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要提升骨干教师的专业水平应从优化什么坐骑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5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_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_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研究》计划与总结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研究》计划与总结
文章作者 :
 发布时间: 19:11:30 阅读次数:12693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准备阶段计划
&&&&&&&&&&&&&&& 主持人: 缪正霞&& 王海娟
一、指导思想
随着全国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和我省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研究已经是基础教育各个学段较大规模的研究课题。课题组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引导、组织和帮助下完成了学习任务,获得了预期的进步和发展。其中的发展,包括三维目标中的三个维度的发展;学生智慧的发展;生成性的发展;面向未来的发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花尽可能少的时间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获得较多的进步和发展。以提高教师科研意识与研究水平,提升我校科研工作水平,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强化队伍建设,提高学校教育教学为目标,科学规范的开展我校教科研工作。
二、主要工作目标
确定《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研究》课题和课题研究人员,制定详细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收集有关信息资料(网上查找、刊物查找、外出参观、请教名师等),制定主题研究计划,学习有关教育理论,进行课题研究的论证和研究方案的设计。
1.制定实验研究方案,落实课题研究组成员工作任务。
2011年4月11日,课题组召开会议,讨论制定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实施方案》,并对课题研究组成员进行分工安排。制定完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由缪正霞和王海娟负责;组织学习有关理论,进行总结反思,重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价值观,寻求进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由林方红,周秀兰,卜海云负责;深入小学数学课堂听课,理性反思分析教学中的低效行为,构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操作策略由林方红,高咏梅,范丽娟负责;在实验验证、个案分析中不断完善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操作策略由刘&&华、刘菊华负责;整理分析课题研究资料,进行研究结论的最终论证,推出研究成果,并做一定范围的推广普及工作,形成结题报告由殷爱华、王丽红负责。
2.理论学习反思。
2011年4―9月,组织课题研究组成员学习有关理论,进行总结反思,重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价值观,寻求进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重点学习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崔允t“有效教学”理论,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巴班斯基“最优化”理论和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等。同时,还组织课题研究组教师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际撰写教学论文和经验文章,向各级教育刊物投稿或者参加各级教育教学论文评审活动。
3.筹备举行开题报告活动。
2011年9月15日,课题组召开会议,商量决定举行课题开题报告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及活动议程,并确定由课题负责人作开题报告。2011年9月25日下午,课题开题报告会在响水实验小学举行。会上,校长作动员讲话并宣读立项通知;课题负责人缪正霞作开题报告;王秀红代表评议专家组作评议;课题组成员林方红老师代表课题组作表态发言。开题报告会为课题组指明了方向,使参加研究的教师明确了任务。课题研究组依据与会领导和评议专家指导意见进一步修定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研究实施方案》。   
&三、主要工作
(一)组建研究队伍,成立课题组,落实研究任务。
(二)制定总课题研究方案,确定课题组成员和实验对象,进行具体分工。明确研究目标、内容、任务、方法以及预期成果,申请立项,报上级部门批准后进行开题。
(三)理论学习。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差异教学论》、《课堂教学研究-如何照顾学生个别差异》、《心理差异与教育》、《小学差异教学策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差异策略的案例研究》《教育个性和教学策略》提高教师理论水平,以更好的指导研究工作。
(四)调查研究。按照课题方案和学科课题方向编写问卷调查表设计 座谈提纲,实施调查,了解我校教师和学生的课堂教学状况,撰写调查报告。
(五)实践探索。针对调查报告中显示的课堂教学的不足和问题,结合学科特点,按照课题要求,在教学方式的运用方面,制订差异教学策略。将所制定的策略用于课堂实践,并且及时撰写总结和反思及个案。
(六)建立制度。继续推行教师专业成长奖励制度,加大“推门听课” 力度,对研究过程进行及时的诊断与指导。
(七)开展交流促成长活动。对课题研究开展的活动情况要及时进行总结,认真加以分析每次活动的成功与不足,并及时进行交流,对课题的活动方案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使方案更趋于完善,课题组成员要根据研究的内容撰写论文,在学年结束时组织一次交流。
四、具体安排
(一)2011年4至5月
1.组建研究队伍,成立课题组,落实研究任务。   
2.制定总课题研究计划,设计课题研究方案,确定课题组成员和实验对象。明确研究目标、内容、任务、方法以及预期成果,申请立项。   
3.具体分工 课题负责人:缪正霞和王海娟,负责课题研究的全面工作,撰写实施方案,参与数学课题的研究,收集研究资料,组织培训。课题组成员:王丽红,承担实验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确定实验的方向,并为实验工作提供政策与资金支持。 组员:刘&&华、刘菊华、周秀兰、殷爱华、高咏梅、范丽娟、林方红。
(二)2011年6-7 月
1.制定学校课题实施计划,抓好落实工作。
2.加强理论学习。课题组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制定研究计划,落实到人。
3.结合实验班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数学学科探索提高课堂差异教学的策略。
4.加大“推门听课”力度,对研究过程进行及时的诊断与指导
(三)2011 年9 月 开题。   
   时间 : 9月25 日   
   地点:督导处 宣读人:王海娟 参加人:课题组成员   
&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准备阶段总结
   &&&&&& 主持人: 缪正霞&& 王海娟
&2011年4月,我校成立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开展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践研究。现将这一阶段所做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理论知识,提高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
充分利用暑假时间和课余时间,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有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书籍和别人写的相关论文。认识到什么才是有效的课堂,影响教学有效性有哪些因素,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有哪些途径……。为课题的研究积累了理论依据和理论指导。&
二、课题研究组组织研究成员深入小学数学课堂听课,理性反思分析教学中的低效行为,通过研究和反思课题组认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行为主要有八个方面:
①教学目标相对单一,三维目标确定重“知识与技能”,轻“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②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重点不突出。特别是在一些课赛上,有的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前的沟通时间长达5分钟之多,有的教师复习铺垫用了10分钟还没进入新课。凡此种种,重点如何突出,效率如何提高?
③教学重“结果”轻“过程”,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如:“自主探究”不充分,“合作、交流”过程简短,全员参与性不够
④教学重复,练习欠精当,事倍功半。
⑤学力培养不够,学生学习能力不强。
⑥课堂评价浮于表面,缺乏导向性和激励性等。
⑦现代教学媒体使用不科学。
⑧教材把握不准,学情估计不足,重点偏移。
基于上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低效的行为的反思分析,课题研究组提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操作策略:
①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引导、组织和帮助下完成了学习任务,获得了预期的进步和发展。其中的发展,包括三维目标中的三个维度的发展:学生智慧的发展;生成性的发展;面向未来的发展。
②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花尽可能少的时间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获得较多的进步和发展。
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提高教师科研意识与研究水平,提升我校科研工作水平,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强化队伍建设,提高学校教育教学为目标,科学规范的开展我校教科研工作。
三、确定方向,明确努力目标,
我们从学习理论入手,教师对新课改理念有了一定认识,但还存在有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课题组成员应通过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对新教材、新理念的认识。我们组织教师理论学习,提高课题实验研究的能力;主动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著作、教育教学研究期刊、新课程标准、教科书等;积极参与数学教研的培训;在学习中做到有重点、有反思。我们学习了有关有效教学的论著如《有效教学的理论和模式》、《有效教学的技能和艺术》、《有效教学方法》;还上网学习了一些有关文章,如:“奏响有效教学的凯歌――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关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有效整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学模式 ”“ 问题情境生活化 思维方式数学化”等,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交流。我们时时以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经验来指导我们的课题研究实践。课题组成员另外还自主学习,认真钻研与课题研究有关的文章,开展了“智慧旅行”活动,读有关细节的书,写读后感,使每一位成员都能用理论去指导自己的课堂。本课题组成员每次都积极外出学习,去年我省“小学数学优质课”比赛所有课题组成员都去学习,回来和自己的课堂进行对照,找出差距,进行改进,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
四、 扎实开展研究活动
课题研究组在实验个案分析等研究中不断完善和丰富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操作策略。课题研究重点在课堂教学上,实验教师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把学生的三个维度的发展即(学生智慧的发展;生成性的发展;面向未来的发展)以及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为实验研究的起点,教师对传统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与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师教学行为进行对比,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花尽可能少的时间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获得较多的进步和发展。以提高教师科研意识与研究水平,提升我校科研工作水平,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强化队伍建设,提高学校教育教学为目标,科学规范的开展我校教科研工作。
让每位课题组教师围绕课题参与集体备课、上课、评课活动,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由于学校老师少,我们虽然不能上同一节课,但我们互相听议课,对照我们的课题研究理念进行研讨。刘华老师执教的《实际测量》一课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园,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周秀兰老师执教的《正比例的认识》从学生喜爱吃的方便面入手,一包五角钱,两包多少钱,三包多少钱……从学生身边的数学入手,使学生感到数学时刻就在我们身边。殷爱华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一课,提出的假设可以是多样的。教材呈现了两种比较典型的假设,即假设10只都是大船和假设大船和小船各5只。另外开展替换活动的载体可以是多样的,图画枚举和列表枚举等,这些都是已经教学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有能力应用这些策略。结合使用画图、列表、枚举,也体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是综合而灵活的。,   
五、课题成果的形成
1.接课题中期评估,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2.课题组成员积极撰写课题研究课案、例案、论文、教学反思、经验总结。文章形成初稿后,在本组讨论、交流,形成课题研究成果。高永梅老师执教的《比的认识》一课获得中心校和兄弟学校老师的好评,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为了使平时上课的点滴能够记录下来,我们要求每位教师每两周写一篇高质量的教学反思。   
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这次课题研究的亮点。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课堂得到优化,课堂气氛活了,在情境导入或学习新知或新知运用中学生体验到了数学的价值和魅力。不过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活动时间长了,不能达到教学目标;对有些问题不一定让学生去体验、去探究,是否传统的方法更有效等等问题。课题组的每一位教师都在积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行为方式,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形成新课标所倡导的课堂教学模式。
4.课题实验组开展了“我爱数学 ”课堂教学的调查,刚开始学生写不好,教师找来例子读一读,又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学生能把语文和数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数学的运用,学生也增强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能够不回避所遇到的困难、问题。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这还仅仅是个开始,我们将通过研讨课、讨论座谈、质量分析等多种形式继续开展课题的研究,及时发现研究中的问题,调整和改进研究的策略。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操作阶段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有效课堂教学”就是通过教师的有效行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有效的发展。设定教学内容,应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提高学生的兴奋点,引导学生深层次参与,遵循学生的思维方式,由易到难的原则,引导和鼓励学生在快乐与思考中,达到掌握和运用知识的目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殷切期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更是压在每个教师肩上的一副重担,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焕发强大的生命力? 所以,我们提出“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的课题,试图通过研究,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
二、主要工作目标
1.通过对课题研究,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实现有效学习。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数学教学效益和质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通过对课题研究,教师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获取大量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
3.通过对课题研究,关注学生的发展,就是要引导学生掌握了相应的学习方法,这不仅能提升现有的学习效果,也能为他将来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真正把关注学生短期发展与长远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确保学生顺利成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三、主要活动形式
1.2011年10月―2011年11月,制定第二阶段实施计划,收集实验前学生的数学能力、学习兴趣等资料,做好优化教学的准备工作。
2.2011年11月―12月,继续学习有关教学理论,开展子课题的研究,根据优化的对象,初步探索适合的有效教学模式,形成经验材料。
3.2012年1月―2012年5月,展开对课题的研究,结合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继续探索具体的有效教学方法,形成经验文章。
4.2012年5月―2012年6月,组织对学生进行测试,分析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收集教师论文,展示本阶段的研究成果。
四、预期成果
(一)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行为得以优化   
1.教师教学行为的优化
(1)表现在教师处理教材上
(2)体现在优化教法上
2、学生学习行为的优化
(二)形成一批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尝试多主体评价、发展性评价提倡改变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
(四)编辑有效教学的研究案例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操作阶段总结
我校“十二五”科研课题――《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研究》,第二阶段的研究工作从2011年10月开始,20012年6月止,现已结束。一年来,全体研究人员扎实工作,认真研究,从课题建设到研究成果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现总结如下。
对课题的研究背景进行了分析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
最大挑战就是“有效性”问题。当前人们对课程改革的“关注点”由转变教学方式转移、聚焦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反映了课程改革正经历着一个由外及内、由表及里的深化过程,但是由于课程改革的复杂性,人们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的偏差,以及实施者缺乏相关的经验,课堂教学改革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以及“三维目标”割裂、教学内容泛化、教学活动外化、教学层次低下、预设与生成冲突等现象,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
目前,教育理论工作者和一线教师已开始重视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研究工作,并进行了一些研究、探索和尝试,但对于正确的效益观、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相关因素、有效教学和学习的方法与策略、有效教学评价的标准等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实践,在实施推广上也存在不足和不平衡。为努力实践新课程的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课题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的历史需要。
(二)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1.主要观点:
(1)部分教师理念异化为目标,在隐藏目标的泛化、扩大化与多维目标的整合中迷失方向。
(2)热闹的“多言堂”、频繁的合作与讨论,使得不少课堂“形”聚“神” 却散。
(3)部分课堂过分地拉长学生亲历数学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课堂学习的整体效率下降。
(4)过度地依赖学具操作、数学知识泛生活化的现象,造成学生数学化思考缺乏,阻碍着课堂数学学习效率的提高。
(5)不少课堂过分地强调了学生的自主与课堂的生成,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有畏首畏脚的现象和被弱化的趋势。
2.创新之处:
我们作为一线教师,与新课程密切接触几年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题目变活了,错误变多了,分数变低了”。面对轰轰烈烈的新课改,我们从小学生的视角出发思考着。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数学学习与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要求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用数学的眼光捕捉信息、分析生活现象、自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新教材中的很多知识如果学生没有生活经验作为基础,学起来是很困难的。新课程注重学生学习的亲历性和实践体验性,很多家庭作业形式也由原来的书面作业转变成操作实践性作业,有的则需要在家长的帮助和支持下才能完成。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由于种种原因而大打折扣,很难实施见效。我们小学教学条件及硬件设施相对较差,数学学习中的动手操作或实践活动往往由于学具量的不足而只能靠老师或个别学生的演示验证一下,大多数学生无法亲历实践的过程,无法在操作中观察、分析和体验。动手能力弱在我校小学生身上表现尤为突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农村的孩子缺乏自主探索、有效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某些老师仍然迷信于题海战术,高耗低效,让学生练技巧出成绩,把学生当作盛载知识的容器,当作彰显自己教学业绩的筹码。   
二、课题总体设计
(一)概念界定
“有效课堂教学”就是通过教师的有效行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有效的发展。设定教学内容,应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提高学生的兴奋点,引导学生深层次参与,遵循学生的思维方式,由易到难的原则,引导和鼓励学生在快乐与思考中,达到掌握和运用知识的目的。
(二)研究目标
1.通过对课题研究,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实现有效学习。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数学教学效益和质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通过对课题研究,教师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获取大量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
3.通过对课题研究,关注学生的发展,就是要引导学生掌握了相应的学习方法,这不仅能提升现有的学习效果,也能为他将来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真正把关注学生短期发展与长远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确保学生顺利成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经验总结法、观察法等。被试:在二、三、四年级中各随机确定一个实验班,在同年级再随机确定一个班,教师分配随机化。   
(四)研究方法
(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素材,合理利用教材内容。
(2)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活化教材。
(3)改变学习方式,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
(4)注重开放习题的设计。   
(五)研究对象   
   && 全体学生。   
(六)研究策略
(1)以新课程标准实施为契机,切实转变育人观念,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2)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让课堂教学由“齐步走,一刀切”转变为分层次实施,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共同创造、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
(3)以评价为导向,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使评价内容、评价价值和评价方法多元化。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反思调整阶段计划
一、指导思想
 理性反思分析教学中的低效行为,初步构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操作策略。
二、主要工作目标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低效的行为反思研究成果,并做一定范围的推广普及工作,形成结题报告。
(2)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操作策略的初步构建
(3)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4)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得以提高
三、主要工作
1.确定实验班和实验对照班。
2012年9月2日,为了使实验研究顺利进行,确保便于科学、客观地验证和分析实验效果,课题组对响水实验小学六年级的3个班分别进行了科学分析,并将这3个班的2012年秋学期统一抽测的数学平均成绩分别进行对照,最后将数学平均成绩处于中间水平的的班级确定为实验对照班,将数学平均成绩处于较高和较低的班级确定为实验班。六丙班为实验对照班,六甲班、六乙班为实验班。业成长奖励制度,加大“推门听课” 力度,对研究过程进行及时的诊断与指导。
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前数学平均成绩对照表
由上表可见,实验前实验班六年级甲班的数学平均成绩比实验对照班高2分,实验班乙班的数学平均成绩比实验对照班低1分。三个班的数学成绩差距不大,基本处于平衡发展水平,便于今后客观地验证和分析实验效果。
2.理性反思分析教学中的低效行为,初步构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操作策略。
2012年9月2日―12月15日,课题研究组组织研究成员深入小学数学课堂听课,理性反思分析教学中的低效行为,并召开会议讨论研究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操作策略。
&&&&&&&&   
&&&&&&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反思调整阶段总结2012年12月6日,为检测实验效果,课题研究组统一命题,对
实验班和实验对照班学生进行统一检测分析。
实验班与实验对照班实验检测平均成绩对照表
由上表可见,通过实验检测,实验班甲班的数学平均成绩与实验对照班相比,由原来的高2分变为高4分,总体提升了2分;实验班乙班的数学平均成绩与实验对照班相比,由原来的低1分提升为高3分,总体提升了4分。这两个提升数据说明:实验班的实验教学是见实效的,实验可以沿着成功的思路继续发展下去。    
2.理性反思分析教学中的低效行为,初步构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操作策略。
2012年9月2日―12月15日,课题研究组组织研究成员深入小学数学课堂听课,理性反思分析教学中的低效行为,并召开会议讨论研究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操作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低效的行为反思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行为主要有八个方面:
教学目标相对单一,三维目标确定重“知识与技能”,轻“
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重点不突出。特别是在一些课赛上,
有的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前的沟通时间长达5分钟之多,有的教师复习铺垫用了10分钟还没进入新课。凡此种种,重点如何突出,效率如何提高?
③教学重“结果”轻“过程”,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如:“自主探究”不充分,“合作、交流”过程简短,全员参与性不够)。
④教学重复,练习欠精当,事倍功半。
⑤学力培养不够,学生学习能力不强。
⑥课堂评价浮于表面,缺乏导向性和激励性等。
⑦现代教学媒体使用不科学。
⑧教材把握不准,学情估计不足,重点偏移。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①学校教研缺乏研究深度和广度。尽管不少学校通过教研活动和课堂实践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一些探索和实践,但由于研究和实践的圈子较小,研究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还缺乏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②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尚有偏差,教师的全面质量观没有很好树立,教学行为也缺乏适当的理论指导。
③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有限。部分教师在新课程理论指导下,主动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实践,但由于专业化水平不高,缺乏方法的推敲和策略的研究,以致课堂教学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2)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操作策略的初步构建。
基于上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低效的行为的反思分析,课题研究组提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操作策略――践行六个“优化”。
    ①优化教学内容;
    ②优化教学目标;
    ③优化教学方法;
    ④优化教学手段;
    ⑤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 ⑥优化学法指导。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总结
一、主要工作
1.充分利用本课题的研究成果、经验和方法,促使我校的数学教学研究工作向新的高度和深度发展,更好地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升值。
&2.整理统计、分析资料,对课题研究进行客观总结,形成书面报告,公告研究成果。
3.汇编装订结题材料,进行结题上报。
二、研究主要成果
(一)达成了研究的预期目标,构建了见实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操作性策略――八个“优化”。   
(二)结合小学高校课堂“15+25”时间分配原则,初步形成了可供操作的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新授课“八步式”基本教学模式。
(三)实验效果明显。
1.通过该课题研究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技术水平,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   
2.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提高。学生懂得了运用“看练习――学例题――明方法――试做练习”的预习方法;在小组合作学习方面,“交流、合作、汇报”的学习方法不再陌生;在解决问题方面,动手实践探究、类推、化异为同、归纳、整理、分析、综合等的方法,学生基本能有选择性地灵活运用。
3.实验班学生的数学成绩明显提高。
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前和实验中、后期数学平均成绩对照表
由上表可见,到实验结束,实验班甲班的数学平均成绩与实验对照班相比,由原来的高2分先后变为高4分、8.94分,最终总体提升了6.94分;实验班乙班的数学平均成绩与实验对照班相比,由原来的低1分先后变为高3分、8.74分,最终总体提升了9.74分。由此可见,实验班的数学平均成绩与实验对照班相比,提升较为明显。这些数据变化充分说明:实验班学生的数学成绩呈明显的直线上升趋势,进而从总体上说明我校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成效是明显的,研究是成功的。
三、分析和讨论
1.此课题符合《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要求和课程改革精神。《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指出: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要处理好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我们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研究正是体现了课标有关要求和课程改革精神。
2.我校《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是见实效的、成功的。
(1)该研究达成了预期目标,课题组理性反思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低效行为,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低效行为表现,探索构建了行之有效的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操作策略――八个“优化”。
    ①优化教学内容;
    ②优化教学目标;
    ③优化教学方法;
    ④优化教学手段;
    ⑤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⑥优化学法指导;
   & ⑦优化课堂教学评价;
    ⑧优化教学具的运用。
(2)结合小学高校课堂“15+25”时间分配原则,初步形成了可供操作的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新授课“八步式”基本教学模式。“八步式”基本教学模式为:
导入(1―2分钟)→明确学习目标(2―3分钟)→学法(操作)指导(1-2分钟)→自主探究新知(3-5分钟)→合作、交流(3―5分钟)→汇报、形成结论(3―5分钟)→练习(实践运用)及反馈评价(5―15分钟)→总结评学(1―3分钟)。
3.课题研究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可持续方面是成功的。
新课程理念强调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由“学会”逐步过渡到“会学”。我们在课题研究实验中有计划地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如预习的方法;分组讨论、交流、合作、汇报的学习方法;观察的方法;自学课本的方法;动手实践探究的方法;类推的方法;化异为同的方法;归纳、整理的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等等),并重视在学习活动中指导学生不断熟练学法,使学生从学会逐步过渡到会学,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这必将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得到可持续的长远发展。
4.研究成果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经验和方法,将促使我校的数学教学研究工作向高度和深度发展,更好地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升值,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将推动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进一步向前迈进。
四、研究结论
本课题研究达到预期目标,取得理想成果。本课题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在国内外有效教学宏观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理性反思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低效行为,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低效行为表现,探索构建了相对微观的,行之有效的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操作性策略――八个“优化”(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优化学法指导;优化课堂教学评价;优化教学具的运用),并结合小学高校课堂“15+25”时间分配原则,初步形成了可供操作的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新授课“八步式”基本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促进了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课题组发挥团队的智慧和力量,科学规划课题研究进程并有序组织实施,以理论为指导,以问题为主线,立足课堂教学实践,注重专题研讨,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题研究和校本研修相结合,做到真研究、真讨论、真实践,不仅使研究问题得以有效解决,还有效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教育技术能力,培育出了一批骨干教师。    
五、研究建议
1.研究的缺陷和改进
本课题符合数学新课标要求和课程改革精神,研究虽然初见成效,但是难免还留有遗憾。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是:小学数学练习课、复习课、实践活动必要的教学环节(基本模式)和时间分配尚有争议。下一步,我们将在已有研究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小学数学练习课、复习课、实践活动必要的教学环节(基本模式)和相对合理的时间分配,进一步弥补研究缺陷,更好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进而更好地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2.研究启示
在研究中,我们深切体会到:搞课题研究不但要有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而且还要做到研究前多做有关调查,多做有关充分准备,研究中多请专家指导,多做反思、多做改进,才能确保研究的顺利进展和最终的成功。
  【责任编辑:xh_ycg】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建议您使用分辨率浏览本站效果更佳
主办单位: 苏ICP备: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