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关于女狙击手2015或战争的电影2015/10/12 2:35:36

热门排序 |
&a href=&///?target=http%3A///subject/130706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战争与和平 (豆瓣)&i class=&icon-external&&&/i&&/a&&br&苏联版战争与和平,1968年前苏联版《战争与和平》耗时五年完成,&b&耗资高达5亿6000万美&/b&元(1968年啊),&b&是世界电影历史上投资成本最大的电影&/b&。&br&&img src=&/e960cd3f750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e960cd3f750_r.jpg&&在拍摄拿破仑入侵俄国的战争场景时,&b&苏联版《战争与和平》动用了12.5万名演员&/b&&b&和35000匹战马&/b&,并且每位“士兵”都有自己的武器和军装,这一数字等于当年拿破仑那次战役的前线人数,等于重新打了一遍这场战争,&b&后来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b&。而美国版《战争与和平》在拍摄过程中仅动用了1.5万名演员,军装也只订制了2400套,和苏联版完全不具有可比性。无论是在拍摄、人物、道具上还是在音乐、忠实原著上,苏联版都更精心。当时苏联方面准备了695门法国拿破仑时代式样的&a href=&///?target=http%3A///s%3Fwd%3D%25E5%25A4%25A7%25E7%2582%25AE%26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大炮&i class=&icon-external&&&/i&&/a&以及587门俄罗斯同一时期式样的大炮,其中20门是从博物馆里拖出来的。波罗季诺会战场面动用的&a href=&///?target=http%3A///s%3Fwd%3D%25E7%2581%25AB%25E8%258D%25AF%26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火药&i class=&icon-external&&&/i&&/a&量:12&a href=&///?target=http%3A///s%3Fwd%3D%25E5%258D%25A1%25E8%25BD%25A6%26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卡车&i class=&icon-external&&&/i&&/a&发烟火药,8卡车枪支发火用火药,9卡车发烟剂。&br&&img src=&/9a2b47c6ed9dcb80a14bb32e7bd0a736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9a2b47c6ed9dcb80a14bb32e7bd0a736_r.jpg&&人去楼空,寂静的莫斯科,迎接着法国人。相比苏军出动十几万人,把博罗季诺会战重新打了一遍。&b&苏联为了拍摄《战争与和平》最丧心病狂的行为就是……他们复制了一个莫斯科&/b&。没错,这是一个假的莫斯科。已经现代化的莫斯科显然无法实地取景,于是当年苏联在莫斯科东北郊搭建了一个占地面积足有十万平方米的假莫斯科,包括居民住所、政府机构、文化设施甚至还有一个完整的克里姆林宫,堪称世界电影史上绝无仅有的布景。&br&&img src=&/d87de1a03_b.jpg& data-rawwidth=&460& data-rawheight=&2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0& data-original=&/d87de1a03_r.jpg&&&b&然后,为了拍摄莫斯科大火,把这个莫斯科一把火全烧了...&/b&&br&&img src=&/df2c69d4075f90338bae4_b.jpg& data-rawwidth=&462& data-rawheight=&1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2& data-original=&/df2c69d4075f90338bae4_r.jpg&&这本电影时长六个多小时,分为4个部分,但很值得推荐。和美国版相比,苏联版才真正称得上“大气磅礴、史诗风范”。与美国版偏重爱情故事不同,苏联版就是实打实的战争场面。&br&&img src=&/f86aacb0bb5b0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f86aacb0bb5b0_r.jpg&&老毛子表示:我打仗狠,拍战争电影也狠,好莱坞你们倒是来和我比比看。&br&苏联版与美国版的投入比较:&a href=&///?target=http%3A///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苏联版战争与和平制作背景揭秘——战斗民族是怎么拍电影的&i class=&icon-external&&&/i&&/a&&br&(百度百科数据和维基百科数据有出入,这里提供参考)&br&&b&关于票房:出口之后席卷整个西方电影市场,把当年许多&a href=&///?target=http%3A///s%3Fwd%3D%25E5%25A5%25BD%25E8%258E%25B1%25E5%259D%259E%26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好莱坞&i class=&icon-external&&&/i&&/a&&/b&&b&巨片打得一败涂地&/b&,&b&成功翻本。&/b&以日本为例,1969年正式公映,极为轰动,&b&全日本总票房高达两亿五千万美元(1969年啊!!!)&/b&,后来日本于1971年再度上映苏联版战争与和平,票房火爆依旧。当时在日本,苏联版&a href=&///?target=http%3A///s%3Fwd%3D%25E3%E6%E4%25BA%%25B8%258E%25E5%E5%25B9%25B3%25E3%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战争与和平》&i class=&icon-external&&&/i&&/a&的电影票一票难求,买黄牛票都未必能买到。即便身处冷战高峰期,&b&这部电影依然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b&&br&&br&摘录一下 &a data-hash=&5813881efe4aea79c086c35ffda879de& href=&///people/5813881efe4aea79c086c35ffda879de&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jo jo& data-tip=&p$b$5813881efe4aea79c086c35ffda879de&&@jo jo&/a& 的回复:这个电影超赞,不光场面大,细节也很严谨。电影第二部中的俄军和第三部中的俄军的军服是不一样的,因为历史上这期间俄军的确换过装。为了贴近历史,剧组又是额外的几万套军服费用支出...&img src=&/e54dfe6dd6e0ae0adda1_b.jpg& data-rawwidth=&468& data-rawheight=&2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8& data-original=&/e54dfe6dd6e0ae0adda1_r.jpg&&其实俄国人拍的很多战争电影都很不错,因为他们拍得非常简单粗暴干脆,比如回复提到这个导演拍的《滑铁卢》也很宏大,比如车臣战争为题材的《炼狱》、《爆破》。至于美国人拍的战争电影,首推《黑鹰坠落》。&br&&br&&br&超过一百赞啦,补点剧照(原电影比静态图要震撼几百倍,可惜知乎不能发GIF)&br&照片来源是一个人人网相册,在此PO地址: &a href=&///?target=http%3A///photo//album-/v7&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photo/&/span&&span class=&invisible&&/album-/v7&/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img src=&/dcf0f69c93bd326c482207_b.jpg& data-rawwidth=&1253& data-rawheight=&4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53& data-original=&/dcf0f69c93bd326c482207_r.jpg&&战争场面1&br&&img src=&/99dd5f70b7e30fa47da2fe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4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99dd5f70b7e30fa47da2fe_r.jpg&&标准的方阵战术&br&&img src=&/219df261e27aabbcbfaf2e6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219df261e27aabbcbfaf2e6_r.jpg&&战争场面2&br&&img src=&/9b78ee7c1360503dedeca0_b.jpg& data-rawwidth=&704& data-rawheight=&3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4& data-original=&/9b78ee7c1360503dedeca0_r.jpg&&战争场面3&br&&img src=&/cf45e33bd120e8ac833c_b.jpg& data-rawwidth=&704& data-rawheight=&3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4& data-original=&/cf45e33bd120e8ac833c_r.jpg&&战争场面4&br&&img src=&/268a77ec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268a77ec_r.jpg&&娜塔莎,至少同样比较《战争与和平》的演出的话,不输赫本版&br&&img src=&/04c888c12ea14c31a5d10a97e22a859f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04c888c12ea14c31a5d10a97e22a859f_r.jpg&&安德烈公爵&img src=&/1ac424d31e724ef8a2ecd9_b.jpg& data-rawwidth=&704& data-rawheight=&3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4& data-original=&/1ac424d31e724ef8a2ecd9_r.jpg&&皇帝&br&&img src=&/af6d1cb0eb41b_b.jpg& data-rawwidth=&704& data-rawheight=&3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4& data-original=&/af6d1cb0eb41b_r.jpg&&舞会,因为题主只问了战争,但其实这本电影有大量的文戏,也比美国版要用心&br&&img src=&/d109c0ed65cd55899dfd_b.jpg& data-rawwidth=&704& data-rawheight=&3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4& data-original=&/d109c0ed65cd55899dfd_r.jpg&&给广大男同胞的福利,看看美版的关注点都在哪里&br&&img src=&/82219ceedce48dbc03baa141eff1a71e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82219ceedce48dbc03baa141eff1a71e_r.jpg&&
苏联版战争与和平,1968年前苏联版《战争与和平》耗时五年完成,耗资高达5亿6000万美元(1968年啊),是世界电影历史上投资成本最大的电影。在拍摄拿破仑入侵俄国的战争场景时,苏联版《战争与和平》动用了12.5万名演员和35000匹战马,并…
我想,是时候上元首了。。。咳咳不是愤怒的元首&br&&br&感觉真的刻画的非常到位。得知柏林被围,从期望、到失望、最后愤怒、心灰意冷、疯狂下令“玉碎”到绝望自杀。&br&&br&&br&&b&我无意宣扬纳*粹主义!&/b&&br&&b&我无意宣扬纳*粹主义!&/b&&br&&b&我无意宣扬纳*粹主义!&/b&&br&&br&&br&&b&因为重要,所以三遍。&br&&/b&&img src=&/74b06e285b9c9b9e11b8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74b06e285b9c9b9e11b8_r.jpg&&&br&&img src=&/728ff4dae56f64e2ba1fc07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728ff4dae56f64e2ba1fc07_r.jpg&&&br&恐怕任何一个人在绝境中,知道平时所谓忠心耿耿的属下心里打着小算盘背叛自己的时候,都不会对明天充满希望吧。&br&&br&&img src=&/aeeea5c91851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aeeea5c91851_r.jpg&&这次会见以后,有多少“老朋友”会背信弃义呢?&br&.&br&&img src=&/2a527ee3cd6c83fd022a32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2a527ee3cd6c83fd022a32_r.jpg&&谁知道明天起来还能不能看到太阳?末日的狂欢。&br&&br&&img src=&/3bce687f9ec9f408e2eb3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2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3bce687f9ec9f408e2eb3_r.jpg&&无论什么样的战争,都不应该让小孩子参与进来。小胡子最后的疯狂&br&&br&&img src=&/923fc7bd4ba7ecbb7fa57d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29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戈培尔,这个用自己的能力一手创造了小胡子的人,却是带着一家和他走到最后的。如果抛开政*治立场,大概是唯一一个不为名利的吧&br&&br&&img src=&/9ce07c0b938fd6b95a1db066c8886833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9ce07c0b938fd6b95a1db066c8886833_r.jpg&&地堡中的婚礼。他是个疯子,但也是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只可惜,对待这个世界太冷血!&br&&br&&img src=&/99e22afee79d1c3161b80e_b.jpg& data-rawwidth=&632& data-rawheight=&3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2& data-original=&/99e22afee79d1c3161b80e_r.jpg&&只看个人,他的气魄和决心远远胜过有些将军和元帅。&br&&br&&img src=&/3bd70d53957dfd9b509ac4a003ea1189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3bd70d53957dfd9b509ac4a003ea1189_r.jpg&&“各位本是林中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最后的时刻,有谁在乎肩上的领章?早知本为不正义的一方,当初为何选择穿上这身军装,到头来却又只顾着生死,平日那些慷慨激昂在哪里?&br&&br&&img src=&/fff62c144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fff62c144_r.jpg&&也算一代枭雄,落得身败名裂。这些人,大概才是他真正的朋友。&br&&br&&img src=&/7e8e272e0e21a3d958cd231f4c9bb6d8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29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逃出生天的秘书。战争本不该牵扯进来。至少电影给了她一个美好的结局。&br&&br&&img src=&/e353d09ff5ef4fa5c4b8620c_b.jpg& data-rawwidth=&169& data-rawheight=&18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69&&&br&&b&我无意宣扬纳*粹主义,单从这部电影,看人心的真假,看众人心怀鬼胎,看谁是真正的朋友。&/b&&br&&br&&br&&b&图片来自百度搜索,侵联删。&/b&&br&&br&&br&&b&&img src=&/44f5df2fb40d2e56dba0e7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44f5df2fb40d2e56dba0e7_r.jpg&&谨纪念卫国战争、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愿世界和平。&/b&&br&&br&&br&&b&以上。&/b&
我想,是时候上元首了。。。咳咳不是愤怒的元首感觉真的刻画的非常到位。得知柏林被围,从期望、到失望、最后愤怒、心灰意冷、疯狂下令“玉碎”到绝望自杀。我无意宣扬纳*粹主义!我无意宣扬纳*粹主义!我无意宣扬纳*粹主义!因为重要,所以三遍。恐怕任何…
真实的电影,首先要属于俄罗斯的《炼狱》。&br&&br&感谢评论里面刚子提供的该片链接,链接如下。&br&&a href=&///?target=http%3A///programs/view/2X6O7OvEvac/&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programs/view&/span&&span class=&invisible&&/2X6O7OvEvac/&/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br&&br&《炼狱》是近年来最真实的一部战地电影,电影中没有任何美好的东西。&br&&br&摄影师用写实手法,刻意拍摄了许多以往战争题材片所未描绘过的惨烈场景。车臣雇佣军把俄军士兵的头割下来,挂在火箭弹上射向对方;俄军坦克手奉命把战友们的遗体碾碎。虽然是模糊的画面、单调的机位、幼稚的音效以及少得可怜的特技,但却排出了在场感,仿佛不是电影,只是战场上截取的镜头。&br&&br&电影最开始,十几个伤兵试图利用一辆公用巴士向后方医院转移。由于伤兵过多,他们之间还发生了争抢上车的情况。两个车臣女狙击手使用狙击枪,将巴士击毁并且燃烧,车上几个伤兵被烧死,两个保护伤兵的俄军士兵被他们击倒,两人残忍的向他们身上打了数枪。&br&&br&车臣军人在和俄军的对峙中,将一个被俘年轻士兵的人头活活切了下来。没有人头的尸体的四肢还在不断的抖动,随后用没有引信的RPG火箭筒发到俄军固守的建筑物上。这个人头从楼梯上坐着的十几名俄军士兵身边滚落下来。几个俄军士兵交谈:又一个人头!他们之前把机枪手的人头和睾丸都割了下来,把睾丸塞在嘴里发射过来,割俄军战俘人头的是一个带着头巾的阿富汗雇佣军,他一边割一边说:我们在阿富汗打败了你们,你们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现在我们一样能在这里打败你们。&br&&br&这时候,两个车臣女狙击手还在找寻他们的目标,他们发现了一队俄军士兵,随即开枪击中其中一人的腿部。然后一个女狙击手不断开枪让队友无法去救这个人,另外一个女狙击手一枪击中其裆部,让这个人极为痛苦的死去。&br&&br&&img data-rawheight=&304& data-rawwidth=&512& src=&/0f24b17c865f7b4274a78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2& data-original=&/0f24b17c865f7b4274a78_r.jpg&&&img data-rawheight=&304& data-rawwidth=&512& src=&/cd33d837c8fb6eb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2& data-original=&/cd33d837c8fb6ebd_r.jpg&&&img data-rawheight=&304& data-rawwidth=&512& src=&/cd489ffd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2& data-original=&/cd489ffd0_r.jpg&&&img data-rawheight=&304& data-rawwidth=&512& src=&/05ebe0291bbe4f6abac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2& data-original=&/05ebe0291bbe4f6abace_r.jpg&&&img data-rawheight=&304& data-rawwidth=&512& src=&/abaea710fc5dcf71216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2& data-original=&/abaea710fc5dcf71216c_r.jpg&&&br&&br&炼狱里面的镜头,最后一张就是阿富汗圣战者将俄军战俘头砍下,用火箭筒发射到俄军阵地,用来恐吓。&br&&br&整个影片没有多余情节,有的只是血腥,景色也是灰暗的。似乎的确是俄国导演用来表达某种让人头晕目眩的思想的道具。
真实的电影,首先要属于俄罗斯的《炼狱》。感谢评论里面刚子提供的该片链接,链接如下。 《炼狱》是近年来最真实的一部战地电影,电影中没有任何美好的东西。摄影师用写实手法,刻意拍摄了许多以往战争题材片所未描绘过的惨烈场景。车…
来自子话题:
我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这个镜头:&br&&img src=&/792a0d8cbe486dc279168f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792a0d8cbe486dc279168f_r.jpg&&米勒上尉率领的美军部队登陆打开D1缺口后,这两名德军走上前想向美军投降&br&&img src=&/c156a1fec3c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c156a1fec3c_r.jpg&&然而这两个美军士兵却借口听不懂他们的语言直接枪决了这两个俘虏,接着很快就上前想从他们的尸体上寻找战利品&br&&img src=&/098bdb4834bcb68f55345be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098bdb4834bcb68f55345be_r.jpg&&&img src=&/4d7350f2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4d7350f2_r.jpg&&&br&当时的米勒上尉对这些美军肆意枪决战俘的行为表示了鄙夷,而我当年看到这一幕的时候由于字幕并没有翻译出那两个德军说了什么,所以我也没有仔细注意这个镜头&br&&br&几年后,一位朋友和我谈起这部电影,特意谈到这个镜头:你知道吗,这两个投降的德军,其实是捷克人,他们当时说的话是捷克语:&br&&br&“请不要杀我,我不是德国人,我是捷克人,我没杀过任何人,我是捷克人!”&br&&br&德军在二战初期占领了大量东欧国家的领土,包括捷克斯洛伐克在内的不少原东欧国家的战俘被迫加入德军服役,成为了纳粹在战场上的炮灰。他们中的不少人本不想帮纳粹杀人,可最终却没能得到解救。战争的残酷,在这部电影的每一个镜头上都体现的淋漓尽致。
我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这个镜头:米勒上尉率领的美军部队登陆打开D1缺口后,这两名德军走上前想向美军投降然而这两个美军士兵却借口听不懂他们的语言直接枪决了这两个俘虏,接着很快就上前想从他们的尸体上寻找战利品当时的米勒上尉对这些美军肆意枪决战俘…
1.关于翻译厄本&br&&br&&p&厄本的臂章是T,Technology 缩写,是技术士官的意思,准确的说,是(technician 5th class)五级技工。就是最菜最菜的技术菜鸟的意思。见下图截图中他的右臂:&/p&&br&&img src=&/82bc377843cefb9d1d34ffb2354eea03_b.jpg& data-rawheight=&344& data-rawwidth=&6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6& data-original=&/82bc377843cefb9d1d34ffb2354eea03_r.jpg&&&br&&img src=&/13dd0ed311eb78df3d25b9_b.jpg& data-rawheight=&683& data-rawwidth=&10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13dd0ed311eb78df3d25b9_r.jpg&&&br&&br&&br&&img src=&/f8a21c7cc113d4a44cf8_b.jpg& data-rawheight=&232& data-rawwidth=&4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7& data-original=&/f8a21c7cc113d4a44cf8_r.jpg&&&br&&p&&br&这个臂章一直从1942年用到1948年。所以从影片一开始就准确的交代了他的身份——顶多算个技术人员或者文职,相当于炊事班的故事里的文书,不是职业砍人的,是被米勒上尉拉进小队的,主要从事后勤、翻译工作。&/p&&br&小本本一看就是从来没上过战场,是一直在司令部里面写文件的。在这个场景里从米勒上尉的视角给了这个指挥所里面刮胡子,喝茶,吃三明治的文员和军官们特写。米勒上尉一脸无语的态度,潜台词是不适,是啊,我带着兄弟们在前线玩命吃子弹,你们在这里吃三明治还夹火腿,我靠三明治还那么肥厚。我靠我们带子弹都带不够你们居然还有功夫带茶壶上岸......&p&米勒走进零时指挥所,厄本起立的姿势是最外行最机械的,仿佛是个童子军,长官喊他干什么,他就老老实实干什么,问个话他背挺得笔直。从小本本去抓背包,拿打字机,拿错钢盔的特写来看,他根本就很少摸枪,摸装备。但是,非常值得注意的是,米勒上尉一命令,他马上就服从了,拿起包就走,这本算是个好孩子。&/p&&br&&p&米勒上尉没有办法,人手不够,需要翻译加战士,更重要的是,除了兵油子,米勒需要受过高等教育的文化人加入。因为他们不是去正面战场砍人的,而是深入敌后寻人,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所以他是让厄本做自己不情愿,也没能力做的工作。这是一个隐喻,当二战爆发的时候,当日本人轰炸珍珠港的时候,有多少美国人又是做好了战斗准备,武装到牙齿,极富经验的职业军人呢?不是所有的人生来就是不怕死的好战士的,就连米勒上尉自己也是教师,是被迫拿起了枪,走上了战场,是为了和平,正义,无奈和敌人玩命。所以电影中米勒上尉就代表着美国政府,厄本代表着大量被战争逼上战场,成为战士去舍命,去杀人的无辜群众,根据《乌合之众》,无辜群众一般占多数,一般又都是最软弱,愚蠢,无知还圣母的。&/p&&p&在后面的剧情中,可以明显看到米勒上尉一直都很照顾厄本,并且从言行里多多表现出对他的呵护和鼓励。把他安排在后方为大家输送弹药,看他吓尿的时候拍拍他的肩膀等。不是说因为他是翻译就很重要,这只是表面。影片更重要的是想表达国家没有办法,个人在历史的洪流里也没有办法。这又是一个隐喻,隐喻二战中美国政府既要调度好前线的兵油子,更难对付的是后方搞后勤,调度,评论,权术,宣传的。&/p&&br&&p&厄本也没有办法,但是电影里充分表达了他并非没有责任感。米勒去滩头临时指挥所里面点他的时候,他根本没有拒绝过,拿起包裹就跟着小队出发了,如果换做是你,D日登陆第一天,看着海滩上血流成河,死鱼一样的战友的尸体,见识了真正的枪林弹雨,你好不容易活下来了,当然他可能不是抢滩部队,是后来才随着指挥所上岸的,但是还是不免会看到残酷的战场,现在要喊从来没杀过人的你深入敌后,你会不会考虑自己远方的女朋友,年迈的父母?即使这样,当米勒说他需要翻译的时候,厄本还是答应了,因为这是他职责所在,在抵抗邪恶,打击敌人的战斗中,在任务面前所有人都得服从命令,义不容辞,所有人要尽到自己的职责,挺身而出。这里还是隐喻。&/p&&br&&p&最开始厄本是很勤快的,你会看到他是团队里最二楞子的一个,一个小个子,文弱书生,全身上下挂满了装备,就像上了发条打了鸡血一样跑来跑去,导演给了他很多这样的镜头。厄本也一直在给自己打气,米勒上尉也在鼓励他。厄本一直在战场上很努力的突破自己,但是战争确实太残酷了,看到医生连自己都救不了,悲惨的死去,看到大家的保护神狙击手被炸成碎片,看到狡猾的爱玩刀的犹太人被刀刺死......随着战友们一个个倒下,厄本尿了,这是正常人都会有的反应,那么多久经沙场的大牛都挂了,你让我一个菜鸟去堵抢眼,我肯定是腿都软了。不是说职业军人就该杀人不眨眼,杀人不眨眼那是战争造就的,是战争泯灭了人性。厄本,作为一个普通人,新兵蛋子,技术菜鸟,最开始还有责任感,勇气和同情心,仿佛还可以置身于这场战斗之外,只做自己的翻译,后勤,可是当他给自己打鸡血用的勇敢,荣誉感等都被战场打脸打肿以后,他就进入官能休克了,一直休克到战斗结束。&/p&&p&这可恶吗?这不可恶,这就是人性。&/p&&br&&p&分场景细看。&/p&&br&&p&最初因为任务分工不同,厄本的职责是随军后勤,翻译,不参加战斗,仿佛是置身战斗之外的,因为翻译很重要,所以被很好的保护起来。&/p&&br&&p&雨中遭遇狙击手的场景,是第一个战士倒下,他是慢慢挂的,挂的时候,大家都不在他身边,都忙着保命躲避狙击手,最后干掉了狙击手,他才咽了气。大家过来的时候,已经面对的是一个死人了。这时候导演只给了厄本一个在人群外看热闹的镜头,他并没有真正体验死亡的恐怖过程。&/p&&p&值得注意的是,这第一个挂的是能讲法语的,他挂的时候,大家都自顾不暇。我们再来思考对比一下,二战里法国最开始就挂了,然后英美全部都忙着躲德国这条疯狗,实行绥靖政策。&/p&&br&&p&然后是雨中墙塌了,遭遇敌军,这时候双方枪口对枪口,生死就是一线之间,但是厄本并没有尿,他在尽自己的职责,努力翻译喊话——&/p&对峙中这个围是第三方部队加入来解决的。砍人还不是搜救小队的主要任务,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吧自己的娃捞回来。就好比美国当时还没有踏上欧洲,只忙着把自己的利益得失顾及好。&img src=&/8bd7bc49b84e802f299b7e2a05108c93_b.jpg& data-rawheight=&408& data-rawwidth=&5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8& data-original=&/8bd7bc49b84e802f299b7e2a05108c93_r.jpg&&对峙中这个围是第三方部队加入来解决的。砍人还不是搜救小队的主要任务,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吧自己的娃捞回来。就好比美国当时还没有踏上欧洲,只忙着把自己的利益得失顾及好。&br&&br&&p&接下来雷达站战斗,是最有争议的一场战斗,因为这涉及到了职责范围内与职责范围之外的争议。绕过雷达站就可以避免自己的损失,但是自己的战友,甚至更多人就会损失。这就好比这场拯救行动本身一样。&/p&&p&小队参战了,美国也参战了。&/p&&p&尽管如此,连医生都参加战斗了,厄本却只需要躲在后方,用狙击镜观战。这里也是一个隐喻,狙击镜代表的是距离和窥视,斯皮尔伯格给了厄本用狙击镜观战的很多特写,是在反映当时那些心理和生理上都置身战争之外的人。&/p&&br&&img src=&/f362e4f4d6fbcb912d5b_b.jpg& data-rawheight=&352& data-rawwidth=&6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8& data-original=&/f362e4f4d6fbcb912d5b_r.jpg&&&br&&p&雷达站战斗结束以后,医生挂了。给团队加血的人,最后加不了自己的血,挂了,这个给人的打击是相当大的。&/p&&p&恩本提着包冲上前,表情给了个特写——&/p&被现实吓着了。&img src=&/aea32e66f615cec802d01ba_b.jpg& data-rawheight=&347& data-rawwidth=&6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9& data-original=&/aea32e66f615cec802d01ba_r.jpg&&被现实吓着了。&br&&p&当医生在喊妈妈的时候——&/p&&br&&img src=&/5dd35ebd598bc5f105f71_b.jpg& data-rawheight=&343& data-rawwidth=&6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8& data-original=&/5dd35ebd598bc5f105f71_r.jpg&&&br&&p&当医生挂了以后——&/p&注意镜头虚化里是厄本。&img src=&/accd97f636bb_b.jpg& data-rawheight=&343& data-rawwidth=&6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9& data-original=&/accd97f636bb_r.jpg&&注意镜头虚化里是厄本。&br&&p&厄本这个时候,基本上还是没有进入状态的,当大家要杀战俘泄愤的时候,他作为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一个有人性的人,站出来阻止。对啊,敌人已经投降了,那么可怜,为什么要杀他呢?这时候的厄本,就像当年执行绥靖政策的英美一样,还坚守着仁义道德,却不知道自己已经放虎归山。更重要的是,可能他还在想,战争就是战争,职责就是职责,我做好我自己,管那么多闲事干嘛?&/p&&br&最后,桥头堡战役,搜救小队几乎全军覆没,用很多条宝贵生命救了一个精神上根本不需要救的勇敢的战士瑞恩的肉体,还救了一个精神上需要拯救的懦弱的士兵厄本的灵魂。&br&&br&&p&厄本是在成长的,他最开始代表的是很多懦弱,无知,世俗的普通公民的态度。他们喜欢坐在办公室里面用打字机,从来没有拿起枪上过战场,他们看到战俘痛哭流涕就心软放手,从来不知道放虎归山的危害。然而,战争是残酷的,最后开枪打死德国兵的那一刻,不是马后炮,是他的彻底醒悟——紧紧抱着加兰德。&/p&当然,也有人把这个解读为厄本杀人灭口,因为这个战俘认识他。但是从剧情,角色安排上来说,雷达站战斗以后,厄本就把他放走了,一直到桥头堡战役结束,才重逢,所以这里厄本是枪决一个本来是俘虏,却拿起枪重回战场的敌人,这是厄本开的第一枪,也是他杀的唯一一个敌人,这一枪是正确的。另外,从演员的表现上来说,包括表情,动作,神态,导演在这里不是想塑造一个杀俘虏的更加阴暗的角色。而是想让大家看到战争把一个谨小慎微,循规蹈矩的普通人变成一个放下个人情感的,理性的战士的过程。&img src=&/853b41aeae934fad780dad8_b.jpg& data-rawheight=&368& data-rawwidth=&5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9& data-original=&/853b41aeae934fad780dad8_r.jpg&&当然,也有人把这个解读为厄本杀人灭口,因为这个战俘认识他。但是从剧情,角色安排上来说,雷达站战斗以后,厄本就把他放走了,一直到桥头堡战役结束,才重逢,所以这里厄本是枪决一个本来是俘虏,却拿起枪重回战场的敌人,这是厄本开的第一枪,也是他杀的唯一一个敌人,这一枪是正确的。另外,从演员的表现上来说,包括表情,动作,神态,导演在这里不是想塑造一个杀俘虏的更加阴暗的角色。而是想让大家看到战争把一个谨小慎微,循规蹈矩的普通人变成一个放下个人情感的,理性的战士的过程。斯皮尔伯格的东西一直都是以小见大,用一个人,几个人,就把一个恢宏场景下的故事讲清楚了,在HBO的《兄弟连》里面,他只用了几个连来勾勒和影射几乎是整个美国当时的行为和心态。而在《血战太平洋》中,更是强调个体和人性,例如约翰巴斯隆这样的英雄也会醉酒,偷汽车,把妹,但是集体,战场,责任,荣誉感约束他,提醒他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受人爱戴的大英雄,这就是看得人让血沸腾激情澎湃的美国精神!&br&我国也有类似的佳作,比如《集结号》里面的尿了的惦记媳妇的指导员,但是人物构建还是略显单薄,性格和态度的过渡不够自然。不过冯导能想到这点真的是业界良心。&br&&p&人性始终是这个片子想告诉大家的美国的主流思想——&/p&&p&我是爱好和平的,我的百姓都有人性,但是你法西斯太可恶,不治你不行。是你逼迫我们大开杀戒,把人变成杀人不眨眼的战士。&/p&&br&&p&2.关于俘虏。&/p&&br&&p&雷达站战斗的德军机枪手是国防军,领章是罗马字II形状的造型:&/p&&br&&img data-rawwidth=&290& data-rawheight=&162& src=&/dddba95d24f80e0c07c3ebdb1e8a4806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0&&&br&&br&&img data-rawwidth=&490& data-rawheight=&273& src=&/f5fa05f4f235b338cfc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0& data-original=&/f5fa05f4f235b338cfc7_r.jpg&&&br&&p&此外他的眉毛角是有伤的。&/p&&br&&img data-rawwidth=&195& data-rawheight=&150& src=&/06b67f29df450a039eab02bc998589dd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95&&&br&&br&&p&他穿的是国防军原野灰制服,才会露出这个领章:&/p&&br&&img data-rawwidth=&170& data-rawheight=&200& src=&/9ea787b5f39a217f474da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70&&&br&&br&&p&在制服之外,又批了一件机枪手标配的碎片雨线雨披,所以看起来就像穿着迷彩军装:&/p&&br&&img data-rawwidth=&259& data-rawheight=&194& src=&/20eb9cac1901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9&&&br&&br&&p&在小楼里杀战友的是党卫军:&/p&&br&&img data-rawwidth=&216& data-rawheight=&205& src=&/1bf7654dc44edea9cfb8e1b78765ab9c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16&&&br&&p&党卫军领章是SS。&/p&&br&&im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419& src=&/e69e5dfb246d370f8015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e69e5dfb246d370f8015e_r.jpg&&&br&&br&&p&他眉角没伤,穿着悬铃树迷彩军装,外面没有雨披。&/p&&br&&img data-rawwidth=&1006& data-rawheight=&1204& src=&/4befcc65d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6& data-original=&/4befcc65db_r.jpg&&&br&&p&悬铃树迷彩和碎片雨线雨披的区别是,前者是圆形小点,后者是几何形方块和线条。&/p&
1.关于翻译厄本厄本的臂章是T,Technology 缩写,是技术士官的意思,准确的说,是(technician 5th class)五级技工。就是最菜最菜的技术菜鸟的意思。见下图截图中他的右臂:这个臂章一直从1942年用到1948年。所以从影片一开始就准确的交代了他的身份——顶…
最后,米勒上尉牺牲的时候,眼神的变化,汤姆汉克斯演技大赞,这个细节决定了这部电影的高度。&br&&br&&img src=&/5ce93359cfcd1d12d45ab_b.png& data-rawwidth=&888&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8& data-original=&/5ce93359cfcd1d12d45ab_r.png&&
最后,米勒上尉牺牲的时候,眼神的变化,汤姆汉克斯演技大赞,这个细节决定了这部电影的高度。
“魔戒——双塔奇兵和王者归来”,不知道算不算战争片。
“魔戒——双塔奇兵和王者归来”,不知道算不算战争片。
那必须得有天国王朝啊!!!!!&br&&br&我发几张截图(来自百度),场面你要说小,我把电脑屏幕吃了。&br&&br&&img src=&/eb7e24bca364cfbb20a631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8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eb7e24bca364cfbb20a631_r.jpg&&先来张&b&耶路撒冷王&/b&亲自出战的&br&(瞅瞅背后那恢弘的阵仗)&img src=&/379d37b4ed8b102fd708ebd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2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379d37b4ed8b102fd708ebd_r.jpg&&&br&&b&萨拉丁&/b&&br&感谢知友 &a data-hash=&37e1d824c0e8c60b3a06& href=&///people/37e1d824c0e8c60b3a06&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余旷& data-tip=&p$b$37e1d824c0e8c60b3a06&&@余旷&/a&,之前那张萨拉丁的图的确是贴错了。&br&&img src=&/e0d176e48ee2f88af9409_b.jpg& data-rawwidth=&1400& data-rawheight=&9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00& data-original=&/e0d176e48ee2f88af9409_r.jpg&&贝里安&br&&br&以上是该电影领袖级人物&br&&b&==========================================================================&/b&&br&接下来祭出一些大的战争场面让大家欣赏&br&&br&&img src=&/c831f60f51efbee1c078e543a9766bf2_b.jpg& data-rawwidth=&765& data-rawheight=&5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5& data-original=&/c831f60f51efbee1c078e543a9766bf2_r.jpg&&&img src=&/5e0503b4edd6e24aacae3_b.jpg& data-rawwidth=&880& data-rawheight=&3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0& data-original=&/5e0503b4edd6e24aacae3_r.jpg&&&br&城墙被破,千钧一发。&br&&br&&img src=&/bac757a03c397f3bee5a1c_b.jpg& data-rawwidth=&880& data-rawheight=&3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0& data-original=&/bac757a03c397f3bee5a1c_r.jpg&&&br&&br&&img src=&/de02a63a81b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3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de02a63a81b_r.jpg&&&u&萨拉丁军团&/u&&br&(第一次看的时候的确是震撼到了)&br&&img src=&/d72b99b0afeca18df3405_b.jpg& data-rawwidth=&1245&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5& data-original=&/d72b99b0afeca18df3405_r.jpg&&&br&&img src=&/fbcdbfc960df9918dbd17ecd_b.jpg& data-rawwidth=&517& data-rawheight=&2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7& data-original=&/fbcdbfc960df9918dbd17ecd_r.jpg&&&br&贝里安几十骑兵为了掩护百姓进城,主动出战萨拉丁军团&br&&br&这图片好像网友们加上了&u&你是要当一辈子懦夫,还是英雄?哪怕只有几分钟&/u&。 够激励!!&br&&br&&img src=&/21c64bff5d9c561dbf9cf4fd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2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21c64bff5d9c561dbf9cf4fd_r.jpg&&&br&&img src=&/e83bc5ab30cf98c9d98c_b.jp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2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e83bc5ab30cf98c9d98c_r.jpg&&&br&&br&耶路撒冷王出场支援贝里安&br&&br&王者风范。&br&细说一下耶路撒冷王—鲍德温四世(Baldwin IV of Jerusalem,1161年 – 1185年) ,16岁时就几千兵马打败了萨拉丁的三万军队。有极高的军事才能,可惜天妒英才,因患麻风病而英年早逝。(电影了有一段是描述惩罚了一个人几鞭子后自己就没有已经没有力气了在站着了,被侍卫搀扶到自己马上)&br&&br&&br&=========================================================================&br&&br&喜欢场面的朋友,这部电影绝对绝对绝对不可以错过!!!!&br&&br&图片来自百度,如有侵权,请私信。立马删&br&&br&&u&&b&最后给大家补一个BD的导演剪辑版链接&/b&&/u&&br&&br&&br&&u&&b&链接:&/b&&/u&&b&&u&&a href=&///?target=http%3A///html/gndy/jddy/85.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html/gndy/jd&/span&&span class=&invisible&&dy/85.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u&&/b&&br&&br&&br&&br&&br&&br&&br&&b&======================================================================&/b&&br&&b&======================================================================&/b&&br&接下来我再补充一个&br&&br&&b&《僵尸世界大战》&/b&&br&该片由科幻小说《僵尸世界大战》改编。通过联合国战后调查人员对一场毁灭世界各国的僵尸战争幸存者的调查展现了一次虚构的世界战。&br&&br&由&b&布拉德·皮特主演&/b&&br&&br&&br&&img src=&/3d63ffb9611_b.jpg& data-rawwidth=&880& data-rawheight=&3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0& data-original=&/3d63ffb9611_r.jpg&&&img src=&/1ff37fe3bbb690d74db7b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3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1ff37fe3bbb690d74db7b_r.jpg&&&img src=&/fc433f74f8c08b8b1ae7d6_b.jpg& data-rawwidth=&2600& data-rawheight=&15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600& data-original=&/fc433f74f8c08b8b1ae7d6_r.jpg&&先来几张,大家看看。&img src=&/73c91c09dc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73c91c09dc_r.jpg&&&img src=&/ec60bc21fc8a7d18f9f0d3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ec60bc21fc8a7d18f9f0d3_r.jpg&&&img src=&/ab0b0fec970da075ee266_b.jpg& data-rawwidth=&533& data-rawheight=&3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3& data-original=&/ab0b0fec970da075ee266_r.jpg&&&br&&img src=&/673a7b307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673a7b307_r.jpg&&&br&想了想,确实是符合题主的&b&场面宏大,气势恢宏&/b&的要求的
那必须得有天国王朝啊!!!!!我发几张截图(来自百度),场面你要说小,我把电脑屏幕吃了。先来张耶路撒冷王亲自出战的(瞅瞅背后那恢弘的阵仗)萨拉丁感谢知友 ,之前那张萨拉丁的图的确是贴错了。贝里安以上是该电影领袖级人物==================…
《大决战》系列电影&br&&img data-rawheight=&823& data-rawwidth=&500& src=&/bb93e0da6bbd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bb93e0da6bbdf_r.jpg&&&br&&br&&br&全景式战争巨片,这部片子几乎动用了全国的军区,因为拍片之前,要求军方配合拍摄的命令是直接由军委下发到军区的,动用100万人次以上,几乎是有战场的戏,都有100以上的军队参与。&br&&br&这片子当时投资了一个亿,按照目前通货膨胀的程度来看,跟现在投十个亿差不多,而且还没算请军队等费用,算上,估计还得翻番。&br&&br&能够短时间内举全国之力办大事,这就是我大天朝体制牛逼之处,拍个电影都能这么任性的来。&br&&br&这场面,以后不会再有了,花钱请不起,也调不动。
《大决战》系列电影全景式战争巨片,这部片子几乎动用了全国的军区,因为拍片之前,要求军方配合拍摄的命令是直接由军委下发到军区的,动用100万人次以上,几乎是有战场的戏,都有100以上的军队参与。这片子当时投资了一个亿,按照目前通货膨胀的程度来看,…
来自子话题:
&img src=&/c973e531cdf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3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c973e531cdf_r.jpg&&
True Detective Season 1 (2014)&br&&br&&br&
当然,我不会否认一定程度上是这两位主角成就了这部剧,特别是马修麦康纳,作为一枚直男差点被帅弯也是蛮危险的,但是成就这部剧的因素还有很多,对于看惯了什么神探夏洛克、CSI甚至是猫鼠游戏这类侦探剧的人来说这部剧绝对是颠覆性的,本可以一集讲完的故事硬生生被拍成了一季,但只要你能沉下心看完,你真的没有理由不喜欢,从第一集开始沉闷的气氛冲出屏幕死死地抓住你,不需要激烈的矛盾,不需要出人意料的剧情,只是听着两位主角冷冷的自述就能完全融入剧情,美国南方湿热的空气,福特车驶过扬起的尘土,以及案情进展中透露的阴郁绝望都让你身临情景,单论绝情虽没什么值得称道的,可这种节奏的把控、这种气氛的构设、这种在艺术性和剧情间细腻的拿捏都是前所未见的,《真探》在某种意义上将电视剧提升到另外一种高度,它不再只是茶余饭后的甜点,而是一份五味俱全的大餐,&br&
本人阅剧无数,这是唯一一部让我每一集都能把片头仔仔细细看完的剧,我总觉得片头也在告诉我些什么,只是我too naive看不懂而已,最后附自拍照一张&br&&img src=&/530becb85c5e5c22e56d5f980cb201d1_b.jpg& data-rawwidth=&510& data-rawheight=&5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0& data-original=&/530becb85c5e5c22e56d5f980cb201d1_r.jpg&&不行,再来一张&br&&img src=&/ef0b5e6a4dcf8b4c2ab4a2743ce67ddf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ef0b5e6a4dcf8b4c2ab4a2743ce67ddf_r.jpg&&
《真探》 True Detective Season 1 (2014) 当然,我不会否认一定程度上是这两位主角成就了这部剧,特别是马修麦康纳,作为一枚直男差点被帅弯也是蛮危险的,但是成就这部剧的因素还有很多,对于看惯了什么神探夏洛克、CSI甚至是猫鼠游戏这类侦探剧的人来说…
如果一定只能写一部,我选the newsroom,实在太燃。虽然权力的游戏和the brink也很好。&br&&br&--------再说一句的分割线-------&br&没有人说hung,其实一开始看的时候我挺喜欢这个中年危机的男人设定的。后来被砍,虽是意料之中,但还是希望可以看到有这样题材的作品。心理和境遇还能更细致点就好了。
如果一定只能写一部,我选the newsroom,实在太燃。虽然权力的游戏和the brink也很好。--------再说一句的分割线-------没有人说hung,其实一开始看的时候我挺喜欢这个中年危机的男人设定的。后来被砍,虽是意料之中,但还是希望可以看到有这样题材的作品。心…
只能是「兄弟连」。&br&这片子又名「来我们看看谁认识的熟脸多」。&br&&br&自己单刷了一遍跌入深坑。&br&后几遍就开始玩超级明星脸的游戏了:哎呀鲨鲨么么哒(竟然没有领便当戏份还这么少),哎呀莫娘真可爱(你又不是e连的瞎凑什么热闹!),哎呀一美真好看(新兵真惨呜呜呜把徽章还给人家!),哎呀大天使你也在这呢??&br&&br&随后就像按照惯例疯狂截图,查历史,考据。&br&从只知道个“虎式坦克”,到每一集的主角武器都清楚个大概。&br&&br&到这一步为止,我对这部剧只是普通的“狂热”而已。&br&&br&真正变得有特殊感情是一个暑假,和老爹一起准备看个电影。&br&我一个2t硬盘里全是高清,但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想看什么。&br&科幻不看,英雄不看,谈恋爱不看,政治不看,恐龙不看,丧尸不看,谍战不看,搞笑不看,纪录片也不看,动画更不用提了!歌舞开什么玩笑?&br&&br&我怒了,说看电视剧吧。&br&我爹:不看。&br&我:不看也得看,二战,你最喜欢了。&br&我爹想了想,从了。&br&&br&&br&刷了这么多遍,我已然变成了免费的弹幕\评论音轨。在关键时刻还强行暂停解说花絮。把每一个老爹可能认识的演员都指出来,他想不起来我就强行百度拿给他看。&br&“这不是万磁王吗!你居然忘了!”&br&“西蒙啊这是,僵尸肖恩里那个瘦子!你看过的!”&br&讲解人物关系,讲坦克,讲枪。讲我喜欢谁,讲我吃过美军单兵口粮还挺好吃的,讲工兵铲可以砍粽子,讲大牛的雪茄到底是从哪儿弄的简直源源不绝和金刚狼似的,讲剧情哪里虐哪里好笑,还提供高能预警和疑难笑点解说。&br&我们一天刷了四集多,声音巨大,母上被枪声吼声背景音乐烦得不行,把饭做好丢给我们就自己串门玩去了。&br&回来我们还在看。她进卧室睡觉。&br&半夜三点她老人家终于爆发了怒拉了我们的电闸??&br&&br&这么过了两天。老爹虽然嘴上说:“你这小孩怎么这么烦!看个电视剧这么多话!”,但我知道他其实还挺开心的。&br&就这么看了两天,有一天大清早,七点多他把我吵醒说看大结局。&br&我说这大早上的看什么电视我要睡觉。&br&他说了几句:一个人看没意思,看不懂。然而我已经睡死了过去了??&br&&br&后来我不知道他有没有看完,很快他就出差了。直到我开学也没回来。&br&走之前我拷了一份给他,说你要是高兴自己可以再看一遍,也不知道没有我烦他的观影感受如何。&br&&br&还是很小的时候,老爹带着我看「珍珠港」「拯救大兵瑞恩」「太阳帝国」「紫日」「机械战警」「空中监狱」这些“大片儿”。也不管我看不看得懂。&br&那时候他说:你以后可以入个伍。&br&像所有的家长一样,老爹是想把他年轻时没有完成的梦想传递给我。&br&&br&妈妈说:年轻时你爸很想入伍,他个子那么高,怎么不能入了?&br&我猜就是那种老派的军队情节。什么激情燃烧的岁月,军装很酷军队很酷,年轻人要把自己投身边疆之类的??&br&他甚至自己去体检,通过了,最终却没能去报道。&br&因为奶奶只有他一个儿子,怎么能让他离开家两三年呢?因为这个原因。老爹又牺牲了离开家乡的理由,牺牲了继续学习的理由。&br&我不能说奶奶不是个好妈妈,那个年代,长子的确要承担许多责任。&br&&br&我这辈子都无法体会兴冲冲拿到体检通过的报告得知自己无法参军的父亲当时有多失望。&br&因为我的每一个决定(有的时候甚至很愚蠢)都得到了家庭的支持。&br&我永远可以自己选择去哪里,学什么,认识什么人。他们给了我最大的自由。&br&离家三千多公里,妈妈有的时候在电话里会反复说:“你待在那儿干什么?回来吧。”&br&但老爹一次也没说过,尽管我知道他也想这么说。&br&&br&隔壁叔叔肯定每天都在烦他,拿自己的女儿婷婷与我对比。说些:“女孩让她跑那么远做什么有什么用。赶紧嫁人吧啦吧啦??”&br&老爹也是动摇过的,但更多时候他也就笑笑说:“哎呀,不行啦。翅膀硬啦我管不住啦。”&br&&br&故事的最后我当然没能参军,要知道随便一个军训都能废了我。&br&但看战争片还是能做到的。&br&&br&&br&所以兄弟连最棒啦!可以和爸爸一起看!&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冰火就算了??我自己欣赏,自己欣赏。
只能是「兄弟连」。这片子又名「来我们看看谁认识的熟脸多」。自己单刷了一遍跌入深坑。后几遍就开始玩超级明星脸的游戏了:哎呀鲨鲨么么哒(竟然没有领便当戏份还这么少),哎呀莫娘真可爱(你又不是e连的瞎凑什么热闹!),哎呀一美真好看(新兵真惨呜呜…
1,不是什么武器在军队里都是分配一个人操作的,班用机枪,中型机枪,迫击炮,甚至日军掷弹筒都需要至少1名副射手,供应弹药,辅助操作或者携带备辅件,这个随便找几张战斗照片就可以明白,但国内几乎没有影视剧能够很好的体现这个细节问题,早期的大决战倒是描述过国造三十节式和二四式重机枪带副射手辅助弹链供弹,但从未见过表现副射手协助更换捷克式和布伦式弹夹的场景,甚至操作92式重机枪的射手很多场景里也没人给他们供30发弹板;&br&&br& 2,非水冷的机枪,不管是班用机枪,中型机枪,都需要在一定射击次数之后更换枪管以避免枪管过热(有经验的射手会通过点射来缓解这个过程,但无法彻底避免),不管是捷克式,布伦式,1919式,备用枪管一般是副射手携带,即使今天,王师的M240副射手也需要携带备用枪管。这个截止目前只看我的团长我的团体现过换管子的细节(豆饼跑去给迷龙换布伦式的管子)。如果是水冷机枪,则需要带水箱连接水套,而且也不能一直打,射击一定次数之后,要重新加满水套; &br&&br&3,在越战之前或者小口径浪潮之前,全威力的步枪弹射击后坐力很大,这个跟战后的中间威力步枪弹和现在流行的小口径步枪弹完全不是一回事,大概类似于满载渣土车和家用紧凑型SUV的区别。所以一般步枪射击40-60发之后,很容易引起新兵的恐枪症,当时的步枪有同型号次口径的训练枪来训练新兵,电影电视剧里面很多都是空包弹或者枪口焰特效(所以抛壳的细节也就没了),很难体现出来后坐力,也会让你觉得射击是件很轻松的事情,实际上你没点肌肉块,射击的时候枪都抓不稳。全民公敌里面单手持BAR射击绝对是不可能的。国产影视剧里面那些没块儿的主角随便抓起捷克或者布伦式全自动射击也是基本不可能的; &br&&br&4,开枪杀人不光是个体力活,也是个技术活儿,你要学会使用表尺,学会估算距离,时刻保养你的枪械,调节归零甚至射击时的呼吸。而且枪也是需要日常保养校调的,不是你平时丢地上,想起来的时候捡起来就能打中人的,不然西方人也不会一直强调时时刻刻要把枪舔光光。所以国产剧里面随便一个阿猫阿狗随便捡把枪就杀人绝对是扯淡,你不经过训练,不熟悉你的枪械,25米外打静止目标都难; &br&&br&5,只有最蹩脚的射手,最嫩瓜的菜鸟才会动不动就全自动射击,训练有素有经验的射手一般都是点射,因为弹药不是无限的,枪管是会过热的,精度是要保证的,所以国产剧里的高颜值英雄不应该随时都全自动射击,不光是因为弹夹里子弹只能支撑很短时间的全自动射击;&br&&br&6,受限于镜头的广度和距离,影视剧里的交战距离都偏短,实际上除非是手枪交火,或者巷战,二战及以前的野战条件下的交战距离都是几百米以外(现在的步枪弹不是中间威力就是小口径,枪管长度也大大缩短,机械化和火力支援设备也让步兵交战距离变近了,王师很多步枪也就300-400米表尺,再远就交给雷明顿等专业狙击步枪), 但在二战及以前的时代,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手动枪栓式步枪的表尺距离就在米,训练有素的职业军人用机械瞄准具就可以在500米开外打中你,法国人在北非用莱贝尔步枪搞过750米外机械瞄准具打死人的记录,张桃芳在韩战中用1944年式水连珠不带光学瞄准具800米外干死过王师的人,只有抗战中缺少训练的国军和我党士兵才对百米外的动目标束手无策,所以要是穿越回去了,千万不要轻易在正规军步枪手面前露头,不然还没开始拯救世界就被翘辫子了,虽然不是每个士兵都是神枪手,但你心里的4-500米绝对不是安全距离,;&br&&br&7,接上一条,狙击是在更远距离上实施的作战方式,国产神剧里面那些几十米甚至几米之外的狙击是不存在的,那个距离上视场太窄了,射手很难稳定地捕捉到目标。另外,不管是手动还是半自动狙击枪,打一发之后都要重新调节视场,除非是玩具枪,否则射击的后坐力和拉枪机的动作很容易就让射手偏离视界,这就是为什么要有个拿望远镜的副射手观测的重要原因之一。还有就是绝大部分国产影视剧的狙击镜安装都有问题,纯摆设,也很少考虑枪机操作对瞄准具的影响。实际上,狙击是个高精尖的手艺,涉及测距,隐蔽,精密的光学设备,严格挑选的枪械(二战期间)和弹药等,不是导演或者明星想的那样,枪上用胶布缠个瞄准镜就行了,基线重合吗?在哪个距离上归零?距离远了怎么调节?射击的时候不怕震动吗?蒋总统跟德国进行军事合作的时候进口过少量的狙击步枪,抗战军兴很快就消耗光了,中国战区的狙击作战在历史上并不普遍甚至稀有,倒是日本人受此启发,开始大力发展狙击手作战,在太平洋战场给王师找了不少的麻烦;&br&&br&8,自从自动武器发明之后,现场上的火力密度就大大加强了,人的密度就必须大大下降才行,否则就太便宜射手了,影视剧里出现的排山倒海的那种密集冲锋实际上根本没有,这方面大决战的散兵线冲锋还原度高很多;&br&&br&9,重机枪,其实是中型机枪,大部分时候是在做概略射击,也就是按照预先划定的区域和距离,进行远距离抛射,并不是像影视剧里面那样经常做直瞄式射击。这里补充一下,二战期间的中型机枪和班用机枪都是发射全威力步枪弹,两者在射速和初速上都大同小异,在1500米外都还有杀伤力,但是中型机枪采用弹链供弹,火力持续性好很多,而且三脚架也比两脚架更适合稳定射击,所以中型机枪往往是营连一级的火力支柱,用于远距离上的火力压制,把中距离留给班用机枪和步枪。但是射击的时候,枪身依旧会有抖动,尤其是它们大多采用管退式原理,所以弹丸在远距离上会有较大散布,基本上也就是对某个区域进行抛射式的压制,具体距离取决于战场环境,比如西线的平原可以在800-1500米远,而太平洋植被密布的岛屿就要近不少,更何况王师是把1917水冷勃朗宁配到了班一级;;&br&&br&10,开枪射击是个技术活,拼刺刀更是个手艺活儿,日本人这方面独步天下,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枪长体力比中国军人好讲究武士道,更是因为他们受过良好的刺杀训练(我党我军今日之刺杀训练颇受日军昔日之影响),所以影视剧里面觉得开枪打不过鬼子就拿大刀刺刀肉搏,基本上都是扯淡,肉搏更吃亏,台儿庄大捷在这个问题上刻画得比较准确,画外音报伤亡数字的时候也体现了这一点(差不多三比一的交换比)。顺便说一句,除了抗战早期作为新武器给日军带来冲击,大刀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对三八/九九步枪+30年式刺刀时没有优势,搭配什么牛逼的中国武术都没有优势,所以大刀在抗战初期之后就迅速退出主要战场了,当然不排除刺刀都没有的我党军队和国府地方军仍然使用大刀长矛进行肉搏,但是国军有条件的都会使用刺刀(然全面抗战八年,高质量刺刀皆赖进口,自制刺刀多因钢质问题品质不佳)!&br&&br&11,抗战中,中国军队,即使是中央军土木系精华,与日军的战术素养和装备差距也是很大的,基本上类似于现代化军队和近代化军队的差异,日军有完备的兵种合成和严格的训练,甲种师团从步枪到坦克汽车榴弹炮都有,战场机动能力比咱强不是一星半点,掷弹筒和机枪都可以加强到班一级,步枪手射术精湛,甚至对百米内的目标可以做到不贴腮射击,而国军能把自动武器配到班排一级就很奢侈了,师属炮兵绝对是个稀有概念。中央军是这样,各地方军就更参差不齐了,像出川抗日的某些部队装备连土匪都不如,老兵多言一个连人手不足一枪,五六十条打不响,甚至我党干部见过川军以草绳捆扎固定枪栓之举(川贵两地军队装备低劣在抗战前就闻名全国,其装备红军缴获之后都多以烧毁处理)。我党的军队那就更差,复接的子弹大概在100米后就没有杀伤力了,绝大部分士兵入伍时表尺上的数字都不会认,弹丸奇缺也不足以对他们进行完备的射击训练,甚至在很多战斗中不能支撑时间稍长的对射,所以这种装备和训练上的差异是不能!通过爱国热情!和政工工作!来弥补的。所以!绝大部分情况下,中国军队不具备和同等规模和级别的日军正面对抗的能力和火力,万家岭虎仔薛将军数倍军力,不乏国军虎贲精锐,包饺子一日军乙种师团竟未能全功(虽然把人家番号打没了)。黄土岭我党几乎是7比1的兵力优势并力毙敌酋名将之花阿部规秀旅团长,也未能全歼其麾下两个大队(差不多一半人跑了),自其后我党一般要做到十比一的兵力优势才敢开搞,就更遑论我党培养的地方武装了,所以影视剧里我党游击队甚至武工队动不动就敢于正面对抗日军成建制部队的情况,基本是不可能存在的。甚至太行山上刻画林总敢去伏击板垣师团作战大部队,也是夸张了!&br&&br&12,钢盔,是很多影视剧忽视的细节,尤其是抗战剧。作为师从西方,条令严格的日本军队,上战场戴钢盔是个基本保命常识和原则,即使是官佐将校也不例外,几乎所有的战斗照片都可以看出来,但是很多影视剧只让士兵戴钢盔,军官都是戴普通军帽上战场,这个日本人一定是不会同意的!&br&&br&13,日军步兵操典和战术条令,没有上刺刀退子弹的要求!!!没有这样的要求!没有这样的要求!即使为了避免友坂弹的误伤,关保险或者直接从弹仓底板(友坂三八步兵铳的弹仓结构非常类似于毛瑟步枪,弹仓底板可以打开一次性退弹,这方面的知识非常非常非常大力大力大力推荐火器堂堂主史宗宾先生编著的《抗战中国军队轻武器史料》,堪称类似题材中的神品!就是下面贴图的这本)一次性退子弹也要快的多,除非脑子烧了,没人会一直拉枪机来一发发的退子弹!&br&&img src=&/cf4feadc0856_b.jpg& data-rawwidth=&401& data-rawheight=&56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1&&&br&&br&&br&14,根据地或者边区的兵工厂确实创造奇迹,生产了很多不可能造出来的武器,但是受限于材料,工艺和熟练技工,实际上大部分敌后兵工厂的武器质量是很难符合工业化军备标准的,比如子弹只能用旧弹壳复接弹头和底火,生产的步枪射程精度和牢固程度都不高,最重要的是边区手榴弹做不到影视剧里面那种威力,我党有文件和回忆录记录抗战中每场战斗消耗手榴弹以万计,但是战场上大量遗留哑弹或者一炸两半的手榴弹。国府仿制的德式手榴弹威力质量好很多,但是块头比建国后生产的木柄手榴弹大不少,由于国产抗战影视剧多直接使用建国后生产的木柄手榴弹作为道具,所以这个基本上没见过国产影视剧正确表现过差异,即使是台儿庄大捷这样的抗战电影巅峰之作也刻画错了。另外,有一个细节需要注意就是现在大多数抗战剧都使用中正式或者直接使用毛瑟枪作为中方士兵标准用枪,甚至部分抗战神剧里日军也使用该枪,但实际上由于工业体系能力的限制,中正式在整个抗战中的产量远远做不到人手一支,大概只有中央军轮得到,地方军和我党武装使用的是各种五花八门,门类齐全,从古到今的各种乱七八糟枪支,有说得出来的也有很多说不出来的,这方面请参考火器堂堂主史宗宾先生编著的《抗战中国军队轻武器史料》。比如建党大业里朱老总拿去打狙的老套筒,到抗战时还在大量使用,虽然由于缺乏养护和更换,很多膛线都磨平了。所以像红高粱里爱国土匪也拿着中正式去PK日军正规军,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虽然预埋了个线索说那个星眉剑目的我党地下干部变卖家产买了30支汉阳造(实际上道具是中正式);&br&&br&15,不同的枪,作用不同,不同的子弹,威力也不同,不是你随便拿个带管子的东西就可以往敌人喷子弹!二战期间手枪基本就是自卫的,绝大部分杀伤都在25米以内,带枪托的盒子炮也不能当狙击步枪用。冲锋枪发射手枪弹,有效作用距离只有100米,再远就要靠步枪或者班用机枪了,大口径机枪出来基本上就可以当小炮用了(我党曾用捡来的.50机枪打伪军土炮楼)。所以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距离用不同的枪,国产影视剧里面英雄随便拎把小手枪或者盒子炮,就敢在开阔地形跟三八大盖甚至大正十一年机枪对射,基本就跟作死没区别,他们不死都是因为剧组傻逼没常识!&br&&br&16,一般来说,除非你运气特别好,被打中极其不要害的部位或者擦伤,亦或是弹丸力竭无法深穿,否则一旦被命中,绝大部分情况下基本上就立刻失去战斗力了,不死也要抬下去送野战急救,绝对不是导演编剧认为的,就跟石头砸着了一样,咬咬牙,主角还能活蹦乱跳,精神十足,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他们大概不知道中弹是个多么疼痛苦难受无助恐惧的事情!真正的子弹打中之后弹头会在人体内翻滚制造空腔,撕裂组织,切断血管,打碎骨头,破坏器官,即使是被过稳的友坂步枪弹贯穿(这个已经被考证为并不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事实上友坂6.5步枪弹只在特定距离和作用部位会发生上述现象,高初速和短缠距并不显著影响该枪弹杀伤力,二战论坛曾经贴过美国陆军军医部的报告《弹道杀伤》,友坂步枪弹弹头不均匀的被甲在射入人体之后容易脱落,和铅质弹芯分离造成二次伤害,其细长弹头亦容易剧烈形变造成对人体组织更惨烈的杀伤),也跟蚊子咬截然不同!不想死就赶紧抬下去。而且战场急救也绝对不是国产影视剧里面找个年轻漂亮的女护士直接拿个绷带给你裹成木乃伊就行了,你不清洗伤口?不消毒?不取出弹丸或碎片?你当什么伤口都可以拿绷带裹住?被切断的血管滋滋的往外喷血,不止血你就直接拿绷带堵?你当绷带是护舒宝吗?&br&&br&17,这条不一定是军事常识,国产影视剧,尤其是抗战剧,现在大多都是选颜值很高又白又嫩的演员以吸引眼球,连群演都是白白净净的,衣冠齐整,这个其实跟史实差距比较大(当然也不一定好复现)。抗战中不论国府还是我党,维持军队的正常后勤补给都是很困难的,尤其是吃。军事行动是非常消耗体力的,扛着全副枪炮装备给养野外跑一公里比你逛一天mall都累,而人的进食量是有限的,所以吃的好的军队要提供足够的肉食和脂肪以补充能量,比如王师以把士兵吃出三高为己任的战地伙食以及寒带伙食中脂肪不低于30%!相比之下,国府和我党的糙米饭棒子面野菜粥窝窝头这种东西是很难提供足够的能量,更何况抗战艰难,物资紧缺,交通不便,国府打淞沪的时候,美国记者和武官也就看见挑夫送米饭和蔬菜,到中后期就更惨,当兵的能喝饱稀饭都是奢望了,这方面我的团长我的团的原著有比较好的描述。这种情况下绝大部分战地照片都显示当时中国士兵都是面有菜色瘦骨嶙峋,衣物质地差,很多国府正规军士兵也是打草鞋,美军在中国训练中国士兵时候一大难题就是维持士兵足够的体力。这方面,作为打我们农业国的工业化国家军队,日军,尤其是抗战中早期,比咱们强太多,天皇陛下从日俄战争开始就要求后勤部门每顿饭给自家两足犬马吃肉,还要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另外还要让海外的忠魂吃出家乡味。日军来咱们地头,当兵的都怀揣着勇者大和煮肉罐头和加了牛肉粉的饼干(二两一块)作为携行食,军官兜里有巧克力或者兵粮精丸子都不奇怪,连军犬每天都有4两定量肉搭配其他米面蔬菜一起吃,而日军的后勤体系在抗战早中期也足够保障把酱油梅干千切大根福神渍口取罐头这样的家乡风味送到一线。这个差距其实比枪炮差距对部队战斗力的影响更大。所以我的团长我的团里面衣衫褴褛须发浩然黑瘦黑瘦的丘八比较符合史实,抗战神剧里白里透红打过粉底的那种,基本都是凭空捏造的。另外有个细节就是,迟至建国后相当一段时间,牙护理或者说刷牙对于劳动阶层来说都是不普及的,所以不应该出现随便一个中国大头兵咧嘴一笑,嘿嘿的满嘴白牙;&br&&br&18,补充一点,士兵双手持枪,枪口斜向下,双臂随奔跑摆动的跃进姿势,是英美尤其是美国人的操练方式,在我国出现很晚,据小道消息是改革开放之后,跟希伯来人学的。我国,包括国府和我党,长期使用的是单手拎枪的跃进姿势(为苏德方式),即使今天这种方式也部分的出现于新闻联播中,包括日军在战斗照片中也是采取的类似姿势,所以国产影视剧里面,我军甚至日军双手持枪行进的姿势,是不存在的!
1,不是什么武器在军队里都是分配一个人操作的,班用机枪,中型机枪,迫击炮,甚至日军掷弹筒都需要至少1名副射手,供应弹药,辅助操作或者携带备辅件,这个随便找几张战斗照片就可以明白,但国内几乎没有影视剧能够很好的体现这个细节问题,早期的大决战倒…
&img src=&/dbeaf7bb5d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dbeaf7bb5d_r.jpg&&&br&&b&
·宋代床弩 &/b&&br&&img src=&/e4c1af401bdce8d1fd12b5_b.jpg& data-rawwidth=&459& data-rawheight=&6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9& data-original=&/e4c1af401bdce8d1fd12b5_r.jpg&&&br&&img src=&/fd92d66e1d6b67cc0987e_b.jpg& data-rawwidth=&1403& data-rawheight=&9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03& data-original=&/fd92d66e1d6b67cc0987e_r.jpg&&&b&·明军攻蔚山(这才是专业攻城)&/b&&br&&img src=&/010f2fee3ee4cf639b59ddcd24268b94_b.jpg& data-rawwidth=&1922& data-rawheight=&21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2& data-original=&/010f2fee3ee4cf639b59ddcd24268b94_r.jpg&&&br&&b&·明代火器&/b&&br&&img src=&/4a88afc4b760be299d270f3e8e2c7119_b.jpg& data-rawwidth=&994& data-rawheight=&7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94& data-original=&/4a88afc4b760be299d270f3e8e2c7119_r.jpg&&&br&&b&·土龙攻(毒气反制)&/b&&br&&br&&br&&br&&img src=&/e66aaa89cd6d3f8c556e8e_b.jpg& data-rawwidth=&727& data-rawheight=&9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7& data-original=&/e66aaa89cd6d3f8c556e8e_r.jpg&&&br&&b&·攻城梯&/b&&br&&br&&img src=&/13f88d79f89eed58b7974c8_b.jpg& data-rawwidth=&752& data-rawheight=&10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2& data-original=&/13f88d79f89eed58b7974c8_r.jpg&&&br&&b&·这个不用多说&/b&&br&&img src=&/83dfbbd1df12ed1dfbab262_b.jpg& data-rawwidth=&676& data-rawheight=&3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6& data-original=&/83dfbbd1df12ed1dfbab262_r.jpg&&&br&&b&·露梁海战明军部分图&br&&/b&································&br&································&br&································&br&&b&我不想再讨论老祖宗的战斗力怎么怎么样,我只想说相比电影电视剧前辈们是会玩的!&/b&&br&经知友提醒 明军参与的是露梁海海战,特地改过,在此多谢!
·宋代床弩 ·明军攻蔚山(这才是专业攻城)·明代火器·土龙攻(毒气反制)·攻城梯·这个不用多说·露梁海战明军部分图······························································…
1、霰弹枪没法把人打飞,不会在地上炸出一个坑,更不会一枪打爆一栋房(后两样经常出现在8、90年代的香港枪战片中)&br&2、桌椅、房门(钢质防盗门除外)、砖墙(承重墙除外)、车门根本挡不住子弹(砖墙可防手枪子弹,但在步枪面前无能为力)&br&3、手雷拉环无法用牙咬开(如果真跟影视剧里那样能轻松拉开这些手雷早在运输途中就全爆了)&br&4、沙漠之鹰只是靶场的玩具,从来不存在什么『世界顶级特种兵标配武器』&br&5、AR/AK这类突击步枪及MP5这样的冲锋枪在连发状态下只能持续射击几秒钟(使用大容量弹鼓除外),且绝大部分子弹都会朝天发射&br&6、MP5K/MP7/乌兹这类单手持有的连发武器在现实中很少单手操作,因为无法保证精度,不过捷克的蝎子因为使用的是后座减弱的.32ACP弹所以可单手连发&br&7、分解的狙击步枪重新组装后必须经过归零试射才能保证一定的精度,电影中的职业杀手们组装完步枪后除非潜伏渗透到目标面前才能保证首发命中&br&8、狙击步枪的归零涉及到数学运算,同时还要依靠射手本身的经验与训练,并不是说只要把任意距离上的目标纳入十字瞄准线正中就能命中(真正的军用瞄准镜都不是简单的十字瞄准)&br&9、狙击手对决时击中对手瞄准镜中央其实并不能保证击穿,更别说打爆对方眼珠再爆头了。瞄准镜内部有大量部件,这些都是阻挡子弹前行的障碍(苏联二战时配备的结构简单的PU镜是极少数例外)&br&10、海拔、温度、湿度、地理环境都是影响射手发挥及子弹飞行的重要因素,心理素质再强悍的射手都无法保证在任何环境下一枪命中,一枪一命只是美好的遐想&br&11、狙击手最重要的素质不是枪法,而是观察与隐蔽,现实中狙击手忍冻挨饿憋尿多日持续向后方报告目标行踪,最后一颗精确制导炸弹抢功的事不是没发生过&br&12、影视剧看重的是视觉冲击力而不是实用性,米尼冈转管机枪/AA12霰弹枪/沙漠之鹰手枪都不是轻步兵部队会装备的武器。米尼冈需要靠电力驱动,所以我们只能在电影中看到肌肉男扛着米尼冈耍帅&br&13、特种部队无法正面对抗正规部队,特种部队只是经过特别训练、能执行特别任务的成建制精锐部队,并不代表他们是超人&br&14、特种部队中不存在兰博和州长这样的筋肉怪,过于壮硕的肌肉是行军时的负担,一般来说游泳运动员菲尔普斯那样小块型的肌肉才是轻步兵需要的&br&搭车推荐两部剧集,英剧《极限武力》和美剧《The Unit》,都是较受军迷认可的军事剧集。片中SAS和Delta两支王牌部队成员都有一些脱衣镜头,可以看到都是普通中年男子会有的身材,不存在什么八块腹肌人鱼线之类&br&15、真正的定时炸弹不会用颜色区分线路,甚至不会按个时钟告诉你时间(这点存疑,因为我也没见过真的定时炸弹)&br&16、消音器能有效降低子弹发射药的噪音,却无法消除枪械本身部件运动发出的声响,而且很多时候还要配合专用微声子弹才能生效。消音器的作用在于改变枪弹声音特征以及消除枪口焰,后者在夜间射击时对射手的干扰才是最致命的(分贝值那个记错了,感谢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7c75e0e1efce0a52ebc4d8dd8b56997e& data-hash=&7c75e0e1efce0a52ebc4d8dd8b56997e& data-tip=&p$b$7c75e0e1efce0a52ebc4d8dd8b56997e&&@CHENXUAN SHANG&/a& 指正)&br&17、子弹、哪怕是手枪子弹也是具有极强穿透性的,影视剧中看到男女神即将中枪千钧一发之际冲上去挡在男女神面前唯一的后果就是两人一起中枪,而且因为已经贯穿了挡枪备胎的身体所以反而会在男女神肉体上制造出更大的贯通口&br&18、匪徒挟持人质站在窗前时即使露出整个脑袋也别轻易射击,子弹穿透玻璃时会产生变向极有可能打中人质,而打中玻璃时产生的碎片也会先打中人质造成伤害。几年前南京的公交车人质劫持案中特警狙击手就是由于缺乏必要的训练贸然开枪伤及人质,不同品牌和材质的玻璃的折射率也是不同的,需要在训练时通过大量实弹射击进行归纳&br&19、同一口径、不同品牌的子弹因为弹头质量、发射药的不同在飞行轨迹上也是有差别的,射击训练就是通过大量实弹射击掌握这些弹道资料,现实中的射手对于枪、镜、弹的选择都是极为慎重的&br&20、Zippo、诺基亚、酒壶、银元、怀表、勋章甚至空弹匣等都不防弹,流言终结者和国内的男人装、好奇心实验室(好像是叫这个名字)都做过类似的实验,好奇心使用的还是5.6毫米运动步枪弹,结果所有物品都一枪贯穿
1、霰弹枪没法把人打飞,不会在地上炸出一个坑,更不会一枪打爆一栋房(后两样经常出现在8、90年代的香港枪战片中)2、桌椅、房门(钢质防盗门除外)、砖墙(承重墙除外)、车门根本挡不住子弹(砖墙可防手枪子弹,但在步枪面前无能为力)3、手雷拉环无法用…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狙击手2015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