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兽这有德国纪录片,中国,新超级大国 韩国纪录片,能不能发

  都一个多月都沒有发现旗米拉更了,大家谁有资源吗?
楼主发言:4次 发图:0张 | 更多
  跪求!
  更新了,才看了的
  早看过了 继续黑 没新意  
  那个网站能看?  
  龙腾网能看
  出来了,黑的很,看完就觉得中国需要革命,不然药丸
  大神给个连接!
  反串出来黑的?
  同求  
  旗米拉有了,  全是黑的,  木有意思,  而且好像是三四年前的片子拍的感觉像三十年前的中国,  搞不懂德国佬怎么这么恶心  
  第三集意识形态方面比较突出。  都找些什么人啊,民运分子,GZJY,能得出什么客观的结论?  我算是看清楚了,不管是台湾,还是德国,只要有“民主、自由”,就是好的。
  别人贬不必妄自菲薄,别人赞不必妄自尊大  有时候捧也是杀的一种方式
  第三集黑  
  看看薄的,说的好像他们看的很清楚似的  
  美国控制了西方媒体。  北美,西欧,已经东欧。
  正好可以看看那些吾儿如何撒谎……呵呵!  
  说有些事描述得有点夸张,或者说三观没那么正就算了,不明白台版为何有那么玻璃心,几句不合你意就是黑?这里变成乌有之友还是铁血之友版了?  三集我都看了,访问的几乎都是中国人,既有异见者、也有曾经的高官、记者、学者和平民百姓。某些说法我不太赞同,但现实的确有不少是那种看法,角度问题,不敢说谁对谁错。  总的来说,算是个蛮客观的制作,至少比湾湾的节目好看多了。
  马克  
  谁有?  
  从头到尾都是黑,每个细节都是黑,找的几个所谓中国长相说着中国话的人,也都是歪瓜裂枣看着就有问题的所谓中国人,而且还有日本人冒充的中国人,片子看起来装的高冷,但是骨子里从头黑到尾,反正就是中国必然奔溃,今天不奔溃明天奔溃,50年代奔溃到现在,到未来,反正不奔溃就是反人类的
  战忽局特工已经渗透德国,这是好事,让老外相信我们马上要崩溃是好事。反正我们都已经崩溃30年了,年年崩溃,不差这一次。  
  超你妹的大国,我们只是发展中国家,坚持发展中是国策
  管他们怎么说  自己发展好自己就可以了  快点滚出中国  
  这个3集记录片我看完了,得出以下结论。  1、中国必须坚持一党制,这是必须的,只要是个中国人,有爱国之心,静静细想,你自己就会知道答案,不需要谁来教育和质疑。非常幸运当年国民党被赶到台湾,不然韩国和北朝鲜就是我们的榜样,当年蒋介石要至共产党死地,其实也是明白其中玄机。  2、邓小平说的一句话,中国的唯一出路就是要让人民富裕起来。没有人能反驳这句话,西方人很难理解这里面所蕴含的道理。这个记录片完全忽视了邓小平作为一个老革命、中国人、四川人,土快淹到脖子的人,对于中国现代化的急切愿望。  3、看了影片后,突然发现,如果再改革开放之前没有出现文化大革命、1989学生运动,恕我直言,所谓的阿拉伯之春、所谓的颜色运动将在中国爆发强大力量,那么我们现在人民希望的所谓星辰大海,只能成为虚无缥缈,成为大号台湾。和平年代或许无所谓,你说是吧?  6、我记得德国老一辈总理说过一句话,德国在中国做了见不得人的事(上帝知道),德国是二战战争贩子(全世界人民都知道),那么德国人的这个片子为撒这么高冷?心态比较好?  5、关于政治体制,不是人民觉得需要改革,就算是那些高层中央领导人自己也知道需要改革,但是,西方人民除了选票,还能提供什么思路?像克林顿一样?让其他国家来资助自己选总统?
  斯塔西曾是华约集团最强大的特工机构,拥有91000万名机关人员、12000名谍报人员、1000名专职电话窃听员工、2000名私人邮件秘密检查员。平均180个东德人中,就有一人在国安部门工作。同期苏联国安人员48万人,与全国人口的比例为1比595,捷克国安人数为18000万人,比例为1比867,罗马尼亚为1比1553,波兰为1比1574。相形之下,东德斯塔西遥遥领先。    先让你们看看什么叫糟糕.
  德国在中国做了见不得人的事??求科普
  谁信谁是傻子,国内问题这么多,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看到了吴贱民,很倒胃口啊!
  不能传B站,能传A站么
  德国,别小看了,心机不外露的  
  @飞叶满城
00:02:00  旗米拉有了,   全是黑的,   木有意思,   而且好像是三四年前的片子拍的感觉像三十年前的中国,   搞不懂德国佬怎么这么恶心  -----------------------------  其实德国还算不错了
比起屎国就更恶心了  
  雅利安人的高傲
不说了 大清都亡了  
  我认为,至少20年内不会出现以中国为唯一超级大国的单极格局。
  这些德国黑背,要么无知,要么无耻。嘎嘎
  看了,好没意思,三集都是采访 中国人,在那儿BB叨BB叨的,啥重点问题都没有。
  很好啊,希望他们继续活在迷梦中,看不清中国,大好事!不是吗?  有他们后悔反省过去错误的时候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154被浏览25955分享邀请回答40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查看: 26917|回复: 438
国外出品-中国,新超级大国 第二集:中国崛起/720P高清/英语内嵌中字/百度
TA的每日心情开心昨天&10:05签到天数: 1480 天[LV.10]以坛为家III&成长值: 3825
导演: Jean-Michel Carré
编剧: Jean-Michel Carré
类型: 纪录片 / 历史
又名: 中国,新帝国/中国,新的崛起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语言: 汉语普通话 / 法语 / 德语
单集片长: 59分钟
邀请了来自不同领域,不同社会阶层,不同职业的国内各界人士来介绍自19世纪到21世纪的中国历史,第一集介绍民国初期,毛泽东与邓小平初期。 第二集介绍邓小平中后期以及人民对于自主性的苏醒。 第三集当代中国,胡锦涛时期,当下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性问题。以3个小时的传记片,通过这些业界人士,像是研究学者,作家,艺术家,农民,工人等等,表达对于中国历史的真实看法。本片的客观和深度值得一看。
下载地址:(视频内嵌中字..回复可见..下载完成后把影片文件名后缀改成.mkv或直接把文件拖进播放器即可)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TA的每日心情无聊 09:13签到天数: 6 天[LV.2]偶尔看看I
NO.1我来了
TA的每日心情开心前天&11:19签到天数: 1007 天[LV.10]以坛为家III
这部纪录片不错,一直期待着下一集,终于出来了。感谢楼主分享,赞一个先!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0:46签到天数: 182 天[LV.7]常住居民III
来收第二集~~~~~~~~~~~~~~~~~~~~
TA的每日心情难过 22:28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新超级大国 中国崛起
该用户从未签到
多谢楼主分享!!!
TA的每日心情奋斗 14:39签到天数: 188 天[LV.7]常住居民III
好人啊,谢谢
TA的每日心情奋斗 11:02签到天数: 455 天[LV.9]以坛为家II
多谢分享这部片的翻译版本
该用户从未签到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1:55签到天数: 3 天[LV.2]偶尔看看I
关注,谢谢!
Powered by>> 欧洲 >> 其他
一部关于中国的新纪录片正在德法热播 欧洲如何“窥”中国
发布时间:
12:23:26&&来源:欧洲时报网&&作者:
浏览次数:
【欧洲时报网】近些年,随着中欧关系的不管加深,中欧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增强。欧洲的很多电影人曾多次选择以中国为题材拍摄电影或纪录片,来向西方观众讲述这个神秘的东方古国在新世纪里的变化。
中国本土纪录片也以东方文化和历史积淀,在价值多元的国际纪录片领域独树一帜,逐渐登上国际舞台。其中《1937南京记忆》、《舌尖上的中国》等一批中国原创佳作,在欧洲播出后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去偏见 欧洲观众发现从未了解过的中国
近日,一部名为《中国,新的超级强国!》的电视纪录片在德法公共电视台晚间黄金时段播出,受到欧洲观众好评,仅在德国收视人数就超过百万。
12日,德国《法兰克福评论报》以标题为“中国,新的超级强国!”的文章,介绍了德法公共电视台在晚间黄金时段开播以此为名的3集纪录片,讲述在过去一百年历史中,以及中国如何崛起为全球大国的路程。
北京《环球时报》报道,德法公共电视台创办于1992年,由德国和法国共同出资,总部位于法国的斯特拉斯堡和德国的巴登巴登。该台受众主要为知识分子和文化艺术爱好者。该片由知名纪录片导演让-米歇尔·卡雷执导,目的是让欧洲观众读懂“中国复杂的百年历史”,明白“中国如何崛起”“中国的政策目标是什么”“中国崛起对全球的影响”等问题。北京《环球时报》消息,纪录片每集60分钟。第一集名为“中国醒来”,讲述毛泽东逝世前的中国。“中国迎头赶上”是第二集的主题,讲述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外交也越来越开放。第三集叫“中国胜利”,称中国已经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快步走向世界,与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建立可持续的经济伙伴关系,但中国经济的崛起也制造了很多潜在冲突,尤其是与美国和亚洲邻国。
《法兰克福评论报》称,为拍这部纪录片,制作人员查看了许多关于中国的历史档案片,也采访了欧洲驻华官员、中国各行各业的民众和专家学者等。纪录片在讲述中国崛起历程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中国威胁”的担忧。该片一经播出后,受到欧洲观众好评,仅在德国收视人数就超过百万。
节目的播出引发了法国网民的热烈讨论,虽然也有带着“有色眼镜”和抱着怀疑态度观看节目的观众,但是不少法国人还是从节目中发现了他们从未了解过的中国,并且认为这是一个能够了解真实中国的良好平台。一位身份是教师的网民留言:“感谢法德频道(ARTE)毫无偏见的介绍,这两期节目令我想起了我的中国学生和我去中国旅游的时光。”
接地气 为本国游客赴华旅游“踩点”
这是在欧洲的“中国纪录片热”的表现之一。而其实早在1973年1月,由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拍摄的长达3个半小时的纪录片《中国》在意大利首都罗马首映。尽管当时被“文革”时期的中国媒体称为“一株毒草”,《中国》还是引领了以外国人视角拍关于新中国的纪录片的潮流。
1972年,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应邀来华拍摄纪录片《中国》。(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随着1978年后,中国不断对外开放,外国拍摄关于中国的纪录片数量激增。据德国柏林艺术大学媒体学者菲利普表示,现在德国拍摄的以中国为主题的纪录片每年有10部左右,内容涉及方方面面,这与中国日益增加的重要性有关。
英国广播公司(BBC)从2001年开始共拍摄了《战栗东方》《成吉思汗》《美丽中国》《驾车游中国》《发现中国:美食之旅》等多部纪录片。
这些纪录片通常集中在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和经济发展类,介绍中国,同时还有为本国游客赴华游玩“踩点”的作用。
以拍摄耗时4年的《美丽中国》(Wild China)为例,从长江以南的稻米之乡开始,到酷热的西双版纳雨林,极寒的珠穆朗玛峰,中国的标志长城,中华文化发源地黄河流域以及蜿蜒曲折的1.8万公里海岸线……BBC通过镜头,探访散落在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上的美丽奇景。
欧洲对于中国题材的拍摄,选材非常广泛,以普通人为拍摄对象,涉及到中国的方方面面,比如日常工作细节、吃饭、购物乃至结婚生子。就像1973年的《中国》一样,欧洲纪录片并不避讳中国狭窄的街道、悬挂的衣服等场景,作为对中国一般生活状态的补充。
BBC目前就正在中国拍一部名为《中华的故事》的纪录片,由英国知名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带队。消息显示,该纪录片从去年2月就开始拍摄,已在扬州、泉州、厦门等多地取景。
《美丽中国》(Wild China)海报。
有冲突 单一视角常常不能正视中国的积极力量
中欧同为历史悠久的文明,而两者之间的差异甚大。因此在欧洲纪录片里,东西方文化之间的碰撞,也成为了导演们最爱的角度之一。
BBC最近播出的《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引起了中英网民关于两种教育方式对比的讨论。而在8年之前,BBC摄制组远赴中国,历时一年拍摄了一部叫做《中国学校》的纪录片,以安徽省一个小镇为缩影,集中拍摄了一组家庭、老师、孩子们一个学年的生活。 这部纪录片让很多人看到了中国学生的辛劳,也让人看到了中式教育鲜为人知的另一面。英国人认为这部纪录片真实、质朴,然而中国批评者对其中“文革式”意识形态教育过度渲染感到不满。
BBC纪录片《中国学校》海报。
当中国经济腾飞之后,这种冲突就延伸到“中国模式”以及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中。一直为世界提供发展榜样的欧洲或许还不能适应中国“不按套路出牌”的发展方式。
上海观察者网报道,2014年,同样是BBC拍摄了一部叫做《中国是怎样愚弄世界的》的纪录片,试图探讨中国经济的崛起与挑战。该片通过湖北武汉(一个比中国任何城市都更能讲述非凡30年现代化和财富积累的城市)的经济奇迹,以及它所面临的问题,影射中国在飞速发展中存在不平衡。BBC还给出了结论:没有国家像中国这样的发展,这就是经济学家所说的“中国例外论”。
但这样的评价并不能服众。美国《福布斯》网站就称,BBC其实是坏了事,不能正视中国的积极力量。
BBC在2011年还拍了两集的《中国人要来了》,探究了中国在全球影响的扩大,并讨论了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如果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强国会给世界带来什么影响。但中国媒体就该纪录片在非洲调研时却发现,多数受访者表示,西方的报道“有失偏颇”,BBC此举主要意图是抹黑中国的国家形象,在非洲煽动反华情绪。
相比于BBC上述纪录片的单一视角,2014年3月,一部名为《龙的重生》的电视纪录片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市中心的莫扎特礼堂举行首映式,该片是由中国人执导、法国人摄影联合制作而成。新华网报道,这是一部以龙为线索,通过展现南京民间的“柴龙”和阿尔萨斯地区葡萄酒庄园神龙的传说,全景呈现法国民众如何过圣诞与中国人如何过年,突出两国文化碰撞的纪录片。
谈华人 更真实直观地了解身边的东方面孔
当中国人和中国资本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欧洲人身边,欧洲人开始重新审视离他们最近的东方面孔——当地华人。重新审视的方式之一就是纪录片。
以纪录片的形式展现海外华人面貌,能让所在国民众更为真实直观地了解到大多数华人的发展是在诚实勤恳、吃苦耐劳的奋斗中艰苦生存,而不仅仅是从一些被放大的社会负面新闻中拼凑一些不完整的华人形象。
中新网报道,今年3月,西班牙马德里公映了纪录片《马德里新一代华人企业家》,该片记录了一批各行各业的中国年轻创业者,从律师楼到旅行社,从大型文具企业到连锁甜品店,从中文时尚杂志再到进出口贸易……希望让广大西班牙人正确了解旅西华人、了解中国商人。
西班牙税务局局长在纪录片里还明确表示,中国移民是西班牙市民的榜样,他们是所有移民里赋税最多的移民。
无独有偶,英国在2014年初也推出过一部反映英国华埠变迁历史的纪录片《唐人·街》。这部纪录片从19世纪晚期中国水手落户伦敦莱姆豪斯地区开始,回顾了华人社区衰落、转移、兴旺的过程以及给英国社会经济带来的诸多影响,希望它的发展能够进一步带动伦敦相关社区的多元化进程。
在2014年一战百年之际,欧洲的导演们还将目光放到了百年前来欧的14万一战劳工身上。曾获得过艾美奖的英国女电影导演海伦·菲茨威廉姆导演制作了纪录片《西线上的中国》,通过援引目击证人的文字、华工后代的口述、学者分析和历史影像资料,描述了一次大战爆发、欧洲的列强疲于惨烈的索姆河战役时,一战华工为英美法协约国战胜德意等同盟国做出重要的贡献。
法国导演胡法伊执导的纪录片《一战中的华工》去年11月也在巴黎中国电影节首映,并随后在中国央视科教频道播出。
一战期间,大约有14万华工来到英法。
走出去:把“好饭”端到欧洲人“餐桌上”
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教授何建平、赵毅岗曾在《现代传播》学术期刊上撰文称,纪录片作为一种真实的、发现的艺术,具有无可辩驳的在场感,它用世界语言讲述着人人都能看懂的故事,也是西方观众近距离了解中国的最好途径。
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角度来看,正是由于纪录片的“真实性”,它成为各个国家隐性宣传自己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地理风光的最佳载体,成为各个国家争夺话语权的世界性语言。
风靡一时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就在比利时引起了关注。2014年,该片在比利时国家电视台一套播出,让比利时的观众着实享用了一道“中华美食盛宴”。
播出后,欧洲议会议员德里克·沃根说:“在欧盟国家范围内,中餐是非常出名的。在英国,几乎每一个城镇都有中国快餐或者中餐馆。让欧盟国家的人更加了解中国文化,食物是一个好的起点。”
在去年的欧洲最大纪录片节——国际阳光纪录片节上,中方参展商将通研讨会、工作坊、发布会、提案预售单元等多种活动,与国际同行展开交流与洽谈,并推介《1937南京记忆》、《舌尖上的中国2》等一批中国原创佳作。
中国拍摄记录片的实力已经大有精进。从《河西走廊》到《神秘的西夏》《第三极》,中国央视今年3月来连续播出的三部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令人惊艳。尽管目前还没被引入欧洲,但《第三极》已经被最会拍纪录片的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直接采购。
当然,由于中西方纪录片在文化语境、基本理念、制作手法、审美取向上的巨大差异,中国纪录片想要真正走入国际市场,传递另一种声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福斯国际电视网旗下国家地理频道亚洲区副总裁、中国区负责人祁冬在接受《北京青年报》采访时称,中国目前适合对外播出的纪录片并不多。“风光片很多,但类型趋同而且比较单一,国外观众更想了解的是这片土地上居民的生活状况,他们想看的是故事,但能讲故事、会讲故事的中国纪录片太少。”
(编辑:陈思科)
Copyright (C) 2008 Nouvelles d'Europe.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1][京公网安备-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超级大国 纪录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