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的演变与发展

您的位置: &
试论基督教入闽传教策略的演变过程
优质期刊推荐从“慕尔堂”看上海基督教会的历史变迁--《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年硕士论文
从“慕尔堂”看上海基督教会的历史变迁
【摘要】:近代基督教在华传播、发展的轨迹,与近代中国的历史演变有着密切的关联,它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时空跨度达100多年的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在这百多年来的社会变迁中,伴随着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来的基督教不断的进行着对中国本土社会的积极适应与自我调适。这个适应与自我调适的过程就是其“本土化”的过程。基督教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是从沿海城市逐步向内地发展的,并且一直是以城市和大型集市作为中心传教站。上海因其襟江带海的地理优势、独特的人文历史、以及社会经济上的重要地位成为了近代基督教在华传播的重要基地。基督教的发展进程通常可以通过基督教教堂的发展来加以透视和把握,对任何时代教堂的研究都可以使我们了解到当时基督教发展的情况和影响力。由美国监理会于1887年在上海兴建的“慕尔堂”,其信徒人数庞大、地理位置突出,是基督教在中国发展的一个舞台和载体,作为典型的城市中心教堂在上海基督教史甚至中国基督教史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研究价值。本文以近代基督教在华传播的重要城市上海为研究背景,以作为传播基督教物质载体的“慕尔堂”为切入点,由点及面地对近代基督教在上海传播、发展的轨迹加以考察和梳理。尝试从区域研究的视角对基督教在华传播的历程及其在各个变革时期积极进行的自我调适展开分析,试图揭示作为“洋教”传入中国的“基督教”是以何种方式、采取何种步骤,逐渐融入到中国社会中,并同时表达其普世性特征的,即基督教“本土化”的问题。希望能对近代基督教的区域研究与基督教教堂的个案研究提供些许线索或有所裨益。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5【分类号】:B979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建明;;[J];宗教学研究;2010年S1期
左芙蓉;;[J];世界宗教研究;2012年02期
谭厚锋;;[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吴义雄;;[J];史学月刊;2013年10期
;[J];学术界;2013年11期
赵威;;[J];文教资料;2006年15期
郭海良;;[J];历史教学问题;2006年06期
J·谢和耐;陆秉君;;[J];时代与思潮;1990年02期
李明伟;[J];中国天主教;2000年06期
邱树森;[J];江海学刊;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J·谢和耐;陆秉君;;[A];时代与思潮(4)——文化传统寻绎[C];1990年
黄剑波;孙晓舒;;[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五辑[C];2007年
陶飞亚;杨卫华;;[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C];2009年
张镇环;何锡华;;[A];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与探索[C];2009年
陶飞亚;杨卫华;;[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C];2009年
郑争文;;[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三辑[C];2006年
张钟鑫;;[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19辑——多元宗教文化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10年
陶飞亚;杨卫华;;[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二辑[C];2005年
任继愈;;[A];时代与思潮(1)——五四反思[C];198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徐炳三;[N];中华读书报;2014年
上海大学历史系
肖清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任延黎;[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乐峰;[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夏洞奇;[N];东方早报;2010年
陶飞亚 上海大学文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朴承之(学者);[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张志鹏;[N];中国民族报;2013年
陈祖武 郑振清;[N];福建日报;2005年
北京大学哲学系
朱竞旻;[N];中国民族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白丰绩;[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黄剑波;[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张永广;[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丛日云;[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邱广军;[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黄子刚;[D];暨南大学;2004年
徐炳三;[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马恩瑜;[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管恩森;[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范玉国;[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朱宇晶;[D];清华大学;2004年
卢平;[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孙雨萌;[D];渤海大学;2015年
王聪;[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曹康;[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年
李娜;[D];河南大学;2009年
尹万才;[D];兰州大学;2010年
雷家春;[D];广州大学;2009年
彭俊;[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260被浏览58925分享邀请回答511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6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基督教发展的必由之路:“本土化”-福音时报--基督教资讯门户网站
究竟是“基督教在中国”,还是“中国的基督教”?这是在如何表述中国基督教上迄今仍然没有得到满意回答的问题。虽然基督教在华有过4次传入,但因这一难题始终未得到根本解决而成为仍“未结束的相遇”。
对此,中国教会的有识之士努力探寻着一条可行之路,并且在当代中国教会的实践中逐渐达成了共识。此即“基督教在中国――处境化的智慧”这一最新研究所要揭示的。赵士林、段琦主编的《基督教在中国――处境化的智慧》一书已于6月1日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来,若从抽象意义上看基督教的“普世”价值及其诉求,似乎不存在任何“本土化”、“处境化”的问题。一些教会人士甚至认为“本色化”就是指基督教原有的“本质”和“颜色”,并不是其传播所至之地的地方色彩。然而,现实中存在的基督教根本就没有“原来的”、“原本的”、“原有的”特质和颜色。源自中东巴勒斯坦地区的基督教在其历史发展演变中一直在不断地“改变”自己的“颜色”,形成新的特性。因此,存在于历史中的基督教不可能、也不应该回避其“本土化”、“处境化”的问题。所谓“本色”就是指基督教在相关地域文化中应该反映和体现的“地方化”的性质或“颜色”。从历史传播意义上讲,基督教是“具体的”、充满“文化色彩”的,并无“抽象”、“超脱”之文化本质。
这样,我们就可以具体来看待、分析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历史发展。应该说,经过4次传入而最终得以在华立足的基督教,乃是具有“西方”色彩的宗教,有着非常具体的西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价值和信仰蕴涵。它是以这些内容、这种色彩而来到中国,并致力于将其传给中国人,此即“洋教”之说的根源。为了摆脱“洋教”的名号,中国基督教界人士做了不懈努力,除了政治、经济、教务、文化上的“三自”运动之外,更是在思想精神上寻求使基督教适应、融入中国文化之途。应该说,基督教在中国的本土化、本色化或处境化,就是要求其“中国化”,使之融入中国文化、成为中国宗教。
教会人士对基督教在中国“本土化”的思考与推动
显然,这是一条艰辛之道,也是极为漫长之道。对此,上述研究选择了当代中国教会7位神学家来描述这一艰难历程的最新进展、最近成果。不言而喻,赵紫宸、吴雷川、谢扶雅、吴耀宗、丁光训、汪维藩和陈泽民7位代表人物都侧重于神学研究,因而,其所思、所虑、所探、所求都可谓是非常典型的当代中国神学建设。这些教会人士关于基督教在中国“本土化”的思考,指明了中国教会的希望所在,并全力推动中国教会走向这一发展之途。
赵紫宸作为对当代中国教会“本土化”思考的第一人,有较深入、系统的理论建树。上述研究将之概括为“道德的神学”,突出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伦理色彩。当然,这一表述仅是对其思想体系的速描、剪影,其博大精深和洞见睿智仍值得我们深入发掘和深刻体认。吴雷川的中国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对基督教的“中国化”有其独特的解读。学者们在研究中用“折中的神学”来描述吴雷川“合儒”、“补儒”之探,旨在体悟其会通基督教与儒家思想上所达到的“殊途同归”,也揭示出中国教会人士尝试构建一种“中庸神学”的心境。谢扶雅重思辨、爱哲学,其神学故也被诠释为一种“辩证的神学”,但其“辩证”与20世纪上半叶欧洲的“辩证神学”相距甚远、语境全异。谢扶雅主要是在中国传统的哲思、智慧中找寻其辩证理念,展示中国神学的脉络神髓。吴耀宗是中国教会“三自爱国运动”的发起者及其主要领袖,他早年因受“五四”运动“科学理性”的影响而试图对基督教加以“科学”的解释,故而形成其“科学的神学”;而其晚年的“三自”运动实践,则更加凸显了其推进中国教会“实践的神学”之意蕴。这一“实践”奠定了今日中国教会的基础,并使之继续在摸索与探讨中前进。丁光训继承了吴耀宗的“实践”使命,继续使当代中国神学作为“行动的神学”来发展。不过,其行动仍体现了基督教信仰的指导思想,即以“上帝是爱”、“宇宙的基督”带来普世之爱来使当代中国教会“行动的神学”成为“爱的神学”。汪维藩的神学也是在中国教会“本土化”的方向上探索、行进。他以《周易》中的“生生”理念来为其神学构建注入灵魂,由此形成其别具特色的“生生神学”。不过,这种与中国古典思想文化的结合并没有超脱基督教信仰,而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因此,汪维藩的神学构建亦被视为“协和的神学”。陈泽民是当代中国教会“本色化”、“中国化”的积极倡导者、实践者,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探索中形成了其“本色的神学”之特色,其神学思考旨在解决中国教会的现实问题,因此,其特点乃是“实际先于理论,见证重于玄想”,在“求索”中做“见证”,主张探求新的教会生活应“先于神学问题的解决”。这些教会领袖的思考和侧重,使今天中国神学的构建主要为一种“实践神学”的发展。
实现“中国的”基督教,任重道远
“基督教在中国――处境化的智慧”这一研究体现出教会人士对当代中国教会及其神学思想探究的系统性、深入性,给人带来诸多思索、感慨和兴奋。上述神学家对我而言或是在书籍中神交已久,或是在现实中有直接交往,或是通过其家人而增添了种种温情和贴近。他们的核心精神和基本思路有一个共同点和连线,这就是努力实践,实现从“异化”的基督教“在中国”转向“同化的”“中国的”基督教,从而真正使基督教不再是让中国人陌生、却步的“洋教”,让融入中国社会文化的基督教给中国人带来“本土”性的亲切感和亲近感。当然,这一努力尚未彻底成功,我们仍然是任重道远……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福音是否能真正扎根中国文化,一直是教会发展的突破口和难点。近日,中国福音会会长李锦纶发表文章《福音信仰、根植中国》,就如何使福音扎根中国文化提出了三个值得研究的方向。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电话(010-)或微博(/cngospeltimes),微信(cngospel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论韩国基督教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社会影响--《延边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论韩国基督教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社会影响
【摘要】:
韩国是我国的友好邻邦,中韩两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而且在文化传统上存在很多相同之处,就文化的语言本质而言,两国同属东亚文化圈。但是,自近代以来,由于两国在社会制度上的差异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历史走向不同,在其文化的思想内含上各自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特别是在以民族传统文化为根基接受并改造西文化方面,两国在选择的内容、采取的方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不同的现代思想文化。我国是以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无神论,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与此不同,韩国是以基督教为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媒介,便形成了自己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在中韩两国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加强的今天,对韩国基督教的历史与现状及其历史走向进行比较系统地分析研究和了解,以便更加明确地理解和把握韩国现代思想文化的基本特征,这是非常必要的。
韩国是宗教多元化的国家,而基督教是唯一来自西方的宗教。韩国的基督教历史已有200多年。在韩国,基督教一开始不是纯粹的宗教信仰而是一种学问即以“西学”名义被传入的。纵观基督教在韩国的传播和普及的几百年历史,在近代,基督教充当着韩国人摆脱民族危机和愚昧、落后状态的一种启蒙思想和运动,起到了学习西方文明、走向近代化的精神催化剂的作用。在现代,基督教是韩国人接受西方资本主义自由民主主义思想和现代科学文化的思想文化媒介。在韩国,基督教在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尖锐矛盾和激烈冲突中,逐步赋予其民族特色,从而不仅使自己成为了韩国人宗教信仰的重要精神支柱,而且成为了韩国现代社会意识形态之思想文化主流。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3【分类号】:B979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述;[J];乒乓世界;1994年02期
;[J];电影创作;1995年04期
郝战;[J];当代韩国;1995年02期
许浅林;[J];电影通讯;1997年03期
;[J];当代韩国;1997年02期
郑克辛;[J];旅游;1998年01期
徐彦;[J];章回小说;1998年04期
李小宁;[J];当代体育;1999年13期
祖秉忠,尹鹤柱;[J];中国体育科技;2000年11期
潘长学,刘向东;[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明兰;杨丽珠;刘文;;[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金炳文;;[A];区域旅游开发与旅游业发展[C];1996年
方晓东;李水山;李协京;李新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陈劲;郭斌;;[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李春梅;;[A];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白相浩;;[A];兴边富民与少数民族发展——第十次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章金荣;;[A];农业机械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玄龙培;蔡钟敏;金钟哲;崔红日;徐京男;;[A];中国法医学最新科研与实践(二)——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精选[C];2004年
池美善;;[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潘林峰;;[A];文献·信息·网络——福建省社科信息学会十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朱万曙;[N];安徽日报;2005年
许知远;[N];经济观察报;2004年
王颖;[N];新华日报;2005年
文心;[N];政府采购信息报;2005年
仝春建;[N];中国保险报;2006年
李浩源;[N];中国国防报;2007年
中国驻韩国使馆经商处;[N];中国贸易报;2007年
季春红;[N];中国贸易报;2007年
黄震;[N];当代汽车报;2006年
穆之 李莹滢;[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应胤;[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李光宰;[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李孝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金铁洙;[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殷晳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李康仁;[D];复旦大学;2005年
戴世双;[D];延边大学;2003年
黄相喜;[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金国熙;[D];吉林大学;2007年
李兵;[D];辽宁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金松兰;[D];延边大学;2003年
金铃实;[D];延边大学;2000年
李玉芬;[D];延边大学;2004年
李政泽;[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李昇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刘娟;[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5年
申东杰;[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李想;[D];西北大学;2007年
全秀贞;[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金纪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督教的起源与发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