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霸战机争霸

空军霸气回应战机两次绕飞台湾 蔡英文及“独”派大佬听见了吗
空-6K绕飞台湾
大陆4架军机被曝于12月10日以顺时针方向绕行台湾一圈
这是16天之内的第二次绕台飞行
两次绕飞,机型编队几无差异
国际关注,中国军机轰-6K、苏-30等多型战机同时飞越宫古海峡、巴士海峡
前出第一岛链赴西太平洋远海训练
两次绕飞,一正一反两个方向
台媒紧张,前所未见对台形成“包抄”
这在两岸和平发展的过去八年里不可想象
12月15日,中国空军官方微博@空军发布
一则图文、一则视频两度发布相关回应消息
中国空军新闻发言人申进科大校:
中国空军近日进行的远海训练和东海警巡、南海战巡,都是例行性、常态化的军事活动,是空军的使命所在、职责所在,合法合理合情,还要按照既定计划一如既往。
发言人还称中国空军是战略性军种,战略能力要与国家利益相适应,完整新闻稿可以上微博@空军发布 进行查阅。
敲黑板,划重点,小编提醒大家,今天的关键词是:常态化!
因为合法合理合情,所以可以常态化!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更多频道内容在这里查看
爱奇艺用户将能永久保存播放记录
过滤短视频
暂无长视频(电视剧、纪录片、动漫、综艺、电影)播放记录,
使用您的微博帐号登录,即刻尊享微博用户专属服务。
使用您的QQ帐号登录,即刻尊享QQ用户专属服务。
使用您的人人帐号登录,即刻尊享人人用户专属服务。
按住视频可进行拖动
&正在加载...
请选择打赏金额:
收藏成功,可进入
查看所有收藏列表
当前浏览器仅支持手动复制代码
视频地址:
flash地址:
html代码:
通用代码:
通用代码可同时支持电脑和移动设备的分享播放
用爱奇艺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当前播放时间:
一键下载至手机
限爱奇艺安卓6.0以上版本
使用微信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udn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设备搜寻中...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连接失败!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部安卓(Android)设备,请点击进行选择
请您在手机端下载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udn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爱奇艺云推送
请您在手机端登录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180秒后更新
打开爱奇艺移动APP,点击“我的-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进行登录
没有安装爱奇艺视频最新客户端?
30秒后自动关闭
实拍国外霸气战斗机起飞全过程">实拍国外霸气战斗机起飞全过程
播放量数据:快去看看谁在和你一起看视频吧~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
安装爱奇艺视频客户端,
马上开始为您下载本片
5秒后自动消失
&li data-elem="tabtitle" data-seq="{{seq}}"& &a href="javascript:void(0);"& &span>{{start}}-{{end}}&/span& &/a& &/li&
&li data-downloadSelect-elem="item" data-downloadSelect-selected="false" data-downloadSelect-tvid="{{tvid}}"& &a href="javascript:void(0);"&{{pd}}&/a&
选择您要下载的《
色情低俗内容
血腥暴力内容
广告或欺诈内容
侵犯了我的权力
还可以输入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新闻热线:021-
世界十大战斗机排行榜 中国两战机霸气上榜(组图)
原标题:世界十大战斗机排行榜 中国两战机霸气上榜(组图)
  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战斗机的主要生产国,中美两国在2013年度生产的战斗机总数大约占世界新生产战斗机数量的70%左右,据推算,中航工业在2013年共生产战斗机55架,原型机2架。(环球网军事特约评论员:雷泽 图片制作:裴申)
  中国在2012年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同时研制两种五代机的国家,据外媒报道,中国在2014年即将试飞多架歼-20原型机、歼-31隐身战斗机的第二架验证机、歼-15S双座多用途战斗机和歼-10C多用途战斗机,成为2014年度试飞新型战斗机最多的国家,此外,中国将于今年开始接收首批歼-10B战斗机和歼-16战斗机,展现出强大的生产能力的研制能力,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战斗机市场发展的火车头。
  2013年,世界战斗机生产能力和技术正在积极扩散,目前,具备生产战斗机的国家已经超过25个,但研制战斗机的能力正在向更少的国家聚集,由于研制第五代战斗机需要强大的技术能力和国家实力,研发战斗机正在成为极少数国家的“贵族”运动,虽然日本、土耳其、瑞典、印尼、韩国和印度正在积极推动本国的五代机研制,但他们是否能够如愿以偿,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各国对战斗机的投入正在进行缓慢调整,采购数量和频率正在趋于缓和,一些国家因为削减财政负担的影响,取消和裁减战斗机订单,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各国的市场竞争正在越来越白热化。
  2013年,美国拥有作战飞机(战斗机、攻击机、轰炸机和战斗轰炸机)总数为2740架,约占全球总量的19%,排名第二的中国为1453架,排名第三的为俄罗斯,总数为1438架,两者都占约10%。排名第四至第十分别是印度、朝鲜、埃及、韩国、巴基斯坦、日本和中国台湾。这其中亚太国家和地区为7个,亚洲国家为7个,这说明亚太地区和亚洲是目前空中作战力量最集中的区域。(数据来源:英国《国际飞行》 评估分析和制图:裴申)
  总体上来说,中国的作战飞机总数仅为美国的一半,现代程度为美国40%左右,总体作战效能能力仅为美国的14%左右。中国的军用作战飞机总数大致相当于日本和中国台湾的五倍,综合作战效能大幅领先。
  根据国外媒体的综合分析,我们从电子设备:以雷达为主的各种机载设备水平;机动性能:格斗机动性、速度、加速能力等性能 ;武器:配套机载武器品种、性能,以及最大载弹量 ;机体:隐身性能、机体改进潜力、可靠性等上述四个方面综合评出 2014年度世界战斗机综合性能排名。(数据来源:英国《国际飞行》 评估分析和制图:裴申)
  2014年1月,世界著名的航空专业杂志――《国际飞行》公布了年度世界空中力量发展报告,报告中对全球军用航空器发展和空中作战力量的此消彼长进行了分析。
  由于全球经济状况仍然不明朗,各国财政支出紧缩导致在军备建设上的投资均在下降,但此次报告中也首次提到了中国在全球军备紧缩的情况下,仍然是空中力量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而中国的三代战斗机和特种军用飞机增速和增量堪称世界之最。报告中显示,美国仍然拥有世界第一的空中作战力量,其作战飞机总数约占全球数量的19%,特种作战飞机相当于第二名至第十名之和。无论从技术、质量还是训练素养和数量角度,美国在空中仍然是不可撼动的。中国虽然拥有傲人的发展速度,但要达到与美军相当的水平,恐怕还要20至30年的漫长积累期。
  2013年,世界战斗机数量排名第一的为美制F-16战斗机,其全球保有量达到空前的2281架,占全球保有量的15%,世界每7架战斗机中就有一架F-16。第二名和第三名分别是美制F-18和F-15,分别为1008架和865架。目前,美制和美国授权生产的战斗机仍然占据世界战斗机的主力地位,世界前三强均为美制战斗机就是典型的例子。(数据来源:英国《国际飞行》 评估分析和制图:裴申)
  十大战斗机排名中唯一上榜的中国战斗机为歼-7系列,总数量为460架,排名中除去第8名F-5战斗机之外,其他战斗机都是苏俄系列战斗机和攻击机,或者苏俄战斗机的衍生型号,它们合计占全球总量的26%,低于美制战机的31%。
第一名 F/A-22A
  F-22“猛禽”战斗机是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和波音联合研制的单座双发高隐身性第五代战斗机,也是世界上第一种进入服役的第五代战斗机。F-22于2000年代中期陆续进入美国空军服役,以取代上一代的主力机种F-15鹰式战斗机。洛克希德?马丁为主承包商,负责设计大部分机身、武器系统和F-22的最终组装。计划合作伙伴波音则提供机翼、后机身、航空电子综合系统和培训系统。
  F-22被公认为现代十大战斗机第一名。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宣称,猛禽的隐身性能、灵敏性、精确度和态势感知能力结合,组合其空对空和空对地作战能力,使得它成为当今世界综合性能最佳的战斗机。但飞机的制造成本过高、俄罗斯和中国的第五代战斗机的计划延迟导致的缺乏清晰空对空作战任务、猛禽的出口禁令和其它使用计划(包括F-35和无人机) 都使得F-22的生产计划提前终止。2009年4月,美国国防部建议停止新订单,经国会批准最终采购187架战斗机。
  “2010财年国防授权法”致使缺乏生产更多F-22的资金。日最后一架F-22的上线仪式在多宾斯空军预备役基地举行。
第二名 F-35A
  F-35“闪电Ⅱ”(F-35 Lightning II)联合攻击战斗机是一款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设计及生产的单座单发战斗攻击机,F-35主要用于前线支援、目标轰炸、防空截击等多种任务,并因此发展出3种主要的衍生版本,包括采用传统跑道起降的F-35A型,短距离起降/垂直起降机种F-35B型,与作为航空母舰舰载机的F-35C型。F-35在战机世代上属于第五代战斗机,具备较高的隐身设计、先进的电子系统以及一定的超音速巡航能力。
  F-35起源自美国联合攻击战斗机(Joint Strike Fighter JSF)计划,该计划是20世纪最后一个重大的军用飞机研制和采购项目,亦为全世界进行中的最庞大战斗机研发计划,设计目的是为了替代美国空军、美国海军、美国海军陆战队以及英国皇家海军的F-16、F/A-18C/D、AV-8等各种军机。计划被定位为低成本的武器系统,这是因为现代先进战斗机,如F-22战斗机的成本不断高涨,美国及其他国家均感到,单纯依靠这样的高性能且高价格的战斗机组成战斗机部队,在财政上难以承受。因此美国各军种改变以往各自研制战斗机的传统,联合起来,共同研制一种用途广泛、性能先进而价格可承受的低档战斗机。
第三名 F/A-18E/F
  F/A-18E/F是一种超音速的多用途战斗/攻击机,主要特点是可靠性和维护性好,生存能力强,大仰角飞行性能好以及武器投射精度高。据介绍,该机的机体是按6000飞行小时的使用寿命设计的,机载电子设备的平均故障间隔为30飞行小时,雷达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为100小时,电子设备和消耗器材中有98%有自检能力。到目前为止,F/A-18共有9个型别,有单座的,也有双座的.出口加拿大的编号为CF-18A,澳大利亚的有F/A-18A/B,西班牙的编号为EF-18,还有一种供出口用的多用途岸基型为F/A-18L型。F/A-18A为基本型,是一种单座战斗/攻击机主要用于护航和舰队防空;如果换装部分武器后即为攻击机,可执行对地攻击任务。
  F/A-18E/F是美国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在F/A-18C/D飞机基础发展的舰载战斗/攻击机,E型为单座型,F为双座型。1991年美国国防部取消了隐身舰载攻击机A-12计划,为满足海军替换60年代A-6的迫切需要,以及填补下一代攻击机A/F-X服役之前的空白,1992年美海军选中了麦?道的F/A-18E/F作为过渡机种。与F/A-18C/D相比,F/A-18E/F加长了机身和翼展,增加了机翼和水平尾翼的面积,增加了载油量和武器,加大了航程。该机所用材料与C/D型基本相同,但采用很多隐身技术。该机原型机于 日首飞,预计1998年开始生产型的总装,2001年投入使用。
  美国海军的F/A-18E/F是现役战斗机中较为成功的攻击战斗机之一,据飞行员报告,虽然它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但其良好的短距起降性能、突出的低空突防能力,特别是超常规的机动能力在现役战斗机中可以说是首屈一指,其航电系统设计也属世界领先水平。
第四名 台风
  欧洲战机公司台风战斗机(Eurofighter Typhoon,又常被称为EF-2000)是一款双发动机,采前翼加上三角翼(鸭式布局)设计的多功能战斗机。参与设计与生产的是英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四国战机公司(Eurofighter GmbH),是介于第三代和第四代之间的超音速战斗机,它主要用于空战,并具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 1983 年开始研制 ,1994 年 3 月试飞。2011年3月,首次参加实战攻击并摧毁了少量利比亚军用设施和装甲车。
  “台风”是欧洲战斗机公司(英、德、意和西班牙4国合作)研制的新型单座双发超音战斗机,前身是EFA验证机,曾命名为EF2000。该机主要用于防空和空中优势任务,兼具对地攻击能力。在“台风”之前,由如此多的国家共同研制的飞机并不多,象战斗机这样关系到国家安全大事的合作项目少之又少,因此“台风”可谓开创了军事工业领域的一个新景象。
  “台风”战斗机广泛采用碳素纤维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铝锂合金、钛合金和铝合金等材料制造,复合材料占全机比例约40%。采用一些隐形技术,包括低雷达横截面和被动传感器。前置鸭式三角翼构造空气动力学不稳定设计提供高度的敏捷性(特别在超音速)、低空气阻力和可提高升力,机翼使用无缝隙襟翼。飞行员通过每秒自动控制40次的飞行控制计算机和全权4余度主动控制数字式电传系统控制飞机去提供好的飞行控制特性。在不使用矢量发动机的情况下就具有优异的超机动性能,得益于良好的机身设计,不但维持高速优异操纵性、也具有很好的缠斗能力,特别是高速高过载缠斗。为增加航程,还具有空中加油能力。
第五名 F-15SG
  虽然F-15已经诞生30多年,但至今仍是波音公司的重要出口产品。今年5月,波音正式向新加坡空军交付最新型的F-15SG“攻击鹰”多用途战斗机,该机也成为目前F-15系列中最先进的型号。F-15SG配备了AN/APG-63(V)3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头盔显示系统、高精度瞄准吊舱等先进设备;配备高性能的F110-GE-129发动机,作战半径超过1800公里,最大载弹量10吨,综合性能较美军自用产品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对于韩国的F-15K,F-15SG装备的AN/APG-63(V)3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性能进一步提升。该型号雷达不仅作用距离和分辨率大增,而且具备同时跟踪多目标的能力,能同时制导8枚AIM-120C攻击8个不同目标。F-15SG和F-15K均装备了头盔显示器,在这方面还要超过美军现役的F-15E。
  相对于早期的F-15,F-15SG和F-15K均采用了重新优化设计的机体,机体结构和潜力都大为改善。波音公司在此基础上,于2009年3月还推出了新型的F-15SE“无声鹰”战斗机,采用了“新型保形油箱和内置武器舱”,全面提升隐身能力。据称,F-15SE的RCS指标将可达到F-35的水准。如果再加上近来EA-18G电子战机的精彩表现,已明显暴露出波音公司不甘于被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第四代战机抢走风头,试图用多款新改进型战机抢占市场。而且在美国国内,空军大批F-15正积极进行升级工作,已成为填补F-22数量不足的重要措施。
  不过,F-15SE以及F-15SG、F-15K虽然在性能上已逐渐接近F-22,但单机价格也达到了令人乍舌的1亿美元,不是一般国家能够接受的。但随着F-22生产线的关闭,以及F-35难以迅速成军而且性能不甚完美,F-15系列的改进型在国际市场上仍大有可为。
第六名 阵风
  阵风战斗机发展自法国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的试验作战飞机计划(Avion de Combat Experimental - ACX)采用三角翼配合近耦合前翼(主动整合式前翼),以及先天不稳定式气动布局,以达既具有高机动性(敏捷性),又同时保持飞行隐定的目的,可作出+9g、-3.6g的机动,三角翼配合近耦合前翼可以在低速(起飞、降落)至音速(超音速巡航)增加升力,这提高了阵风在低速至音速时的机动性,也有利于超音速巡航,增加弹药、燃油携载量。
  阵风战斗机是第四代半战斗机。因为阵风虽然没有采用像F-22战斗机第五代战斗机的技术,如外形设计隐身技术、矢量推力技术、超音速巡航技术等,但比起现代服役的第四代战斗机又采用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因而其综合作战性能有了很大提高,而且有相当大的进一步发展潜力。现代的战斗机空战思想已从传统的近距格斗向从远、中程导弹交战和近距格斗并存方向转移,因而四代半战斗机都十分注重增强导弹作战效能,机载的雷达和武器系统都要求能在尽可能远的距离内发现目标,还能先发制人开火将对方击落。
  阵风上共有 14 个外挂点(阵风海军型为 13 个),其中 5 个用于加挂副油箱和重型武器,总的外挂能力在 9 吨以上,所有型号的阵风上都有一门 30 毫米航空机炮,发射火力为每分钟 2500 发。 阵风的主要空空导弹是米卡系列导弹(MICA)。这种导弹是真正的发射后不管导弹,并已装备在法国空军的幻影2000-5等战斗机上。海军型除可挂载空军型的各种武器外,还可挂魔术-2 和米卡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在空地(面)任务中,2005 年以后将挂反跑道武器和 Scalp 防区外巡航导弹,加上 A2SM 制导炸弹。阵风M型可挂 ANF 反舰导弹和 ASMP-A 中程核导弹。
第七名 苏-35
  苏霍伊苏-35(英语:Sukhoi Su-35,俄语:КБ Сухой Су-35)战斗机,北约代号“侧卫-E”或“超侧卫”(Flanker-E、Super Flanker)是苏霍伊设计局在苏-27战斗机的基础上研制的深度改进型单座双发、超机动多用途重型战斗机,在战斗机世代上属于第四代战斗机改进型号,即第四代半战斗机。现已知苏-35只有少量生产用作试飞和技术验证,2009年其中一架坠毁,尚未有正式服役纪录。
  苏-35除了用三翼面设计带来绝佳的气动力性能外,真正的重点在航电设备,提升自动化、计算机化、人性化、指管通情(C3I)能力等,与同时期西方开发中的新世代战机的航电设计理念相同。大幅提升航电性能的结果是重量增加,必须有其他改良才能避免机动性、加速性、航程的下降。因此除了以前翼提升操控性外,还装备更大推力的发动机,此外,主翼与垂尾内的油箱也予以增大,油箱总容积达13000公升,因而可达到近4000km的无外援航程。故苏-35无论在机动性、加速性、结构效益、航电性能各方面都全面优于苏-27S,而不像其他改型如苏-30般有取有舍。
  苏-35强化了航电系统及武器搭载能力,机体也放大,空重增至18400kg,必须配备推力更大的发动机。计划之初预计装备起飞推力13000kg的AL-31F发动机改型。后来使用AL-35F,AL-35F增加了发动机进气口直径以增加进气量,并增加涡轮入口温度提升了发动机的推力,内部构造也稍作改良,最大军用推力8500kg,最大后燃推力约14000kg。后来又在AL-35F的基础上增加后燃器推力,使得最大军用推力仍为8500kg而最大推力增至14500kg,此即AL-35FM。苏-37则使用加装矢量喷嘴的AL-35FM,又称作AL-37FU 。
第八名 歼-16
  歼-16是中国沈阳飞机公司为海军航空兵所研发的一款从歼-11B系列上发展而来的第3.5代多用途双座战机。该机的研制过程和中国以往的战机一样,较为保密,其原型为俄式苏-27战机。2013年初,中国正式公开该战机。歼-16装备自动电子扫描相控阵雷达(AESA),可与多目标作战并可以识别出目标的相关资料。歼-16最大特点是具备远距离超视距攻击能力和强大的对地、对海打击能力。
  歼-16是中国沈飞正在研制的第3.5代多用途战机,并可能被命名为歼-16,J-16就是J-11的超级改型,J-16高Su-30一个级别,网传日已在沈阳首飞。歼-16具有很强的对空对地攻击能力。歼-16装备自动电子扫描相控阵雷达(AESA)具有与多目标作战的能力,并可以识别出目标的相关资料。
第九名 歼-10B
  歼-10B原型机在2008年12月首次飞行,飞机的图片在2009年3月首次在网上被披露。2011年试飞的1035号机发动机为太行发动机。2013年12月,国产歼-10B型战斗机已正式开始批量生产,将进行交付试飞并交付部队使用,歼-10B的服役,将使其成中国空军最先进的现役战斗机,中国现役战斗机将从三代机正式迈向三代半。首架量产型歼10,进气道编号符合军方量产型战机编号规则,101代表第一批次第一架。歼10B此前已生产数架验证机,机身并无军方正式编号。
  歼-10B在垂尾顶端和翼下增加了电子吊舱,以满足在复杂电磁条件下作战的要求。尤其是翼下的一对电子吊舱,尺寸较大而且应当是固定或者是半固定设计,并且占用了翼下最“黄金”的挂载位置,翼下吊舱和垂尾电子舱前段呈灰色与雷达舱颜色一致,而吊舱体其他部分与机身的防锈黄色底漆颜色一致,因而基本可以认为吊舱前段灰色部分存在天线。如此布置,天线工作在被动模式下,可以与垂尾顶端的天线一起构成三点无源探测,能够比传统雷达告警器更精确的测定敌方雷达的坐标、频率和波形,大幅度提高飞机的电磁频谱感知能力;工作在主动模式下,可以通过垂尾、左翼和右翼吊舱配合的方式实现闪烁式有源欺骗干扰,能够有效的导致敌方雷达测角能力下降和雷达制导空空导弹脱锁。
第十名 “鹰狮”JAS-39战机
  JAS-39战斗机的“JAS”缩写为瑞典语中的“Jakt”(对空战斗)“Attack”(对地攻击)“Spaning”(侦察)的缩写,因此可见JAS 39战斗机为一战斗、攻击、侦察兼具的Multirole Aircraft(多功能战斗机)。达成机体的大小被分为轻型战斗机、续航距离的妥协、汰换运用上的容易性与高效能低价位的实现。是瑞典空军用来接替汰换Saab-35战斗机的战机。
  JAS-39由鸭型翼(前翼)与三角翼组合而成近距耦合鸭式布局,继承了Saab37战斗机维京战斗机的气动型式,结构上广泛采用复合材料,主翼为切缘襟翼和前缘锯齿,全动前翼位于矩形涵道的两侧,无水平尾翼。机翼和前翼的前缘后掠角分别为45°和43°。该机能在所有高度上实现超音速飞行,并在短场起降上取得最大的效率。可收放前三点式的主起落架为单轮式,向前收入机舱;可转向前起落架为双轮式,向后旋转90°平放入机身下部。机轮和轮胎有碳圆盘刹车及防滑装置。采用带有覆面层隔板的楔形涵道。机身内装自封式主油箱和集油油箱,采用燃油综合管理系统控制。
  70年代后期,当瑞典空军编制“鹰狮”飞机的技术要求的时候,是准备用它来替代Saab-35“龙”和Saab-37“雷”的,着重强调飞机的“变用途”能力和飞机的空中优势能力,因此命名为 JAS-39 战斗、攻击、巡逻机。“变用途”是指飞机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改变用途的能力;“多用途”要求飞机在执行任务之前按照特定的任务进行配置。JAS-39“鹰狮”飞机的主要目标是截击接近瑞典海岸的外国飞机,并对入侵的敌机给予还击。
  2013年,据英国《国际飞行》 杂志统计,中国空军拥有200架歼-10战斗机和272架歼-11和苏-27系列战斗机,三代机总数为472架,另外,还拥有72架歼轰-7A战斗轰炸机、388架歼-7、96架歼-8、160架轰-6和115架强-5飞机。和(数据来源:英国《国际飞行》 评估分析和制图:裴申)
  此外,中国空军还拥有11架空警2000和空警200预警机,以及19架电子战飞机。教练机机队约为209架,略有提高。
  2013年,据英国《国际飞行》 杂志统计,中国陆军拥有222架米-8系列直升机、200架直-9直升机,此外武装直升机装备有74架直-10和48架直-19,总数为122架。训练直升机为93架EC-120和44架直-11,总数为137架。此外还装备有20架S-70黑鹰直升机、20架运-7和运-8运输机,中国陆军航空兵目前拥有直升机大约为501架。(数据来源:英国《国际飞行》 评估分析和制图:裴申)
  2013年,据英国《国际飞行》 杂志统计,中国海军航空兵拥有6架歼-10、23架苏-30、35架歼轰-7、48架歼-8、30架歼-7、14架轰-6以及30架强-5。总体来说,这些飞机的估算值可能低于实际的数据,但从数据中可以看到中国的海军航空兵亟待加强。
  2013年,拉丁美洲和北美的作战飞机增加了2%和3%,而欧洲的作战飞机总数在下降。(数据来源:英国《国际飞行》 评估分析和制图:裴申)
  2013年,亚太地区的作战飞机增加了5%,而中东地区则下降了7%,独联体和俄罗斯增长了1%。(数据来源:英国《国际飞行》 评估分析和制图:裴申)
  中国空军和海军目前装备有歼-11和苏-27系列战斗机大约为330架左右,英国刊物并不准确。
  美国空军装备F-35A战斗机,目前装备和即将交付的F-35A达到48架左右。
中国海军航空兵的歼-10A战斗机
中国空军的歼-10A战斗机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世界十大战斗机排行榜 中国两战机霸气上榜(组图)
日 14:40 来源:环球网
原标题:世界十大战斗机排行榜 中国两战机霸气上榜(组图)
  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战斗机的主要生产国,中美两国在2013年度生产的战斗机总数大约占世界新生产战斗机数量的70%左右,据推算,中航工业在2013年共生产战斗机55架,原型机2架。(环球网军事特约评论员:雷泽 图片制作:裴申)
  中国在2012年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同时研制两种五代机的国家,据外媒报道,中国在2014年即将试飞多架歼-20原型机、歼-31隐身战斗机的第二架验证机、歼-15S双座多用途战斗机和歼-10C多用途战斗机,成为2014年度试飞新型战斗机最多的国家,此外,中国将于今年开始接收首批歼-10B战斗机和歼-16战斗机,展现出强大的生产能力的研制能力,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战斗机市场发展的火车头。
  2013年,世界战斗机生产能力和技术正在积极扩散,目前,具备生产战斗机的国家已经超过25个,但研制战斗机的能力正在向更少的国家聚集,由于研制第五代战斗机需要强大的技术能力和国家实力,研发战斗机正在成为极少数国家的“贵族”运动,虽然日本、土耳其、瑞典、印尼、韩国和印度正在积极推动本国的五代机研制,但他们是否能够如愿以偿,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各国对战斗机的投入正在进行缓慢调整,采购数量和频率正在趋于缓和,一些国家因为削减财政负担的影响,取消和裁减战斗机订单,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各国的市场竞争正在越来越白热化。
  2013年,美国拥有作战飞机(战斗机、攻击机、轰炸机和战斗轰炸机)总数为2740架,约占全球总量的19%,排名第二的中国为1453架,排名第三的为俄罗斯,总数为1438架,两者都占约10%。排名第四至第十分别是印度、朝鲜、埃及、韩国、巴基斯坦、日本和中国台湾。这其中亚太国家和地区为7个,亚洲国家为7个,这说明亚太地区和亚洲是目前空中作战力量最集中的区域。(数据来源:英国《国际飞行》 评估分析和制图:裴申)
  总体上来说,中国的作战飞机总数仅为美国的一半,现代程度为美国40%左右,总体作战效能能力仅为美国的14%左右。中国的军用作战飞机总数大致相当于日本和中国台湾的五倍,综合作战效能大幅领先。
  根据国外媒体的综合分析,我们从电子设备:以雷达为主的各种机载设备水平;机动性能:格斗机动性、速度、加速能力等性能 ;武器:配套机载武器品种、性能,以及最大载弹量 ;机体:隐身性能、机体改进潜力、可靠性等上述四个方面综合评出 2014年度世界战斗机综合性能排名。(数据来源:英国《国际飞行》 评估分析和制图:裴申)
  2014年1月,世界著名的航空专业杂志――《国际飞行》公布了年度世界空中力量发展报告,报告中对全球军用航空器发展和空中作战力量的此消彼长进行了分析。
  由于全球经济状况仍然不明朗,各国财政支出紧缩导致在军备建设上的投资均在下降,但此次报告中也首次提到了中国在全球军备紧缩的情况下,仍然是空中力量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而中国的三代战斗机和特种军用飞机增速和增量堪称世界之最。报告中显示,美国仍然拥有世界第一的空中作战力量,其作战飞机总数约占全球数量的19%,特种作战飞机相当于第二名至第十名之和。无论从技术、质量还是训练素养和数量角度,美国在空中仍然是不可撼动的。中国虽然拥有傲人的发展速度,但要达到与美军相当的水平,恐怕还要20至30年的漫长积累期。
  2013年,世界战斗机数量排名第一的为美制F-16战斗机,其全球保有量达到空前的2281架,占全球保有量的15%,世界每7架战斗机中就有一架F-16。第二名和第三名分别是美制F-18和F-15,分别为1008架和865架。目前,美制和美国授权生产的战斗机仍然占据世界战斗机的主力地位,世界前三强均为美制战斗机就是典型的例子。(数据来源:英国《国际飞行》 评估分析和制图:裴申)
  十大战斗机排名中唯一上榜的中国战斗机为歼-7系列,总数量为460架,排名中除去第8名F-5战斗机之外,其他战斗机都是苏俄系列战斗机和攻击机,或者苏俄战斗机的衍生型号,它们合计占全球总量的26%,低于美制战机的31%。
第一名 F/A-22A
  F-22“猛禽”战斗机是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和波音联合研制的单座双发高隐身性第五代战斗机,也是世界上第一种进入服役的第五代战斗机。F-22于2000年代中期陆续进入美国空军服役,以取代上一代的主力机种F-15鹰式战斗机。洛克希德?马丁为主承包商,负责设计大部分机身、武器系统和F-22的最终组装。计划合作伙伴波音则提供机翼、后机身、航空电子综合系统和培训系统。
  F-22被公认为现代十大战斗机第一名。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宣称,猛禽的隐身性能、灵敏性、精确度和态势感知能力结合,组合其空对空和空对地作战能力,使得它成为当今世界综合性能最佳的战斗机。但飞机的制造成本过高、俄罗斯和中国的第五代战斗机的计划延迟导致的缺乏清晰空对空作战任务、猛禽的出口禁令和其它使用计划(包括F-35和无人机) 都使得F-22的生产计划提前终止。2009年4月,美国国防部建议停止新订单,经国会批准最终采购187架战斗机。
  “2010财年国防授权法”致使缺乏生产更多F-22的资金。日最后一架F-22的上线仪式在多宾斯空军预备役基地举行。
第二名 F-35A
  F-35“闪电Ⅱ”(F-35 Lightning II)联合攻击战斗机是一款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设计及生产的单座单发战斗攻击机,F-35主要用于前线支援、目标轰炸、防空截击等多种任务,并因此发展出3种主要的衍生版本,包括采用传统跑道起降的F-35A型,短距离起降/垂直起降机种F-35B型,与作为航空母舰舰载机的F-35C型。F-35在战机世代上属于第五代战斗机,具备较高的隐身设计、先进的电子系统以及一定的超音速巡航能力。
  F-35起源自美国联合攻击战斗机(Joint Strike Fighter JSF)计划,该计划是20世纪最后一个重大的军用飞机研制和采购项目,亦为全世界进行中的最庞大战斗机研发计划,设计目的是为了替代美国空军、美国海军、美国海军陆战队以及英国皇家海军的F-16、F/A-18C/D、AV-8等各种军机。计划被定位为低成本的武器系统,这是因为现代先进战斗机,如F-22战斗机的成本不断高涨,美国及其他国家均感到,单纯依靠这样的高性能且高价格的战斗机组成战斗机部队,在财政上难以承受。因此美国各军种改变以往各自研制战斗机的传统,联合起来,共同研制一种用途广泛、性能先进而价格可承受的低档战斗机。
第三名 F/A-18E/F
  F/A-18E/F是一种超音速的多用途战斗/攻击机,主要特点是可靠性和维护性好,生存能力强,大仰角飞行性能好以及武器投射精度高。据介绍,该机的机体是按6000飞行小时的使用寿命设计的,机载电子设备的平均故障间隔为30飞行小时,雷达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为100小时,电子设备和消耗器材中有98%有自检能力。到目前为止,F/A-18共有9个型别,有单座的,也有双座的.出口加拿大的编号为CF-18A,澳大利亚的有F/A-18A/B,西班牙的编号为EF-18,还有一种供出口用的多用途岸基型为F/A-18L型。F/A-18A为基本型,是一种单座战斗/攻击机主要用于护航和舰队防空;如果换装部分武器后即为攻击机,可执行对地攻击任务。
  F/A-18E/F是美国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在F/A-18C/D飞机基础发展的舰载战斗/攻击机,E型为单座型,F为双座型。1991年美国国防部取消了隐身舰载攻击机A-12计划,为满足海军替换60年代A-6的迫切需要,以及填补下一代攻击机A/F-X服役之前的空白,1992年美海军选中了麦?道的F/A-18E/F作为过渡机种。与F/A-18C/D相比,F/A-18E/F加长了机身和翼展,增加了机翼和水平尾翼的面积,增加了载油量和武器,加大了航程。该机所用材料与C/D型基本相同,但采用很多隐身技术。该机原型机于 日首飞,预计1998年开始生产型的总装,2001年投入使用。
  美国海军的F/A-18E/F是现役战斗机中较为成功的攻击战斗机之一,据飞行员报告,虽然它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但其良好的短距起降性能、突出的低空突防能力,特别是超常规的机动能力在现役战斗机中可以说是首屈一指,其航电系统设计也属世界领先水平。
第四名 台风
  欧洲战机公司台风战斗机(Eurofighter Typhoon,又常被称为EF-2000)是一款双发动机,采前翼加上三角翼(鸭式布局)设计的多功能战斗机。参与设计与生产的是英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四国战机公司(Eurofighter GmbH),是介于第三代和第四代之间的超音速战斗机,它主要用于空战,并具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 1983 年开始研制 ,1994 年 3 月试飞。2011年3月,首次参加实战攻击并摧毁了少量利比亚军用设施和装甲车。
  “台风”是欧洲战斗机公司(英、德、意和西班牙4国合作)研制的新型单座双发超音战斗机,前身是EFA验证机,曾命名为EF2000。该机主要用于防空和空中优势任务,兼具对地攻击能力。在“台风”之前,由如此多的国家共同研制的飞机并不多,象战斗机这样关系到国家安全大事的合作项目少之又少,因此“台风”可谓开创了军事工业领域的一个新景象。
  “台风”战斗机广泛采用碳素纤维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铝锂合金、钛合金和铝合金等材料制造,复合材料占全机比例约40%。采用一些隐形技术,包括低雷达横截面和被动传感器。前置鸭式三角翼构造空气动力学不稳定设计提供高度的敏捷性(特别在超音速)、低空气阻力和可提高升力,机翼使用无缝隙襟翼。飞行员通过每秒自动控制40次的飞行控制计算机和全权4余度主动控制数字式电传系统控制飞机去提供好的飞行控制特性。在不使用矢量发动机的情况下就具有优异的超机动性能,得益于良好的机身设计,不但维持高速优异操纵性、也具有很好的缠斗能力,特别是高速高过载缠斗。为增加航程,还具有空中加油能力。
第五名 F-15SG
  虽然F-15已经诞生30多年,但至今仍是波音公司的重要出口产品。今年5月,波音正式向新加坡空军交付最新型的F-15SG“攻击鹰”多用途战斗机,该机也成为目前F-15系列中最先进的型号。F-15SG配备了AN/APG-63(V)3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头盔显示系统、高精度瞄准吊舱等先进设备;配备高性能的F110-GE-129发动机,作战半径超过1800公里,最大载弹量10吨,综合性能较美军自用产品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对于韩国的F-15K,F-15SG装备的AN/APG-63(V)3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性能进一步提升。该型号雷达不仅作用距离和分辨率大增,而且具备同时跟踪多目标的能力,能同时制导8枚AIM-120C攻击8个不同目标。F-15SG和F-15K均装备了头盔显示器,在这方面还要超过美军现役的F-15E。
  相对于早期的F-15,F-15SG和F-15K均采用了重新优化设计的机体,机体结构和潜力都大为改善。波音公司在此基础上,于2009年3月还推出了新型的F-15SE“无声鹰”战斗机,采用了“新型保形油箱和内置武器舱”,全面提升隐身能力。据称,F-15SE的RCS指标将可达到F-35的水准。如果再加上近来EA-18G电子战机的精彩表现,已明显暴露出波音公司不甘于被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第四代战机抢走风头,试图用多款新改进型战机抢占市场。而且在美国国内,空军大批F-15正积极进行升级工作,已成为填补F-22数量不足的重要措施。
  不过,F-15SE以及F-15SG、F-15K虽然在性能上已逐渐接近F-22,但单机价格也达到了令人乍舌的1亿美元,不是一般国家能够接受的。但随着F-22生产线的关闭,以及F-35难以迅速成军而且性能不甚完美,F-15系列的改进型在国际市场上仍大有可为。
第六名 阵风
  阵风战斗机发展自法国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的试验作战飞机计划(Avion de Combat Experimental - ACX)采用三角翼配合近耦合前翼(主动整合式前翼),以及先天不稳定式气动布局,以达既具有高机动性(敏捷性),又同时保持飞行隐定的目的,可作出+9g、-3.6g的机动,三角翼配合近耦合前翼可以在低速(起飞、降落)至音速(超音速巡航)增加升力,这提高了阵风在低速至音速时的机动性,也有利于超音速巡航,增加弹药、燃油携载量。
  阵风战斗机是第四代半战斗机。因为阵风虽然没有采用像F-22战斗机第五代战斗机的技术,如外形设计隐身技术、矢量推力技术、超音速巡航技术等,但比起现代服役的第四代战斗机又采用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因而其综合作战性能有了很大提高,而且有相当大的进一步发展潜力。现代的战斗机空战思想已从传统的近距格斗向从远、中程导弹交战和近距格斗并存方向转移,因而四代半战斗机都十分注重增强导弹作战效能,机载的雷达和武器系统都要求能在尽可能远的距离内发现目标,还能先发制人开火将对方击落。
  阵风上共有 14 个外挂点(阵风海军型为 13 个),其中 5 个用于加挂副油箱和重型武器,总的外挂能力在 9 吨以上,所有型号的阵风上都有一门 30 毫米航空机炮,发射火力为每分钟 2500 发。 阵风的主要空空导弹是米卡系列导弹(MICA)。这种导弹是真正的发射后不管导弹,并已装备在法国空军的幻影2000-5等战斗机上。海军型除可挂载空军型的各种武器外,还可挂魔术-2 和米卡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在空地(面)任务中,2005 年以后将挂反跑道武器和 Scalp 防区外巡航导弹,加上 A2SM 制导炸弹。阵风M型可挂 ANF 反舰导弹和 ASMP-A 中程核导弹。
第七名 苏-35
  苏霍伊苏-35(英语:Sukhoi Su-35,俄语:КБ Сухой Су-35)战斗机,北约代号“侧卫-E”或“超侧卫”(Flanker-E、Super Flanker)是苏霍伊设计局在苏-27战斗机的基础上研制的深度改进型单座双发、超机动多用途重型战斗机,在战斗机世代上属于第四代战斗机改进型号,即第四代半战斗机。现已知苏-35只有少量生产用作试飞和技术验证,2009年其中一架坠毁,尚未有正式服役纪录。
  苏-35除了用三翼面设计带来绝佳的气动力性能外,真正的重点在航电设备,提升自动化、计算机化、人性化、指管通情(C3I)能力等,与同时期西方开发中的新世代战机的航电设计理念相同。大幅提升航电性能的结果是重量增加,必须有其他改良才能避免机动性、加速性、航程的下降。因此除了以前翼提升操控性外,还装备更大推力的发动机,此外,主翼与垂尾内的油箱也予以增大,油箱总容积达13000公升,因而可达到近4000km的无外援航程。故苏-35无论在机动性、加速性、结构效益、航电性能各方面都全面优于苏-27S,而不像其他改型如苏-30般有取有舍。
  苏-35强化了航电系统及武器搭载能力,机体也放大,空重增至18400kg,必须配备推力更大的发动机。计划之初预计装备起飞推力13000kg的AL-31F发动机改型。后来使用AL-35F,AL-35F增加了发动机进气口直径以增加进气量,并增加涡轮入口温度提升了发动机的推力,内部构造也稍作改良,最大军用推力8500kg,最大后燃推力约14000kg。后来又在AL-35F的基础上增加后燃器推力,使得最大军用推力仍为8500kg而最大推力增至14500kg,此即AL-35FM。苏-37则使用加装矢量喷嘴的AL-35FM,又称作AL-37FU 。
第八名 歼-16
  歼-16是中国沈阳飞机公司为海军航空兵所研发的一款从歼-11B系列上发展而来的第3.5代多用途双座战机。该机的研制过程和中国以往的战机一样,较为保密,其原型为俄式苏-27战机。2013年初,中国正式公开该战机。歼-16装备自动电子扫描相控阵雷达(AESA),可与多目标作战并可以识别出目标的相关资料。歼-16最大特点是具备远距离超视距攻击能力和强大的对地、对海打击能力。
  歼-16是中国沈飞正在研制的第3.5代多用途战机,并可能被命名为歼-16,J-16就是J-11的超级改型,J-16高Su-30一个级别,网传日已在沈阳首飞。歼-16具有很强的对空对地攻击能力。歼-16装备自动电子扫描相控阵雷达(AESA)具有与多目标作战的能力,并可以识别出目标的相关资料。
第九名 歼-10B
  歼-10B原型机在2008年12月首次飞行,飞机的图片在2009年3月首次在网上被披露。2011年试飞的1035号机发动机为太行发动机。2013年12月,国产歼-10B型战斗机已正式开始批量生产,将进行交付试飞并交付部队使用,歼-10B的服役,将使其成中国空军最先进的现役战斗机,中国现役战斗机将从三代机正式迈向三代半。首架量产型歼10,进气道编号符合军方量产型战机编号规则,101代表第一批次第一架。歼10B此前已生产数架验证机,机身并无军方正式编号。
  歼-10B在垂尾顶端和翼下增加了电子吊舱,以满足在复杂电磁条件下作战的要求。尤其是翼下的一对电子吊舱,尺寸较大而且应当是固定或者是半固定设计,并且占用了翼下最“黄金”的挂载位置,翼下吊舱和垂尾电子舱前段呈灰色与雷达舱颜色一致,而吊舱体其他部分与机身的防锈黄色底漆颜色一致,因而基本可以认为吊舱前段灰色部分存在天线。如此布置,天线工作在被动模式下,可以与垂尾顶端的天线一起构成三点无源探测,能够比传统雷达告警器更精确的测定敌方雷达的坐标、频率和波形,大幅度提高飞机的电磁频谱感知能力;工作在主动模式下,可以通过垂尾、左翼和右翼吊舱配合的方式实现闪烁式有源欺骗干扰,能够有效的导致敌方雷达测角能力下降和雷达制导空空导弹脱锁。
第十名 “鹰狮”JAS-39战机
  JAS-39战斗机的“JAS”缩写为瑞典语中的“Jakt”(对空战斗)“Attack”(对地攻击)“Spaning”(侦察)的缩写,因此可见JAS 39战斗机为一战斗、攻击、侦察兼具的Multirole Aircraft(多功能战斗机)。达成机体的大小被分为轻型战斗机、续航距离的妥协、汰换运用上的容易性与高效能低价位的实现。是瑞典空军用来接替汰换Saab-35战斗机的战机。
  JAS-39由鸭型翼(前翼)与三角翼组合而成近距耦合鸭式布局,继承了Saab37战斗机维京战斗机的气动型式,结构上广泛采用复合材料,主翼为切缘襟翼和前缘锯齿,全动前翼位于矩形涵道的两侧,无水平尾翼。机翼和前翼的前缘后掠角分别为45°和43°。该机能在所有高度上实现超音速飞行,并在短场起降上取得最大的效率。可收放前三点式的主起落架为单轮式,向前收入机舱;可转向前起落架为双轮式,向后旋转90°平放入机身下部。机轮和轮胎有碳圆盘刹车及防滑装置。采用带有覆面层隔板的楔形涵道。机身内装自封式主油箱和集油油箱,采用燃油综合管理系统控制。
  70年代后期,当瑞典空军编制“鹰狮”飞机的技术要求的时候,是准备用它来替代Saab-35“龙”和Saab-37“雷”的,着重强调飞机的“变用途”能力和飞机的空中优势能力,因此命名为 JAS-39 战斗、攻击、巡逻机。“变用途”是指飞机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改变用途的能力;“多用途”要求飞机在执行任务之前按照特定的任务进行配置。JAS-39“鹰狮”飞机的主要目标是截击接近瑞典海岸的外国飞机,并对入侵的敌机给予还击。
  2013年,据英国《国际飞行》 杂志统计,中国空军拥有200架歼-10战斗机和272架歼-11和苏-27系列战斗机,三代机总数为472架,另外,还拥有72架歼轰-7A战斗轰炸机、388架歼-7、96架歼-8、160架轰-6和115架强-5飞机。和(数据来源:英国《国际飞行》 评估分析和制图:裴申)
  此外,中国空军还拥有11架空警2000和空警200预警机,以及19架电子战飞机。教练机机队约为209架,略有提高。
  2013年,据英国《国际飞行》 杂志统计,中国陆军拥有222架米-8系列直升机、200架直-9直升机,此外武装直升机装备有74架直-10和48架直-19,总数为122架。训练直升机为93架EC-120和44架直-11,总数为137架。此外还装备有20架S-70黑鹰直升机、20架运-7和运-8运输机,中国陆军航空兵目前拥有直升机大约为501架。(数据来源:英国《国际飞行》 评估分析和制图:裴申)
  2013年,据英国《国际飞行》 杂志统计,中国海军航空兵拥有6架歼-10、23架苏-30、35架歼轰-7、48架歼-8、30架歼-7、14架轰-6以及30架强-5。总体来说,这些飞机的估算值可能低于实际的数据,但从数据中可以看到中国的海军航空兵亟待加强。
  2013年,拉丁美洲和北美的作战飞机增加了2%和3%,而欧洲的作战飞机总数在下降。(数据来源:英国《国际飞行》 评估分析和制图:裴申)
  2013年,亚太地区的作战飞机增加了5%,而中东地区则下降了7%,独联体和俄罗斯增长了1%。(数据来源:英国《国际飞行》 评估分析和制图:裴申)
  中国空军和海军目前装备有歼-11和苏-27系列战斗机大约为330架左右,英国刊物并不准确。
  美国空军装备F-35A战斗机,目前装备和即将交付的F-35A达到48架左右。
中国海军航空兵的歼-10A战斗机
中国空军的歼-10A战斗机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雷霆战机星际争霸奖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