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重症不可剑盾猛攻怎么用

治疗老年高血压忌“急火猛攻”-牛bb文章网
治疗老年高血压忌“急火猛攻”
话题:,,
由于老年人各脏器功能衰退和代谢减慢,血压感受器调节血压的敏感度降低,血压波动大,容易产生体位性低血压,还常合并糖尿病、冠心病、痛风等多种其他慢性疾病,因此,治疗老年高血压用药不能像对待年轻人一样“急火猛攻”,而是需要精心选择、细心观察、逐步调整。现有两张处方:血压水平略高于标准的老年人,首先要尽量消除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如焦急、生气、情绪激动等,保持情绪平和稳定,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调整好退休后的生活节奏;体力活动以能耐受为度,多参加有益的户外体育活动,如太极拳、静气功、慢步行走;保持理想的体重,超重者需减肥,避免过度摄入盐、糖,戒烟限酒,忌暴饮暴食。在上述非药物治疗3个月以上,血压仍不能达标者可考虑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原则是尽可能使用单一药物,从小剂量开始,一般为常用剂量的1/2,剂量的增减应缓慢进行,有条件的可每天固定时间自测血压。降压药物主张选用噻嗪类利尿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β受体阻滞剂等,避免使用哌唑嗪、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药物。老年高血压患者在选用下列降压药物时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调整:1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能起到有效降压,升高血钙,还可减轻小血管硬化的作用,且价格便宜。但使用较大剂量的利尿剂有引起代谢紊乱的副作用,如血钾、血镁、血钠降低,血糖、血尿酸、血肌酐及血脂升高等。因此,应从小剂量开始服用,每日6.25~12.5毫克。同时口服门冬氨酸钾镁口服液,以补充钾、镁等。目前常用的吲哒帕胺(寿比山)就是利尿降压药,它还有钙拮抗剂的作用,更适合老年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每日早晨口服1片(2.5毫克)即可,长期服用除会造成低血钾外,尚未发现其他副作用,是较为安全、有效的降压药。2钙拮抗剂通过高度选择性拮抗血管平滑肌钙离子内流,使血管平滑肌松弛而降压,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有较好的降压效果。目前常用的有硝苯地平(拜心同)、维拉帕米(异搏定)、地尔硫(恬尔心)、氨氯地平(络活喜)、非洛地平(波依定)、拉西地平(乐西平)等。由于它们对心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心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最好选用氨氯地平,它比硝苯地平更安全。对高血压合并早期舒张功能减退或左心室肥厚的患者,长期服用钙拮抗剂有较好的逆转作用。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有早期糖尿病肾病、左心室肥厚及心功能不全者,宜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目前常用的有卡托普利(开博通)、伊那普利(悦宁定)、西拉普利(一平苏)、培哚普利(雅施达)、贝那普利(洛汀新)和福辛普利(蒙诺)等。虽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肾脏有保护作用,但有肾功能不全或肾动脉狭窄者应慎用。“普利类”药物常易引起干咳的不良反应,所以在使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一般用开博通12.5~25毫克,一日2次,或洛汀新1片(10毫克),每晨1次口服。4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滞β受体使心率减慢,心排血量降低,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对合并冠心病心绞痛以及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特别合适。目前常用的有美托洛尔(倍他乐克)、阿替洛尔(氨酰心安),均为一日2次,每次12.5毫克。但老年高血压患者大多有β受体功能减退,心肌收缩力减弱,窦房结功能低下,心率减慢,故需谨慎使用,尤其对原有心功能不全和心率每分钟低于60次的患者更应慎用。另外,β受体阻滞剂对支气管有收缩作用,故哮喘患者不适用。不少老年人会出现抑郁,因此,对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降压药物,如利血平、甲基多巴、胍乙啶、可乐宁等应尽量避免使用,以免出现大脑抑制,诱发或加重情绪抑郁。常用的复方降压制剂,如复方降压片、珍菊降压片中都含有不同剂量的利血平或可乐宁,经济条件许可者应尽量少用或不用这些药物。上海市肿瘤医院开设全国首个“术前评估门诊”本刊讯 当下肿瘤治疗中,手术是各种治疗手段中的首选。据不完全统计,约有40%的肿瘤患者因年龄大、合并症多、心肺功能不全外加术前评估风险不到位,导致最后失去及时手术治疗的机会。为此,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结合患者的治疗需求,在全国率先开设了“术前评估门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郭小毛指出,医院开设术前评估门诊,旨在为有高危高龄因素的手术以及大型手术(比如多科室合作的手术)提供一定的风险量化指标,确保手术实施过程的安全以及术后患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康复。目前,该门诊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副主任朱彪教授领衔的专家团队主持下,每周二上午给术前被认定为“高危患者”的待手术者进行权威的风险值评估。专家们将结合患者的既往病史、运动能力、术中风险进行一个科学化、专业化的评估,并给出一个量化的风险指标值,而手揣“风险值”,主诊大夫和病患将对手术风险更加了解,选择更加明确,并将有助于为患者术前准备、术中保障、术后康复做好一系列的预案,确保把手术的风险值降到最低。(倪洪珍)院士抗癌新视点:消灭与改造并举本刊讯 中国工程院院士汤钊猷教授从事肝癌临床研究40余年,经验丰富,成就卓著。汤院士在对国内外抗癌战略深刻反思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抗癌实践的经验与教训,创造性地提出对于癌症应“消灭与改造并举”的主张,即光靠手术、化疗、放疗、局部治疗和部分分子靶向治疗等“消灭”肿瘤的措施还不够,还要考虑“改造”肿瘤、对残癌的改造(包括免疫治疗在内的生物治疗,分化诱导治疗,抗炎治疗,干预神经、内分泌、代谢的全身性治疗,心理治疗以及中医中药等),使之“改邪归正,带瘤生存”,也包括对机体内环境的改造,提高自身的抗癌能力。《院士抗癌新视点:消灭与改造并举》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宏 瑞) 分享: >  本报讯(记者 秦军 通讯员 夏水燕) 尽管有关中医存废的争辩曾经喧闹一时,但对住在杭州拱墅区董家新村的刘聚源老人来说,似乎根本不值得一答――因为当他身染重症、奄奄一息之际,就是社区中医的三帖中药让他起死回生。  刘大爷今年87岁,身板硬朗,精神矍铄。在董家新村居委会主任孔炯炯的带领下,笔者见到了刘大爷。头脑清晰的刘大爷向笔者讲起了中医挽救他性命的整个过程――四年前,刘大爷久治不愈的哮喘病发作。眼看着病情越来越严重,家人把刘大爷送到了一家市级大医院,经检查诊断为肺气肿;三天后,他又被转到另一家省级大医院。在这里,刘大爷的病情继续恶化,导致肺心衰和多器官衰竭。不久,刘大爷已经神智不清,连大小便都失禁了。经过几天抢救,昏迷不醒的刘大爷被接回了家。家人开始准备老人的后事。  在朋友介绍下,儿子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想法,打通了在当地颇有名气的社区中医马小奇的电话,请他上门治疗。马小奇看到的刘大爷只剩下一口气,救活的希望非常渺茫,但在家属恳求下,他答应冒险一试。  根据中医的理论,马小奇认为刘大爷是心气不足、痰迷心窍,必须下重药猛攻。他开出了平时极少用的药方,并把份量加大了一倍,同时还给刘大爷开出了补益心气、强心利尿的中药。三帖药下去,神奇的是,刘大爷上吐下泻但苏醒过来,再经过两个月的中药调理,刘大爷完全恢复了健康。  “今年我已经87岁了,我每天上午都要到公园去散散步。有空了还要和社区里的老朋友搓上几圈麻将。”刘大爷说,“人家都说西医好,我看,中医绝对不比西医差,就是中医救了我的命。”&&&&  编后:刘聚源老人的就诊经历说明,与西医相比,中医在治疗某些疾病、或在治疗某些疾病的某一过程中,确实有优势。7月19日下午3时,刘大爷将在“中医,你看了吗”的报网台互动直播报道现身说法,敬请关注。[转载]《中医临证经验与方法》朱进忠&(13)
&&&&百日咳
&但治其咳,未通其腑,肠实肺实,逆气作咳
&韩××,男,10个月。一个多月来,阵发性痉咳,在某院住院25天,无明显效果。邀余诊治。医云:前用抗生素、多种镇咳药,以及鸡苦胆等调治,其效不著,而住院之百日咳患者中大都有效其故何也?答曰:百部、紫菀、贝母、半夏、白前、麦冬均治肺之品,其不效者,恐乃他脏之所为。细询家长,并按其腹后云:患儿其腹如鼓,目数日不便,大肠与肺相表里,大肠壅滞,肺气不降,则上逆作咳作喘,此仲景以厚朴配杏仁治咳意也。可予治肺之品加大黄少许治之。处方:紫菀3克,半夏3克,陈皮3克,薄荷2克,丝瓜络3克,杏仁3克,紫苏3克,百部12克,大黄1克。服药1剂,其证大减.再进1剂,竟咳止而愈。
&暑湿弥漫,三焦不化,但治中焦,其热难解
&赵×x,男,58岁。壮热烦渴,汗出便溏8天。急住某院进行治疗,确诊为伤寒。医予西药治之,其热不减。邀治于予。审其除体温持续在39.2℃一39.5cc外,并见其身热汗出,口渴,脉滑数。因思仲景《伤寒论》云:“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热,白虎汤主之。”鞠通《温病条辨》云:“手太阴暑温,或已经发汗,或未发汗,而汗不止,烦渴而喘,脉洪大有力者,白虎汤主之……身重者,湿也,白虎加苍术汤主少,”此证之壮热烦渴,汗出脉滑数,显系苍术白虎汤证。乃处:苍术12克,生石膏60克,知母12克,甘草10克,粳米30克,银花15克。服药2剂,诸证不减,反见痰多,泄泻,啕闷脘痞。因忆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云:“暑热必夹湿,吸气而受,先伤于上,故仲景伤寒先分六经,河问温热须究三焦,大凡暑热伤气,湿著阻气,肺主一身周行之气,位高,为手太阴经。据述病样面赤足冷,上脘痞塞,其为上焦受病显著,缘平素善饮,胃中湿热久伏辛温燥烈,不但肺病不合,而胃中湿热得燥热锢闭,下利稀水,即协热不利,故黄连苦寒,每进必利甚者,苦寒以胜其辛热,药味尚留于胃底也。然与初受之肺邪无当,此石膏辛寒,辛先入肺;知母为味清凉,为肺之母气,然不明肺邪,徒日生津,焉是至理。昔孙真人未诊先问,最不误事,再据主家说及病起两句,从无汗泄,经云:暑墨汁出勿止,气分窒塞日久。热侵入血中,咯痰带血,舌红井;,不甚渴饮。上焦不解,漫延中下,此皆急清i焦,是第一尊旨,故热病之瘀热,留络而为遗毒,注腑肠而为洞利,便为【柬于J无策:再论湿乃重浊之邪,热为熏蒸之气,热处湿巾,蒸汗之气..E迫清窍,耳为失聪,不与少阳耳聋同洌,青蔫减柴州一等,亦是少阳本药,H大病如大甜,选药若选将,笥非慎币.鲜克有济?议三焦分清治。从河间法,.”吴鞠通《温病条mi五:“暑温蔓延_二焦,舌滑徽黄,邪在气分者,三石汤主之”再审其舌滑微黄,问其口渴之状?言其口干而不甚渴。盯思苍术白虎汤乃治中焦之品,且无化痰利湿,调理=三焦之味,药非其治,故不效也。因拟三石汤清热利湿,宣通三焦。处方:滑石12克,生石膏20克,杏仁10克,竹茹10克,银花10克,黄芩6克,通草10克。服药2剂,热退利止,继服2剂,诸证消失,愈。
&l·当留针而不留针,但求速效,其效反缓
&朱××,女,28岁。3天前,突然腹痛下利,里急后里。日数十行。因条件限制,无药予治。不得已,改用针法治之。采用不留针,强刺激法,一日1次,诸证不减。求教于家父。家父云:针足三里、天枢、中脘、气海。余云:已针三日矣。家父问:你怎么针的?答曰:采用的强刺激不留针法。家父石:误也。应留针30—60分钟。余云:患者刚刚进针即欲大便怎么办?答云:不可起针。但觉腹痛欲便即捻转各针,至其腹痛欲便感停止时留针,若再腹痛欲便就再捻,至留针30。60分钟时再取针,只有这样才能一次治愈,否则不可也。痢疾者,往往与积有关,积病之治只可缓消,不可猛攻,攻之则便通腐秽不除。针刺治积亦同此理,只可缓消留针,不可刺激过强而猛攻。余遵其嘱,针后留针1小时,果然一次得愈。
&2·正虚邪实,攻补宜缓,过用药饵,反增病势
&耿××,男,25岁。泄利3年,一日10~20次不等。医诊慢性痢疾。始予西药治之微效,继而无功;再以中药治痢之剂治之,亦多始效,再用无功。邀治于予。审其脉弦细,腹痛F利,里急后重。思之:仲景曾言:“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腹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8甬,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痢。’’予乌梅丸加减为汤10剂,不效。乃求教于李师翰卿先生,云:里急后重,大便为白痢,乃寒积不化所致,宜温中导滞可也。余遵其意。处方:附子12克,肉桂12克,人参12克,白术12克,干姜12克,炙甘草12克,枳实12克,厚朴12克,大黄9克,焦山楂30克,山药45克。服药1剂后,腹痛、泄利均见加萤,又服5剂,腹痛、泄利更甚。不得不经常以阿托品等药以止痛。再求教于李先生。云:脉沉细,肢厥,痢下白粘,里急后蕈,舌苔薄白者,脾肾虚寒为本,积滞不化为标,正虚邪实,攻补两难,实难措手。阳虚者当补火,补火者当宗《内经》少火生气,绝对不可壮火食气,壮火散气,以助火邪;除积只可缓消,不可攻下,以免大便迅疾而去,积反不除。又五脏来复六日为期,不可天天以治诸脏。乃予:附子0.6克,肉桂0.6克,人参0.9克,白术0.9克,炙甘草0。6克,木香O.3克,焦山楂3克,山药3克,大黄0.3克。并嘱服药1剂后,当停药5日,且必须禁用任何药饵。6日后来诊,云:服药后无任何不良反应,但亦没有明显效果,仅见昨日大便减至每日4次。患者云:可否改为速效之药。先生云:不可也。必须候气来复,必须注意少火,必须注意缓消。再予上药每周1剂,一月之后,愈。
&3.湿热夹寒,但治其热,寒积不化,久痢难愈何××,男,40岁。数年来,每至夏秋之交即患痢疾。此次发病后虽久用痢特灵、氯霉素亦时轻时重,不得已,改请某医以黄连、黄芩、黄卡自、马齿苋、木香、大黄治之,仍然效果不够明显。邀余诊视。审其里急后重,便痢脓血,腹痛时作,脉弦滑时涩。乃厶:此虽湿热下痢,然夹寒滞不化,治宜清热解毒,同和气血。芍药汤加减:白芍10克,当归10克,槟榔10克,木香10克,甘草6克,大黄3克,肉桂10克,黄连10克,黄芩10克。
&服药4剂,诸证俱减,乃改为二日1剂,共服6剂,愈。
&某医云:何用治痢之芩、连、柏、马齿苋不效,而用不治痢之药反有效?既然痢为湿热,何又加肉桂之大辛大热?答云:仲景曰:“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乃下利下重便血者夹寒也,夹寒者必佐温散,故以肉桂治之也。
&4.寒热俱见,久痢阴伤,但治其痢,不护其阴,因致不愈
&张××,男,46岁。
&慢性痢疾3年多。医始以西药治之不效,后医以中药治之仍不效。近日以来,泄痢更加严重,里急后重,便利脓粘,时腹疼痛,一日4~5次至7~8次不等,指趾厥冷,脉沉细弦。综合脉症,思之:此脾肾虚寒也。治宜健脾温肾。宗附桂理中合四神丸。处方:附子10克,肉桂10克,党参10克,白术J()克·干姜10克,炙甘草10克,补骨脂10克,肉豆蔻10克,五味子10克,吴茱萸10克。
&服药4剂后,寸效未见。思之:证脉均为脾肾虚寒,何用温补脾肾之剂不愈也?因忆景岳曾云:再参用药参机辨。细察前医用药有健脾温中者,有温补脾肾者,有温里固涩者,有温中导滞者,然均不效。乃悟:此必寒热久蕴,痢久阴伤所致。再询其证,果见夜间口干。乃拟苦辛酸法。处方:乌梅12克.肉桂10克,川椒10克,干姜10克,黄连10克,黄柏10克,附子10克,党参10克,细辛3克,当归10克,木瓜10克,.
&服药6剂,诸证果减,继服6剂,诸证消失,愈。
&1.囿于肺炎消炎,结核养阴,不审脉证,久病不愈
&苏××,男,38岁。
&感冒后3个多月,一直发烧、咳嗽吐痰,痰中带血。某院诊为啼炎。先用抗生素治疗不见好转,后又配用中药宣肺止咳、清热解毒治疗半月亦不见改善:不得已,乃转院治疗。诊为右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住院治疗3个多月,不但不见好转,反而日趋加重,又邀某医以中药养阴润肺,止咳化痰之剂治之约40余天,病情仍然不见改善。审其舌苔薄白,脉虚大弦紧数,右脉大于左脉。因思其脉虚大者气阴俱虚也,弦者肝脉也,紧者寒也,数者热也。综合论之,乃气阴俱虚为本,肺虚术邪反侮,寒饮内郁化热之证也。阴虚者脉细数也,证非阴虚有热而但予滋阴养液,则痰饮不除也。治从补气养阴以培本.疏肝泻火,化饮温阳以治其标。处方:黄芪15克,地骨皮10克,紫菀10克,党参J0克,茯苓10克,柴胡10克,半夏10克,知母10克,生地10克,白芍10克,麦冬10克,肉桂10克,甘草10克。
&服药4剂后,诸证大减,继眼上药40剂,诸证消失,愈。
&2.当敛不敛,反与活血止血,其血不止
&邢××,男,40岁。
&浸润性肺结核咳血时作时止1个多月。医先用西药治疗一个多月不效。邀医以中药清热解毒汤(原犀角地黄汤)加阿胶、三七治之,服药6剂,其效不著。审其咳血或为痰中带有血丝,或为大口鲜血,面色皓白,舌苔净,舌质嫩红,脉虚弱啊敖。综合脉证,思之:脉虚弱而数者肺阴不足虚火扰动也;夫咳血者,阴虚火旺,火迫血行,肺气不得敛藏也。治宜养阴泻火,敛肺止咳。处方:百合18克,生地J5克,熟地IO屯,元参18克,桔梗6克,甘草6克,麦冬10克,白芍12范,丹皮10克,白及粉10克(冲服)。
&服药3剂后,咳血停止。某医云:三七乃止血圣药,如此咳血重证竞不用三七,不可也,不可也。乃于上方加三七参9克浸之。
&眼药2剂,咳血又作。患者云:莫非三七之故乎?医云:非也,乃病未除也。继服4剂,咳血大作。再邀余诊之。诊其憾、舌与前仿佛。乃云:阴虚不敛者,稍佐丹皮之活血止血,亦恐活血太甚,若再加用三七则虚火难敛也,治宜急去三七之蕊咖活血者,复加白及粉10克(分冲)、阿胶10克(烊化)。约进1剂,次日咳血又止,继服10剂,追访两月,未见复发。
&3.病邪在肾,但予治肺,相火不降,吐血不止
&苏××.男.29岁.
&肺结核大口大口的咯血一月有余。医予西药治之虽时稍效,但不显著。邀医以中药咳血方、养肺阴、敛血气等法均不效。细审其证,除咳血时或一杯或痰中带血外,并见其脉虚数尺脉大。综合脉证,思之:尺脉者肾也,尺脉应小于关寸诸脉,今反大者肾虚相火妄动上凌肺金也,前用诸药或泻实火,或滋肺阴,药非治其病之所在,此即《内经》“适其至所”之反也。因拟滋阴降火。处方:麦冬10克,生地10克,元参50克,地骨皮10克。
&服药1剂后,咳血顿止,继服6剂,愈。
&4.瘀血不除,血不归经,但予滋阴泻火,治之乏效
&甘××,男,39岁。
&纤维空洞性肺结核十几年。近几年来,反复咯血,曾先后住院数年,咳血一直不止。特别是近一个月来,咳血尤为严重。曾因大量咳血而休克两次,经过抢救才脱离危险,但时至今日仍然咳血不止。细审其证,除咳血之外,并见神疲乏力,全身瘦削,皮肤干燥,气短咳嗽,吐痰,胸满胸痛,食欲不振,舌苔白,脉沉弦细。综合脉证,诊为气滞血瘀,郁而化火,血不归经。治拟疏肝理气,活血止血,清热泻火。处方:柴胡10克,白芍10克,降香10克,茜草10克,黄芩10克,元参15克。
&服药1剂,咳血停止,继服10剂,愈。
&某医问:肺结核病,中医称为肺痨,乃阴虚火旺为病,故治疗上多主张养阴清热。咳血者多主张用咳血方、百合固金汤,然老师不用者何也?阿胶、三七均止血良药,老师亦不用,其故又何也?答曰:咳血方、百合固金汤确为肺结核咳血之良方,但因其为养阴泻火之剂,故只适用于阴虚火旺,脉见细数的咳血,至于本证,从证脉来看乃气滞、血瘀、郁而化火之象,故只可采用疏肝理气,活血止血,泻火之品,否则,但予滋阴之补必使气血更加壅滞,血滞则血更不归经。至于为什么不用三七,因其性温助火,阿胶滋阴收敛不利于活血,故不用。
&5.不察虚实,不审病位,但施止血,其血不止
&钱××,男,43岁。
&咳血反复发作3年。医诊肺结核。先用西药治之不效,继又请中医以活血止血,凉血止血之剂治之仍不效。细审其证,咳血之状,呈痰中带血,有时为血丝,有时为血块,即使不是痰中带血,也是仅在咳嗽的同时咯一二口而已,但每次咳嗽均见咳血,咳声低微,咳痰不多,疲乏无力,食纳较差,面色咣白,脉细弱。综合脉证,思之:面色皓白,脉细弱者,肺阴亏损之疾也。治宜滋阴润肺,佐以止血。处方:百合30克,生地15克,熟地9克,元参10克,川贝母10克,桔梗6克,甘草6克,麦冬10克,白芍10克,当归10克,白及10克(研、冲)。
&眼药4剂,咳血停止,继服4剂,咳血消失。
&医云:百合固金汤为治肺痨名方,其治咳嗽之功不可忽视,然其止血之力如此明显未之闻也,可明示之。答曰:百合固金汤虽为滋阴降火之方,然其降火之力不足,滋阴之力较盛,若用于阴虚火不甚旺,脉见细弱之咳血尤效,若再配以白技之收敛止血,则其效更著。前用诸方,或用活血止血而不效,乃证无瘀血可治则血更离经而出血;或用清热泻火止血而小效,乃因此火非实火,而为阴虚之火,此即《内经》治旺气而不效之意也。
&结核性腹膜炎
&1.不分寒热,但予利水,久治不效
&石××,男,45岁。
&腹胀腹痛5个多月。医诊结核性腹膜炎。先以西药治疗3个月效果不著,后又以中药理气行水等治疗近2个月亦无明显效果。细审其证,腹胀、腹水,全腹疼痛,大便稀溏,一日数次,按其腹壁呈揉面感,舌苔薄白,脉沉。综合脉证,思之:腹胀腹痛昼轻夜重者寒湿也;沉脉者.病在里也,气滞血瘀也。综而论之,乃寒湿郁滞,郁而化热也。为拟温阳除湿,清热消胀。处方:附子6克,生薏米60克,败酱草60克,冬瓜子60克,白芥子1克。
&服药2剂,腹胀、腹痛好转,继服20剂,诸证消失,愈。
&医云:薏苡附子败酱散为仲景治疗肠痈之方也,何用于结核性腹膜炎有效?答曰:薏苡附子败酱散方确系治肠痈之方,然其用于身甲错,腹皮急者则同也。且薏米不但泄脓,亦且除湿;附子不但辛热散结,亦且振奋阳气;败酱草不但排脓,亦且能够破瘀利水解毒,今复加冬瓜子的理气除痰、白芥子辛温通阳,利气破积,故能治结核性腹膜炎。至于为何以理气利水而不效,乃未予活血,未予通阳,未予散结耳。
&2.不审寒热,但予解毒利水,其病难解
&李××,男,35岁。消瘦乏力,腹痛腹胀两个多月。医诊结核性蝮膜炎。经用抗结核药、腹腔放液等治疗,虽然有时腹胀减轻,但一直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后又配合中药解毒利水,理气活血治之,仍无明显效果。审其消瘦乏力,腹胀腹痛,有移动性浊音.按之腹壁柔韧感,舌苔白,脉沉细弦。再审其腹胀腹痛尤以遇冷或下午较重。因思结核病者诸医多作阴虚考虑,骨关节结核则多作阳虚考虑,此汪虽为结核病,但无阴虚之脉细数与骨蒸盗汗,亦无明显的气虚血虚之证,因此暂不作虚证考虑,且其有明显的腹胀大而疼痛的标实证,故应先从实证以治;又腹胀腹痛尤甚于午后阴时,脾之主令时,此必兼寒湿为患,且病久人络,还当佐以活血利水。再思薏苡附子败酱散,其虽为治疗肠痈而设。然其既有薏米的利湿,又有附子温阳通经,败酱草的活血利水,故可用之。前用诸方虽有利水,但缺温阳;虽有活血,但缺除湿。故处方:附子10克,生薏米40克,败酱草40克。服药1剂,腹痛腹胀稍减,继服20剂,诸证消失,果愈。
&皮肤结核病
&不审病位,不审上下,当升反降,久治不愈
&贺××,女,42岁。
&足、踝、小腿、膝、大腿紫红色结节12年。医诊皮肤结核。其病开始时,因未作病理切片检查而按结节性红斑治疗4年,但因始终不效,而进行病理切片检查,并作结核菌素试验,始确诊为皮肤结核病。确诊后又采用抗结核药治疗3年,仍无明显效果。乃再请中医配合治疗,始以活血解毒,后以燥湿清热均不效。细审其证,除结核结节40个,质紫而韧,按之痛外,并见脉弦紧。综合脉证,思之:病仅在下肢而不在上肢者湿热也,其如东垣脚气疮疡意也。当升清除湿以泄热也。方宗当归拈痛汤。处方:当归15克,羌活10克,防风10克,升麻10克,猪苓10克,泽泻10克,茵陈15克,黄芩10克葛根15克,苍术10克,白术10克,苦参15克,知母10克,甘草6克:
&服药4剂,结节减小,疼痛减,继服10剂,结节消失近半,继服30剂,结节全部消失,后果愈。
&某医云:既云如疮疡意何不用清热解毒?答曰:前医久用清热解毒不效也:且本病非仅有热毒,亦且有湿热沉滞于下矣。故以羌活通关节。防风散留湿,苦参、黄芩、茵陈、知母以泄湿热,当归和气血,升麻、葛根助阳以升清,苓、泽泻湿降浊,参、甘、二术补正固中。
&钩端螺旋体病
&囿于湿热,不详辨证,以寒作温,其病不除
&赵××,男,25岁。发热恶寒,头痛身痛,小腿疼痛不能活动3天。医诊钩端螺旋体病。急用青霉素等西药治之不效。察其发热达39.2℃,咽痛头痛,身痛,急予银翘散去牛蒡子加生薏米、滑石、杏仁方,以清热解毒,除湿解表。服药3剂,诸证不减。至第五天往诊。患者云:服李医生之药1剂即愈矣。询之,李医生云:吾见其一直高热不退,甚为着急,乃予大青龙汤1剂,服药1小时后即见微微汗出,4个小时后体温即降至正常,6个小时后,则诸证全消。再问:你怎么想起用大青龙汤?答曰:前天朱老师不是讲《伤寒论》大青龙证吗,吾见其证与《伤寒论》所述大青龙汤证完全相同,故用之。老师曾讲不管是中风,还是伤寒,还是其他病,但见“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均可用大青龙汤。此病虽叫钩端螺旋体病,虽然诸医都说按湿温治疗,但此证却似大青龙证,所以冒然用之也。余云:辨证乃治病之灵魂,不可违也。若囿于一说而不辨证,必误也。
&阿米巴肝脓肿
&但予解毒清热,不辨脏腑虚实,当攻不攻,当和不和,其病难解
&盛××,男,38岁。
&高热持续不退7个多月。某医始见其右侧胸痛,气急,咳嗽,肺部湿哕音,诊为肺炎。予多种抗生素、磺胺等治疗近两个月不效,后又见其肝脏弥漫性增大,腹胀、恶心,食欲不振,诊其为菌血症,配加中药清热解毒,清营凉血重剂4个月治疗无功。不得已,又转人某院,进行肝穿检查:除发现大量阿米巴原虫外,并有大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于是除继续应用抗生素外,又加入了抗阿米巴的药物进行治疗。但半个多月后,诸证均不好转。细察其证,除体温39.7℃外,并见寒热阵阵,恶心欲吐,腹胀腹痛,肝大平脐,疼痛不可触近,咳嗽气短,体瘦神疲,大便微溏,小便黄赤,脉弦滑而数。综合脉证思之:寒热往来,恶心欲吐,脉弦者,少阳之证也;腹满腹痛拒按,阳明实证也。肝痈之疾,复见少阳阳明,但予清热解毒消痛则不可治也。因拟和解攻下,佐以清热消痈。处方:柴胡24克,半夏10克,黄芩10克,枳实10克,赤芍10克,大黄10克,白芥子10克,银花15克。
&服药1剂,大便二行,寒热,恶心,腹满胀痛均骤减,体温38℃。继服4剂,体温正常,饮食增进,精神大增,后果愈。
&某医云:何前用银花近120克,连翘30克,以及黄芩、黄连、败酱草之属,并大剂量的抗生素、抗阿米巴原虫药治之不效?而改用银花仅15克即愈也?答曰:枢机不利未予和解,腑实之证未予通下所致也。
&瘕积蕴热,不知缓消,但清其热,何者能解
&胡××,男,6岁。半个多月来,日渐腹部胀大,发热鼻衄,脾大过脐。医诊黑热病。予斯锑黑克治之不效,继又配合中药清热解毒之剂仍不效。审其体温39.5cC,腹部胀大,脾大过脐,质软,肝未触及,时鼻衄,脉数。先予清热解毒剂3剂予之,不效。求教于家兄朱庆丰先生。云:瘕积不化,腹大,发热,脉数者,宜活血化积,导滞泻热。处方:大黄10克、硫酸镁10克,共为细末,每日3次,每次2克,冲服,外贴二龙膏。两天后,发热即退,纳食增加,10日后,腹大,脾大恢复正常,后果愈。家兄云:瘕积之证,不消其积,但清其热,不可也。
&1.蛔虫应驱,不辨寒热,虽驱不去
&勾××,男,6岁。两年来,胃脘、脐腹经常疼痛,食纳减少,并时有蛔虫排出,虽多次服用驱虫药物,其效不著。邀某医治之。云:西药不如中药,应改用中药驱虫。处方:使君子10克,槟榔10克,榧子10克,胡黄连10克,大黄10克,苦楝皮10克。服药3剂,腹痛不但不减,反见加重,且未见虫体排出。数日后,再邀余治。察其舌苔薄白,腹满,按之有索条物起伏,脉弦紧涩。因云:脉弦紧涩者寒也。治宜健脾温中。处方:丁香3克,小茴香3克,肉桂3克。服药1剂,腹痛即解,食纳亦增。加吴茱萸1克。1剂后,便出蛔虫10条。后果愈。
&2.蛔病驱蛔,不辨虚实,但予劫夺,久治不效
&王××,男,成。
&腹痛隐隐,时或剧痛20多天。医作蛔虫病论治,先用驱蛔灵治之而诸汪更甚,后又易医以中药乌梅汤加减治之,痛不减。再邀马振岳先生诊治。云:蛔病本当驱蛔,何驱蛔之法不效也?正虚也,正虚当补,不任克伐劫夺,故不愈也。余有妙方,可治之。急处:甘草10克,粳米20粒,蜂蜜30克。
&服药4口其痛果缓,服药尽剂,痛止,便蛔十余条,愈。
&余思之:乃仲景《金匮》法耳。仲景云:“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止,甘草粉蜜汤主之。”甘草粉蜜汤者,由甘草、粉、蜜三药组成。甘草、蜂蜜两药历代医家均无异议,而粉者为何?铅粉乎?米粉乎?持铅粉之议者,云:铅粉有毒能驱虫,当为铅粉;持米粉之议者,云:当米粉,因其为毒药不止者用之。余读《金匮》久久不知何者为对,今睹此情始解也。自此之后,凡见毒药不止者,恒以甘草、大米、蜂蜜为方治之,均效如桴鼓。
&3.脘痛吐蛔,驱蛔不效,脉弦而细,知其寒实,温下始瘥
&邢××,女,65岁。
&胁下腹痛,阵阵而剧,时而吐蛔一个多月。医诊胆道蛔虫病。先用阿托品等止痛,后用驱蛔之剂不效,后又以中药乌梅丸加减止痛,使君、槟榔、苦楝驱蛔均不效。某医欲手术治之,然因患者拒绝而作罢。审其痛始从脐腹,继至胁下攻冲作痛,痛彻肩背、胁腰,脉弦细。思之:仲景曾云:“胁下偏痛,发热,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前方之用乌梅汤不效者,乃未顾及其实耳。服药1剂,果愈。
&不辨寒热,但予驱虫,虫体不出,反增呕吐
&苏××,男,25岁。3年来,时时腹痛隐隐,疲乏无力,纳呆食减,体重日减,大便稀溏,时有面条样绦虫节片排出。医诊绦虫病。曾服槟榔、南瓜子方10剂,不效。某医云:虫也者,非用大剂泻下药不能排出,前用槟榔、南瓜子无效者,就在于此也。因拟槟榔60克,南瓜子60克,大黄15克,芒硝15克。药后不但虫体未见排出,反增腹痛难止,恶心欲吐,大便一日十余行。不得已,改邀余诊。察其除上症外,并见脉弦紧而数。综合脉证,思之:弦紧而数之脉者,寒邪凝滞也。宦温中散寒。处方:吴茱萸12克,槟榔60克,雷丸10克(研末,冲服)。服药1剂,腹痛稍减,再剂,排出虫体一条,放大镜观察头亦排出,但恶心呕吐仍未全止,乃予柴平汤加减为方,2剂,诸证消失,愈。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剑盾猛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