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多联机维修保养末端为什么设置电阻

大金多联机尾端用加电阻吗_百度知道
大金多联机尾端用加电阻吗
大金多联机尾端用加电阻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50K拆下来测一下不就知道了,常用的是5K,只要测得值与我接近就可认定是哪个阻值的、20K、10K。不过我说的都是在25度时的阻值、K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格力多联机故障代码及维修方法
格力多联机故障代码
E1·运行灯灭三秒闪一次。系统高压保护;
E2·运行灯灭三秒闪二次。防冻结保护;
E3·运行灯灭三秒闪三次。系统低压保护;
E4·运行灯灭三秒闪四次。压缩机排气保护;
E5·运行灯灭三秒闪五次。低电压过流保护;
E6·运行灯灭三秒闪六次。通讯故障;
E7·运行灯灭三秒闪七次。模式冲突;
E8·闪八次。防高温保护;
E9·闪九次。防冷风保护。
E0·闪十次。整机交流电压下降降频;
H6·闪十一次。无室内电机反馈;
C1·闪十二次。故障电弧保护;
C2·闪十三次。漏电保护;
C3·闪十四次。接错线保护;
C6·闪十六次。无地线;
C5·闪十五次。跳帽故障保护;
F1·制冷灯灭三秒闪一次。室温电阻故障;
F2·闪二次。管温电阻故障;
F3·闪三次。室外环温电阻故障;
F4·室外管温电阻故障;
F5·闪五次。室外排气感温包故障;
F6·闪六次。制冷过负荷降频;
F8·闪八次。电流过大降频;
F9·闪九次。排气过高降频;
H1·制热灯灭三秒闪一次。化霜;
H2·闪二次。静电除尘保护;
H3·闪三次。压缩机过载保护;
H4·闪四次。系统异常;
H5·闪五次。模块保护;
H7·闪七次。同步失败;
H8·闪八次。水满保护;
H9·闪九次。电加热故障;
H0·闪十次。制热防高温降频;
FA·管温过高降频;
FH·防冻结降频;
FC·滑动门故障;
FP·二氧化碳检测故障;
Cd·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报警。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筑设计研究院 机电二所& 830002
&&&&& 多联机VRV(variable?refrigerant?volume)空调系统即可变制冷剂流量空调系统,由日本大金(DAIKIN)公司于1982?年开发推出,打破了传统的中央空调(水冷冷水机组+热水锅炉+空调末端)设计理念,在传统的房间分体空调器由一台室外机连接一台室内机的一对一方式的基础上,研制出了一台室外机连接多台室内机的供暖制冷系统,使设计、安装、运行及维护管理更为简单、方便,节能。
&&&&& 近年来多联机系统在商业用中央空调系统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由于多联机系统不需要冷冻水而直接依靠制冷剂流量变化来进行冷量调节,所以多联机空调系统也往往被称为变制冷剂流量空调系统。多联机空调系统在南方地区特别受用户青睐,是广泛用于商业用中央空调和家用中央空调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分体式空调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 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分体式空调系统(简称多联机系统),是一台室外空气源制冷或热泵机组配合的多台室内机,通过改变制冷剂流量以适应各空调区负荷变化的直接膨胀式空调系统。它以制冷剂为输送介质,是由制冷压缩机、电子膨胀阀、其他阀门附件以及一系列管路构成的环状管网系统。该系统由制冷剂管路连接的室外机和室内机组成,室外机由室外侧换热器、压缩机和其他制冷附件组成;室内机由风机和直接蒸发器组成。一台室外机通过管路能够向若干个室内机输送制冷剂液体,通过控制压缩机的制冷剂循环量和进入室内各个换热器的制冷剂流量,可以适时的满足室内的冷热负荷要求。多联机系统具有节约能源、智能化调节和温度控制精确等诸多优点,而且各房间可独立调节,能满足不同房间不同空调负荷的需求。但该系统控制复杂,特别是针对由于环境温度过低与管路过长带来的液体回流和回油困难等问题,需要增加一些辅助回路和附件。且该系统对管路材质、制造工艺和现场焊接等方面的要求非常高,因此多联机机组的生产对初投资及技术储备基础的要求都很高。
1、与集中式中央空调比较
1.1?水冷机组中央空调系统
&&&&& 水冷机组的核心是采用螺杆式压缩机。该压缩机是一种回转式的容积式气体压缩机,能在低蒸发温度或高压缩比情况下可单级压缩,通过滑阀装置,使制冷量可在10%~100%范围内进行调节。螺杆机组COP值较高,但通过水载体输送到客户末端,有一定的冷量损失,而且只能实现单冷,制热还需另外配置锅炉等加热装置。
1.2?风冷热泵集中中央空调系统
&&&&& 风冷热泵机组的输送介质通常为水溶液。它通过室外主机产生空调冷/热水,由管路系统输送至室内的各末端装置;在末端装置处冷/热水与室内空气进行热量交换,产生出冷/热风,从而消除房间冷/热负荷。它是一种集中产生冷/热量,但分散处理各房间负荷的空调系统型式。该系统的室内末端装置通常为风机盘管。风机盘管一般均可以调节其风机转速(或通过旁通阀调节经过盘管的水量),从而调节送入室内的冷/热量,因此该系统可以对每个空调房间进行单独调节,满足各个房间不同的空调需求,同时其节能性也较好。但冷热水输配系统所占有一定安装空间。
2、多联机中央空调具有以下特点
&&&&& 运用全新理念,集一拖多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多重健康技术、节能技术和网络控制技术等多种高新技术于一身,满足了消费者对舒适性、方便性等方面的要求。
&&&&& 1)节能。多联机系统可以根据系统负荷的变化自动调节压缩机的转速来改变制冷剂流量,保证机组以较高的效率运行。部分负荷运行时能耗降低,全年运行费用较低。
&&&&& 2)节省建筑空间。
多联机系统采用的风冷式室外机一般设置在屋顶,不像集中式空调系统中的冷水机组、冷(热)水循环泵等设备需占用建筑面积。多联机系统的接管只有制冷剂管和凝结水管,且制冷剂管布置灵活、施工方便,与集中空调水系统相比,在满足相同室内吊顶高度的情况下,采用多联机系统可以减小建筑层高,降低建筑造价。
&&&&& 3)施工安装方便、运行可靠。与集中式空调系统相比,多联机系统施工工作量小得多,施工周期短,尤其适用于工程改造。系统环节少,所有设备及控制装置均由设备供应商提供,系统运行管理安全可靠。空调分歧管就相当于水管的分叉头,用来分流冷媒多连机分歧管是用作串连几个风口的配件。分歧管的选型是根据每个分歧管后所连接的室内机的容量来确定的。空调分歧管可以横装或竖装,横装时分管口与水平线的夹角须小于15度;竖装时,面对两分管口,任何一个分管口与垂直线夹角须小于15度;两分管口以后的管路须保证60公分以上的直管段;小分歧管不可以代替大分歧管。分支管的进口和出口均是经过变径的多节铜管组成,更增加了选型的灵活性。
&&&&& 4)满足不同工况的使用要求。多联机系统组合方便、灵活,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组织系统,满足不同工况房间的使用要求。对于热回收多联机系统来说,在一个系统内,部分室内机在制冷的同时,另一部分室内机可以供热运行。在冬季,该系统可以实现内区供冷、外区供热,把内区的热量转移到外区既充分利用了能源、降低能耗又满足了不同区域空调的要求。
&&&&& 5)多联机空调与多台家用空调相比投资较少,只用一个室外机,安装方便美观,控制灵活方便。它可实现各室内机的集中管理,采用网络控制。可单独启动一台室内机运行,也可多台室内机同时启动,使得控制更加灵活和节能。多联机空调占用空间少。仅一台室外机可放置于楼顶,其结构紧凑、美观、节省空间。长配管、高落差。多联机空调可实现超长配管125米安装,室内机落差可达50米;两个室内机之间的落差可达到30米,因此多联机空调安装随意、方便。
&&&&& 6)多联机空调采用的室内机可选择各种规格,款式可自由搭配。它与一般中央空调相比,避免了一般中央空调一开俱开,且耗能大的问题,因此它更加节能。此外,自动化控制避免了一般中央空调需要专用的机房和专人看守的问题。
&&&&& 7)多联机中央空调的另一个最大的特点是智能网络中央空调,它可以一台室外机带动多台室内机,并且可以通过它的网络终端接口与计算机的网络相连,由计算机实行对空调运行的远程控制,满足了现代信息社会对网络家电的追求。
3.新风采集
&&&&& 相对于传统的中央空调系统,多联机系统更接近房间空调器。新风处理不如常规中央空调系统容易做到,目前常用的新风处理方式有以下儿种:
&&&&& (1)室内机作为新风机来处理新风、未经过处理的新风直接接入室内机,由室内机负担了部分新风负荷,因此室内机型号加大,噪音也增大,空气质量较差,在室外温度较高时,会使室外机长时问超负荷运转,出现过流保护。而且在室外空气湿度较大时,室内机除湿量增大,室内相对湿度无法保证要求。
&&&&& (2)使用专用的新风机。这类新风机通常是按新风状态设计,加大了机组盘管的排数,可将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点。但此种方法工程造价较高,影响在工程中的应用。另一方面,在室外温度较高时,压缩机长时间不问断运行,会影响机组的寿命。
&&&&& (3)用全热交换器处理新风。使用全热交换机在向房间补充新风的同时,利用室内排风的冷量来预冷新风,大大降低新风负荷,非常节能,这种方式适合有排风要求的场合。但需要注意新风口和排风口的布置一定要合理.该系统较复杂,且有新风和排风交叉污染的问题。??在进行设计时,应根据上述特点合理选择新风处理方式
&&&&& 随着多联式空调系统的应用不断增加,多联机在大型项目的应用也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并且已经开始侵占冷水机组市场的领地。随着系统的不断完善,未来的空调市场中多联机系统将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多联机空调系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