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eee884.com一带一路世界通.com连结世界的桥梁和杻带。

“一带一路”与全球供应链
我的图书馆
“一带一路”与全球供应链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进入互联网时代、进入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经济发展模式与治理结构问题凸现。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给予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即通过建设与完善全球价值链、全球供应链、全球产业链来重构全球经济新秩序。关键词:“一带一路” 全球价值链 全球供应链 全球产业链作者简介:丁俊发,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原常务副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文章来源:《全球化》2016年第7期2013年9月和2013年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和战略构想,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好评与广泛响应。“丝绸之路”在中国文明史上曾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两千多年前,“丝绸之路”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从西汉开始,繁荣于汉唐,结束于12世纪;“陆上丝绸之路”以西安为起点,南路到达印度,北路到达中亚各国,西路到达地中海与北非。“海上丝绸之路”起于秦汉,兴于隋唐,盛于宋元,明初达到顶峰,明朝中叶因海禁而衰落;东洋航线到达朝鲜和日本,南洋航线到达东南亚各国,西洋航线到达南亚、阿拉伯和东非沿岸各国。在打通“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过程中,有国家的意志,有商人的参与,更有像张骞、郑和这样的历史功臣。“丝绸之路”的兴起有四个条件:一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从公元前一世纪到12世纪,中国的封建社会经济繁荣,需要与外国进行商品交换与文化交流;二是商人的出现;三是货币成为交易媒介;四是交通工具的发展,特别是造船业。中国的“丝绸之路”,对中国古代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以及对周边国家经济与文化的繁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类已进入21世纪,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复杂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消费个性化的趋势要求新的国际关系,改变经济与社会发展方式,完善经济治理结构,走和平与发展之路。在这一关键时刻,中央提出建设“一带一路”意义重大,历史将证明这是一个可以改变世界格局的大战略。日,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标志着“一带一路”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一、牢牢抓住一个核心提出与推进“一带一路”的意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但笔者认为最重要、最核心的,是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这种模式就是全球供应链,包括国家供应链、产业供应链、城市供应链与企业供应链,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国家、区域相互之间的资源优化配置,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优势互补,提升每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与核心竞争力,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推进全球供应链,可以建立一种新型的国家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随着技术的进步,人类正在改变自己的历史,正在改变经济的发展方式,正在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我们这一代人要为此而奋斗!我们可以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说起,亚当·斯密()是经济学鼻祖,他生活在18世纪中叶的英国,是古典经济学体系的奠基人。他创造性、系统性论述了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特别是他的代表作《国富论》,是一部划时代巨著,第一次将分工置于经济学的基础地位。《国富论》(全名叫《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论述的重点,一个是“国富”,即一个国家怎么能变得富裕;另一个是“裕民”,即人们的生活怎么能得到改善。他从分工的角度去解开这两大难题,国民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依赖于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即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靠什么?靠分工。他列举了生产扣针的例子,如果一个人从抽铁线、拉直、切割、打磨等工序都干,那么一天一个人平均只能生产20个;如加以分工,由18个专业操作工来完成,一天每人能平均生产4800个。分工后,劳动熟练程度提高,人们转移工序的时间减少,每个人只做一件事,容易改进技术,容易有创造性。所以,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力的源泉。另外,在社会再生产中,人们按自己的劳动付出取得了分配的所有权(一般用货币来体现)。为了人本身的生存与发展,必然产生与所需商品的交换,这就产生了生产不同产品的社会分工。他把分工区分为工业内部分工、社会分工与国际分工。而市场的规模,经济自由的环境,决定了劳动分工的深度与广度。所以,《国富论》实际上强调了两个核心思想,一个叫“分工理论”,另一个是“市场是看不见的手”。但分工的发展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源泉,另一方面分工是提升交易成本的根源,分工越细,交易环节越多,交易成本越高,商品在不同供与需之间来回流动,流通成本上升。解决的办法,不是取消分工,或是阻挡分工的发展,而是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来解决。在互联网时代,可以通过物流的一体化运作与供应链管理,来减少流通环节,优化流程,降低成本。从《国富论》到现在,两个多世纪过去了,世界变得怎样呢?一个最基本的现实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按世界银行统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2013年高收入国家为39116美元,中等收入国家为4814美元,低收入国家为722美元,富国与穷国相差54倍。究其原因十分复杂,但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不管有多少差别,有两点是共同的,一是国家富裕、人民幸福是每个国家和民族追求的目标;二是所有国家都有长处也有短处。我们不可能去追求世界绝对意义上的“平衡”与“和谐”。但目前的现状必须要改变,或有所改变,那就要在打造全球价值链、全球供应链、全球产业链上下功夫,这就是我们要作出的另一种思考与选择。现在,对中国倡议“一带一路”有各种各样的解读,有三种观点特别错误。第一,认为“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为了向国外输送过剩产能,获取战略资源,保证中国稳定的增长率。我们不能否定,任何一个战略的提出都会服务于国家利益,但中国提出“一带一路”不是短期行为,中国在追求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力图带动全球经济的发展。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样遇到了很多问题,进入“三期叠加”的新常态、新经济。我们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互联网 ”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了“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三大发展战略等等,中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自己的困难。二战以来,国际产业大转移已经历了三次,这是一种市场行为,中国的参与无可非议。第二,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为了在世界上争霸。中国走的是和平崛起之路,在历史上中国受尽了侵略之苦,我们反对世界霸权主义,在中国文化中没有野蛮的丛林法则。中国现在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看中国一定要用“加减乘除”法,比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2015年中国才8280美元,不到美国55904美元的15%。我们提出“中国制造2025”,但中国从一个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要真正进入制造强国的第一梯队要到2045年。中国要争的不是霸权,而是改变全球不合理的经济治理结构,争的是发展中国家及落后国家的话语权。第三,“一带一路”是推行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我们历来认为,世界由于历史、文化、民族和宗教的不同而五彩缤纷,不可能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一模式。美国到处推行“民主模式”,搞“橙色革命”,成功了吗?没有!世人要吸取血的教训。日,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指出,“我们主张各国和各国人民共同享受尊严,鞋子合不合脚,穿着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知道”。中国的经济发展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别的国家如何学,学谁?那是每个国家的主权,没有必要去指手画脚。二、发力全球价值链、全球供应链、全球产业链日,在北京召开了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通过了《北京纲领:构建融合、创新、互联的亚太经合组织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宣言》《共同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亚太经合组织成立25周年声明》,围绕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如何谋求新的增长动力,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如何破解区域经济合作碎片化的风险,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如何解决互联互通建设所碰到的一系列瓶颈约束,共同打造合作平台,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形成了高度的一致,决心共绘亚太美好新蓝图。这给亚太各国也给世界以极大的鼓舞。今天的亚太,占世界人口的40%,经济总量的57%,贸易总量的48%,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快、潜力最大、合作最为活跃的地区,是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的重要引擎。而“一带一路”沿线涵盖了中亚、西亚、南亚、中东、中南亚、北非、东非、中东欧等区域的65个国家和地区,总人口44亿,GDP规模达到21万亿美元,分别占世界的63%和29%,是世界跨度最长的经济走廊,涵盖了世界上经济最具活力和最具潜力的地区。习近平主席在这次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打造全球价值链、全球供应链和全球产业链。日,习近平在政治局第29次集体学习会议上指出,中国要“勇于并善于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这不仅是中国,其实所有的国家都应如此。过去讲到价值链、供应链和产业链主要是以企业为核心,但在APEC会议上,明确了全球价值链、全球供应链和全球产业链的概念,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全球价值链发展合作战略蓝图》,指出“全球价值链已成为世界经济的显著特征”“顺畅的价值链连接已成为区域不同阶段经济体的关注重点”,重申“到2015年实现亚太地区供应链绩效提高10%的承诺,削减交易时间、成本和不确定性,因此我们将继续开展系统能力建设来打通供应链通道的阻塞点,同时开展其他具体活动,包括建立亚太经合组织供应链联盟,促进绿色供应链合作”。(一)全球价值链价值链这一概念,是1985年由哈佛大学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提出,指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结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表明”。他把企业价值创造的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基本活动包括进项物流、生产运作、出项物流、市场与销售、服务等;辅助活动包括企业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采购等。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的联系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上下游关联企业之间的联系构成了行业价值链,所以价值链是从价值创造、利润切入的。如果说迈克尔·波特主要是从以企业为基点的价值链为重点的话,那么冠伽特等经济学家把这一理论扩展为区域与全球价值链,他们认为整个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如何在空间上进行配置,取决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比较优势。而某一国家或地区企业的竞争力,决定了企业应该在价值链条的哪个细分环节和技术层面上倾其所有,以确保竞争优势。也就是说,为了实现价值创造,投资商、生产商、经销商都可以在全球空间中配置与再配置,直到最优化为止,从而形成了全球采购、全球生产、全球消费的格局。不同国家与地区,不同企业在价值链中处于不同地位,其价值创造的贡献也不同,发达国家所做的是抢占全球价值链的控制权。在全球价值链的运作中,必然要解决全球价值链的动力机制,解决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模式、全球价值链的产业升级。如何合理打造全球价值链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主要是因为目前全球价值链体系中,有许多不公平、不完善的地方。发展中国家在产业分工中主要是生产基地,一些落后的国家主要是原料供应地。研发、资本、市场主要控制在发达国家手中,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向发达国家。全球经济治理结构本质上主要指的是全球价值链的治理,全球产业链、全球供应链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服务于全球价值链,最终目的都是财富的创造与财富的控制。(二)全球供应链供应链也可以叫供需链,是20世纪80年代许多专家对企业管理研究的最新产物,企业家开始从“竞争优势”“流程再造”对供应链管理津津乐道。英国经济学家克里斯多夫提出,“今后世界不存在一个企业与另一个企业的竞争,存在的是一个供应链与另一个供应链的竞争”。所谓供应链,就是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为了将产品和服务交付给最终用户,由上游和下游企业构建的网链结构。这个网链结构是利用信息技术,将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一个完整系统。由于经济的全球化,供应链所涉及的上下游就没有区域的界限。所以,供应链是从市场的资源配置、从流程切入的。知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所谓供应链管理,就是把生产过程从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运输加工、分销直到最终把产品送到客户手中,作为一个环环相扣的完整链条,通过用现代信息技术武装起来的计划、控制、协调等经营活动,实现整个供应链的系统优化和它各个环节之间的高效率的信息交换,达到成本最低、服务最好的目标。一体化供应链物流管理的精髓是实现信息化,通过信息化实现物流的快捷高效的配送和整个生产过程的整合,大大降低交易成本。供应链管理可分为三个层次去理解:第一,供应链管理是战略思维;第二,供应链管理是模式创新;第三,供应链管理是技术进步。2005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更名为美国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标志着全世界的物流已进入到供应链管理时代。美国每年发布总统的“全球供应链安全国家战略”,世界银行每两年发布“全球供应链绩效指数(LPI)”报告(2014年中国在全球排名28位),亚太经合组织提出成立“亚太供应链联盟”,推进贸易便利化,不少国家都把供应链战略列为国家安全战略。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把全球供应链列为把世界夷为平地的十大力量之一。研究历史上世界三次经济危机与三次产业革命可发现,美国就凭其研发基础、金融服务、新技术产业化、合理税收与移民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加上超强的全球供应链整合能力,从而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美国始终把整合全球资源作为国家核心竞争力。许多国家也把供应链战略作为产业发展战略的重点,即以全球地域为空间布局,打造某些优势产业的“微笑曲线”,建立从战略资源、金融资本到制造生产再到销售与服务市场的全产业链与价值链。日本在二战后迅速崛起,依靠的就是全球产业供应链战略。德国提出“工业4.0”,不仅预示着一次新的工业革命,也是德国推出的产业供应链战略。在互联网与物联网时代,人们开始研究与打造智慧城市。实际上,一个城市的管理是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文流等各种资源的优化组合,以实现发展模式、产业结构、空间布局、运作流程的最优化。世界五百强企业无一不把全球供应链战略作为自己的核心战略,如美国沃尔玛和苹果、韩国三星、日本丰田、德国西门子、中国阿里巴巴和华为等等。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全球供应链战略已成为跨国公司的头号战略,优化供应链管理已成为成功企业的重要标志,实施与不断优化供应链管理已成为中国企业的必然选择。严格讲供应链管理也是一种模式创新,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支撑下的模式创新。而模式创新在各种创新中,对传统模式最具颠覆性和最具冲击力。近30年来,全球制造业、流通业、农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核心内容是,由于分工的高度细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演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也使许多企业从单纯生产或销售活动的组织者演变为链条的组织者和资源的集成者。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正在改变传统的商流、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的运作模式,如商流中的电商服务平台,物流中的供应链集成,资金流中的供应链金融,信息流中的大数据等等。供应链管理也是一种技术进步,包括供应链可视化、绿色供应链、协同供应链、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风险、服务供应链、智慧供应链等等。目前,最前沿的高新技术都在供应链中得到应用。据美国物流咨询公司研究,一个企业如果只是简单地以第三方替代自营物流,借助第三方的规模效应和营运特点可节约成本5%;如果利用第三方的网络优势进行资源整合,部分改进原有物流流程,可节约物流成本5%~10%;如果通过第三方物流根据需要对物流流程进行重组,使第三方物流延伸至整个供应链,可取得10%~20%的成本节约。总之,如果在全球推进和优化供应链管理,可以极大地改变各国经济的发展方式,改变产业发展方式,改变城市发展方式,改变企业发展方式,对全球经济从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的转变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所以,本文认为,世界因互联网而变,世界也因供应链而变。(三)全球产业链由于社会的分工形成不同的产业,产业链是产业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系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客观形成的链条式的关联关系形态。产业链可以分为集成产业链和延伸产业链,是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经济学概念,又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发展战略。产业链主要是从不同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影响度切入的。全球产业链是指在全球范围内为实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过程的跨企业网络组织,不同地区与国家都参与产业内部与产业之间的交易,从不同产业的全球分工到产业内部的全球分工,又发展到企业内的全球分工。以跨国企业为例,资金、人才、技术的全球流动正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跨国公司目前控制了世界总资产的1/3、70%的对外直接投资、2/3的世界贸易、70%的专利和技术转让。不同产业为了完成其最终目标,必然涉及到产业链的完整性、层次性,以及产业空间布局、产业链整合、产业链金融、产业链生态等等。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后的产业转移、产业安全、产业可持续发展都是全球性的大问题。二战后,全球经历了三次大的产业转移,第一次是以马歇尔计划为代表,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欧洲与日本转移。第二次是欧美和日本将轻工、纺织、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向东南亚和部分拉美国家转移,成就了“亚洲四小龙”。第三次是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新加坡等新兴工业化国家把劳动密集型、部分次资金密集型产业和低技术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大陆地区转移。目前,第四次国际产业大转移巳经成熟,“一带一路”将助推这一进程,带动沿线国家的产业升级和工业化水平的提升。三、全球供应链的实施“一带一路”如何实施?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已有明确表述,提出了“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个重点,以及“五项共建原则”“四大框架思路”“双边多边合作机制”等等。从全球供应链的角度看,“一带一路”不仅是中国的全球供应链战略,也是沿线各国的全球供应链战略,各国都可以从中获益。(一)打通“五流”充分的分工既带来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带来了交易成本的提升。解决环节过多、交易费用高、物流成本高的问题,要依靠互联网,要贸易便利化,要优化供应链,要依托综合运输体系,实际上就是要打通“五流”,即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与人文流。“五流”通,路路通,就像人的身体一样,血脉通、神经通才是一个健康的体魄。1.商流这里指的商流包括三部分:一是实物流通,二是服务流通,三是知识产权流通,分别形成了货物交易、服务交易与知识产权交易。当今世界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每个国家不可能单打独斗,要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所以“一带一路”要进一步推进贸易便利化,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构建区域内和各国良好的营商环境,积极同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商、共建自由贸易区。2012年1月,由奥巴马总统签署发布的美国《全球供应链安全国家战略》指出,“国际贸易已经并将继续成为美国和全球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近年来通信技术的进步和贸易壁垒及生产成本的降低,促使全球资本市场扩大,新的经济机会出现。对美国来说,支持这种贸易的全球供应链系统必不可少,也是一项重要的全球性资产”。2.物流物流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由物流基础设施、物流技术与装备、物流运作主体和物流行政与行业管理四部分构成。物流业是一个复合型产业,有包装、运输、搬运、装卸、仓储、流通加工、配送、货代、信息处理等功能实施一体化运作,现代物流的核心是信息网络技术与供应链管理。物流本身是手段,物流的绩效只有一个目标,即降低物流成本。所以,“一带一路”必须在由五大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上狠下功夫,在培育物流服务商上狠下功夫,在全球供应链体系的运作上狠下功夫,在物流枢纽建设上狠下功夫。美国《全球供应链安全国家战略》提出,“在货物通过全球供应链运输时,我们将加强其完整性,我们还将在这一过程中及早了解和解决各种危险并加强实体基础设施、交通工具和信息资产的安全,同时寻求通过供应链基础设施和流程的现代化充分发展贸易”。3.资金流资金流涉及到投融资体系和信用体系,亚投行等银行的运作与监管、跨境支付、债券市场的开放与发展、确保供应链金融的风险与控制等等。“一带一路”绝对不是资金从中国到沿线国家与地区的单向流动,而是要遵循市场规律,实现资本的双向与自由流动。4.信息流“一带一路”不能走封闭的老路,而要走透明开放之路。在产业发展、投资建设、进出口贸易、关务管理等相关方面,实行信息共享,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不必要的摩擦与交易成本的上升。5.人文流人文流包括政府的政策沟通、文化交流、旅游合作、城市化推进、环境保护等等,这是“一带一路”供应链整合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二)产业链突破“一带一路”追求的是通过价值链、供应链、产业链的创新与完善,发展经济,所以必须发展实业(含工业、农业、服务业),同时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在不同国家与地区形成不同特色的集群经济与特色经济,如果只靠一个国家的力量是不够的,也是做不到的,既要用互联网的技术去创新,又要用供应链的模式去整合全球资源,利己也利他,实现共赢。“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发展水平不同,差异很大。如何去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那是各个国家的主权行为,但要分析与抓准各自的长处与短处,加强政府、城市、行业、企业之间的沟通。“一带一路”要贯彻共享经济的思想,共享是一种财富,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必然。在运作过程中,会出现某种不协调、不一致,这也是在所难免的。“一带一路”产业的发展也可能出现重复建设,形成产能过剩,加剧不必要的竞争。产业的发展是走出去还是请进来?是自主研发还是引进消化?都会产生种种矛盾。但人类正是在认识矛盾与解决矛盾中前进的。“一带一路”涉及的是国家关系,更多涉及的是企业关系,所以必须要有规制、有标准,大家一起来遵循联合国宪章与国际法则。(三)中国要有大国担当“一带一路”是中国的倡议,由中国主导,任何亊情总得有个领头羊。对于“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给与高度评价,认为是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都表示积极参与。但受国际军事、政治、经济等复杂关系的影响,不可能在认识上、行动上完全一致,加上某些国家不想看到“一带一路”取得成功,所以中国要有耐心,要有大国担当,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一带一路”首先要有中国行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是中国对“一带一路”的庄严承诺,是一个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要进一步细化与落实,特别是国务院各部委,各省、市、区政府,既要考虑大局,又要切合实际;既要政府推动,又要通过市场发动企业参与;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通过“一带一路”进一步提升开放的深度,提升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广度。“一带一路”要求练好内功,首先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十三五”规划做好中囯自已的事,特别是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灵魂,改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以“一带一路”为契机,实施东、中、西部的协调发展,打造产业布局新格局。历史将证明,“一带一路”是一条互尊互信之路,是一条合作共赢之路,是一条文明互鉴之路。和古代“丝绸之路”一样,“一带一路”将载入人类文明史册。参考文献:1.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日。2.丁俊发:《中国供应链管理蓝皮书(2015)》,中国财富出版社2015年版。3.王国文:《全球供应链国家安全战略》,美国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年年会资料。4.陈文玲:《“一带一路”战略下的物流系统设计》,《中国供应链管理蓝皮书(2016)》,中国财富出版社2016年版。5.丁俊发:《“新丝绸之路”的国际大战略》,《现代物流报》日。6.丁俊发:《构建“五位一体”的亚太命运共同体》,《现代物流报》日。7.丁俊发:《世界因供应链而变》,《经济日报》日。《全球化》2016年第7期目 录· 本刊专论 ·新经济爆发性增长的内在动因——互联网革命与传统业态变革陈文玲 刘秉镰 刘维林(005)“一带一路”与全球供应链丁俊发(022)· 国际经济 ·亚投行在国际发展融资体系中将成为重要支柱刘翔峰(032)中方对接澳大利亚创新驱动战略路径和融资合作研究孟 & 刚(044)中越经贸合作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建议金瑞庭(055)· 宏观经济 ·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政策建议黄征学(067)加快发展我国政策性住宅金融机构张焕波(078)· 区域经济 ·澳门社会主要矛盾演进探析杨宜勇 魏义方 张志红(089)· 产业发展 ·“十三五”时期服务业增长趋势预测与展望& ——兼论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的服务产业郭怀英(099)· 智库信息 ·我国城市群的现状、问题、趋势与对策——《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2016》发布及研讨会综述苏晓静 盛 & 蓉 孔 & 铎(108)· 权威观点 ·国际权威机构观点综述&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118)· 国际统计数据 ·世界经济主要指标 & &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124)《全球化》编辑部投稿:qqh@电话:010-网址:www.ccieeqqh.cn主办: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馆藏&10844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www.eee884.com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