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动物习惯我有晨跑的习惯

晨跑和晚跑不清楚这些,别再傻傻的跑了,健康悄悄远离你都不知道|健康|傻的|不清楚_新浪网
晨跑和晚跑不清楚这些,别再傻傻的跑了,健康悄悄远离你都不知道
晨跑和晚跑不清楚这些,别再傻傻的跑了,健康悄悄远离你都不知道
有很多人有着晨跑的习惯,当然也有很多人有着晚上跑步的习惯,有些人认为,早上跑步比较好,而另外一些人认为晚上跑步比较好,其实晨跑和晚上跑各有各的好处,各有各的缺点,但只要了解了以下这些,相信我们不管是晨跑还是晚跑都可以避开这些对身体健康不利的因素,不知道这些的人,往往都是傻傻的跑,有些特殊情况,还可能造成越跑越不健康。晨跑和晚跑不清楚这些,别再傻傻的跑了,健康悄悄远离你都不知道!晨跑的好处:人早上吃床后,人体内的血糖浓度是很低的,如果在不吃东西就跑步的话,身体在运动中可以很容易的消耗掉体内的脂肪,很多女性为了减肥都这样做。另外晨跑能够使自身的新陈代谢加快,身体的活力被激发,整个人神清气爽,另外也可以促使一些有赖床的人改掉这个坏毛病。晨跑的弊端:每日早晨是一天中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时候,而且早上的空气比较凉,特别是在冬季,早晨跑步的话,容易引发一些呼吸系统疾病,另外早晨人体内的血浓度高,如果跑步前,不喝点开水或者淡盐水的话,有引发血栓的隐患。另外如果是有氧基础不够发达的人,晨跑后容易造成血糖低呼吸困难,甚至影响身体健康,特别是有鼻炎的患者对于晨跑要谨慎了,早上的空气凉或者不好往往对鼻内组织造成刺激,有些人不知道问题所在,傻傻的跑,最好就是跑的多,鼻炎越发做,身体越不健康了。如何避免晨跑的不良影响:有些人身体底子弱,有氧基础差,这种人非常不适合晨跑。例如,成跑后举得很累,呼吸不畅,就不要在晨跑了。反之,如果感觉精神倍爽,那就是有氧基础好了。有些人由于早上空气不好往往是带着口罩跑步,这种做法对于有些人是非常不好的做法,会影响身体健康,带着口罩跑步,往往会造成呼吸不畅,氧气供应不足,造成头晕眼花,但对于一些耐氧能力高的人来说,也是有好处的,比如过滤空气中的污染物,但口罩要经常清洗。早上跑步应先喝一杯温开水,早上跑步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在冬季。晚跑的好处:晚上适量跑步能够提高人的睡眠质量,特别是在跑完步之后洗个澡泡个脚后,一觉睡到天亮。晚上跑步还可以减压,特别适合一些工作压力大的人,在晚上邀请几个知心好友,出去跑跑步,吹吹牛,往往能够很快的释放工作中的压力。晚上跑步能够避免血栓,人体内晚上的血小板是最少的,这个时候跑步比晨跑引发血栓的几率要低的低。当然夜晚跑步也能减肥,呵呵,只要是跑步都能减肥。晚跑的弊端以及注意事项:晚上跑步往往存在着安全隐患,特别是对女性来说,应选择安全地点跑步,最好能邀请几个小伙伴一起跑。另外晚上过度的运动会影响睡眠,应适量,最好在晚上10点以后结束,最好每运动20分钟,喝一百五十毫升的水。晚上跑步由于天黑,应选择光线较好,车少,路好的地段。总之,还有一些人不知道晨跑和晚跑要注意的事情,特别是鼻炎患者以及有氧基础差的人来说,晨跑不但不能促进身体健康,如果还傻傻的跑,往往会造成鼻炎加重,引发呼吸疾病,这样健康悄悄离你远去你都不知道。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晨跑难?试试这8个晨跑者分享的好习惯晨跑难?试试这8个晨跑者分享的好习惯开心就好啊百家号跑步看世界RUN to EXPLORE起床困难户、闹钟叫不醒?晨跑份额都献给了比赛?我们总结了8个晨跑者的好习惯,希望能帮助你在早上穿上跑鞋、迈出家门。让晨跑带给你一天的好心情!1睡前备好晨跑装备在前一天晚上入睡前,准备好第二天晨跑时需要的跑步鞋服和日常通勤衣物,消灭一些不必要的借口,醒来之后可快速打扮好出门。2合理分配时间列出一个符合实际的时间安排表,每天分割出一个单独的属于晨跑的时间,比如:23:00-5:30睡眠;5:30-5:45起床,洗漱,涂防晒霜,穿衣,出门;6:00-6:15热身慢跑;6:15-7:00跑步;7:00-7:15拉伸,7:15-7:30早饭;7:30-7:45洗澡,换衣,出门上班。Tips:无论晨跑或夜跑,可以按照自身情况、天气情况、上班时间进行调整,确保固定的运动时间;如果上班时间较早,你可能需要更早入睡,更早起床,以及精简锻炼之外的时间,毕竟,时间是挤出来的。3不熬夜!!!晨跑的前提是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将你的生物钟调整到最健康的状态,让身体器官得到充足的休息。提高工作效率,尽早结束每天的工作;睡前不喝咖啡、可乐;睡前1小时关闭所有屏幕,包括电脑、电视、手机、pad;不看情节刺激的电影、小说,让心脏平静休息;晚上洗澡前进行15分钟的核心训练,锻炼身体的同时,对睡眠也有帮助。把闹铃和手机放置在离床铺较远的地方,降低按下贪睡开关的概率;4约上小伙伴一个人,可以跑得更快。一群人,可以跑得更远。与小伙伴们一起晨跑,干劲十足,为了不放鸽子也不能赖床(相信双双放鸽子的可能性并不大)。5按时打卡将元气满满的运动数据/晨跑图晒出来,让朋友们一起监督你;即使不发朋友圈,你也需要记录自己的训练数据,留作分析和总结。6跑前补充能量清晨醒来,如果感觉有轻微饥饿感,可适当喝一点蜂蜜水,或吃一片面包、一根香蕉,可提高血糖水平,有助于快速清醒,也可防止跑步时出现低血糖或供能不足的情况;如果你有早晨喝茶或者咖啡的习惯,那么不妨在开始晨跑之前喝半杯,提高运动效率。7充分热身&拉伸科学分配时间,注重跑前热身与跑后拉伸,不要因为早晨时间紧张,把全部时间都留给了跑步。晨跑前至少进行5分钟的慢跑热身,让你的身体能够为跑步做好充足的准备,再进行5-10分钟的轻松跑,然后逐渐的加速,直到提升至正常的速度水平。加快血液流速、消除机体惰性,让身体进入“运动模式”。跑后进行拉伸,不会让肌肉变得僵硬,产生的乳酸不能马上分解,不然会影响以后的跑步训练,人也会更容易疲惫。8从容易实现的目标开始如果你平时也不能维持基础跑量,更没有晨跑习惯,那么一开始说每天晨跑,不一定能很快实现。如果你先把目标定成:第一周不熬夜,晨跑2次,是不是容易很多?一项看似简单的行动,如果你能坚持重复21天以上,就会形成习惯;如果坚持重复90天以上,就会形成稳定习惯。从小目标开始,坚持三到四周,逐渐调整适应,就有可能让晨跑从几次尝试变成小小的习惯,最终变成生活中的一部分。『 4 2 旅 干 货 』- 本文结束 -每日跑者格言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培根2017清迈马拉松·报名&跑跑旅行团&深度游来泰北,过一个跑者style的圣诞节吧!点击[阅读原文],立即报名想报名其它比赛?回复这些关键词试试:莫斯科|巴厘岛|雅典|南极|日本|清迈纽约|澳大利亚|柏林|吴哥窟|新加坡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开心就好啊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关注生活点点滴滴,在生活中寻找健康知识。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晨跑冷成动物了!!你们有什么办法没有!【上海大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03,934贴子:
晨跑冷成动物了!!你们有什么办法没有!收藏
一楼献给伟大的手套君
上海大学国际本科3+1/2+2招生,高考生全国招生成绩中等, 金融会计商科
汪汪     --世界上最短与最长的距离都是心灵
来益兴喝杯热翔
明明跑得很热啊运动太急一点都不冷
所以这周没去晨跑
已全部免完
是不是第九周可以刷很多次?早上默默把闹钟关掉睡过头,已经少刷一次了
大学五个学期已全免
偶尔陪女朋友跑一次
大三不用跑,好开心
大二以来久美跑过
为嘛。。。。
→_→刚从床上爬起来
要带手套啊
哇,早晨还有晨跑可以运动这么幸福有木有
哈哈。。晨跑,课外活动,体育课全免。妥妥的4.0
你不晨跑也是动物
此手套可触屏
参一脚呵呵的名词解释
上学期全免了但是基本每天去跑
雾霾天跑步医生说伤膝伤肺,不敢跑。
很多人都说“MLGB”是骂人的话~其实你们都错了~英语四级水平不到的我给众屌解释一下:MLGB 真正含义是:“make love,good Bye ”俗称:“干完就走…”
。。。。。。。。。
果断不跑。。。   
登录百度帐号习惯的力量
我的图书馆
习惯的力量
《习惯的力量》中文版序言《习惯的力量》当代中国出版社作者:(美)霍吉& 王通讯 国家人事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 人事与人才研究所所长&  这几年,市面上有关励志的书可谓多矣。今天我要为你推荐的却是别有特色的一本。这就像窗外的春花般一样,有迎春,有玉兰,有丁香,我特别挑出一种,说这朵花儿很美,值得欣赏,那必有其中的道理。&  励志的“励”字,我记得查过词典,说是将金属制造的刀具放置于平滑的石块上,上下磨动以求锋利之意。可见,如果将人的意志放置于一种特定的场合,加以磨练,那当然是一种“玉汝于成”之事。不过,这“励”的方法,尚有不同。有的是教你如何开始“磨动”的,有的是教你如何快速“磨动”的,这本书却是教你如何持久“磨动”的。要知道,在方向正确的前提下,成功者与不成功者的区别,往往在于能否坚持不断,能否坚持到底,所谓“水滴石穿”是也。人们往往把这归之于“意志”,其实,有一种比“意志”要轻松得多的好方法,那就是让习惯性动作植根于你的潜意识。&  人的意识有潜显之分。显意识是你警醒状态的知觉活动,而潜意识则在显意识之下,静静等待。如果把人的意识比作海上冰山的话,显意识仅仅是冰山一角。人类的许多奥妙,就存在于潜意识之中。学者们的研究指出,一个人的日常活动,90%已经通过不断地重复某个动作,在潜意识中,转化为程序化的惯性。也就是,不用思考,便自动运作。这种自动运作的力量,即习惯的力量。它是非常巨大的,长此以往将使其主体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如果抽象地讲,就是:行为变为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一个动作,一种行为,多次重复,就能进入人的潜意识,变成习惯性动作。人的知识积累才能增长,极限突破等等,都是习惯性动作、行为不断重复的结果。如果学会运作潜意识技巧,就可以建立一种自动运作的“长效机制”,从而达到人生的奋斗目标。&  在我写过的一本有关潜能开发的书稿中曾经讲过一则大象“林旺”的故事。“林旺”小时候被放进了动物园,鼻子被一根链条拴在了木桩上。有一次它想挣开铁链到猴山看看猴老弟,没想到挣得太猛,把鼻子挣得生疼。“哎哟,不得了!”林旺眼里含着泪,心里自言自语:“我这头小象是挣不开这个链条的。”半年后,林旺又想到大街上去转转,一挣链条,又把鼻子挣得生疼:“我这头小象是挣不开这个链条的。”两次失败,两次心中自言自语,使得它从此再也不敢去挣那根链条。后来,年复一年,小林旺长大了。但是,此时的它,从不想到外面去玩儿,它以为自己是不可能挣脱链条的,而实际上,这时的它只要一挣,完全可以到外面潇洒走一回。小林旺从小到大,从大到老,终于老死在了象房。这样的悲剧故事,岂止是动物世界在上演?人们可以自问一声:我自己是小林旺吗?非常可能!&  林旺的悲剧,基于它从两次挣脱动作中得出的一种负面认识:我是挣不脱那根链条的。关键是两次自我否定的暗示,是两次否定性的自我评价进入了它的潜意识之中,每当碰到这样的事,就成为习惯性反应。由此可见,习惯性的思考一旦进入潜意识,就有多么大的力量。&  这是一个反面的案例。&  现在需要把事情颠倒过来,如果是一种正面的思考,正面的动作呢?那将产生一种不可思议的积极的力量、成功的力量。这本书就是教你如何养成积极向上的习惯,从而一步步地走向成功的。作者说,“想想看,我们大多数的日常活动都只是习惯而已,我们几点钟起床,怎么洗澡,刷牙,穿衣,读报,吃早餐,驾车上班等等,一天之内上演着几百种习惯。”这是在提醒着我们:你非常需要仔细检查一遍自己的习惯。看看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无益的,哪些是有害的,而后,将无益、有害的改为有益的。哪怕一个小小的改变,假以时日,必能受益无穷。&  非常可贵的是,本书的作者为一些立志成才者提供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帮助你改变不良习惯、建立良好习惯的实用技巧。例如,设立一个适合于自己的好的目标,为此目标去努力,要大声的说出自我肯定的话,要用笔记下自己的前进脚步,改掉“总有一天”综合症,抓住一天中的两个重要时刻……这些都是很简单的事情,却是很有效的动作。要记住:让良性习惯进入你的潜意识,这样的话,你将不自觉地追随一个指向成功的导航仪而行进,而成功,正在前方向你招手呢!&  励志各有方法,巧妙各有不同。让我们以新奇的目光翻开它的扉页,开始阅读吧,潜意识的力量正从你的脑海深处涌起。
第一章 空想家和行动者&&& 大学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我就多门课不及格,沦落到差点被开除的地步。我逃课,几乎读不进任何书,作业也一拖再拖,直到超过最后期限。我尝试过努力和改变,但是收效甚微。直到最后,我的祖父把我叫到了面前,他给了我一番语重心长的忠告,正是他的告诫,改变了我的一生。&&& 祖父的语气似乎在表明,他所说的每一个字都禁得起科学验证和时间的考验,都是无可质疑的确凿的事实,那就是,人可以分为两类:空想家和行动者(Dreamer and Doer)。&& “世界上有两种人:空想家和行动者。”祖父解释道:“空想家们善于谈论、想象、渴望、甚至于设想去做大事情;而行动者则是去做!你现在就是一位空想家,似乎不管你怎样努力,你都无法让自己去完成那些你知道自己应该完成或是可以完成的事情。不过,不要紧,你还是可以把自己变成行动者的。”&&& 祖父的这番话从此改变了我的一生,我想,它一定也能改变你的一生。&&& 那么,如果你仍然还只是一位空想家,你怎样才能变成一位行动者呢?这一转变,究竟又是什么?又如何才能发生呢?&&& 首先,让我们来仔细看看,什么是空想家与行动者,两者又有怎样的区别。&&& 行动者比空想家做得成功,是因为,行动者一贯采取持久的、有目的的行动,而空想家很少去着手行动,或是刚开始行动便很快懈怠了。行动者具备有目的地改变生活的能力。他们能够完成非凡的事业,不论是开创一间自己的公司,写作一本书,竞选政府官员,还是参加马拉松比赛,以及其他事业。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空想家只会站到一边,仅仅是梦想过这些而已。&&& 是什么阻碍了空想家成就事业?难道只是因为对“开始”的畏惧?或是对失败的担忧?或者,是因为空想家不够聪明,缺乏智慧,能力欠缺,还是运气不佳?而究竟又是什么使得行动者能够去做,从而成就了令人满意的事业,而空想家却注定了一个又一个的失败?答案很简单,哦,不过,也很深奥。&&& 给予行动者动力的,同时也是阻碍空想家进步的,那都是同样一件事物:习惯!&&& 我是谁?&&& 我是你的终身伴侣,我是你最好的帮手,我也可能成为你最大的负担。&&& 我会推着你前进,也可以拖累你直至失败。&&& 我完全听命于你,而你做的事情中,也会有一半要交给我,因为,我总是能快速而正确地完成任务。&&& 我很容易管理——只要你严加管教。请准确地告诉我你希望如何去做,几次实习之后,我便会自动完成任务。&&& 我是所有伟人们的奴仆,唉,我也是所有失败者的帮凶。伟人之所以伟大,得益于我的鼎力相助,失败者之所以失败,我的罪责同样不可推卸。&&& 我不是机器,除了像机器那样精确工作外,我还具备人的智慧。你可以利用我获取财富,也可能由于我而遭到毁灭——对于我而言,二者毫无区别。&&& 抓住我吧,训练我吧,对我严格管教吧,我将把整个世界呈现在你的脚下。千万别放纵我,那样,我会将你毁灭。&&& 我是谁?&&& 我就是习惯。
第二章 习惯的力量&& 习惯&& 1. a. 一种重复性的、通常为无意识的日常行为规律,它往往通过对某种行为的不断重复而获得;&  & b.思维和性格的某种倾向;&& 2. 一种习惯性的态度和行为。&&& ——《美国传统词典》&&& 没有什么比习惯的力量更强大。——奥维德(Ovid),古罗马著名诗人,长篇叙事诗《变形记》的作者&&& 毫无疑问,人就是一种习惯性的动物。无论我们是否愿意,习惯总是无孔不入,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习惯的影响力竟如此之大。&&& 有调查表明,人们日常活动的90%源自习惯和惯性。想想看,我们大多数的日常活动都只是习惯而已!我们几点钟起床,怎么洗澡,刷牙,穿衣,读报,吃早餐,驾车上班等等,一天之内上演着几百种习惯。然而,习惯还并不仅仅是日常惯例那么简单,它的影响十分深远。如果不加控制,习惯将影响我们生活的所有方面。&&& 小到啃指甲、挠头、握笔姿式以及双臂交叉等微不足道的事,大到一些关系到身体健康的事,比如,吃什么,吃多少,何时吃,运动项目是什么,锻炼时间长短,多久锻炼一次等等。甚至我们与朋友交往,与家人和同事如何相处都是基于我们的习惯。再说得深一点,甚至连我们的性格都是习惯使然。&&& 牧师华理克(Rick Warren)在他的作品《目标驱动生活》(The Purpose Driven Life)中有这样的论述:“性格其实就是习惯的总和,就是你习惯性的表现。”关于习惯成就性格的说法并不是最近才提出来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早在公元前350年便宣称:“正是一些长期的好习惯加上临时的行动才构成了美德。”&&& 习惯实际上不仅仅影响我们的个人生活,许多心理学家都一致认为,实际上正是习惯引导着整个社会结构的心理机制的改变。19世纪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如此写道:&&& 习惯就像一只巨大的飞轮……正是它,使得那些从事最艰苦、最乏味职业的人们没有抛弃自己的工作;也正是它,注定了我们每一个人都只能在自己所接受的教育和最初选择的范畴内与生活展开搏斗,并为那些自己虽然并不认同,但却别无他选的某种追求而付出最大的努力;还是它,把不同的社会阶层清晰地区分开来……&&& 哪怕只有25岁,你也能够在这个年轻的身影上一眼看出未来的推销员,医生,律师,或是首相;哪怕只是一句话,你也能够从中分辨出细微的主观思维模式,以及特定的行为方式。而这些都在表明,他们总有一天逃不过某种命运,就像是衣袖上会出现的褶子一样。我们的性格就像塑料,一旦塑造成形就很难改变,不过,这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这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詹姆斯不仅注意到习惯的巨大力量是如何影响整个社会的架构,同时,他也指出了改变习惯的艰巨和不易。&&& 习惯的力量如此巨大,这恐怕早已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查尔斯·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物种起源》的作者&&& 甚至是教会的教义改革,以及国家的宪法变革,都比改掉我们身上哪怕最细小的坏习惯容易得多。——塞缪尔·斯迈尔斯(Samuel Smiles),《信仰的力量》的作者&&& 那么,习惯为什么如此难以改变呢?就因为它们深深根植于我们的潜意识当中。这便是我们仅用显意识几乎无法改变习惯的本质原因。显意识的活动仅在我们警觉时起作用,在我们清醒和防备时能够战胜潜意识。显意识就像是一位值勤的哨兵,夜深时哨兵开始打盹儿了,潜意识就当政了。因为,潜意识从不入睡,它永远静静地存在,静静地等待显意识哨兵开小差。&&& 走老路&&&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你开车前设定了自己的目的地,却不知不觉行驶到别的地方。就拿我来说,原本每天上班是走同一条路线,而最近一段时间,途中因为施工经常导致交通堵塞,于是,我有意识地为自己规划了另一条行车路线。然而不幸的是,我还是很多次走上了拥堵的老路。&&& 这种“走老路”的习惯,便是潜意识作用的结果。它就像是我的自动导航员。在匆匆忙忙的早晨,我的显意识思维早已被无数的工作计划、任务和其它紧要的事占得满满当当,于是,我的自动导航员(即我的潜意识)便轻易地取得了控制权,并指挥着我驶上以往上班的老路。&&& 显然,“走老路”对我的意识来说显得更自然,更节省精力,也就是说,除非我必须调整自己的潜意识(即习惯),否则,我将毫不迟疑地重复类似的选择。&&& 的确,尽管我已经有意识地注意到了恶劣的交通路况,以及照老路行驶必然造成上班迟到的现实,但是,在我的潜意识还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之前,我便只有面对这样的困境:因为我的潜意识掌控了我的方向盘而选择了老路,当然就不可避免地停在拥堵的队伍当中长嘘短叹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改变习惯(潜意识)才是问题的关键。我们要有意识地与潜意识进行沟通与交流,再对它进行必要的培训,最后才能生成一套新的潜意识的运行程序。&&& 心理学第101守则&&& 只有主动去改变潜意识,我们的生活才有可能发生改变,否则,我们只会继续那种我们以往一点一滴构筑起来的生活方式。——梅瑞德·曼恩(Mildred Mann)&&& 显意识与潜意识&&& 试想,你的思维由两个相互独立的部分构成:显意识和潜意识。显意识便是你的知觉,它负责思考、推理、计算、计划或设定目标。潜意识则是各种事物的仓库,你过去的经历和经验便在此存放。你的记忆,情感,信仰,价值观,当然,还有你的习惯,统统构成了你的潜意识。&&& 神奇的21天&&& 你或许听过这样的说法:“改变一个习惯需要21天。”这的确有几分真实性,甚至得到了某些研究数据的支持。但是,“21天”也并不是一个那么神奇的数字。不同习惯的改变花费的时间也不尽相同。越早(尤其是在儿童时期)形成的习惯,形成的时间越长(重复的次数越多)的习惯,越难改变。比方说,我每天早晨上班走的路,便没有花费21天的时间去改变。在我第六天堵在施工路段之后,我的显意识便开始注意到了我的潜意识,并开始着手训练它,重新对它进行编程。&&& 再举个例子,我很小的时候起,便养成了咬手指甲的坏习惯,一直到二十几岁这一坏习惯仍然没有改掉。改掉这个长期以来的习惯竟花费了我五个多月的时间,远远超出了神奇的21天。&&& 下面的故事可以进一步阐述以上观点。&&& 一天,一位睿智的教师与他年轻的学生一起在树林里散步。教师突然停了下来,并仔细看着身边的4株植物。第一株植物是一棵刚刚冒出土的幼苗;第二株植物已经算得上挺拔的小树苗了,它的根牢牢地盘踞到了肥沃的土壤中;第三株植物已然枝叶茂盛,差不多与年轻学生一样高大了;第四株植物是一棵巨大的橡树,年轻学生几乎看不到它的树冠。&&& 老师指着第一株植物对他的年轻学生说:“把它拔起来。”年轻学生用手指轻松地拔出了幼苗。&&& “现在,拔出第二株植物。”&&& 年轻学生听从老师的吩咐,略加力量,便将树苗连根拔起。&&& “好了,现在,拔出第三株植物。”&&& 年轻学生先用一只手进行了尝试,然后改用双手全力以赴。最后,树木终于倒在了筋疲力尽的年轻学生的脚下。&&& “好的”,老教师接着说道,“去试一试那棵橡树吧。”&&& 年轻学生抬头看了看眼前巨大的橡树,想了想自己刚才拔那棵小得多的树木时已然筋疲力尽,所以他拒绝了教师的提议,甚至没有去做任何尝试。&&& “我的孩子”,老师叹了一口气说道,“你的举动恰恰告诉你,习惯对生活的影响是多么巨大啊!”&&& 故事中的植物就好像我们的习惯一样,越根基雄厚,就越难以根除。的确,故事中的橡树是如此巨大,就像根深蒂固的习惯那样令人生畏,让人甚至惮于去尝试改变它。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习惯比另一些习惯更难以改变。这一点,不仅坏习惯如此,好习惯也不例外。也就是说,一旦好习惯养成了,它们也会像故事中的橡树那样,牢固而忠诚。在习惯由幼苗长成参天大树的过程中,习惯被重复的次数越来越多,存在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它们也越来越像一个自动装置,越来越难以改变。&&& 习惯与上瘾&&& 值得注意的是,“习惯”有别于“上瘾”。在通行的词典里,“习惯”的同义词是“倾向”、“趋势”、以及“日常行为规律”等;而“上瘾”的同义词则是“变态的固执”、“药物依赖”、以及“沉迷”等等。显然,二者差别显著。&&& 通常,“习惯”和“上瘾”有些联系,而又相互独立。举例来说,当我们试图戒烟的时候,如果能认识到吸烟不仅是一种习惯,同时还是一种上瘾行为时,无疑将有助于我们成功地戒烟。在吸烟的行为里,上瘾源自对尼古丁的化学依赖,这之外的就是一种习惯了。每一个烟民吸烟的习惯和上瘾的程度都不尽相同,但是,要想成功戒烟,不论是吸烟的习惯,还是吸烟的化学依赖,都必须同时加以根除。&&& 因此,本书论述的主题仅仅涉及习惯以及日常行为规律,而不会涉及到任何上瘾的问题。
第三章 习惯的益处&&& 如果你希望出类拔萃,也希望生活方式与众不同,那么,你必须明白一点——是你的习惯决定着你的未来。——杰克·坎菲尔德(Jack Canfield),全球畅销书《心灵鸡汤》的作者&&& 好习惯是成功人士的共同之处&&& 所有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基于良好习惯构造的日常行为规律。各个领域中的杰出人士——成功的运动员、律师、政客、医生、企业家、音乐家、销售员,以及所有专业领域中的佼佼者,在他们的身上你都能发现这样一个共性,那就是良好的习惯。正是这些好习惯,帮助他们开发出更多的与生俱来的潜能。当然,他们身上并不一定没有坏习惯,但是,一定不会太多。&&& 让我们来认真思考一下吧。成功人士并不见得比其他人聪明,但是,好习惯让他们变得更有教养、更有知识、更有能力;成功人士也不一定比普通人更有天赋,但是,好习惯却让他们训练有素、技巧纯熟、准备充分;成功人士不一定比那些不成功者更有决心、或更加努力,但是,好习惯却放大了他们的决心和努力,并让他们更有效率、更具条理。&&& 成功取决于智商?&&& 每个人都应感谢父母赋予我们的智商。智力是天生的,它就像身高一样与生俱来,很难更改和提高。但是,你完全可以在好习惯的帮助下,提高个人的教育水平,获得更多知识。正是习惯,决定了每个人如何更为充分地开发自己与生俱来的潜能。&&& 下面,让我们举一位家庭医生的例子。&&& 优秀的琼斯大夫&&& 琼斯大夫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早晨起床后,坐在早餐桌旁,翻一翻有关医疗和临床研究的杂志。没过多久,这一习惯就发挥了作用,琼斯大夫慢慢变得博学、更富经验,也更专业。在局外人看来,琼斯大夫似乎显得比其他大夫的智力水平高一些,而事实却是,琼斯大夫并不比大家智商高。不过,不论聪明与否,都不会妨碍琼斯大夫比其他大夫更有能力,而这正是琼斯大夫拥有了一个好习惯的结果。&&& 爱迪生的锻炼&&& 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勿庸置疑,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家,他一生共创造了1,093项发明,包括白炽灯泡、留声机、电影等。在大家眼里,爱迪生确实堪称天才,但他本人却把成就归功于勤于思考的习惯。他说:&&& “就像锻炼肌肉一样,我们同样可以锻炼和开发我们的大脑……恰当地锻炼、恰当地使用大脑,将使我们的思维能力得到加强和提高。而思维能力的锻炼,又将进一步拓展大脑的容量,并使我们获得新的能力。”爱迪生进一步解释道:“缺乏思考习惯的人,其实错过了生活中最大的快乐。不仅如此,他也会因此无法最大化地发挥和展现自己的才能。”爱迪生真正明白,正是勤于思考的好习惯,让人们把自身更多的潜能开发出来。&&& 天才与苦练&&& 19世纪西班牙最伟大的小提琴家萨拉萨蒂(Sarasate)曾被媒体称为天才,对此,萨拉萨蒂回击说:“天才?! 37年来我每天苦练14个小时,现在,有人叫我天才?!”显然,萨拉萨蒂知道,并不是什么天才或天赋就能造就一个时代最杰出的小提琴家,而是每日坚持不懈的练习成就了他的卓尔不群和耀眼的辉煌。&&& 成功取决于天赋?&&& 灯泡&&& 无疑,托马斯·爱迪生是一位天才,一位极具天赋的发明家。但是,他却没有把自己的成就归功于天赋或天才,而是把这一切视为坚持和毅力的结果。爱迪生曾这样说过,“生活中的很多失败,都是因为人们在决定放弃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如此地接近成功。”尽管他的天赋让人钦羡,但是,白炽灯泡的诞生还是得益于他的坚韧不拔。在找到合适的灯丝材料之前,爱迪生尝试了一万多次,也失败了一万多次。每当我们打开电灯的时候,面对这一跨时代的伟大发明,我们要感谢的,不仅是爱迪生的天才智慧,更多的恐怕还是爱迪生那永不放弃的习惯吧。&&& 三分王&&& 坚韧不拔更是造就了一位篮球场上的巨星,拉里·伯德(Larry Bird)——一代NBA的传奇人物,历史上最杰出的篮球明星之一。毫无疑问,伯德是一位不可思议的运动员,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伯德并不是最具运动天赋的人选。然而,正是天赋有限的伯德,率领波士顿凯尔特人队(Boston Celtics),三次登上了总冠军的领奖台,当之无愧地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员之一。既然天赋有限,那这一切又是如何做到的呢?你或许已经猜到了答案,是的,正是“习惯”。伯德堪称NBA历史上最出色的三分球投手之一,早在加入NBA之前的少年时代,每天早晨,伯德总是先练习500次三分投篮,再去上学。有了这种习惯,不论天赋几分,都有可能成为一个好的三分球投手。拉里·伯德就是这样一位依靠良好的习惯把自己先天的才能和天赋发挥到极至的典范。事实上,贯穿他整个职业生涯的,正是这些帮助他发挥出所有运动潜能的自律的习惯。&&& 看一下调查结果&&& 那么,天赋是否重要呢?诚然,天赋的确是大多数成功人士的法宝。芝加哥大学的本杰明·布鲁姆博士(Dr. Benjamin Bloom)开展了一项对杰出学者、艺术家、以及运动员的研究,前后长达5年之久。研究选取了各个领域中最杰出的20位成功人士进行匿名访谈,其中涉及知名钢琴家、网球运动员、奥林匹克游泳冠军、雕塑家、数学家、以及精神病专家等。此外,还对这些成功人士的家人及教师进行了补充访谈,以获取更充分的信息。本杰明和他的同事仔细研究采集到的信息,希望从中能够找出一点蛛丝马迹,以解释究竟是怎样的共同点使成功人士能有效开发自己的潜能,让他们和普通人区别开来。最终,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不是天才和天赋造就了这些原本普通人士的非凡成就,而是坚韧不拔的好习惯,即不畏挫折与失败,并能在实践中不断地追求与完善。&&& 成功取决于处事风格?——真正让我们与众不同的还是习惯&&& 你是否认识这样一些人,他们很聪明,很有天赋,但却总是得不到他们应有的成功。他们的确天赋过人,但是天赋却没有转化为相应的成就。同样,在你的身边,是不是还会有另一些人,他们的成绩明显超越了他们的个人天分?看上去,他们似乎并不是特别聪明,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天赋,但是,他们却总是做什么就能成就什么。&&& 那么,这两者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呢?通常,前者总是被人们打上懒散的标签,而后者会被认为很刻苦很勤奋。懒散实际上也是诸多坏习惯综合作用的结果——拖沓,做事没条理,糟糕的时间观念,缺乏实际行动,不守信用,没有毅力等等。同样,良好的处事风格其实也是若干好习惯的综合表现——做事有条理,时间观念强,信守承诺,坚韧不拔,从不拖沓等等。因此,只要查看一下个人习惯,你很快就会发现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区别所在。&&& 你或许认为,处事的风格是天生的,父母遗传的,好和不好都与生俱来。不过这只说对了一半。的确,人的所有性格特征都来自遗传。但是,除了先天的素质之外,一个人的处事风格还受到环境的影响。这么一说,我们似乎回到了“性相近,习相远”的老生常谈了。其实,我们每个人,在表现出强烈的遗传倾向(天性的一面)的同时,也受到了教育、经验、环境等因素的巨大影响(后天的一面)。至于先天的本性与后天的培养各自占据多大的比重,则是人们永远争议的焦点。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后天的培养铸就了我们强大的习惯,而正是习惯根本上决定了我们的处事风格。&&& 下面,让我们走进一对双胞胎的生活,看看究竟是哪些习惯决定了个人的处事风格。&&& 双胞胎的故事&&& 类似的故事你可能听到过,就是一对双胞胎从小被分开后,在不同的家庭中成长……&&& 故事的主人翁——比尔(Bill)和杰伊(Jay)便是这样一对从小长在不同家庭中的双胞胎。杰伊生活在农场,每天早晨他都早早起床,帮忙打点活计。此外,杰伊还帮着准备午餐和晚餐,饭前整理桌子,饭后收拾餐具等等。杰伊参加了“少年联盟杯”的棒球比赛,在最艰难的第一年,父亲一直鼓励他坚持下去,并教导他不要做一个知难而退的懦夫。每天放学后,杰伊都会先练习30分钟的钢琴,然后完成家庭作业,再去玩耍。于是,“勤奋是光荣的”,“努力和坚持不懈终会得到回报”等观念便牢牢根植在了小杰伊的头脑中。& 杰伊的双胞胎兄弟比尔,则从小受到了截然不同的教育。他有自己的房间,并常常独自相处。从来没有人要求比尔帮助做家务或收拾房间,同样也没有人告诉过比尔勤奋工作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去全力以赴。尽管长大后,两兄弟身上存在的那些与生俱来的共性还是让人惊叹,但他们的处事原则和风格却截然不同。&&& 显然,我们只能把这样的差别追溯到习惯的不同上来。&&& 好习惯结好果 坏习惯酿恶果&&& 实干家的标志便是他们的实际行动!不仅是偶然为之,更是持续的、有目的的行动。&&& 前面的那些章节已经让我们明白,成功的人并不一定比别人更聪明、更加能说会道、更勤奋、或者更有恒心和毅力。他们不过是养成了一些良好的习惯,正是这些习惯,不仅让他们着眼于行动,也让他们有机会获得更多的知识,变得更有毅力,使他们沟通更有效果、工作更有效率。&&& 闭上眼睛,憧憬一下,我们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我们也因此变得更有效率。然而,这个愿望该如何去实现呢?&&& 这里列出了一些好习惯,你不妨再把自己的不良习惯一一列出。然后,让好习惯取代你自己清单中的每一项“恶习”。那些好习惯将影响你的一生,比如:& * 永远信守承诺;& * 开会和约会不迟到;& * 从来不忘记回复电话;& * 与同事、客户、家人的沟通更充分一些;& * 总是明确告知他人自己将做什么以及日期安排;& * 快速处理各种琐碎的行政事务;& * 积极倾听;& * 永远不要等到最后一刻才做计划;& * 一经介绍,就永远记住对方的名字;& * 与人交谈时,保持良好的眼神接触;& * 保证每天的饮食健康;& * 定期锻炼身体;& * 少看电视;& * 多读书;& * 常与家人共进晚餐;& * 控制情绪和脾气;& * 至少把每月收入的十分之一用于适合自己的某种投资;& * 定期给家人或朋友打电话或写信。&&& 是的,这样点点滴滴的好习惯将会改变你的一生!&&& 小习惯与大习惯&&& 培养小习惯意义非凡。&&& 举例来说。假定你养成了下面这3个小习惯:&&& 1. 你总是及时处理日常事务,而不任由它们堆积如山;&&& 2. 你总是快速响应客户和同事的请求;&&& 3. 你第一次读到收件箱里的邮件时,就及时处理好。&&& 上述的3个小习惯将给你带来如下好处:&&& 1、 从不拖沓日常事务;&&& 2、 客户和同事们相信你会及时响应他们的请求;&&& 3、 你会及时处理各项事务并得到大家认可。&&& 这样的成果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好习惯的影响还远不止于此。更多、更有意义的结果会很快接踵而至——你开始在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也不再拖沓,变得有条理,有效率。渐渐地,你还会发现你的闲暇时间因你的井井有条而多了起来,你可以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些,都是好习惯的结果。&&& 小习惯带来小成果,也将逐渐变成你的日常习惯,并取得更大、更有意义的成果。&&& 大成果也许难以准确推断,或是难以预料,但是,它们对于生活的影响无疑是相当深远的。&&& “改掉坏习惯,培养好习惯”的好处太多了,我们甚至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你究竟能在成功之路上走多远,完全取决于你的习惯。&&& 好习惯造就好结果,坏习惯酿成坏结局。&&& 成年人大多局限于某种思想、行动和结果当中。他们很少跨越那条自己强加于自己的人为界限。——约翰·马克斯韦尔(John C. Maxwell),《领导力21法则》的作者&&& 你的习惯是否已经阻碍了你的进步呢?小时候,我很喜欢到叔叔的农庄玩耍,在农场里无拘无束地奔跑,自由自在地嬉戏。不过,除了游戏,农庄还教会了我许多农活,也让我懂得了很多生活中的道理。给我留下深刻记忆的是这样的一课。&&& 电篱笆的故事&&& 一天早晨,我和叔叔步行穿过农场。当叔叔带着我慢慢靠近用来阻挡家畜的电篱笆时,我不禁暗自揣测起来,我们怎么能从电篱笆那儿穿过呢?就在我疑惑不解之际,叔叔令人吃惊地用手压住电线,挺身跨过了篱笆。&&& 他竟然没有遭到电击?我惊讶得目瞪口呆,叔叔回头招呼时,我还是犹豫了。&&& 这毕竟是一道能让人致命的电网啊,而我曾无数次听到过切勿靠近的警告!叔叔看出了我的犹豫,便向我解释,其实电篱笆没有必要一直都带电。家畜遭到几次电击后,记住了这个教训,就再不会靠近篱笆了,这时电篱笆也就完成了它的使命。&&& 我看到篱笆外的草甸是那么的青葱,与篱笆内稀稀浅浅的草坪相比,一定会让家畜垂涎三尺。&&& 可就是过去的经验导致的习惯最终战胜了美食的诱惑,让它们在篱笆前永远踯躅不前。&&& 我们过去的成就并不代表我们所有的潜能。——玛丽琳.弗格森(Marilyn Ferguson),《宝瓶同谋》的作者&&& 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一堵并不带电的篱笆墙呢?这些自我强加的条条框框,最终演变成了阻碍你充分发挥潜能的习惯。当旧习惯阻碍了你,那么去改掉它们吧,去跨过那道根本没有实质意义的篱笆吧。千万不要任由过去的经验扼杀了你的未来。记住,改变习惯是关键!
第四章 习惯的主人&&& 日常行为规律&&& 1. 有规律地采取的预先确定的具体行为过程;标准智能流程;&&& 2. 一整套惯例性的、并经常自动执行的流程或活动。——《美国传统词典》&&& 除非你去改变一些你每天都做的事情,否则,你的生活只能一如既往。成功的秘密就隐藏在你的日常行为中。——约翰·马克斯韦尔(John C. Maxwell)&&& 事如其人,你每天做的事情就决定了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这么简单,不论你是变好还是变坏,抑或什么也没有变,都是你日复一日的行动决定的,可见你的日常行为真的很重要。&&& 你或许会问,“习惯”和“日常行为规律”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习惯”和“日常行为规律”常常可以相互替代。但是,在这里,我们探讨问题时,我们就把日常行为规律定义为人们的习惯总和。换句话说,你的习惯将决定你的日常行为规律。&&& 无论如何强调日常行为规律的重要性都不会过分,正如我们在前面提到的,所有成功人士的一个共同特征便是基于良好习惯之上的一整套日常行为规律。&&& 幸运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拥有选择习惯的能力。我们完全可以有目的地改变习惯,构建一整套有助于我们成功的日常行为规律。&&& 自己做主,选择生活&&& 我们被锁链束缚,却从来不知道钥匙在自己手中。——老鹰乐队(The Eagles),选自歌曲Already Gone&&& 让我们回到空想家和行动者的话题。并非生活眷顾行动者,而是行动者选择了生活。行动者有目的地选择生活,而不是随遇而安。&&& 我们知道,生活总是把那些我们无法控制、更难以预料的事情强加于我们身上。有这么一个笑话我很喜欢:“如何让上帝发笑?告诉他你的计划吧。”我们无法掌控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所有事情。我们能控制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我们每天怎么做。我们可以去选择,每天、每月、或是每个时刻,我们都在做出行动的选择。问题只是,我们时常是选择“不去选择”。&&& 还记得我们前面说过的吗?日常活动的90%源自于习惯和个人的惯性。至于我们的行动,只是在潜意识支配下的被编辑好的程序。也就是说,生活中90%的选择早已做出,并被记录到固定的程序当中。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去改变这个程序,在更多的时候,我们却意识不到我们能够选择,或者,领会不到这样的选择对于我们生活的意义。&&& 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选择习惯,并可以有目的地建立起自己的一整套日常行为规律,我们的显意识完全有能力训练我们的潜意识。因此,我们再也不能无意识地任由不良的行为习惯继续下去了,而必须有意识地构建新的日常行为方式。这便是有目的地去生活!&&& 驾驭你的习惯,和你每天的日常行为,乃至你的生活吧。&&& 让我们再次回顾前面那段“我是谁”的最后几句:&&& 我是谁&&& 抓住我吧,训练我吧,对我严格管教吧,我将把整个世界呈现在你的脚下。千万别放纵我,那样,我会将你毁灭。&&& 我是谁?&&& 我就是习惯。
第五章 从空想家到行动者&&& 一个新习惯就可以给我们完全陌生的惊喜。——圣·德克旭贝里(Antoine de Saint-Exupery),《小王子》的作者&&& 每天都尝试去做一点儿你原本不喜欢的事吧,就当成是对自己的磨练。——约翰·马克斯韦尔(John C. Maxwell)&&& 从空想家转变为行动者的第一步至关重要:“每天都尝试去做一点儿你原本不喜欢的事。”乍一看,这一建议似乎不合逻辑,不仅有点儿冒傻气,还带着点儿自虐的意味。然而,我第一次看这句话的时候,便感受到了它所蕴含的智慧。&&& 早起跑步是个苦差事&&& 我是一位长跑爱好者,每天早上我都会做5公里慢跑。不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我的晨跑总是坚持着。其实开始时,情况并不如此。&&& 我曾经十分厌恶早起,每天早晨我都赖在被窝里为起床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我总是使出吃奶的劲头,才勉强把自己从被窝里拽出来。真的,你也许会有同感,早上在床上的每一分钟都是如此让人珍惜,很多次我都又迷迷糊糊地打上几个盹儿。我也同样不喜欢跑步,尤其是长跑,我觉得它又艰苦又乏味,还会让人腰酸背痛。因此,早起跑步,对我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那么,我,这个最不可能坚持下去的懒虫,究竟是如何转变成今天的长跑爱好者呢?&&& 答案还是要追溯到我的祖父那番改变了我一生的教诲。祖父告诉我说,为了成为一位“行动者”,一定要做到自律。他解释道,不论我做什么,也不论我多么努力,如果我不能做到掌握自己,那么,将永远不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力.这便是祖父的“空想家”与“行动者”学说的核心思想,即克己自制。&&& 祖父引用他最喜欢的名人马克·吐温(Mark Twain)的一句话,来解释如何做到克己自制:“关键在于每天去做一点自己心里并不愿意做的事情,这样,你便不会为那些真正需要你完成的义务而感到痛苦,这就是养成自觉习惯的黄金定律。”祖父把这叫做“磨练法则”,并鼓励我说,只要我能够坚持一个月,我一定能把自己改造成行动者。我听从了祖父的建议,并选定了晨跑这件对身体有好处但对我来说是那么艰苦的差事,开始亲身实践祖父的“磨练法则”。&&& 这可真是名副其实的苦差事呀。虽然我知道长跑益处多多,但我仍然讨厌它。我的身体状况很差劲,从家门口到40码开外的信箱,往返一趟就让我气喘吁吁了。我确实是需要某种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的运动,可我一定不会选择长跑。于是,长跑便成了一件不折不扣的,我每天都必须做的不感兴趣的事情。&&& 我的转变非常缓慢。每天的早起,却只能得到腰酸背痛的奖励,我有时会感到无比的畏惧。我跑不了几步便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这样子下去,估计“磨练法则”对我很难生效了,我的克己自制的目标也渺茫了起来。但惟一让我牢记心中的是,我必须强迫自己坚持一个月!我做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也就开始发生了。&&& 随着身体状况的慢慢变好,跑步逐渐变得轻松起来,起床也变得不再那么艰难了。月底的时候,跑步这份苦差事似乎不再那么恐怖了,尽管早起仍然有点儿困难,有点儿费劲,但似乎可以克服。一切都变得越来越容易,越来越自然,直到我竟然不自觉地渴望晨跑!这时,我才开始真正感觉到,原来清晨长跑是一种享受。&&& 让我们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我只不过是每天早上都爬起床去跑步罢了。然而,清晨长跑竟成了我的一个习惯,成了我的日常行为的一个部分,我也不用强迫自己了,每天的晨跑成为了自然而然的习惯。&&& “磨练法则”对于培养克己自制的品质至关重要,克己自制则是充分发挥潜能的关键所在。&&& 自我控制并不单是一种非凡的美德,它更是使其他美德焕发光彩的源泉。——亚当·斯密(Adam Smith),经济学家,《国富论》作者&&& 掌握自己才能掌握一切。战胜自己才是最完美的胜利。——托马斯·坎佩斯(Thomas Kempis),《效法基督》的作者&&& 自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和财富。——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古希腊数学家&&& 征服一座山,征服自己&&& 掌握自己是至关重要的。第一位成功征服珠穆朗玛峰的新西兰人埃德蒙·希拉里(Edmund Hillary)对此体会深刻。&&& “如果不能很好的掌握自己,你将没有机会把所有潜能发挥出来,你也就很难改变你的人生。”雪崩、脱水、体温降低,以及29,000英尺高的缺氧,加上生理和心理上的极度疲劳,在希拉里通往这座世界最高峰的路上障碍重重。在他之前,那么多勇敢的登山者都失败了,但是,希拉里成功了。&&& 在被问起是如何征服这世界最高峰时,希拉里回答道:“我真正征服的不是一座山,而是我自己。”这种优秀的品质就叫做意志力、自制力或克己自律,实际上,你也完全可以从每天去做一些并不喜欢的或原本认为做不到的事情开始,在“磨练法则”的作用下,开发出自己更强的意志力、自制力等等。&&& 掌握自己的好处显而易见,不过,它仍然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分析。通过每天跑步的“磨练”,我的自律能力、决心、意志、承诺、效率、自信、自尊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我甚至学会了如何设定目标和实现目标,以及如何制定计划和实施计划。所有这些,都是有目的地培养习惯、构建日常行为规律所必须的。从下面我们讲述的泰迪·罗斯福(Teddy Roosevelt)的生活中,我们同样不难看出掌握自己的重要性。&&& 罗斯福&&& 罗斯福被公认为美国历史上身体最健康、意志最坚定的领导人,他也常常自诩为“自我塑造的人”。&&& 但是,这位政治家并非“生来如此”。小时候的罗斯福哮喘病缠身,身体虚弱得甚至无法吹灭床边的蜡烛。回忆童年,罗斯福总会这样形容自己:“一个体弱多病的男孩”,和“一段悲惨的时光”。小罗斯福视力欠佳,异常瘦削,他身体的状况糟糕得让他的父母不敢肯定他是否还可以活下去。不过,罗斯福还是活了下来。&&& 罗斯福回忆道:“由于既虚弱又笨拙,所以我对自己毫无信心。我需要艰苦地训练自己的身体,更需要强化自己的意志和精神。”罗斯福明白,要想成为自己希望的那种人,则必须通过磨练来塑造自己。&&& 詹姆斯在他的传记作品《罗斯福的领导艺术》(Theodore Roosevelt on Leadership)一书中,详尽地描述了罗斯福对于培养自制力所作出的努力和奋斗,他这样写到:“泰迪·罗斯福振作了起来,为发挥出自己所有的潜能。他听取了父亲的教诲:‘你必须重新塑造你自己的身体!’……人们没有选择原地踏步的权力;在奋斗的一生中,无所事事只会成为致命伤。”&&& 记者亨利对罗斯福与自己的一番谈话记忆犹新:“关于我一生经历的各种战役,人们谈论很多。其实,最艰难的一场战役只有我一个人知道,那就是战胜自己的战役。”接着,罗斯福描述了这场如何驾驭自身的战役:“只有通过实践锻炼,人们才能够真正获得自制力。也只有依靠惯性和反复的自我控制训练,我们的神经才有可能得到完全的控制。从反复努力和反复训练意志的角度上而言,自制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习惯的形成。”&&& 罗斯福对自制力的训练贯穿了他的一生,也融入了他的日常活动中。即便是在总统任职期间,他也仍然坚持自己的实践训练。在他入主白宫的那些日子里,就像罗斯福自己所说的那样:“我总是在下午尽量抽出几个小时进行体育锻炼——打网球,骑马,有时也行走在崎岖的乡间小路上。”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罗斯福写道:“今天上午,在白宫接待处,我与6,000个人握手;下午,我与4个孩子以及他们的十几个表兄弟和朋友们一起痛快地骑马两小时。我们跨越栅栏,穿过山丘,一起在平地上飞奔。”&&& 罗斯福从不浪费时间,在没有特殊事情需要处理的时候,他喜欢读书或是给朋友们写信。罗斯福也是一个崇尚行动的人,他更愿意参与而不仅仅只是旁观。他曾这样拒绝了一次观看棒球比赛的邀请:“我可不愿意坐上两个半小时,而只是为了观看别人做事情。”不论是朋友,还是敌人,都一致公认罗斯福的果断和坚韧,以及他对于别人托付任务的高度负责。所有这些品质都源自罗斯福的自制力。&&& 罗斯福的自制力也得到了周围许多朋友和同事的认同。罗斯福的一位拳击搭档形容罗斯福为“人造的机器”,而非有生命的运动员。历史学家莫里森(Elting Morison)也注意到:“他的一生,充满了令人惊讶的决断。他的精力和天赋并没有在出生时就得到某种自然而和谐的统一;相反,经过多年持久而大量的意志锻炼之后,它们得到了有效的组织和引导。”&&&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罗斯福一开始并不是一位有决心、有毅力,身体健康、意志坚强的人。然而,自制力的锻炼使他最终成为了人们眼中的“罗斯福”。那么,罗斯福究竟做了什么?他究竟把自己塑造成了怎样的人?他的自制力又给自己带来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看看他的事迹吧——& * 第26届美国总统;& * 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 * 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副总统;& * 历任不同的政府要职;& * 海军副总司令;& * 美西战争中英勇的骑兵;& * 荣获“荣誉勋章”;& * 荣获“诺贝尔和平奖”;& * 通过沟通与缔结和平条约结束了很多重大冲突,并因此享有极高威望的伟大的外交家;& * 对巴拿马运河的修建起到重要作用;& * 至今保持着连续握手(8,150次)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 连续骑马超过100英里,亲身为军队示范他们应该具&& 备的身体素质;& * 胸部中弹后,在被送往医院前,坚持演讲了90分钟;& * 确立了现代总统任期制;& * 美国历史协会主席;& * 30多本书的作者;& * NCAA(全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的创始人;& * 构建了国家公园体系;& * 构建了国家森林服务体系;& * 第一次划定了联邦禁猎区;& * 第一次划定了联邦鸟类保护区;& * 确定了首批18处国家级名胜景观,其中包括名闻遐迩的大峡谷。&&& 看样子,曾经在自画像中的“胆小的、可怜的家伙”干得可真不赖呀。所有这一切的成就,就像罗斯福自己明确表示的那样,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高度的自制力。&& 为了变得有效率,变得有毅力,变得足智多谋、不屈不挠,更为了充分发挥我们的潜能,我们惟有通过自律来实现从空想家到行动者的转变。从本质上讲,通过实践锻炼而获得的自律给予我们的,是一种能力,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习惯的能力,而不是一种必须的技能。明白了这一切之后,下一步就是如何做到有目的地培养习惯,构建日常行为规律了。&& 每天做些苦差事——为自己&& 我选择了每天清晨长跑来帮助自己培养高度的自制力。泰迪·罗斯福选择了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不论你选择怎样的事情,它首先是一件你必须强迫自己完成的苦差事。其次,这件苦差事也必须是你每天都可以完成的。最后,这件苦差事当然还应该是一件有益处的事情(例如,体育锻炼有助于身体健康,提高身体机能,增强自信,改善认知能力等等。)&& 你可以选择各种各样的苦差事,例如跑步,健美,游泳,骑车,散步,有氧运动,瑜珈,武术等等。体育锻炼的项目数不胜数,但是,并不是说我们可以选择的苦差事仅限于体育锻炼。练习一种乐器,坚持阅读或是写作,和朋友通信或写邮件等等同样适用。选择怎样的苦差事本身并不重要,坚持才是问题的关键。每天坚持做点儿自己原本不太喜欢的事情,最终会让我们获得自律、毅力、以及信守承诺。&& 现在,请你花上几分钟的时间来想一想,你可能选择哪些苦差事吧:
第六章 培养好习惯 构建新生活&&& 自我评估&&& 我现在是什么样的人?我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的哪些习惯在阻碍你进步?你注意过它们吗?在实现了第五章中提到的“转变”之后,我们培养好习惯和构建富有成效的日常行为规律的第一个步骤便是自我评估。首先,你必须确切知道你希望培养的好习惯,以及你亟需改掉的坏习惯究竟是什么。这一阶段的工作势必涉及到你的同事以及亲人,他们将帮助你找出那些你甚至尚未意识到的坏习惯。这看起来似乎只是常识,不言而喻,但是,这一阶段却至关重要,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最亟需改变的习惯总是别人的习惯。——马克·吐温&&& 自知之明是自我改善的开始。——西班牙谚语&&& 许多阻碍我们成功的习惯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也有一些坏习惯很难发现。通常,我们甚至觉察不到它们的存在。正如大法官奥利弗·王德尔·霍尔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指出的那样:“我们以为有些事显而易见,其实我们对这些事十分无知。”下面的小故事将进一步阐述以上观点。&&& 大象与木桩&&& 小时候,我们那个印第安纳州西南端的小镇,迎来了一支马戏团。人们成群结队地来观看马戏团撑帐篷。我和哥哥简直被大象不可思议的力量迷住了,大象竟然可以毫不费劲地抬起巨大的帐篷柱子,还可以撑起巨大的帆布!&&& 那天晚上,我们坐在巨大的帐篷底下观看演出。哥哥和我注意到,大象被安静地栓在一根小小的木桩上。“爸爸,大象为什么不把那么小的木桩连根拔起,然后伺机逃跑呢?”哥哥好奇地问爸爸。爸爸似乎也有点儿吃惊,随即便找训象员询问。&&& 训象员解释道,当大象还很小、力气也不大的时候,它便被一根粗锁链栓到了一根牢牢固定的铁柱子上。每天,小象都会拼命地试图挣脱锁链逃跑,但是,它的每次尝试均以失败而告终。最后,小象得出结论,无论自己如何努力,锁链都牢不可破,铁柱也会毫不动摇。于是,小象放弃了努力,从此不再尝试。日复一日,这一习惯逐步巩固,直到小象长成大象,它仍然习惯性地坚信自己永远不可能挪动那根栓住它的桩子,无论桩子是否真正结实和牢固。&&& 人们也可能被“训练”,或者用心理学家的话来说,象大象那样“条件反射”地受到某种定性的思维、行动以及结果的禁锢。这时候,他们往往不自觉地陷入了自己强加于自己的某种陷阱之中。&&& 我们通常都能够随口说出几个阻碍自己进步的坏习惯,以及一些有助于自己发挥潜能的好习惯。不过,我们也往往不能完全列出所有相关的习惯,因此,总有一些我们察觉不到的习惯在阻碍我们的进步。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自知之明”了。&&& 我们以为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和别人真的如何看待自己之间,有一个“交集”,那就是自知之明。越有自知之明,就越能够正确把握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事实上,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和别人眼中对我们的看法有可能截然不同。钱伯斯(Oswald Chambers)把这种缺陷视为一种有害的、普遍存在的骄傲和自负:“我们对自己的认知是如此惊人的无知……我们必须放弃自以为了解自己的这个念头,这将是人们最不现实的幻想。”&&& 哎,莎莉&&& 我们来看一看莎莉(Sally)。莎莉在一家大型药品公司担任高级销售经理。在她看来,自己无疑高度胜任、富有远见、善于沟通,下属必定十分乐于向自己求助。然而,事实却是,莎莉的下属们害怕向她征询意见和寻求帮助。在下属眼里,莎莉沟通乏力,为保证任务的“正确”进行,不断地插手下属的工作。私下里,他们常常抱怨莎莉不肯放权,对员工授权不够,并给莎莉取了个绰号叫做“控制狂”。此外,员工们更不满的是,他们自己从来不曾得到来自上级的正面的评价,即便是业绩出色,“我们从来不知道自己究竟做得好不好。”可以看出,别人眼中的莎莉,和莎莉的自我评价竟是如此的不同。& 并不一定说莎莉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但是,她错误地以为,自己正确地解读了这方面的信息。而且,莎莉坚信,即便别人对她有看法,也一定会告诉她。&&& 大家对莎莉确实有意见,但是,莎莉可能永远不能从下属口中得到这些,她也不可能知道下属对自己的真实看法,直到公司组织的一次匿名调查后。&&& 这次名为“360度调查”的活动,让莎莉突然发现,原来自己的领导效果如此之差!匿名调查是在共同工作的同事间展开的,这使得员工们能够准确地了解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并从中发现自己的优缺点。莎莉知道了多个有碍自己进步的坏习惯之后,开始着手改变自己。意识到坏习惯的存在,是我们改掉坏习惯的第一步骤。&&& 匿名调查问卷有很多种。其中,“360度调查”被许多公司采用,因为,这有助于员工发现那些有碍自己发挥最大潜能,但自身无法意识到的负面行为(坏习惯)。&&& 如果你在一家公司工作,不妨看一看有没有类似的活动在开展。如果没有,那么,你也可以利用一系列的自我调查问卷来找出那些阻碍你进步的不良行为。比如,著名的赫曼博士的潜能开发和全脑优势系统(Herrmann Brain Dominance Profile),DiSC评价系统,以及梅耶-布雷格斯(Meyers Briggs)性格测验等等,都是很好的自我调查问卷。了解自己的途径其实很多,包括向同事和亲人虚心地请教等等。我们收到的关于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的信息,或许和事实情况有所偏差,但是,不管怎样,当我们下决心去做这项必要的调查时,我们就已经走出了完善自知之明的第一步。&&& 自我评估结果&&& 请你花几分钟时间,列举几个自己希望改掉的坏习惯,以及期望养成的好习惯。&&& 替换,而不是抹去&&& 用习惯去克服习惯。——托马斯·坎佩斯(Thomas Kempis),《效法基督》的作者&&& 我们明确了希望养成的好习惯,以及希望改掉的坏习惯之后,应充分理解如何改变习惯,这很关键。人们通常说,习惯很难根除。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习惯不可能根除,只能够被替换。换句话说,你只能够替换、而不是抹去一个坏习惯。替换,而非抹去,二者之间的区别很重要!因此,我们在着手改掉坏习惯之前,必须仔细地思考究竟应该选取哪些好习惯来替换它们。&&& 你也许听说过,一些瘾君子在戒烟之后,转而开始暴饮暴食了。结果是饮食过量,体重骤然攀升。尽管烟民戒烟后频繁出现的暴饮暴食现象的原因还不太清楚,但是,显然,在改掉某种习惯之后,必然会产生某种必须填补的空白。因此,有目的地选取好习惯来取代坏习惯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一个坏习惯刚离开,另一个坏习惯又接踵而至。&&& 车轮印的威力&&& 最近我到加拿大的一次钓鱼旅行又一次提醒我选择习惯的重要意义。别人介绍说,加拿大当地钓鱼的好季节一年有两次,即整个冬季和7月。在夏季,这个有点儿偏僻的地区雪开始溶化,道路变得十分泥泞,因此,汽车开过后,会留下一道道很深的痕迹。而冬天来时,路面则完全被封冻上,道路上那些被冻得结结实实的车轱辘印便成了对驾驶员的巨大挑战。每年冬天,这个偏僻、尚待开发的地区入口处,总会矗立起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这样的字样:“驾驶员们,请谨慎选择你要行使的车轮轨道,需要注意的是,你将在所选择的车轮印中行驶20公里!”&&& 习惯不正像是道路上的车轮印吗?它们决定了你生活的方向,不论你驶向成功还是失败。一旦你选定了它们,你便会长久地身陷其中。因此,你必须谨慎地选择那些决定你一生的习惯。&&& 如果你有目的地选取了好习惯去取代坏习惯,那么,改掉坏习惯将变得容易许多。以嚼烟草为例。我有一个朋友,就是用了磕瓜子这种简单的方式来取代嚼烟草。当他每次受到嚼烟草的诱惑时,便强迫自己嗑几颗瓜子。虽然他现在已经戒烟而且用不着嗑瓜子了,但他在戒烟的早期,很长时间里都需要借助瓜子。&&& 我的另一个朋友,他的坏习惯则是晚上要躺在床上看着电视入睡。为了改掉这个坏习惯,他决定用看书取代看电视,直到自己睡意袭来后入睡。这无疑又一次验证,有目的地选择新习惯来取代旧习惯,将极大地提高改掉坏习惯的可能性。&&& 反之,有目的地培养和构建某种好习惯,将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自己其实也在同时取代其它的习惯。例如,你希望每天早晨起床后自己能先收拾床铺,那么,你一定意识到了你其实每天起床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其它方面的。再比如说,你希望自己养成积极倾听的习惯,那么,你必然已经意识到,你以往没有能积极地倾听别人的习惯。而不善于倾听可能意味着,你的思维总是被自己要说的下一句话占据,而无法去思考他人正在说的话。如此一来,你必然会错过别人试图与你沟通的许多信息,因为你总是在想你应该如何回答。导致你不善于积极倾听的原因,也可能是你在与他人谈话时,总是习惯性地把思绪转到其它你必须完成的事情上了。&&& 准确的辨明我们需要替换的习惯,就可以更有把握地着手实施。这很关键,要知道,如果你还不具体了解你的坏习惯到底是什么的时候,又谈何改掉它呢!一旦清晰界定了坏习惯,那么我们用好习惯替换它们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 请你花几分钟时间,列举几个自己希望替换的坏习惯,以及替换这些坏习惯的的好习惯(越详细越好)。&&& 人为设定结果,引起潜意识的注意&&& 如果缺乏某种强加的后果,人们将很难重塑自己,因为,他既是大理石,也是雕刻家。——艾利克斯·卡莱尔博士(Alexis Carrel),诺贝尔奖获得者&&& 负面结果(吸手指和啃指甲)&&& 结果,不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能引起潜意识的注意。还记得我们说过,习惯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深处,为了改变习惯,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关注潜意识,与潜意识沟通交流,再对它进行必要的培训,最后调整好它的新程序。所以,当我们一次次地重复我们的坏习惯,或是无法养成好习惯时,我们必须设置某种后果。就像是训练一只宠物,如果一只小狗在地板上撒了一泡尿,而它只是被轻轻地拍打了一下,那么,小狗将只会把在地板上撒尿与轻柔的拍打联系在一起。&&& 许多家长都知道,纠正小孩吸手指的好办法,便是在小孩的手指上涂上某种怪味的东西。于是,小孩便会将吸手指与怪味这一负面的结果联系起来。&&& 我就曾经有啃指甲的坏毛病。我甚至常常意识不到自己在啃指甲。为了改掉这个坏习惯,我为自己设计了一个负面后果。一旦我(显意识)注意到了自己在咬手指甲,我便会狠狠地咬一下自己的小拇指,直至自己感觉到很痛、很不舒服(这就是一种潜意识的“注意力接收器”)。很快,我便能够在刚刚开始啃指甲时,就及时发现了。渐渐地,我甚至能够意识到自己准备啃指甲了。在负面结果的反复剌激下,我的显意识终于注意到了我的潜意识,而我,最终改掉了自己啃指甲的坏习惯。&&& 一旦你为坏习惯设置了不良后果,那么,你便是在训练你的潜意识了。你的潜意识最终会将坏习惯(或者说没有养成好习惯),与那些负面的结果紧密联系到一起。潜意识一旦确认了这样的联系,你也就开始走上了改掉坏习惯的道路。&&& 你必须认识到这样一个重要的事实:不论你是否人为地添加不良后果,坏习惯确实会导致负面后果的发生。但是,这些自然发生的不良后果往往还不足以阻止坏习惯的继续。同样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提醒大家,那些所谓的自助和励志的建议往往会打出诸如“你只是个人,不是神”,“人无完人”等种种口号和借口,告诉你大可不必为“失败”和那些坏习惯导致的后果自责。我们只能说,这样的自助方案有些目光短浅,它只会毁掉你成功的机会。相反,如果我们把所谓的“失败”看作是“历练”的话,将对我们的成长很有帮助。&&& 可见,我们需要为我们自己的习惯活动提供某种因果关系,不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正面结果(麦片粥和开心果)&&& 另外一个能引起潜意识注意的,是令人愉快的事物。让我们再次回到小狗的例子。如果你希望训练你的小狗学会听指令,比如坐下、大声叫、摇尾巴等等,那么,你完全可以利用犒赏或是爱抚来进行正面的强化教育。正面强化(正面结果)或是一顿美餐,也或是主人悦耳的语调,抑或是溺爱的拍打中表现出来的体贴和关心。小狗很快便会将你所希望它去做的那些动作与种种正面的结果联系在一起。&&& 父母们也很清楚正面激励的效果。我的许多朋友都在采用正面激励的方法来培养孩子早起收拾床铺的习惯。如果孩子早晨起来主动收拾了床铺,那么,妈妈便会为他准备一份热乎乎的早餐。反之,则只会得到一份冷冰冰的麦片粥。现在,孩子们早已长大,也许都上了大学,妈妈也不再为他们准备热乎乎的早餐作激励了,但是,好习惯已然养成……每个早晨,天天如此。&&& 我的一个同事曾经有个很招人讨厌的习惯:他总是忍不住地替别人说出后半句话,而且还时常打断别人的发言,只为了指出别人谈话中的语法错误。他私下里告诉我说,他终于利用正面激励的方法,克服了自己的坏习惯。我的这位同事酷爱吃开心果。每次在自己终于成功地忍住不去接别人的话茬,或是忍住不去挑剔别人的语法错误时,他便奖励自己一大把开心果。终于,他有效地克制住了自己想发言的冲动,现在,他已彻底改掉了自己这个招人讨厌的臭毛病。&&& 正面激励之所以能对我的同事如此有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在于他的抽屉里整天贮备着开心果。近在咫尺的开心果是如此诱惑,它们就像思想的最后一道防线,有效地阻止了坏习惯的进攻。显意识如此高度警惕,并伺机去训练潜意识。终于,潜意识明白,除非自己成功地阻止了插嘴、或是粗鲁打断别人而挑剔语法的恶习,否则,显意识将阻止自己享受开心果带来的快乐。所以说,改变习惯的关键便在于有意识地与潜意识沟通交流,再对它进行必要的培训,最后调整好它的新程序。&&& 请你花几分钟时间,列举一些后果(正面的以及负面的),这些后果能有助于你改掉坏习惯。&&& 心理预演&&& 世界上每一幕戏都源于想象。——芭芭拉·哈里森(Barbara Grizzuti Harrison)&&& 运动员们很早以前就意识到“心理预演”与“视角化想象”的重要性。你一定见到过跳远运动员在正式比赛之前,模拟起跑、起跳、以及落地的情景吧,也见过篮球运动员站在罚球线上,进行无球状态的投篮模拟吧。伟大的高尔夫运动员杰克·尼古拉斯(Jack Nicklaus)谈到如何在每一次挥杆之前应用心理预演时,这样解释说:“首先,我会‘看到’自己需要击打的高尔夫球,那个漂亮的白色精灵静静地躺在翠绿的草地上。接着,场景快速转换,我‘看到’了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样子:它的路线、轨迹、外形,甚至它落地时的姿态。接下来,头脑中的场景逐渐消失,现实重回眼前。我坚信,接下来的一击一定能够让头脑中的那幅场景变成现实。”在心理上模拟将要执行的任务,以及对成功的可能结果的想象极大地提高了运动员的成绩。同样,我们为了应对某种特定场景所进行的心理预演,也将大大地提高我们改掉某些不理想的行为(坏习惯)的能力。&&& 我们假设,你很清楚自己在面对坏消息时,会有一些反应欠佳的坏习惯。通过反馈调查你又了解到,在听到坏消息时,自己也的确有一些过激的表现。&&& 这样,当你注意到这个坏毛病,并确认它发生的具体时间,就是你改掉这一坏习惯所迈出的第一步。那么,你的下一个步骤则是,确认自己希望用来取代这一负面习惯(注意:是取代坏习惯,而不是抹去坏习惯)的正面习惯是什么。一旦坏习惯以及坏习惯发生的场合得以确定,并且具体确定了自己今后究竟应该如何应对类似的场合,你下面要做的,便是心理预演的工作了。&&& 在内心预演自己将如何应对特殊场合,对于改掉坏习惯来说至关重要。匹兹堡大学和卡耐基·梅隆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如果我们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事先在内心对理想结果进行过预演的话,那么,我们的额叶大脑皮层——大脑的一个部分——将被全面调动起来,极大地激发我们去积极的行动。心理预演越充分,任务执行情况就会越好。&&& 事实上,对大脑的医学研究也表明—— 心理预演,即对某种行为的生动而具体的想象,将有助于调动那些操作实际行为的大脑细胞。研究人员同时还发现,人们在力图以好习惯取代坏习惯时,心理预演尤其重要。因为,当人们准备克服某种习惯性的反应时,额叶大脑皮层将变得非常活跃,它将全身心地关注即将发生的事情和所有的反应。&&& 在额叶大脑皮层休眠的状态下,人们就很容易去做那些根深蒂固的行为。反之,当我们进行了一定的心理演练,使额叶大脑皮层相应被激活后,再面对类似场合,我们将更倾向于去实践我们的预演,以及预演中的那些期望中的反应。&&& 我们仍然拿本章开头提到过的那位朋友——高级销售经理莎莉做例子。通过调查反馈,莎莉意识到自己面对坏消息时,往往表现欠佳。于是,莎莉决心养成新的好习惯,来取代这一坏习惯。&&& 莎莉的心理预演是,想象自己在情况不妙时,仍然可以保持“理智和冷静”;想象自己以平静的口吻讲话,以理智的思维思考,全面准确地处理问题,并有效地控制了自己的情绪。莎莉在心中一遍又一遍地演练了自己希望实现的种种反应的细节。一段时间后,在面对坏消息时,莎莉的大脑便自动地执行起自己曾经无数次模拟和演练过的反应了。也就是说,莎莉已经能够在处理类似的场合时,达到自己所期望的“保持冷静和理智”的状态了。&&&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次改掉一个习惯&&&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中国谚语&&& 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你可能很希望一下子就能改掉好几个坏习惯,但这并不是一个好主意,因为实际的效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其实,很多时候只需要改掉一个坏习惯,你的生活便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要知道,小习惯能带来小成果,小成果又将造就大一些的习惯,接下去得到更有意义的成果。而大成果通常比较微妙,也更难以预料,但是,它们对于生活的影响也无疑是更为深远的。&&& 让我们回头看看第三章中的好习惯清单。& * 永远信守承诺;& * 开会和约会不迟到;& * 从来不忘记回复电话;& * 与同事、客户、家人的沟通更充分一些;& * 总是明确告知他人自己将做什么以及日期安排;& * 快速处理各种琐碎的行政事务;& * 积极倾听;& * 永远不要等到最后一刻才做计划;& * 一经介绍,就永远记住对方的名字;& * 与人交谈时,保持良好的眼神接触;& * 保证每天的饮食健康;& * 定期锻炼身体;& * 少看电视;& * 多读书;& * 常与家人共进晚餐;& * 控制情绪和脾气;& * 至少把每月收入的十分之一用于适合自己的某种投资。&&& 以上清单中包括17项好习惯。一般认为,人们需要21天来改掉一项习惯。尽管有的习惯或许需要花费少一些或多一些的时间,不过,21天仍然有它的科学借鉴意义。假定改掉一项习惯平均需要21天,那么,我们依次改掉所有上述清单中的17项习惯将花费我们一年的时间。一次改掉一个习惯,一年后你的生活将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聚焦的力量&&&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改掉习惯是件挺难的事情,而且也很清楚习惯之所以难以改变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为了改掉坏习惯,我们必须关注、沟通、并训练我们的潜意识。然而,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一次是否能彻底的改掉一个习惯便是至关重要的。&&& 改掉习惯,需要调动聚焦的力量。关于聚焦的威力,我们可以用光线聚焦的例子来类比说明。&&& 我们都知道,漫射的光线谈不上任何威力。但是,通过聚焦后,我们却可以获得巨大的能量。太阳光线通过放大镜后,聚焦的光线完全可以点燃纸张或干草。进一步聚焦光线,例如激光光束的聚焦,它的威力甚至可以切断钢铁。&&& 在改掉坏习惯方面,聚焦的威力同样巨大。集中我们的显意识,一次只改掉一个习惯,我们将获得对潜意识“编程”的强大能量。一次改掉多个习惯的企图,势必分散我们的精力,并彻底毁掉我们改掉坏习惯的能力。&&& 在开始试着改变习惯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觉得极端困难。我们发现,就像运动中的火车那样,我们很难开始改变习惯的步骤。但是,一旦我们成功的改掉第一个习惯,改掉坏习惯就将变得越来越容易。事实上,随着一个个坏习惯被好习惯逐个取代,我们将变得越来越善于改变自己的习惯。也就是说,我们已经在开始养成“改掉坏习惯”的习惯。一旦这样的习惯养成,我们便会像一列运动着无法停止脚步的火车那样,推动我们实现自己的理想。&&&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百尺高台,起于垒土。——中国谚语&&& 我们不仅要集中精力,力求一次改掉一个坏习惯,而且,在决定改掉某个习惯时,最好能从小处入手。比方说,如果你希望参加马拉松比赛,在没有开始练习长跑之前,你显然必须从短距离的训练着手。不过,根据积累的原则,总有那么一天我们将达到完成马拉松长跑的水平。积累是一种现象,它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积少成多、稳步改进,并最终形成巨大的改变。这便是积累的巨大威力。&&& 一个从来不跑步的人,哪怕仅仅从400码的距离开始练习,最终也能够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马拉松选手。我自己便是活生生的例子。不过,在成为马拉松选手之前,一定要养成坚持跑步的习惯,哪怕只是很短距离的跑步。你可以从400码开始,然后逐步增加到600码,半英里。不久,半英里便会变成5英里……最后,你便有可能出现在波士顿马拉松的赛场上。当然,我并不想让人错误的认为,马拉松对我们来说是件极为轻松容易的事。因为,对于一个从不跑步的人来说,到达能够参加马拉松比赛这样的目标不仅需要养成坚持跑步的强大习惯,同时也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当你从小处入手,并借助积累的力量,那么改掉习惯也将变得十分容易。&&& 我的大儿子现在总算真正理解了积累的力量。他自己很喜欢弹钢琴,我也十分乐于听他的演奏,如今的他已经成为了一个极有发展潜力的钢琴演奏家。不过,开始时并不是这样。起初,他并不情愿弹钢琴,每次练琴都是由我把他按到钢琴旁边,我和妻子不得不请求儿子最好能坚持一段时间。还记得第一次上钢琴课时,他仅仅学会了两个键,这真令我和妻子黯然神伤。要知道,我和妻子可是花了大价钱添置了新钢琴,又专为他聘请了钢琴老师!&&&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儿子的演奏能力和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越来越强,钢琴课的内容也越来越难,越来越复杂。现在,听他演奏已经成为我的一种享受,而他,也真正体会到了其中的乐趣。慢慢的逐步提高正是我儿子钢琴家之路的关键。即便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钢琴演奏家,也需要一步步地学会每一个琴键呀!&&& 慢慢的逐步的改善也正是培养任何好习惯的关键。&&&& 一步一步的走,漫漫长路有尽头;&&&& 一针一针的缝,褴褛之衫变天衣;&&&& 一砖一瓦的垒,铜墙铁壁耸云霄;&&&& 一片一片的积,万丈雪层深似山。&&& 冷水煮青蛙&&& 有的时候,积累的力量也可能阻碍我们前进。曾有这样一个科学实验,当你把一只青蛙放到热水中时,它会立即蹦出来。但是,如果把青蛙放入冷水中,慢慢把水加热,那么,他将怡然自得地呆在水中而浑然不觉。水温逐渐增高,直到为时已晚。其实,我们非常像冷水中的青蛙。如果变化是逐渐的,我们也常常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免不了有一些根深蒂固的坏习惯,它们并不是突然形成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养成,甚至我们自己都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这无疑再次说明,有目的地生活是多么重要。我们完全可以选择改变某些不好的习惯,而培养一些良好的习惯。但是,更多时候,我们却选择了“不选择”,随波逐流,随遇而安。&&& 小心!或许,你就是那只即将被煮沸的“冷水中的青蛙”!&&& 坚韧的力量&&& 同义词:坚持、坚忍、顽强、固执。&&& 以上每一个名词都含有不畏艰难和阻力,坚定不移地、一心一意地追求目标的意义。坚韧也暗含有对忍耐的褒扬。——《美国传统词典》&&& 依我看,在所有品质中,再没有什么比坚韧对于成功更关键的了。坚韧几乎战无不胜,即便对手是大自然。——约翰·D·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 任何改变的发生都离不开一个决定性的要素。事实上,成功的改掉坏习惯的先决条件便是那高于一切的品质——坚韧。就像我们在前面提到的,自我控制赋予了我们改掉习惯的能力。事实上,改掉习惯的能力与我们的自律能力是成直接的正比关系。而我们的自律能力的高低可以从我们的坚韧中看出来。正如温斯顿·邱吉尔曾说过的那样:“我们行动时,自律就表现为坚韧。”&&& 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发现了这样的过程:“如果我们被一种不寻常的需要推动时,那么,奇迹将会发生。疲惫达到极限点时,或许是逐渐地,或许是突然间,我们超越了这个极限点,找到了全新的自我!”詹姆斯继续解释道:“此时,我们的力量显然到达了一个新的层次,这是经验的不断积累,不断丰富的过程。直到有一天,我们突然发现自己竟然拥有了不可思议的力量,并感觉到难以言表的轻松。”&&& 同样,我们拥有了高度自律的能力,我们也将拥有詹姆斯所描述的那种跨越“疲惫极限”并最终实现目标的能力。詹姆斯还指出,坚韧是一种习惯。坚韧这一习惯的过人之处便在于,你表现得越坚韧,你也越可能变得坚韧。&&& 事实是,坚韧对于改变我们的习惯,实现我们的目标至关重要。&&& 世上只有两条路能通往成功的目标并成就伟大的事业,那就是:力量和坚韧。力量并不属于大多数人,它是少数人的特权;然而,即便是最不起眼的小人物,也可以拥有吃苦耐劳的坚韧品质。坚韧从来不负众望,因为它沉默的力量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天壮大,直到所向披靡无以抗拒。——歌德(Johann von Goethe)&&&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自己已经足够的坚韧?答案便是,在我们实现了设定的目标时。否则,我们还不够坚韧!&&& 我们应该预见到可能的挫折,但是,我们千万不要错误地把挫折视为失败。所有成功人士都必然经历过挫折,他们与那些“失败者”的区别仅在于他们的不屈不挠和永不服输。对于积极进取的行动者来说,挫折仅仅是暂时的“筋疲力尽”。&&& 行动中的坚韧——成功之前的著名失败& * 在进军汽车行业的早期,亨利·福特(Henry Ford) 曾两度破产;& * 1902年,《亚特兰大月刊》的诗歌编辑拒绝了一位28 岁诗人的作品,评语如下:“我们的杂志没有版面安排你那些精力过剩的诗句。”但弗罗斯特(Robert Frost)没有因此放弃;& * 发明家切斯特·卡尔逊(Chester Carlson)在为自己的施乐复印机找到合适的投资人之前,在大街上游荡了许多年;& * 迈克尔·乔丹(Michael Jordan)曾被高中篮球队开除;& * 苏斯博士(Dr. Seuss)的第一部儿童读物曾遭到23家出版社的退稿,第24家出版社则把该作品售出了600多万册。去世之前,苏斯博士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努力让千百万的孩子们获得了快乐、教育和思考;& * 在开业头一年,可口可乐公司仅售出400听可乐;& * 在遭到Atari公司和惠普公司的双双拒绝之后,苹果 电脑第一年的销售净利润超过了250万美金;& * 美国五金销售商查理·古德伊尔(Charles Goodyear)一直致力于寻找使橡胶不受气温干扰的办法。一年一年过去,一次又一次失败的经历让查尔斯饱尝痛苦。失败的绝望,因无法偿还债务而遭到的监禁,家庭的困难,以及朋友们的嘲笑等等。但是,查尔斯始终坚持着。1839年2月,在橡胶中添加硫磺的发现终于让查尔斯梦想成真,第一条固特异轮胎也终于问世;& * 马拉松运动员琼·贝萝蒂(Joan Benoit)在全美奥林匹克预选赛前的第17天刚刚完成了膝盖手术,但是,琼的坚韧和决心不仅让她获得了参赛的资格,更让她获得了奥林匹克的金牌;& * 1905年,瑞士伯尔尼大学驳回了一篇博士毕业论文, 理由是论文离题千里,稀奇古怪。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十分失望,但没有因此放弃。他始终坚定不移;& * 弗兰克·伍尔沃斯(Frank Woolworth)辛苦多年,换来的却是自己的头3家连锁店相继破产。始终的坚定不移使弗兰克最终成就了五分和十分钱连锁店(沃尔玛)的辉煌。&&& 四分卫&&& 约翰尼热爱橄榄球,他在匹兹堡圣·犹思定(St. Justin)高中担任校橄榄球队的四分卫。高中毕业时,约翰尼向圣母大学(Notre Dame)橄榄球队提出加盟的申请,但是,却因为个子太小而遭拒绝。最终,约翰尼不得不勉强接受了一所默默无闻的大学的邀请。大学毕业之际,约翰尼申请加盟匹兹堡Steeler队的愿望也落空了。失望之际,约翰尼成了一名钢铁工人,业余时间在一家业余球队打球。不过,坚韧的Johnny始终不断地与每一家橄榄球联盟的球队联系。&&& 其实,他所需要的,仅仅是一次机会。约翰尼的坚韧不拔终于有了回报。巴尔的摩小马队(Baltimore Colts)终于发出了邀请,而Johnny也迅速崛起成为联盟的头号四分卫,并带领小熊队摘取了联盟杯的桂冠。最后,约翰尼·尤尼塔斯(Johnny Unitas)入选全美橄榄球名人堂,并被公认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四分卫之一。&&& 联邦快递&&& 在耶鲁大学上学期间,弗雷德·史密斯(Fred Smith)产生了一个创新性的航空货运理念,他认为这个想法必然会使我们发送和接受邮件包裹的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于是,在经济学课程的期末论文中,史密斯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这个天才的想法最终得了几分呢?满分?结果令人伤心,教授打回了史密斯的论文,封面上有一个红笔写的硕大的“C”:“理念很有趣,也很严谨,但是,如果你想得到高过C的成绩的话,就不要写这些不可行的事情了。”成绩虽让人沮丧,但是,史密斯始终坚持,并终于募集到了7,200万美金的贷款和证券投资。&&& 几经挫折和失败,并在头几年的经营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1975年,史密斯终于迎来了近20,000美元的盈利。史密斯的坚韧不拔终于有了回报。今天,他的富有远见的公司在全世界210个国家中开展业务,员工超过140,000名,日处理邮件量超过300万件。作为联邦快递公司(Federal Express)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弗雷德·史密斯的坚韧和对梦想不懈的追求,终于在自己“不可行”的想法基础上开创了一个价值70亿美元的跨国企业。&&& 啤酒&&& 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是公认的19世纪最伟大的生物学家。事实上,如果有人想列出一张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名人清单的话,路易斯·巴斯德毫无疑问会高居前列。&&& 路易斯·巴斯德是微生物学的鼻祖,他的成就极大地拓展了医学领域,如立体化学,细菌学,病毒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等。他关于大多数传染性疾病均由于细菌感染的发现,即著名的“疾病的细菌源理论”,是人力医学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他对桑蚕疾病的研究成果,拯救了整个丝绸行业。此外,他还开发出炭疽热、霍乱、狂犬病等多种传染病疫苗。巴斯德的成就不仅止于此,他最为著名的成就堪称他所提出的关于加热食品以防止食物腐坏变质,避免人体因细菌中毒的理论。该方法,也就是“巴氏杀菌法”,到今天仍然被广泛的使用着。&&& 巴斯德还有许多不为人所熟悉的生平轶事,他曾多次遭受致命疾病的打击,身体极度虚弱,甚至整个身体的左侧全部麻痹。尽管身体上遭受如此重创,个人生活也历经磨难,但是,巴斯德始终在坚持,始终在继续自己的工作。就像巴斯德自己所说的那样:“让我来告诉你我实现目标的秘诀吧,我的长处仅仅是不屈不挠而已。”今天,众所周知,是免疫能力在保护我们免遭疾病的侵袭,“巴氏杀菌法”也使得喝啤酒不会让我们食物中毒,下一次,当我们再喝酒的时候,想一想路易斯·巴斯德吧,让我们感谢他的坚韧所创造的成就。&&& 亚伯拉罕·林肯&&& 让我们再来看一看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的坚韧不拔:& * 1831年,生意失败;& * 1832年,竞选州立法委员失败;& * 1833年,再一次尝试做生意失败;& * 1835年,未婚妻不幸去世;& * 1836年,患上神经衰弱症;& * 1843年,竞选国会议员失败;& * 1848年,再度竞选国会议员失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养成晨跑的习惯需要多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