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世界李易峰说的话歌词:不论今天明天还是以后

小历史——从电视剧里的红楼梦《我爱我家》说说二十年来中国人…_我爱我家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9,327贴子:
小历史——从电视剧里的红楼梦《我爱我家》说说二十年来中国人…收藏
小历史——从电视剧里的红楼梦《我爱我家》说说二十年来中国人的生活,原来以《超长原创影评》为名发过一部分,但是不知为啥被全站封号了,我实在懒得配合非要我用手机验证的要求,而且近期修改颇多,干脆用新号重发一次。微博地址:。
《我爱我家》是中国电视喜剧的绝对巅峰,说无法超越一点都不用脸红。好编剧、好演员、好导演凑到了一块,足足120集的篇幅,作为喜剧经典的品质是不用说了,还为后来的喜剧作品整理了一个经典母题的大宝库。而最可贵的是,虽然身为喜剧,但凭着梁左、梁欢、王朔、英达等天才编剧们,内容上承《红楼梦》,下接当代史,更接百姓生活的地气儿反映了大量社会热点,历史和人生百态从中折射而出:内战文革毛语录、官倒改革双轨制、机关商场演艺圈、知青民工旧艺人、出国下海婚外恋、追星曲艺练气功,初恋小三私生子、儿媳如何哄公公、人情冷暖搞内斗、九十年代好时光,简直包罗万象。看《我爱我家》,你完全能了解九十年代中国人的生活。该剧拍摄于93-94年,正值市场经济全面铺开之际,历时二十载,我们的国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再到今日的权贵经济。在面目全非的今日世界,品读起来更别有一番滋味。来来来,咱们回味一下那个熟悉而模糊的昨天,并一路走向现在,由此东拉西扯,跑题跑不停。需要声明的是,跑题是文本主旨。本文相当多的内容和观点来自热爱《我爱我家》的广大网友,在此表示谢意。 1-2集发挥余热1993年时,大伙都很瘦,从演员到职员到观众。这里可是包括了某刚退休局长,某事业单位管劳资的副处级干部。(劳资科约等于部分后勤加人事,后文会细说)。九十年代初,营养过剩还是一个遥远的词汇。二十年过去,按如今世道,英达已然算不上胖子了。开场相当利落,萝卜就醋嘎嘣脆。哪怕一部品质一般的文艺作品,只要稍有廉耻,开篇起码也都过得去。作为一部经典,更是处处用心。每个人物寥寥数语都精当地点出了身份和个性。圆圆要看动画片,志国要看电视剧,志国每次换台都被圆圆轻松地用遥控器换回来——当年我曾命令我爸让中央台重播我漏掉的半集米老鼠……志新吊儿郎当比划着食指教导小保姆:“小张,今儿的菜可有点咸啊。”,然后从烟灰缸捡出一个烟屁股,窝进沙发点上。小凡说一礼拜才见一回荤腥,并要求看动物世界。和平身着围裙出来,发现了公公一回家就打蔫并出门溜达老半天。粗看不觉什么,细看里面处处是信息。《我爱我家》就是一部小《红楼梦》。从表象要素上,贾府对应贾府,120回对应120集;从情节推动上,处处草蛇灰线伏笔千里;从人物塑造上,笔笔体现人物的性格身份;至于标题、台词、典故等等,更是举不胜举。容我慢慢道来。小凡说一礼拜才见一回荤腥——记着,前面说的大家都很瘦。她平时住校,周末回家,正是因为周末全家改善伙食:这种高档食品当年被赞为“好吃不如饺子”。喜欢看《动物世界》多少带出了她的大学生背景,《动物世界》的精美程度远超无数电视剧,真是看人不如看兽。而喜爱陌生神秘的世界这个倾向,也符合将来她出国的性格。顺便说一句,《动物世界》那些片子来源五花八门,多数是杂七杂八的国外纪录片,而紧爷的声音完美重塑了这档节目,把它变成了艺术品,可比美帝改编太空堡垒,不让石斑渝再塑星爷。志新比比划划的动作,正符合他的身份:北京青年——干部家庭青年——吊儿郎当而自命不凡的青年,和将来成为小张“马仔”对照起来看很有意思,后面再细说;捡烟头的动作,也带出了来傅老说的“志新一个穷鬼”的特征。《我家》的精妙处之一,就是在主线剧情之外,于无声处或体现人物特征或是抖包袱,不注意看,会错失无数有趣的细节。和平作为一个大家庭儿媳妇兼主妇,确实很辛苦,一边穿着着围裙和小保姆一起收拾饭桌,一边很有眼色地观察到了老人的行为。——这是红楼梦里的王夫人!当然有很多不同,不过从“垂帘听政”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到后来选新小保姆时再细说。小张一开头没出现?当然啊,她在收拾饭桌。圆圆的淘气,只会产生在一个温暖的家庭中。志国应该是经历过按键电视时代的人,较之新一代对遥控器的熟稔,明显不够适应。后来,我们的父亲也学会了用遥控器。再后来,我们学会了用电脑,我们的父亲老了,学不会了。从电视切入家庭生活,仔细想真是绝妙。古代,家庭中最重要的非生物成员大概是灶王爷和财神。灶王爷地位参照侯宝林相声《买佛龛》,财神主要由二爷,赵公明等人利益均沾,近二十年来有新成员加入,包括猫(招财)和毛(主席)。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电视以更加亲民的形象取代了诸神的香火,以不可阻挡之势渗入了中国人民的生活,对大众认知世界的影响力依然超凡脱俗,远在旧媒体如报纸书籍、新媒体如网络之上,甚至是多数家庭主要的生活内容之一。《买佛龛》里,侯宝林在新社会的背景下讽刺了依然迷信旧事物的老太太,他绝不可能料到日后电视这尊新神,会如此彻底地占据人民的大部分精神生活,对其的迷信程度不亚于任何一座神只。或许是因为人这个物种,总是需要点精神依赖吧。也不单是中国,电视在后冷战时代对世界和平潮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吃饱了饭的人民把有限的精力消耗在了无限的电视节目上,除非活不下去了真懒得打仗。电视神千古!电视神万岁! 剧情很快进入了第一个主要包袱,全家对老傅不肯退休议论纷纷。当和平脱口说出“我看你爸,纯属老糊涂”,老傅同志及时从门口出现了。这话由和平来说最合适不过了,儿子闺女孙女谁说,都不如儿媳妇更有笑点。大伙发现老人在身后,纷纷“吃了吐”,罪恶的编剧却非要让和平同志最后一个发现,而且还不断对公公的行为吐槽,让家庭成员巨汗不止,没什么比8极品被对方发现尴尬了吧。这也造成了本集中,和平对公公的不合理要求表现得特别恭敬,注意,座儿是和平让给老傅的,而且立刻回避矛盾去厨房了。但同时,该说的话一句不会少说,并不畏惧老人。综合全剧,和平确实是个极有眼色的儿媳妇,也使贾府虽然看不太起和平家,却仍保持着家庭和睦,而且和平还能做贾府的主事人。和平发现老傅在背后时,改变话风之后还有一句“要不是咱爸是明白人儿,不往(四声)心里去,要换了别人儿,那——呦,爸来啦!”这句话真是深得人情世故的精髓,一发现苗头不对立刻开始戴高帽稳住老傅,中间不给任何停顿,借着帽子还暖和,立刻把事主拉到台前,举拳难打笑脸人,任何人在这种气氛下也没法发火。我个人最喜爱的人物(同时也是我妈和我奶奶最讨厌的人物),老傅同志出场了。这集里老傅还没有使用后来经典的“吼吼吼”笑声,还穿着中山装,心理角色是一名政治极过硬的老干部——我奶奶是这种人见多了所以讨厌吗?老傅入戏极快,一个妇联的段子讲的活灵活现,尤其是呲着牙一脸淫笑(这个词不适合吧,不过真的恰如其分……)学家庭妇女说话,和他老干部的身份形成巨大的反差笑料。其中有一处停顿,“‘(学妇女)别说副局长,就是副总理俺们也不能随便让他瞧(胸口)。’瞧你那个鬼样子!哪个副总——愿意瞧你嘛!”这个停顿我以为绝对不是演员的口误,是故意设置以体现老傅的政治过硬的:为尊者讳啊,可不能和瞧女人胸口往一块提。 傅老:“好好好,明天我就给局里打报告,我坚决不上妇联那屋儿去!”志国:“彻底退下来?”傅老:“要不然……我上计划生育那屋儿再忍忍去?”大笑,恋栈真是不可止,不过,我相信老傅是想要用工作体现自己的生命价值,那时候,官位还没意味着金钱,二奶这些好玩意儿。画面一转,我们看到了贾府的伙食,貌似真没看到肉啊。还是和平,提出了“欢迎您回家主持日常工作,也让我松快松快。”这句话没什么重要的,但我们注意,基本上和平和公公的对话都是这样,既奉承又说实话,总结就是:敬而不畏。 还有一段挺好玩的对话,在全家劝老傅回家主持日常工作后:小张:“大姐,你上次不说以后让我当家做主吗?买菜作饭都由我总负责……”志新:“你那叫使唤丫头拿钥匙,当家不做主……”小张:“二哥哥,你这个说法我可就不同意了,解放40多年,我怎么又成丫头了?我们这个行业叫做家庭服务员,属于劳动人民。劳动人民当家作主么,我不作主哪个做主?”志国:“那说的是国家的事儿你能作主,我们家里这点儿事儿……”呵呵,“当家不做主”,小事做不了主大事做主,嗯。 老傅开家庭短会,要在家里“开源节流”,大伙自然跳脚反对,老傅说:“怎么搞地嘛!改革嘛,总要有一个阵痛的过程。怎么一触及个人利益就坐不住了,一触即跳嘛!”一触及个人利益就坐不住,这有什么不对吗?大学老师龙哥曾给我们讲过一种观点:主张经济学家不要考虑全局,都从自身的立场出发,提出符合本阶层利益的主张,然后决策层才能根据这种最真实的声音,衡量利弊制定最合理的政策。不过我就听了个一鳞半爪,貌似这个理论不会这么简单,因为我们都看到如今世道“专家”们是怎么从自身利益出发叫唤的了——因为他们只代表既得利益阶层的立场。那怎么才会有人代表其他阶层利益说话呢?那需要其他阶层说话好使。怎么才能好使呢?我不知道了。
后面的大致情节是老傅上台上好大喜功,乱搞基础建设,以致屋子差点被各包工队拆个底朝天,遭到了全家人批判,然后老傅经过一周思考,反攻倒算,指摘全家的错误,再被全家故意承认的“错误”吓到。《我爱我家》涉及了大量的社会热点。有些热点到了今天已然愈演愈烈,从当年的萌芽状态成了有分量的社会现象。不顾实际盲目建设,在九十年代初正在悄悄兴起,具体情况可参见《朱镕基讲话实录》第一卷。所以这并不是讽刺2010年代在每个城市都可以见到的、那空荡荡的“开发区”、“产业园”,也不是讽刺早年间的“大炼钢铁”“浮夸风”。活在当下,有时就可以活在所有时代。 老傅被批判时,圆圆:“任何对您的怜悯都是对全家的犯罪——我每天一块钱零花钱一分不许少(转身离开再跑回来)——三年不许变(转身离开再跑回来)——除非随着物价的上涨再作适当调整。”老傅反攻时原话奉还:“批评一次就能解决问题啦?要经常讲反复讲,任何对她的怜悯都是对全家的犯罪.” 还有一句:“(圆圆你)知道反省什么问题吗?主要是历史问题!”不过这个“历史问题”,对现在没经历过革命语言生活化的一代来说,可能没那么好玩了。对岁数太大的人,可能也没那么好玩,你就知道刘少奇,彭德怀的罪名都有一条“历史问题”就得了。现实中的“潜伏”者们,到后来的下场,也往往都有这么一条“历史问题”。被要求提高上交收入比例时,和平满脸堆笑:“爸爸爸,这全在您一句话!”老傅一转脸立马拉下脸来。老傅被批判时:“爸,您说什么呐?您满屋子瞅瞅,哪个不是您的儿女——除了小张,小张跟亲闺女也差不多啦。哎,您是长辈,别说您安热水器铺地板,您就是想放把火把这屋子给点喽,兹公安局不抓您,我们有什么呀对不对?”都再次体现了和平对老人敬而不畏的状态。第二集很出彩的地方就是老傅和志国夫妇谈话。当大伙都被反攻气走吓跑之后,志国见势不妙主动拉着和平冲过来:“爸!额,家有长子国有大臣,问题发展到今天,我们深感我们的表率作用起的很不够(避重就轻),啊,平时吧,我们——他们(注意这里)有时在背后胡乱议论您老人家的时候——我揭发啊,志新在方面这尤为恶劣(揭发他人站队表立场)——我们不但不予制止反而随声附和,客观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错误是严重的,教训是深刻的……(雌伏表示尊从领导,用套话自污)”和平在质问志国是否要离婚时的动作,整一套大鼓艺人做派,遗憾的是似乎缺点从常年舞台范带出来的感觉,那一拍大腿不太够劲儿。 老傅拿出一个小本儿翻着“今年1月17日晚12点二十分,志国对和平说……今年3月2日深夜1时许,和平说……”这里观众笑声特别大……记得我说的草蛇灰线吗?后来有机会时,志国两口子是非常想搬家的,虽然不是因为这事,但没有独立空间确实不太爽。老傅的服装是他心理状态的一个隐喻。在主持工作和反攻时,都穿的是中山装;被批判时,穿的是便服。不同的服装,体现了他强势和弱势的不同状态。而到了最后,老傅被家人的“错误”吓到后,家人告诉他“我们都是跟您开玩笑呢——我们都是好孩子。”,老傅依然穿着中山装,但露出了妥协的笑容。这说明:1,老傅在家里的权威地位大体上仍未改变,二,他虽然仍保持着权威,但对后辈的生活,学会了妥协。很快,“老傅”就要变成“傅老”了。
3、我们的愚人节老傅此时已然接受了退休的事实,满足于在街道延续自己的公共生活习惯。提起街道,我们头脑中往往冒出的典型形象就是……各种大妈!一群戴红箍老太太之类。但实际上现在其中有很多大学学历的年轻人。笔者亲眼见过街道招考报名,那长长的队伍颇足以媲美雅思考试,只是美女比例低了点。雅思考试美女之多令笔者对民族前途充满了忧虑……以前的居委会都是从社区居民里选用,同时似乎没什么待遇,主要由有闲又有威信的大爷大妈们组成。这其实是传统中国社会结构的孑遗。传统中国社会因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技术上又存在缺陷,无法做到精确数字上的管理。于是,道德管理在很多地方替代了法律管理。比如“村长”,就不是纯粹的行政长官,而往往掺杂着“二大爷、三姑父”这样的伦理关系,在代表行政力量的的同时,也从道德上对被管理者造成压力。七大姑八大姨串闲话,也是用道德进行社会管理的一种体现。现在,社区主任属于事业编,要从上级机关委派,工资也是政府发,除了“名分”,和公务员差不多,自然吃香了。其实,我想当年的大爷大妈们更多是把这作为一个公共活动场所。在我小时候,也就是90年代初期,除了街里街坊热热乎乎之外,还有很多地方承担公共生活功能。比如我们片区的“老年游艺室”,相当的名不副实。每天晚饭后,穿着鲜亮衣服的老年人在场地中央载歌载舞,中年人东一堆西一群的聊天,我们小孩像耗子似的在人群缝隙中奔跑打闹,不时传来喊闺女骂儿子的叫声。那真是一派其乐融融的气氛。随着90年代末就进入防盗门时代,公共活动场所也逐渐消亡,记得《新周刊》还做过一个专题。志新的表演是本集最大亮点。有不是燕红的女人找我?立马窜出去,手比身子大幅领先去抢电话;抽抽着小脸打电话,那表情那语调,简直是贱到极点:“刘颖是你嘛?矮油,可想死我啦!”(这个文字真形容不出来);接到约会邀请之后,做出《红色娘子军》中的腾跃动作冲回屋子换衣服,更是神来之笔。在《北京电视剧辉煌30年》的访谈中,我们知道这是梁天自己创造的表演动作。本集中肥皂糖进了小凡,志新和老傅三人嘴里,个人认为志新的表现是最棒的。梁天同志果然不愧做过北影的考官。 小凡那花裤子怎么看都有点睡裤的意思,但是:那腿!!!很有年轻健康的性感。果然男人随着岁数的增长,对美女的关注点很容易转到腿上。我们不得不承认,小凡更多的时候作用就是个花瓶,但是,花瓶也不是那么好做的,你得真漂亮。小凡看到老傅深夜还在挑灯苦读,说“我好像又回到了小时候,您总是天天工作到深夜……咱们家的灯总是最后一个熄灭。”经过搜索发现,在我国,“灯总是最后一个熄灭”,是一个普遍现象。不管是党委书记、院士、老师、高考状元、创业学子、矿区先进、法院先进、图书馆先进、甚至同一公司的张书记、王总经理、李主任、赵会计……这充分说明了为何我国在国际上买什么能源什么能源就涨价——需求大,同时,也说明了我国地大物博,在同一个城市,同一个区,同一条街,同一栋楼,都有无穷的最后一盏灯。钦佩之余,我对自己的低级趣味感到羞愧,偶尔熬夜,我看到的都是夜店工作者家的灯最后一个熄灭。 本集是挂羊头卖狗肉,题目是愚人节,实际讲的是:一个老官僚的节操。傅明同志作为一个开口就打官腔,同时嫉妒心、优越感种种小市民心理基本一样不缺的形象,却经常令人感动,原因就在于“节操”二字。因为他们虽然未必真正做到,但起码心里还装着“为人民服务”。刚才谷歌拼音输入法自动联想出了了“为人民币服务”,谷歌你的节操何在?玩笑开大了!当听说将重新走上领导岗位,老傅激动得喜形于色,饭都不吃就去武装头脑做复出准备了,更让志新小凡们担心的,是那发自内心的“啊哈哈哈哈哈哈哈”。这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家手册》、《经济法规汇编》、《微机的使用与操作》,不要说老傅,恐怕留美知识分子老胡也看不下去。不过这份责任心,已经很让人感动了。我们身边,还是“会做戏的虚无党”更多些吧。然而在经过学习后,老傅终于发现:我真的老了。 当着全家,他宣布了不再出山的决定。他要的是做事,是为人民服务,而不是官位。话依然很官僚气十足,可内容却掷地有声:“昨天我考虑了一整夜,我这个岁数,这个脑筋,这个精力,恐怕不适合担任过于繁重的工作啦。你们年轻人应该多干一点嘛,我们老同志给你们把把关,出出主意,当当顾问,也就可以啦,啊。这个,真要把我们推到第一线去,恐怕其结果也是恰得其反地……”这也是一个老之将至的人,承认现实的宣言。一个不久前还恋栈到连计划生育办公室都想去的老干部,做出这个决定,内心要经过多少煎熬?从现在开始,我只是个老人,再不是以前的局长,我的时代已过,我只需要安享晚年了。他在心里也终于真正离休了。以后,我们要称呼他“傅老”了。
4、也算失恋 “那我是眼高,多少姑娘追我啊。漂亮的、有钱的、包括洋妞,结过婚没结过婚的。我这么跟你说吧,排队——拿号,按单双日,分初赛复赛!”很难接受把一些没有幽默感的货称为“作家”。我以为,作家起码要智力过剩才行吧。不能给人带来欢乐的文艺,打死我都不肯承认那是好东西。万一哪天世界上就剩下我一个男人,我跟最后一个女人一起与野兽搏斗之余,肯定也要带上几本书。带上鲁迅,王小波,王朔这几位幽默大师,我也就对得起20世纪末华夏子孙的身份了。《我家》第一功臣梁左同志,由于作品多以影视形式出现,到时候估计没有电,只好割爱。新近获奖的莫言先生,我没有看过他的书,不过就获奖发言中一句“我是一个说书人”,觉得这个人态度极端正,作品应该不会差。好的说书人是中国传统艺术最优秀代表之一,我们可以略翻翻《杨家将》、《精忠传》等小说,那都是——多么烂的故事啊!可是经过几代评书艺人的口吐莲花,都成了不可磨灭的艺术精品。哪怕像“三国演义“这样趋近完美的成品,在连派评书中,也有了不少精益求精的改进。我们的梁左老师,用王朔的话来评价,对中国传统艺术是真正入了门的,和平的大鼓艺人身份是一例,台词中无数相声手法更是举不胜举。本集中,坚定的无产阶级战士、伟大的游击战术大师郑燕红同志,活用“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深刻教育了贾志新同志的小资产阶级摇摆性,粉碎了侯(猴)小姐、朱(猪)小姐、于(鱼)小姐、牛小姐、马小姐、杨(羊)小姐等妄图破坏贾郑两家牢不可分伟大同盟的狼子野心。至于燕红同志打击“小三儿”的具体战术,还是留给女人去分析吧。燕红是前四十集中的重要配角。在第三集中,燕红先是从傅老接的电话中先声夺人,然后再登场,可惜不够闪亮,衣着有些老气,比不了小凡的服装大多在今天看来也满时尚。这一集才真正是她的戏份。不过,很多话还是留到后面吧。“你这不是将我呢吗?”志新这一语双关,只能用眼睛,不能用耳朵发现。其实这一集使用的是一个喜剧经典母题“欢喜冤家”。郎有情妾有意,为何非要在最好的年华彼此错过呢?假如这一集最后,燕红答应志新“再让我一回”的时候说的是“咱俩就往一块堆儿凑活凑活”,或者燕红没对“鸡吵鹅斗”那么大反应由着志新往下说,也许后面的故事就都不会有了。可惜这一对儿的相爱相杀,不像限于篇幅的电影那样,有那么熨帖的大团圆,就像生活里我们那些错过,只能自作自受,再也找不回来。不过,有的人只有在错过之后,才能永远刻在心里吧。到成家立业两个人结为夫妻,难道就能要求对方把以前的生命痕迹抹掉?虽然任何人见到自己配偶的前伴侣都会不爽,但你得明白这不是一种健康的情绪。聪明的配偶,会像《东京爱情故事》中里美那样用自己的投入悄悄占据爱人的生活,才能放心地让完治重会昔日刻骨铭心的莉香。哪怕你的配偶是不那么坚定的贾志国,稍微打一打拉一拉也就回来了。本集中志新说“大龄女青年是比就业更严重的社会问题,多少不安定不团结的因素都打你们这儿来。”我倒觉得,不会维护婚姻的怨妇怨男们,才是造成家庭不稳定的更大因素。志新燕红的关系一直不咸不淡,但实际上两个人感情也有,组建家庭的愿望也都很强烈(志新说每次谈恋爱都是认真的,燕红打小喜欢圆圆这样的孩子),为何就成不了正果呢?因为志新没有工作燕红只是个体经营?两人都眼界太高期待更好的对象?这些因素应该都有,但再往下深究,还是两人都太过好胜,就像这一集开头志新一句双关语“你这不是将我呢吗”,只有在一方的地位明显高过另一方的时候,才能真正走到一起。不用到最后燕红被抛弃,在本集中我们就能看到,当志新说出“再让我一回”这样貌似服软的话时,燕红的表情有多么温柔。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个严肃的问题:志新的性生活。燕红:“(大惊小怪地)都一个礼拜啦?够长的呀!我们志新交女朋友一般不超过三天。”燕红:“嫌我们志新同时交着好几个女朋友!怎么啦?为什么不可以脚踩几只船哪?”燕红:“(志新和女孩子的关系)没有多深其实也!喏,就是一个追志新追成了精神病,另一个自杀未遂跳楼摔成了一条腿,还有一个一年去医院做了12回手术……”那么,志新真的是一个花花公子吗?我的结论是:这完全是燕红同志的战术,不可当真!我们纵观志新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表现,嘴上相当荤,这个荤是指经常联想到各种男女关系,比如“咱爸是不是今儿跟单位巧遇哪位中午丧偶的女同志”,猜测和平妈看上老傅,猜测小张“是不是让那小子抢了先手,占了便宜了?”,猜测小凡看上孟老师等等。这明显是性压抑的一种体现。我们再参考他哥他妹。即使在自由的广阔天地,被广大女青年喜爱(后面会分析),甚至在跟和平确定了恋爱关系后,在乡下插队没人管的志国也没有犯下作风问题。思想开放的小凡,在单恋孟老师时没有什么真正作为,而且在孟朝阳疑似有不轨企图时反应强烈,都采用了暴力手段。可见,贾府的性道德教育还是十分严格的。我们再大胆猜测一下,作为一个三十来岁的青年,志新过于消瘦的身材,是否是自助消费过度?孩子们啊,你们就庆幸生在网络时代吧,志新估计连饭岛爱是男是女都不知道。反过来说,为何志新一个无业大龄青年,可以和各种外企美女,市团委标兵约会?其实在现在这个时代,我们很容易猜测,想想后来和平妈给老傅介绍的小史姑娘,连高干本人都有人愿意嫁,有多少女孩子不愿意接触一正牌高干子弟?当然,看到贾府的清贫之后,就是另一回事了。傅老的节操,真是令人感概,一个副局长的儿子会没有工作,今天大概不是故事,是传说了。老傅在本集中说 “又搞卫生?萨马兰奇刚走又飞回来了?”这句很有时代特色的话,倒让我想起王小波的一段文字:“北京的某些街道很脏很乱,总要到某个国际会议时才能改观,这叫借某某会的东风。不光老百姓这样讲,领导上也这样讲。这话听起来很有点不对味。不雅的景象外人看了丢脸,没有外人时,自己住在里面也不体面——这后一点总是被人忘掉。”现在,这一点好多了,不过还是要经常借领导的东风。
5-6、亲家母到俺家一般来说,电影的灵魂是导演,电视剧的灵魂是演员。王朔老师曾经以《爱你没商量》(主演宋丹丹)的惨痛经历教育大家说:”我们真是糊涂,电视剧一天播一集,每集间隔24小时,在这24小时里观众上班、逛街、打情骂俏,柴米油盐,早就不在你的规定情景之中了,怎么能够和一场接一场往下演的剧中人感同身受?他们甚至会忘了你是为了什么动怒,即便记得也在24小时之内解除了那一份感情冲击,白天在班上就已做过理性分析。”所以,一个成功的电视剧,主演不管是俏脸、丑脸,怪脸,一定要让观众一下就想起来。《我家》之所以经典,台词当然居功至伟。所以很多筒子都可以把《我家》当作背景声。但其实如果你不看表演,会损失大量的乐趣。人艺的宋丹丹、杨立新,实验的文兴宇,人艺未考上的梁天……用深厚的话剧功底,一举手一投足一眨眼一皱眉之间,人物既活灵活现,更笑料无数。而到了这两集,如果只用听的,你的损失起码要过半。《我家》客串明星中最抢戏的一位,就是和老妈的扮演者韩影了,当得起“出神入化”四个字。简单介绍一下,韩姥姥最著名的角色活在我们的妈妈和奶奶们心中,在《渴望》中扮演刘慧芳母亲刘大妈。本集中老太太提出“看哪个台还播《渴望》。”,和平回答“没劲,都是《爱你没商量》!”,观众的笑声已不被90后理解。对付公公极有一手的和平,很快就得到了傅老的支持,要把老妈接过来住一阵子。但是,知丈母娘莫过女婿,志国就算得罪老婆也要玩命反对,加上连圆圆都不待见姥姥,观众被勾起了极大兴趣:这到底是一什么极品老太太啊?可惜和平的“我瞅瞅我瞅瞅我瞅瞅”威震八方,没人敢反对了。“有错误就得批判,有毒草就得进行斗争!”出自《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不管她岁数有多大,资格有多老,地位有多高,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后一句《红楼梦》中凤姐说过,《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里也有。随着一辆“小型黄色出租面包车”停在杨柳北里,我们走南闯北名扬四海的大鼓老艺术家和老太太驾临贾府。老太太左手茶壶右手折扇,一个舞台范儿十足的亮相,立即笑翻观众。这个出场不是天堂就是地狱,因为前面的贾府会谈,给老太太的出场做了浓重的铺垫,掉起了观众的胃口,如果这里平淡无奇,反而弄巧成拙。缓缓转头,忽似见到东方日出,惊喜地一个箭步冲上去,久久握住傅局长的手不放。这比起《小崔说立波秀》中讲解的如何与领导握手更加热情更加低姿态,完全是穷苦人民见到大救星的礼仪。旧社会艺人出身的老太太是相当通人情世故的,不过通过头的热情也让贾府后来吃了不少苦头。和平两次接扇递扇都天衣无缝,充分体现了母女兼师徒的默契(大胆猜测和平的大鼓是老太太教的)。“你们俩啊,该管我叫亲(qing四声)娘!”被软拒绝后立刻拉下脸,转眼又满脸堆笑。这个变脸大法,每次也都是笑爆全场。“挤兑你挤兑志国那是我闺女姑爷,那活该!……那不占理的事我可不能干”。这几处透漏了老太太一个性格:老理儿多,规矩大。包括后来“白住了这么些日子,也没给你婆家帮上什么忙,就这么着我就走了,以后你怎么在人家当儿媳妇呀?”、“这还用说啊,这眼睛里得有活儿。”等等。老太太最初的亮相已经非常精彩,但紧接着又是一个满堂彩的晨练。“阿姨”开嗓法,“世上只有妈妈好”剑法,加上一场异常郑重严肃的表情,想要不笑才是巨大的困难。有个细节是老太太初到贾府,提到要晨练,吃过苦头的志国欲言又止。虽然没有真的来个“鹞子翻身鲤鱼打挺”,那么大岁数那一下踢脚也真不容易。时至今日,我们还能在广告中看到刘大妈提毽子的身影,老人家身体真好。有和平撑腰,傅老保驾,通人情世故、规矩大的老太太貌似可以跟贾府和平相处,但她有些个比较惹人烦的毛病:非要把自己的规矩强加于人;而且不明说只是挤兑得人家不得不按她的意思来;更气人的是,一旦对方满足了她的要求,会见缝插针地得寸进尺。老太太在老傅不同意她在客厅搭床时说着“和平,拿包袱,立马跟妈回家。”,可绝不会真走,没有一边要走一边盘腿上炕的——不对是沙发。而这种挤兑,是经典的中国传统作风,更有浓重的传统艺人习气。旧社会同属“走江湖”的算卦先生,人品差的会用这种方法来挤兑住观众不让走:“今天来的众位里,有一位要发财,有一位要升官,有一位要遭小人,还有一位,我现在不能说,当了乌龟王八,他老婆偷了汉子了,等他走了咱们再说。”,谁还敢走?另一个例子是吃饭,说着“我就爱吃折罗(剩饭菜的大杂烩)。你们吃你们的,就当我没在这”,却站在椅子后面下死劲儿盯着大伙吃,结果小张不得不放下饭碗,去做一点不费事的打卤面:“弄点肉末打俩鸡蛋,搁点黄花木耳、香菇青蒜,使油这么一过,使芡这么一勾,出锅的时候放上点葱姜,再撒上点香油,齐活了!”。更会得寸进尺,挤兑走了看报的老傅后自己看起来,挤兑走了看电视的全家后自己跟和平看等等。
给和平说活儿的一段:“钟山——那个风雨——就起苍黄——得儿隆各儿里各儿隆——空空——百万——那个雄师——得儿隆各儿里各儿隆——空空——他怎么能够过大江。‘那到底过去没有啊?’”,在郭德纲的一个段子里也听过,不知是否老艺人的真人真事。尤其值得特别盘点一下的,是“盘腿”。这个动作一下子就把她的旧艺人小市民身份表达透了。本集中老太太共有五次这个动作。第一次是“和平,拿包袱,立马送妈回家。”,第二次是把全家从电视赶走后自己看,第三次是在床上跟和平说话儿,第四次是准备介绍齐大姨时跟和平并排盘腿,第五次是“哭唱”。最精彩的要数第四次,和平打着毛衣,和母忽悠着老傅,却母子连心啊,分秒不差地同时盘腿上炕——沙发!后来《罪与罚》一集中,和平和圆圆母女二人如出一辙盘腿而坐。什么叫亲娘俩儿,看看!老太太这性子,真要成了咱妈,可能确实得咬牙才能熬过青少年岁月。不过老太太一辈子其实不容易。和老太太也就六十,最多挂零,《失落的记忆》中,七四年和平想回家时就只想到妈,《今天的你我》中老太太对自己的婚姻也露出后悔,和平的父亲应该已经没了超过20年。老太太很可能从三十多岁就一直守寡,而且又是个出头露面的艺人身份。没有这股子什么都热心的二杆子精神,早就郁郁而终;没有笑里藏私的奸猾,早就被男人玩弄于鼓掌。老太太倒安然且挺乐呵地活过来了。我们中国老百姓就是有这么强大的草根精神。不管什么打击,失恋失业破产重病声名狼藉,天空都照旧飘过五个大字——这都不叫事!我想拿这句话跟你们共勉:想把我们打趴下喽,那是八十岁的老和尚娶媳妇——没有的事儿!从老太太及和平的身份设定上,我们可以看到多个老艺人的影子。和平是满族,唱大鼓,随妈姓。我们看看这个简历: 刘兰芳,日生于辽宁省辽阳市一个艺人之家,满族,随母姓,14岁时正式拜师学唱“西河大鼓”,还一度学唱“东北大鼓”。1972年开始说演评书,1979年因说演传统长篇评书《岳飞传》而成名。老太太对自己的艺人身份是相当自尊但内心又有点自卑的,这一点似乎有侯宝林的影子。据孙福海《侯宝林最忌讳的事》:“……他去南开大学讲学,一位副校长一句“侯先生,您来一段儿”又伤了他的自尊,他立即回答说:“对不起,我是来讲学的。”言外之意:希望你能尊重我,想听相声吗?去剧场买票,我们再也不是“玩意儿”,任人呼来唤去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这个,实在有点反应过度。当然这有时代背景,“下九流”有很多说法,试举一例:“一流戏子,二流推,三流王八,四流龟,五剃头,六擦背,七娼,八盗,九吹灰”,而说书的叫“先生”,属于中九流。曲艺艺人从旧社会的“戏子”到解放后的“人民艺术家”,从饥寒交迫到挣工资衣食无忧,对党和新社会的感情那是发自内心的。——但这不代表你们就可以搞什么歌颂型相声!被人养着,只有死路一条。是说二奶吗?是说京剧、相声以至一切文艺——没有观众还不死吗?二人转确实黄色下流,但什么叫为人民服务,人民的兴趣就是围着搞笑和床。宋词怎么样,开始还不是娼妓唱的!原版《东方红》怎么样,还不是调情的荤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低级趣味而生存,等到出类拔萃的人物出现,把前浪拍在沙滩上,二人转就成了国粹,然后被雅起来,一直雅到没人看,然后死掉。贾府众人在忍耐多时后,终于憋不住跟和平提意见了。最有意思的是傅老。他过来时志国两口子已经躺下了,说明时间虽晚,但老爷子实在是忍无可忍了。一开始,老爷子还是希望把话说得委婉点,不过越说下去情绪就越激动,和平及时用话拦住,给自己和老爷子都留了面子。自己在家十来多年建立起来的威信,眼看快被亲妈糟蹋完了,和平终于忍不住去和老太太谈话。话说回来,和平有一句话其实真没说错,志国对和平妈的确是“阶级偏见”。由于老傅的清廉,贾府更多体现出小知识分子家庭而非官僚的特征,对艺人习气严重的和平妈确实是有偏见的,和平能被贾府认可,其实挺不容易。但问题是老太太不但觉得自己“是金子搁哪都发光,是葵花啊,长哪都向阳”,而且抛出了一个重大决策——“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姆们姆们姆们!姆们不说谁说?姆们不管谁管?”要给傅老说个后老伴:“傅局长一日不成家,本媒婆一日不回家,誓与此事共始终。(林则徐禁烟:“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断之理”)。于是,三十八的老姑娘,七十六的老太太,还有十八九的安徽小保姆纷纷被介绍给傅老。打小立志嫁高干子弟历经苦难痴心不改的小史姑娘,表现相当精彩,打进门就东张西望探看贾府的条件,张嘴就问傅老的待遇,听说不像自己想象中那么好,最是那一扭脸的不屑,加上矫揉造作的做派,活脱脱一个庸俗势力的老姑娘。其中还穿插着老媒婆的经验,当傅老介绍不利条件时,老太太一个劲用小动作拦着傅老。这段傅老很高兴地玩着游戏机,从动作上看应该是“俄罗斯方块”。齐大姨她老人家居然真的还健在!到2012年已经97岁高龄,活到现在可真快100岁了。老傅架不住了,向两个儿子求救。谈到小保姆时老傅说“我就是再坚定,也不能这样考验我嘛!”在现在年轻人的调侃中,仍在常常用到。而编剧梁左继续自己的“草蛇灰线伏笔千里”,提到了“专管六国贩骆驼的”居委会余大妈。此典故出自《红楼梦》中鸳鸯的话。志新给爸爸出头了,可惜,是一彻头彻尾的馊主意:想用“我爸看上您了”吓跑老太太。谁知道,老太太貌似真的被勾起了这个念头。和志新“哭唱”,韵味十足,也只有一唱了一辈子大鼓的老太太能干出来。志新的试探,不怪和平气急说“你这玩笑也开得也忒大了吧,啊?”如果事态按琼瑶小说的路数缠绵发展,真是能活活要和平妈的老命。好在志新还是估计对了,“咱妈也不是那多愁善感的人”。 老太太单刀直入,直接找傅明同志谈谈,说破也就无毒了。想弄死我们二杆子,门儿都没有哇!
7、骗子  不太精彩的一集,生活味道淡薄,而且硬伤颇多。环球公司经理的演员李绪良,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一口东北话说起来虽然地道,但总有强行夸张口音之感。倒也不怪他的出身,李秘书句号倒是辽宁人,可是一样表现一般。怪谁呢?梁左对北京话的掌握很绝,但这一集里的东北话,有韵而无神,对比一下赵本山军团作品中,当东北话居主导地位时神采奕奕的表现,差距非常明显。几位东北人强烈的弱智感也让我颇为反感。看来不同方言的精髓真的不大一样。但是以方言写出了名的好作家,似乎都出在北京话这堆儿。世界公司经理:“按摩啊……这要女的多好”果然聪明的脑袋不长毛(剃得也算),后来社会老老实实按他的预言发展,现在的洗浴中心找到男按摩师倒是神奇。澡堂出现了后来扮演孟朝阳同志的张永强,我们可以认为他扮演了两个角色,也可以说朝阳此时就是在做搓澡工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但按朝阳的性格,不会干这行。朝阳什么性格?出来再说。饰演世界公司经理的演员莫岐出生于1937年,多年从事曲艺表演,也是多部影视剧中的熟脸,畏畏缩缩的小市民和尖酸刻薄的知识分子演得同样出色,最被观众熟知是1989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的双簧。    志新看来真是不太适合做生意。仅仅因为看到别人可怜就把赚钱的机会错过了,而且还是在被胡保安很不客气地对待之后。最关键是的,这样做能挽救环球公司吗?其实梁左写这集有点不过脑子,环球公司的预付款都已经被骗走了,而且是第五起被骗,哪有那么多流动资金来新买一批盘条?(按2012年的行市一般预付款要货款的20%)要是有又何必寻死觅活?需要提一下的是,我默认前四十集的编剧都是梁左,到了四十集以后,冤有头债有主,再细细地算这笔子账。又埋下了几个小伏笔:银河公司胡总、炸油条的刘总。  志新所谓的做生意,就是国内贸易。在九十年代前期,利用价格双轨制的空子,做国内贸易的公司的利润点是相当可观的,今天仍叱咤风云的一些大老板,“第一桶金”的来源就是这里,这也是要办他们时一办一个准的原因之一。为什么“第一桶金”成了原罪?这要从什么是“价格双轨制”说起。这是《我爱我家》最重要时代背景之一。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曾试行把同一商品分成计划内和计划外两种,在计划内以较低的价格出售,在计划外则按市场价格出售。这就是“价格双轨”,在当时主要指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这就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漏洞,只要能把计划内的商品弄出来去按市场价卖,就赚大发了。可是怎么才能弄出来呢?寻租产生了。一些腐败官员将计划内商品卖给黑市,就是所谓的“官倒”。后面文怡找老傅要的批文,就是这个意思。换句话说,这种“官倒”就叫做“官僚资本主义”。这样来源的“第一桶金”,自然成了大老板们的原罪,当然,是之一。可是,连志新都要通过胡三儿才能弄到盘条,而根本就没动过老傅的主意。再次为清廉的老傅鼓掌。都说我们中国人“不患寡而患不均”,其实这句话是相当阴险的,它把“患不公”也悄悄划进了“患不均”里,把反对不公平等号于“仇富”。而由于“价格双轨”,企业效益自然也就大不一样,最后结果自然是收入的双轨制。当年的“个体户”的收入让赚国家工资的人望而兴叹,包括百姓,也包括干部。所以,才有了和平初次下海的蠢蠢欲动和经不起风险,才有了撞到傅老的外企男青年经济宽裕,才有了副处级干部志国居然自感不如开饭馆的老同学,才有了和平演出一晚上比退休局级干部半个月工资都多,才有了徐晓丽嫌志国要做的生意太小种种事情。20年后,双轨制消失了吗?它的幽灵依然无处不在。为什么正式工、派遣制员工收入会有天壤之别?为什么企业与事业单位养老金有巨大差距?20年前,倒卖商品让民众中的“个体户”成为了令人羡慕的职业,这些双轨制又让谁得到了巨大的利益? 做成贸易,就有巨大的利润。这造成了直到今天我们“做生意的都是大款”这个潜意识。小微贸易企业的现状如何呢?经过多年外向型导向的发展,“国际贸易”成为了咱们的主流。我们从这么一句略有夸张的话开始:“宁可低价卖给外国人,也不愿意高价卖给中国人”。觉得买日本车的人是叛徒卖国贼的的可以不用看了,给这样的人讲理是讲不通的。  看看某贸易商(其实准确地说是工贸企业主)的理由:  一、国外的订单一次订货数量巨大,国内订单则数量少、款式多。数量少,则不需要加班,不加班则工人实际收入就低;款式多,则工人都变成了非熟练工,出的活少,也很难赚钱。工人赚不到钱,谁肯给我开工?  (任何“熟练”都是相对的,你是A产品的熟练工,我是B的,他是C的。如果现在只生产A产品,即使我和他这样“非熟练工”,做得多了也熟练了,当然这是较低附加值的产品,现状是我国出口产品主流就是低附加值商品。如果现在做了点A又做点B再做点C,你我他都成了非熟练工。)  二、关于货款。内销中款到发货的都是各地的零售商,他们的问题就是订单小,数量杂。而一些更强势的渠道,则需要工厂预先铺货,之后多少天账期后才付款。流动资金紧张是贸易企业的普遍情况,贸易商很难接受这种要求。内销价格并不比外销有优势,就算会略高几个点,也都被这部分积压资金的利息给消化了。至于诚信,欠账之类的问题权且不说。国外的货款,一般可以接受三种:1.信用证,在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信用证是可以到银行做押汇的,可以换出部分现金。2.预付款,客户给贸易商预付款的话,贸易商一般都会给客人折扣,但比起民间借贷、银行贷款的利息,给折扣仍然成本较低。3.货后T/T,也就是最常规的。但国外客户一定会在货物装运出口后的3个星期之内结清,因为正常去欧美的船期就是一个月左右,出口商要收款才放提单的。因此从资金运转上来说,出口能提供更好的资金链条。  三、且不提各种黑白两道的打点,单是国内客户之间永无止境的酒桌应酬,小微企业主的财力精力就受不了。而且没法不承认:国内的骗子更多。   第一条,说的是劳动力成本,第二条,说的是资金成本,第三条,说的是管理成本。合起来一句话——成本过高,利润点过低。利润点低,所以你的工资就是那么苦逼;利润点低,就要靠巨大的数量来做大利润总额,否则那点利润都被工资、水电、房租等营业成本吃光了;利润点低,就要特别重视流动资金,才能做更多轮的贸易来获取足够利润。利润被什么吃掉了?以前肯定不是这样,才有很多的人对做生意趋之若鹜,发生了什么变化?在贸易日益艰难的这几年发生了这样一些事:企业“用工荒”(其实可以叫做“奴隶荒”),水电提价,商品房价格猛涨。一句话: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怎么搞出来的?货币超发。货币超发又带来了对内货币贬值(买东西越来越贵),再加上对外汇率一路猛涨,被2008年的货币刺激政策从金融危机中保护下来的企业,到这两年终于很是死了一批,那2013年?2014年?企业死则员工失业。所以我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赚10万敢花10万,甚至50万。固然通胀凶猛,攒钱就是等死,可我更不想过把瘾就死,把也许是未来的保命钱花掉,这叫找死。我等死的怎么着也比找死的多活些日子吧?还是那句话:很多事情不经历,很难体会其中的辛酸或艰难。美国大萧条时代几百万失业人口如蝗虫般全国辗转找工作的场面,没人见过,更想象不出来为了方便面抢劫超市、为了米饭卖身、为了馒头杀掉邻居、看着亲生骨肉饿到哭不出声的心情。  艰苦朴素的习惯,还是捡起来吧。
8、既然曾经爱过这一集中对方言的使用,我认为仍然不成功,仍然隐隐含有强势语言对弱势语言居高临下的感觉,总觉得“怯口”这个词本身就含有贬义。好在这一集中的方言和流行歌曲结合,加上句句相叠环环紧扣,倒造出了奇妙的效果。炸油条的刘总:“月朦胧,鸟朦胧(琼瑶同名小说,也被改编成了歌曲)”;   刘总:“天下农友心连心,穷不帮穷谁照应?(现代京剧《红灯记》)”;   小张:“再也不在乎掩藏真心(童安格《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刘总“这就想抓起你的手,让你这就跟我走(崔健《一无所有》)”;   小张说“谁知道你明天是否依然爱我?(童安格《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   刘总:“此心换此生(叶倩文的《潇洒走一回》)”;   小张:“就让这场梦没有醒来的时候(童安格的《忘不了》)”;  
刘总:“只有你和我,直到永远(童安格《忘不了》)”;  小张:“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林忆莲《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   小张:“早知道伤心总是难免的,我又何苦一往情深(陈淑桦《梦醒时分》)”;   和平:“就算你感到万分沮丧,也不必开始怀疑人生(陈淑桦《梦醒时分》)””;   小张:“忘不了他的爱,忘不了他的好,忘不了他那醉人的缠绵(童安格《忘不了》);   小张:“人生难得再次寻觅相知的伴侣(罗大佑《恋曲1990》)”。   小张:“刘建军!你这匹来自北方的色狼(齐秦的《北方的狼》)”;   小张:“爱过就不要说抱歉,毕竟我们走过这一回(林忆莲的《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   小张:“这是命运的捉弄啊,她比我先到(张蔷的《迟到》)”。 这些歌词也多少诠释了当时流行的事物 “台湾新加坡电视剧”、“汪国真抒情诗选”、“《编辑部的故事》”。那会我还没到青春期呢,爱情对我的吸引力远比不上“雪人”冰糕,只对侃得极热闹的《编辑部的故事》大爱,逢播必跟。这集提到《编辑部的故事》里的小保姆,演员是马晓晴,笔者看过她出演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电影《顽主》(1988年,王朔小说改编,演员有瘦得不行的 张国立、葛优、梁天)、《北京,你早》(1990年,有贾宏声老师),《过年》(1992年,主演李保田、赵丽蓉、六小龄童,丁嘉丽,梁天、葛优等。),很擅长演不太安分的女青年,下场也一般不好。《顽主》和《甲方乙方》,同样改编自王朔《顽主》系列作品,三个作品要说的事儿却不大一样。尤其是《顽主》和《甲方乙方》,前者是披着荒诞外衣的现实主义作品,愤怒而迷茫,后者是全身心讨好观众,就是让你舒服舒服再舒服。相当怀疑王朔对大众文化“本性媚俗”的认识很有一部分来自这两部作品。同一个母题改编出了完全不同作品的,还有郭德纲的长篇单口相声“丑娘娘”和杜琪峰的喜剧《钟无艳》,对比着想也很有意思。《北京,你早》里贾宏声演唱了《假行僧》,那是我第一次听到这首歌,也是第一次见到贾老师,那时他还是一个普通青年。《过年》是个好片子,年夜饭上,父亲愤怒地给各怀目的的儿女端出了最后一道菜:8000元人民币,场面相当有震撼力。很有意思的一个搭配是六小龄童和丁嘉丽饰演一对阴盛阳衰的夫妇。怀疑陈佩斯1993年电影《孝子贤孙伺候着》里找丁嘉丽演彪悍的大姐受到了本片启发。《孝子贤孙伺候着》里演母亲的是赵丽蓉奶奶。她和宋丹丹,是两代中国家庭妇女最好的演员,每个角色里都融着我们奶奶、妈妈的影子。或许她们有无数的缺点,但总有一片藏不住的温暖油然而生。本集客座明星是陈瑾和郭冬临。郭冬临中学时因早恋被校方狠狠处理过,后来从未回过母校,信息来源是郭的中学校友我堂弟,看来每个光头都有过风华正茂的日子。有意思的是近年来郭为立白洗衣粉做的广告。就我的印象,顾家好男人的形象基本就是从这时充满了脂肪:不帅,不出去玩,自然就会胖胖呼呼,让老婆们有安全感。陈瑾的军旅作品较出名但我一向反感这个题材,只正经看过她演的一部《校园先锋》。不算好校园作品,比起香港的《校园威龙》、日本的《麻辣教师》,甚至更早的《16岁的花季》,都正经得相当无聊。《麻辣教师》当然是反町隆史松岛菜菜子版,而不是较新的猥琐野兽男版。不过《校园先锋》里的李亚鹏笔者还是相当喜欢的,包括《将爱情进行到底》、《北京深秋的故事》。当年看他上《艺术人生》,觉得这个人和他演过的角色很像,是一个很有血性的纯爷们,但是又精明异常。从张纪中版《笑傲江湖》开始对他的角色无感,似乎那部剧也是“越骂越红”在电视剧领域亮出獠牙,一路猥琐下去的开端。2012年电影版《将爱情进行到底》尝试着拾起我们当年的青春记忆。可是,陈奕迅吟唱版的《等你爱我》,早没了当年陈明版慷慨激扬的青春感觉。还有最重要的是,尼玛杨铮和文慧的三种故事?导演你丫把若彤扔哪儿去了?《北京深秋的故事》是笔者一个失去的恋人,极度渴望但绝对找不到,笔者将在丽达小姐出现时勉力说说这部精美异常、用电影品质自我要求的电视剧。好了,这种不断篇儿的联想该结束了…… 本集中出现了三次油条,,其区别至少得达到生物学上“目”一级。生物学分类为界、门、纲、目、科、属、种。比如黄种人白种人,在生物学上的差异只是“种”。大油条,巨油条,牙签油条,除了生理结构大致不差,恐怕其化石将让十万年后的智慧生物大大误会,和大象、老虎、狗分类相似。它们代表了小张可怜的爱情,从绮梦轻泛浪潮,到魂消魄荡身飘渺,终于乐极痴恋变恨苗。“在白天,你可曾注意到月亮的存在。虽然看不到,但它确实是存在的。就像心灵的伤,虽然外表看不出来,却可能在暗地里淌着血……”这句话来自于九十年代的日剧《白昼之月》。如果不出意外,这应该是小张的初恋。很多痛苦,我们给予同情容易,但不经历到头上,里面错综复杂的辛酸艰难,是体会不到的。这一集讲的是社会底层的爱情,虽然知道小张很可怜,但没有什么城市女青年会因为带入感而对村姑小张感同身受的给予同情。王朔说过大实话:“中国人的同情心十分丰富,但并不慷概,一般只施予跟自己境遇相像的人,由己度人是启动同情心的钥匙。”印象中,没听过有任何文艺作品像《白昼之月》这样,把“强奸”给女性带来怎样的痛苦,刻画到如此细腻。任何人都知道这会对当事人造成痛苦。但只有看了这部日剧,才会让你明白这是怎样一种灭绝人性的暴行。如果说当年的日本动画片给了八零后丰富的童年,那么那时并不多见的日本偶像剧,则构成了八零后都市幻想中很大一部分图案。挺不客观地认定,把黄金时期的日剧和现在的韩剧相提并论,是对那些日剧的侮辱。那时的日剧主题新颖,内容细腻,而且几乎都贯穿着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我得承认,在我心中,最美的爱人就是要有赤明丽香的笑容,好侦探就是个平时啰嗦断案锐利的中年大叔,你可以像鬼冢英吉那样玩命也要做老师,也可以像星野达郎那样中年开始为爱人拼命改变自己,为了亲情友情爱情理想在东京拼搏亦可,甘于平平淡淡在京都和家人过日子无罪,为了正义可以舍弃做主播的诱惑,为了理想的结婚需要接受各种心甘情愿的磨合。哪里是只懂得白血病和灰姑娘的韩剧能比得了的!不过,也许这只是第一口冰淇凌不可磨灭的美好印象吧,我的年纪,已经不应该对孩子的爱好说三道四。
11-12、无线寻踪“丽达”“溜达”,又是梁左在玩文字游戏。丽达确实常常“溜达”到别人家去。扮演者夏力薪是中央实验话剧院的演员。这是一个长着典型狐狸脸的妖艳型美女,年轻时特别适合扮演我行我素,敢说敢做的现代都市“妖精”,让青春期男孩畏惧而钦羡,让中年人想入非非,上映于1995年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没有让她演于北蓓让我相当遗憾。好在1995年她演了一部电视剧,论反响自然不能和《阳光》相比,但在我心目中,绝不亚于任何一部国产电视剧——《北京深秋的故事》。她年轻的时候我还小,没有鉴赏演技的能力,不过她至少是一个极品花瓶,可惜总是半红不紫。这几年她活跃在话剧舞台上,去年看过她出演的电视剧《马文的战争》,虽然岁月有痕,还算美人依旧。
说起来,在当年,电视剧不可以拍得太有个性,否则真的不太容易被观众接受——如今的情况是主创们根本不想拍什么个性。《北京深秋的故事》是一例,《东周列国志》是一例,叫不叫好不知道,不过肯定不叫座。其实说起来这部剧也算是大腕云集,主演和客串有陈宝国、吴越、李亚鹏、胡军、廖凡、夏力薪、李勤勤、方子哥、丁嘉丽、张国立、何冰、陈红、魏积安、葛优、李明启(容嬷嬷),还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熟脸,但似乎影响很小。我问起别人,不是被当作《北京夏天》,就是完全不知道,到今天是不是更会和《北京爱情故事》混淆?故事情节没有必要知道,讲出来就成了一个车祸后救人被误解的俗套。其实对这部电视剧,故事本身并不重要,它只是给剧中的人提供了和真实生活一样的生存空间,能让所有纯真的情感有所附着。让我念念不忘的,是那些悄悄躲在世俗生活后,心灵深处的浪漫、缠绵和沉重。面对母亲、未婚夫和所有人压力的吴越,依然勇敢地面对自己真实的情感,爱上多年前去世姐姐的男友陈宝国,哪怕他被社会误解为肇事逃逸者,哪怕他并不敢爱自己;出身贫寒的陈宝国,面对几十年如一日的艰辛生活,却没有被打压掉正直,哪怕做好事却被受害人家属敲诈,被群众唾骂,被领导停职,却依然忍辱负重,无言地帮助伤者;吴越的未婚夫李亚鹏,自尊心被强烈刺激,他咆哮、哭泣,始终抓不住吴越的灵魂,但面对被丈夫冷落,寂寞而充满愤怒的富婆丁嘉丽,却依然保持着赤子之心,只要他稍有暗示,人财两得如探囊取物,他做的却只有为“丁姐”出头挨小痞子的刀子;报社记者胡军,在事业上勇气十足,富于正义感,在爱情生活却是总是首鼠两端,舍不得和刘芸的激情,放不下大洋彼岸的结妻,总是一脸无辜地让人恼不得爱不得,终于回归家庭;总是鼻梁夹着太阳镜,披挂着时髦衣衫,打扮出没心没肺小妖精形象的刘芸,却是一个对爱情无比投入的小女人,然后在经历了轰轰烈烈的边缘感情后,终于甘于平淡,跟了一直默默爱着自己,憨厚老实的出租车司机廖凡。肇事者方子哥,也就是丁嘉丽的老公,是一个在良知和自私中挣扎的房地产商,他不敢面对法律和舆论,却又努力帮助受害人和陈宝国,和老婆感情冷淡,却不敢接受深爱自己的美丽女秘书,终于,他在项目动工之际走上了法庭自首,而且和老婆沟通和好。《北京深秋的故事》创造了自己的审美,唯美而伤感,就像片头曲《重来》中,高枫用高而不亢的沧桑声音,在深秋唯美却飘零满地的金黄梧桐叶中,粗糙地滑过。每个人都沉默或张扬地在岁月中蹉跎跋涉,抗争着妥协着,经历着属于自己的故事。这部剧让我爱上了吴越、李亚鹏、夏力薪,甚至影响了我的审美观。然而这是一部被遗忘的好剧,似乎和剧中故事一样,灿烂后就彻底被生活埋葬,网上不但搜索不到剧集,连高枫演唱的片头曲《重来》、李煜演唱的片尾曲《收获》都找不到音频。以前有个女孩要帮我找,后来,她不见了。这部剧唯一美中不足就是有一部同样剧情、同样导演、同样演员的电影,坏在名字:《燃烧的欲望》……。 回到《我家》里吧。这两集的开头其实不太高明,很有点说教意味,比起《灭鼠记》结尾寓讽刺于大团圆差得太远。不过志新一句“报上说的能有假么?”,不但现在看起来是历史,其实在当年也是神话。这一集中出现了片头貌似头一个软广告:美国八喜冰淇凌。虽然《既然曾经爱过》里圆圆提到过,不过这次是用非常显著的大字出现。值得注意的是在前面特意加上“美国”两个字。在90年代初,美国货、德国货、日本货基本就意味着高档,哦对了还有特供内参国宴。现在国货市场大大扩张,可是在很多核心领域,你不得不使用外国货。直到现在,国内主要油田里,美国数年前淘汰的钻头仍是俏货。我们倒是偷偷仿制了,可是试验做的好好的,一到了地下就罢工。而正品坏了人家还不派人来修,你必须用车拉几千公里去厂家。现在由于信息传播速度大大加快,好牌子自然大家都知道,偶尔见到还有加上美国日本前缀的,大多是城乡结合部蒙人用的。志新和丽达的对话充分体现了北京话在“嗅蜜、拍婆子”方面的特长。那个拐弯抹角、半真半假的劲儿简直就是谈恋爱追求阶段专用。“你说你变就变吧,还越变越好看,真让人伤心……像长我们这模样的就更觉着对不起大家伙了……还让不让我们上街了?”还有这么一段:莉达表示“咱们呀,还是自己铺自己的吧,要不然传出去,那可说不大清楚。”志新“哦,明白了,有主儿了是不是?嫁人了?傍上一大款?甭问肯定错不了,最损也是一美藉华人----七十几了他老人家?”志新真是这么想的吗?不对,是在对方表示矜持时拿话试探,把话往难听了说,逼对方说出实情。具有汉字显示功能的BP机在1993年的确是奢侈品,4000元上下的价格即便如今,也足可以买到爱疯4S。既是价格双轨制的体现,也显示了当年消费品因贫乏而昂贵。我对BP机有一个最深的印象,那是在2001年,身在高三的笔者毅然决然地逃了一堂晚自习,在两个小时后给全班唯一有BP机的哥们发了信息“请呼李**:我们出线了,呼三遍!”记得服务台还很诧异地问:“我们出现了?”。这个信息的起因是于根伟的推射进球,地点是沈阳五里河体育场,对手是阿曼队,结果是中国足球50年来第一次进入世界杯。如今,已经超过60年,依然保持在一次。  366579,老傅家中的电话号码还是6位数。50年代初的北京出现了公用电话,而那时由于能力有限,整个北京城里只有53部公用电话。到了60年代,北京市内电话基本实现了由5位制向6位制过渡。日,北京市电话号码正式从6位升7位。从日零时起,北京电话号码由7位升至8位,成为继巴黎、东京、香港、上海之后世界第五个号码升至8位的城市。“刑警!知道知道!专逮坏人,一逮一个准,轻易不到好人家儿来!(和平语)”,“都夜里一点多了谁还跟外面溜达啊?他不是有病么?(志新语)”,这种自己给自己下套儿的包袱在《妈妈只生我一个》的结尾也用过,志国端着饭碗对小桂说:“(朝阳)来了又走了,说这两天,哼!都这会儿了,谁还没心没肺地吃得下去饭?”    不论和平还是志新,见到刑警都立刻变得坐立不安,没说话先矮三分,说出来的也都是空话、套话。或许可以管这习气叫“小市民”,不过这都是中国人民在几千年文明史中吃亏吃出来的教训,匪来了固然杀人放火,兵来了,也不见得被保护。 两人的表演都相当精彩,但我个人觉得宋丹丹更胜一筹。经过多集的分析,我越来越发现,只要有宋丹丹的戏,整个剧情立刻变得异常生动,让精彩的更精彩,不精彩的也都可看。宋丹丹的实力,绝不是在小品中扮演个老太太那么简单。不要被花絮中宋丹丹不断出现的错误欺骗,那是因为表演用力。   扮演胖警察的刘斌是影视剧常客,擅长扮演威严十足的警察、老板,当是拜那张富态而严肃的脸所赐,他让我印象较深的角色还有《黑洞》里有黑社会背景的老板。《我爱我家》中扮演角色最多的是谁?就是本剧的副导演林丛,多达5个角色!本集中的女警察,鼻子漏风的“额要跟和平大姐学苍大鼓”,“这人要是长得好看点吧,生活怎么就这么难”的超级美女;胡阿大的女儿;找贾似道后人报仇的的李慧娘后人。只听不看的FANS会错过这样一个包袱:志新为了要一根烟抽而强忍老傅的絮絮叨叨,最终发现接过来的是一个空烟盒。连被批评的羞带没拿着烟的恼吼了出来,和前面与燕红对话加下棋是同样手法。全家看电视看到“好,观众朋友们,节目就给您介绍到这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个声音应当是央视每天最后一个露面的孙晓梅,80后应该懂得。 
13-14、奖券的诱惑我上大学时,宿舍卧谈会曾有过一场关于“假如中了500万”的扯淡。中了500万之后干点什么?首先,我们不负专业地提出了“先交20%的个人所得税”。然后无非买个房子、车子、完成点个人和家人梦想之类。再然后想做点事业,400万就完全不够花了。反正是扯淡,咱们添零吧!于是4000万,4亿,40亿,400亿……。。我们的基本思路是:向国家申请开一家商业银行——参政保证财产安全——购买美国优质资产——逐块儿在非洲买地最后连起来,玩真人版的大富翁游戏。彩票,诞生于2000多年前的古罗马,现已被世界上一百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据百度百科讲,彩票意义多多,据说可以算是全球第六大产业。可是不管彩票有多少重新分配、安排就业、为国家集资的好处。对个人来说,就是傅老讲的“是变相的赌博,鼓励的就是一本万利,不劳而获!”我身边有前同事,小伙儿高高的个子,相貌英俊,在单位前途颇被看好。后来消失了,在2006年世界杯后,原因是赌球。消失时孩子不到一岁。其实我也在赌博,方式是A股。为什么这也算赌博?一来是水平较低,基本是撞大运;二来中国的股市谈何价值?本身就是机构的赌场,什么价值投资,骗鬼去吧。2012年后几个月,只要证监会自我感觉良好认为用忽悠就可以救市,市场立刻报以大跌。求大人们多念念“沉默是金”。距卧谈会约6、7年,现而今的彩票,奖金已经不是区区500万了,中奖过亿的重大利好消息玩命地在头条刺激人们的神经。我国博彩业开禁于1988年,当年销售额为1740万元。不管你怎么想,梁左当年怎么想,它就那么牛逼地生长。2011年度,我国共销售彩票2215.82亿元,同比增加553.33亿元,增长33.3%,已经跃居全球第四位。单纯对比数字是不科学的,但楼主没法去国家统计局、贸易部粮油司、经济半小时调查此金额占国民收入比例。同年,全球彩票销售增长13%。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人们都把梦想寄托在彩票上了。不知道电影业的增长如何,由于“口红效应”,想来不会差。不用志国讲中奖是一个低概率事件,任何没文化的大爷大妈,在钱的算计上也不会白痴。为何我国的彩票业如此蒸蒸日上?我们鼓励了十年的不劳而获了。楼主前面讲过,如今的工贸企业很难做。其实难做的是“工”,也就是制造业。辛辛苦苦一整年,不如买楼等赚钱。咱们暂且不说读书不如送礼,工作不如有爹。我们身边本本分分工作,赚钱、存钱的人,有过得比03年始狂买房子好的吗?从个人来说,趋利避害无可指责。从整个社会讲,这鼓励的是什么?你问问身边的小孩,长大想做什么?“当老板!”记得90年代,孩子们还是想做事,想当“科学家、作家、解放军”的。你总不会以为孩子们的“当老板”是要做实业吧?
“金刚砂”很好理解,“费丽斯”就是“费力撕”要稍微转点弯儿。志国明显不懂足球,把三秒违例、带球撞人这样的篮球术语弄到足球上了。国家统计局、贸易部粮油司、食品研究所、经济半小时,包括买书借书。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多少方便啊。关于“拍花子”,似乎在全国各地都有这样的传说,就是用迷魂药拐卖妇女儿童。鉴于主要受害人多是文化程度较低(好骗),经济上较穷(易生贪心),体力上较差(受骗后没能力打回去)的群体,我倒相信国家当年的辟谣,证人恐怕多是为自己粉饰罢了。沈旭佳,何人也?王朔的前妻,《浮出海面》等作品中女主人公的原型。王朔对自己写的《浮出海面》蔑称为“言情小说”让我非常不满,多好看的小说,要是言情都这水平,我也爱看。剧里扮演小夫妻的郭涛、原华尚未成名,不过成名后我也无感,总觉得郭涛那张脸辨识度不高。剧中妻子说他“勾引小女孩”。分析下,估计他真有那心。我们从他媳妇身上看。作风上刁蛮泼辣,时常让丈夫跪暖气片(时代已进步到跪键盘);形象上,口袋一样的裙子。作为男人可以承认,楚王好细腰,其实好的是丰乳翘臀。未婚的楼主又开始装婚恋专家了。婚姻调解处的“真聋天子”大妈,调解手法其实很有道理。多数人都知道不要乱插手他人的婚恋,否则极容易里外不是人。可是到了自己的婚姻上,就偏要较真到底。其实柴米油盐酱醋茶,混到最后还不是一锅粥,装聋作哑和稀泥,很多时候是维护安定团结的不二之法,不是某些人眼里除了包子就是恶人——大智若“聋”。再友情提供一个打岔好方法:在别人很投入地K歌时,跟着把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唱出来。
尤主编尤大忽悠的表演是本机的一个大亮点。扮演者王奎荣也是个很有味道的老演员了,尤擅扮演警察和黑社会老大——怎么擅长演警察的都能演黑社会?反过来,连B哥和基哥这样“一看就是坏人”的,也在《新扎师妹2》里出演过国际刑警。我能想到的只演警察不演黑社会的,只有成龙一人了。影视是现实的忠实反映,由于我国国民素质很高,所以反映在影视中骗子就很少。能想到可以和尤大忽悠PK一下的,就是《卖拐》里的赵大忽悠了。然而二者的骗术,是有根本性区别的。骗术几乎可以利用一切人性的弱点,无知、贪婪、恐惧、好奇、,迷信、疏忽,甚至会利用理想。传销组织所谓的“洗脑”,无非给人建立一个通过依靠组织可以让自己过上美好生活的理想。二战时期相当多的德国人,也是无限信仰给国家带来富强的希总理。我在观看纳粹德国的赞美诗、著名反动电影《意志的胜利》时,关掉了声音,配上《第三英雄交响曲》,效果相当震撼。赵大忽悠先是通过“拐卖”引起范厨师好奇,然后嘟囔“太严重了”让人恐惧,再“拍簧要簧”猜出职业让范迷信自己,最后通过同样是“患者”、“谁像我心眼这好啊”、“要啥自行车”建立起充分的亲近感,剩下的行骗,就都顺理成章了。在具体手段的骗“术“上,已经很接近我国近代劳动人民辛勤创造的巅峰,和旧社会高明的相面先生相当有一拼。先贤伟绩,请参考连阔如先生的《江湖丛谈》一书。尤大忽悠则不同。“主编“身份和“报社”背景,已经给他创造了被和平“迷信”的先觉条件。然后,他在用道德压人和严格把握组织原则上游刃有余地移形换影,同时拥有着足够的专业知识。比如“这是规定呀,不能因为您我们搞特殊化呀!”、“工作上要高标准呀,生活上要低标准”、“领导根据群众的反映,把奖金改成了四千元”等等。这一集的编剧写经济现象时明显比《骗子》那集头脑清醒了很多,财会制度严格的企业下账确实是只能用支票的,个人也确实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外汇黑市价与明面上牌价的双轨制、外汇指标、绿化费、修路费都是真实存在的。那么,需要做的就是用三寸不烂之舌,通过十次合理的消减,把“香港七日游”变成“终身免费试用金刚砂牌手纸”。尤主编最成功之处在于,从骗“道”上,一开始就占据了道德制高点和知识权威。我曾经错误认为当代骗子相当不动脑子,有辱先贤。错误产生的原因在于,没有意识到“术”与“道”的区别。只看到电视上卖药的、发短信让你汇款的没有技术含量,却忽视了“骗子太多。傻子明显不够用”的现状。广大奋斗在第一线的骗子们,在人民知识水平提高、成功率急剧下降的严峻现实下,积极发展扩大宣传面的新思维,利用概率达得收益/成本的最大化,承前启后地探索出了一条新路!此处应该给他们掌声。
我看过的最好的帖子,没有之一
15、初次下海   下海,江湖春点,是指非职业从业者转成职业,估计是从“进江湖”之意而来,早年主要指戏曲票友转为职业演员(老舍 《四世同堂》二十四:“论唱,论做,论扮相,她都有下海的资格。可是,她宁愿意作拿黑杵的票友,而不敢去搭班儿。”),还可以指妓女第一次接客伴宿(“欧阳予倩《桃花扇》第一幕:“下海就是梳拢,梳拢就是上头。你别装糊涂了”。) 在90年代涌现的大量新词汇中,和“大腕(蔓)”等一同,从江湖春点变成了流行词汇,指参与商业行为。1992年***南巡讲话发表之后,政策上鼓励,加上工资双轨制的现实,自然造成了大批机关干部、知识分子、国企人员“下海”经商,这一集只是初露端倪,后面,贾府的人还将更多地被卷入到商品经济大潮中。所谓“造原子弹的比不上卖茶叶蛋的”,其实未必指读书,更可以指靠国家工资吃饭和经营商业的收入差距。。本集中和平说过“这1000块钱抵我大半年工资”,所以和平的工资也就在每月140-200左右,而后面提到和平他们剧团是惨淡经营,虽然靠国家吃饭,奖金应该是基本没有。志国身为一名劳资干部,是个肥缺,但也不过限于“陪检查团视察中国大饭店饭菜质量”这样的隐形福利。副局级离休的老傅工资是约400元(不算保姆费等补贴),副处级的志国估计在300左右。而且,每个月的工资是要攒一部分给圆圆上大学的,在和平的走穴失败那集中,俩人有存款有七八千块,能够存下这么多钱,可见平时的节省拮据。靠工资活得很艰难的和平,自然看着生意蠢蠢欲动,何况弄好了可是对半的利啊!马克思怎么说的——“资本家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小,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但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家就大胆起来,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他们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们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刑的危险” 但是,初次下海的志国和平,就无知地和“大赔”一块做了生意。谈到理财,不变的公理就是:高收益自然高风险。现在负利率的形势下,参与小额贷款(你也可以管它叫高利贷)的人越来越多,北方多数地方还不明显,在经济活跃的江浙、珠三角地区,流行程度可以说影响到了到了整体经济,我甚至在某市级电视台的新闻上,见到小额贷款的广告堂而皇之地横亘在主持人面前。参与这种投资之前,应该先去泡沫破裂后的鄂尔多斯买车,之后再想想自己能不能承受。当然这里还有收入状况及资产比例等问题。作为一个对未来经济悲观的保守投资者以及穷人,我个人是把钱分成3部分,比如说我在没有房子的情况下,现金财产是30万元,而年收入是9万。那么至少15万是不可动摇的保命钱,将来娶老婆养父母失业都要靠这个钱,只能投资银行理财产品(比定期高而实际上是保本保收益,即使写着不保本保收益),9万可以投资房产、股票、信托等(一般信托的投资起点是50万),只有6万才敢参与高风险投资。这里还有一个隐藏前提,就是作为只有30万的我,身份所决定能接触到的投资渠道。 和平和志国有这样一段对话:和平:“你也好意思比,有你这模样的刘文采吗?整天人五人六的还夹个皮包,说皮包都抬举你,人造革的。碰巧了呢也能坐回小汽车,还没人擦车的挣得多呢。”志国:“这分配不公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重视,正在着手解决。”和平:“嗯,等解决完了你也该退休了。”坐车的还没人擦车的挣得多,在当时确实能够存在。但是最后还是志国猜对了,和平错了。志国后来会是相当富裕的,到后来志国下海时我再分析。这一集我们看出,志国家的财政大权是由和平掌管的。从志国向和平要零花钱,到和平自己就取出了2000快,都说明了这一点。未来发达后的志国两口子,恐怕仍将延续这一做法。 小凡的打扮是一种基本不会过时的范儿。宽松格子衬衣干净文艺,大白腿年轻性感,加上一张漂亮的脸蛋。十个男人至少有八个都会在嘴里和心里流口水,至少节约用水的我在心里流了。和平的表演依然精彩。“不会吧?呵呵”,打自己嘴的动作等等。另外和平还使用了以后百试不爽的一招“捧杀”来对付公公。这一集里志国的表演非常抢眼,扭转了前面剧集中存在感较弱的局面。初次和燕红了解生意时,缩着肩膀,一脸无辜又忐忑的表情,幅度夸张地挥手强表镇定。和志新商量时更加出彩,认为燕红至少不会坑自己时露出解脱的笑容,担心时跟和平捅捅咕咕,教训志新时又立刻变回大哥样;赔了之后,摊手的无助,对灯看钱真假的小气,艳红回身时的惊惧。这两段表演跨度很大,但杨立新出色的完成了编导们定义的“文丑”形象。“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可行性的论证,以此作为我们决策的依据,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嘛”出自毛泽东《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借钱给别人,别不好意思打收条,明白人直接自己就会提出。我借钱虽然未必打借条,但一定会很明白地跟别人说明,钱干嘛用,我用哪笔钱还,为什么现在不能使用自己的资金。不过这集里的各种收条,也让《我家》当年颇被一些吃饱了没事干的剧评诟病。借钱要打借条,多么利欲熏心啊!社会闲散人员志新,再次显示出靠谱青年的特征,帮家里挽回将近一个月的收入的损失。不过还不到时候,等到他的靠谱事迹差不多都出现后,我会好好分析一下。
16、毁我爸一道 这一集里,贾府罕见地成了配角,戏份都集中在了骑自行车连环撞到老傅的三个客座演员身上。女中学生刘爱枫——宁宁合资公司职员——刘金山 退休女工——唐纪琛三位各出奇招,终于忽悠了受害人。被撞掉了几十年锻炼成果的傅老,心甘情愿地放弃了应得的赔偿。志新:“多活两年没干别的光溜弯儿了。”虽然不贴切,但联想到帕斯卡的一句话:“给时光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好吧,其实我是联想到中国最好的科幻小说:刘慈欣的《三体》里那句“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余大妈的台词让人忍俊不止:洋溢着一脸幸福说“人家都说啊,早上起来那肉啊,是昨天晚上刚宰的猪……这不,我还没到宰猪那地儿就听你爸爸叫唤了…… ” 我们来给三位忽悠选手评分。刘爱枫同学作为一名中学生,既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敢,又有不俗的理论基础,句句出口成章。“群羊领路靠头羊,陕北起了共产党,头名老刘二名高岗。”语出长诗《王贵与李香香》。老刘即刘志丹,和高岗一起是西北红军的主要领导人,刘是将,高是相。刘志丹牺牲于1936年,时年33岁。高岗于1952年和其他四位地方书记被招入北京,史称“五马进京”,其余四人为饶漱石、邓子恢、***、习仲勋。高岗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954年自杀身亡;1955年中共全国代表会议通过决议,开除其党籍,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油画《开国大典》相信大家都见过,这幅大作曾随着“天气”变化,四次做了修改。完成后三年,高岗落马,在画中变成了一盆鲜花;“文化大革命”开始,刘少奇被打倒,作者抱病把刘少奇改成了董必武。1972年,“苏区五老”之一林伯渠被抹掉,他当年在苏区反对毛泽东与72年时的“旗手”江青结婚。此时原画家已去世,由代笔者临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此画恢复了原貌,不过原作因多次修改已无法再改,我们现在能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看到的,是画者学生的临摹品。“昨天这事儿啊,主要是由我引起的,古人云: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我应当承担主要的赔偿责任……。”典出《孟子·梁惠王上》,常被用来骂秦始皇“焚书坑儒”,1959年庐山会议上,彭德怀痛斥那些执行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导致人民饿死的人是“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小刘同志的主要招数是扮白兔装可怜倚小卖小,“醒来的时候,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我必须去上学,不能迟到”、“昨天耽误一天课今天耽误一天课,这不耽误我长大以后建设社会主义么,老同志,您打下的江山,您能放心么?”“我应当承担主要的赔偿责任,您知道我是个学生,我连自己都养不起,我拿什么还您呐,您不希望我因此走上邪路,为了钱去做一些我们女孩子不应该做的事儿……”点评:该选手准确地抓住了自身优势,其发言体现了优秀的文化水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巧妙地把自己和傅老之间“肇事者”“受害人”的关系自然转化成了“革命前辈”“社会主义优秀青少年”。略为美中不足的是,发言不够自然,有照本宣科之嫌。最后评分:90分。 合资公司职员——刘金山。发言亮点较少,不予摘录。点评:这位选手选择了较为不利的发言时间。既没有勇敢地第一个站出来获得印象分,又没有等到最后吸取前两名发言选手的经验与教训。他最初的发言就得罪了裁判:“这一见着警察,我这心里就哆嗦”,虽然找补了一下,效果一般。向志新敬烟有加分,认识到了傅老好对付而志新不好对付。可接下来又得罪了可能的同盟军“这两位同志用的也是我们厂的产品(卫生巾)。”而且发言混乱,一堆我妹妹我大姐我大爷乱七八糟。好在他到底把握住了一个关键点:把自己说成是思考工作的爱岗敬业青年,取得了傅老的好感。并且在假仗义承担责任时,主动提出了可信的多出份子理由。最后评分:65分。 退休女工——唐纪琛这位选手的发言值得全文实录,我们们来看:“行了行了,我也说两句吧,啊昨早上起来呀,我上早市儿上去买菜去了,我也是由南往北正常行驶,没超速没抢行没带人也是没超载,好好的,愣是让人把我撞到马路崖子上了,当时我那俩眼一黑呀差点儿没晕死过去,真仿佛又回到了暗无天日的旧社会呀,那万恶的旧社会呀,您……哟我忘了自我介绍了,哈,我是个劳动妇女,退休前呐,那二百多斤的大麻包啊我是扛起来就跑,我挨这么点儿撞啊,我不要紧啊,我穷人家的孩子,打小磕磕碰碰惯
了,关键,关键是我撞了您,您是谁我是谁呀,啊?听警察同志介绍,您是一位(放慢)老——同——志啊!(傅老笑)解放前您跟着毛主席呀,就替我们穷苦人打江山呐,那大江大浪您都闯过去了,末了您走路上倒让我把您给撞倒了……您瞧我办这事儿,八十岁的老和尚娶媳妇啊----这不是没有的事儿嘛;整个儿是啊面茶锅里头烹秤砣----混蛋沉底儿带砸锅;十个压路的碾子坏了两个,您猜怎么着----我是八个丫路啊我(给自己嘴巴子)!“别介,没什么好协商的,这事儿呀,全算我的(另两人拦),唉唉,你们谁跟我争啊,我跟谁急!我爹妈死的早,打小啊我就满世界踅摸,想孝敬个人儿,可就是没人让我孝敬,呵呵,今个儿,您这位老同志算是成全我了(给傅老捶背撸胳膊),老同志,额,这医药费啊营养费总共该多少钱您说个数啊,砸锅卖铁我赔您,兹当我又回了旧社会再过他两年,啊,兹当咱们这改革开放晚搞了两年我怕什么呀……”点评:该选手快速吸取了前两位选手的经验,掩盖了自身文化水平不高的缺陷,引用了刘选手“由南向北正常行驶,没超速没抢行没带人也是没超载”。又准确把握住了对手的身份,用“回到了暗无天日的旧社会”和自我介绍是一名劳动妇女引起傅老共鸣。并讨好了警察同志,给傅老戴了极高的一顶帽子“解放前您跟着毛主席呀,就替我们穷苦人打江山呐”。接下来几句歇后语的引用异常精彩,符合自己的身份特征而且极其生动,并佐以丰富的感情和动作。在表态阶段,又第一个认识到了赔钱的危险已经不存在,抢先冲了出来装大方,并用捶背撸胳膊的动作获得了傅老的进一步好感。而且在话中不露痕迹地说出了“您要我赔钱就是和旧社会四人帮站在一起!”。尤其值得对该选手进行表扬的是:她没有利用自己是傅老同事陈大妈亲戚(^-^)的关系,完全凭实力获得了成功!最后评分:100分!恭喜唐纪琛选手!并对傅老表示同情!另外特别表彰志新每次都直奔主题,又一次“靠谱”可惜没成功的优秀行为。
17-18 不速之客1993年,你问:“葛优是谁?” 基本上没什么人会回答你《大撒把》、《上一当》、《顽主》,最普遍的肯定是“李东宝啊!”,少数人会说“李梅亭”。如果说内地八十年代起家的演员主要阵地是电影,如刘晓庆、陈冲(《小花》)、张瑜(《庐山恋》)等,90年代初则完全是电视剧的天下。相对应,最受广大影视观众欢迎的刊物从《大众电影》变成了《中国电视报》。这里暂时忽略已经开始燎原的港台影视。那一代国内一流演员基本上都是靠电视剧获得了观众缘,陈道明的溥仪(《末代皇帝》),葛优的李东宝(《编辑部的故事》)、李雪健的宋大成(《渴望》)、王志文的方言(《过把瘾》),连后来基本只演电影的姜文都出演了自己唯一出名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而且,从“阴盛阳衰”翻了个,实力与名声同样出色的大多是男演员。葛优的冷幽默喜剧风格与《我家》家常生活不太兼容,在这一集中表现只能算是中规中矩,精彩处主要是扮相和看到小凡时那一声“聂”,比起和平妈的表现相差甚远。本集中有不少普及程度相当高的段子,无法考证是《我家》启发了大家,还是梁左耳朵尖。“二位懂数理化吗?这就好办了”,这肯定是源于相声语言,在无数段子里都用过。“妨碍您脚落地了”“就算她是张曼玉林青霞----也坚决不答应? 再说吧…… ”。 这一集,热心肠的和平捡回家一位落难的民间科学家——寄生虫,不对,季春生,给家里造成了巨大亏困扰。在区区数日内损失累计有:饺子二百多个,啤酒、饮料数瓶(含喝光了卖的),肉皮冻一盘,傅老一周的早点面包,志新的衣服一套,空气清新剂两瓶,炸酱面数碗,志新的油条,志国的牛奶,一斤四两包子,傅老的“中华”,圆圆的乐百氏和娃哈哈,小凡的“增白粉蜜”大半瓶、废弃酒瓶子易拉罐一堆,吃饭巴唧嘴随地吐痰上完厕所不冲偷看小张洗澡。不过相比其他“民间科学家”,这位造成的损失不算大。本集里的“水变油”,最早成名的是哈尔滨司机王洪成,用许愿——表演——要求物质赞助——投产前开溜的手法来诈骗钱财,造成了国家四亿多元的损失,于1998年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疑时间有误)。王先烈之后,2005年,曾经位列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35位的浙江金义集团董事长陈金义对媒体扬言,该集团总工程师王先伦开发的一种名叫“金伦油”新型高能燃料,真正实现了“水变油”。陈后来欠下巨债失踪,再后不详。2006年,东北人王承东号称研发出“合成环保植物液体燃料油”,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后不详。据说在科学原理上“水变油”是可行但缺乏效益的,不过来源只是百度百科……不懂科学的楼主只知道,只要号称前景无限好的项目,先当骗子看待,然后再证伪。早期“民科”,主要能耐是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反正忽悠一个算一个。许多年过去,在某期“一虎一席谈”里,“民科”们已经开始走德高望重路线,一群白发苍苍的老头子,当你质疑他们理论被气得吃速效救心丸,你还敢说什么?他们的急也不是装出来的,都快入土了还没忽悠到名利。 关于“水基燃料母液”,我的印象来自这样一段对话:皮皮鲁:水基燃料的母液制作很复杂吧?郑渊洁:配制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只要机器运转起来,每22分钟就能生产1吨母液,而这1吨母液能将10万吨水变成油。皮皮鲁:太伟大了!郑渊洁:据说王洪成现在是日进斗金,每天赢利数十万元。皮皮鲁:我觉得咱们中国人不用干别的了,每天开着船满世界卖水基燃料母液就能成为世界首富。……以上来自《郑渊洁与皮皮鲁对话录》,是郑叔叔不可磨灭的一大污点,由于郑叔叔很重视版权,貌似网上找不到文本,书又没在身边,只记得似乎提到过好几次,颇持赞美之词,幸亏还多少有所保留,提到过“如果是真的”。貌似很多同学当年还很丢脸地为这个母液真假和父母老师朋友争执过,好在楼主出身油田,周围明白人太多,没敢坚持。谈到郑叔叔,怎么才能形容我当年是有多热爱呢?在九十年代,那是初中年龄以下思想叛逆少年的《圣经》,每月等那本薄薄的《童话大王》的幸福,比哪位小伙子等信号钻进姑娘闺房也不差煞。那套白色封皮的《郑渊洁童话全集》,在我当年的书柜里排名第三,仅列于鲁迅和王朔之后。后来,郑叔叔堕落了,开始捞钱,开始打自己嘴巴重复刊登作品,开始写很成人的内容。等我自己真成人了,反过来想想:捞钱捞得固然有些伤害童心,倒也没什么不法之举,较之《故事大王》《飞碟探索》等杂志上充斥着“七日治愈近视”“增高秘诀”,还算来的光明正大;重复刊登,也是无奈之举,年轻时把话说满了,老来确实扛不住;成人内容的问题,谁规定一个作家必须讨好读者不能改变风格了?偶尔看到今日的老郑,说话相当犀利,不失为一个明白人,虽然不再可敬,还是相当可爱。搜集资料时发现,老郑颇早就逆向思维过“早起的虫子被鸟吃”。说起来,我是相当腻歪那种号打鸡血式号召人拼搏的口号,比如什么“在非洲大草原上,羚羊每天早上醒来时,他知道自己必须跑得比最快的狮子还快,否则就会被吃掉。狮子每天早上醒来时,他知道自己必须追上跑得最慢的羚羊,否则就会被饿死。不管你是狮子还是羚羊,当太阳升起时,你最好开始奔跑。”冠冕堂皇的理由是:“给时光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实际上就是烦这种洗脑式的、把生活简化成某个真理的做法,不能接受别人把我当弱智想怎么忽悠就怎么忽悠。早起固然好,你也得当鸟。还搜到了方舟子和郑渊洁之间的一点小恩怨。好在下集就是伪科学话题,我终于有机会骂骂这货了。
LZ你这帖子没人回帖是因为大家都看的出了神啊,觉得说什么也比不上你的文采所以就不献丑了。我和同学都是每天定点上来看你更新没有的。相信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加油继续啊,看我家几十遍,看你这帖子还经常发现没注意过的新东西,实在难得的好帖啊!
20.心中的明星这一集的中心是圆圆,是这小人精第一次在《我家》里头回担纲第一主角,表现相当不俗。当年英达转遍北京几个区的少年宫,最终意外才选到关凌。据英达自述,关凌是在挑选结束后第二天才姗姗来迟,多亏自个当天没事干又去该少年宫溜达了一趟,而关凌同学见到英导的第一反应,是大大方方上前握手,寒暄道:“你就是英达吧,我看过你演的戏,演的不错,不错。”据调查,《当代青少年益友》是虚构的一本杂志。但刊登乱七八糟的广告确实是很多少儿杂志的作风。和平:“这钱那钱,都收到(戏味)民国三十七年啦!”典出文革《十大样板戏》的《杜鹃山》的唱词――可是你们的田赋钱粮、苛捐杂税,已经收到民国三十七年啦!(即1948年)。 其实,圆圆疯狂喜欢张国荣可能性真不大,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动物世界》歌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