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境内适合荒野求生中国篇的地方

城市版“荒野求生”,以户外觅食找到回家的归属感
小编的话:户外觅食,对于现在大多城市人来说,越来越成为一件陌生的、没必要的、甚至可疑的事情。其实,城市里的很多地方都种植有可食用植物;也并非所有花园都遍洒了农药,通过仔细观察当地生态健康的状况,在城市中也不难采集到安全的食材(且比超市中不明来源的包装食品要令人更放心)。当然,食用只是一小部分,连接才是关键。假如我们只将周遭的植物当做外在的“景观”,而不是用所有身体感官去感受ta们,就会在无意中错失许多与自然本该有的连接。这里分享的来自新加坡联合早报的报道,是关于倡导城市户外觅食的艺术项目“美味地理”,这群艺术家们希望探讨食物和地方,以及文化和大自然之间的关系。
“如果从未吃过这片土地孕育的花草果叶,那要怎么生根,如何感觉到这是自己的家呢?”
作者:陈映蓁(联合早报)
尝过罗比梅果酱吗?(在新加坡)这不是昂贵的进口果酱,也不是外地才尝得到的美味。
罗比梅(Rukam Masam)在新加坡多处都能找到,只要捡起落下的小红果,煮滚后过滤并加糖调味,就是难得的本地“季节限定”美味。
罗比梅果(Rukam Masam)可制成果酱
罗比梅之外,新加坡还有100多种可食用植物,但许多人认不出这些植物,甚至不认为值得花时间和心思栽种及品尝本地花草果叶。
本地艺术组合Mamakan启动了结合美食与文化地理的艺术企划GastroGeography(美味地理),希望更多人认识新加坡珍贵的可食用植物,更希望本地人用双手接触这片土地,以嗅觉、味觉、视觉和感觉培养最真实的情感,记住花园城市的美味,发现盛满食材的新加坡。
你猜猜:这里种了多少可食用植物?
本地艺术小组Mamakan Art Collective(简称Mamakan)原以为答案是寥寥无几,结果不到一个月,就在新加坡中央市区找到100多种可食用植物。
Mamakan由三位成员Kristine Oustrup Laureijs、Laletha Nithiyanandan与蔡志辉(Steve Chua)组成,艺术小组的名字Mamakan结合Mama(寓意Mother Nature,即大自然)和Makan(马来文的意思是“用餐”,印地语的意思是“家”)。顾名思义,Mamakan的艺术创作正是以饮食和文化传统为发想。
本地艺术小组Mamakan Art Collective三位艺术家(左起):Laletha Nithiyanandan、Kristine Oustrup Laureijs和蔡志辉善用本地可食用植物为食材与艺术材料。
Kristine说:“Mamakan是一种哲学,我们希望通过食物说故事,让大家认识一个地方的历史和文化,唤醒或重温大家的回忆。”
两年前,Mamakan以本地可食用植物为创作材料,开始了结合美食与文化和地理的艺术企划GastroGeography。“Gastro”就是和食物有关,“Geography”是地理,结合两者可译为“美味地理”,意即探讨食物和地方,以及文化和大自然之间的关系。
Mamakan原以为不可能在本地找到太多可食用植物,所以考虑把企划范围扩大至马来西亚和婆罗洲;没想到一开始探索,就接连发现许多宝藏。
长穗木(Stachytarpheta Indica)的叶、花和茎都可食用
红闭鞘姜(Costus Woodsonii)的橘色花瓣入口清新带酸,可生吃或榨成果汁
上街“觅食”初体验
Mamakan三位艺术家之中,Laletha与蔡志辉是本地人,在开始这个企划之前,从没试过在本地街道找食材;“户外觅食”(foraging)经验最丰富的是原籍丹麦,八年前移居本地的Kristine。
Kristine说:“丹麦人从小就会在郊外找可食用植物,在大自然之中找到的食材最新鲜,也最美味。”
移居新加坡之后,Kristine想多了解本地人的饮食文化以及本地天然资源。起初,她和Laletha与蔡志辉因为不熟悉热带植物,所以无法辨识路上看到的植物品种。他们请植物学家、生物学家以及大自然爱好者帮忙,最后终于整理出本地100多种可食用植物的名单。
寻宝过程中,他们走了无数个街道,看到地上有可以食用的花草果叶就捡起来,结果时常引起路人的注意,不少人或讶异或好奇,问题都是:“这些植物可以吃吗?”
Kristine说:“无论去到哪里,大家都向我们投以异样目光,即使是住在附近的居民,也未必知道每天看到的植物原来可以食用。”
寻宝过程也有美丽偶遇。某次路过全国设计中心,Kristine的孩子捡起掉在地上的果子,他们请教专家后发现这棵树的果子不但可食,还有个美丽的名字:“幸福树”(Happiness Tree)。后来他们在婚姻注册局前发现“幸福树”(又称菲岛福木)的踪影,让人产生美丽联想。
Kristine说:“其实,我们身边到处都能找到天然食材,但要是觉得本地没有可食用植物,那即使摆在眼前,也不可能看到。”
植物是食材也是艺材
身为艺术家,Mamakan的使命就是让更多人透过艺术看到本地植物,并通过本地植物看到这个热带岛国的宝藏。
他们把收集到的植物标本放入个别透明罐,加入伏特加酒保存标本,最后把瓶子摆放在水泥砖块搭建而成的展示架上。灯光照耀下,一个个植物标本宛如珠宝首饰,晶莹闪亮。
Kristine说这件装置艺术品的发想源自组屋以及中药店的药柜:“水泥砖代表城市化,植物标本代表大自然,我们希望呈现出两者的和谐共存。”
此外,他们也设计了两件平面艺术品:一是融入植物绘图的新加坡市区地图,另外还有一款题为GastroGeography of Singapore的海报。海报列出本地100种可食用植物的图片,以及每种植物的可食部分、功效、味道和食用方法。
Mamakan制作的新加坡市区图融入植物绘图
GastroGeography是去年新加坡双年展的亮点项目之一,不仅装置艺术获得热烈反响,三人举办的特别导览(GastroGeography Tours)因太多人报名而不断加场,而且场场爆满。
特别导览由至少一名艺术家带领,每次大约三小时。公众和艺术家一起徒步探索市区的可食用植物,途中除了听艺术家说故事,还能品尝这些植物,以及以植物制成的饮料和点心,如:以荳蔻(Nutmeg)炮制的“天然可乐”、罗比梅果酱、火炬姜(Torch Ginger)椰糖和腌渍三敛(Belimbing)。
Mamakan在新加坡美术馆办了“本地植物品尝会”,让公众一尝本地多种可食植物的味道
Mamakan用本地植物做成的装置艺术品
市区遍植可食用花草果叶
蔡志辉说:“美食不一定要在餐馆享用,艺术品也不一定要在美术馆欣赏。我们希望大家走进我们的创作过程,而美食就是最适合分享的媒介。”
Kristine说:“跟着我们的寻宝路线,不但可以深入了解我们的创作,也能用新视角认识新加坡,还有在这里生长的一草一木,对新加坡产生多一点好奇,多一些自豪。”
一步步走过熟悉的地方,重新认识本地植物,用嗅觉和味觉记住这些花草果叶,植物就不只是植物,还是专属于这个小红点的特别回忆。
箭叶橙(Kaffir Lime)常用在泰式料理
野生胡椒(左)和黑胡椒
知识消失之前……
无论是装置艺术或特别导览,参与者之中不乏对本地植物有认识的公众。尤其是年龄较大的本地人,很多都出于经济需要,在小时候采集并享用本地的花草果叶。随着社会日趋富裕,大家收入增加,食材都在超市购买,“户外觅食”的人越来越少,可食用植物的集体知识也开始消失。
Kristine说:“有个参与导览的女生告诉我们,家里长辈懂得许多三敛(Belimbing)的料理方法。但如果阿嫲们不在了,这些食谱就会消失,年轻一代也不再花心思认识或寻找可食用植物。”
三敛(Belimbing)的果实除了腌渍,也可以制成多种料理
就像檄树(Noni),果实(俗称诺丽果)虽其貌不扬,成熟后有强烈臭味,但它可生吃也能熟食,而且据说饱含抗氧化剂,保健功效丰富。本地有些保健品专店从夏威夷进口檄树果汁,每瓶售价数十元(新币)。
Kristine说:“有名参与导览的妇女非常讶异,因为她从没想过自己在保健品店买的昂贵檄树果汁,原来可用本地植物亲手制作。檄树附近能找到掉在地上的果实,只要洗净、弄干,然后放在玻璃罐日晒,一个月后就会流出汁水。你可效仿夏威夷人的做法,加入苹果汁和糖饮用,也能拌入奶油芝士,搭配饼干。这可说是本地版本的芝士喔。”
只要善加利用,别人眼中的垃圾,其实就是独特的美味。
檄树的果实可以生吃或熟食,其汁水也能拌入奶油芝士,制成本地版本的芝士
山苏的叶子顶端入口鲜嫩,适合炸或翻炒
左手香(Plectranthus Amboinicus)味道类似牛至(Oregano)
发掘户外觅食之乐
要把“垃圾”变成“美味”,首先要改变心态。
Kristine说:“如果认为食物在超市就买得到,户外觅食根本莫名其妙,那就不可能发掘本地这么多自然宝藏。”
Kristine坦言,她在GastroGeography的创作过程中曾质疑这个企划的意义。某次,女儿的同学试了她做的罗比梅果酱后觉得好吃,她便带女儿和那名本地小朋友到福康宁公园收集果子,希望女儿的同学体验户外觅食的乐趣。
在福康宁公园的“香料园”可以找到可可果
罗比梅果树种在走道旁,一抵达公园,Kristine和女儿就开始在树下捡果子,而那名本地小朋友一直站在走道上,不愿走近果树。
小朋友说:“树下好脏。”
她眼中的“脏”,原来是泥土还有她害怕的黑蚂蚁。
Kristine不想强迫她尝试,但小朋友眼看两人乐在其中,终于决定参与。她蹲下,伸出手,在触手能及的范围内尽量收集果子,双脚始终没离开走道,一步也没接近泥土或蚂蚁。
回家的路上,小朋友问Kristine:“你为什么要自己收集果子?”
Kristine脑海闪过好多答案:因为新鲜、健康、好玩、免费……还没解释,小朋友又问:“直接上超市买不就好了?”
Kristine说:“她的问题让我相当沮丧。我开始问自己:如果大家都这么想,那这个企划是否值得做下去?”
所幸的是,“罗比梅果酱”事件后不久发生另一件事,让她恢复信心。
当时,Kristine的大女儿提出自己的生日聚餐想和朋友一起到户外觅食,Kristine便策划了一场“福康宁公园寻宝比赛”,让小朋友分组比赛,按照她分的“寻宝地图”,在福康宁公园找寻数种可食用植物。大家玩得不亦乐乎,没有任何小朋友投诉泥土肮脏,反而是家长说户外太热了,提议下次聚餐还是选有冷气的地方比较理想。
Kristine说:“这个聚餐让我明白,小朋友绝对可以喜欢上户外觅食,关键是在什么场合,以及我们怎么介绍这个活动。”
让本地人熟悉本地口味
成年后再尝试认识本地植物,感觉截然不同。
成长过程中从未试过户外觅食的蔡志辉一直把果酱联想为草莓果酱,第一次吃罗比梅果酱时就认为口味像外国食品。明明是本地生长的罗比梅果,因为没有吃过,反倒陌生起来。
Kristine说:“很多本地年轻人从未捡起土地上任何东西来吃,对他们来说,外国的口味反而熟悉,真正属于本地的味道,吃起来反而觉得陌生。”
可食用与装饰植物的取舍
三位艺术家问了许多本地青年在家里最常吃的水果,结果最普遍的答案是葡萄、草莓和蓝莓,几乎没有热带水果。
蔡志辉说:“或许是我们都习惯了西方文化,像我喜欢烹饪,但最常煮的是法国菜。我虽然也喜欢本地料理,但却因为不懂得做法,反而少做。长期来说,我们都会失去自身的一部分。”
不过,自从开始GastroGeography企划,他已经开始改变。过去走在街道上,他根本不会留意身边的草木,现在不但会留意,还能认出植物品种。
认识本地可食用植物是第一步,下一步是种植并珍惜本地天然食材。
Kristine说:“全球多个大都市之中,新加坡或许是唯一单在市区就有这么多可食用植物的地方。这里的生物多样性无比丰富,我们必须保护这些植物。每次建造一座公寓,就削弱了该区的生物多样性,因为公寓内外只种植装饰植物。可食用植物会吸引昆虫,果实掉了会腐烂,管理处大多认为太‘脏乱’,所以不会考虑栽种。”
装饰植物和可食用植物之间要如何取舍?暂且不论新加坡寸土如金,种植可食用植物面对的最大障碍,或许就是可食用植物的形象“问题”。
Kristine移居本地初期就有切身经历。她当时租了第10邮区的房子,在院子种了香蕉,结果不久就收到投诉。房东太太说香蕉看起来很cheap,言下之意是有损形象。Kristine这才留意到,整条街这么多栋房子,家家户户种的都是装饰植物。
八年前移居本地的Kristine“户外觅食”(foraging)经验丰富
她说:“可食用植物象征丰裕和收成,而且外形漂亮,种了又可以吃到新鲜又便宜的有机果菜,何乐不为?”
社会变得富裕,是否失去了更珍贵的东西?长辈们懂得善用眼前的天然资源,即便经济条件不佳,还是凭心思和巧思把这么多本地植物做成美味料理。如今,我们可以轻易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食材,却忽略了眼前的珍宝,甚至弃之如敝屣。
接触土地才能生根
GastroGeography的成功让更多人开始认识本地的可食用植物,Mamakan(2017年2月)在新加坡美术馆办的“本地植物品尝会”供不应求,有些公众也请Mamakan为他们策划以本地可食用植物为主题的宴席。
Kristine说:“世界各地的山珍海味唾手可得,现在最奢华的反而是我们一知半解的本地植物。其实,这些都是在组屋邻里就能找得到的植物,却因为我们缺乏认识而变成奢侈品。”
她认为:在这个科技主导的时代,城市人有一半的生活是在虚拟的网上世界,归属感越来越飘渺。
Kristine说:“我们必须接触这片土地,才能落地生根。如果从未吃过这片土地孕育的花草果叶,那要怎么生根,如何感觉到这是自己的家呢?”
所以Mamakan希望:大家不仅是参与GastroGeography的导览和品尝会,更重要的是认识并珍惜眼前的可食用植物。
或许并非每个人都能把本地可食用植物融入日常饮食,但如果可以,请至少捡起一片落叶或落花,或亲手埋下种子,用双手和五官记住自然的美丽。
满天星(Pink Baby’s Breath)即可观赏也可食用
在日本京都住了三年多,最难忘的美味不是名贵会席料理或新鲜无比的海鲜刺身,而是春天时候在后山亲手挖掘的竹笋,夏天采摘的山间野菜,还有长在住家附近的野薄荷和麝香草。
回新后常想:可惜本地找不到可食植物,根本不能在户外觅食。直至随Kristine在国家博物馆和福康宁果园认识n种可食用植物,羞愧和感动参半,心情久久无法平静。
当天随行参与导览的还有一对母女,母亲说还在念小学的女儿看了Mamakan的装置艺术后提出要自己种可食用植物,现在不但更有耐心,还会提醒妈妈:别急着要植物快高长大,要让植物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希望更多小朋友像这位小女生一样对本地植物产生兴趣,更希望更多大人和更多小朋友分享这些乐趣。
Mamakan网站:
http://mamakan.com
(小编的结语:在重新认识本土可食用植物的同时,遵守公众场所管理规定,以及进行可持续的采集,也都是很重要的,关于相关话题我们将在今后继续分享,也欢迎分享你的实践体会!)
本网转载文章旨在传播有益信息,如果本文及其素材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和/或其它相关知识产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在核实后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有机会是一家致力于“让有机生活方式在中国落地生根”的前沿媒体,成立于2010年,于2011年10月正式上线。
我们关注有机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但不限于食物、艺术、自然、教育、文化和生活。我们关心大中华区本地的实践者、探索者、消费者和引路人在做的事。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作坊,无论是团体、还是个人,只要所做的事有利生态、环境、社区和个人,我们都将予以报道。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朋友加入进来,共同丰富有机生活的内涵。想在中国荒野求生 中国的哪些地方可以做这方面的挑战呢?_百度知道
想在中国荒野求生 中国的哪些地方可以做这方面的挑战呢?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中国最好别玩这种游戏,中国野外救援效率非常低,除了一些旅游景点外,根本没有专业的救援队,只有110,想想110的水平吧!
中国的话,很多了。什么野人山呀、塔克拉玛干沙漠、神农架呀什么的,他都可以选择
我们中国也有很多热带雨林
不过在黑龙江那边不错
在遥远的玛勒戈壁。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荒野求生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正文
那些适合荒野求生的旅行地
  据英国媒体报道,近日,著名旅行指南杂志《孤独星球》公布了全球最人迹罕至的旅行地照片,向人们展示了这些地点动人心魄的自然风光。在世界人口不断增长的今天,想要找到一个没有“人山人海”的景点实属不易,所幸还有一些偏远的角落目前人类还未触及,旅行者们也可以尽情享受这些美得令人窒息的自然风光。图为阿根廷伊瓜苏大瀑布,位于阿根廷与巴西交界处,由300个独立瀑布组成。
责任编辑:hn_新闻
48小时点击排行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荒野求生》 第1-7季目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荒野求生》 第1-7季目录
&&贝爷荒野求生全目录,第1-7季。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版荒野求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