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湿的环境下,野外生存需要带什么注意什么

当前位置: >>
野外生存与自救基本知识
野外生存与自救基本知识&挑战自我,超越极限& 野外生存概述定义:人类在非生活环境下,最大限度地维持生命力的行为。 宗旨: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关注环保,生活 环保。 野外生存所涉及的范围: 野外生存行为的发生,可以分为主动性与被动性。 被动性的野外生存往往是一些意外所致,如迷路、自然灾害、战争、交通工具的 失事等。 主动性的野外生存活动是指一些爱好者有准备计划地开展这项活动。在国外,很 早就有许多这样的爱好者,背起背包就走,饿了就找东西吃,困了就找地方睡是 他们的显著特征。 野外生存作为一项新兴的户外运动项目,正在国内外蓬勃的开展起来,正是那惊 险刺激、极富挑战和探索的特性吸引着众多的爱好者走到一起,共同探求自然生 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挑战体能极限,在自然中显示生命的本真,远离都市喧嚣,到自然中寻求心灵的 宁静。丛林探险、野外宿营、山地穿越、溯溪探源等,都是“野外生存”的活动 内容。 “我们用与自然沟通的方式寻找生命的意义,我们用燃烧的生命继承和创造黄色 的文明。” 野外生存活动内容设置营地、盖临时厕所、生火、制作食器、寻找干净饮水、作澡盆、起灶、钓鱼、摘野菜、结绳、篝(营)火晚会等。地点选择: 以富于自然气息的深山或无人岛为目标,找寻适合做 为营地的场所。 委托各界专家的指导,并与警方、消防单位、医疗机关合作。 野外生存的基本要领一份好计划一个小药箱野外生存基本常识野外生存本领保持坚定的意志 一、制订出门计划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计划应考虑:(1)活动目的地:目的地的确定需要考虑经济能力和时间。以富于自然气息的 深山或无人岛为目标,找寻适合做为营地的场所。若是有人区应了解当地社会、 经济、文化等。 (2)活动性质:是郊游还是探险;是登山还是穿越? (3)出行方式与线路设计:有交通工具还是徒步,线路及组合? (4)起止时间:计划行程与时间分配?如果有意外,可能会延迟几天? (5)人员组合:同行人数?若是大队人马,组织者会提供怎样的后勤保障? (6)身体状况:目前的身体状况?在野外可能会怎样?应该带上什么药品和卫 生用品? (7)气象情况:沿途及目的地的气象情况如何?那里是怎样的生态环境?(8)特殊要求:这次去野外还有什么特殊目的,还应该配备什么特殊装备?特别提醒:别忘了给自己买上一份旅游意外险,为自己的出游系上安全“保险带”。 自助游圣经(须知) 第一条:你不是用腿旅游,而是用心旅游。 第二条: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旅途之上人人平等。 第三条:微笑是你克服困难的钥匙,而发自内心的微笑使你广交朋友。 第四条:节俭是你的美德,但苦行僧并不是你的追求;良好的睡眠和足 够热量的饮食,是你细心品味大自然的前提。 第五条:尊重当地文化与保护环境是建立在对当地人生活方式的理解上, 没有深入的了解,暂时不要大发宏论。 第六条:如果你把对贫穷的同情心,体现在为孩子们分发糖果上,那么 儿对当地民风而言,你可能犯了一个错误。 第七条:一个旅游者首先应该是环保主义者,如果你能坦然吃下、哪怕 品尝一口野生动物(包括狗、鹿、马等人工饲养的动物),你就是大自然的掠 夺者,你对大自然的热爱就是虚伪的。 第八条:旅途再艰苦,也不要忘记写日记,在旅游出版物水货居多的今 天,你的日记会给其他旅友最好的帮助。 第九条:……等待旅游归来的您续写。 二、保持坚定的意志1、懂得坚定的意志力在野外的重要作用 许多求生的案例表明,坚定、强烈的意志可以克服许多困难。有这样一个案 例 :一个男子被困在沙漠里八天,没有食物,没有水,他也没有接受过任何生存 技能的训练,所以他没有做对一件事,可是他想活下去。就是靠着这个坚定的意 志和信念,他活了下来。你可以说这是个奇迹,但是没有坚定的意志和信念,这 个奇迹无论如何也不会发生。 野外生存可能会遇到各种难以越过的地形、面临各种险恶的天气、各种意外 事故甚至威胁你生存下去的各种危险,因此,在出发前就必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 备,懂得要保持坚定的意志。 2、知道并克服野外生存中两个最大的危险 一个是对舒适的渴望,一个是消极的态度。你必须认识到这两个危险都体现 了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希望较少的抵抗,否定了你克服压力的努力和愿望,使 你只关心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通盘的求生大计。 要克服第一个危险――对舒适的渴望:你需要改变对舒适的看法。改变的秘 诀在于以下推理:将你现在的不舒适和如果被抓获将要面临的不舒适进行比较, 现在的不舒适只是暂时的,而作为一个阶下囚,你的不舒适可能会无限期地持续 下去,而且程度更甚。了解了你对不舒适的忍受程度以及你对舒适的需求会帮助 你继续前进。舒适并非生命不可或缺的! 要避免第二个危险――消极的态度――你需要知道消极的态度会带来什么后果。一些生理状态会导致消极情绪的产生,例如长时间暴露于寒冷的天气中引起的筋疲力尽,体液过多的流失(脱水),极度的疲劳,虚弱,还有疾病,这些都可能 会使你产生消极的情绪。你可以通过适当的计划和合理的决定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 意志力薄弱也会导致消极情绪的产生。沮丧、麻木、冷淡慢慢地爬上心头,然 后突然击垮你,使你茫然无助。 一定要及时发现同伴中消极情绪的苗头,这一点很重要。消极情绪的最初迹象 表现为顺从、安静、很少和人交流、没有胃口、落单。处理这种情绪最好的办法是 消除或者直接面对引起这种情绪的生理及心理上的压力。不管发生什么事,具有“生存态度”是极为重要的。生存态度,会让你对任何突发事件有所准备,尽管你在当时可能没有完全意识到。一个人若没有 积极的态度,在身处可怕的环境时很容易惊惶失措。 3、切勿疏忽大意曾有不少疏忽大意的例子,如:法图女探险家尼古拉? 维罗多曾只身闯 丛林,赤手擒毒蛇,但在疏忽大意时也步入窘境。一天夜里,她在澳大利亚原始森林的灌木林追踪一条巨蜥,突然巨蜥消失在矮丛林中,她紧追而至,突然地面塌陷,被摔在落差几米的巨石上几乎昏厥过去,后来靠着顽 强毅力才爬回几千米远的帐篷,但是左肋骨全部摔断。日晚,日本探险家植村直在梦中被北极熊狂吠惊醒时,北极熊脚步声离他不足10m了,他竟粗心大意没有把步枪放在身边,子弹 也没有上膛,抵抗是不可能了,唯一的办法是装死。 在帐篷、睡袋里能高枕无忧吗?不能。据报道,某地一个村民半夜从熟睡中醒来,觉得身边有个东西,他睁眼一看不禁魂飞天外:躺在他身边正在酣睡的是只金钱豹!小心谨慎可以避免很多意外事件的发生,如一定不要在泥石流多发地带扎营,雷雨天不要在河滩、河床、溪边及川谷地带建立营地等。 三、野外生存的准备(一)组织与思想准备工作 思想准备工作是看不见、但又是必须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组织领导者除了要在 野营前,向全体成员做好思想动员工作,还应通过讨论会让大家广泛发言,并就参加 的目的、动机畅谈自己的意见;通过技术培训等实际演练,对能够遵守纪律、顾全大 局、帮助同伴、遇难而上的成员与行为进行表扬;在体力锻炼感到疲惫不堪时,尤其是领导骨干应咬牙坚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教育全体成员。总之,要通过以上措施, 使参加者对郊游的意义有明确的认识与思想准备。 (二)体力准备凡是要参加野营活动,体力上的准备都是不可缺少的。如果身体基础较差,体力准备就要充分些。野营活动的体力准备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在于耐力和力量两 项身体素质的锻炼。(三)物质准备野营的装备可以分为个人装备、集体装备和技术装备。 1、个人用品准备(1)衣着人们大都习惯于通过“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服 装来体现自己的个性。但在体现个性的同时,却必须考 虑其实用性。野外活动的着装要以实用性为主,以宽松, 舒适,耐磨,随意为基本原则,选择通风性好,保温性强,适用性广的服装。注意:尽量避免短打扮;选择专业的排汗内衣;裤 子要耐磨,宽松,以速(快)干衣裤或牛仔裤最为适宜。 (2)鞋,袜鞋和袜的基本功能就是保护双脚,因此选择鞋、袜要注意以下 几点: ①选择的鞋要比平时大一号,以防长时间步行使脚肿胀而挤脚。②以鞋底较厚,柔软,舒适,便于行走的旅游鞋为宜,冬季出游,选择皮面,防寒,防水功能较好的游泳鞋。③山地旅行,地形复杂,碎石坡路多,应选择皮制硬底登山鞋。 ④如果是新鞋,应在出发前试穿一段时间,以防磨脚。 ⑤ 袜子以通气性较好的绵毛类袜子为最佳,如有爬山活动应准备较厚的袜子,这些袜子柔软、吸汗,使你的脚部时时保持干爽。⑥应多带几双备用袜。 (3)帽子和眼镜、化妆品①戴一顶带帽檐的遮阳帽,夏天爱梳马尾辫的女生可选择无顶帽檐;以既能防雨,又防晒,具有通气功能的帽子为宜。②去寒冷地区,务必带上一顶毛线帽或其它保暖性好的帽子,帽子以能护住耳朵为最佳。③夏天,为防紫外线的强烈照射,要佩戴太阳镜、墨镜;去有雪覆盖的高山,为防止雪盲,要戴上专用高山眼镜;去滑雪时,为避免吹雪迷眼, 则要戴防风护目镜。④夏天,或去水边和高原,阳光极易灼伤皮肤,一定要使用防晒霜;去寒冷地方,要使用防冻霜。 (4)手套①通常手套应备两付,防止丢失.冬季出行应有一双棉或毛手套用于防寒,还应备一付薄手套以免操作器具不灵活.有冰雪作业的活动,则必须 有一双防水(风)手套。 ②即使是不必带手套季节,也应准备几副线手套或帆布手套,在搬运物 质,取用烫的器具等情况下使用。③选手套有三个要素:保暖、防风防水、耐磨。 (5)背囊为了能腾出双手,背囊一定是双肩背带,如果负重量大且行走距离较长,则最 好选用有护腰的背囊,这样能有效地分散重量。 背带的长短要调节好,以感觉重心落在腰背部为最佳。 背囊最好多一些口袋,以利于将零碎物品分类装入,易于取用。 装背囊的时候,应将轻的东西放在下面,重的东西放在上面,走路时身体自然 向前弯,重物在上时脚步容易踏稳,并且不会有背囊向下拉的感觉。 易碎的物件(如相机、手电等)应放在上部,最好用衣物包裹或用自制的柔软的 袋子装好。餐具、食品等依次放在中间,与易碎物之间用布或卫生纸隔开。 背囊容积较大,取用物品不易分辨时,最好多准备几个塑料袋,将餐具、食物、 药物、怕湿的衣物分别装好。 经常要取用的东西,如罗盘、地图、笔记本、小刀等,最好单独放在背囊的外 侧袋里或放在腰包里,防风衣上的多用途大口袋也可充分利用。 装好背囊后要背上试试,看左右是否平衡,有没有硬物顶住背部,里面的东西 是否装得稳固。靠近身体背部的地方,应装入柔软平坦的东西,如衣物;也可插入 一块三合板,野炊时可做菜板用。 用一个如背囊大小的塑料袋,套在背囊内,防止背囊内物品受潮。也可买一个 专用的背囊套,即使下大雨也不必担心了。 (6)雨具野外活动,背着背包撑把伞在林中或山地行走极为不便,因此雨衣便成了 野外雨具的首选。雨衣有分身式和斗篷式两种;①分身式雨衣由雨衣、雨裤两部分组成。除挡雨外,还可以御寒,水中充气救生,应急容水器等。 ②斗篷式雨衣最大优点通风、通气,能将背包一并遮住,还能作为野餐时的餐 布,支起来还可作凉棚。 ③用一块大塑料袋,底部剪一个头可钻过的洞,也可以作为临时雨衣.(7)寝、餐具①最好是睡袋,也可用毯子,毛巾被代替,但要求既不占地方,也很方便、实用。②碗筷、日用品、洗漱用具、卫生用品、水壶等。(8)个人食品少量巧克力、饼干、火腿肠、压缩饼干、少量盐、牛肉干、棉花糖或水果糖等。 2、集体用品准备(1)帐篷 :帐篷种类很多,如“人”字形帐篷、蒙古包形帐篷、六角形帐篷、拱 形帐篷、屋形帐篷等。出发前要注意检查帐篷的绳、杆等,并能熟练地搭建与使用。 (2)设营工具:根据需要可携带爷头、锤子、钉子、绳子、铁锨、钳子等。 (3)野炊用具 (4)照明用具:如蜡烛、停电宝、汽灯、油灯等。 (5)药箱:主要包括: ①外伤药:云南白药、创可贴、红药水、酒精、碘酒、棉纤、绷带、纱布、胶布、 消炎油膏等。 ②止泄药:黄连素、痢特灵、吗叮宁等。 ③感冒类药。④抗菌素:增效联磺、口服青霉素等。⑤防暑降温药:十滴水、仁丹等。 ⑥防蚊虫药:风油精、驱蚊剂。 (6)地图、指南针、通讯工具等。(7)集体食品:米、蜡肠、麦片、速食玉米粥、鲫鱼罐头和午餐肉罐头、梅菜扣肉罐头、干蘑菇等。 常用药品与用途出门病药用品
3、技术装备技术装备是根据野营活动的内容所必须配备的特殊装备。如果在野营活动中安排了攀岩活动,则需要 带上攀岩的装备;如果安排漂流,则需要带上橡皮艇 或漂流筏。
一级物品(必备):背包、睡袋、雨衣、帽子、手套、 地图、食物、指南针、常用药、水壶(最好是保温的) 二级物品:哨子、小刀、手电、电池、灯泡、笔记本、 垃圾袋、卫生纸、打火机、针线包其他:望远镜、相机、毛巾、防寒衣物等。在出门前照着清单再检查一下,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野外探险,以下一些物品一定要备齐!红霉素眼膏 针线包求 伤湿祛痛膏 创口贴 行李绳 求生哨 生刀具塑料袋酒精 可乐瓶防水火柴 红霉素眼膏 红霉素眼膏是一种常用的抗菌药。它的本职是用于眼睛外部的感染症。在野外 吃喝住行不适时,尤其是饮水不足时会上火,症状是在面部的某个部位,会有脓包& 拔&地而起。当受伤后,伤口常常感染,红肿不愈;气候干燥使外露的皮肤裂口等, 这时都可以用红霉素眼膏涂抹患处,症状便会消失。 缝衣针 在野外活动,免不了扎个刺,疼痛难忍,不及时弄出来还可能发炎、化脓。如 果你外出时带上一颗缝衣针,就可剔除外侵物。切记,在挑刺时缝衣针的针尖要在 火上烧一下,确保消毒卫生。另外,要挤压&刺眼&使其出血,这样才不会感染。涂 上一点红霉素眼膏将会更加安全。 伤湿祛痛膏 行走在野外,荆棘、酸枣树枝等难免把外裤刮破,如不及时补上,就会越破越 大。这时可用伤湿祛痛膏在口子的里外面贴好,即方便又快捷还不影响活动。等到 野外活动结束之后,回到家中再&正规&修补。 行李绳 去野外活动备上一根十米长五毫米粗的尼龙行李绳,在关键时刻会大显身手。 当有人不慎坠坡、跌倒摔伤而骨折,可用行李绳和树枝固定手臂和腿脚。还可绑扎 成框架,用两件外衣作成简易担架来救护伤员。无论是下陡坡,还是走峭壁,用它 可安全通过险区。这根绳可以说是&救命绳&。 塑料袋 冬天雪后上山观景,别有一番情趣。可最令人恼火的是,保暖的鞋子不 久就会湿透,极易冻伤双脚。这是因为积雪沾到鞋面上受热后融化而致。如 果踏雪前在袜子外套上塑料袋再穿鞋,一则使脚保暖(冰天雪地绝不会捂出汗, 当然汗脚除外);二则是隔热,降低鞋面温度,使积雪沾上后不易化成冰水, 保障了棉鞋不湿。这样,不起眼的塑料袋便解决了大难事。 酒精 医用酒精可以消毒,还可用作燃料。使用酒精还可以把野炊时锅底上熏 黑的埚烟子除去。酒精有溶碳的本事,是一种常用的溶剂。值得提醒的是, 每次野炊回来后就要擦拭干净,日久则效果不佳。其实黑黑的锅底虽不雅观, 但吸收热能效果较佳,从而节约能源和作业时间。故每次没有必要非擦拭得 光亮如新,应以轻蹭不黑,不污染它物为适当。倒是锅帮及边缘周围要仔细 擦拭。如无酒精,用湿润的沙质土也可擦去黑迹。 可乐瓶 在山野中露营,晚间照明是一件大事。有汽灯当然是件乐事,可多数人 只能用手电作光源,用不了多长时间,干电池就会耗尽。用蜡烛照亮有会受 到风的影响。如果做一个灯罩,减小风的影响,将会怎样?有人曾用可乐瓶 (其他白色透明瓶也可),将其顶和底削去,罩在蜡烛上。这样一根蜡烛可工 作3个小时,效果不错,不妨一试。 防水火柴 如果外出野外之前把火柴特殊处理加工一下,把它变成&防水火柴&, 那就有备无患了。其制作方法是:将蜡烛油均匀的滴在火柴全身,也就给 火柴穿上&防水衣&。然后用两层宽胶带把间隔排列的防水火柴包封在中间, 卷成一卷。再把同样胶封的磷片擦纸(最好两个磷面相对)一同装入一个小 巧的塑料小瓶(如:胶卷盒),旋紧盖子。为以防万一,可在瓶盖缝隙处蜡 封或胶封,最好在瓶外注明&防水火柴&字样。使用时要将火柴头上的蜡油 刮除干净,火柴棒上的蜡油除否两便(但要注意别被蜡油烫着手指)。 求生哨 但在荒郊野外,遇险者如果采取喊“救命”的方式来引起救援人员注 意的话,不到15分钟就会喊得声嘶力竭,而一个小小的塑料哨子,只要还 有一口气,就能吹响它,而且,在探查出路,寻找水源时,事先约定好的 哨间长短和不同组合,都是野外近距离联络时最方便和最简捷的通信方法。 求生刀具 首推“丛林之王”一号野外求生专用刀具,它几乎囊括了所有小型用 品,全部刀具有九大附件,能衍生出数十种野外求生功能。如果有条件, 还推荐团队中的队员携带一把猎斧。 四、野外生存本领野外行进寻找水源与水的利用寻找食物 宿营 迷途处理 紧急避险与救援等 (一)野外行进 野外运动的入门从走路开始。人是无法脱离行走的,行走是人类最基本的 技能之一。 行走是最简单的运动,不分场地。到野外走一趟,享受一下披荆 斩棘的滋味,你会感到其乐无穷。然而不同路面和不同的交通工具行进方法亦 不同,需要掌握一定的步行技巧。 1、平路:在平坦路上行走,把步幅放大,这样不仅可以节省体力而且便于休 息。 2、山路:山路行进的四种错误方式: I、步幅太大,无节奏;II、弯腰,面朝下,只看脚面;III、一手插在裤兜里,一手提东西走路;IV、重心全部放在脚跟或前脚掌。 保持愉快的心情是至为重要的。一门心思的想着尽快到达目的地,容易积累疲倦,也还失去了欣赏沿途美丽风景的大好机会,实在是弊处多多。选择一根基本与自己等高手杖,即可以作登山杖,又可以用来开路、粗略 测量、防身。 3、上下坡 (1)下坡的步幅要小,应尽量用膝盖以下部位用力,即稍微弯曲膝盖以 减轻体重的冲击,使脚保持整体着地,这样既可免于身体过于前倾,给 前脚掌带来的负担;又不致因脚跟着地产生的后仰姿势,使身体容易失 去平衡。如是下很陡的山坡,可以把双手撑于体后坡面,以“四足行走”的方式下移,甚至可借臀部着地帮助支撑。(2)上坡的步幅同样宁小勿大,遇到特别陡的坡度,可采取“Z”字型行 走的办法。 如果坡道距离较长,为了对抗地心引力,就要继续把步幅减小、步 行速度放慢,宁可依照一定的节奏慢慢踏步而行,也不要心急浮躁地想 一冲而过。如果步行节奏一乱,疲劳就很容易产生。如果身背行李上坡, 则应将行李背包适当上拉,以避免重心过于向后而增加腿部的负担。 (4)穿越丛林在野外常常会遇到大小不等的林区和疏密不等的高原,因此必须掌握穿林的本 领。在穿过丛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应选择林间主干道或小道行走,以防迷路、迷向。如实在没有道路,可选择在纵向的山梁、山脊、山腰、河流小溪边缘,以及树高、林稀、空隙大、草丛低疏的 地形上前行。不要走纵深大的深沟峡谷和草丛繁茂、藤竹交织的地方,正所谓“走 梁不走沟,走纵不走横”。 (2)备一枝手杖或拣一根枯枝作手杖,可为你探路、拔开杂草树丛提供方便。 (3)穿林时最好穿长袖衣裤,避免和减少草木的枝杈刺伤或划破皮肤,同时还可以 避免蚊虫叮咬。(4)在茂密的灌木丛中行走,推开挡路的树枝时,要注意后续队员的安全,当你放开手中树枝时,应先回头看看,切勿打到后面的队友。 (5)行进中注意勿被地面的树桩或藤蔓绊倒。 (6)在夜间穿林一定要事先规定好联络信号,如无线电信号或发光体――电筒等。 (5) 自行车行进 首先要保证有性能良好的自行车,要有后座。出发前,要对车各个部 件做彻底的检修,最好能在外出时随身携带小型气筒、钳子、螺丝刀等简 易实用的工具,以防万一。 骑车行进时要保持一定的速度,切忌忽快忽慢,既容易疲劳又十分危 险。急刹车时,要同时捏紧前后闸。集体骑车行进不易控制速度,难于协调秩序,且危险性大,因此要注意几点: ①队伍应该分组,但分组不宜过多,否则队伍前后间距过大,不宜管理。②要设有领队、押后。③拐弯处,前组应留一人等候,在下一组到达后方可离开;或在拐弯处设 Z路标,路标要醒目。④行进途中不要并排前进,不可超过行车安全线。 (6)渡河河流是野外活动时常遇到的障碍,有的河流缓缓而过,清澈见底;有的则是水流急,你该如何涉水渡河呢? 首先你要对河流进行一番“侦察”,做到心中有数,最忌轻易下水,因为由于光的折射,在岸上看上去河水不深(感觉不及膝盖),实际上可能没及胸部或头部。要先了解河道的深浅、流速,河底的结构。仔细 观察之后再确定渡河的地点和方法。 涉水渡河要选择河水较浅、水流 平缓、无暗礁、暗流和漩涡的地点,如果水深过腰、水流速度超过每秒 钟4米的急流、不要无保护地涉水过河。涉水过河时,应当穿鞋,以免 河底尖石划破脚,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保持平衡。如果河底是淤泥底,应 脱去鞋袜,赤足过河。山区河流通常水流湍急,水温低、河床坎坷不平,涉渡时要有适当的保护 。 渡河分渡浅水河与渡深水河①渡浅水河(水深及腰): a、若水流湍急,涉渡时用一根杆子,支 撑在水的上游方向,或手持15~20千克 的石头,垂手将石头从水下搬运过去。 b、集体渡河时,应当三人或四人一排, 彼此环抱肩部,身体强壮的应在上游方 向。 c、若河底多石块,应穿鞋渡河,以免尖 石划破脚,同时也更有利于保持平衡。渡深水河 ②渡深水河:用圆木或防潮垫制成“竹 筏”。渡浅水河 (7)过桥①一般的公路桥:靠边走即可,不可并排行进,以保证交通安全。 ②独木桥:队员单独按次序过桥,过桥时,两脚外分呈八字形,伸开 双臂保持平衡,目视前方,切忌向桥下看,这样易产生恐惧感。(8)攀岩攀登岩石最基本的方法是“三点固定法”,要求登山者的手和脚能很好地配合。两手一脚,或两脚一手固定后,再移动其他一点,使身体重心逐渐上升。 切忌窜跳或猛进,并避免两点同时移动, 而且一定 要稳、轻、快,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距离 和最稳固的支点,不要跨大步和抓登过远的点。 (9)雪地冰面和积雪山坡交界的地方,雪往往很深。行进时必须用绳子把队员串成一组,要两脚站稳后再移动,向前跨步,要用 前脚掌踏雪,踩成台阶再移动后脚,不慎跌倒要立即俯卧,防止下滑。 体力较强的队员在前,后面的队员沿着前面踩出的脚印行进。 中途休息:旅途中的间隔休息是缓冲疲劳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如何才能较快地减轻疲劳呢? 中途休息一般应是长短结合,短多长少。长短结合,即短时间的休息同长时间的 休息应保持一个合理的度。短休息:是途中临时的短暂休息,一般时间短(控制在10 分钟以内),并且不卸掉背包等装备,站着休息为主。这种休息可以多一些,但时间 短。 长休息:长时间的休息在平路旅行一般2小时一次,一次可在20分钟以内。 ①卸下所有包袱,在一块石头旁坐下,倚靠在背上,可脱掉鞋子,让脚部得到放松, 还可以驱散汗味。休息期间,可以自己或者相互按摩一下腿部(尤其是小腿)、肩部、 颈部等部位的肌肉。同时可以活动一下四肢。休息是积极的,而不是躺倒休息。 ②望望远处的风景,看看明朗的天空(这里蔚蓝的天空是在城市中很难见到的)。写 一段简单的游记,照几张合影,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在优美的风景留个纪念,何乐而 不为呢? ③休息时喝水不可狂饮,遵守&少量多饮&的原则。水源可以是自带的饮水,如白开水、 茶水、运动饮料等,途中一般不要喝啤酒、含糖份多的饮品。暑天可以预备一些消暑 饮料,如酸梅汤、橄榄汤、酸角汤等,它们即解渴,又达到消暑作用,但这些饮料的 浓度要低一些。 野外观察:野外活动应有收获。取得这种收获并不仅仅在于到达营地后的 野餐,篝火晚会等,沿途留心观察会让你受益匪浅,流连忘行。 ①人文景观:留心人文景观,作适当记录,可以丰富你的知识,开 阔你的视野,陶冶你的情操。 ②自然景观: 大自然往往能够塑造出一些奇绝的景观,留心观察, 你就会领悟到大自然的无穷的魅力。 ③植物、昆虫、鸟类:走进野外,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你会发现有 很多你从没有见过的动植物。 ④地形:观察地形,对于保障自身安全尤为重要,力求有路不翻山,有大路不走小路,没有路向山脊、山腰、河流、小溪边缘以及林稀,草丛低矮处行进。时刻保持警惕,防止危险。 (二)寻找水源与水的利用1、寻找水源水源种类: 地下水:高山融雪、溪水、山泉、 渗入地下之雨水,山谷低凹处积 水,岩缝里流出的山泉等, 地表水:包括泥泞水、雨水、露 水等。 植物水:若逢地上、地下水源均枯干时,或水源不洁不得饮用时,可 在植物上找到代用水。水树、水藤、 竹子、仙人掌、野丝瓜等植物体上 都含有水。 水树、水藤、 竹子、仙人掌、 野丝瓜等高山融雪、 溪水、山泉地下水水源植物水地表水溪河、山泉、 泥泞水、雨水、 露水等 一 般 来 说 这 些 地 方 都 有 可 能 找 到 水 源 2、水源的判断(1)根据地形寻找水源如果是在山区,尽量往山谷下寻找,走到最低点,一般都会发现水源。有时, 山谷里会形成小溪,沿着小溪也可能找到走出险地的路,那是最幸运的了。 有时在山谷下可能会发现一个干枯的河床,那么先不要失望,在河床的低洼处 仔细找找看,如果还没有,就试试挖一下。干涸的河床沙砾下面很可能挖到水。 看到悬崖也一定不要放过,一般情况下,悬崖下面多数是可以找到水的。即使 没有水,阴背的悬崖下面也会非常潮湿。 洞穴里也是很有可能有水的地方,特别是石灰岩的地方,岩石上会有缝隙,有 时会有泉水或渗水。这样的地方往往岩壁上会有锈迹,出水口附近也会有青苔或者 卷柏(一种低等植物)。 海边的沙丘上也可能挖出淡水,选择沙丘的最低点挖下去,挖到很潮湿的地方就会有淡水渗出来,看看是否是淡水,如果是海水就说明你挖深了。然后换个地方试试。 在沙漠,有绿色的地方虽然不一定就有水,但是 有水的地方一定有绿色,去 有植物的地方找找,几率会大些。 (2)利用动物线索寻找水源动物也离不开水,许多动物可以帮我们找到水源,尤其是两栖类。由于两栖 类在由水生过渡到路生时,身体变化不彻底,它们的皮肤没有完整的防水分蒸发 功能。所以,两栖类要随时到水中湿润体表。由两栖类出没的地方,附近肯定有 水源,而且不远。爬行类也喜欢傍水而居,有蛇的地方,也容易发现水源。 鸟类也有指示水源的作用,虽然鸟类可以飞到很远处找水,但是动物的习性 使它们有一定的居住和觅食偏好。一些以水生生物为食的鸟类,不会离开水源太远,如:翠鸟、鹳类、鹭类(白鹭、绿鹭)、雁类、野鸭、大尾莺等多在水源附近生活。有的鸟类,特别是燕子,会在水源上绕飞,远远就可以发现。 昆虫也有指示水源的作用,像蝴蝶、蜻蜓、蚊子等也喜欢在水源附近活动。 动物的足迹也是最好的水源路标。如果你能发现动物的足迹,就请分析一下, 是否有这样的特征:明显有一定的方向性,足迹杂乱,不像是动物偶尔经过的。 如果是这样,顺着动物的足迹,就能找到水。这种情况不易碰到,但成功率非常 高。 另外,动物多喜欢在傍晚去水边喝水,可以根据这个特点在傍晚注意动物的 去向。 (3)根据植物寻找水源 植物有一定的分布特征,像芦苇、马莲、菖蒲、水齐、等都会分布在水源旁边, 有些甚至可以长在水里。生长着香蒲、沙柳、马莲、金针(也称黄花)、木芥的地 方,水位比较高,旦水质也好;生长着灰菜、蓬篙、沙里旺的地方,也有地下水, 但水质不好,有苦味或涩味,或带铁锈;初春时。其它例枝还设发芽时,独有一处 树枝已发芽,此处有地下水;入秋时,同一地方其它树时己经枯黄,而独有一处树 叶不黄,此处有地下水;另外,还如三角叶杨、梧桐、柳树、盐香柏,这些植物只 长在有水的地方,在它们下面定能挖出地下水来。 在野外,我们可以根据植被特征判断附近是否有水。但是这样的找水方法并 不太适合野外缺水时,因为有这样植被的地方,一般不可能时缺水的地方。 (4)通过声音寻找水源 经常去野外的人,应该有这样的体会:只闻水声,不见水影。这种情况其实很 多,因为松软的地质是没有办法托起水的。在枯枝落叶较多或者石块重叠的环境下, 泉水、山溪、雨水是边流边沉,在沉下去以后,遇到坚硬的地质才不在下沉,并向 地势较低的山下流。长期的水流在浮层下逐渐形成了暗流,所有,我们听到水声, 却看不到水。 如果我们听到了水声,要注意附近的植被情况。在植被比较茂密,并且有苔藓 的潮湿地点,趴下去仔细听就会发现流水的具体位Z。然后,搬起石块,移开枯枝 落叶就可以看到水了。这样的水,水质多比较好,基本上不需要处理就可以饮用。 (5)根据气候及地面干湿情况寻找水源如在炎热的夏季地面总是非常潮湿,在相问的气候条件下,地面久晒而不干不热的地方地下水位较高;在秋季地表有水气 上升,凌晨常出现像纱中似的薄雾,晚上露水较重,且地面潮湿,说明地下水位高,水量充足;在寒冷的冬季,地表面的隙缝处有白霜时,地下水位也比较高;春季解冻早的地方和冬季 封冻晚的地方以及降雪后融化快的地方地下水位均高。 3、水质的判断 山野中,特别是高海拔人迹罕至的地区,流动的溪流和泉水水质很好,可 以直接饮用。在有村庄的地方,可以询问当地居民或者向导何处水质清洁,何 处水质受到污染。当地百姓日常饮用的水通常都十分安全。 在村庄较密集的低海拔地区,河水容易受到污染,应煮沸后饮用。湖沼、 水泡和热带森林的溪水多含有致病微生物,不能直接饮用。 可以根据水的色、味、温度、水迹,概略鉴别水质的好坏。普通鉴别法是 吐口唾液於水面,如迅速散开则可饮,若能聚不散,其水必不洁,必须消毒後 方可饮用。 4、取水方法(1)地下水:举凡高山融雪、溪水、泉水、渗入地下之雨水,山谷低凹处积水,岩缝里流出的山泉等,均可视为地下水,此类水源易得,唯须注 意消毒。(2)地表水:泥泞水:首先将茅草制作成一锥形状长约一米左右的草器,将水倒入过滤,在底部以容器盛接,过滤数次,消毒後即可饮用。 雨水:下雨时,在大的树干上挖一孔,插入竹筒,雨水及沿此筒聚流,底 部以容器盛接即可。如无利器挖孔,可用长布条沿树干缠绕,约留少许至於容器内,雨水即沿布条引入。露水:利用金属板,夜间露天放Z,待水珠凝结成时收集之。亦可用石头 收集,在地上挖一直径5寸左右的坑,其上铺一帆布(或纸张、衣 料、山 芋叶等代用品)再用石头在上面排成高约叁寸的V字型,则露水沿石而下 积聚於帆布内,次日除去石块,即可得3-5c.c的水,然後消毒饮用。 海水:在海岸边,应在最高水线以上挖坑,则很可能有一层厚约5厘米的 沉滤水浮在密度较大的海水层上。 (3)植物水 水树:凡树体积粗大、叶阔大、多生果实,则树身藏水丰沛。只要用利器在树干上挖一洞,即有水流出。但须注意,挖洞时应在太阳西落之後,时已黄昏始能得水。 水藤:分布於八百公尺以下溪畔,潮湿地带。将其茎割切一段,即有水泊 泊流出,待流尽後,在约其上约一寸处切割一段,水则源源流出。 仙人掌:各种仙人掌含水甚丰,切去顶部,汁液即自切口流出,然後捣 碎 果壳果肉,以吸管吸取汁浆。但如发现其汁液为乳白色时,则切勿饮用, 因可能有毒性。野生葡萄:将其粗大藤之上部割成凹口,再将其底部割断,水即流出,对嘴而饮之,但如水分呈乳白色,则千万不可饮用,因其内含毒。 野生蔗:只要在树干上挖洞,水则流出。亦可砍去枝叶,以切口对嘴饮之, 其味生涩,但如无其他法,则野生蕉亦为最佳植物代用水。 棕榈:此法收集较费时,砍倒树干,割去顶端,斜放地上,用容器在根 部盛接,每八小时去茎一段,一日约可得5-8cc之水。 竹--如粗大之竹类、麻竹、桂竹、孟宗 竹等,茎内均含少许水分,乾裁之竹茎内含更有多量水分,尤其雨後采取方便,唯 须注意筒内水是否清洁。 椰子:未成熟之小椰子可食,成熟之椰子果,其汁液解渴清凉无比。可治便秘消化 不良诸症。 野丝瓜:将茎与根部切断,以容器纳入收集,或用塑胶袋包扎切口,次日收回,约可得5-6cc之水。提示:从植物中获取的饮用“水”,容易变质,最好即取即饮,不要长时间存放。 上述取水方法在野外缺水时是有效的。然而,单纯地依靠上述方法去寻找水源 却不是长久之计,且很复杂很辛苦。只限于少数人员(3-7)和短时间(3一5天)。 不适合人员众多或时间过长。就安全而言,希望朋友们最好不要远离水源一两天的 路程,也不要单枪匹马独闯丛林。 当你在极度疲惫干渴之际,找到了水源,最好不要立即狂饮,应该就当时的环境条件对水源进行必要的净化和消毒处理,以避免因饮水而中毒或染上疾病。 5、野外水处理方法(1)煮沸法:在海拔2500米以下的地方,这种方法简便实用 ,在海拔 2500米以上地方,水的沸点降低,煮 沸的时间应该逐渐加长。 (2)沉淀法:将水放到存水容器中, 放入少量的明矾,并充分搅拌,沉淀 约1小时后就可以得到清澈的饮用水煮沸法 沉淀法 野外水 处理方法 吸附法 过滤法 药物法 渗透法了;如没有明矾,可以在水中挤上少量的牙膏,搅拌后沉淀也有同样的效 果;实在没有可用的东西,也可以用 植物,将榆树、桦树、椴树的树皮或 者枝叶捣碎(沙漠地区可用仙人掌), 在水中搅匀后也能得到较为干净的水。 也可以将沉淀法与煮沸法结合起来使用,煮沸消灭病原体,沉淀清除悬浮物。 (3)吸附法:活性炭对水中的悬浮物和重金属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在水中放入活性 炭能够有效地净化水质。如果你没有准备活性炭,也可以利用点火篝火剩下的木炭。 注意选择木炭时要选择相对坚固的,否则净化后还要过滤才能饮用。茶叶也有吸附的 作用,如果身上带有茶叶,可以用来泡水喝。冷水泡茶时间要长些。 (4)过滤法:用一竹筒或长管,一端蒙上一层干净的袜子,放入一层沙子,再放一 层木炭粉,如此重复几次,一个简易过滤器就做好了。关键是砂、炭要交替放置,压 紧。水要从最后的出水口流出,不能从半路淌出来。 (5)渗透法:在野外发现水源里有悬浮物或水质不清时,可以在离水源2~3米的地 方处向下挖一个坑,让水自然渗到坑里,坑里的水就会比原来的水清澈许多。 (6)药物法:对野外的水源不放心,又没有时间进行其他方法的净化时,最简单省 事的方法是药物消毒。 现在有商品“水药片”,一片就可以对2升水进行消毒。野战军喝特种兵都配备这 样的药片。 另外,碘、碘酒、漂白粉、漂白剂也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在每升水中加入碘2滴 或者漂白剂4滴(根据水质情况可以适当调整药量,最多不能让水的气味太刺激), 充分摇匀,半小时后就可以饮用了。不过,这样消毒的水会有一点不太舒服的味道。 如果寻找到的是咸水时,用地椒草与水同煮,这虽不能去掉原来的苦咸,即能防 止发生腹痛、腹胀、腹泻。如果水中有重金属盐或有毒矿物质,应用浓茶与水同煮, 最后出现的沉淀物不要喝。 以上介绍的方法,往往交叉使用的效果更好。 目前,有一种饮水净化吸管,在野外非常实用,形如一只粗钢笔,经它净化的水 无菌、无毒、无味、无任何杂质,不需经过沸煮即可饮用,很轻便。 6、科学饮水方法:少喝、勤喝。喝水时,一次只喝一两口,水在口中含一 会,分两次慢慢咽下。这样重复饮水,既可以使身体将喝下去的水充分吸收,又可以解决口舌咽喉干燥的问题。冲生理学的意义上来讲,就是既不会让体内严重缺水,又不会排出 多余的水分。当然,这样做对健康是没有好处的,但是为了保命,就只能使用这种方法了。一标准水壶(0-9)水量,运用正确的饮水方法,可使一个单兵在运动中坚持6~8小时, 甚至更长些。 注意:口渴时千万不要把水壶里的水大口喝下去,更不 要狂饮。这样,身体在迅速吸收水分后会通过肾脏把体内多 余的水分排泄掉,多喝下去的水就这样被浪费了。 (三)寻找食物野外生存获取食物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猎捕野生动物,另一种是采集野生植物。1、采集野生植物一般的白色或黄色浆果类植物均有毒性,有一半的红色浆果类植物可 以食用,而蓝色或黑色浆果类植物几乎均可食用。 有些植物的茎部只结有一颗果实,一般这类植物可以食用。 不要食用任何带有乳白色奶状液汁的植物。 不要食用野生的大豆、豌豆。 不要食用对你皮肤有刺激作用的植物。 不要食用那些已经被昆虫咬过的植物。 植物可食性标准试验可更准确地判断植物的可食用性,它的主要原 理是逐渐尝食植物,观测身体是否有不良反映,最终确定植物是否可以 食用。这种试验的主要步骤如下:(1)你做这个试验时一定要空腹,首先切下植物的一小部分,将其放于手腕上来回揉搓后静候15分钟,观察皮肤有何反应。 (2)将植物的一小部分放于嘴唇外沿,观察有何反应。 (3)放一小片植物于口中,用舌头舔尝后静候15分钟,如无不良反 应则将其充分咀嚼,再等15分钟以观察有何反应,如果你没有任何不良 反应,继续进行下面的步骤。 (4)吞咽一小块植物,看是否有不良反应(如果你感觉难受,赶快 把东西吐出来,然后大量饮水),如果你仍感觉良好,接着做下面的试 验。 (5)吃少量的植物,再静等数小时,如果仍然没有不良反应,你就 能确定这种植物可以食用。 但也有例外情况,植物可食性标准试验不适用于真菌类植物。 2、猎捕野生动物大自然中可食用的动物种类有:兽类、鱼类、鸟类、爬行类(如蛇、蜥蜴、蜗牛等),以及大的 昆虫(如蝗虫、蚂蚁等)。 寻找猎物踪迹:猎物的脚印、粪便、交叉地、饮 水处等,猎物的踪迹常走向泉水、小溪、湖泊、觅 食处和栖身地。 一般用4种陷阱诱捕动物,它们分别是绳套阱、平衡落木阱、尖 刀桩落阱和罗网。 绳套阱:这种陷阱比较适于捕捉兔子之类的动物。绳子、各种 金属线都可以用来临时制作绳套。绳套要一端有眼,以便另一端从 中穿过。一般陷阱设在猎物经常出没的地方,要把绳套紧紧拴在树 桩、岩石、或树上。绳套必须是个活结,大小以能套住猎物的头为 准。还可以用弹性幼树绷紧绳套,当猎物的头钻到绳套里面后进行 挣扎时会扳动机关,幼树就会弹起,将猎物吊离地面,将猎物捕获。 平衡落木阱:这种陷阱是捕捉大型动物的理想工具,捕猎对象 包括野猪和鹿类动物。一般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制作好一个平衡木 落石阱,它的构造和原理如下:叉状棒两端削尖,保证触动灵敏。 分叉的一支水平位于重物的下方,前端有适当的诱饵。竖直叉上端 支撑着横木以维持重物的平衡,一般以圆木作为重物。动物扑向诱 饵时会带动叉状棒,破坏支撑木的平衡。圆木会在瞬间坍塌下来, 砸中猎物,将其杀死。 尖刀桩落阱:在幼树一端绑上削尖的木桩,用扳机线把幼树拉弯固定。扳机线的一端隐藏于动物必经的路上,动物绊上扳机 线后,幼树则被松开,尖刀桩在弹力作用下迅速刺向猎物,通常情况下,猎物即使不死也会身受重伤。罗网:罗网是最简单的一种陷阱,它主要用于捕鸟。把网布 置在鸟儿经常出没的树间是捕鸟的简易方法。如果没有罗网,也可将十字交叉绳。鸟儿经常会撞上系在树间的十字交叉绳网。求生者还可以利用弹弓、梭镖和弓箭等弹射类武器狩猎。 除非有绝对把握或万不得以,不捕猎危险动物,如老虎、水 牛等。 请思考:真正的生态旅游者与动物的权利? 3、野外如何保存食物 野外活动中很让人头痛的是如何保存食物。有些食品如饼干、方便面等包装食品易于保存,而新鲜的肉类、禽类、鱼、虾、新鲜蔬菜等在炎热的夏季易变质腐败而无法食用。 一般野外活动无法携带冰箱、冷藏柜之类的设备,只能因地 制宜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土办法加工和保存食物。 (1)熏晒法(2)风干法 (四)宿营:宿营主要包括营地的选择、帐篷的搭建、临时厕所 的修建、野外炊事、休息等。 1、营地选择 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安全。在野外,很多意外都可能发生。 在低海拔地区,危险性要小得多,但仍必须遵循营地选择的基 本原则。 (1)在搭帐篷之前,必须仔细勘察地势,营地上方不要有滚 石、滚木以及那些风化的岩石,一旦发现附近有岩石散落的迹 象,绝对不可以再搭帐篷了,尤其是靠岩石壁越近的地方越要 留意,尽量要避免在凹状的地方扎营。万一发现滚石,应立即 大声喊叫,通知同行伙伴。 (2)不要在泥石流多发地建营。许多石块有被泥土包裹的痕 迹,这是识别发生泥石流的主要标志。营地不要选在离泥石流 通道太近的地方。 (3)雷雨天不要在山顶或空旷地上安营,以免遭到雷击。 (4)雷雨天不要在河滩、河床、溪边及川谷地带建立营地, 以防被突如其来的洪水冲走。 许多时候,营地都会选择在山脊上或河的两岸,以便 于欣赏风景。较为理想的露营场所,不外乎河岸的台地或 宽大的河岸。沙地平坦又干燥,而溪谷边有清澈的水流, 也有可作为薪材的流木,气候良好时,这里是很不错的宿 营地。但是,如果下起倾盆大雨,山谷里的水很可能会突 然暴涨,使河岸没入水中,冲走登山鞋、食品等,甚至连 人一起被水流冲走。(5)雨季在野外宿营前一定要关注宿营地当地及河流上 游地区的气候、水文情况,宿营时要注意在离水面几公尺 高的高地上搭帐篷,不要选择雨水通道,要选排水良好的 地方,还要选择危险时可逃生的路径。当一切都安顿好, 还需时常注意水源流水量及浑浊情况以及流水声。一旦感 觉异常,就要赶快逃。深夜或疲惫时都是导致灾难的主要 原因,千万不要粗心或观察不仔细。 (6)营地选择原则: ①近水:营地要选择离水源近的地方,这样既能保证做饭饮用的用水, 又能提供洗漱用水,如果远离水源则会给营地带来很多不便,甚至是危 险的。但在深山密林中,近靠水源会遇到野生动物,要格外小心注意。 ②背风:风会迅速带走人体的热量,给人制造寒冷,甚至引发疾病,同 时大风会卷走帐篷,至少会搅得人员无法休息,点燃篝火就更困难了, 做饭取暖也难以保证,所以营地一定要避风。最好是在小山丘的背风处、 林间或林边空地、山洞、山脊的侧面和岩石下面等等。 ③防兽:建营地时要仔细观察营地周围是否有野兽的足迹、粪便和巢穴, 不要建在多蛇多鼠地带,以防伤人或损坏装备设施。要有驱蚊、虫、蝎 药品和防护措施。在营地周围遍撒些草木灰,会非常有效地防止蛇、蝎、 毒虫的侵扰。 ④日照:营地要尽可能选在日照时间较长的地方,这样会使营地比较温 暖、干燥、清洁,便于晾晒衣服、物品和装备。 ⑤平整:营地的地面要平整,不要存有树根草根和尖石碎物,也不要有 凹凸或斜坡,这样会损坏装备或刺伤人员,同时也会影响人员的休息质 量。 最后请大家注意:在野外要保护自然环境,不伤害野生动物,不乱砍乱 伐,不破坏自然植被,不污染水源,撤营时必须将燃火彻底熄灭,垃圾 废物要尽可能带出,丢放在指定的地方,特殊情况无法带走时可将垃圾 挖坑掩埋。 2、搭帐篷(1)注意事项:①应尽量在坚硬、平坦的地上搭帐篷,不要在河岸和干涸的河床上扎营 ②帐篷的入口要背风,帐篷要远离有滚石的山坡 ③为避免下雨时帐篷被淹,应在蓬顶边线正下方挖一条排水沟。 ④帐篷四角要用大石头压住。⑤帐篷内应保持空气流通,在帐篷内做饭要防止着火。⑥晚间临睡前要检查是否熄灭了所有火苗,帐篷是否固定结实了。 ⑦为防止虫子进入,可在帐篷周围撒一圈煤油。⑧帐篷面最好朝南或东南面能够看到清晨的阳光,营地尽量不要在棱脊或山顶上。 ⑨至少要有凹槽地,不要搭於溪旁,如此晚上不会太冷。 ⑩营地选於沙地,草地,或岩屑地等排水佳的营地。 (2)搭帐篷具体方法:帐篷有很多种类型,按形状分有屋型,圆顶型,蒙古包型、三角形等,下面具体 介绍圆顶帐篷喝三角形帐篷的搭建方法。 搭帐篷之前应先平整和打扫地面,捡除石块,拔去影响搭帐篷的杂草。 ①圆顶型帐篷搭建步骤: 第一步:取出帐篷,铺开,四人分立于四角,两人联结并推送帐篷杆,两人在对角线方 向负责疏导。 切记:疏导者不能拉帐篷杆,否则可能损坏其中弹力拉绳,使杆穿过帐篷顶圆环,当帐 篷杆两边 外露长度相等时(约一节半)四人同时用力,撑起帐篷,将帐篷杆插入内孔 中,而后四人逐各打 地钉。 第二步:搭防雨布:将防雨布的门与帐篷门对正,四人同时拉住拉环,张紧防雨布,同 时打地钉,然后用拉将防雨布向外拉紧,保证防雨布与帐篷之间留有空气层,起到防雨、 保暖的作用。 第三步:将帐篷门窗拉上,防止蚊虫和沙尘进入。 ②三角形帐篷搭建步骤: 第一步:将帐蓬内蓬平铺在地,展平并沿底边钉下地钉。 第二步:从帐蓬内将两节支杆支起,套上隔离管,再套入横杆。 第三步:罩上帐蓬外套并将外套的拉钉打下,使全部外蓬绷直。 第四步:将防雨小帽套进支杆端,套上抗风拉线,完成。 注意:三角形双层帐蓬内外帐间有一空间,应当保持这一空间,不要使内外层“沾”在一起,这个空间能起到防雨、保暖作用。 3、临时厕所的搭建(1)厕所地点的选择野外活动,到达目的地,决定搭帐篷的地方后,其次就要选择临时厕 所的地点。厕所地点要比帐篷低,且在下风地方,离河流至少10-20 公尺。排泄物在土中,可被微生物分解,变成土;如直接排入水中,则非常不卫生,也污染了河流。(2)建临时厕所 (3)消除气味 排泄物要用土沙掩埋,厕所旁边要 挖土沙,并准备扁平木板或圆锹。另外 再准备大片木板盖住便盆,或挖洞放石头, 再放杉叶,杉叶的香味可掩盖臭味。(4)卫生纸的使用 利用各种器具及树枝挂好 滚筒式卫生纸。(5)离开前厕所的处理 上厕所用的卫生纸,最好装入塑料袋中或空罐,避免下雨淋湿。2、3天 同地方的活动,使用滚筒型卫生纸较方便。厕所处,要用木牌表示是否有人使 用。活动结束离开前,要用沙土将厕所掩埋,并做记号或标示,告知其他参加 野外活动的人。卫生纸用完 后,可用叶 子代替。准备一桶水, 供便后洗手。 4、野外炊事:野外炊事主要工作有取水、搭灶、篝火、做饭等。(1)取水:方法前面已经介绍过了。 (2)搭灶:野外活动中利用地形地物建野炊灶是野外生活很重要的一种技能,是野炊的基础和必备条件。各种炉灶还要根据所能寻找到的燃料修建。 现今,野外生活可以携带汽油炉、煤气炉等现代化设备。但在不具备这些条件时,需修简易、实用的炉灶,用以烧水、做饭等。 炉灶的形式:三石炉灶: 是最简单且历史最久远的一种炉灶。取三块高度相同的石块呈三角形摆放,锅 或壶架放在当中,一般情况下锅底或壶底需距地面20公分左右(高度需视所用燃料确 定,如用牛粪燃料高度不宜超过20公分,如用木柴可适当加高)。 吊灶: 找两根上方有杈的树枝平行插在地上,中间横一木棍或树枝、帐篷杆等,将锅 或壶吊挂在横木上,下方生火。也可用石块垒一道U型墙,在其上架一木棍或树枝, 锅或壶吊在木棍上,下方生火。U型的口应向吹风方向,以利于燃烧。 上两种炉灶是使用最普遍的,至今,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仍沿用此种炉灶。 火塘灶: 在既无合适的石块又无树枝的情况下,也可在地上挖一坑灶。在地面上挖一深约 20~30公分、长约120公分、宽约30~40公分的斜形穴坑,坑口向风吹方向,用木棍或 帐篷杆架在坑的两边用土堆起的土包上,将锅或壶吊挂在木滚将锅或壶木棍或帐篷杆 上(一般掌握在锅底、壶底和坑底之间的距离需在20公分以上)。 是篝火的一种,应选择坡坎下避风处,挖一方形或圆形深约20公分左右的塘坑, 上支三角架以供烘烤食物、烧水、做饭。火塘坑可以较好的保存火种,还可以将食物 埋在火塘中烘烤。 还有很多种,如垒灶、散沿灶、避光灶等等,可根据人数多少,就地取材修造。 (3)篝火:①生火:野外生存,火是必不可少的,外出时必备火种,同时也应该准备蜡烛,点火时,先用打火机或火柴点着蜡烛,这样可以节省火种,尤其是在火种不多时。一旦发生意外情况无法 生火,可用一些临场取火方法:最常见的就是聚集太阳光点火,聚光可用放大镜、老花镜、望 远镜中的镜片,甚至将冰块磨制成放大镜,如无太阳光,只有试试钻木取火的原始方法了。 另一种方法是利用手电筒中聚光碗,将易燃的火柴、纸屑、木屑、松脂等Z放在聚光处, 接通电源,片刻即会点燃易燃物;或把电珠用细砂石磨破,注意不要伤及钨丝,然后将火药 (如火柴头)填入,接通开关,片刻即可生火。② 搭建篝火:野外生存,燃点篝火是一项重要的技能。篝火应选择背风的地方,离帐篷2米以外,如果在湿地或雪地上生火,要先用石块垫地。为了便于燃烧,可与风向成直角放Z两 块枕木。点燃篝火最好的材料是桦树皮,桦树皮的含油量高.在雨中仍可燃烧。根据需要的不同,可选择以下几种方法搭建篝火:A、密林篝火:横放一根较粗的圆木,上面斜搭几根较细的干木头,一边烧一边挪动,适用于野外无遮棚的露营。B、星形篝火:把5―10根圆木的一头拼拢成星形,从中间点燃,然后一边烧一边把圆木往里推送,这种篝火热量很大,几个人可围绕着它在雪地上睡觉。C、长条形篝火:用两段约一人高的圆木顺风叠放,边上打入湿木楔,防止圆木滑落,两木之间加撑子。留出空隙以利于燃烧。这种篝火燃烧时间较长几乎无须调整即可燃烧整晚。★:撤离时,应将篝火彻底熄灭,特别是春秋季节在林区和草原应更注意,以免引 起火灾。 篝火的形状 (4) 做饭:野外活动中,野炊是最令人开心的。野外用餐不但可以享受快乐的阳光,还能尽展厨艺。可口的 饭菜可以补充运动所消耗的体力,养精 蓄锐,以开始新的行程。野外活动中应准备什麽食品,该吃些什麽呢?相信你曾经为准备野外活动食品及设计露营的菜单而大伤脑筋。 在野外旅行、登山、探险、吃尤为重要,吃不好就没有充沛的体力和精力。①野外食品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原则: 好吃、营养、不复杂、烹调前不必特别处理的食品、能配合所携带的 炊具来调理、不浪费水、尽量不要有剩余,以免造成浪费。 ②无炊具如何煮食A、炭火烤食:植物的块根,鱼、鸟、淡水贻贝和其它许多食物,可以直接在炭火上 烤。在烤之前,可先裹上一层粘土或包上一层树叶,用这种方法绝不会烧坏食物。 采用此方法既不用拔毛,不必去内脏,也不用刮鱼类的鳞,到食物完全熟透后, 只要剥去包在外面的泥巴,毛、鳞即可泥巴脱去。 B、篝火烤食:把野兽、小鱼、鸟、植物根茎小块,穿在湿木棍或小树枝上,直接放 在篝火上烤制。 C、热石蒸食:这是古老的“蛤蚌烘蒸法”,效果不错。方法是把带贝壳的食物直接 放在烧热的石块上或石块中间烤(某些肉料要用树叶或草包起来),再在上面盖一层沙子或泥土。等食物熟透后,一扒开泥土,蛤蚌、牡蛎等物便张开了嘴,即可食 用。 D、土坑烤食:先在泥地上挖一个30~40厘米深的坑,将肉块、鸟蛋、块根及贝类 食物放在坑底,在坑内放上绿色植物的叶子、青草或能保持食清洁的布。然后在小 坑上盖一层2厘米厚的沙子或泥土,把火堆设在上面。但是不可把肉块放在树叶堆里 烧,这样会产生烟熏味。 E、瓦罐煮食:用泥土做一个土制瓦罐煮食物,内部衬一层箔,然后往里放干净水和 要煮的食物,再加入烧热的石块,直到水开了。用大绿叶盖上至少1小时,直到食物 完全煮熟。 5、休息对身在在野外的人而言,安安稳稳的睡个好觉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那么影响人能否睡好的因素有哪些,又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 远离不良环境:帐篷座落於舒适的位Z可以增加约30度的温度,营地不 要选择於溪底,因为此处是冷空气聚集处,且不要扎营於山脊棱线,选择背 风面或森林处或是运用露宿袋或挖雪洞的方式。睡袋的蓬松度:新的睡袋因受到挤压於睡袋套内久,初期的蓬松度与隔热使用时会稍差较不暖,最好是搭好帐篷就摊开睡袋让它蓬松,当然时间誉 久愈好睡垫的 材质:每种睡垫的隔热系数均不同,它可以隔绝睡袋底层释出的热能, 不同的季节用不同的睡垫,如雪期最好选用全长含概驱体且实心的睡垫或是 自动充气的睡垫,然後将背包,主绳或其它物品Z於脚下。 (1)睡袋的蓬松度:新睡袋的蓬松度稍差,最好是搭好帐篷就摊开睡袋让它蓬松,当然时 间越长隔热性能越好。 (2)完整的防水性: 若没有防水的睡袋套可用大型的垃圾袋取代,帐篷的窗户须微开细缝 让帐篷通风,当雨过天晴就须取出并晒睡袋。 (3)穿足够衣物:睡觉时要穿上足够的衣服,最好戴一顶帽子,因为身体的热能有一半 是从头部消散。?(4)饱食:睡前不要空肚,吃些高热量食物,同时充足的水份是对人体的代谢功 能相当重要,要多喝水。(5)暖身: 不要到营地就马上钻到睡袋内,太累与太冷的身体是无用的,吃好饭 后,到月光下漫步一阵,以不流汗为标准,将身体暖和入睡才舒服。 守夜野外活动中,守夜主要为预防紧急情况的发生,保证营地安全,守夜队员职 责如下: ①注意天气变化,若有恶劣天气出现,要及时检查营地的安全状况并通知大家。 ②防止野生动物袭扰营地,影响队员休息。 ③ 检查帐篷――地钉是否打牢,门窗是否拉严,队员的鞋是否放入塑料袋内。④轮班守夜时,第一拨负责检查营地安全、整理散乱装备,最后一拨负责做早饭及唤醒全部队员,前一批队员要按守夜名单按时叫醒下一批。 Do remember:守夜地点要远离营地,守夜队员要保持安静,不可喧哗。春秋季 节要严格注意防火 。 营地急救:野外露营时,可能会发生一些意外的情况,如着火、风、雨等,下面的方法可以帮你摆脱困境。 ①帐篷起火:帐篷大多是尼龙织物,虽然抗拉强度好,但易着火。如果刚刚起火,赶快跑出,弄断拉绳(支索)、推倒支柱,将火扑灭。火势猛烈时,索性放弃灭火,逃出生命即可,旅途中的财物不多,毁掉算了。这时,关键要防止火势扩散, 如防止烧着邻近的帐篷,防止引起山火(森林火灾)。防森林起火的办法是,在帐篷燃烧的周围一圈多泼些水,不要让帐篷立着烧,要将其扯落到地面烧。②帐篷被淹:帐篷被水淹,这时穿的和盖的衣物和被褥可能全湿透。在这时,重 点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对湿透的衣、被及帐篷可以不予理睬,尽快转移到避风无 雨的干燥地方坐等天明。身上的衣服湿透,如是热天,可以除去无妨;若是寒冷 天。湿了照穿勿脱,因为湿衣也能保暖。有可能的话,赶快找些树枝和干草生火 烤,不要再睡着。 ③防治动物侵扰: 若遇见狼、狗之类的野兽,最好呆在帐篷中,不予 理睬。同时做好有效出击的准备。一般野兽不是由于饥饿至极,不会 轻易伤人,我们可以在帐篷外放些残食,让他们有获而归。对待动物能避则避,若出击就要有效。撤离营地“除了相片什么也不要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不要留下”,这正是环保行为的真实写照。撤离时,一定恢复营地的原始面貌。①熄灭篝火 。 ②清理营地:将营地上人为留下的垃圾全部带走,不能带走的合理处 理(如:将剩饭菜挖坑填埋),这是野营最基本的道德标准! ③帐篷折叠收拾前,先晒乾後再擦拭乾净,雪期时,可利用雪块擦拭 乾净,不要弄脏睡袋,或将帐篷倒置晒乾与擦拭乾净才收。切记:一 定要确保帐篷的所有用具没有遗漏。 垃圾对付垃圾的一种简便粗略的方法是将你带来的所有东西装包带走。“装包带 走”的包括剩余食物、塑料袋、罐头、未燃尽的火柴、用过的厕纸、糖果包装 纸……所有的一切。(在大多数场合唯一的例外就是身体产生的废物。)准备容 积大一些的塑料袋用来装残羹剩饭。在离开宿营地之前,最后巡视一下地面,找 一找有没有细小的零碎垃圾,比如编织带、橡皮圈、火柴棍以及牙线等。 用过的餐巾或止血棉塞应该随用过的厕纸一起装袋带走。厕纸可以用火完全 燃烧掉(如果燃火是被允许的并且是恰当的)。在燃烧纸类垃圾后,用棍棒搅搅 燃屑,以确保全部被烧掉,没有任何小片碎屑残留其中。 (五)迷途处理迷途分为迷失方向和迷失途径。1、迷失方向: (1)利用太阳判定方向非常简单 ①“立竿见影”法:可以用一根标杆(直杆),使其与地面垂直,把 一块石子放在标杆影子的顶点A处;约10分钟后,当标杆影子的顶点移 动到B处时,再放一块石子。将A、B两点连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的 指向就是东西方向。与AB连线垂直的方向则是南北方向,向太阳的一 端是南方。 依此测定方向:插杆越高,越细,越垂直于地面,影子移动的距离 越长,测出的方向就越准。如:11时半和12时半着两个时间的影子长度 几乎相等,顶点的连线刚好指向东西方向,连线的垂直线也能较准确地 指出南北。 ②利用指针式手表对太阳的方法判定方向。 方法是:手表水平放置将时针指示的(24小时制)时 间数减半后的位置朝向太阳,表盘上12点时刻度所指 示的方向就是概略北方。假如现在时间是16时,则手 表8时的刻度指向太阳,12时刻度所指的就是北方。 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 它在天空给你指点方向: 中午的时候它在南边, 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 南 北 我国在地球的北半球,中 午太阳在南边,树影指向北方。 如果迷路时是早晨或傍晚,可 以按“日出东方,日落西方” 的方法来辨别方向。 (2)利用指南针指南针 (3) 没有太阳时,动植物等也是你的导向。①靠近树墩,、树干几大石头块南面的草生长得高而茂盛,秋天南面的草也枯萎干黄得较快。树皮一般南面比较光洁,北面则较为粗糙(树皮 上有许多裂纹和高低不平的疙瘩)。 ②长在石头上的青苔性喜潮湿,不耐阳光,因而青苔通常生长在石头的 北面。秋天果树南面枝叶茂盛结果多,果成熟时,朝南的一面先染色。 ③冬天积雪先融化的一面朝北方。坑穴和凹地则北面向阳融雪较早。北 方冻土地带的河流,多为北岸平缓南岸陡立。④草原上的蒙古菊和野莴苣的叶子都是南北指向。我国北方的山岳、丘陵地带,茂密的乔木林多生长在阴坡,而灌木林多生长在阳坡。这是由 于阴坡土壤的水分蒸发慢,水土保持好,所以植被恢复比阳坡快,易形 成森林。另就树木的习性来讲,冷杉、云杉等在北坡生长得好,而马尾 松、华山松、桦树、杨树等就多生长于南坡 ⑤庙宇、宝塔以及一般住房大都坐北朝南。伊斯兰教的清真寺的门则朝 向东方(礼拜者面向西方)。 稀要是碰上阴雨天, 大树也会来帮忙, 树叶稠的一面是南方, 树叶稀的一面是北方。稠 北南 雪特别怕太阳, 沟渠里的积雪会给你指点方向.看看哪边的雪化得快,哪边化得慢,就可以分辨北方和南方.冬天积雪 先融化的一面朝北方。坑穴和凹 地则北面向阳融雪较早。北方冻 土地带的河流,多为北岸平缓南 岸陡立。 南北 →太阳 (4)北极星夜间通常利用北极星判定方 向。寻找北极星,首先要找到大 熊星座(即俗称的北斗星),因 为它与北极星总是保持着一定的 位Z关系不停地旋转。 这北斗 七星连起来就像一把勺子,有一 颗闪亮的星,那就是北极星。因 为人们在晚上靠它指引方向,所 以把它叫做指路灯。北极星 夜间通常利用北极星判定方向。寻找北极星,首先要找到大熊星座(即俗称的北斗星),因为它与北极星总是保持着一定的位置关系不停地旋转。当找到北斗星后,沿着勺边A、B两星的 连线,向勺口方向延伸,约为A、B两星间隔的5倍处,有一颗较明亮的星,就是北极星。在北纬40度以南的地区,北斗星常会转到地平线以下,特别 是冬季的黄昏,常常看不到它。此时,应根据与北斗星相对的仙 后星座寻找北极星。仙后星座由5颗与北斗星亮度差不多的星组 成,形成“W”形。在“W”字缺口中间的前方,约为整个缺口 宽度的两倍处,即可找到北极星。 在北纬23度以南地区,上半年可利用南十字星座判定方向。 南十字星座主要由四颗明亮的星组成,四颗星对角相连成为十字。 沿A、B两星的连线向下延伸,约在两星距离的四倍半处即为正 南方。 夜晚星空中,沿着北斗星的&勺柄&,找到明亮的北极 星,则AB正指示南北方向。在北纬40度以南的地区,北斗星常会转到地平线以下,特别是冬季 的黄昏,常常看不到它。此时,应根据与北斗星相对的仙后星座寻找北 极星。仙后星座由5颗与北斗星亮度差不多的星组成,形成“W”形。 在“W”字缺口中间的前方,约为整个缺口宽度的两倍处,即可找到北 极星。 在北纬23度以南地区,上半年可利用南十字星座判定方向。南十字 星座主要由四颗明亮的星组成,四颗星对角相连成为十字。沿A、B两 星的连线向下延伸,约在两星距离的四倍半处即为正南方。 北极星是盏指路灯,它永远高挂在北方. 要是你能认出它, 就不会在黑夜里乱闯. (5)月亮夜间还可以用月亮判定方向。月亮的起落是有规律的。月亮升起的时 间,每天都比前一天晚48-50分钟。例如,农历十五的18时,月亮从东方 升起。到了农历的二十,相距5天,就迟升4小时左右,约于22时于东方天 空出现。月亮“圆缺”的月相变化,也是有规律的。农历十五以前,月亮 的亮部在右边,十五以后,月亮的亮部在左边。上半个月为“上弦月”,月中称为“圆月”,下半月称为“下弦月”。每个月,月亮都是按上述两个规律升落的。利用月亮测定方位,可参考下表。 此外,还可以根据月亮从东转到西,约需12小时,平均每小时约转15 度这一规律,结合当时的月相、位置和观测时间,大致判定方向。例如, 晚上10时,看见夜空的月亮是右半边亮,便可判明是上弦月,太阳落山是6 时,月亮位于正南;此时,10时-6时=4时,即已经过去了4小时,月亮在 此期间转动了15°×4=60°。因此,将此时月亮的位置向左(东)偏转60 度即为正南方。 (6)风在自然界中,风也能帮助我们判知方向。如木制的柱架,其迎风面颜色深黑 容易腐坏,而悬崖及石头迎风面较为光滑。但必须熟悉当地的盛行风向,这在沙 漠地区尤为重要。 风是塑造沙漠地表面形态的重要因素,在单风向地区一般以新月形沙丘及沙 丘链为主。沙丘和沙垄的迎风面,坡度较缓;背风面,坡度较陡。我国西北地区, 由于盛行西北风,沙丘一般形成西北向东南走向。沙丘西北面坡度小,沙质较硬, 东南面坡度大,沙质松软。在西北风的作用下,沙漠地区的植物,如酥油草、红 柳、梭梭柴、骆驼刺等向东南方向倾斜。蒙古包的门通常也朝向背风的东南方向。 冬季在枯草附近往往形成许多小雪垄、沙垄,其头部大尾部小,头部所指的方向 就是西北方向。利用自然界特征判定方位时,要特别注意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千万不要生搬硬套。在辨别方向时,务必注意多种方法综合运用,互相补充、验证。我国 地域辽阔,各地区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在掌握共同规律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各地 区的特殊规律,以便得出正确的判断。 迷失途径后如何处Z:①野外活动中若掉队,切勿盲目 行走,要留在原地,等待救援。 ②当发现自己迷失方向,切勿惊 慌,冷静的回忆一下自己所走过 的路,尽一切可能重新定向,然 后再寻找道路,最好能&迷途知 返&。 ③迷失方向时,应先登高望远, 判断自己的行走方向。通常应朝 地势低的方向走,容易碰动水源 ,俗话说:“水能送人到家“。 探路途中,要在沿途留下标记( 如放石头,插树枝,或在树干上 用刀斧刻制标记)。 ④根据林木辨别方向:树冠、树 皮等。 ⑤求救:关于如何求救,会在后 面论述。 (六)紧急避险与救援1、常见动物伤害预防与处理方法 蚊虫叮咬:野外活动要穿长衣长裤,避免蚊虫叮咬,被咬伤后,应立即涂抹风油精。 毒蜂 :溯溪时最怕于高绕密林误触蜂巢。一般来说成群的胡蜂,远比毒蛇及其它动物 的伤害来得可怕,原因是其组织性及防御性强,且以飞行方式攻击目标也较不被地型 所限制,因此动植物伤害中以毒蜂防治最为重要。 因应方式: (1) 蜂巢范围50~100公尺内,大都有巡逻蜂负责警戒,发现巡逻蜂时应迅速离开勿逗留休息。(2) 遇巡逻蜂时不可挥动空气或故意拍打它,除非它停在你身上准备螫您,因毒蜂对 气流相当敏感,异常的气流会引起它的注意而产生攻击,甚至连呼吸都应以手将口鼻 稍遮掩,勿将热气直接呼向毒蜂。 (3) 毒蜂为色盲对于深暗色衣着较会攻击,因此穿著浅白色光滑衣物,较不会引起毒 蜂的攻击,尤其是应带帽子,避免将黑色的头发暴露于外,引来毒蜂攻击头部。 (4) 遇蜂群攻击应尽量保护头部,并往下风处逃离。 (5) 于溪流旁遇蜂群可暂时潜入水中,并用安全盔盖住脸部,利用安全盔内之空隙来 呼吸或躲入飞溅的水花下避开蜂群攻击。 (6) 不幸被蜂螫应尽速以清水洗净毒蜂所留下的费洛蒙气味,避免引来更多的毒蜂攻击,然后再以氨水或尿液来中和毒性。(7) 毒蜂螫伤与毒蛇咬伤之急救略似,除了解毒、消毒、包扎外,过敏性体质的人也可携带 抗过敏性药剂。 (8) 扎营前应先小心检查营地附近有无蜂窝,并升一堆柴火驱虫蛇。蚂蝗蚂蝗即我们常称的水蛭,喜生长于潮湿地,会利用齿咬破人的皮肤吸取血液,其所分泌 的唾液含有水蛭素,可防止人的血液凝固,且唾液中的组织胺可使人的小血管扩张便于吸血。 至于蚂蝗会附着于人,可能与蚊子一样会侦测人的体温或对移动之物产生攻击。溯溪中 时常可能高绕于潮湿的丛林,因此受到蚂蝗攻击的机率也相对的提高。 因应方式: (1) 穿戴潜水布料的小腿护具,可避免蚂蝗附着于腿部吸血。 (2) 休息于潮湿的中低海拔山区,应特别注意周围的环境。 (3) 休息及感觉身上有瘙痒应仔细检查是否有蚂蝗附着。 (4) 发现蚂蝗吸血可用盐巴或烟草洒在其身上,因盐份很容易被蚂蝗吸收,会将蚂蝗体 内之水份渗透出来使蚂蝗死亡,同时可配合手在患部周围拍打使蚂蝗震落。 (5) 蚂蝗若吸入太深,应以上述方法处理,切勿用手将其用力拉出以免蚂蝗被扯断成两 截,造成处理上的麻烦。 毒蛇:识别毒蛇 对不同的毒蛇,防治的方法也有所区别。只有正确识别毒蛇,才能进行对症 防治。 毒蛇的标志器官是毒牙,按其形态,可以分为沟牙和管牙,按其在上额骨着 生的位置,可分为前毒牙和后毒牙。但是这种鉴别在应用上很不方便。另一种方 法是从蛇的外形和色斑上来鉴别。 (1)通身绿色为主:竹叶青。分布我国南部,长江流域,受惊时逃跑。咬伤症 状相对较轻。 (2)通身黑色为主,竖起,扁颈:眼镜蛇。分布我国长江以南,性情凶猛, 能长时间对峙,喷射毒液,但不主动袭击人。咬伤症状为伤口组织坏死,胸闷, 高热,呼吸困难。最令人恐怖的莫过于其受惊发怒时的样子,其身体前部会高 高立起,颈部变得宽扁,暴露出其特有的眼镜样斑纹,同时,口中吞吐着又细 又长、前端分叉的舌头。 (3)通身黑褐色为主,竖起,扁颈:眼镜王蛇。又称山万蛇、过山风波、大 扁颈蛇、大眼镜蛇、大扁头风、扁颈蛇、大膨颈、吹风 蛇、过山标等。分布我 国南方。性情凶猛,为毒蛇中体型最大的。主动袭击,紧咬不放。症状为发病 特急,很快死亡,碰到这类蛇咬伤,除积极抢救外,还要祈祷好的运气。眼镜 王蛇具有眼镜蛇的大多数特点,只是体形更大更长,颈部扩展时较窄而长,且 无眼镜蛇的特有斑纹。但它性情更凶猛,反应也极其敏捷,头颈转动灵活,排 毒量大,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蛇类。 (4)背面黑色,有许多白横纹:银环蛇。分布长江以南,受惊时逃跑,但太 近时会张口咬人。咬伤多见。伤口不肿、不痛,数小时后全身瘫痪,呼吸停止。 (5)背面黑色,有许多黄横纹:金环蛇。分布长江以南。 其余类似银环蛇。 (6)通身棕褐色为主,头大,三角形:蝮蛇。别称“草上飞”、“土公蛇“。 是我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毒蛇。分布全国各地甚至生活于海拔4000米 的丽江雪山上。受惊时多逃跑,不主动袭击。症状发病凶,全身出血,伤口剧 痛、组织坏死。 (7)通身棕褐色为主,头大,三角形,鼻子上翘(看上去象叼个烟头): 尖吻蝮(五步蛇) 凶狠,主动袭击,症状发病凶,全身出血,伤口剧痛、 组织坏死。 (8)通身棕褐色为主,头三角形略长:蝰蛇。受惊时,能长时间对峙。 症状类似五步蛇。被咬伤后没有把握识别毒蛇时,应尽量把毒蛇打死带回。 我不赞成打蛇,也没有打蛇的实践经验,但是对一些蛇,如眼镜蛇等,用 衣服盖住蛇身应是有效的。 各类型毒蛇咬伤的中毒特征 神经毒类:银环蛇、金环蛇的蛇毒属于此类。中毒表现主要为对神经系统的损害。局 部可无什么特殊表现。中毒过程特点是,通常要经过一段潜伏期,一般约在咬伤后1 -4小时左右才出现全身中毒症状,但一旦发作,就急剧发展,并难以控制。严重者昏迷,呼吸停止,但此时心跳及血压尚好,若坚持人工呼吸,便有抢救希望。血循环毒类:五步蛇、竹叶青、蝰蛇蛇毒属于此类。中毒表现复杂,主要是血液循环 系统的损害。中毒特点是潜伏期短,病势发展快,局部坏死溃烂,伤口大量出血,甚 至七窍流血。固有“五步致死”的说法,但实际上只要及时抢救,数小时之内送往就 近医院,仍可以治愈。 混合毒类:蝮蛇、眼镜蛇、眼镜王蛇等属于此类。中毒表现既有神经毒,又有血循环 毒。中毒特点主要是呼吸麻痹和循环衰竭,所以即使进行人工呼吸也难以抢救。其中以眼镜王蛇咬伤引起死亡的危险性比较大,死亡大多发生在咬伤后几分钟到2小时内。闽北有一个村,因为知道抓眼镜蛇能致富,全村男女都上山抓蛇,因此每年都有被眼 镜王蛇咬死的人。被眼镜蛇咬伤若处理及时、救治得当,度过48小时危险期,一般均 能治愈。 掌握毒蛇的活动规律,蛇伤的预防很有帮助 蛇是变温动物,它的活动与外界气温有密切联系,气温达到18度以上才出来活 动。在南方通常5-10月分是蛇伤发病最高时期。特别是在闷热欲雨或雨后初晴时蛇 经常出洞活动。另外这几年春夏之交洪水偏多,洪水将大范围的蛇洞淹没,也会造 成陆地上无家可归的蛇增多。所以夏天雨前、雨后、洪水过后的时间内要特别注意 防蛇。 蛇类的昼夜活动有一定规律,蛇种不同,活动规律也不同,眼镜蛇,眼镜王蛇 白天活动,银环蛇晚上活动,蝮蛇白天晚上都有活动。蛇伤也主要集中在白天9-15 时,晚上18-22时。 此外蝮蛇对热源很敏感,有扑火习惯,所以夜间行路要穿长裤,用明火照亮时, 要防避毒蛇咬伤。露营时应将帐篷拉链完全合上。 毒蛇怕人,受惊后会迅速逃跑,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大多由于我们没有发现 它而 过分逼近蛇体,或无意踩到毒蛇身体时,它才咬人。因此,在适于毒蛇活动的 环境中行走时,提高警惕,并做适当的防护,许多蛇伤是可以避免的。 野外宿营预防蛇的方法有几种: (1)松香研成沫后撒在帐篷周围。 (3)撒石灰也可以。 (5)也可撒一圈雄黄。 (6)在野外、丛林中露宿,要清除营地四周杂草,周围挖一道排水沟,并且撒一层 (2)撒柴草燃烧后的灰也可以。 (4)撒一圈煤油也行。草木灰,以防蛇虫爬入。 毒蛇咬伤的治疗(被其它危险动物如狗、毒蜂、蜈蚣咬伤的治疗可以此作参 考)(1)先分清是有毒蛇还是无毒蛇咬伤,毒蛇咬伤通常见两个或一个或三个比较大而 深的牙痕。无毒蛇咬伤常见四排细小牙痕。但一些情况下伤口可能模糊不清。 (2)处理原则:若不知是有毒蛇还是无毒蛇咬伤应按毒蛇咬伤处理。如受伤者单独 在野外时,不要惊惶失措地奔跑,而应使伤口部位尽可能放低,并保持局部的相对 固定,以减慢蛇毒的吸收。同时立即去附近医院治疗。 (3)早期结扎:用绳子、布带、稻草等,在伤口上方几厘米处结扎,不要太紧也不 要太松。结扎要迅速,在咬伤后2-5分钟内完成。此后每隔15分钟放松1-2分钟, 以免肢体因血循环受阻而坏死。注射抗毒血清后,可去掉结扎。 (4)冲洗伤口:清水、冷开水或肥皂水冲洗伤口。 (5)排毒:经过冲洗处理后,用消毒过的小刀划破两个牙痕间的皮肤,同时在伤口 附近的皮肤上,用小刀挑破米粒大小数处,这样可使毒液外流。不断挤压伤口20分 钟。被蝰蛇,五步蛇咬伤,一般不作刀刺排毒,因为它们含有出血毒,会造成出血 不止。直接用口吸时,必须保证没有口腔粘膜溃疡、龋齿等情况。 (6)局部用药:例如依地酸钠注射液可以敖合金属蛋白酶,抑制一些水解酶的活性。 对蝮蛇、五步蛇、蝰蛇咬伤的局部组织坏死有效。各地药品供应站有不同的蛇伤药, 参照说明书使用。(大规模长时间野外活动时领队应考虑带上蛇伤药) (7)人工呼吸:银环蛇、金环蛇咬伤后昏迷的重病人可采取人工呼吸维持。 (8)抗蛇毒血清治疗:抗蛇毒血清应用越早,疗效越好。但遗憾的是因为保存困难, 只有极少数医院储备有抗毒血清。所以伤者被送往医院后,救护者还应打听最近的 抗毒血清储备地。如几个月前好象有则新闻就是说一武汉老板租飞机抢救打工仔, 将打工仔送到广州去注射抗毒血清的。 2、常见植物的伤害与处理:植物伤害可归类为有毒植物及有刺植物两大类。 (1)有毒植物: 触摸就有害的植物 有些植物,人一旦与它接触,就会受到严重刺激,引发皮疹。应立即用 水冲洗受刺激部位。 毒漆树:高2-6米,树干无毛。奇性复叶,小叶卵形对生,背部有黑色腺点, 白色浆果簇生。 毒栎: 与毒常春藤相似,但树型更小,直生。小叶卵形,三片,掌状复叶, 白色浆果。 毒常春藤: 树型更小,茎扭曲缠绕或直生。复叶上着生三小叶,叶形多变, 绿色花,白色浆果 宝石草: 常与毒常春藤伴生。花瓣淡黄色,略带橙红色斑点,种荚爆裂时会 射出刺激性汁液。 食用消化性有毒植物 有些植物,食用后会引起身体不适,严重者会使人丧命。所以在野外食 用植物要注意辨识。 食用消化性有毒植物,除了一些有毒真菌外,还有很多,如一些树木的 根、皮、叶,一些野果、野菜、花卉等。 夺命草: 高约30-60厘米,茎基部着生长条形叶。花茎顶端生绿白色六瓣花。致命 的错误:将其误认为野百合或野洋葱! 毒芹和水毒芹它们分布广泛,都属于伞形科植物。具有伞形花序的植物种类很多,而 且都密集簇生着许多小花,很难区分。 毒芹:高达2米,茎多分枝,中空茎,外布紫色斑点。复羽状复叶对生,复伞房花序 小花白色,根也为白色。分布于荒川野草丛中。气味难闻,毒性很大。 水毒芹:平均高为0.6-1.3米,多分枝,茎上分布紫色条纹,密生根,奇数复叶,小叶 双齿状裂,复伞房花序,白色小花簇生。总是分布在水边。气味令人难受,有毒。 伞形科植物:还包括大量可食用的种类,但是如果不能绝对肯定无毒,就不要冒险采 集,有毒种即便少量食用也会造成严重后果。 毛茛属类 :分布广泛,株高几厘米至1米,从南至北都有。甚至北极圈内也有毛茛植 物生存。它们都有光亮的黄色,花瓣五片或更多。 荨麻树: 热带地区广为分布,常依水而生,小型乔木,宽梭形叶片带刺毛,花枝下垂――很像栽培种荨麻。刺激皮肤的刺毛也类似荨麻,但毒害更大。种子毒性也很强。 所以千万别去触碰荨麻的刺毛。 误食有毒植物后,应尽快设法排除毒物,除可用温盐水灌肠导泻外,对中毒后 不呕吐的人,还要饮大量稀盐水或用手指按咽喉引起呕吐,用1%的盐水或浓茶水反 复洗胃,以免机体继续吸收毒素。 有刺植物的因应方式: (1) 穿戴手套及长袖衣物,可避免相当程度的伤害。 (2) 高绕密丛时应注意把手点枝干是否有刺。 (3) 休息时应注意身旁植物是否为咬人猫。 (4) 携带药品可减轻因接触有毒植物所引起的过敏反感。(5) 穿行于有刺密丛区,应注意保护脸部及眼睛。(6) 利用瑞士刀之小夹子将勾刺拔出。 (7) 穿著光滑衣着于密林穿越可减少衣服被勾住。 3、突发灾难的避险与求生: (1)雷电①远离雷击危险地点②避免雷击方法?快跑向低地;?离开高树或密叶树林; ?离开铁塔,去除身上金属物; ?在河中游泳,要赶快上岸;?不要许多人集中在一起,而要分散开;?附近有小屋,躲入屋内,汽车亦可以,但不要靠墙。 雷击时,会经由墙壁传电到地面。 (2)火灾求生方法:①如果只是衣服着火,可以马上脱下来拍打衣服,如果一时不方便脱下,可就地打滚将 火压灭。② 如果是被火围困,即使是衣服着火,也不要脱下衣服。衣服可以保护身体不被烧伤。③ 遇有浓烟、一氧化碳、有毒气体时,应避免咽呛。可用湿手巾捂住口鼻,并尽量使自 己贴近地面。烟要比空气轻些,距离地面10~20cm的空间里多少也会有些空气。 ④利用隔绝层:棉被、麻布等虽然能够燃烧,但却可以临时阻挡火焰和热辐射。逃生时, 如果需要在火中通过时,披上类似的物品可以降低受伤的程度。如果有条件,把衣服弄 湿再穿才穿越大火。 ⑤ 顶风逃跑:在草原遇到草地大火,一定要向来风向转移,在被大火包围时(火已经接 近时),要顶风逃跑。 ⑥利用地形:在野外,如果遇到大面积火灾,可以利用附近的地形逃生,最佳的地点时 水塘、河流。其次是缺少植物的干涸河道,乱石岗。 ⑦ 建立空地:如果被火包围,又无法逃跑,而附近的草丛又很快可以燃烧完。那么主动 烧出一块空地,并躲在空地上也是有效的逃生方法。注意计算时间否则大火连成一片, 就叫引火烧身了。⑧挖地洞:如果在野外被大火包围,而又可以确定无法通过大火逃出火海,有一个冒险的方法:找一个可以挖掘的地方,挖个地洞钻进去。这样的方法有点冒险,因为大火会 消耗氧气,使人窒息;局部的热量也会造成伤害。 救援方法: ①阻隔氧气:没有氧气就不可能燃烧,阻隔空气是有效的灭火方法。 ②打防火道:在火势凶猛,无法直接扑灭时,可以在火点周围拆除可 燃物,使火势无法蔓延。可以砍伐树木、割草,也可以通过火烧的方 法烧出防火道。 ③对烧伤患者,要精心照顾,特别注意预防感染。没有消毒、包扎条 件时,尽量时患处与外界隔离,可以用干净的塑料布覆盖患处,或者 用干净的塑料布罩住受伤的肢体。 ④对窒息者,要马上进行急救。 预防措施: 在野外生火,要有专人负责。注意:生火地点要远离树木、草丛;不 要在风口点火;有风天点火要用石块、泥块垒好防火墙;干树叶会引 起飞舞的火星,有风天,不要往火堆里添加干树叶。要学会使用灭火 器等消防器材。 (3)泥石流泥石流爆发突然猛烈,持续时间不长,通常几分钟就结束,时间长的也就一、二 个小时。遭遇泥石流之后采取正确的方法避险、逃生非常重要。 首先,泥石主要发生在夏汛暴雨期间。出行时一定要事先收听当地天气预报,不 要在大雨天或在连续阴雨几天当天仍有雨的情况下进入山区沟谷出行旅游。 其次,可以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和降雨情况来估测泥石流发的可能性。当发现河 床中正常流水突然断流或洪水突然增大并夹有较多的柴草、树木,都可确认河上游已 形成泥石流。仔细倾听是否有从深谷或沟内传来的类似火车轰鸣声或闷雷式的声音, 如听到这种声音,哪怕极微弱也应认定泥石流正在形成,此时须迅速离开危险地段。 沟谷深处变得昏暗并伴有轰鸣声或轻微振动感,则说明沟谷上游已发生泥石流。 第三,一旦发生泥石流要采取正确的逃逸方法。当处于泥石流区时,不能沿沟向 下或向上跑,而应向两侧山坡上跑,离开沟道、河谷地带,但注意不要在土质松软、 土体不稳定的斜坡停留,以免斜坡失稳下滑,应在基底稳固又较为平缓的地方。另外 ,不应上树躲避,因泥石流不同于一般洪水,其流动中可沿途切除一切障碍,所以上 树逃生不可取。应避开河(沟)道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高度又低的凸岸,因泥石流有 很强的掏刷能力及直进性,这些地方很危险。 (4)水害 求生方法: ①在洪水到来时,如果是在坚固的建筑物里,可以爬到建筑物的上面,同 样别忘了带上求生必需物品。 ②利用固着点:如果处于急流中,想办法抓住看上去还不会马上被冲走的 树、石、建筑物等。 ③利用漂浮物:如果你还不会游泳或者水性不佳,想办法利用一切可以漂 浮的东西。如果没有漂浮物,可以用扎起裤脚的裤子,两个裤脚充满气会 有不少的浮力。记住,充气前,裤子一定要是湿的(水可以填充纤维间的 缝隙,保持气体)并且不断用嘴通过纤维向里面吹气。塑料袋、雨衣都能 做成临时的漂浮物。 ④间歇呼吸法:如果什么利用物都没有,无论会不会游泳都可以用这样的 方法。沉下去前,先深深吸气,马上主动钻进水里。当感到气短时,再把 头露出水面迅速呼吸,然后再马上钻进水里。 ⑤顺流斜下:如果被急流冲到宽阔的水域,水流会逐渐缓下来 。这时应 该是想办法上岸的时候了。游向岸时,不要横渡,更不能逆流,应该顺着 水流的方向,斜着向岸上游去。如果有漂浮物,就抱着漂浮物,用脚拍打 水,并体会这样拍打是有效的。 ⑥先下后上:如果是处在有浪、漩涡的区域,千万不要惊慌,也不要胡乱挣扎。扑腾上来以后马上 深呼吸一口气,干脆就向水底扎去。水底 巨大的翻腾力量会把人掀到很远的地方去,并举上水面。 ⑦主动漂浮:如果你会游泳,但是体力不支,而且离岸边又很远,可以 采用主动漂浮的方法。这样的大面积水区往往没有急流。仰面朝天,头 尽量不埋在水里,两臂张开,水平,慢慢拍水,呼吸时下颚向上抬起。 ⑧减少负担:尽量甩掉鞋子和吸水后比较笨重的衣物。口袋里如果装了很重或者吸水后很重的东西,即使是很贵重也要放弃。⑨如果是在一只马上就要下沉的船上,应该提前下水,不要等到最后。 因为船在沉没的最后时刻会形成巨大的漩涡,很危险。当然,下水之前 别忘穿好救生衣,或者找好可以信赖的漂浮物。 ⑩如果遇到比较大的冰雹,想尽办法找到可以低档的东西盖住头部;钻 进能阻挡或缓冲冰雹的任何地方。 救援方法:①堵截搭救:在急流中,救援人员要跑向下游准备,待水流把落水者冲下 来时实施搭救。 ②搭物搭救:如果落水者意思清醒,可以向水中抛透漂浮物、绳子等物品。 在急流中抛物时,要注意落点。 ③下水搭救:如果你没有必要的保护措施,又没有受过专门的水上救援训 练的话,不要盲目下水搭救落水者。如果你的水性很好,可以下水救援, 但是,一定注意不要接近落水者。你可以伸过去一根木棒让他抓住,也可 以递给他一个漂浮物,总之,一定要让他手里有的抓,而不是抓住你。 ④打捞:即使落水者已经沉下去,也还有生存的希望,不要放弃,积极打 捞。打捞上来以后,马上实施抢救。 预防措施:①在野外宿营时,先看看这里是不是容易发生水灾的地方,如果是, 就要考虑一下问题:如果夜里发生水灾,我往什么地方跑,那个地方会不会淹没。②去野外前,听听当地的天气预报。 ③雨季,不要在干涸的河床上宿营。既然 是河床,就说明曾经是水道, 现在是干的,下起雨来就不一定了。 ④在可以预料洪水来到前,最简单的方法是往高处跑,如果有时间, 就尽量带上火种、衣物、食物、可以信赖的漂浮物。这样,一旦跑不 了,可以有个漂浮物做依靠。 ⑤没有高点,或者来不及跑向高点,应该马上寻找漂浮物,最好是方 便固定或者是容易抓住的。 ⑥如果必须面对水里逃生,又不会游泳,下水前用棉花或者软布等堵 上鼻孔,这是一个必要的方法。 ⑦在暴风雨到来前,选好宿营地;用不透水的布包好备用的衣服;预 备干燥的引火物同样重要。 (5)地震求生方法: ①在晃动中,保持平衡或通过滚动的方法,逃离建筑物或可能有重物压下来的地 方。 ②在建筑群中,一时无法逃离,可以选择角落或者较好支持物(如:保险柜、结 实的家具)的位Z。 ③如果在车里:周围没有建筑物或者山崖,马上停车;如果有,加大油门驶离危 险地带停车;没有特殊情况尽量留在车里。 ④在山上,尽量往山顶移动。 ⑤在平原,尤其是黄土地面,如果要扒在地上,就会减少掉进裂缝的几率。 ⑥在乱石岗,蹲在原地,以免摔倒。 ⑦在堤坝下,马上逃离,以免堤坝决口。 ⑧如果时间允许,讨怕或躲避时,随便拿点水和食物,一旦被困,可以延长等待 救援的时间。 ⑨如果被压在废墟中,认真分析你的处境,并开始制订逃生计划。如果在覆盖物 不多的情况下,要自己想办法爬出来,移动覆盖物时要实验着用力,以免引起新 的倒塌。 如果覆盖物较多,确定不可能逃生,要耐心等待救援。听到有人活动,立刻通 过呼喊、有节奏敲打发声等方式发出来求救信号。 救援方法:①搬动废墟覆盖物时,要遵循先上后下的次序,观察倒塌物的上下结构,以免引 起新的倒塌。 ②挖掘时,开始可以使用大型机械、工具,发现室内物品和服装等日常用品时, 尽量徒手操作,以免给遇险者造成伤害。 ③救援人员要有保护设备,并时刻警惕余震发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野外生存需要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