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平 台 百家讲坛刘备 乐是在 哪的这个?能否 给个备 用的地 址啊???谢谢_

为什么说我们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炎黄子孙、华夏子孙?华人始祖伏羲女娲分别姓“风”、“云”,开创了“风云时代”!现在很多人对自己民族的历史很不了解,把源远流长、神传文化的中华历史说成是封建社会、旧社会,真是可悲啊!    
从三皇时代的“以道治国”降而成为五帝时代的“以德治国”,再降到夏商周三王时代的“以功治国”,再降到现在时代的“以力治国”,现代几乎全是凭借人为和武 力来治国了,人类的整体道德水平在堕落,现在几乎是“一切向钱看”,不管什么礼义道德廉耻,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很多人还沾沾自喜,其实都快成为行尸走肉了。现在已经到了江湖时代,有多少破坏传统的人已经不配称为炎黄子孙、华夏子孙了?    
中华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兴衰更替向我们演示了“尊道重 德、积德行善”的重要性,“德可以转化成人世间的君臣富贵、福寿禄、功名利禄等各种福分”,秦隋元王朝为什么那么短命?而汉唐明王朝为什么那么长寿?—— “有德者得天下,失德者失天下”;对个人来说,为什么虞舜的四个大臣的后代能够分别建立夏商周秦四个朝代?——“祖上积德,后人享福”,“无德而不得,失德而散尽”,没有这个德,就什么也得不到了,这就是中华历史朝代以及个人的道德轮回产生的因果关系。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一、三皇五帝时代  三皇就是指伏羲、女娲、神农,五帝就是黄帝、颛顼、帝喾、唐尧和虞舜(《史记》)。三皇五帝时代是一个大道昌明的时代,八位贤君圣主统领天下,协和万国,为中国其后的五千年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三皇时代  1.伏羲太昊——“龙的传人”的来历  德性尚色:有木这种属性的祥瑞征兆,以木德称王,姓风,称泰帝,又称宓羲、庖牺、包牺、牺皇、皇羲、太昊等,圣王,华夏太古三皇之一,与女娲同被尊为人类始祖,传说与女娲一样,龙身人首、蛇身人首。  主要成就:根据考古及史料判断,神祗伏羲的部落大约居住在现在的甘肃一带﹐今天甘肃天水市就有一座“伏羲卦台”。伏羲的使命是教导原始人类如何结网捕鱼﹑打猎﹑耕种﹐带领人们过上定居的生活;他还教人如何用火烹饪;他开始创造文字符号﹐以代替结绳记事。他又设立官员,管理人民,官员身上都画着一条龙,表示他们的身份;他还按照周天之数以及五行制作了乐器-瑶琴,按照凤凰的羽翼形状制作了乐器-箫,并创作《驾辨》之曲,这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他制定了严格的婚娶之礼,又制定夫妇制度,规定必须经过结婚仪式才可以生孩子,以使下一代得到父母很好的教养;他还确定了姓氏,自姓为风,从此,中国人开始有了姓氏。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伏羲还根据阴阳变化,创制了八卦。相传伏羲氏一天来到黄河边上,忽有龙马负图而出,继而得之以化八卦,后来黄帝据此“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气”。所谓的“受龙图,画八卦”即缘于此。古称此图为“河图”,其特点为:以黑白环点示数、排列成图。即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据说,这河图是给人留下遵循上天旨意的方法,所以中国人常讲天象变化、天命难违,对天有无限的尊崇,天地变化之理就是所谓的“道”。伏羲据此而画八卦: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这是先天八卦,最原始版的易经。而后周文王依据河图推演周易,易经由原始图像变成文字卦象,这就是所谓的周易、后天八卦。到了孔子时代,人离道更远了,才开始以文字注解易经,就是易经系辞传。即使是今天,许多人也十分好奇,为什么几个简单的卦象能有解释不了的预测能力。其实,这是一部上天给人传达讯息的神传文化经典,显然不是人类智慧能创造出来的。  辅助大臣:妹女娲、史官仓颉、混沌氏等六龙师、中黄氏与有巢氏等五官、共工氏与柏皇氏二相。  仓颉造字:仓颉是伏羲的史官,汉字的发明者。 “颉有四目,仰观天象。因俪乌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天地圣人之意也。”(《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  因果关系:伏羲氏是比炎黄二帝更早的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伏羲是女娲的兄长。伏羲的母亲叫华胥,伏羲的长相是人首蛇身,也有说是人首龙身,他智勇双全、力大无比。他自称“龙师”并将龙作为华夏族的族徽──图腾,中华民族始称龙的传人大概就缘于此。  
  完了?      
  我D英明 群
欢迎你们来畅所欲言...    前提是你也一样生活在:    由封建阶级统治下    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    被定义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奴隶制国家里  
  沙发?
这些传说史,研究来研究去。都只是一种学说。    
没有任何意义。     
现在随便都可以找出100种以上版本的传说史。哪种是真实的?
谁都不知道。    
更有虚荣心者,以传说史大肆吹嘘,从5000年,现在都吹到9000年以上了。    
而实际,中国有文字记录的历史最远,是公元前841年。也就是到现在还不到3000年。    
  2.女娲——开创风云时代  德性尚色:继伏羲后以(阴)火德称王,姓云,华夏太古三皇之一,与其兄伏羲同被尊为人类始祖,传说与伏羲一样,龙身人首、蛇身人首。  主要成就:传说女娲造人,女娲造了男人和女人,并使他们结合,于是有了婚姻,故又为媒神。女娲还创造了瑟、笙簧、埙等中国传统乐器。女娲炼石补天是一个很著名的传说:根据《史记•补三皇本纪》记载,水神共工造反,与火神祝融交战。共工被祝融打败了,他气得用头去撞西方的世界支柱不周山,导致天塌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间。女娲不忍人类受灾,于是炼出五色石补好天空,折神鳖之足撑四极,平洪水杀猛兽,人类始得以安居。  辅助大臣:仓颉与柏皇氏等。  因果关系:伏羲(姓风)是女娲(姓云)的兄长,二人开创“风云时代”, 同被尊为人类始祖。    3.神农炎帝——炎黄子孙、赤县神州的来历  德性尚色:有火这种属性的祥瑞征兆,继伏羲的木德以火德称王(木生火),火色赤,所以号称赤帝,或称炎帝,姓姜,华夏太古三皇之一。  主要成就:神农是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他尝遍百草,教人医疗与农耕。也因为此两项重要贡献,被世人尊称为“药王”、“五谷王”、“五谷先帝”、“神农大帝”等,为掌管医药及农业的神祇,不但能保佑农业收成、人民健康,更被医馆、药行视为守护神。神农氏来到人世间为中国人建立起了相当完整的医药基础,后世几千年来中药的发展,事实上,都是建立在神农本草的基础上。此外,神农氏还创制了五弦琴,以此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他还发明了耒耜(leilv),并教百姓耕作。他还教人们制作陶器﹐用以吸水﹑运水,烧烤食物等。正是在神农时代,中华民族开始进入了农耕社会。  辅助大臣:儿子柱等。  因果关系:神农称炎帝,或赤帝,华夏太古三皇之一,是中华民族的先祖。中国因而又称为“赤县”、“神州”。 七子一女,女精卫填海。神农的子孙世代为王者仍称为炎帝。轩辕黄帝是神农炎帝之弟少典的十世孙。  从史书记载和民间传说中,我们可以看出,三皇除了有大圣德以外,还具备着大神通。当人类刚刚被创造出来的时候,神为了人能够生息繁衍,亲自传给人必要的生活能力,同时开创了一段人神同在的文化。稚嫩的人类就这样在神的呵护下,一步步地迈出了摇篮。在《圣经》的“创世纪”中也有亚当和夏娃被赶出伊甸园后,“耶和华上帝为亚当和他妻子用皮子作衣服给他们穿”的记载。  
  纵横天下-论事问道 群
欢迎你们来畅所欲言...    欢迎大家踊跃发言,谈天说地,指点江山,激昂文字,谈古论今.欢迎各界朋友对当今社会现象作出点评论  
  (二)五帝时代,五帝就是黄帝、颛顼、帝喾、唐尧和虞舜(《史记》)。  4.轩辕黄帝——炎黄子孙、华夏子孙的来历  德性尚色:《史记》称,黄帝做天子有土这种属性的祥瑞征兆,土色黄,所以号称黄帝。继炎帝的火德以土德称王(火生土),服饰尚黄(土,黄色),即服饰旗帜以黄色为尊,姓姬。  主要成就:轩辕时代,炎帝的族落已经衰败。其他部族蚩尤作乱,以酷刑杀戳统治苗民,暴虐百姓,黄帝与蚩尤涿鹿之战后取胜,黄帝被诸侯尊之为天子,天子的意义就是上天的爱子,赋天命行天道于人世。所以实际上,黄帝成为中国历史首位以武力、以兵征天下的形式臣服诸侯,统一了华夏族的帝王。英明的黄帝接着又立百官,制典章,举贤能,封禅祭天,大治天下,作《黄帝内经》;命臣民建屋室、种五谷、作衣裳、造舟车,甚至文字、医学、历法、算数、乐器、陶器、蚕桑等各种发明相继出现,中国的文明奠基于黄帝时代。史籍上说,黄帝在位的一百年中,中国没有贼盗殴斗,人们谦让和睦,风调雨顺,年年丰收,甚至虎豹不伤人,鸟兽虫蛾都受他的教化影响,是个“道行天下,人间天堂”的盛世典范,因此后世尊称轩辕黄帝为人文初祖。    
这位中国历史上的首位天子,司马迁在《史记》上说黄帝获宝鼎与神策,治世“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形容黄帝懂得顺天而治,知阴阳、生死变化之理,行道天下,是个修炼得道之人。古史中很多黄帝求道、问道的记载,他得法悟道后,治理国事同时炼丹求鼎、静心修炼。纪元前二五九八年,黄帝在桥山山下,铸造了一个大鼎,当铸成那瞬间,天忽然开了,降下一黄龙迎接他。黄帝与随身的宫臣七十多人一起跨上黄龙,白日升天,圆满功成。福分不足的群臣来的太迟,只能抓住龙须,结果龙须脱落,他们也掉下来了。这时候,万民百姓亲眼仰望这神圣壮观的一幕!这些没跟上的臣子与百姓,感恩怀念之余,把黄帝遗留下来的衣服,埋葬在桥山山下,即今天陕西黄陵县的黄帝衣冠冢。  辅助大臣:歧伯,风后,力牧,羲和,泠伦,史仓变古文为篆文。  因果关系:轩辕黄帝是神农炎帝之弟少典的十世孙。炎、黄等部落在黄帝的领导下融合成华夏民族。故中华民族自承为“黄帝后裔”,又因炎、黄两部落融合成“华夏民族”,故也称为“炎黄子孙”。  从史书记载和民间传说中,我们可以看出,三皇五帝除了有大圣德以外,还具备着大神通。当人类刚刚被创造出来的时候,神为了人能够生息繁衍,亲自传给人必要的生活能力,同时开创了一段人神同在的文化。人神同在的时期一直持续到了五帝时仍未断绝。《太平御览》卷十五中说蚩尤起兵攻伐黄帝。双方在涿鹿展开大战,蚩尤做法术降下大雾,一连三天也不散,黄帝乃令风后作指南车,以分辨方向。《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说蚩尤请来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请来一位叫“魃”的天女,止住了大雨,遂杀蚩尤。  黄帝在位一百年,寿高一百三十一岁,为五帝之首,有二十五子,第六子玄嚣继位为少昊白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文等帝王都是黄帝的后代,正所谓“前人积德,后人享福”。  
  5.少昊白帝  德性尚色:少昊继黄帝的土德以金德称王(土生金),服饰尚白(金,白色),即服饰旗帜以白色为尊,姓己。  主要成就:将山石化成铜铁,炼成器皿,雕成的玉器象陶瓦一样。发明鼓罄。  辅助大臣: 高阳等。  因果关系:少昊白帝玄嚣是黄帝第六子,在位二十一年,活了五十岁,因为在位时间太短,在史记中没能列于五帝之中。立其兄昌意的次子高阳继位为颛顼玄帝。    6.颛顼玄帝  德性尚色:颛顼继少昊的金德以水德称王(金生水),姓姬,五帝之一。  主要成就: 颛顼帝沉静稳练而有机谋,通达而知事理。他教导百姓养殖各种牲畜,充分利用地力,推算四时节令以顺应自然,依顺鬼神以制定礼义,理顺四时五行之气以教化万民,洁净身心以祭祀鬼神。他将天下分为九州,往北到过幽陵,往南到过交址,往西到过流沙,往东到过蟠木。各种动物植物,大神小神,凡是日月照临的地方,全都平定了,没有不归服的。  辅助大臣:勾芒、玄冥、勾龙等。  因果关系: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在位七十八年,寿高九十八岁,为五帝之一,有十三子,立其侄子即少昊之孙高辛继位为帝喾。    7.帝喾  德性尚色:帝喾继颛顼的水德以木德称王(水生木),姓姬,五帝之一。  主要成就: 相传帝喾高辛生来就很有灵气,一出生就叫出了自己的名字。身为帝王,他遍施恩泽于众人而不考虑自身。他高瞻远嘱,明察秋毫。他顺应上天的意旨,了解百姓之所急。他行仁德而不失威严,温和而且守信,修养自身,道德高尚,天下无不归顺。他对收取的土地上的物产,一向节俭的使用;他行动合乎时宜,吃穿用度如士人 同。他爱护并教化万民,把各种有益的事教给他们;他推算日月的运行以定岁时节气,恭敬的迎送日月的出落;他明识鬼神,慎重的加以事奉。  辅助大臣:司徒、司马、司寇、司空、冢宰等  因果关系:帝喾高辛是颛顼的侄子,在位六十二年,寿高九十二岁,为五帝之一,有十四子,其次子尧即唐尧也为五帝之一。    8.唐尧  德性尚色:帝尧继帝喾的木德以火德称王(木生火),服饰尚白,即服饰旗帜以白色为尊,姓姬,五帝之一。  主要成就: 尧继位后,象他的父亲一样,仁德如天,智能如神。他富有却不骄傲,尊贵却不放纵。他同老百姓一样﹐住茅房﹑吃糙米饭﹑喝野菜汤﹐夏天穿粗麻衣﹐冬天加块鹿皮。他能尊敬有善德的人,使同族九代相亲相爱。同族的人既已和睦,又去考察百官。百官政绩昭著,各个部落也都能和睦相处。他对老百姓关心备至﹐一点私心都没有。象黄帝、颛顼、帝喾一样,帝尧命令臣子羲氏、和氏遵循上天的意旨,根据日月的出没、星辰的位次,制定历法,谨慎的教给民众从事生产的节令。帝尧在位期间,天下各族和睦相处,人人敬天畏地,重德律己。帝尧后来将帝位禅让给了尽孝悌之道的虞舜。    
“禅让”的传说在我国古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人借孔子之口评论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大同”社会是我 国古人追求的理想社会。“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说社会选拔贤能的人参与国家统治和管理,提倡诚实信用,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准则,建立“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理想社会。    
辅助大臣:羿治理四害、虞舜、夏禹、四岳  因果关系:帝尧是帝喾的次子,为五帝之一,尧在位七十年得到舜,因年老而告退,让舜代行天子政务,尧让出帝位二十八年后逝世,寿高一百一十六岁。当时尧了解自己的儿子丹朱不贤,不配传给他天下,尧说:“我毕竟不能使天下人受害而只让一人得利”,所以最终还是把天下传给了舜。尧逝世后,三年服丧完毕,舜把帝位让给丹朱,自己躲到了南河的南岸。部落首领前来朝觐的不到丹朱那里去却到舜这里来,打官司的也不去找丹朱却来找舜,歌颂功德的,不去歌颂丹朱却来歌颂舜。舜说“这是天意呀”,然后才到了京都,登上天子之位,这就是舜帝。因为帝尧的禅让之德造福后人,其后世子孙刘邦建立了同是火德的汉朝。  
  作者:可以一役 回复日期: 18:08:21   
     这些传说史,研究来研究去。都只是一种学说。         没有任何意义。         现在随便都可以找出100种以上版本的传说史。哪种是真实的? 谁都不知道。         更有虚荣心者,以传说史大肆吹嘘,从5000年,现在都吹到9000年以上了。         而实际,中国有文字记录的历史最远,是公元前841年。也就是到现在还不到3000年。    ------------------    三皇五帝在史记中都有记载,那可是司马迁冒着宫刑的危险写下来的历史。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可不是吹出来的!要不然现在有那么多专家搞夏商周断代史干嘛!  
    9.虞舜  德性尚色:帝舜继帝尧的火德以土德称王(火生土),服饰尚赤,即服饰旗帜以红色为尊,姓姚,五帝之一。  主要成就:虞舜是个盲人的儿子。虽然他的父亲愚昧,母亲顽固,弟弟傲慢,但舜却能与他们和睦相处,尽孝悌之道,把家治理得很好,使他们不至于走向邪恶。这说明虞舜具有非凡的品行。为了考察虞舜的德行,尧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他,以从两个女儿身上观察他的德行。舜让她们降下尊贵之心住到妫(guī,规)河边的家中去, 遵守为妇之道。尧认为这样做很好,就让舜试着担任司徒之职,谨慎的理顺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伦理道德,人民也都遵从不违。尧又让他参与百官的事,百官的事因此变得有条不紊。又让他在明堂四门接待宾客,四门处处和睦,从远方来的宾客都恭恭敬敬。尧又派舜进入山野丛林大川草泽,遇上暴风雷雨,舜也没有迷路误事。尧更加认为他十分聪明,很有德行,于是帝尧将帝位禅让给了舜。舜将天下划分为十二个州,并疏浚河川。在舜的德政和贤臣的辅佐下,天下诸事都振兴起来了。后来,舜又将帝位禅让给了禹。
  辅助大臣:舜任命的那些官员个个成就功业:皋陶担任大理,掌管刑法,断案平正,人们都佩服他能按情据实断理;伯夷主持礼仪,上上下下能都够礼让;垂担任工师,主管百工,百工都能做好自己的工作;益担任虞,主管山泽,山林湖泽都得到开发;弃担任稷,主管农业,百谷按季节茂盛成长;契担任司徒,主管教化,百官都亲善和睦;龙主管接待宾客,远方的诸侯都来朝贡;舜所置十二州牧做事,禹所定九州内的民众没有谁违抗。其中禹的功劳最大,开通了九座大山,治理了九处湖泽,疏浚了九条河流,辟定了九州方界,各地都按照应缴纳的贡物前来进贡,没有不恰当的。纵横五千里的领域,都受到安抚,直到离京师最远的边荒地区。那时,南方安抚到交址、北发,西方安抚到戎、析枝、渠廋、氐、羌,北方安抚到山戎、发、息慎,东方安抚到长、鸟夷,四海之内,共同称颂帝舜的功德。于是禹创制《九招》乐曲歌颂舜的功德,招来了祥瑞之物,凤凰也飞来,随乐声盘旋起舞。天下清明的德政都从虞舜帝开始。  因果关系:虞舜是颛顼的六世孙,舜二十岁时因为孝顺而闻名,三十岁时被尧举用,五十岁时代理天子政务,五十八岁时尧逝世,六十一岁时接替尧登临天子之位。登位三十九年,到南方巡视,在南方苍梧的郊野逝世,寿高一百岁。舜的二妃娥皇﹑女英,有一个儿子商均不成材,舜将帝位禅让给大禹。  虞舜的四个大臣禹、契、弃、益的后代能够分别建立夏、商、周、秦四个朝代?——“祖上积德,后人享福”:  禹——和其儿子启建立了夏朝,以金德继帝舜的土德称王(土生金);  契——其后代成汤建立了商朝,以水德继夏朝的金德称王(金生水);  弃——其后代周武建立了周朝,以木德继商朝的水德称王(水生木);  益——其后代嬴秦建立了秦朝,以金德继周朝的木德称王(金克木);    可以说,三皇五帝时期经历了人神共存的阶段,华夏文明是是半神文化,是真正大道行于世的时代。根据史料,上古时期民风十分纯朴,人们仰承甘露、俯吸醴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知乐生、不知恶死,过着一种完全顺乎自然的生活。《黄帝内经》的《上古太真论》中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当人完全顺乎自然而生活的时候,就是处在一种虽然没有修道,但是却在道中的状态。这也正是真正人类应有的生活状态。  
  支持楼主!古时圣人以道德伦理来约束人心,而今时更多的是倚重以律法!  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法律是道德的底线!  可见古今的高下之别!  特别是今时的一些不孝子孙,把古时创下的文化传统,冠之以封建、愚味之明,可悲可叹!
  作者:万源水 回复日期: 18:30:49 
    作者:可以一役 回复日期: 18:08:21             这些传说史,研究来研究去。都只是一种学说。             没有任何意义。             现在随便都可以找出100种以上版本的传说史。哪种是真实的? 谁都不知道。             更有虚荣心者,以传说史大肆吹嘘,从5000年,现在都吹到9000年以上了。             而实际,中国有文字记录的历史最远,是公元前841年。也就是到现在还不到3000年。        ------------------        三皇五帝在史记中都有记载,那可是司马迁冒着宫刑的危险写下来的历史。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可不是吹出来的!要不然现在有那么多专家搞夏商周断代史干嘛!    -----------------------    
那你说说三皇五帝,确确的是哪几位。你把史记中写的拿了来看看。  
现在三皇五帝都是几十个版本,史记要是说了就不会弄得争得不可开交。  
    作者:wshyo3x 回复日期: 18:45:22   
    支持楼主!古时圣人以道德伦理来约束人心,而今时更多的是倚重以律法!    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法律是道德的底线!    可见古今的高下之别!    特别是今时的一些不孝子孙,把古时创下的文化传统,冠之以封建、愚味之明,可悲可叹!    ----------------    谢谢支持!
  作者:可以一役 回复日期: 20:45:42   
    作者:万源水 回复日期: 18:30:49       作者:可以一役 回复日期: 18:08:21                这些传说史,研究来研究去。都只是一种学说。                 没有任何意义。                 现在随便都可以找出100种以上版本的传说史。哪种是真实的? 谁都不知道。                 更有虚荣心者,以传说史大肆吹嘘,从5000年,现在都吹到9000年以上了。                 而实际,中国有文字记录的历史最远,是公元前841年。也就是到现在还不到3000年。            ------------------            三皇五帝在史记中都有记载,那可是司马迁冒着宫刑的危险写下来的历史。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可不是吹出来的!要不然现在有那么多专家搞夏商周断代史干嘛!        -----------------------         那你说说三皇五帝,确确的是哪几位。你把史记中写的拿了来看看。     现在三皇五帝都是几十个版本,史记要是说了就不会弄得争得不可开交。  -------------------------------    《史记》至少说了五帝的事情,就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三皇五帝说法众说纷纭,我这里的三皇版本:伏羲、神农、女娲
参考《史记·三皇本纪》(司马贞补)的说法。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参考《史记·五帝本纪》(司马迁)的说法。  在伏羲、神农、女娲之前可能还有更多的三皇,比如
天皇、地皇、人皇。伏羲、神农、女娲只是离我们时代最近的三皇罢了。
  支持    中国神传文化
  呵呵,真的不错啊!!!!
  唉~~老是说古人就是封建,可惜可惜,那时候还没封建社会,那里来的封建。。。。。唉,还说古人封建。。。。。。
  作者:万源水 回复日期: 21:18:46 
    作者:可以一役 回复日期: 20:45:42            作者:万源水 回复日期: 18:30:49         作者:可以一役 回复日期: 18:08:21                    这些传说史,研究来研究去。都只是一种学说。                     没有任何意义。                     现在随便都可以找出100种以上版本的传说史。哪种是真实的? 谁都不知道。                     更有虚荣心者,以传说史大肆吹嘘,从5000年,现在都吹到9000年以上了。                     而实际,中国有文字记录的历史最远,是公元前841年。也就是到现在还不到3000年。                ------------------                三皇五帝在史记中都有记载,那可是司马迁冒着宫刑的危险写下来的历史。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可不是吹出来的!要不然现在有那么多专家搞夏商周断代史干嘛!            -----------------------             那你说说三皇五帝,确确的是哪几位。你把史记中写的拿了来看看。       现在三皇五帝都是几十个版本,史记要是说了就不会弄得争得不可开交。    -------------------------------        《史记》至少说了五帝的事情,就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三皇五帝说法众说纷纭,我这里的三皇版本:伏羲、神农、女娲 参考《史记·三皇本纪》(司马贞补)的说法。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参考《史记·五帝本纪》(司马迁)的说法。    在伏羲、神农、女娲之前可能还有更多的三皇,比如 天皇、地皇、人皇。伏羲、神农、女娲只是离我们时代最近的三皇罢了。    ------------------------  
那你相信哪个?    
那个所谓的断代工程,考到武王代纣在公无前1049年,终于把历史往前推了200年, 可又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了?  
没有, 依然为传说史。    
也就是说,
中国的历史,一搬为公元前841说起,一搬主要为春秋时期说起。 之前的最多讲到夏商周三朝。而且这三朝也只是有一个轮廓而以,他们的真实人文历史,我们并不知晓。更不要说谈更早的三皇五帝,都没有时间概念的传说史,甚至是神话史    
还要谈这些传说史和神话史那时人的思想, 真的太可笑。       所以没有任何意义。      
  天涯网友们大家好:  
我们纳税人不能总是无奈的去面对诸多社会问题的长期存在,大家应该共同来想办法解决才是,在这里向大家自荐一本叫做《一个普通纳税人的井喷》的“书”,书中有更多该解决的问题,建议大家至少是应该看看前言和目录。当大家看完了就清楚了,42个问题以及所能链接上的一些相关问题,若是能得以很好解决的话,对国家进步及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尤其是对所有纳税人来说都是非常有益处的。这是每一个人都不应该放弃,也是每一个拥有正义感的人所无法放弃的社会责任与情结,因而目前自己还在艰难的坚持着。将该书推荐给大家,是觉得一个人的力量实在是太弱小了,因而希望大家都来帮“我们自己”一下,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嘛。挚诚欢迎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这里先谢谢大家了!(书在我的博客: http//i./)  目录  写在前面的一些话  第一篇
建议篇  良药苦口利于病
忠言逆耳利于行  1、首要问题,各类公务员均有上报公民意见的义务问题  2、春晚问题  3、教育违法和教育发展方向问题  4、助学问题  5、如何制止腐败问题  6、交通规则问题  7、信访问题  8、全国性公共场所禁烟及应如何对非烟民进行赔偿的问题  9、酒的问题  10、铁路行包检验输送带的问题  11、铁路车厢提前打扫和厕所的问题  12、铁路客票预留及所谓全程对号的问题  13、城市内铁路两侧的环境问题  14、要为孩子们设计我们自己的动画片的问题  15、应该设计开发工业设计游戏软件的问题  16、如何在世界上开展普及性体育运动的问题  17、世界性篮球问题  18、世界性足球问题  19、面包车载货的问题  20、爆竹问题  21、医疗问题  注:其中有一个《公民自助医疗保障体系》万人倡议书  22、医药问题  23、市容(小广告)问题  24、身份证及身份问题  25、对提合理化建议的人均应给予回报的问题  26、银行信贷问题  27、关于自行车偷盗及其销售、报废的问题  28、民间科技竞赛及民间科技地位问题  29、地面广告位应如何进行综合利用的问题  30、面对雨、雪,城市路面水与物应该如何清理的问题  31、每个公民都应该有提案的权利问题  32、国家应设立科技彩票的问题  33、税收的问题  34、各种桥梁下面应当如何进行综合性利用的问题  35、每个纳税人都应该拥有使用特权的问题  36、对社会发明人需要进行全面支持的问题  37、名人应该自重的问题  38、城市居民与农民的社会地位问题  39、地域间贫富差别的问题  40、社会保障机制的问题  41、媒介的历史使命与责任的问题  42、创新机制的问题  请看,一个创新世界的产品,所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  第二篇
创新产品篇  只有不断创新 世界才能进步  1、内燃旋转发动机的设计  2、手抛球击靶运动产品及理论设计  3、机助快餐项目的构思及理论设计  4、柜式折叠床项目产品及理论设计  5、滚筒式电风扇项目产品及理论设计  6、滚动式广告宣传牌项目产品及理论设计  7、献给全世界有情人的一份礼物-----铁艺表  第三篇
最渴望实现的二个心愿  二十一世纪
人类将有望告别自身最大的一个残疾  二十一世纪
渴望世界发明人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1、《26105世界通用数码语言、文字、手语》框架理论  2、准备建立一个《世界平民发明“构思、雏形、成果”转化基地》  后记  
    二、夏商周时代——中国进入王朝时代  五帝时期,天下的共主,譬如黄帝、颛顼、帝喾、尧和舜,都是因为贤德而为各个部落所尊崇、所拥戴。而五帝对天下的治理也都是以德为上,较为松散。在挑选继承人方面,五帝基本遵循“传贤”的原则,在广泛征求大家意见的情况下,将帝位传给符合这一条件之人,而并不一定将帝位传给子嗣,除非子嗣符合这一要求。在舜帝去世后,夏族的首领禹因为治水有功,并且为人贤德谦逊,而继承了帝位。禹死之后,其儿子启继承了天子之位,从而真正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王位由“父子相传”的先河,即古人所说的“家天下”的肇始。自此之后的历代王朝,基本延续了这一继承法则。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原始的、松散部族社会的基本结束,他的诞生成为中华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0.夏朝——“家天下”的开始、华夏子孙的来历  德性尚色:帝禹继帝舜的土德以金德称王(土生金),建立了夏王朝,服饰尚黑,即服饰旗帜以黑色为尊,姓姒。  主要成就:当尧帝在位的时候,洪水滔天,人们都为此十分忧愁(此时西方可能正是挪亚方舟时期)。尧便寻找能治理洪水的人,众人推举了鲧。鲧采用息壤堵水的办法,但是九年过去了,洪水仍然泛滥不息,鲧治水没有取得成效。舜被定位继承人后,鲧因为嫉妒舜而反叛,禹劝说父亲无效,日夜向天祈祷,希望父亲改过。鲧因反叛被杀,舜命大禹来治理洪水,大禹有定水神针,可以知道水的深浅,并且通过疏通河道取得治水的成功。经过禹十三年的努力,所有的山川河流都治理好了,从此九州统一,四海之内都可以居住了。禹既治平水患,又征服黎苗,功业甚大,因此得到“大禹”的尊称。舜帝去世后,大禹被禅位为天子。《史记 夏本纪》上说,禹为人聪敏机智,能吃苦耐劳;而且他遵守道德,仁爱可亲,言语可信。他勤勤恳恳,庄重严肃,堪称是百官的典范。禹的儿子启也很贤德,天下人心都归向于他。启即位后,继承了大禹的事业,并以德化来治理天下。
  辅助大臣:皋陶、益等  因果关系:夏禹是颛顼的三世孙,在尧帝在位的时候就开始治水取得成功,舜帝去世后,大禹被禅位为天子,建立夏朝。在位八年,寿高一百零六岁。夏朝自禹至履癸(桀),共十四世、十七王,前后经过了四百七十年,华夏因此而成为中华的别名。夏朝王系表:  
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履癸(桀)  
    11.夏朝的衰败和灭亡    
当夏朝帝位传至第十五代夏王孔甲时,因为其淫乱,夏后氏的威德日渐衰微,并且引起了诸侯的反叛,夏王朝也逐渐走向衰败。孔甲死后,又三传至夏桀。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不修德,奢侈无度,过着酒池肉林的生活。据《竹书纪年》记载,他“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还从各地搜寻美女,藏于后宫,日夜与妹喜及宫女饮酒作乐。据说酒池修造得很大,可以航船,醉而溺死的事情时常发生,荒唐无稽之事,常使妹喜欢笑不已。民众的生活则十分困苦,他们每年的收成难得温饱,更无兼年之食,每遇天灾则妻离子散。夏代臣民指着太阳咒骂夏桀说:“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意思是说,你几时灭亡,我情愿与你一起灭亡。    
桀性情暴躁,又很残忍,动辄杀人。于是贤臣绝迹,劝谏消失,桀愈加骄横。桀还四处用兵,劳民伤财,以致民众反抗,诸侯叛离。    
就在这种情形下,夏王朝星陨地震,河水断流。夏朝末,又发生过两次大地震。“帝癸十五年,夜,中星陨如雨;地震,伊、洛竭。”“帝癸三十年,瞿山 崩。”(均见于《竹书纪年》)以致后世谈到夏末地震时说:“昔伊、洛竭而夏亡!”(《国语?周语上》)天灾是上天对人不遵循天理的警告与惩罚。夏桀多行不义而天亡之。    
商汤见夏桀已是天谴众离,乃以“天命”为号召,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要求大家奋力进攻,以执行上天的意志。鸣条之战,商汤的军队战胜夏桀的军队,桀出逃后死于南巢,夏王朝从此灭亡。一个强大的国家经历了四百余年历史,却被一个小诸侯国所灭,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震惊与思考,所以后来出现了“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的告诫。    
这样,商汤就登上了天子之位,取代了夏朝,领有天下。汤封了夏的后代,到周朝时,把他们封在杞地。正所谓“有德者得天下,失德者失天下”。  
  历朝的知识分子大多受过普世的价值观教育,大都为本时代的道德精神困惑  呼唤三代的德治  而且,这批知识分子大都经过科举做了国家公务员  我们这个时代倒是很好  人人向着钱看,哪里有道德廉耻了  学术功利、教育短视  公务员的素质就更见一斑了  
    作者:可以一役 回复日期: 21:38:43   
    作者:万源水 回复日期: 21:18:46              《史记》至少说了五帝的事情,就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三皇五帝说法众说纷纭,我这里的三皇版本:伏羲、神农、女娲 参考《史记·三皇本纪》(司马贞补)的说法。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参考《史记·五帝本纪》(司马迁)的说法。      在伏羲、神农、女娲之前可能还有更多的三皇,比如 天皇、地皇、人皇。伏羲、神农、女娲只是离我们时代最近的三皇罢了。        ------------------------     那你相信哪个?         那个所谓的断代工程,考到武王代纣在公无前1049年,终于把历史往前推了200年, 可又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了?     没有, 依然为传说史。         也就是说, 中国的历史,一搬为公元前841说起,一搬主要为春秋时期说起。 之前的最多讲到夏商周三朝。而且这三朝也只是有一个轮廓而以,他们的真实人文历史,我们并不知晓。更不要说谈更早的三皇五帝,都没有时间概念的传说史,甚至是神话史             还要谈这些传说史和神话史那时人的思想, 真的太可笑。             所以没有任何意义。          -------------------    从三皇时代到五帝时代,历年无确数,最少当不下数千年。近代考古在中原地区发现的裴李岗文化、贾湖文化等,从7000年前至10000年前已经进入农业社会,其中出土的具有文字性质的龟骨契刻符号与约3000年前的殷商甲骨文有类同和相似之处。三皇五帝是中华上古杰出首领的代表。基本上,无论是按照史书的记载,还是神话传说,都认为三皇所处的年代早于五帝的年代。大致上,三皇时代距今久远,或在四五千年至七八千年以前乃至更为久远,时间跨度亦可能很大;而五帝时代则距夏朝不远,在4000多年前。    这么近的考古难道还不能证明那个时代的文明吗?这些比那些所谓的猿人化石可要近的多!有些人宁愿相信自己是古猿猴等动物们的后代,也不愿相信自己是神的子孙,真是可悲啊!
  作者:可以一役 回复日期: 21:38:43    ---------神传文化几乎是每个民族都有的    
居我见过的各民族的远古传说    
都是讴歌善良正义    
谴责狡诈邪恶    
难道这种英雄传说不是很有积极的意义吗   
  希腊的英雄传说,难道都是经过考证后才确认的吗    我们已经摒弃了华夏文明    其实,讨论上古的传说是否有根据    本是很正常的质疑    可是现在人们是质疑这种文明是否存在或者说是否有存在的意义    几千年来,史书上是一直流传下来的    难道我们可以说古人全是SB么    他们一直坚持的信念到了如今    被彻底否定了    我们的根到底在哪里呢            
  唉,这个迷茫的社会:)
  作者:xhl_2003 回复日期: 21:57:23 
    作者:可以一役 回复日期: 21:38:43        ---------神传文化几乎是每个民族都有的         居我见过的各民族的远古传说         都是讴歌善良正义         谴责狡诈邪恶         难道这种英雄传说不是很有积极的意义吗            作者:xhl_2003 回复日期: 22:08:14 
    希腊的英雄传说,难道都是经过考证后才确认的吗        我们已经摒弃了华夏文明        其实,讨论上古的传说是否有根据        本是很正常的质疑        可是现在人们是质疑这种文明是否存在或者说是否有存在的意义        几千年来,史书上是一直流传下来的        难道我们可以说古人全是SB么        他们一直坚持的信念到了如今        被彻底否定了        我们的根到底在哪里呢        ==============================    
没有谁排斥神话传说, 但以神话传说当真正的思想来研究,那就是太恶心和无意义了。    
  何止是道德轮回?未来怎么轮回还真不好说!  
  从三皇时代到五帝时代,历年无确数,最少当不下数千年。近代考古在中原地区发现的裴李岗文化、贾湖文化等,从7000年前至10000年前已经进入农业社会,其中出土的具有文字性质的龟骨契刻符号与约3000年前的殷商甲骨文有类同和相似之处。三皇五帝是中华上古杰出首领的代表。基本上,无论是按照史书的记载,还是神话传说,都认为三皇所处的年代早于五帝的年代。大致上,三皇时代距今久远,或在四五千年至七八千年以前乃至更为久远,时间跨度亦可能很大;而五帝时代则距夏朝不远,在4000多年前。        这么近的考古难道还不能证明那个时代的文明吗?这些比那些所谓的猿人化石可要近的多!有些人宁愿相信自己是古猿猴等动物们的后代,也不愿相信自己是神的子孙,真是可悲啊!  ========================   哈哈,你更历害,都推到10000年以外了。    
以某地发现某某遗址,或者考古推到到多少年,来说明历史。  
这就是历史吗?
   就说,更近一点的尧舜禹吧,目前考证是前两个都不存在,只有禹存在,而禹又说在浙江,又说在四川,一说在河南。一说中华民族起于西北,有说起来中原,有说起来江南,有说起广西,有说起来四川.现在河北也加入。 东北也不势弱。  
但这些只是研究。也许还有点意义。    而你要说什么上万年前的人的思想, 那不是在做无用功吗?  
那你告诉我,从你的10000年前讲起,讲讲那时人的思想是什么?   怎么体现出来的。 说来让大家听听。               
  呵呵,真的不错啊!!!!
  12.商朝——中国信史之开端  德性尚色:商汤继夏朝的金德以水德称王(金生水),建立了商王朝,服饰尚白,即服饰旗帜以白色为尊,姓子。  
商汤的德行:商汤为人十分仁德。一天他外出游猎,看见郊野四面张着罗网,张网的人祈祷说:“愿从四面四方来的,都进入我的罗网!”商汤听了说:“嗳,这样的话,就把禽兽全打光了!”于是把罗网撤去三面,让张网的人祈祷说:“想往左边走的就往左边走,想向右边逃的就向右边逃。不从命的,就进我的罗网吧。”诸侯听到这件事,都说:“汤的仁德真是到了极至,连禽兽都能受到他的恩惠。”于是四十多诸侯国都归附了商汤。后来商汤的军队战胜夏桀的军队,桀与妹喜出逃到南巢亭山,商汤放弃了追讨,让他们终老天年,又实践了其网开一面的仁德。  主要成就: 夏朝末年,商族逐渐强大。因为夏朝最后的王夏桀暴虐、荒淫无道,引起天下百姓不满,诸侯也纷纷背叛。商汤看到伐桀的时机已经成熟,乃以“天命”为号召,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要求大家共同灭夏,以执行上天的意志。在伊尹的辅佐下,鸣条一战, 夏桀兵败逃至南巢,夏王朝因此而被灭亡。三千诸侯归顺商汤,商朝正式建立,并定都于亳(bo,伯),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二个王朝。《周易•革》中认为商汤伐桀灭夏“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商初商汤施行仁政:商汤班师回朝,回到国都亳,废除了夏的政令,并作《汤诰》告诫诸侯要敬畏上天、修行德政、为民谋利。  商朝殷墟遗址的发掘特别是甲骨文的发现,使商代历史“信而有证”,故商朝被视为中国信史之开端。这些甲骨文也成为中国最古老的文献记录。  辅助大臣:伊尹等,伊尹是个有才德而不肯做官的隐士,商汤曾派人去请他,前后去了五趟,他才答应归从,并向商汤讲 述了远古帝王及九类君主的所作所为。商汤于是委任他管理国政。  因果关系:商汤是帝喾之子契的后裔,契因辅佐禹治水有功,被舜封于商。汤武革命取代夏朝建立商朝。《史记》记载,从成汤建国到商纣亡国,共传国十七世、三十代,前后共六百四十余年。大约在公元前13世纪,商王盘庚迁都于殷,所以后来又将商称之为殷,或称殷商。同夏朝一样,一部商朝史再次证明了敬顺天命的仁德之君才会使国家强盛,人民安居乐业;而导致国家衰败甚至亡国的是那些荒淫暴虐、无道的君王,因为他们的所为而自绝于天,而遭上天的抛弃,他们也成为上天谴责的对象。可以说,商朝是中国历史上贤君比较多的王朝。根据《史记》,商朝在成汤之后,第四代大甲、第九代大戊、第十三代祖乙、第十九代盘庚和第二十二代武丁,都是贤德之君。他们敬顺天命,以仁德治理天下,因此国运昌盛,人民生活安定,诸侯尽来归服。武丁在位期间,任用贤德圣明之人傅说(读悦)为国相。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达到了商朝的鼎盛阶段,进入了繁荣时期,史称“武丁中兴”。   商朝王系表(1766B.C——1122B.C.)    
太乙-&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 -&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 -&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武乙-&太丁-&帝乙-&帝辛(纣 王)  
    作者:xhl_2003 回复日期: 21:50:45   
    历朝的知识分子大多受过普世的价值观教育,大都为本时代的道德精神困惑    呼唤三代的德治    而且,这批知识分子大都经过科举做了国家公务员    我们这个时代倒是很好    人人向着钱看,哪里有道德廉耻了    学术功利、教育短视    公务员的素质就更见一斑了    -----------------------    所以现在在提倡“以德治国”!
  13.商朝的衰败和灭亡    
*不敬天地的暴 君武乙之死    
武乙暴虐无道,曾经制作了一个木偶人,称它为天神,让旁人替他下子,来跟他下棋赌输赢。如果天神输了,就侮辱它。又制作了一个皮革的囊袋,里面盛 满血,仰天射它,说这是“射天”。有一次武乙到黄河和渭河之间去打猎,天空中突然打雷,武乙被雷击死。其在位时间仅有四年。  *商末纣王淫乱灭国    
天下都管商末辛帝叫“纣”,因为“纣”表示残义损善。    
纣虽然天资聪颖,有口才,行动迅速,接受能力很强,而且气力过人,能徒手与猛兽格斗;但是他刚愎自用,拒绝臣下的谏劝;他善于掩饰自己的过错,而 凭着一些才能在大臣面前自我夸耀,凭着声威到处抬高自己,认为天下所有的人都比不上他。他还迫 害贤良、残 害百姓。他嗜好喝酒,放荡作乐,宠爱女人。他特别宠爱妃子妲己,一切都听从妲己的。他让乐师涓为他制作了新的淫乐乐曲,以供玩乐。    
他还加重赋税,把鹿台钱库的钱堆得满满的,把钜桥粮仓的粮食装得满满的。他多方搜集狗马和新奇的玩物,填满了宫室,又扩建沙丘的园林楼台,捕捉大 量的野兽飞鸟,放置在里面。他对鬼神傲慢不敬。他招来大批戏乐,聚集在沙丘,做“酒池肉林”,即用酒当做池水,把肉悬挂起来当做树林,让男女赤身裸体,在 其间追逐戏闹,饮酒寻欢,通宵达旦。    
纣如此荒淫无度,百姓们非常怨恨他,有的诸侯也背叛了他。于是他就加重刑罚,设置了叫做“炮烙”的酷 刑,让人在涂满油的铜柱上爬行,下面点燃炭火,爬不动了就掉在炭火里。纣的臣子中有三公,为西伯昌、九侯、鄂侯。九侯有个美丽的女儿,献给了纣,她不喜淫荡,纣大怒,便杀了她,同时把九侯也施以醢 刑,剁成肉酱。鄂侯极力强谏,结果鄂侯也遭到脯刑,被制成肉干。西伯昌闻见此事,暗暗叹息。崇侯虎得知,向纣去告发,纣就把西伯囚禁在羑里。西伯的僚臣闳夭等人,找来了美女奇物和好马献给纣,纣这才释放了西伯。西伯从狱里出来之后,向纣献出洛水以西的一片土地,请求废除炮烙这一酷 刑。纣答允了他,并赐给他弓箭大斧,使他能够征伐其他诸侯,这样他就成了西部地区的诸侯之长。纣任用费仲管理国家政事。费仲善于阿谀,贪图财利,殷国人因此不来亲近了。纣又任用恶来,恶来善于毁谤,喜进谗言,诸侯因此越发疏远了。    
西伯回国,暗地里修养德行,推行善政,诸侯很多背叛了纣而来归服西伯。西伯的势力更加强大,纣因此渐渐丧失了权势。大臣比干劝说纣,纣不听。    
后来,西伯攻打饥国并灭掉了它,纣的大臣祖伊听说后既怨恨周国,又非常害怕,于是跑到纣那里劝谏道:“上天已经断绝了我们商国的寿运了。不管是能 知天吉凶的人预测,还是用大龟占卜,都没有一点好征兆。我想并非是先王不帮助我们后人,而是大王您荒 淫暴 虐,以致自绝于天,所以上天才抛弃我们,使我们不得安食,而您既不揣度了解天意,又不遵循常法。如今我国的民众没有不希望商国早早灭亡的,他们说:‘上天为什么还不显示你的威灵?灭纣的命令为什么还不到来?’大王您如今想怎么办呢?”纣说:“我生下来做国君,不就是奉受天命吗?”祖伊回国后说:“纣已经无法规劝了!”    
周文王西伯昌死后,周武王率军东征,到达盟津时,诸侯背叛殷纣前来与武王会师的有八百国。诸侯们都说:“是讨伐纣的时候了!”周武王说:“你们不了解天命。”于是又班师回国了。    
纣更加淫乱,毫无止息。微子曾多次劝谏,纣都不听,微子就和太师、少师商量,然后逃离了商。比干却说:“给人家做臣子,不能不拚死争谏。”就极力 劝谏。纣大怒,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孔。”于是剖开比干的胸膛,挖出心来观看。箕子见此情形很害怕,就假装疯癫去给人家当了奴隶。纣知道后又把箕子 囚禁起来。商国的太师、少师拿着祭器、乐器,急急逃到周国。    
纣的暴 行,也引起了上天的震怒。商朝末年,发生了一次地震。《竹书纪年》载:“帝辛四十三年春……峣山崩。”另据《淮南子》载:“殷纣时,峣山崩,三川涸。”史籍在解释地震原因时说:“纣王无道,故峣山崩而薄落之水涸。”这加速了商王朝的崩溃,也预示着商朝气数已尽。    
周武王见时机已到,就率领诸侯讨伐商纣。纣派出军队在牧野进行抵抗。周历二月初五甲子那一天,纣的军队被打败,纣仓皇逃进内城,登上鹿台,穿上他 的宝玉衣,自 焚而死。商纣王重蹈了六百多年前夏桀的覆辙。周武王赶到,砍下他的头,挂在太白旗竿上示众。周武王又处死了妲己,释放了箕子,修缮了比干的坟墓。封纣的儿子武庚禄父,让他承续殷商的祭祀,并责令他施行盘庚的德政,殷商的民众非常高兴。于是,周武王做了天子。    无论表面的形式如何的不同,历史却在某些方面惊人的重复着。譬如关于一个朝代的兴衰,过去的夏商王朝皆兴盛于施行仁德之政的贤王,如禹和商汤;皆亡于残 酷 暴 虐之王,如桀和纣。而且那些仁德之主都敬天畏地,遵循着上天的警示,不断修德于天下;反之,那些暴戾的君王则无视上天反复的警示,逆天叛道,而最终走向毁灭。  
  那些嘲笑古人的愚人们,回头去好好的看看历史:古时,我们的先人、民族还有我们的国家,在当时的世界中处在什么样的地位?“天朝上国,万邦来朝!”  现今呢?我们的国家又是什么情况,睁开你们的眼睛看看!    是什么造成的这一切,把所有责任推给祖先,推给先人们留给我们的文化传统!摸着你的良心告诉我,这公平吗?          
  作者:可以一役 回复日期: 20:45:42   汉唐都是虚构的  史书算个JB啊  看见你这样的SB我对整个中国历史产生质疑    
    那些嘲笑古人的愚人们,回头去好好的看看历史:古时,我们的先人、民族还有我们的国家,在当时的世界中处在什么样的地位?“天朝上国,万邦来朝!”    现今呢?我们的国家又是什么情况,睁开你们的眼睛看看!        是什么造成的这一切,把所有责任推给祖先,推给先人们留给我们的文化传统!摸着你的良心告诉我,这公平吗?      -------------    没办法.是毛让他们这么干的.
       作者:万源水 回复日期: 10:39:12 
        作者:xhl_2003 回复日期: 21:50:45            历朝的知识分子大多受过普世的价值观教育,大都为本时代的道德精神困惑      呼唤三代的德治      而且,这批知识分子大都经过科举做了国家公务员      我们这个时代倒是很好      人人向着钱看,哪里有道德廉耻了      学术功利、教育短视      公务员的素质就更见一斑了        -----------------------        所以现在在提倡“以德治国”!    ==============    
“以德治国”! 哈哈,     
你知道当年毛泽东为什么批孔?    
而现在又为什么要摆出孔子?    
要辨证历史,还需懂点政治。    
  作者:ζι 回复日期: 13:32:56 
    作者:可以一役 回复日期: 20:45:42     汉唐都是虚构的  史书算个JB啊  看见你这样的SB我对整个中国历史产生质疑    
--------------     一看你就是个不懂历史的SB,
汉唐离现在不过1000多年。    
难道这能说明10000年前吗??     
中国的历史,真正要从思想研究,最多从周朝开始,也就离现在约3000年上下。     这也是史学界不得不诚认的事实。  
盲目给自已吹有什么用,现在竟有人吹到10000年前人的思想了。    
呵呵。    
  14.周朝——礼乐文章八百秋,中华古典文明的全盛时期  德性尚色:周文王和周武王继商朝的水德以木德称王(水生木),建立了周王朝,服饰尚青,即服饰旗帜以青色为尊,姓姬。  
周文王姬昌的德行:姬昌被商纣王封为西伯侯,所以被称作西伯,也就是文王。他虽然与九侯和鄂侯被列为商王朝的三公,但并不被商王朝看重。西伯继承后稷、公刘的遗业,效法古公、公刘的法则,一心一意施行仁义,敬重老人,慈爱晚辈,礼贤下士。有时到了中午都顾不上吃饭而来接待贤士,许多士人因此都来归附于他。  西伯因商纣王听信谗言被纣王囚禁在羑里七年,据说曾经增演《易》的八卦为六十四卦。出狱后在吕尚,也就是姜太公的辅佐下,积善修德,和悦百姓,大力发展生产,使更多的诸侯前来归附,诸侯也都来请他裁决争端。    
当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可以说明西伯的德行。虞国人和芮(ruì,瑞)国人之间因田界发生了争执不能断决,就一块儿来到了周国。进入周国境内后,发 现种田的人都互让田界,因为人们都有谦让长者的习惯。虞、芮两国发生争执的人,还没有见到西伯,就觉得惭愧了,都说:“我们所争的,正是人家周国人以为羞 耻的,我们还找西伯干什么,只会自讨耻辱罢了。”于是各自返回,都把田地让出然后离去。诸侯听说了这件事,都说:“西伯恐怕就是那承受天命的君王。”于是,诸侯尊西伯为王。  
    作者:可以一役 回复日期: 16:27:39   
    作者:ζι 回复日期: 13:32:56       作者:可以一役 回复日期: 20:45:42       汉唐都是虚构的  史书算个JB啊  看见你这样的SB我对整个中国历史产生质疑         --------------         一看你就是个不懂历史的SB, 汉唐离现在不过1000多年。         难道这能说明10000年前吗??         中国的历史,真正要从思想研究,最多从周朝开始,也就离现在约3000年上下。         这也是史学界不得不诚认的事实。         盲目给自已吹有什么用,现在竟有人吹到10000年前人的思想了。         呵呵。      -------------------------    我们现在就从周朝开始了!
  14--2.  主要成就:  武王继位后,决心继承父亲未完成的事业。他拜吕尚为师,让兄弟周公旦、召公作助手,整顿内政,扩充兵力,联络同盟者,还将都城扩至沣水以东的镐京(今陕西长安县境),积极做灭商的准备。    
*武王顺天命讨伐商纣    
武王继位第九年,决定出兵讨伐纣王。武王乘船渡河,当船走到河中央时,一条白鱼跳进武王的船中,武王俯身抓起来用它祭天。渡过河之后,有一团火从 天而降,落到武王住的房子上,而且转动不停,最后变成一只赤红色乌鸦,还发出叫声。当时,八百多个诸侯们虽然未曾约定,却都会集到盟津(今河南省孟津县) 这个地方。诸侯都说:“现在可以讨伐纣了!”武王却说:“你们不了解天命,现在还不可以。”于是率领军队回去了。    
过了两年,武王听说纣王更加昏庸暴虐,而且杀死了進忠言的比干,囚禁了箕子。太师疵、少师强为了避祸,抱着乐器逃奔到周国来了。于是武王向全体诸 侯宣告说:“殷王罪恶深重,不可以不讨伐了!”于是遵循文王的遗旨,率领战车三百辆,勇士三千人,披甲战士四万五千人,东进伐纣。第十一年十二月戊午日, 军队全部渡过盟津,和联合伐商的各国诸侯订立盟约,检阅军队。盟津距商朝的首都很近,在这里演武检阅,就是向商朝的试探和示威。武王作了《太誓》,向全体官兵宣告说:“如今殷王纣竟听任妇人之言,以致自绝于天,毁坏天、地、人的正道,疏远他的亲族弟兄,又抛弃了他祖先传下的乐曲,竟谱制淫荡之声,扰乱雅正的音乐,去讨女人的欢心。所以,现在我姬发要恭敬的执行上天的惩罚。”    
次年二月甲子日的黎明,武王一早就来到商郊牧野,举行誓师。武王左手拿着黄色大斧,右手拿着有旄(máo,毛)牛尾做装饰的白色旗帜,用来指挥。 誓词就是《尚书》中的《牧誓》。全文分作两段。第一段痛斥纣王只听妇人(妲己)的话,不祭祀祖先天地之神,连自己同祖兄弟都不任用,反而重用四方逃亡的罪 人,让他们暴虐百姓,导致天怒人怨,最终将招致殷的灭亡;第二段申明自己是躬行天罚,宣布作战纪律,鼓励战士勇猛杀敌。    
誓师完毕,武王与前来的各诸侯军队会合,共有战车四千辆,在牧野摆开了阵势。纣王听说武王来攻打自己,也发兵七十万来抵抗武王。武王派师尚父率领 百名勇士前去挑战,然后亲自率领战车三百五十辆、士卒两万六千二百五十人、勇士三千人的大部队冲进殷纣的军队。纣王的军队人数虽多,却都没有心思打仗,他们都痛恨纣王的暴虐,心里都盼着武王赶快攻进来。武王攻过来后,很多纣王的士兵掉转兵器攻击殷纣的军队,并给武王做了先导。殷纣大败。    
*武王灭纣并昭告上天  武王下令将被纣王关押的箕子从牢狱里释放出来,又释放了被囚禁的百姓。他还命令散发鹿台仓库的钱财,发放钜桥粮仓的粮食,赈济贫弱的民众;命令展 示传国之宝九鼎和殷朝的宝玉;命令给比干的墓培土筑坟;命令主管祭祀的祝官在军中祭奠阵亡将士的亡灵。这之后,武王才撤兵回国。路上武王巡视了各诸侯国, 并分封诸侯,颁赐宗庙祭器。    
*武王修德于天下    
武王命令全国修养生息,把马放养在华山南面,把牛放养在桃林区域;让军队把武器放倒,进行整顿然后解散:以此向天下表示不再用兵。  *礼乐文章八百秋  周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周朝分成西周与东周,以公元前770年为界,后代史家根据都城所在地理位置的不同,将此之前的周朝称为西周,之后的称为东周。   周是中华古典文明的全盛时期。 周朝的文化很发达,完善了关于“五行”与《周易》的学说,西周末年就已出现了对“五行”的认识。《尚书•洪范》把水、火、木、金、土这五种物质称为“五 行”, 并认识到五行中的每一行都有不同的性能, 认为“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墙;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墙作甘”。   儒家经典五经之首的《周易》就是在西周时出现的,其内容涉及到天文、地理、气象、历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武术、炼丹、养 生、哲学、历史、文学、艺术、教育、民俗、心理、伦理、军事、宗教、卜筮、堪舆等诸多方面。《周易》是以八卦构成的,每卦有卦辞,每爻有爻辞。卦辞与爻辞 是经文,称为《易经》,后人对卦辞和爻辞進行说明、解释,甚至加以发挥,这些文字叫做传文,称为《易传》。现存的《周易》10卷,包括《易经》和《易传》 两个部分。   《周易》是中国传统医学之源,二者之间密不可分。正如明代名医张景岳在其著作《医易义》中所说:“《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医不可无《易》,《易》不可无医”,《周易》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弥久而不衰。   西周更以礼乐著称,周代是最早对“礼”(祭祀、朝飨等仪式)和“乐”(伴随“礼”進行的乐舞)作出规定的时代,这就是所谓“制定礼乐”。周代的礼乐制度有两条基本内容,一是规定等级,二是规定伴随礼的乐舞基本是雅乐。  姜太公用“礼乐文章八百秋”来形容周朝,真是非常的恰当。    
  14--3.  辅助大臣:  姜太公吕尚、周公旦等  姜子牙就是“姜太公钓鱼 愿者上钩”的姜太公,是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西周的开国元勋,为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四代太师,封为齐王,齐文化的创始人。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道、儒、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同时他还是一个大预言家,《乾坤万年歌》就是他留给后世的。    
周公,姓姬名旦,亦称叔旦。是西伯侯姬昌的第四个儿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弟。武王死后,成王因为年幼,所以由他摄政七年。摄政期间,他出师东征,平定了管蔡和武庚的叛乱;并进一步分封诸侯,营建东都,制礼作乐。成王长大后,他还政于成王。周公曾提出“敬德保民”,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其言论见于《尚书》诸篇,如《金縢》、《无逸》等。周公对易经创作也有贡献。周公受孔子推崇,被儒家尊为圣人。周公思想对儒家的形成起了奠基性的作用,汉代儒家将周公、孔子并称。“周公解梦”是传统的梦文化,依据梦的内容预测未来。  因果关系:  周文王姬昌——是帝喾之子弃的后裔——是伏羲转世——在位大约五十年,寿高九十八岁,共有十八子。伏羲依据河图创制了先天八卦,最原始版的易经。而后伏羲又转世为周文王依据河图推演周易,易经由原始图像变成文字卦象,这就是所谓的周易、后天八卦(《中国历代神仙通鉴》)。根据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现代的科学研究,万物有灵,人的灵魂是不灭的,灵魂转生后所有外在的东西比如功名利禄都带不走,只有内在的本质比如天赋、秉性、才能、特长、因缘等才能够带走。  
周武王姬发——是文王姬昌之子——是商汤王转世——活了六十八岁。商王成汤建立了商朝,死后升天成神,看到商末诸王无道,决定再次下世建立功德,于是和伊尹等一起分别转世为周武王和周公旦,又一次建立了一个伟大的朝代周朝,他们的特长就是讨伐无道,治理国家。(《中国历代神仙通鉴》)  姜子牙——炎帝神农皇帝五十一世孙,一共活了一百三十九岁,共有十三子。从史书记载和民间传说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神同在的时期一直持续到了五帝时仍未断绝。人神混战的场景在商末周初也出现过,明朝许仲林所著的《封神演义》描述了这一场景。老子、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共同签押封神榜,由元始天尊交给姜子牙。武王伐纣之时,绝大多数的神以及道术之士都在这场大战中阵亡,灵魂被招引到封神台中。战争结束以后,姜子牙按照封神榜上的封爵,按照这些灵魂的善恶将他们封为三界内不同的正神或恶煞。那些未在战争中阵亡的神,如杨戬、哪吒、李靖、雷震子等也告别武王、隐居修炼,从此不再出世。神本文化终于降格成了人本文化。  
  周公旦——是文王姬昌之子——是商朝伊尹转世。“大道废,有仁义”,近而言之,孔子哭著对子贡说“天下无道久矣”的时候,儒家仁义思想已经系统化,远而言之,当武王伐纣后,所有的神都离开人间的时候,一部真正的人类历史就开始了。不语怪力乱神的孔子学说来源于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  周朝(公元前1066年-前256年)是继殷商灭亡之后,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周朝前后共有三十代三十七王,历时八百一十年,到公元前二百五十六年,才被秦国灭掉。它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也是中华古典文明的全盛时期。这一时期产生的儒家、道家思想贯穿并影响了后世的中国历史。  *
成康盛世    
周公对成王的教导和辅佐,是有效果的。成王执政后,能按照周公规定下来的典章制度治理国家,重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并在中原和沿海地区进行贸易活动,使商业走向了发达。成王执政37年,继位的康王执政26年,出现了“成康之治”的繁荣景象。  * 一代雄主周穆王  周穆王继位时,已经五十岁了。国家政治衰微,穆王痛惜文王、武王的德政遭到损害,就命令伯冏(jiǒng,烱)反复告诫太仆,要管好国家的政事,写下了《冏命》。这样,天下才又得以安定。后来,穆王西征犬戎,南摄夷人,对边远民族的侵扰进行积极的防御,制止了掠夺。穆王又平定了东平徐偃王所率徐夷诸部的反叛,南讨楚国,大会诸侯于涂山。周穆王曾经见过西王母,在位五十五年去世,活了一百零五岁,死后转生为汉武大帝。其在位期间,西周依然处于强势地位。但他死后,西周再没出现这种盛况。  
周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周朝分成西周与东周,以公元前770年为界,后代史家根据都城所在地理位置的不同,将此之前的周朝称为西周,之后的称为东周。   周王朝帝系表(公元前1066年-前256年)    西周朝    文王-& 武王 -& 成王 -& 康王 -& 昭王 -& 穆王 -& 共王 -& 懿王 -& 孝王 -&夷王 -& 厉王 -& 共和行政 -& 宣王 -& 幽王    东周朝    平王宜臼 -& 桓王林 -& 庄王佗 -& 厘王胡齐 -& 惠王阆 -&襄王郑 -& 顷王壬臣 -& 匡王班 -& 定王瑜 -&简王夷 -& 灵王泄心 -& 景王贵 -& 悼王猛 -&敬王□ -& 元王仁 -& 贞定王介 -& 哀王去疾 -&思王叔 -& 孝王嵬 -& 威烈王午 -&安王骄 -&烈王喜 -& 显王扁 -& 慎靓王定 -& 赧王延      
  作者:万源水 回复日期: 20:55:50     =======================    
你省省吧, 你的这些章,都是那些狗P专家,研究出来的!    
更本就不是什么真正的历史。    周朝留下了哪些有血有肉的历史事件?还是说了那时那些市井文化?    
不是知道有几个国君,就等于知道了那段历史,知道不。      
  谈天说地,指点江山,激昂文字,谈古论今
  15.周朝的衰败和灭亡  *幽王宠妇亡西周——天之警示和亡国预言  
周宣王末年,西周发生了大旱灾。这场旱灾,一直持续到周幽王上台继位时。幽王二年,西周都城和附近泾水、渭水、洛水三条河的地区都发 生了地震。大臣伯阳甫预言说:“周快要灭亡啦。天地间的阴阳之气,不应该没有秩序;如果打乱了秩序,那也是有人使它乱的。阳气沉伏在下,不能出来,阴气压 迫着它使他不能上升,所以就会有地震发行。如今三川地区发生地震,是因为阳气离开了它原来的位置,而被阴气压在下面了。阳气不在上面却处在阴气的下面,水 源就必定受阻塞,水源受到阻塞,国家一定灭亡。水土通气才能供民众从事生产之用。土地得不到滋润,民众就会财用匮乏,如果到了这种地步,国家不灭亡还等待 什么!从前,伊水、洛水干涸,夏朝就灭亡了;黄河枯竭,商朝就灭亡了。如今周的气数也像夏商两代末年一样了,河源的水流又被阻塞,水源被阻塞,河流必定要 枯竭。一个国家的生存,一定要依赖于山川,高山崩塌,河川枯竭,这是亡国的征象。河川枯竭了,高山就一定崩塌。这样看来,国家的灭亡用不了十年了,因为十 刚好是数字的一个循环。上天所要抛弃的,不会超过十年。”这一年,果然三川枯竭了,岐山崩塌了。    
此后,西周还出现了一些异常气候和自然现象。《竹书纪年》载:“幽王三年冬,大震电。四年夏六月,陨霜。”这里所记述的,实际上是一种冬暖夏寒的异常气候。冬暖则害虫多,夏寒则伤庄稼。这一切似乎都预示着西周离灭亡的时间已经不远了。  
  呵呵,喜欢历史,来这里聊天
*宠妇亡国——烽火戏诸侯    
幽王三年,他想废掉太子宜臼,而立宠妃褒姒(sì,似)之子伯服。太子的母亲是申侯的女儿,是幽王的王后。幽王除了想废掉太子,还想废掉申后,好让褒姒当王后。周太史伯阳诵读历史典籍,感慨道:“周朝就要灭亡啦。”    
传说,还是夏后氏衰落的时候,有两条神龙降落在夏帝的宫廷,说:“我们是褒国的两个先君。”夏帝不知道是该杀掉它们,还是赶跑他们,还是留住他 们,就进行占卜,结果不吉利。又卜占要把他们的唾液藏起来,结果才吉利。于是摆设出币帛祭物,书写简策,向二龙祷告,二条龙不见了,留下了唾液。夏王用木 匣子把龙的唾液收藏起来。夏朝灭亡之后,这个匣子传到了殷朝,殷朝灭亡之后,又传到了周朝。连着三代,从来没有人敢把匣子打开。但到周厉王末年,打开了匣 子。龙的唾液流在殿堂上,怎么也清扫不掉。周厉王命令一群女人,赤身裸体对着唾液大声呼叫。那唾液变成了一只黑色的大蜥蜴,爬进了厉王的后宫。后宫有一个 小宫女,六、七岁,刚刚换牙,碰上了那只大蜥蜴,后到成年时竟然怀孕了,没有丈夫就生下孩子,她非常害怕,就把那孩子扔掉了。    
在周宣王的时代,小女孩们唱着这样的儿歌:“山桑弓,箕木袋,灭亡周国的祸害。”宣王听到了这首歌,有一对夫妻正好卖山桑弓和箕木制的箭袋,宣王 命人去抓捕他们,想把他们杀掉。夫妇二人逃到大路上,发现了先前被小宫女扔掉的婴孩,听着她在深更半夜里啼哭,非常怜悯,就收留了她。夫妇二人继续往前 逃,逃到了褒国。后来褒国人得罪了周朝,就想把被小宫女扔掉的那个女孩献给厉王,以求赎罪,因为当初这个被扔掉的女孩是褒国献出,所以叫她褒姒。周幽王三 年,幽王到后宫去,一见到这女子就非常喜爱,生下儿子伯服,最后竟把申后和太子都废掉了,让褒姒当了王后,伯服做了太子。太史伯阳感慨地说:“祸乱已经造 成了,没有法子可想了!”    
褒姒不爱笑,幽王为了让她笑,用了各种办法,褒姒仍然不笑。周幽王设置了烽火狼烟和大鼓,当有敌人来侵犯时就点燃烽火。周幽王为了让褒姒笑,点燃 了烽火,诸侯见到烽火,全都赶来了,赶到之后,却不见有敌寇,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 来了。    
周幽王还任用为人奸诈乖巧、善于阿谀奉承、贪图财利的虢(guó,国)石父在国中当政,国人都非常不满。    
幽王废掉申后和太子后,申后的父亲申侯很气愤,联合缯(zēng,增)国、犬戎一起攻打幽王。幽王点燃烽火召集诸侯的救兵。诸侯们没有人再派救兵 来。申侯把幽王杀死在骊山脚下,并俘虏了褒姒,把周的财宝抢掠一空才离去。后来诸侯共同拥立幽王从前的太子宜臼为王,这就是平王,由他来继承周朝的祭祀。 平王即位时,关中遭受兵火洗劫,残破不堪,犬戎又不时前来骚扰。平王只得将都城迁到洛邑,史称“平王东迁”,东周开始。  西周时,虽然分封了许多诸侯国,但周王仍保持着天下宗主的威权,并禁止诸侯国之间互相攻击或兼并。转瞬间二百多年走过,曾经天下朝宗的西周最终还是亡于幽王的昏聩和残暴。这再一次证明了敬天畏地的仁德之王才能得民心,才能得天下,才能得到神的庇护,而倒行逆施的君王则只能是失道寡助。且让我们继续走進历史的下一幕。  
  *东周的衰亡——周法太松驰,政归于列国    
周平王东迁以后,东周王室走向衰微,失去了控制诸侯的 力量。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一些被称为蛮夷戎狄的民族在中原文化的影响或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很快赶了上来。中原各诸侯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有的强大 起来,有的衰落下去。于是,诸侯国互相兼并,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列国之间的竞争也从不甚激烈到十分激烈,依此后世史家又划分为春秋和战国时期。 “春秋”缘于孔子所著史书《春秋》得名,“战国”则大概是因为这一时期的战事频繁而得名,西汉刘向曾著书《战国策》。不过,东周时期的社会大动荡,却为全 国性的统一准备了条件。  因果关系: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周与秦本来是合在一起的,后来秦分了出去,分开五百年后又合在一起。周朝的木德逐渐丧失,春秋战国四分五裂,而秦朝的金德开始旺盛,在秦昭王时周赧王让位于嬴秦(金克木),并最终由秦始皇统一中国。周和秦分别是虞舜的大臣弃和益的后代,也都是黄帝的后代。嬴秦取代了周朝,但是由于嬴秦金德过于强暴,失德过快,最后由周木之子汉火来报母仇,以火克金,汉王刘邦取代秦朝建立汉朝。  
    作者:可以一役 回复日期: 21:03:31   
    作者:万源水 回复日期: 20:55:50         =======================         你省省吧, 你的这些章,都是那些狗P专家,研究出来的!         更本就不是什么真正的历史。        周朝留下了哪些有血有肉的历史事件?还是说了那时那些市井文化?         不是知道有几个国君,就等于知道了那段历史,知道不。      ---------------------------------------------------    《东周列国记》记载的有血有肉的历史事件多了去了,春秋战国的很多历史至今还被我们津津乐道,难道都是假的不成?
    作者:天湖山人 回复日期: 17:18:45   
    呵呵,喜欢历史,来这里聊天      ---------------    好啊,欢迎评论指正。
  一夜情潜规则    一夜情的潜规则颁布出台了,望有此想法的痴情男女参照执行,但本篇纯属搞笑,不要当作教科书,否则后果自负,概不负责。最后奉劝一句:爱情和股市一样有风险,别被套牢了。哈哈哈。      男 版:  1, 一夜情不仅是体力活,也是个脑力活,要有厚重的知识积 累和智力比拼。  2, 要给女人找个一夜情的借口或台阶。  3, 保持尊重和礼貌,虽然她不会投诉你,但是也要很绅士。  4, 不要试图用一夜情来证明你的现代化,因为现在已是后现代了。  5, 保护好你的肩头,即使被她咬到,也记得保持风度。  6, 不要喝得太醉了,白白浪费了一夜春宵。  7, 如果不够自信,就不要上床了,丢脸的事留给别人去做。  8, 关掉手机,同时也提醒对方关掉手机。  9, 电视音量不妨大一点,但要记得拔下房间的电话。  10, 不要带很多的现金和信用卡。  11, 谢绝有关职业的女性。      女 版:  
1, 赴约之前,最好想好脱身之辞。  
2, 不要去他家。  
3, 身份证就不要带了。  
4, 别有太多的幻想,你梦中的王子只能在你的梦里。  
5, 提醒他关掉手机,容易影响气氛。  
6, 将好奇心全部灌注在对他身体的探索上  
7, 如果实在没有情绪,就不要太为难自己。  
8, 床上用品一定要用品质好的 ,男人更应如此。  
9, 不主动——让他有成就感  
不拒绝——喜欢的当然不拒绝  
不负责——不负责生孩子。        性开放俱乐部 〓 一夜情↗性伴侣↘找情人→网络平台
  灭神记
  水平很高啊,值得学习
  16.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弱肉强食、强者为王法则的逐步确立  春秋和战国时期,社会动荡的加剧,国与国的交往和竞争,人际交流的扩展,也使人们的道德水准开始下滑,自上古至西周时期人们所尊崇的“德”让位于了现实的权力欲望和利 益,弱肉强食、强者为王的法则开始确立。孔子认为,此时“天下无道久矣”。而《史记?秦本纪》中有一段秦穆公与戎王派臣由余的对话也反映了中原各国出现纷 争的根源。秦穆公问由余:“中原各国借助诗书礼乐和法律处理政务,还不时的出现祸乱,现在戎族没有这些,用什么来治理国家,岂不很困难吗!”由余回答 道:“这些正是中原各国发生祸乱的根源所在。上古圣人黄帝创造了礼乐法度,并亲自带头贯彻执行,实现了小的太平。到了后代。君主一天比一天骄奢淫逸。依仗 着法律制度的威严来要求和监督民众,民众感到疲惫了就怨恨君上,要求实行仁义。上下互相怨恨,篡夺屠杀,甚至灭绝家族,都是由于礼乐法度这些东西啊。而戎 族却不是这样。在上位者怀着淳厚的仁德来对待下面的臣民,臣民满怀忠信来侍奉君上,整个国家的政事就像一个人支配自己的身体一样,无须了解什么治理的方 法,这才真正是圣人治理国家啊。”    
*春秋时“挟天子以令诸侯”下的诸侯间竞争  东周时一些随着地方经济发展逐步强大的诸侯国,就利用周王室这个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积极发展自己势力。据《左传》记载,春秋时共有一百四十多国。其中比较重要的有齐、晋、楚、秦、鲁、宋、郑、卫、陈、蔡、吴及越 等国。   *知人善用却不能善始终的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后,不计前嫌,任用曾箭射自己的管仲为相。管仲是春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他辅佐齐桓公后,对内政外交政策進行了全面的改革,制定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方针策 略。他合理征收赋税,减轻农民负担,以达到民富、民安;又改進国家管理体制,发展民间武装力量,并统一军政的领导;还运用国家力量发展盐铁事业,增加财政收入。这为齐国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管仲去世后,桓公不听其言,任用品德不佳的易牙、开方等人。这些人专权后,开始祸乱齐国。桓公去世后,齐国渐趋衰落。管仲前世是周宣王次子传的儿子,名叫神精。  *以德厚人的秦穆公    
秦本赢姓,原为东方部落,可能在周初迁到西方,最后到达今之甘肃天水附近。秦国的始封君是非子,地处戎狄之间。到了秦穆公时,他励精图治,积极向东扩展自己的势力,秦国逐渐强大起来。穆公知人善用,重用俘虏的七十多岁的虞国大夫百里傒(xī,奚)。秦穆公为人还十分贤德,对老百姓十分爱护。穆公十二年,晋国旱灾,派人来秦国请求米粮。臣子丕豹不同意给,并劝说穆公趁着饥荒攻打晋国。穆公问公孙支,公孙支说:“哪个国家会不闹荒灾歉收啊,哪能不给!”问百里傒,百里傒说:“晋国国君夷吾得罪了你,可是他们的百姓有什么罪呢?”于是秦穆公就拨粮救济了晋国。长长的运粮队伍,从秦国都城一直晋国都城都接连相望。最终秦穆公扩展疆土,增加属国,在东方征服了强大的晋国,在西方称霸了西戎。秦穆公的子孙也因此能够取代周朝并且统一中国。    
  16-2      
*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的祖先是夏禹的后裔,是夏朝少康帝的庶出之子。越王勾践元年(前496),吴王阖庐举兵讨伐越国被越军射伤致死。吴王夫差日夜操练士兵,将报复越国一箭之仇,越王便先发制人举兵進军吴国,结果大败。吴王乘胜追击包围了越军于会稽。勾践派大夫文种去向吴王跪地求和,吴王不听伍子胥的谏言,终于赦免了越王,撤军回国。勾践从会稽回国后,深思熟虑,苦心经营,睡在薪丛上,把苦胆挂到座位上,坐卧饮食都要能尝尝苦胆,时刻提醒自己。越国大夫范蠡自己到吴国作了两年人质,范蠡献美女西施给吴王夫差,夫差宠爱西施,杀了忠臣伍子胥。范蠡在计然的指导下让越国休养生息,兵粮充足,并让越军学习越女剑,十五年后越国大败了吴军,吴王自 杀身亡,自尽时遮住自己的面孔说:“我没脸面见到子胥!”越王安葬了吴王,诸侯们都来庆贺,越王成为新的霸主。但是计然提醒范蠡说勾践是一个可以“与之共患难,却不可以与之共享乐”的君王。范蠡在勾践成为霸主后,离开了越王,到齐国开始经商。因为他贤德而名声很大,人称“陶朱公”。而文种最终被越王勾践赐死。  因果关系:  越王勾践是夏禹的后裔,又能卧薪尝胆,得到范蠡的帮助,因此能够称霸。  范蠡,也就是陶朱公,是黄帝时的太师岐伯转世,其师父是计然、越女。  计然,即文子,著有《文子》一书,是周朝姜子牙转世。  越女,擅长越女剑法,是黄帝时的玄女转世。(《中国历代神仙通鉴》)    
总述:春秋时期王室逐渐走向没落,各国虽然表面仍尊崇王室,但各国间却展开了兼并与斗争,这也促進了各国、各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不同族 属间的接触与融合。经过这一时期的大动荡、大改组,几百个小国逐渐归并为七个大国和它们周围的十几个小国,战事频繁的战国即将拉开序幕。而且,更为重要的 是,这一时期开始确立了强者为王、弱肉强食的法则,而这一法则影响了后世的中国历史。    * 齐、魏争雄  齐国人孙膑是吴国大将孙武的后代,他少年时与庞涓同师于著名高人鬼谷子。庞涓为魏惠王将军,因忌妒孙膑才能,将其骗至魏国,施以膑刑(割去膝盖骨),故称孙膑。后为齐使者秘密带回齐国,经将军田忌举荐,被齐威王重用为军师。在齐、魏争雄具有决定意义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中,孙膑指挥齐军两次击败魏军,迫庞涓自 杀,使齐国成为强国之一。他在作战中运用避实击虚、攻其必救的原则,创造了著名的“围魏救赵”战法,为古往今来兵家所效法。孙膑及其弟子所撰《孙膑兵法》继承了孙武的军事思想,总结战国中期以前的战争经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军事理论遗产。  * 战国时期合纵连横  战国时期苏秦、张仪二人皆为“鬼谷子先生”的门生,施展“合纵”、“连横”之术,将战国晚期各诸侯及天下形势掌握于股掌之中。列国之中,齐、楚、燕、韩、赵、魏、秦最为强盛,而七国之中又首推秦国最强。于是,苏秦经过反复思考,初步形成了一个促成六国结盟以共同对抗秦国的战略思想,即“合纵”。苏秦离开家乡,到各国游说,使得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合纵。之后,张仪则施以连横之术,游说六国亲秦,拆散合纵。与张仪一同演绎战国末期,群雄“混乱”的场面。张仪凭借着高超的智谋和说辩之术,瓦解了苏秦生前所创的六国合纵。可以说,张仪的连横之术成为了后来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基本战略。    *
秦灭六国一统天下    
秦自孝公时商鞅变法,中经秦惠王、武王、昭王,一百多年间,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央集权统治。而且历代秦王都非常注重水利和农业生产,奖励军功,军队装备优良,又充分利用客卿为秦谋划作战,在诸侯国中越战越强,终于打败了东方各个强大的敌手,成为天下第一的强国。    
秦孝文王立一年(前250年)而卒,秦庄襄王继位,任用商人出身的吕不韦为丞相,第二年就率兵灭了东周,攻取了韩国的成皋、荥阳,建三川郡。次年,秦军击赵,伐韩,在上党设太原郡。庄襄王三年(前247年)死,十三岁的秦王政继位,他就是后来的秦始皇。    
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帝)即位。他任用尉缭(鬼谷子的徒弟)、李斯等人,加紧统一的步伐,用金钱收买六国权臣,打乱六国的部署,连年发兵东征。    
秦王政五年(前242年),秦军攻魏,夺其酸枣等二十城,设东郡,又于秦王政六年(前241年)粉碎了楚、赵、魏、韩等国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合 纵对秦的军事进攻,还用反间计除掉了反秦最激烈的魏信陵君。至此,在疆土广大兵强马壮的秦国面前,东方六国君主形同于秦的郡县长官。秦王政九年(前238 年),平毒之乱,嬴政亲自执掌政权,随即出动大军,横扫六国,史称秦灭六国。秦于十七年(前230年)灭韩,二十二年(前225年)灭魏,二十四年(前 223年)灭楚,二十五年(前222年)灭燕、灭赵,二十六年(前221年)灭齐,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历史翻开了 新的一页。    
总述:战国时代以秦的统一天下而最终落下了帷幕。后世史家一直在探讨秦能统一六国的原因。除了那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外,或许这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从此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统一王朝远远多于分裂时期。一切按照的安排进行着。  
  17.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争鸣——中国的文艺复兴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从“人文初祖”轩辕黄帝开始的。相传黄帝身边的一个史官仓颉造了字。然而有关五帝的记载,中国的史料是如此苍白,在汗牛充栋的史书中,有关夏、商与西周的记载也仅是九牛一毛。    
在距今2500多年前,当中华文明走过了她一半岁月的时候,历史上演了天地间第一个变局,数百个诸侯国家兵戎相见、弱肉强食,纷飞的战 火整整燃烧 了五百年。随著这场长达500年的阵痛,诞生了中华历史记载的一个飞跃,《左传》、《春秋》、《战国策》、《国语》和《吕览》相继出现。道家、儒家、兵家、墨家、法家、纵横家、阴阳家等等等等诸子百家各种学说也在这长达500年的乱世奇局中呱呱坠地,这场“百家争鸣”的壮观场面比欧洲的文艺复兴早了将近 2000年。     为什么在这个时期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呢?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私欲的增加,上古时代的大道以及夏商西周时的贤王治世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让位于现实的“利益”,比如君王谋求疆土的扩张,以获得国家的强势地位;百姓则“货力为己、各私其私”;因而各国间征战十分频繁,弱肉强食、强者为王的法则而非德行逐渐成为人们的衡量标准。    
处此乱世之时,上至君王,下至百姓,都迫切希望寻找到治理国家、挽救时弊的方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诸子学说纷纷登台,针对现实的社会问题,提出 了各自的解决办法,包括如何规范人们的行为道德。不过,虽然学说众多,但代表整个时代变化的主要是道家、儒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农家等。特别是儒道两家,对以后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实,真道就在其中。  
  17-2    
诸子百家各树一帜、竞相争鸣的时代似乎是中华文化、思想与智慧大发展的时代,然而就在此时,被后世尊为大成至圣先师的孔子却临风长叹,十分怀念远古大道盛行和周公治世的时代。他对弟子言偃说:“大道之行的时代,以及夏商西周的贤王治世我没有赶上,但是古书中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百家讲坛刘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