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苏联饥荒大饥荒死了多少人

1921年:苏联大饥荒
导读:自1917年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共和国之后,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立刻视之为洪水猛兽,开始进行疯狂的武装干涉,力图把新生的革命政权扼杀在摇篮里。在英法美等国连续的武装干涉下,苏维埃政府和人民进入历史上最艰难的一段岁月,人们面临着无粮糊口的日子。
在饥饿的威胁下,人们纷纷吃树皮和草根,那些动物们也成了饥民们的口粮,在塔本县等许多地区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剧。至于粮荒的原因,苏联官方认为是持续的干旱,因粮荒造成食物短缺已经致使520万人死亡,这是欧洲史无前例的纪录。其实,这次大粮荒从1918年开始就有征兆,后来研究表明
自1917年建立共和国之后,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立刻视之为洪水猛兽,开始进行疯狂的武装干涉,力图把新生的革命政权扼杀在摇篮里。在英法美等国连续的武装干涉下,政府和人民进入历史上最艰难的一段岁月,人们面临着无粮糊口的日子。在饥饿的威胁下,人们纷纷吃树皮和草根,那些动物们也成了饥民们的口粮,在塔本县等许多地区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剧。至于粮荒的原因,苏联官方认为是持续的干旱,因粮荒造成食物短缺已经致使520万人死亡,这是欧洲史无前例的纪录。其实,这次大粮荒从1918年开始就有征兆,后来研究表明,曾有数千万人濒临饿死。严重的粮荒迫使苏维埃政府向国际社会寻求人道主义援助。日,苏联高尔基通过西方媒体向世界发出求救信号,他呼吁世界有条件提供援助的国家伸出援助之手,来解救千百万面临饥饿威胁的俄国人民。高尔基的影响力是很大的,也立刻得到了回应。作为武装干涉苏俄革命的“帝国主义国家”之一的首先对苏俄的求救做出回应。一家慈善机构救济总署表示愿意提供帮助。该家慈善机构成立于1919年,由后来的赫伯特·胡佛主管。它的使命就是向战争提供各种人道主义援助。需要指出的是,美国救济总署虽然表面上是一个非官方性质的慈善机构,但有着复杂的官方背景。从救济总署提出的援助条件可以看出,它的“无私”援助具有一定的政治性,比如要求苏维埃政府尽快释放关押在苏维埃俄国的美国人。为了获得境外的粮食援助,苏维埃政府接受了这一条件。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24小时热文“欧洲粮仓”前苏联曾三次大饥荒 数以百万计人饿死_凤凰历史
“欧洲粮仓”前苏联曾三次大饥荒 数以百万计人饿死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在沙俄时期曾是“欧洲粮仓”的国家在20世纪发生了三次大饥荒(1921年、年和年),数以百万计的人被饿死,造成这种灾难的因素既有天灾,更有人祸。
苏联的社会主义大厦在1991年轰然倒塌了,可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曾对20世纪产生过重大影响,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20世纪是在苏联的标志下度过的。在十月革命发生之时,不仅俄国人,连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工人阶级、先进分子都对它寄予厚望,但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结果却令人失望,苏共实际上被广大民众抛弃了。为什么苏联没能实现十月革命的理想,未能满足人们对和平、土地、面包、自由的要求?我们应该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失败中吸取什么教训?值得每一个共产党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思考。在此,我想利用为本书作序的机会,就有关问题谈谈自己的思考与看法。首先,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为什么失败?这是一个需要长期研究的问题。众所周知,十月革命后,苏俄实践过两种社会主义模式,一个是军事共产主义,一个是新经济政策。二者的实质区别在于:从并不符合当时俄国实际的理论出发建设社会主义,还是从俄国的实际出发寻找社会主义建设的途径。列宁从军事共产主义失败的实践中认识到,俄国要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满足占人口绝大多数农民的需要,用农民熟悉的办法,为此,他认为新经济政策是正确的方法和途径,应该长期坚持下去,共产党员要学做&文明的商人&。不幸的是,列宁早逝,俄共(布)大多数领导人还沉浸在左倾激进情绪之中,幻想很快建成按国家计划生产和分配的社会主义,于是,在1929年实现了&大转变&,重新回到了军事共产主义的老路上去,消灭了个体农民和私有制,建立起了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实践表明,这种背离国情、不顾民众利益、冷冰冰的社会主义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苏联的危机实际上是斯大林体制模式的危机,动摇了人们对社会主义和苏共的信心。应该承认,苏联的社会主义也曾取得很大成就,在消灭失业、发展社会福利、实现免费教育等方面,取得了不少进步,但是,从总体上看,苏联没有建立起一个公正、和谐的社会,自由和民主只停留在纸面上,理论与实践的巨大反差是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二,如何看待斯大林和斯大林体制,仍然是争论的核心问题。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围绕今后的改革一直进行深入讨论,也出现了来自不同方面否定改革的声音,有人竟不顾历史事实,去竭力颂扬、美化斯大林模式,把斯大林的体制模式看成是社会主义唯一正确的模式,硬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拉入苏联模式的轨道。原本已经清楚的问题,又变得模糊起来,有些问题又被颠倒了是非,误导国人。例如,至今仍有些人说,斯大林模式是&假命题&,谁提这个就是&制造混乱&、&包藏祸心&、&别有用心&与&无稽和无知&。实际上稍懂点儿苏联历史的人,都不会否认斯大林模式的存在。斯大林实行的不受法律限制的&无产阶级专政&(后来实际上是他一个人的专政),搞大清洗,滥杀无辜,有人把其原因归结为斯大林&在工作作风方面不够民主,甚至作风粗暴&。至今还有人说《九评》对斯大林的评价是最科学的,他们竭力颂扬斯大林,俄罗斯一有关于赞扬斯大林的书籍和文章,他们就迅速予以宣传报道,甚至进行夸大,否定一切非斯大林化的合理性。一些人不顾俄罗斯人为了重振大国的需要为斯大林强国主义歌功颂德的现实,片面断言&在俄罗斯境内和原苏联范围,从政府到百姓,从老人到青年,从过去反斯大林的人到斯大林时代的优秀人物,都经过反思而对斯大林充满了敬仰,以掀起重新评价斯大林的高潮。&俄罗斯已经在&还斯大林伟大马克思主义者的本来面目。&这显然不符合实际,意在表明俄国人都在赞扬斯大林,中国人也不应该批评斯大林的体制。这样做的结果,不管其主观愿望如何,在客观上只能起到阻碍深化改革、干扰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步伐。有文章说得好:&任意地或是处心积虑地美化旧体制和早已被历史证明是一条死路的苏联模式,这样做,如果是不谙世事的青年,就说明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之后,对年轻的一代切实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是何等紧要,如果不是青年,而是什么这个家那个家,则实不知是何居心?&(吉力:《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前进》,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时报》,日第1版。)这些话虽然尖锐了一些,但确实应该引起我们思考。这里,我们应该思考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是坚持斯大林模式、走苏联发展道路而得来的,还是因为摆脱了苏联的那一套而获得的?毛泽东曾说:&不要一反斯大林就如丧考妣。&(吴冷西著:《十年论战》(上),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5页。)现在我们应该结合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理解一下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播放数:1444180
播放数:135897
播放数:497060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1921年苏联大饥荒 美国出手挽救900万生命_网易军事
1921年的大饥荒,苏联官方认为是持续的干旱,因粮荒造成食物短缺已经致使520万人死亡,这是欧洲史无前例的纪录。其实,这次大粮荒从1918年开始就有征兆,后来研究表明,曾有数千万人濒临饿死。美国首先对苏俄的求救做出回应。一家美国慈善机构美国救济总署表示愿意提供帮助。该家慈善机构成立于1919年,由后来的美国总统赫伯特·胡佛主管。它的使命就是向战争受害者提供各种人道主义援助。高尔基曾这样评价美国的救援:“在过去的一年中,你们从死亡中拯救了350万儿童,550万成人……在我所知道的全部人类受难史上,没有任何援助的规模和慷慨程度能和这次援助相提并论。”
1921年苏联大饥荒 美国出手挽救900万生命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谁在1921年大饥荒中拯救了900万苏联人?
下载积分:30
内容提示:谁在1921年大饥荒中拯救了900万苏联人?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05:50:40|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3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谁在1921年大饥荒中拯救了900万苏联人?
关注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联大饥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