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大神 科教探究魔兽种族背景源自哪些现实文化

好文共享,转“知乎”冷哲大神关于ISIS的分析。。。
“ISIS只是疥癣之疾。如果五常之中任何一个愿意正经派些地面部队,而且其他四常还不下绊子,ISIS并不会比*河蟹*更英勇善战。关键的问题并不在与ISIS本身,而在于其背后的逻辑。当我们看到在欧美发达国家出生长大的穆斯林目睹了所有那些极端、残忍的行为之后还是对ISIS心向往之,我们就要问,这种局面的内在逻辑是什么?————————————————————————————伊斯兰的悲剧与资源的错配所有的宗教都起源于蒙昧时代。它们带有严重的古代残余。我们大概都觉得一些穆斯林国家的石刑实在是愚昧残忍,但别忘了,这可是中东地区在基督教诞生之前就有的习俗。不要忘了,当年毁灭了亚历山大图书馆最后一部分藏书的,是基督徒。反而是阿拉伯人将希腊的辉煌文化保留了下来。西欧人最后是从阿拉伯人的故纸堆里面把希腊人的遗产刨了出来。那么我们要问,何以基督教地区逐渐摆脱了这些问题,而伊斯兰教地区反而深陷进去了呢?其实核心的问题并不在于宗教本身,而在于经济。西欧是世界最早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地方。新大陆的发现极大地改变了西欧的经济结构。经济结构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强力阶层。而新的强力阶层又催生了新的社会文化。在政治和经济上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资产阶级,不断推动社会文化向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方向转型。这其中也包含宗教文化。欧洲因为宗教改革杀得人头滚滚、流血漂橹,直杀得各国精疲力尽、无心再战。宗教改革派和保守派不得不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在国际政治上确立了主权不可侵犯的国际关系框架,在宗教问题上,则是政教分离的起点。此后基督教几经改革,逐步开明化,到达了今天的状态。如果没有这一系列的宗教改革,基督教绝不会像今天这样开明。不要忘了,基督教地区也流行过猎杀女巫。而中东的伊斯兰教分支,却从来没有像西欧的基督教那样进行过深刻的宗教改革,它仍然秉承着政教合一的旧有属性,并带有大量沿承自上古的文化习俗。其原因并不难以理解:中东地区土生土长的资产阶级从来都没有掌握过话语权,因此不存在一个超越古典时代的强力阶层能够推动宗教改革。然而,(在某种角度而言)不幸的是,中东地区拥有大量的石油资源。本来一个经济上落后的地区,文化上也就落后,同时也没有力量去推广自己的落后文化。而一个经济上发达的地区,其文化也相对先进,同时也就有财力能够推广其文化。如此一来,先进文化就会自然而然地从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落后地区推广。然而,中东的石油创造了这样一种错配的局面:中东的宗教文化依然守旧,但却拥有巨大的财力。本来伊斯兰教最先进的分支应该是在中国、在美国或者欧洲,然而这些地方的伊斯兰分支却因为传教的财力远没有中东某些极端分支强大,而反过来被中东的分支侵蚀了。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本来中国穆斯林根本没有穿中东长袍的传统,为什么这两年有些穆斯林开始穿中东长袍了呢,原因并不难以猜测。这种经济结构落后但经济发达的地区向经济结构先进地区的逆向传教,是伊斯兰教面临的最大困局。它导致了伊斯兰教无法因应当前世界的经济发展而持续演进,反而走向了守旧对抗的道路。*河蟹*(基要派)在基督教中也不是没有。这可以说是一种意识形态在面对与现实经济体系的冲突时所采取的两种必然路径之一。这两种必然路径就是:A.因应新经济体系的主导阶层的需要而改变。B.回归并固守就有的教条,并试图依照这种教条来改变现实经济体系。基督教的*河蟹*往往陷于失败,就是因为他们从财力上就比不过得到资产阶级大力支持的新教派或者旧教派中的开明者。然而伊斯兰教的*河蟹*却因为有着强力的资金支持,反过来逐渐压倒了新教派以及旧教派中的开明者。这导致了伊斯兰教义的保守化,以及与世界经济体系的对立化,进而减少了穆斯林资产阶级的数量和增长的速度,反过来增强了基要派本身的稳固性。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ISIS的基础在这一背景下,ISIS的崛起就不再是一个偶然的局部事件,而是一个必然的全球事件。由于全球伊斯兰教在中东资金影响力下的全面保守化,它既加大了各地穆斯林与自己所在社区的其他群体的融合难度,又为融合失败的穆斯林提供了一种中二的解释:“你不能融入本地社区不是你的错,是他们的错。只要强迫他们变得像你一样就好了。”很多人看到某些极端穆斯林强制要求所在地区的餐馆不能卖酒,还觉得这是什么“不尊重其他人的生活习惯”。这些人从一开始就搞错了。这是伊斯兰守旧派身上尚未能被洗脱的名为“政教合一”的旧习。古代宗教全都具有这一特性,它们会自动将本宗教、本教派的规则发展成为政治统治规则。到了现代,先进教派是因为宗教改革才消除了这一特性。正是因为血腥的宗教战争让西欧人从价值上、政治上、经济上觉得难以承受,才衍生出了尊重他人宗教信仰的原则,这才产生了政教分离的原则。ISIS是伊斯兰保守派政教合一旧习的现实体现。它号称要完整的实现伊斯兰教法,要将中东乃至世界都统一到伊斯兰教法之下(这也是为什么基地组织会说ISIS是极端组织、恐怖组织)。很多人理解不了为什么在欧美的花花世界之下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穆斯林青年会认同ISIS,还跑去参加ISIS。其实并不难理解。在这些国家,恰恰是部分地由于伊斯兰守旧派的影响力和教义,导致一些穆斯林青年难以适应当地的生活,不能融入,不能认同。这些人其实很苦恼。但是ISIS告诉他们:“你的苦恼是因为你是对的,他们是错的。来这里吧,这里有你的同志,我们一起改变这个世界。”好咯,直接上升到马斯洛需求的最上面两层了。这诱惑力能不大?——————————————————————————————————军事上解决ISIS并不难。甚至来说,就算放在那边不管,ISIS的政治结构也无法承载其宣扬的理想主义。顶多三四十年,这个结构就会因为内部利益分配问题而自我崩溃。它会创造一个其实并不完全信那一套的暗地里享乐的核心统治集团,这个集团本身的发展就会让ISIS走向崩溃。所以ISIS本身并不足虑。但问题是,ISIS并不是什么狂人偶然间创造的组织,它是全球伊斯兰保守化导致的必然结果。就算ISIS倒掉了,也会有下一个ISIS出现。毕竟,守旧派的金主还在那里,金主供养着的极端守旧派阿訇也还在那里。他们只会源源不断地创造下一个ISIS的炮灰。彻底消灭ISIS的核心,在于伊斯兰的宗教改革,在于伊斯兰革新派的反击,在于切断守旧派的资金来源。然而,这问题就在于,守旧派的金主们恰恰控制着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种自然矿藏中的很大一部分。现在谁都不会去公开得罪他们。而培育伊斯兰革新派也是困难重重。官方建立伊斯兰神学院,并不见得能治本。缺乏伊斯兰开明资本势力的支持,革新派神学院犹如无本之木,甚至可能被极端派渗透,最后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培育伊斯兰开明资本势力又不知道会不会其实培育了极端派的特洛伊木马。政治上的风险非常大。所以其实到最后,各大国都是一筹莫展。几种可能的结局是:1. 随着伊朗经济发展,内部政治逐步开明化,完成内部宗教改革,再向外推广。之所以要专门提伊朗,是因为它是中东伊斯兰国家里最有希望完成这一转变的。(这问题是,伊朗本身野心也不小,能不能平稳发展、平稳开明化,都是未知之数)2. 中东爆发全面而长期的逊尼对什叶的伊斯兰宗教战争,两边杀的人头滚滚、流血漂橹,两边都耗费了无数的财力,逆向传教活动衰弱,先进地区的伊斯兰教分支重新获得话语权,开始正向传教,最后各方坐下来签署伊斯兰版本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进而逐渐消除伊斯兰守旧派的政教合一文化。(这问题是,各大国还指望着中东的石油呢,谁也不敢让中东彻底乱掉)3. 在全球主要国家集体右转的背景下,部分教派被宣布为类似于纳粹一样的绝对禁忌。人类首次对某一宗教或宗教派别实施全面的文化检查。(虽然很多人觉得这是条好路,但不要忘了,这是在逼迫现代国家自己打破“禁止政教合一”的信条,这也许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开,后面会飞出什么幺蛾子可就难说了。就目前来看,各主要国家大概不会为了这个问题违背自身文化原则)4. 在全球主要国家集体右转的背景下,中东移民被逐渐摒于门外,中东伊斯兰问题被刻意地压制在低烈度水平,成为一个无法治愈也无法全面爆发的溃疡。直到中东地区主要石油资源耗尽,或新的能源和化工技术使得石油失去了既有的重要地位。————————————————————————————————————最后要说一句。最近很多人不断嘲讽欧洲“圣母癌”。其实大可不必。人类社会发展自有其原则。那些为难民奔走而呼的人,大概与追求自由平等的人是同一批。很多事情是一体两面的,赞赏日本人守规矩,就要看到这背面就是日本社会的压抑。所以,“圣母”们的倒台,对于社会本身的发展,并不见得是什么好事。因为这大概会导致自由平等的呼声减弱,进而降低社会流动性、稳定性、创新能力、经济发展能力。马琳·庞勒也许能解决法国的穆斯林问题,但是也千万别忘了,他所站的那条道路上,总是飘着某个小胡子的阴影。谁说纳粹就一定不会借尸还魂呢?至于一些暗示应该用大屠杀来解决问题的朋友,我只能说,如果真的出现了一个能够容许和执行系统性种族屠杀的国际政治体系和政府,那屠刀也不见得不会落到你的头上。规则是冷酷的,规则一旦建立,往往不会只在你想生效的地方生效。世界总是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复杂。”
这些回帖亮了
中东没有石油连非洲都不如。
说的道理都对,就是太温和了
引用12楼 @ 发表的:
是吗?
引用13楼 @ 发表的:
不是吗?。。。。
你俩的快递到了,一起起床收一下!
所以如果真能把中东全境拖入战争,石油界老二俄罗斯就该笑开花了,这才是俄罗斯这么积极的深层原因吧,
俄罗斯已立于必定得利的境地:
闹大,油价上涨,
不闹大,顺利收割isis,打通什叶派走廊,并安插库尔德自治国长久打击土耳其。
多亏我国没有政教合一的传统
中东只是大国较力的斗兽场,背后是俄美大国和他们的跟班,IS之类都是斗兽罢了。
为毛我们没有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
中东只是大国较力的斗兽场,背后是俄美大国和他们的跟班,IS之类都是斗兽罢了。
中东没有石油连非洲都不如。
石油是伊斯兰和阿拉伯的诅咒。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说的道理都对,就是太温和了
有石油 有钱有闲
引用3楼 @ 发表的:中东没有石油连非洲都不如。
实际上阿拉伯文命在石油成为主要能源之前就长期处于世界文明顶端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引用7楼 @ 发表的:
实际上阿拉伯文命在石油成为主要能源之前就长期处于世界文明顶端
非洲还是人类起源地呢!就凭那坑爹的绿教,整出的国家也就是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的水平。
引用8楼 @ 发表的:
非洲还是人类起源地呢!就凭那坑爹的绿教,整出的国家也就是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的水平。
我是在说客观事实。事实是阿拉伯国家历史上大多数时期都不是巴基斯坦孟加拉水平 而是科技经济都处于前端的。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多亏我国没有政教合一的传统
大家常说的绿教 和isis有关吗
引用10楼 @ 发表的:
多亏我国没有政教合一的传统
是吗?
引用12楼 @ 发表的:
是吗?
不是吗?。。。。
很深刻啊!!!!!
引用12楼 @ 发表的:
是吗?
引用13楼 @ 发表的:
不是吗?。。。。
你俩的快递到了,一起起床收一下!
开发新型高效能源,完全取代石油,让中东不能再靠卖石油发家致富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中东千万别乱。。特么世界才和平了70年而已。。
只谈伊斯兰保守势力因为“有钱”,所以推动非中东地区伊斯兰化? 这种分析未免太简单。 伊斯兰世界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分裂。伊朗也好,土耳其也好,以前领导阿拉伯攻击以色列的埃及也好,现在混的还不错的以沙特为主的海合会也好,最终目的都是整合中东伊斯兰。 就拿中国为例,谁会认为民国时期军阀混战的中国能完成全面工业化?
至于伊斯兰教本身的问题,它的确妨碍伊斯兰文明的复兴,但这不是关键。土耳其的伊斯兰教世已经俗化了100多年,现在它混的很好?
至于1515不过是个搅屎棍,的确只是“疥癣之疾”。
这才是好文,不过理智的人太少
说白了就是伊斯兰教的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358人参加团购599.00元&1390.00元
110人参加团购99.00元&199.00元
448人参加团购98.00元&329.00元
330人参加团购529.00元&1290.00元
2258人参加团购578.00元&899.00元
404人参加团购297.00元&790.00元
375人参加团购338.00元&929.00元
394人参加团购265.00元&499.00元
352人参加团购549.00元&899.00元
512人参加团购499.00元&1099.00元
178人参加团购318.00元&849.00元
63人参加团购248.00元&469.00元魔兽科学探究:各种族背景对应的现实文化
《魔兽世界》有几大重要的文化背景来源:
  1.传统的以《魔戒》为代表的欧洲奇幻(特别是英文奇幻),以及衍生出来的“龙与地下城”等奇幻文化。这部分构成了整个世界观的基本框架和认知符号。
  2.欧洲神话(希腊、北欧),这部分主要集中在创世论。
  3.欧洲史。
  4.世界各地不同种族和文明的文化符号。
  5.世界各地的宗教和信仰。
  其中1、2点和本问题关系不是非常密切,4、5点是最密切的,也是大家普遍关注的;但是第3点很容易被人忽略。所以我就围绕欧洲史来回答这个问题。
  人类的历史和联盟的历史是无法分割的。联盟的历史以欧洲史和英国史作为主要参考来源,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时代):
  前联盟时期- 即阿拉索帝国建立到解体的年代,对应欧洲古典时期;
  洛丹伦联盟时期- 以洛丹伦王国为核心的联盟时期,对应中世纪;
  新联盟时期- 即现在(WOW里的)联盟,中世纪末期到开始向近现代过渡时期;
  阿拉索帝国的英格兰情节,联盟的前身即最早的人类政权——阿拉索帝国。关于阿拉索帝国的信息并不多,如果对应地球上人类的历史来看,阿拉索时代(至少其早期)应该更接近于某种历史与神话传说相结合的时代。
  古英格兰史和神话传说,是西方奇幻(更准确说是英文奇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料供应商。首先不列颠岛那富有特色的轮廓就不止一次的被异化为一个个有着龙、魔法与地下城的神奇大陆,出现在不同的奇幻作品中。不难想象,以人性的自我和本我而言,很难把自己异化成精灵、兽人之类的设定,因为它们显然是只为异族外邦准备的。所以,魔兽世界中的人类,其初始原型就是盎格鲁-撒克逊人。
不列颠、维斯特洛与东部王国不得不说的故事
  我们知道世界各地都流传着一些看似历史实则神话的故事,中国有炎黄尧舜禹,苏美尔有吉尔伽美什,英格兰有亚瑟王。如果我们分析“阿拉索”(Arathor)这个词,不难发现其词源是Arthur,或者至少与Arthur同源。这里的Arthur当然是指亚瑟王,古英格兰神话中的英雄,统一英格兰的王者,将其异化为艾泽拉斯人类最早政权的名称,可谓是实至名归。阿拉希帝国发源于阿拉希高地,定都于激流堡。在游戏中我们可以看多很多极具不列颠特色的景色
阿拉希高地的巨石阵
巨石阵是古老英国文明的象征
阿拉索帝国的开国领袖索拉丁大帝为了抵御西北部阿曼尼帝国的侵袭而下令修建了索拉丁城墙,隔绝了阿拉希高地与希尔斯布莱德丘陵
罗马帝国哈德良大帝为抵御北部皮克特人的侵袭而下令修建了哈德良长城,隔绝了英格兰与北部的苏格兰丘陵与山地地区
  无论是《魔兽世界》中出现的人类“七大王国”,还是《冰与火之歌》中的“维斯特洛七大王国”,在形式上都源自持续400余年的英格兰七国时代(Heptarchy)。当然我们没法把七国一一对应,而且那样做也太low了。
洛丹伦联盟短暂的“中世纪”
  洛丹伦联盟在各方面都表现出了浓厚的中世纪色彩,但是在这样一个危机四伏的世界里,中世纪那种多国封建体系注定是短暂的,很快各国在巨大的外部威胁之下,迅速投入到总体战之中,并向现代集权国家的过渡。所以玩家更为熟悉的洛丹伦,实际上“中世纪”已近结束,封建制度正在瓦解,王国在向近现代的民族国家转型。这个过程中,国王会强化中央集权与君主权威、削弱贵族势力,就像路易十四所做的那样。
  巴罗夫家族是洛丹伦势力最强大的贵族之一,其领地遍布整个洛丹伦中部,可谓富可敌国,这使他们也成了泰纳瑞斯国王首要打击对象:其领地与统治权被剥夺。最后巴罗夫家族出于复仇心理在彻底投靠亡灵天灾,这些故事在WOW任务中有直接表现。
  打击贵族,没收其地产,取消其特权,把佃农解放出来,传统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趋于瓦解,农民涌入城镇,人口稠密、商业发达的城市开始雨后春笋般的出现,这些在西欧历史上是真实发生过的历史,在洛丹伦自然也发生过。在《魔兽争霸Ⅲ:混乱之治》的人族战役中有一关的场景在安多哈尔。打开地图不难发现安多哈尔和巴罗夫家族的农田一样,坐落在洛丹伦中部,交通便利,适合作为面向全国的交通中心和货物集散地。所以随着贸易的兴起,它很快便成为了洛丹伦的粮食交易中心。
  洛丹伦联盟鼎盛时期的形势图,该地图标出了亡灵天灾来袭前东部王国各势力的范围。这张地图的信息量非常大,它和《魔兽世界》游戏内的东部王国很不一样是因为它是结合小说、漫画等信息绘制的,比较忠于世界观设定;而《魔兽世界》中的艾泽拉斯只是个缩小版的主题乐园。
  巨大的圆顶和高耸的尖塔,洛丹伦都城充斥着典型的拜占庭式建筑。洛丹伦的陷落和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一样,在两个世界各自都是划时代的重大事件,标志着帝国的灭亡、旧秩序的解体,以及混沌的开始。当然这并不是在暗示天灾在隐射奥斯曼人,亡灵天灾的灵感来源是民间传说、吸血鬼故事与弗兰肯斯坦式的黑暗哥特文化。
  斯坦索姆作为洛丹伦的城市,却与数千里之外的暴风城保持了建筑风格的高度一致...实际上这是暴雪早期开发资源不足,素材回收利用的后果,后来就将错就错下去了。当然我想也有可能与其港口城市的身份有关,也许这个城市就是暴风城的航海者们开拓前往洛丹伦的航线时建立的。
  如果没有天灾瘟疫,安多哈尔会发展成继洛丹伦都城、斯坦索姆之后又一个大都市。鉴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也许会成为洛丹伦新的政治中心。
  奥特兰克(Alterac)的词源可能是阿尔卑斯(Alps)和奥地利(Austria),结合其游戏内的环境与气候进一步引申就是中欧的山地国家。
  达拉然是一个魔法城邦(Magocracy),这是一个专有名词,源于D&D,发扬光大于各类奇幻设定,比如《魔法门》系列中著名的七城联邦。具体来讲就是法师议会统治的自治城市。魔法城邦存在的目的就是学习和研究魔法,类似的设定还有《冰与火之歌》中的学城(Citadel)。其历史原型是欧洲中世纪的大学。中世纪的大学属于自治的师生联合体,和贵族封地或自治市镇一样拥有领地、建筑和农田,许多大学甚至拥有对其师生的司法仲裁权和在其他领地的治外法权。
  吉尔尼斯看起来就像是把工业化成果完全剔除后的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特别是阴森的气氛和多雨的气候还原度非常高。库尔提拉斯目前没有任何原画和其他美术作品。不过个人猜测,库尔提拉斯应该会以善于航海的欧洲国家,比如威尼斯共和国或者大航海时代的西班牙。洛丹伦联盟的外族成员:矮人与高等精灵会在其他篇里提到,这里就不再赘述。
  洛丹伦联盟是在应对外部威胁时,被动的、相对仓促的情况下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联盟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普世价值”:正义、和平、公正、信念..看似源于圣光信仰的启示性质的文字,其背后的真正含义是:艾泽拉斯属于原生种族和文明;兽人是入侵者,驱逐兽人是伸张正义。这种设定的来源,自然是欧洲在历史上面对的、不止一次的来自东方的蛮族与帝国的入侵。
  很快外部威胁被解决,联盟也迅速的产生了离心力,各邦之间的共识迅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争分夺利、勾心斗角。泰瑞纳斯国王不得已用十分武断的方式来维持联盟的统一。这样一个联盟在天灾瘟疫面前也是脆弱不堪的。但即便如此,其自身的组织资源依然是十分丰富的,所以在暴风城主导下联盟很快就重新焕发生机。
暴风王国与新联盟
  当洛丹伦灭亡后,以暴风王国为核心的新联盟取代了洛丹伦联盟。联盟的重心南移,暴风城逐渐发展成为联盟新的中心。而我们在前文提到的现代民族国家的构建依然在继续。随着洛丹伦的沦陷,大批人类难民出逃,一部分随着吉安娜·普罗德摩尔女士前往卡利姆多开辟新殖民地,另外一部分则来到了暴风王国,就像当年暴风城沦陷时,大批人类难民北上前往洛丹伦一样。大批的无地难民意味着廉价的劳动力,以及潜在的巨大市场和商业机会。
  瓦里安国王回归后更是极大的加速了这个进程。贵族、宗教两大传统势力被迅速削弱,国王的权力被空前加强,在打击贵族豪强的同时,瓦里安大兴土木、整备军队、树立个人雕塑,大有路易十四“朕即国家”的作风。(当然作为一个奇幻世界,其表现方式也很有史诗感:把持朝政普瑞斯托女伯爵是邪恶的黑龙公主!宗教领袖本尼迪塔斯是邪教头目!联盟的勇士啊,跟随国王干烂他们!)
  矮人与侏儒的工业文明也在加速这个进程。暴风城到铁炉堡的地铁可以让最近的工业成果、理念与产品快速的送到千里之外的暴风城。矮人和侏儒们也开拓了一个新的工业区(矮人区)作为铁炉堡的延伸(此外暗夜精灵们处于其亲近自然的天性聚集在了花园区)。海港更是让暴风城拥有了洛丹伦都城无法想象的交通优势。卡利姆多的盟友们和其他中立势力的商人,可以很方便的到达暴风城开展商业交往与其他活动。而重建后的暴风城拥有完善的规划,也恰到好处的适应了这个过程。最终暴风城发展成为了一座十分“国际化”(或者叫“族际化”,也许应该叫多元化)的城市,是艾泽拉斯一个重要的商业、交通和交往中心,大概也是这个星球规模最大、最有经济活力的城市了吧。
  新联盟作为洛丹伦联盟的直接继承者,在初期一样陷于某种被动的境地。暴风城陷于奥妮克西娅的阴谋之中,直到国王回归后全面整顿,联盟开始迅速改变。我们在前文说道,人类代表着盎格鲁-撒克逊文化;那么人类主导的联盟,自然也代表了盎格鲁-撒克逊主义所主导的世界秩序。这个秩序可以这样理解:随着其他威胁越来越大,联盟不得不对部落做出相当的妥协,一方面联盟可以和部落分享艾泽拉斯,但部落休想破坏联盟的秩序与规则,也不要妄想占据那些富饶的土地;另外一方面,接纳有同构关系的种族加入联盟,比如暗夜精灵一样以艾泽拉斯守护者自居,再比如德莱尼人有共同的信仰体系。同构关系意味着高度的共识和集体安全,在这样一个体系下,各成员不需要担心会吃亏或者会被大国压制;反倒是各成员会呼吁大国负起责任,就像瓦里安在联盟其他各族领袖的拥戴甚至是要求下升格为至高王。
  在官方小说《狼之心》中生动的描写了一场联盟的首脑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是否允许狼人加入联盟。从其中我们可以看出联盟对于其成员的资格审查是十分严格的,有漫长的辩证过程。正是这种严苛的手续,才保证了各成员之间高度同构的关系,维持了联盟的团结与强大。相比之下,地精加入部落是萨尔引荐,地狱咆哮点头即可。
  这座城市入口处有巨大的雕像;河道把城市划分为若干个城区,其中一个城区是世界闻名的经济中心,集中了银行和其他财经机构;外来移民聚集在特定的街道和城区。我说的是纽约市(自由女神像、曼哈顿、唐人街和小意大利),也可以是暴风城(联盟诸英雄雕像、贸易区、矮人区)。从前文的盎格鲁-撒克逊主义情节展开来讲,暴风城就如美国(纽约)一样繁荣强大也是有一层隐喻含义的。
  熊猫人选择阵营时的文字说的十分明白:“团结的”联盟、“松散的”部落。虽然看起来大大酋长乾纲独断的部落比多边主义的联盟更加强调的团结和统一。实际上部落是一个缺乏共识的临时共同体,像是一群现实主义者为了短期利益暂时联合在一起。
  所以最后我们再一次给出结论:人类代表了盎格鲁-撒克逊文化,人类主导的联盟就是盎格鲁-撒克逊主义主导的世界秩序与体系的表现。联盟自身的定位就是类似北约的秩序维护者与反秩序行为的仲裁者。至于暴风王国,它正处在的历史坐标是:在向现代的、中央集权、有主权边界的民族国家转型的中世纪末期封建王国。
  西方文化中,有两个现象(或者说事件)是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其中一个曰“城市的陷落”。西方文明在早期本质上均是城邦文明,即使有的城邦发展成了幅员辽阔的帝国,也保留了十分浓烈的城邦色彩。所以关键城市的兴衰往往变得十分重要,因为它往往能结束和开启一个时代。罗马的陷落意味着西欧古典世界的结束、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则意味着东罗马的灭亡和正教会法统的式微。在WOW中,我们之前提过,洛丹伦都城的陷落就是一种此类事件。实际上WOW中还有其他城市的陷落:如暴风城曾的陷落,还有5.0末期奥格瑞玛的陷落等,基本上都伴随着重大的变故。(顺带一提,还有塞拉摩的毁灭,稍后会有这方面的详述。)
  另外一个现象,曰“迁徙”。摩西出埃及、奥德修斯的奥德赛、埃涅阿斯从特鲁伊出逃前往意大利、“五月花号”的清教徒们前往新大陆....往往紧随着迁徙的就是“建立新家园”。这种迁徙文化客观上促成了今天的世界格局。在WOW中,迁徙文化表现的就更加直接了:我们之前提到人类诸王国就是阿拉索帝国的贵族迁徙开拓新领地形成的;吉安娜带领一批移民建立了塞拉摩;维纶带着德莱尼人乘坐埃索达逃出德拉诺(顺带一提,埃索达=Exodar,出埃及记=Exodus,德莱尼人的流亡故事也和犹太人十分相似),以及我们接下来要谈的:萨尔建立的新部落。
萨尔的主角光环
  旧部落没有什么可谈的,就是西欧对于东方蛮族的刻板印象,几乎所有奇幻作品里的兽人都是这个来源。但是新部落就不同了,其表层是游牧蛮族,但内核却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说到新部落就不能绕开萨尔。如果魔兽系列的所有角色按照戏份做个排行,萨尔排第二,估计也没有敢排第一了。我们之所以说萨尔是主角,是因为这个角色本身就是一大批主角揉合而成的,几乎从希腊的喜剧、到圣经故事,所有伟大领袖和领路人的影子,都能在萨尔身上找到。
  在敦霍尔德领导兽人起义,和古罗马的斯巴达克斯奴隶起义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只是斯巴达克斯在试图渡过墨西拿海峡前往西西里时失败,最后覆灭;而萨尔自然有主角光环,顺利横渡无尽之海前往卡利姆多建立了新部落。
  有多少人记得《魔兽争霸Ⅲ:冰封王座》的官方自定义战役《兽族大逃亡》?这段剧情是属于正史里的,讲述了萨尔在带领兽人前往卡利姆多的途中经过一个小岛,并结识了暗矛部族,帮助击杀了岛上的海妖。如果你读过《奥德赛》中的《海妖之歌》,肯定不会对这段故事感到陌生。当然萨尔的做法比奥德修斯来的更加简单粗暴。
  埃涅阿斯来到意大利建立了王国,他的后代罗慕路斯建立了罗马。当然在萨尔身上,两者的事迹合一了。一只母狼养育了日后罗马的建立者,而狼对于兽人本身就是亲如骨肉的存在,特别是对于萨尔出身的霜狼氏族而言。
奥格瑞玛不是一天建成的
  在前文看起来很开玩笑的把萨尔建立奥格瑞玛和罗马的建立相提并论,实际上我并没有开玩笑。我们不妨看看暴雪玩的这个文字游戏:
  我们都知道,罗马的城名来源于其建立者罗慕路斯:
  Roumulus→Roma(拉丁语)→Rome(英语)
  我们也还知道,奥格瑞玛的城名源于先代大酋长奥格瑞姆·毁灭之锤:
  Orgrim→Orgrimmar
  不难发现其起名规则和罗马的命名是一致的,只是在结尾加了个 r 来突出兽人语言的厚重感。之前提过,旧部落的确还是那个旧部落,但新部落就不是了。如果联系地球人类历史来讲,在古典时代早期,部落和部落联盟会从游牧生产渐渐向稳定的农业生产过渡,而随后处于商业、安全等必要,聚落聚集产生城邦。罗马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城邦励志史:一个渺小的城邦,艰苦奋斗变成了一个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庞大帝国,更是人类古典世界所能发展处的极限了。对于新部落来讲,奥格瑞玛就是新部落城邦,通向罗马的历史进程才刚刚开始。所以WOW中的兽人表面上和其他游戏一样隐喻东方蛮族,但实际上,从内在来讲,他们是罗马人。更准确的描述是:奥格瑞玛和新部落的原型是罗马。古典时代并没有现代民族国家,像联盟那样围绕种族来展开这个话题并不合适,取而代之的是城市。当然兽人作为部落的核心,用其指代奥格瑞玛理论上也是可以的,特别是在加尔鲁什·地狱咆哮当政时期。
  新部落围绕奥格瑞玛也建立了一套与联盟截然不同的政治制度。我们在前文归纳了联盟在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而部落在向古典城邦国家转型。部落特别的地方是大酋长制度。大酋长是部落的最高领袖,其地位是高于各种族/主城/王国/政权领袖的。这就让一些事件的发生成为了可能,比如:前文提到新种族的加入,大酋长点头即可;再比如幽暗城之战后,萨尔直接派遣库卡隆接管幽暗城。这种类似匈牙利事件与布拉格之春的冷战范式剧情,是绝对不可能出现在联盟方的。
  城邦国家的建构也决定了奥格瑞玛与部落其他城市在政治地位上绝对是不平等的,这种关系就如同罗马和其他意大利城市、意大利和其他行省一样。雷霆崖和锈水港也许勉强相当于意大利城市,而幽暗城和银月城就是偏远的行省了。所以部落有明显的核心区、边缘区的概念,而联盟虽然在经济、交通活动上有这种区分,但政治上是不存在的。
  与联盟团结在共识与同构中不同,部落是一个十分缺乏共识的组织,其结果就是一个“内实外松”的结构:在其核心区域(即卡利姆多中部)存在基于对新部落理念认同的共识,兽人、巨魔、地精和牛头人,无论是生活方式还是信仰习俗,都不会有他们与部落其他种族之间那种巨大差异。但在被遗忘者和血精灵的眼里,部落永远是临时盟友,大家只是为了生存下去才迫不得已走到一起而已。一旦生存问题解决,散伙是最自然的选择了,可谓同床异梦。所以大酋长必须紧盯所有的盟友,特别是那些看起来就不大省心的盟友。
  古典城邦十分热衷于修建角斗场(竞技场)。城邦军队是由公民组成的,公民的尚武程度往往直接决定了该城邦的战斗力,角斗活动一方面培养尚武传统,另一方面又是一大娱乐消遣。伴随其往往还有政客与公众的互动、公共话题的讨论等,一定程度上也增强了城邦的凝聚力。
  官方小说《天崩地裂》中对奥格瑞玛重建的原因有所描述——火灾。历史上同类事件,最为著名的应该就是尼禄时期的罗马大火,有野史认为大火是暴君尼禄所谓,目的是重新规划建造一座更华丽的城市(当然也有说纯粹为了取乐)。无论如何,地狱咆哮监督下重建的奥格瑞玛的确比以前更加华丽了,而且他也的确是名副其实的暴君。
为什么塞拉摩会毁灭?
  当我们认定“奥格瑞玛=罗马”以后,会欣喜的发现命中注定与罗马一决雌雄的城市也在WOW中出现了:塞拉摩。塞拉摩建立的缘由和奥格瑞玛是一样的:移民开拓的新殖民地。而且其成型比奥格瑞玛更早、也拥有十分强大的实力。从WarⅢ额外战役来看,塞拉摩鼎盛时期控制了卡利姆多的东海岸。雷克萨也是很艰难的才换来了塞拉摩与奥格瑞玛之间的和平。
  让我们回到地球。在地中海东部,曾经存在过一个十分善于航海经商的民族叫迦南人,他们同属闪米特人的一支,和犹太人是近亲。当然他们还有一个希腊人取的更加响亮的名字——腓尼基人。腓尼基人来带北非发现一不错的地方,就建立了一座城市,并将其命名为“新的城市”,音译腓尼基语就是“迦太基”。迦太基是完全可以和罗马相媲美的伟大城市,是拥有有发达商业和强大海军的城邦。迦太基为了争夺地中海霸权,和罗马之间的恩恩怨怨我想不用赘述了。我们认定罗马人的故事在奥格瑞玛重演,那么能够出演迦太基的也只有塞拉摩了。所以塞拉摩的毁灭几乎可以说是注定的,而并非是游戏平衡性、均衡联盟部落双方的城市数量之类的原因(说道平衡性最大的影响无非法师传送门,但实际上在游戏里并没有移除)。
  一山不容二虎。无论是地中海霸权还是卡利姆多东海岸的霸权,都只能控制在唯一的一方手里。也许在萨尔和吉安娜的斡旋下会有和平,可一旦任意一方的领袖发生更换,就有能全面开战。戴林·普罗德摩尔如此,地狱咆哮更是如此。
  罗马人在战胜迦太基后彻底毁灭了该城市,为了防止其重建还特意在周围土地撒盐使其盐碱化无法种植作物...这种斩草除根的做法显然也被艾泽拉斯的“罗马人”学到了:魔法炸弹产生的遗留依然在肆虐着塞拉摩废墟。
  写到这里基本上想说的也都说完了,总结一下。
  联盟与部落的冲突,以及人类大战兽人,其实是个“关公战秦琼”的叙事:现代民族国家与古典城邦国家在架空世界里的偶遇;从文化来源上讲,是后世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大战先辈罗马人。当然暴雪也并没有把其描述的那么严肃,在配合其历史文化大杂烩的作风,也只是一种异化再现罢了。
好文一起分享}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