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剑出鞘的声音掉在地上的声音

你要怎么描述《星球大战》里光剑的声音?|界面新闻 · 文化图片来源:网络你要怎么描述《星球大战》里光剑的声音?
咻呜呜呜呜呜呜呜呜!
酷咻咻咻咻咻咻咻咻!
你听到什么声音了吗?这是童年的回忆,是卢克&天行者和汉&索罗拿着光剑与邪恶势力作斗争的声音。想必从小在《星球大战》中熏陶下的朋友都忘不了,《星战》中每场战斗都离不开那酷炫到爆炸的光剑。光剑是一种很特别的近战武器,它由一块&凯伯&水晶供能,能形成一道激光刃,削铁如泥,无坚不摧。
说起光剑,最令人难忘的就是,《星战》主角们挥舞光剑时发出的阵阵魔性声音了。至今人们都还在讨论该怎样形容这种声音,而长久以来这个问题都是众说纷纭,没有能让所有人信服的答案。近日,我有幸就这个问题请教了音韵学专家Ellen&Broselow博士,Broselow博士给出的答案也解释了为什么人们会对这种人造声音有着不同的解读。
Broselow博士介绍说,如果用文字去描述声音的话,一般方法就是采用国际音标字母(International&Phonetic&Alphabet》来描述,至少国际音标适用于所有人类发出的声音。&但是国际音标只适用于人类语音,而光剑发出的嗡嗡噪音很难用具体符号表现出来,所以目前我们还没有任何书面形式能完美与光剑的声音相匹配,也就是说所有人没法在描述光剑声音上达成一致。&
目前形容声音的拟声文字其实已经开始跨越文化壁垒,为不同语言的人共享了,这类词也叫做语音符号。比如带有&eee&的词通常表示很细微的声音,而带有&ahhhh&的词表示说话人的嘴巴长大很大,声音也更响。&Glimmer&、&glow&和其他带&gl&的词则与形容光亮有关。
同样地,有些拟声字母在形容声音时,本身就能传达出这个声源正在运动的意味,而有些字母则代表这个声源是静止的。Broselow博士解释说,一般人都很容易用连续&h&和&m&来形容光剑划过空气的声音,因为连续的&h&或&m&会给人产生一种动态感。而诸如&b&和&d&这样的声音却没有动态感,它们在英语中也都是发音时不送气的闭音节。
不过即便如此,《星球大战》的忠实粉丝们还是乐此不彼地用文字还原自己童年最痴迷的声音。下面就列举了几个网友们对光剑声音的描述:
Bzuhzzzzzzzuhzzzzzuhzzzz
Brrrruunnggzzzzz
wwwwOOWWwww...WOOOwwwwwOOOWwwww...BJJJJJZZZZHKKHKJZJJJJJZZ
(翻译:张杭)
来源:赫芬顿邮报原标题:更多专业报道,请
0相关文章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评论()触动灵魂的声音
触动灵魂的声音 (《军事记者》2010年)
——记第十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山丹
山丹,藏经里的“菩提树”,每当山风吹来,总有暗香拂面。
山丹花,盛开在内蒙古草原上的每个夏天,一蓬蓬、一簇簇,红似火。
山丹说,不论是花还是树,她都很骄傲,因为都能够以生命的颜色绚烂着这片草原。
这位在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从事汉语新闻采编工作的蒙古族女记者,从事新闻工作20年,走遍了内蒙古101个旗县市区,采写发表了上万篇各种体裁的新闻作品,用她的笔和话筒书写着自己对这片土地和土地上质朴人民的热爱,也书写着自己不停奔跑的新闻人生。
和所有的记者同行一样,她作为时代的记录者,一直都奔跑在路上……
&&& 行走的声音
从东边的大兴安岭林海到西边的阿拉善驼乡,大漠深处、茫茫戈壁、滔滔林海、农村牧区、工矿企业、生产一线,都曾经留下她行走的声音。这声音里记录了内蒙古大地发展的历程,也记录着山丹成长的足迹。
山丹讲起2005年那次采访历程,说得最多的就是心灵得到了净化、升华。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她精心策划了《风云内蒙古·老区万里行》特别报道。在40天的时间里,她带领4名记者行程一万公里,从西到东进行采访。一路上,她聆听老战士的感言,寻访当年的战争遗迹,感受老区的巨大变迁。走访了内蒙古自治区10个盟市20多个旗县市区的50多个乡镇,100多人接受了她们的采访。
在赤峰市采访当年掩护过高桥烈士的群众时,迷失了方向,她在大山里整整转了一天,找到了一户姓刘的人家,发现房后一个整齐干净的院子里有几座坟,得知是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的7名抗联战士的坟,刘家爷爷从死人堆里背回了这7名抗联战士的尸首,埋在自家后院。爷爷临终前留下话,“抗联是为咱死的,咱得好好守他们”。60多年过去了,他们依然守着这个简易的墓地。淳朴的心灵给予她无比的感动和力量,记者的责任感油然而生,她记录了这一切,并且把这个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一次约好了要采访一位叫王汉生的八路军老战士。老人是一位曾经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人,当年是根据地有名的“拼刺刀英雄”。采访前,老人换上了一件洗得发白的旧军装,前襟上密密麻麻别着20枚军功章。山丹对老人说:“您不用换衣服,我们是广播记者,不拍照,也不录像。您只管说话就行。”可是老人很严肃地说:“我不管你是什么记者,只要让我说那段历史,我就要穿上它,戴上它。好好把这些说给孩子们听,千万别忘了。”然后老人就端坐在山丹面前,讲起60多年前的故事,讲他与鬼子短兵相接,浑身是伤一个人刺死了5个鬼子。讲到激动处,老人一下子站起来,声音颤抖双手仿佛端着枪,使劲向前刺去,嘴里还喊着“杀啊”!
这些声音,这些话语,深深地打动着山丹,老人说这些话或许不那么流畅,也不怎么美妙,甚至还有些苍老……但是,这些声音对一个年轻的新闻工作者来说,是人生路上最响亮的警钟,也是行走路上最动听的声音。
讲到动情处,山丹回忆说,这次采访行走了40天,发回了83篇稿件,拍摄了500多张珍贵的照片,抢救性地录制了14000分钟的声音资料。回到台里后的一次听众座谈会上,一位78岁的老听众突然问:“谁是山丹?我想认识认识她。”当山丹站起来的时候,老听众激动地说,他每天都听报道,从报道当中,他了解到不是抗日主战场的内蒙古也有那么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他说感谢山丹。
老听众的话,让山丹备感自豪。她欣慰的是:上万公里行走记录的声音触动了听众的心灵。
&&& 心灵的声音
从事新闻工作20年中,她采访过很多人,听到过许多平凡或者不平凡的故事,这些从心里流出的声音,让她感动,教她成长。
她说:“在面对灾难和险境时,聆听和感悟彼此心灵的声音,就会产生一种力量。”
2003年的春天,非典疫情袭击内蒙古大地,对每个人都是一次生死的考验。那段时间里,她先后4次进入到隔离区,在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的非典隔离病房,采访一线的医护人员和非典患者及家属;在内蒙古医院的隔离区,与刚刚走出非典病房的护士一起过生日。她哭着采访,含泪完成系列报道《天使行动———在抗击非典的日子里》。
一次,在近3个小时的时间里,她先后采访了已经连续40天没下一线的呼吸内科主任崔丽英、怀孕4个月仍然坚持在一线的非典病房护士李占川、因劳累过度几次昏倒在岗位上的非典病房护士长王姝洵。
为了赶写制作这组报道,她连续好几个晚上睡在办公室的沙发上。“五一”国际劳动节这一天,内蒙古自治区首例非典患者病愈出院,她中午1∶00从附属医院采访回来,下午5∶30赶制出录音报道,晚上7∶30又赶到芳汀花园小区了解呼和浩特市第一位非典病愈患者回家受阻挠的事情。晚上9∶30回到台里,以一名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连夜写出内参《有关工作不到位,非典病愈患者回家受阻挠》,及时送呈自治区主要领导,自治区领导非常重视,立即派人解决,并且出台了不准歧视非典患者的规定。这一天她很忙,但她说,虽然一天水米未进,可心中却充满了激情和干劲,那是一名战士在战场上的激动和兴奋。
在疫区采访的日子,她天天都倾听着心灵的声音,同事的、朋友的、家人的。山丹每天都要和8岁的女儿通过电话交流。女儿用稚嫩的声音在电话里给同事和医护人员唱祝福的歌,听着“妈妈,我想你”的时候,她总会感动得热泪盈眶。她告诉记者,正是这样一次次特殊的采访经历给了她极大的震撼,她为自己是内蒙古第一个走进非典病房的女广播记者而自豪。
她说,不论是奔跑途中遇到的一个个采访对象,还是话筒那端的一位位素昧平生的人,甚至是身边的同事、战友、亲人,他们永远都和我在一起!有些声音,我们记录并且传播,而有些声音,我们一直都寄存在心里,在心灵最深处。因为这些声音永远都会给我温暖,给我力量。
&&& 真情的声音
山丹是个爱哭的女记者,同事们都说她会“煽情”。每次采访,她都投入真感情,有时候会和被采访的人一起哭。关于爱哭的问题,山丹如是说:“泪水中的记忆,是那些真情的声音触动了我的心灵。”
2001年,神舟二号飞船成功发射,山丹奉命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访。在东风航天城的烈士陵园(也叫“9号半”),整齐地排列着600座墓碑,这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埋葬着从元帅到士兵的烈士陵园。其中一座墓碑前,一束鲜花还很鲜艳,沉睡在墓碑下的主人,是一位从上海滩来到戈壁滩整整35年的女将军。她的事迹让山丹在采访中心痛不已,即使现在回忆起来,还常常泪流满面。
讲到女将军的故事,山丹说:“那是真情,那是大爱,我永远不会忘记。她的故事我早已烂熟于心了。”女将军叫潘仁瑾,当时她患胃癌晚期已经有半年时间了,经常大口吐血。她病情危急的时候,正是数据测量的关键时刻,助手不让她上塔架作业。可她说数据测量一丝一毫也不能出错,坚持自己上。她的助手讲:“潘老师扶着栏杆,一步一步往上爬,高高的旋梯上,潘老师显得那么瘦小。湛蓝湛蓝的天上,我们仰头看到潘老师的白发一缕一缕地飘起,心里就想,潘老师真的老了。”后来潘老师被送进北京301医院,为了给她过最后一次生日,助手们准备了小小的蛋糕,给潘老师榨了一杯西瓜汁。已经吞咽不下任何食物的老潘强忍着剧痛,笑着和大家打招呼,还喝了一大口西瓜汁。然后趁着大家不注意,转身悄悄吐在手纸上。就这一口西瓜汁,已经让她全身是汗了。大家默默告辞了。谁也不知道,大家走后,潘将军的丈夫、一个身材魁梧的山东大汉躲在卫生间里,抱着头失声痛哭。他是航天城的基地司令员,一位运筹帷幄的将军,在虚弱的妻子面前,他是山一样的屏障,而在此时,他只是一个悲痛欲绝的丈夫。
一句话、一个故事、一段历史都可以让山丹感动。在航天城采访了10天,山丹哭了10天。回来后写成长篇录音通讯《刺破青天锷未残》,在中央台播出时,航天城的官兵们集体收听了报道。
从20岁青春年华的激情燃烧,到40岁不惑之年的冷静思考,在20年新闻人生成长的旅程中,山丹乘着声音的翅膀,翻越了一个又一个高峰,直到捧得沉甸甸的奖杯。行走的声音让她去追寻,心灵的声音让她去体味,真情的声音给她以力量。内蒙古虽然是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边疆地区,但是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却有真诚的守望,有心灵的宁静,有支撑民族之魂的无尽力量。这些触动灵魂的真善美的声音,激励着这位执着的新闻人成长成熟,成为山丹珍藏的人生最美丽的风景。
精心剪裁出佳作
日,《前进报》在二版显著位置加框刊出了题为《某师科学配置训练资源防止人才浪费———37名官兵跨建制操练紧缺装备》的消息,并配发了《珍惜人才资源》的编辑点评,介绍了某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调配训练资源,让37名掌握新装备操作技能而又苦于无装可训的官兵用上实装的做法。稿件见报后,许多读者来电来函称赞报道该师打破“人才可以等装备”惯性思维的做法有很强的针对性,为精心培养打赢人才,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 【见报稿】
某师科学配置训练资源防止人才浪费
37名官兵跨建制操练紧缺装备
本报讯 特约记者彭兵根报道:操纵控制键盘、调整飞行路线、传输航拍图像……4月6日上午,已经两年没有上装操作某型无人机的某团警侦连士官赵大虎,在师侦察营又摸到了久违的“真家伙”。记者了解到,像赵大虎一样跨建制操练紧缺装备的官兵还有36名。该师师长姚旺告诉记者:“如今我们给有专业没装备的官兵全都找到了‘婆家’,防止了人才资源在等待中空耗。”
由于客观原因,该师个别专业的部分装备暂时没有配发到位,操作这些装备的人才倒是储备充足。过去一到分业训练,这些有专业没装备的官兵只能对着教材“纸上谈兵”。由于紧缺装备大都信息化程度高,技术性能先进,操作这些装备的官兵全部经过院校的系统培训,如果长期摸不到装备,专业技术很容易荒废。
该师党委“一班人”对照科学发展观及时理清思路,感到让人才干坐着等装备的观念有必要转变。今年分业训练一展开,作训科就对全师尚无实装可训的5大专业37名官兵逐一登记,然后在全师范围内寻找有对口装备的“婆家”,实施打破建制的集中组训。为解决装备紧张的难题,他们还创新了“模块化”组训方式,科学设置训练单元,分批进行理论学习、实装操作和难题攻关,确保装备时刻有人训、官兵时刻有提高。
从“纸上谈兵”到实装操练,喜人的变化催生了练兵的热情。某步兵团10余名导弹专业的官兵,正在某炮兵团导弹连进行便携式导弹模拟发射训练。某炮兵团3名特种车辆驾驶员,正驾驭某装甲团的特种工程车爬坡越壑……37名跨建制操练实装的官兵能力得到了巩固和提高。
&&& ●编者感言
珍惜人才资源
■张旭航
训练资源的科学调配,既缓解了37名官兵无装可训的尴尬,又打破了人才可以等装备的惯性思维。某师的这一做法,无疑是科学发展观在训练领域的一次创造性落实。透过这则新闻我们至少可以获得三点启示:对人才资源的高度珍视、对惯性思维的大胆挑战、对科学方法的孜孜以求。
人才是宝贵资源,驾驭高新装备的专才更是无价之宝。因消极等待让人才变庸才,是对战斗力的极度不负责任和对人才资源的最大浪费。追溯某师创新之举出台的根源,正是他们树立了珍惜人才的思想,才开拓了练兵新境。
【编辑随感】
在翻阅诸多来稿时发现这篇稿件时,顿觉眼前一亮。作为为人作嫁衣的编辑,拿到一块好“布料”,当然很欣喜。欣喜之余,又有一种能否剪裁得当的压力。因为一块“好布料”只是做好“嫁衣”的一个先决条件,真正要拿出精品,还需精心设计、合理剪裁、细心加工。
稿件中提及的因为没有新装备,导致新装备操作人才在等待中空耗的问题,是不少部队现实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近年来,在“宁让人才等装备,不让装备等人才”思想的指导下,很多部队都超前培养和储备了不少可以驾驭高新装备的人才,但装备的更新换代决非朝夕之功,这就难免造成人才等装备,在等待中将已学到的知识、已掌握的技能荒废的问题。由于受到惯性思维的影响,很多领导没有察觉到这是对人才宝贵资源的巨大浪费。而某师不仅及时关注到了这一问题,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招法,难能可贵,新闻性、指导性都很强。
虽然原稿语言不够精炼、主题不够突出、结构也较为松散,洋洋千言多有重复,给人以累赘、表述不清之感。但瑕不掩瑜,为此,我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要求他再次进行深入采访,核实有关新闻事实,摸清该师创新之举出台的根源,在他补充材料的基础上,对原稿进行了精心编辑修改,并以《珍惜人才资源》为主题撰写了编辑点评。经过反复打磨,编成一篇647字的短消息,虽然字数不到原稿的三分之二,但主题更加突出、结构更加明快、表述更加准确,加之编辑点评在版面上的突出处理,使这篇稿件见报后立即引起关注,并被评为第二季度好新闻。
笔者由此体会到,要从材料堆里发现新闻线索,并将其编为一篇抓人眼球的新闻报道,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对稿件进行深加工。作为编辑,在日常工作中,不乏这样的体会:宣传策划的专栏、专刊往往无稿件可发,而通讯员发来的稿件又因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好编发;偶尔看到一两篇有可取之处的稿件,其主题也被大量的流水账和概括式的语言所湮没。这就需要编辑不厌其烦对相关内容进行核实补充,根据掌握的情况对稿件进行剥离,抽丝剥茧、去伪存真,重新提炼新闻主题、提取新闻内核,通过深加工反映出新闻事件。
要有精品意识。作为一名编辑,日常编稿任务繁重,每天经手的稿件不在少数,一些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往往藏迹于一般的表扬稿中,稍不留神就会错过。我们应以一双透过现象看本质,劣马堆里识骏马的慧眼,善于在大海捞针、沙里淘金。在编辑工作中,我们常面临这样的选择,面对一篇来稿,简单处理一下,可以作为普通稿件见报,而经过精心编辑,就能使其成为一篇好稿。为此,我们一方面要对自己的工作提高标准,杜绝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敷衍了事的做法,另一方面要不断创新新闻报道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地彰显新闻事件新闻价值。
提高业务能力。画竹必先胸有成竹,作嫁衣也要胸有成衣。基层通讯员撰写的新闻稿件,很少有一字难易的精品。对于一般性稿件,编辑多能驾轻就熟,而能否从材料堆中发现、提取出有价值的新闻,则是考量编辑水平的试金石。编辑要想编出好稿,必须努力提高三个方面的能力素质:一是站位要高。要掌握大政方针、从党、国家和军队工作的全局出发看问题,以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二是要了解部队实际和基层官兵思想现状。对当下部队建设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官兵在干什么、想什么,产生了什么样的思想顾虑、有什么需求,希望得到哪方面的帮助、盼望报纸上刊登什么样的信息,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使编发的新闻报道真正具有针对性、指导部队工作。三是要想得更深。多做些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表面情况看发展趋势,以更深入思考加强稿件的思想深度;四是要在采编实践中不断摸索新闻规律,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工作能力,以扎实的学风和作风提升业务素质。
耐心进行打磨。俗话所说的“文改百遍出精品”、“好文不厌千遍改”,讲的都是打磨之功。反复的修改打磨对于结构的严谨、思想的深刻、表述的准确、语言的精练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但这样的精致打磨往往需要较大的耐心。编辑是为人作嫁衣的幕后英雄,应把甘居幕后、淡泊名利,静下心来编好稿视为工作要旨,将耐得住寂寞、坐得住板凳作为其工作常态。因此,从事新闻工作,进行精致打磨的耐心是不可或缺的。而究竟怎样打磨,打磨到什么程度,我觉得一位新闻同行说的很到位:“改稿子要改到自己满意为止,改到采访对象满意为止,改到读者满意为止。”
无私地对每篇有价值的稿件进行精雕细刻,是每一名报纸编辑必备的职业修养和基本素质。只要肯付出辛勤的汗水,在编辑工作实践中下真功夫、实功夫、苦功夫,就不怕编不出思想深刻、见解独到、形式新颖,官兵喜爱的精品佳作。
(作者系沈阳军区前进报社编辑)
责任编辑:吕俊
很多很多年以前,每天黄昏,总有一个孤独而略显忧伤的男孩走进宁波藏书楼天一阁。在这里,他像一匹饥饿的小野狼,不加选择地吞噬着藏书阁里那些因多年无人光顾而布满灰尘的书籍。直到玄月西挂,他才踯躅着走出藏书阁,恰似他来时一样,孤独而忧伤。
这个男孩,便是幼时的余秋雨。天一阁成就了中国当代的一位著名学者,而余秋雨也让天一阁重新入世,大放异彩。
余秋雨的文字是理性的。如在《洞庭一角》中,他写道:我们对这个世界,知道得还实在太少。无数的未知包围着我们,才使人生保留进发的乐趣。当哪一天,世界上的一切都能明确解释了,这个世界也就变得十分无聊。人生,就会成为一种简单的轨迹,一种沉闷的重复。因此,我每每以另一番眼光看娥皇、女英的神话,想柳毅到过的龙宫。应该理会古人对神奇事端作出的想象,说不定,这种想象蕴含着更深层的真实。洞庭湖的种种测量数据,在我的书架中随手可以寻得。我是不愿去查的。只愿在心中保留着一个奇奇怪怪的洞庭湖。
余秋雨的文字是感性的。这从他写给爱妻的文字中可见一斑。当时,余秋雨和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马兰新婚不久,一个在上海一个在合肥,两地分居。马兰时常要到农村为老百姓演出。有一次,马兰的腰疼病发作,但团里又接到赴农村演出任务。在那篇文字里,这个研究人文科学和艺术表演的名学者丝毫没有“派头”和面子,他像一个普通的男人,内心里充满了对爱妻的钦佩和牵挂,甚至像一个青涩的少年,扳起指头计算妻子的行程,从分秒到里程,用心去丈量妻子的步履,感同身受妻子长途颠簸经受的苦痛。在他近乎臆语的“罗嗦”和“絮叨”里,我们读出了余秋雨的感性和真实。作为男人,他是怀揣真心爱这个让他牵挂的女人的,不管今天他们的婚姻走向哪里,那一段记录铭证了他们的真爱。只要真爱就会感动。
余秋雨是脱俗的。读余秋雨的文字,常常让我们产生一种错觉,不知身处何年代、何背景、何处所。他总是把历史的、传说的、古文明的东西信手捻来,轻揉慢磨,娓娓道来,让我们在阅读过程中记忆历史、感悟历史。他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禧之旅》等文集和游记,都留下了这样的印痕。在《千禧之旅———泰戈尔的可贵与明确》中,他写道:一种文明,能安顿个体精神已经不错,而如果能够安顿群体性的政治智慧和社会理性,则就更好了。在这方面,西方文明中那些启蒙大师们的论述不可小看,而中国先秦时代的哲人也值得重视。他们胜于有宗教的地方,就是把个人的修养与救赎,与群体社会理性和社会秩序连在了一起,避免了限于一隅,走火入魔,也避免了不同宗教主张的互煎互熬、冲撞消耗。余秋雨这种曼妙空灵的思想显得如此地与现实格格不入,但未尝不是现代人(善良而渴望平等与和平的人)的理想社会架构。人人都有超乎现实的理想与渴望,而余秋雨用文字把这种理想描绘出来了,不顾世俗的冷遇,不顾现实的蹉跎,也不顾与真实的差谬。这是先秦文人的遗风,也是当代大部分文人所缺乏的天真和脱俗的可贵。
余秋雨也是社会的。去年,有媒体炒作余秋雨入股上海百货,家财过亿,成为当今最有钱的文人;也有人炒作他与马兰的婚姻宣告结束,让那段经典童话般的爱情故事沦为无言的结局。去年,某著名影星陷入“假捐门”时,余秋雨也被陪绑,说他给汶川灾区的20万也是“假捐”。这一切,无不说明余秋雨终究是社会的、当代的、靠文化的名义生存和生活的人。其实,我以为个体的社会性没有什么不好,起码说明这个社会是文明而包容的。
其实,所谓余秋雨的“假捐门”,是他为灾区捐出价值20万元的书籍。当企业家为灾区捐物,富人为灾区捐钱时,作为文人和学者,还有一种方式比捐书更合适吗?这恰好诠释了当代文人的良心和对社会的自觉担当。毕竟,当物质的损失无法挽回的时候,幸存的生命需要精神的抚慰和支撑,而且这种抚慰和支撑是那么的重要与不可替代。
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
在当今各种媒体不断涌现的媒介环境下,传统的纸质媒体要与具有海量信息的新媒体抗衡、吸引读者的眼球,唯有在彰显深度报道的优势上下功夫。刊登于《中国军工报》日一版的现场特写《“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一稿,通过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生动地展现了汶川特大地震后,航天英雄杨利伟在灾区与八一帐篷学校小学生共庆“六一”的感人瞬间,对于如何挖掘深度报道,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获奖作品】
“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
———杨利伟与八一帐篷学校小学生共庆“六一”见闻
■本报记者 唐秀颖 林骥 程前
杨利伟叔叔要来和我们过节啦!
令人激动的消息,如阵阵春风,吹进一排排帐篷,吹进总装绵阳八一帐篷学校600余名小朋友的心坎里。
一双手托举着一株幼苗。这是母卓欣和另外两个小伙伴精心设计的作品。三名羌族女孩几乎彻夜未眠,将这一图案和“万众一心”四个字绣在校服上,打算亲手送给杨利伟叔叔。
5月30日清晨,杨利伟真真切切地站在孩子们面前时,仍然有许多孩子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真是杨利伟叔叔吗?”来自北川曲山小学的杨昕玥,把一条鲜艳的红领巾戴在杨利伟胸前时,仍像在梦里一样。
升国旗,奏国歌,孩子们和杨利伟共同向着五星红旗庄严敬礼!
这一刻,泪花飞溅。这一刻,时光凝固。
大地震、帐篷学校、航天英雄杨利伟……如果能把时光再向前推18天,孩子们谁会想到,他们的人生会和这些词汇联系在一起?天灾无情人有情。当大地震夺去了亲人的生命时,解放军叔叔把无私的爱倾注到他们身上。
坚强、勇敢、奋起!这是一场主题鲜明的班会,40名幸运的北川孩子与航天英雄杨利伟进行了互动。
杨利伟在门口出现那一刻,教室里沸腾了。
“杨利伟叔叔,你是坐飞船来的吗?”
“杨利伟叔叔,你一个人在太空时不感到孤单吗?”
“杨利伟叔叔,你在飞船上能看到北川吗?”……
围着心目中既遥远又真切的英雄,孩子们似乎有问不完的问题。
“有全国人民和我在一起,怎么会孤单呢?有你们跟我在一起,怎么会孤单呢?”
“当我乘坐飞船遨游太空时,祖国的山山水水都在我的眼底,其中当然包括北川……”
听着杨利伟叔叔的话,孩子们有说不出的激动。记者注意到,坐在最前排的何柳,眼睛一直望着杨利伟叔叔,几次想站起说话,却又欲言又止。何柳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天,地震发生的时刻,这个10岁的漂亮小姑娘正在北川县礼堂表演舞蹈。突如其来的灾难瞬间夺走了她母亲和其它5名亲人的生命,同时也夺走了她的快乐。看到杨利伟鼓励的目光,她终于鼓足勇气,走到杨利伟叔叔面前,大声朗诵了一首诗《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哪怕烧焦了翅膀,也要飞向灯光闪烁的地方;向着明亮那方,哪怕只是分寸的宽敞,也要向着阳光照射的方向……
小何柳向心目中的英雄展示了她的坚强,杨利伟扶着她的肩膀,给了她无言的力量。
劫后余生的孩子最坚强。坐在杨利伟旁边的罗祎焓,在这次地震中失去了大部分与她朝夕相伴的小朋友,与她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的老师,用自己的身躯护住了她和另外两名学生,结果三个孩子获救,老师却不幸遇难。
杨利伟轻轻地抚摸着她的头,鼓励她面对灾难,要选择勇敢、选择坚强!用笑脸面对厄运,用意志战胜恐惧,用奋起迎接未来。
“我们一起唱一首《真心英雄》好不好?”
&&& “好!”
杨利伟的提议得到了小学生们的热烈响应:“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大家动情地唱着,那么高亢、那么真挚、那么快乐。
40分钟过去了,主题班会的气氛越来越热烈。
杨利伟代表正在备战神舟七号任务的全体航天员,给孩子们送上了一件特别的礼物———主题为“圆梦”的飞天模型。他鼓励孩子们:“有梦想就有未来。中华民族现在圆了千年飞天的梦想,你们要好好学习,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不仅能飞上太空,还能够登上月球、登上火星!将来,你们会圆更大更多的梦想。”
班会即将结束时,孩子们提出要和杨利伟共同朗诵一首诗《我们在一起》,杨利伟非常高兴:
我们在一起,让彼此笑得更加灿烂,我们在一起,迎接明天初升的太阳,我们在一起,共同建设美好的家园,我们在一起,挺起民族钢铁的脊梁!
面对孩子们依依不舍的目光,杨利伟再次勉励他们:“孩子们,让我们勇敢地面对未来!你们要记住,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
(刊于日《中国军工报》一版,获2008年度军区军兵种报纸好新闻二等奖)
【编辑随感】
日,《中国军工报》前方报道组得到消息,航天英雄杨利伟儿童节将到四川地震灾区,与北川孩子们共庆“六一”。杨利伟中华飞天第一人的特殊身份,使他的灾区活动,无疑成为值得报道的新闻。由于当时抗震一线报道头绪很多、时间很紧,对这则新闻,报道组无暇过多研讨,最初仅当作航天英雄的活动报道进行采写,形成初稿《“杨利伟叔叔来到我们身边”》
前方报道组成员在进行深入研究时发现,此稿最大的问题是就新闻写新闻。文中虽然也考虑到了杨利伟的特殊身份,描写了杨利伟与孩子们的互动,提供了航天员备战神舟七号的新闻背景,但与灾难、与孩子、与心灵联系得不够紧密,这就导致稿件浮于活动的表面,缺乏对主题的深入挖掘。
伤痛、离别、泪水……在四川抗震一线的日子里,前方报道组无时无刻不被这种氛围包裹着。其实最不幸的是灾区的孩子,他们每每流露出的无助、脆弱和伤感,都让记者的心揪得紧紧的。6月1日,是汶川大地震后第一个儿童节。我们在采访中明显感觉到,当航天英雄杨利伟与北川的孩子们共庆“六一”时,孩子们连日忧郁的眼神突然闪出希望的亮光。
由此我们感到,杨利伟这则新闻必须深入挖掘杨利伟到灾区这一人所共知的新闻“背后”的价值和意义。新闻学告诉我们,在新闻采写中,不仅要有五个W,有时还要加上一个How,即新闻事件的背景材料,这样才会使稿件有厚度和纵深感。
采写新闻稿,一定要善于从看似简单的事情中,发掘出深刻含义,把孤立的新闻事件放在全局的大背景中去考量。我们共同研讨后认为,“当大地震夺去了亲人的生命时,解放军叔叔把无私的爱倾注到孩子身上”,才是这则新闻“背后”的新闻。为此,我们注意捕捉北川孩子与杨利伟在一起时的心弦波动。在稿件中增加了“记者注意到,坐在最前排的何柳,眼睛一直望着杨利伟叔叔,几次想站起说话,却又欲言又止……看到杨利伟鼓励的目光,她终于鼓足勇气,走到杨利伟叔叔面前,大声朗诵了一首诗《向着明亮那方》……小何柳向心目中的英雄展示了她的坚强,杨利伟扶着她的肩膀,给了她无言的力量”等等细节。这就使得文章超越了单纯事件报道的层面,展现出大灾无情人有情的大爱情怀。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当然包括新闻报道形式的探索。我们分析后认为,初稿的行文过于呆板,囿于英雄活动报道的模式,不能充分体现主题。因此,在改稿中我们力争体现节奏美。
在这篇千余字的报道中,共分了30余个段落,这就使得整篇文章简洁明快,形成一种昂扬向上的节奏。这种行文形式,既十分适合表现杨利伟与孩子们共庆“六一”的欢快场景,也是我们有意要传递一种力量,用坚强、振奋的精神,驱逐积郁人们心头的阴霾。
好在我们的汗水没有白流。稿件刊登后大量的来电、来信表明,我们的付出,得到了广大读者和北川孩子们的高度认可。
(作者系中国军工报军事编辑室编辑)
责任编辑:吕俊平
优秀新闻人应具备的核心素质
——解放军报社长江韬奋奖获得者成才启示
提要 名记者名编辑,新闻队伍中的拔尖人才,新闻媒体的品牌标志。在传媒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注重培养名记者名编辑,可以收到以点带面的连锁效应,对新闻媒体的生存与发展作用重大。本文围绕解放军报社长江韬奋奖获奖者四个方面的成长启示,以及新形势下媒体工作者亟须加强的三种能力,对优秀新闻人应具备怎样的核心素质进行了初步探析。
长江韬奋奖,中国新闻工作者的最高荣誉奖。在中国新闻殿堂的天幕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宛若颗颗璀璨的恒星,照亮了媒体人奋力前行的征程。
“群星”闪闪,“军星”耀眼。在以往10届长江韬奋奖评选中,解放军报社先后有10人榜上有名,他们是:江志顺、江永红、徐文良、李炳彦、高艾苏、陈贤德、杜献洲、范炬炜、江宛柳、乔天富。他们是军事新闻战线的佼佼者,他们是军事新闻队伍的排头兵。他们的成才足迹和成功启示,为新形势下优秀新闻人应该具备怎样的核心素质做出了生动诠释。
启示一:卓尔不凡的自我设计———
“人所未至,人所未言”
“人所未至,人所未言”,努力追求“不一样”。这是解放军报社长江韬奋奖获得者的共同追求。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与我国新闻界的诸多“第一”联系在一起;他们的成名,与一系列的报道策划与自我设计息息相关———
第四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高艾苏的采写原则是:“采访对象在哪里,记者就出现在哪里”、“先亲历再动笔”。采访空降兵,他和伞兵一起跳伞;采访潜艇部队,他随艇深海远航……这些经历谱就的是一篇篇亲历式报道———《当敌人袭来的时候》、《海底世界学吃饭》、《空降兵伞降训练亲历记》、《烈日泅渡:八千米击浪向战场》等等,同时也成就了他新闻采写实践的主要特点:亲临现场、亲身体验。在以写经验性、概括性新闻为多的军事新闻领域,这一独特报道形式使高艾苏很快脱颖而出。
第七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范炬炜第一次完成“中国大陆周边行”连续采访,第一次沿当年18军进藏路线进行“重走进藏路”采访,第一个完成对全军所有海拔5000米以上驻兵点的采访;在西北边境最大的风口阿拉山口,他和战士一起巡逻执勤,被强风刮出数百米,回来后写下了《疾风知劲草》。很显然,没有采访之前的主动设计和自觉策划,他就不会拥有这样广阔的报道领域,就很难写出这样生动的精品佳作。
东及乌苏镇、南到华阳礁、西登帕米尔、北至北极村……解放军报社长江韬奋奖获得者的采访足迹,折射出这样一个道理:有规划才会有蓝图,有目标才能有动力。人的潜能很大,学会对自己实施“目标管理”,就能大大激发自身的潜质。媒体人如果只满足于完成组织赋予的任务是很难成大气候的,必须既要有完成任务的观念,还要有自我设计的想法,不断为自己的成长成才制订切实可行的目标。
启示二:坚韧执著的钻研精神———
“业精于勤,行成于思”
“不写则已,写就要与众不同”———这是第二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江永红信奉并努力付诸实践的一个信条。
为此,他喜欢“为难自己”,逼迫自己“换句话说说”、“换种方式试试”,“追求一种别人没有的东西”。
于是,在他笔下诞生了《孙铁锤传奇》、《老山有个孙干事》、《“硬六连”的硬根子》等享誉军内外的新闻名篇。
江永红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不是科班出身的记者,先天不足是我的终身缺憾,然而这又像一把倒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时刻告诫我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大的努力。学历不高,但书不能比别人读得少;文凭太低,但文章不能比别人差,这迫使我每写一篇稿子都兢兢业业,力图标新立异、有所创新。”厚积而薄发,最终使他成为名副其实的“大手笔”。
一窗灯火,百卷著作,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这是第三届韬奋新闻奖获得者李炳彦长年真实的生活影像。
身为一名军事理论工作者,没有号令千军的威严,却时刻感受着为一篇篇文章凝神思考、字斟句酌的充实,体味着为学术真理孜孜不倦、上下求索的快慰,拨开刀光剑影,透过金戈铁马,李炳彦让自己遁入数千年的历史时空,开采着人类斗争史中闪光的智谋结晶。
《纵横捭阖》、《斗智的学说》、《兵经释评》、《序幕正在拉开》、《从弓箭到导弹》、《隆中新对》、《草庐谈谋》……由李炳彦撰写的谋略系列图书,深受读者欢迎,军营内外曾一度出现空前的“谋略图书热”,他也因此被誉为“我国军事谋略学的奠基者”。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知识如果积累得不厚重、不厚实,那么文章也不可能博观而广取、精当而透彻。从某种意义上讲,名记者名编辑应成为某个领域的学者。学识是文章的底蕴,底蕴越厚实,文章的知识含量就越丰富。作为新时期军队新闻工作者,知识结构还应以军事知识为核心向外辐射,涵盖文、史、经、哲、心理学、教育学等门类,努力做到“专中有杂,杂中有专”。
启示三:勇于冲锋的敬业本色———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5次进藏,4上阿里,巡查过1000多座界碑,连续102天巡逻在雪山哨卡……15年的记者生涯,他始终把目光投向祖国的万里边防,采写亲历式报道160多篇,用新闻的形式唤起读者对国家安全和守土军人的关注。
这位军事记者的名字叫杜献洲,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
一篇好的新闻作品,离不开精彩的细节。杜献洲的稿件许多细节生动传神,读来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他在一篇文章里写道:“到现场去是记者的职业需要。战士敢于用生命丈量雪山,记者也要敢于用生命履行自己的使命。”
“我平时身边有个战备箱,遇到突发事件,5分钟就能出发。”第十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乔天富如是说。
他是解放军报社执行急难险重任务最多的记者之一。从1979年边境自卫还击作战、1986年老山防御战,到1987年大兴安岭扑火救灾、1998年抗洪救灾、2008年抗震救灾,以及1999年国庆大阅兵、2009年国庆大阅兵等,很多重大新闻事件的一线都能看到他的身影。1979年,乔天富当记者后第一次执行任务,就是奔赴边境采访自卫还击作战。一颗炮弹曾经在他前方数十米处爆炸,他匍匐在地,压扁了莱卡相机的镜头盖和遮光罩。1986年,他第二次上前线,用编织袋兜着相机拍摄了著名的“穿越百米生死线”照片。
美国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有句名言:“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套用这句名言,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如果你的报道缺乏细节,是因为你还没有深入新闻事件的现场。杜献洲、乔天富的成功之路启示我们: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自然就能开采到新闻的“富矿”。
启示四:德艺双馨的职业操守———
“文以载道,言贵从实”
著名记者范长江说:“有了健全的人格,才配做新闻记者。”
邹韬奋先生的毕生志愿是“做个有益大众不为私图的新闻记者”,先生有句名言:“不为私情萦梦寐,只将贞志凌冰雪。”
先“做人”,后“作文”,这也是解放军报社长江韬奋奖获得者的真实写照。第五届韬奋新闻奖获得者陈贤德20余年甘当为党立言的“幕后英雄”,撰写编发了大量极有分量的言论作品。陈贤德常常把自己的思考成果无条件地融合于他人的稿件当中,大段大段地加思想、加论据。他曾利用业余时间给作者回信500余封,传授言论写作心得。受他帮助指导的作者,有的成为理论研究带头人,有的走上领导岗位,提起陈贤德当年的帮助,至今感激不尽。
“作文有时只需费一时之思,做人则要毕一生之功。做人影响作文,文品折射人品。”这是陈贤德2002年获得韬奋新闻奖后所说的一席话。
德艺双馨,既是名记者名编辑外显的靓丽“名片”,更是名记者名编辑内在的可贵品质。
第九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江宛柳曾在题为《珍惜“军报记者”这块金牌子》一文中写道:不被通讯员牵着鼻子跑,确立独立的话语权意识;不被一些思维定势套住,清醒地使用话语权;不被过时舆论左右,敢于作出预见性的判断,不负我们的话语权;不只跟在后面鼓掌,更要以洞察的眼睛与新事物同步,建设性地用好话语权。
诚哉斯言。“手无寸铁兵百万,力举千钧纸一张。”新闻记者是一个神圣的社会职业,肩负着崇高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正因如此,记者应追求真善美———求真,记者不能做虚假报道,说昧良心的话;求善,记者的笔端应常带感情,“横眉冷对众虎狼,俯首甘随牧牛郎”(范长江语);求美,记者“立言”之外还需要“立行”。这,既是成为名记者名编辑的基本要求,也是成为名记者名编辑的最低要求。
解放军报社长江韬奋奖获奖者的成长之路和成才启示,折射出了优秀新闻人应具备的核心素质。无论时代如何发展,这些宝贵的优良品质永远不会过时,永远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汲取。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迅猛发展,新兴媒体异军突起,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给媒体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给新闻从业人员带来更加现实的巨大挑战。作为军事新闻工作者,应以更高的标准迎难而上,在继承前人优良品质的基础上,努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应对全球时代———
具备“放眼世界、胸怀全局”的战略眼光
美国著名报人约瑟夫·普利策说:“假使国家是一条船,新闻记者应是站在船桥上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报。他不计自身的成败荣辱和老板的喜怒盈亏,而是非功利地为信任他的读者服务。”
新形势下的媒体从业人员,是我国传媒体系中的基本组成部分,肩负着参与国际舆论斗争的重任,必须具备宽广的全球化视野和深刻的战略思维。
饱览国际风云,体察国之大事,思考军中要务……作为优秀的军事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具备观察问题的敏锐性和思考问题的深刻性,还应该具备放眼世界、胸怀全局的战略眼光,具备从我军建设发展的战略上想全局、谋大事、看长远的能力,成为一个能够运用鸟瞰全局的宏观视野和穿透历史的哲学思维,审视国防和军队建设、观察军情兵情的“瞭望者”。
在具体新闻实践中,要努力做到眼光的调整———由只盯着军队调整为既面向国内又放眼世界,做到内外兼顾,视野开阔。也就是说,在指导部队工作的同时,必须善于塑造和传播人民军队的光辉形象,在国际舆论斗争中适时发出中国军队的声音,表达中国军人的意志,不断采写出富有时代气息的精彩报道。
应对网络时代———
掌握“身兼数职、一专多能”的采编本领
“现在还不考虑新技术对媒体发展的影响,对任何一个新闻机构来说,都已经很落后了。”在2009年举行的世界媒体峰会上,半岛电视台总编辑如是说。
如他所言,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不断发展,以数字技术为标志的新兴媒体已向传统媒体发起冲击。
网络媒介,是继报纸、电台、电视台后出现的“第四媒介”,它与传统媒介不是一个谁取代谁、谁颠覆谁的关系,而是互为补充、互相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为应对新形势,传统媒体纷纷尝试拓展新兴的媒体平台,出现了个性化新闻信息网站、手机报、多媒体数字终端等新的传播形式。与之相对应,“跨媒体”也已经成为大多数新闻从业者的自觉定位。
在“网络时代”,“新闻人才”的内涵大大拓展,再也没有传统媒体文字记者、摄影记者、电台记者、电视记者等明确的分工。优秀的新闻记者,应成为既能写又能摄,而且掌握网络和计算机技术,通过文本、视频、音频和交互式图形来传递信息的记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向“复合型”发展,学会用多媒体的方式来报道新闻。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吴廷俊对“复合型”优秀新闻人才做出这样的阐释:一是立体性,即既有深厚的人文功底、扎实的传播理论基础,又具有现代传播技能;二是高能性,即集采编与制作于一身,一人能抵几人用;三是多面性,即新闻与传播的“十八般武艺”,样样都会,实现一专多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复合型”优秀新闻人,应实现由“传统记者”向“多媒体记者”的转型———现场采访时,携带装备无线网卡的笔记本电脑和数码相机,以保证新闻图片与文字稿件同步传输;遇到现场“出画面”的题材,还需同时摄像,发稿时除图文外另有视频新闻。
身兼数职、一专多能,这既是新闻事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更是未来优秀新闻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应对知识时代———
确立“终身学习、开拓创新”的从业理念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科学研究证明,人类在近30年所获得的知识,约等于过去2000年之总和。有学者断言:知识时代的来临,正在我们身边引发一场勤奋学习的革命。
范长江说:“新闻记者要有丰富的知识,这个知识,既要博,又要精。”对媒体人来说,身处知识时代,选择学习就是选择进步。新闻工作者只有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才能丰富知识储备、增强工作本领、提高综合素质,获得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
强学力行,古今崇尚。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只有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个人的竞争力,从而使自己的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成为“学习型记者”和“学者型记者”。
借用女诗人舒婷的诗作为本文的结束语:一切的现在都孕育着未来。希望,而且为它奋斗,请把这一切放在我们的肩上!
(作者系解放军报社驻总装备部记者站站长)
责任编辑:吕俊平
浅析新闻语言的节奏美
新闻语言是通过新闻媒介,向受众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语言。新闻语言除了要准确、简洁、鲜明、生动以外,还应该具有独特的节奏美。
优秀的新闻作品,其语言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富有节奏感的。有了节奏,新闻作品的语言音调和谐,抑扬顿挫,富有音乐感,可以激发读者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想象。这一点,单从一些新闻标题的制作上,就可见一斑。《春风得意“马蹄轻”,壮志未酬“身先去”》(日《长春日报》),这则新闻报道的是第十五届世界杯足球赛上,罗马里奥等人轻松晋级,而马拉多纳等人则因各种原因未能进入决赛。这个标题运用了对偶、对比等修辞手法,并借用了《登科后》中的“春风得意马蹄疾”和杜甫《蜀相》中的“出师未捷身先死”这两首诗中的名句。以平仄音调的变化与配合,形成音乐般的节奏美感。这样的标题在形式上给人以对称感和平衡感,读来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带给人美好的艺术享受。标题用语雅致而清新,在准确地传递新闻信息之外,又给人留下想象空间,令人回味无穷。
文无定法。一篇优秀新闻作品如同一部动人的音乐作品一样,存在诸多节奏的变化。长篇通讯《骑兵进行曲》(原载《战友报》),就是作者在对我军最后一支骑兵部队进行采访之后完成的。据作者介绍,他是边听着《骑兵进行曲》的音乐边完成这篇报道的。报道文字起伏有致,使人既能感觉到“得得”的马蹄声,又能“听”到悠扬的草原牧歌,体现出一种音乐的节奏美感。而人物通讯《孙铁锤传奇》(原载《解放军报》),则更像是朗朗上口的山东快书,语言富有韵律。读这篇报道,耳中仿佛听见山东快书小铜板“当里个当”的敲击声,令人忍俊不禁。如“志愿兵孙铁锤,黑乎乎,壮实实,一口河南腔,今年整40;”“从此,铁锤见了女人就装哑巴。野营到村庄,也是只做好事不说话”,个性化的语言让读者对“铁锤”这一形象有了深刻的理解。新闻语言美的节奏来自于作者对“美”的执着追求,只有“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才能品味、描绘出生活中最动人的节奏。
新闻不同于文学,可以四平八稳慢慢来;新闻追求速度,要求“倚马可待”。《人民日报》原总编范敬宜认为:“快,是新闻的生命”。现代社会,生活快节奏,新闻更是如此。从记者的角度讲,新闻讲求时效性,要求快写快发;从读者的角度讲,要迅速了解海量信息,要求快速阅读。因而,快节奏是新闻对语言的必然要求。而要实现这样的快节奏,就需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断裂行文。所谓断裂行文,是指段落之间不按照时间的顺序或者事实的原始过程从头排列,不面面俱到,不平铺直叙,不必顾及程序、顺序或者层层推理的逻辑,而是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只着力突出读者最感兴趣的新闻事实,把他们之间用跳跃的方式组织起来,每一段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事实,段与段之间的联系,全靠内在的逻辑关系。一般情况下,不用“但是”、“而且”、“尽管如此”等连接词,从而形成一种快速跳跃的节奏感。请看第10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消息作品《北约野蛮轰炸我驻南使馆》一稿,全文如下:
当地时间7日午夜(北京时间8日早5时45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至少使用3枚导弹悍然袭击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到目前为止,至少造成3人死亡,1人失踪,20多人受伤,馆舍严重毁坏。
当地时间7日晚,北约对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市区,进行了空袭以来最为猛烈的一次轰炸。晚9时始,贝尔格莱德市区全部停电。子夜时分,至少3枚导弹从不同方位直接命中我使馆大楼。导弹从主楼5层楼顶一直穿入地下室,使馆内浓烟滚滚,主楼附近的大使官邸的房顶也被掀落。
当时,我大使馆内约有30名使馆工作人员和我驻南记者。新华社女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夫人朱颖不幸遇难。据悉,这是外国驻南外交机构第一次被炸。
爆炸发生后,中国驻南联盟大使潘占林一直在现场指挥抢救。许多华侨对使馆给予了极大帮助。潘大使在被炸毁的使馆废墟前,愤怒地指出:“这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攻击。”
南联盟外长约万诺维奇说:“使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北约炸弹是对外交的轰炸。”
当地时间8日下午,中国在贝尔格莱德的数百名华人举行抗议游行,数千南斯拉夫人参加了游行。
这则400余字的短新闻就是全篇采用“断裂行文”、逻辑连接的方法。全文没有一个连接词,每一段事实都是相对独立的,相互间靠强有力的逻辑连接,一环扣一环,层层推进,构成一种快速得令人窒息的节奏,6个自然段构成一则事实完整的新闻。如果不这样写,而采用起承转合的写作方法,文章必然会拉长,主要新闻事实也会淹没在繁杂的过程中而不清晰,对读者的情感也难以形成强烈的冲击。
二是短段落、短句式。新闻报道中短句的使用,有助于新闻这种叙述类文体形成一种快节奏的表达。汉语之美,美在节奏,美在弹性。所谓短句,是指那些没有修饰成分或修饰成分结构简单的句子。而新闻语言恰恰不允许修饰。短句结构简单,不易出现病句,概括力强,表达意思明确,读起来琅琅上口,使人容易记住,留下深刻印象。《诗经》开篇第一首:“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美就美在句子短,有节奏。曹孟德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简单的四字一句的四句话,就把大海描绘得波澜壮阔,如在眼前。
谈及短段落、短句式,著名新闻家、《经济日报》原总编辑艾丰有一个非常形象的说法,他认为人们在形容大部头难读懂的文章时,往往说“难啃”。而要使新闻报道可读性强,就要把“啃”变成“咬”,变成“吃”,变成“嚼”。因此新闻作品就必须比较“碎”,只有“碎”才好嚼。短段落、短句式正是为了打“碎”新闻,便于读者接受和消化。
刊于《人民日报》日头版头条的《大地雄心———记创建56年的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就是一篇采用短段落、短句式的范文。
狂风席卷着冰雪砸在任秀波的脸上,眼前一片模糊,气温是零下30多摄氏度,已经走了7个小时,他的脸失去了知觉,腿也麻木得不听使唤,脚下的冰爪仿佛凝固在崖壁上,使尽浑身的力气才能挪动一步。
这是日,海拔7700米,珠穆朗玛峰北坡。一个26岁的青年身背十几公斤的重力测量仪器,正在艰难地攀登。
云朵在脚下飘动,不远处的珠峰峰顶雪白而圣洁。离天如此之近,脚下依然是祖国的大地。任秀波仰望苍天,双脚发力,可背上的仪器却重逾千斤。
在海拔6500米以上,任秀波已经待了40多天。他的脸已被强烈的紫外线灼伤,成了棕褐色,有多处开裂;他的身体极度消耗,严重营养不良,体重下降了20多斤。
当其他登山队员因为极度疲劳都躺在帐篷里休息时,任秀波却在帐篷外,冒着暴风雪,喘着粗气,在没有任何供氧设备的情况下,架起重力仪,测出重力值,并用GPS接收机测量了该点的三维坐标。
从此,共和国测绘史上诞生了新的高度———7790米。这也是世界测绘史上新的高度。
这是一篇大块头的稿子,但读者读来并不觉累、不觉烦。应该说,这与作者熟练地运用短段落、短句式有一定关系。全文8000余字,最长的段落仅有179字,每一段都包含独立的新闻事实,使文章整体上形成了一种简捷明快的节奏,一种连绵不断的气势,吸引读者一口气读完。
三是多用动词,少用副词、形容词。动词在语言中是最生动活泼的因素,主要用于陈述人或事的动作、行为、变化等。新闻语言贵在简洁和准确,达到这一要求的关键,就是动词的选用。西方一些新闻教科书认为:“没有任何形容词———不管怎样精心选择———能够弥补由于一个苍白无力或选用不当的动词而造成对强调性的损害”。我国历代文学家对于动词的重要性也有精当的论述,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一切诗文,总须立在纸上,不可字卧纸上。人活则立,人死则卧,用笔亦然。”动词用得好,能够使诗文立于纸上,甚至力透纸背。“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把静变动,把无声变为了有声。
毛泽东仅有140余字的短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就是用活动词经典范例。
“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这一段中,一连串的动词“齐发”、“直取”、“突破”、“占领”、“进击”等,紧扣人心,一气呵成,洗练勾勒出“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壮丽场面。
毛泽东另一篇消息《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宣告灭亡》中,当报道李宗仁、何应钦及国民党军队动向时,用了“逃出”、“逃亡”、“逃跑”、“奔逃”、“乱窜”等5个意义相近、又一个比一个形象具体的动词,栩栩如生地勾勒出国民党军队“兵败如山倒”的大溃退,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毛泽东在消息写作中还擅长利用动词的“现在进行时”,在解放战争中为新华社撰写的数篇消息中,不乏“正歼击中”、“我军俘敌数万,现正猛烈扩张战果中”、“我东北人民解放军现正举行全线进攻”等动感极强的叙述,大大增强了语言的动作色彩和稿件魅力。
(作者系中国军工报总编室主任)
在追求中超越自我
──记第十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青海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王海咏
樊厚东 何勇民
理想的职业状态是人的兴趣、爱好、谋求生计与所从事的职业完美的统一。而王海咏(王越)正是这样一个幸运的人。
主持人不仅是容易让人出名的行业,更是必须付出的行业。作为青海广播经济频率的一名主持人,王海咏从容地付出了。辛劳之后是收获,如今,她的名字为许许多多的听众所熟悉。
王海咏自青藏高原走来。1995年从青海师范大学艺术系音乐专业毕业时,正赶上青海广播经济频率成立,在严格的招考中,她过五关斩六将,在300多名参考人员中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进入青海人民广播电台。从第一次走进直播间,第一次从电波中传出声音开始,她逐渐走进了广播,走进了广大听众。
刚到电台的那几年,她的日子是这样度过的,每天早晨5时30分起床,6时整出发,6时25分到岗,6时55分开始直播工作,8时30分别人刚刚上班,她已经结束了一天中的第一段工作,接下来是选题、采访、写稿、直播。每天三档直播节目的工作强度,源自工作带给她的充实和她对这份工作的无比热爱。
身处西北高原的西宁,广播新闻工作者的生活让她见证了高原城市的迅猛发展。海咏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做一个专业、专心、专注的新闻工作者,她把自己的业余时间都充分利用起来,尽量去学习新闻业务知识。从播音的语气、语速,到对主持节目的驾驭和应变;从采访技巧到栏目策划,她进行了长期的学习和锻炼。作为“老新闻”的父亲也花了很多功夫培养她,手把手地教她怎么去做新闻,这让她收获良多,并实现了她对新闻的再认识。
在实践中,她比较并借鉴其他新闻媒体的报道手法,自觉思考制作广播节目的技巧,不断探索广播节目新的做法。对语言文字的熟练掌握、对新闻事件的持续关注练就了她较强的直播驾驭能力,尤其是她经常担任大型直播活动、重大新闻事件直播报道的主持人,重要时政活动的新闻记者,多次专访书记、市长以及政经、文化名人,积累了比较丰富的专访技巧和经验。无论是几分钟的新闻播报,还是几十分钟的大型新闻特别节目;无论是一个人播报,还是与搭档或嘉宾的多人合作,都显示出了较强的沟通配合和快速反应能力。几年的音乐专业训练给她提供诸多便利,作为一个没有受过播音训练的主持人,她出众的声音正得益于她所受到的正规声乐训练。她还善于吸取其他播音员的表达优点,努力将“乐感”融入到主持播音中,形成了语言张弛有度、声音干净自然、富有很强表现力的播音风格,得到了专家和听众的广泛认可。
挑战自我就是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近些年来,王海咏积极在改革节目、创新形式、探索新选题上下功夫。2003年4月,《王越直播室》开播,这档节目带给她极大的历练和成长的空间。它还是青海电台第一个以主持人播音名命名的新闻访谈类节目,其特殊的运作方式,一方面为其“真实美”的实现提供了保证,另一方面为其“个性美”的展示提供了舞台。
这档55分钟的节目从开播以来,已经有几百位不同身份的嘉宾走进直播室面对听众,主持人王海咏通过与嘉宾的娓娓交谈,从小事入手,以小见大、贴近百姓。该节目努力满足地域性群众的文化需求,注重从具有地域特色土壤中吸取营养,挖掘和表现当地的“土特产”,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开播一年便进入青海新闻奖好栏(节)目的行列。
一转眼,《王越直播室》开播已将近7年,以深挖事件背景的独特视角获得社会广泛好评的同时,也收获了丰硕的果实,年年都有节目获奖,《生命的激情就像一团火》、《美丽女人的美丽人生》等多篇作品获“中国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作品奖”、青海新闻奖、青海广播电视文艺奖等。
王海咏主持过的节目种类有很多,比如新闻类的《新闻聚焦》,音乐类的《音乐吧台》,服务类的《市场博览》、《经济立交桥》,综艺类的《七彩人生》、《假日总动员》;少儿类的《少儿乐园》、《青春白桦林》;访谈类的《王越直播室》等。她喜欢在不同的节目中转换不同的角色,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15年来,一直支持她不懈前行的巨大动力来自广大听众。一位叫赵虎的听众给她写信说:“你的节目,我从初中听到了高中,现在,我工作了,小小的收音机依然陪伴着我。”她和听众一起追逐信息时代的脚步,和他们一起体会平凡生活的滋味。
听众是真实而质朴的朋友,是一位总是为她带来信息的老友,是一位永远为她祝福的未曾谋面的好朋友。点点幸福汇聚成一条温暖的河流,围绕着她每天的工作和生活!让她深深体会到只要和听众在一起,每一点辛苦都有可能变成幸福的浪花!而她也把最完美的节目和最真诚的自己呈现给听众,将真诚的情与爱融入群众之中。
能够战斗在青藏高原的人,本身就是一种奉献;更是一种意志的拼搏,一种勇敢的释放,一种精神的展示。15年来,她几乎走遍了青海的山山水水,每时每刻,她都被高原大地扑面而来的美好气息感动着。青海大地日新月异的变化,促使她拿起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
日,王海咏来到了海拔4300米的格尔木肯德可克矿区。这里常年高寒缺氧,供暖期长达11个月,几乎每一个初到这里的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来到矿区,进入矿井斜坡道,一个现代化的大型矿井呈现在她的眼前,这里“别有洞天”,一二十吨的载重汽车随意出入,下到矿井深处300米的作业区,停车时脚下是深深的积水,虽然穿着硕大的雨鞋,仍然感到刺骨的寒冷。钻机的隆隆声,刺鼻的柴油味,无不向她昭示着什么叫苦、脏、累、险,但是,透过矿灯,王海咏看到了矿工们真诚的微笑,他们的眼神是那样的深沉和坚毅,王海咏说:“突然间,我明白了什么叫爱岗敬业、什么叫无私奉献。”
当王海咏回到地面,再次看到太阳、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感觉是那样的幸福和快乐。她说:“我荣幸我骄傲,因为我是第一个来到海拔4000多米矿区,并且下到矿井300米深处采访的女记者”。
胸中有爱,每逢重大事件总活跃着她的身影。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王海咏在第一时间联络多家单位,举办了“江源献爱──青海青年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捐款活动现场直播”、“诗歌祈福会”等多场大型直播活动。
玉树地震发生后,她在第一时间奔向了灾区,成为中外媒体中第一批进入玉树的记者,也成为青海电台首批派往灾区采访的唯一一名女记者。她在灾区深入采访,发回了大量最新最快的独家报道,成为各界了解玉树抗震救灾情况的重要窗口。在最艰难的9天多时间里,她冒着余震、疫病的危险,勇往直前,无怨无悔,出色完成了各项报道任务。
王海咏多才多艺,在全方位、细心接触广播的15年中,现场采访、大型直播主持、播讲长篇小说、多部广播剧的主角等都少不了她的声音。
有一年冬天,零下十几摄氏度的高原,滴水成冰,作为一部广播剧主角的她,在野外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整个人都冻透了。吃饭时,冻红的手指连筷子都拿不起来。还有一次,已怀有9个月身孕的她,仍奔波在采访路上。在临产的前几天,她依然在野外录制广播剧,同事们心疼地对她说:“你可真够皮实的,也不怕肚子里的小家伙跟你急!”夜晚,她躺在床上,摸着隆起的肚子默默地说:“委屈你了,我的小宝贝!”
2002年,由王海咏担任主角的广播剧《永远的琴声》,荣获全国第七届、全省第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两项大奖;2005年,她又在广播剧《可可西里情愫》中担任主角,此剧荣获青海省第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由她播讲的长篇小说《藏獒》荣获青海广播电视文艺类一等奖。广播剧《天使在歌唱》被推荐参加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评选。
现在的王海咏,日历上依然划得满满的,很难找出能够属于自己的时间。因为经常加班熬夜,她患上偏头疼、关节炎的毛病也一直未好。有人问她,你这么工作,家里人不抱怨吗?她笑着说,丈夫是电视台的记者,和自己是同行,同行夫妻除了有共同语言外,更多的是对双方工作的理解,而没有抱怨。这让她觉得很欣慰也很感动。她说:“家人的支持、领导的信任、同事的认同,这些都是让我努力工作的动力。”
15年来,因为感恩,王海咏一直坚守岗位不动摇,拒绝了许多的诱惑和调离的机会;因为热爱,她一直坚守一线、甘愿为广播事业倾注全部的心血……而其间的眼泪与欢笑,历练与收获却在不知不觉中化为一笔笔财富,见证了她的成长,也培养出她的沉静与从容。
&&& 责任编
我们到底该怎样采写新闻
每天审稿校样,润色一行行标题、修改一篇篇稿件之后,脑海里就不禁思忖起这个不该是问题的问题:我们到底该怎样采写新闻?
说不是问题,理由很简单:不要说编辑记者,就是不少新闻干事都是科班出身,又从事新闻工作多年,积累了不少经验,甚至写过一些获奖作品,从理论到实践起码是驾轻就熟。
说是问题也不是危言耸听:从来稿乃至已经上版的稿件看,不论是标题制作、行文结构、题材选取,还是主题提炼、语言运用,都让人颇有如品鸡肋之忧、如食剩饭之感。问题主要表现有四:一是题材陈旧,似曾相识;二是标题生硬,了无新意;三是文字干瘪,味同嚼蜡;四是主题平淡,指导贬值。这些问题,不能不让人怀疑作者知不知道新闻该怎么写。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
别让“潜意识”束缚手脚
何谓“潜意识”?心理学指不知不觉、没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是机体对外界刺激的本能反应,也称“下意识”。“潜意识”没有固定的形态和外在表现,却能左右人的行为方式。编辑记者或新闻干事在新闻采编中,常常会受到一种“潜意识”的支配,导致行动陷入误区。
一曰“唯本是从”。书本是汇集知识、培养智慧的工具,故有“人类进步阶梯”的美誉。读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所以许多新闻工作者很注重从书本上汲取知识营养。这不仅无可厚非,而且值得提倡,尤其是在知识快速更新的当今时代,在事务和应酬让人分身乏术的今天,读书学习的精神是多么弥足珍贵。然而,值得警省的是,对新闻工作者来说,读书贵在融会贯通,而不是唯书是从。编审稿件不难发现,几乎90%的来稿消息的导语都是源自教科书的范文,记述中规中矩地叙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几乎每篇稿件都交待背景,而背景大多对主题没有起到铺垫、烘托、增色的作用,反而显得画蛇添足。师书而不唯书,师古而不囿古,这是一种法则,也是一种境界。照着书本写新闻只能入门,不能入行,更不能入流。
二曰“全盘借鉴”。人们学习一门知识、掌握一种技能,善于借鉴是一个窍门、一种途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望者远,借用别人的成功经验习者快。大多编辑记者、新闻干事都养成了积累剪贴新闻资料的良好习惯,剪贴的有新闻作品范文,也有新闻业务研讨资料,少者一年剪贴百十篇,多者达一二十万字。有一名从事新闻报道10多年的新闻干事,积累了上百万字的资料。毫无疑问,从这些资料中可以学到新知识,可以借鉴新技巧,可以启发新思考。然而,也不乏这样的现象:不少人每次策划采写重要稿件,都要翻阅这些剪贴本,或上网查资料,从中寻找灵感、启发思路、套用模式。从标题制作、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主题提炼,轻者比葫芦画瓢,重者全盘摹仿。尽管稿件里单位不同、时间不同、地域不同,而写出的新闻稿件却非常雷同。这样的新闻因似曾相识而无生命力,因沿袭套路而缺乏感染力。新闻可以借鉴,而全盘效仿地重复他人,只能永远跟在别人后面走老路。
三曰“孤芳自赏”。从部队通讯员作者队伍看,大多是新闻的“老把式”,短则几年,长则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长年累月“爬格子”,摸索了一些路子,掌握了一些经验。也正是这些“家底”和“本钱”,有些新闻人才得以在新闻工作岗位上叱咤风云。但有些新闻人过分相信自己的经验、自己的才能,一是吃老本,总感到自己的小经验、小技巧管用,不论写什么题材的稿件都比照自己已有的套路,写出的新闻似乎一个模子铸出的“铁锭”;二是图省事,总感到自己发过的作品已得到领导的认可,继续沿用可以应付领导、应付读者,既不用点灯熬夜,也不用劳神费脑,而写的新闻作品则是重复自己的“炒剩饭”。
上述现象往往是作者受“潜意识”的支配,在不经意间形成的习惯,却让创新的灵感销声匿迹,让创新的欲望灰飞烟灭。可以说,这些“潜意识”不除,好新闻就难出。
藏酒的巷子并不深
有一句谚语说:酒香不怕巷子深。那些好的新闻线索对我们编辑记者和新闻干事来说,也算醇香的酒吧。凭经验而论,这些醇酒也藏在巷子里,但这个巷子是否深可就不能一概而论了。
前不久去一个部队采访,到与该部机关一墙之隔的新兵连开了个座谈会,一下收集10条线索,其中几条非常鲜活。这个连80名女兵中,大学生毕业和在读大学生占65名,还有30名党员。新兵入营后,连队为每名党员制作了党徽,还组织她们参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从此,30枚党徽在新兵训练场闪耀光芒,30名党员女兵成为连队的骨干和新兵的“主心骨”。就这个新闻线索,此前也有记者到这个部队机关采访,因为没有到新兵连,使这些线索一直“沉睡”。如果这次不去连队采访,恐怕等到新训结束也只能成为旧闻了。
火热的基层生活里蕴藏着新闻“富矿”,可有些搞新闻的同志并非不清楚这个道理,就差多问一句话、少走几步路,让鲜活的新闻埋藏在并不深的巷子里,“慢慢变老”。
在新闻线索的发现过程中,有三种现象需要纠正。
一是重机关轻基层。不少人有这样的认识误区,总以为机关是决策部门,首长活动、重大行动由这里安排,规划任务在这里下达,基层的做法经验又会源源不断反馈到这里。机关是新闻的策源地,又是新闻的汇集地,这也并非没有道理。但仅仅把新闻发现的目光放在机关是不够的。我们军区军兵种报说到底是战士报、基层报,必须面向基层、贴近官兵,新闻素材必须从基层部队,从官兵火热的生活中获取,这样可常常抓到“活鱼”。
二是重材料轻采访。看材料写新闻已成为一些媒体人时下采访的最佳“捷径”:不受车马劳顿之苦,不劳口干舌燥之累。所以一些编辑记者下到部队便沉在机关,找来一摞材料,闭门翻阅,从中筛选报道线索,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一些工作总结与经验材料上。不是说材料里没有新闻线索,而是材料里的线索只能是半成品,决不能用看材料代替采访,用材料拼凑组装新闻。事实上,新闻人亲自采访获来的新闻,才更鲜活,更能吸引人。
三是只泡会议不研究新闻。采访会议是新闻人的一项重要任务,因为有些会议本身就是新闻,但如何写好会议报道却是一门学问。可有些同志只泡会议,随便发个动态消息,没有新闻可言。其实,会议不论大小,只要认真研究,都能写出别具特色的新闻来。问题的症结是,有的作者只把功夫下在领导的讲话和材料上,从讲话中找观点做题目,结果忙碌几天拿出的一篇会议新闻,只是首长讲话的浓缩版。
这些问题的存在,说到底还是因为一些新闻人思想懒散、作风漂浮。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官兵,用眼睛审视、用心灵感悟、用思想挖掘。
大白话也许更精彩
央视热播的长篇电视连续剧《乡村爱情》之所以吸引人,其原因之一是其人物语言特别生活化,贴近现实,还有让人忍俊不禁的幽默。尤其是那些虽然土得掉碴的台词,浸透着黑土地的味道,不仅活灵活现地塑造了人物性格,也因充满生活气息而令人回味无穷。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电视剧如此,新闻稿件也是如此。
然而,有些新闻在语言运用上普遍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一是“程式化”,二是“八股腔”,三是“材料化”,因而丧失了吸引力和感染力。
几年前,《火箭兵报》编辑部提倡用大白话写新闻,结果半年间出现了几十篇好新闻,至今想起来仍然耳熟能详,诸如《喻集林辞官》、《老山沟出山》、《一阵风沙搅乱了一场演习》、《一块菜地一年三次变脸》等,这些新闻之所以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就是文字朴实、鲜活动人。
官兵是部队建设的主体,也是新闻的主角。用官兵的话说新闻,不仅能使新闻生活化,也能使新闻贴近官兵丰富多彩的生活。前不久中央军委给某技术勤务团记集体一等功,庆功大会之后,官兵就议论团党委发什么纪念品,笔者据此“说”了一篇新闻,字里行间渗透着生活气息。这篇新闻在《火箭兵报》一版加框刊发之后,便被《解放军报》的“军媒视界”头条转载。它用官兵的话说新闻,说出了生活情趣,说出了真情实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官兵的综合素质普遍提高。许多官兵思维层次高了,分析能力强了,情趣爱好广了,审美视野宽了,对新闻信息的评判也有独特的视角,特别需要媒体提供具有思想性、艺术性、服务性完美结合的新闻作品。这就要求我们军事新闻人用官兵的视角去发现新闻线索,用官兵的感受去分析新闻价值,用官兵的思维去提炼新闻主题。这样的新闻才能与官兵贴皮贴骨贴心。《火箭兵报》前两年开设的《兵之歌》、《新闻画中话》、《我身边的科学发展》等专栏,都刊发了许多用官兵视角发现的新闻。《降服电老虎》、《我们欢迎这样的工作组》、《连队不能自己给自己添乱》,这些新闻都让官兵过目不忘。
(作者系火箭兵报社副社长)
责任编辑:朱金平
名言·名著·名人
&&& (一)
欧洲有句谚语:“格言体现着一个国家人民的智慧。”我国古人说:“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荀况《荀子》)。”这都是对名言价值的认可。《宋史·吴介传》云:“介善读史,凡往事可师者,录置左右,积久,墙牖皆格言也。”不少新闻人在新闻采编实践中,把名言精心抄录下来,作为丰富思想、提高写作能力,以为认识社会、把握人生的凭借;学者、文人吟诵体味、借鉴引用名言,以增强论著的说服力;政治家借助名言增强演讲的感染力;即使识字不多的乡村老人,也爱用格言、谚语评判是非、教育子女。对于名言的喜爱,是个人涵养的一种体现,也是古往今来民族文化的一种象征。
何谓名言?有人说:“名言就是名人说的话”。其实,名人活在世上总会不停地讲话,如果讲的都算名言,那可就要“言”满为患了。而且像“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一类的话,表达了一个真切的道理,颇具励志的效用,是公认的名言,但实实在在出自民间百姓,并非哪位名人所言。由此可见,“名言就是名人说的话”就有失偏颇了,此其一。其二,说“名言就是有名气的话”,什么算是名气?在这个范围内有名气的在那个范围内没有名气,过去有名气的现在未必有名气……细细想来,这些说法多少有点望文生义,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求答案于《辞海》,但《辞海》并无“名言”这一条目。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出自《易·乾》的名言,被后人收入多家《格言大全》,这是名言包括了格言的实例。“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情人眼里出西施”,本来都是民间谚语,但也是名副其实的名言,说明名言包括了谚语。鲁迅先生在《故乡》中写道:“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成了一句至今仍引用极广且公认的名言,印证了名言包括著名人物的言论。有许多名言并非出自名著,比如妙语就多产生于民间,世世代代口口相传……我们可以找到许多例子,说明名言包括通常意义上的箴言、格言、警句、谚语、著名人物的言论以及妙语等。这是从外延来认识名言。
细细品味名言,无论是箴言、格言、警句、谚语,还是著名人物的言论以及妙语,不仅在全篇之中显得不同凡响,而且在离开原作后具有独立的思想和艺术价值,这是名言被人们认可并流传的基础。
名言的思想价值集中体现在含有一定的真理性上,或者说的至少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名言由知识和智慧凝聚、浓缩而成,集思想洞察力、知识信息量于一体,读之会在心中划过一道亮光,会在眼前出现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
名言能使人增长学问,使人聪明,使人冷静,使人慎思明辨。
阅读、体味名言,常常使人为之一震,与之共鸣。继而实践之,就可能成为沧海夜航时的灯塔、人生攀登时的动力,还可以成为治学报国、事业成功的向导。名言的这种真理性,具有超越时空的力量。它既可在一定的民族、国家内流传,又能超越国界,成为世界性的公共精神财富;它既有很强的现实性,又犹如燧石,历经岁月的敲打而迸发出耀眼的思想火花。
名言重在提炼。“艺术家要有自己的风格”,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却不能成为名言。布封将其表述为“风格就是人本身”,这样一来就像矿石冶炼成贵金属,提升了艺术品位,内涵也更加突显,为人们尤其是艺术家们所认同,现今评论文章中仍不时被引用。“少量饮酒有一定好处,但喝多了危害极大”,理讲得并不错,但没有多少味道,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乔·赫伯特将其“提炼”为“酒杯中可见到天堂,但纵情狂饮能下地狱”一下子就能让人警策。
这些具有思想和艺术价值的名言永存历史,永存民心。
&&& (二)
捧起被后人称为“荷马史诗”的《伊利亚特》、《奥德赛》,顿时为这长48卷、多达27798行的鸿篇巨制所震撼。低眉诵读,公元前9世纪古希腊的生活长卷古老而又新奇,轻轻掩卷,分明听到有人在拨琴吟唱,吟唱天地,吟唱人生,吟唱真理,吟唱真情。吟唱者正是那位盲诗人荷马。
《论语》这本由孔子的弟子再传弟子根据自己的记忆或传说写下来的记录孔子言行为主的书,从开头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到结尾的“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理,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被中国人、外国人数千年间认可、如今依然广为引用甚至作为人生座右铭的,比比皆是。比如《弟子规》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都是名言。《论语》名言的“密度”之大,质量之高,为世所罕见。据资料载,《论语》已被数十个国家翻译出版,遍布世界的孔子学院纷纷将其作为教材之一。
打开《尚书》、《周易》、《诗经》、《老子》,打开两汉的《淮南子》、《史记》、《汉书》,打开南北朝的《抱朴子》、《世说新语》、《颜氏家训》,打开唐宋大家散文,以至明清的《菜根谭》、《小窗幽记》、《岩栖幽记》、《醉古堂剑扫》、《快说》、《围炉夜话》、《格言联璧》,当然还可以打开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名言都层出不穷。而打开《朱子语类》,可以看到洋洋一百四十卷就是朱熹的讲学格言。这些古籍,不仅凝聚了我们祖先生存、斗争的经验教训,是思想的精华,同时又具有简练、生动的表达方式,是语言的精华,而名言无疑是这些古籍中的精髓。中国古籍名言高密度高品位的现象,大概与古籍的内容、体例有关,与中国古人的思维缜密、出言谨慎、写作惜墨如金有关,也与中国古籍和我们更具接近性而为我们认同有关。这些中国古籍中的名言,是浩如烟海的中国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名言与名著密不可分,名著往往产生名言,名言总是支撑、提升名著。
&&& (三)
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第一句是“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是一句为我们熟悉、在世界上流传很广的名言。如果按“凤头、猪腹、豹尾”的写作要求,这是名副其实的凤头。人们一提起《安娜·卡列尼娜》,就会想起“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一提起“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就会想起《安娜·卡列尼娜》,名言成了名著的标志和名片。列夫·托尔斯泰著作中名言迭出,根本在于他对名言尤为爱好。晚年的托尔斯泰心情、身体都不好,还亲手编了一本“最合乎他心意”的名言集《阅读巡礼》,按一年365天的顺序排列出版,内容有西方哲人的思想,有东方格言,有老子、孔子的话,这本名言集陪伴伟大作家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年华。
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由于长期参加艰苦斗争,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全身瘫痪,双目失明。1930年,他用自己的战斗经历作素材,以顽强的意志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获得了巨大成功,受到同时代人的真诚而热烈的称赞。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写道:“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致于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致于因为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终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名言,影响了苏联及其他国家的几代人,不同肤色的人们把它作为座右铭,为人类的解放奋斗终生。
毛泽东同志对于名言的喜爱无人相比。毛主席阅读时,习惯在书上作一些批注,其中不少就批注在名言旁,这样的批注足够出几本大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毛主席的这段话,成为了一段流传很广、影响甚深的名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遭受严重挫折导致革命力量大为削弱时,毛泽东在一篇通信中引用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谚语,极其形象地表现了革命必将得到发展的大势,极大地鼓励了全党全军,成为几十年间中国革命的一个响亮口号,并流传到世界许多地方。
名人由其独到的经历和深邃的思想讲出写出名言,而名言靠其深厚的穿透力,往往能准确、深刻地展示和解读名人。在阅读中,我们有什么理由轻视名言呢?
(作者系战友报社原副社长)
责任编辑:吕俊平
让新闻标题更加吸引人
李幽幽 牛锐利 任达光
编者按 作为新闻工作者,要让自己笔下的新闻吸引和打动读者,就要下功夫提高业务素质。空军报社在建设学习型军营活动中,结合工作实际,组织采编人员大力开展业务研讨活动,从做好每一条标题、写好每一个导语着手,夯实全社人员基本功,这一做法值得借鉴和提倡。这里选编几名年轻编辑在业务研究中有关新闻标题制作的一些感悟,以飨读者。
提高标题“点击率”
■李幽幽
标题好不好,官兵的关注度最有说服力。从空军政工网的《空军报》电子版和政工网转载该报文章的点击率上,不难看出官兵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标题,因为电子媒体在主页上大多只显示标题。
笔者统计、归纳了一下,点击排名在前几名的标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直截了当。官兵对空军党委的重大决策,首长机关的活动十分关注,所以,这类标题一定要简洁明了,直接传递信息。3月2日一版《“八一”飞行表演队换装歼-10后首次全员训练》,4月15日一版头条主题《3架运输机运送救援人员及救灾装备紧急飞赴玉树》,引题《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空军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5月24日一版《空军首次在大学生士兵中选拔飞行学员》,由于新闻事件本身的重要性,标题点出最重要的新闻事件,点击率遥遥领先,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生动形象。4月12日生活版的《连长“发飙”》是一篇第一年度兵写的文章,字数不长,但“发飙”一词用到连长身上,使点击率明显高于其他几篇文章。5月26日二版反映某工兵勤务分队工作一稿,巧借好莱坞大片《拆弹部队》,将标题制为《向贵飞和他的“拆弹分队”》,抓人眼球,阅读量直线上升。5月21日一版言论《事故案件不是别人脸上的“青春痘”》和5月18日一版言论《细节
防微杜渐》,虽然同刊发在一版,又是同一作者,从质量上讲第二篇的稿件强于第一篇,但由于借了标题的“光”,第一篇言论的点击量高于第二篇。2月10日一版《“心蕾工程”新春绽放》,是报道空军总医院在春节前为冠心病患儿免费治疗的事,标题形象生动,效果也不错。5月20日,《决定“高度”的44毫米》,一语双关,备受关注。
嵌入潮语。3月8日一版刊发的有关妇女节的报道《广空雷达某团女干部收大礼:告别“蜗居陋室”》,点击率很高,主要一点就是“蜗居”这一词的使用抓住了大家的眼球。空军政工网转载的《较量》、《一筐地瓜》的点击率也很高,与标题富有特色也有一定的关系。
鲜活简短贴近
■牛锐利
有句话说“题好一半文”,可见标题的作用是多么重要。如何让标题更生动,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笔者结合工作实践,浅谈几点体会和感受。
让标题活起来。要想让标题生动,动词的运用非常重要。一个动词恰到好处地使用,能使一条标题顿时活起来,让一个人物栩栩如生,令一个场景活灵活现。笔者在工作实践中,
深刻感受到了动词的魅力。有篇稿子大意是讲女兵经过新兵连的训练,各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为了感谢班长对自己的帮助培养,女兵悄悄给班长床头柜里放了双“红蜻蜓”牌皮鞋,谁知第二天,这双皮鞋又回到了自己的床头柜里。作者的原题是《“迷航”的“红蜻蜓”》,笔者在编辑时,改成《一双“红蜻蜓”》,后来值班领导又改成了《飞回的“红蜻蜓”》。这一个“飞回”,非常生动和传神,一下子让整篇文章亮了起来。还有一篇关于大学生士兵的专题报道,有一个小标题原题是“当梦想遭遇现实”,后被改为“当梦想‘撞进’现实”。一个“撞进”,把大学生士兵面对现实的那种突然、茫然、失落刻画得非常形象生动。除此之外,让标题动起来,还可以借助丰富的想象力,巧用比拟等修辞方式,让标题“说话”。比如,《“铁军”敢越万重山》、《追云追云,只为旱区降甘霖》等等,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让标题短下来。心理实验证明,人只有在眼球停止不动时才能看清文字,这个长度,大约是4~6字的标题。所以,标题字数的多少直接影响人的阅读心理和对标题信息的有效接收。标题越长,意味着眼球移动的次数越多,读者视线在标题上停留的时间和标题的易读性也随之下降。字数太多太长的标题不仅会削弱冲击力,且很容易造成人视觉上的疲劳,降低新闻标题的可读性和新闻的受关注程度。
所以新闻标题应以简短生动为要旨。这就要求编辑在制作新闻标题时,对新闻稿件通篇阅读,深入思考,把稿件中最核心的事实、最重要的思想提炼出来,反复推敲,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新闻信息,便于读者理解和记忆。在这个前提下,则越简练、越短小越好。
让标题更近一些。这里所说的近,是指与读者心理诉求的距离更接近一些。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读者总是对发生在自己周围的、对自己有或多或少关系的新闻更为关注。求近心理直接影响读者对新闻的选择和对标题的好恶。因此,从读者的视角,用读者的语言来制作标题,让他们感到“与我有关”,可能更会赢得读者的喜爱。如《“嘿,老张”》、《新兵连里的“帮帮族”》等等,读起来很口语化,自然也很吸引人。此外,如果能在标题中增加一些感情色彩,也能让读者从字里行间读出情感共鸣。如《80岁老兵朱卜良:还了27年的“心债”》、《“英雄墙上,我又见到了父亲”》、《决定“高度”的44毫米》等等,从标题中,就能体会到作者浓浓的感情色彩。
让新闻的“眼睛”亮起来
■任达光
标题好比是文章的眼睛,要努力让新闻的“眼睛”亮起来,让读者从这双“眼睛”看到新闻中最新鲜、最主要、最有价值的东西。
透过“眼睛”绽放精彩。标题是对消息内涵高度的概括和浓缩,也是调整读者兴奋点的关键。标题吸引人,首先是事情精彩,扣人心弦。消息的标题就要简明、准确地概括内容,比如《艾干事,爱干事》、《“代职”莫“怠职”》、《“马后炮”也是炮》这些标题,形象、鲜明,且富有新意和表现力,将文章的精彩展现出来。《阵地,雷达兵24小时的战场》这一标题要素全面、节奏感强,使雷达兵的紧张战备生活跃然纸上,了然于胸。
透过“眼睛”流露感动。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的感动首先从“眼睛”开始。作为新闻的眼睛,要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拔剑的声音怎么形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