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打字员信息?直接给我打字信息。我给你打完字直接给钱。不需要其他手续的联系我。成天比较闲,玩游戏也

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打字兼职”还要坑多少人?被害者提醒:这种工作是不存在的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打字兼职”还要坑多少人?被害者提醒:这种工作是不存在的》的精选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打字兼职”还要坑多少人?被害者提醒:这种工作是不存在的》 精选一在北京读大三的方敏今年暑假过得十分郁闷:本想做个兼职赚点生活费,钱没赚到,还搭进去近600元。刚放暑假时,方敏在微博上找了一份打字的兼职。这个名为“BOSS打字团”的组织给出的条件十分吸引人:每打1万字可获得100~300元,工资日结,还能在家工作。相比于大热天在外面发传单,这份兼职让方敏十分心动。但是,想要获得这份兼职,要先交“会费”。“会费”从100~598元不等,方敏的联系人向她保证,工作1~10天左右,会无条件返“会费”。为了让方敏相信可以返“会费”,联系人还向方敏展示了其他会员返“会费”的截图。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方敏交了100元,成了最低等级的会员。随后,她被介绍给BOSS打字团的“客服”。这名客服告诉方敏,她所加入的等级,会员已经满了,想要获得打字单,只能继续“升级”。此时,方敏还没发现自己被骗。想到这份兼职的高额报酬,她没有多想,乖乖地继续交钱。直到交满了598元,成了最高等级的“会员”,方敏才被准许进入BOSS打字团的抢单群,开始“工作”。进群之后,方敏慢慢发现有点不太对劲:刚进群时连续半个月都没有单子,后来每个星期只有1~3单,而群里400多个人一起抢这几单“生意”,能抢到的概率非常小。方敏进群两个月,也只抢到了两单。此外,酬金和条件上承诺的也大不一样:从每万字100~300元,变成了每打完一个单子只能获得2元。当时说好的1~10天退“会费”,也变成了做满100单后退一半“会费”。方敏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她联系了同在这个群里的梅艾,两人找到管理员,想要讨个说法。但任凭两人怎么问,管理员和联系人始终都不给回复,最后不了了之。此前,梅艾发现自己被骗后,曾愤愤不平地在群里表示这是个骗局。管理员发现后,将梅艾踢出了群聊。在这个大多时间禁言的会员群里,群成员不准互相私聊,私聊者会被踢出群,举报私聊者还会获得现金奖励。不过,梅艾之前有机会把会员费拿回来。她认识几个在BOSS打字团做外宣工作的人,他们告诉梅艾“想要把钱拿回来就只能做外宣”。“外宣”就是一开始和方敏接触的联系人的角色。每拉到一个人,这些联系人就能拿到一定比例的回扣。不过,梅艾拒绝了这个“机会”。方敏想过报警。不过,根据法律规定,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才达到立案标准。要把被骗的598元钱拿回来,看起来有些遥遥无期。现在,她会经常在微博上找到兼职打字的招聘消息,并用各种方式提醒大家这是骗子。打字员、客服兼职已经成为诈骗重灾区。知乎上“网络兼职打字员是骗人的吗?”这个问题,有700多人关注,70多条回答中相当一部分是描述自己的受骗经历。在微博上搜索关键字“兼职”,第一屏基本被“兼职打字”的内容占据。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哈尔滨”曾发文提醒,“网络兼职?日赚500元?别信。”然而,这种骗局可谓防不胜防。今年刚考上江苏师范大学的周媛就被高中同学“杀熟”。在对比了招聘网站、微博、知乎等多个渠道的打字兼职招聘信息后,周媛决定相信高中同学,加入她介绍的打字兼职团队。出于对同学的信任,在这位同学向周媛索取400元会费时,周媛毫不犹豫地交了。进入打字团之后,她发现群里聊天的内容都是鼓励会员拉人进来,而管理者派的工作内容就是书中的一页,都是照片,兼职者需要把照片上的内容打出来。“我根本就不明白我为啥要打这些单子,我觉得打出来没有用”。在完成这一单工作之后,本以为会获得招聘信息中说的“中文一单17(元)、英文一单22(元)”的报酬,但组织者以错字、没有空格这类理由扣钱,最终只给了她5元。与父母交流之后,周媛才知道自己被骗了。她找到主管,想要把钱拿回来,但是没有得到答复。她又回头找到当初介绍自己入群的同学。几经交涉,这位同学最终跟她说了实话:押金是拿不回来的,但周媛可以通过拉人的方式补回这些钱。每拉一个人进群,就能获得200元回扣。这次经历之后,周媛在知乎上“网络兼职打字员是骗人的吗”这个问题下,认真地写下这样一个回答:要交押金的工作千万别去做,赚不回来的。别天真啦!现在科技这么发达,这种网上大把的打字员工作是不存在的,希望看见的朋友能够小心,不要相信这种兼职。,100元起投每一笔小小的投入都将成就梦想?↓↓↓点击【阅读原文】领取新手礼包!《“打字兼职”还要坑多少人?被害者提醒:这种工作是不存在的》 精选二为还“”,一女大学生竟盗窃室友4000元钱。涉嫌盗窃的女大学生被抓后,登封警方敏锐地发现,这起事件背后隐藏着大骗局,遂抽丝剥茧深入侦查……日,登封警方在开展打击“盗抢骗”专项行动中,从一起盗窃案中发现了一起利用校园贷进行电信诈骗的系列案件,该案件诈骗范围涉及河南郑州、河北秦皇岛、辽宁沈阳、山东烟台等全国多个省市,受害人达数百人,而且都是在校大学生,涉案金额高达700余万元。为还校园贷 一女大学生竟盗窃室友3月29日,登封警方接到某高校一学生报警称:她支付宝内的4000余元被盗。经侦查,警方迅速锁定嫌疑人是被盗人同寝室的学生王艳艳。到案后,王艳艳如实供述了自己盗窃的犯罪事实,“其实,我偷室友的钱真的是有苦衷的。”王艳艳向民警诉说。“2016年7月我经同学介绍得到一份兼职做代理的工作,做代理的时候被郑州创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利用招聘校园代理的方式引导我在惠分期爱学贷等第三方平台贷款,现在我每个月要向贷款平台还款500多元钱,我只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本来是想挣点外快提高一下生活水平的,没想到却挣来每个月500多元的外债,迫于还款的巨大压力才偷钱的……”了解情况后,登封警方意识到这是一起以招聘校园代理,利用“校园贷”进行诈骗的案件,同时得知与王艳艳有同样被骗遭遇的大学生还有很多,遍布全国多个省市。受害人主要是在校大学生,而且人数众多。鉴于这起案件社会危害大,影响恶劣,登封警方立即专案专办,对该案展开调查,于3月29日当天对王艳艳被诈骗案立案侦查。做兼职可得“免费手机” 薪资还能还款重新对王艳艳讯问后得知,民警了解到王艳艳通过同学介绍做兼职代理的公司是“郑州创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以“做兼职代理免费送工作手机”的名义吸引在校大学生做公司的代理,许诺每月可得500元的底薪+每推荐一人获200元的提成,学生同意做兼职后,公司会与学生代理签订“合同”,并颁发“聘书”。为了方便工作管理,该公司的“冒姐”会把学生代理拉入“钉钉群”或QQ群,之后便会有该公司其他工作人员“指导”学生以个人名义在“惠分期”“”等公司指定的第三方贷款平台办理指定数额的分期贷款或在分期购物平台购买公司指定的电子产品,贷款和分期购买的电子产品每月的月供正好与公司提供的底薪相一致。学生拿到贷款和产品后被要求将贷款和产品寄回公司,公司就发给学生一部低价值的手机,也就是所说的“免费送工作手机”。“校园贷”多出的钱可用来消费,而兼职赚取的底薪又可当做还“校园贷”的月供,同时还净落一个公司提供的“免费手机”。馅饼够诱惑,不少学生纷纷上当。可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这些学生代理往往在公司领取1至2个月的工资后就会被公司以种种借口克扣或停发工资,如有异议就会被公司管理直接除名。底薪没有了,学生就得自己偿还第三方贷款平台贷的款或分期购买的公司指定电子产品的钱,未还的还会受到第三方平台的恶意催款信息,这对于没有任何收入的大学生来讲,无疑是精神和经济上的双重打击。利用“合同”掩盖诈骗行为,事情败露嫌犯就擒分析案情后,民警对此案迅速展开了调查,但位于郑州市某大厦的“郑州创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已空无一人。经过进一步深入调查,在江苏省如皋市警方的配合下,登封警方于日下午在如皋市一小吃街附近将犯罪嫌疑人张某抓获。张某到案后,如实供述了自己和妻子冒某伙同刘某、于某等人以招聘校园代理的形式,利用校园贷诈骗大学生的犯罪事实,所得赃款均用于购买豪车、房产及高档奢侈消费。接着冒某、刘某等犯罪嫌疑人相继被抓获归案。目前,该6名犯罪嫌疑人已经登封市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案件还在进一步审理之中。据办案的李警官介绍,犯罪分子在进行诈骗时利用“合同”“聘书”等障眼法来迷惑大学生,伪装自己的违法行为,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考虑不周全,在急于追求“外快”的同时往往容易忽略打工公司的行为是否合法,盲目地与公司签订所谓的“合同”并领取“聘书”。当大学生成为其代理时,犯罪分子会通过QQ等“一对一”的形式,诱导大学生下载相关贷款APP进行贷款。此APP安装到手机上时会自动复制手机通讯录,并将通讯录信息发回总部,导致学生的信息泄露。如果学生出现的,有些第三方平台会用编写诋毁名誉或威胁等方式向通讯录内的所有人发送恶意催款信息。(以上学生名字为化名)《“打字兼职”还要坑多少人?被害者提醒:这种工作是不存在的》 精选三为还“校园贷”,一女大学生竟盗窃室友4000元钱。涉嫌盗窃的女大学生被抓后,登封警方敏锐地发现,这起事件背后隐藏着大骗局,遂抽丝剥茧深入侦查……日,登封警方在开展打击“盗抢骗”专项行动中,从一起盗窃案中发现了一起利用校园贷进行电信诈骗的系列案件,该案件诈骗范围涉及河南郑州、河北秦皇岛、辽宁沈阳、山东烟台等全国多个省市,受害人达数百人,而且都是在校大学生,涉案金额高达700余万元。为还校园贷 一女大学生竟盗窃室友3月29日,登封警方接到某高校一学生报警称:她支付宝内的4000余元被盗。经侦查,警方迅速锁定嫌疑人是被盗人同寝室的学生王艳艳。到案后,王艳艳如实供述了自己盗窃的犯罪事实,“其实,我偷室友的钱真的是有苦衷的。”王艳艳向民警诉说。“2016年7月我经同学介绍得到一份兼职做代理的工作,做代理的时候被郑州创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利用招聘校园代理的方式引导我在惠分期分期乐爱学贷等第三方平台贷款,现在我每个月要向贷款平台还款500多元钱,我只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本来是想挣点外快提高一下生活水平的,没想到却挣来每个月500多元的外债,迫于还款的巨大压力才偷钱的……”了解情况后,登封警方意识到这是一起以招聘校园代理,利用“校园贷”进行诈骗的案件,同时得知与王艳艳有同样被骗遭遇的大学生还有很多,遍布全国多个省市。受害人主要是在校大学生,而且人数众多。鉴于这起案件社会危害大,影响恶劣,登封警方立即专案专办,对该案展开调查,于3月29日当天对王艳艳被诈骗案立案侦查。做兼职可得“免费手机” 薪资还能还消费贷款重新对王艳艳讯问后得知,民警了解到王艳艳通过同学介绍做兼职代理的公司是“郑州创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以“做兼职代理免费送工作手机”的名义吸引在校大学生做公司的代理,许诺每月可得500元的底薪+每推荐一人获200元的提成,学生同意做兼职后,公司会与学生代理签订“合同”,并颁发“聘书”。为了方便工作管理,该公司的“冒姐”会把学生代理拉入“钉钉群”或QQ群,之后便会有该公司其他工作人员“指导”学生以个人名义在“惠分期”“名校贷”等公司指定的第三方贷款平台办理指定数额的分期贷款或在分期购物平台购买公司指定的电子产品,贷款和分期购买的电子产品每月的月供正好与公司提供的底薪相一致。学生拿到贷款和产品后被要求将贷款和产品寄回公司,公司就发给学生一部低价值的手机,也就是所说的“免费送工作手机”。“校园贷”多出的钱可用来消费,而兼职赚取的底薪又可当做还“校园贷”的月供,同时还净落一个公司提供的“免费手机”。馅饼够诱惑,不少学生纷纷上当。可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这些学生代理往往在公司领取1至2个月的工资后就会被公司以种种借口克扣或停发工资,如有异议就会被公司管理直接除名。底薪没有了,学生就得自己偿还第三方贷款平台贷的款或分期购买的公司指定电子产品的钱,逾期未还的还会受到第三方平台的恶意催款信息,这对于没有任何收入的大学生来讲,无疑是精神和经济上的双重打击。利用“合同”掩盖诈骗行为,事情败露嫌犯就擒分析案情后,民警对此案迅速展开了调查,但位于郑州市某大厦的“郑州创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已空无一人。经过进一步深入调查,在江苏省如皋市警方的配合下,登封警方于日下午在如皋市一小吃街附近将犯罪嫌疑人张某抓获。张某到案后,如实供述了自己和妻子冒某伙同刘某、于某等人以招聘校园代理的形式,利用校园贷诈骗大学生的犯罪事实,所得赃款均用于购买豪车、房产及高档奢侈消费。接着冒某、刘某等犯罪嫌疑人相继被抓获归案。目前,该6名犯罪嫌疑人已经登封市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案件还在进一步审理之中。据办案的李警官介绍,犯罪分子在进行诈骗时利用“合同”“聘书”等障眼法来迷惑大学生,伪装自己的违法行为,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考虑不周全,在急于追求“外快”的同时往往容易忽略打工公司的行为是否合法,盲目地与公司签订所谓的“合同”并领取“聘书”。当大学生成为其代理时,犯罪分子会通过QQ等“一对一”的形式,诱导大学生下载相关贷款APP进行贷款。此APP安装到手机上时会自动复制手机通讯录,并将通讯录信息发回总部,导致学生的信息泄露。如果学生出现未还的,有些第三方平台会用编写诋毁贷款人名誉或威胁等方式向通讯录内的所有人发送恶意催款信息。(以上学生名字为化名)《“打字兼职”还要坑多少人?被害者提醒:这种工作是不存在的》 精选四防 · 骗是 我 们终身的事业豆豆君相信很多小伙伴在暑假都是不愿意闲着的,有的人会出去打打暑假工挣点,利用这些钱完成自己的一些小心愿。但是,社会是会吃人的魔鬼,对于涉世不深的我们,很多事一定要小心。1不要轻易交中介费,强行收的多半是骗子收取中介费本来是合理的,利用信息挣钱的做法是没毛病的,但是有一些中介只收钱却不办事,或者找一个“假”公司,等求职者跑去了,再用各种理由把求职者给拒了。所以,在我们暑假出去做兼职的时候,如果找工作打算依靠中介介绍的话,在收取中介费之前一定要弄明白对方介绍的公司实际情况之后再给。当然最好能签下工作之后给,这样能避免自己上当受骗,对于那些还没介绍工作就强行先收中介费的,大多数都是骗子,要小心!2收押金、身份证、学生证等钱物的兼职要谨慎当我们去找兼职的时候,会发现很多看起来工资还不错,技术要求也不高的岗位,比如:文秘、打字员等,而且经过简单的交流就会被告知被录用了。当你还沉浸在庆幸中时,对方就要求你抵押学生证或者身份证,当你老老实实抵押之后,对方又要求你交各种费用,如上班保证金、建档费等离奇费用,如果你不交他们就用证件威胁你;如果你交了,后面还有更多的坑等着你跳。3网络兼职要小心谨慎现在大家几乎人手一台电脑了,而且夏天这么热,很多人暑假兼职也许会选择在网上,但是网络里的圈子比社会更鱼龙混杂,对方骗了你的钱分分钟把你拉黑换个头像改个昵称,留下一脸懵逼的你,所以,网络兼职一定要小心谨慎。特别是网上有各种兼职群,有招收打字员的,招收员的,还打着月入上千的口号,找工作的你一定要擦亮眼睛了,千万不要轻信这些夸张信息,找工作一定要去正规平台通过正规途径才靠谱。这种兼职群的工作很多都要求你交会员费才给你介绍工作,等你交了钱,你就躺入了别人的。4预先要求收货款的兼职90%有问题有些公司以招货物推销员为幌子,拿一些伪劣产品交给应聘的学生要求其在校园里推广,但是公司通常会要求你必须预先支付一部分货款或者押金,疏于防范的你很容易就交了钱上了当。等你劣质到不行的货物,卖也卖不掉,用也不敢用,再去找招聘你的公司,发现他们已经无影无踪,你才发现自己上了当。所以,我们在找工作的时候,一定要考量这家公司的资质是什么样的,他们家的产品是否被相关机构认可的,你交的钱是不是低于货品的实际价值。5组织就在身边,一定要多防范传销对于我们来说肯定不陌生了,但是每年还是有很多人上当受骗,陷入传销组织难以自拔。“传销”的另一个说法就是杀熟,因为传销的骗局方式基本都是通过熟人关系,拉熟人入伙做传销,慢慢累积,爬向金字塔的顶端。所以,暑假到了,身边的亲人、朋友、学姐学长给你介绍工作一定要留个心眼,给你介绍工作的人你是否熟悉,他介绍的工作是什么样子的,你都要仔细考量。千万不要过于的相信熟人,凡事都要多留个心眼,多年未联系你的朋友突然要给你介绍特别好的工作,怎么听这事都有蹊跷。一旦进入传销组织,要保持冷静,先摸清自己的具体地址,找机会告知自己信得过的人,让他们报警来营救你。要保持理性思考,不要轻易被组织快速洗脑,一旦被洗脑,被拉出传销泥潭就将变得更艰难。《“打字兼职”还要坑多少人?被害者提醒:这种工作是不存在的》 精选五“唉,现在想想自己当时那么听信骗子的话,真的太傻了!”提起几个月前的受骗经历,在安徽一所职业技术学院就读的大二男生张达(化名),至今还感到懊恼。本来是在学校兼职代售手机卡,后来被要求用身份证在网络购物平台上购买iPhone,结果不仅没拿到手机,连应得到的款都无影无踪。和他有同样遭遇的学生不在少数。安徽高校的多名大学生反映,今年8月中旬,他们被一家名叫安徽征途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征途公司”)的企业骗了购机款,现在每个月都要为这家企业垫付数百元的按揭款。据了解,征途公司在合肥多所高校开展代售移动卡的业务,受骗大学生来自省会合肥的多所高校,目前有160余名学生受骗,涉案总金额高达数十万元。“想多挣点,丰富一下生活”张达平时课余喜欢运动,还在学生会担任职务,校园生活安排比较丰富,但还是会抽出时间来做点兼职,用他自己的话说:“想多挣点零花钱,丰富一下生活。”“1个月1000元的生活费,大部分用来在学校吃饭,余下的,朋友聚会时掏一点,缺衣服时买两件,但要和朋友出去玩玩,这些钱显然就不够用了。”张达说,周围不少同学都在外面兼职,干的活也是五花八门。有人会点儿“才艺”,就去跆拳道馆或者舞蹈社当个兼职老师,也有人去饭店、服装店当店员。张达大一时就在学校附近的小饭馆当过勤杂工,按小时取酬,1小时10元,他只有周末才能抽空去干活儿,赚的钱十分微薄。今年3月,张达经人介绍,兼职代理了征途移动公司代销手机卡的业务。“这份兼职是一个同级同学介绍的,他说自己是校园代理,也去相关公司一家一家‘实地考察’过,最终推荐了征途。”张达说,自己遇上网上兼职代理的类似业务,会考虑是否存在风险,但熟人的介绍打消了他的疑虑。公司让张达在三四月开始招学生当“业务员”,开学时将新生带到学校内的公司网点,向新生售卖电话卡,卖出一张卡,公司承诺会给张达80~120元提成,他再去和“手下”的“业务员”分成。张达觉得,这份收入显然比饭店勤杂工“高得多”,他也向身边有经验的同学咨询过,手机卡代售是否可行?得到了肯定的答案,也就一口气答应了下来。“卖卡”莫名其妙变成了“刷单”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公司不仅没有按时发放代理费,还向张达提出了新要求。征途公司的校园经理孙某要求张达用身份证在一家名叫“分期乐”的网络购物平台上,通过按揭贷款购买一部iPhone。“你们很多同学都在做这个,没什么问题,要是做的话,钱肯定按时给你们,不做的话,代理电话卡的工资可能就没有协议上给得那么多。”据张达回忆,当时孙经理是这么“劝说”他的。身边也有同学选择不“刷单”,但张达觉得那样钱就会拿得少,还是没有“放弃”。而当初向他推荐工作的同学说了一句“我都在这家公司做了好几个月了,绝对没问题”,更是给他打了一针“强心剂”。据张达回忆,孙经理当时表示,征途移动公司与“分期乐”有合作关系,这只是简单的“刷单”行为,不用他承担费用,并承诺公司每个月会在还款日前将钱打给他,还保证这是极其“安全”的行为,没有风险。在孙某的极力劝说下,张达零首付分12期按揭购买了一部总价为6599元的iPhone7plus,每月还贷549.92元。而张达向对方提出的“为什么钱不能一次性给我们”的疑问,公司没有回应。征途公司正常还了两个月按揭款后,就直接“蒸发”了。“手机刚寄到学校就被孙经理拿走了。”张达说,公司从5月开始就拖欠费用,并让他先行垫款,理由是“公司资金周转不开”。考虑到违约金和个人信用,张达不得不自行垫付了一期按揭款。到了6月,张达突然联系不上征途移动的员工了。“之前孙经理每隔一段时间给我们代理开一次会,自从在‘分期乐’买了手机后,他基本就没影了。”校园经理孙某称自己已离职,而公司老板汪某某的电话始终无法接通。面对剩下的4949元未还按揭款,张达不知如何是好。不能为了赚钱而一时心切目前,合肥市新站区公安分局已经介入调查这起案件。安徽省消保委律师团律师、安徽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吕斌认为,征途移动公司打着本不存在的公司旗号,表面是招聘大学生从事移动校园卡销售业务,实际上是骗取大学生用个人身份信息透支刷单购买数千元的手机,最后占为己有。这是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和《刑法》相关条例,征途移动公司的行为已构成犯罪立案的标准。吕斌建议,为防止进一步的伤害后果,受骗的大学生要按时偿还贷款,然后通过公安机关向犯罪分子追赃。“大学生最好联合其他受骗同学一起去报案,以引起公安机关的重视”。另据了解,目前合肥还出现了几起类似的大学生兼职被诈骗案,作案人手法不同,但“套路”相似:都是利用大学生寻找兼职赚钱的“迫切”心理,通过或刷单平台,打着“零首付”“零利息”等低门槛、低成本的幌子,让大学生先吃点“甜头”,后期诱骗学生上当。今年9月25日,在合肥蜀山区某饭店打工的学生秦某刷微博时看到一则兼职刷单的信息,秦某随后联系对方刷了第一单109元,对方立刻给其返还114元。轻轻松松就拿到5元的提成,随后,秦某在1个小时内一共转了4笔钱共计1.2万元,此时对方告诉秦某这一单必须转双份不然拿不到钱,秦某情急之下找老师和同学借了1.2万元又转给对方。之后对方又以时间太久造成卡单为由让秦某再转一次,秦某此时感觉可能上当受骗,而对方已成功骗取2.4万元。无独有偶,毕业于合肥某高校的王某某发现多家互联网平台可为高校在校学生办理分期贷款及分期购买手机业务,无需任何担保,无需任何资质,只需动动手指,填填表格,就能款几千元甚至几万元。于是,王某某便萌生利用学生身份办理贷款进而非法占有的念头。王某某笼络其他人,在一些写字楼里租下房子,利用QQ群、分类信息网站等渠道,散布招聘学生兼职的。不明就里的大学生前来应聘后,纷纷注册了各类平台账号,王某某谎称自己与这些平台有合作关系,注册只是为了完成业务量。而当兼职学生注册开通这些网贷账号后,王某某便要求学生在各类平台上办理购买手机分期付款和网络,并要求学生将贷款下来的手机和资金交给自己支配,每单分别给予学生几十到几百元不等的“提成”。为彻底打消学生们的疑虑,王某某还承诺到期就会还款,一切风险由自己承担,与当事人无关。之后王某某不仅蒙骗学生拍摄照片及视频,让学生办理后交给他保管,甚至利用各类平台审核松懈的漏洞,冒充学生本人提高,非法占有大量资金,而很多受害人竟对此毫不知情。至案发时,警方统计有246名学生受骗,涉案资金300多万元,贷款平台19家。合肥警方提醒,大学生在求职或兼职时,不能为了薪水一时心切,将自己的身份信息透露给他人,更不能随意在网络平台上申请各类贷款。一些贷款公司在向大学生群体推销业务时,往往不如实告知借款的真实风险,不详细告知、违约金、滞纳金等收费项目的计算方式和可能金额,反而经常打着“零首付”“零利息”等幌子进行诱导,致使某些涉世不深、自制能力较弱且消费欲旺盛的大学生上当受骗,从而既侵犯了服务消费者的知情权、自由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又有欺诈诱导和强迫交易之嫌。“这次受骗后,父母规劝我最近不要做兼职了,要把精力投入到学业之中。”虽然6000多元还没追回,但张达目前放弃了兼职的想法,回归到校园生活之中。“现在仔细回想当时的一些细节,有很多漏洞,但当时自己怎么没有发觉呢?还是太心急了,就当作一次教训吧。”张达觉得,如果再找兼职,一定要“看清楚”,熟人介绍的也不敢轻信了。《“打字兼职”还要坑多少人?被害者提醒:这种工作是不存在的》 精选六付费进群页面显示将钱转给群主8月以来,录取通知书相继到达“准大学生”手中。面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去“新生群”里“抱团取暖”或咨询学长、学姐,成为不少新生的首选。近日,北京青记者调查发现,在QQ平台上,包括北京、黑龙江、吉林等地山寨“新生群”乱象频出。有人建群后,向2017级新生每人收取数元入群费;还有人瞅准新生,将已有的普通群改名为“2017级新生群”,吸引新生入群,在群里发兼职广告赚取提成;或以学长、学姐名义,骗取新生钱财。对此,多家高校提醒称,一旦山寨“新生群”出现强制收费情况,可以及时与学校的老师联系。如果涉嫌诈骗和敲诈勒索,可以直接报警。法律界人士则表示,假借某某高校“2017级新生群”之名,吸引新生进群后,对新生行骗的人,可能涉嫌诈骗罪。事件山寨“新生群”以大学名义收费近日,南开大学被指出现“借该校新生群名义,向入群新生收费”的现象,引发关注。北青报记者注意到,今年8月13日,在一个名为“南开大学2017新生总群”的QQ群中,管理员发布通知称,“拟定收取群费,每人每月5元”,表示收取的费用将用来“进行内部建设”,具体为:购买2000人的群权限,支付给(办讲座的)主讲人报酬,给建设小组的工作人员报酬等。随即,这则“每人每月收取群费5元”的消息,引发群内学生质疑。有学生询问该群是否为学校“官方新生群”,也有人询问发布消息的管理员是否为该校学生,以及收费是为了提供服务还是欺骗新生。对此,近日南开大学在其官微上发表声明称,“经向辅导员核实后,发现为骗局”。声明中提醒称,该校“目前尚未建立官方的新生总群(包括QQ群、微信群),部分学院在校生本着热情友好的初衷建立诸多新生交流群为学生答疑解惑,无论是教师、学长学姐的在线答疑,还是学校通过官方途径发布的网络课程都是免费的。凡是要求收取入伙费、内容费等的个人,都是诈骗。有时虽金额较低,但也会助长犯罪气焰,因此请各位同学谨慎辨别,避免上当”。现象众多山寨“新生群”现收费、诈骗情况北青报记者注意到,打着高校“新生群”名义,进行收费、骗取新生钱财的QQ群不在少数。北青报记者随机检索发现,不少名为“2017级新生群”的高校QQ群,在加入之前需要付费,收费从1元至6.6元不等。即将就读北京邮电大学的“准大学生”王立(化名)告诉北青报记者,他所在的一个“2017北京邮电大学新生”QQ群,近日被改成了收费群。“这两天看群里聊,才发现,现在对入群的新生要收费6.6元,已经有好几个17级的新生,都说付了钱才进来的。”王立告诉北青报记者,有管理员自称收费“是为了防止无关人员进群”,但他说“(不想付费的)可以私信群主或管理员,证明身份后进群”。北青报记者注意到,上述QQ群自称为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群,“群介绍”中称,“这里是一个北京邮电大学群,大家都很热心地解答疑惑”。随后,北青报记者联系群主,表明自己系该校2013级学生的身份,询问能否进群,但群主表示“付费才能进群”。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在支付页面,有提醒称“5分钟内退群将退费,入群费用直接转至群主账户”,但北青报记者付费进入群聊界面后发现,自己被设置“禁言5分钟”。王立还告诉北青报记者,在群成员的追问下,群主自称,已经收取了十多名新生的费用,但他自称设置成付费,“目的不是靠这个赚大钱”。此前,群主还曾向群内成员承认,把该新生群卖给了一个卖卡的,“算打广告,我卖的广告位”,但这些钱款的去处,群主并未交待。在调查中,北青报记者发现,除了这个群之外,QQ群名为“延边大学2017新生群”、“黑龙江大学2017新生群”等新生群,也都设置成付费数元才能进群。有群主解释,收取的这笔费用是(群主的)“生活经费”。骗局将普通群改名为“新生群”后行骗此外,北青报记者发现,一些自称某高校“2017级新生群”的QQ群,虽然不设置收费进群的“门槛”,但入群后,存在诸多乱象。今年读大二的周雨(化名)告诉北青报记者,去年加入新生群后,曾有群内的一名自称是她老乡的学姐,自称充不上话费,让周雨“帮忙交一下,之后还她”,热心的周雨便给“学姐”交了50元话费。“但这个钱就像 肉包子打狗 一样,回不来了。之后问她要,她却说那时候自己被盗号了。本来进新生群,看到学长、学姐都是很信任的,没想到有这样骗人的。”另据安徽当地媒体今年7月报道,安徽工程大学大一学生小王在“新生群”,被“老乡学长”请求帮助刷单,后又被请求,随后收到多家贷款机构催款短信,至此发现累计被骗5万余元。除了骗取钱财,另一类乱象同样值得警惕。北青报记者添加的多个高校新生群中,出现不少以学长、学姐名义,发广告称高薪招聘刷单员、各类兼职的QQ群。一名操作多个新生群的群主告诉北青报记者,这些群,原本就是广告群,“发兼职广告、做贷款、租房以及淘宝刷单等”。她称,为了让这些广告群有更多的人进来,每年高考结束后到9月份开学前这段时间,他们会把群名称改成“新生群”,“比如今年就改成 (某某高校)2017级新生群 ,这样,进来的新生以为是学校的群,对我们会比较信任。如果发广告后,有新生做了兼职什么的,我们可以拿提成,有的单子一个人能提100元”。这名群主还透露,今年的新生群名称,在开学后可以一直延续,“到明年招生季的时候,再改成 2018新生群 。”他还透露,因为建高校新生群的人没有限制,“可以是这个学校的学生,也可能是其他人”,所以一般不会引起新生怀疑,“就算被质疑了,把个别新生踢出群,也不会有很大影响”。回应多所高校表示未设官方“新生群”8月26日,北青报记者致电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询问该校一“新生群”出现收费入群一事,综合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该校“从来没有建立过这种官方QQ群供学生交流。对于群里有自称学姐学长的人,学校也无法确认。”校方提写在最后:给大家推荐一家3年理财老平台立即理财拿→(年化收益10%)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于网贷安全110:http://www.p2b110.com/news/233137.html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百度贴吧QQ好友window._bd_share_config={"common":{"bdSnsKey":{},"bdText":"我在【网贷安全110】看到这篇经典的文章,有趣-有料-有内涵!你们看看觉得如何?","bdMini":"2","bdMiniList":false,"bdPic":"http://www.p2b110.com/","bdStyle":"1","bdSize":"16"},"share":{"bdSize":16},"image":{"viewList":["qzone","tsina","tqq","wei***","tieba","sqq"],"viewText":"分享到:","viewSize":"24"},"selectShare":{"bdContainerClass":null,"bdSelectMiniList":["qzone","tsina","tqq","wei***","tieba","sqq"]}};with(document)0[(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body).appendChild(createElement('script')).src='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api/js/share.js?v=.js?cdnversion='+~(-new Date()/36e5)];《“打字兼职”还要坑多少人?被害者提醒:这种工作是不存在的》 精选七原标题:谁来监管“朋友圈”生意:那些游走在传销边缘的微商  近年来,借着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东风,微商的概念迅速崛起,并且发展出多种新型的商业模式,向传统电子商务发起了挑战。  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微商工作组统计,2015年我国微商从业人员就已超过1200万人。在经济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向新兴服务业为主的换挡过程中,微商一方面为就业弱势群体提供了一项选择,另一方面也帮助企业降低了产品流通的成本。  不过,微商在发展中也遇到了不容忽视的挑战,部分微商销售的产品在质量水平、售后服务上得不到保障,甚至出现一些故意坑害消费者的“黑微商”。此外,有的微商商城为牟取暴利,利用层级网络不断发展下线,开展非法传销活动。  有专家估计,目前国内4000多万微商中,相当部分已经发展成为传销。专家认为,微商与传销的重要区别在于产品是否最终被消费、是否为实体经济服务。并且,微商也是“商”,不是法外之地,也应该纳入监管。应防范以微商之名,行传销之实,对社会造成危害的现象。  微商行业野蛮生长  今年22岁的女大学生萌萌(化名),从大二起就开始在朋友圈销售面膜。由于她推销的保湿面膜售价较低,适合学生的消费水平,一些周围同学都成为萌萌的长期客户。到大三时她的月收入已经达到十几万元。  不需要有实体店也不需要工商注册,萌萌就能做起自己的小生意,她定期从上家拿货,需要全款支付,囤积在宿舍里。此外,她还要接受培训,学习如何利用社交网络推销产品。  萌萌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跟客户交流上。她在QQ空间、微信朋友圈中发布商品信息,交流产品使用的心得,获得买家的信任。短时间里,她对商业谈判、市场营销、库存管理都有了亲身实践,结识许多朋友,在她看来,“微商圈的人都特别励志”。  萌萌也会遇到有上家把货甩给她后就失联的情况,这些商品往往是卖不出去的劣质产品,这时候萌萌只有自认倒霉,以后多加留心。她把倒霉的事分享给同是微商的好友们,让大家都提防这家“黑微商”。  有时,萌萌还需要在朋友圈“炫富”,吸引其他人加入微商行列。如果她能发展自己的“下线”,那么就能卖出更多货,同时以更低的成本从上家拿货,这比直接面向消费者赚钱更容易。不过,萌萌更喜欢做零售,这能让她更贴近消费市场,更充分地和“粉丝”们互动。  曾有线下实体店经营经验的小林(化名)也发现微商比实体店机会更好。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了微商事业,每天进货、拓展客户群体,参加培训提高销售技巧。由于业绩优异,他还有机会参加微商品牌内部组织的晚会和出游活动。  虽然小林代理的并非知名品牌,但由于有实体经营背景,他能拿到国际大牌代工厂生产的产品,因此和其他微商品牌相比,他推销的产品质量较高,在微商市场上有一定竞争力,客户复购率也很高。  小林告诉记者:“从事微商最难的是建立起信任感,要让别人对自己从不信任到信任,再到购买产品,最后成为你的下线并且开展自己的销售渠道,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按照中国互联网协会微商工作组2015年的统计数据,和小林、萌萌一样从事微商行业的人数已达到1257万人。  尽管微商发展势头迅猛,也为许多人创造了财富。然而,与生俱来的草根特质,加上监管缺位下的野蛮生长,微商的成长脚步始终伴随着质疑之声。从最初的九宫格照片刷屏,到如今的鸡汤、广告泛滥,微商还没有成为多数公众认可的主流商业模式。  和传统电商不同,微商是通过在社交网络上分享个人的消费体验,一传十、十传百,引起关注后形成购买力。所以微商营销既依赖于口碑,也依赖于网状层级结构。随着朋友圈卖货信息的逐渐增多,微商的体验开始变差,部分微商开始透支商业信誉和社交资源,用户黏性变差。  网友小楠(化名)告诉记者,微商最让她反感的还不是商品质量不好,而是很多微商好友“暴力刷屏”。当她刷新朋友圈想看好友动态时,总会扑面而来满屏幕的卖货信息。在她看来,社交商业是基于推荐者非常了解一款商品,如果自己不懂商品,什么赚钱就推销什么,就有违微商的初衷。  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和监管,微商一直存在假冒伪劣商品频现、售后责任难以追究、资金欺诈等乱象。还有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微商的旗号,从事传销活动,危害了社会公众的利益。  2016年4月~6月期间,一个名为“万事有我”的微信公众号在韶关市、广州市两地利用手机微信传播推广,并利用公众号内的“无上商城”购物和发展下线消费拿提成和佣金的方式进行传销活动,已发展层级三层以上,参与人数超过8000人,非法实际盈利31万余元。目前该公众号已经关闭,很多参与者投入的资金血本无归。  去年9月,合肥警方端掉了一个以电商平台为幌子的传销窝点“云梦生活”,刑事拘留27人、行政处罚34人。  警方发现“云梦生活”实施拉人头、交纳入门费等多种形式传销活动。警方提取的后台数据显示,该传销组织已发展注册会员多达28万余人,层级达214层,交纳会费人员达3万余人,涉案金额高达2.8亿元。  微商平台频繁涉嫌传销  微商最早诞生于2012年初,随着微博、微信先后拥有巨量用户,朋友圈、微信支付、公众号等功能推出,没有商业经验的个人就能轻松完成从产品批发、产品推介到资金收付、发货、用户反馈的整个销售链条。  2014年,一大批品牌微商先后成立,专业化的微商平台也应运而生,微商从单打独斗进入团队化运作时期。  某微店负责人告诉,由于科技进步带来生产效率提升,一些传统就业岗位萎缩,剩余劳动力便涌入微商行业。尤其是在就业市场受到歧视的弱势人群、空闲时间较多的大学生等,已经成为从事微商的主要人群。  他认为,和淘宝、京东等传统电商平台不同,微商不需要长时间的信任积累和习惯培养,天然就是熟人之间的商业环境,更容易建立起信任,这是大量微商代购兴起的原因。  同时,随着传统电商的逐渐减少,移动与社交相结合的微商市场成为各电商及品牌竞相布局的渠道之一。今年5月,艾瑞咨询发布《2017年中国微商报告》,指出2016年中国微商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3200多亿元,预计2018年将达到7000多亿元。  2016年中国互联网协会微商工作组发布《2016中国微商行业发展研究报告》,将微商定义为“企业或个人基于人际关系网络,利用互联网移动社交工具从事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经营活动”。  虽然微商能享受到社交平台带来的流量、信任度、传播方面的各种便利,但也正因为根植于社交网络,微商一旦出现不诚信事件就会导致个人社会关系的恶化。而呈组织化、团队运作的微商一旦出现恶性事件,将对社会公众造成不可忽视的危害。  实际上,大部分微商都采取组织化和层级运营模式。小林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微商内部存在董事、总代理、一级代理、二级代理四个级别,每个董事管理100个总代,低级别代理从高一级代理拿货,级别越高价格越低,毛利也就越高,并且都比零售价便宜至少一半。  获得的一份某微商内部晋升机制方案显示,该微商存在“经理-主管-店主”三层,缴纳最低398**台服务费就能成为普通店主,店主可以将产品销售链接转发到朋友圈,只要有人购买就能抽成10%至40%的佣金。  如果店主业绩好、下线发展得快,可以升级为主管,领导自己的店主团队以后,可以从每一名新店主身上提取150元培训费,分得团队利润的15%。在竞聘成经理后,可以获得下辖所有团队店主培训费每人80元,以及各团队总利润的5%。与店主不同,主管、经理需与微商签订兼职劳动合同,该微商后两者的数量就达七八千人。  除了层层代理赚取差价,培训更是团队化微商的中心环节,新加入店主将学习吸引他人的技巧,如何推出成功案例、设计心灵鸡汤等。  以上的模式在微商中比较普遍,也引起了是否传销的争议。根据日起施行的《禁止传销条例》,传销行为的三个主要特点是: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以其直接或者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要求被发展人员交纳费用或者以认购商品等方式变相交纳费用;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形成上下线关系,并以下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上线报酬。  2013年11月,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指出,传销组织内部参与传销活动人员在三十人以上且层级在三级以上的,应当对组织者、领导者追究刑事责任。  2016年3月,国家工商总局公布《新型传销活动风险预警提示》指出,不管传销组织如何变换手法伪装自己,只要同时具备“交入门费”“拉人头”“组成层级团队计酬”就可认定为涉嫌传销。  今年8月,“云集微店”、“环球捕手”和“7mall”等多家社交电商平台的微信公众号被封,腾讯对“环球捕手”给出的封禁理由是“此账号存在涉嫌多级分销经营违规行为”,并且已清退该账号绑定的微信支付商户号。记者同时了解到,云集微店5月就被浙江工商定性为传销,处罚没款958万元。  盈科律师事务所唐春林对第表示:“如果微商平台的人员计酬和返点是以邀请加入的人员数量为基础,就符合传销的本质特征。”  目前,虽然警方已经破获了“万事有我”、“云梦生活”等传销类微商平台,但是如何防范微商异化为传销还有待相关规则更加明确和监管就位。  微商也是商,监管要跟上  2016年7月,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武长海发布了中国首份微传销研究报告,将近几年来传销组织开始利用智能手机,通过微信群、微信公众号、手机QQ群、QQ语音聊天室、陌陌等社交平台进行传销的行为定义为“微传销”。  他告诉第一,现在国内微商有4000多万家,如果严格按照传销定义,其中相当部分已经发展成传销。他认为,微商是否涉嫌传销,除了通过是否同时具备传销的三个特征来判定,还可重点看其产品是最终消费了,还是仅仅作为参与者获利的一种传递媒介。  武长海指出,涉嫌传销的微商不是靠产品最终销售利润来维持,而是后进入者的本金。通常上级会员会让下级会员买大量产品,造成产品积压,最终消费部分很少,沦为没有形成利润的无效交易。  北京昊汉律师事务所律师曹晋义指出,传销活动为了吸引下线参与传销网络,只能不断抬高商品价格。这违反市场经济规律,注定难以为继,最终要么关门,要么演变为。  “如果微商平台不将平台价值体现在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上,不回归以追求真实销售的扩大为商业目标,恐其社会危害性将不断扩大,最终将一个打着新兴商业模式旗号的创业活动,演变成违法犯罪的传销活动。”唐春林表示。  有业内人士同时指出,一些平台型微商即使产品进入最终消费,但类传销的激励机制也存在风险。给予店主层级返利有违口碑营销的初衷,其好友可能并不知道店主能够从中抽成,而店主对产品的评价未必客观真实。  他认为,通过分享商品链接让好友消费并从中抽点,本质上更类似于付费刷单电商模式中的有偿评价和虚假买单,而不是真正意义的社交电商。  武长海还认为,微商也是商人,经商就要有资质,应有准入门槛。凡是商业经营活动就要纳入监管视野,不能为所欲为,要接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药品安全法等法律规制。  他表示,《禁止传销条例》与现在的传销发展相比已远远落后,对于传销的监管部门目前主要依靠工商部门,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需要各部门配合性执法、联合执法。  他建议,可以由网信办、工信部、工商总局等多部门联合制定管理办法,将微商纳入监管,至少实行简单备案制,尤其对资金去向进行监管。此外,支付宝、微信、QQ等相关平台企业也要履行社会责任,进行技术研发主动监管,及早发现问题,控制风险。  2015年11月,工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网络市场监管的意见》,首次明确提出将微商纳入监管范围,要求研究规范微信等社交网络营销行为,研究社交电商等新型业态的发展变化,有针对性地提出监管的措施办法等。  去年3月,工商总局公布《新型传销活动风险预警提示》,就一些传销组织采用所谓“微商”“电商”“多层分销”“消费”“旅游互助”等名义,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发展人员形成上下线关系,推销产品和服务,从事传销活动,向广大群众进行预警提示。  今年1月,中国电子商会微商专委会等发布《微商行业规范》征求意见稿,指出微商服务者应当依法办理工商登记,并履行必要的行政许可或备案程序。微商服务者为企业的,应向微信等互联网第三方平台提供企业名称、营业执照副本照片、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姓名、有效手机号码、对公银行账号等信息;微商服务者为个人的,应向第三方平台提供真实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信息。微商经营者交易信息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  征求意见稿提出,微商活动禁止任何形式的传销。微商传销是指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
《“打字兼职”还要坑多少人?被害者提醒:这种工作是不存在的》 精选八近年来,借着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东风,微商的概念迅速崛起,并且发展出多种新型的商业模式,向传统电子商务发起了挑战。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微商工作组统计,2015年我国微商从业人员就已超过1200万人。在经济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向新兴服务业为主的换挡过程中,微商一方面为就业弱势群体提供了一项选择,另一方面也帮助企业降低了产品流通的成本。不过,微商在发展中也遇到了不容忽视的挑战,部分微商销售的产品在质量水平、售后服务上得不到保障,甚至出现一些故意坑害消费者的“黑微商”。此外,有的微商商城为牟取暴利,利用层级网络不断发展下线,开展非法传销活动。有专家估计,目前国内4000多万微商中,相当部分已经发展成为传销。专家认为,微商与传销的重要区别在于产品是否最终被消费、是否为实体经济服务。并且,微商也是“商”,不是法外之地,也应该纳入监管。应防范以微商之名,行传销之实,对社会造成危害的现象。微商行业野蛮生长今年22岁的女大学生萌萌(化名),从大二起就开始在朋友圈销售面膜。由于她推销的保湿面膜售价较低,适合学生的消费水平,一些周围同学都成为萌萌的长期客户。到大三时她的月收入已经达到十几万元。不需要有实体店也不需要工商注册,萌萌就能做起自己的小生意,她定期从上家拿货,需要全款支付,囤积在宿舍里。此外,她还要接受培训,学习如何利用社交网络推销产品。萌萌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跟客户交流上。她在QQ空间、微信朋友圈中发布商品信息,交流产品使用的心得,获得买家的信任。短时间里,她对商业谈判、市场营销、库存管理都有了亲身实践,结识许多朋友,在她看来,“微商圈的人都特别励志”。萌萌也会遇到有上家把货甩给她后就失联的情况,这些商品往往是卖不出去的劣质产品,这时候萌萌只有自认倒霉,以后多加留心。她把倒霉的事分享给同是微商的好友们,让大家都提防这家“黑微商”。有时,萌萌还需要在朋友圈“炫富”,吸引其他人加入微商行列。如果她能发展自己的“下线”,那么就能卖出更多货,同时以更低的成本从上家拿货,这比直接面向消费者赚钱更容易。不过,萌萌更喜欢做零售,这能让她更贴近消费市场,更充分地和“粉丝”们互动。曾有线下实体店经营经验的小林(化名)也发现微商比实体店机会更好。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了微商事业,每天进货、拓展客户群体,参加培训提高销售技巧。由于业绩优异,他还有机会参加微商品牌内部组织的晚会和出游活动。虽然小林代理的并非知名品牌,但由于有实体经营背景,他能拿到国际大牌代工厂生产的产品,因此和其他微商品牌相比,他推销的产品质量较高,在微商市场上有一定竞争力,客户复购率也很高。小林告诉记者:“从事微商最难的是建立起信任感,要让别人对自己从不信任到信任,再到购买产品,最后成为你的下线并且开展自己的销售渠道,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按照中国互联网协会微商工作组2015年的统计数据,和小林、萌萌一样从事微商行业的人数已达到1257万人。尽管微商发展势头迅猛,也为许多人创造了财富。然而,与生俱来的草根特质,加上监管缺位下的野蛮生长,微商的成长脚步始终伴随着质疑之声。从最初的九宫格照片刷屏,到如今的鸡汤、广告泛滥,微商还没有成为多数公众认可的主流商业模式。和传统电商不同,微商是通过在社交网络上分享个人的消费体验,一传十、十传百,引起关注后形成购买力。所以微商营销既依赖于口碑,也依赖于网状层级结构。随着朋友圈卖货信息的逐渐增多,微商的体验开始变差,部分微商开始透支商业信誉和社交资源,用户黏性变差。网友小楠(化名)告诉记者,微商最让她反感的还不是商品质量不好,而是很多微商好友“暴力刷屏”。当她刷新朋友圈想看好友动态时,总会扑面而来满屏幕的卖货信息。在她看来,社交商业是基于推荐者非常了解一款商品,如果自己不懂商品,什么赚钱就推销什么,就有违微商的初衷。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和监管,微商一直存在假冒伪劣商品频现、售后责任难以追究、资金欺诈等乱象。还有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微商的旗号,从事传销活动,危害了社会公众的利益。2016年4月~6月期间,一个名为“万事有我”的微信公众号在韶关市、广州市两地利用手机微信传播推广,并利用公众号内的“无上商城”购物返利和发展下线消费拿提成和佣金的方式进行传销活动,已发展层级三层以上,参与人数超过8000人,非法实际盈利31万余元。目前该公众号已经关闭,很多参与者投入的资金血本无归。去年9月,合肥警方端掉了一个以电商平台为幌子的传销窝点“云梦生活”,刑事拘留27人、行政处罚34人。警方发现“云梦生活”实施拉人头、交纳入门费等多种形式传销活动。警方提取的后台数据显示,该传销组织已发展注册会员多达28万余人,层级达214层,交纳会费人员达3万余人,涉案金额高达2.8亿元。微商平台频繁涉嫌传销微商最早诞生于2012年初,随着微博、微信先后拥有巨量用户,朋友圈、微信支付、公众号等功能推出,没有商业经验的个人就能轻松完成从产品批发、产品推介到资金收付、发货、用户反馈的整个销售链条。2014年,一大批品牌微商先后成立,专业化的微商平台也应运而生,微商从单打独斗进入团队化运作时期。某微店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由于科技进步带来生产效率提升,一些传统就业岗位萎缩,剩余劳动力便涌入微商行业。尤其是在就业市场受到歧视的弱势人群、空闲时间较多的大学生等,已经成为从事微商的主要人群。他认为,和淘宝、京东等传统电商平台不同,微商不需要长时间的信任积累和习惯培养,天然就是熟人之间的商业环境,更容易建立起信任,这是大量微商代购兴起的原因。同时,随着传统电商流量红利的逐渐减少,移动与社交相结合的微商市场成为各电商及品牌竞相布局的渠道之一。今年5月,艾瑞咨询发布《2017年中国微商行业研究报告》,指出2016年中国微商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3200多亿元,预计2018年将达到7000多亿元。2016年中国互联网协会微商工作组发布《2016中国微商行业发展研究报告》,将微商定义为“企业或个人基于人际关系网络,利用互联网移动社交工具从事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经营活动”。虽然微商能享受到社交平台带来的流量、信任度、传播方面的各种便利,但也正因为根植于社交网络,微商一旦出现不诚信事件就会导致个人社会关系的恶化。而呈组织化、团队运作的微商一旦出现恶性事件,将对社会公众造成不可忽视的危害。实际上,大部分微商都采取组织化和层级运营模式。小林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微商内部存在董事、总代理、一级代理、二级代理四个级别,每个董事管理100个总代,低级别代理从高一级代理拿货,级别越高价格越低,毛利也就越高,并且都比零售价便宜至少一半。第一财经记者获得的一份某微商内部晋升机制方案显示,该微商存在“经理-主管-店主”三层,缴纳最低398**台服务费就能成为普通店主,店主可以将产品销售链接转发到朋友圈,只要有人购买就能抽成10%至40%的佣金。如果店主业绩好、下线发展得快,可以升级为主管,领导自己的店主团队以后,可以从每一名新店主身上提取150元培训费,分得团队利润的15%。在竞聘成经理后,可以获得下辖所有团队店主培训费每人80元,以及各团队总利润的5%。与店主不同,主管、经理需与微商签订兼职劳动合同,该微商后两者的数量就达七八千人。除了层层代理赚取差价,培训更是团队化微商的中心环节,新加入店主将学习吸引他人的技巧,如何推出成功案例、设计心灵鸡汤等。以上的模式在微商中比较普遍,也引起了是否传销的争议。根据日起施行的《禁止传销条例》,传销行为的三个主要特点是: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以其直接或者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要求被发展人员交纳费用或者以认购商品等方式变相交纳费用;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形成上下线关系,并以下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上线报酬。2013年11月,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指出,传销组织内部参与传销活动人员在三十人以上且层级在三级以上的,应当对组织者、领导者追究刑事责任。2016年3月,国家工商总局公布《新型传销活动风险预警提示》指出,不管传销组织如何变换手法伪装自己,只要同时具备“交入门费”“拉人头”“组成层级团队计酬”就可认定为涉嫌传销。今年8月,“云集微店”、“环球捕手”和“7mall”等多家社交电商平台的微信公众号被封,腾讯对“环球捕手”给出的封禁理由是“此账号存在涉嫌多级分销经营违规行为”,并且已清退该账号绑定的微信支付商户号。记者同时了解到,云集微店5月就被浙江工商定性为传销,处罚没款958万元。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唐春林对第一财经表示:“如果微商平台的人员计酬和返点是以邀请加入的人员数量为基础,就符合传销的本质特征。”目前,虽然警方已经破获了“万事有我”、“云梦生活”等传销类微商平台,但是如何防范微商异化为传销还有待相关规则更加明确和监管就位。微商也是商,监管要跟上2016年7月,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武长海发布了中国首份微传销研究报告,将近几年来传销组织开始利用智能手机,通过微信群、微信公众号、手机QQ群、QQ语音聊天室、陌陌等社交平台进行传销的行为定义为“微传销”。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现在国内微商有4000多万家,如果严格按照传销定义,其中相当部分已经发展成传销。他认为,微商是否涉嫌传销,除了通过是否同时具备传销的三个特征来判定,还可重点看其产品是最终消费了,还是仅仅作为参与者获利的一种传递媒介。武长海指出,涉嫌传销的微商不是靠产品最终销售利润来维持,而是后进入者的本金。通常上级会员会让下级会员买大量产品,造成产品积压,最终消费部分很少,沦为没有形成利润的无效交易。北京昊汉律师事务所律师曹晋义指出,传销活动为了吸引下线参与传销网络,只能不断抬高商品价格。这违反市场经济规律,注定难以为继,最终要么关门,要么演变为庞氏骗局。“如果微商平台不将平台价值体现在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上,不回归以追求真实销售的扩大为商业目标,恐其社会危害性将不断扩大,最终将一个打着新兴商业模式旗号的创业活动,演变成违法犯罪的传销活动。”唐春林表示。有业内人士同时指出,一些平台型微商即使产品进入最终消费,但类传销的激励机制也存在风险。给予店主层级返利有违口碑营销的初衷,其好友可能并不知道店主能够从中抽成,而店主对产品的评价未必客观真实。他认为,通过分享商品链接让好友消费并从中抽点,本质上更类似于付费刷单电商模式中的有偿评价和虚假买单,而不是真正意义的社交电商。武长海还认为,微商也是商人,经商就要有资质,应有准入门槛。凡是商业经营活动就要纳入监管视野,不能为所欲为,要接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垄断法、食品药品安全法等法律规制。他表示,《禁止传销条例》与现在的传销发展相比已远远落后,对于传销的监管部门目前主要依靠工商部门,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需要各部门配合性执法、联合执法。他建议,可以由网信办、工信部、工商总局等多部门联合制定管理办法,将微商纳入监管,至少实行简单备案制,尤其对资金去向进行监管。此外,支付宝、微信、QQ等相关平台企业也要履行社会责任,进行技术研发主动监管,及早发现问题,控制风险。2015年11月,工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网络市场监管的意见》,首次明确提出将微商纳入监管范围,要求研究规范微信等社交网络营销行为,研究社交电商等新型业态的发展变化,有针对性地提出监管的措施办法等。去年3月,工商总局公布《新型传销活动风险预警提示》,就一些传销组织采用所谓“微商”“电商”“多层分销”“消费投资”“旅游互助”等名义,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发展人员形成上下线关系,推销产品和服务,从事传销活动,向广大群众进行预警提示。今年1月,中国电子商会微商专委会等发布《微商行业规范》征求意见稿,指出微商服务者应当依法办理工商登记,并履行必要的行政许可或备案程序。微商服务者为企业的,应向微信等互联网第三方平台提供企业名称、营业执照副本照片、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姓名、有效手机号码、对公银行账号等信息;微商服务者为个人的,应向第三方平台提供真实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银行卡号等信息。微商经营者交易信息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征求意见稿提出,微商活动禁止任何形式的传销。微商传销是指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来源:第一财经原标题:谁来监管“朋友圈”生意:那些游走在传销边缘的微商
(编辑:张楠)
《“打字兼职”还要坑多少人?被害者提醒:这种工作是不存在的》 精选九撰稿:李君宇2015年,中国新登记企业数量达443.9万户,增长率达21.6%。2016年,中国入围世界强企业达110家,占比22%。当下,中国的创业热潮与企业全球化战略并行奔跑,人才的晋升需求与企业对于高端人才的渴望同时被引爆。对于各类招聘平台来说,这是难得的机遇。从PC时代起家的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网和前程无忧,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拉勾网、BOSS直聘等,中国在互联网招聘领域探索了近20年,却难有超百亿美元的公司出现。谁能突破互联网招聘的天花板?猎聘创始人兼CEO戴科彬很自信,他的目标是做成千亿元市值的人才供应链平台,「我们只服务优秀人才,未来的业务还会布局全球。」▲猎聘创始人兼CEO戴科彬01猎头和企业双向带动「突然之间,一大波民营企业全爆发了!」戴科彬对新经济100人说。他穿着熨烫平整的白色衬衫和深灰色西装,笔直地坐着。戴科彬在宝洁工作了五年,期间民营企业的大量崛起冲击宝洁的市场份额,他看到了外企未来的天花板。2006年,戴科彬的上司辞职并给他推荐了LinkedIn,他发现中国有大量的职场人士和他一样职业需求得不到满足,急需一个成长平台。不久后,戴科彬辞职,先是在中华英才网找职位,一进去就是乱七八糟的广告,难以联系雇主。后来又想办法联系猎头,对方在暗处,自己在明处,沟通也十分困难。为什么智联招聘、前程无忧仍无法满足这个市场?「这是一个双边竞争模型。」戴科彬在桌上上比划出两端,人才端高度分散且低频,企业端用工要求不标准,且个性化很强。企业用户到任一招聘平台上,不可能百分之百满意,也没有一家平台能很好满足两边的需求。因此,这个领域还没有出现寡头垄断的现象。互联网招聘1.0时代把线下招聘会搬到线上,通过在网上发布广告、职位等进行信息撮合,匹配效率不高。另外,信息撮合只能满足初级求职者的招聘需求,他们往往以主动求职为主,强调工具和信息的运用。但越往上走,人才求职越被动。戴科彬用金字塔结构来解释中国的人才流动,从蓝领、白领到金领,越高级的人才往往是等着别人「猎」的,而不是自己去「寻」的。这给猎头带来广阔的空间,猎头通过咨询和定位给企业推荐合适的人才。1992年,第一家猎头公司在国内成立分部,伴随着中国互联网招聘平台近二十年的发展史,中国猎头企业数量有增无减。光辉国际、科锐国际等高端猎头企业相继杀入,但中国高端人才的招聘需求仍未满足。「招聘不是一个简单的广告跟信息就能解决的。」猎聘副总裁兼乐班班CEO胡海峰说。2008年,戴科彬自己凑了加上58集团CEO姚劲波的帮助,和联合创始人兼CTO陈兴茂开始创业,猎聘网前身为猎头网,试图将猎头引入进来,建立一个以企业、猎头、人才三方为主体的全新招聘模式。不巧,创立不久后遇到。为了让公司活下去,戴科彬决定白天见客户,给企业提供猎头服务活下来,晚上干互联网。他用「全民皆兵」来形容当时的状态,从前台到财务都去做销售,一个企业客户能收3000元的年费。2011年,猎聘正式上线,同年拿到了经纬1000多万元的投资。同年6月18日,猎聘正式推出「五月花」项目,把企业(Business)、猎头(Headhunter)和个人(Consumer)的「BHC」模式正式搬到了互联网。猎聘通过引进猎头,拉动个人用户增长,委猎头招聘的同时也能提高企业对于职位候选人的满意度,从而拉动企业用户增长。传统招聘流程需要经过:职位发布、简历、意向沟通、面试、入职、过保用期等系列流程。在猎聘平台上,采用自身研发的「快系」猎头式招聘产品后,大约有85%-90%的候选人进入沟通环节,60%-70%的人进入面试,最终有30%-40%的人能够成功入职。▲制图:彭瑞大部分招聘企业都无法得知候选人入职信息,网络招聘1.0时代只能追踪到简历阶段,猎头服务能够追踪至过保。猎聘为了打造全闭环追踪流程,相继推出面试快、入职快等产品,能够继续跟进候选人的招聘信息。如果候选人成功到场面试,经过企业和候选人双方确认,猎聘会把企业在平台上支付的费用按比例分给猎头,候选人顺利入职的话,猎聘会支付更高额的费用。一方面,猎聘既可以通过面试快、入职快等产品得到反馈;另一方面,猎头也可以据此拿到提成,成为猎聘招聘生态中的重要一环。据猎头公司——南方新华公司董事长张勇介绍,企业会在平台上发布招聘需求,猎头公司抢单。猎聘对猎头进行评估,抢单成功的猎头公司会向企业推荐几名候选人。张勇介绍,南方新华从2015年开始与猎聘合作。目前,公司超过50%以上的销售单子都来源于猎聘,「我们与猎聘的关系类似于唇亡齿寒,如果猎聘的客户质量不行,我们也会受到影响。」戴科彬告诉新经济100人,平台上聚集的企业用户有50多万家,实名认证猎头达20多万,个人注册用户超3800万。02用价值观管理团队2011年底,推出「BHC」模式的猎聘急需品牌推广。戴科彬找到了江南春,两人一拍即合。这是猎聘成立以来花钱最大胆的一次。刚到账的A轮1000多万元,在分众打广告就花了500万元。幸运的是,这500万没白花。猎聘的商业变现模式很清晰,一方面发展大量的线下销售团队扩充企业用户,由企业用户付费。另一方面吸引猎头入驻,将猎头作为人才招聘团队的服务供应商,满足企业客户的招聘需求。「像一把利刃一样刺入整个中国网络招聘的红海。」戴科彬说。据胡海峰介绍,猎聘2012年收入5000万元,2013年1亿元。2013年,猎聘在全国开了四家分公司,每开一家,总部就会送上「天道酬勤」的牌匾。销售团队快速扩充,导致平均每家分公司一年搬家两到三次。从2013年到2015年,猎聘从300多人增长至2000多人,团队管理问题如冰山一角,逐渐显露。销售团队互相之间抢单子、内部搞派系斗争、为了销售指标弄虚作假等问题让戴科彬几近崩溃,他双手抓着头发,只能咬碎了牙往肚子里咽。「Top员工和踩红线员工是一线之隔。」猎聘副总裁宋月婷说。曾经有一名销售员,公司给的任务是2万元,他自己定下的目标是6万元,最后还差1000元就完成6万元目标。他自掏腰包贴了1000元,这件事当天被查出来了,公司立即决定让他离职。这位销售员已经做了两年多,业绩不错。离职一个星期后,他写了一封上千字的邮件给猎聘,感谢公司在他这么年轻的时候让他知道了什么是对和错。「只对某些人起效的,那就不叫红线了。」胡海峰说。在猎聘,任何拉帮结派、弄虚作假、泄露机密等违背价值观的事情都是红线。这是猎聘高管团队在杭州西溪湿地共同讨论出来的。当时受困于公司管理的戴科彬,受到了eBay前CEO梅格·惠特曼所写《价值观的力量》启发,书里说不需要通过道德的妥协,取得经济的成功。戴科彬反复地问自己、问团队:猎聘的初心究竟是什么?在西溪湿地,猎聘三四十名高管就「初心」「使命」等形而上的东西讨论了一天,最后得出结论:猎聘的初心是帮助职场人更成功。「结果,我们处理了一批干部,很痛。」戴科彬咬牙回忆。当时一家分公司的两位总监手里握着该地区95%以上的业绩,各占半壁天下,但彼此不对付,自己团队的培训都不允许对方的人参与。「这非常违背我们同道人的原则。什么叫同道人?拉着一起走路才叫同道人,你这个很明显都独行了。而且你是总监,你影响的不只是一个人。」宋月婷说。如果任其行事,刚刚确立的价值观会彻底沦为纸上谈兵。「靠造势、搞运动,价值观根本落不了地。领导、员工的言行举止,才塑造了公司的价值观。」胡海峰对新经济100人说。最终,两位总监同时离开,没有任何下属随之离开,公司业务短期受到影响,新的总监到位后,又回升了。从那时起,同道文化成为了猎聘企业文化的核心。「我们叫『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胡海峰说。至今,猎聘对销售团队没有显性的KPI考核,而是给予一个指导值,鼓励员工超越指导值,但如果完成不了,公司也会予以帮助辅导,实在不行再降级处理。「如果只看数字是管不出好团队的,而且你也算不出一个很精准的数字。成熟公司可以预测销售一个月干10万元,明年增长10%干11万,你这是让他去跳高,跳不过就死,但我们是跳多远。跳高跟跳远,背后是不一样的逻辑驱动。」他举了个例子,一个好的电话销售,一个月大概要打150个电话。有的员工看到这个指标,会想:「优秀的人都会这么做,我现在还不够优秀,要做得更好。」那他会每天打200个到300个电话。猎聘有自己开发的高绩效工作系统进行数据支撑,打开之后能看到销售截至当天晚上10点打了多少个电话、时长多少分钟、在全国情况。这种方式也刺激了内部竞争。对于线下各部门管理,猎聘内部有个传统,每个季度的最后一个月,各个管理团队都要留下来开全国的视频或者电话会议,总结一个季度的努力,一起开香槟、吃蛋糕,「价值观渗透在一言一行、一个个故事的总结」。戴科彬举了一个例子,猎聘办公室会摆放着各种零食展架,在扫描支付并不盛行的时候,公司就在旁边放一个小箱子,员工拿完零食后自觉放钱进去,「我们选择通过这种行为告诉员工,我们先相信员工」。03经营能力大于管理能力2017年,戴科彬感觉自己成长很快,「一个CEO的认知边界就是公司的边界」。因为过去组织的问题,他主要思考的是管理问题。2017年,他更关注的是经营问题。「我觉得,经营能力一定要超过管理能力。当经营能力跑在前面的时候,管理能力弱一点也没关系,因为很多问题会在发展中解决掉。作为一个老板,你需要做的事是,把战略明确,把经营提高。这样,团队即使错也错不到哪里去。」「这是我2017年悟到的很大的道理,实践之后,发现特别特别对。」在猎聘早期,戴科彬曾经做过一次重大决策。猎聘曾经有C端付费的商业模式。因为C端用户数量多,相对B端获取容易,猎聘曾经一个月获得来自C端收入三四百万元。但是,戴科彬希望「先培育市场,让用户的体验更极致」,不希望像传统招聘网站那样在B端和C端之间设置接触阻隔来赚钱。「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你觉得营收第一,还是用户第一。」宋月婷问。最终,猎聘砍掉了这笔一年三四千万元的收入,这是年的事。「我们一定要把用户体验干到极致,即使死也要死在离目标最近的地方。」戴科彬说。互联网招聘网站发展到今天,虚假招聘信息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更加严重,不少招聘平台因为审查机制不严格饱受诟病。猎聘以往的运营规则会鼓励猎头发职位,发布职位越多就能赚更多,金币能下更多简历,从而不断促进C端求职者的。为了确保职位真实信息,2015年到2016年,猎聘取消了这一规则。「正规真实的职位,对C端来讲非常重要。」猎聘对于B端实行资质审查,对企业营业执照(加盖红色公章)、法人证明、企业公章、企业座机、邮箱后缀进行核实。为了能够更深层次地匹配候选人、企业和猎头,猎聘通过识别用户输入内容等构建知识图谱,在算法上实现个性化排序,展现求职者真实的求职意向,「求职者说想去北京,但是他投的简历大部分都是天津的职位,那我们就可以告诉你,其实他更偏向于天津。」戴科彬告诉新经济100人。「很多反馈猎聘的简历质量是蛮高的,简历价格也是蛮贵的。」陈兴茂告诉新经济100人。通过行为数据等分析,基于算法做简历透镜,现在猎聘的简历透镜能够展示候选人的竞争力,投递的偏好,学校和专业在全国的排名等信息,供HR做筛选。同时,猎聘推出「职场信用」产品,即根据求职者的个人信息认证、简历更新程度等情况,为HR提供参考。作为一家主要服务工作三年或者年薪10万元以上求职者的招聘平台,戴科彬告诉新经济100人,目前NPS值(净推荐值,亦可称口碑)是65%。2013年,戴科彬决定布局线下人工服务,猎聘在天津成立GCDC(Global Career Development Center,全球职业发展中心)。「当我们想通了这个行业需要很多参与者一起构建生态体系的时候,我觉得这盘棋就下活了。」猎聘CFO徐黎黎说。猎聘原有模式中,企业发布招聘需求,求职方投递简历,猎头从中进行匹配。有了GCDC之后,猎聘给企业提供外包服务,招聘顾问可以代替HR进行相应的咨询,帮助企业在前期做意向沟通,最终给HR反馈候选人意愿、优势和匹配程度等问题,节省HR时间。除此之外,GCDC对人才库信息进行管理和分配,再进一步挖掘更深的。当初砍掉了的C端收费服务,戴科彬现在又捡起来了。对他而言,招聘市场这个空间还不够大,他的眼光投向了职场培训。戴科彬正在试验一款名叫「职业伴侣」的产品,给想上进的职场人做职业辅导,通过猎聘连接人才与HR、猎头、创业者等高端职场人士,每周进行三到四次付费电话,每次40-60分钟,均价在千元左右。▲职业伴侣产品体系(制图:彭瑞)「职场成长其实最重要的是师傅带徒弟,我要把这种外企的优秀体系搬到中国的社会职场,我认为这会是中国职业领域一种新的社交方式。」传统基于互联网的职场社交过于浅薄,无法完成对于一个人的认知了解。通过职业伴随的方式,一方面帮助职业导师形成新的身份和地位,另一方面帮助求职人士拓展人脉。这背后的逻辑来源于宝洁推崇的mentor机制,宝洁会给不同员工配置不同的导师,导师能解答员工在职业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但两人不是上下级汇报关系。初入宝洁的戴科彬分析报告不会写,mentor利用闲暇时间教会了他写分析报告。猎聘过去一直在做B端的生意,但戴科彬给猎聘的使命是帮助C端个人的成长。通过招聘平台,猎聘已经把猎头和企业加入进来,他预计再花三年每年服务100万职场人,帮助他们获得职业上的成功。「我的职业经历决定了这家公司的DNA,就像我当时在外企遇到瓶颈,我想帮助更多职场人,希望每一个想上进、想成长的职场人都需要我们。」延伸阅读让198万老板赤膊上阵招人,BOSS直聘能否逆袭招聘红海?《“打字兼职”还要坑多少人?被害者提醒:这种工作是不存在的》 精选十原标题:拉勾上吊,一百年不匹配
9月20日下午,互联网大V王冠雄爆料拉勾网将被前程无忧收购,顿时圈内一片哗然,议论纷纷。
如果该消息被证实,其实我也挺震惊的,虽然私底下多次黑过拉勾,但是作为垂直招聘行业的领军企业,互联网招聘的新生力量,被传统招聘企业收购,多多少少感到惋惜。 拉勾网定位于互联网行业垂直招聘,成立于2013年7月,短短13个月估值已达到1.,曾经是媒体口中的天之骄子。创始人许单单在2010年从徐小平、沈南鹏、陈大同、庄辰超、孙陶然在内的约180名和高管那里众筹募资,创立了3W咖啡,但之后2-3年里因为苦于找不到变现方式而做过各种尝试,最后通过自身积累的资源和对创业大势的判断在2013年找到了互联网垂直招聘这个切入点,对标国外的Linkedin,随后逐渐获得市场和资本的认可。
1.拉勾网的辉煌却是一去不复返
拉勾网上线之初,确是媒体的宠儿,尤其在2013年到2015年,资本火热,全民创业,各大创业公司对招聘的渴求也愈加强烈,因此定位于互联网招聘的拉勾网,有幸成为风口上的猪,迎来他的发展时期。 然后从2016年也许成为其辉煌的顶峰,接下来拉勾虽然折腾出一些创新的项目,但是也难以掩盖其颓势。从百度指数来看,除了每年的3-5月求职的高峰,整体上其百度指数还是在走下坡趋势。
从艾瑞监测拉勾APP的月活数据可以看出,拉勾的月活在2017年起,基本成下滑趋势,拉勾标榜自身最注重用户体验,然而用户却越来越不喜欢他们家的APP。
我们再去比较一下拉勾的竞争对手们,如今中国网络招聘市场阵营大致分为四大类,分别为: ①以前程无忧和智联招聘为主的传统网络招聘公司; ②垂直类互联网招聘公司,包括猎聘网、拉勾,boss等; ③职业和商务社交网站,例如Linkedln领英、大街网、人和、若邻等; ④分类信息网站,典型代表赶集网、58同城。 其中,和拉勾交集较大的是当属①②类,我们分别从百度指数和APP月活分析竞争对手状况。 在同老牌传统的网络招聘公司相比,拉勾的在百度指数以及APP活跃上,已经被传统的巨头智联招聘以及前程无忧甩开一大截。
我们在分析一下同是垂直类互联网招聘的公司,猎聘和boss直聘,显然这两家竞品逐渐拉大同拉勾的距离,其中我们看月活数据,猎聘是其5倍左右,boss直聘将近是拉勾的6倍。
我们再仔细分析同拉勾竞争度最大的两家互联网招聘公司,猎聘主要聚焦于中高端的互联网人才与猎头服务,其月活数据也当属平稳上升阶段。而boss直聘的月活,经历过同拉勾的撕逼事件后却一路上扬,虽后来遭遇求职少年李文星之死的公关危机,但从整体态势发展来看,猎聘和boss直聘也比拉勾更具市场欢迎。
2.从其本身出发,谈谈其颓势的5大原因 以上的数据已经直接表明了拉勾的颓势以及行业竞争的乏力,那么究竟哪些原因导致了呢?我们先撇开线上招聘的网络红海不说,从拉勾本身聊聊其颓败的原因。 原因之一:变相的价格战将坑越挖越深,企业客户流失严重 我们来看拉勾的盈利模式,拉勾放弃向求职者收费,根据招聘效果向企业收取服务费。显然这是符合拉勾一向爱讲故事,品牌营销的套路,自诩尊重每一位求职者,对求职者不收取任何费用,将成本转嫁到企业客户上。 这难道不是变相的价格战么?通过免费的手段去圈住求职的这部分人群,但是拉勾的业务之所以能够快速增长,也是因为网络招聘求职者对平台忠诚度极低,几乎不存在忠诚度,哪里有工作去哪里。 拉勾网在烧钱圈住大量用户同时,放弃向求职者收费,根据企业的终极目标就是盈利这个根本理论,这种成本自然就转嫁到企业一方,就客单价而言,智联招聘大约3000多元,前程无忧在元之间,而拉勾的2万多,是行业最贵的。如此高昂的招聘成本,企业会做冤大头任人宰割吗?当然哪儿能出高质量的简历,哪儿便宜去哪儿。企业离开拉勾网,对于企业来说不过是换个平台而已,换个招聘平台的成本更低。 没有了企业用户,更何谈那些忠诚度极低的求职用户呢? 原因之二:脱离实际谈用户体验 拉勾一直以用户体验好来标榜自己,也是靠这个噱头讲故事,炒概念,拉勾作为一家互联网企业,设计界面、功能体验做的好那是必须的,如果你的页面交互和智联招聘一样,估计就没人来拉勾上投简历了。但是招聘这项工作最后还是要回归到本质,帮企业招到人、帮人才找到工作。否则大家为什么来你的网站上投简历。然而,拉勾网万年简历不匹配现象一直被行业诟病,这个招聘最根本的痛点没有满足,再谈任何交互上的体验都是耍流氓。 原因之三:移动招聘,战机贻误 我们都知道,拉勾网刚刚开始以PC端起家,后来逐渐渗透到移动端领域,但是移动招聘市场的进入却比较晚,中间决策层的故事是这样的。2014年年底,拉勾网做战略决策。董事长许单单和CEO马德龙就要不要做移动端产生分歧。虽然当时的拉勾网,但许单单觉得APP已死,这和马德龙想要抓住移动互联网趋势的想法产生冲突。争议的当时,马德龙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全平台计划:PC端,微信端,H5端,APP端。然后两个开始了十几个小时的争论。最后,精疲力竭的许单单半躺在沙发上跟愈战愈勇的马德龙说,人力和资金有限,只许你做三个。马德龙楞了一下,但还是过去拿板刷把H5擦掉了。许单单继续他的减法。就这么点钱这点钱,做两个吧。马德龙又把APP擦掉。事后证明,拉勾网当初放弃APP,贻误了抢占移动端的好时机,导致移动招聘市场被瓜分殆尽。因此,在上文APP月活层面,拉勾落后同业竞品的原因也在于此。 原因之四:品牌价值的透支 拉勾一直擅长以互联网思维做品牌营销,创造口碑和制造话题。拉勾网创始人许单单,对拉勾网核心卖点定位为“给求职者尊严”,并以此做了多次互联网活动。甚至三个招聘行业的门外汉的创业励志故事也多次包装宣传,成为其品牌之一。 然而多次网络上的公关事件,却使得拉勾形象大跌,其中影响最大的无非就是boss直聘的撕逼事件以及简历乱丢事件。 2016年2月,拉勾网曾与Boss直聘发生撕逼,起因是拉勾网员工通过攻击Boss直聘App Store开发者帐号,冒充Boss直聘开发者提请App Store官方删除了Boss直聘应用,导致用户无法正常下载。这件事曾在招聘行业引起轩然大波,同年3月,拉勾网创始人许单单发表致歉信,承认此事为内部员工所为。 2017年3月,拉勾举办的“梦想者市集”大型招聘活动,曾经有的参会公司随意丢弃用户投出的简历,令人心寒,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引起网友的指责,拉勾作为主办方之一,难辞其咎。 原因之五:创新业务,后力不足 在网络招聘一片红海情况下,拉勾的后续创新业务却没有跟上,其主流业务还是在网络招聘领域和他家竞争,其业务层至今没有找到一个合理的增长点和盈利点。 2016年11月,拉勾网推出了按需雇佣平台“大鲲”,网罗互联网行业的“自由职业者”或“专家”来做兼职工作,切入互联网外包业务。不过据知情人士透露,大鲲的业务进展的并不顺利。 今年7月21日举办拉勾网四周年发布会,拉勾CEO马德龙表示,宣布在原有互联网招聘的基础上,推出人事综合管理平台“拉勾云人事”以及互联网人才定制培养服务“拉勾offer工厂”,实现人才管理的智能化、专业化转型。但是后续的发展怎样,却也没有任何的消息了。 3.网络招聘的红海,拉勾的坑却越挖越深 创业圈里流行着看人、A轮投资看产品、B轮看数据、C轮看模式、D轮看盈利的桥段,拉勾网前几轮靠着讲故事,炒概念的手法,在资本火热时期进行了多轮,抬高了估值。
然而在如今的资本寒冬,资本却越发理性,拉勾如今这个阶段,要想拿到投资,最根本的还在于自身的盈利能力,虽然许单单对外透露拉勾网已经于2017年2月实现盈亏平衡,未来盈利会有很大的增长,且公司正在进行一轮新的融资,但是就目前卖身情况来看,其盈利能力让人质疑,新一轮融资受阻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再升级到网络招聘这个行业看这件事,网络招聘是互联网行业起步较早的领域之一,在中国现代互联网刚起步时,后来被称为传统招聘三大公司的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和前程无忧陆续创建。在后来互联网发展中,由于其盈利模式的匮乏以及增长空间太小,并没有引起资本的热捧以及巨头的兼并。
根据易观智库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在线招聘市场规模增长成环比下降趋势,行业红海已是不争的事实,互联网当年正在风口上,赶上风头的猪都在 飞,拉勾网显然是赶上了,现在风下去了,拉勾的翅膀却没长出来。一直稳扎稳打的网络招聘行业之所以十数年没起风浪,因为行业本身的特点决定了用户忠诚度低、无法构建垄断壁垒、用户使用频率低、可替代性强,所以在这个行业中,更要着眼于商业的最基本逻辑,优化收入/成本结构,提供差异化服务。 拉勾网披着在线垂直招聘的外衣,靠着炒作概念以及烧钱模式,却在招聘的痛点上无所作为。市场竞争的无力,创新业务的不足,盈利模式缺失,才是其此次卖身的原因所在。 无论拉勾卖身的消息是否证实,但是拉勾的问题还在,如果这些核心问题不解决,卖身只是早晚的事情罢了。 大城小胖,高级产品经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坚持从商业,人性,数据三维一体审视互联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之需要,不作为投资参考,网贷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打字兼职”还要坑多少人?被害者提醒:这种工作是不存在的"的相关阅读:
还可以输入 500字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
认识你李颖我很高兴!
认识你李颖,我很高兴!
别的不清楚a,不过米.族金融的这个真的投了。之前进入了上海备案前100,挺火的,感觉比较稳,继续支持。
我是熊猫BABY品牌运营部负责人,该篇帖子所编写内容完全属于与事实不符,是对我品牌的恶意中伤诋毁,本企业属于合法经营中的正规企业,从未做过以上文章所写的骗人的事,发布该篇不实文章的个人我们会追究责任。
此文章内容不属实,有意损害澳嘉公司名誉权,希望网站管理者,对此文章进行相关处理..
一个很XX的平台,客服打了四遍电话没人接,手机app告诉我在更新不能用手机操作买标,等了一天没有新手标提现手续费5万扣款250,重点是提现时候系统非常卡,提现到账才发现被扣了250元
楼主明显是用标题敲诈平台,目前有些人利用互联网传播功能,以不适过期信息,危害企业的声誉,达到拿钱删帖之目的。具有刑事犯罪之嫌疑。
张佳笳你拉黑我仲叫我唔好揾你,旺角送你走时你话最迟初十五拎俾我,我答应你的事做了,但你答应我的事肯定冇做,丽江返来唔講声全部拉黑我,自己冇做到仲恶人先告状起屈到我度,点会唔揾你呢一定揾你
“现金贷”高利贷应当退还借款人高于36%的那部分利息!!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因此,判定合法现金贷及非法高利贷的监管红线应当是实际年化利率是否超过36%,实际年化利率不超过36%的现金贷业务应当认定为合法现金贷,实际年化利率超过36%的的现金贷业务应当认定为非法高利贷。
例如XX金融平台,借款4000,分期三个月,每月还款1553.11,实际利率99%,明显是非法高利贷。尽管平台以各种“费用”为辨辞,但终究掩盖不了高利贷的实质,因为法律认定很明确:借款人的还款金额与借款金额的差额就是利息,这个利息当然包括网贷平台巧立名目的各种各样的所谓“费用”。
违反国家法律的借款合同,一开始就是无效合同!借款人只需还本金和合理利息!
要讨回高于36%的高利贷利息,现在就立刻投诉网贷高利贷!
(如何投诉网贷高利贷,百度一下就知道)
“现金贷”高利贷应当退还借款人高于36%的那部分利息!!
根据最高人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流市打字员招聘信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