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盗猎车手圣母小利斯神怎么进入

:::会 员 登 陆:::&&
&名&&称&&&密&&码&&&验证码&&&&&
:::超 级 搜 索:::&&
栏&&目&&搜索站内文章搜索站内教程搜索站内软件搜索站内新闻搜索超酷壁纸搜索站内影音搜索佳宾留言类&&别&&按标题(名称)按作者(来源)按内容(简介)按关键词关键词&&&站内搜索&&&网络搜索&&
:::热门文章TOP10:::&&
&&&&&&&&&&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站资料文章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地方,请尽快与本站联系!
&来&&&&源:&天主教沧州(献县)教区网站
&作&&&&者:&xianxiancc
&发表日期:& 9:18:00
&阅读次数:&7202
&文章标题:& →
→ 圣母升天节
&查看权限:&普通文章
&查看方式:&查看:[
]&[双击滚屏]
&正&&&&文:
圣母升天节
圣母升天节
八月十五日
《荒漠燃荆》旅途中的教会只有藉耶稣基督战胜邪恶
天主启示了一个征兆:有一个女人与她的孩子将会和红龙有所冲突,但女人和小孩都会受到上主的保护,并彰显了基督的权能。
上文(8-11):章描写天使吹了七个号角的情况,是宇宙万物在末世的情况,使人联想到出谷纪的十灾难。当时在罗马统治下的基督徒所受的迫害,彷似以色列选民在埃及为奴的情况一样。11:15-18是最后一个号角被吹起,为最后审判和救恩展开了序幕。
下文 (12:13-18):描写红龙与那女人的后裔间的战争,但那女人的后裔,即那些为基督作证的人,却受到上主的保护,红龙不能伤害他们。
「天上的圣殿敞开了」(11:19)&&&& 这是天主自我启示的描述。这与福音中的「天开了」有相同的意义(玛3:16)。
「女人」(1)&& 这女人的形像与外邦人的女神形像相类似。她的身分众说纷纭,在罗马天主教传统中,此女人是指圣母玛利亚,是耶稣基督的母亲,是新厄娃。她亦是教会的代表,孕育了基督的信徒,与撒殚作战。
「身披太阳」(1)&&&& 「身披」原文是军用语,是指筑起一堵围墙保护自己。这里有两重意义,其一是这女人身披太阳,即太阳似围墙般环绕着她,表示她与宇宙间的和谐;由于此处采用了军用语,另一意义可能是显示这女人身披战衣,准备去打仗。
「她胎中怀了孕……产痛……呻吟」(2)显示一新生命的诞生,新生命可能指默西亚,也可能指一个新民族(参阅依66:7)。
「火红的大龙」(3)&&&& 是一个很古老传说中的神秘怪物。「红色」是水苍玉的颜色,水苍玉代表天主永恒的光荣(默21:11,18-19)。此处龙是红色的,是指龙假冒天主的光荣,代表与天主抗衡的邪恶的力量。「龙」就是上古的蛇(默12:9),使人联想到创世纪三章中的蛇,是谎言者之父,代表魔鬼或撒殚。蛇神亦是当时外邦人的医疗之神,在犹太人信仰中的邪神,与唯一的真神──天主──抗衡。
「七个头、十只角」(3)&&& 「头」指皇帝。「角」指君王的权威(达7:7)。
「王冠」(3)&&&& 原指王族和王权。为犹太人的信仰生活,王冠就是代表宗教权,因为只有大司祭才能穿戴王冠进入至圣所去事奉上主。这伸延指向罗马的君王,他们集王权和宗教领袖权于一身。
「将天上的星辰勾下了三分之一」(4)&&& 相似达内尔先知书8:10的描述;勾下三分之一的星辰,显示部分人受到龙的影响而堕落了,但它仍没有获得胜利;它不能勾下所有的星辰,也不能减弱那女人身边的星辰光芒。
「提到」(5)&&&& 原文有夺取之意。那男孩子从被红龙吞噬的危险中夺过来,这显示男孩子是被拯救出来。从这一角度来看,这男孩不是代表默西亚,而是那些忠信者,他们是被基督从罪恶中救赎出来,这引伸那女人是教会的象征,她孕育了基督的信徒。
「旷野」(6)&&&& 原是象征天主的惩罚,天不降雨,地无生产,是邪恶地方。此处是指为逃避患难,在天主保护下得享安全。选民曾在旷野中流浪四十年,在这期间他们不断受到上主的照顾和带领;此外,先知厄里亚亦曾在旷野中避难(列上19:4)。
「一千二百六十天」(6)&&&& 约四十二个月,即三年半,是七年的一半,代表长时期,但不是完满也不是永恒,而是有限的时期。
这里所描述的女人可能有两重意义:其一她代表一个女人,这个女人从创3:15已经与蛇 (龙)展开了战争,她的后裔──默西亚──会战胜撒殚。因此,这女人就是天主之母玛利亚,她的孩子是耶稣基督。k是善牧,以铁杖牧放万民,最后以k的复活战胜死亡和罪恶。另一个意义,正如默17章的淫妇代表一个城市一样,这女人代表一个团体,就是基督的团体一教会。旅途中的教会在尚未回归天主的家乡时,不断受到撒殚的迫害。撒殚寻找机会吞噬教会在产痛中所诞生的基督信仰,但这信仰却受到天主的保护。这迫害仍会持续一段长时间,直至救恩完满之时。本经文鼓励基督徒,虽然在现世不断受到迫害,但天主会保护和带领他们。基督徒只要坚持自己的信仰,最终会战胜邪恶,得到最后的胜利。
《驼铃牧心》圣母蒙召升天节
圣保禄宗徒在这封致格林多教会的书信中,主要是答复当地信友在教义、伦理和礼仪上的疑问。格前 15章是讨论死者复活的问题,在本段读经的上文15:1-19,宗徒开宗明义地说出基督教会的宣信:基督的复活是整个信仰的根基;继而指出格林多人否认死人会复活的错误。接着在下文15:29-34,圣保禄宗徒以他的宗徒职务指出否认死人复活的后果。
今日的读经是圣保禄宗徒的复活神学,人之能够复活是因为耶稣基督以k的复活战胜了死亡。「基督……复活了,做了死者的初果」(20),意即基督是第一位从死者中复活的。「复活」一词是被动词,是天主的主动,以k的大能使耶稣从死者中复活,也因着k这份无限慈爱。同样使人能从死者中复活。基督的「第一位」,不仅是次序上的第一,更是人在末日的复活的模范和标准。亚当和耶稣基督的对比(参阅罗5:12-21),是基于人的属性关系和因果关系。亚当是所有人的原祖,罪恶和死亡也是因着他的不听命而进入了这世界。人从诞生的一刻开始,因着亚当的关系而属于这罪恶的世界;耶稣基督却以自己的死亡为世界带来永生,人以自己的意愿贩依耶稣基督,分享天主的永恒生命。正如亚当是人类的原祖,耶稣基督也是人类的新创造,新的天主选民借着耶稣基督的救赎而诞生了。
属于基督的人将会在基督第二次来临时复活起来。圣保禄宗徒只提及耶稣基督本人和属于基督的人复活,其实他并没有否定其他人的复活;因为他们的复活不是在保禄讨论范围之内,所以没提及。耶稣基督死而复活,成为具有大能的天主子,审判生者死者的主。
在15:24所提及的「结局」是指末日。这儿有两个推测:是指基督的第二次来临和世界的终结是同一事件,两者同时发生;或是两者之间实际是有时间的差距,但保禄并没有清楚说明。保禄只是指出当世界终结时,会有两件事情发生:其一,所有天主的敌人,包括「死亡」将会完全被消灭;其二,耶稣基督把王权交回给天父。耶稣基督要征服天主所有的仇敌,包括「死亡」,才能完成k的使命。
我们现今生活在末期阶段,正处于天国已经临现,但尚未达致圆满的张力中。耶稣基督以袍的复活战胜了死亡,使我们能获得永生,但我们要在基督第二次来临时,才能与基督一起复活,共享永恒的福乐。在这生命的旅途中,我们仍然不断要为天主而与邪恶作战,这包括人间各种不同的势力、人性的软弱和不公义。单靠人那薄弱的力量是不行的,我们要把一切信心和希望放在耶稣基督的身上。袍复活了,死亡再也不能控制k;同样的事实也会在我们身上发生。
天主的许诺一定会实现,k给我们一个圆满的基督徒典范,就是圣母玛利亚。圣母玛利亚承行天主的旨意,对天主绝对的服从。她在整个救恩工程中与她的亲子耶稣合作,天主赐予她特殊的恩宠,她没有经历肉身死亡,直接蒙召升天。天主使圣母玛利亚预尝了复活的福乐,并给我们作为模范。我们应效法耶稣基督和圣母玛利亚对天主那份听命,在逆境中仍坚持对基督的信仰,期待在基督再来时的复活。
《清泉掬水》耶稣的母亲玛利亚是我们与主交往的典范
路1-2章是耶稣的童年史,亦是路加独有的资料。这段是玛利亚往访表姐依撒伯尔所发生的事(39-45),正好显示前驱若翰和耶稣的亲密关系。玛利亚颂赞天主对她及整个人类所施行的救恩,即是著名的圣母谢主曲(46-55)。
上文预告救主前驱若翰的诞生(5-25)和预告救主耶稣的诞生(26-38)。下文是前驱若翰诞生的经过及匝加利亚称谢天主怎样实现了k的救世计划(57-80)。
「急忙往犹大山区的一座城去」(39)&&&& 圣史以「急忙」这形容词来表达玛利亚对天主的启示热切的响应。依撒伯尔的家相传就是耶路撒冷西南约五公里的小镇殷卡陵。玛利亚却在北方加里肋亚的纳匝肋,两地相距约有一百二十多公里,行程约四至五天。教父圣安博在路加福音释义中指出,玛利亚闻讯立即欣然上路,奔赴山区。这不是因为她不信天主的话,也不是因为她不能确定天使所报告的讯息,或怀疑那年老受孕的事实,而是因为她闻讯而欣喜,
切愿以最快的速度去尽一分责任,去为一位亲戚热诚地服务。她充满天主时,除了攀登较高的境界,她还能到那里去呢?天主圣神的恩宠不知道犹豫,不知道迟延。
「胎儿就在她的腹中欢跃」(41,44)&&&& 犹太人传统认为胎儿在母腹的跃动有预告未来的能力,如创25:22-23厄撒乌与雅各布伯在黎贝加腹中互相冲突,预示了他们日后兄弟的分裂;同样,若翰在依撒伯尔腹中跃动,预示了他与耶稣的关系。由那时开始,他将要作耶稣的前驱,向人宣示救主耶稣的降来。也应验了玛拉基亚先知的话(拉3:20)。一些教父认为这是若翰在母胎中已被消除原罪的标记。
「依撒伯尔也充满了圣神」(41) &&&&&「圣神」在路加福音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每逢大事上必有圣神,(如1:35,67;2:27;3:22;4:14,18;24:49等)。因着圣神的力量,依撒伯尔才明自若翰在她腹中欢跃的真义。
「在女人中是蒙受祝福的」(42)&&&& 这是闪系语言中表达极比级的方式,相等于说「是最应受赞美的女人」。此语来自旧约赞美女英雄友弟德的话(友13:18;参阅民5:24)。玛利亚的福气,不但在于能生育天主子-耶稣,更在于她深信上主必永远信守与以色列的盟约(45,54-55)。教会以1:28及1:42两节编成「圣母经 」的前半部。
「我主的母亲来到我这里,我那里当得起呢?](43)&&&& 因依撒伯尔知道玛利亚的使命是做天主的母亲,她的来临包含了天主的亲临,她就相等于天主的约柜一样(撒下6:9;默 11:19-12:2)。
「我的灵魂颂扬上主」、「我的心灵因天主、我的救主而欢跃」(46、47)&&&& 谢主曲是一首诗,诗的句子是平行的。此二句是诗的开端。「我灵颂扬上主」这思想见于旧约,如撒上2: 1;哈3:18;依61:10等。玛利亚的谢主曲蕴含丰富的旧约思想,显示天主的圣言渗透了玛利亚的心脉。
「因为k垂顾了k婢女的卑微」(48)&&&& 玛利亚谢主是因为天主拣选了她作为救主的母亲。透过她腹中的胎儿,天主要把k的救恩推展至万民。从50节开始,玛利亚对主的赞颂亦渐渐由个人的层面转到普世的层面。「婢女」玛利亚回应天使加俾额尔时,已自称为天主的婢女(1:38),表示在大能的天主面前,她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因而全心信赖k。玛利亚的心态是旧约先知发起的「雅威的贫苦者」(’anaw&mYHWH)的神修中最美丽的一个事例(索2:3;3:12)。「雅威的贫苦者」与51节的「心高气傲的人」刚好相反。心高气傲的人依恃自己的能力,自私自利,欺压弱小者,可说是天主的敌人(依2:12-17)。
「从此万世万代的人都称我是有福的」(48)玛利亚不否认自己的福分,但将一切光荣归于赐恩的天主。「从此」一词在福音中多次出现,指向天主的救恩计划新纪元的开始(参阅 5:10;12:52;22:18,69)。这里则指玛利亚因圣神受孕这决定性的一刻。
「因为全能者给我行了伟大的事迹」(49)因天主奇妙地使童贞女生子,使玛利亚成为救主的母亲,回应48节。「伟大的事迹」多次指天主拯救以民的行动(参阅申11:7;民2: 7)。
「k的名字是神圣的」(49)&& &&综合谢主曲的第一部分(46-49)。「神圣」是天主的属性(咏99[98]:3,5;肋11:44;19:2;依40:25)。天主本是至高威严和不可接近的,但k却甘愿与受苦的人类打成一片。依57:15解释天主的神圣正好在于这奇妙的事实:「至高者」就是我们人类的「至亲者」。
「k世世代代对敬畏k的人广施慈爱」(50)这思想来自咏103[102]:17,综合谢主曲的第二部分(50-55节)。
「k伸展手臂大施神威」(51)&&&&& 「手臂」是天主能力的象征 (出6:1,6;申4:34;依40: 10)。这能力定必完成k的计划,一定不会落空,如52,53节所述(参阅依55:10-11)。
「k使饥饿者饱享美味」(53)&&&& 这思想来自咏107[106]:9及撒上2:5。即本性及超性的恩宠。
「却使富有者空手而回」(53)&&&& 与52节是对偶式的形容句。而52节和53节是耶稣宣讲的真福四端和真祸四端的纲要(6:20-26)。
「永远眷顾k的仆人以色列」(54)&&&& 意味着以民是天主所拣选的(依41:8)。
「正如k曾向我们的租先亚巴郎和他的后裔所许诺的」(55)&&&& 使人想起天主召选亚巴郎的事。天主借着亚巴郎把自己的慈爱施给亚巴郎的子孙(创12:l-4;17:7;18:18;22:17),即万民(创12:3;罗4:11-12;迦3:6-9)。
「玛利亚陪伴依撒伯尔约三个月,就回家去了」(56)&&&& 路加擅长将时间上重迭的两件事分开并述(也可参阅1:80;3:19-20)。所以我们相信玛利亚陪伴依撒伯尔直至若翰出生(1: 57),才返回纳匝肋。
今日是「圣母蒙召升天」的瞻礼日,人只会赞叹圣母玛利亚是位幸运儿,甚至羡慕或妒忌。这是人性的弱点,只看到别人眼前的风光,而忘记背后的辛酸。其实玛利亚不但全心、全灵、全意信赖上主,无条件的奉献自己,更实践天主给她的使命。她陪伴耶稣三十三年,历尽了贫穷、凌辱、失落等遭遇,她以坚定不移的信心,战胜一切的考验,最后获享天主无上光荣的后冠。
林思川:「圣母访亲」
福音:路一39-56
节日与福音选读
天主教会每年八月十五日庆祝圣母升天节,由于台湾地区并非基督信仰盛行之地,当日并非公共假期,因此将这个重大的节日移至主日庆祝。在这一天信仰团体在感恩礼中一起聆听路加叙述的「圣母访亲」的故事(路一39-56)。
路加福音的叙述特点
路加福音头两章交互地叙述若翰与耶稣的诞生故事,这段福音叙述两位胎中怀有婴孩的母亲会面的情况。路加报导「天使报喜」的时候,曾经告诉玛利亚关于丽撒老年怀孕的喜讯,这是说明天主无所不能的「记号」。玛利亚得到这个信息而欢乐地去拜访自己的表姊,两位妇女互相肯定她们怀孕的状况,给予妇女们双重的尊荣。有关玛利亚拜访丽撒的叙述,整个焦点首先集中在若翰的母亲身上,但是丽撒腹中胎儿欢悦的情况又使读者们的注意力转向玛利亚,而若翰也因此在母胎中就已成为耶稣的前驱。整段叙述的重心当然还是集中在耶稣身上,这一点不但可以由丽撒为了玛利亚和耶稣而赞美天主看出来,而且玛利亚因听见丽撒的话而唱出的「谢主曲」(46-55)更是完全不再提及丽撒和若翰。
玛利亚的信德与爱心
由于在天使报喜之时,玛利亚得知她的亲戚丽撒怀孕的喜事,遂立刻动身前往犹大山区去拜访丽撒。这是一个非常遥远而且危险的旅程,玛利亚的行动显示出她对于天主的信仰,她相信了天使所说的话:「丽撒虽在老年却怀了男胎」(一26)。虽然从纳匝肋到犹大山区的路途相当遥远,但路加完全没有报导这个旅途的过程,而直接叙述玛利亚到达丽撒家中时所发生的情景。
相遇和问候
玛利亚到达目的地后,立刻向丽撒问安。路加福音头两章记载了许多相遇的故事,和彼此问候的情况,这些相遇都来自于天主的安排,天主的主动介入往往把人联系在一起,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救援逐渐展开。玛利亚和丽撒的彼此问候,表达这个相遇充满爱情。在古时希腊、罗马以及犹太人彼此的祝福和今日相当不同,以往的祝福并非只是一个单纯的愿望而已,而是实在地具有产生效果的力量。路加并没有报导玛利亚的问候语,只把注意力集中于丽撒的回应。
若翰:耶稣的前驱
丽撒所怀的胎儿在她腹中跳跃(41 和44),这是一个充满象征性的记号。天主不仅运用人间的话语,而且也采用人类肢体的语言来传达讯息。就如厄撒乌和雅各布伯在母胎中的表现,就预示了他们未来的关系(参阅:创二五22-28),同样地,洗者若翰虽然目前仍在丽撒腹中,就已经开始执行作为耶稣前驱的先知性任务了,他在母腹中欢喜跳跃,显示玛利亚腹中所怀的胎儿就是默西亚。
上主天主的祝福
若翰在母亲腹中欢喜跳跃,来自于圣神充满的效果,丽撒因此而发出先知性的呼喊。丽撒充满喜乐的欢呼,和腹中胎儿的欢跃,都生动的宣告救恩历史展开新的一页。丽撒呼喊的话并不是一个「祝福」,而是宣告一个事实:「在女人中你是蒙祝福的,你的胎儿也是蒙祝福的。」(42)这句话中并没有指出玛利亚和她腹中的胎儿受到「谁」的祝福,意思就是天主祝福他们。这是圣经文学中一种特殊的笔法,一般称之为「神学性的被动语态」:犹太人由于避讳直接称呼天主,因此往往用被动语态来表达,在话语中未明白指出的行动者就是天主。
天主也采用话语祝福人,而天主说出的话具有实际的力量。上主的祝福一直陪伴着领受天主使命的人,但是这个祝福并不排除苦难(参阅:路二35),路加福音由天主对于玛利亚和耶稣的祝福开始,而结束于复活的主对门徒们的祝福(路二四50)。
玛利亚:信德的模范
丽撒接着说:「吾主的母亲驾临我这里,这是我那里得来的呢?」(43)这个修辞学的问句预示了耶稣被举扬之后将要得到的称号「主」,如此一方面表达出玛利亚的召叫的独特性,另一方面也同时清楚地显示耶稣和天主之间特别亲密的关系。丽撒在圣神感动之下最后说的话,则是赞扬玛利亚的信德(参阅:路一38),「那信了由上主传于她的话必要完成的,是有福的。」(45)玛利亚在此被表达为聆听天主圣言最好的榜样(参阅:路八1-21),她的信德和匝加利亚的不信形成强烈的对比(参阅:路一20)。
圣母「谢主曲」
这段经文的最后是玛利亚听到丽撒的问候语之后所做的响应,内容非常丰富,我们囿于篇幅无法在此详述,只能以最精简的方式综合说明。这段经文本身是一首赞美的诗歌,教会传统上称之为玛利亚的「谢主曲」,因为玛利亚在此几乎是神魂超拔般地以咏唱回应天主在她的身上所行的伟大奇事。
这首赞美诗中交错着「卑微与高举」、「谦逊与举扬」等对立性的词句,正是玛利亚生命的写照,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对于天主的赞美,k是伟大的、全能的、仁慈的与忠信的天主。天主满全了k对选民的许诺,俯允所有向k求助的贫穷和卑微的人,因此以色列的一切信者,以及世世代代的基督徒,都不断地用这首诗歌赞美天主。
路加福音以非常技巧的方式,将洗者若翰和耶稣的童年故事连结在一起。玛利亚和丽撒的相遇含有丰富的神学意义,表达玛利亚特别蒙受天主祝福、她超越一切人的信德、以及她对他人的关怀。
玛利亚和丽撒的相遇同时也是耶稣的前驱和默西亚的相遇,路一15关于若翰的预言在此得到实现,基督徒读者因此而坚信,若翰是耶稣基督的前驱。若翰在母胎中就被圣神充满,而丽撒充分地了解这个记号,因此满心喜悦地称赞玛利亚是有福的,因为她相信了上主的话;而玛利亚则称颂天主的伟大。
直到今日基督徒仍不断的重复丽撒问候玛利亚的话:「万福玛利亚」,同时也不断地和玛利亚一起咏唱「谢主曲」。这首诗歌特别适合于今日的庆典,玛利亚一生的卑微顺服,完美地回应天主对她的特别宠幸,而最终赏给她整个人类生命的满全 ─ 在天堂永远生活于天主面前。
《神学辞典》555 圣母升天 ASSUMPTION OF MARY
(一) 概念说明
1. <st1:chsdate w:st="on" IsROCDate="False" IsLunarDate="False" Day="1" Month="11" Year="年11月1日,教宗碧岳十二世(Pius XII, )颁布《广赐恩宠的天主》(Munificentissimus Deus)宪章,公布了圣母蒙召升天(assumption of Mary)的信理:「无原罪的天主之母,卒世童贞玛利亚,在完成她在尘世的旅程之后,灵魂肉身一起被提升进入天国的光荣里」(DS )。严格说来,这里所定断的是「圣母被提升天」的道理,这个被动词强调的是天主的能力。定断中说明玛利亚是灵魂肉身一起被提升天;所以圣母升天不等于灵魂不灭,而是灵魂肉身一同得到救赎,这是最圆满的一种救赎方式。
2. 圣母升天信理和无原罪信理一样,可追溯到到厄弗所大公会议(431) (参 56)。在圣母学上此会议是一个最重要的时刻,这定断了天主之母的基本信理。在这信理基础上,圣母升天及无原罪的道理以后才受到注意。但圣母升天比无原罪信理更顺利的被接受,因为它没有与另一个已被接纳的信理发生冲突,因而也没有一波三折地受尽排斥,很快就为教会所接纳。
圣经并没有明显指出圣母升天。不过,教会训导却一再声明圣经是这端信理的最后根据。可以说,教会是在反省基督徒与基督的最后关系(复活的基督就是基督徒的典型,是人类在末日要达到的真人模样),以及圣母与基督已经完成的圆满关系而宣布这端信理的。基督徒在末日才能达到的境界(与基督的亲密关系),圣母以一种优越的方式预先品尝。
(三) 简史:
(1) 在厄弗所大公会议之前,可能只有一位教父曾经论过圣母升天:伊皮凡尼乌斯(Epiphanius, 约315-403),他也是第一位给予默示录第十二章一个圣母论的解释的人。这种圣经诠释法在六世纪以后渐渐普遍;把默十二的天上女人视为天主之母,自然有助于升天理论的发展。
(2) 在民间,信仰圣母升天也可能自热心敬礼开始。圣母逝世纪念日在东方很流行,可能在厄弗所会议之前已经存在了,不过日期并不固定。此纪念日慢慢传到西方,650年左右,在高卢一带已开始庆祝,再加上一本记载圣母逝世的伪经故事「玛利亚的迁移」的影响。到了十二世纪,圣母升天信理已经成为教会中普遍的信仰。定断不定断都无关紧要了。
(3) 二十世纪是圣母论蓬勃发展的时代,在多方面的要求力促下,这信理终于获得定断。在神学上,它肯定基督已经战胜死亡与罪恶;罗五18~19的话已经获应验,在圣母身上,显示出基督的救赎已经完成。另一方面,圣母升天也是玛利亚,天主之母,一生与主无间地配合的结果及高峰,即从受孕的一刻所开始的恩宠和响应的辨证过程至此终于圆满地划上休止符。最后,圣母升天也指出人的最后景况,也是所有人终必分享基督复活生命的保证。
赵一舟《我们的庆节》圣母升天
一、本节日简史
本节日首先出现于东方教会中,第六世纪时已经存在。皇帝茅利斯(Maurice +602)曾命令整个拜占廷帝国中于八月十五日要隆重庆祝此节日。此节日原来希腊文的名字是「圣母安眠日」(Dormitio);第七世纪初叶,罗马教会也引进此节日。当代的「主教用礼书」仍保留希腊文的称呼。在七四0年的「福音选读」书中则称此节日为「圣母休息庆典」(Solemnitas de Pausatione Sanctae Mariae)直到770年教宗哈德里安圣事礼书中才出现了「圣母升天」(Assumptio)的名称。于七世纪中叶,罗马在八月十五日也有庆祝「圣母诞辰」(Natale)的记载,这里所称的「诞辰」是指圣母的逝世,亦却诞生在天上的日子。这些名称指示出圣母升天奥迹的不同幅度。十一世纪的一位主教(Jean Maurope)对于此节日庆祝的对象,曾写说:「今天我们庆祝天主之母的安眠,天主之母的安放(葬),天主之母的复活、升天/受光荣;奇事上加奇事,因为这位天主之母,她也是天主的女儿,天主的净配;这净配是一位贞女,她身为王后却自愿作为奴婢。」可以说,此节日是圣母庆节中最大者,因为她参与了耶稣的救世工程,也分享了k征服罪恶与死亡的胜利成果。这节日是圣母的逾越节。
教宗碧岳十二世于1950年十一月一日隆重声明,圣母灵魂与肉身一同升天为当信的教义(dogma of Faith),是天主启示的填理。为符合此信德的道理,当时也改编了弥撒与日课的经文。很久以前,此节日就享有前夕与八日庆期的礼仪。新订礼仪年历保存了前夕弥撒,可在十四日午后本庆节第一晚祷前后举行。本节日的新弥撒经文,多取自1950年的经文,也有小部分的改编或新编入的经文。
二、本节日的礼仪
十四日晚间的前夕弥撒经文,显著地表达出本庆节的主题。「进堂咏」首先让我们赞颂玛利亚说:「玛利亚,你今天被高举到众位天使之上,同基督凯旋进入永恒的天乡;人间对你的赞美,有口皆碑。」「集祷经」向天主说:「天主,EEE你今天加给她无比的荣耀,求祢因她的转求,使我们……日后也能与圣母一样荣登天廷。」
圣道礼仪,「福音」取自旧复活望日弥撤经文,「读经一」与「读经二」为新选,强调圣母与基督、与k逾越奥迹的关系。她怀孕了耶稣,有如约柜保存了新约的创始者;因此「读经一」选读了编年纪上(十五3-4;15-16,十六1-2)有关约柜的一段事迹。在圣母祷文中,圣母被称为「结约之柜」,就是由于圣母与耶稣那种亲密而不可分的关系,她分享了耶稣对死亡的胜利,与他共享复活升天的光荣。
节日当天的弥撒经文,强调圣母在天上的荣耀,「进堂咏」首先引用默示录的话说:「天上出现了大异兆;有一个女子身披太阳,脚踏月亮,在她头上,戴看十二颗的冠冕」。集祷经特别指出,圣母蒙受特殊的恩宠,灵魂和肉身都光荣地升天。
「读经一」 (默十一9;十二1-6,10)描述圣若望对末世的一种神视,他看见毒龙(魔鬼)与女人及其子战斗的情形。教会许多教父们,以及礼仪中,暗示这里所说的女人代表玛利亚,所说的战斗是指魔鬼与天主子民之间的斗争,最后是天主得到了胜利。圣母在这战斗中很明显地跟天主子民(教会)的命运连结在一起。「读经二」(格前十五20-26)指出,基督首先复活了,是天主子民将来复活的基础。我们人类的死亡是源自亚当,我们日后的复活是源自基督。基督复活后,人类复活的事实,首先在玛利亚身上实现了。「福音」所强调的是,天主如何提拔了弱小卑微,弛使玛利亚接受光荣,超越天使圣人之上。
圣母升天的奥迹综合性地表达在新编的专用「颂谢词」中E「EEE童贞圣母今日蒙召升天,是你教会要达到之圆满境界的开始与典型,也是你子民在人生旅途中确切希望和安慰的凭讧;祢不愿意她在坟墓中腐朽,因为祢的圣子 ── 一切生命的创造者,曾由她取得肉躯而诞生。」
圣母升天加强我们人类对日后复活的希望,因此我们在领圣体后经中,祈求天主因圣母的代祷,指导我们迈向复活的光荣。
张隆顺《主日福音分享》全能者给我作了奇事,k提拔了弱小卑微
福音主题祷词
圣母!请教我修谦德及爱德吧!
今天是圣母升天节,普世教会庆祝圣母的肉身与灵魂一齐升天之事、就是圣母逝世后、肉身埋在坟墓里没有腐朽只是经过坟墓、便从坟墓中复活起来、同灵魂一齐升天了。在受造的人类中、只有圣母一人获得了肉身与灵魂一齐升天的特恩、因为圣母是人类中唯一无染原罪之人。在路加福音上记载:圣母领报时、天使嘉俾额尔曾向圣母说:「万福!充满恩宠者、上主与你同在!」充满恩宠、即没有原罪。1950年是救赎圣年、教宗比约十二世按普世教会全体主教们的一致信仰和愿望、于该年十一月一日宣布圣母灵魂肉身一齐升天为当信道理。在今天的福音中、特别记载她不平凡之处、值得我们效法。就是圣母访问她表姊依撤伯尔。这是一爱德之工作。圣母领报时、从天使口中获悉她表姊已怀孕六个月、况且她表姊未曾生育、高龄产妇、她家中无他人、更需要亲友来照顾。因此圣母不辞辛苦的去协助。表姊蒙天主敢示获悉圣母已怀救世主,就赞美圣母说:「在妇女中你是蒙受祝福的、你的胎儿也同受祝福。」
圣母听此赞美后、不自以为荣而是颂谢天主、承认是天主白白地恩赐而不是自己的功劳挣来的。圣母之谦逊及爱德充分表现出来、这两样德行值得我们效法。
一、「请安」:圣母访表姊除想帮助外、也想贺表姊得子之喜、圣母先向表姊请安。请安的结果有二:1、引起若翰在胎中跳动。2、使表姊认识奥迹。
二、「在女人中你是象祝福的」:因为圣母得到殊恩而为童贞又为救世主之母。天使与表姊之祝福即是我们常念的圣母经之前一半。
三、「大手」:是指天主的全能、圣德和仁慈、天主全能是指使童贞女怀孕生耶稣;圣德是指拣选未染任何玷污的童女、借着她、引人到天主台前;仁慈是指天主向敬畏自己的人所表现的无现仁慈。
四、「他向我们的祖先所许过的」:在圣子降生成人的工程上、天主完全实践了向古圣祖所许的一切诺言(迦三16)。
1.有一位小提琴家演奏很精彩而得到别人之赞美后、都归功劳于自己而没有感谢天主给他的恩典才华、没有把光荣归于弛、因他生活中没有天主。
2,有一位电影明星在领奥斯卡金像后、不光感谢老师、同事、恩人、家人、也感谢天主自白给他如此大的恩典而流泪。这是多么感人的时刻。
1. 依撒伯尔没有嫉妒心、而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圣母的孩子、反而赞美圣母。我们生活中也须学习谦虚之心及会赞美别人、不要光会嫉妒、批评人而吝蔷对别人之赞美。
2. 我们应效法圣母牺牲长途跋涉去恭贺别人喜事而且会体谅帮助别人、我们如果这样做、这社会会更加温馨及快乐、灵魂更圣洁。
曾庆导:圣母升天(乙年)我们的肉身是高贵的!
读经:默十一19,十二1-6,10
格前十五20-26
福音:路一39-56
圣母升天的信理是很奥秘,也很美丽、很慰藉人心的信理,这信理的特别处不是圣母灵魂的升天而是肉身的被提升天,不需等到世界末日,所有人的肉身复活的时候(「我信肉身之复活」是我们的一个坚定信仰)。圣母现在已灵肉升天,就如k的圣子耶稣现已灵肉升天一样。在「天上」,现在已有主耶稣的光荣转化了的肉体,也有圣母的光荣转化了的肉体。天主教会相信升天后的圣母就是默示录里那「身披太阳,脚踏月亮,头戴十二颗星的荣冠」的女人。(读经一)
圣母肉身提早受光荣是与她的特殊身分有直接关系的。她是天主圣子的母亲(故是天主之母),正因为她的圣子耶稣是征服魔鬼罪恶的救世主,而耶稣的肉身来自圣母,所以圣母的肉身(肉身是人性的象征)不可能是魔鬼的奴隶,所以圣母从开始存在的一刻就没有沾染原罪,无罪的人就是可以升天了。(当然无染原罪的信理不表示圣母这个人不需要基督十字架的救赎。她是人,她也要,只是她的被救赎是提前的,叫「先赎」。先赎是可能的,因为主耶稣十字架上的奉献虽是二千年前的历史事件,但这奉献的救赎功效是超越时空的,就是说主耶稣之前之后的所有人都是赖这十字架一次而永远的奉献功劳而获救。具体一点说,亚巴郎、梅瑟,甚至柏拉图、苏格拉底、孔子、孟子,甚至亚当、厄娃以及我们的后代子孙的得救,都是依赖主耶稣十字架的功劳。)所以圣母升天的信理跟其他关于她的启示信理(天主之母及无染原罪等)很有关系。
圣母升天是在一九五○年才定为官方信条,但却是古老的信众传说信仰,历代常有很多艺术的表达。这信仰最早可在「伪经」里的Transitus Mariae(二或三世纪的作品)找到。这伪经虽因其他原因没被教会接受为圣经正典,但它的通俗小说化的叙述,却也表现出天主子民对圣母的一个信仰直觉。历代信众对圣母的反省,使他们相信耶稣的母亲的灵肉都升天了。东方教会更有圣母灵肉升天的庆节,并很快在西方教会广为流传,所以在教会官方一九五○年宣布此为信理前,世界各地的信众其实早已如此相信了。也因此当一九四六年比约十二发问卷,广征主教及他们的教友、神职,是否定为官方信条时,响应极为肯定:一一八一问卷中,只有六个有所保留。比约十二指出:新约虽没有明言玛利亚灵肉升天,但很强调玛利亚和她的圣子命运与共。新亚当的复活升天也一定带来新厄娃的复活升天。
为什么一直到一九五○年教会才把这信众早已有的信仰定为官方信条?原因是一九五○年前的四十年内人类经历了两次惨酷的世界大战,两次大战使千万生灵涂炭,哀鸿遍野,人类对未来的信心深受打击,也对人性的基本光辉产生很大的怀疑:人性真的是如此残忍,如此堕落吗?人类真的会以自相残杀作为最后结局?生命有什么义义?人的肉身有什么价值?就是为了要给世人希望与振作,要人肯定世界和人类的前途,教宗比约十二在一九四六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九四五年结束)着手订定圣母升天为官方信理:圣母的肉身升天,清楚表明人的肉身的尊贵,也预告所有被救赎者,善心人的肉身将复活升天,世界的前途是光明的,人类的命运是充满希望的!按照已故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说的,这意义和讯息在现代愈形重要,基督徒特别应把自己的身体作为圣神的宫殿。圣母的灵肉升天也特别使我们看到天主提升妇女的旨意:在天堂里,复活的基督身旁是一个女人,新亚当和新厄娃是人类肉身复活的初果!
蔡惠民《天国驿站》生命之歌
在东非有一族人,他们计算孩子出生的日期,并不像其他村庄的文化习惯,是根据出生或受孕日期开始的。这一族人所定的生日,是那位母亲开始在心中想到这孩子的时刻。当这女子觉察自己想与某男子生个小孩时,她便跑到一棵树下独坐。她坐着并聆听,直到听见她希望的孩子之歌声。于是,她回到村中,教那孩子的父亲唱这首歌,好让他们在做爱中合唱。怀孕以后,她向胎中的婴孩唱这首歌。出生后,全村人都学会唱这首歌;孩子跌倒受伤时,他们向孩子唱;当孩子长大成人时,这首歌成为婚礼中的歌。在生命的终点,亲人会围绕着临终者,最后一次唱出这首歌。
赞主曲是一首关于耶稣的歌。当玛利亚怀着耶稣的时候,她已经与表姐依撒伯尔分享这首歌。这首歌是宣告在她血肉中发生的事,以及将要在每一个人身上发生的事。
这首歌的开端是天主邀请玛利亚来施展k的作为。「我的灵魂颂扬上主,我的心神欢跃于天主,我的救主,因为k垂顾了她婢女的卑微,今后万代都要称我有福;因全能者在我身上行了大事,k的名字是圣的,他的仁慈世世代代于无穷世,赐与敬畏k的人。」(路一46-50)玛利亚是伟大的,因为天主眷顾了她,念及了她。她的伟大不是因为自己有甚么过人之处,而是天主邀请她参与了自己的救恩工程。为此,这首歌首先颂扬天主在她内所作的一切,以及k为全人类将会完成的一切。
接着,这首歌指出耶稣带来的三个转化,如何在地上实现。第一个转化是个人的:「他伸出了手臂,驱散那些心高气傲的人。」(路一51)玛利亚明白人内心的自大,以为计划周详,安排妥当,人便可以安枕无忧,甚至变得心高气傲,殊不知人的一切努力还是不堪一击。人内心的转化是耶稣首要完成的行动。
第二个转化是和平的:「他从高位上推下权势者,却举扬了卑微贫困的人。」(路一52)这里,玛利亚明白天主要与世上的贫穷者、温良者、受压迫者、沉默无言者为伍。他们将被举扬和祝福,同时要承受土地。她腹中的生命就是为寻找贫穷和弱小的人,为使他们充实并成为伟大的。在天主的计划里,每个人都会获得真正的尊重,人与人之间便会出现持久的和平。
第三个转化是公义的:「他曾使饥饿者饱飨美物,反使那富有者空手而回。」(路一53)玛利亚也相信自己的孩子将要带来资源、粮食、土地和财富的平均分配。换句话说,那就是依撒意亚先知所预言的天国来临景像,也是以民长久等待的那位救世者的工作。
耶稣自小便浸淫在这首歌中。三十年后,当他长大成人,准备开始人生另一页的时候,k在会堂中大声唱出了这首歌:「上主的神临于我身上,因为k给了我傅了油,派遣我向贫穷人传报喜讯,向俘虏宣告释放,向盲者宣告复明,使受压迫者获得自由,宣布上主恩慈之年。」(路四18-21)
然而,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这首歌,也不是每个人乐见这首歌在地上带来的转化。当耶稣以自己的生命去演绎这首歌时,k受到猜疑、敌视、诬告、迫害,甚至是十字架上的死亡。不过,这首歌并无因十字架的苦难而告终。玛利亚终其一生都在唱这首歌,在白冷郡轻摇着耶稣的摇篮时,她低吟着。耶稣被杀害及埋葬的那天晚上,她徒步回家时也唱着。在她一生中,每个晨昏都唱这首歌,因为她深信天主是忠信的,「他的仁慈世世代代于无穷世,赐与敬畏他的人。」(路一50)
玛利亚不仅为自己而歌唱,也为她的民族、整个世界而唱这首歌。今天,玛利亚仍与世间卑微的人为伍,即那些为正义及和平而奋斗的人们、为对抗独裁及不公而奋斗的人们,为反对暴力、贪婪、自私、骄傲及霸权而奋斗的人们。她站在卑微者、良善者、饥饿者、非暴力者、心地纯洁者、仁慈者、缔造和平者、贫穷、渴求公义者的一方,与她们一起唱这首歌。
庆祝圣母升天,就是要提醒我们,无论罪恶如何顽强,迫害如何惨烈,最终也无法阻止赞主曲的圆满实现。那时,罪恶要受审判,为真理而受苦的人,将获得圣神的安慰。默示录中,女人与红龙的搏斗,其实就是整个救恩史的缩影。(默十二1-6)神视中的女人就是玛利亚,或更好说是教会本身。虽然罪恶攻击她,阻止天主要在她身上完成救恩工程,但神视很清楚指出,谁将会是最后的胜利者。
很多人以为圣母升天只是天主教徒的庆祝,其实是完全误解了这节日的意义。圣母升天原意是要联同一切信仰基督的人,一切诚意追求正义和平的人,特别是苦难中的兄弟姊妹,一起咏唱这首关于耶稣的歌。
杜湘梅分享:妈妈们,请不用害怕!
这是我根据圣路加福音的联想:
玛利亚怀着耶稣,前往探望及陪伴表姐依撒伯尔。两位亲如姊妹的准妈妈见面时,既高兴又温馨地谈论怀着婴儿的喜乐。说着,说着,她们或会愈想愈远,开始想到孩子的成长与未来……。
笔者作为妈妈,在怀着孩子的时候,正如普天下的妈妈一般,担心着孩子成长后不知会变成怎样。
假如孩子聪敏过人,便怕他不知谦虚,心高气傲,过于自恃,忘记了对别人的体恤与关爱,更忘记了天主;又怕他因浮夸在生活上引来沉重的挫败,无法再站起来!倘事情真的发生了,做妈妈的便惟愿孩子受到的打击,是天主慈爱计划的一部份,上主「挫败心高气傲的人」(路一51b),正表示k不会放弃做错事的人,挫折只是让他能惊醒过来,走回正路。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做妈妈的免不了担忧孩子这样做不来,那样想不通;既不愿孩子受到骄纵,变成小霸王;也不愿他过于软弱,受人欺侮。如真的这般,唯有祈求上主对孩子加以眷顾。正是圣母玛利亚对上主的信赖:k(上主)提拔弱小卑微,使饥饿者饱享美味(路一52b,53a)。做妈妈的只好寄望并信赖在上主的公义下,雨过天晴,孩子跨过难关,继续上路,因「k(上主)世世代代对敬畏k的人广施慈爱」(路一50)。
做妈妈的忧虑真够多!一天,孩子学有所成,踏足社会,又忧心他会否为了追求成就,不择手段,做一些伤害他人,伤害自己的事情,从而后悔莫及。她于是寄愿孩子在天主的启迪下,体悟生命的真谛,明白功名利禄转头空。她盼望孩子了解生命的成就不在于钱财的富裕,却在于能发光发热,因上主「贬抑高位权贵」(路一 52a),「使富有者空手而回」(路一53b)。
一些朋友说,在这多灾多难,人心叵测,处处充满危机的世代,孩子的身体健康,情绪行为常不受控,守护他们成长殊不容易,还是不要生育孩子为妙。
这构成了生命的危机。人对生命悲观,失去信心,便对跨越生活困苦产生无助。但生命的信念却是一个循环:人愈失望,便愈放弃去改善,去提升生命,生命便变得愈苦!
在天主教的婚姻观中,除要求男女双方终生相爱不渝外,并要求他们对生命开放,负上生育下一代的天职。这是对生命积极的响应。圣母玛利亚给了我们立了很好的榜样,正如依撒伯尔对她的赞颂:「深信上主对说的话必会实现,真有福」(路一45)。
愿普天下的妈妈们也像玛利亚一样,对上主的话确信不疑!不要害怕、担忧、失望。
曾庆导:肉身的高贵
教会自二千年前耶稣诞生以来,对救主耶稣的母亲的不断反省,信友相信耶稣母亲的灵魂肉身升天。这信仰是最古老的信仰传统之一,表现出天主子民的一个信仰直觉,并有很多艺术上的表达。在东方,首先有圣母灵肉升天的庆节,这庆节很快也在西方广为流传。所以当教宗比约十二在一九五○年,官方宣布圣母灵肉升天为信理时,世界各地的信友早已如此相信了。(比约十二在一九四六年广征全球主教及他们的教友,神职,是否应定圣母灵肉升天的官方信条时,响应极肯定,一一八一问卷中,只有六个有所保留。)比约十二指出新约圣经虽然没有明言圣母灵魂肉身升天,但非常强调圣母和她的圣子命运与共,故死亡也不能阻止这命运与共,新亚当的复活升天也一定带来新厄娃的复活升天。
其实,肉身的复活升天是我们宗徒信经中的一条。为追随基督的每一个人,肉身也会在世界终穷时复活。而圣母肉身提早受光荣是因为她,这个「天主卑微的使女」(福音)是救主之母;她参与她的圣子的征服罪恶和死亡的救赎工程以及她无染原罪。天主赐她的这些特恩,都是为了教会被救赎的人类而赐的,正如今天弥撒中的颂谢词说的:「童贞圣母今日蒙召升天,是祢教会要达到圆满境界的开始和典型,也是祢子民在人生旅途中,确切希望和安慰的凭证;祢不愿意她在坟墓中腐朽,因为祢的圣子一切生命的创造者,曾由她取得肉躯而诞生。」圣母妈妈的光荣,就是我们做子女的光荣。
圣母肉身升天的信理,清楚表明人的肉身的高贵,这意义在过去非常重要,在现代更为重要。基督徒特别应把自己的身体作为圣神的宫殿。
人是有肉身、灵魂两部分的。但古往今来,偏重肉身或偏重灵魂的极端学说时常出现,而天主教会始终坚持一个持平的态度。
第一个极端,说人的肉身是唯一重要的,肉身的需求及享受是唯一值得追求的,吃、喝、玩乐乃人生唯一目的。这态度固然极容易贬低人的尊严,使人与动物没有基本的差别。再来就是人可与动物一样被利用,包括别人的肉体也是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被利用征服的。现代的色情泛滥证明了这一点。
另一极端,则说人的精神是唯一重要的。教会初期,受希腊灵、肉二元论的哲学影响极深的诺斯底主义(Gnosticism)的异端就危害了教会极大。诺斯底主义认为肉体、物质都是低贱的,无法得救的,被救赎的只是精神体的灵魂。诺斯底异端是基督信仰的大敌,因基督信仰的中心是取了肉身的天主圣言。若望福音一开始的序言就响亮地、斩钉截铁地否决了诺斯底主义:「圣言成了血肉,寄住在我们中间。」(若一:14)
所以,天主教会对肉身、精神的看法,是两者并重的。基督徒知道,我们的肉身和灵魂都是来自天主慈爱的创造,而天主造的都「非常好」(参创世纪)。不但如此,天主还派遣k的独生子来到世界上,除了罪过之外,过着完全像我们人的生活。这就把人和人的物质世界都圣化提升了,人在世上为建设世界所付出的,对真善美的追求、努力,都有了永恒的意义。今天圣母灵肉升天的庆节就是要表明我们的肉身和灵魂都被救赎了。肉身、灵魂在此「涕泣之谷」,曾受到无数的痛苦与考验(读经一里的一二六○天即三年半,而3是完美的7的一半,象征了痛苦的日期。见默十一:3)理应受提升到天堂接受奖赏,在那里,所有的眼泪都会擦干!(默二十一:4)。
比约十二说圣母灵肉升天是一个「启示的」信理,是主耶稣在圣经里间接的启示。启示的信理我们不一定都明白(就如同三位一体这间接启示的信理一样)是不奇怪的。(我们可能会问:肉身复活升天后,在哪一个东南西北的「地域」里?)但我们相信这端道理,不是因为我们完全「理解了」,而是「服从了」启示者(天主子)的权威。「高天是属祢的,大地是属祢的,环宇及其中一切是祢奠定的。祢创造了南方,创造了北方。」(咏八十九:12-13)
圣母灵肉升天,表示天主会给所有忠于k的「卑微的」人,最完美的赏报。「k对敬畏k的人广施慈爱,千秋万世!」(福音)。故在今世,我们与恶龙(罪恶势力)的抗争是值得的,会得到曾与恶龙抗争的圣母助佑的,会最后获光荣胜利的!(读经一)
薛恩博《辅神礼研》蒙祝福的身体
教会在盛夏之际庆祝圣母升天节。许多乡村地方有不少传统庆祝活动(譬如祝圣蔬果和农作物、水上朝圣等等),对其他人来说,这是个炎热天不可多得的假日。然而我们不该因此把这节庆的意义、这假日的由来置之脑后。
这是一个圣母的节庆,不少地方将这天称作「圣母日」。这节庆已有千百年的历史,牢牢植根于教会传统里,尽管如此,它还是引发了不少疑问。
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疑问,出自今天的福音。我们在这篇读经里,找不到只字词组提及「圣母玛利亚身灵一同荣召升天」(这个节庆的全称)。至少,那是我们的最先印象。
一个没有圣经依据的节庆?一起圣经中没有记载的事件?对如此隆重的庆祝,是否证据稍嫌不足呢?不但如此,教会一直等到一九五○年,才由当时的教宗比约十二世庄严宣布:「荣福童贞玛利亚在结束其尘世生命后,她的身体和灵魂同被提升到天上的荣耀中」。圣母升天才因此成为教会的信条。如此看来,这节庆的根据岂不相当薄弱吗?
然而事情会不会并非如想象一般呢?事实上,千百年来,信友们特别喜欢这个节庆。或许,信友们已经正确地领悟到、感受到圣经里面没有多提,但却精准地归纳出的有关圣母的奥迹。或许,今天的福音读经能让我们摸索出这奥迹。
那是个简单、却扣人心弦的场景。玛利亚的表姊依撒伯尔业已年老、而且被判定荒胎。天主的使者天使却来告诉玛利亚:她的表姊正在待产中。玛利亚自己也怀了孕──不是出于若瑟,而是经由天主的奇妙化工──她也在待产。
现在两位怀孕妇女相见甚欢,各自在母胎中孕育着意想不到的胎儿:一个已经妊娠六个月;另一个则刚刚开始怀孕。
令读者惊讶的是,依撒伯尔以一种极不寻常的庄严口吻问候她的小表妹:「在女人中是蒙祝福的,的胎儿也是蒙祝福的!」从那时起,这句问候语被无以计数地重复着。
「女中尔为赞美??」文言文的《圣母经》就是取自依撒伯尔的问候辞。玛利亚是蒙祝福的。「尔胎子耶稣并为赞美」,玛利亚所怀的孩子同样蒙祝福,没有别的孩子能够与其相提并论。天主子由玛利亚的母胎取得人形的事实,不可能没有影响到她。
依撒伯尔惊喜地问:「吾主的母亲驾临我这里,这是我哪里得来的呢?」她称呼来自纳匝肋的小表妹玛利亚为「吾主的母亲」,那就是今天这个节庆的最佳根据:玛利亚是上主、救赎者的母亲。
在玛利亚身上,我们最先看到「救赎」的意义:她被免于一切凶恶,尤其是死亡。那就是为甚么我们相信,玛利亚荣福的身体,不会停留于死亡的国度。她的身体不属于坟墓,而属于天国。我们对圣母玛利亚的相信,正是我们内心对自己所怀的希望:我们不属于坟墓,而属于天国。
《梵蒂冈电台》圣母升天节
默11:19;12:1- 6a. 10a-b;格前15, 20-26 ; 路1:39-56
本日弥撒礼仪谈到圣母玛利亚蒙召升天,她的肉体与灵魂被提升到天上的光荣中。为解释这奥迹,让我们来看看本日的三篇读经。读经一取自默示录,叙述一个女人身披太阳的大异兆。读经二取自圣保禄宗徒致格林多人前书,说明复活是按照某种次序发生。福音虽没谈到圣母升天,因为新约圣经中没有任何章节论及这事,但谈及圣母往见表姊依撒伯尔,因为在这机会上玛利亚表达了她在被举升天的大日子上也必会有的情怀:即谢主曲中所表达的。
玛利亚在表达伟大的手足之情时,咏唱她的谢主曲,是含有深义的。
天使报告她将成为天主子的母亲;因知道表姊依撒伯尔虽然年老仍怀了男胎,需要人帮忙;在神圣的爱德的驱使下就动身前去探望。
与玛利亚的会见是丰富恩宠的时刻。福音说「依撒伯尔一听到玛利亚请安,胎儿就在她的腹中欢跃。依撒伯尔遂充满圣神。」
在这恩宠的交流中,玛利亚表达了她对天主的感谢,充满感激之情,因为天主在她身上行了大事。
这谢主曲是首预言歌,因为它神秘地宣报了同一玛利亚在她升天事迹中的欢跃。事实上,她在蒙召升天时,更可以兴高采烈地宣告:「我的灵魂颂扬上主------。全能者在我身上行了大事」。
玛利亚的这首赞歌真正表达了她为天主在其身上进行的工程无限感激。
早在耶稣诞生时,她可以说:「全能者在我身上行了大事」。
在加尔瓦略山上,虽处在儿子死亡的巨大痛苦中,她也可以说:「全能者在我身上行了大事」,因为她就在那里成了耶稣的门徒们的母亲,心神上的母亲。
最后,玛利亚在她被举升天时,可以最终并完善地表示她的喜乐和感激。那时她可以真正地说:「我的心神欢跃于天主,我的救主,因为他垂顾了他婢女的卑微,今后万世万代都要称我有福;因全能者在我身上行了大事,他的名字是圣的。」
年复一年,在这圣母升天节上,万世万代都称玛利亚有福,称扬她的莫大喜乐,及她对主的全心感谢。
玛利亚蒙召升天是项特恩,因为天主不能任凭那个曾接受了他的儿子,并给其肉体和血以完成赎世工程的身体遭到腐朽。
于是耶稣在他母亲"安眠"后,把她接回来,为使她完满地分享他在天的光荣。
玛利亚在天上仍继续她那有益于教会的工作。
在读经二里,圣保禄谈到复活。他确认「就如在亚当内,众人都死了,照样,在基督内,众人都要复活」。但他指出:「不过各人要依照自己的次第:首先是初果的基督;然后是在基督再来时属于基督的人。」
我们还可以加上一句,那些属于基督的人之间也有个次第。玛利亚一生密切地参与耶稣的苦难与死亡,她理应领先于众人,她的升天便表明了这优先权。
取自默示录的读经一,启示了玛利亚的光荣。其作者论及在天空出现一个异象:「一个女人身披太阳」。
默示录没直接说到玛利亚升天。事实上,在谈到这位身披太阳的女人时,说:「她怀了孕,在产痛和苦劳中,呼疼呻吟。」
虽然如此,玛利亚的光荣用了这伟大的形象来描述:「一个女人身披太阳,脚踏月亮,头戴十二颗星的荣冠。」艺术家们便用这些美妙的题材淋漓尽致地描绘圣母玛利亚。
经文虽没提到玛利亚的名字,但谈到那与代表魔鬼、恶势力的龙的战斗,说:「那条龙便站在那要生产的女人面前,待她生产后,要吞下她的孩子。」
这让我们想到无辜婴孩遭黑落德残杀的事件:婴孩耶稣曾被搜寻,为了杀害他;这是桩很狠毒的事;但天主保护了他降生成人的儿子,因为他必要在他完满的人性内实现拯救全人类的计划。
「那女人就生了一个男孩子,他要统治万民」。我们在这句经文中得到一个默西亚的描述,所以是直接拍合在玛利亚身上。
而且它也能令人回想起默西亚与选民之间的关系,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默西亚的母亲就是圣洁的国家。可是默西亚的母亲径直指向玛利亚。
于此玛利亚的出现,是天主凯旋的时机,因为主保护了她。经文上写说:「如今我们的天主获得了胜利、权能和国度,也显示了他基督的权柄。」这所有的一切都在圣母升天时实现了。
今天的节日使我们心中充满喜乐。我们为玛利亚而欢乐,不仅因为她免受腐朽,而且也因她上升到她的儿子和天主的身边受到光荣。
与此同时,我们知道在天上有一个强而有力的人为我们代祷。玛利亚在天上接受我们谦卑的和有信心的祈求,并使之获得垂允。
回过头来再看看福音,我们可以说蒙召升天的玛利亚,并不停止她造访世间。探访表姊伊萨伯尔便是玛利亚这恒久使命的标记。
我们知道圣母多次显现,为给予基督信徒愿在她的带领之下,十分稳固地走向天主的信心。她来为救助软弱者,治愈病人,邀请所有的人皈依,如此我们终能和她同登天堂。这是我们的希望。
荣获光荣的玛利亚,她不会遗弃我们,相反的非常接近我们。所以我们可以在喜乐与信心之中生活。
上一篇:下一篇:
【公共评论】[目前共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共1条]
【相关软件】&[共0个]
&暂 无 相 关 内 容
【相关文章】&[共2篇]
【相关教程】&[共2篇]
&|&&|&&|&&|&&|&&|&&|&&
Copyright&
天主教沧州(献县)教区网站站长:xushengren 建站时间: 站长信箱:.cn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侠盗猎车手5无法进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