没打算就此停下来。要走到小陆那个层级的圈子里面去,我还需要做得更多。&br&&br&我开始钻研其他科目的“漏洞”。&br&&br&一眼望去,学海茫茫,这看起来真不是机械式的死记硬背能够解决的问题。我依然会在某次测验中考砸数学,或者写出篇低分作文,或者连错5、6道英语完形填空。&br&&br&然而,还是被我发现了漏洞所在。&br&&br&这种教育模式,他评定的标准就只有“考试成绩”。只要是考试,就要靠老师们去“出题”。学科知识是如此的漫无边际,但老师的题库,却非常有限。&br&&br&我总觉得,身边某位同学,其能力远不如我,却总能在数学上获得比我高得多的分数。不,绝对不是我过于自信,这里面一定有我所不了解的秘密。反复思索了很久,终于搞清楚了一件事情,一件我本该早就觉悟的事情:他们都买了一本老师推荐的习题集A,而我却因为手头拮据,买了本书名类似的习题集B。&br&&br&两本习题,水平孰高孰低我无法判断。但显然,老师的出题套路,来自于A。身边的这些同学,他们也只不过是在重复着机械式的答题模式,而已!&br&&br&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我想方设法,跑去同在一个学校读书,高我一届的邻居那里,弄来了一本。用了一晚上,我把那本皱巴巴,连封面都没有的习题集,认真的看了一遍,在里面找到了我此前测验碰过壁的所有题目的原型!&br&&br&我,略带阴险的笑了。&br&&br&在这样一个年纪,我已经完全想明白了,这特么的真的不是什么具有积极意义的学习方法。这种评价体系,对于学生理解学科知识几乎毫无帮助。它不要求你有太多的创造力,却将自己包装成壁垒森严,充满不确定性因素的学术禁区。他只是粗暴简单的把学生浇筑进一个模子里去,通过机械化的训练,去适应那种既定的竞争标准。你考试高分,低分,并不直接代表你对于那门学科有多么精通,他唯一能够百分百证明的,只不过是:你会做“特定”的题目。&br&&br&不,我不是在抱怨,甚至,我还有点高兴。我就是nobody,一个天资极其有限的普通人。对于这个体系,这个规则,我太过弱小了。但我要感谢这个规则,它把学习本应该拥有的其他所有可能性都掐死了,让我能够专注于一条简单的路径,然后,往上爬。&br&&br&我甚至开始不怎么听课了。我只是埋头研究习题集。我动手做得非常少,我只是看,看题目,再看答案。一本看完,再去弄一本来看;别人去玩,去踢足球,去早恋拍拖,去游戏厅,去参加学生会游园会,那些时间里,我全部都在“看”题,一本本的看.....&br&&br&&img data-rawheight=&1125& data-rawwidth=&750& src=&/6ff3a9fc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6ff3a9fc1_r.jpg&&&br&毫无征兆的,我在初中二年级第一个学期的这个期末,成为了全班第一。&br&&br&比肩小陆,我如愿以偿的拿到了奖学金。&br&&br&我甚至还拿到了校运会的金牌。800米冠军。很简单,挑一个没人有兴趣的项目,轻虐一下自己,就可以了。简单,粗暴,不需要任何天赋。&br&&br&可是,华丽的考试成绩单背后,我依然感受到,在权威的眼里,我只是个普通学生。老师们是规则体系之中的人,绝不代表他们会认同这种价值体系。他们清楚的知道,谁是依靠规则漏洞上位,谁,拥有实打实的硬实力,那种我们称之为天赋的东西。&br&&br&小陆,应该就是这样一类人。我想,他不需要靠做题,不需要利用规则漏洞,便可以轻而易举的站到我们这群同龄人的前面去。&br&&br&-------&br&&br&我是以本校全年级积点第一名的成绩,保送进的高中。在领取入学通知书的那天,我在班级分派榜上看到了小陆的名字。&br&&br&瘦小,白净,神情悠然,却能感觉到内心的孤傲。这是我看到他的第一印象。&br&&br&他并不认识我。这很正常。除了考试,我没有参加过任何学科竞赛小组,也许就是个奇奇怪怪的人而已。&br&&br&我依然被分配去出墙报。有些事情,叫做只要你一直在坚持,大概多少都会有所收获。在这个行当里摸索了足足三年,我出的墙报已经不再那么蹩脚了,开始有一点自己的套路。&br&&br&有一天,大家走进课室,发现背景墙上用粉笔画了一幅巨大的“山海关”。这是国庆专题。在那个没有电脑,没有网络,更不会有手机,甚至有线电视都远未普及的年代,这样一幅横4米高2米的画,多少还是有点震撼力的。&br&&br&高中老师比初中老师活泼太多了,居然把我叫到讲台前,接受大家的掌声。&br&&br&长到这个年岁,在这个体系里生存了这么些年,因为深谙规则,我刷存在感的方式已经不止这么一种了。&br&&br&没过几天,校运会,我拿了三块金牌。虽然一个人限制报两个项目,我却得益于初中会考,当年的专项体育尖子大都去了别的学校,而拿到了第三枚金牌:短跑项目接力冠军(团体项目不限制报名次数);&br&&br&写了一篇“鸡汤文”,虽然笔法拙劣,行文晦涩,却得了个不大不小的校际征文比赛奖;&br&&br&各种科目的考试,更是小菜一碟,没费什么大的力气,几乎全部是全班第一,唯一输给小陆的一科,是英语。&br&&br&而我们可爱的班主任可能是嫌这个游戏还不够刺激。在某个星期班会课上,他宣布:“大头,你搬去那边坐。”同学堆里竟然响起一片哗声——&br&&br&就这样,我和小陆成了同桌。&br&&br&接着,成了死党。&br&&br&因为,两个不需要听课的人坐在一起,为了消磨那些看起来非常无聊的时间,会不停的交流彼此的想法,从天亮聊到天黑,筹划着一些另类而有趣的事情。&br&&br&我早该想到,以他这样一个绝顶聪明的头脑,怎么可能会不知道规则漏洞的存在,并且善加利用呢?&br&&br&我心悦诚服的承认他的天赋,是他除了应付各种考试之外,还能够在真正的专业学科领域游刃有余。仅仅是高一,附近大学就已经有慕名前来要招他入学的人士,希望以丰厚条件锁定他的志愿选择。&br&&br&甚至于,在人情世故上,他也有着远胜于我的世故和成熟。他游走在团委与学生会中间——一个我从来不愿涉足的领域——组织各种活动,在同学中有着不一样的威信和号召力;他参加合唱团,参加省港辩论大赛,中文的,英文的;他甚至敢于对抗那些来自老师团体的庸腐陈旧的观点,在一些公开场合阐述自己的立场。他敢于说“不”,并且让大家都站在他的一边,这真的是很酷的事情!&br&&br&所以,我终于明白了“真相”:即使我不择手段的征服了眼前的这一个体系的规则,那也只是自欺欺人而已。在另一个更为宏大并且现实的体系里面,我还只是原来的那个我:“nobody&。&br&&br&这一个更宏大的体系,我们称之为:生活。&br&&br&于是,一切又从“0”开始。&br&&br&-----------&br&&br&“为什么去华南理工建筑系?”&br&“不想我出墙报的这门手艺被埋没了啊......”&br&“我是问为什么是华南理工!”&br&“离家近,回家饭菜比较好吃......”&br&&br&沉默......&br&&br&“为什么是清华计算机?”轮到我提问了。&br&“因为中山大学说不管考成啥样可以保证我有书读啊.....”&br&“所以你是不是应该感谢我不考啊?”&br&“关你球事!”&br&&br&------------&br&&br&读大学的时候,天南地北,我们就再没碰过面了。&br&&br&寄了一张明信片给我,居然是清华的建筑系馆的素描。&br&&br&“你来这里大概会好。刚举行了乒乓球赛,你知道的,我不擅长这个。”&br&&br&他向我描述着在清华的生活。字里行间,流露出些许落寞。大概是到了一个更高层级的地方,见识了更多天才,真正感受到了在天赋上的“被碾压”,以及对于自身才华能力的疑虑。&br&&br&“没事儿。我这边忙的一逼。建筑系真不是人呆的地方,现在我唯一的目标就是能顺利的活下来。”&br&&br&这就是仅有的不多的几次对话了。&br&&br&------------&br&&img data-rawheight=&1125& data-rawwidth=&750& src=&/49f3ed845c08fdab918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49f3ed845c08fdab918f_r.jpg&&&br&然而谁也不会想到,再次见面,已经是10多年后。我在环美旅行的路上。康涅狄格,纽黑文。&br&&br&我走出火车站,循着他在手机里的指引,笑着打开车门,坐上他的车。&br&&br&岁月并没有给我们带来任何的疏离感。我坐在副驾驶座,聊着天,开着同样风格的玩笑,觉得也就是当年同桌时那般模样。唯一有所不同的,只是窗外的景致变幻,婆娑的树影,初秋时节新英格兰的蓝天白云。&br&&br&“本地有个相当不错的比萨店,我们到那里午餐吧?” 他扶了扶眼镜。&br&“为什么跑到耶鲁来?”&br&“你......能不能说话的时候考虑一下上下文?”&br&“为什么到耶鲁来?”&br&“因为不敢申CalTech。”&br&“呵呵,你也有今天!”&br&&br&他摇了摇头,“能人太多了,毫无办法。耶鲁给了全奖,还是来这里算了。”&br&&br&“你呢?怎么跑洛杉矶去了?”&br&“哈佛把我拒了,UCLA给offer。”&br&“哦......”&br&&br&“听说你现在画画已经老牛逼了?”&br&“别,就是会倒腾点渲染软件而已。没啥特别的。你在倒腾啥?”&br&“我嘛,在做渲染器啊,最近刚做了一个带时间计算功能的,可以推测20年后物品的风化衰老情况,你要不要试试?”&br&“滚,离我远点,我不想听!”&br&&br&“有什么打算?旅行的下一站是?”&br&&回国开业赚钱去了啊,你呢?”&br&“可能是去西雅图吧,还不清楚......”&br&&br&在这个意大利餐馆,我们喝着可乐,大口大口吃着批萨,聊着各种经年累月积攒下来还未来得及交流过的琐事。&br&&br&这,是一个非常愉快的下午。&br&&br&&img data-rawheight=&504& data-rawwidth=&750& src=&/ab733c29bdfdb5991e5fecfdd8f8d39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ab733c29bdfdb5991e5fecfdd8f8d39f_r.jpg&&&br&-----&br&&br&注:文中照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摄自耶鲁大学。摄影:大头帮主。&br&&br&&br&&br&附注:&br&&br&1、关于小陆的故事,我还专门写过一篇《大头人物志》,可惜虎扑步行街改版的时候被删光了。如需本尊求证,请致信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微软总部DirectX12开发团队,不谢。&br&&br&2、关于纽黑文,也写过一篇游记,是《火车环美旅行》的其中一章。命运......同上。&br&&br&3、我在华南理工建筑系的学生和校友堆里,远远排不上号;建筑红楼里有太多让我敬畏的人;忝列其间成为校友一员,我很荣幸。&br&&br&4、屁大点事儿,又不是抢鸡蛋,居然还有排着队上门评论说假的,我也真是醉了。&br&&br&&img data-rawheight=&854& data-rawwidth=&640& src=&/d1a180b2851b3aefd94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d1a180b2851b3aefd94c_r.jpg&&(&i&2014年高考前夕,某已回中学当老师的前高中同班同学,从旧档案翻出来一张报纸,拍完照发给我,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i&)&br&&br&————&br&&br&以下是获奖感言。没兴趣的同学赶紧散了吧。&br&&br&谢谢知乎日报再次推荐。特别鸣谢日报美编(作为设计工作室老板,超想挖脚………)题图选配水准一贯赞。
&br&&br&知乎上面未成年人的比例远远超乎我的想象,让我着实吃了一惊。我不得不审慎的写一下本文的“阅读理解”——既是写给未参加高考的小盆友,也是写给明显语文没学好在评论里面寻求帮助的若干小头人。&br&&br&关于本案,关于学霸为何努力读书的问题。
我写的答案,讲得很清楚,就是为了爬上去,为了取得和天才平等对话的机会,而拼老命的读书。云淡风轻的叙述背后多少血泪?假如真有人以为过程只是“轻虐”,那实在太天真了。我和小陆都不例外。
这个世界永远是公平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即使那些有个金爹的人,也会有担心其被抓去问话的一天。这个法则,对所有人都是如此,即使再有天分的所谓”天才“,亦然。&br&&br&但到头来呢?与小陆成为朋友,面对了一个更加真实世界,我才发现对付考试的这种方法是如此可笑。正如文中所述,我告诉自己,体系本身可笑,要有自知之明,不需要对抗,但更不要沉迷其中。以后要面对的那段&
生活”的考试,才是需要一辈子认真奋斗的事情。(注意,这才叫鸡汤型说教!这种大道理休想我会写在正文答案里,只有PS才会读到哦,亲!)
&br&&br&在大学,在社会,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除了撰文回答这种题目或者自我缅怀一下往事,你主动在别人面前提自己高考有多高分,都是件可笑的
事情;假如一个所谓“学霸”只有在校学习成绩能拿来“炫耀”,那就更加可悲了。所以我写了一大堆跟主课业无关的东西,而正是这些杂艺,却恰恰成为日后生活
天平上的砝码。(当然,你们都知道我不是纯考试型学霸,因为我还组建了一个帮派。)至于我高考期间天天打篮球打到半夜这些事情,跟题目无关,不提也罢。
(注意,这才叫“炫耀”。)&br&&br&总会有人觉得学历是有多了不得的事情,一上来言必称清北复交才堪身价,殊不知其上还有各种世界名校,耶鲁之上,还有加州理工(文中写明CalTech)。然则,拿到这些学历,又如何? &br&&br&小陆告诉我,他最骄傲的事情,是一直在合唱团里面,从中国一直唱到了美国。昨天我特意到领英去翻,发现这厮在清华读研的时候还当上了计算机的学生会主席,
不知骗取了多少………总之一点都不屌丝,我上当了……&br&&br&人最重要的命题,是学会生活。只有未知世事的学生,才会把考试当成一切。是的,这句话是说给曾经的我们,以及现在看这篇文字的小盆友们的。你们即使现在不懂,将来生活自会教你们懂。&br&&br&
要说现在,我早就过了拿学历说事的阶段了。我聘请员工更是从不问学历,只看实际能力。所以,那些说我拿这段往事来”装逼“的人可以消停一下么?这真的就
是”屁大”一点事情。孩子,行走江湖,靠的是扎扎实实的硬实力——经验,人脉,资金,专业能力。再华丽的履历表,不过就是个装饰品。实际工作生活里面甚至
还不如我在知乎上卖弄些小画管用。假如你仍然觉得我确实是在“装逼秀优越感&,你说是,就是吧,我真的不拦你。也许,只有缺什么的人,才会在意别人秀什
么。&br&&br&人真正需要的,是这样一个志向,就是努力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不是满足于完成别人分配的角色。这也是我在答案中一再反复阐述的观点。不
要屈从于所谓的命运,一定要努力抗争。我是一个创业者,真正0存款白手起家,不靠天地爹娘,深知其中艰险。同样历尽艰辛,达到不需要看任何人脸色过活的层
级。要说真有什么值得炫耀,那就是现在的我,可以稍微不被生活的枷锁束缚,可以带领着一群年轻人自由自在的做着感兴趣的事情。难不成我的雇员会嫌我学历
低,自动减薪以示匹配?那就好了,说不定我后移的发际线就有救了。
&br&&br&最后,我想借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c6d2b895d804a254e184& data-hash=&c6d2b895d804a254e184& data-hovercard=&p$b$c6d2b895d804a254e184&&@徐智涵&/a& 先生在原案的评论,来说明我为何写下此文(真的很谢谢他,非常荣幸得到如此切中肯綮的点评。知乎很多厉害的人都特别低调,让我感到惭愧。):
&br&&br&&blockquote&不管当年是霸是渣,时光已经一去不返。在这样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偶然间读到这样的文字,满满的回忆不禁瞬间涌上心头,湿了眼眶。想起很多过去的同学朋友,
不知不觉大家已经天南海北,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阶层或是高端或是平凡地打点着不同的人生,唯有那些一起学习过的经历,像一条纽带,始终羁绊着岁月的情怀,不曾忘记。&br&&/blockquote&&br&谢谢大家。
随着年岁增长,"学霸“这个词,跟我脑门上的发迹线一样,在我的生活中渐行渐远了。
不过,我依然清晰的记得,20年前那个下午,那通电话。
- “兄弟,” 电话这头的我略带紧张的问道:“怎么样?多少?”
- “不是太好,才861......你多少?”
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乍看之下是姜葱蒜三种&b&辛香料&/b&,可能只有三个效果,但实际上却有很多很多的变化哦。&br&&br&&b&(考虑到说的比较细,所以会配图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b&&br&&b&简单总结一下,他们扮演的角色会有以下四种:&/b&&br&&b&1. 提供 主要/辅助 香气&/b&&br&&b&2. 提供 主要/辅助 调味&/b&&br&&b&3. 作为 主要/辅助 食材&/b&&br&&b&4. 作为 主要/辅助 元素&/b&&br&&br&&br&(注:关于第四条元素的基本理解,比如「辣子鸡」中的辣子,也就是辣椒将会是这道菜的主要元素之一。)&br&&br&--------------------------------------------------------&br&&br&&b&姜&/b&&br&常见的姜会分成&b&嫩姜&/b&和&b&老姜&/b&或者&b&一般的姜(&/b&据不愿意透露姓名的 &a data-hash=&1b1d735be88ab7& href=&///people/1b1d735be88ab7&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默识先生& data-tip=&p$b$1b1d735be88ab7& data-hovercard=&p$b$1b1d735be88ab7&&@默识先生&/a& 描述,这种姜叫成年姜),别的品种比如广东地区常用的还有&b&沙姜&/b&。&br&&br&&b&1)嫩姜&/b&&br&&img src=&/f4bce9e9a6bb_b.jpg& data-rawwidth=&433& data-rawheight=&3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3& data-original=&/f4bce9e9a6bb_r.jpg&&&br&嫩姜主要以口感为主,比如可以通过腌制,做成不同口味的腌姜。也可以用刀面拍过,提前下锅煎上2-3分钟,作为三杯鸡或者姜葱豆豉鸡等类似烹饪方式的佐料,如果把姜煎透,是可以出现:「&b&姜比肉还好吃」&/b&的情况的。&b&在嫩姜这里,&/b&他扮演着&b&「主要食材」&/b&,&b&「辅助调味」&/b&以及&b&「辅助香气」&/b&三个角色。&br&&br&&b&2)一般的姜&/b&&br&&img src=&/9aedfa97eeee_b.jpg& data-rawwidth=&1150& data-rawheight=&7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50& data-original=&/9aedfa97eeee_r.jpg&&&br&&br&而&b&一般的姜&/b&,你可以切丝切片,或者刀面拍了以后切成一坨一坨。但由于&b&一般的姜&/b&辣度会高于嫩姜(低于老姜),他已经不是那么适合扮演食材这样的角色了。在调味里面,我们会更加注重他的香气,有时候则是他的辣味,在这个时候,他扮演的是&b&「主要调味之一」&/b&以及&b&「辅助香气」&/b&的角色&br&&br&&b&3)老姜 &/b&(比一般的姜要老)&br&&img src=&/465ae810e7fde24925b1d_b.jpg& data-rawwidth=&1203& data-rawheight=&7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3& data-original=&/465ae810e7fde24925b1d_r.jpg&&&br&而到了&b&老姜,&/b&由于辣味更重,他已经不适合快炒或者一些短时间的加工方式了。人们多会用于煮水,煲汤,炖煮这一类的做法,这时候,&b&老姜&/b&更多的是扮演&b&「主要元素之一」&/b&的角色。&br&&br&&b&4)沙姜&/b&&br&&img src=&/92ea8637e05fdfdff02d2f1c4fe57717_b.jpg& data-rawwidth=&970& data-rawheight=&5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70& data-original=&/92ea8637e05fdfdff02d2f1c4fe57717_r.jpg&&&br&&br&至于&b&沙姜,&/b&由于其独特的香气,他一般会用于&b&蘸酱&/b&以及&b&各类烹饪&/b&当中,因为其辣度较低的特性,沙姜则往往会扮演&b&「主要香气来源」&/b&的角色。&br&&br&--------------------------------------------------------&br&&br&&b&葱&/b&&br&葱方面,又会有好几个不同的分类,按部位来分,可以分:&b&葱白,葱绿。&/b&按品种来分,又可以分为&b&红葱头,大葱,细葱(虾夷葱),青葱。&/b&&br&&br&&br&&b&1)葱的部位&/b&&br&&b&&i&葱白(由于许多的葱都有葱白,我就不发图了)&/i&&/b&&br&顾名思义,葱白就是葱身上白色的部分。一般而言,葱白比葱绿更耐烹饪,所以我们经常会在烹饪早期就把葱白放入锅内。充分烹饪的葱白一般会有不错的香气和甜度,所以在这里,葱白扮演的角色是&b&「辅助香气」&/b&&b&和「&/b&&b&辅助食材」&/b&&br&&br&&br&&b&&i&葱绿(无图)&/i&&/b&&br&葱身上可食用的部分,除了葱绿便是葱白,不同于葱白,葱绿大多带有轻微的辣味(所以没有辣味的葱也会是一大卖点)。&b&烹饪过度的葱绿&/b&甚至会有少许&b&让人不喜的臭味&/b&。基于这些特性,一般葱绿的处理方法多是这三种:切段,起锅前快速拌炒;切葱花,上菜前加入搅拌;长段,直接熬煮;切段,炼葱油。而这几种做法,其实基本上都是在使用葱本身独特的气味,所以葱在这里扮演的角色是「&b&辅助香气」&/b&以及偶尔会是&b&「主要香气」&/b&的角色&br&&br&&b&2)葱的品种&/b&&br&&b&红葱头&/b&&br&&img src=&/938a99caf7c5fbcedca698a047b61a6d_b.jpg& data-rawwidth=&710& data-rawheight=&5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0& data-original=&/938a99caf7c5fbcedca698a047b61a6d_r.jpg&&&br&由于香气特殊,红葱头多会被用作&b&「主要香气」&/b&来源。经典的菜比如说&b&葱油鸡&/b&,就有一大流派是使用红葱头的。当然,由于其爽脆的口感,有时候也会被作为&b&「辅助食材」&/b&之一。&br&&br&&b&青葱&/b&&br&&img src=&/cbcc_b.jpg& data-rawwidth=&763& data-rawheight=&7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3& data-original=&/cbcc_r.jpg&&青葱大概是最为常见的葱类之一,根据做法的不同,他可以同时扮演&b&「主要/辅助食材」&/b&,&b&「主要/辅助香气」&/b&,&b&「主要/辅助元素」&/b&以及&b&「主要/辅助调味」&/b&四大元素。非常的百搭,由于案例实在太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br&&br&&b&大葱&/b&&br&&img src=&/49f9f711a5a5dcd2d97b97a7b1f77308_b.jpg& data-rawwidth=&1083& data-rawheight=&7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3& data-original=&/49f9f711a5a5dcd2d97b97a7b1f77308_r.jpg&&大葱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很多时候香气反而不是主要的,而他的&b&爽口,多汁,脆甜&/b&属性会占了非常大的一个比重。因此他更多的时候会变成&b&「主要食材」&/b&以及&b&「主要调味」&/b&这两个角色。经典菜之一葱烧海参就是典型的例子。&br&&b&当然,关于大葱的用途,我想作为北方人民大概有更好地发言权。&/b&&br&&br&&br&&b&虾夷葱(实在找不到高清图片了)&/b&&br&&img src=&/96caf901ab56_b.jpg& data-rawwidth=&327& data-rawheight=&24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7&&由于虾夷葱普遍比较细小,味道较淡的关系,更多的时候,他会是一个&b&「辅助调味」&/b&以及&b&「辅助香气」&/b&的角色&br&&br&--------------------------------------------------------&br&&br&&b&蒜&/b&&br&相比起葱和姜,蒜的分类没有这么的大,部位上也主要只有&b&大蒜&/b&本身。但他的变式却有许多——比如长时间发酵的黑蒜,腌制的腌蒜/糖蒜,直接生吃的大蒜等等。由于其他形式的选择太过广泛,比如有蒜薹和蒜苗两类食材,但和题目本身偏差略大,所以我就单纯讨论蒜吧。&br&&br&&b&1)大蒜&/b&&br&&img src=&/5b4ad14db1b00_b.jpg& data-rawwidth=&1141& data-rawheight=&7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41& data-original=&/5b4ad14db1b00_r.jpg&&&br&&br&由于独特的气味,人们对大蒜也有不同的态度。但总的来说,我喜欢把大蒜归为一个神奇的配料,为什么呢?&br&因为他可以完全不处理,只要清洗一下,连外皮都不剥,直接丢入烤箱来烹饪。作为&b&「主要食材」&/b&&br&他也可以完全不烹饪,把外衣剥去,直接一颗一颗的生吃。作为&b&「主要配料」&/b&&br&他也可以切碎,然后加入凉拌汁或者搭配青菜轻微炒制,作为&b&「主要香气」&/b&&br&当然,他也可以作为完整的元素,大量加入菜肴当中,比如&b&蒜子闷鱼,&/b&大蒜则会作为&b&「主要食材」。&/b&&br&&br&&br&&b&所以,来到最后&/b&&br&我们会发现,姜葱蒜,在不同的形态,不同的处理方式,不同的烹饪手法,不同的场景里面,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千万不要一概而论哦。&br&&br&&br&&b&要知道,咱们的烹饪体系里面,对于辛香料的使用,尤其是姜葱蒜,可是开发的非常的完善的。&/b&&br&&br&&br&&b&----------------------------------------------&/b&&br&&br&&br&太多人跑来跟我说“居然没有洋葱”,“还有蒜苗”,“补充一个蒜叶”这种没法看的回复了,还是关闭评论区,这样清静多了。&br&&br&&b&“比如有蒜薹和蒜苗两类食材,但和题目本身偏差略大,所以我就单纯讨论蒜吧。”&br&&/b&原文在这里,评论说蒜苗(蒜叶)的人,麻烦认真读一下文章好么?&br&&br&╮(╯▽╰)╭,不好意思,难得吐槽一下,还想说什么就发私信吧。
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乍看之下是姜葱蒜三种辛香料,可能只有三个效果,但实际上却有很多很多的变化哦。 (考虑到说的比较细,所以会配图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 简单总结一下,他们扮演的角色会有以下四种: 1. 提供 主要/辅助 香气 2. 提供 主要/辅助 调味 3…
二十五岁起,能交上的朋友就屈指可数,或者说在我心中认定的朋友就屈指可数。很多知乎上的“朋友”私信问我微信号,我的第一反应都是,哎,我们有那么熟?&br&&br&微信上还有个东西,叫做朋友圈,在里面我没发过广告,没发过营销,没发过嘀嘀打车红包,不谈工作,不谈政事,只谈生活。&br&&br&大概是我对于朋友这个定义太严肃。固执的认为,朋友圈里的只能发该是给朋友看的东西,不能发浪费朋友时间的东西。&br&&br&所以因为工作等原因加的人总是让我觉得很尴尬,因为工作聊上几句,却要卖掉自己的私生活。&br&&br&后来学聪明了,把微信上的所有人分了十几个组,每次发送的内容都选好分组发送。&br&&br&有些,是发给朋友看的,其他的,给其他人看。&br&&br&听说这世上80%的争论都是名词之争,所以能见到朋友如何变淡这个问题我一点不奇怪。&br&&br&奇怪的只在于,每个人怎么定义自己的朋友。&br&&br&朋友,是呼朋唤友的朋友,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朋友,或是政场、商场同进退的朋友,还是随心而至,兴尽而归的朋友。辛弃疾老早前倒是说过,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br&&br&朋友,这辈子,能得两三知我者,足矣,所谓的朋友遍天下,抱歉,那不是朋友,只是社交对象而已,他们可能和你有工作来往,可能有生意来往,可能有其他关系,不过那都不是朋友,社交对象而已。能轻描淡写的谈及自己有哪些哪些朋友,能帮自己做什么,我会陪笑,但我明白,那只是对方的资源,而不是朋友,对方在匡定的,只是自己的势力、能力范围,而不是自我对友情的态度。&br&&br&不过是用了“朋友”这个词而已。&br&&br&在上海工作的时候,D来看我,事前一个招呼都没打,就跨了半个中国赶过来。&br&&br&第一天晚上到,我加班,没去接,他说,没事,我住下了。第二天中午,又忙工作,没空招待。&br&&br&到了第二天晚上,他走了,说还有事情要回去办。&br&&br&后来被人取笑,你去上海干嘛了。&br&&br&他说,去看药师啊。&br&&br&又被取笑,你是去上海睡觉感受大上海的夜生活了吧。&br&&br&他固执地说,我去看了药师啊。&br&&br&他说的可笑,但我却完全明白了他的感受,他来看了我,在同一个城市,然后他走了。随心而至,兴尽而归,就如我也固执的认为,他是我的朋友,虽然我们只能几周通一次电话,聊些无关痛痒的话题。&br&&br&生命漫长,我们会认识不同的人,利益相交,情感相交,可最后能算得上朋友的,其实不多。帕麦斯顿早就说了,没有永远的朋友,仅有永远的利益。国与国如此,人与人,也不过如此。人的时间总是有限,你会把时间分配给工作,生活,朋友。就如我老爸早就教过我的话,朋友在于走动,保持联系,就是保持社交关系的唯一法宝,可我更认为老爸说的“朋友”,只是一种社交关系,而不是朋友。&br&&br&朋友相交,一生两三人即可,联系也可,不联系也可,都是朋友,一直在那里,何来淡不淡之说。&br&&br&于我来说,朋友更像是有共同兴趣的人,有共同三观、情感感受的人,更多时候,突然有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感觉,只一瞬间,就成了一辈子的朋友。&br&&br&但如果随随便便认识的人就能称得上是朋友,那诸位也太侮辱朋友这两个字了。&br&&br&25岁起,主动断绝了和很多人的关系,因为没必要,因为没有共同利益,因为没有共同社交圈等等原因,在他人看来,算是我和很多“朋友”主动“断交”了,残忍,冷漠。&br&&br&而于我自身来说,恰恰不似他人想的那样残忍,冷漠。&br&&br&&img src=&/f740ebaa33ff967e6387_b.jpg& data-rawwidth=&639& data-rawheight=&11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9& data-original=&/f740ebaa33ff967e6387_r.jpg&&&br&于旧物尚且情深,何况诸多故人。&br&&br&人一辈子时间有限,哪可能把时间投入到那么多不必要的事上,社交关系可以随着自身的社会位置改变,断舍离,都是很容易的事。&br&&br&而朋友不会,朋友就只是朋友,同你是谁,我是谁无关。&br&&br&所谓的“断交”,只是减少了些浪费时间的社交关系而已,再换圈子,认识新的人,只是交换着彼此的价值,同朋友这两个字无关。&br&&br&于我看来,变淡的不是朋友,只是些该舍弃的社交关系而已。
二十五岁起,能交上的朋友就屈指可数,或者说在我心中认定的朋友就屈指可数。很多知乎上的“朋友”私信问我微信号,我的第一反应都是,哎,我们有那么熟? 微信上还有个东西,叫做朋友圈,在里面我没发过广告,没发过营销,没发过嘀嘀打车红包,不谈工作,…
&p&-&/p&&p&正好最近画了个儿童简笔画:&/p&&img src=&/37d1b754adbe3f1baeaaa317ac70dd8a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37d1b754adbe3f1baeaaa317ac70dd8a_r.jpg&&&p&&br&&/p&&p&&br&&/p&&p&上次回答「&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同样是以打击罪恶为初衷,夜神月和蝙蝠侠却走了两个极端?&/a&」的时候,就陷入了这种困境。那个问题下面,主要是老爷粉抨击卡密粉,大家纷纷站队(其实倒是没怎么看到什么人给看似主角实为反派的夜神月站队)。可我哪边的粉都不是,而且我觉得自己好像老到不会粉一个虚拟的角色了。到了这把年纪,我说粉一个角色的时候,其实是粉创造它的人。&/p&&p&-&/p&&p&当我说「我是小丑的粉丝」时,我是专指希斯·莱杰的小丑,而不是这一个:&/p&&img src=&/24e88f682c5556557eaf25ebf5b0337c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24e88f682c5556557eaf25ebf5b0337c_r.jpg&&&p&&br&&/p&&p&我当然不是说杰克·尼科尔森演得不好。放在1989年来看,还有谁会比杰克·尼科尔森演得更好呢?谁都不敢带着百分百的自信给出一个名字。可我就是不粉这个版本的小丑,一部分原因是,这个角色跟杰克·尼科尔森饰演过的许多其他角色比起来,并不怎么抢眼。而希斯·莱杰的小丑,会让你遐想联翩:&/p&&p&「这个在二十八岁上死去的演员,如果没有遇到那场意外,会再带来怎样令人惊喜的表现?」&/p&&p&讨论李国豪和他的《乌鸦》时,我们思考的也是这个一模一样的问题。只是这个问题在希斯·莱杰的案例里显得更加遗憾而有力——毕竟,作为一个演员,李国豪当时才刚刚找到自我,而且李国豪的外因加成太多(李小龙的光环;以武带文)。&/p&&p&有人说《黑暗骑士》里小丑一角的成功,主要不是希斯·莱杰的功劳,而是导演和编剧的功劳。我不能赞同。对比便知:杰克·尼科尔森这样的老戏骨演的小丑如何呢?能力都是在比较中展现的。&/p&&p&在希斯·莱杰以前,所有的超级英雄电影里,从来没有一个畸形(freak)反派能被演得如此血肉真实。在希斯·莱杰以前,不管多好的演员,总是在潜意识里先把自己的角色定位成了一个「漫画里的夸张反派」。只有希斯·莱杰,在酒店里闭关一个月后,悟到了这个其实并不复杂的道理:&/p&&p&「我是小丑。我是现实世界里一个活生生的精神扭曲的人物。」&/p&&p&不能说诺兰在这方面没有功劳,但要让一个角色在虚拟世界里的癫狂和现实世界里的合理之间找到一个准确的定位,就必须依托演员的天赋了。&/p&&p&「把握角色心理」这种玄妙理论咱们就不讨论了,说点一目了然的。&/p&&p&&b&首先是声音。&/b&&/p&&p&希斯·莱杰在酒店闭关一个月研究出的这把声音,与他这套表演方法如此贴切。这方面跟杰克·尼科尔森一比较就特别明显:老杰克用了漫画化的夸张表演,可声音的使用方法却一如往常。&/p&&p&这里说的声音,是指声线的变化,而不是梅姨和本·金斯利的那种口音变化。&/p&&p&说到用变化的声线来表现角色,吴镇宇是经常被提到的演员。靓坤的塑造为人津津乐道。那把嘶哑的声线,就像《像少年啦飞驰》里描述张洪量的声音:听上去就让人觉得「纵欲过度」。这四个字当然适合靓坤这个角色。我觉得靓坤这个角色对于吴镇宇来说更像一个试验的机会。通过《古惑仔》里的这个试验,他真正意识到了台词的力量,也修炼了台词的功力。后来《无间道II》里倪永孝那冷静却气场十足的台词功力,滥觞便出于靓坤。&/p&&p&但那还是普通段位的玩声线。小丑的声线,如上所说,是要在虚拟世界里的癫狂和现实世界里的合理之间找到一个准确的定位。&/p&&p&他做到了。&/p&&p&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哦,咿,咿,啊哈,哈,呜,嘻,哈,哈。&/p&&p&&b&然后是动作设计。&/b&&/p&&p&多年前央视电影频道有一个专题节目,《中国武侠电影人物志》,是邀请一些动作电影界的大腕做的访谈,对动作电影爱好者有很好的启蒙作用。而那么多集里,我觉得动作设计师董玮的一句话的启发意义超越了这个系列的其它任何部分:&/p&&p&「拿起杯水喝也是叫动作。」&/p&&img src=&/fb959d83d1dcfaa7d3d0947_b.jpg& data-rawwidth=&812& data-rawheight=&6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2& data-original=&/fb959d83d1dcfaa7d3d0947_r.jpg&&&p&&br&&/p&&p&&br&&/p&&p&孔乙己热衷于研究茴香豆的茴字有几种写法,在常人眼里当然是迂腐。可是书法家却真的需要这样咬文嚼字,好好研究「右」字的第一笔是撇还是横,「茂」字的下面是「戊」还是「戍」,然后找到最适合自己风格的写法。&/p&&p&动作也是这样。&/p&&p&即便不是影视工作者,我想很多人也会跟我一样,拿一瓶水或者一把折叠伞、一枚硬币在手里的时候,也会想着有哪些不同的方法可以把玩。在生活里,打伞就是为了避雨。打开伞,撑起来,让伞为你挡住雨。可是到了艺术的层面上,打伞的花样就多了。&/p&&p&打伞有多少种打法?&/p&&p&因为手里有个东西的时候我才会思考怎样设计动作,于是对打伞的花招就格外留意。&/p&&p&在斜飘的雨中,对着雨走,背着雨走,在镜头里会营造不同的气氛和情绪。&/p&&img src=&/0aed0d3eabf60f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0aed0d3eabf60f_r.jpg&&&p&&br&&/p&&p&单手持伞,双手持伞;伞杆贴在身上,或悬在半空——加以利用,它们都能传达不同的信息。&/p&&p&下面《文雀》里的这两张截图,在持伞的方式上使用了同一个诡计,你看出来了吗?&/p&&img src=&/9cbeecb4edb4c1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5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9cbeecb4edb4c1_r.jpg&&&img src=&/dd6df8d9d78e8c5debc311b432f174a8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5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dd6df8d9d78e8c5debc311b432f174a8_r.jpg&&&p&&br&&/p&&p&下面这张呢?&/p&&img src=&/8cbf6f271d919da6d0e63c7c092a59a8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5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8cbf6f271d919da6d0e63c7c092a59a8_r.jpg&&&p&&br&&/p&&p&举手投足都是动作。这就是动作设计的真谛。不过,似乎,大部分动作导演都是只负责「打」的设计的。&/p&&p&李安的《色戒》做了很多考据的工作,在易先生的书桌上摆满了属于那个年代的古董,可我依然对一个地方心有不满:动作设计的年代思维。《色戒》里的女性,都是这样抽烟的:&/p&&img src=&/72a1cc6fe2ab8fddea77e9db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72a1cc6fe2ab8fddea77e9db_r.jpg&&&img src=&/5b1e0ab34efde9e34b69c3b66e001a75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5b1e0ab34efde9e34b69c3b66e001a75_r.jpg&&&img src=&/438d4e88b4dd21b93a9fac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438d4e88b4dd21b93a9fac_r.jpg&&&p&&br&&/p&&p&但是,按那个年代中国摩登女郎们所追随的时髦,抽烟的方式应该是这样的:&/p&&img src=&/cbabbc463d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cbabbc463d_r.jpg&&&p&&br&&/p&&p&这种细节上的要求当然很苛刻。我当然是因为这是李安的作品,才会提出这样的「瑕疵」。&/p&&p&在《致命伴旅》这部虽然有我喜欢的约翰尼·德普出演但是我依然觉得很烂的电影里,当安吉丽娜·朱丽走上大街,用一个优雅的动作将手中的包从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时,我确实吃惊了一下。这个动作应该是朱丽自己设计的,有些花哨,但是在这里用得恰如其分。&/p&&p&演员不是念台词的机器。演员需要在模拟角色的心理状态后,适当地添加剧本上没有的东西,来让角色更丰满,更有魅力。这就是需要「小动作」设计的时候了。&/p&&p&没有人会忘记小丑在骚扰筹款聚会时见到Rachel后的举止:&/p&&p&「Well... Hello, beautiful!」&/p&&p&他一边举起拿着匕首的&b&右&/b&手向&b&左&/b&边整理头发,同时伸出舌头舔了舔嘴唇,然后又理了理右边的头发。&/p&&img src=&/fdf1cb30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fdf1cb30_r.jpg&&&p&&br&&/p&&p&你很难确定地说清楚这个小动作到底表达了什么意义,你甚至可以做出几十种解读。但重要的是,当你看到这一串小动作的时候,你就获得了强有力的暗示:这个角色的举止是和常人不一样的。这一层重要的铺垫,便使接下来那连篇累牍、内容夸张的独白显得流畅而自然了。&/p&&p&这就是动作设计的力量。&/p&&p&-&/p&&p&是的,《黑暗骑士》里借小丑进行的价值观讨论也是极富吸引力,但还是希斯·莱杰的表演更让我入迷。&/p&&p&-&/p&&p&延伸阅读:&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Roc Lee:为什么同样是以打击罪恶为初衷,夜神月和蝙蝠侠却走了两个极端?&/a&&/p&
-正好最近画了个儿童简笔画: 上次回答「」的时候,就陷入了这种困境。那个问题下面,主要是老爷粉抨击卡密粉,大家纷纷站队(其实倒是没怎么看到什么人给看似主角实为反派的夜神月站队)。可…
&b&此答案巨长,慎入。&/b&&br&&br&众所周知,金庸小说里时常有历史人物跑进来客串,光是皇帝就有成吉思汗、忽必烈、康熙、乾隆等一大堆;&br&主角也时常参与历史重大事件,比如蒙古统一、南下征宋,李自成进京,康熙平三藩等等。&br&&br&但书中所涉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基本都只是套了「历史」的外衣,里面则根据剧情需要做了大量修改。理由很简单:为了增加故事的趣味性和冲突的戏剧化。&br&因为真实世界里极少有凭着个人武力改变历史进程的事件,这与武侠中的一骑当千完全相反。所以必须要对史实进行删改,甚至只借个名字进行原创,才能写出引人入胜的小说。&br&&br&下面就按创作顺序讲一讲金庸小说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吧。&br&除了史上真实存在的之外,也顺便澄清一下那些与历史互动较多、却纯属虚构的人物。&br&&br&&br&&br&&b&《书剑恩仇录》&/b&中冲突双方的主力,一边是清廷,另一边是红花会和回部。&br&红花会是完全的原创,借鉴了一些天地会的元素。(如天地会的标志红花亭,被金庸借来一劈两半,化为红花会的前任总舵主于万亭)&br&而回部和清军的战争正是乾隆年间有名的“大小和卓之乱”,中学历史课上都教过。&br&回部首领老英雄木卓伦的原型即是小和卓,本名叫霍集占。所以金庸才给他的一双儿女起名霍阿伊和霍青桐。&br&书中所写的兆惠将军征回部,在黑水河被围困三月,次年援军抵达并里应外合大破回军这些均属史实。唯一的不同在于小说情节里木卓伦父子战死,而史载大小和卓西逃后还有很多后续,看来是为了剧情需要而砍掉了。&br&&br&这里不得不提一件重口味的事情:史载霍集占原有一位妻子法蒂玛,但由于她的家族与霍集占家族不和而被抛弃。清军平定回部后,被俘的法蒂玛作为大小和卓的家眷被解送北京并入宫,后来被封为容妃。&br&这位容妃,就是日后民间传说中的香妃,也就是《书剑》中的香香公主。&br&倘若把史实和小说结合起来,那么同时爱上陈家洛的并不是姐妹二人,而是&b&母女&/b&……&br&嗯咳,大家先不要遐想了,历史上的容妃和乾隆恩爱二十余年,既没有怀恨也没有刺杀,更没有多出一个陈家洛在中间插足。&br&&br&顺便提一下陈家洛带着母女……姐妹两人在沙漠中发现的那座玉山与古城,原型正是历史上著名的楼兰古城。当然,楼兰城中并没有什么通体雪白的玉山,但古城位于罗布泊复杂多变的雅丹地貌中,地磁强烈,指南针都会失灵,所以书中所讲的迷宫与吸走兵器的磁山还是有些根据的。&br&&img src=&/15ac10a08052cf3dfb9b2_b.jpg& data-rawwidth=&382&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2&&&i&迷宫般的雅丹地貌&/i&&br&&br&书中乾隆的身世之谜源于清朝各地都流传过的著名民间传说:雍正无子,用自己的公主偷换了某某家的孩子,就是日后的乾隆(某某的身份在各版本里均有不同)。&br&一种说法认为,这些流言最初应该是各反清团体所散布,用于涣散对面的军心:你们的皇帝其实是汉人,那你们的血脉就断了,江山也坐不牢啦!&br&金庸依据自己家乡的传说,将乾隆设定为阁老陈世倌之子,和陈家洛是同胞兄弟。&br&&br&福康安是乾隆私生子之说也一直十分流行,主要是因为乾隆对他超乎寻常的宠信,让不少人起了疑心。事实上乾隆是福康安的姑父,从小就喜爱这个聪明伶俐的侄子,召他入宫学习,长大后又让他带着精兵良将屡立战功,如果不是四十多岁就去世,将来肯定能封王。&br&而福康安受此娇宠,变得飞扬跋扈、不可一世,引起了无数人的不满。&br&传出这种流言,有一半也是出于泄愤——别看你平日闹得欢,其实你只是个短命的私生子!&br&&br&&br&&b&《碧血剑》&/b&一书的背景为明末,袁崇焕被杀、李自成进京、崇祯上吊、皇太极入关这些史实自然不必提了。&br&但主角袁承志的身份纯属虚构。因为袁崇焕唯一的遗腹子是袁文弼,后来从军宁古塔,其子孙入了满籍。清末名将富明阿、寿山均为其后裔,寿山之女寿懿还嫁给张作霖当了五姨太。&br&袁崇焕旧部「山宗」(二字相叠即为「崇」)誓为督师报仇这段是全书的引子,不过「山宗」的存在则完全是小说家言。后来新修版中袁承志成立「金蛇营」并归属闯王帐下一事也是虚构的。&br&&br&多尔衮与孝庄通奸、被皇太极撞破后弑兄摄政这段剧情被无数野史津津乐道,单是电视剧里就出现过几十上百次,此处不再赘述。&br&&br&李自成攻破北京后,纵容手下抢掠、害得民不聊生的行为在许多史料中都有详细记载。唯独陈圆圆不关他事,而是他手下刘宗敏干的。&br&吴三桂原本打算降李,却「冲冠一怒为红颜」降了清朝,原因很多。最主要一条是吴三桂父亲及全家被李自成手下拷打劫掠,加之听闻北京城的惨状后,深深觉得难在李自成手下安身。至于爱妾被抢,只能算原因之一。&br&&br&崇祯砍断长平公主一臂确有其事。而公主虽然未死,其命运也很悲惨。明亡后上表要求出家为尼,多尔衮为笼络人心,硬是将她嫁给崇祯生前所选的驸马周世显。婚后一年多,年仅十七的公主就郁郁而终,自然也没有什么独臂神尼的后续了。&br&&br&说句题外话,那个被许多人津津乐道的&b&温家堡&/b&在小说中并没出现过。虽然人家是姓温,但江湖上正式的称呼是「石梁派」(新修版改为「棋仙派」),也没有什么堡,只是一所大宅子而已……&br&&img src=&/08baf0a0b904c0efbb6a9d_b.jpg& data-rawwidth=&474& data-rawheight=&2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4& data-original=&/08baf0a0b904c0efbb6a9d_r.jpg&&&br&&br&&b&《射雕英雄传》&/b&有近四分之一篇幅发生在蒙古草原上,前有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族,后有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里面遍地都是真实历史人物,如铁木真的四个儿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托雷;麾下大将木华黎、博尔术、博尔忽、赤老温、哲别;对手札木合、王罕、桑昆等等。&br&剧情不涉及郭靖时基本符合史实,一旦郭靖出场,历史就要为主角让位。&br&比如铁木真被推举为成吉思汗与西征花剌子模之间相隔了十几年,但为了让郭靖参与进来,时间被压缩到了两三年之内。&br&西征前决定汗位继承人时的分歧也和史载一致:术赤出身有争议,察合台性格暴躁,托雷年纪太小,最后立窝阔台为下一任大汗。而术赤和察合台酒后带兵厮杀、被郭靖平定的剧情则是虚构出来加主角光环用的。&br&&br&有人说郭靖的原型是元朝大将郭宝玉,实际并不然,硬要给两人找共同点的话也只有三条:&br&&ol&&li&汉人血统,都姓郭;&/li&&li&成吉思汗麾下大将,善用兵;&/li&&li&参与了西征花剌子模之战。&/li&&/ol&除此之外,两人就没有任何共同之处了。郭宝玉本是金国将领,后来降了蒙古,当然不会是弯弓射雕的金刀驸马,也不会降龙十八掌,在西征归途上就病逝于军中了。而且他极有政治和军事才能,曾为铁木真献上平定南朝之策;郭靖当然没有这样的战略头脑,而且就算他想得出,也绝不会让成吉思汗攻宋。&br&&br&金国六王爷完颜洪烈纯属虚构,他和历史上真实的六王完颜忒邻没有任何共同之处:后者是金章宗完颜璟第六子,夭折时年仅两岁。&br&用来与精明强干的完颜洪烈做对比的是纨绔子弟三王完颜洪熙。此人原本叫完颜讹鲁不,是章宗的次子,比六王更惨的是还没满月就夭折了……&br&&br&王重阳和全真七子都是道教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只是并非武林高手而已。&br&周伯通也是确有其人的,全真教典籍中只用寥寥几句讲了他是宁海富户,崇拜并大力推广王重阳的学说,然而未能正式拜师,具体情况就不得而知了。金庸只借用了这个名字,化为小说里人见人爱的老顽童。&br&丘处机远赴西域,劝说成吉思汗清静养生、止杀爱民是史实,但时间略有不同。&br&整部《射雕》的时间跨度不长,全真掌教始终是丹阳子马钰。而历史上此时不仅王重阳逝世已久,全真七子中的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都已担任过掌教并先后去世,身为掌教的丘处机也已七十四岁高龄,仍然不远万里去劝说成吉思汗戒杀行善,如此悲天悯人的情怀,无愧于「真人」二字。&br&&img src=&/b80fedb84f4ba24d7ba992_b.jpg& data-rawwidth=&375&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5&&&i&《长春真人西游记》插图,原著李志常&/i&&br&&br&而丘处机辞行回乡后,成吉思汗特发圣旨问候,其情可见一斑:&br&&blockquote&宣差都元帅贾昌传奉成吉思皇帝圣旨:&br&丘神仙,你春月行程别来至夏日,路上炎热艰难来,沿路好底铺马得骑来么?路里饮食广多不少来么?你到宣德州等处,官员好觑你来么?下头百姓得来么?你身起心里好么?我这里常思量着神仙你,我不曾忘了你,你休忘了我者。么么哒。&br&癸未年十一月十五日&/blockquote&&br&相比之下,「南帝」一灯大师的形象就没那么高大了。历史上的大理宣宗段智兴在位29年,崇信佛法,整日不理国事反而大修寺庙,搞得国库空虚、民怨沸腾。与小说中不同的是,他并未避位为僧,而是在皇位上驾崩的。&br&&br&&br&&b&《神雕侠侣》&/b&与历史人物的交集主要就是两次襄阳大战,还有以「正面人物里的反派」形式出场的全真教。&br&&br&先说全真教。《射雕》里基本只写了全真七子,而且一多半笔墨在丘处机身上,而本作则补完了王重阳年轻时的抗金旧事和一段情史,也描写了不少第三代人物。&br&不过,无论王重阳还是全真教,都和史实出入很大。&br&因为王重阳不仅从未抗金,而且还在金国担任过武官;所谓“活死人墓”也不是义军的基地,而是他避世清修时居住的一个洞穴。&br&全真教并不与朝廷作对。王处一曾入金国皇宫讲道;丘处机西游拜访过成吉思汗后,元朝初期全真教一直受朝廷尊崇,直到后来忽必烈信佛才受到严重打击。&br&金庸为了避免「毁谤历史人物」的指责,笔下的全真教众可以是有缺陷的(如丘处机脾气急躁、孙不二气量狭小),但不能是坏人。需要坏人时就虚构一个出来,比如投降蒙古的赵志敬,以及奸污小龙女的甄志丙(旧版用了真实存在的尹志平,新修版则造了个新人物)。&br&&br&历史上宋元确实有过两次襄阳大战,却和小说中完全不同。&br&第一次襄阳大战的统帅根本不是忽必烈,而是窝阔台的三子阔出。忽必烈攻襄阳的剧情是虚构的。&br&第二次则是将历史上重庆合州的钓鱼城之战移花接木到了襄阳。钓鱼城是蒙古攻南宋最惨烈的一战,蒙古军队在坚城险道和南宋军民一心的抵抗之下损失士兵数以万计、大将无数、最后连先锋主帅甚至大汗蒙哥都命丧城下,只得退兵。日后由于忽必烈等人争汗位而无暇南侵,宋朝又得保数十年平安——这里的史实是和小说一致的,只是战场改为了襄阳。而且蒙哥的死因在各史书中各有不同,有的说是患病而亡,有的说中了箭伤或被炮火所伤,还有说是中了飞石。金庸选取了最后一种解释,让杨过掷出飞石打死蒙古大汗,成了民族英雄。&br&&br&二十年后,蒙古人再临钓鱼城,血战之下终于迫得守将开城投降。书中郭靖黄蓉力守襄阳最后战死,恐怕是读者不愿接受他们两人投降的命运,而宁愿死得更为轰轰烈烈吧。&br&&br&&br&&b&《雪山飞狐》&/b&没有历史人物出场,唯一被提及的就是闯王李自成。按书中记述,他兵败九宫山后其实没死,而是出家了。但出家后既没继续组织反清,也没干出什么别的大事,只是留下了一张地图、一把军刀、一堆埋在冰里的金银珠宝、还有胡、苗、范、田四家纠缠百年的恩怨,引出了小说的历史背景与人物关系。&br&&br&&br&&b&《飞狐外传》&/b&里的福康安和《书剑》中纯粹客串不同,这次他成了重要的线索人物,而且与真实的福康安居然相差不远:精明强干、心狠手辣、风流凉薄。&br&假如历史上侠客们的武功真有小说中那么强大的话,那么福康安召开天下掌门人大会,单靠几只玉杯就能挑唆天下武林人士内斗,这一计实在是厉害毒辣之极,而且也真的确保了朝廷几十年安定。&br&&br&&b&&br&《倚天屠龙记》&/b&与历史的交集甚多,单是元末明初这一段混乱时期的出场名人就不计其数。&br&明教方面,太祖朱元璋以及徐达、常遇春、汤和、邓愈、花云等一干开国元勋以及韩山童、韩林儿等义军头领都曾是张无忌的旧识或部下,但这几位名气太大,不好自由发挥,所以也没安排什么武侠戏份。&br&陈友谅的情况也差不多,不过小说中的故事发生时他还年轻,可以安排一些篡位丐帮、挟持少林之类的剧情,失败后就逃走并保持和正史一致去了。&br&&br&五散人的功夫则厉害得多,而且其中四位也都是见于史书的真实人物:&br&彭莹玉最为有名,他先率徒弟周子旺造反(常遇春初次出场时就是周的部下),失败后又联合徐寿辉等起事并建立「天完」政权,可惜日后战败身死;&br&铁冠道人张中曾辅佐朱元璋大破陈友谅,据说他精通易理,能算出大明江山命运。而后功成身退,不知所踪;&br&周颠人如其名,是个疯疯癫癫、蓬头赤足、非僧非道的怪人。但史载他多次为朱元璋做出神奇的预言,助他取得江山,而后不辞而别。朱元璋十分怀念这位半仙,洪武二十六年时亲笔撰写了一篇《周颠仙传》来纪念他。&br&(张中和周颠的事迹都载于《明史·方伎列传》,两人的位置甚至排在张三丰之前)&br&冷谦则是元末明初的著名道士,善于养生、音律、书法、绘画。他的事迹曾被许多书籍记载,而且侧重各不相同,可见此人学识之渊博。最权威的是《明史·乐志》记载他为宫中太常司校订音律,大概相当于如今的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吧。另外他道号龙阳子,这让五散人的兄弟情变得十分可疑……&br&最后的布袋和尚说不得虽是虚构,但也有原型,即五代时的「布袋和尚」契此。也是个疯疯癫癫的游方和尚,整日笑嘻嘻地袒胸露怀,身背一个大布袋,圆寂后被人认为是弥勒佛的化身。如今庙中的弥勒佛形象就是当年照着布袋和尚所塑的。&br&&br&历史上对张三丰的种种神奇记载分歧很大,版本不一。有的说他是北宋人,有的说是元末明初,连明中晚期甚至清初也有关于他的事迹流传。小说中的张三丰比较接近《明史》的记录:原名君宝,身材魁伟、环眼大耳、邋里邋遢。而且借民间传说将他设定为武当派创始人与太极拳发明人。&br&武当七侠生平事迹不详,只有姓名流传,除了六侠殷利亨改为殷梨亭之外,其余六人都沿用原名。其中唯独张松溪见于古籍记载:他本是明代嘉靖年间著名内家拳师,自称拳法传承自张三丰,而这个张三丰据传是北宋徽宗年间人……金庸直接把他拉前了一百多年,成了张三丰亲授的四弟子。&br&&br&小说中对明教历史和教义的描述,大都出于吴晗的《明教与大明帝国》,金庸也承认小说中许多灵感来自吴先生此篇考证,甚至直接引用其中史料,仿佛真的将武侠融入了历史。&br&小说中元末各地起义军均以明教总舵为领导核心与精神领袖,不过实际的明教并无如此强大的凝聚力,而是早已分散在各地成为独立教派,波斯总教更是灭亡于数百年前,怎能大举遣使来中土寻找圣女呢?&br&各起义军则只在初期以宗教作为凝聚人心的口号,所建立的政权也不是宗教国家。不过类似书中的情况倒是曾发生过:宋代方腊起义就是政教合一的风格,从帝王到军士均严格遵守教义,难怪会令杨逍和张无忌十分神往了。&br&&br&波斯总教流传的圣火令武功源自「山中老人」霍山,历史上中亚著名刺客组织阿萨辛派的首领,全名叫&b&拉希德丁·锡南·伊本·萨勒曼·伊本·穆罕默德·阿布·哈桑·巴士里&/b&,霍山即为哈桑的另一译法。在《倚天》中仅作为背景人物出现,想多了解的话不妨去玩《刺客信条》。&br&&img src=&/feac8fb857efdd5cb1a6f215_b.jpg& data-rawwidth=&735& data-rawheight=&4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5& data-original=&/feac8fb857efdd5cb1a6f215_r.jpg&&&i&《刺客信条》1代主角阿泰尔(左)和导师霍山(右)&/i&&br&&br&而蒙古朝廷方面出场的主要就是帖木儿家族(金庸写书时特意将常用的「帖木儿」改译为「特穆尔」,显得不那么像游牧民族)。&br&父亲察罕帖木儿,历史上确实是朝廷重臣,也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大将。但他并没有被封汝阳王,而是遭刺杀后朝廷追封颍川王,真正的汝阳王是一并被追封的他父亲阿鲁温……&br&儿子王保保可是元末的名将,连死对头朱元璋、徐达都佩服不已。但他并非察罕的亲生儿子,而是外甥,且有汉人血统,后来过继给察罕。王保保才是本名,扩廓帖木儿是后改的名字。&br&女儿赵敏——这位人见人爱、聪明美貌的郡主却是虚构的。察罕并没有女儿,王保保倒有个亲生妹妹,史书也没记下名字。王氏妹妹后来被朱元璋强行许配给了他的儿子秦王朱樉,想必是为了向王保保示好招降。但王保保至死未降,朱樉死后,或许是朝廷认为王氏已经无用,或许是她自己心灰意冷,竟然随夫殉葬。这位赵敏原型的悲惨结局令人扼腕不已。&br&&br&&br&&b&《白马啸西风》&/b&中那座藏宝图中的迷宫,是唐朝时高昌国所建。&br&小说最后,哈萨克老人讲述了古高昌国的故事:唐朝遣使来高昌国,要他们接受汉化,高昌国想按自己的习俗过日子,不愿遵从。唐太宗愤怒之下派大将侯君集征讨高昌,攻破都城,将藏于迷宫的珍宝也一掠而空。但战败的高昌人仍然不愿接受汉人文化,说「野鸡不能学鹰飞,小鼠不能学猫叫,你们中华汉人的东西再好,我们高昌野人也是不喜欢」,把唐太宗赏赐的衣冠、书籍、用具、佛像都扔在迷宫里,不愿再看一眼。&br&但这与史实完全不符,而是为了呼应「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的主题,而对历史进行了彻底的改编。&br&&br&真实的高昌国虽然远在西域,却不是少数民族国家,而是汉人为主的国家。唐太宗征高昌也和「野蛮人不服王化」无关,原因是高昌国王麴文泰见利忘义、反复无常,先是臣服于大唐,而后又倒向西突厥与唐为敌,从而激怒了唐太宗,这才派侯君集发兵征伐。&br&麴文泰起初认为与唐朝相距七千里,中间还隔着两千里的戈壁沙漠,尽可以高枕无忧。谁知侯君集实在有过人之能,率大军硬是横穿戈壁,抵达离高昌城不远的碛口,麴文泰大惊失色,竟然活活吓死。其子麴智盛匆匆即位,面对唐军的攻城车和投石器一筹莫展,很快就开城投降了。城中金银珍宝尽数被侯君集和军士们掠去,高昌从此设州立府,成了唐朝的藩镇。至于那里曾经是否有过一座神奇的迷宫,已经无人知晓了。&br&&br&&br&&b&《鸳鸯刀》&/b&没有历史人物。&br&&br&&br&&b&《连城诀》&/b&正文中确实没有历史人物,但被所有人争得头破血流的《唐诗选辑》中所指的大宝藏,却是南北朝时梁元帝所藏。这梁元帝萧绎是历史上有名的才子皇帝,但也是出了名的昏君,和宋徽宗、李后主有一拼。此人生性好读书,又爱收集种种珍玩珠宝,但性格多疑残忍,为保皇位安稳不惜害死自己兄弟子侄,外交上的愚蠢又招致西魏大举来攻。兵临城下之时他却假作镇定地赋诗讲经,后来又归罪于自己「读书太多」,将所藏十几万卷图书付之一炬,对中国文化造成的损失不亚于秦始皇焚书坑儒。&br&而大宝藏的传说,来源于梁元帝城破被俘后屈辱地关在军营中,为了逃出去而忽悠魏国官员说自己在皇宫埋了千斤黄金,如果能帮自己换个地方就全给你。结果人家帮他出去了,他一摊手说我就是为了跑出来才蒙你的,里面生活惨啊,况且你也不想想皇上的金子还用埋吗?这本来是一句诳语,却被金庸化为了整部小说的隐藏线索。&br&&br&&b&&br&《天龙八部》&/b&&br&书中的大理国富民强、百姓安居乐业,帝王家段氏的六脉神剑和一阳指威震天下。真实历史中又是如何呢?&br&段正明、段正淳、段誉(史载其真名为段和誉,又名段正严)均做过大理皇帝。并且段正淳没有意外身故,而是避位为僧后传位于儿子段和誉。&br&那么说,历史上的大理比书中还要和平安乐吗?不是的。&br&这里的关键人物是那位武功虽高但出场不多的善阐侯,高升泰。&br&小说里虚构了段延庆欲篡保定帝之位最后失败,现实中高升泰却篡位成功了。他废掉了皇帝段正明,自立为王,改国号「大中」。&br&高升泰为何有如此能耐?因为十余年前大理权臣杨义贞弑皇帝段廉义并自立为帝,剿灭杨义贞叛军的正是高升泰,从此高家权倾朝野,甚至拥有了废立皇帝的势力。高升泰死后,为了安定政局,嘱咐儿子还位给段家,也就是段正淳。但高氏一门始终把持着军政大权,此后大理历任相国均出自高家,直至百余年后被元朝吞并。&br&所以,书中武功绝顶、潇洒风流的段氏父子,其实只是高氏的傀儡……&br&&img src=&/be65dcd61000ccdb43285ef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22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br&小说里的辽国皇帝耶律洪基在算得上雄才大略,将大辽治理得兵精粮足。只是一出场就遭遇叛乱,数十万军马厮杀得惊天动地,最后靠萧峰智勇双全才迅速平叛。&br&不过这与史实相差实在太远:辽道宗耶律洪基在位四十余年,史书上对他的评价是:昏庸奢靡、重用奸佞。在位期间不仅辽国百姓怨声载道,连治下的少数民族也受尽压迫,起了反叛之心。其中的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在数十年后亲手把这个庞大帝国送进了坟墓。&br&而皇太叔耶律重元和楚王耶律涅鲁古叛乱一事更是差出了十万八千里:两人确有反心,打算弑君称帝,但消息提前走漏并传到了太后与皇帝耳中。两人匆忙率&b&四百多&/b&将士起事,与御林军交战时跑的跑、投降的投降。皇太叔逃亡后自尽,楚王被杀,叛乱迅速被平息了。&br&倘若真的像《天龙》中双方各派数十万大军对战,那辽国可不止是元气大伤,简直足以动摇国本。宋朝若看准机会与西夏联手,都能趁这机会灭了辽国,女真崛起也能早个几十年。&br&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年轻时勇武过人,小说中也着重描述了这一点。后来他灭辽称帝但对宋一直很友善,甚至把打下燕云十六州的一部分还给了宋朝,大概是看在好友萧峰的面子上吧。&br&&br&另外,新修版中补充了萧远山在辽国担任珊军总教头并时常劝说萧太后止战爱民的旧事。但可惜的是,这么好的人却是虚构出来的。要知道当年萧太后初摄国政时,孤儿寡母,没有族人支持,只得依靠汉臣韩德让等才逐步稳固政权。倘若萧氏族内真有萧远山这么一位武功绝顶的人物,哪会如此担惊受怕?&br&&br& 至于西夏和吐蕃两国,无论是「一品堂」众高手、闹剧般的公主选婿还是四处出洋相的宗赞王子当然都是虚构了。国师鸠摩智也是,但他的名字大有来头,是取两位古代高僧鸠摩罗什和金刚智的名字合并而成(一说「罗什」在龟兹语中是「智者」之意,所以鸠摩罗什即鸠摩智)。只是鸠摩智最初的所作所为实在配不上这名字,直到武功全失后才大彻大悟,成了真正的一代高僧。&br&&b&&br&&br&《侠客行》&/b&、&b&《笑傲江湖》&/b&没有历史人物。&br&&br&&br&&b&《鹿鼎记》&/b&是金庸最后一部长篇,也是与历史人物结合最多的一篇,几乎将半个康熙朝的大事都卷了进去。所涉及的不仅有清廷、天地会、台湾、三藩、西藏、蒙古,甚至还有海外的俄罗斯。主角韦小宝穿插其中,时而插科打诨时而惊心动魄,引人入胜,不忍释卷。&br&&br&全书的引子是《明史》一案,吴之荣告发、鳌拜下令严查、江南无数读书人惨遭牵连,乃是清初最著名的文字狱。而通过顾炎武、黄宗羲、吕留良三位大儒的口述,引出了两个人,一个是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另一个是大力将军吴六奇。&br&吴六奇沦落街头时曾受名士查继佐(字伊璜)之恩,日后发达并身居高官,又在《明史》案中救了查继佐。这段令人津津乐道的传奇并不是金庸原创,早在蒲松龄《聊斋志异》中就已记述过(不过名字叫做「吴六一」),而查继佐是金庸祖上先辈。引入这个故事一是为了增加剧情的趣味性,二也是为纪念先人。&br&不过,历史上的吴六奇除了救人报恩一事之外,并不算多么正义的人物,主要原因是他身为明朝总兵却率部降清,并在清朝身居要职。而故事中的吴六奇是个慷慨豪迈的奇男子,暗地里反清复明,结交仁人志士,还做了天地会红旗香主,只可惜最后身遭暗害。&br&而那个告密小人吴之荣,史载他死于疟疾。书中安排韦小宝带他去庄家灵堂后活活吓死,也算是出了一口恶气吧。&br&&br&鳌拜身为辅政大臣,在索尼死后大权独揽,又擅杀苏克萨哈、在朝中跋扈嚣张甚至连皇上都不放在眼里,最后终于被长大成人的康熙帝亲率一群习武的少年人擒获,这是百分之百的史实。但里面加了个韦小宝,戏剧化与惊险程度大增。&br&&img src=&/caaa7be296bed_b.jp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2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caaa7be296bed_r.jpg&&&br&顺治偏宠董鄂妃、在她死后心灰意冷乃至剃度一事也是史实。而且师傅正是那个玉林禅师、连自己的法名都叫行痴——这些都和书中一致。但不同的是玉林深明世务,力劝皇帝虽可以学佛法、但身为天子不能真的出家为僧。顺治只好重新蓄发,但精神支柱垮掉的他不久就驾崩了,并没有跑到五台山去出家。&br&「永不加赋」是康熙后期的经济政策,也是国家政局安定后为了体恤民生而采取的措施。倘若在三藩未平、外患未除的情况下就这么搞,那简直是在开玩笑,属于自断手臂了。而且顺治的施政水平和他儿子天差地远,自己都未必能想出这四个字来。&br&&br&书中有三个整日吃闲饭、拍马屁、贪钱财的官员:明珠、索额图、康亲王,之所以塑造成这样,那完全是为了趣味性以及衬托韦小宝了。&br&历史上的纳兰明珠是康熙朝中重臣,可不是那个唯唯诺诺、为人圆滑之极的马屁精。力排众议撤三藩、支持施琅的攻台计划都是他的功绩,不过全被揽到了韦小宝头上……&br&索额图则是扳倒鳌拜的功臣,平定三藩时也出了不少力气,而最大的功劳则是签订《尼布楚条约》,确立东北中俄疆界。这些功劳也归了韦小宝,他自己成了远远躲开战场的胆小鬼……&br&康亲王杰书更是一代名将,在三藩叛乱时临危受命,平定了耿精忠,而后进军福建,收复厦门、金门等地,把郑经赶回了台湾。这回总算没让韦小宝抢走,可他在书中也变成了个整日饮酒作乐的寻常王爷……&br&&br&建宁公主嫁吴应熊确有其事,但韦小宝无论如何都没法赶上。因为真正的建宁不是康熙的妹妹,而是姑姑,比康熙大十三岁……她嫁给吴应熊时是顺治十年,第二年康熙才出生。&br&既然担任赐婚使一事不存在,那韦小宝在云南的种种见闻也都并不是实情了。日后三藩叛乱、吴三桂称帝后不久死亡等等均是史实,但此时韦小宝被软禁在通吃岛,没法参战,内心甚感遗憾。&br&&br&正史中陈圆圆没有和李自成怎样,因为抢走她的是李手下大将刘宗敏。清兵入关后陈圆圆又被吴三桂抢了回来,并随他一起去了云南。至于结局如何,有人说是病死了,有人说她不愿和吴三桂的其他姬妾争宠而出家了,道号寂静,吴三桂叛乱被平后不知所踪。小说里选了后一种解释,其中她最大的功劳大概就是生了个女儿阿珂,顺便引出了九难师太等一系列剧情。&br&当然,如果有「百胜刀王」胡逸之时刻随侍在侧,那陈圆圆也能安度晚年了吧。&br&&br&清初著名的河西四汉将:张勇、赵良栋、孙思克、王进宝,在小说中都成了韦小宝的结义兄弟。&br&赵良栋一出场时只是个不起眼的大胡子武官,因为不拍韦小宝马屁而留下了深刻印象。历史上赵良栋的性格也确实是耿直不阿,但人家并非默默无闻之辈,康熙初年已经升任总兵,正二品,也就是说韦爵爷视察天津驻军时如果他在场,那必然是总负责人,怎会连名字都记不住……&br&书中张勇、孙思克、王进宝是在吴应熊府中与韦小宝见面的,而且除了张勇是云南提督之外,孙、王都只是副将。这也与史实不同,张勇此时已调任甘肃提督十余年,后两人也是他麾下总兵,哪里还会受吴三桂节制?&br&不过这四人在平三藩之乱时都屡立战功,加官进爵倒是真的。另有一件轶事:张勇曾受过箭伤,走路不便,经常坐在轿里指挥战斗;书中改为被神拳无敌归辛树一掌击伤。&br&居然连这种细节都搬过来了,令人叹服。&br&&br&葛尔丹王子和桑结喇嘛即是历史上的噶尔丹和桑结嘉措,一个在蒙古夺了准噶尔汗位后意欲入侵大清,另一个隐匿五世达赖圆寂的消息,假借其名号令青藏地区。而且两人勾结也是实情,互相为对方的野心造势。&br&多年之后噶尔丹被康熙亲征所灭,桑结的种种阴谋也已败露。此时的桑结连忙推出一个傀儡作为六世达赖,即传奇诗人仓央嘉措。但这并没能挽救他的失势,不久后桑结就在西藏各势力内斗中被和硕特汗王拉藏所杀。&br&三藩叛乱时康熙为免外患,容忍了两人的种种跋扈行为并各加封赏。小说中则把这部分功劳也归于韦小宝从中调停顺便又结拜了两个兄弟……&br&&br&郑家在台湾的内斗,如冯锡范、刘国轩支持次子郑克塽、排挤陈永华等事均为史实。陈永华无论用兵还是施政都是一把好手,屯田垦荒、兴办教育,大受台湾军民爱戴。只因郑经长子郑克臧是他的女婿,逃不开郑家内斗的漩涡,后来忧闷而死。此时郑克塽才11岁,当然不会是凶手。&br&施琅与郑家的矛盾以及后来攻占并治理台湾之事和历史一致,唯独受韦小宝提拔以及帮忙代管台湾一段是小说剧情。施琅在历史上的评价十分两极化,从国家统一角度他有大功,而从民族角度来讲则是汉奸。书中借韦小宝之口连损带讽,把他的气焰打消了不少,去了台湾之后又把董国太的塑像推倒,换上陈永华的,算是小宝为师父最后出了两口恶气吧。&br&&br&天地会是清朝真实存在过的组织,又名洪门。但民间说法不一,康熙、雍正、乾隆甚至咸丰年间才成立的都有,不过如今研究者大多认为成立于康熙十三年。天地会「五祖」有的说是南少林僧人,有的说是抗清将领。「万云龙」有人说是郑成功,也有人说是乾隆年间某人化名。大部分传说中都有陈近南其人的存在,许多人认为陈近南即陈永华的化名,用于在内地组织抗清复明。&br&本书中所采用的故事背景中,陈近南任总舵主,万云龙即是国姓爷郑成功,而传说「五祖」中的马超兴、蔡德忠、方大洪等人,也被拿来当了香主。但看天地会这个发展规模,肯定不是康熙十三年才成立的,因为鳌拜被扳倒是康熙八年的事,所以天地会可能早在顺治年间就有了。&br&&br&与韦小宝有过一段露水姻缘的罗刹长公主、风流美艳的苏菲亚,其实就是俄罗斯历史上发动宫廷政变的索菲娅摄政女王,也是著名的彼得大帝的姐姐。当然,历史上的公主完全谈不上漂亮,而是满脸横肉、凶狠狡诈,她用不着韦小宝拿中国的政变史来教育,自己就会挑唆火枪营士兵哗变,在皇宫中大肆屠杀,这才当上了摄政女王。日后与清朝签订《尼布楚条约》时,从种种贪婪狡猾的伎俩中也可见一斑。&br&&img src=&/571ce2f2c19be87a779c0e_b.jpg& data-rawwidth=&864&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4& data-original=&/571ce2f2c19be87a779c0e_r.jpg&&&i&列宾笔下的索菲娅公主。韦爵爷您真重口……&/i&&br&&br&清初,南怀仁、汤若望等西方传教士在国内传教并引入了西方的科学、天文、历法等知识。然而被专权的鳌拜以妖言惑众、历法荒谬的罪名逮捕并准备处斩,幸好此时出现了彗星、地震等灾祸,又得孝庄太后特赦,这才免于一死。而康熙扳倒鳌拜后旋即为他们平反,后来南怀仁负责钦天监,为康熙启蒙了科学知识,还造出了不少红衣大炮,为朝廷平叛定边颇有贡献。&br&可惜汤若望年迈,早已不堪折辱而病死在狱中。所以小说中南、汤两人一同教授康熙的剧情只能是种幻想了。&br&&br&纵观整本《鹿鼎记》,引用了大量史实,并且适当地调整了一些事件的时间地点,尽可能让韦小宝能参与其中。而最后发生大量军事行动如平三藩、攻台湾时,索性将韦小宝先放逐到俄罗斯一年,又在通吃岛上过了几年太平日子。最后又调他出来签订尼布楚条约——剧情安排相当巧妙,把江湖与朝堂、真实与幻想融合得天衣无缝,宛然一幅奇趣的历史画卷。&br&&br&[完]
此答案巨长,慎入。 众所周知,金庸小说里时常有历史人物跑进来客串,光是皇帝就有成吉思汗、忽必烈、康熙、乾隆等一大堆; 主角也时常参与历史重大事件,比如蒙古统一、南下征宋,李自成进京,康熙平三藩等等。 但书中所涉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基本都只是套了…
&b&日更新第三部分时,发现超出字数限制了,文章最后面的&/b&&b&100天行动读者反馈&/b&&br&&b&下面的链接已经被顶没了,&/b&&b&还有好多习惯要继续写,&/b&&b&下一次更新我写在到微信和Blog上,然后在这里加上链接:&/b&&br&&br&&br&对这方面有些研究,分享一些改变性格和人生的习惯,会慢慢更新一段时间,这会是一个很长的文章,请大家有些耐心。&br&&br&我花了好几年时间在研究习惯,同时在微信(read01)上发起100天行动,通过100天来培养一个好习惯,到现在()为止进行了1年半左右,有数万人参与,在各种不同途径收到几千人的反馈和总结,从大家的反馈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现象,同时现在也在做一些习惯养成方面的培训,对这个问题有很多心得可以跟大家分享。&br&&br&先从只要你坚持就一定能改变你的性格或者生活的习惯来说:&br&&br&&b&1、记录自己的时间花销&/b&&br&&br&这个习惯能让你明白一件事情,你的时间哪去了?&br&&br&培养这个习惯花了好几年时间,这个习惯是时间管理中一入门就要做的,刚开始时可以按小时来记录,当时你记录一段时间之后,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时间到底哪去了,真实的反应出自己把时间都花在哪了。&br&&br&人会有一种错觉,觉得自己如何努力,表现还行,当你开始记录和统计自己的时间花销之后,才会真正认识到一天中真正花在有意义事情的时间少得可怜,一不小心就会浪费很多时间。&br&&br&不管你是谁,有什么梦想,只要你看看你的时间花在哪了,就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时间是没办法做假的。&br&&br&这个习惯的进阶技巧就是柳比歇夫的时间管理统计法,可以精确记录一天每分钟的时间花销。&br&&ul&&li&&a href=&///?target=http%3A//mp./mp/appmsg/show%3F}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龙八部唯我独尊战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