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连发,究竟是救命良方还是催命鬼毒药

断食:养生秘方或是催命毒药? - 微易读
小编说近年来,“断食”成为养生美容圈的流行语。断食也被称作“辟谷”,这种隔一段时间进行人为饥饿的生活方式,不仅被视为减肥良方,更被赋予了“长寿”、“排毒养颜”等神奇功效。然而,近期关于断食的恐怖新闻却层出不穷。辟谷,究竟是养生秘方还是催命毒药?何为辟谷 “辟谷”,字面理解通“避谷”,源自道家养生中的“不食五谷”,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养生方式。它源于先秦,流行于唐朝。辟谷最早的记载源自《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可见,辟谷虽然可以通俗的理解为“不吃东西”,但是其内涵其实远远大于我们各种语言和文字的描述,是需要通过一系列特殊的手段,包括气功、冥想、静坐、意念引导等,使人进入一种长期不吃也不饿的特殊状态,像是动物的冬眠。从而达到净化身心,祛除病症的效果。但是,要强调的是,辟谷是指自愿的在某段时间之内不吃任何食物,开开心心、主动积极地为了让心灵修养而停止进食。不是简单的“不吃东西让自己挨饿”,挨饿是一种非常不健康且不安全的做法。没有科学的做到真正辟谷,一味挨饿,会怎么样?骇人听闻的断食后果2016年10月,为了备孕调理身体,市民董女士经朋友介绍,参加了一个“七天断食班”, 这七天里,前两天是可以正常吃饭的,第三天早餐只能喝蜂蜜水,午饭要在12点前进食。从第四天早饭后,就开始真正地断食。上课的内容,都是一些瑜伽动作和调息方法。可在课程结束后,她的身体不仅未调理好,反而出现了“毁容”。经过诊断,医生明确表示,董女士的面部问题是内分泌紊乱引起的急性炎症,以面部痤疮的方式爆发出来。并且,同期的13名学员,只有1人明显减轻体重,其余12人均无改变。无独有偶,就在2016年12月,市民马女士告诉媒体,她表哥血糖偏高好多年了,吃药打针都因各种原因不愿坚持,后来,她表哥听一个朋友说,现如今有个三天降血压,七天降血糖的好办法,既不用吃药,也不用打针,就能轻轻松松地把困扰他多年的血糖降下来。她表哥得知这个办法后,非常高兴,跟着朋友参加了一个为期七天的辟谷冬令营。谁知,七天后回到家,她表哥的两只脚就开始变色,到医院一检查,已经发展成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两只脚的大拇指必须截掉,才能保住性命。无奈,她表哥只好住院将两只脚的大拇指截掉了。这还不算是最严重的,同月,市民任女士向记者哭诉,她亲戚今年刚刚57岁,退休后比较注意锻炼身体,就是每年检查身体时血糖有点高,前不久,朋友喊着她一起去参加辟谷活动,并告知她辟谷不但能减肥,排除身体内的毒素,而且还能降血糖,她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没有想到的是,她在辟谷第二天突然晕倒在地,众人还没将她送到医院时已气绝身亡,家人悲痛欲绝。科学辟谷最重要辟谷是一种专业性较强的养生祛病之法,辟谷期间由于不进五谷,肯定存在隐患,特别是初次辟谷者更要谨慎。在练习辟谷时,首先要从心理和身体两方面对进行准备,坚定信念,以防半途而废,并克服对于食物的欲望;再逐渐减少进食,通过素食流食对身体做一个初步的清理。辟谷期间,在持续天数、辟谷期运动和禁忌、恢复正常饮食的方法等都必须在国家认证的专业辟谷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和随时调整,切不可自己随意进行或道听途说。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血糖偏高的患者,如果连续断食,血糖就会突然降低,极易诱发低血糖而送命,所以,辟谷一定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因盲目断食而被送进医院救治者不乏其人。另外,患有严重(轻度的可以治愈或好转哦)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心脏病、精神病、传染病、严重抑郁症、癌症、癫痫、癔症患者等病症的人都不适宜辟谷。本文中关于辟谷疗法的具体内容,请参见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辟谷传道三十年》(胡耀中 编著)
微信号: 功能介绍:养生知识太多,哪些才是正道?本微信号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维护,传播靠谱的养生正道. 微信认证:中国中医药出版社KK健康·医学漫画|断食减肥险送命,断食=送命?减肥良方还是催命毒药?
近来,52岁徐女士断食减肥险送命,消息轰炸减肥圈,各位减肥人士人心惶惶。
有6年糖尿病史的徐女士因为对口服降糖药物的依从性差,对注射胰岛素也非常抵触,生怕注射胰岛素体重增加影响体型,在听朋友介绍某中心可以通过断食养生疗法治好多年的糖尿病后,义无反顾的投身断食治病的悲壮事业。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既不影响身形,又能包治百病,确实让人心动。于是,交了一大笔钱后,徐女士满怀希望的投入了断食计划。
没想到,却差点把自己的命都搭进去了,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几天治疗下来,她感到特别难受,身体越来越软,全身无力,意识恍惚,同伴赶忙将她送至浙江医院。
经检查,徐女士出现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磷血症等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医生表示如果再晚一点送到则性命堪忧。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断食疗法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节食,也不是完全的绝食。断食疗法是最古老的自然疗法之一,即用来控制心智和食欲的方法,包括琼脂断食法、蜂蜜断食法、果汁断食法、苹果泥断食法、加酶果汁断食法、生菜汁断食法、生菜泥断食法、米汤断食法、清汤断食法等。
效果因人而异。断食不仅仅是“断”,最重要的环节是“复”。“复”这一步操作不当,体重反增不减。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许多减肥人士潜意识里的认知是:不吃就不会长肉。所以为了快速减肥,大家都跃跃欲试。
网络上也有许多断食减肥成功的例子,那么,为什么徐女士断食却险些送命呢?原因在她自己身上--糖尿病。
浙江医院中-美糖尿病中心中方医疗副总监、内分泌科副主任江缨副主任医师称,“辟谷”能治好糖尿病这一言论缺乏科学依据,并不可取。“辟谷”治病并不科学,可导致电解质紊乱等风险。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据了解,断食疗法是不吃五谷主食以及蛋白质、脂肪等食物,仅进食水和少量蔬果汁。
江缨指出,人体在饥饿状态下,机体得不到外界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供应,必须通过动用身体的能量贮备来满足自身的能量和营养素需要。
机体内贮备的能源物质主要包括糖原、脂肪和蛋白质,还有部分游离的葡萄糖、甘油三酯、脂肪酸和氨基酸等。
这些游离的能源物质含量非常少仅能维持很短的时间,提供很少的能量。一般而言,饥饿开始后,血糖水平下降,体内脂肪、蛋白质开始动员分解,体内酮体大量生成,可能有酸中毒表现,体内还会出现葡萄糖氧化不全和胰岛素抵抗的现象。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由于体内矿物质与维生素也在不断减少,机体就会出现电解质紊乱和维生素缺乏的表现。
“另外,长期饥饿之后恢复进食时,还会触发神经系统、心脏和骨骼肌细胞膜电位的变化,引发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发生心源性猝死。断食导致的酮症以及电解质紊乱等风险,可使糖尿病患者病情加重,严重时可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江缨特别强调,糖尿病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控制饮食、多运动,选择适当的降糖药物,多了解糖尿病知识,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预防和延缓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的出现。
即使没有患糖尿病的你,也不要轻易的尝试断食减肥,每个人体质不同,不科学的减肥是一步步的把自己往鬼门关推呀。在美与健康面前,我们是不是也该在心里放一把称好好掂量掂量呢?
审稿:健康科普分会
本文由KK健康原创,首发于健康中国App,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更多精彩文章,请微信搜索KK健康或下载健康中国APP
KK健康,专业的医学漫画、医学动画、可视化制作服务提供商。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移动健康科普平台,医学漫画,慢性病管理
最受欢迎的医学健康科普app
今日搜狐热点近年来,“断食”成为养生美容圈的流行语。断食也被称作“辟谷”,这种隔一段时间进行人为饥饿的生活方式,不仅被视为减肥良方,更被赋予了“长寿”、“排毒养颜”等神奇功效。然而,近期关于断食的恐怖新闻却层出不穷。辟谷,究竟是养生秘方还是催命毒药?何为辟谷(图二)&
“辟谷”,字面理解通“避谷”,源自道家养生中的“不食五谷”,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养生方式。它源于先秦,流行于唐朝。辟谷最早的记载源自《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可见,辟谷虽然可以通俗的理解为“不吃东西”,但是其内涵其实远远大于我们各种语言和文字的描述,是需要通过一系列特殊的手段,包括气功、冥想、静坐、意念引导等,使人进入一种长期不吃也不饿的特殊状态,像是动物的冬眠。从而达到净化身心,祛除病症的效果。骇人听闻的断食后果2016年10月,为了备孕调理身体,市民董女士参加了一个“七天断食班”,可在课程结束后,她的身体不仅未调理好,反而出现了“毁容”。
经过诊断,医生明确表示,董女士的面部问题是内分泌紊乱引起的急性炎症,以面部痤疮的方式爆发出来。并且,同期的13名学员,只有1人明显减轻体重,其余12人均无改变。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血糖偏高的患者,如果连续断食,血糖就会突然降低,极易诱发低血糖而送命,所以,辟谷一定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因盲目断食而被送进医院救治者不乏其人。另外,患有严重(轻度的可以治愈或好转哦)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心脏病、精神病、传染病、严重抑郁症、癌症、癫痫、癔症患者等病症的人都不适宜辟谷。(图五)▼
在练习辟谷时,首先要从心理和身体两方面对进行准备,坚定信念,以防半途而废,并克服对于食物的欲望;再逐渐减少进食,通过素食流食对身体做一个初步的清理。辟谷期间,在持续天数、辟谷期运动和禁忌、恢复正常饮食的方法等都必须在国家认证的专业辟谷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和随时调整,切不可自己随意进行或道听途说。
发现问题,又不好意思去医院;别担心,还有小编,咨询一下就知道了!反正咨询又不要钱,又避免难为情。在平台给华夏小编留言&姓+电话+咨询内容&小编帮您搞定,妥妥的!
无独有偶,就在2016年12月,市民马女士告诉媒体,她表哥血糖偏高好多年了,吃药打针都因各种原因不愿坚持,后来,她表哥听一个朋友说,现如今有个三天降血压,七天降血糖的好办法,既不用吃药,也不用打针,就能轻轻松松地把困扰他多年的血糖降下来。她表哥得知这个办法后,非常高兴,跟着朋友参加了一个为期七天的辟谷冬令营。
谁知,七天后回到家,她表哥的两只脚就开始变色,到医院一检查,已经发展成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两只脚的大拇指必须截掉,才能保住性命。无奈,她表哥只好住院将两只脚的大拇指截掉了。科学辟谷最重要辟谷是一种专业性较强的养生祛病之法,辟谷期间由于不进五谷,肯定存在隐患,特别是初次辟谷者更要谨慎。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人气:1334 更新:
人气:656 更新:
人气:536 更新:
人气:481 更新:
邢台华夏医院的更多文章
大家在看 ^+^
推荐阅读 ^o^
『中國邊疆研究與歷史書寫』研討會日程安排
过真伤己、过直伤人
中国人走得太远太快,灵魂跟不上了(深度好文)
他说第二,有人敢说第一吗?
猜你喜欢 ^_^
24小时热门文章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断食:养生秘方或是催命毒药? 养生正道 官方资讯 生启示
断食:养生秘方或是催命毒药?
&&日期: 日
小编说近年来,“断食”成为养生美容圈的流行语。断食也被称作“辟谷”,这种隔一段时间进行人为饥饿的生活方式,不仅被视为减肥良方,更被赋予了“长寿”、“排毒养颜”等神奇功效。然而,近期关于断食的恐怖新闻却层出不穷。辟谷,究竟是养生秘方还是催命毒药?何为辟谷&“辟谷”,字面理解通“避谷”,源自道家养生中的“不食五谷”,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养生方式。它源于先秦,流行于唐朝。辟谷最早的记载源自《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可见,辟谷虽然可以通俗的理解为“不吃东西”,但是其内涵其实远远大于我们各种语言和文字的描述,是需要通过一系列特殊的手段,包括气功、冥想、静坐、意念引导等,使人进入一种长期不吃也不饿的特殊状态,像是动物的冬眠。从而达到净化身心,祛除病症的效果。但是,要强调的是,辟谷是指自愿的在某段时间之内不吃任何食物,开开心心、主动积极地为了让心灵修养而停止进食。不是简单的“不吃东西让自己挨饿”,挨饿是一种非常不健康且不安全的做法。没有科学的做到真正辟谷,一味挨饿,会怎么样?骇人听闻的断食后果2016年10月,为了备孕调理身体,市民董女士经朋友介绍,参加了一个“七天断食班”,&这七天里,前两天是可以正常吃饭的,第三天早餐只能喝蜂蜜水,午饭要在12点前进食。从第四天早饭后,就开始真正地断食。上课的内容,都是一些瑜伽动作和调息方法。可在课程结束后,她的身体不仅未调理好,反而出现了“毁容”。经过诊断,医生明确表示,董女士的面部问题是内分泌紊乱引起的急性炎症,以面部痤疮的方式爆发出来。并且,同期的13名学员,只有1人明显减轻体重,其余12人均无改变。无独有偶,就在2016年12月,市民马女士告诉媒体,她表哥血糖偏高好多年了,吃药打针都因各种原因不愿坚持,后来,她表哥听一个朋友说,现如今有个三天降血压,七天降血糖的好办法,既不用吃药,也不用打针,就能轻轻松松地把困扰他多年的血糖降下来。她表哥得知这个办法后,非常高兴,跟着朋友参加了一个为期七天的辟谷冬令营。谁知,七天后回到家,她表哥的两只脚就开始变色,到医院一检查,已经发展成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两只脚的大拇指必须截掉,才能保住性命。无奈,她表哥只好住院将两只脚的大拇指截掉了。这还不算是最严重的,同月,市民任女士向记者哭诉,她亲戚今年刚刚57岁,退休后比较注意锻炼身体,就是每年检查身体时血糖有点高,前不久,朋友喊着她一起去参加辟谷活动,并告知她辟谷不但能减肥,排除身体内的毒素,而且还能降血糖,她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没有想到的是,她在辟谷第二天突然晕倒在地,众人还没将她送到医院时已气绝身亡,家人悲痛欲绝。科学辟谷最重要辟谷是一种专业性较强的养生祛病之法,辟谷期间由于不进五谷,肯定存在隐患,特别是初次辟谷者更要谨慎。在练习辟谷时,首先要从心理和身体两方面对进行准备,坚定信念,以防半途而废,并克服对于食物的欲望;再逐渐减少进食,通过素食流食对身体做一个初步的清理。辟谷期间,在持续天数、辟谷期运动和禁忌、恢复正常饮食的方法等都必须在国家认证的专业辟谷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和随时调整,切不可自己随意进行或道听途说。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血糖偏高的患者,如果连续断食,血糖就会突然降低,极易诱发低血糖而送命,所以,辟谷一定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因盲目断食而被送进医院救治者不乏其人。另外,患有严重(轻度的可以治愈或好转哦)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心脏病、精神病、传染病、严重抑郁症、癌症、癫痫、癔症患者等病症的人都不适宜辟谷。本文中关于辟谷疗法的具体内容,请参见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辟谷传道三十年》(胡耀中&编著)
我要分享:
本站资讯来自网友的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投稿投诉请加公众号:myweiblog
Copyright&(C)
生活启示录-生活百科科普健康养生知识
友情链接:偏方降糖 or 催命毒药?(语音版)
在所有糖尿病患者中,十有八九的人在确诊之初都会寻找各种的“救命良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对糖尿病缺少认知。
似乎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除了一些绝症外,大部分的病都是可以根治的。像糖尿病它不是绝症,那就肯定能治咯,很多人心里就是这个概念的想法。中国有一亿多的糖尿病患者,发病率达到了11.4%,这是一个很可怕的发病率。平均十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是糖尿病患者,这还不算其他糖尿病预备军。
但是很多人对糖尿病还是一知半解,很多人甚至不知道糖尿病到底是什么症状。就像笔者在没有接触糖尿病这个行业之前,几乎可以说是个“糖盲”。没错,就是对糖尿病一无所知的人。
很多人都知道糖尿病这个病种,但是知道并不意味着了解它。就像你刚认识一个人,却不知道他这个人到底怎样。身边没有糖尿病患者,也就不会想着去了解它,总感觉跟你是不会有什么交集的。至于得了糖尿病会怎样,有什么症状?很多人都是一问三不知,根本就答不上来。甚至就是已经确诊了的糖尿病患者也是有很多人都不在意的,还是过着照常的生活。
不管是什么病,在民间中总是会出现相对应的偏方。糖尿病这种常见的慢性病也不例外,我们经常可以在电线杆或是网络上看到很多的小广告。这些小广告所宣传的效果都是治愈糖尿病或是胰岛再造,很多人总是会抱着侥幸的心理去尝试这些“偏方神药”。
彭玉兰(化名)就是其中的一员,在来兰州瑞京糖尿病医院接受诊疗之前她吃过不少的偏方,但血糖却没有降下来,她的病情反而变得更加严重。她浑身乏力,皮肤瘙痒干燥,体重下降的厉害。甚至眼睛都开始变得模糊,视力严重衰弱。在家人的一再劝说下,决定找个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
彭玉兰今年五十六岁,在年过半百的时候被确诊患上了糖尿病,如今已经六年过去了。这六年来,除了第一次被确诊糖尿病的时候,她从来没有再为糖尿病问题而进一次医院。在她的认知里,反正医院也根治不好她的糖尿病,而且要耗费好多钱财,还不如在血糖高的时候吃些降糖药就行了。
这六年期间,彭玉兰自己都不知道吃了多少糖尿病偏方,从一开始的电线杆上贴的小广告到网络上泛滥的药物广告。彭玉兰说,不管是网络上的还是线下的广告,它们有个共同点就是有“真实”的案例,很多患者都在自述患有糖尿病多年,吃了某某药物或是做了某某疗程,糖尿病就好起来了。故事讲得声情并茂,让人信以为真。
兰州瑞京糖尿病医院门诊主任宋淑华介绍,彭玉兰是由糖尿病眼部并发症所引起的糖尿病视网膜神经病变而导致视力衰弱。彭玉兰这些年来,由于寻找各种“偏方神药”,没有去正规医院就诊过,也没有好好地改变生活习惯控制好血糖等,从而导致了如今的恶果。
在瑞京治疗之后,彭玉兰的血糖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病情已经稳了下来,没有再恶化。在她接受了糖尿病知识教育后,为自己曾经的那些荒唐行为感到可笑。去正规医院怕花钱,但是自己这些年来花在偏方上的钱财早已远远超过了去医院的费用了。
宋淑华主任再次提醒:糖尿病是陪伴终生的慢性疾病,已确诊了糖尿病的患者,需要尽早地去正规医院诊疗,千万不要相信所谓的“偏方”可以治糖尿病,或是什么胰岛再造之术,耽误了最佳诊疗的时间,从而引发了糖尿病并发症。那些糖尿病预备军更要严格要求自己,提早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供稿/本刊记者 吴伟民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催命符之劫后重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