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长勺之战背景和之战泓水不同结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2)曹刿论战》三年中考题专练
下载积分:843
内容提示:(2)曹刿论战》三年中考题专练,doc,资料,精品,模板,管理,企业,范文,总结,推荐,文档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17:39:00|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2)曹刿论战》三年中考题专练
官方公共微信曹刿论战中考试题锦集及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曹刿论战中考试题锦集及答案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造成长勺之战和泓水之战不同结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_百度知道
造成长勺之战和泓水之战不同结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问者采纳
他本人受伤。楚军渡河来攻。楚不救郑。郑向楚求救。宋军回救,等到齐军三次击鼓进军,宋襄公为接替齐桓公的霸业。公元前638年冬。襄公大谈仁义:也称楚宋泓水之战、士气低落后,齐军攻鲁。泓水之战,采取“敌疲我打”的方针——鲁军先不与齐军交战,取得胜利,结果大败,才发动反攻。春秋无义战之一。当时齐强鲁弱,而派兵直接攻宋都睢阳,不肯袭击半渡的楚军:亦称齐鲁长勺之战诸侯王的战略的不同长勺之战,打败齐军,不久丧命。公元前684年,两军遇于长勺(今山东曲阜县北),率兵伐郑,鲁庄公用曹刿的计谋,与楚军遇于泓水(今河南柘城北)
提问者评价
阿里嘎多 嘻嘻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泓水之战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并能听从曹刿的指挢根本原因,故胜,不接受子鱼的正确意见。宋襄公自以为是。故败:诸侯王战略的不同。鲁庄公取信于民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初三语文试卷3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初三语文试卷3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曹刿论战》中考题专练
《曹刿论战》中考题专练
一、2007河南省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①者胜,上下同欲②者胜,以虞③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④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节选自《孙子·谋攻》)
注:①用:使用。&
②同欲:目标一致。&
③虞:戒备,准备。&&
④将能而君不御:将帅有才能,国君不干涉。
1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公将鼓之&&&&&&&&&
(2)既克,公问其故&&&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9.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特点?(2分)
20.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得胜利印证了语段(二)中的一些说法,请选择其中一个简要说明。(2分)
答案:17.(1)击鼓(1分)&&
(2)战胜(1分)&&
18.我看见他们的车辙印混乱,望见他们的军旗倒下,所以追击他们(2分)
19.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担心齐国有埋伏)&&
表现了曹沉着、冷静、谨慎的特点(一问1分。共2分)
20.①鲁庄公对曹刿言听计从,可谓“将能而君不御”&&&
②鲁国君臣一心,可谓“上下同欲”&&
③曹刿在选择进攻和追击的时机上审时度势,可谓“知己知彼”(答出其中一个方面即可。若从其他角度回答,能言之有理也可。2分)
二、(2007镇江卷)
(二)阅读《曹刿论战》(节选)和《子鱼论战》(节选),完成12—16题。(共13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曾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来徧,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①济。司马②日:“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日:“君子不重③伤,不禽二毛④。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馀⑤,不鼓不成列。”
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⑥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令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耉⑦,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
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
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⑧可也。”
【注释】①既:尽。&
②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指子鱼。&
③重(ch&ng):重复,再次。④二毛:头发斑白的人。&
⑤亡国之馀:亡国者的后代。宋襄公是商朝的后代,商亡于周。⑥勍(q&ng)敌:强敌。&
⑦胡耉(gǒu):很老的人。&
⑧儳(ch&n):杂乱不整齐,此指不成阵势的军队。
12.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弗敢专也(&&&&
(2)忠之属也(&&&
(3)遂逐齐师(&&&
(4)阻而鼓之(&&&&
13.翻译下面句子。(2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4.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凛”。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2分)
15.造成长勺之战和之战泓水不同结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16.曹刿和子鱼在作战思想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回答。(3分)
&&.(3分)不设统一答案。相同点1分,举例各1分。示例:相同之处是两人都重视观察敌情,善于捕捉有利战机机。曹刿选择“齐人三鼓”后的时机发动进攻:子鱼主张“其米既济”的时机发动进攻。&&&&&&&&&&&&&&&&&&&&&&&&&&&&&&&&&&&&&&&&&&&&&&&&&&&&&&&&&&&&&&&&&&&&&&
12.(4分)(1)独自占有(2)尽力做好本分的事(3)追赶,追击(d)击鼓(进军)(答对一个1分)
(2分)大大小小的案件,我虽然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狱”、
“以”翻译不正确的分别扣1分,语句不通顺的扣1分)&&&&&&
&&14.(2分)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上。(意思对即可。若谷原文“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和“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则不给分:若答这两句的翻泽,给1分。)&&&&&&&&&&&&&
15.(2分)长勺之战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鲁庄公取信于民,并能听从曹刿的指挢;泓水之战火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宋襄公自以为是,不接受子鱼的正确意见。(意思对即可)&&&&&&
16.(3分)不设统一答案。相同点1分,举例各1分。示例:相同之处是两人都重视观察敌情,善于捕捉有利战机机。曹刿选择“齐人三鼓”后的时机发动进攻:子鱼主张“其米既济”的时机发动进攻。&&&&&&&&&&&&&&&&&&&&&&&&&&&&&&&&&&&&&&&&&&&&&&&&&&&&&&&&&&&&&&&&&&&&&&
&&&&&&&&&&&&&&&&&&&&&&&&&&&&&&&&&&&&&&&&&&&&&&&&&&&&&&&&&&&&&&&&&&
&&&&&&&&&&&&&&&&&&&&&&&&&&&&&&&&&&&&&&&&&&&&&&&&&&&&&&&&&&
&&&&&&&&&&&&&&&&&&&&&&&&&&&&&&&&&&&&&&&&&&&&&&&&&&&&
三、2008江苏省淮安市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8.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①又何间焉&&&&&&&&&
间:&&&&&&&&
&&&&&&②小惠未徧&&&&
徧:&&&&&&&&&&&&&&&
③神弗福也&&&&&&&&&
&&&&&&&&&&&&④牺牲玉帛&&&&
牺牲:&&&&&&&&&&&&&&
19.下列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何以战&&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B.小大之狱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C.战于长勺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登轼而望之 /&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译文:&&&&&&&&&&&&&&&&&&&&&
&&&&&&&&&&&&&&&&&&&&&&&&&&&&&&&&&&&&&&&&&&&&&&&&&&&&&&&&
②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译文:&&&&&&&&&&&&&&&&&&&&&&&&&&&&&&&&&&&&&&&&&&&&&&&&&&&&&&&&&&&&&&&&&&&&&&&&&&&&&
③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
21.齐军重兵压境,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前两次回答被曹刿否定,最后一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说:“可以一战”。从曹刿与鲁庄公问答的过程中,你认识到他们各是怎样的人?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5分)
曹刿:具有爱国思想,且政治上拥有远见的卓识的人。&&&&&&&&
鲁庄公:政治上缺乏远见,目光短浅,但能善于纳谏
&&&&&&&&&&&&&&&&&&&&&&&&&&&&&&&&&&&&&&&&&&&&&&&&&&&&&&&&&&&&&&&&&&&&&&
四、2008密云县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肉食者谋之&&&&&&&&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B.又何间焉&&&&&&&&&&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C.弗敢加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
D.忠之属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
1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小惠未徧
&&&&&&&徧:&&&&&&&&&&
(2)彼竭我盈
&&&&&&&盈:&&&&&&&&&&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1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第③段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3分)
答案:12&.(1)同“遍”,普遍&&
(2)充满,这里是士气旺盛答案
13.1)衣食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2)翻译:这种小信用不能受到神的信任,神灵是不会降福的&&
14.大国难测,怕有埋伏;通过考察敌情,弄清齐军退却真相,再决定是否追击齐军。&
既克,公问其故。&&&&&&&&&&&&&&&&&&&&&&&&&&&&&&&&&&&&&&&&&&&&&&&&&&&&&&&&&&&&&&&
五、阜新市(09辽宁省)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①膝上。有人从长安②来,元帝问洛下③消息,潸然流涕④。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⑤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⑥?”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⑦。”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⑧?”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元帝:司马睿,其长子司马绍后继位为明帝。
②长安:西晋的封国,此时的长安已失守。 ③洛下:洛阳,西晋时所在地。
④潸然流涕:不自觉地流下了眼泪。潸(shān),流泪的样子。涕,眼泪。
⑤东渡:晋元帝为琅琊王时住在洛阳,好友知天下将要大乱,就劝他回到自己的封国,镇守建康,意欲建立一个复兴帝室的基地,这就是所谓的“东渡”。
⑥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你认为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意谓,认为。
⑦居然可知:根据这一点可以知道。
⑧邪(y&):同“耶”。
  9.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神弗福也_____________
(2)彼竭我盈 _______________
  (3)明帝问何以致泣____________
(4)元帝异之 _______________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具以东渡意告之。
  11.有人认为,[甲]文中的鲁庄公是“
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请结合原文内容阐释其“不鄙”的理由。(2分)
  12.[甲][乙]两文都主要以
描写来表现人物。[乙]文这个小故事表现了明帝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9.(1)赐福、保佑。(2)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3)为什么。(4)对……感到惊奇。(每小题0.5分,共2分。)
10.(1)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要把它分给他人。
(2)元帝把东渡的意图详细地告诉了他。(每小题2分,共4分。)
11.广开言路、礼贤下士;尽职尽责,取信于民;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虚心求教,不耻下问。(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满分,共2分。)
12. 语言 ;
机智、聪颖、聪敏、机敏、聪明、随机应变等(答出其中一个词语即可)(每空1分,共2分。)
六、河南省(09)
  (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二)夏后伯启与有扈(1)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2),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3)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4),钟鼓不修(5),子女不饬(6),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夏后伯启、有扈是古代的人名。(2)浅:狭、窄小。(3)教:教化.(4)张:乐器上弦。
(5)修:设置. (6) 饬:谨慎、恭敬。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
  (2)忠之属也。 属
  (3) 期年而有扈氏服 期年
  1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固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19、结合(一、二)段内容,说说作战要想取得胜利需要做到哪些? (3分)
17、(1)目光短浅 (2)本分内的事
18、(1)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减弱,第三次击鼓士气完全耗尽。
(2)所以想要战胜别人,就一定要先战胜自己。
19、(1)政治上取信于民;(2)军事上抓住战机,知己知彼;(3)想要战胜别人,首先要战胜自己。
七、怀柔区(09北京市)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间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齐师伐我 伐:
  (2)牺牲玉帛 牺牲:
  (3)小大之狱 狱: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3分)
  (1)肉食者鄙 翻译:
  (2)可以一战 翻译:
  (3)一鼓作气 翻译:
文中的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2分)
10.答案:(1)讨伐,进攻&
(2)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11.答案:(1)居高位、享厚禄的贵族官僚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3)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
  12.答案:表现曹刿“远谋”的地方有:在战争之前,曹刿就预见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实战过程中,不急于进攻和追击,表现了他在战略上的深谋远虑。
  评分:战争之前、实战过程中两个要点各1分。
八、莆田市(09福建省)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朱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时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3分)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间: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福:
  (3)既克,公问其故。 故:
  6.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7.按下列要求,用选文的原句回答。(5分)
  (1)鲁庄公的答复中最符合曹刿“取信于民”这一思想的句子是:
  (2)齐军大败后,鲁庄公“将驰之”,曹刿说:“未可。”曹刿阐述理由的句子是:
  8.出身下层的谋士曹刿毛遂自荐,辅佐鲁庄公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曹刿的成功给你什么启发?(4分)
  5.(3分)(1)问:参与(2)福:赐福、保佑(3)故:缘故、原因(3分,每小题1分。)
  6.(3分)  大官们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解释出“鄙”“谋”的意思各得1分,整体大意对,语句通顺得1分)
  7.(5分)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分,每个分句1分。)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1分,若只答“夫大国,难测也”,或只答“惧有伏焉”得1分;若只答“夫大国”则该题不得分。)
  8.(4分)  示例:能力的展现需要一个舞台,当机遇尚未到来时,应该积极为自己能力的展现寻找机会,让别人认识你,欣赏你,愿意为你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能联系选文通顺表达自己的感悟即可;若从鲁庄公知人善任的角度来论述亦可。)
九、天水市(09甘肃省)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6.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小惠未徧&&&&
&(2)又何间焉
  17.下列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以战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小大之狱&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C.战于长勺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登轼而望之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8.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9.理解填空(用原文回答)。(2分)
  (1)“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
  (2)“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20.一直以来,长勺之战中的鲁庄公被人们以为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请结合文章内容探究一下他不“鄙”的原因。(4分)
16、(1)同“遍”,遍及;普遍。(2)参与
18、用来祭祀的牛、羊、猪、玉器和丝织品,我不敢虚报,一定以实情相报。
(2)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退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没有了。
19、(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20、例:从四个方面表现鲁庄公的不“鄙”:广开言路;礼贤下士;尽职尽责,取信于民;知人善用,用人不疑;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十、义乌市(09浙江省)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
  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  分人。”对曰:“小惠未篇,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
  1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又何间(参与)焉            B、肉食者鄙(地位低)
  C、战则请从(跟随)             D、便要(通“邀”,邀请)还家
  1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相当于“的”的一项是(   )
  A、肉食者谋之                B、长跪而谢之曰
  C、辍耕之垄上                D、小大之狱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2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9、曹刿认为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
16.B(2分)  17.D(2分)
(2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8.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每件都了解清楚,也一定要按实情来判断。(2分,意
  思符合即给分)
  19.政治上要取信于民(2分,意思对即可)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勺之战背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