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流层 对流层飞艇是军事装备吗

心系家国休戚安危,共享防空防灾知识——南京人防,与你同行。
  我国自主研发的平流层飞艇“圆梦号”近日进行首次试飞。平流层飞艇还不受对流层恶劣天气影响,可全天侯全天时连续工作。从国防安全方面来讲,临近空间可操纵浮空器能够凭借高度上的优势,用于早期预警、战时通信保障或攻击平台等。
  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平流层飞艇“圆梦号”进行了首次试飞,为实现平流层飞艇的长时间飞行,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00人的科研队伍所研发的高强材料可抵抗平流层飞艇的高压差,并将飞艇骨架、螺旋桨、支架设计至极限轻度。
近百年来,虽然世界各国没有停止过以各种方法对临近空间的探索,但其一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然而最近十几年,临近空间经济(以下简称“临空经济”)活动日益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热门话题。由于对临近空间潜在的巨大商业、政治和军事利益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包括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日本等在内的发达国家都加大了对临近空间进行探索的力度和频率,纷纷展开各类临近空间可操纵浮空器的研制。不过,由于受到基础理论、技术方法等方面的制约,上述国家的多项临近空间可操纵浮空飞行器(或称“平流层飞艇”)开发计划要么阻力重重停滞不前,要么彻底偃旗息鼓。与众不同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科学家大胆创新、默默耕耘,从探索和重建基础科学理论入手,在临近空间可操纵浮空器的构造、材料、控制、信息获取和通信方法等方面,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可行之路,使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与创造开始走在世界的前沿。
关于临近空间的定义,目前各国的共识是指海拔高度在20~100千米的空域范围。由于这个空域的空气过于稀薄,以致大多数飞机都无法在该空域飞行。而相对于卫星来说该空域的万有引力又显得过大,卫星无法在这个空域某一高度的轨道上环绕地球运行。因此,目前还没有任何人造的可操纵飞行器能在该空域长航时飞行或定点驻留。
最近十几年里,以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为代表的许多国家都加快了对临近空间进行探索利用的步伐,临空经济如今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热门话题。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各国越来越透彻地认识到,能否充分开发和利用临近空间,关乎国家的科技竞争力、经济、政治、国防安全,和一个国家未来在空天一体化发展进程中所处的位置。
从经济上来讲,临近空间开发利用的目的之一,是通过布置在该空域的临近空间可操纵浮空器(NearSpaceControllableAerostat)来替代亚轨道卫星部分功能,完成各种以前只能靠卫星才能完成的工作,比如农作物产量估计、天气预报、恶劣天气预警、大地观测、通信中继等,从而大大降低业务成本和提高综合效益。而从国防安全方面来讲,临近空间可操纵浮空器能够凭借高度上的优势,用于早期预警、战时通信保障或攻击平台等。尤其重要的是,临近空间可操纵浮空器作为空、天飞行器之间的协作中继,弥补空天一体化的作业缝隙。由此不难看出,临近空间对于人类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也必将是人类探索和利用天空的下一站。
不过,要想开发和利用临近空间,就必须全面地了解和认识临近空间自然环境方方面面的细节,其前提就是人类要能够往返和长期驻留在临近空间,这是必须要迈出的第一步。然而也就是这第一步,让许多国家的科学家们绞尽脑汁仍不得其门而入,这也是为什么虽然前后经历了近一个世纪,人类对临近空间的探索利用的成效仍然微乎其微的根本原因。
要从地面往返临近空间并长期驻留在这个空域,各类难于有效操纵的高空气球显然不能担此大任,必须要有能够同时适应对流层和平流层这两种显著不同大气环境的临近空间可操纵浮空器。关于临近空间可操纵浮空器的研究,美国仰仗其雄厚的航空航天科技实力和财力,先后提出并实施了“高空哨兵”(HiSentinel)、“高空长航时飞艇验证艇”(HALE-D)等多个临近空间可操纵浮空器研制项目。然而时至今日,这些耗资巨大、费尽周折的项目仍无一获得成功。
2012年10月美国《航宇日报》报道,由于“已困扰研究人员数十年的高空飞艇仍然没有明确可行的方法来解决诸多技术困难”,因此美国研制多个平流层飞艇项目都陆续中止了。日本对其“同温层平台”临近空间可操纵浮空器项目投入了巨资,而实验情况与美国项目也大同小异。世界各国科技人员在探索临近空间可操纵浮空器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固然令人钦佩,但在航空航天技术已十分发达的今天,人类仍然未能创造出具有实用意义的临近空间可操纵浮空器,却是不争的事实。
各国都在努力研发长期悬浮于平流层高空的飞艇,中国显然也没有落后。
现在,央视财经给出的报道称,我国自主研发的平流层飞艇“圆梦号”进行了首次试飞,其能实现平流层飞艇的长时间飞行,主要依托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发的高强材料,可抵抗平流层飞艇的高压差。
平流层飞艇简单来说就是一种轻于空气的浮空器,依靠空气浮力驻空,由太阳能为其提供能源动力,并带有推进系统,其最大的好处,不依赖机场或跑道可实现垂直起降、能悬停于任意地理位置上空,运行高度超出空管范围。
此外,平流层飞艇还不受对流层恶劣天气影响,可全天侯全天时连续工作。
(来自 南方网 /community/content//content_.htm)
  平流层飞艇在军事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价值,在初期发展阶段将以军事领域的实时侦察与监视、预警、导航定位、战区通信应用为主,这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平流层预警飞艇。
  平流层飞艇作为预警雷达平台,既能仰视临空目标,又能俯视低空或地(海)面目标,具有预警机、预警卫星和地面预警雷达无可比拟的优点,因为平流层预警飞艇信号传输不经过电离层,所以电磁波损耗比预警卫星小;因为可以长时间的在空中停留,所以有比预警机更长的留空时间;因为基本不受地球曲率影响,所以比地面预警雷达探测范围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机动性。平流层预警飞艇因为升高依靠空气,飞行依靠阳光,只要飞艇结构和材料允许,可以在高空停留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美国的平流层飞艇是按10年连续留空时间设计的。平流层飞艇一旦技术成熟,造价将非常低,甚至将低于无人机的造价,而且生产技术也将十分简单。
  平流层预警飞艇的预警侦查范围究竟有多大?假设平流层预警飞艇在25000千米高空工作,在理论上雷达向下对地面(海面)目标雷达侦察半径将达到585千米,一艘平流层预警飞艇对地(海)面的雷达侦察覆盖面积将在百万平方公里左右,对空中飞行的飞机、导弹的预警范围将更大。
  如此计算,在某海只需要4艘平流层预警飞艇便可以实现对整个某海包括周边区域的全覆盖,我国全部的国土安全监视也仅需要部署十几艘平流层预警飞艇而已。
平流层预警飞艇不需要担心雷达位置问题,庞大的飞艇有很多地方可以贴轻质柔性薄膜天线;也不用担心平流层预警飞艇的生存力,不说一般的小国不具备攻击25000米以上高度空中目标的能力,即便是理论上有能力击落平流层飞艇的国家战斗机最大升限在18000米左右,空空导弹设计也仅仅针对20000米高度之内的目标,在极限高度仰视攻击25000米——30000米空域的飞艇实践起来难度会非常大,何况经过特殊设计的大型飞艇不是被打中一两枚导弹就会失去作用。
  未来平流层飞艇的发展,在军用领域将有可能通过艇载激光武器或者中继反射地基激光两种方式拦截自由段弹道导弹,这方面美国已经开始研究;在民用移动通信领域或许带来一场革命,用十几个平流层飞艇取代全国几百万个移动通信地面基站,随着平流层飞艇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预计在未来二十年之内,全球很多地区上空将部署有平流层飞艇。
  平流层飞艇是一种以太阳能为能源的高空巨型无人飞艇,具有升空高度高、留空时间长、用途广泛、生存力强、可重复使用、使用维护成本低等特点,可搭载任务系统,执行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等多种任务,在国家军事和经济建设方面应用价值很高。
  由于具有高经济性和环保性等特点,越来越多的国家已开始将平流层飞艇的开发研制作为发展重点,开展了许多相关领域的技术攻关和研究。美国和日本等在平流层飞艇开发上已投入了巨额资金,并已研制出能够上升到平流层高度的演示验证艇。
  目前,国内有多家科研院所正在开展平流层飞艇系统研究论证、中低空试验艇研制和演示验证工作。
  演示验证的目的与必要性
  演示验证是指在近似真实的环境条件下,对需求明确、单项技术已突破的分系统或功能部件及预研成果进行综合集成和演示试验,以验证其应用的可行性、实用性和经济性。它是考核预研成果的主要手段,也是确保型号成功的关键环节。
  演示验证的目的在于将新技术成果应用于新型号上。通过先期技术演示验证,可以验证新开发的技术是否成熟,并将新技术用于新型号研制;同时有助于研究人员了解新技术应用方面的问题;此外,还可为评价预研工作成效提供科学依据。
  演示验证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着眼于技术储备,称为原理验证性技术演示,可用于对现有型号的改进或新型号的研制;另一类是面向新型号方案的技术演示,称为先期概念与技术演示,其目的是加速成熟技术向新型号应用的转移,尽可能在逼真的运行环境中进行。
  考虑到平流层飞艇需要从低空上升到中高空,再穿越对流层激流区,最后到达平流层,整个放飞返回过程中的风场环境差异巨大,其中以对流层的激流区风场环境最为恶劣。若飞艇没有经历该区域的演示验证试验,直接穿越对流层的激流区是比较危险的。因此,为减小平流层飞艇的研制风险,有必要采取“低空到高空,简单到复杂”的发展思路。
  同时,平流层飞艇上的许多关键技术也可在对流层飞艇上解决,如复杂条件下的升空回收控制技术、巨型囊体加工工艺技术等。
  此外,据有关资料介绍,国外平流层飞艇的研制基本上都采取了“关键技术攻关→中低空试验艇试验→中高空试验艇演示验证→平流层试验艇演示验证→平流层目标艇研制与应用”的技术路线。因此,要确保平流层飞艇的成功研制,试验艇演示验证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
  国外发展路线
  目前,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平流层试验艇基本处于研制阶段。
  以美国国防预研局(DARPA)的“探测器与结构一体化”(ISIS)项目为例,其进展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年)主要开展可行性研究和系统设计工作;第二阶段(年)主要进行关键技术开发工作,目标是使该飞艇的技术成熟度达到第五级(TRL=5),制造成熟度达到第二级(MRL=2);第三阶段(年)将利用前两个阶段验证过的技术和制造工艺,开展缩比原型艇的制造、系统集成和试飞验证工作,目标是使技术成熟度达到第七级(TRL=7),制造成熟度达到第六级(MRL=6),并于2012年研制一艘1/3比例的验证艇,计划2013年进行飞行演示。
  日本平流层飞艇的研制也分为3个阶段。首先是技术熟悉完善阶段,研制飞艇平台缩比模型;第二阶段是要在4年内研制出临近空间飞艇(约200米长);第三阶段为商业化生产阶段。目前第一阶段工作已经完成:包括2003年8月完成无动力平流层飞行试验,试验艇为艇型无人气球,艇长48米,飞行高度16.4千米,飞行时间4小时;并在2004年研制出10500米3、升空高度4000米、艇长68米、有效载重400千克的低空验证艇,也完成了飞行试验。
  韩国平流层飞艇研制的3个阶段主要包括:第一阶段研制出艇长50米、升空3000米、飞行时间3小时的无人飞艇,验证自主控制及定点保持;第二阶段研制出平流层飞艇原理样机,具有自主控制和定点保持能力,并能在20千米高度飞行时间超过72小时;第三阶段是平流层飞艇运行、测试和商业化阶段,目标是发展艇长约170米,能在20千米高度留空2个月的平流层飞艇。目前,韩国已完成50米长无人飞艇的研制及试飞工作。
  俄罗斯Rosaerosystems航空系统公司开展研制平流层飞艇的计划:第一阶段研制体积9050米3、升空4000米及可携带200千克任务系统载荷的验证飞艇;第二阶段研制升空20千米的平流层飞艇。
  中航工业特种飞行器研究所的发展路线
  参照国外平流层飞艇研制经验,中航工业特种飞行器研究所(特飞所)平流层飞艇研制路线主要采取“关键技术攻关→中低空试验艇试验→中高空试验艇演示验证→平流层试验艇演示验证→平流层科研艇”的发展模式。其技术发展可分为以下4个阶段:
  第一阶段(年):在完成相关关键技术攻关的基础上,完成了“天舟”01低空试验艇(升空高度300米)和PFK300低空试验艇(升空高度1500米)研制和飞行试验。
  第二阶段(年):在进一步完成相关关键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中高空演示验证艇(有动力升空8000米,无动力升空高度13000米)的研制和演示验证试验。
  第三阶段(年):全面突破和提升平流层飞艇关键技术及其水平,细化平流层试验艇各分系统技术指标体系,开展系统集成演示验证方案的研究,实现升空高度20千米、能长时间定点留空并具备一定的任务载荷搭载能力的试验艇研制和飞行试验验证。
  第四阶段(年):全面开展平流层科研艇工程型号研制和应用示范体系建设。
  特种飞行器研究所研制的各种飞艇
  自1990年起,特种飞行器研究所相继承担了多项平流层飞艇关键技术课题预研和对外合作工作,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成果,同时,研制出多种型号的平流层飞艇试验艇,演示验证工作稳步、有序推进,为平流层飞艇的成功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天舟”01试验艇
  2000年,特种飞行器研究所作为飞艇总体设计、制造、系统集成及飞行试验单位,和电科院及上海交大等多家研究机构联合开展平流层飞艇关键技术研究,并于2003年完成了升空高度300米的平流层低空试验艇“天舟”01的研制与试飞工作。
  “天舟”01试验艇的研制、试验及试飞工作突破并验证了如下关键技术:自主定点控制、内置设备舱的可行性、全电系统综合控制技术、太阳能电池与气囊材料连接技术、尾部推进系统矢量控制技术、低阻气囊外形加尾部推进布局的气动特性和操纵规律。
  PFK300试验艇
  自2005年以来,特种飞行器研究所作为技术总体单位,联合航天科工、中电集团、北航、上海交大等单位,开展了国防基础科研项目—平流层飞艇关键技术课题研究,并在2008年完成了升空高度1500米的PFK300试验艇的研制与试飞工作。
  PFK300试验艇的研制、试验及试飞工作验证的关键技术包括:多气室囊体布置的合理性、总体结构布局的可行性、应急撕裂幅实施应急回收的可控性、水平升空回收模式合理性、垂直升空模式可行性、超热/超冷控制的热分析。
  FKDY浮升一体化飞艇
  在“十一五”总装航空支撑项目“对流层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的牵引下,特种飞行器研究所于2009年成功研制了一艘升空高度500米的对流层飞艇浮升一体化试验艇,并完成了低空试飞工作。
  FKDY浮升一体化试验艇的研制、试验及试飞工作验证了低阻层流囊体总体设计、浮升一体化双体布局设计、浮升一体化飞艇工艺成型、重力浮力平衡控制、平流层浮升一体化飞艇的可行性等关键技术。
  FKC-1~FKC-3超视距飞艇
  在年期间,特种飞行器研究所先后研制出FKC-1~FKC-3等超视距飞艇。该系列超视距飞艇最大升空高度1500米,目前已搭载相关任务载荷投入使用。
  通过FKC1~FKC3等超视距飞艇的研制、试验及搭载任务载荷的实际应用研究,特飞所主要验证了以下关键技术:自主飞行控制技术,远距离遥测遥控技术,放飞、回收和定点保持技术,爬升和下降轨迹优化技术,对流层复杂大气环境升空回收技术,装载不同任务系统的使用模式和效能研究。
  中高空演示验证艇
  2009年10月,中航工业集团公司通过“创新基金”项目支持特种飞行器研究所开展“平流层飞艇演示验证艇”研制,计划于2011年完成试验艇的研制和试飞试验任务。该演示验证艇体积6000米3,可在海拔8000米高空进行带动力飞行验证,并可在无动力情况下实现升空高度13000米的试验验证。
  该演示验证艇将重点针对平流层飞艇如下关键技术进行演示验证:总体布局设计与先进气动力设计技术、超轻艇体结构设计与制造技术、新型复合材料结构强度分析技术、飞行控制与遥测遥控技术、系统集成与验证测试技术、高可靠性数据链路系统设计技术、复杂气象条件下升空回收与应急控制技术。
  目前,特种飞行器研究所已完成演示验证艇软硬结构的生产、复合材料龙骨和尾翼的装配以及连接点的强度试验,现正在进行动力装置台架试验及航电系统地面调试等工作,计划于2011年完成演示验证艇的研制和试验试飞工作。该飞艇将成为国内目前自主研制的飞行高度最高、体积最大、技术指标先进的平流层飞艇中高空试验艇。
  发展展望
  我国平流层飞艇的研究起步基本和国外同步,但由于经费投入相对较少,目前尚处于先期理论研究和试验艇演示验证阶段。未来10年将是我国平流层飞艇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应抓住目前良好的发展机遇,进一步完善我国平流层飞艇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我国基础工业的研制进展和平流层飞艇研发保障条件建设,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力度,加强演示验证试验,稳步推进我国平流层飞艇研制进程。
  平流层飞艇研制毕竟是一项浩大、复杂及高科技的系统工程。因此,在平流层飞艇研制方面,特种飞行器研究所将努力与中国科学院等国内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联合组建攻关团队,充分发挥中航工业集团和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各自优势,努力提高平流层飞艇研发团队的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同时,从以往国家重大型号项目的研制经验可以看出,这些国家重大项目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都始终贯穿着国际间的合作,而不是采取“闭门造车”的方式。因此,特种飞行器研究所也将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积极引进和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在平流层飞艇研制中的某些重点技术领域实现技术的跨越发展。
(来自 科普中国
/science//c_.htm)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湖北鄂东地区第一门户网站--鄂东网!
平流层飞艇试飞
所属分类:专题关注
平流层飞艇试飞
中国的平流层飞艇首飞 平流层飞艇是一种依靠尖端科技制造而成的可以长期悬浮于平流层高空的,用于对地球表面进行军事与民用侦察、观测的战略装备。因技术原因,目前世界各国尚未成功研制并投入使用。
平流层飞艇试飞
中国的平流层飞艇首飞
平流层飞艇首次试飞:各国都在努力研发长期悬浮于平流层高空的飞艇,中国显然也没有落后。
平流层飞艇试飞
中国的平流层飞艇首飞
世界最大飞艇曝光:11月2日,在第十一届珠海航展期间,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和法国飞鲸控股公司联合发布中法合作60吨重载飞艇,简称LCA60T,项目正式启动。
11月2日,在第十一届珠海航展期间,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和法国飞鲸控股公司联合发布中法合作60吨重载飞艇,简称LCA60T,项目正式启动。
LCA60T可以一次性装卸最多60吨的超大尺寸货物,装卸货物时,飞艇悬停,拥有非常灵活的操作且成本低廉,将会使交通受限的落后地区和外部世界连接在一起,也为大型低成本绿色交通运输创造了重大契机。
目前,世界上尚未有其他替代运输方式能够将60吨物资一次就从交通基础实施不便的地方运进/运出,这也是许多客户所期盼的解决方案。该飞艇同时还具有其他多种用途。图为中法合作LCA-60T重载飞艇项目启动发布会现常
世界最大飞艇曝光:11月2日,在第十一届珠海航展期间,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和法国飞鲸控股公司联合发布中法合作60吨重载飞艇,简称LCA60T,项目正式启动。
11月2日,在第十一届珠海航展期间,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和法国飞鲸控股公司联合发布中法合作60吨重载飞艇,简称LCA60T,项目正式启动。
LCA60T可以一次性装卸最多60吨的超大尺寸货物,装卸货物时,飞艇悬停,拥有非常灵活的操作且成本低廉,将会使交通受限的落后地区和外部世界连接在一起,也为大型低成本绿色交通运输创造了重大契机。
目前,世界上尚未有其他替代运输方式能够将60吨物资一次就从交通基础实施不便的地方运进/运出,这也是许多客户所期盼的解决方案。该飞艇同时还具有其他多种用途。图为中法合作LCA-60T重载飞艇项目启动发布会现常
世界最大飞艇曝光:11月2日,在第十一届珠海航展期间,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和法国飞鲸控股公司联合发布中法合作60吨重载飞艇,简称LCA60T,项目正式启动。
11月2日,在第十一届珠海航展期间,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和法国飞鲸控股公司联合发布中法合作60吨重载飞艇,简称LCA60T,项目正式启动。
LCA60T可以一次性装卸最多60吨的超大尺寸货物,装卸货物时,飞艇悬停,拥有非常灵活的操作且成本低廉,将会使交通受限的落后地区和外部世界连接在一起,也为大型低成本绿色交通运输创造了重大契机。
目前,世界上尚未有其他替代运输方式能够将60吨物资一次就从交通基础实施不便的地方运进/运出,这也是许多客户所期盼的解决方案。该飞艇同时还具有其他多种用途。图为中法合作LCA-60T重载飞艇项目启动发布会现常
世界最大飞艇曝光:11月2日,在第十一届珠海航展期间,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和法国飞鲸控股公司联合发布中法合作60吨重载飞艇,简称LCA60T,项目正式启动。
11月2日,在第十一届珠海航展期间,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和法国飞鲸控股公司联合发布中法合作60吨重载飞艇,简称LCA60T,项目正式启动。
LCA60T可以一次性装卸最多60吨的超大尺寸货物,装卸货物时,飞艇悬停,拥有非常灵活的操作且成本低廉,将会使交通受限的落后地区和外部世界连接在一起,也为大型低成本绿色交通运输创造了重大契机。
目前,世界上尚未有其他替代运输方式能够将60吨物资一次就从交通基础实施不便的地方运进/运出,这也是许多客户所期盼的解决方案。该飞艇同时还具有其他多种用途。图为中法合作LCA-60T重载飞艇项目启动发布会现常
全太阳能飞艇试飞成功 全球首架在中国
中国企业研发全球首架全太阳能无人飞艇 试飞成功
5月27日,一架太阳能飞艇在南非试航成功。这架由中国企业达天飞艇公司作为设计及制造商,与挪威、英国、法国、美国、南非、德国、日本等国家科技人员合作。动力完全来自其背部安装的太阳能板转化的电能,是飞艇中的“新能源”成员。
在庞大的飞行器家族中,飞艇的存在感并不像飞机那么强,但是研究飞艇的科研人员依然渴望将新能源应用其中。对于主要在平流层“活动”的飞艇来说,太阳能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不过,与飞机不同,飞艇表面少有平面,外形更接近庞大的气球,飘浮的动力来自气囊内轻于空气的氦气。正是这样的外形特点,在飞艇身上安装太阳能电池是个极大的挑战。
5月27日试飞成功的飞艇,被国内参与设计的公司达天飞艇公司称为全太阳能飞艇CA-21R,属于该公司的CA系列飞艇产品。“这架飞艇与以往的太阳能飞艇不同,没有依靠油电混合动力,而是完全利用太阳能供电飞行。”上海达天飞艇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许璐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太阳能飞艇
在这架全太阳能飞艇之前,不少痴迷于飞艇的研究人员就曾经进行过类似的实验。2011年,加拿大太阳能飞艇公司研制的太阳能动力飞艇拥有奇异的三角形外形,其背部铺满了太阳能电池板。他们对外宣称这种太阳能动力飞艇综合了飞艇的轻快特性和有翼飞行器的优点,不需要任何道路或轨道。所以,它可以在没有着陆点或飞机跑道的偏远地区完成医疗急救、野生生物监测、军事侦察以及运送重型货物的任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美国欲400万造平流层飞艇 超低成本惹人爱
中国新闻网
  据外媒27日报道,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计划投资400万美元用于平流层飞艇设计竞赛,该飞艇具备人造卫星的基本功能,但成本比火箭和卫星低很多。
  平流层飞艇是一种可以长期悬浮于平流层高空的浮空器,用于对地球表面进行军事与民用侦察。竞赛将于明年举行,要求其能漂浮在2万米高空超过20个小时,有效负荷达20千克,并携带监控设备和太空望远镜。 平流层飞艇的成本比人造卫星低很多,但是同样可以为偏远地区提供通讯服务,还能为特殊地区的地理数据收集工作提供便利。在最近二十年,科学家一直在研究和改进平流层飞艇,但是由于技术原因,该飞艇尚未被投入使用。   
  飞艇属于浮空器的一种,也是利用轻于空气的气体来提供升力的航空器。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浮空器可分为飞艇、系留气球和热气球等,其中飞艇和系留气球是军事利用价值最高的浮空器。飞艇和系留气球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比后者多了自带的动力系统,可以自行飞行。飞艇分有人和无人两类,也有拴系和未拴系之别。   
  飞艇获得的升力主要来自其内部充满的比空气轻的气体,如氢气,氦气等。现代飞艇一般都使用安全性更好的氦气来提供升力,另外飞艇上安装的发动机提供部分的升力。发动机提供的动力主要用在飞艇水平移动以及艇载设备的供电上,所以飞艇相对于现代喷气飞机来说节能性能较好,而且对于环境的破坏也较小。
 一般从结构上看,飞艇可分为三种类型:硬式飞艇、半硬式飞艇和软式飞艇。硬式飞艇是由其内部骨架(金属或木材等制成)保持形状和刚性的飞艇,外表覆盖着蒙皮,骨架内部则装有许多为飞艇提供升力的充满气体的独立气囊。半硬式飞艇要保持其形状主要是通过气囊中的气体压力,另外部分也要依靠刚性骨架。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一艘制造的半硬式飞艇从前往阿拉斯加的途中穿过了北极点,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架到达北极点的飞行器。
责编:倪妍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飞机是在平流层飞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