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字信使,尼玛拉木送邮件过火柴人绳索英雄,发现绳子断了,你会做怎么的决策

藏族女邮递员尼玛拉木 梅里雪山下“红衣信使”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昆明6月5日电 题:梅里雪山下的“红衣信使”--记藏族女邮递员尼玛拉木  新华社记者 伍晓阳  梅里雪山静静地矗立着,澜沧江挨着雪山向南奔流。  这里是云南省德钦县云岭乡。雪山和峡谷之间,散落着许多藏族村寨。
由于地势险峻,交通和通讯不畅,邮路成为一些村寨与外界联系的唯一渠道。  目前,尼玛拉木是云岭乡邮政所唯一的投递员。9年来,她每天背着二三十公斤重的邮包,日复一日地穿行在这雪山峡谷间,行程达7万公里,历经无数危险,却没有延误过一个邮班,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  与通常的绿色邮政制服不同,尼玛拉木在邮路上总是穿一件红色的外衣,因为,红色在野外十分醒目,遇到危险时便于求救。久而久之,乡亲们都亲切地称她为“红衣信使”。  她走的邮路,是全国最艰苦的邮路之一  滇西北崇山峻岭中,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并流而过,梅里雪山与白马雪山隔澜沧江相望,云岭乡处在雪山峡谷间。这里地广人稀,960平方公里土地上只住着5700余人,散居在雪山峡谷间的数十个村寨。  云岭乡邮政所有两名职工:老所长桑称和投递员尼玛拉木。长期风餐露宿累坏了桑称的身体,9年前,邮政所不得不新招投递员,初中毕业的尼玛拉木被挑中,接过了老所长的绿邮包。  云岭乡邮路分3条,共长350多公里,来回走完一圈需要10来天。  走上邮路,各种考验与艰险接踵而来。尼玛拉木走的邮路多在悬崖峭壁间,山路不能通车,有的地方连马都过不去,只能靠步行。还有的地方根本就没有路,陡峭的山坡上寸草不生,全是碎石,一旦不慎失足,几无生还可能。  滇西高原气候被形容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尼玛拉木说,她走的一条邮路,要翻越寒冷的雪线,又要下到干热的河谷,这使怎么穿衣服变得很麻烦。高达2500多米的海拔落差对身体健康也是一个巨大考验。  在邮路上,尼玛拉木要应对雨季多发的滑坡、泥石流,以及随时从山上滚落的石头。有一次,她被落石砸中脚背,鲜血直流,她一个人坐在地上哭了起来,但想到乡亲们还在等着邮件,便咬紧牙关,一瘸一拐地继续前行。  溜索曾经是当地群众过江的唯一交通工具。当年站在澜沧江边,尼玛拉木心里直发怵,甚至打起了“退堂鼓”。10多年前,有两位邮递员在过溜索时,不幸坠江殒命。意外随时都可能发生,尤其雨天溜索太滑,刹不住,尼玛拉木经常会狠狠地撞在挡墙上。  云南省邮政公司党群工作部部长杨军介绍,尼玛拉木走的步班邮路、溜索邮路,是全国最艰苦的邮路之一。邮政系统曾推出《感动国人的中国邮路》画册,尼玛拉木在滚滚澜沧江上背着邮包过溜索的照片被选作封面。  “乡亲们收到邮件都很开心,我背的越多,他们越高兴。”  在雪域高原这片土地上,老百姓对“邮政”有着特殊的感情。多年以前,信件是沟通大山深处与外界的重要渠道;如今随着旅游开发,这里与外界的联系渐多,邮路承载的任务越来越重。  把每封邮件、每份报刊及时准确地送到乡亲们手中,是尼玛拉木最大的目标,她以最坚强的信念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遇到困难时,她就对自己说:乡亲们在盼着信呢!因为这一份期盼,再苦再累她也愿意坚持。  藏族群众中有许多人同名,给送信带来不便。尼玛拉木有一次投送一封写给查里通村达瓦的信,可村子里有20多个“达瓦”,她没有给信盖上“收信人地址不详”的邮戳,而是挨家挨户地询问,从村头找到地头再到牧场,终于找到了收信人。  七八月份录取通知书比较多,这是尼玛拉木最辛苦的时候。通知书一到,必须立即出发,投送给本人。一次,为了给羊咱村鲁追家送录取通知书,尼玛拉木连闯3道泥石流,裤腿浸满泥浆,当鲁追从她冻僵的手中接过没有一点污损的邮件时,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还有一次,为了送一份录取通知书,尼玛拉木花了整整6天,不断在乡上和村子里往来穿梭,最后终于在一块高山牧场找到了正在放羊的考生。  近年来,当地与外界联系越来越多,还有企业为村民赠阅报刊,加上经常为村民带盐巴、药品、针线等生活用品,尼玛拉木的两个邮包越来越重。尼玛拉木觉得这是好事,她说:“乡亲们收到邮件都很开心,我背的越多,他们越高兴。”  乡邮所老所长桑称说:尼玛拉木认真负责,信得过。简单的评价背后,是尼玛拉木的持之以恒和坚忍不拔,从1999年工作以来,她始终奔波在高山峡谷间,行程累计达7万公里,从来没有延误过一个邮班,没有丢失过一份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为此,她曾获得“全国邮政系统模范投递员”等荣誉称号。  “我不去送信,那让谁去送呢?”  风吹、日晒、雨淋,在尼玛拉木身上留下了岁月的痕迹,她身材瘦小,脸被高原强紫外线晒得红扑扑的。  邮路上野生动物比人还多,长期的孤独使她变得寡言少语,只有到村子里才活跃起来。村民喜欢和她攀谈,许多群众更把她当成亲人。在尼玛拉木经常借宿的一户人家,主人每次都让尼玛拉木睡在温暖的火塘边,主人把尼玛拉木当作尊贵的客人。  为了方便工作,尼玛拉木把家搬到了邮政所。儿子今年已经6岁,出门时,经常抱着妈妈的腿哭,拉木心里很难受,觉得亏欠了孩子。因此,尼玛拉木经常在儿子还没有醒来时就早早出门。  由于忙着送信,照看孩子、做家务的活计都留给了丈夫,以至于丈夫被邻居们笑称为“尼玛拉木的媳妇”。丈夫开着一辆面包车,也经常被尼玛拉木“征用”,帮她到能通车的村子去送邮件。  近些年来,许多当地青年外出打工,尼玛拉木也有这样的机会,但她选择了留下为乡亲们服务。丈夫也曾劝说她放弃这份又累又危险的工作,尼玛拉木坚决不同意。她说:“看到村民拿到信时开心的样子,我也很开心。村民们对我这么好,我不送信,那让谁去送呢?”  云南省邮政公司副总经理杜卫红表示,从尼玛拉木身上,能看到一种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他说:“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无论身处何地,这种精神总会闪耀出光芒,永远也不会过时。”
(责任编辑:赵健)
08-05-21 01:32·
08-05-19 22:11·
08-05-18 18:07·
08-05-04 16:31·
08-05-02 09:53·
08-04-18 02:02·
08-04-17 09:17·
08-04-02 18:02·
08-04-02 07:45·
06-08-18 08:17·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火炬新动态 胡锦涛访日 山东火车事故 奥运安全 辱华事件
大米涨价 楼盘降价 手足口病 罕见日食
缅甸风暴 失业率
肥田喜事 火影忍者 我的团长我的团
林心如专辑
我的青春谁做主
潜伏 黑执事 新进职员 咖啡王子1号店 纸醉金迷
我的帅管家
周润发电影全集 郭德纲经典相声
热点标签:
说 吧 排 行
上证指数(77445)
李宇春吧(104510)
茶 余 饭 后雪山信使的坚守――记云南省德钦县云岭乡邮递员尼玛拉木
日14:30&&&来源:
【字号 】&&&&&
E-mail推荐:
  1999年,尼玛拉木凭着她的认真踏实、吃苦耐劳和当地人少有的中专学历在众多的报考人员中脱颖而出,成为云南省德钦县最艰苦的羊拉邮电所的一名邮递员。  尼玛拉木服务的云岭乡面积有960平方公里,服务人口5800多人,当地居民全部是藏族。拉木要走的邮路总长度为350公里,全是徒步邮路,来回走完一圈需要10来天。第一条路线是到42公里以外的明永村,来回得走五六天;第二条路线必须经过4500米雪线,到雨崩村,行程3天;第三条路线是从海拔2400米的红坡村,平行投递两个村庄后,沿着羊肠小道直插海拔1000多米的澜沧江河谷行走,顺着公路走13公里,再过溜索,送信到对岸的3个村子,这是最近的邮路,行程需要两天。这样的环境对于一名男同志来说都很难适应,更何况拉木这样一名弱女子呢?  尼玛拉木在她的投递路线上,一天就可以感受四季的冷暖。她所走的邮路在白马雪山和梅里雪山峡谷地带,这里气候多变,在她的投递路段,一会儿要上海拔4000米接近雪线的地方,承受冬天的寒冷;一会儿下到海拔只有1900米的澜沧江河谷地带,忍受3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这些还不是最麻烦的,关键是气候反差大,拉木的衣服成了问题。穿着厚厚的衣服经过峡谷时,浑身被汗浸透,爬上4000米海拔雪线后,汗还没干,湿漉漉的又冰冷刺骨。  尼玛拉木每天身背30多斤重的东西,当中除了邮件,还有帮助藏族群众捎带的生产生活用品。尼玛拉木服务的村寨在汹涌的澜沧江两岸,她每次送信到对岸,都必须通过一条简易的溜索跨过滚滚的澜沧江,尤其是雨天溜索太滑刹不住车,她时常会撞在对岸挡墙上,半天爬不起来。但为了乡亲们都能及时收到信件和报刊,她不惜冒着生命危险,至少在这条溜索上来回走过了1000多次。同时,还要面对荒凉的山野、难以忍受的孤独,山上的落石、脚下的悬崖、林中的野兽也都可能随时构成安全威胁,她经常哼着山歌给自己壮胆。  35岁的尼玛拉木1999年参加工作至今,认真履行邮政普遍服务的职责,十几年来徒步在雪岭峡谷递送邮件,行程达30余万公里,从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100%。(记者&高文)
(责编:程宏毅)
相关专题? ?通讯:雪山峡谷的“红衣信使”尼玛拉木――中新网
本页位置:
通讯:雪山峡谷的“红衣信使”尼玛拉木
  中新社昆明九月二十四日电
题:雪山峡谷的“红衣信使”――访“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尼玛拉木
  作者 胡远航
  “没什么故事,每天都那样,信件来了就送到乡亲们手中。”刚刚在本月二十日荣获“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称号的云南藏族女邮递员尼玛拉木二十三日在此间接受记者采访时平静地说。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部门联合组织开展的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结果于九月二十日在北京揭晓,来自云南省德钦县云岭乡邮政所的藏族邮递员尼玛拉木荣获了“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称号,这也是她在获得“云岭先锋奖章”、“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后再次获得殊荣。二十三日,尼玛拉木载誉回到昆明,在记者的采访中,大部分时间她都只是羞涩地笑着,别人问一句她答一句,并且言辞简练,没有任何多余的话。
  十年来,为了把信件准确迅速地送到老乡手中,尼玛拉木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危险、孤独、艰难和生死的考验。据统计,十年间尼玛拉木为了送信累计行程十万公里,没有延误一个邮班,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每送一趟邮件要背着至少十五公斤的邮包,步行一个星期,行程三百多公里,要翻越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山,挂上溜索飞越曾经吞噬过邮递员生命的澜沧江,路上还经常会遇到蛇、狼、老虎和飞石的袭击。与通常的绿色邮政制服不同,尼玛拉木在邮路上总是穿一件红色的外衣,因为,红色在野外十分醒目,遇到危险时便于求救。久而久之,乡亲们都亲切地称她为“红衣信使”。十年中,她一个人在几千平方公里的山区,克服重重困难,忍受孤单寂寞,十年如一日,用双脚为当地群众传递信息。
  当记者谈起尼玛拉木过溜索送信的那张照片时,尼玛拉木依旧只是羞涩地笑了笑。“现在好多了,老所长当时走的路更加危险,更加艰苦。那时没有吊桥,走完全程要过十多个溜索,现在很多地方架起了吊桥,我送邮件已经不用过溜索了。”
  谈起七岁儿子提着邮包的照片时,尼玛拉木会心地笑了笑。七年前,没出世的儿子就已经“陪伴”着尼玛拉木,走了九个月的邮路。一转眼,小家伙已经长大了,甚至开始埋怨妈妈不能经常陪她了。看着尼玛拉木背起邮包,儿子会抱着她的腰,不让她出家门。“小的时候,每当我要出班,他就在我老公怀里,伸出双手,哭着喊‘妈妈’。”她回忆说。
  谈及十年的艰苦与付出,尼玛拉木静静地说:“送邮件确实辛苦,还不能顾家。但快十年了,当我把邮件送到乡亲们手中,看到乡亲们高兴的笑容,我很开心。”
【编辑:宋方灿】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征服万国邮联的中国“红衣信使”
记藏族女邮递员尼玛拉木_网易新闻
征服万国邮联的中国“红衣信使”
记藏族女邮递员尼玛拉木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新华网北京5月20日电(记者常志鹏、吕秋平)在地图上,中国云南的“香格里拉”处在青藏高原三江并流的横断山脉,崇山峻岭、险峰峻谷,这里的地平线在海拔1000多米到4500米之间起伏跳动。
这个在美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失去的地平线》中被称为“香格里拉”的地方日前再次引人关注。在万国邮联经营理事会年会上,来自这里的乡村女邮递员尼玛拉木的故事深深征服了与会代表的心。尼玛拉木讲完自己的故事后,全场自动起立给了她长时间的掌声。
5月20日,尼玛拉木在北京向记者们又一次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她和她的性格与名字一样美丽
尼玛拉木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云岭乡邮政所藏族女邮递员。尼玛拉木,藏语的意思是“太阳仙女”。而她和她的性格都像她名字一样美。
尼玛拉木长着一张典型的圆盘脸,被高原晒黑的紧致皮肤上镶嵌着一双略微凹陷的大眼睛。她的眼睛里,装着她服务的云岭乡960平方公里面积、5400多口人及当地居住的几乎所有藏族群众的需求。
平时拉木要走的邮路有三条:一条是顺着澜沧江顺流而上,来回需要行走4至6天;第二条是从月亮湾峡谷入口直上雪山,行程3天;第三条路线是从云岭乡政府所在地出发,过澜沧江河谷,行程要2天。
尼玛拉木每次出发的山路,是足有60度的荒坡。坡面上都是突出的石块和碎石,看起来到处都是路,却又无从下脚。有些地方一侧是峭壁,一侧是万丈悬崖。山风呼啸,人都站不稳,在这样的悬崖边行走,只要一脚踏空,摔下去就粉身碎骨。
2002年冬天那回,一群啃草根的山羊把石头翻滚下来,尼玛拉木稍微跑慢了一点,茶杯大的石块砸向右脚背,顿时鲜血直流。可她没有药,也没有包扎的绷带,就抓了一把细灰撒在伤口上止血,忍痛一瘸一拐继续赶路。
除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尼玛拉木在一个人的“漫长”邮路上还要面对各种动物及莫名的孤独。在藏族村子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狗或者藏獒,她经常被村里的狗穷追,也会被藏獒吓得心惊胆战。在路上,拉木最害怕的就是遇见蛇。冷不丁地爬过来一条蛇,她会两腿酸软,又只能硬撑着跟蛇兜圈子。
在荒凉的山野,走半天都难得碰到个人。这时候,她就哼着山歌给自己壮胆:
“金色太阳照在金山上,放射的光芒温暖人心
她的声音高亢嘹亮。她想,听到歌声,连曾经吃掉她家毛驴的狼也会被吓跑的。
白天一个人走在邮路上还好,尼玛拉木最害怕的是走夜路。为了不走夜路,她每一次去送信都是早早起来,装好信件、邮包就出发。在天黑之前赶到有人居住的地方。
每一次,她随身只带上点糌粑或烙饼,就着沿途的小溪喝几口水就把午饭给解决了。有一次,天黑了她还没有接近要去的村子,她被夜幕吓哭了
除了春节在家休假的几天外,在雪山峡谷间,尼玛拉木总喜欢穿一件红衣服。到处都是绿色和荒凉的灰黄色中,她认为只有红色最显眼、最安全。为此尼玛拉木也被人们称为“红衣信使”。
拉木目前就读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函授大专班班主任庄老师说,拉木开朗、热情、很阳光。带着这种性格,尼玛拉木在邮路上,一走就是12年。
本文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在线办事
&&&&&便民服务
&&&&&在线访谈
&&&&&公众留言
&&&&&局长信箱
&&&&&资料下载
&&&&&意见征集
&&&&&站内搜索
&&&&&地方监管机构
&&&&&相关链接
&&&&&网站导航
--------国务院部门--------
中央人民政府 信息产业部 外交部 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 科技部 国防科工委 国家民委 公安部 监察部 民政部 司法部 财政部 人事部 劳动保障部 国土资源部 建设部 铁道部 交通部 水利部 农业部 商务部 文化部 卫生部 人口计生委 人民银行 审计署 国资委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 工商总局 质检总局 环保总局 民航总局 广电总局 新闻出版总署(版权局) 体育总局 安全监管总局 统计局 林业局 食品药品监管局 知识产权局 旅游局 国家宗教事务局 参事室 国管局 侨办 港澳办 法制办 台办 新闻办 新华社 中科院 社科院 工程院 发展研究中心 行政学院 地震局 气象局 银监会 证监会 保监会 电监会 社保基金会 自然科学基金会 信访局 粮食局 烟草局 外专局 海洋局 测绘局 邮政局 文物局 中医药局 外汇局 档案局
--------局直属单位--------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
北京邮电会议中心
----------快递协会---------
&&&&&联系我们
雪山峡谷的红衣信使——德钦县邮政局云岭乡投递员尼玛拉木事迹
   尼玛拉木同志是云岭乡一名普通的投递员,1976年9月出生,1999年进入邮政系统工作,担任投递员。至今8年的时间里,不管自然环境多么艰苦,气候多么恶劣,她都能将邮件迅速,准确的送到群众手中。尼玛拉木的事迹受到了社会媒体的极大关注,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北京晚报》、《北京晨报》、云南电视台、大连电视台等媒体记者先后十多次来到云岭乡与她一起上路送邮件,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面对面”栏目播出她的事迹;11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评论,高度赞扬了尼玛拉木的朴素高尚的人生观和群众观;11月23日中央电视台《当代工人》栏目播出对尼玛拉木的专访。2004年4月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妇联‘巾帼建工’标兵”;日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授予“迪庆州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05年6月国家邮政局授予“全国邮政优秀投递模范”荣誉称号。
路途艰险、事业在胸、无所畏惧
  云岭乡的面积有963平方公里、服务人口5324人,当地居住的都是藏族,有5个村公所、31个自然村。尼玛拉木的投递路线有三条:一条是顺着澜沧江顺流而上,穿过9曲18湾的月亮湾峡谷,一直到41.5公里以外的明永村,这条路来回需要行走4—6天;第二条路是从月亮湾峡谷入口直上翻越雪山,经过4500米雪线,送到雨崩村,行程3天;第三条路线是从2400米海拔的云岭乡政府所在地的背后,向上走10公里山路爬到4000米海拔红拨村,平行投递2个村庄后,沿着羊肠小道直插只有1900米海拔的澜沧江河谷行走,顺着公路走13公里后过溜索,送到对岸的3个村子,这条路是最近的邮路,行程只要2天,来回行走50多公里。在云岭乡,尼玛拉木投递邮件的邮路总长度达到350公里,投递路程最远的村子名叫斯农村,路程41.5公里,每去一次斯农村送邮件,路上就要花费4—5天时间,这样的环境就算对一个男同志来说都是很难适应的,何况尼玛拉木这样一个弱小的女同志。但是尼玛拉木从来没有想过这些,在她的心里只有人民群众和邮件。   尼玛拉木每周都要滑溜索过波涛汹涌的澜沧江将信件送到对岸的村子,遇到下雨的时候,雨和钢索上的油混在一起,变得异常润滑,她刹车失灵,多次撞在对岸固定溜索的山桩上,半天爬不起来。她为了服务群众,把生死置之度外。
  一般人要体验四季寒暑需一年的时间,可尼玛拉木在她的投递路线上,一天可以感受到四季的温度。在她的投递路段,一会儿要上4000多米接近雪线的地方,那里是零下的温度,感受冬天的寒冷;一会儿下到海拔只有1900米的澜沧江河谷地带,那里是30度以上的高温。在高海拔的地区,四周一片寂静,尼玛拉木要感受死一般的寂寞。这一带的投递员都有风湿病、关节炎,语言、听力障碍,高低海拔之间的变换,损坏了他们的耳膜;一路寒暑,温度的变换,他们患了关节炎。按理说常年在这种艰苦的环境里奔跛,身体再健康的人都会被恶劣的自然环境损害,任何人都会受不了,但是以尼玛拉木为代表的很多乡邮员却一干就是就是几十年,她(他)们不是靠身体来支撑他们的坚持到最后,他们都是靠一种信念,一种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一种朴实而又崇高的信念战胜所有的身体上的苦痛来完成他们平凡而又伟大的工作。   在千山万壑的投递路线中,她见到的动物比人多,经常在山中遇到蛇等的动物,就只能远远的绕道走;藏族村子里几乎每家都养着狗,每次尼玛拉木送信到村子的时候,这些狗都是很凶恶的看着她,发出低沉的怒吼,使人感觉地都要震起来似的。尼玛拉木不知道是怎样狂奔出了村子,这样的情景尼玛拉木投递时经常要经历,因此,她在进每个村子前都会习惯性地捡起一根棍子。不过,现在好几个村子的狗都认识她了。   大家都亲切的称邮政投递员为“绿衣使者”,但尼玛拉木却是一位“红衣使者”。上邮路的时候她总穿一件红衣服,因为在雪山峡谷间,到处是绿色和荒凉的灰黄色,而走在这大山中难免会发生意外,绿色制服容易与周围的的景色混淆,只有红色最显眼,能让人们找到她。有一次在路上她的脚被山上落下的石头砸伤了,血流不止,后来是在山上的老乡看到了一个受伤了的穿红色衣服的人,才找到她。
优质服务为百姓
  尼玛拉木投递邮件的必经之路----白马雪山和梅里雪山峡谷属于典型的气候垂直分布地带,受孟加拉暖湿空气的影响,这里雨水偏多,走在山路上,一会儿晴空万里,一会儿又是大雨瓢泼。因此,在尼玛拉木的邮包里常备有三块“油布”,小的用来包裹邮件,中等的用来包裹报刊杂志,大的自己用来遮雨。说起“油布”,尼玛拉木还吃过苦头呢。一次,她没有听老所长的话,看着天气晴朗,就没有带雨具,结果在一个山崖间突然下起了一场大雨,尼玛拉木知道信件决不能受潮,那是重大责任事故,于是,只有迅速找一块大石头,把邮件藏在石头缝里,人只好站在悬崖边任雨水冲刷,又冷又饿又害怕,直到傍晚雨停才继续赶路,吃了这次亏之后“油布”就成了尼玛拉木的必带之物。   要把邮件准确无误的送到百姓手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尼玛拉木服务的地区虽然只有5324人,但是藏族名字都取相同的发音,翻译成汉语后就有很多重名的人。有一次一封寄到查里捅村达瓦的信件,该村就有20多个叫达瓦的人,她只有挨家挨户的问,问他们的家里是否有人在寄信人的地方工作的,从村里找到地头,再找到放牧的草地,多方查找后终于找到了收信人。经过这件事,尼玛拉木就长了个心眼,平时在与老乡拉家常的时候,了解老乡家里的情况,记录了谁在什么地方打工或者工作的,形成了一个自己的资料库,在以后送信的时候,轻松方便了许多,节省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尼玛拉木的投递班期是5天一班,一般的邮件送到村公所就可以了,但是录取通知书是有特殊时限和要求,只要通知书一到,就必须马上出发,而且要送到自然村、投送到本人,任何人不得代收。藏民在忙完农活后一般都上山放牧,求学的孩子回到家里就变成了牧民,投递难度很大。为了找到本人,要么自己上山寻找,要么就让村里的乡亲通知考生,约好时间地点,再次投递。尼玛拉木遇到的最艰难的一次高考录取通知书的投递花了她6天时间,她不断穿梭于乡镇和村子之间,最后在一个高山牧场才找到了这名考生。看着考生充满喜悦的笑容,尼玛拉木说的话很实在:“虽然我最怕投高考录取通知书,但是最最希望多些人考取。他们能上学,家乡就有希望了。”
无私奉献写人生
  藏族的村子都在山坡、山头上,有的两三户人家就是一个村子,外出都是靠走山路,大家生活必需品很缺乏。尼玛拉木在送信到村子,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就在每次送邮件的时候帮他们带上写生活用品,有时候东西多了,邮包也就从一个变到三个,重量也增加到30多斤,背着这么重的东西,走着难走的山路,过着危险的溜索,却从没听到过她的一句抱怨,在她的脸上一直都是亲切的笑容。   每五天一班的投递工作,由于投递路线长,尼玛拉木只能在老乡家里借宿,很少有时间照顾家庭和如今已6岁多的儿子,这让她感到很内疚。她生了孩子20天就回到工作岗位上,家里都是她的老公和母亲照顾着,老乡都说“她老公是尼玛拉木的媳妇”。她老公看她工作太累,他自己带孩子又拖累,叫她干脆不要干了,但是尼玛拉木却做不到,8年的投递生活,已经让她对这份工作有了感情,对邮路上淳朴的乡亲有了感情,每当想着乡亲们在收到他们远方的亲戚朋友时流露出来的喜悦,她就很心满意足,她觉得这一切的辛苦都值得,她所做的工作是服务群众,能让信件迅速、准确的送到群众手中,这是她的光荣。   尼玛拉木做为一名普通的乡邮员,把服务群众放在第一位。她所做的工作很简单——把邮件迅速、准确的送到群众手中。为了这个目的,她一丝不苟,认真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坚守最崇高的宗旨,以最坚强的信念从事最简单的工作。   在获得这么多荣誉和称赞后,尼玛拉木并未为此自满,反而,是平静。她觉得她所做的只是她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国家和人民却给了她这么大的肯定,她心里有的是感动。现在尼玛拉木仍然是背着邮包穿梭于崇山峻岭间、羊肠小道上的“红衣使者”,仍然是那个为村民们送去一针一线的天使。她说:“为藏民服务,他们满意,我就开心。”这就是邮政路线上的使者。以后的路还艰巨而漫长,肩上的责任深沉,坚信她以一颗赤诚的心更加爱岗敬业,更好的服务于邮政事业。
总共: 1页&&&&&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
& State Post Bureau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北礼士路甲8号 邮编: 10086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火柴人之绳索英雄下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