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释水·释畜]

将本文分享到:
[疏]“释畜第十九”。○释曰:案《字林》畜作兽。《说文》云:兽也,人之畜养者也。所以与《释兽》异篇者,以其畜是畜养之名,兽是毛虫总号。故此篇唯唯论马、牛、羊、彘、犬、鸡,前篇则通释百兽之名。所以异也。騊駼马。(《山海经》云:“北海有兽,状如马,名騊駼。色青。”○騊,音陶。駼,音徒。)[疏]“騊駼马”。○释曰:良马名騊駼。《字林》云:“北狄良马也。”一曰野马。《瑞应图》云:“幽隐之兽也,有明王在位即至。”是也。○注“《山海》”至“色青”。○释曰:《海外北经》文也。“色青”二字,郭氏语也。野马。(如马而小,出塞外。)[疏]“野马”。○释曰:如马而小,出塞外。案《穆天子传》云:“野马,日走五百里。”是也。駮,如马,倨牙,食虎豹。(《山海经》云:有兽名駮,如白马,黑尾,倨牙,音如鼓,食虎豹。○倨,音锯。)[疏]“駮如”至“虎豹”。释曰:駮,亦野马名也。其状如马,其牙倨曲,而食虎豹也。《诗•秦风》云:“隰有六駮。”传引此文以释之是也。○注“《山海》”至“虎豹”。○释曰:案《西山经》云:中曲山,有兽如马而身黑,三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名曰駮。食虎豹,可以御兵。言虽小异,正谓此也。騉蹄,趼,善陞甗。(甗,山形似甑,上大下小。騉蹄,蹄如趼而健上山。秦时有騉蹄苑。○騉,音昆。趼,五见切。甗,言蹇切。)[疏]“騉蹄,趼,善陞甗”。○释曰:舍人云:騉蹄者,溷蹄也。趼,平也。谓蹄平正。善陞甗者,登山隒也。一云甗者,阪也,言騉善登高历险,上下於阪。秦时有騉蹄苑是也。李云:“騉者,其蹄正坚而平似趼也。”顾云:“山岭曰甗。”郭云:“甗,山形似甑,上大下小。騉蹄,蹄似趼而健上山。”“秦时有騉蹄苑”者,取此骏马以名其苑也。騉駼,枝蹄趼,善陞甗。(騉駼,亦似马而牛蹄。)[疏]“騉駼,枝蹄趼,善陞甗”。○释曰:騉駼,马名。李巡曰:“騉駼,其迹枝平似趼,亦能登高历危险也。”孙炎云:“騉駼之马,枝蹄如牛而下平。”郭云:“騉駼,亦似马而牛蹄也。”小领,盗骊。(《穆天子传》曰:“天子之骏,盗骊、绿耳。”又曰“右服盗骊”。盗骊,千里马。)[疏]“小领,盗骊”。○释曰:领,颈也。盗骊,骏马名也。骏马小颈名曰盗骊。○注“《穆天子》”至“千里马”。○释曰:案《穆天子传》云:“丙寅,天子属官效器,乃命正公郊父,受敕宪,用中八骏之乘,以饮于枝洔之中,积石之南河。天子之骏,赤骥、盗骊、白义、渠黄、华骝、绿耳。”郭注云:“盗骊”者,“为马细颈。骊,黑色也”。“绿耳”者,《纪年》曰:“北唐之君来,见骊马是生绿耳。魏时西卑献千里马,白色而两耳黄,因名之为黄耳。”即此类也。云“又曰‘右服盗骊’”者,案,彼云:“癸酉,天子命驾八骏之乘,右服盗骊而左绿耳,右骖赤骥而左白义。天子主车,造父为御。”是也。绝有力,駥。(即马高八尺者。○駥,音戎。)[疏]“绝有力,駥”。○释曰:马绝有力者名駥。郭云“即马高八尺者”,即下文“马八尺为駥”者也。膝上皆白,惟。四骹皆白,驓。(骹,膝下也。○,音注。骹,音敲。驓,音缯。)四蹢皆白,首。(俗呼为踏雪马。)前足皆白,騱。後足皆白,翑。前右足白,启。(《左传》“曰启服”。○騱,音奚。翑,音劬。)左白,踦。(前左脚白。○踦,音欺。)後右足白,骧。左白,(後左脚白。《易》曰:“震为足。”○骧,音箱。)駵马白腹,騵。(駵,赤色黑鬣。○駵,音留。騵,五官切。)骊马白跨,驈。(骊,黑色。跨,髀间。○驈,音聿。)白州,驠。(州,窍。○驠,音宴。)尾本白,騴。(尾株白。○騴,音晏。)尾白,駺。(但尾毛白。○駺,音郎。)馰颡,白颠。(戴星马也。○馰,音的。)白达素,县。(素,鼻茎也。俗所谓漫颅彻齿。○县,音玄。)面颡皆白,惟駹。(颡,额。○駹,音尨。)请登录会员以观全文。
经库史库子库集库专题库
欢迎加入古籍QQ群:,本群只谈古籍,勿论其他。入群请修改群名片为:正在学习或研究的内容.昵称,如:论语.飞翔,杂学.心在远方。
推荐浏览器版本在IE8.0以上,如此可以使用网页最下方工具条记录读古籍笔记,查字典以及反馈文中错漏之处。浏览器版本过低则无法使用。
如要搜索本页,请按 Ctrl+F 打开搜索输入框。
请修改标题和关键词;讨论求助建议包含上下文,以便网友理解。
尔雅注疏 | 卷十·释畜第十九
/article/39636.html
正文中有错误遗漏之处,欢迎指正。请提供错漏处前后数个文字,以便我们快递找到错漏的地方。当前位置&&
&【&尔雅&】&
作者: admin | 来源: 汉典古籍 | 查看: 0次
郭璞,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西晋咸宁二年(公元267年)生;东晋太宁二年(公元324年)卒。博物学。 郭璞博学多才,一生不仅写了许多优美的文学作品,而且做了大量的注解古籍工作,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他所注解的古籍有《山海经》、《穆天子传》、《尔雅》、《楚辞》、《三苍》和《方言》等等。这些古籍中,都包含有丰富的动植物知识。郭璞对这些古代典籍,尤其是《尔雅》的注解,对中国古代动植物学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 《尔雅》是中国古代最早一部解释语词的著作。它大约是秦汉间的学者,缀缉春秋战国秦汉诸书旧文,递相增益而成的。全书19篇,其中最后7篇分别是:《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和《释畜》。这7篇不仅著录了590多种动植物及其名称,而且还根据它们的形态特征,纳入一定的分类系统中。《尔雅》保存了中国古代早期的丰富的生物学知识,是后人学习和研究动植物的重要著作。据史书记载,东汉初,窦攸由于“能据《尔雅》辨豹鼠”,所以汉光武帝奖赏给他百匹帛,并要群臣子弟,跟从窦攸学习《尔雅》。郭璞更是把《尔雅》视为学习和研究动植物,了解大自然的入门书。他说:“若乃可以博物不惑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者,莫近于《尔雅》。”但是,《尔雅》成书较早,文字古朴,加上长期辗转流传,文字难免脱落有误,早在汉代就已经有不少内容,不易被人看懂。因此,在郭璞之前已经有犍为文学、刘歆、樊光、李巡、孙炎等人,为《尔雅》作注。郭璞从小就对《尔雅》感兴趣。他认为旧注“犹未详备,并多纷谬,有所漏略”,于是“缀集异闻,会粹旧说,考方国之语,采谣俗之志”,并参考樊光、孙炎等旧注,对《尔雅》作了新的注解。 郭璞研究和注解《尔雅》历时18年之久,对《尔雅》所载之动物和植物进行了许多研究。首先他以晋代通行,或当时某地方言的动植物名称,解释古老的动植物名称。例如,《尔雅·释鸟》载:“◆鸠,◆◆”,郭璞注曰:“今之布谷也。江东呼为获谷。”《尔雅·释木》:“◆,山◆。”郭璞注曰:“今之山楸也。”这类注解,从表面上看似乎很简单,只是以名词解释名词。而实际上却不那么容易,它需要丰富的训诂知识和实际经验。另外,这类注解虽然只是名词解释名词,但实际上它是将古老的动植物名称和当时为一般群众所认识的动植物联系起来,从而使古老的名称具有以当代一定实物为基础的含义。例如,《尔雅·释虫》中有“国貉,虫◆”的记载。如果不看注解,人们很难理解“国貉虫◆”的含义。郭璞注云:“◆”,“今呼蛹虫”,并引证《广雅》云:“土蛹,◆虫也。”所谓蛹虫,就是指寄生于蚕蛹体内的蚕蛆蝇幼虫。郭璞的注解,将古老的“国貉”、“虫◆”等动物名称和当时养蚕生产上广泛存在的蚕蛆蝇幼虫联系起来。郭璞《注》中,经常出现“今言”、“俗言”、“今江东”等提法,仅《释草》中就出现50多次,这说明郭璞对《尔雅》的研究,是与现实紧密相联的。由于能由今通古,所以他的注解,无形中复活了许多古老动植物名称。 郭璞丰富和发展了《尔雅》对各种动植物的具体描述。郭璞是山西人,因战乱逃至江南,并经常往来于长江中下游,所以他对许多地方的动植物,都有所了解。他注解《尔雅》,不仅引经据典,解释各种动物和植物的通名和别名,而且根据自己从实际中获得的知识,对多种动物或植物的形态、生态特征,进行了具体的描述。例如鲟鱼,《尔雅·释鱼》仅记其名为“◆”,无它释。但郭璞则作了进一步的描述:“◆,大鱼,似◆而短鼻,口在颌下,体有邪形甲,无鳞,肉黄,大者长二、三丈,今江东呼为黄鱼。”这里郭璞很逼真地描述了鲟鱼的形态特征。《尔雅·释虫》“◆,啮桑”,郭注云:“啮桑,似天牛,长角,体有白点,喜啮桑树,作孔入其中,江东呼为啮发。”这里将桑树害虫桑天牛的形态和习性作了描述。又如对《尔雅·释木》中提到的“白◆”(即扁核木),郭璞《注》云:“◆,小木,丛生,有刺。实如耳◆,紫赤,可啖。”对“活◆”(即通脱木)郭璞《注》说:此“草生江南,高丈许,大叶,茎中有瓤,正白”。这些描述,虽然还很粗糙,但它不仅大大发展了《尔雅》的分类描述,而且对后来的动植物分类研究,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郭璞开创了动植物分类研究的图示法。据《尔雅注·序》记载,郭璞不仅为《尔雅》作文字注解,还为《尔雅》注音、作图。《隋书·经籍志》记载有“《尔雅图》十卷,郭璞撰”。可见大概在梁代,人们还看到有郭璞所作的《尔雅图》。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尔雅音图》,乃是清代嘉庆六年(1801)影宋绘图重摹的刊本,它或许就是源于郭璞所为之《尔雅图》。当然,即使如此,经过长期辗转重摹和翻刻,现在的《尔雅音图》也不可能还是原来《尔雅图》的原貌。但是现在看到的《尔雅音图》的情况表明,凡是郭璞有注解的动植物都有图。相反,凡是虽为《尔雅》所著录,但因郭璞暂时不识,而未作注解的动植物则无图。这说明图完全是配合文字注解而作的。因此《尔雅注》所解释的动植物,不仅有简要的文字描述,而且配有实物图像,实为动植物志的雏形。这是我国动植物分类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 在生物学史上,郭璞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由于他的研究和注解,使《尔雅》所包含的分类思想不仅得以保存,而且使得原来难读的《尔雅》,也成为能够读懂和能够利用的书。《尔雅注》成为历代研究本草的重要参考书。著名的《证类本草》一书,大量吸收了郭璞注解《尔雅》的成果。而《证类本草》又是李时珍《本草纲目》的蓝本。从郭璞以后,图文并用描述动植物的方法,也在本草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唐代以后,所有大型本草著作都配有图。 郭璞对《尔雅》中所著录的动物和植物,凡是他自己暂时还没有弄清楚的或没有听说过的,他都不强作注解,而是注明“未详”或“未闻”等字样。这说明他作学问的态度,是谦虚谨慎和实事求是的。 郭璞为注解古籍著作做了大量的工作,其《尔雅》注后来被列入《十三经注疏》。他在文学方面也颇有造诣,公元316年,他因献《南郊赋》而被任为著作佐郎,后迁尚书郎,再后为割据荆州的王敦辟为记室参军。他最后因多次谏阻王敦谋反而遭杀害。
焚香拜讀(0)
百讀不厭(0)
開卷有益(0)
到此一遊(0)
尔雅 小说已有评论 次
验证码:发表评论
合作链接:左边一个马.右边一个佳.是什么字马佳 什么字.怎么念.
爲你锺情001ED
骓zhuī 骓的中文解释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部首笔画部首:马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五笔86:CWYG 五笔98:CGWY 仓颉:NMOG笔顺编号: 四角号码:70115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9A93基本字义1.青白杂色的马.1.毛色苍白相杂的马 [a piebald horse]骓,马苍黑杂毛也.从马,隹声.——《说文》苍白杂毛骓.——《尔雅·释畜》有骓有駓.——《诗·鲁颂·駉》三青马三骓.——《山海经·大荒东经》骏马名骓.——《汉书·项籍传》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史记·项羽本纪》2.姓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问鼎_网络游戏专区_腾讯游戏频道
特色装备―坐骑
描述及使用效果
寻常农家拉磨驾车的牲畜,脾气暴劣。
腾驾罢牛,骖蹇驴兮。-贾谊《吊屈原文》
夹有白色斑点的黄色马,贩夫走卒常用。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马说》
毛色枣红的小马,性情温和。
言秣其驹。-《诗经?汉广》
鬃毛为青色的小马,耐力较佳。
言秣其驹。-《诗经?汉广》
黑鬃黑尾的小马,爆发力强。
言秣其驹。-《诗经?汉广》
毛色青红相间,状似胭脂,故名。
骢,马青白杂毛也。-《说文》
鬃毛如雪花般洁白,驰骋如飞,不染一尘。
骢,马青白杂毛也。-《说文》
鬃毛长且密,貌若雄狮,有震慑敌心之效。
骢,马青白杂毛也。-《说文》
最擅战阵撕杀的骏马,迅猛堪比猎豹。
骅骝,骏马。-《玉篇》
相传为神龙所化,乘之者皆人中俊杰。
骅骝,骏马。-《玉篇》
奔跑时步伐轻盈矫健,望之若浮云掠过。
骅骝,骏马。-《玉篇》
身上布满黑色豹纹斑点,神骏异常。
苍白杂毛骓。-《尔雅?释畜》
毛色如黑绸般亮泽,具有龙御九天的气势。
苍白杂毛骓。-《尔雅?释畜》
日行千里,为盖世无双的神兽。
苍白杂毛骓。-《尔雅?释畜》
产于大宛国,通体如火炭般赤红,前脖部位流出的汗呈血红色,号称「天马」。
斩大宛王,获汗血马来。-《汉书?武帝纪》
游戏类型:战略回合制
开发公司:厦门吉比特
运营公司:蓝港在线
官方网站:
官方论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尔雅.释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