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好玩一点的金星脱口秀最新一期啊

这一定是个假脱口秀,真的秀了我一脸的好口活
 作者:嘻哈亚洲  发布时间: &#xe6 阅读数:  评论数:
或许,你喜欢肥伦吗?
一晃眼《吉米今夜秀》居然已经开播了三年多,老美擅长的脱口秀,配上肥伦的满腔热血才华,基本每一期都是一场大戏的它,早已俘获无数迷妹迷弟的心。
尤其HIPHOP圈的人,更不例外。谁叫这个脱口秀节目,能把饶舌玩这么6。
除了经常有嘻哈大牛来做客以外,节目的主人吉米&法伦(Jimmy Fallon,肥伦),绝对是主持界里的泥石流,嘻哈界的清流。看他的节目,对于嘻哈的圈的人来讲,早已不再是一个单纯搞笑的脱口秀节目,而是一场好玩带感的HIPHOP音乐会。
不然,为什么连你们熟悉的哈利波特(Daniel Radcliffe)都在节目上变脸了?道德的沦丧?人性的泯灭?玩笑话,不过只是一颗真爱饶舌的心罢了。
没看到丹尼尔去《吉米今夜秀》的话,老编大概是这辈子都不知道哈利波特体内居然还封印着一个Rapper!
Blackalicious的《Alphabet Aerobics》,这首号称世界上最快的饶舌歌曲,丹尼尔的一口机关枪美音征服了它,感觉一百个伏地魔在他面前也是统统要完,不愧是Eminem的大粉。
(港真,建议大家搜索这首歌自己玩玩看,灰常带感)
自2014年初吉米接管了《今夜秀》以来,一直有声音在说,吉米是接了金招牌节目,有点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感觉,可是,吉米在接任的当年就获得了艾美奖的最佳主持提名。
老编敢说,吉米除了是主持人、喜剧演员外,更是一位优秀的HIPHOP音乐人。
节目里,在大牌明星和粉丝面前,他从不掩饰展现自己对HIPHOP的热爱,无论是因出于主持人的身份,还是为了节目效果,他带给我们的惊喜,带给HIPHOP的惊喜,都值得我们称他为真正的音乐人。
吉米与贾斯汀&汀布莱克(Justin Timberlake)的rap你们一定听过不少,他们的默契配合以及作品质量之高,加上free style的收放自如,早已成为《吉米今夜秀》的一大看点,满屏的基情。
他俩就玩这么一段&Rap史&,把你耳熟能详的经典Rap歌曲串烧成一首。这歌有多牛逼?你自己感受下。能把Rap玩得这么幽默且能让大众喜闻乐见的,都是能人。
History of Rap 5
【Bbox + Rap】
吉米除了和贾老师这个万年基友&搞Rap&,也与不少音乐人玩音乐,比如威尔&史密斯(Will Smith)。
史密斯12岁时以说唱歌手的身份踏入演艺圈,他的嘻哈二人组DJ Jazzy Jeff & The Fresh Prince,更是两度获得格莱美奖,即兴Rap自然不在话下。
节目中史密斯分享了自己的喜好,吉米也幽默风趣的回应说
于是就有了吉米&史密斯的即兴B-box,仿佛老友坦诚相见,无Rap不欢
威尔&史密斯超牛即兴Beatbox
【Hip-Hop Dancing】
除了Rap唱得溜,吉米的舞技也能令人惊艳。灵活的胖子,不愧是&肥伦&。
下面请欣赏,威尔&史密斯&吉米的街舞进化史《The Evolution of Hip-Hop Dancing》
搞笑成分里藏着的真材实料,肥伦好样的
(舞技不是那么精湛却也给粉丝带来了欢乐)
【歌舞剧】
吉米对音乐的热爱并不局限于嘻哈说唱,对于吉米平日里的耍宝犯贱大家似乎非常享受其中。在第74届金球奖颁奖典礼上,他又带来了别开生面的开场短片。
虽说恶搞《爱乐之城》&但吉米也是全程投入,歌曲真唱,伴奏也是出自他手。
【无伴奏合唱A cappella】
无伴奏合唱A Cappella是时下非常流行的人声演绎乐器的玩法。哪里恶搞哪里好玩,似乎都少不了吉米,去年《星球大战:原力觉醒》上映后,吉米也携主演们用A Cappella演绎了《星战7》的经典配乐。
音乐动画电影《欢乐好声音》12月21日在美国上映后好评如潮,吉米再度携主演声优们玩了圣诞特别版。纯人声无伴唱合唱,也是好听到不行
Wonderful Christmastime (A Cappella)
大家熟悉的或不熟悉的脸,都能在《吉米今夜秀》能看到,经验还是惊艳,让当观众的你们去看看了。看一看自己的钟爱的那些脸,也看看吉米,他们的热爱能玩出花,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情,音乐魅力带给人的感受,就是快乐而满足的。
这世上,一直有很多的人疯狂的热爱着HIPHOP,比如吉米,比如丹尼尔。他们甚至不曾以HIPHOP人的身份出现在任何一个场面。在舞台上,他们还是那个热爱HIPHOP的少年,享受哪怕只是一瞬间的HIPHOP,忠于信仰而已。
致敬HIPHOP,释放天性做回自己,这大概,就是一个热爱HIPHOP的人的最好的状态了。
责任编辑:HonorYoung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
数据统计中!
1 ? 'block' : 'none'}">
嘻哈之城 版权所有暴躁95后的脱口秀:尺度小还能说好 那才是真牛逼
来源:新京报
作者:剥洋葱people
原标题:“暴躁95后”和他的脱口秀:尺度小还能说好,那才是真牛逼
池子在脱口秀节目中。图片来自网络
文|新京报记者刘珍妮 编辑|苏晓明
校对|郭利琴
  在《吐槽大会》收获了13.8亿的网络播放量后,节目的常驻嘉宾池子登上了连锁快餐的广告,为时尚杂志拍摄推广视频。这个22岁的年轻人,少上一期节目,满屏的弹幕都呼唤他回来。
  “我的表演方式比较爆炸。”池子这样形容他的个人风格。因此,他被节目塑造成“暴躁95后”。
   一切来得猝不及防。“太顺了。”他把“太”字拖得又重又长。2年前,只有高中学历的他在北京的酒吧里说脱口秀,被《今晚80后》的节目策划人李诞发掘,一举成了《吐槽大会》上的“脱口秀天才”,速度快得让他觉得不真实。
   池子正在经历从素人到艺人的转变。站在娱乐圈名利场的边线上,“坚持自我”和“艺人形象”像两股拉扯他的力量,前者是他从学生时代就塑造起的个性,后者则需要他向大众期待的样子做出妥协。
   池子不想改变,只想做一个表达自我的脱口秀演员。他执拗地说,“我要做个非典型的艺人,出名了也能自在地在上海街头骑自行车。”
池子在上海街头。新京报记者王嘉宁 摄
  “今天演出,后台还有一位没什么文化的演员&&”主持人张绍刚串场的话还没说完,台下立刻爆发出“哦吼”的欢呼声。
  4月20日晚上,还差5分钟9点,北京昌平区华北电力大学的图书馆里,800人的演说厅挤满了学生们,等待着最后一个登台者。
  “大家好我是池子。”语速很快,头顶上的辫子一蹦一跳,池子跑步上台,底下又是一阵“哦吼”。
  12分钟的脱口秀里,几乎每分钟一个段子,响起13次掌声和65次笑声。
  演完后,台上霸气炸裂的池子一溜烟躲进后台演员的人堆儿里,又忍不住探出身瞅了一眼台下,像等待发放考试成绩的小学生。
  我把这个数字报给了他。“12分钟?”他愣了一下立马笑了,“一分钟65次才正常。”
  《吐槽大会》开播后,像这样的校园演出已有20多场。带队的脱口秀演员史炎总把池子排在最后一个上场,“怕他演完,观众走了。”
  线上的人气比线下更加旺盛。节目开播3个月,池子的微博从5000多个粉丝涨到了78万。有一期节目他没上,屏幕上呼唤他的弹幕挡住了其他嘉宾的脸。
  节目收官后,签约他的公司没有准备让他停下来的打算。
  “要保持曝光度。”经纪人张平办公桌旁的白板上,4月末的6天里,池子每天都有行程安排。
  好不容易抽空去杭州玩了一天,就匆匆赶回公司。黑T恤、白短裤,摄影记者拍照时,池子不顾嘴唇上爆了皮,对着相机挤眉弄眼,配合地摆了一个“嘘”的手势。
  池子和大张伟。
  22岁的池子正在适应成为名人。毕竟,景况与他两年前还在北京的酒吧跑场子说脱口秀已经全然不同。
  那时,每场几十块的门票收入,刚好和每月他坐地铁去演出的200块钱支出相抵。生活简单地在“在家写段子、出门说脱口秀”两件事儿上打转,那时,没人打听池子是谁。
  如今,外出表演有助理跟着,穿什么衣服都有人给意见,台前幕后和明星说说笑笑,走在路上有粉丝来合影。
  池子坦言还不太会和粉丝相处。有女学生跑进后台扑向他,他在椅子上缩成一团,工作人员上前拦住,才帮他解了围。
  “这么说可能有点不要脸,我就觉得我还不至于这样。”公司给他配了助理,池子觉得“太过了”。
  更让他感到别扭的是走红后的约束。“比如公司有人说,你平时能不能穿好一点。哎呀,穿衣服都有人管,你看我就挣那么些钱,穿什么还是让我决定吧。”
  他以此争取“保持自我”的自由。
  公司曾提出帮他运营微博,他也一口回绝,“别,我还是想发什么就发什么吧。”
  微博上有人私信他,提醒他注意公众人物的言行。“为什么呀?我就是我,以前那样,现在还那样。”
  他更新了一条微博,“我先说好了&&我的言行跟我的职业、名气没什么关系,大家不要用明星的标准看我,我只是个脱口秀表演者,名气会阻碍我的真实。不要动不动&你那么多粉丝怎么说这种话,是不是耍大牌啊&,我一直那样。”
  更新的微博置顶,有7000多个“大拇哥”。
池子在《吐槽大会》。
  “自我”是池子在谈到脱口秀表演时总爱说的一个词儿。那是他放弃读大学后,花了两年时间找寻的东西,也是出名后他最害怕丢掉的。
  那两年里,同学拎着行李进了大学校门,池子成了待业青年。
  “我一点都不慌,每天在家就想我能干啥。没什么方向的时候,就读书,听音乐,看电影。”几乎每天都看,有时候一天几部,从大卫达芬奇看到希区柯克。
  他支起毛笔练字儿,在家琢磨厨艺。后来又对当DJ感兴趣,找网上的视频看,“就这么一直找,找自己喜欢干啥。”
  “待在家里找方向”是池子说服父母、亲朋的结果。在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失败后,池子彻底放弃了大学。他感激父母给他的自由环境,在“做自己”这件事儿上父母从未设置阻碍,“他们从不要求我非得考第几,只要不出圈,爱干啥干啥。”
  父亲是画油画的,母亲是家庭主妇,池子7岁跟着爸妈从河南老家来到北京,直到他上初中时,家里才有余钱置办好家具,“说白了,就是我爸的画儿卖出去了,开张了。”
  初中时,池子幻想的大学生活是“可以天天去网吧”;高中时,他认识的上大学的孩子留给他的印象是“被考试、挂科折磨”。他觉得,“还不如花4年时间在家想清楚。”
  父母也曾打算筹措10万元,找点关系让他读个大学。
  池子急了,“疯了吧,我能不能挣10万还不好说,掏10万给学校,你不如把钱给我,出国打工都比这强。我爸妈一听,也对,省钱。”他第一次发现,能说是件好事。
  “能说”曾被大人们视作池子少年时的缺点。初中班主任林双提起池子,评价了仨字儿,“贫着呢”。
  “上中学时候就贫,体育课学生嘻嘻哈哈,老师说&别笑了&,他接个话茬,&对!别笑!哭!&他一说,学生又乐了。”因为上课太活泼被任课教师拎到办公室,“老师说他,他几句能把老师逗乐了。”
  池子后来才反应过来,那时候的“贫啊、话多就是一种脱口秀的感觉”,这个“缺点”被他忽视了。
  在《吐槽大会》里,“没上过大学”成了节目里别人吐槽他时必说的一个梗。
  “那只是我的选择。”他担心别人会从他的身上误读出“&不上大学&是件对的事儿”,解释半天后,他又补了一句,“哎呀,大学实在是不适合我。”
  西江月觉得,没上大学的池子留住了只有少年身上才具有的“反叛”,“就是那种对什么事情都不在乎的劲儿。有的人是装不在乎,他是真不在乎。脱口秀演员需要这种个人气质。”
  西江月是北京脱口秀俱乐部(以下简称“北脱”)的创始人。在家待业的池子正是看了他在网上的表演视频,才找上了“北脱”的门。
  只是池子当时没料到,花了两年时间才找到的自我和兴趣,后来成了他的职业。
“无知者无畏”
  2015年3月,“北脱”在一个酒吧里招新演员。池子记得,当时有20多个人,上台说什么的都有,“还有推销自己衣服的。”
  西江月对池子第一次表演的印象是“对路子”,“说的是他上学时候的趣事儿,不是模仿谁,说的都是他对生活的观察,原创的东西。”
  之后,每周两次的开放麦(OpenMic,西方脱口秀俱乐部的交流、训练的方式和场所),池子几乎每场不落。
  他初期对脱口秀舞台的熟悉和观众反应的经验,几乎都来自于“北脱”开放麦的锻炼。
  “舞台越近越好,你要让每个观众觉得,你就是在和他说话。在酒吧表演,场子小,观众的脚都搭在台上。”
  “说的好不好就一个标准――上台5分钟,观众笑没笑。”
  西江月回忆,候场的池子总是和这个演员聊一会,跑那个演员那看一下,可一上台就站那不动弹,“你要在台上走起来,要把观众目光聚集在你身上。”
  后来,10几分钟的表演,池子能在台上走出2公里。
  机会在4个月后降临在这位20岁出头的小伙身上。他受邀到一家俱乐部表演,脱口秀节目《今晚80后》的节目策划人和编剧李诞也在那。
  池子说,李诞后来回忆他当时的表演,认为他节奏把握得好,“无知者无畏。”
  就是这么轻而易举,池子接到来自上海的电话,拿回一份文化公司的签约合同。
  西江月没想到池子揣着合同来问他的意见,“北脱是个俱乐部,人来人走很正常,这孩子仁义。”
  池子至今还记得西江月的话,“有更好的机会,我绝不拦你,一定要去追。”
  只待了不到半年的北脱,曾给了待业在家的他很大的归属感,“临走不说一声,总觉得愧疚,不够义气。”
  如果西江月是池子做脱口秀的启蒙,李诞常被外界看做池子的伯乐和贵人,他听完点了点头,又“啧”了一声,“这么说太俗了。”
  相处一年多的时间里,师徒、兄弟、朋友,池子说他俩把这些词都拿来描述过两人的关系,但总觉得不够贴切。
池子和李诞。
  “我俩一见面就像认识好久似的,特别自然地开玩笑。彼此不会恭维,如果恭维一定是在嘲讽。”
  直到被李诞一次又一次“敲打”后,池子说,“李诞就是我的&生活&。”
  他说,李诞是那个拦着他不让他膨胀的人,也是他第一份工作中后告诉他职场规则的人,“比如开会的时候别抛梗,比如怎么和老板说话。”
  李诞对池子来说还意味着新人路上的安全感,“有时候接一个通告,池子说不去了吧,一会儿又来问李诞去吗,李诞要去我也去。”
  在一个破案节目的真人秀里,李诞没去,池子一个人参加活动。张平在一群艺人里看到了“暴躁95后”的另一面,“他也不和那些明星互动,就在一边默默地找线索。”
  她没过多干涉,“如果人设是那样,他那样表现也挺好,大家就喜欢他那种真实的状态。”
池子。新京报记者王嘉宁 摄
“我就想做一个民”
  无论是在《今晚80后》崭露头角,还是在《吐槽大会》收获人气,池子说,他最喜欢的还是线下的演出。
  “台 下的观众越兴奋,我的表演就会越兴奋。有些段子,我写完就知道很牛逼,上台演,观众肯定能炸。但有些段子,需要在台上磨很久,一个星期,一个月,甚至半 年,每次说都不一样,现场演的时候,观众还会激发你临时往里填一些东西。”一说到脱口秀,在椅子上扭成S型的池子恢复了坐姿。
  在《今晚80后》线下演出的俱乐部,池子每星期都去开放麦。
  他在北京时的状态延续到了上海,“我语速快,比较吃亏,常常得比别人多准备几个段子,我的表演方式又比较爆炸,每场的效果都不错。”
  直到第九场,池子遭遇了黑色两分钟。
  临上台前他准备说新段子,“讲了一个,底下没笑,我就开始慌了。”池子解释,脱口秀一冷场,节奏就掉了。他又抛了一个梗,观众没反应,场子整整冷了2分钟。
  “纯粹变成了一坨坚硬的尴尬,那尴尬简直按毫秒计算的,2分钟让我感觉特别漫长。”池子意识到他的表演是救不回来了,索性下台。
  史炎也看了池子那场表演。下台的池子整个人蔫儿了。他没过去安慰他,“脱口秀没有师徒传承一说,舞台就是最好的老师,演员就是靠一次又一次&死&在台上来试练自己的。”
  遭遇冷场,让池子对表演和创作多了一层敬畏,“不能随便糊弄。”
  他的所有段子都来源于生活,养成他一出门就喜欢东张西望的习惯。没演出的时候,他喜欢骑着自行车在上海街头溜达。
  “现实里有反差、有讽刺的东西,才是脱口秀里应该讲的段子。比如扶老奶奶过马路你能笑吗?只能说扶老奶奶过马路,老奶奶不让,才有笑点。”
  池子希望他的所有段子不光给人带去笑料,还能让人听完有点思考,“至少让人知道,哦,原来这件事儿还能这么想。”
  他为美式脱口秀的感觉着迷,“一个人,一个麦,站在那说他独到的见解,没有表演的痕迹。外表是搞笑的,传递的都是对时事、政治的思考,或者是对种族歧视的批判。”
  他深知国内环境依然存在尺度问题,有些观众连地域梗都不能接受。在北京演出时,他在台上讲了一个河南人的梗,现场站起了一名男士和他起了争执,“我不管,就是不能说河南。”
  “我一个河南人调侃河南人,还差点被打。”现在回想起来,池子觉得可笑又可悲。
  以前,他喜欢挑战这些尺度,“在北脱那会,我老讽刺文化部。”后来觉得这样挺没意思,他对尺度有了新的看法,“尺度小还能说好,那才是真牛逼,用愤青的态度抱怨现实,没用。”
  《吐槽大会》之后,池子去俱乐部演出的时间少了很多,感叹舞台的节奏有点弱。他手指点着桌子,划了一条10公分的线,又点到了中间,“在最亢奋和最冷静的中间点,找一个最完美的状态。”
  走红后的池子收到了很多邀约,甚至一些电影剧本也找上门,“还是算了吧,咱又不是专业的,还是说好脱口秀吧。”
  池子坚持“想做一个亲民的艺人”。“对,亲民的。”说完又觉得哪里不对,“不是,我就想做一个民,即使说脱口秀出名了,也还能自在地在街上骑自行车。
(责任编辑:郭彪 UN832)
&&&&&&</div
中国人哪来这么多钱?[]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76被浏览25945分享邀请回答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8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星脱口秀最新一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