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苍天谁是英雄 萧敬腾 微盘之不得不说清的问题

  求更新啊
  嘿,咋的啦,英雄,不更啦。
  求更新啊
  问苍天几多英雄出自风调雨顺
  呼唤楼主,等更新。  
  对不住诸位好友了,周末有些公事耽误更新了,今天恢复更新,谢谢大家的关注。
  (32)问苍天谁是英雄——梁山泊“英雄好汉”大揭秘  之出洞蛟童威,翻江蜃童猛  地进星出洞蛟童威和地退星翻江蜃童猛是兄弟俩,兄弟俩分别是梁山泊第六十八位和第六十九位头领,他们是梁山泊水军头领,分别镇守梁山泊的东北水寨和西北水寨。  随着童氏兄弟的到来,梁山泊水军的神秘面纱,就会慢慢被揭开,水军中复杂错综的关系,也会慢慢被我们知晓。  “天降石碣”上兄弟两人被“封”为地进星和地退星。这个封号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就是说这兄弟二人知进退。他们不但在稍显浑浊的水中能够辨别方向,进退自如,而且在险恶的江湖闯荡也比较明事理,这一点,我们会着重说一说。  童氏兄弟的绰号为“出洞蛟”,“翻江蜃”。这种绰号有些意思,由于童氏兄弟一身的功夫都在水里体现,而且他们水中的功夫又很高,就像蛟龙这样的神物一般,因此得此绰号。他们的绰号最终就是说他们的水性很好。  童氏兄弟是现在所知的第一拨水军头领,在梁山上共有八位水军头领,却只有童氏兄弟是地煞星,其余六位水军头领都是天罡星,为何有如此安排呢?  因为他俩的表现机会很少,事迹不多,江湖上的名气不大,地位不高。最重要的是,他们俩是梁山泊水军第一大头领混江龙李俊的小弟,如果他们俩再进“天罡星”,梁山泊的水军就更失去平衡了。  童氏兄弟是在第三十六回出现的,当时宋江刺配江州,在路过揭阳岭时,被李立用蒙汗药酒麻倒,李俊此时恰好带领童氏兄弟赶上揭阳岭来,因此就救了宋江。  童氏兄弟就是在那时见到江湖上大名鼎鼎的及时雨宋江的。童氏兄弟一直是李俊的小弟,他们俩的活动范围也不会离开江州太多,所以在见到江湖名人宋江竟然被李立这么低劣的江湖手法打败时,对宋江的印象也不会太好,但是,他们的大哥李俊却不这么看,在《李立篇》我们说过,李俊“巧遇”宋江,其实是两个江湖势力的小小试探。童氏兄弟只是李俊的小弟,小跟班,他们是不会太清楚其中的含义的,他们只是在陆地上给李俊摇旗呐喊,站脚助威,在江里替李俊摇橹掌舵,乘风破浪,他们既是李俊的小弟,保镖,又是李俊混迹浔阳江的得力干将。  童氏兄弟的战力如何,书中没有说,因为他们的表现机会很少。他们俩的水性如何,书中也没有说,可能是由于他们的大哥混江龙李俊的风头太劲,完全掩盖了他们兄弟的色彩,也有可能是《水浒传》里这种小人物太多了,施老先生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去一一详细描述,因为这不符合创作规律,也不符合突出主要人物的创作要求。因此,兄弟二人一直是充当摇橹撑船的水手的角色,是标准的群众演员,可这兄弟的群众演员和一般的演员不太一样,他们是有着特殊地位的群众演员,就是因为他们是水军的头领。  由于水军在梁山的地位不一般,是相对独立的系统,宋江对水军的控制不像对其他帮派的控制那么成功,一些特殊的招数在水军中施展不灵,因此宋江对水军是不放心的。但是由于水军的作战特殊性强,水军将领的地位高,八位头领中,有六位是天罡星,这就可见水军的地位超然,而且这六位天罡星头领有个个不简单,平时哄着还怕哄不好,哪里还敢用非常规的手段对付他们呢,既然对付不了六位天罡星,就只好对付两位地煞星了。因此,我们就看到童氏兄弟的被轻视,被边缘化。
  童氏兄弟的表现的机会很少,只是在刚出场时露了一小脸,但他们只是普普通通的小喽啰地位,只是跟随在李俊的身边。  在夜袭无为军的行动中,童威的工作是艄公,他的船上载的是晁盖,宋江,花荣。估计这应该是李俊的安排,毕竟江湖上传说的两的大佬都来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他们又不识水性,只能在自己心腹的船上才真正放心啊。  童猛的工作是探路打探消息,  只见那童猛回船来报道:“城里并无些动静。”  原本以为童氏兄弟会做一个哑巴,毕竟《水浒传》里做哑巴的头领有好几个,那是被忽视的终极表现,童猛的这句话,就避免了做哑巴的尴尬。  夜袭无为军后,兄弟二人就上了梁山。到了梁山上,就不能随时跟在大哥李俊的身后了,要服从梁山的统一安排,在第一次梁山分配的工作中,童氏兄弟的工作是在梁山的西山开创“西山酒店”。第二次分配工作,兄弟二人负责镇守金沙滩小寨。在宋江掌管了梁山后,他们是水军的头领,终于干回了他们的老本行。在梁山,最后的分配工作中,他们兄弟依旧是水军头领,各自镇守东北水寨和西北水寨。至此,兄弟就在水军中踏踏实实地干了下去。只要是梁山水军的行动,兄弟二人都参加。一直到征方腊的战争。  在征方腊的战争中,已经淡出我们视野之外很长时间的童氏兄弟又慢慢活跃了起来,原因是,方腊集团是在南方,南方的江河湖泊很多,梁山的水军的作战压力很大,但是由于梁山水军在北方的一系列战役中几乎没有败绩,在来到江南见识到方腊的水军后,让他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为了探听消息,搜集情报,久未露面的梁山水军老大混江龙李俊亲自出马,当然协助他的还是他的铁牌马仔童氏兄弟。原以为老大出马会很轻松的完成任务,可没想到,刚到太湖就被榆柳庄四兄弟擒获。
  在被擒住后,李俊知道这次是凶多吉少,这条性命看来是要丢在这里了。看着童氏兄弟,李俊心中不忍,他表示对不起童氏兄弟,但是童氏兄弟丝毫不在意。  童威、童猛道:"哥哥休说这话,我们便死也够了。只是死在这里,埋没了兄长大名。"  这说明这兄弟俩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也很有小弟的觉悟。我们做小弟的死不足惜,我们的任务不就是为大哥卖命吗,我们贱命一条,死不足惜,可哥哥死了就太可惜了。  看,这就是做小弟的高境界。做小弟的不但要拼杀在前,还得要有头脑,时刻把大哥的利益和名声摆在第一位。  听到童氏兄弟这句话,任谁都得问问他们所说的这位好像很有名的大哥姓甚名谁了。榆柳庄四兄弟当然也不例外,童威童猛兄弟已然不似常人了,再加上他们一口的山东口音,这四兄弟自然想到,这三个人极有可能是梁山上的人,因此,在沟通一番后,双方都知道对方的身份了,因此他们就在太湖榆柳庄七人结义,也商定待灭了方腊后,共同到海外定居。  从此以后,虽然童氏兄弟历经了多次凶险的战役,却一直没有损伤,不得不说,他们在接下来的战争岁月里,留了心也留了力,在身边的兄弟大多战死的情况下,还时时不忘自己的后路,这可不是“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江湖教条啊,这也不是讲义气的表现啊。  这么说也许有人不服,认为童氏兄弟活下来是很正常的事,也不一定有畏战藏私的行为。  可是,想过没有,征方腊的战争的残酷性大大超出了梁山108位头领的想象,陆地的将领死伤三分之二,就连战无不胜的水军将领都阵亡多半,原先的8位水军将领,再加上孟康这位后加入的水军将领共是9名,最后只剩4个人。  张横病死,张顺战死,阮氏三雄只剩其一。那是多么残酷的战争啊。剩下的四人,阮小二侥幸生还(也许是作者起了怜悯之心),李俊和童氏兄弟为什么能够完好无损的活下来呢?  就凭童氏兄弟低微的武力,如果不是在战斗中萎缩不前,怎会恰好保全性命。其原因就是为了战争结束要赴榆柳庄之约的。为了榆柳庄之约他们会出工不出力的。  征方腊的战争胜利后,兄弟二人随李俊远渡海外,自在逍遥快活去了。  由于童氏兄弟有证据确凿的“独善其身”的自私行为,他们在残酷的战争中有保全自己,只为自己着想,不顾周围兄弟死活的行为,他们不符合我们的评选标准,他们俩也不能被评为英雄好汉。
  @一生平安幸福-13 19:10:50  嘿,咋的啦,英雄,不更啦。  -----------------------------  英雄不敢当,在现在和平年代英雄可是越来越少了。
  对原著行者和提辖最后的描述很有感触 很期待那时候笔者对他们的评价 写的很好  
  昨天停了一天电,好不容易来电了,网络又上不去,真是急人。今天更新。
  (33)问苍天谁是英雄——梁山泊“英雄好汉”大揭秘  之铁笛仙马麟  铁笛一声山石裂,铜刀两口鬼神惊  马麟形貌真奇怪,人道神仙再降生。  地明星铁笛仙马麟是梁山泊第六十七位的头领,他是马军小彪将兼远探出哨头领十六位之一。  地明星是说他眼明手快呢,还是说他明辨是非呢?  由于马麟有一个相当唬人的绰号,“铁笛仙”,这就说明他和普通凡人是不一样的,有着异于凡人的眼光和境界。应该是说他善于明辨是非。那么,马麟真的有这样的本事吗?他能明辨什么样的是非呢?  其实马麟并没有多么高超的“明辨是非”的本领,他的这种“明辨是非”只不过体现在无条件坚定服从宋江哥哥的支配罢了。  马麟的绰号叫“铁笛仙”,这是何意呢?  由于马麟的相貌很奇特,人们觉得他好像仙界的神仙降临,就称他为“铁笛仙”。  那么到底马麟长得是多么奇怪呢?是长得仙风道骨,鹤发童颜还是长耳垂肩?仙界的神仙们又是长得什么样子呢?  《水浒传》对马麟的相貌没怎么描述,毕竟是小角色,作者是不愿意浪费精力的。尽管书中对马麟的描述只有寥寥数语,但他在江湖上闯下这个绰号就不会是空穴来风。那么到底马麟是因为什么特别之处得到的这个绰号呢?  首先还是因为马麟的相貌,我们可以推测,马麟可能是长发飘飘,气度非凡,就像画中仙风道骨的神仙一般。马麟的相貌在绿林江湖中绝对是异类啊。绿林江湖的强盗们给人的印象不是凶神恶煞,就是秃头,独眼龙之类的歪瓜裂枣之辈,马麟这种仙风道骨形象的出现大大改观了绿林江湖人在世人面前的形象。  其次,马麟不但长得很像神仙,并且他还精通音律,吹得好铁笛。这可是铁笛啊,不是普通的竹笛啊,这一曲吹出来有着开山裂石之势的。不知道马麟吹得是“碧海潮生曲”呢?还是另一曲有着奇异功力的曲子,当然这只是施老爷子的文艺创作,当不得真,如果马麟真这么厉害的话,还用得着轮着双刀上阵拼命,站到战场外面吹上一曲,就可取对手性命于无形,这得多么轻松惬意啊。  最后,马麟不但吹得好笛子,他的武功也很厉害。马麟在江湖上的成名绝技是练得一手大滚刀。《水浒传》中,用刀的高手很多,但是用双刀的不多。马麟能够挥舞双刀力战百十个人而不败,这也是江湖“好汉”们无比敬重他的重要因素。  以上三个因素让马麟得到了“铁笛仙”这个既雅致,又不失威武的绰号。  铁笛仙马麟是在第四十一回出现的,至于他上如何遇到宋江,如何上梁山在前面的《陶宗旺篇》我们说的很详细了,这里我们就不多说了。  马麟刚到梁山时,他的工作是监造船只。梁山泊的领导为什么让马麟做这个工作呢?可能梁山高层是看马麟祖籍是健康府就推测马麟经常混迹于长江边,水性可能不错。在建康府长大马麟看到的船只可能也多,见识呢,也比梁山泊现有的头领要多。正所谓“没见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正是因为这种心理,梁山泊的领导们才给马麟分配了监造大船的工作。  其实像监造战船这种专业性超高的工作,怎么能这么随意呢?可见梁山泊高层在安排工作时经常是因人设岗,也可以看出来梁山泊在建设初期人才的短缺。作为一个有着超高追求的强盗团体,梁山泊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缺口是很大的。不过马麟的这个工作的确是勉为其难了。  马麟在梁山泊前期征战中出境的机会不少,特别在二战祝家庄时,他的表现相当抢眼。
  @谁是你的哆啦A梦
09:59:17  对原著行者和提辖最后的描述很有感触 很期待那时候笔者对他们的评价 写的很好  -----------------------------  这二位是《水浒传》的重要人物,特别是提辖,我认为除了宋江哥哥,就是他了。我也很期待那天的到来。
  在攻打祝家庄的军事行动中,马麟是作为先锋跟随宋江左右的,想必宋江对这个相貌奇特的头领很是看重也表现出极力拉拢之意。  在宋江身边工作马麟十分卖力,在二打祝家庄时,马麟先是他死战祝龙,随后又力战一丈青扈三娘。马麟遇到扈三娘,这两个使双刀的高手给我们奉献了一场视觉盛宴,也奉献了一场经典的双刀大战。  在武林中,有“年刀月棍一辈子的枪”之说。既然单刀都要经年累月才能练成,那双刀就更难练了。马麟和扈三娘这两个使双刀的高手碰到一起,注定是火星撞地球般激烈。这样精彩激烈的对战让宋江都看花了眼。我们不止一次说过,宋江的武功的深浅我们不知道,但是宋江的见识那是超一流的,能让这样的人看花了眼,可见马麟的功底有多深。  此战以后,马麟的能力得到了宋江的认可,也算是得到宋江的重用,只是由于随后梁山泊网罗的高手太多了,很多人都比马麟高强的多,所以,马麟出彩的机会日益减少,出镜的机会也更少了,只有在大部队出战时,他才能作为一些主将的副将立点小功,露个小脸。  在征方腊时,马麟随宋江出征。在攻打乌龙岭的战斗中,马麟碰到了方腊方面的悍将白钦和《水浒传》中用刀的绝顶高手——石宝。  马麟没有机会能够和传说中的超一流高手石宝面对面的较量,也没有机会衡量自己的双刀和石宝的“劈风刀法”的差距,他还未把他的功夫施展开,就被白钦用标枪标中,负伤倒地,随后就被石宝的劈风刀杀死。  马麟死了,他毕竟是人不是仙。  不是神仙就得面对生老病死,就得面对天灾人祸。  作为一个武者,马麟的这种阵亡的方式是否太惨烈了一点呢?  军队里有句名言:“军人就应该死在战场上”。  作为练武之人,他们死亡的最高境界是否就应该死在比自己武功高的高手手里呢?  曾经看过一本介绍老一辈武术家事迹的书籍,在那本书里,老武术家说,“我最怕的是老死在床上,最希望死在比我功夫高的高人手里”。  这位老武术家的话是否吐露了所有真正武者的心声呢?  我想应该是这样的。这也许是练武之人至高荣誉,也可能是他们最后的宿命。  马麟的表现机会少,《水浒传》的作者都没有把他列入英雄好汉的行列,我们也就更不可能法外开恩了。  虽然马麟本身并不符合我们所制定的标准,可他却应该得到我们尊重。  在此对千千万万现身于武道的武林中人表示深深的敬意。
  (34)问苍天谁是英雄——梁山泊“英雄好汉”大揭秘  之圣手书生萧让,玉臂匠金大坚  青衫乌帽气棱棱,顷刻龙蛇笔底生。  米蔡苏黄能仿佛,善书圣手有名声。  地文星圣手书生萧让是梁山第四十六位头领。他在梁山泊负责文案工作,其实就是梁山泊高层领导的御用秘书。  原本要好久才能说到肖让,可是由于萧让的很多行动都是和金大坚在一起的,把他们两个分成两篇写,实在不方便,也很容易重复。为了便于阅读,我们就把他们俩放到一个篇章里来写。  萧让和金大坚既是好朋友,也是工作上的好搭档,当然这是上梁山泊之前,到了梁山泊以后,他们俩的境遇就发生了改变,两人之间的差距也就越来越大,把他们俩放到一起写,也可以清楚地看出他们俩对比之后的差距。  地文星是萧让“天降石碣”上的封号,这个封号既不是说他文采出众,也不是说他有文雅之风,而是说他的对于文字的研究相当深,而且精于模仿当时社会流行的“苏黄米蔡”等各家字体,且惟妙惟肖,丝毫不差,这也算是一门绝技吧。萧让的绰号叫“圣手书生”,其寓意也正是如此。  在几百年前的宋朝,萧让的这门绝技可能还不算惊世骇俗,可如果在现如今的神州大地,这门绝技可是了不得啊。  在新闻里,我们经常会听到有某某富商为求一副字动辄百万,上千万之巨。别看花了这么多钱,还经常为这幅字的真伪吵闹不休,如果有圣手书生萧让在场,凭他的见识和功底,一定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结论的。再说,说不定那些古画,古字,就是他模仿的也说不定。  圣手书生萧让是在第三十九回出现的。当时宋江因酒醉在江州提了反诗,这首反诗恰巧被通判黄文炳看到了,他就把宋江告到了江州知府蔡九那里。蔡九知府听说他的治下有反叛出现,哪里还不重视起来啊,他当即把宋江抓进大狱。随后就派神行太保戴宗给东京汴梁的蔡京送书信,征求蔡京的意见。戴宗为救宋江,走到梁山泊脚下,求救于吴用。  宋江于梁山泊有大恩,晁盖,吴用等人岂能不设法救人?可要救宋江也会困难重重。一是江州与梁山泊相距甚远,二是,梁山泊实在没有在险地营救人质的经验。  为了既救宋江又避免梁山泊的人远赴险地,吴用就想出一计,想用此计不用出动兵马就能把宋江救出来。  这条计策就是找人伪造蔡京的回信,在信中,假借蔡京的名义,命蔡九把宋江押解到东京,梁山泊就在半路上救宋江。  这条计策不用劳力费神,也不用远赴险地,应该说是条好计策。但是这条计策如果成功就必须要有人模仿蔡京的笔迹写信,还必须有人去模仿蔡京的印章,这样才能伪造一封完美的假信件。  找谁呢?谁有这样的高超模仿的技艺呢?  这时吴用就想到了他以前的旧识,圣手书生萧让和玉臂匠金大坚。  由于圣手书生萧让是模仿笔迹的高手,玉臂匠是模仿刻章的高手,二人都是各自行当里绝顶的高手。萧让精通“苏黄米蔡”等书法大家的笔体,而金大坚是当时著名的金石雕刻家,也善于篆刻当时的极为流行的苏、黄、米、蔡四种字体的印章,因此智多星吴用就决心把这两位老相识骗上梁山,邀其入伙。  表面是“邀人入伙”,暗地里是害人不浅的事,吴用没有少干,骗萧让和金大坚是第一回,这也说明“杀熟”之举,自古有之啊。只不过,这位教书先生出身的智多星吴用的手法太不光明了,也尽显其小家子气和阴险卑鄙。不过,骗肖让和金大坚入伙是吴用第一次使用,这次他还略显“羞涩”。当第一次过后,吴用就卸掉了心理包袱,骗起人来就得心应手,也更加的厚颜无耻了。当然这是后话,我们以后再仔细说说。
  梁山泊把骗萧让,金大坚二人的计策定下来之后,就让戴宗去“请”这两人,因为戴宗走的快啊,让他去办事效率会大大提高的。  戴宗到了济州城,很快就找到了萧让。戴宗假说由于要重修五岳楼,本州上户要刻道碑文,因此来请萧让。  这个活计的报酬很丰厚,而且还是预付款,人还没有去,就先给白银五十两作安家之资。萧让在家给别人写字,裱字的收入估计也不会很高,见有如此的活计岂会不高兴。萧让见对方出手如此大方,就建议,立碑还得有石匠。戴宗早就准备好说辞了,当即提出已经准备邀请金大坚了。  对戴宗的表现萧让也没有怀疑,就带领戴宗去寻找金大坚。  凤篆龙章信手生,雕携印信更分明  人称玉臂非虚誉,艺苑驰名第一名.  地巧星玉臂匠金大坚,是梁山第六十六位头领。他在梁山泊的工作是篆刻兵符印信。他的这个工作可是有了名的清闲,在梁山泊里有文化的头领并不太多,再说,那兵符篆刻一枚也就够了,那能篆刻很多,所以金大坚在梁山泊是很清闲的。  地巧星是说金大坚心灵手巧,他的绰号是“玉臂匠”,这是因为他雕得玉石特别好,因此称其为玉臂匠。  玉臂匠金大坚是在第三十九回和萧让一起出现的。  话说,玉臂匠金大坚这日正在大街上闲逛,由于他的就业面太窄,刻玉石印章,刻碑文的活计并不多,所以闲来无事就到处逛逛,看看能不能在大街上找一点活干,没想到在大街上遇到了圣手书生萧让,平时两人就互相介绍活计,这次萧让接到一宗大活,就介绍金大坚一起干。  当听到干这宗活能给五十两银子,金大坚高兴了,毕竟平时可没有这么肥的活啊,因此他痛快的答应了,可见他的生活比萧让要拮据的多,萧让见到五十两银子可没有多么激动兴奋的表现。  金大坚和萧让安定好家里的一切,并相约明日一同出门。  让金大坚和萧让都没想到的是,他们这才叫,“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他们这一去就从此就走上了改变自己一生的道路。  次日,戴宗领着金萧二人上了路。待出了济州城,戴宗见把金大坚和萧让引进了包围圈,就找了个借口,溜了。  金大坚和萧让见戴宗先走了,就边走路边聊天。他们聊得什么呢?估计他们二人正在盘算着如何回家使用这五十银子,是装修一下铺面啊,还是补贴家用。正当他们俩聊得高兴时,忽然祸从天降,他们竟然遇到劫道的强盗了。  像金大坚和萧让这样的专业手艺人遇到劫道的机率其实并不大,毕竟他们出门的机会并不是很多,所去的地方也不是多么偏僻荒芜的地方,遇到强盗的机会着实不大。可这次不对劲,他们不但遇到劫道的,而且还是有四五十人的大队伍,更可怕的是,那劫道竟然还要用他们的心肝下酒。  “俺不要你财赋衣服,只要你两个聪明人的心肝做下!”  劫道的强盗头目正是梁山泊上吃人心肝吃出经验来的矮脚虎王英。王英在清风山经常吃人的心肝,来到梁山泊,估计晁盖和宋江不会允许他这么做,这次奉命下山做任务,岂能不开开荤,再说,人们都说聪明人的心肝是大补之物,既滋阴壮阳,又清心明目,是难得的好东西啊。  当然,王英也不会真那么做,他只不过是吓唬萧让和金大坚二人罢了。  萧让和金大坚哪里知道王英是在吓唬他们。听说过有些丧尽天良,丧尽人性的强盗有吃人肉,吃人心肝的嗜好,可从来没有想到,自己的心肝会被强盗吃啊。他们恐惧之下,只得拼命。  俗话说“兔子急了还咬人”呢,何况人呢?也幸亏他们平时也练过武术,在拼命抵抗之下,这伙强盗退却了。  面对暂时的胜利,金,萧二人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他们错误的估计了面前的形势,也错误的估计了自己的武功。他俩还以为这伙人真是被他们的武功给打跑的呢。这两人要是识相的就应快速地顺原路逃跑,刻碑文之事是日后在说吧,还是性命重要啊,那五十两纹银毕竟得有命花才行啊。可这两人竟然被表面的胜利冲昏了头脑,竟然兴起了追赶强盗的念头,这不是作死吗?就是这一昏头,让他们错失了逃跑的最佳时机,也浪费了逃跑的时间。待第二波的杜迁,宋万,郑天寿各带三十人围上来时,他俩才意识到自己刚才的决定是多么的愚蠢了,可是晚了,片刻间,二人就被人家生擒活捉。  金,萧二人一被抓住,那怂样立刻就表露出来了,完全没有了刚才要“宜将乘勇追穷寇”的“英雄气概”。  四个好汉道:“你两个放心。我们奉着晁天王的将令,特来请你二位上山入夥。”  这四位下山来执行任务的头领担心这两个文人受到惊吓,就告诉了他们实情,消除他们心中的恐惧。如果着二位惊吓过度,半路吓死,那他们是会受到惩罚的。  萧让道:“山寨里要我们何用?我两个手无缚之力,只好饭。”  金,萧二人中,萧让还是心眼比较活泛的,他见风使舵的本领比金大坚高的不止三个等级。他见自己二人被捆住,要抬到梁山泊去只得开口求饶。肖让说自己两人手无缚鸡之力,只是个废物,只是个酒囊饭袋。  萧让这话说的一点读书人的气节都没有,他就差一点说出“求求好汉爷把我们当个屁放了吧”的经典求饶话语了。读书人虽然和江湖强盗不是一路人,但是他们也是有底线,也是有气节的,萧让的拙劣表现真是给读书人丢脸啊。  杜迁道:“吴军师一来与你相识,二乃和你两个武艺本事,特使戴宗来宅上相请。”  杜迁知道他俩是自己以后的同事,听萧让的话实在是听不下去了,就赶紧截住萧让的话头,就怕萧让在说出什么肉麻的话来。要这样,这以后还怎么相处啊,再说,这两个人还是军师吴用的朋友,怎么也得给他们留点面子啊。  一听是吴用捣的鬼,金,萧二人哑口无言了。对于吴用的为人和手段,他们俩还是有清醒的认识的。吴用惦记上的人,他要干的事,他就一定会想方设法的达到目的。因此二人在心中早已经把吴用的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个遍。所以他们在见到吴用后,立即发飙。  两个都扯住吴学究:“我们在此趋侍不妨,只恨各家都有老小在彼,明日官司知道,必然坏了!”  估计这两个人平时也不怎么会骂街,要不这个时候早就破口大骂了。  他们俩着急是有道理,有理由的。你吴用是光棍一条,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可我们俩不行啊,我们俩上了梁山后,家里的老小会受到牵连的,搞不好会丢了性命的,你吴用干的是什么缺德事啊?  吴用不急不忙,他对他俩说“请二位贤弟亲自去接宝眷。”  吴用的智商对付这俩人那是绰绰有余,你不是要家眷吗,我给你送来了。  金,萧二人见吴用把他们的家人也拐骗上山,他俩彻底无语了。他们只会大眼瞪小眼,对着吴用喘粗气了。  吴用啊吴用,行,够狠,哥们今天服了。
  这时他们俩既有对吴用考虑周密的敬佩,也有对吴用毒辣的忌惮,而更多的是对自己交友不慎的懊恼和悔恨。  既来之则安之。既然全家老小都已经上了梁山,就好好听吴用的摆布吧。对于吴用安排的任务,二人没有感觉到丝毫的困难。伪造蔡京的笔迹和印章,这太容易了,我们俩平时就指着模仿蔡京的笔迹和印章生存呢。所以他们二人驾轻就熟,片刻间就圆满的完成了吴用交给的任务。  伪造书信的工作完成了,金,萧二人的心态也逐渐平和了。难道做完这件事我们就是强盗了?看来做强盗也不是很难吗?  要说,这件事情办得很漂亮,他们俩也默认了自己的强盗身份,可接下来吴用的一句话,彻底激怒的两人,憋了好久的怒火,终于爆发了。  吴学究道:“是我一时只顾甚前,不顾其后。书中有个老大脱卯!”  吴用说这封书信里,有一个大漏洞,大马脚,大错误。这个错误会造成这次伪造信件,营救宋江计划的失败。  金,萧二人一听就急了。  萧让便道:“小生写得字体和蔡太师字体一般,语句又不曾差了,请问军师,不知那一处脱卯?”金大坚又道:“小生雕的图书亦无纤毫差错,怎地见得有脱卯处?”  萧让问是我的字模仿的不像吗?我的字哪里有破绽呢?  金大坚说我刻的印章没有一点错误,你怎么说有破绽?  姓吴的,你说,我们哪里有错误,哪里有破绽?你要不给我们一个合理的解释,我们和你没完?   他们二人怎么反应这么大啊,这值得这么着急吗?  还这不能怪他们俩这么着急,他俩之所以这么着急,着急火燎的要吴用给他们一个合理的解释是有原因的。  他们俩知道,他们如果抛开刻石,写字的专业技能,莫说在梁山上,就是在正常的社会也可以说毫无用处,一无是处。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尊严都在这个手艺里了。一个手艺人,让人在自己所专长的领域里挑出毛病,这是不可原谅的,也是致命的。这要是传扬出去日后还怎么在文艺界混,如何还敢自称“中原一绝”,还如何挣钱糊口。这不是砸了“中原一绝”和“圣手书生”的招牌吗?  就因为这,他们能不急吗。
  待吴用一番解释后,说这个错误不是他们的事,是吴用自己的问题,二人才放下心来。  从此,金,萧二人在梁山上住了下来,由于梁山上能杀惯砍的人太多了,所以梁山的很多军事行动都用不上他们,但是用不上,并不代表不用他们,等待他们的还有一件更大,更重要的事情,要他们去做。   金大坚和萧让在梁山的地位比较特殊,在七十二地煞星中,不用上阵厮杀,只管做后勤工作的除了铁孔目裴宣,就是他们俩清闲了,特别是在宋江主政期间,他们的地位更加清闲,安全,也更加稳固。这由他们俩的排名就可见一斑。  在一百零八头领的排名中,萧让排在第四十六位,这是一个相当高的排名,一些久经战阵的狠角色都排在他的后面。金大坚的排名比萧让低二十位,也有六十六位,排名中游,这也是比较不错的排名啊,梁山上人品和武功皆不弱的铁笛仙马麟都排在他后面。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一个石匠和书生拥有如此高的排名,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深受宋江的器重呢?这就要提到前面所说的那件大事了。  诸位请想一想,《水浒传》中,什么事件能够用的上石匠和书生。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石匠和书生,想要立功,想要在宋江面前展现自己的才华和重要作用,让领导觉得自己还有可利用的机会有几个。当然,金,萧二人刚到梁山做的伪造蔡京的书信的事情就不要说了,那次事件中,宋江好悬把命丢了,宋江没有迁怒于他俩,就不错了,怎么还会赏识他们呢。  想来想去,就有一件大事,是可以同时用到他们的。当然,您可能也已经想到了,那就是震惊当时社会,也困扰了我们《水浒传》读者的许多年的第三大谜案——石碣,天书之谜。  随着我们探寻的步伐,梁山上很多秘密将会被我们慢慢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这些秘密终究会大白于天下。《水浒传》里有很多神化的人物和事件,这些被神化了的人物和事件,是超自然?还是人类有意为之?比如,我们所要说的“石碣天书之谜”,这是真的吗?  若要揭开“石碣天书之谜”,我们不得不提一提这个“石碣天书”的来历。  在梁山泊一百单八将凑齐之后,宋江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把压在他心头多时的大事说了出来。  宋江说,我心中欲建一罗天大醮,报答天地神明眷佑之恩。一则祈保众弟兄身心安乐;二则惟愿朝廷早降恩光,赦免逆天大罪,众当竭力捐躯,尽忠报国,死而後已;三则上荐晁天王,早生天界,世世生生,再得相见。就行超度横亡、恶死、火烧、水溺,一应无辜被害之人,俱得善道。我欲行此一事,未知众兄弟意下若何?”   宋江的这句话很长,他所要表达的信息也很多。其中既有忠义,又有人伦纲常,真是含义丰富,包罗万象啊。这句话也说明宋江的素质很高,志向很大,心机也深的吓人。  对于梁山泊的众位头领来说,他们中绝大部分人是不知道宋江的真实想法的。他们只是以为,宋江的提议是一件好事啊。他们知道他们平时做了很多不光彩的事,有些事都可以说是伤天害理,天怨人怒了。有时候他们也是害怕遭报应的。宋江哥哥说做一场法事,能够消除心中的恶念和愧疚,也能避免日后遭报应。这可是好事情,也是很有必要的(当然,有些人是不信的,例如王矮虎,例如孙二娘),当时毕竟是封建社会吗,人们有一些因果报复的心里是很正常的。就是现在到了信息社会,不还是有很多人都极其迷信吗。  既然是好事,大家都同意,那就做吧。公孙胜主持这次仪式,又是建法坛,请道士,又是买供品,一通努力之后,终于见效应了。  什么效应啊?仔细看着,因为好戏开场了。
  是夜三更时候,只听得天上一声响,如裂帛相似,正是西北乾方天门上。众人看时,直竖金盘,两头尖,中间阔,又唤做“天门开”,又唤做“天眼开”;里面毫光,射人眼目,云彩缭绕,从中间卷出一块火来,如栲栳之形,直滚下虚皇坛来。那团火坛滚了一遭,竟钻入正南地下去了。  此时天眼已合,众道士下坛来。宋江随即叫人将铁锹铁锄头,掘开泥土,跟寻火块。那地下掘不到三尺深浅,只见一个石碣,正面两侧,各有天书文字。  “轰隆”一声响,“石碣天书”诞生了,这就是“石碣天书”的由来,也是“石碣天书之谜”的开始。  这段文字对于“天书”的由来说得很清楚,也很详细。天书怎么来的?那是上天赐予的。  原本就是想做一场法事,告慰所有和梁山泊有关联的亡魂们,怎么会有“天书”降临呢?  这可是意外之喜啊。  难道是我们梁山泊众兄弟“真情厚意”感动了上苍,他老人家为了奖励我们众兄弟,提前给我们送来了圣诞礼物?   梁山泊所有的头领都被这一幕惊呆了。  等他们回过神来,把天上“掉下”来的不明飞行物挖出来后,才知道这是上天降下一块刻有天书的石碣。  天上掉石头这并不奇怪,现在还经常有陨石降落地球呢。奇怪的是这个石头竟然刻有文字,刻的还都是“蝌蚪文”。  这可是天上的仙人们使用的文字啊,梁山泊里文盲很多,“扫盲”工作也没有打算推广,这人间的文字还不认得呢,天上的文字就更认不得了。  梁山泊的人不认得没有关系,请来的道士中间有人认识“蝌蚪文”就行了。看看,上天考虑的多么周到啊,就怕梁山泊的草莽们不认识,特地安排一个认识“蝌蚪文”的道士在旁边伺候。敢情,这也是打包一起来的。  待道士把石碣上的文字解释出来后,梁山泊所有的人都惊呆了。  我的个乖乖,原来我们众兄弟不是人啊。
  我们竟然是上天的星魁,地煞啊。也就是神仙啊。  梁山泊的头领们被上天的这份“重礼”砸晕了。待他们慢慢清醒过来才知道,原来这天书的内容竟然是我们梁山泊一百零八位头领的名字和绰号,巧合的是,这“天书”上所写的名字和绰号竟然和他们当下的姓名,绰号分毫不差,一个字都不差。  难道我们梁山泊头领们的绰号早就是“上天”安排好的啊。可是,可是,我们的绰号有很多都是瞎编的。  这件事太神奇了,太离奇了,也太荒诞了。总觉得这里面有问题。  有什么问题呢?  那就是,巧。真是太巧了,巧得让人不敢相信。  如果黄西在,他准会问:这会是真的吗?  不但黄西怀疑这一切,就是我们平民小老百姓也不敢相信啊。  这也不怪我们怀疑,因为这件事巧得让人不敢相信啊。  说得这里,我们也应该反思一下,是不是我们看的玄幻小说太多了,对一些神幻的情节已经不感冒,甚至有些腻了,看到“神奇古怪”的事情就表示怀疑了?还是我们深受马克思的“怀疑一切”理论的影响,对很多文艺作品的神奇事件横加猜测呢?或者就是我们本身就对《水浒传》里的这些玄幻因素,对“石碣天书”的真实性,不相信呢?  我们不太敢怀疑“上天”的权威性,公正性。我们只是想提一下我们自己的一个小小的疑问。  梁山众人的名号,绰号,封号,真是上天注定的吗?他们所叫的名字,绰号真是上天早就定下来的吗?  要知道,这些人里面,很多人的绰号都是自己瞎编的。  打虎将李忠,从来也没有打过虎,既没有忠心,也没有义气;  小遮拦穆春谁也拦不住,就是狐假虎威的主儿。  这样的疑点很多很多啊,难道,“上天”就没有看出来,还是被人蒙蔽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喂,金大坚,萧让你们别在人群后面躲着偷笑了,也别装出无辜懵懂的样子了,说说这是怎么一回事?  石碣上的碑文是你金大坚刻的吗?  萧让,那些蝌蚪状的天书是你写的吗?  这件事其实并不是“上天所为”,而是有人捣鬼,不过我们不要指望能在金大坚和萧让的嘴里知道多少信息,因为他们只是这个谜案的参与者,执行者,而非制定者,决策者,他们只是个小人物。  那么,谁才是这个滔天谜案的幕后主使,谁才是那个神秘的大人物呢?他的目的是什么呢?  由于,时候未到,这个隐藏在幕后的大人物就先不深挖了,这个谜底也先不解开了。我们只需知道,“石碣天书”是一个套儿,而且是个连环套。时机成熟时,自然会解开谜底。  我们只知道这件事是一个骗局,闹剧罢了。
  我们也只知道,金,萧二人,因为这件事,得到了宋江的赏识,也因此获得了较高的排名。  可是,既然,在这次事件中,二人都做出了贡献,那么,为何两人的排名差距这么大呢?足足二十位的排名差距,这差距也太大了吧,也太过分点了吧。  这差距的产生主要有两点造成的。  第一,行业的差距。  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金大坚和萧让排名之间的差距就是职业所致。金大坚除了会刻金石,印章外,就别无所长了,再说,梁山上不认字大老粗们很多,有多少人需要印章啊。可萧让不一样啊,他会模仿各家书法啊,梁山的高层领导中,几乎都有些文化,这些人为了显示自己是知识分子,肯定会作出附庸风雅的事,这时,萧让的书法就很好地满足了他们的自尊心。  第二。性格的不同。  金大坚是一个石匠,每天和一堆石头为伍,难免少语木讷,和领导同事们沟通起来就会略显生疏。而萧让不一样,萧让能说会道,心思灵活,他还有另外一样绝活,那就是,他精通见风使舵,讨领导欢心的本领。因此,萧让也就成了领导身边的红人,也就成了宋江的御用秘书。也就是因此,他的出镜率和表现机会比金大坚要多的多。排名比金大坚高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石碣天书”谜案之后,金大坚就基本上销声匿迹了,而萧让依旧活跃在梁山的大舞台上。因为,这时候,梁山的主要工作重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积累了大量的名声和威望后,梁山以为他们攒够了可以和朝廷做交易的筹码,因此以宋江为首的梁山开始了他们主动追求招安之路,作为梁山最高领导人贴身人和御用秘书的萧让被给予厚望。萧让凭借自己在文化届的声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积极参与到招安工作之中。  在第一次招安事件中,宋江在得知朝廷派钦差大臣来梁山招安,就派人下山迎接。当然所派之人不但会察言观色,会办事,还得是宋江自己的心腹之人,萧让就名列其中。  既然领导把这么重要的接待任务交给自己,自己一定会竭尽全力做好。当钦此来到梁山脚下时,萧让率先做出接受招安的行动,那就是“跪伏”“请罪”“诺诺而语”。  萧让,裴宣,吕方,郭盛在半路上接著,都俯伏道傍迎接。  萧让,裴宣,吕方,郭盛俯伏在地,请罪道:  萧让,裴宣只得恳请他捧去酒果,又不肯吃  这就是萧让在见到钦此的行动,真是奴性尽显,贱性十足。不过这也不能都怨他,这是他的主子宋江之意,他又能做什么呢。  在这次招安中,萧让高声诵读皇帝的诏书是他的出彩之处,不过,这次诵读诏书,不但没有让梁山众将感恩戴德,反而激起了梁山众人的怒火,黑旋风李逵更是从萧让的手中,夺过诏书撕得粉碎。李逵在夺诏书时,是否顺便给了萧让一个耳光,亦或给了他一记“窝心脚”我们不得而知,不过萧让受到一番惊吓,到是避免不了的。看来,紧跟领导的脚步有时候,也是有点风险的。不过,萧让还没有在这次的惊吓中恢复过来,另一个更大的惊吓来到了。  在梁山三败高俅后,梁山高层适时地再次提出了愿受招安之意。当时高俅正是梁山的俘虏,怎会不搪塞答应。他为了能够尽快从梁山脱身,就建议梁山可以派人跟随自己回到东京汴梁面圣,陈诉梁山之忠义报国之心。经过宋江和吴用的商议,决定派萧让前去,另外给他增派一名助手——铁叫子乐和,也是一个机灵精细之人。谁知,他们到了东京汴梁后,就被高俅软禁了起来,从此和梁山失去了联系。后来,浪子燕青用计将他俩救了出来,逃出了东京汴梁城。  这一段,在铁叫子乐和那一段就说过了,萧乐二人被软禁起来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书里没有说,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太尉府是那么容易就逃出去的吗?如果萧乐二人不交代一些梁山的情报,又怎会轻易脱身。就凭这两个聪明人,他们就不会趁这个机会给自己找条后路?看这两个人日后的归宿,这种可能行极大。  在东京回来后不久,梁山就受了招安归顺了朝廷。自此,萧让也消停了一段时间,不过他还是时不时的露个面,避免读者不认识他的尴尬事情发生。一直到宋江征方腊的前夕,金大坚和萧让又一次出现在了我们面前。  不过这一次他们不是以梁山头领的身份出现的,而是以另外一种身份出现在我们面前的。  金大坚被皇帝留在皇宫,萧让被蔡京留在府中,他们从此脱离了梁山,终于投身到体制的怀抱内。  两人的结局和在梁山时大不一样了。在梁山时,萧让始终压着金大坚一头,而到了朝廷内就不一样了。金大坚在内府御宝监为官。也算是国家公务员。萧让则在蔡京府中做了门馆先生。高下立判。  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至于英雄好汉的评选,我们已经有了清晰的判定,像他俩这样没有经过生死考验的头领,怎么能够混个“英雄好汉”的称号呢。
  顶一下
  怎么?
  没了?  
  对不住,诸位朋友了。这几天断更是有原因的,不知诸位能够在没有网络,没有水,四周充满怨气,愤怒的环境里生活多长时间?反正我是足足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的一周。这一周的时间真是刻骨铭心啊。
  (35)问苍天谁是英雄——梁山泊“英雄好汉”大揭秘  之混世魔王樊瑞,八臂哪吒项充,飞天大圣李衮  头散青丝细发,身穿绒绣皂袍。  好似北方真武,世间伏怪除妖。  连环铁甲晃寒霄,惯使铜槌更妙。  云游江海把名标,混世魔王绰号。  地然星混世魔王樊瑞是梁山泊第六十一位头领。他是梁山十七位步军将校之一,他在这十七人中排名第一位。这么靠前的位置,说明他的本领还是不错的,也说明梁山高层领导对他的印象还是很深的。  地然星是何意呢?是说他“对所有事都了然于胸”?,还是爱做对的事情,有对的,正确的选择(然,有对的解释)?看其表现,应该是后者。  樊瑞的绰号叫“混世魔王”,这个绰号很厉害。“混世魔王”是危害人间的残暴魔头。有时候也指天吃喝玩乐、到处胡闹的有钱有势人家的子弟,例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不过樊瑞的绰号应该指的是前者。  混世魔王樊瑞祖籍濮州,他幼年学做全真先生,受过道法的高等培训,不但这样,还在江湖上学了一身好本事。樊瑞在江湖上学的武艺,那都在是一刀一枪的厮杀中总结出来的,那是真正的本事,不是在训练馆里练出来的花拳绣腿啊。樊瑞还有一种绝技,那就是他在马上惯使流星锤。流星锤这种武器有些奇特,它是软兵器中的重型杀伤武器,在软兵器中流星锤的地位是很特殊的,这种功夫是力量和技巧的巧妙结合,所以练好这种功夫很不易,可一旦炼成,其杀伤力相当恐怖。樊瑞就是练流星锤中的佼佼者。不过,樊瑞的武功还不限于技艺高超的流星锤,他还有其他的厉害功夫,那就是他的剑法和神秘莫测的道法。如果樊瑞左手流星锤,右手混世魔王宝剑,左手真砍实杀,右手道法层出不穷,那他就是名副其实的“魔武双修”啊。在《水浒传》中,既“魔武双修”,又功力不凡的头领,只此樊瑞一家,别无分店。  铁帽深遮顶,铜环半掩腮。  傍牌悬兽面,飞刃插龙胎。  脚到如风火,身先降祸灾。  那咤号八臂,此是项充来。  地飞星八臂哪吒项充梁山第六十四位头领。他是梁山十七位步军将校之一,位列第三。  项充的封号为“地飞星”。这是说他能腾云驾雾,飞翔于天地之间呢?还是说他的轻功很好,奔跑的速度很快,就像飞一样?看项充在书中的表现,应该是后一种。  项充的绰号叫八臂哪吒。这个绰号很是响亮。  哪吒,那是天宫中的猛将,说明项充不但能腾云驾雾,还是武功超强的人物。可是在《西游记》里,即使哪吒将他的攻击模式开到最大,也不过是“三头六臂”。可人家项充是八臂,是不是比哪吒更拽。  项充是徐州沛县人,他的武功模式比较特别,属于江湖手段中纯杀人武功模式。他左手一面团牌,右手铁标枪,是攻中有守,守中有攻,是攻守兼备的步战高手。项充背后经常背着四把飞刀,这是他远程攻击的厉害手段。  项充的飞刀很厉害,百步之内,百发百中,是当时江湖上有名的“小项飞刀”。在《水浒传》中,有好几个用飞刀暗器的高手,其中有扑天雕李应,八臂哪吒项充和方腊方面的杜微。由于扑天雕李应在上梁山泊之前是有名的大财主,很少有施展飞刀绝技的机会,他的飞刀作为“唬人道具”的成分较高。他到了梁山泊后,由于身居梁山高层,极少到两军阵前舍命厮杀,他的飞刀功力到底如何,我们不得而知。项充则不然,他的功夫是经受过血与火的考验的,是在血腥的江湖厮杀中磨练出来的真正飞刀高手。比较遗憾的是,项充在后来的征方腊战争中,没有机会和惯使六口飞刀的杜微交手,无从得知他们俩到底谁的飞刀功夫更高一筹。
  求更新  
  缨盖盔兜项,袍遮铁掩襟。  胸藏拖地胆,毛盖杀人心。  飞刃齐绣玉,蛮牌满画金。  飞天号大圣,李衮众人钦。  地走星飞天大圣李衮是梁山第六十五位头领,他也是梁山十七位步军将校之一,位列第四。  地走星的由来和项充有些相像,也是说他善于奔跑且速度很快。  李衮的绰号叫“飞天大圣”,这也是个很拽很酷的名号。在人间叫“大圣”这个绰号的不多见,倒是《西游记》里有以“大圣”为名号的,最著名的就是“齐天大圣”孙悟空,当然“平天大圣”牛魔王也很有名,不过比起“齐天大圣”来,就差些了。李衮的绰号和孙悟空有一拼,李衮叫“飞天大圣”,就是因为他的轻功很厉害,因此有此绰号。  飞天大圣李衮是邳县人,他也是一名陆战高手,他亦左手团牌,右手是大宝剑,背背二十四把标枪,也是百步之内,百发百中。  《水浒传》中以标枪为暗器的还有花项虎龚旺,不过龚旺的这种绝技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他用手中的军器做暗器,如果一击不中,就是很危险的事。李衮没有这样的顾忌,他有二十四把标枪,而且这些标枪都是远程攻击武器,是作为偷袭用的,所以他和项充都是武功全面的武林高手。  之所以这一章把三个人放到一起写,是因为混世魔王樊瑞,八臂哪吒项充,飞天大圣李衮三人经常在一起生活,活动,没有分开写的必要。  这三个人都是在第五十九回出现的。当时他们三人占住徐州沛县芒砀山,在那里打家劫舍,独霸一方。  原本他们芒砀山和梁山是井水不犯河水的两个黑道帮派,平时没有什么交集,可不知道为什么这三位哪根筋搭错了,竟然在江湖上放言,要吞并梁山泊。这不是痴人说梦吗?他们是不是太狂妄了,太傻太天真了。  其实,芒砀山一派不狂妄,樊瑞三人也并不傻,反而他们很聪明,很有心机。  话说,芒砀山在绿林江湖上提出吞并梁山泊口号不久,梁山就迅速做出反应。  梁山泊在绿林江湖的地位是没有哪个帮派可以比及的,也不是任何一个帮派可以指手画脚,随意乱说的。芒砀山要为他们的狂妄之言付出代价。  在得知芒砀山对梁山泊的不敬后,宋江大怒,要带兵亲自杀奔芒砀山,踏平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江湖小帮派。  这时九纹龙史进由于新到梁山泊,要立功立威就主动要求代宋江出征,收拾一下这几个小毛贼。  见史进这么积极,宋江大喜。  宋江一高兴,准出事端。这时我们读《水浒传》的小小心得,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宋江的笑中大多存在阴谋,当然这次也不意外。稍后,我们会解释。  再说,被梁山收编的少华山一派,在老大史进的带领下,气势汹汹地杀奔芒砀山而来。  在史进看来,芒砀山这伙小毛贼真是不开眼的家伙,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以他们区区三千人马,三个头领,就想吞并梁山泊,这不是笑话吗,这绝对可以在绿林江湖年度十大幽默笑话中夺得第一名啊,这太可笑了。不过,我们少华山还是应该感谢这三个家伙,没有他们,我们怎么有机会立功呢?又怎么能够在梁山泊这么多的帮派中抢得这个表现的机会呢?据说,在梁山泊,在宋江哥哥面前抢到主动表现的机会可不是容易事啊,真的感谢宋江哥哥给我们少华山面子,不过我怎么觉得其他的头领对我们少华山提出的这个要求不羡慕呢,不但这样,他们看我们的眼神怎么那么怪异呢?
  让史进没想到的是,宋江答应他的请求是有原因,不是他想的那么简单;史进还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出征不但没有争气,反而大败而回;他更没有想到的是,自此之后,他对暗器有了心理阴影,只要遇到暗器,他就会吃亏。  话说,史进带着手下的三个头领,带着自己的少华山原班人马,浩浩荡荡来到芒砀山,准备打一场轻轻松松的歼灭战。  当少华山的队伍站住阵脚,芒砀山的人也从芒砀山上冲下来了。  史进立马横刀往对面一看,见芒砀山就有两个头领出现在阵前。情报不是说有三个头领吗?怎么只有两个啊?貌似芒砀山的大寨主根本就没有出战,他们这是被自己的威名吓的呢?还是根本看不起我们少华山?  正当史进疑惑时,那些没有见过世面,不懂规矩的芒砀山小毛贼竟然开始行动了。  这不合绿林江湖规矩啊,必要的程序还没有走,怎么就动手呢?太不像话了。  那么,交战前需要什么样地程序呢?  一般绿林江湖帮派动手前都会自报家门,报一报江湖地位和辈分,看能否化干戈为玉帛。或者,把这次双方的冲突缘由解释一下,放放狠话啊,定下交手的规则,是单挑啊,还是群战啊,那都得一一说清楚。再不济,也得有“来将通名”“何故犯我边界”等的简单交流吧,怎么也得亮个像吧,怎么也得摆个造型吧。  可像芒砀山这么不讲究江湖规则的小毛贼,他们根本就不按套路出牌,一见面二话不说,舞动团牌,滚入阵中打开杀戒。  真是一帮没有见识的小辈。  可是不管少华山这么瞧不起芒砀山,他们也不得不承认,芒砀山的这套打法绝对高效。  项充和李衮团牌护身,快速杀了过来,他们在离少华山人马远时,就用飞刀,标枪可劲招呼,闯入阵中后,就铁标枪,大宝剑可劲的抡,遇马砍马腿,遇人砍脑袋。那是真狠啊。  少华山的“好汉”们,哪里见过这样不要命的打法啊,虽然他们也号称“悍匪”,但是那得分和谁比,遇到芒砀山的这种不要命的打法,他们少华山的那些气势就不足了,这就叫“楞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因此,芒砀山把少华山打的大败,只有转身逃命的份。  牛哄哄的少华山失败了,尽管他们有史进的勇猛,有朱武的智慧,可他们还是败得很惨,很惨。分析少华山大败的原因,主要有三。  一。双方领导人态度决定了这次战斗的胜负。  以史进为首的少华山明显是犯了轻敌之错。他们以为就凭少华山的综合实力,拿下芒砀山不费吹灰之力。可是他们忘了江湖上的戒言“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史进怎么就知道,江湖上没有能够战败你的江湖势力呢?你觉得你的兄弟们勇猛且狠辣,难道,江湖上就没有哪个江湖势力比你们更厉害吗?所以,就是史进的这些轻敌的举动,让他们在来到芒砀山下,并没有做好防御的充足准备,因此吃了大亏。  反观,芒砀山一方,他们对双方的实力对比有比较清醒,冷静的认识,所以梁山泊(他们不清楚来的是少华山的人马)的人来到芒砀山,他们不和梁山泊正面硬抗,打消耗战。他们用他们最熟悉的战法,重视对待梁山泊的人马,所以他们取得了暂时的胜利。
  二。芒砀山突袭起到了奇效。  八臂哪吒项充和飞天大圣李衮,对于“趁敌不备,突袭败敌”的这套战术烂熟于胸,不但平时这么训练,遇敌时也经常这么使用,因此芒砀山在和其他江湖势力或者在面对官府的征剿时,取胜的机率很大。就是有很高的胜率,才使得他们的战斗力强悍,江湖的名气也很大,否则他们也不会有聚集三千人马的能力。  史进自以为他上了梁山泊,就有了“名门大派”的境界和矜持,对所谓的“大兵团”作战模式很是痴迷,舍弃了“小快灵”的突袭战术,在芒砀山的突袭面前,岂能不败。  三。双方战斗人员的作战态度决定了这次战斗的胜负。  这场战斗刚一开始,项充和李衮带头杀入敌阵,小喽啰随后拼命掩杀。上下齐心,奋勇上前。反观以史进为首的少华山的领导层,除了史进还有一些勇气和勇力外,朱武,陈达,杨春之流,遇到暂时的挫折自己的阵脚先乱了,谁也不顾谁,各自逃命了。他们三个逃命,其他的小喽啰,怎么还会拼命抵抗呢,那还不是“树倒猢狲散”。  少华山大败,颜面散尽。不过,他们的这次败逃并没有给我们留下多深的印象。哪个将军敢说自己是常胜将军啊?胜败乃兵家常事吗。让我们记忆深刻的是少华山的三位副将,是这三位遇事就扔下史进逃跑的光荣传统。  史进被他的兄弟兼部下扔下独自逃命的事发生了不止一次了。有这样的队伍基础领导人,这支队伍何来强悍的战斗力,这样的队伍又焉有不败之理。就像我们在分析国共两党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军事斗争时常说的那样,共产党的军官在冲锋时喊“跟我冲”,而国民党的军官在冲锋是高喊“给我冲”,这一字之差,就代表了两军军官对待战争,对待胜负,对待士兵的不同的态度。就是这种态度上的不同,让战争的天平不住的倾斜,最终“给我冲”的一方在战场上一败涂地。  在现在说的这场战斗中,项充和李衮就是充发挥了“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的领导作用,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就不足为奇了。  在这场战斗中,少华山虽然败了,也表现出了史进这名主将的不俗之处。在战事不利时,史进等四人拦当不住项充,李衮漫天飞舞的飞刀和飞标,形式不妙,少华山也不是迅速溃败,而是后军先走,史进在前奋力抵敌,这样即使不敌芒砀山,也只是退却,也不是崩盘溃败,可这时,朱武等中军呐喊,各自逃生,一下子自乱阵脚,冲散了自家的队伍,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朱武三人应该为这次失败付主要责任。不过,幸运的是,虽然损失了一半的小喽啰,少华山的四个头领倒是全须全尾,没有损伤。这是不幸中的万幸吗?其实这不全是,这是芒砀山的聪明之处。  难道,芒砀山还有其他的算计?
  那是当然,不然,您以为樊瑞凭什么发展起这么大的势力。我们知道,每一个江湖势力的发展都不只是简单的凭狠辣好杀发展起来的,要想发展的好是要讲智谋,心计,最终就是要讲文化和审时度势。否则,很短的时间后,再大的势力也会分崩离析,土崩瓦解。  话说,项充和李衮打败了少华山,兴高采烈地回到山上庆贺。谁知,只一夜的功夫,少华山的救兵到了。  来解救少华山的是梁山泊的队伍,这次梁山泊对解救少华山很是重视,日后的四个中央政治局常委一下子来了三个,可见梁山泊高层的重视态度,毕竟梁山屡战屡胜,不想在芒砀山这个小地方吃败仗,让江湖朋友笑话。  可是,怎么梁山泊的救兵怎么来的这么及时呢?史进前脚打了败仗,梁山泊的救兵随后就到,就好像宋江早就预料到史进会战败一样。  还真让您猜对了,宋江就是早预料到史进会吃败仗。  宋江是什么人,他对梁山泊周围的江湖势力的实力早就了解清楚了,不然,神行太保戴宗整日在外面转悠,他干什么事了?他就是在搜集情报啊。据戴宗的情报宋江得知芒砀山的实力不算太弱,虽然芒砀山和梁山泊比会有很大的差距,可和一般的江湖势力相比,就有很大的优势了,对待这样的江湖势力就是梁山泊也应该认真对待。可史进的轻率出兵,让宋江预料到史进此行必定会遭受打败。  既然宋江能够预料到史进不会取胜,他怎么不阻止他或者多派人手协助史进呢?非得等史进失败才出手,要知道,史进损失的小喽啰,也是梁山泊的小喽啰啊。  宋江不是不想阻止史进,他这样做是有原因的。  一。给一些年轻的头领一点教训。  在梁山泊内,宋江虽然是名义上的二当家,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宋江才是梁山泊真正的当家人。宋江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和每一次下山征战都由他亲自带队有莫大的关系。亲自带队下山征战,虽然有很大的危险,但是其中的政治收益也很多,正所谓“富贵险中求”。至于,宋江是如何利用下山征战四方的机会扩大自己影响力的手段,今天不说,在《宋江篇》我们再好好分析。  正因为宋江在下山带队厮杀中获得了很多好处,所以他几乎就垄断了这样的机会。很多梁山泊的头领,或自知没有统兵征战一方的能力,或看出了宋江的心思,不和宋江争抢下山立功的机会。所以,几乎每一次下山作战都是宋江亲自带队,或宋江亲自安排人手,还没有谁能够毛遂自荐,超越宋江独自带队下山的先例。  可随着梁山泊有很多年轻头领的加入,这种垄断似乎有被打破的迹象。就像现在的史进做的这样。既然史进这个愣头青自己非要做这样的傻事,要做抢宋江哥哥风头的傻事,那么宋江就会借机给你一个不大不小的教训,让他们知道抢宋江哥哥的风头会吃亏的。  二。趁机给那些怂恿年轻头领闹事的人重新声明一下梁山泊的规矩。  在梁山泊内有几个势力超大的帮派,这些帮派势力实在太大,就是宋江这样极善于分化瓦解别派势力的“太极高手”,在面对他们时都觉得束手无策。但是在宋江看来,虽然我暂时没有机会搞垮那些大佬们,可我可以通过敲打你们的小弟来达到警示你们的目的。  少动小心思,在梁山泊,我宋江才是真正的当家人。  宋江的这些警示起到作用了吗?  事实上,尽管宋江费了这么大的心机,可他并被有达到他的目的,或者说,他没有全部达到他要达到的目的。不但宋江的目的没有达到预期,他的这些小心思还引起了一个人的极度反感。就是这个人的反感,让宋江在日后做很多事情时,都缩手缩脚,顾虑重重。  这个人是谁呢?
  现在还不是说这个人的合适机会,待机会来临,我一定会让大家看个痛快,大呼过瘾。  话说,芒砀山见梁山泊来了这么大的阵仗,芒砀山的老大,混世魔王樊瑞就不在幕后藏着了,他亲自出场了。  樊瑞列好队伍和梁山泊的人马遥遥相对,他像见山下梁山的队伍望去。  咦,山下的梁山泊摆下阵势。摆阵是樊瑞的弱项,梁山泊摆的这个阵势樊瑞还不认识。按说,对方的套路己方不清楚,就做不到“知己知彼”也不可能“百战不殆”,可樊瑞对面前的困境不但不忧虑,反而心中暗喜道:“你若摆阵,中我计了!”  人家梁山泊摆了一个樊瑞不认识,而且危险重重的阵势,樊瑞不忧反喜,并且认为梁山泊是中了樊瑞的计了,樊瑞是要搞哪样啊?他哪里来的自信啊。再说那梁山是中了樊瑞的什么计呢?是“调虎离山之计”,还是“瞒天过海之计”。我们丝毫没有看出梁山到底哪里中了樊瑞的计,反而是项充和李衮听从他的安排,到了梁山的阵中,不过片刻就被人家活捉了,樊瑞这是什么计啊?不是说他用兵如神吗,就这水平,和“用兵如神”评价差的也太远了吧。  当项充和李衮被梁山擒住时,樊瑞也不去救他们,这就有点不够意思了,梁山有三千多人马,芒砀山也有三千人马啊,怕他个鸟啊。再说,你樊瑞不是有破敌的妙计吗,这时候不使出来,还等待何时啊,如果项充和李衮真被梁山杀死,芒砀山可就剩你樊瑞老哥一个了,那可成了“光杆司令”了。  可看樊瑞也不是很着急,很担忧。难道他这有妙计?  不过看项充和李衮在宋江面前的表现,很是让人大跌眼镜。当他们两个被宋江放开绳索,亲自倒酒压惊,并邀请他们共上梁山时,这二位的表现简直是让人目瞪口呆。  两个听了,拜伏在地道:“已闻‘及时雨’大名,只是小弟等无缘,不曾拜识。原来兄长果有大义!我等两个不识好人,要与天地相拗。今日既被擒获,万死尚轻,反以礼待。若蒙不杀,誓当效死,报答大恩!樊瑞那人,无我两个,如何行得?义士头领若肯放我们一个回去,就说樊瑞来投拜,不知头领尊意如何?”两个拜谢道:“真乃大丈夫!若是樊瑞不从投降,我等擒来,奉献头领麾下。”  看完这二位的这一番表现,不知大家有何反应,反正我是惊呆了。这是打家劫舍,杀人不眨眼的悍匪,强盗应有的素质吗?被对手抓住就把对方恭维的完美无缺,反过头来对尚未投降的昔日兄弟百般辱骂诋毁,甚至不惜要用兄弟的性命来换取自己的荣华富贵。这,这还是江湖好汉的行为吗?他们的义气哪里去了?他们的江湖好汉的气节哪里去了?  再看芒砀山的大寨主樊瑞的表现也不咋地,在他见项充李衮回到芒砀山老巢,问起梁山的情况时,樊瑞道:“既然宋公明如此大贤,义气最重,我等不可逆天,来早都下山投拜。”  樊瑞的而变化之快让我们感到惊讶,还没等我们发应过来,樊瑞已经带领芒砀山全伙投靠了梁山了。  这叫什么事啊,我们先前看芒砀山如此硬气和霸气,还以为他们能够和梁山来一次大拼斗,我们还等待着看一场好戏呢,没想到就这么悄无声息地结束了?  再说什么叫“不可逆天”啊?谁是天啊?是宋江吗?是梁山吗?樊瑞为何变的这么快?他不是要吞并梁山吗?他是当真还是在作秀?他不怕江湖好汉耻笑他们芒砀山吗?  太多,太多的疑问让这件事透着诡异,也让这件事情冒出了很多不合常理的地方。那么这件事情的真相到底是这么样的呢?  我们如果再回过头仔细看这件事情,就会发现,这件事情其实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之所以让我们看不透,如坠雾里,就是因为我们都被骗了。  被谁骗了?
  @一生平安幸福-27 16:48:53  赞赞  -----------------------------  谢谢支持
  被芒砀山这三个貌似“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强盗给骗了。  我们之所以没有发现,是因为芒砀山黑帮一直在演戏,他们靠着精湛的演技表演了一出“江湖大计”,而且还设了一个圈套,并且是“连环套”,那么这个圈套针对的是谁呢?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这个连环套针对的是梁山,针对的是我们广大的《水浒传》读者。那么,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呢?  芒砀山针对梁山设圈套的目的其实很简单,他们其实就是想加入梁山泊。  那么他们为什么绕那么大的圈子才加入,直接率队上梁山不可以吗?  不行,绝对不行。  如果,芒砀山在樊瑞的带领下直接率队上梁山,虽然梁山不会拒绝,也许还会表示欢迎,但是可以预见的是芒砀山一派在梁山的地位肯定不会很高。  人在江湖混,“不蒸馒头,争口气”,到了梁山泊除了自身的安全有了保证,剩下的不就是为了自己和弟兄们多挣一点利益吗,谁愿意吃别人的残羹剩饭啊,可是由于他们在梁山没有后台很硬的介绍人,这就注定他们在梁山的地位不会很高,这是芒砀山不愿意看到的结果,那么,怎么改变这种局面呢?  芒砀山的头领们使出了“欲擒故纵”的妙计来化解眼前的困局,要不说他们聪明呢。  混世魔王樊瑞深知芒砀山现在的困局,作为芒砀山的老大,他就要为手下的弟兄们找一条出路,在日益严峻的生存压力下,他想到了投奔梁山这条道路,可他也看清了自动投靠的弊病,就在江湖上传言,要吞并梁山,否则你认为樊瑞的脑子坏掉了,他不知道芒砀山和梁山的差距吗,当这个消息在江湖上传开时,他和项充和李衮就开始准备了。时间不长,梁山就有反映了,很快就派来征讨他们的队伍,这正是樊瑞所希望的,因此他就开始实施他的计划了。  一。初露锋芒,惩戒少华山黑帮。  当九纹龙史进带少华山原班人马来到芒砀山下时,樊瑞一见没有梁山的高层在场,就连面也没有露,只是让手下的副将项充和李衮应付。怎么说,芒砀山也是当地一霸,梁山就派一个刚刚投靠过去的史进来征讨山寨,樊瑞觉得梁山泊对己方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既然这样,就狠狠地教训一下梁山的小弟少华山吧。项充和李衮不负大寨主的嘱托,只是一阵冲杀,就打垮了少华山。当然,他们手下是有分寸的,他们手下留情了,不然,他们以“斩首”为目的的亡命强突,一轮“飞刀飞标”的强力打击下,少华山四个头领会安然无恙?  史进险些儿中了飞刀。杨春转身得迟,被一飞刀,战马着伤,弃了马,逃命走了。  在第一轮的“飞刀飞标”的打击下,少华山的四个头领是重点打击对象,以项充和李衮在百步之内,百发百中的功夫,击杀一两个少华山头领不是很困难的事情,但是他们选择了手下留情,毕竟芒砀山的终极目的是要投靠梁山,还未上山就杀死梁山的头领,这还怎么投靠梁山啊。这次给他们一个小小的教训就是要告诫少华山,告诫梁山;我们是不好惹的,像这样的所谓“梁山好汉”,我们是有能力杀死几个的。  放过了少华山四个头领而截杀了很多少华山的小喽啰时,芒砀山就没有太多的思想压力了。如果连小喽啰都一并放过,就会让人怀疑芒砀山的整体战斗力了。经过对少华山小喽啰的无情打击表现芒砀山的战斗力是相当彪悍的。也把梁山泊打疼了,也让梁山泊提起了重视了。自己日后上梁山的筹码就更大了。  您看,樊瑞是不是很聪明,他对敌我双方实力的分析清晰准确,对战局发展程度拿捏的细致入微。这才是混世魔王的真实实力,这也证实江湖上传言他“用兵如神”的确不假。不过,这只是他“用兵如神”一个方面,他“用兵如神”的另外一个特点接踵而来。
  二。充分展示实力,适时收手,达到目的。  梁山的增援队伍来到山下,梁山的四个中央政治局常委一下子来了三个,见到这个阵势,樊瑞知道自己的目的实现了一半。这时候,他就把自己的真实实力毫无保留地,全部拿了出来,让梁山的高层们也见识见识什么叫“魔武双修”。  混世魔王樊瑞既然敢和梁山公然叫板,他对梁山的实力就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特别是在他所擅长的“道法”领域,他应该知道,梁山有个此道高人——入云龙公孙胜。既然芒砀山要吞并梁山的传闻响彻江湖,梁山就一定会收集关于芒砀山的所有情报,对樊瑞会呼风唤雨,精通道法的情报也会相当重视,在梁山诸将中能够与其一搏的只有入云龙公孙胜,因此这次公孙胜是必须来的。宋江虽然也会一些道法,但他那半吊子的道法水平,实在是不敢恭维。所以他对于两个道法高手之间的拼斗十分感兴趣,这也就是他为什么跟来的原因。这样近距离观看斗法的机会实在是不多啊。  道法。是有着悠久历史且高深莫测的法门。寻常人等是不会知道其中的奥秘的。我们小老百姓只是知道,在道法的世界里有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的存在,这种力量能够统摄万物,能够决定人世命运,能够决定人的生死。修炼道法的道士如果道法有成,就几乎能够成为“半仙之体”,能够纵横人世间,自由翱翔。在道法的传承中,很多的能人异士创造了无数的传奇故事,让世人万世传颂。只是在这种传承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为非作歹,欺世盗名之徒,他们利用世人对道法的敬畏和不理解,招摇撞骗,这些神棍,神汉们的这些行为严重地损害了人们对道法的尊敬,也严重损害了道法的尊严。可由于道法是玄而又玄的事情,普通百姓也搞不清楚,就只能一次一次的上当受骗。远的我们不说,就说眼前的芒砀山斗法吧,这两个《水浒传》中的道法高手之间的斗法是真实的吗?  为什么敢于这么大胆地怀疑这二位呢?不是咱胆大包天敢于公然怀疑两位仙师的高深道法,咱就是看这二位的行为也不像是身怀高深道法的高人,虽然有“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之说,可这两个人,一个胆大包天截“生辰纲”,并且杀死官差,官兵无数;一个聚啸山林,打家劫舍,危害社会,怎么看也不像是隐身的世外高人啊。不过,讨论这些好像有些远了,怎么说,这些事情都是他们的隐私,我们还是来看看混世魔王的樊瑞的计划吧。  梁山的到来,特别是公孙胜的到来,让樊瑞很是兴奋,又能和高手过招,又能实现计划,何乐而不为呢?  只见樊瑞立于马上,左手挽定流星铜锤,右手仗着混世魔王宝剑,口中念念有词,喝声道:“疾!”只见狂风四起,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这就是樊瑞的道法水平,虽然比不上公孙胜,却也很是唬人了,在樊瑞的授意下,项充和李衮率众杀下山,闯入梁山的“石头阵”中,其结果毫无悬念,他们被梁山生擒活捉了,由于这是他们事先安排好的计划,所以这两个悍匪没有做丝毫的挣扎,否则,就凭他们俩的“飞刀飞标”那还不拉上四五十人垫背。就是由于事先有计划,所以他俩才老老实实地束手被擒。至于在宋江面前所说的那些话语,我更相信那也是芒砀山的计划之一,不这样,梁山怎么会放他们俩回芒砀山,他们又怎么会把梁山高层的态度反馈给樊瑞,毕竟算计来算计去,不就是为了能够以较有利的身份上梁山吗。所以当项充和李衮回山时,樊瑞才会痛快地归顺梁山。  这就是芒砀山的聪明,他们这样做不但不会让江湖上的朋友耻笑,反而会受到江湖朋友的夸赞。
  “瞧人家老樊,这手活儿做得多漂亮,咱怎么就没有老樊那样的头脑,看来平时还是要多读书,多读报啊”。  至于,他们口中所说的“不可逆天”,其实不是指老天爷,也不是指宋江,而是指自己的意愿,只要所有的计划和行动都按照自己心中所想来进行来实现,就算是顺天行事了。  这一次的计划真是完美啊,即实现了自己的计划,又在梁山众人面前展现了我芒砀山的威风和实力,真是爽啊。谁知道,接下来,又有大喜事降临到樊瑞的头上。本来樊瑞想拜公孙胜为师,心中还忐忑,不知道公孙胜是否应允,不过,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宋江宋头领竟然大包大揽地答应了下来,不但要公孙胜收下樊瑞这个徒弟,还让公孙胜传授“五雷天心正法”与樊瑞,这不是天降喜事吗。  宋江真是好人耶,真是大大的好人耶。  哈哈,宋江真的是这么好心的好人吗?  其实宋江这叫“一石三鸟”之计。  一。拉拢了樊瑞。  樊瑞的队伍真是彪悍,芒砀山三位头领也称得上“悍匪”的名号,用公孙胜的“五雷天心正法”来拉拢樊瑞,用别人的东西来给自己送人情,这是多么合算的买卖啊。  二。给公孙胜加了一条小尾巴。  让樊瑞做公孙胜的徒弟,无形中就分散了公孙胜的精力,也可以搞一点监视,窃听之类的工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呢?难道宋江哥哥对公孙胜不放心?担心公孙胜有不利于宋江的行为?  宋江的确有怀疑公孙胜的想法,不过苦于没有合适的机会,不能设置一个人员来监视他,樊瑞的出现,给了宋江实现这个想法的机会。  三。命令公孙胜传授“五雷天心正法”给樊瑞,说明宋江在道法界也是大佬级的人物。公孙胜是道法解得明星级人物又怎么样?来到梁山泊。也得听我宋公明的。  宋江的这“一石三鸟”之计可算是复杂,他有必要这么算计吗?他算计的对吗?他又是怎么想的呢?这一切都要等到《宋江篇》才能逐一揭晓了。  由于这不是宋江的专场,所以我们对于这“一石三鸟”之计,要宋江亲自给我们解释。
  现在我们知道的是;樊瑞有了师傅,却丢了对芒砀山队伍的控制,芒砀山彪悍队伍的指挥权瞬间就被宋江轻松地拿了过去。  樊瑞失望吗?懊恼吗?  我想,樊瑞不会。  樊瑞是芒砀山的老大,他是有做老大的境界的。既然都全部归顺了梁山,还想在梁山内部支撑独立的帮派,那是不可能的,梁山肯定会把芒砀山的队伍打散重组,这是肯定的,也就是史进那个愣头青,才会傻到亲自请缨带领自己的本部人马到芒砀山来征讨。他难道不知道,到了梁山,所有的军事行动都得听宋江的安排吗,他竟然敢主动请战,这是你的主意呢,还是其他人的主意呢?所以史进得到的结果就是大败,被江湖,被梁山耻笑,不过这是史进性格上的缺点,他就因为这个缺点吃了很多大亏。  芒砀山三人组如愿上了梁山泊,他们来到了梁山后,还是得到了梁山泊的重用了,虽然他们来的较晚,宋江还是把他们当做一支生力军在使用。  在攻打大名府时,芒砀山三人组带领第八队在城外埋伏,亦是大显神威,杀得梁中书丢盔弃甲。在以后的战斗中,芒砀山三人组表现了很强的战斗力,在步战的将领中,逐渐显露了出来。这些,宋江肯定看到眼里,喜在心上,很长时间来,他都在寻找一支彪悍的步军,作为黑旋风李逵的部下,为此他给李逵调配了好几拨副将,都不太理想,看到芒砀山三兄弟如此彪悍,宋江就把他们调到李逵的手下,做副将。  宋江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李逵作战向来是独来独往,而且一根筋,没有好的副将保护的话,很容易吃亏,也很容易丢了性命。问题是,现在李逵不能死啊,他若死了,宋江很多事情就不易做了,现在有芒砀山团牌的保护,李逵的安全就会有保障了。  芒砀山三人组划归到李逵的手下后,精挑细选了五百喽啰,组成精悍的黑甲军,樊瑞和李逵做主将,项充和李衮为副将,这支队伍成为了,梁山战斗力最强悍的步兵,他们在多次战斗中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事实证明李逵没有哪怕一点点的指挥才能,他对这支队伍的领导简直是一团糟,他打起仗来只顾往前冲,根本不管自己的士兵在哪里,在干什么,为此樊瑞肯定很头疼。尽管樊瑞尽心尽责的管理着这支队伍,也尽心保护着李逵,可宋江慢慢就有想法了,他担心樊瑞会逐渐掌握这支队伍的指挥权。基于对李逵的安全着想,宋江把丧门神鲍旭放到这支队伍中,组织结构也由主将李逵,樊瑞,副将项充,李衮,变成主将李逵,副将樊瑞,鲍旭,项充,李衮。这样的变化就逐渐的弱化了樊瑞的权力,减弱了樊瑞对黑甲军的控制。再到后来征方腊时,樊瑞彻底离开了黑甲军,被宋江调离了李逵的身边。  樊瑞的离开让黑甲军的战斗力没有受到影响,只是在樊瑞离开这支队伍后,黑甲军就没有人能够给李逵,给其他的人忠告了,这支队伍在失去了樊瑞后,也失去了最后的理智,最终只是变成了就会蛮干,没有思想的战争机器。  樊瑞离开黑甲军后,几乎就看不到他了。在经历过惨烈的征方腊战争后,樊瑞看透了很多世间的繁杂和羁绊,他没有接受朝廷的任何官职和朱武做了全真先生,后又投奔公孙胜,过起了云游江湖的潇洒生活。  项充和李衮自从跟定李逵后,就没有离开黑甲军。他们跟随着李逵可是没有少经历危险。由于李逵打仗没有丝毫章法,就会猛冲猛打,项充和李衮既要照顾李逵的安全还得时刻堤防保护自己,因此他们俩是梁山泊最忙碌的两个头领。  在睦州之战中,项充和李衮走到了他们的生命的尽头。在战事不利时,李衮掉进溪里,陷住了双腿,一身的轻功施展不出来,就被南军乱箭射死。  项充没有被陷住,但是他被绊索绊倒,不待他起身,他就被南军剁做肉泥,惨烈战死。  芒砀山三人在上梁山泊前应该是相同命运的,上了梁山泊后,三人的命运发生了改变。到底是梁山泊,是宋江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呢?还是他们自己被命运选择,只得无奈的走下去呢?  芒砀山三人在梁山泊的生活结束时,我们的评选工作也开始了。  芒砀山三人在上梁山泊后的表现还是很抢眼的,但是他们的表现只说明他们是个合格的,表现突出的亡命徒,强盗,和我们所要评选的英雄好汉不搭调,他们除了杀人凶狠(项充,李衮),明哲保身功夫不错(樊瑞)之外,怎么衡量都达不到我们的评选标准啊,因此,他们不能被评为好汉。
  (36)问苍天谁是英雄——梁山泊“英雄好汉”大揭秘  之毛头星孔明,独火星孔亮  白虎山中间气生,学成武艺敢相争。  性刚智勇身形异,绰号毛头是孔明。  地猖星毛头星孔明是梁山第六十二位头领,在梁山上的职位是守护中军的步军骁将。也就是梁山高层的贴身护卫。  天书上孔明的封号是地猖星,这个也没有太多的含义,不过是和弟弟孔亮正好凑成“地猖星和地狂星”,也应了“猖狂”这一词语罢了。  孔明的绰号是“毛头星”,这是何意呢?这就是说他好冲动,就是一个压不住火的毛头小伙子。毛头星孔明这个人倒是没有太出名的地方,就是这名字起得很霸气。孔明,诸葛亮,字孔明。那可是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啊,毛头星这个名字可是有拉虎皮做大旗的嫌疑的。  顶上头巾鱼尾赤,身上战袍鸭头绿。   脚穿一对踢土靴,腰系数尺红膊。  面圆耳大,唇阔口方。长七尺以上身材,有二十四五年纪。  相貌堂堂强壮士,未侵女色少年郎。  地狂星独火星孔亮是梁山第六十三位头领,在梁山上的职位和哥哥毛头星孔明一样也是中军护卫营步军骁将。  孔亮的绰号叫“独火星”,这是何意呢?只是他也和他哥哥一样脾气不好,性子急,属于“遇火就着”的急脾气。就因为他的脾气不好,他就好和旁人厮闹,因此别人给他起了绰号叫“独火星”。  孔明和孔亮在《水浒传》中,是个标准的跑龙套的角色,就是在当时的江湖上也是个小角色。但是别看他们哥俩的名气不怎么样,可他们有一个在当时江湖上十分有名的师傅,那就是江湖上大名鼎鼎的及时雨---宋江。看来这哥俩,或者说他们孔家是善于拉虎皮做大旗的。  孔家兄弟是在第三十二回出现的,当时,行者武松路过白虎山下的孔家庄,在孔家庄的小饭店里,和独火星孔亮起了争执,一语不合就动起了手。  在《薛永篇》和《穆春篇》,我们就很好奇宋江这个江湖传奇人物的武功到底高深到何种地步,只是由于薛永出来搅局,让我们错失了一睹宋江大哥的风采的机会。虽然不能一睹宋江大哥的风采,但是这次遇到宋江的徒弟,也许可以据此推测出宋江的武功高低。  且说,孔亮和武松对阵。要说,孔亮也是练过武术的大汉,遇到武松怎么也得较量个十几回合,可事实,却让我们大跌眼镜。  那大汉见武松长壮,那里敢轻敌,便做个门户等着他。武行者抢入去,接住那汉手,那大汉却待用力跌武松,怎禁得他千百斤神力,就手一扯,扯入怀中,只一拨,拨将去,恰似放翻小孩子的一般,那里做得半分手脚。  看,这就是孔亮的本事,孔亮在武松的手上连一招也接不下来,他在武松的眼里,就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孩童。
  这是武松太厉害呢,还是孔亮太无能呢?我们只知道这两个人的差距太大了。当然,武松在《水浒传》中陆战武力综合排名绝对进的了前三。如果只是说在陆地上论拳脚功夫的话,武松若排第二的话,就没有人可以排第一,孔亮输给武松不丢人,在武松的手里一招也接不了也不奇怪,毕竟不能在武松收下走一招的人大有人在,孔亮大可不必因此而自卑愧疚。只是让我们奇怪的是,既然孔亮的武功不高,那么为什么梁山泊会用他做中军的护卫呢?中军护卫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知的大名鼎鼎的“中南海保镖”啊?这有一点让人费解。另一个让我们稍感遗憾的是,孔亮的表现还是无法让我们知道宋江武功的深浅。也许会有人说,孔亮的武功这么差,宋江的武功也肯定搞不到那里去。这个推测没有根据,在武术界,师傅不怎么样,徒弟是武林高手的例子层出不穷;而师傅是高手,徒弟是庸才的也大有人在,所以孔亮的表现不能代表宋江的武功不济,为了找到宋江武功高低的证据,还得另找途径。  闲话少叙,孔亮被武松一招放倒,又被痛打一顿,要不是武松手下留情,不愿再惹上人命是非,孔亮很可能会命丧黄泉。  挨了打以后,孔亮跑回家,他很憋火,就去找他哥哥毛头星孔明,让哥哥给他报仇出气。  这孔亮和我们说过的小遮拦穆春一样,受了欺负就会找哥哥来报仇,说明这些横行乡里的恶霸们不过就是一些只会欺负老百姓的纸老虎罢了。  孔明听到弟弟被过路的头陀痛打岂能善罢甘休,他带着一伙人就赶了过来。  孔明的武功应该比弟弟孔亮要高,但这时武功高低已经没有用了,由于那时武松已经喝醉了,而且不醒人事了。所以孔明很容易就把武松捉住了。  抓住武松,孔亮怎能放过武松。他把武松扒光衣服,绑在树上,细细地打武松。孔亮要把武松强加给他的委屈和耻辱加倍还给他。  正在打武松时,宋江恰好就住在孔家村,宋江见孔亮打的时武松,就连忙出面制止,并介绍武松给孔家哥俩认识。  因此孔氏兄弟也就有幸结识了大宋武林中超一流的高手----行者武松。  武松的名声对于孔氏兄弟来说着实大了些,他们兄弟平时能见到多少真正意义上的高手啊,武松的出现,孔明兄弟岂会不欣喜若狂,就是孔亮被打的遍体鳞伤,也强挺着陪武松饮酒说话,毕竟见到这样的武林高手的机会不多啊,所以才有接下来的,再三挽留武松。武松和宋江走时,竟然相送了二十多里,这都是他们对武松的敬仰之情啊。  随着宋江和武松的离去,我们也暂时没有了这两人的音信,当我们再见到他们是,就是在青州城下了。  而这时,孔氏兄弟的身份也发生了变化。这时的他们已经不是先前的孔家庄的少爷,而是白虎山上的强盗了,孔明哥俩和本乡一个财主起了争执,就把这财主的一家老小都杀了,随即聚集起五七百号人,占住白虎山,打家劫舍,当起了强盗。  因为青州城里有他的叔叔孔宾,而且受到他们的牵连,被慕容知府捉下,监在大牢里,孔明、孔亮脑子一时冲动,点起山寨小喽罗来打青州,要救叔叔出去。  不知道孔明兄弟看过兵书没有,兵书上说,欲打攻坚战,其兵力要四倍于守城兵力。不但要有大量的先进攻城器械,还要有死伤大量兵员的思想准备。像孔明手下,只有不足七百的小喽啰,就敢攻打青州城,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啊。更何况,在青州城下,他们还遇到了双鞭将呼延灼。  要说孔明兄弟真是不走运,前些日子遇到武林中超一流的高手武松,这一次又遇到在当时也是超一流的存在——双鞭呼延灼。
  呼延灼在桃花山下被鲁智深和杨志击退,本就憋了一肚子火,见到孔明兄弟,正好拿他们出出气。  两马相交,斗到二十余合,呼延灼要在知府跟前显本事;又值孔明武艺低微,只办得架隔遮拦;斗到间深里,呼延灼就马上把孔明活捉了去。  孔明和未来的梁山五虎将之一的呼延灼战了二十余合,看似功夫不错,其实不然。呼延灼想在青州慕容太守表现一下自己的功夫,才让孔明在手下走了这么多回合,也就是说,呼延灼一直在逗孔明玩儿,因为俩个人根本不在一个等级上,就如老叟戏顽童。等玩够了,就轻轻松松地活捉了孔明。  孔亮一见自己这边武功最高的哥哥被捉,他是如何表现的呢?他是拍马上前和呼延灼拼命呢?还是带领小喽啰一拥而上解救孔明呢?  孔亮只得引了小喽罗便走,四散奔走。  唉。这就是白虎山二当家,这就是那个一发脾气就和人拼命的独火星孔亮的表现,在双鞭呼延灼的面前,他这个“独火星”,他这个暴脾气,竟然没有了一点脾气,只得作鸟兽散。平时牛哄哄的好汉们。原来都是些乌合之众,这就是江湖上的好汉吗?  当然孔亮和他手下的小喽啰也给我们演示了,好汉的另一个版本,那就是“好汉不吃眼前亏”。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就是傻蛋,不是好汉。  所以孔亮跑了,扔下哥哥跑了。  孔亮在逃跑的路上遇到了武松,当武松知道孔亮的困难时,就介绍孔亮上二龙山。对于孔亮武松是歉疚的,毕竟当时武松痛打了孔亮,人家孔亮不但没有要武松付医药费,还好酒款待,临走还给路费,武松是欠孔家人情的。  在二龙山上,杨志还是很清醒的,他提议孔亮去找他师傅宋江,打青州没有大队军马是不行的。就这样孔亮又来到梁山,求救于宋江。在梁山孔亮见到宋江,并痛哭流涕,请求宋江出兵救哥哥。  宋江道:“此是易为之事,你且放心。  二龙山,桃花山,白虎山,三山对上呼延灼带领的青州兵马,丝毫占不了便宜,而在宋江眼里这只是一件小事,很轻易的事。宋江一口就答应了下来,其实宋江一听孔亮所说,他的两个眼睛都绿了。  为什么呢?  因为这是宋江哥哥的心理活动,现在还不是详说宋江哥哥的时候,他到底要怎样做我们暂且不说,我们做的只是暗暗替宋江大哥高兴,因为他心中的计划就快实现了。  接下来就很简单了,梁山大军一到,三下五除二就打破了青州城,救出了孔明和他们的叔叔孔宾,而梁山也在这一次行动中有了巨大的收货,这次有十二位头领归顺梁山,让梁山的实力有了巨大的,空前的提升。  而更加让宋江哥哥高兴的是,这些头领都是看在他宋江的江湖名声上才加入梁山泊的,这些人可是江湖上响当当的名人啊,他们的加入,让宋江的声望空前高涨。  孔氏兄弟又团聚在一起了,他们也随着三山上了梁山。到了梁山泊由于他们兄弟武功不咋地,也就没有什么出彩的表现,只能跑跑龙套,安心做一个群众演员。刚上梁山时不过就是给燕顺和郑天寿当帮手,镇守金沙滩小寨,这一看就是随便给他们安排了一个工作,要说也是可以理解,他俩的本领又不行,可不只能安排这样的工作打发他们么。不过,由于他们有着宋江徒弟的身份,而且上梁山时还是一方小势力的领导人,所以他们过得日子还算不错。  由于武功实在不敢恭维,宋江也知道自己这两个徒弟的斤两,很多艰苦,残酷的战斗都没有让他们上,宋江也知道,他们去了也是白去,不但白搭性命,还得让宋江这个做师傅的难堪,因此就故意地雪藏了他俩。
  期待扈三娘的出现
  当我们再看到这哥俩在《水浒传》的大舞台上表演时,就是在大名府的街道上了。  当时宋江攻打大名府,军师吴用安排这哥俩假装乞丐,在大名府的暗处埋伏,到时见机行事。这件事,按说不难吧,可就是这样简单的事,还是让这哥俩干砸了,要不是时迁提醒,这哥俩也许早在大名府的大牢里丢了性命,宋江进攻大名府的计划也会以失败告终。  时迁道:“哥哥,你这般一个汉子,红红白白皮面,不像叫化的。城中做公的多,倘或被他看破,须误了大事。哥哥可以躲闪回避。”说不了,又见个丐者从墙边来;看时,却是孔亮。时迁道:“哥哥,你又露出雪也似白面来,亦不像忍饥受饿的人;这般模样,必然决撒!”  时迁在梁山上虽然不是绝顶聪明的人,却也看出这哥俩的确不是做细作的料,这整个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货啊。要不是梁山上能人太多,多的足以弥补这些笨蛋留出的大破绽,梁山何时才有后来这么大的家业。  长话短说,孔氏兄弟在大名府露了一小脸后,就又销声匿迹了,直到天书降临,梁山大排座次时才露面。  这时孔氏兄弟的露面已经不同以往了,他们这次的露面大出梁山众将和《水浒传》读者的意料。因为,梁山泊高层对他们的安排让我们大部分人感到意外。  第一。孔氏兄弟的排名太高了。  宋江口口声声说梁山是讲公平,讲真理的地方,可他却把他自己的徒弟的排名使劲往上拔。孔氏兄弟是和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问苍天谁是英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